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

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

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
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

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

导语:如今社会发展节奏太快,导致了很多心理健康问题。关于心理健康,你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编辑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感情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心理健康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以及反映适度、人际关系协调、心理活动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状态。

二、常见的心理疾病有以下几种: 1.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一种心因性疾病,神经系统没有器质性病变,仅仅是功能的减低和失调。导致病因是大脑长期负担过重、过度疲劳,或因精神受刺激,使情绪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所致。神经衰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它是由于长期刺激,引起大脑神经活动持续过度紧张,导致大脑兴奋和抑制神经活动能力减弱的一种神经症。主要特征是易兴奋、易激动、易疲惫,并常常伴有各种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敏感的人和有不良性格的人,更易患此症。

大学生神经衰弱的发生率很高,主要是由于生活学习压力过大,过分紧张,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和良好的适应能力造成的。如学习负担过重、人际关系紧张、家庭贫困所带来

的生存压力、恋爱出现危机、就业压力过大等都是发病的诱因。如果使神经处于持久的紧张状态,超过了个体所能忍受的限度,就会导致神经崩溃和失调。

2.焦虑症

焦虑症是指持续性精神紧张或惊恐发作的状态。它使患者常常感到惶恐不安,心烦意乱,有的产生恐惧感。它与一般的焦虑情绪不同,一般的焦虑情绪是由具体对象具体事物引起的。而焦虑症没有引起焦虑的具体对象和理由。患者常常表现为无明显原因和理由的紧张和不安;经常提心吊胆又没有具体原因;或过分关心周围的事物,难以集中注意力,做事心烦意乱,没有耐心。并常伴有心悸、头昏、恶心、手脚发冷等症状。

3.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它的主要症状包括失眠、心烦、反应迟钝、易怒、易激动、处事不冷静、忧郁、持久疲劳。据XX年中国健康协会调查,在北京,每1000人里就有3个人被明确诊断为抑郁障碍患者。XX年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自杀。在自杀行为者中,70%患有忧郁症。目前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疾患。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变化的加剧、竞

争的日益激烈、心理压力的加大,抑郁问题变得越来越普遍。

4.恐怖症

恐怖症是对某种特定情景或物体产生强烈的恐惧,明知无害,但又不能克制的神经症。在大学生中比较常见的社交恐怖症。它是指对某一特定的社交场所和对象产生的恐惧心理。如,有的学生不敢与他人目光相对,不敢和异性说话或交往,一看到对方就脸红心跳。有的学生在求职面试时变的异常紧张,甚至盗汗、心跳过速。有的学生不敢和陌生人见面等。恐怖症对人际交往、生活、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一定的不良的影响。

5.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明显症状是情绪紊乱,思维破裂,在感知、记忆、思维、情绪和人格方面都有严重障碍,思想和行为失去逻辑,脱离现实,哭笑无常。患者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高度不协调,并常出现错觉和幻觉。如时常能听见别人听不见的声音,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事物等。

6.强迫症

强迫症的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抗强迫同时存在,二者冲突导致了病人紧张不安、痛苦难忍的情绪状态。患者知道强迫症状是异常的,但无法摆脱。如屈从于强迫观念的反复洗手、反复检查、反复询问及奇怪计数等。

其实大多数人都曾有过某些轻微的强迫观念,如不停地考虑即将发生事情的对策。但正常人的这种想法有其合理性,也不会对其它行为产生明显的干扰。患有强迫症状的个体常有自卑、缺乏安全感、意识发展刻板、僵化、内疚倾向及容易感到威胁等性格特点。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还有许多,有的会直接表现在身体疾病中,如近年来在大学生中常患有紧张性头痛、心率不齐、神经性皮炎、十二指肠溃疡、月经不调等。其中不少患者都和心理有关。

三、常见心理问题的案例:别人分手,我心里就乐

近日,华农一女生被同寝室5位女孩齐发“逐客令”。原因很简单,她常常偷看室友私人信件,窥视别人情感秘密。有一次,一位室友的男友从北京打来长途,寝室里就她一人,于是,找了一封“虚拟”情书,对着电话详细描述室友与“新欢”的发展动态。结果,“北京那边”与室友分手了。

她已经让几乎所有室友的情感都出现裂痕。她说:“一看到寝友与男友出双入对,甜言蜜语地煲‘电话粥’,心里就不爽,感觉快要发疯了。”

华中师范大学严正教授点评:这是典型的情感失落,导致心理失衡,该女生家教甚严,所受关爱太少,过分关注自我。同学宜多与其沟通,转移其注意力,使其学会关心他人。

:车轮吓哭求职者

收到广州一公司面试通知,某高校毕业生陆远坐上南下列车。晚上,周围变得寂静起来,只剩下铁轮与车轨磨擦的声音,“轰隆,轰隆,轰隆隆……”

陆远抱紧脑袋,想把这声音挤压出去,他怕,怕得哭了,哆嗦着反复念叨,“别打我,别过来……”

工作没了,回汉后,陆远还是恍恍惚惚。

武科大文法学院李锐锋教授点评:陆远父母离婚,读大学期间,与他相依为命的爷爷去世,使其产生无依靠的感觉,此类同学宜多参加社会活动,尤其是体育运动,在运动中释放不良心病。

:怕人下药三天不吃饭

被人送进医院时,某高校大二学生小敏已三天没吃过饭了,她打翻同学们打来的饭菜,“你们在饭里下了药,吃了后,我就都听你们的,把什么秘密都说出来,我不吃。”

武科大心理咨询室万颖硕士点评:小敏毕业于一所重点中学,学习竞争激烈,大家只顾埋头苦读,从不愿将学习心得与他人分享,现在很多在高校发现的学生心理问题,均与中学阶段有关,忽视心理教育,后患无穷。

:我是外星人

某高校大一学生小刘,今年18岁,进入大学刚两月,就怎么也不肯认自己亲生母亲,他进入省人民医院精神科治疗时,一口咬定,自己是外星人,怎么会有地球上的母亲呢。

省人民医院白雪光点评:就诊患者中,有近1/3为大学生,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不能仅是口头发感慨的事,应有一个整体的教育体系。

