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1 第1课时 矩形的性质

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1 第1课时 矩形的性质

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1 第1课时 矩形的性质
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1 第1课时 矩形的性质

1.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第1课时 矩形的性质

1.掌握矩形的定义,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会用矩形的性质定理进行推导证明.(重点)

3.会初步运用矩形的定义、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难点)

阅读教材P11~13,完成下列问题:

(一)知识探究

1.有______________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生活中你见到过的矩形有________、________.

3.矩形是________的平行四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________性质.

4.矩形的________都是直角.

5.矩形的对角线________.

6.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________.

(二)自学反馈

1.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的话,它有几条对称轴?

2.请用所学的知识诊断下面的语句,若正确请在括号里打“√”,若“有病”请开药方:

(1)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是有一个角是直角.( )

(2)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

(3)平行四边形具有的性质(如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矩形也具有.( )

3.已知△ABC 是直角三角形,∠ABC =90°,BD 是斜边AC 上的中线.若BD =3 cm ,则AC =________cm.

活动1 小组讨论

例 如图,在矩形ABCD 中,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 ,∠AOD =120°,AB =2.5 cm ,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证明:∵四边形ABCD 是矩形,

∴AC =BD(矩形的对角线相等),OA =OC =12AC ,OB =OD =12

BD. ∴OA =OD.

∵∠AOD =120°,∴∠ODA =∠OAD =12

×(180°-120°)=30°. 又∵∠DAB =90°(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BD =2AB =2×2.5=5.

利用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活动2 跟踪训练

1.矩形具有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 .对边相互平行

B .对角线相等

C .对角线相互平分

D .对角相等

2.如果矩形的两条对角线所成的钝角是120°,那么对角线与矩形短边的长度之比为( )

A.3∶2 B.2∶1 C.1.5∶1 D.1∶1

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BC,AC,BD相交于点O,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

A.8 B.6 C.4 D.2

4.如图,在Rt△ABC中,∠ACB=90°,D、E为AB、AC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CD=AD B.∠B=∠BCD C.∠AED=90° D.AC=2DE

5.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12和5,则斜边上的中线长为________.

6.矩形的一条对角线长10 cm,且两条对角线的一个夹角为60°,则矩形的宽为________cm.

7.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是BC上一点,AE=AD,DF⊥AE,垂足为F.求证:DF=DC.

活动3 课堂小结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矩形的性质和判定

矩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综合法来证明矩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以及相关结论. 2.能运用矩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证明与计算 过程与方法 体会在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矩形,在探索和运用矩形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 难点:矩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 教学方法 观察、总结、讨论分析。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温故新知 1.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征? 2.有几种方法可以判别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3.四边形具有稳定性吗?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多媒体 1.引入 我们已经知道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因此平行四边形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外,还有它的特殊性质,同样对于平行四边形来说有特殊情况即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这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 2.知识讲解 观察 A B C D A B C D 一个角变成直角

分析:(1)矩形的形成过程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 (2)矩形只比平行四边形多一个条件:“一个角是直角”,不能用“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来定义矩形. 矩形与平形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3)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共性),还具有它自己特殊的性质(个性) (4)从边、角、对角线方面,观察或度量猜想矩形的特殊性质. ①边: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与平行四边形相同),邻边互相垂直 ②角:四个角都是直角(性质1) 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三、例题讲解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是矩形. 求证:∠A=∠B=∠C=∠D=90°. 分析:由矩形的定义,利用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可使问题得证. 证明: ∵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A=90°,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C=∠A=90°, ∠B=180°-∠A=90°, ∠D=180°-∠A=90°.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定理】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跟踪练习 已知:如图,AC,BD 是矩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 求证: AC=BD. 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可转化为 全等三角形(SAS)来证明. 证明:∵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AB=DC,∠ABC=∠DCB=90°. ∵BC=CB, ∴△ABC ≌△DCB(SAS). ∴AC=DB. 【定理】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练一练: A B C D O B A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整数指数幂》精品教案

15.2.3 整数指数幂 第1课时整数指数幂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整数指数幂的意义,能进行有关整数指数幂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 在经历探索、类比、归纳、思考等活动过程中,体会由正整数指数幂扩充到整数指数幂的意义. 【情感态度】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增强数学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教学重点】 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及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 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1)当n为正整数时,a n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2)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有哪些? 【教学说明】教师设置问题,师生共同回顾,并一一予以解释,为负整数指数幂做好铺垫. 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 思考一般地,a m中指数m可以是负整数吗?如果可以,那么负整数指数幂a m表示什么? 【教学说明】设置思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试一试计算:a3÷a5(a≠0) 方法一:a3÷a5= 3 5 a a =1/a2; 方法二:a3÷a5=a3-5=a-2.

