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放大镜的认识

放大镜的认识

放大镜的认识
放大镜的认识

第 1 页共5 页

第 2 页共5 页

第 3 页共5 页

第 4 页共5 页

第 5 页共5 页

屏幕分辨率解读

屏幕分辨率(一) 提到屏幕分辨率,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72dpi,很多资料也这样写:在MAC上为72dpi,在PC上为96dpi,从网络上下载的图片大多也都是72dpi,这就很容易造成一个误解,即屏幕分辨率就是72dpi或96dpi,这令果粉们很不高兴,MAC怎么会比PC还要低? 屏幕分辨率果真就是72dpi 或96dpi 吗?并没那么简单!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弄清楚另外两个意思相近的分辨率:系统显示分辨率、显示设备分辨率。 系统显示分辨率——是由计算机的内部硬件图形卡(显卡)设定的、输出到显示设备上的图文项目的像素数量,WIN7中直接把它称作屏幕分辨率,为了不发生混淆,本文把它称之为系统显示分辨率。 显示设备分辨率——是指显示设备(显示器)的物理分辨率,即水平与垂直方向所具备的显示点数量。 显示器属输出设备,可以用DPI来衡量,计算方法很简单,就是显示设备的水平显示点÷水平宽度(英寸),以本人使用的22英寸(对角线)液晶显示器为例(后例均指此显示器),水平宽度约18.6英寸,高宽比为16:10,显示点数量为1680×1050,1680÷18.6≈90,所以我的显示设备分辨率就是90dpi。显示设备厂商通常是以“点距”来衡量显示器精度的,即每两个显示点中心间的距离,与上述意思完全一样,把90dpi转换成毫米,25.4÷90≈0.28,“点距”即为0.28毫米。 屏幕分辨率是用显示器上的显示点(显示设备分辨率)来显示操作者设定的像素数量(系统显示分辨率),最终得到的屏幕显示结果,是衡量显示设备显示计算机图文项目精细程度的一个参数指标。计算方法同理,即系统显示分辨率设定的水平像素数÷显示器的水平宽度。 如:本人设定系统显示分辨率为1680×1050,像素数量正好等于显示器的显示点数量,因此得出当前的屏幕分辨率为90dpi,这种情况在网络与多媒体等行业称之为“点对点显示”,即一个显示点对应显示一个像素,会得到最佳显示效果(图A),因此,液晶显示器推荐系统显示分辨率的设定最好与显示设备分辨率相一致,

适用所有ecshop版本模板的放大镜(含小图切换大图效果)

【1】.先下载 mzp.packed.js 下载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3e16009193.html,/static/magiczoomplus-demo.zip 【2】.在模板中引入 mzp.packed.js 文件 有2种方式来引入 第一种方式:把mzp.packed.js 放到 ec根目录 js目录下面 这样在goods.dwt文件里面添加一行: 1.{insert_scripts files='common.js,mzp-packed.js'} 复制代码 第二种方式:把mzp.packed.js放到模板文件夹里面的js目录下 这样在goods.dwt里面添加一行: 1. 复制代码 如果很多朋友发现没有效果那检查下是否成功的加载了js代码 【3】在goods.dwt里面添加如下代码:我们以ecshop2.70 default模板为准其他模板依此类推 1. 2. 3. {$goods.goods_name|escape:html} 4. 5. 6. 7. {$goods.goods_name|escape:html} 8. 9. 复制代码 【4】找到库文件 goods_gallery.lbi 改为如下

放大镜教案

学习内容1、放大镜总第 1 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3、2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学习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学习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学习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

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 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 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板书设计 放大镜 构造:镜架、镜片(凸透 --"凸透"镜)作用:"放大"物体的图像、放大细节用途:...... 教学反思 时间: 教研组 查阅 教导处查阅 学习内容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总第 2 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3、2

中班科学:放大镜里的秘密

中班科学活动:放大镜 设计意图: 在一次区域游戏活动中,我偶然发现,孩子们对放大镜、望远镜等工具十分的感兴趣,还有孩子拿着放大镜在地上照着什么。但是,大部分幼儿在使用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将放大镜紧紧贴着眼睛,有的幼儿将放大镜贴在被照的物体上,显然,幼儿对放大镜的具体功用却并不了解。幼儿天生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探究欲望,他们精力充沛,富于想象,此时正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时机,也是开展科学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我设计了这个科学活动,这节活动是在主题《常见的用具》子主题点穿针引线里延伸出来的活动。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放大镜下物体的奇妙变化。 2、尝试使用放大镜,激发幼儿对身边事物观察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PPT、放大镜人手一个、打印图片、操作表、记号笔等 活动重点:了解放大镜带来的奇妙变化,激发幼儿对身边事物观察探索的兴趣。 活动难点:尝试使用放大镜,知道要调整距离。 活动过程: ●意图:发现物体经放大镜后的奇妙变化 出示图片,观察比较,发现物体放大后的不同。 (1 )蝴蝶翅膀 (2)小鸟羽毛 (3)玫瑰花 (4)白砂糖 小结:能让我们看到平时看不到的奇妙变化,这就是神奇的放大镜。 ●意图:尝试使用放大镜。 1、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身体的部位。 (1)出示舌头放大后的图片,幼儿用放大镜找找是哪里。(2)出示答案,用放大镜验证。 提问:怎样使用放大镜才能看的更清楚? 小结:原来放大镜要看清放大的物体还需要调整距离。 2、使用用放大镜观察图片 (1)观察打印纸上的小动物,并记录观察结果。