四、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心理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系统,因而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既有社会因素,又有家庭因素和学生个体因素,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于个体的结果。

1.社会环境因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良的社会环境往往对心理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社会结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价值评价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上的经济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误区和“精英主义”情结压迫着学生的心灵;泥沙俱下的大众传媒内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都给大学生的心灵带来强烈冲击,暗中潜滋学生不健康的心灵;各种观念的碰撞、各种文化的差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等,都使他们感到困惑、混乱、矛盾、茫然、紧张、不知所措;观念动荡的压力、经济危机的压力、择业就业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贫困学生的生存压力、学业压力——各种各样的社会压力从不同方面向学生压过来,特别是就业问题,大多数学生都意识到,毕业就意味着失业。恐慌、焦虑、烦躁打破了他们的心理平

衡,使他们对生活缺乏信心,对前途失去希望,对处境无能为力,更有甚者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上述原因如块块巨石压在他们的心头,又如一张无形的网将他们死死缠住,在这种负担下,他们的心理很难承受。当心灵被压得扭曲变形时,他们也就走上了偏邪的心理历程。

2.家庭环境的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对人的个性会产生很大影响。人的先天素质只为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而父母的教育方式及潜移默化的影响会直接关系到子女能否健康长。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大多数与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有关。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往往影响子女的身心发育,在这种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往往容易产生冷漠、孤僻、早熟、自卑和孤独的心理;父母关系紧张,经常吵架甚至武力相加,在这样一个没有爱、经常冲突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往往胆小忧郁,对人缺乏信任,而且具有敏感多疑心理,难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家庭气氛过于沉默或严厉,缺少民主环境,使孩子从不敢大声讲话、自由说笑或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见解,这样的孩子自信心不足,过分抑郁;而放任式的家庭又导致子女任性散漫、无组织无纪律、顽皮的个性;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家庭一味的娇惯、纵容、满足子女的一切愿望和要求,使他们对挫折的容忍能力很弱,稍有磨难便一蹶不振;还有的学生离开父母生活无法自理而痛苦不堪,甚至

想退学,或心理失衡走向极端;还有的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通过高期望值来施加压力,让儿女实现其光宗耀祖的理想,易使子女产生压抑,一旦受挫,心理防线便崩溃,导致心理障碍。

3.青春期因素

大学生基本上处于青春期的中后期,心理的发展正在完善过程中,他们所处年龄阶段正是一个心理变化最激烈、最明显的时期,也是最富特色,最具矛盾性充满好奇与渴望的心理转折期。这一时期心理发展不平衡,情绪不稳定,处于家庭和社会二者若即若离的关系中。然而青春初期所造成的心理被动遗留下了许多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当时只顾埋头备考而压抑下来的,到了大学后,没有师长的严格管束,压力骤然减轻,心理上却感到极度的不适,于是产生了各种心理困惑。如有的学生青春初期对自我形象的认同还未彻底解决,到了大学,看到别人俊美潇洒,总感到自惭形秽,长时间调适不好则产生自卑心理,丧失自信心;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性生理已经发育成熟,性意识开始觉醒,开始向往与介入朦胧的校园爱情,他们开始关注异性、渴望与异性交往,但由于缺乏交往经验,怕自己说错话、做错事,被异性看不起,反而更加封闭自己,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还有的学生因别人的成绩比自己好,出于嫉妒心理,到处找别人的弱点,说别人的怪话,不是想靠自己的努力赶上

别人,而是企图用这种办法击垮对方;另外,大学生虽然生理发育成熟,心理上却不够成熟,心理状态仍带有一定的幼稚性、依赖性和冲动性,两者之间的落差,很容易导致心理失衡;还有一些学生,成长顺利,一帆风顺,遇到的挫折少,心理承受力低,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4.个人素质因素

在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其实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由于个体心理素质的差异、心理压力的承受水平不同,因而有的人会产生心理障碍,有的人却没有。一项调查分析表明,凡是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中,大部分人的性格属于内向不稳定型,属于粘液质或抑郁质,即他们的心理有一定的易损伤性和对生活事件的易感受性。其性格缺陷表现为:内向、心胸狭窄、抑郁性高、神经质、多愁善感又难于表露,自卑感重,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比较困难,活动范围狭小。所以,个体心理素质的问题,特别是一些特殊的人格特征,是导致心理问题的内在因素之一。

5.心理冲突因素

青春期的大学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这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危机的时期。诸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情与理智的矛盾,依赖性与独立性的矛盾,心理困惑与寻求理解的矛盾,自我价值与社会标准的矛盾。这些

矛盾如果解决不好,长期处于矛盾的冲突中,再加上情绪控制力的局限,因此常出现思想上摇摆不定,行动中忽冷忽热。这种心理冲突常给人以挫折感,极大地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它消耗人的心理能量,使人的心理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长时间的心理冲突甚至可以引发人的厌世、颓废和绝望。

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满意的感受、愉快的心情,主要来自较好的精神修养。心理健康的人,也不是对任何事物都能保持愉快的心情,而是善于控制和调整自己。例如。有的人感到烦躁时,会选择柔和的音乐听,以使自己的心情宁静;有的人感到忧郁时,去听一些雄壮或激昂的乐曲上,以使自己兴奋起来。通常所用的自我调式的方法有:

1.自我激励

自我激励是一个人精神活动的动力源泉之一。主要是用崇高的理想、生活的哲理、榜样的事迹或明智的思想观念来激励自己,鼓励自己,安慰自己,调整不良的心理。调适好自己的心理,不自卑,不自傲,相信自己,接受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相信未来是美好的,学会从零开始,心向未来;在学业上要追求无止境,在生活上要知足常乐,要学会知足。

