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引渡制度的思考

我国引渡制度的思考

一、引渡制度简介
(一)引渡制度的背景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家间交流、沟通日益密切,跨国犯罪及犯罪人员跨国流动,域外追逃及惩罚犯罪显得尤为重要且困难重重,行为人在一国犯罪后往往选择逃往其他国家躲避法律制裁,尤其是一些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国际性犯罪,比如走私、贩毒、恐怖主义等,同时也给国际和平与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打击违法犯罪需要各国之间密切和有效的合作,引渡制度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为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国家之间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权的有力武器。引渡(extradition),是指一个国家根据另一个国家的请求,将在其领土管辖范围内的被另一国所指控的人移送到另一国进行审判或者处罚的国际刑事管辖权的司法协助行为。 引渡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古罗马曾设立过用来处理与其他国家之间引渡关系的“20人法庭” 。但与现在引渡制度所不同的是,古代的引渡一般不依赖于条约,而是基于两个国家之间的政治利益而发生,引渡者也只限于政治犯或者宗教犯。现代引渡通常依据条约来进行,对象也一般仅限于普通刑事犯罪,而不包括政治犯或宗教犯。国家通常不具有国际法所规定的引渡罪犯的义务,引渡往往建立在请求国的属人管辖权和罪犯所在地的属地管辖权之间协调的基础上。一般来说,在引渡实施过程中,由于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罪犯所在国除了依据条约的约束进行引渡,它完全可以自由决定同意或者不同意对方的引渡请求。我们现在所说的引渡制度开始形成于18世纪的欧洲,在近代的资产阶级法制革命推动下,引渡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以条约为依据的成熟的法律制度。近代的引渡条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双边引渡条约,如中国与泰国、比利时的双边条约;另一类是多边国际公约,如美洲国家之间的引渡公约、《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等。 两国都可以在没有引渡条约的情况下,在礼让和互惠原则的基础上互相引渡罪犯。在一些受到国内法和司法理念影响,由于“条约前置主义”、审查标准和死刑保留问题等诸多因素而尚未成功缔结双边条约的国家,在引渡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困难。鉴于此,一些替代性的引渡措施就逐渐出现了,大大提高了罪犯引渡回国的成功率。
(二)引渡制度的条件
在实施引渡时,需要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请求引渡的主体
请求引渡的主体必须是对犯罪人享有管辖权的国家, 包括:(1)罪犯的国籍国。(2)发生犯罪的国家。(3)受到犯罪侵害的国家。通常在实践中,被请求国有自行决定同意或者不同意对罪犯进行引

渡的权利。
2.引渡的对象
引渡的对象是指被某一国指控认为违反了该国法律,要求被追诉和惩罚的人。这些人包括:请求引渡的国家的国民、被请求引渡的国家的国民以及第三国的国民。相关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罪犯的国籍问题,主要涉及本国人是否可以作为引渡对象予以引渡的问题。绝大多数的大陆法系国家均拒绝引渡本国国民,他们觉得一旦放弃对其国民的属人管辖权,可能使犯罪人在国外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而像一些英美法系的国家,如美国和英国,他们普遍提倡属地主义原则,他们认为这种管辖方式不仅可以最直接地惩治犯罪,维护当地的社会秩序,而且还具有像调查取证等程序方面的优势,同时还可防止其由于国籍问题而使得他们的罪行缺乏管辖,并逃脱应有的惩罚。
犯罪的性质问题,主要是指什么样的犯罪可以被允许引渡的问题。实践中一般只根据双重犯罪的原则引渡普通刑事罪犯,而像政治犯、宗教犯、军事犯等都不得引渡。
3.引渡的依据
(1)引渡条约
(2)互惠关系(无条约引渡)
(3)国内引渡法
4.引渡应当根据引渡条约进行
二、我国的引渡现状
中国的引渡制度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建立时间较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改革开放后,我国才逐渐开始与周边国家开始缔结双边条约或签订刑事司法协助的协定,并积极地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各种国际公约,后在2000年制定《引渡法》,我国引渡制度才逐渐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但是我国的引渡之路一直都不太顺利,备受挫折,引渡请求经常由于种种原因遭到他国的拒绝,不仅使犯罪更加猖獗还一度让国外成为我国犯罪分子的避风港。
三、我国引渡合作的依据
我国除了专门针对引渡实践制定的《引渡法》外,在《刑法》、《刑事诉讼法》、《国籍法》、《缔结条约程序法》、《关于办理引渡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中也有对于引渡制度的相关规定,除了国内法的有关规定之外,我国缔结或加入的双边条约或国际公约、依据国际友好关系进行引渡的国际习惯都是我国进行引渡合作的重要依据。
四、我国引渡难问题的成因
(一)"条约前置主义"和缺乏双边引渡条约
在国际实践中,引渡主要依据双边引渡条约和互惠关系而开展。由于我国与外国订立的双边引渡条约数量有限,在与美国等主张"条约前置主义"的国家进行引渡合作时频繁遭遇挫折,例如,中国和美国虽然都作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缔约方,但美国却一直拒绝依据该公约与我国合作进行引渡,从而使得这些国家成为罪犯出逃的首选目的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条约前置主义”的弊端日益显