(2)电脑放大验证。 (3)寻宝游戏。 小结:原来使用放大镜时还需要调整距离才能看清要看的东西。 ●意图:了解神奇的放大镜实验,激发幼儿对身边事物观察探索 的兴趣。 1、观察著名的放大镜实验。 2、激发幼儿对身边事物探索的兴趣。 提问:你还想用放大镜观察什么? 小结:放大镜能让你看到从没见过的东西,有了放大镜就有了探 索的工具,就可以发现更多的奥秘! 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制定比较合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重点是了解放大镜带来的奇妙变化,激发幼儿对身边事物观察探索的兴趣。在活动中,在三个环节中都体现了这个要求,了解了放大镜带来的奇妙变化。我的活动难点设计为尝试使用放大镜,知道要调整距离。这个难点是在第二个环节中去实现的。第一个环节中重在体现看到放大镜下物体的奇妙;第二个环节是自己亲身体验操作放大镜来感受奇妙;第三个环节是激发幼儿继续参与,探索的兴趣。基本上在活动中这三个环节还是比较合理和顺畅的。 学习形式较合理。活动中幼儿兴趣还是比较高的,在操作探索时多数幼儿还是比较专注,就是在表达自己使用放大镜的体验时还是有些幼儿比较拘谨。在幼儿介绍分享使用放 大镜的经验时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方法。

NC日常操作指南

NC日常操作指南(未完、大家顶的话继续发!) MSN:eagle-hw@https://www.doczj.com/doc/3e16009193.html, 我的联系方式,NC交流 二、总帐模块 (一)初始化 1、如何查看某一时点该账套同时使用的用户? 利用用户监控功能:“在客户化——系统维护——系统监视器”中可以查看当前所有在线用户,包括IP,正在操作事项。在“上机日志”中可以查看用户所有的操作事项。 3、为什么我的登陆界面显示该用户已经被锁定? 这表示您的账户被禁止使用,如果某一用户连续3次输入错误口令,则该用户即被锁定(防止他人刺探口令)。解锁办法:联系电算化人员在集团帐套用户管理中,点击该用户,点修改,把锁定前面的“勾”去掉,保存即可。 4、如何快捷的对具相同权限的用户进行权限分配? 在用户权限分配节点对相同权限的多人一次分配权限:如果有多人权限相同,可以设一个用户组,然后把具有相同权限的人关联到该组,对该组进行分配权限,则该组内所有用户都同时具有了相同权限。 5、若发生人员部门调动,是否影响其相关帐务? 发生人员部门之间调动变化,直接到人员档案中修改,选择新的部门保存即可,不影响其“借款”等数据。 6、为什么其他节点操作正常,权限分配也没有问题。一个新建账的单位在双击总账期初余额节点时打不开? 这是分配科目日期大于录入期初余额日期造成的,比如5月分配科目,总账启用在3月份。先取消分配,按总账启用时间登录系统,再重新分配会计科目。 7、客户化中的汇率在总账中起什么作用? 汇率是可录入每一天的汇率。本项设置与汇率匹配方式配合使用,可确定在录入日常业务时使用的默认汇率。如果应用单位是每月录一次汇率,则可在每月1日录入汇率,再将“汇率匹配方式”设置为“向前”;如果应用单位是每年录一次汇率,则可在1月1日录入汇率,再将“汇率匹配方式”设置为“向前”;如果应用单位每天的汇率都在变,则可每天都录入汇率,再将“汇率匹配方式”设置为“当日”。 8、客户化中的调整汇率在总账中起什么作用? 调整汇率是期末调整时用到的汇率。可按期间录入,每期期末在汇兑损益结转中,系统将自动根据本项设置的汇率计算出汇兑损益。 9、在NC系统里能把帐表等导出成EXCEL格式的么?如何操作? 用友系统中所有可以打印的地方,都可以作为EXCEL格式文件导出来。 方法:把查询出来的“账页”等点打印,出来预览界面,在预览界面点“输出”或“EXCEL”,第一次输入文件名可以随意输,第二次要输入自己想要的文件名,文件名加.XLS,输出文件保存在桌面。 (二)会计科目 1、有一个科目先录入了期初余额,没有录凭证,然后又删除了期初余额,再想删除该科目系统就报错: 已引用,如何处理? 分析原因:属于科目余额表出现异常,科目不能被删除。 解决方法:首先请检查该科目在其他地方有没有被引用,比如:会计平台,总帐核销设置节