2.情境迁移

在遇到苦闷或愤怒的情境时,可以把注意力从消极的方面转移到积极方面去,尽量避免或减轻精神创伤,使自己的

情绪恢复到稳定。比如,可以听音乐,散步,和知心的朋友聊天,逛公园等。这对消除烦恼,缓解紧张的情绪大有益处。

3.情绪宣泄

心理学家认为,宣泄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是个体在产生痛苦时、悲伤忧郁时,通过适当的方法、渠道进行发泄,达到减轻痛苦的目的。如向师长亲友、同学朋友倾诉一番,把自己的委屈、烦恼、痛苦诉说出来;或大哭一场;或干脆通过体力劳动、唱歌、运动等形式发泄一下,来缓解心理上的压力;或在空旷的田野上大声喊叫,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宣泄积郁。

4.必要的咨询

当遇到困惑和挫折时,可以咨询父母、老师、同学、朋友,也可以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去咨询,向他们诉说内心的困惑或心理障碍,以求的他们的帮助和开导。

5.讲究处事技巧

当与别人发生冲突时,不妨暂时避开对方一段时间,或找亲朋好友倾诉一番,这么做并不是软弱无能的表现。或因某种事情引起不愉快的情绪时,最好把这件事尽快忘掉,不要去想它,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最好配合转移思维,就是设法使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更有意义的方面去,这种重新投入到新的一件更高尚的、更有意义的事情上,以冲淡感情上的不愉快或痛苦的现象,称之为“升华”。

6.学会自我放松

这种方法是要学会四肢放松,并获得安静,能有意识地去感受四肢的松紧、轻重、冷暖的程度,从而取得放松的效果。自我训练法能改善生理功能、交感神经活动降低,心率、呼吸频率减慢等,可达到排解和消除不良情绪的目的。

7.常做“心理美容”

每个人都有心理缺陷,这就好比人的身体相貌总有值得改进的地方一样,并非是什么疾病。经常进行“自醒”,反观内照,如果能够及时调整就是给自己的心理做了美容,对心理健康大有益处。

8.发展多种兴趣

笔如书法绘画、唱歌跳舞、体育运动等。特别是体育运动,除了可以宣泄情绪外,还能培养互相合作、敢于对抗、勇于向上的品质,从而通过锻炼体能达到带动“心能”的目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手册

目录 一、心灵之约——心灵驿站就在你身边/2 二、心灵之约——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常见心理问题/3 三、心灵之约——人际交往篇/6 1、克服社会知觉中的偏差/6 2、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增进个人魅力/ 7 3、善用交际技巧/ 8 四、心灵之约——学习心理篇/ 10 1、如何迅速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10 2、考研必备的六种素质/ 11 五、心灵之约——情绪情感篇/ 12 1、大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和控制/12 2、掌握快乐的钥匙/ 13 3、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14 4、感情挫折调试技巧/15 六、心灵之约——实用篇/ 16 1、对心理咨询的几大误区/ 16 2、哪些人应该心理咨询?/ 17 3、保持快乐的秘诀/18 4、实用心理学10条/19 5、改变一生的五句话/20

心灵之约—— 心灵驿站就在你身边 倾听你的心声,诉说你的烦恼,给心灵一片蓝天 当你遇到重大的选择,犹豫不定时;当你无法自行调节,学习压力时;当你孤独无人理解,伤心时;当你人际关系处理有疑难时;当你在经历考试失败、失恋,心灵创伤时;当你在经受挫折精神,一蹶不振时;当你对自己不了解,对未来困惑时;当你遇到突发事情、超出心理承受力时;当你及父母关系处理不好时;当你长期处于心情压抑,无法缓解时,你有以下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地址:明德楼206室 接待时间:周一至周五16:30-18:00 我们相信:我们拥有了健康的身体,积极的思想和健康的心理,我们就拥有了美好 成长,带走的不只是时光,还带走了当初那些不害怕失去的勇气。 心灵之约—— 心理健康的标准 给心灵一个空间,给自己寻找一个方向,给生活一份希望 什么是心理健康 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的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

石灰沟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笔者简要谈谈对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成因及教师在防治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对策。 一、小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现 1.敏感: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 2.叛逆: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 3.嫉妒: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

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4.失落: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高档的玩具等方面。这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 5.自卑:它是一种印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6.孤独: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二、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 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身心成长的失衡。小学生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他们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和亲情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标语[修订]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标语[修订] 湘潭市十七中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标语 快乐每一天、自信每一天、充实每一天。过去的痛苦就是快乐。 一切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消逝~让失去的变得可爱。 十个想法不如一个行动。 心理健康很重要~老师学生都需要。一个人要对昨天感到快乐~而对明天具有信心。 用“心”呵护心的健康: 不求最好~但要更好,不在乎昨天~更看好明天。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把握生命全过程~展示心中一片天。 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健康心理。微笑可以缩短心灵之间的距离。诚心诚意~从心做起。 悦纳自我、肯定自我、欣赏自我、发展自我~做一个健康快 乐的人。 快乐每一天~自信每一天~充实每一天~感恩每一天。 倡导和谐心态~崇尚健康心理。打开心灵的窗户~让阳光进入,敞开心扉~缔造美丽人生。 健康心理你我做起 挂上你迷人的微笑~洗礼昨天的阴霾: 接近那一点心距~成就那一份健康: 敞开心中一片天~放飞心理健康梦: 开心笑一笑~幸福来报到! 品心扉苦涩涌泉~酿百花甜蜜浓情: 阳光总在风雨后~快乐总在倾诉中: 实现心理健康~获得幸福绿光: 倾诉一分钟的烦恼~享受一小时的快乐: 为您的心灵打开一扇窗户~为我们的沟通搭起一座桥:

爱心恒心自信心~心心相映,亲情友情师生情~轻轻关怀: 不要把自己定位为失败者~否则你永远是失败者: 与心灵相约~与健康同行: 带来步履沉重的忧愁:带走心情轻松的快乐: 倡导和谐心态~成就健康心理: 交出你心~说出你情~解你之忧: 快乐吸收好~心灵更美好: 用“心”呵护心的健康: 让心灵沐浴阳光~让快乐充溢胸膛。放飞心灵~快乐自我。 不一样的心情~不一样的风采。 让心理露出八颗牙齿的微笑。 心的天空让我们帮你点亮。 完美心灵~你我共创。 让阵阵秋雨~洗涤心灵污垢。 心理没有完美~只有更美。 打开心锁~解开心结。 与你牵手走过~解除心理疑惑。走进神秘的心理后花园。 改变自己~从心开始。 透彻的心灵让我们更快乐。 没有天生的自信~只有不断培养的自信。让秋风拂去心灵的忧伤。 呵护心灵种子的成长。 绿化我们的精神后花园。 为心灵打开一扇窗~给自己多一些阳光。给心灵沐浴~美丽人生从“心”开始。学会笑~是一种心理的放松和坦然。敞开冰山的底层—心理让阳光照耀进来。心灵约定与你您牵手~敞开心怀~拥抱快乐。沟通心灵~让咨询抚平心灵的褶皱。让我们张开翅膀飞进“心理”。普及知识~调适心情~健康人生。

心理卫生知识宣传

心理卫生知识宣传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感情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心理健康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以及反映适度、人际关系协调、心理活动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状态。 二、常见的心理疾病有以下几种: 1.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一种心因性疾病,神经系统没有器质性病变,仅仅是功能的减低和失调。导致病因是大脑长期负担过重、过度疲劳,或因精神受刺激,使情绪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所致。神经衰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它是由于长期刺激,引起大脑神经活动持续过度紧张,导致大脑兴奋和抑制神经活动能力减弱的一种神经症。主要特征是易兴奋、易激动、易疲惫,并常常伴有各种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敏感的人和有不良性格的人,更易患此症。 大学生神经衰弱的发生率很高,主要是由于生活学习压力过大,过分紧张,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和良好的适应能力造成的。如学习负担过重、人际关系紧张、家庭贫困所带来的生存压力、

恋爱出现危机、就业压力过大等都是发病的诱因。如果使神经处于持久的紧张状态,超过了个体所能忍受的限度,就会导致神经崩溃和失调。 2.焦虑症 焦虑症是指持续性精神紧张或惊恐发作的状态。它使患者常常感到惶恐不安,心烦意乱,有的产生恐惧感。它与一般的焦虑情绪不同,一般的焦虑情绪是由具体对象具体事物引起的。而焦虑症没有引起焦虑的具体对象和理由。患者常常表现为无明显原因和理由的紧张和不安;经常提心吊胆又没有具体原因;或过分关心周围的事物,难以集中注意力,做事心烦意乱,没有耐心。并常伴有心悸、头昏、恶心、手脚发冷等症状。 3.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它的主要症状包括失眠、心烦、反应迟钝、易怒、易激动、处事不冷静、忧郁、持久疲劳。据2004年中国健康协会调查,在北京,每1000人里就有3个人被明确诊断为抑郁障碍患者。2004年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自杀。在自杀行为者中,70%患有忧郁症。目前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疾患。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内容

错误一:心理有问题就是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是一个医学概念,如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是最严重的一种心理疾病。它与一般的心理问题和轻度心理障碍有很大区别。身体不适不意味着就是生病,心理问题不等于是精神疾病。身体不适,我们要休息、锻炼和注意保健,心理不适也同样要注意休息、锻炼和保健。心理咨询师就如同运动教练和身体保健师,是人的心理运动和保健的指导者。 错误二:心理咨询应该立竿见影 不敢去做心理咨询是一个错误的观念,而把一切心理问题付诸心理咨询并期望手到病除、豁然开朗,则是对心理咨询的另一种错误理解。实际上,心理咨询是一个持续的艰难的改变过程。心理问题常与来访者的个性及生活经历有关,就像一座冰山,积封已久,没有强烈的的求助,改变的动机,没有恒久的决心与之抗衡,是难以冰消雪溶的,所以来访者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错误三:心理咨询师都是算命先生 来访者往往对心理咨询师期望过高,以为通过三言两语就可以让心理咨询师洞悉一切,妙手回春。实际上,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来访者提供一定的信息进行讨论和分析,并进行咨询与治疗。它要求来访者提供详尽的有关情况,才能帮助双方共同找到问题的结症,利于心理咨询师作出正确诊断并进行恰当的治疗。因此,不要把心理咨询师当成算命先生,以为心理咨询师不能一眼猜出自己的事就是水平不高。 错误四:心理咨询就是被动的医患关系 多年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是病人看病,医生诊断,开药治疗,患者常常习惯被置身于被动的医患关系中。因此,来访者自然而然的把这种旧的医学模式带进心理咨询,将自己的所有心理包袱丢给心理咨询师,期待着心理咨询师解决一切。然而,心理咨询师只能起到分析、引导、启发、支持,促进来访者改变和人格的成长的作用。最终起作用的还是来访者本人主观能动意志和改变成长的努力。 错误五:心理咨询就是思想政治工作 有人认为心理咨询没多大用处,无非是讲些道理,做作思想政治工作,因而忽视或者未意识到心理问题是需要治疗的。心理咨询作为一门医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学科,有着严谨的理论基础和治疗程序,它与单纯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区别。单纯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工作的目的是说服对方服从,遵守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及集体意识,而心理咨询是运用专门的理论和技巧寻找心理障碍的症结,予以诊断治疗。心理咨询师持客观中立的态度而不是对来访者批评教育。另外,某些心理障碍者同时具有神经生化改变的基础,需要结合药物治疗,这是思想政治工作所不能代替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方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方案 Activity pla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ublicity Month in pri 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方案 前言:策划书是对某个未来的活动或者事件进行策划,是目标规划的文字书及实现 目标的指路灯。撰写策划书就是用现有的知识开发想象力,在可以得到的资源的现 实中最可能最快的达到目标。本文档根据不同类型策划书的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 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进一步推动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xxx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营造人人关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进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活动主题 珍爱生命,阳光成长。 三、活动形式 1.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各校可利用黑板报、宣 传栏、校报校刊、校园广播以及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主题班队会、心理剧展演、制作手抄报及心灵书签、绘制心理漫画、观看心理电影、写心灵成长小论文、初高中毕业班的考试心理

