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舵设备

舵设备

舵设备
舵设备

舵设备

(一)特种舵

为了满足其操纵上的特殊要求,如增加舵效,提高推进效率,减小旋回圈直径和改善人型船舶在低速时操纵性能等,常采用一些特种舵。

常见的特种舵有:反应舵、主动舵、整流帽舵、襟叶舵、导流管舵、组合舵、首舵和首推进器等。

●反应舵

在舵叶前缘的上下分别向左右舷相反方向扭曲一个角度,使其迎着螺旋桨排出的两股旋状水流。因此,这种舵也称迎流舵。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导流叶,使尾流中的轴向诱导速度增大,以减少阻力,增加推力。

●主动舵

在舵叶的后端装有一个导管,导管内装设一个由设臵在叶内的电动机驱动的小螺旋桨。转舵时,螺旋桨随之转动并发出推力,也增加了转船力矩。因此,即使在船舶低速甚至主机停车的情况下,操作这种舵也能获得转船力矩,从而大大提高了船舶的操纵性。特别是对回转性要求高和离靠码头频繁的小船(例如巡逻艇、领港船、渡船等)多有采用。由于舵上的螺旋桨也可以用做微速推进器,在有些科学考察船上也有应用。

●整流帽舵

在流线型舵的正对螺旋桨轴线部位,装设一个圆锥形的流线型体,俗称整流

帽。其作用是有利于改善螺旋桨排出流的乱流状态,从而提高螺旋桨的推力,改善船尾的振动情况。

●襟翼舵

这种舵由主舵和副舵两叶组成,即在普通主舵叶后缘装上一个称为襟翼的副叶,当主舵叶转动一个δ角时,副舵叶绕主舵叶的后缘向相同一舷转出一个卢角度,二者转动的方向是一致的,但副舵的转动角度比主舵的转角大。这样就相当于增加了舵剖面的拱度,从而产生更大的流体动力,提高了转船力矩和舵效。由于其流体动力特性在小舵角时特佳,与飞机上的襟翼作用一样,故称之为襟翼舵。这种舵转舵力矩较小,因而所需的舵机功率也较小,但其结构比较复杂。

●转动导流管舵

拖船等船舶为了增加推进效率,在其螺旋桨外围套装导流管并在其后端处装一舵叶。这类舵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焊接法将导流管固定在船尾骨架上,导流管不动而舵叶可以转动;另一种导流管与舵叶可在允许角度内一起转动。这种舵除增加推进效率外,还可以起到保护螺旋桨,防止绳索缠入等作用。

组合舵

为了减少舵叶上下两端的绕流损失,进一步改善舵的流体性能,在流线型舵叶的上下两端各安装一块制流板或工字型舵。这种舵的剖面设计成像鱼的形状,肥大的部分占了20%弦长,再逐渐过度到窄小的腰部和较宽的尾部,上下有控制两侧水流的制流板。通常舵杆中心线在距导边40%的弦长的位臵,目的是能控制更多的尾流。1975年首次将这种舵应用在船上,即显示出具有低速时的优秀操纵性能。浅水中舵效也无显著的减少,特别适用于内河、运河和限制航道水域船舶的小展弦比的舵型(舵高h与舵宽b的比值称为展弦比)。其舵角可在±75%范围内使用。现在已进一步明确:任何小展弦比舵只要上下加装制流板对提高舵压力都是有效的。

此外,为了在靠离码头时增加船舶的操纵性能,许多大型集装箱船等船舶在其首部水线下安装了首侧推器;有些拖船还安装了舵和螺旋桨功能合二为一的螺旋桨舵等。

(二)舵的结构

舵的类型不同,其结构也有所不同。目前海船上广泛使用的流线型平衡舵的结构由舵叶、舵杆和舵承组成。

1.舵叶

为了保证舵叶的强度和线型,用水平隔板和垂直隔板按线型组成骨架,将两块流线型的外壳板直接焊接在骨架外面,根据规范要求,舵叶焊成或修复后,每个密封部分都应进行密性试验。密性试验前应将舵叶表面清洁干净,焊缝应清除氧化皮和焊渣。试验前,不得对水密焊缝涂刷油漆或敷设隔热材料及水泥等。常用的密性试验方式有压水试验和空气气密试验两种。

密性试验合格之后,通常在舵叶内灌涂防腐沥青,以防舵叶内部锈蚀。为了密性试验和充填沥青等防腐材料,在舵叶上部和下部开有小孔,并配有不锈金属(通常为黄铜)制成的栓塞,该栓塞称为舵底塞。

为了便于舵叶的安装拆卸,在舵叶上开有由钢管构成的绳孔,或在舵叶尾端上开有凹槽。

2.舵杆

舵杆是舵叶转动的轴,并用以承受和传递作用在舵叶上的力及舵给予转舵装臵的力,其下与舵叶连接,上部与转舵装臵相连。

为便于舵的拆装,上舵杆顶端(亦称舵头)装有一只吊环,其下端装有法兰接头与舵叶上的法兰连接。目前,普遍采用水平法兰接头。此外,还有垂直法兰连接、垂直嵌接等连接形式。当舵杆和舵叶各转到相反舷的最大舵角时,上下法兰边缘之问有30mm的间隙,可以不必拆卸舵杆而将舵卸下。法兰连接时,一般用6只螺栓,为使法兰螺母脱落时螺栓不致滑落,安装时螺母应朝下,并加有防止螺母松动的保护装臵,而且用水泥封搪。作为一种备用手段,在法兰问还需装设前后方向的键块。

舵杆摩擦处应装上衬套(一般为青铜或其他铜质材料),以防磨损。

3.舵承

舵承用来支承舵杆和舵的重量及保证船体水密,按其装设的位臵可分为上舵承及下舵承两种。

上舵承装在舵机间甲板上。它由侧推滚轴承和垂直滑动轴承所组成,滚珠轴承承受舵的重量,垂直轴承则承受侧向力。

下舵承一般安装在舵杆筒口或舵杆筒内,它是一个垂直滑动轴承,用其承受侧向力,并设有填料函以保证水密。悬挂舵都采用上、下两个舵承。

目前,大型船舶普遍只设上舵承,全部重量和力由其承担。这种舵叶中往往装有可拆舵轴(穿心舵轴),可拆舵轴的上端用法兰固定在船尾,其下端穿过尾柱

承座,用螺母固定。可拆舵轴所通过的焊接管的上下端装有铁梨木或青铜轴承,

可拆舵轴轴承接触处有铜衬套,以防舵轴磨损。转舵时,舵叶绕可拆舵轴转动,小型船舶的舵除设上舵承外,在舵叶的下部装一个舵针(舵销),安装舵针的舵叶处有一个可拆小门,以便于舵针的拆装。舵针的另一端插入尾柱承座的垂直滑动轴承中,可以自由转动。