【参考文档】ppt文字放大镜划过效果-word范文模板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ppt文字放大镜划过效果 篇一:关于PS中动态放大镜效果的制作 关于PS中动态放大镜效果的制作!(纯属原创,转载声明) 最近是对PS比较感兴趣,偶尔到百度上搜索了一下,发现很多人对制作动态放大镜效果比较感兴趣,但是从提问回答情况来看,回答者要么是给的静态放大 镜效果的制作方法,要么是回答PS没有此功能,建议用FLASH做。经过本人的一些实践,将自己关于PS中动态放大镜效果的制作经验写出来,希望对大家有用。 -----------------------------割割割---------------------------------------------------------- -------------------------------割割割----------------------------------------------------- 以文字动态放大镜效果为例 具体步骤如下: 1:新建背景图层,填充色为白色; 2:选用横排文字工具,输入自己喜欢的文字如(我是齐天大圣孙悟空),调整到合适大小(较大,我选的是280号),栅格化文字。 3:ctrl+E合并图层,并复制,命名为图层1 。 4:shift+ctrl+N 新建图层2,选用横排文字工具,输入与图层一相同文字 (我是齐天大圣孙悟空),ctrl+T调整大小(较小大概是72号),使得图层2与图层1中对应的字大概在一个位置。 5:shift+ctrl+N 新建图层3,选择圆形选框工具,建立区域。 6:ctrl+T调整选取位置及大小,保证可以完全覆盖住图层1中的单个字体; 7:选取图层3 ,给选区内填充背景色白色。 8:双击图层3缩略图,设置填充不透明度为0,挖空为深,其他不变,确定: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 活动目标: 1、通过和平面镜比较,初次玩,感知放大镜的神奇。 2、知道放大镜是凸透镜,能说出生活中一些与凸透镜原理有关的物品。 3、利用焦点燃烧纸板、纸片,使幼儿体验科学无处不在,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究的兴趣。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放大镜,一面小镜子。若干纸片、纸板。手电筒一个。 活动过程: 一、请小朋友把你们带的小镜子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二、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东西认识吗?叫什么? 1、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然后说一说和平面镜对比后你有什么发现? 2、再到自己、伙伴的身上,周围的物体上用放大镜观察一下,说说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师小结:"摸起来镜面是突出来的,当你仔细看放大镜上的

你的时候变成了哈哈镜;而当你把镜子拿到一定距离的时候,再仔细看镜子里的你时发现和本人很清楚。" 3、师:" 当你把放大镜远距离对准报纸看字的时候,说说看,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用放大镜看物体,离物体不能太远;否则,从放大镜上看的物体会变得更小。其实,放大镜是一面凸透镜。" 三、师:"请小朋友说说在生活中,利用凸透镜原理制成的像放大镜这样的物品都有哪些? 四、小朋友猜猜看,老师把手电筒灯光对准放大镜后,后面的报纸上会出现什么?时间长了,那个亮点又会有什么变化?你们想试一试吗?没有手电筒,我们就利用太阳光来照,看看你的报纸会发生什么变化,然后告诉老师。 幼儿实验,老师指导。 五、师:"这个亮点就是凸透镜在光源的照射下形成的焦点,等你们上了初中学了物理知识以后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小朋友记住,无论到哪里,千万不能像今天这样拿着放大镜对准光随便照哪个物体,以免发生火灾。" 六、活动结束,整理物品回教室。 活动总结: 放大镜是六年级《微小世界》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对放大镜并不陌生,从三年级起放大镜就伴随着孩子们的科学学习。但是他们对人类发明放大镜的意义,以及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不一