辅导讲座等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懂得心理健康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使其健康成长,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2.举办专题讲座。各校心理健康教师或邀请有关专家对全校师生开展一次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知识专题讲座,普及心理危机预防应对知识,引导学生珍惜生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及生活。 3.做好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各学校成立校园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小组,制定相关干预方案和校园突发心理危机事件应急工作预案,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于严重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定期跟踪、动态管理,加大干预力度。对于超出职责和专业能力范围的,学校要及时转介。特别是对于有疑似心理疾病的学生,学校应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建议其尽快到专业机构诊断就医。对经治疗医院认定可以复学的学生,学校应要求家庭提供医院证明,并与家长签订相关协议,做好跟踪援助工作。该项活动涉及学生个人隐私,务必注意工作方式,重点做好保密工作。 4.观看心理健康微课视频。学校心理健康老师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年龄的特点和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确定授课

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内容

5?25”心理健康日心理学知识宣传手册 一、心理学含义 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的正式定义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我国心理学发展概况 心理学在中国不是由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直接演化来的,而是由西方心理学传入后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个时期: 1西方心理学思想传入中国的开端 这一时期大约为明代末期(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在公元16世纪,新航路发现以后,西欧殖民国家进行海外扩张的形势下。有的传教士来华后,学会中文,著译了不少与心理学问题有关的书籍,这类书中都包含了一些西方古代和中世纪的心理学思想,这也是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方心理学思想。 2西方哲学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传入中国 这一时期约在清代末期和中华民国初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这个时期,西方心理学传入中国有两条渠道,一是直接传入,一是通过日本间接传入。外国传教士在中国沿海和内地的重要城市设立“教会学校”。在1896年著名学者康有为编《日本书目志》时,在中国首次出

现汉译“心理学”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这时期促进西方科学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还有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他担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他直接推动了心理系和心理研究所的设立。积极提倡和发展心理科学,对后来中国的心理学发展是有深远影响的。 3中国心理科学的创建与早期发展 1920年前后,中国的第一辈心理学者唐钺、陆志韦、陈鹤琴、张耀翔等赴美留学,相继归国,分别在北京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校教授心理学课,使西方心理学从此广泛地传播开来。 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系,并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同在这一年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心理系改为东南大学心理系,成为当时中国有独立心理系的唯一大学。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心理学发展历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国心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经济建设和科学事业的发展,很快地设置了心理学研究机构,重建了中国心理学会,学习辩证唯物论哲学和巴甫洛夫学说以及苏联心理学,并试图改造西方的心理学。心理学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培养新生力量的工作都逐步开展起来,为心理学的发展打下新的基础。但在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一场动乱全面扼杀了心理学。直至打倒“四人帮”之后,经过恢复又重新走上发展的道路。中国心理学在整个8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

.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和发展为目的,是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技能,发挥心理潜能,从而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服务模式。这种模式是发展性心理服务模式,而非单一的矫正性心理服务。其具有以下特点: (1)服务对象的广泛性 (2)服务功能的发展性 (3)服务内容的多样性 (4)服务形式的教育性。 其中服务功能具有发展、预、矫正三方面,而发展性最为重要,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从商品经济角度可以将教育作为服务于经济建设,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至力于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和发展。

