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练习与解析

最新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练习与解析

最新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练习与解析
最新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练习与解析

第三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一、选择题

1.某同学对“NaOH和NH4Cl都是离子化合物”有下列四点感悟,其中不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B.PH4F为离子化合物

C.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

D.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解析NaOH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A正确。PH4F类比于NH4Cl,可知为离子化合物,B正确。NH4Cl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C 正确。含金属元素的如AlCl3等为共价化合物,判断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主要看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D错误。

答案 D

2.下列关于物质结构和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A.78 g Na2O2晶体中所含阴、阳离子个数均为2N A

B.1个乙醇分子中存在8个共用电子对

C.NaOH和Na2O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D. PCl5和BF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解析A项,1 mol Na2O2中含有3 mol离子,2 mol Na+和1 mol O2-2,A错;

B项1个CH3CH2OH中共形成8个共价键,即存在8个共用电子对,B正确;

C项NaOH中含离子键和极性键,Na2O只含离子键,C项错;D项,PCl5的分子中,每个氯原子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而BF3分子中,硼只满足6电子结构,D错。

答案 B

3.X、Y均为短周期元素,且X为ⅠA族元素,Y为ⅥA族元素。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

B.由X、Y元素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由X、Y元素只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由X、Y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X、Y的原子个数比可能是1∶1

解析X、Y均为短周期元素,则X可以是H、Li、Na,Y可以是O、S,X 的原子半径不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X、Y元素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如H2O,也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如Na2S,则B、C项错误,D项正确,如化合物H2O2或者Na2O2。

答案 D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周期中的ⅡA族和ⅢA族的原子序数之差一定为1

B.干冰晶体内存在共价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C.BF3和CaO2中各原子或离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SiO2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是为了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解析A项中可能为1、11、25,错误。干冰中CO2分子内存在着C、O之间的共价键,分子间存在着分子间作用力,B正确。C项中B原子最外层只有3个电子,所以BF3中B原子最外层只有6个电子,错误。SiO2为原子晶体,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熔化过程中断裂的是共价键。

答案 B

5.X、Y为两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和6,则X、Y两种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或离子不可能是()。

A.只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B.含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C.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1的离子化合物

D.可形成双核离子或四核离子

解析根据题意知,X是H、Li或Na,Y是O或S,H2O是只含极性键的共

价化合物,H 2O 2是含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Na 2O 与Na 2O 2均是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2的离子化合物,H 与O 可形成OH -和H 3O +。

答案 C

6.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的反应是

( )。 A .NH 4Cl=====△

NH 3↑+HCl ↑

B .NH 3+CO 2+H 2O===NH 4HCO 3

C .2NaOH +Cl 2===NaCl +NaClO +H 2O

D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解析 A 中断裂的是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形成的是极性共价键。B 中断裂的是极性共价键,形成的是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C 中断裂的是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形成的是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D 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答案 D

7.已知A 、B 、C 、D 、E 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D 同主族,

A 与其他元素均不同周期;

B 、

C 、E 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且B 、C 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C 、E

B .E 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C .A 、B 、C 三种元素既能形成共价化合物又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 .C 、D 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

解析 A 与其他元素均不同周期,A 为第1周期的H ,D 的原子序数比C 大,处于第3周期为Na 。B 、C 为第2周期元素,且B 、C 单质为无色气体,则B 为N 、C 为O ,E 为S 。A 项中氧存在O 2、O 3;硫存在S 2、S 8等多种同素

异形体,正确。S可以形成H2SO4、H2SO3两种酸,其中H2SO3为弱酸,B错误。C项,H、N、O可以形成HNO3、HNO2等共价化合物,也可以形成NH4NO3、NH4NO2等离子化合物,正确。D项,Na2O、Na2O2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8.A、B、C三种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三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为35,A、C同主族,B+核外有10个电子,则

(1)A、B、C三种元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之间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举三种)

(3)用电子式表示B和C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答案(1)O Na S(2)Na2O、Na2O2、Na2S、Na2SO4、Na2SO3、Na2S2O3

(3)

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和e中,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周期数的二倍;b和d的A2B型氢化物均为V形分子,c的+1价离子比e 的-1价离子少8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a为________;c为________。

(2)由这些元素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这些元素形成的三原子分子中,分子的空间结构属于直线型的是

________,非直线型的是________________(写2种)。

(4)这些元素的单质或由它们形成的AB型化合物中,其晶体类型属于原子晶

体的是________,离子晶体的是________,金属晶体的是________,分子晶体的是________;(每空填一种)

(5)元素a和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与c和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发生的反应常用