计算机考试试题(精选)cfe

计算机考试试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浏览Web页的过程中,如果用户发现自己喜欢的网页并希望以后多次访问,则应当为这个页面()。 A 建立地址簿 B 建立浏览 C 抄写到笔记本上 D 放到收藏夹中 答案:D 2.在Windows XP的“写字板”中,“打印预览”菜单项所在的下拉菜单是( )。 A 文件 B 编辑 C 视图 D 工具 答案:A 3.在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左部窗口中,若显示的文件夹图标前带有加号(+),意味着该文件夹()。 A 含有下级文件夹 B 仅含有文件 C 是空文件夹 D 不含下级文件夹 答案:A 4.“https://www.doczj.com/doc/3e16009193.html,”是雅虎()公司的网址地址。 A 美国 B C D 中国 B 奥地利 C 匈牙利 D 中国 答案:D 5.在Word 的编辑状态,打开文档ABC,修改后另存为ABD,则文档ABC()。 A 被文档ABC覆盖 B 被修改未关闭 C 被修改并关闭 D 未修改被关闭 答案:D 6.下面关于网络信息安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因特网防火墙可以防止外界接触到单位内部的所有计算机,从而保护单位内部网络绝对安全 B 经过双重加密的消息是绝对保密的,任何非法途径都无法获得原来正确的消息 C 网络信息安全具有相对性 D 所有黑客都是利用系统漏洞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攻击和破坏 答案:C 7.Windows中“磁盘碎片整理程序”的主要作用是()。

A 修复损坏的磁盘 B 缩小磁盘空间 C 提高文件访问速度 D 扩大磁盘空间 答案:C 8.在Windows中,右击C盘根目录中某文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发送到”子菜单,不能将该文件发送到()。 A 软盘 B 打印机 C “我的文档” D “我的公文包” 答案:B 9.机箱面板连接线中,硬盘工作指示灯的标识是()。 A TESET SW B SPEAKER C POWER LE D D HDD LED 答案:D 10.在Windows XP中,下列关于输入法切换组合键设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可将其设置为Ctrl+Shift B 可将其设置为左Alt+Shift C 可将其设置为Tab+Shift D 可不做组合键设置 答案:C 11.创建新的PowerPoint一般使用下列哪一项()。 A 内容提示向导 B 设计模版 C 空演示文稿 D 打开已有的演示文稿 答案:C 12.关于Windows的对话框,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OK和CANCEL按钮是一般对话框中两个最基本的按钮,用户可单击OK按钮执行所设置的命令,也可单击CANCEL取消该命令 B 在“记事本”窗口菜单中,对于有下划线的字母,用户可同时按Alt键和域名字中有下划线的字母以迅速跳转到这个域对话框 C 在“控制面板”下的“区域设置”项的对话框中,单击标签按钮可以查看对话框的不同“页” D 对话框右上角“×”按钮的作用是使窗口最大化 答案:D 13.在计算机加电启动过程中,①POST程序、②操作系统、③引导程序、④自举程序,这四个部分的执行顺序为()。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③②④① D ①④③②

放大镜实验例子

放大镜实验例子 篇一:放大镜点燃火柴的实验 放大镜点燃火柴的实验 我今天和妈妈做了一个放大镜点燃火柴的实验。我准备好的材料是:放大镜和一盒火柴。我先找一个太阳充足的地方,将火柴放在一个角落,手持放大镜,将太阳光聚焦至火柴头处,可怎么也点不燃,我以为放大镜是点不燃火柴的,妈妈和我分析了一下,原来是因为要用放大镜聚焦出来的亮点对准火柴,而且要垂直太阳光,还要放在干燥处。其实放大镜与火柴头的距离就是放大镜的焦距。我又试了一次,一秒火柴就点燃了。妈妈告诉我:这是利用了放大镜{凸透镜}的聚焦原理。放大镜透过阳光聚焦照射,可将受潮或被水浸湿后晒干的的火柴点燃,并且火柴头的磷燃点低,容易点燃所以才这么快就点燃了。其他易燃物也可以点燃但是没有火柴这么快。后来我查看了一些资料发现用放大镜(凸透镜)透过阳光聚焦照射易燃的引火物(腐木、布中抽出的纱线、撕成薄片的干树皮、干木屑等)取火,早已为人所熟知。此外,放大镜透过阳光聚焦照射,还 可将受潮或被水浸湿后晒干的火柴点燃,由此可见放大镜是一种重要的引火工具。小小的放大镜竟然能点燃火柴,真是意想不到的呀!让我们感叹微小世界的神奇,感叹人类的不懈努力和聪明智慧。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多思考,多实