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十条措施 1、以美好的情怀陶冶学生; 2、以宽容的心态接纳学生; 3、以“换位”的方式理解学生; 4、以进取的意识鼓励学生; 5、以尊重隐私的态度引导学生; 6、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 7、不以学生之短轻慢学生; 8、不以嘲讽口吻讽刺学生; 9、不以一时之怒斥责学生; 10、不以体罚形式整洁学生;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个教师的心理不健康直接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妨碍学生心理发展,并且透过对学生心理的无形影响,给整个社会以及周围的人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作为现代教师,他的心理状况应是健康的,而且应比一般的人还要健康。具体有以下标准: 1.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周围的事物和客观环境。使个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保持平衡,能正常地生活、学习和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敏锐的观察力及了解教育对象的能力; (2)信息组织与转换能力; (3)信息传递和接收能力; (4)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2.接纳教师职业 能了解并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职业并致力于发展和创造,有足够的职业自居心理。 3.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理 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 4.健全的教育意志 繁重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坚强的意志,具有各种良好的意志品质。具体体现在: (1)明确的目的性和坚定性; (2)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 (3)沉着冷静的自制力。 5.和谐的人际关系 有健全的人格,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如尊敬、羡慕、信任、赞美等)多于消极态度(如畏惧、怀疑、憎恶、嫉妒等),能正确处理与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感情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心理健康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以及反映适度、人际关系协调、心理活动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状态。 二、常见的心理疾病有以下几种: 1.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是一种心因性疾病,神经系统没有器质性病变,仅仅是功能的减低和失调。导致病因是大脑长期负担过重、过度疲劳,或因精神受刺激,使情绪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所致。神经衰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它是由于长期刺激,引起大脑神经活动持续过度紧张,导致大脑兴奋和抑制神经活动能力减弱的一种神经症。主要特征是易兴奋、易激动、易疲惫,并常常伴有各种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敏感的人和有不良性格的人,更易患此症。大学生神经衰弱的发生率很高,主要是由于生活学习压力过大,过分紧张,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和良好的适应能力造成的。如学习负担过重、人际关系紧张、家庭贫困所带来的生存压力、恋爱出现危机、就业压力过大等都是发病的诱因。如果使神经处于持久的紧张状态,超过了个体所能忍受的限度,就会导致神经崩溃和失调。 2.焦虑症焦虑症是指持续性精神紧张或惊恐发作的状态。它使患者常常感到惶恐不安,心烦意乱,有的产生恐惧感。它与一般的焦虑情绪不同,一般的焦虑情绪是由具体对象具体事物引起的。而焦虑症没有引起焦虑的具体对象和理由。患者常常表现为无明显原因和理由的紧张和不安;经常提心吊胆又没有具体原因;或过分关心周围的事物,难以集中注意力,做事心烦意乱,没有耐心。并常伴有心悸、头昏、恶心、手脚发冷等症状。 3.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它的主要症状包括失眠、心烦、反应迟钝、易怒、易激动、处事不冷静、忧郁、持久疲劳。据2004年中国健康协会调查,在北京,每1000人里就有3个人被明确诊断为抑郁障碍患者。2004年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自杀。在自杀行为者中,70%患有忧郁症。目前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疾患。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变化的加剧、竞争的日益激烈、心理压力的加大,抑郁问题变得越来越普遍。 4.恐怖症恐怖症是对某种特定情景或物体产生强烈的恐惧,明知无害,但又不能克制的神经症。在大学生中比较常见的社交恐怖症。它是指对某一特定的社交场所和对象产生的恐惧心理。如,有的学生不敢与他人目光相对,不敢和异性说话或交往,一看到对方就脸红心跳。有的学生在求职面试时变的异常紧张,甚至盗汗、心跳过速。有的学生不敢和陌生人见面等。恐怖症对人际交往、生活、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一定的不良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明显症状是情绪紊乱,思维破裂,在感知、记忆、思维、情绪和人格方面都有严重障碍,思想和行为失去逻辑,脱离现实,哭笑无常。患者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高度不协调,并常出现错觉和幻觉。如时常能听见别人听不见的声音,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事物等。 6.强迫症强迫症的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抗强迫同时存在,二者冲突导致了病人紧张不安、痛苦难忍的情绪状态。患者知道强迫症状是异常的,但无法摆脱。如屈从于强迫观念的反复洗手、反复检查、反复询问及奇怪计数等。其实大多数人都曾有过某些轻微的强迫观念,如不停地考虑即将发生事情的对策。但正常人的这种想法有其合理性,也不会对其它行为产生明显的干扰。患有强迫症状的个体常有自卑、缺乏安全感、意识发展刻板、僵化、内疚倾向及容易感到威胁等性格特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还有许多,有的会直接表现在身体疾病中,如近年来在大学生中常患有紧张性头痛、心率不齐、神经性皮炎、十二指肠溃疡、月经不调等。其中不少患者都和心理有关。三、常见心理问题的案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资料教学文稿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导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和发展为目的,是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技能,发挥心理潜能,从而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服务模式。以下是小编整理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这种模式是发展性心理服务模式,而非单一的矫正性心理服务。其具有以下特点: 服务对象的广泛性 服务功能的发展性 服务内容的多样性 服务形式的教育性。其中服务功能具有发展、预、矫正三方面,而发展性最为重要,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从商品经济角度可以将教育作为服务于经济建设,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至力于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和发展。 一个教师的心理不健康直接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妨碍学生心理发展,并且透过对学生心理的无形影响,给整个社会以及周围的人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作为现代教师,他的心理状况应是健康的,而且应比一般的人还要健康。具体有以下标准: 1、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周围的事物和

客观环境。使个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保持平衡,能正常地生活、学习和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敏锐的观察力及了解教育对象的能力;信息组织与转换能力;信息传递和接收能力; 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2、接纳教师职业 能了解并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职业并致力于发展和创造,有足够的职业自居心理。 3、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理 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 4、健全的教育意志 繁重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坚强的意志,具有各种良好的意志品质。具体体现在: 明确的目的性和坚定性;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沉着冷静的自制力。 5、和谐的人际关系 有健全的人格,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能正确处理与学生、领导、家长以及其他教师之间的教育人际关系。 6、教育环境的适应和改造 能够适应发展、革新的教育环境,接受教育事业的新事物,积极改造不良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资料全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资料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容 (2)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2) (二)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3) (三)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 (3)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3) (一)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途径: (3) (二)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有: (4) 1、学科教学渗透法 (4) 2、活动辅导法 (5) 3、个别心理辅导 (5) 4、环境渲染法 (6)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资料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容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容可分为3个层次: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这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容。具体包括: 1、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而设计不同的训练活动等; 2、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 3、情感教育,即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 4、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知道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解决冲突、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 5、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队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 6、性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认同,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与异性交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活动总结

遵纪守法文明相处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

遵纪守法文明相处 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 ——“首届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活动总结为认真贯彻落实《三门峡市教育局关于开展2016年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我们于2016年5月23日(星期一)——5月27日(星期五)开展了主题为“遵纪守法文明相处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的心理健康周活动,特总结如下。 一、活动情况 我们学校将举行了如下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启动仪式;围绕“遵纪守法文明相处”的主题进行国旗下讲话;全校学生《感恩的心》手语操展示;心理健康手抄报;校园广播站;心理健康黑板报;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队会等活动。全方位启发学生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接纳自己,自己帮助自己,自强自立,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效果评析 1、进一步强化了心理健康的意识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促进师生自身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和谐都有重大的意义。通过开展心理周活动,使“遵纪守法文明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全体教师关注自我、关注他人、关注教育对象心理健康的意识大大增强,大家深刻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使人幸福的教育,即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也要使教师快乐生活

”。 2、进一步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宣传活动,使许多同学了解了心理健康的科普知识和心理咨询室的工作情况,形成了人人重视心理健康、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总结反思 本届宣传周由于时间仓促,宣传工作不够到位,在学生中的影响面不够大,使得一些活动同学的参与度不大。由于人力资源和专业水平所限,我们的工作中还有不少急需改进、提升的地方,我们将刻苦学习,大胆探索,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总之,我们要注重并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减少学生的不适应行为,减少学生违法犯罪的隐患,为学生正常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 你的好评与关注)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工作方案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工作方案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工作方案 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成功与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1 一、活动主题:让生活充满阳光 二、活动时间:xx年5月20日-5月31日 三、主办单位:学生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四、承办单位:建工系心理部 五、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内容主要有: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心理知识展板宣传活动、"我的心灵故事"心理征文活动、"我心我秀"主题演讲比赛、大学生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随影动"心理电影展播与赏析活动、"5.25"大型心理广场活动。