化学用语中英文对照

化学用语中英文对照 organic chemistry 有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 无机化学 derivative 衍生物 series 系列 acid 酸 hydrochloric acid 盐酸 sulphuric acid 硫酸 nitric acid 硝酸 aqua fortis 王水 fatty acid 脂肪酸 organic acid 有机酸 hydrosulphuric acid 氢硫酸 hydrogen sulfide 氢化硫 alkali 碱,强碱 ammonia 氨 base 碱 hydrate 水合物 hydroxide 氢氧化物,羟化物 hydracid 氢酸 hydrocarbon 碳氢化合物,羟 anhydride 酐 alkaloid 生物碱 aldehyde 醛 oxide 氧化物 phosphate 磷酸盐 acetate 醋酸盐 methane 甲烷,沼气 butane 丁烷 salt 盐 potassium carbonate 碳酸钾 soda 苏打 sodium carbonate 碳酸钠 caustic potash 苛性钾 caustic soda 苛性钠 ester 酯 gel 凝胶体 analysis 分解 fractionation 分馏 endothermic reaction 吸热反应 exothermic reaction 放热反应 precipitation 沉淀 to precipitate 沉淀 to distil, to distill 蒸馏 distillation 蒸馏

to calcine 煅烧 to oxidize 氧化 alkalinization 碱化 to oxygenate, to oxidize 脱氧,氧化 to neutralize 中和 to hydrogenate 氢化 to hydrate 水合,水化 to dehydrate 脱水 fermentation 发酵 solution 溶解 combustion 燃烧 fusion, melting 熔解 alkalinity 碱性 isomerism, isomery 同分异物现象 hydrolysis 水解 electrolysis 电解 electrode 电极 anode 阳极,正极 cathode 阴极,负极 catalyst 催化剂 catalysis 催化作用 oxidization, oxidation 氧化 reducer 还原剂 dissolution 分解 synthesis 合成 reversible 可逆的 refining 炼油 refinery 炼油厂 cracking 裂化 separation 分离 fractionating tower 分馏塔 fractional distillation 分馏 distillation column 分裂蒸馏塔 polymerizing, polymerization 聚合 reforming 重整 purification 净化 hydrocarbon 烃,碳氢化合物 crude oil, crude 原油 petrol 汽油 (美作:gasoline) LPG,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液化石油气 LNG, liquefied natural gas 液化天然气 octane number 辛烷数,辛烷值 vaseline 凡士林 paraffin 石蜡

基本粒子关系

基本粒子关系 强子就是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可以分为介子和重子,目前粒子物理的夸克模型认为介子是由夸克和反夸克组成,重子则有三个夸克(或者反夸克)组成,重子可以再分为核子(包括质子和中子)和超子(因为质量超过核子的质量而得名)。电子和中微子等属于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 目前粒子物理认为轻子,夸克等没有结构,是点粒子。 电子质子等粒子带有电荷,带电粒子之间可以发生电磁相互作用,而电磁作用场的量子是光子,即带电粒子之间通过交换光子而发生相互作用。 夸克带有颜色(或者色荷),夸克之间,夸克和胶子之间,胶子之间,可以发生色相互作用,而色相互作用场的量子是胶子。 光子和胶子都是传递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目前认为它们也没有结构,是个点粒子。 第一类:纯单个粒子,中微子,电子,大统一粒子,夸克。 第二类:由两个基本粒子合成的粒子,如π介子,W、Z玻色子。 第三类:由三个基本粒子合成的粒子,如:中子,质子及其它强子。 第一类粒子中的大统一粒子不能游离态存在,它们必须二个并存,构成了π介子,和W玻色子。(特别注意的是,这一点与传统理论完全不同,为什么要这样猜想呢?你如果接着往下看就明白了。)第一类中的夸克也不能单独存在,它们必须三个并存在,构成了质子与中子等强子 |评论 1. 强子和轻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两个基本类别 ①强子:由夸克组成的粒子。两个夸克组成的强子叫介子;三个夸克组成的强子叫重子。所以,不管是介子还是重子,都是强子。与之对应的是轻子。 ②轻子:目前已知的的轻子有三代,包括电子及电子中微子、缪子及缪子中微子、tau子及tau子中微子。轻子之所以叫轻子,主要是因为轻子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发现其有内部结构,认为轻子是点粒子。 2. 胶子是传递强相互作用的传播子。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即强子是有夸克组成,夸克和夸克之间形成的介子或者重子就是靠夸克间的胶子相互传递从而耦合在一起的。 3. 根据色禁闭理论,单独的夸克是不存在的,而胶子是传播子,严格意义上将,比较两者的大小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单独的夸克不存在,存在的夸克都以介子或强子而存在。没法和胶子进行定量的比较。胶子没有固定的尺寸,胶子和光子一样,都是传播子,只不过胶子传播强相互作用力,而光子传播电磁相互作用力。 发给我自己..强子,重子,介子,中微子,轻子 2008-07-13 23:55 强子提供强相互作用的介子 质子、中子里有些什么质子、中子里有些什么 对强子结构和标准模型研究的一再成功已表明夸克和色场是强子世界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尽管如此,强子物理还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困难,如夸克幽禁、质子自旋危机、质子衰变等.