验多探究,探知更多世界的奇妙。 篇二:放大镜下的晶体实验报告 篇三:放大镜实验教案 放大镜 实验课题:放大镜指导教师:范厚兴 实验类别:学生分组时间:20XX年3月29日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 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 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幼儿中班科学放大镜里的秘密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放大镜
设计意图: 在一次区域游戏活动中,我偶然发现,孩子们对放大镜、望远镜等工具十分的感兴趣,还 有孩子拿着放大镜在地上照着什么。但是,大部分幼儿在使用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将放大镜紧 紧贴着眼睛,有的幼儿将放大镜贴在被照的物体上,显然,幼儿对放大镜的具体功用却并不了 解。幼儿天生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探究欲望,他们精力充沛,富于想象,此时正是培养创 造性思维的良好时机,也是开展科学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我设计了这个科学活动,这 节活动是在主题《常见的用具》子主题点穿针引线里延伸出来的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放大镜下物体的奇妙变化。 2、尝试使用放大镜,激发幼儿对身边事物观察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PPT、放大镜人手一个、打印图片、操作表、记号笔等 活动重点:了解放大镜带来的奇妙变化,激发幼儿对身边事物观察探索的兴趣。 活动难点:尝试使用放大镜,知道要调整距离。 活动过程: 观察图片 发现变化 ●意图:发现物体经放大镜后的奇妙变化 出示图片,观察比较,发现物体放大后的不同。
(1 ) (2 ) (3 ) (4 )
蝴蝶翅膀 小鸟羽毛 玫瑰花 白砂糖
小结:能让我们看到平时看不到的奇妙变化,这就是神奇的放大镜。 操作探索 尝试使用 ●意图:尝试使用放大镜。 1、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身体的部位。 (1)出示舌头放大后的图片,幼儿用放大镜找找是哪里。 (2)出示答案,用放大镜验证。 提问:怎样使用放大镜才能看的更清楚? 小结:原来放大镜要看清放大的物体还需要调整距离。 2、使用用放大镜观察图片 (1)观察打印纸上的小动物,并记录观察结果。

一年级科学教案放大镜

放大镜 【学习目标】 1.知道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对比能放大图像的物体的共同点,探究放大镜镜片的特点;对比肉眼观察和放大镜观察,发现更多细节。 3.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评价活动方案】 1.创设游戏环节,引起学习兴趣,提出问题,以评价目标1。 2.创设寻找放大工具的学习环节,以评价目标2。 3.创设多媒体展示以及认识放大镜的应用,并阐述自己的观点,以评价目标3。 【学习过程】 一、视力大考验 1.先来个视力大考验,看看同学们的视力好不好。(1)出示PPT 图片(2)出示卡片(3)出示大米:上面写了什么字? 2.我们想看清更小的物体时,怎么办? 3.放大镜有什么作用?能想到利用工具,这一点非常棒。 二、寻找放大工具 1.如果没有放大镜,还能用我们现有的物品解决同样的问题吗? 2.让我们来寻找哪些物品具有放大功能 3.活动建议

(1)哪些物品具有放大功能? (2)具有放大功能的物品都有什么相同点? (3)用放大镜与能放大图像的物品比一比,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点? 4.通过探究,同学们发现一些物品可以放大物体的像。具有放大功能的物体和放大镜一样,它们都具有透明、中间凸起的特点。(板书:透明、中间凸起) 5.实际上,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眼睛的观察范围是有局限的。他们一直梦想着发明一种能放大图像的工具。 6.出示关于放大镜历史的资料。 7.人们根据它的作用给这个新的工具起名为放大镜。还有人根据它的特点起了另外一个名字,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8.放大镜各部分名称:镜柄、镜片、镜框三、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小结: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人们开始使用观察工具不断探索身边世界,发现了许许多多的奥秘。希望通过今天以及今后的学习,能激起同学们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去发现生命世界更多的奥秘。

神奇的放大镜

神奇的放大镜长阳 职 业 教 育 中 心主讲:张 锐

教材分析学生分析 目标分析 重难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神奇的放大镜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授课内容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动 画设计——Flash8》第6.2.3节,教材通过制作遮罩文字,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制作简单遮罩图层,另一方面让学 生初步了解遮罩图层是一种特殊图层,知道其主要功 能是遮挡下面的图层,只让其中一部分显示出来。使 用遮罩图层,可以获得许多特殊的显示效果,然而, 教材内容的安排仅让学生知道遮罩图层的基本原理和 基本制作方法,若要让学生能比较灵活地创造性地在 动画中使用遮罩图层,制作一些精美动画,还待教师 补充一些实例来引导学生,本节课将以制作“红腹锦鸡”倒影为例,以期对学生创造性使用遮罩图层抛砖 引玉。

二、学生分析 1、知识及能力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制作一些简单运动合成动画和图形合成动画基础之上,来进一步学习利用遮罩制作一些复杂动画的,从知识上看具备了所必须的基础,从能力上看一方面由于学生接触动画的时间必定还不长,充分利用个人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来整合利用基本的动画原理制作复杂动画的能力还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因此老师在课堂上补充一些典型实例来激发引导他们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也还需要一个过程来逐步培养。 2、心理及情感分析通过前面制作一些简单动画的学习,学生对利用Flash8制作动画有浓厚的兴趣,这无疑为学好本节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中职学生自我表现力强,教学中只要尽量给学生多练,多展示的机会,他们都会积极投入,倾其所有。另外,我们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来自于农村,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所以相信他们会对本节课来自于生活的内容感到倍加亲切。然而,能够创造性地使用遮罩图层制作一些动画,这对学生来说还有很大的困难,能否理解遮罩与被遮罩层的关系,这是教学的难点和关键之所在。因而学生在学习中还需要老师多加引导和鼓励。