六、宣传形式: 宣传板、横幅、海报、校广播站、学院网页等。 七、活动安排: 一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1.时间:5月22日 2.参加人员:辅导员、全院各班学生 3.地点:各班教室 4.班会主题:宣传" 5.25"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活动 5. 5月24日收集整理各班级召开班会的小结,并报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二心理知识展板宣传活动 1.时间:5月26日中午 2.地点: 食堂门口

3.形式:组织学生负责出一块展板,心理协会出一块展板,放于食堂门口展览,并进行评比。 4.活动安排: 15月24日前各班设计制作展板; 25月24——26日对展板进行审查,选出好的展板进行整理。 35月26日进行展览 三"我的心灵故事"征文大赛 1.时间:5月23日-5月30日 2.参加人员:建工系各班学生 3.主题:与心灵相约,与快乐同行 4.征文要求: 1突出主题,反映生活。 2内容积极,适当融合心理健康知识。

心理健康知识学习知识宣传资料

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 导语:如今社会发展节奏太快,导致了很多心理健康问题。关于心理健康,你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编辑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感情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心理健康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以及反映适度、人际关系协调、心理活动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状态。 二、常见的心理疾病有以下几种: 1.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一种心因性疾病,神经系统没有器质性病变,仅仅是功能的减低和失调。导致病因是大脑长期负担过重、过度疲劳,或因精神受刺激,使情绪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所致。神经衰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它是由于长期刺激,引起大脑神经活动持续过度紧张,导致大脑兴奋和抑制神经活动能力减弱的一种神经症。主要特征是易兴奋、易激动、易疲惫,并常常伴有各种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敏感的人和有不良性格的人,更易患此症。 大学生神经衰弱的发生率很高,主要是由于生活学习压力过大,过分紧张,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和良好的适应能力

造成的。如学习负担过重、人际关系紧张、家庭贫困所带来的生存压力、恋爱出现危机、就业压力过大等都是发病的诱因。如果使神经处于持久的紧张状态,超过了个体所能忍受的限度,就会导致神经崩溃和失调。 2.焦虑症 焦虑症是指持续性精神紧张或惊恐发作的状态。它使患者常常感到惶恐不安,心烦意乱,有的产生恐惧感。它与一般的焦虑情绪不同,一般的焦虑情绪是由具体对象具体事物引起的。而焦虑症没有引起焦虑的具体对象和理由。患者常常表现为无明显原因和理由的紧张和不安;经常提心吊胆又没有具体原因;或过分关心周围的事物,难以集中注意力,做事心烦意乱,没有耐心。并常伴有心悸、头昏、恶心、手脚发冷等症状。 3.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它的主要症状包括失眠、心烦、反应迟钝、易怒、易激动、处事不冷静、忧郁、持久疲劳。据XX年中国健康协会调查,在北京,每1000人里就有3个人被明确诊断为抑郁障碍患者。XX年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自杀。在自杀行为者中,70%患有忧郁症。目前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

心理健康宣传单(彩版)

呵护心灵,拥抱幸福 ——中学生心理健康宣传 “让生活失去色彩 的不是伤痛,而是内心世 界的困惑;让脸上失去笑 容的不是磨难,而是禁闭 心灵的缄默。没有谁的心 灵永远一尘不染”。健康 人生,从心开始。 ? 你健康吗? 躯体、生理的健康 精神、心理的健康 良好的社会适应 和谐的人际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看,心理健康比 身体的健康更为重要。

? 自我意识健康能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但不过分乐观与悲观。 ? 悦纳、完善自己既是自己喜欢自己,且能让别人喜欢自己,不断的完善自我,只 有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你,若一个人自己都不喜欢自己,怎么让别 人喜欢你?

? 你误解了吗? 误区一:心理咨询是很不体面的事 心理咨询在我国是新兴学科,人们对它仍有一种神秘感。求助者都是左顾右盼,鼓足了勇气才走进咨询室,在咨询师反复保证下,才肯倾吐愁苦;或是绕了很大圈子,才把真实的情况暴露出来。因为来咨询的人往往怕被他人认为患了精神病或是被当作怪人,去咨询就是有见不得人的隐私或思想道德品质方面有问题,表露出情感上的困苦是软弱无能的表现。因而不少人宁愿饱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而不愿去就诊。 其实在人们眼里的心理障碍、“隐私”等,在咨询师看来往往就是大众较普遍的心理问题和症结。咨询师不会取笑你,并一定会为你保密。因而求助者丢下包袱、充分信任咨询师是诊疗的关键所在。 误区二:心理不健康就是思想不健康 生活中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心理不健康就是 思想不健康。事实上,两者不可以等同。思想不 健康不一定就心理不健康;而思想健康也不见得 心理一定健康。 心理的健康状况可以是短时的现象,它具有 很大的可变性。而思想的是否健康是一个较为稳 固的因素。它保持相对的恒常性。也就是说心理 的不健康可以在较短暂的时间内改变,而思想不 健康在短时内是难以转变的。心理的不健康有遗 传的因素、有偶发事件的因素、有家庭或社会的 因素、有身体疾病的因素等等。而思想的不健康 与遗传、身体疾病没有必然的联系。思想不健康 不仅影响自己,更造成对社会的危害。而心理的 不健康主要是对个人身心发展的不利,当然精神 病患者除外。 事实上,生活中很多人心理欠健康但思想很健康;而也有人心理健康而思想却不健康。当然不排除第三种情况。所以对于那些有心理问题的人群,社会应该伸出热情之手,帮助他们摆脱自身的困境,不应该带着怀疑的眼光将心灵的希望之火浇灭。