化学用语中英文对照

化学实验室常用物品英文名称1、常用仪器 试管 test tube 试管架 test rack 试管夹test tube holder 玻璃棒 glass rod 滴管medicine dropper 小滴管 dropper 烧杯 beaker 不锈钢杯stainless-steel beaker 酒精灯alcohol burner 酒精喷灯blast alcohol burner 本生灯Bunsen burner 量杯 measuring cup 量筒 measuring cylinder measuring/graduated flask 漏斗 funnel 分液漏斗separatory funnel 布氏漏斗Busher funnel 赫氏漏斗Hirsch funnel 长颈漏斗long-stem funnel 无颈漏斗stemless funnel 滤纸 filter paper 华特门滤纸Whatman (filter) paper 广口瓶wide-mouth bottle 烧瓶 flask 平底烧瓶florence flask 碘量瓶 iodine flask 锥形瓶Erlenmeyer flask conical flask 容量瓶 volumetric flask measuring flask 移液管(one-mark) pipette 移液管架pipette rack 洗耳球 rubber suction bulb 刻度移液管graduated pipettes 吸液管pipette 滴定管 burette 滴定管夹burette clamp 滴定架burette holder 滴定台 support holder 酸氏滴定管Geiser burette (stopcock) 碱氏滴定管Mohr burette for use with pinchcock 石蕊试纸litmus paper 石蕊litmus pH值指示剂PH indicator pH计 pH meter 广泛ph试纸universal ph indicator paper 三口烧瓶3-neck round bottom flask 蒸馏装置distilling apparatus 蒸馏烧瓶 distilling flask 滴液漏斗 dropping adapter 加装温度计的瓶塞reducing adapter 减压蒸馏头vacuum-distilling adapter 克氏蒸馏头Claisen distilling adapter 球型冷凝管Allihn condenser 直型冷凝管West condenser 空气冷凝管air condenser Liebig condenser 蛇型冷凝管 Grahams condenser 蒸馏头three-way adapter 分馏柱fractionating column 接液管105 degree bent adapter adapter 曲颈甑retort 坩埚crucible (pot) melting pot 坩埚钳crucible clamp crucible tong 天平balance , scale 分析天平analytical balance 电子天平electronic balance 台秤platform balance 游码crossbeams and sliding weights 称量瓶weighing bottle 称量纸weighing paper 研钵mortar 研杵pestle 玛瑙研钵agate mortar

化学用语中英文对照

1、常用仪器 试管 test tube 试管架 test rack 试管夹test tube holder 玻璃棒 glass rod 滴管medicine dropper 小滴管 dropper 烧杯 beaker 不锈钢杯stainless-steel beaker 酒精灯alcohol burner 酒精喷灯blast alcohol burner 本生灯Bunsen burner 量杯 measuring cup 量筒 measuring cylinder measuring/graduated flask 漏斗 funnel 分液漏斗separatory funnel 布氏漏斗Busher funnel 赫氏漏斗Hirsch funnel 长颈漏斗long-stem funnel 无颈漏斗stemless funnel 滤纸 filter paper 华特门滤纸Whatman (filter) paper 广口瓶wide-mouth bottle 烧瓶 flask 平底烧瓶florence flask 碘量瓶 iodine flask 锥形瓶Erlenmeyer flask conical flask 容量瓶 volumetric flask measuring flask 移液管(one-mark) pipette 移液管架pipette rack 洗耳球 rubber suction bulb 刻度移液管graduated pipettes 吸液管pipette 滴定管 burette 滴定管夹burette clamp 滴定架burette holder 滴定台 support holder 酸氏滴定管Geiser burette (stopcock) 碱氏滴定管Mohr burette for use with pinchcock 石蕊试纸litmus paper 石蕊litmus pH值指示剂PH indicator pH计 pH meter 广泛ph试纸universal ph indicator paper 三口烧瓶3-neck round bottom flask 蒸馏装置distilling apparatus 蒸馏烧瓶 distilling flask 滴液漏斗 dropping adapter 加装温度计的瓶塞reducing adapter 减压蒸馏头vacuum-distilling adapter 克氏蒸馏头Claisen distilling adapter 球型冷凝管Allihn condenser 直型冷凝管West condenser 空气冷凝管air condenser Liebig condenser 蛇型冷凝管 Grahams condenser 蒸馏头three-way adapter 分馏柱fractionating column 接液管105 degree bent adapter adapter 曲颈甑retort 坩埚crucible (pot) melting pot 坩埚钳crucible clamp crucible tong 天平balance , scale 分析天平analytical balance 电子天平electronic balance 台秤platform balance 游码crossbeams and sliding weights 称量瓶weighing bottle 称量纸weighing paper 研钵mortar 研杵pestle 玛瑙研钵agate mortar