露出来,无论是在一国向他国提供引渡合作中,还是它向外国提出的引渡请求,经常由于没有缔结双边引渡条约或不符合互惠原则而屡屡受挫。
(二)双重犯罪原则带来的问题
双重犯罪原则(rule of double criminality),也称相同原则。一方面可以使当事国更加准确、及时地作出裁决,达到互相理解和协助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排除各国法律对轻微犯罪行为的引渡。但双重犯罪原则的国内法规定因国家而异,有的国家认为,可以被引渡的犯罪行为,必须是罪名和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请求国和被请求国对于刑罚的规定都必须完全一致;而有的国家认为,可以被引渡的犯罪行为,只要是请求国和被请求国的法律都认为是犯罪行为就可以。各国在根据自己的国内法进行引渡时,由于各自秉持的观念不同,法律规定不同,容易造成引渡请求被拒绝。
并且很多时候存在着一国认为的违法犯罪行为在另一国则属于正常的行为,例如,在某些伊斯兰国家存在着宗教犯罪,而我国却不认为构成犯罪;而像我国刑法中规定的非法持有枪支,在美国却属于正常的法律行为。
(三)政治犯问题
世界范围内的意识形态的斗争遥遥无期,政治上的敌意与怀疑也一直未能消除以“政治犯不引渡”和“保护人权”为由,对犯罪分子给予政治庇护,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案子经常发生。"政治犯不引渡"作为各国公认的一条国际法原则实施起来却有一定困难:1.国家对于政治犯的概念和范围规定不太相同,而有时政治犯罪同时伴随着普通犯罪的问题,对这一原则的适用造成一定困难,使有的普通刑事罪犯逃脱惩罚,而使有的政治犯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损害了"政治犯不引渡原则"的真正价值。2.一般而言,被请求引渡国对于某种政治行为的性质认定、审查的制度不同以及是否同意引渡或者给予庇护的权利往往掌握着主动权,容易发生歪曲或滥用的情况,对犯罪行为造成包庇。3.各国由于政治制度、政策和国内法律等方面存在差异,对于政治犯罪定义不同,有的国家认为某种政治行为属于值得保护的政治运动,而另一国家可能认为这种行为属于必须予以惩罚的犯罪行为。
(四)死刑不引渡原则的阻碍
各国由于国情、法律制度及对死刑废除所持观念不同,“死刑不引渡”这一原则在实际国际引渡罪犯实践中存在很多冲突。我国是保留死刑的国家,对于很多比较严重的罪行最高刑罚都是死刑,而且一般被一国判处死刑需要引渡的罪犯往往犯有严重的罪行,对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或公共财产曾带来过严重侵害,但是,如果判处死刑或执行死刑,就可能面临着被拒绝引渡,妨碍惩治犯罪的风