GETAC及MIO各机型恢复出厂方法

GETAC535恢复出厂设置方法: 关机状态下,左手按着右上角的放大镜图标的键不松手,右手把开机由off拨向on,知道出现getac logo出现提示:clean boot now: yes /no 选择yes,向里按一下操纵杆,.等待荧幕显现调整屏幕画面。 236恢复出厂设置: 同时按住做软键+Enter+开机键。 T20恢复出厂: 1.点击“开始”——设置——系统——恢复出厂设置——输入1234即可 2.按住左侧声音向下的按键+开机按钮,注意是在关机状态下。 A702恢复出厂设置的方法: 1.请确认A702处于关机状态。 2.先按住绿色的通话键,同时按住右侧的电源开关键,等待振动. 3.A702震动后,即可松开按钮。 4.设备震动后会自动开启,按键区的背光会亮起. 5.等待荧幕显现调整屏幕画面。请按照荧幕指示完成设定 P360恢复出厂设置的方法: 1、关机状态下,左手顶着方向杆朝上不松手,右手开机拨到on直到出现那个调屏界面就即可。

2、P360恢复出厂设置的方法是顶着小按钮,然后把那个从ON搬到OFF再扳回到on直到出现那个调整界面就可以了。 P526恢复出厂设置的方法: 关机状态下,同时按住下列三个键;键向上按着,机器顶端开机键,和机器右侧面的相机快捷键,开机后按界面提示操作即可 P350L恢复出厂设置的方法: ①开始菜单——设置——系统——Sysinfo——Clean Boot——开始——录入三个0——OK, ②将键盘上的操作杆向上顶着不放,同时将开关机的小孔ON/OFF)从on扳到off,再扳回on ,直到界面出现蓝色的画面然后调整屏幕即可。 A701和A700恢复出厂设置的方法: 关机状态下,按住机器左测调音量的向下键和开机键,同时按住直到机器震动一下,放开,按照屏幕提示调整屏幕。 麦哲伦210、500恢复出厂设置的方法: 关机状态下(如不能关机,请同时按着nav键+menu键再按下开关机键),同时按住NA V键和开机键,在弹出的小筐筐里的数字改为95,按确定,选择格式,按确定,接下来按系统提示操作就行。(恢复完毕需要上传地图) k75恢复出厂设置的方法: 先把左侧面音量键向上,然后按住接电话键和挂电话键,直到界面出现clean boot即可。 华硕A686机器恢复出厂设置的方法: RESET+小圈键 各机型装软件及地图端口 K75:com3,9600 Getac535:com2,4800

【本地研发】浙江省杭州市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放大镜和显微镜的认识(教师版)

认识放大镜和显微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认识到晶体的形状和特性。 2、学会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3、了解到细胞学说内容 4、了解到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 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2、掌握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 活的改善。 第一课放大镜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哪些工作需要经常使用放大镜?答:需要用到放大镜的行业或人员有:公安侦查人员(寻找现场证据);仪器修理工(观察小型的零件);农业科技人员(观察花、种子、植物的结构);考古工作者(寻找古迹中的遗存);医生(观察病菌细菌);测绘人员(看地图)等…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 答:方法有两种:①; ②。 2、放大镜的作用: 答: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信息。 三、放大镜的特点 1、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 2、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比较大? 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它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的,放大倍数就越大。

3、为什么一些器具也有放大图像的功能? 答:因为放大镜的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凡是和放大镜的镜片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功能。 4、人们为什么把放大镜又叫凸透镜? 答:因为它的镜片中央凸起,且又是透明的 四、13世纪,英国的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设计并制造了增进视力的眼镜。 第四课怎样放得更大 1、制作简易显微镜的方法是将两个放大镜相对放置,镜片要平行,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知道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如何计算? 是用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3、荷兰生物学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并用显微镜观察了毛细血管的血液流动,水中的微生物等。 4、显微镜的发展经历了金属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大到。可以观察三维的原子结构图。( P 11 ) 第五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1、1663年,英国科学家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了一块木片的结构,发现并命名了。(P 12 ) 2、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⑴取标本的方法:把洋葱鳞茎切成两半,掰下其中一块;然后再内表皮上用小刀轻轻划“#”字;用镊子撕取“#”字中间的表皮。{教材P13最上方图} ⑵制作装片的方法: Ⅰ、在一个干净的载玻片中间滴上一滴清水; Ⅱ、用镊子把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Ⅲ、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注意不要有气泡); Ⅳ、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Ⅴ、然后将做好的洋葱表皮装片放到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如不用显微镜显微观察,到第Ⅳ步即可完成】 3、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可以概括为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4、动手画出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图:{洋葱细胞的形状大体为长方形,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 (P14) 第六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1、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的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3、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单位。生物的、、、、、、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4、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5、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里含有的绿色扁球状质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场所。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等许多物质,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物质。 6、动物细胞核植物细胞不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7、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专门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8、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幼儿园大班科学:放大镜真有趣