基本粒子的标准模型

12、基本粒子的标准模型 标准模型由三种理论组成: (1)量子电动力学(QED):带电轻子和夸克与电磁U(1)规范场相互作用的量子理论。最主要的部分是电子与电磁场相互作用的量子理论。(2)量子弱电统一理论(QWED):QED的推广,把电磁相互作用与弱作用统一起来,建立统一的U(1)xSU(2)的规范理论。 (3)量子色动力学(QCD):夸克与胶子的SU(3)规范场相互作用的强相互作用的量子理论。 把上述三种相互作用的规范场理论统一起来的规范场理论叫大统一理论(Grand Unification Theory, GUT)。目前尚无定型。人们倾向于SU(5)大统一理论(最简明、具有代表性、可重整化) 4、超晶格:超晶格材料是两种不同组元以几个纳米到几十个纳米的薄层交替生长并保持严格周期性的多层膜,事实上就是特定形式的层状精细复合材料。 2、团簇:团簇是由几个乃至上千个原子、分子或离子通过物理或化学结合力组成的相对稳定的微观或亚微观聚集体,其物理和化学性质随所含的原子数目而变化。团簇的空间尺度是几埃至几百埃的范围,用无机分子来描述显得太大,用小块固体描述又显得太小,许多性质既不同于单个原子分子,又不同于固体和液体,也不能用两者性质的简单线性外延或内插得到。 7、等离子体:又叫做电浆,是由部分电子被剥夺后的原子及原子被电离后产生的正负电子组成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它是除去固、液、气外,物质存在的第四态。等离子体是一种很好的导电体,利用经过巧妙设计的磁场可以捕捉、移动和加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物理的发展为材料、能源、信息、环境空间,空间物理,地球物理等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新的技术和工艺。 等离子体可分为两种:高温和低温等离子体。现在低温等离子体广泛运用于多种生产领域。高温等离子体只有在温度足够高时发生的。太阳和恒星不断地发出这种等离子体,组成了宇宙的99%。在宇宙中,等离子体是物质最主要的正常状态.宇宙研究、宇宙开发、以及卫星、宇航、能源等新技术将随着等离子体的研究而进入新时代. 8、激光冷却:光对原子有辐射压力作用,利用光压改变原子速度。人们发现:当原子在频率略低于原子跃迁能级差且相向传播的一对激光束中运动时,由于多普勒效应,原子倾向于吸收与原子运动方向相反的光子,而对与其相同方向的光子吸收几率较小,吸收后的光子将各向同性自发辐射。平均看来,两束激光净作用是产生一个与原子运动方向相反的阻尼作用,从而使原子的运动减缓(冷却)。 3、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研究范围:质量不为零,粒子数守恒的波色粒子组成的理想气体。 概念:这种粒子不受泡利不相容原理的限制,当T→0Κ时,几乎所有的玻色子会聚集到能量为0,动量为0的基态,这是并不奇怪的。令我们感兴趣的是,研究表明,当温度降低到一个有限的低温T(大约为3K)时,就会有宏观数量的波色粒子聚集在基态。这一情况与蒸汽凝聚有些类似,因而称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 1、费米液体:由遵从费密-狄喇克统计的粒子组成的液体,如液体He及金属中的电子体系。费密液体是一个强相互作用的多粒子体系。在温度远低于费密温度时,正常的(没有发生相变的) 费密液体的性状可以用Л.Д.朗道在1956年提出的费密液体理论很好地描述,即在液体中粒子加上与其相互作用并一同运动的近邻粒子“屏蔽云”组成准粒子(见固体中的元激发[1]),液体可以看成这些近自由的准粒子的集合,准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用一些分子场来描述,有关的参量叫做朗道参量,可由实验确定。 9、夸克禁闭:夸克受到被称为色荷的强力的束缚,带色荷的夸克被限制与其他夸克在一起(两个或三个组成一个粒子),使得总色荷为零。不可能从核子中单个地分离出来,这种奇特性质被称为夸克禁闭或色禁闭。它能将粒子结合为无色的状态。 10、黑洞是一种引力极强的天体,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当恒星的史瓦西半径小到一定程度时,就连垂直表面发射的光都无法逃逸了。这时恒星就变成了黑洞。 哈勃膨胀、微波辐射、轻元素的合成以及宇宙的测量被认为是现代宇宙学的四大基石。 5、自组织耗散结构: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不管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乃至社会的、经济的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新的稳定的宏观有序结构,由于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或能量才能维持。 11、非常规超导体(non-normalsuperconductors)指不同于传统研究的超导体,机理研究有新发展和新探索。如低载流子密度超导体(包括层状结构超导体),有机超导体,超晶格超导体,非晶态超导体,磁性超导体等。在机理研究上除进深的电-声子机制外,有激子机制,双极化子,重费米子,等离子体激元,共振价键,费米液体,自旋涨落,自旋口袋模型等等,在电子配对上(包括空穴型)仍有S波配对外,有P波配对,D波配对等选择。因此称之为“耗散结构” 15、约瑟夫森效应:电子能通过两块超导体之间薄绝缘层的量子隧道效应。两块超导体通过一绝缘薄层(厚度为10埃左右)连接起来,绝缘层对电子来说是一势垒,一块超导体中的电子可穿过势垒进入另一超导体中,这是特有的量子力学的隧道效应。