第五章 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

第五章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 第一节: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选择原则 施工机械投入计划是机械管理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投入计划是保证施工生产顺利进行的保障之一,本工程机械设备投入计划是根据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段的划分、施工工艺及我单位现有可调配的机械编制而成。 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选择原则 1.1、贯彻机械化、半机械化和改良机具相结合的方针,重点配备中、小型机械和手持动力机具。 1.2、充分发挥现场所有机械设备的能力,根据具体变化的需要,合理调整装备结构。 1.3、优先配备本工程施工中必须的、保证质量与进度的、代替劳动强度大的、作业条件差的配套的机械设备。 1.4、按本工程体系、专业施工和工程实物量等多层次结构进行配备,并注意不同的要求,配备不同类型、不同标准的机械设备,以保证质量为原则,努力降低施工成本。 1.5、工程质量的好坏、进度的保证很大程度与施工机械的先进性和适用性有关。对于本工程的施工,我公司将针结实际情况和各工种、工序的需要,合理地配备先进的机械设备及挑选专业水平较高的技术操作人员,最大限度地体现技术的先进性和机械设备的适用性,充分满足施工工艺的需要,从而来保证工程质量和装饰效果。 1.6、另外,在配备机械设备时,我公司还综合考虑了以下因素: 1.6.1、技术先进性:机械设备技术性能优越、生产率高。 1.6.2、使用可靠性: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稳定地保持其应有的技术性能,安全可靠的运行。 1.6.3、便于维修性:机械设备要便于检查、维护和修理。 1.6.4、运行安全性: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具对施工安全的保障性能。 1.6.5、经济实惠性:机械设备在满足技术要求和生产要求的基础上,达到最低费用。 1.6.6、适应性:机械设备能适应不同工作条件,并具有一定多用的性能。第二节: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1、塔吊 本工程有3幢17层、2幢23层教师公寓及其他配套工程组成,现场采用5台采用QTZ60塔吊,其他1~2层配套工程采2台25T汽车吊备用。 2、混凝土浇筑机械

2020智慧树,知到《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 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关于中国古代造船技术,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答案:秦汉时期的造船厂能够按照船样照图施工,并开始采用滑道下水。 2、关于中国古代造船技术,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答案: 秦汉时期的造船厂能够按照船样照图施工,并开始采用滑道下水。 3、关于中国古代造船技术,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答案: 秦汉时期的造船厂能够按照船样照图施工,并开始采用滑道下水 4、关于中国古代造船技术,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答案: 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三个高峰时期是秦汉时期、唐宋时期和清朝时期。 5、中国造船三大指标首次跃居世界第一是以下哪个年份? 答案: 2010 6、以下哪种船型不属于船舶行业认可的三大主流船型? 答案: 杂货船 7、关于中国现代船舶工业,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答案: 2018年,中国船舶工业三大指标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8、关于中国现代船舶工业,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答案: 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建造了我国第一艘集装箱船“大鹏昊”。 9、关于中国现代船舶工业,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答案: 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建造了我国第一艘集装箱船“大鹏昊”。 10、关于中国现代船舶工业,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答案: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建造了我国第一艘集装箱船“大鹏昊”。 第二章 1、以下哪种船舶不属于排水型船舶? 答案: 气垫船 2、以下哪种船舶不属于工程船? 答案: LNG船 3、以下哪种不属于海洋开发船? 答案: LPG船 4、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答案: 水翼艇是高速航行船,其重量由水翼的浮力支承。 5、关于船舶分类方法,哪种说法不正确? 答案: 按造船材料分类可分为木船、水泥船、钢船、气垫船和铝合金船等。

船舶舵机控制系统改进设计【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船舶舵机控制系统改进设计 引 言 设计船舶自动操舵系统首先要确定船舶舵机的数学模型和船舶航行动态模型。船舶舵机的传动机构主要有两类,机械传动和液压传动。随着船舶排水量和航速的增加,舵机上的转矩迅速增大。采用机械传动机构的舵机其重量和体积将变得很大,同时它的效率较低,电动机的容量势必很大。因而目前大型船舶均采用液压传动舵机,甚至中小型船舶也不例外。 船舶舵机 船舶舵机是能够转舵并保持舵位的装置。舵机的大小由外舾装按照船级社的规范决定,选型时主要考虑扭矩大小。船用舵机目前多用电液式,即液压设备由电动设备进行遥控操作。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往复柱塞式舵机,其原理是通过高低压油的转换而作工产生直线运动,并通过舵柄转换成旋转运动。另一种是转叶式舵机,其原理是高低压油直接作用于转子,体积小而高效,但成本较高。 船舶操舵系统是实现船舶操纵功能的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它把电罗经,舵角传感器等送来的船舶实际航向信号,预定航向信号,及给定的各种限束条件自动地按照一定的调节规律进行信号处理,从而控制舵机,使船舶沿着给定的航向航行。由此可见,该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着船舶航行的操纵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因此,船舶操纵系统的性能,一直被当作是一个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吸引着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工程技术人员围绕着进一步改善该系统的性能这一课题而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

自动舵 自动舵是根据电罗经送来的船舶实际航向与给定航向信号的偏差进行控制的。在舵机投入自动工作时,如果船舶偏离了航向,不用人的干预,自动舵就能自动投入运行,转动舵叶,使船舶回到给定航向上来。 电动—液压式自动舵 国产“HD—5L型自动舵应用半导体无触点控制的比例-微分-积分控制系统。驾驶室具有自动、随动及应急操作三种操舵方式。两套参数相同的放大器互为备用,通过转换开关选择其中一套为自动、随动操舵时使用。应急操舵为随动控制方式,单独使用一套放大器。该型自动舵有A、B、C、D四种型式。A型为电液伺服阀变量泵系统;B型为电磁换向阀、伺服油缸、变量泵系统;C型为伺服马达变量系统;D型为地磁功率阀定量泵系统,它们的电气系统基本上是一致的。 液压伺服系统 液压伺服系统是使系统的输出量,如位移、速度或力等,能自动地、快速而准确地跟随输入量的变化而变化,与此同时,输出功率被大幅度地放大。液压伺服系统以其响应速度快、负载刚度大、控制功率大等独特的优点在工业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电液伺服系统 电液伺服系统是一种由电信号处理装置和液压动力机构组成的反馈控制系统。最常见的有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电液速度控制系统和电液力(或力矩)控制系统 发展现状 众所周知,自动控制系统是自动控制理论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产物。船舶操舵系统也不例外。在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取得了不同的研究成果,开发出一代又一代新型的自动舵产品,为航运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五章-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

第五章-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

————————————————————————————————作者:————————————————————————————————日期:

第五章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 第一节: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选择原则 施工机械投入计划是机械管理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投入计划是保证施工生产顺利进行的保障之一,本工程机械设备投入计划是根据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段的划分、施工工艺及我单位现有可调配的机械编制而成。 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选择原则 1.1、贯彻机械化、半机械化和改良机具相结合的方针,重点配备中、小型机械和手持动力机具。 1.2、充分发挥现场所有机械设备的能力,根据具体变化的需要,合理调整装备结构。 1.3、优先配备本工程施工中必须的、保证质量与进度的、代替劳动强度大的、作业条件差的配套的机械设备。 1.4、按本工程体系、专业施工和工程实物量等多层次结构进行配备,并注意不同的要求,配备不同类型、不同标准的机械设备,以保证质量为原则,努力降低施工成本。 1.5、工程质量的好坏、进度的保证很大程度与施工机械的先进性和适用性有关。对于本工程的施工,我公司将针结实际情况和各工种、工序的需要,合理地配备先进的机械设备及挑选专业水平较高的技术操作人员,最大限度地体现技术的先进性和机械设备的适用性,充分满足施工工艺的需要,从而来保证工程质量和装饰效果。 1.6、另外,在配备机械设备时,我公司还综合考虑了以下因素: 1.6.1、技术先进性:机械设备技术性能优越、生产率高。 1.6.2、使用可靠性: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稳定地保持其应有的技术性能,安全可靠的运行。 1.6.3、便于维修性:机械设备要便于检查、维护和修理。 1.6.4、运行安全性: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具对施工安全的保障性能。 1.6.5、经济实惠性:机械设备在满足技术要求和生产要求的基础上,达到最低费用。 1.6.6、适应性:机械设备能适应不同工作条件,并具有一定多用的性能。第二节: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1、塔吊 本工程有3幢17层、2幢23层教师公寓及其他配套工程组成,现场采用5台采用QTZ60塔吊,其他1~2层配套工程采2台25T汽车吊备用。 2、混凝土浇筑机械

舵设备的作用与组成

第一节舵设备的作用与组成 舵设备的作用: 1.舵设备是船舶在航行中保持和改变航向及旋回运动的主要工具。 2.影响舵效的主要因素是:舵角大小;流经舵面的流速;船的转动惯性及纵横倾;风流、浅水等海况;舵机的性能。 3.一般把等于32°~35°称为使用极限舵角。船上对此使用了止舵器或限

位器,能使舵角不超过35°。 舵设备的组成: 1.舵设备由舵装置、舵机与转舵装置、操舵装置的控制装置及其他附属装置组成。 2.舵手转动舵轮或扳动操舵手柄(或应急装置),启动机械、液压或电力操舵装置即可控制舵机正转、反转及停止。 3.转舵装置又称传动装置,其作用是把舵机的动力传到舵轴,驱动舵叶转动。舵机和转舵装置又统称为操舵装置,均装于船尾舵机舱内。 舵的种类、特点与作用: 1.按舵杆的轴线位置分类:不平衡舵、平衡舵和半平衡舵。 2.按舵叶的支承情况分类:双支承舵、多支承舵、悬挂舵和半悬挂舵。 3.按舵叶的剖面形状分:平板舵、流线型舵:又称(复合舵)。流线型舵的舵叶以水平隔板和垂直隔板作为骨架,外覆钢板制成水密的空心体,水平剖面呈机翼形。这种舵阻力小,升力大,舵效高,虽构造比较复杂,但应用广泛。 4.特种舵: (1)整流帽舵:即在普通流线型舵的正对螺旋桨的轴线延长部位,加一个流线型的圆锥体,俗称整流帽,它有利于改善螺旋桨后的水流状态。 (2)主动舵:在舵叶后端装有小螺旋桨或导管推进器,转舵时可发出推力,增加船舶的转向能力;另外,即使是在低速甚至停车时,操作小螺旋桨仍可得到转头力,推船缓行,大大提高了船舶的操纵性,这种舵适用于对操纵能力要求高、靠离码头比较频繁的船舶,例如引航船、渡轮、科学考察船等。 (3)襟翼舵:又称可变翼形舵。可以横向移动。因此,襟翼舵有助于船舶获得较大的转船力矩,从而提高舵效或减小舵杆扭矩,舵机功率也较小;另外,如果使用襟翼舵,航向改变可以用较小的舵角,使船舶改向时失速较小,从而减少了油耗。襟翼舵的广泛使用说明了它深受船东与船员的欢迎,但其价格偏高,维护保养要求也比较高。 (4)反应舵:又称迎流舵,它以螺旋桨的轴线为界,舵叶的上下线型分别向左右扭曲一些,使由螺旋桨射出的水流对舵没有冲击作用,而离开舵时呈直线向后流去。结果舵居中时舵的上下两部分具有舵压力,且具有向前的分力,助船推进,即能从尾流中收回一部分旋转的动能增加推力, (5)组合舵:也称希林舵或工字型舵。在流线型舵叶的上下两端各安装一块制流板,可减少舵叶两端的绕流损失。 (6)现阶段海运船舶上比较流行的舵为平衡悬挂舵、襟翼舵、航海舵和鱼尾舵。 第三节操舵装置 操舵装置的概念与分类: 1.操舵装置是将舵转至所需角度的装置。可分为人力操舵装置和动力操舵装置两类。 2.操舵装置一般多设于尾尖舱平台甲板上,按规范规定,又分为主操舵装置和辅助操舵装置。 3.所谓主操舵装置是指在正常航行情况下为驾驶船舶而使舵产生动作所必

简述船舶操纵自动舵原理

简述船舶操纵自动舵原理 摘要:船舶操纵的自动舵是船舶系统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是用来控制船舶航向的设备,能使船舶在预定的航向上运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仪器的使用,使得船舶操纵开始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本文就船舶操纵自动舵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字:船舶自动舵现代船舶自动化 船舶操纵的自动舵是船舶系统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是用来控制船舶航向的设备,能使船舶在预定的航向上运行,它能克服使船舶偏离预定航向的各种干扰影响,使船舶自动地稳定在预定的航向上运行,是操纵船舶的关键设备。它的性能直接关系到船舶的航行安全和经济效益。代替人力操舵的自动舵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人力,节省了燃料,降低了机械磨损,直接影响到船舶航行的操纵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舵机装置由操舵装置、舵机、传动机构和舵叶四部分组成。 (1)操舵装置:操舵装置的指令系统,由驾驶室的发送装置和舵机房的接受装置组成。 (2)舵机:转舵的动力。 (3)传动机构:能将多机产生的转舵力矩传递给舵杆。 (4)舵叶:环绕舵柱偏转,承受水流的作用力,以产生转舵力矩。 在自动操舵仪中,按控制系统分类可分为三种操舵方式: (1)直接控制系统或称单舵系统、应急操舵。 (2)随动控制系统。 (3)自动操舵控制系统,又称自动航向稳定系统。 自动操舵适用于船舶在海面上长时间航行.随动操舵供船舶经常改变航向时使用,如在内河、狭航道区和进出港口。当自动航向/航迹、随动操纵出现故障时,可用应急的简单操舵,直接由人工控制电磁换向阀.使舵正、反或停转。 原理:利用电罗经检测船舶实际航向α,然后与给定航向K°进行比较,其差值作为操舵装置的输入信号,使操舵装置动作,改变偏舵角β。在舵角的作用下,船舶逐渐回到正航向上。船舶回到正航向后,舵叶不再偏转。