险,使得一些犯罪分子试图通过出逃国外的方式逃避死刑的命运。例如像赖昌星这样罪大恶极的首要分子若想要引渡回国就必须要依承诺而不对其执行死刑,有损于刑事司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于情于理都是我们无法接受的。
死刑问题不仅使得我国在主动引渡过程中经常面临被拒绝的窘境,并且在我国与他国签订引渡条约时也很被动,很多已废除死刑制度的国家都因为这个问题在与我国签订引渡条约时充满顾虑,遭到搁置甚至拒绝,无法很好地进行引渡合作。
(五)是否引渡本国国民
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对于是否引渡其国民持有的态度对签署双边条约时造成了很大障碍。例如,中国与美国之间只签订了刑事司法协助条约,引渡条约却迟迟未能签订,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我国秉持绝对不引渡本国国民的原则,而想要与美国签订引渡条约就必须同意列入这一条,并且美国也不会允许和接受其国民被引渡至我国受审。
(六)中西方司法理念差异和司法互信问题
引渡制度是刑事司法国际合作的一项重要形式,而互信则是进行国际合作的重要先决条件,但因为中西历史文化差距、社会意识形态以及本国司法理念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国际司法合作制度的建立健全以及开展存在很多阻碍。
五、引渡制度的完善措施——引渡替代措施
(一)概念
引渡的替代措施指的是:拥有刑事管辖权的国家,由于一些客观原因的发生影响双方之间的引渡合作,必须根据引渡制度以外的其他国际合作的方式或者手段将外逃者递解回国或者以其他方式使其返回国内接受审判,以达到将在外逃逸的罪犯送回国或迫使其回国接受审判的目的。在我国追逃路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特征
1.适用主体:引渡替代措施的适用主体,必须是拥有刑事司法管辖权的国家机关,包括公安、检察和审判机关,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经国家授权的武装力量也可以行使这种职能。
2.适用对象:引渡替代措施的对象与引渡制度相同,都是正在逃往或已经逃亡于境外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包括在侦查过程中的犯罪嫌疑人,也包括被起诉或者审判被告人,还包括已经定罪量刑的罪犯。
3.遣返活动的目的:在无法通过引渡条约或者互惠关系引渡罪犯时,就可使用引渡替代措施,将犯罪分子递解或者强迫其自愿回国受审,以达到境外追溯的目的。
4.引渡替代措施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特点,在实践中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方式单独或同时进行。
(三)分类及适用状况
引渡替代措施包括常规引渡替代措施和非常规引渡替代措施两种。常规引渡替代措施包括:刑事遣

返、劝返、驱逐出境、异地追溯,非常规引渡替代措施包括:绑架、诱捕。
1.遣返(repatriate、removal)。遣返是目前国际上除引渡外适用较为广泛的国际合作方式,特别是对于没有双边引渡条约的国家,通过遣返进行追逃已经成为一种重要方式。遣返往往需要比较严格的审查程序和广泛的人权保护,还可能对被请求遣返国作出如“不判处死刑”等承诺。这是当前我国与刑事外逃较多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开展执法合作的一项务实便捷的措施。在"百名红通"追逃人员中,杨进军和李华波两人均是通过遣返的方式回国。2011年赖昌星也因遣返而回国受到法律制裁。
2.劝返。劝返是运用最少司法资源和成本进行追逃工作的一项有效措施,即追逃人员与逃犯所在国互相配合,对潜逃外国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说服教育,促使其自愿接受遣返、引渡或者自首回国。在发达国家追逃中,我国主要采取这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实现了许多劝返成功的案例。在"百名红通"的案件中,我国采用劝返的方式引渡回国的有38人,占了已到案人数的约73%。截至今日,我国都已经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劝返流程。自中美执法合作联合联络小组(JLG)成立以来,双方紧密合作,使许多逃犯经过说服教育被成功劝返。近年来,随着“天网”和“猎狐”等行动的不断开展,该小组也为中国在美国进行劝返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3.驱逐出境。驱逐出境是针对于违法或者犯罪的外国人或无国籍人的一种刑罚或行政强制措施,是指一国的行政或司法机关为了维护本国的社会秩序与安宁,强制行为人离开其领土的强制行为。对于刑法意义上的驱逐出境,我国《刑法》第35条有相关规定。
4.异地追诉。异地追诉是在引渡开展失败时,罪犯所在地国协助请求国依照本国的法律对罪犯进行诉讼,并在其执行完刑罚处罚后,将其遣送回国或者迫使其自愿接受遣返,实现惩治犯罪的目的。
5.诱捕(lures),是指在无法开展引渡程序的情况下,司法机关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实现对目标人物的控制并使其回国进行追诉、审训或执行刑罚,即“钓鱼执法”。按照目标的差别,诱骗能够分为诱骗捉捕和诱骗引渡两种形式。诱捕措施实际上剥夺了犯罪人对事实真相的知情权和在引渡过程中本该享有的权利和保障,因此很多国家对此排除适用。"宪宏伟诱捕引渡案"就是美国实施诱捕措施的典型代表。
6.绑架,是指出于维护本国利益的需要,在引渡合作不能正常开展时,采用绑架的手段强制外逃人员回国的方法。一国未经同意,在另一国的领土上逮捕或绑架是一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