高中化学必修2《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2《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第一章微观结构与物质多样性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 二、设计思想 本节的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内容,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本节课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根据高一学生的基本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于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比较抽象,应用多媒体课件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及概念。在学生深入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知识后,很自然的引出了化学键的概念,了解分子间作用力以及氢键。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了解分子间作用力以及氢键,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离子键、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化学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2)、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四、教学重点 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概念,分子间作用力以及氢键的应用。 五、教学难点 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理解共价键的形成过程、认识化学键的涵义和氢键的应用。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氯化钠固体,液态水和酒精。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氯化钠固体和水的样品。 [设问]1.食盐是由哪几个元素组成的?水是由哪几种元素

4.2.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4.2、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4.2.1、 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 一切物质归根结底都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基本的相互作用。实践证明,基本的相互作用有四种: 1、引力作用 在宏观上,特别是对于天体,引力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对于基本粒子来说,比起其他相互作用来,引力作用极其微弱,可不予以考虑。 2、弱相互作用 强度远小于电磁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存在于除光子外所有粒子之间的一种短程用用。 3、电磁相互作用 直接存在于带电的粒子之间。 4、强相互作用 存在于夸克之间。介子或重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夸克间强相互作用的间接表现,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即核力属强相互作用。 这四种的基本相互作用,按由强到弱排列,它们的相对强度为 强相互作用 电磁相互作用 弱相互作用 引力相互作用 1 210- 1410- 3910- 正像电和磁是电磁相互分用的两个不同的表现方面一样,科学家们认为,电磁和弱相互作用两者是电-弱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的表现方面。近年来,电弱统一的理论获得了成功。 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 相互作用的本质是什么呢?在电学部分,我们知道,带电粒子是通过电磁场传递力的。电磁场的传播就是电磁波,其量子是光子。所以,带电粒子是通过交换光子发生相互作用的。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又称媒介子。光子是一切带电粒子间电磁相互作用的媒介子。

轻子之间不存在强相互作用。轻子或重子之间都存在弱相互作用。弱相 互作用的媒介子又称为中间玻尔色子或弱介子。理论预言有 +W 、-W 、 和30Z 种弱介子。它们的质量都很大,自旋都等于1,在本世纪80年代,这三种媒介子先后被实验所证实。 夸克之间存在强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的媒介子称为胶子。胶子的静质量为0,电荷为0,自旋等于1,但带有色荷。 夸克或胶子都没有被分离出来而直接观测到。为什么没有单个的夸克出现呢?理论上认为,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夸克之间的距离增加而加大,以致巨大的撞击能量未分离开夸克,而产生了两个或三个夸克组成的强子。这个理论又称为夸克的禁闭理论。按照这个理论,单个夸克是不能从强子中分离出来的。 §4、3 其他 4.3.1、、黑洞 黑洞是指光子无法脱离其引力,因而接收不到从它射出的光子,所以称为黑洞。 可以认为光子具有质量 2c hv m =。设星体是一个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均匀球。则质量为m 的光子在星球表面所受到的引力为 222c R hv M G R Mm G f ??=?= 光子以光速c 作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R c a 2 =。当引力大于 向心力时,光子不会外溢,即f>ma 有: R c c hv R c hv M G 2 222?>??

热门-高中化学必修2《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2《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 设计 一、教材依据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第一章微观结构与物质多样性 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 二、设计思想 本节的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内容,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本节课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根据高一学生的基本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于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比较抽象,应用多媒体课件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及概念。在学生深入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知识后,很自然的引出了化学键的概念,了解分子间作用力以及氢键。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了解分子间作用力以及氢键,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离子键、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化学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2)、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 事物的科学方法。 四、教学重点 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概念,分子间作用力以及氢键的应用。 五、教学难点 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理解共价键的形成过程、认识 化学键的涵义和氢键的应用。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氯化钠固体,液态水和酒精。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粒子物理学

粒子物理学 为本词条添加义项名 粒子物理学,又称高能物理学,它是研究比原子核更深层次的微观世界中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在很高能量下这些物质相互转化及其产生原因和规律的物理学分支。 10 本词条无基本信息模块, 欢迎各位编辑词条,额外获取10个积分。 目录 1学科简介 2学科分类 3理论分析 4发展阶段 5黑格斯粒子的实验证据 6第四种和第五种夸克 7轻子的新发现 8电弱统一理论的建立 9粒子物理的前景 展开 1学科简介 2学科分类 3理论分析 4发展阶段 4.1第一阶段(1897~1937) 4.2第二阶段(1937~1964) 4.3第三阶段(1964~) 5黑格斯粒子的实验证据 6第四种和第五种夸克 7轻子的新发现