船舶的主要设备配件

船舶的主要设备配件 一艘营运的船舶必须安装有各种各样的设备。通过这些设备的应用来完成船舶的航行、靠离泊、装卸货物等生产作业,并保证船舶和人员的安全。船舶的主要设备有动力设备、操纵设备、装卸设备和安全设备等。 船舶动力设备 船舶必须配置一整套符合规范要求的动力装置和辅助设备后,才能在水上航行。这些动力装置包括有船舶主动力装置、辅助动力装置、蒸汽锅炉、制冷和空调装置、压缩空气装置、船用泵和管路系统、造水装置和自动化系统等。这此机电动力设备主要集中于机舱,专门管理这些设备的技术部门是轮机部。 1、主动力装置 船舶主动力装置又称“主机”,它是船舶的心脏,是船舶动力设备中最重要的部分,主要包括: (1)船舶主机 能够产生船舶推进动力的发动机的一种俗称,包括为主机服务的各种泵和换热器、管系等。目前商船的主机是以船舶柴油机为主,其次是汽轮机。 (2)传动装置 把主机的功率传递给推进器的设备,除了传递动力,同时还可起减速、减震作用,小船还可利用传动设备来改换推进器的旋转方向。传动设备因主机型式不同而略有差异,总的来说由减速器、离合器、偶合器、联轴器、推力轴承和船舶轴等组成。 (3)轴系和推进器 船舶推进器中以螺旋桨应用最为广泛,大多采用固定螺距或可调螺距的螺旋桨推进器;船舶轴系是将主机发出的功率传递给螺旋桨的装置。船舶主机通过传动装置和轴系带动螺旋桨旋转产生推力,克服船体阻力使船舶前进或后退。 2、辅助动力装置 船舶辅助动力装置又称“辅机”,是指船上的发电机,它为船舶在正常情况和应急情况提供电能。由发动机组、配电盘等机电设备构成了船舶电站。

(1)发电机组 原动力主要是由柴油机提供,基于船舶安全可靠和维护管理简便的考虑,大型的船舶配置有不少于两台同一型号的柴油发电机,根据需要可多部同时发电。 为了节能,航行中,有的船舶可利用主机的传动轴来带动发电机发电(轴带发电机)或利用主排出气的余热产生低压蒸汽来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等。 (2)配电盘 它进行电的分配、控制、输送、变压、变流以保证各电力拖动设备及全船生活、照明、信号及通讯等的需要。 3、蒸汽锅炉 以柴油机为主机的船上,都需要设有蒸汽锅炉,它由辅助燃油炉和废气锅炉以及为其配套服务的管系、设备所组成。辅助燃油锅炉是供应船上上些辅助性蒸汽的需要,如加热燃油和滑油、暖气、生活用水、厨房、开水等,并满足一些辅机用蒸汽的需要。为节能,航行中废气锅炉利用柴油机排气中的余热来产生蒸汽,在停泊时只使用辅助燃油锅炉。 4、制冷和空调装置 船舶安装制冷装置的是冷藏运输货物、冷藏一定数量的食品以及改善船员和旅客的生活工作条件等。空气调节装置的任务在于保持舱室中具有适于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气候条件,它包括夏季降温、除湿,冬季加热、加湿以及一年四季的通风换气工作。其主要设备有制冷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空调器及其自动化控制元件等。 5、压缩空气装置 一般船上配置有多台空气压缩机和多个压缩空气瓶,以供应并存全船所需的压缩空气,如用压缩空气启动主、辅柴油机;主机换向;为气笛、甲板气动机械等设备提供气源。其主要设备有空气压缩机、贮气瓶、管系及安全、控制元件等。 6、船用泵和管路系统 船上为了泵送海水、淡水、燃油、润滑油等液体,需要一定数量和不同类型的泵。一般在机舱中就必需设置舱底水泵、燃油和滑油输送泵、锅炉给水泵、冷却水泵、压载水泵、卫

舵设备的相关试题(doc 35页)

舵设备的相关试题(doc 35页)

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 《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 舵设备

001、舵是舵设备中承受水动力以产生转舵力矩的构件,一般是安装在________。 A.机舱内B.舵机间C.尾尖舱中D.船尾螺旋桨后面 002、舵效是指________。 A.运动中船舶,操一定舵角后,船在较短时间,较小水域内所取得转头角的大小 B.停止中船舶,操一定舵角后,船在较短时间,较小水域内所取得转头角的大小 C.旋转中船舶,操一定舵角后,船在较短时间,较小水域内所取得转头角的大小 D.后退中船舶,操一定舵角后,船在较短时间,较小水域内所取得转头角的大小 003、舵效与舵角有关,舵角为________时,舵效最好。 A.25°~32°B.20°~30°C.32°~60°D.37°~45° 004、舵力为________。 A.由于舵的两侧面水流相对速度不同而产生的压力差 B.由于舵叶两侧水流产生的压力差与水流和舵面产生的摩擦力的合力

C.水流冲击舵面的反作用力 D.使船舶回旋的力 005、舵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①舵角和舵叶面积;②舵叶断面形状;③船速;④舵 速。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006、海船的极限舵角一般为________;超大型船舶的极限舵角一般为________。 A.25°左右/32 B.30°左右/35 C.35°左右/35~40 D.40°左右/35~40 007、舵机上限制最大舵角的装置对流线形舵和平板舵分别是________。 A.流线型舵为36°,平板舵为32°B.流线型舵为32°,平板舵为36° C.流线型舵为35°,平板舵为30°D.流线型舵为32°,平板舵为35° 008、影响舵效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①舵角大小;②流经舵面的流速;③船的转动惯 性及纵横倾;④风流、浅水等海况;⑤舵 机的性能。 A.①~④B.②~⑤C.①③④⑤