大班科学:放大镜真有趣 大班科学:放大镜真有趣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放大镜的特征及有趣现象。 2、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和细心观察的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一个放大镜(厚薄不同),每位幼儿一张图片(上有各种物品和字),图片反过来盖在放大镜的上面。 2、各种具有放大功能的材料(水晶球、玻璃球、有水的玻璃杯子、大小不一的玻璃凸透镜、老花镜、装有水的透明塑料袋等)放在活动室周围。 3、选有太阳的天气开展活动。 三、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调动幼儿已有经验,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样东西,它就悄悄地藏在纸下(幼儿将纸拿开)师:是什么? 幼:是放大镜 师:你看到谁用过,用它干什么? 幼:我看到爷爷奶奶用放大镜在看报纸、看书;考古学家用

它来研究东西、画家用它看画。。。。。。。 师:为什么他们要用放大镜看呢? 幼1:因为爷爷奶奶的眼睛不太好了,放大镜可以将字放大,爷爷奶奶就可以看得清楚点。 幼2:放大镜可以将古代文物放大,这样考古学家看得清楚了,就可以进行研究。 师:你们知道吗?放大镜还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呢!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研究学习吗? 幼:愿意 师:那我们下面就来用放大镜玩一玩,看一看我们会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呢? (二)、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初步探索发现放大镜的有趣现象 1、幼儿自由地用放大镜观察图片,教师有目的地指导。 2、组织幼儿交流探索的情况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一起用放大镜和图片玩了玩,小朋友发现了什么现象?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吧! 幼1:我发现用放大镜看图片中的小熊时,小熊变大了,这样也就看得很清楚了…… 幼2:我发现用放大镜看图片中的苹果时,苹果变大了,然后我把放大镜慢慢地离苹果越来越远时,苹果就变得越来越大,最后就变得模糊了,然后我再慢慢地把放大镜向苹果靠近时,我

单反相机各个功能按键的作用

单反相机各个功能按键的作用 单反相机正面按键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单反相机正面的按键,尼康D700作为专业单反,在按键功能上要比入门单反丰富很多,比如景深预览键就在入门机型中是没有的,可见主要还是针对专业用户的操作使用。 在镜头 卡口左边上下分别有2个按键,它们别分为:景深预览按键、Fn自定义功能按键。 景深预览:按动此键,镜头光圈会收缩到你设定的光圈值大小,在取景器里会发现瞬间变暗。这是因为正常取景时,相机会自动把镜头光圈扩展到最大,以获得更多的通光量,使取景器里很明亮便于对焦。这个功能在日常拍摄中用处不大,只有在使用微距镜头时,通按动景深预览来观察被摄物体是否完全清晰在景深范围内,比便于相应调整光圈值。 Fn自定义功能键:这是尼康特有的功能键之一,主要是让用户在菜单里为Fn该键设置一个指定功能,方便在拍摄中快速调整。 在镜头卡口的右边也有两个按键,分别是:镜头卡口锁、对焦驱动模式切换键。

镜头卡口锁:顾名思义是卸镜头时要用到的,当你在卸镜头时需要按住此键,然后旋转镜头既可把镜头卸下。 对焦驱动模式切换键:用于切换三种对焦模式,分别是:C“连续对焦”用于拍摄移动物体,系统会连续对焦工作并且快门可以随时按下;S“单次对焦”用于拍摄静止物体,每半按一次快门系统对焦一次,与连续对焦不同的是,如果相机对不上焦,快门是无法按下拍摄的;M“手动对焦”用于要求对焦精确度高的拍摄场景使用,如微距摄影,需要手动转动镜头对焦环来对焦拍摄。 单反相机背面按键介绍(一) 在单反相机背面是功能按键的主要分布区,专业机型和入门机型按键的数量会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厂家为了提高相机的通用性,使用操作上基本没有区别,所以会用专业级,那入门机器肯定也不在话下。作为专业单反的尼康D700,你在机身背面会发现它的按键非常多,我们以从左到右的顺序分别介绍。 机身背面左边按键