8电弱统一理论的建立 9粒子物理的前景 粒子物理学 1学科简介 粒子物理学particle physics 研究比原子核更深层次的微观世界中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在很高能量下这些物质相互转化及其产生原因和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又称高能物理学。 粒子物理学 2学科分类 粒子物理学专门研究组成物质和射线的基本粒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在大自然的一般条件下,许多基本粒子不存在或不单独出现,物理学家使用粒子加速器,试图复制粒子高能碰撞的机制,从而生产和侦测这些基本粒子,因此粒子物理学也被称为高能物理学。 标准模型可以正确地描述基本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模型能够计算12种已知的粒子(夸克和轻子),彼此之间以强力、弱力、电磁力或引力作用于对方。这些粒子会互相交换规范玻色子(分别为胶子、光子、W 及Z 玻色子)。标准模型还预测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截至2010年,使用费米实验室的垓电子伏特加速器和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者仍旧在努力地寻找希格斯玻色子的来踪去迹。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练习及答案

第二单元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有1个正确答案) 1.有下列电子层结构的各原子中最难形成离子的是() A.B.C.D. 2.易与形成离子化合物的是() A.B.C.D. 3.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Na2O2B.NaHSO4C.HNO3D.I2 4.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Na2O B.HNO3C.HCl D.NH3 5.下列化合物中所有化学键都是共价键的是() A.NH4Cl B.NaOH C.CaF2D.CH4 6.与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阴离子跟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阳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A.MgBr2B.Na2S C.CaF2D.KCl 7.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H2O B.CaCl2C.KOH D.Cl2 8.下列过程中要破坏离子键的是() A.氯化钠固体溶于水B.氯气溶于水C.碘晶体升华D.钠与氯反应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一个阴离子可同时与多个阳离子间有静电作用 B.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只能是金属离子 C.凡金属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都形成离子键 D.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10.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各组中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A.10与19 B.6与16 C.11与17 D.14与8 11.下列物质中,只有离子键的是() A.NaOH B.NaCl C.H2D.HCl 12.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颜色 B.状态 C.化学键 D.原子核 13.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A.干冰B.NH4Cl固体C.H3PO4固体D.HCl 二、填空题 14.在下列空白处填写“可能与不可能”和“一定或不一定” (1)非金属之间______形成离子键 (2)复杂的阴离子或者阳离子中_________含有共价键 (3)稀有气体分子中_________含化学键 (4)离子化合中__________含有共价键 (5)共价化合物中________含有离子键 *15.用电子式表示: (1)钾原子____(2)氯原子____(3)过氧化钠______(4)氢氧化钾____(5)氢氧根离子______ (6)硫离子____(7)氯化钙____(8)氯化铵________ (9)硫化钾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化训练答案]ADCADCCAACBCB 14可能一定不可能(4)可能(5)不可能15.略

智慧树知到《原子核物理》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原子的质量单位叫做碳单位 对 错 答案: 对 2、质子和中子的轨道角动量的矢量和就是原子核的自旋对 错 答案: 对 3、原子中的电子磁矩比核的磁矩小 对 错 答案: 错 4、长椭球形原子核具有负的电四极矩 对 错 答案: 错 5、在经典物理中存在宇称概念 对 错 答案: 错 6、质子和中子不是点状结构

对 错 答案: 错 7、核子之间的主要作用是库仑力 对 错 答案: 错 8、原子核的磁矩包含 质子的磁矩 中子的磁矩 电子的磁矩 答案: 质子的磁矩,中子的磁矩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原子核是球形的 核内电荷分布半径就是质子分布的半径 核的电荷分布半径比核力作用半径大 电子在核上散射的角分布是核内电荷分布的函数答案: 核内电荷分布半径就是质子分布的半径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原子核的形状是长椭球形的 电四极矩多数是负值 利用原子核本身能级间的跃迁可以测出电四极矩

大多数原子核是球形的 答案: 利用原子核本身能级间的跃迁可以测出电四极矩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宇称是微观物理领域中特有的概念 在一切微观过程中宇称是守恒的 原子核是由中子、质子、电子组成的微观体系 经典物理中存在宇称 答案: 宇称是微观物理领域中特有的概念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质子和中子具有内部结构 自旋为整数的粒子叫费米子 自旋为半整数的粒子叫玻色子 电子、质子、中子的自旋为整数 答案: 质子和中子具有内部结构 13、为什么会产生超精细结构 核自旋与电子的总角动量相互作用 核自旋与电子自旋相互作用 质子的轨道角动量与电子的总角动量相互作用 质子的轨道角动量与电子自旋相互作用 答案: 核自旋与电子的总角动量相互作用 14、下来说法错误的是 对于两核子体系,总同位旋是两个核子同位旋的矢量和

生物医学工具书汇总(578 种)