儿童心理卫生知识宣传教育资料

儿童心理卫生知识宣传教育资料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传授知识的教育,由于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比较复杂,不易把握,有时正面教育很难凑效。我们在进行正面教育的同时,又必须通过转换角度,从侧面教育引导,解决学生中存在的正面教育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使其健康发展。 下面就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首先,作为家长必须转变观念。对自己的孩子,在作业和职业方面的“期望值”不能脱离子女的实际而好高鹬远。每个孩子因智力因素、情趣爱好,性格意志和心理承受力各不相同,我们认为如果孩子确实尽了自己的努力,而未达到你所期望的目标,不应过多责怪,更不能冷嘲热讽,惩罚打骂。如逼得太紧,强其所难,就可能弄巧成拙,事与愿违,甚至酿成恶果。上海、大连曾发生过孩子因读书成绩不佳而被父母活活打死的悲剧。诚然,家长“望子成龙”,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但“龙”的内涵并不专指读大学、考研究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建立这样的“职业观”,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里读书,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当然并不是,也绝对不是说,对子女就不加管教,或放任自流了。我们通过开家长会、家访、书信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转变观念,统一认识,了解学生,适度要求,因人施教。

其次,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来说,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品质、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与教育的效果。所以我们加强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念、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相关知识水平。在教师中大力提倡同学生交朋友,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心理实施健康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可见,我们教师只有经常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与学生广泛地接触,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思想动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营造和谐轻松的气氛,消除他们的紧张感、拘束感和不自然感,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对他们充分地加以信任,使他们无所顾忌地向你倾吐真实的心理活动,向你倾吐心中的迷惑和不快,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正确评价,才能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帮助、心理疏导和教育。 其三,把握好心理健康教育的五项原则。 1、全面性原则:一切教育应面向一切的学生和学生的一切,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 2、客观性原则: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的人,因而我们在进行教育活动的时候,就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 3、动态性原则:由于教育客体的年龄、文化、生理等都在不断地变化,他们的认识水平、承受能力、内心体验、行为表现等都是变化

精神卫生知识宣传资料

精神卫生知识 一、健康与心理咨询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精神健康是健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躯体疾病不代表精神健康。每个人不仅需要身体健康,也需要精神健康。 精神健康,又称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的一种良好状态。主要包括以下特征:智力正常;情绪稳定、心情愉快;自我意识良好;思维与行为协调统一;人际关系融洽;适应能力良好。 心理咨询:是指来访者(即要求进行心理咨询的人)与心理咨询师之间,就来访者提出的问题和要求进行共同分析、研究和讨论,找出问题的所在,经过心理咨询师的启发和指导,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克服情绪障碍,恢复与社会环境的协调适应能力,维护身心健康。 现代心理咨询:从对正常人的指导和帮助到对心理疾病病人的心理治疗,其中涉及教育辅导、心理健康咨询、婚姻家庭咨询、合理用药指导等各个方面。 近二十年来,国内都市化的发展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流动人口的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肤浅,缺乏深入的交往和感情交流,传统意义上的人情味越来越淡。其结果是,传统意义上的来自家属的社会支持网络大大减弱,人们遇到心理问题便不得不求助于

心理咨询人员。 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文化水平低的地区,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还很不够。他们认为:生病就该吃药,就该动手术来解决。如果对他们说谈话也能治病,他们会视为天方夜谭。只有文化水平和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才能逐渐理解心理因素和生物因素一样,能作用于疾病的发生和预后。 精神卫生问题,又称心理卫生问题。精神卫生问题的存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人都会存在精神卫生问题,自己可能意识不到。精神疾病,又称精神障碍,是指精神活动出现异常,产生精神症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并且达到足够的频度或持续时间,使患者的社会生活、个人生活能力受到损害,造成主观痛苦的一种疾病状态。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精神疾病包括十大类近400种。轻性精神障碍可能仅仅是心烦、失眠、情绪不稳等神经症样的患病率为35.19‰,而重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等患病率为13.47‰,表现则言行失常,殃及社会。 二、精神健康和精神疾病与躯体健康和躯体疾病一样,是由多个相互作用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决定的。 影响精神疾病发生的生物学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产前产后的发育情况、躯体疾病和成瘾物质等。如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人要比没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人容易患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相互影响,精神疾病会加重躯体疾病,患有躯体疾病也会增加患精神疾病的危险性。

心理健康宣传栏布置

心理健康宣传栏布置: 标题:心理健康教育宣传 根据宣传栏大小共有四个板块 板块一: 标题:心理健康常识问答 1、什么是心理健康? 答: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成立宪章中,对健康下的定义是:“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概念的组成部分,人们不仅应关心自己的躯体健康,还应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以及自己与社会相融合的程度。 2、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是什么? 答: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3、你知道“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的来历吗? 答:2000年5月,在北师大心理学院(原心理系)团总支、学生会的倡议下,北京团市委将每年的5月25日确立为“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日”。2003年团中央、全国学联向中国大中学生发出倡议,把每年的5月25日(谐音“我爱我”)确定为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倡导大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珍爱自我、追求更高生活质量。 4.产生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答:1)自我意识发展不足。2)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技能缺乏。3)缺乏积极的情绪体验。4)恋爱婚恋取向、失恋问题比较突出。5)性心理和性道德的冲突。6)不良网络行为。7)生涯规划和择业目标不恰当。 5、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与人交往中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答:1)注重形象。2)不卑不亢。3)尊重他人。4)理解宽容。5)尊重隐私。6)以诚待人。7)热情适度。 6、什么是心理调控? 答:心理调控是在心理咨询等活动的基础上,帮助运动员纠正不正确的认识,改变不适宜的态度和行为,以达到对任务、自然、社会和人际关系环境的良好适应。 7、维护自己心理健康的方法? 答:1)了解自我,扬长补短。2)缓解压力、恢复平衡。3)培养兴趣、陶冶性情。4自觉训练,提高心理素质。5)知耻立志,赶超他人。6)和谐相处,以诚相待。7)寻求帮助,接受咨询。8、面对逆境,我们应该具备的素质有哪些? 答:1)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2)要正视逆境,有必要的心理准备。3)、理智的对待挫折,避免心理失衡。4)增强挫折容忍力,减少挫折感。5)建立适度期望值,多增加成功的体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