小学科学《放大镜》教学设计(附教案)

《放大镜》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眼睛是人的主要观察工具,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五分之一毫米的微小物体。多少年来,发明一种能看到更小物体的工具一直是人类的梦想。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发明了放大镜。今天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被广泛使用。 学生经常使用放大镜,对于放大镜比较熟悉。本课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讨论,使他们了解放大镜使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了解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在用肉眼和正确使用放大镜来对比观察科学课本上的照片以及电视机和计算机的屏幕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放大镜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还能看到物体的许多细节,从而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本课的重点是学生通过讨论和体验,对放大镜的构造和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设计思路 学生在三年级观察各种小动物时已经接触过放大镜。蚂蚁非常小,看不清楚它的眼睛,怎样才能观察清楚?通过提出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引出放大镜这一工具。接着提出“还有哪些地方使用放大镜”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填表、交流总结等一系列活动,明白使用观察工具的重要性,使用工具观察比只用肉眼观察效果优越。最后,教给学生规范使用放大镜的方法、认识放大镜的特点。通过对多种事物用肉眼和放大镜的对比观察,学生会体验到:通过放大镜,我们不仅能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还能看到物体的许多细节,如图像是由色彩点组成的。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一种凸透镜,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三年级作文】神奇的放大镜

【三年级作文】神奇的放大镜 近来,我发现爷爷老是用一把圆圆的镜子在专心致志地看书、读报,觉得怪怪的。于是,我的心中结了一个疑惑果,想:难道这还有啥名堂吗?这些问题源源不断地涌了上来,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趁着爷爷午休的时候,偷偷地把爷爷用的那把镜子拿出来,到处 摆弄。 我装模作样地拿起镜子,对着书本看了起来,就这么一照,我的眼珠子都差点弹出来了。书上的一个个小字一下子变得和鸡蛋那么大,太神奇了,我兴奋地拿起镜子,一会儿 对着这个,一会儿对着那个……我玩得不亦乐乎。 正当我玩得高兴时,爸爸突然回来了,看到我在玩镜子,便叫住了我,说:“哎,你 干什么呢!知不知道,这可是会着火的!”听了这番话,我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心想: 镜子怎么可能会着火呢?看着我这副模样,爸爸便知道我对此产生了疑惑,便笑着对我说:“这可不是普通的镜子,他叫凸透镜,又叫放大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聚焦太阳光, 把易燃物点着。”紧接着,他又说:“爸爸小时候,国家经济不发达,大部分家庭都很贫穷,大家买不起玩具,便将玻璃罐头敲碎,留下有点凸的瓶底,将瓶底当作放大镜玩。通 过聚焦阳光积聚能量,引燃火柴和纸片。”听了爸爸的话,我半信半疑,但终归还是以耳 听为虚,眼见为实。我决定自己动手做个实验。 说做就做,我将一张纸平铺在窗台上,然后用放大镜在旁边瞄啊瞄,可过了好一会儿,也没有什么变化。“先找到光点。”爸爸笑着说。我耐着性子,拿镜子对着纸,重新调了 一下位置,一会儿向左偏,一会儿向右偏,终于,一个圆圆的小亮点,在纸上出现了。 “别动。”爸爸在旁说。过了一会儿,小圆点上的纸慢慢变焦,冒出了一阵青烟,不一会儿,火苗从小圆点上冒出来,一下子把整张纸点燃了。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文章能帮助到您。 我终于明白了:原来太阳光汇聚在一起,真的能把纸点燃,只是要等一段时间。接着 爸爸又告诉我为什么要等一会儿纸才会燃烧,原来是因为引燃物品,要使温度达到该物品 的燃点才可以,聚焦的太阳能随着时间变长,越聚越多。此外,对太阳光吸收的快慢,还 跟物品的颜色有关,白色的物体容易反射光线,而黑色的物体容易吸收光线。 后来,我又认真地查了下资料,原来放大镜是通过折射将光线聚拢,使焦点物体的温 度提高,以逐渐达到燃点。放大镜的直径越大,焦点温度越高;直径越小,焦点温度越低。我想,今后我也要配一个放大镜,出去野炊时,如果忘了带打火机或火柴的时候可以派上 用场,可以用放大镜点火,这可比钻木取火来得方便多了。 这次,我总算是明白了放大镜能着火的原因,同时也让我明白了,要留意身边平凡的 小事物,只要有好奇心,只要有一颗勇于探索的心,便能有收获。因为科学界的奥秘,是 躲在生活或一个既显眼又隐蔽的地方,这当然也需要我们细心地观察,要不然,这些秘密 永远便是个谜了。所以,从今天起,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生活有心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