本文由虚灵白龙马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生物医学工具书汇总 (578 种) 天津医科大学科技查 新工作站 1 Int. biotechnol 2 Med. health inf 3 Med. health inf dir.R19/B126.4/1 4 Med. health inf. dir. R19/B126.4/2 5 Proc.Symp.Comput.Appl.Med.Care 6 Taber's cyclop. med. dict. 7 Taber's cyclop. med. dict. R-61/ T113.7 8 Taber's cyclop. med. dict. R-61/ T113.11 9 Taber's cyclop. med. dict. R-61/ T113.14 10 白氏英汉医学辞典(第 3 版) 白宏毅 编著 11 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 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编委会编 12 病毒性肝炎合并其他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田庚善 主编 13 常见药物手册(第 2 版) 赵延德 等编著 14 常用药物手册 赵延德 等编著 15 常用药物新用途手册 府军 主编 16 常用医语事典(第 6 版) (日)绪方知三郎 编 17 当代药品商品名与别名辞典(第 2 版) 中国药学会组织编写 18 当代药学辞典 赵志刚 主编 19 德汉动物学词汇 马梅荪 编订 20 德汉医学常用词汇 熊有成 等编 21 德汉医学词汇 唐 哲 主编 22 毒理学辞典 吴中亮 等主编 23 俄汉动物学词汇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名词编订室编订 24 俄汉军事医学词汇 金汝煌 主编 25 俄汉医学词汇(第 2 版) 王重稼 等编 26 俄汉遗传学词汇 许耀奎 编 27 俄英汉医药学词汇 周德湘 等主编 28 儿科临床药物手册 钱漪,沈时霖 主编 29 儿科学辞典 胡皓夫 主编 30 法汉医学词汇 黄承国 等主编 31 妇产科学辞典 严仁英 主编 32 冠心病与中风 隋邦森 等著 33 国家基本药物简明手册 于丽璇,李大猷 主编 34 国外人名病,征辞汇 王 占 著 35 国外医学期刊投稿指南 乔汉臣 等主编 36 海峡两岸动物学名词 海峡两岸动物学名词工作委员会编 37 海峡两岸药学名词 海峡两岸药学名词工作委员会编 38 海洋生物学辞典 黄宗国 主编 39 汉德医学大词典 医学大词典编纂委员会编 40 汉俄医学大词典 汉英、汉法、汉德、汉日、汉俄医学大词典编纂委员会编 41 汉法常用医学词汇 孙艮生 编 42 汉法医学大词典 朱大成 主编 43 汉日医学大词典 汉英、汉法、汉德、汉日、汉俄医学大词典编纂委员会编 44 汉维英医学词汇 试用本 伊那吐拉.艾力米 等编 45 汉英(拉)中药名称及鉴别加工术语词典 胡本祥 等编 46 汉英常用医学词汇 叶 敏 等编 47 汉英常用医学和生物学词汇(第 2 版) 张士琦,张均康 主编 48 汉英法医学词汇 张之虎 编 49 汉英化学药名词汇 赵克健 主编 50 汉英口腔医学词汇 赵信义 等编 51 汉英皮肤性病学词典 徐文严 主编 52 汉英日临床常用分类词汇 李恩生 编 53 汉英神经内科词典 邢成名,谈恩青 主编 54 汉英生物学词汇 科学出版社名词室编 55 汉英双解实用中医词汇 王宝祥 等主编 56 汉英双解中医大辞典 原一祥 等主编 57 汉英双解中医小辞典 张廷模 等主编 58 汉英医疗卫生词典 李开荣 主编 59 汉英医学大词典(第 2 版) 金魁和 主编 60 汉英医学大词典 汉英、汉法、汉德、汉日、汉俄 医学大词典编纂委员会编 61 汉英医学大词典(第 2 版) 金魁和 主编 62 汉英医学检验词汇 邢文理 主编 63 汉英医学写作用语词典 唐国顺 主编 64 汉英-英汉医学英语构词法辞典 李照国 主编 65 汉英中医辞海 张有等 主编 66 汉英中医药词汇精要 汪文娟 等主编 67 汉英中医药分类词典 汉英中医药分类词典编委会编 68 汉英中医药分类辞典 谢竹藩 等编著 69 汉英综合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词汇 吴 翚 著 70 呼吸系统病学词典 郭萍,郭志坤 主编 71 护理学辞典 马文元 等主编 72 护士词典 孟繁禄 等编译 73 化学化工、药物大辞典(影印) 段木干 主编 74 化学化工药学大辞典 黄天守 编译 75 化学药品辞典 续编 高 编 译 76 黄帝内经词典 郭蔼春 主编 77 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第 2 版) 吕式瑗 主编 78 基因工程词典 陈启民,耿运琪 主译 79 基因工程术语 吴乃虎, 张方,黄美娟 编 80 疾病分类及手术分类名称 英汉对照 首都医院病案室编 81 家庭百病自我治疗与护理大全 范正祥 主编 82 简明方剂辞典 江克明,包明蕙 编著 83 简明核医学辞典 卢正福,郑钧正 编 84 简明生物学词典 冯德培 编 85 简明生物学辞典 吴熙载 主编 86 简明卫生管理学辞典 王树岐,许文博 主编 87 简明英汉汉英精神医学词典 贾谊诚 主编 88 简明英汉汉