船舶主要设备

船舶主要设备 0 船用柴油机: 柴油机热效率高,功率范围广,具有起动迅速、维修方便、运行安全、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因此在船舶上得到广泛应用,30000吨以下船舶的绝大多数都使用柴油机作为主机和辅机。由于其工作条件的特殊,船用柴油机具有一些特点,如超额定转速连续运转、装有调速器和超速限制装置、在倒转工况下能稳定运转、在纵倾和横倾15度的条件下正常工作等,且要求振动小、噪声低。 船用蒸气轮机: 蒸汽轮机动力装置具有单机组功率大(可达100000kW以上),工作可靠,运转平稳,振动、噪音和磨损均较小,使用寿命长,又能燃用劣质燃料等优点,适合大型运输船舶,如大型油船、集装箱船等。但相对于船用柴油机,其耗油率较高。 船用泵 泵是船舶上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水力机械。船用泵主要有:(1)活塞泵,常用作手摇水泵和油泵,如舱底泵;(2)回转泵,如在机舱中的燃油和滑油输送泵;(3)离心泵,如机舱中的冷却水泵、消防泵、压载水泵和生活水泵等;(4)喷射泵,常用作机舱的舱底水泵。 船用气体压送机械 船用气体压送机械主要有空气压缩机和通风机。空气压缩机所产生的压缩空气可用于起动柴油机、操纵大型柴油机的换向机构及离合器、鸣笛、清洗海底门等。通风机在船舶上使用很广,客舱、货舱、燃料舱、机炉舱等都需用通风机进行强制通风。 制冷装置 用于调节舱室的温度,保存食物。船舶上普遍使用的是压缩式制冷装置。 制淡装置 可将海水制成淡水的一种设备。对于远洋航行的船舶,需要制淡装置制取淡水以弥补水舱携带淡水的不足。船舶上普遍采用的是沸腾式制淡装置,即将海水加热汽化,再冷凝为淡水。 辅助锅炉 船舶日常生活用热水,居住处所取暖等,以及燃油、滑油的加热都需要大量的热量,通常可利用锅炉产生的蒸汽来提供。这种锅炉称为辅助锅炉,以与蒸汽动力装置中向主机提供蒸汽的主锅炉相区别。船舶航行时,还可利用主机的废气锅炉提供蒸汽,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螺旋桨 最常用的船舶推进器,由若干桨叶组成,通常为3~5叶。通常装于船的尾部。一般而言,桨的直径越大,转速越低,则效率越高,但直径往往受到船舶吃水的限制。螺旋桨与船舶尾部线型的配合对推进效率和振动有很大的影响。制造螺旋桨的材料有铜合金、铸铁、铸钢等,其中铜合金(如锰青铜和铝青铜)强度高、加工方便、耐腐蚀、表面光洁,故应用较广。 舵设备 保证船舶操纵性的一种装置。主要由舵、转舵机构、舵机、操纵装置及传动机构等部分组成。船舶航行时,驾驶人员操纵舵轮(或操纵手柄),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舵机,由舵机通过转舵

自动舵控制系统设计

自动舵控制系统设计 船舶借助螺旋桨的推力和舵力来改变或保持航速和航向,实现从某港出发按计划的航线到达预定的目的港。由此可见,操舵系统是一个重要控制系统,其性能直接影响着船舶航行的操纵性、经济性和安全性。自动操舵仪是总结了人的操舵规律而设计的装置,是用来控制船舶航向的设备,能使船舶在预定的航向上运行,它能克服使船舶偏离预定航向的各种干扰影响,使船舶自动地稳定在预定的航向上运行,是操纵船舶的关键设备。系统的调节对象是船,被调节量是航向。自动舵是一个闭环系统,它包括:航向给定环节;航向检测环节;给定航向与实际航向比较环节;航向偏差与舵角反馈比较环节;控制器;执行机构;舵;调节对象—船;舵角反馈机构等。自1922年自动舵问世到今天, 代替人力操舵的自动舵的发展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在 相当程度上减少了人力, 节约了燃料, 降低了机械磨损, 但是 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操舵自动化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70 年代起,国内一些科研院所、高校开展自动舵的理论与开发工作,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一些航海仪表厂家也独立或与研究所、高校合作开展了自动舵的试制和生产,其产品以模拟PID 舵为主。目前虽然国产自适应舵已经投入实船使用,但效果并不明显。智能控制舵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还没有产品化。航迹舵基

本上也处于研究阶段,还没有过硬的产品。 目前国外市场上有多种成熟的航向舵、航迹舵产品,其控制方法大多为比较成熟的自适应控制,例如日本Tokimec 公司的PR - 8000 系列自适应自动舵、德国Anschuz 公司的NAU TO CONTROL 综合系统中的自动舵、美国Sperry 公司VISIONTECHNOLOGY系统中的自适应自动舵等。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智能控制及其它近代控制在自动舵上应用尚处于方案可行性论证及实验仿真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工程实现研究。 我国对自适应舵的研究起步较晚,自80年代以来,有关单位开展了对自适应舵的研究工作,发表了一些设计方案,仿真研究结果和产品。 1980年,南开大学袁著祉、卢桂章老师采用Norrbin性能指标,利用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器自适应律设计了船舶航向保持的自适应舵,发表了仿真结果。 1984年,中船总公司系统工程部林钧清利用最小方差自校正调节器,设计了自适应自动舵的软件,并进行了仿真研究。 1986年,大连海事大学陆样润、黄义新老师等人,采用了对偏航速率进行加权的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方案,进行了自适应舵的研制,他们先在实验室的实时仿真器上进行了联机实验,随后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实验

上海电力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实践报告 课名:自动控制原理应用实践 题目:水翼船渡轮的纵倾角控制 船舶航向的自动操舵控制 班级: 姓名: 学号:

水翼船渡轮的纵倾角控制 一.系统背景简介 水翼船(Hydrofoil)是一种高速船。船身底部有支架,装上水翼。当船的速度逐渐增加,水翼提供的浮力会把船身抬离水面(称为水翼飞航或水翼航行,Foilborne),从而大为减少水的阻力和增加航行速度。 水翼船的高速航行能力主要依靠一个自动稳定控制系统。通过主翼上的舵板和尾翼的调整完成稳定化操作。该稳定控制系统要保持水平飞行地穿过海浪。因此,设计上要求系统使浮力稳定不变,相当于使纵倾角最小。 航向自动操舵仪工作时存在包括舵机(舵角)、船舶本身(航向角)在内的两个反馈回路:舵角反馈和航向反馈。 当尾舵的角坐标偏转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会引起船只在参考方向上发生某一固定的偏转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传递函数中带有一个负号,这是因为尾舵的顺时针的转动会引起船只的逆时针转动。有此动力方程可以看出,船只的转动速率会逐渐趋向一个常数,因此如果船只以直线运动,而尾舵偏转一恒定值,那么船只就会以螺旋形的进入一圆形运动轨迹。 二.实际控制过程 某水翼船渡轮,自重670t,航速45节(海里/小时),可载900名乘客,可混装轿车、大客车和货卡,载重可达自重量。该渡轮可在浪高达8英尺的海中以航速40节航行的能力,全靠一个自动稳定控制系统。通过主翼上的舵板和尾翼的调整完成稳定化操作。该稳定控制系统要保持水平飞行地穿过海浪。因此,设计上要求该系统使浮力稳定不变,相当于使纵倾角最小。