基本粒子的定义与分类

基本粒子的定义与分类 基本粒子的定义与分类 (1)基本粒子的定义及其变化 基本粒子是指人们认知的构成物质的最小、最基本的单位。但是因为物理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物质构成的认知逐渐深入,因此基本粒子的定义随时间也是有所变化的。 目前在粒子物理学中,标准模型理论认为的基本粒子可以分为夸克(quark)、轻子(lepton)、规范玻色子(boson)和希格斯粒子四大类。标准模型理论之外也有理论认为可能存在质量非常大的超粒子。 传统上(20世纪前、中期)的基本粒子是指质子、中子、电子、光子和各种介子,这是当时人类所能探测的最小粒子。而现代物理学发现质子、中子、介子都是由更加基本的夸克和胶子(gluon)构成。同时人类也发现了性质和电子类似的一系列轻子,还有性质和光子、胶子类似的一系列规范玻色子。这些是现代的物理学所理解的基本粒子。 (2)基本粒子的分类 费米子:基本费米子分为两类:夸克和轻子。 夸克:目前的实验显示共存在6种夸克,其中包括它们各自

的反粒子。这6种夸克又可分为3“代”。它们是: 第一代:u(上夸克)d(下夸克) 第二代:s(奇异夸克)c(魅夸克) 第三代:b(底夸克)t(顶夸克) 它们的质量关系是。另外值得指出的是,他们之所以未能被早期的科学家发现,原因是夸克决不会单独存在(顶夸克例外,但是顶夸克太重了而衰变又太快,早期的实验无法制造)。他们总是成对的构成介子,或者3个一起构成质子和中子这一类的重子。这种现象称为夸克禁闭理论。这就是为什么早期科学家误以为介子和重子是基本粒子。 轻子:共存在6种轻子与它们各自的反粒子。其中3种是电子和与它性质相似的子和子。而这三种各有一个相伴的中微子。他们也可以分为三代: 第一代:e(电子)、(电中微子) 第二代:(μ子)、(μ中微子) 第三代:(τ子)(τ中微子) 玻色子:玻色子是依随玻色-爱因斯坦统计,自旋为整数的粒子。 规范玻色子,这是一类在粒子之间起媒介作用、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之所以它们称为“规范玻色子”,是因为它们与基本粒子的理论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有很密切的关系。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案3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案 【课标要求】 1.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不同的作用,认识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 2.知道离子键,共价键及其形成,知道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知道离子,分子,原子可以分别构成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 3.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点和成键方式。 4.学习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共价键以及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会用结构式表示共价健以及共价分子。了解可以用球棍模型,比例模型表示分子结构。 【教材分析】 本单元帮助学生探究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作用力,重点解释离子键和共价键,学习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不同的分子间作用力各不相同,对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影响。 本单元从学生熟悉的物质——氯化钠入手,引入离子键的概念,帮助学生认识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的原子间能形成典型的离子键。运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电子式来形象的表示离子化合物,说明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在第二个内容中,从学生熟悉的物质——氯化氢入手,引入共价键的概念,帮助学生认识非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能形成共价键。能运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电子式来形象的表示共价化合物,说明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分子之间,它也是微粒之间的一种作用力,它对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影响。教材中将分子间作用力和物质的溶沸点高低联系起来,使学生对分子间作用力和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有具体的认识。而且,教材中还介绍了氢键,使学生对一些特殊物质的反常的熔沸点有所了解,从而可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如冰为何浮在水面上。 学习这一单元,还将学习两种化学用语——电子式和结构式,还将运用几种结构模型——分子的比例模型、球棍模型、和晶体的三维空间结构模型,这些化学用语和模型的使用,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键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目标】 (1)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不同的作用力,认识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含义。 (2)知道离子键、共价键及其形成,知道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3)会用电子式表达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组成和形成过程,理解离子化合物和离

颗粒与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习题解答

第三章 非均相混合物分离及固体流态化 1.颗粒在流体中做自由沉降,试计算(1)密度为2 650 kg/m 3,直径为0.04 mm 的球形石英颗粒在20 ℃空气中自由沉降,沉降速度是多少?(2)密度为2 650 kg/m 3,球形度6.0=φ的非球形颗粒在20 ℃清水中的沉降速度为0.1 m/ s ,颗粒的等体积当量直径是多少?(3)密度为7 900 kg/m 3,直径为6.35 mm 的钢球在密度为1 600 kg/m 3的液体中沉降150 mm 所需的时间为7.32 s ,液体的黏度是多少? 解:(1)假设为滞流沉降,则 2s t ()18d u ρρμ -= 查附录20 ℃空气31.205kg/m ρ=,s Pa 1081.15??=-μ,所以 ()()()s m 1276.0m 1081.11881.9205.126501004.01852 3s 2t =???-??=-=--μρρg d u 核算流型 3t 51.2050.12760.04100.3411.8110 du Re ρ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