上图:水翼船渡轮的纵倾角控制系统 已知,水翼船渡轮的纵倾角控制过程模型,执行器模型为F(s)=1/s。 三.控制设计要求 试设计一个控制器Gc(s),使水翼船渡轮的纵倾角控制系统在海浪扰动D (s)存在下也能达到优良的性能指标。假设海浪扰动D(s)的主频率为w=6rad/s。 本题要求了“优良的性能指标”,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通过网络资料的查阅:响应超调量小于10%,调整时间小于4s。 四.分析系统时域 1.原系统稳定性分析 num=[50]; den=[1 80 2500 50]; g1=tf(num,den); [z,p,k]=zpkdata(g1,'v'); p1=pole(g1); pzmap(g1) 分析:上图闭环极点分布图,有一极点位于原点,另两极点位于虚轴左边,故处于临界稳定状态。但还是一种不稳定的情况,所以系统无稳态误差。 2.Simulink搭建未加控制器的原系统(不考虑扰动)。

第五章 舵设备.doc

第一节舵设备的作用与组成 舵设备的作用: 1.舵设备是船舶在航行中保持和改变航向及旋回运动的主要工具。 2.影响舵效的主要因素是:舵角大小;流经舵面的流速;船的转动惯性及纵横倾;风流、浅水等海况;舵机的性能。 3.一般把 等于32°~35°称为使用极限舵角。船上对此使用了止舵器或限位器,能使舵角不超过35°。 舵设备的组成: 1.舵设备由舵装置、舵机与转舵装置、操舵装置的控制装置及其他附属装置组成。 2.舵手转动舵轮或扳动操舵手柄(或应急装置),启动机械、液压或电力操舵装置即可控制舵机正转、反转及停止。 3.转舵装置又称传动装置,其作用是把舵机的动力传到舵轴,驱动舵叶转动。舵机和转舵装置又统称为操舵装置,均装于船尾舵机舱内。 舵的种类、特点与作用: 1.按舵杆的轴线位置分类:不平衡舵、平衡舵和半平衡舵。 2.按舵叶的支承情况分类:双支承舵、多支承舵、悬挂舵和半悬挂舵。 3.按舵叶的剖面形状分:平板舵、流线型舵:又称(复合舵)。流线型舵的舵叶以水平隔板和垂直隔板作为骨架,外覆钢板制成水密的空心体,水平剖面呈机翼形。这种舵阻力小,升力大,舵效高,虽构造比较复杂,但应用广泛。 4.特种舵: (1)整流帽舵:即在普通流线型舵的正对螺旋桨的轴线延长部位,加一个流线型的圆锥体,俗称整流帽,它有利于改善螺旋桨后的水流状态。 (2)主动舵:在舵叶后端装有小螺旋桨或导管推进器,转舵时可发出推力,增加船舶的转向能力;另外,即使是在低速甚至停车时,操作小螺旋桨仍可得到转头力,推船缓行,大大提高了船舶的操纵性,这种舵适用于对操纵能力要求高、靠离码头比较频繁的船舶,例如引航船、渡轮、科学考察船等。 (3)襟翼舵:又称可变翼形舵。可以横向移动。因此,襟翼舵有助于船舶获得较大的转船力矩,从而提高舵效或减小舵杆扭矩,舵机功率也较小;另外,如果使用襟翼舵,航向改变可以用较小的舵角,使船舶改向时失速较小,从而减少了油耗。襟翼舵的广泛使用说明了它深受船东与船员的欢迎,但其价格偏高,维护保养要求也比较高。 (4)反应舵:又称迎流舵,它以螺旋桨的轴线为界,舵叶的上下线型分别向左右扭曲一些,使由螺旋桨射出的水流对舵没有冲击作用,而离开舵时呈直线向后流去。结果舵居中时舵的上下两部分具有舵压力,且具有向前的分力,助船推进,即能从尾流中收回一部分旋转的动能增加推力, (5)组合舵:也称希林舵或工字型舵。在流线型舵叶的上下两端各安装一块制流板,可减少舵叶两端的绕流损失。 (6)现阶段海运船舶上比较流行的舵为平衡悬挂舵、襟翼舵、航海舵和鱼尾舵。

舵设备

舵设备 (一)特种舵 为了满足其操纵上的特殊要求,如增加舵效,提高推进效率,减小旋回圈直径和改善人型船舶在低速时操纵性能等,常采用一些特种舵。 常见的特种舵有:反应舵、主动舵、整流帽舵、襟叶舵、导流管舵、组合舵、首舵和首推进器等。 ●反应舵 在舵叶前缘的上下分别向左右舷相反方向扭曲一个角度,使其迎着螺旋桨排出的两股旋状水流。因此,这种舵也称迎流舵。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导流叶,使尾流中的轴向诱导速度增大,以减少阻力,增加推力。 ●主动舵 在舵叶的后端装有一个导管,导管内装设一个由设臵在叶内的电动机驱动的小螺旋桨。转舵时,螺旋桨随之转动并发出推力,也增加了转船力矩。因此,即使在船舶低速甚至主机停车的情况下,操作这种舵也能获得转船力矩,从而大大提高了船舶的操纵性。特别是对回转性要求高和离靠码头频繁的小船(例如巡逻艇、领港船、渡船等)多有采用。由于舵上的螺旋桨也可以用做微速推进器,在有些科学考察船上也有应用。 ●整流帽舵 在流线型舵的正对螺旋桨轴线部位,装设一个圆锥形的流线型体,俗称整流

帽。其作用是有利于改善螺旋桨排出流的乱流状态,从而提高螺旋桨的推力,改善船尾的振动情况。 ●襟翼舵 这种舵由主舵和副舵两叶组成,即在普通主舵叶后缘装上一个称为襟翼的副叶,当主舵叶转动一个δ角时,副舵叶绕主舵叶的后缘向相同一舷转出一个卢角度,二者转动的方向是一致的,但副舵的转动角度比主舵的转角大。这样就相当于增加了舵剖面的拱度,从而产生更大的流体动力,提高了转船力矩和舵效。由于其流体动力特性在小舵角时特佳,与飞机上的襟翼作用一样,故称之为襟翼舵。这种舵转舵力矩较小,因而所需的舵机功率也较小,但其结构比较复杂。 ●转动导流管舵 拖船等船舶为了增加推进效率,在其螺旋桨外围套装导流管并在其后端处装一舵叶。这类舵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焊接法将导流管固定在船尾骨架上,导流管不动而舵叶可以转动;另一种导流管与舵叶可在允许角度内一起转动。这种舵除增加推进效率外,还可以起到保护螺旋桨,防止绳索缠入等作用。

舵设备的相关试题

舵设备 001、舵是舵设备中承受水动力以产生转舵力矩的构件,一般是安装在________。 A.机舱内B.舵机间C.尾尖舱中D.船尾螺旋桨后面 002、舵效是指________。

A.运动中船舶,操一定舵角后,船在较短时间,较小水域内所取得转头角的大小 B.停止中船舶,操一定舵角后,船在较短时间,较小水域内所取得转头角的大小 C.旋转中船舶,操一定舵角后,船在较短时间,较小水域内所取得转头角的大小 D.后退中船舶,操一定舵角后,船在较短时间,较小水域内所取得转头角的大小003、舵效与舵角有关,舵角为________时,舵效最好。 A.25°~32°B.20°~30°C.32°~60°D.37°~45° 004、舵力为________。 A.由于舵的两侧面水流相对速度不同而产生的压力差 B.由于舵叶两侧水流产生的压力差与水流和舵面产生的摩擦力的合力 C.水流冲击舵面的反作用力 D.使船舶回旋的力 005、舵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①舵角和舵叶面积;②舵叶断面形状;③船速;④舵速。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006、海船的极限舵角一般为________;超大型船舶的极限舵角一般为________。 A.25°左右/32 B.30°左右/35 C.35°左右/35~40 D.40°左右/35~40 007、舵机上限制最大舵角的装置对流线形舵和平板舵分别是________。 A.流线型舵为36°,平板舵为32°B.流线型舵为32°,平板舵为36° C.流线型舵为35°,平板舵为30°D.流线型舵为32°,平板舵为35° 008、影响舵效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①舵角大小;②流经舵面的流速;③船的转动惯性及纵横倾;④风流、浅水等海况;⑤舵机的性能。 A.①~④B.②~⑤C.①③④⑤D.①~⑤ 009、舵设备是船舶在航行中________的主要工具。 A.保持和改变航向B.保持、改变航向及旋回运动 C.控制船舶运动D.操纵船舶旋转 010、操舵装置是指________。 A.使舵能够转动的装置B.转舵机构 C.舵机装置动力设备D.向舵杆施加转矩的装置 011、据乔塞尔普通舵实验,当海船转船力矩达最大值时的极限舵角约为________。 A.25°B.35°C.45°D.55° 012、舵设备是由________。①舵;②操舵装置;③操舵装置的控制装置;④附属装置。

自动舵的发展及其特性

自动舵的发展及其特性 自动操舵控制装置,简称自动舵autopilot,是在随动操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全自动控制的操舵方式。它是船舶运动控制问题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个系统,用于航向保持/航向改变/航迹保持控制。它是根据陀螺罗经的航向信号和指定的航向相比较来控制操纵系统,自动使船舶保持在指定的航向上。由于自动舵灵敏度和准确性都较高,它替代人工操舵后,相对提高了航速和减轻了舵工的工作量。早在20世纪20年代已出现商品化的机械式PID自动舵用于商船的航向保持。在此后的历史进程中,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工艺的进步,自动舵的构造变化巨大,电气式,电子式,微型计算机化的产品相继问世。目前商船均配置有自动舵,当定向航行且航区没有其他船往来时,则可改手操舵为自动舵。船舶借助螺旋桨的推力和舵力来改变或保持航速和航向,实现从某港口出发按计划的航线到达预定的目的港。由此可见,操舵系统是一个重要的控制系统,其性能直接影响着船舶航行的操纵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因此,船舶操纵系统的性能,一直被当作是一个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吸引着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工程技术人员围绕着进一步改善该系统的性能这一课题而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 自动操舵仪是总结了人的操舵规律而设计的装置。系统的调节对象是船,被调节量是航向。自动舵是一个闭环系统,它包括:航向给定环节;航向检测环节;给定航向和实际航向比较环节;航向偏差与舵角反馈比较环节;控制器;执行机构;舵;舵角反馈机构等。舵系统的性能主要是由控制器的性能决定的,因此自动舵的技术发展,也主要表现在控制技术的推陈出新。 自动舵的发展是随着自动控制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在自动控制理论和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取得了不同的研究及应用成果,开发出一代又一代新型的自动舵产品,为航运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自动舵的发展及其特性: 船舶在海上航行时,由于受到海风,海浪及海流等海洋环境扰动的作用,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各种摇荡和航向改变,其运动形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船舶的操纵运动,另一个是船舶的摇荡运动。所谓操纵运动是指驾驶者借助于操纵装置,来改变或保持船的运动状态;而摇荡运动是指在风,浪,流的干扰下产生的往复运动。 自从20世纪20年代机械式自动舵应用于船舶航向控制到现在航向自动舵及其控制算法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代机械自动舵:经典控制的自动舵,率先推出自动舵产品的是德国和美国。德国的Aushutz和美国的Sperry分别于1920年和1923年独立研制成了机械式的自动操舵仪,其出现是一个重要里程碑,因为它使人们看到了在船舶操纵方面摆脱体力劳动实动自动控制的希望。机械式自动舵只能进行简单的比例控制,这种自动舵需要采用低增益以避免震荡,只能用于低精度的航向保持。 (2)第二代PID自动舵:20世纪50年代,随着电子学和伺服机构理论的发展与集控制技术和电子器件的发展成果于一体的PID自动舵横空出世,使得航向自动舵的控制精度明显提高。缺陷是对外界变化应变能力差,操舵频繁,幅度大,能耗显著。如对海浪高频干扰,PID控制过于敏感,为避免高频干扰引起的频繁操舵,常采用“死区”非线性来进行天气调节,但死区会导致控制系统的低

自动舵

自动舵报警面板 其中 其中NO1和NO2表示对应的两只自动舵控制箱。当自动舵控制箱正常运行时,对应的灯会亮。 如果自动舵控制箱没有电源输入,则对应的灯会亮。 当自动舵控制箱和舵机正常运行的时候,对应的灯会亮 某些设备会有“ACT FAIL”灯,灯亮时表示舵机对自动舵发出的指令执行时有大的出入。

自动舵系统内部故障时灯会亮 紧急报警,如使用电罗经操舵时,电罗经断电,灯会亮。 如使用电罗经操舵时,磁罗经断电,灯会亮 磁罗经的偏航报警 警报消除 g 上图右边为模式转换开关,左边为系统选择开关。

1、当模式转换开关在HAND状态时,使用 手轮或者系统选择开关NFU旋钮 进行操作。 若使用手轮,则选择系统选择开关中的FU-1和FU-2(操作时,如果FU-1工作不正常,可迅速切换至FU-2,同理FU-2。) 若使用NFU旋钮,则选择档位(如果一只NFU工作不正常,可迅速切换至另一个。) 2、当模式转换开关在AUTO状态时,使用自动舵操作单元操作。 为选择使用电罗经操舵还是磁罗经操舵

报警消除 这个按钮不要进去设置,里面有初始设置的参数,改动了会影响操舵 低速报警,一般不用特意设置。请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舵角限制,在使用自动舵操舵单元操作时,限制最大舵角 磁罗经偏航报警,设置磁罗经的偏航报警度数以及响应时间 操作模式。PRECISION2灵敏度最高,PRECISION1其次,ECONOMY灵敏度最低 吃水模式 ADJUST菜单,进入后,里面的选项如下(均已翻译),其中,除了1、设置调光和对比度,2、设置电罗经的偏航报警外,其它选项一般不需要改动,改动之后有可能会对正常操舵产生不好影响。 1、设置调光和对比度 2、设置电罗经的偏航报警,此处,以设置电罗经为例,介绍自动舵操作单元调节一个 选项的大致按键操作。 按自动舵操舵单元的,再按,选取第二个选项“OFF HEADING”(即为电罗经偏航报警)。 再按"ENT",“=”变成“<”,此时进行调节,结束之后按“ENT”保存使“<”再变成“=”,再ADJUST退出。 3、设置航向监控器限制角度和时间。 4、显示故障原因 5、设置控制功能 6、初始化控制参数

1.1.2舵效

1.1.2船舶操纵基本原理/舵压力与舵效/舵效 1.船舶在各种不同的状态下,用舵设备操纵船舶所表现的综合效果称为: A.舵压力 B.舵压力转船力矩 C.舵性 D.舵效 参考答案:D 答题解析:广义上的舵效定义,而舵性是指操舵设备的轻便、灵活、准确和可靠性能。 2.操舵后,舵力对船舶运动产生的影响,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使船产生尾倾 B.使船速降低 C.使船旋转 D.使船横倾 参考答案:A 答题解析:操舵后的效果为:船首偏转、船舶横移、横倾和航行阻力增加等。 3.操舵后,舵力对船舶运动产生的影响,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使船漂移 B.使船降速 C.使船横倾 D.使船速增大 参考答案:D 答题解析:操舵后的效果为:船首偏转、船舶横移、横倾和航行阻力增加等。 4.船舶进车时,转舵产生的转舵力矩( )。 A.使船首向转舵同侧方向偏转 B.使船首向转舵反方向偏转 C.使船舶向回转内侧横向移动 D.增加后退阻力 参考答案:A 答题解析:操舵后的效果为:船首偏转、船舶横移、横倾和航行阻力增加等。 5.船舶倒车后退时,转舵产生的转船力矩()。 A.增加前进阻力 B.使船首向转舵反方向偏转 C.使船舶向回转外侧横向移动 D.使船首向转舵同侧方向偏转 参考答案:B 答题解析:操舵后的效果为:船首偏转、船舶横移、横倾和航行阻力增加等。 6.船舶进车前进时,舵效应主要表现为()。①转舵产生的回转力矩,使船首向转 舵同侧方向偏转②使船舶向回转外侧横向移动③使船舶产生横倾以及增加航行阻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答题解析:操舵后的效果为:船首偏转、船舶横移、横倾和航行阻力增加等。 7.舵效较好,是指舵叶转过一定的舵角后,能使船舶在较()时间,较()的距 离上转过一个较大的角度。 A.长/长 B.长/短 C.短/长 D.短/短 参考答案:D 答题解析:实际操船中通常所说的舵效是指船舶在较短的时间、较小水域内船首转过较大的角度。 8.船舶能在较短的纵、横距和时间内完成较大的(),则认为该船的舵效()。 A.舵角/好 B.舵角/差 C.转向角/好 D.转向角/差 参考答案:C 答题解析:实际操船中通常所说的舵效是指船舶在较短的时间、较小水域内船首转过较大的角度。 9.舵角是影响舵效的因素之一,()舵效越好。 A.在极限舵角范围内,舵角越大 B.舵角越大 C.舵角越小 D.舵角为45°时 参考答案:A 答题解析:由于大舵角时会发生失速现象,因此超过极限舵角后舵角增加舵效会反而下降;一般来说舵角为45°时舵压力转船力矩最大,但是由于舵叶形状的影响,当舵角为35°时,舵压力转船力矩就会达到最大值。 10.最佳舵效的舵角为()。 A.5°~20° B.5°~30° C.32°~35° D.为45° 参考答案:C 答题解析:一般内河船舶出现失速现象时的极限舵角为32°,机械极限舵角为35°,考虑到船舶旋转时有效舵角会小于所操舵角因此此题答案为C。

舾装主要设备明细表

序号 名 称 型 号 及 规 格 单位 数量 制造单位 附 注 1 锚系泊设备 1.1 斯贝克锚 4890kg CB/T711-1995 只 2 有CCS 证书 1.2 锚链 φ54AM 3级 GB/T549-1996 米 550 左右舷各275m 1.3 锚卸扣 GB/T547-1994 只 2 1.4 末端链环 AM 3-E54 GB/T549-1996 只 4 1.5 肯特卸扣 AM 3-KS54 GB/T549-1996 只 18 4只备用 1.6 末端卸扣 AM 3-AS54 GB/T549-1996 只 4 1.7 转环 AM 3-SW54 GB/T549-1996 只 2 1.8 加大链环 AM 3-AS54 GB/T549-1996 只 4 根据锚链长度 选用配套数量 1.9 8股丙纶索 φ60 长度190m 根 5 1.10 螺旋掣链器 B54~56 CB/T178-1996 只 2 1.11 掣链器 A6000 CB*877-1984 只 2 1.12 导链滚轮 56 CB/T290-1995 只 2 1.13 锚链舱眼环 B53~57 CB807-1975 只 2 1.14 螺旋弃锚器 57~67 CB*289-81 只 2 满足水密要求 1.15 羊角滚轮导缆器 A350 CB/T436-2000 只 6 1.16 船用双滚轮导缆器 D350 CB/T58-1983 只 12 1.17 船用三滚轮导缆器 D350 CB/T58-1983 只 2

序号 名 称 型 号 及 规 格 单位 数量制造单位 附注 1.18 带缆桩 A500 GB/T554-2008 只 3 1.19 导缆孔 C400×290 CB34-1976 只 2 1.20 系泊纤维索卷车 72 CB/T498-1995 只 2 容绳量160m 1.21 带缆桩 A450 GB/T554-2008 只 8 2 舵设备 2.1 上舵杆 船体结构用锻钢件 根 1 2.2 下舵杆 船体结构用锻钢件 根 1 2.3 水密上舵承 C220 CB*789-87 只 1 2.4 水密下舵承 B280 CB*790-87 只 1 3 救生消防设备 3.1 全封闭耐火救生艇(36P) 右舷一只兼作救助艇 只 2 3.2 气胀式救生筏 20P QJF-B20 只 1 配静水压力释放器 3.3 气胀式救生筏架 AD620 CB3068-91 副 1 3.4 救生圈 GB4302-84 只 10 其中: (带自亮浮灯) GB4541-91 只 3 (带30m可浮救生索) 只 2 (带自亮灯及烟雾信号) GB3107-91及GB4541-91 只 2 重量不小于4kg 3.5 救生圈架 CB640-68 只 10 驾驶室两侧为快速释放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