比较上述两个结论,你有何发现?由此你是否能找出a-m与1/a m的关系呢? 【归纳结论】数学中规定:一般地,当n为正整数时,a-n=1a n(a≠0),即a-n(a ≠0)是a n的倒数. 你有何发现?与同伴交流. 【归纳结论】 a m·a n=a m+n这条性质对于m,n为任意整数情形仍然适用. 思考类似上面的探究过程,在(ab)m=a m·b m,(a m)n=a m·n, a m÷a n=a m-n及(a b )n=a n b n中的指数m、n能否也都可以是正整数、0或负整数呢? 不妨谈谈你的看法并与同伴交流. 【归纳结论】 正整数指数幂的所有运算法则在整数范围内都是成立的. 试一试 【教学说明】在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相互交流获得感性认识基础上,设置上述两个问题,第1题较为简单,学生可轻松完成.第2题也有意让学生先自主探索,寻找出结论.教师巡视,然后予以评讲.在评讲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予以解释,让出现问题的同学加深理解. 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1.1《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1.2矩形的判定和性质(一) 学习目标: 1、掌握矩形的定义和性质; 2、学会判定矩形; 3、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的区别和联系; 新知学习 复习;菱形的性质和判定 性质: 判定: 、矩形的定义 如图,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 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会有怎样的变 化? 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二、矩形的性质。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请结合着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请你探索矩形的性质, 你可以写出几条,会证明吗? 边的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 角的性质:四个角都是直角. 对称性: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组对边 分另U 平 矩形的性质: 对角线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中,30 °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D C

矩形的对称性: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它的对称中心; 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有2条,是经过对角线的交点且垂直于矩形一边的直 线。 练习: (1)下列性质中,矩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是( 例题精讲 【例1】、1如图,矩形 ABCD 中,AC 与BD 交于点0, BE 丄AC 于 丄BD 于F . (1) 线段BE 与CF 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2) 当 AB=2, / AOB=6° 时,求 BE 的值. A 、对边相等 B 、对角相等 C 、对角线相等 D 、对边平行 ⑵矩形ABCD 中,对角线 AC 、BD 相交于0,/A0B = 60° AC = 10cm ,贝U AB cm BC = cm. (3) 在△ABC 中,/ C = 90° AC = 5, BC = 3,则 AB 边上的中线 CD = (4) 2 2 3(5)如图,E 为矩形纸片ABCD 的BC 边上一点,将纸片沿 AE 向上折叠,使 点B 落在DC 边上的F 点处.若△AFD 的周长为9, AECF 的周长为3,则矩 形ABCD 的周长为 ⑹矩形ABCD 被两条对角线分成四个小三角形,如果四个小三角形的周长的和 是86cm ,对角线是13cm ,那么矩形的周长是 (7)如图,矩形 ABCD 中,E 是BC 的中点,且/ AED=90 .当AD=10cm 时, AB 等于( ) B. 5 匚572 (8)如图,过矩形ABCD 的对角线BD 上一点R 分别作矩形两边的平行线 MN 与 PQ ,那么图中矩形 AMRP 的面积S 1,与矩形QCNR 的面积S 2的大小关系是 ( ) A. S 1> B. S i = S 2 C. S i < S 2 D.不能确定 E ,CF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整数指数幂》第1课时导学案

整数指数幂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并能运用它进行整数指数幂的运算。 2、通过分式的约分与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方法对比经历探索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的过程,理解性质的合理性。 学习过程 【温故知新】 正整数指数幂的性质: (1)m a ·n a = (m 、n 是正整数) (2)()m n a = (m 、n 是正整数), (3)(ab )n = (n 是正整数), (4)m a ÷n a = (a≠0,m 、n 是正整数,m>n ), (5)()n a b = (n 是正整数) , (6)a 0 = (a≠0) 【预习导学】预习P18-20 1、计算:5255÷= ;731010÷= 。 一方面:5255÷=35255??= 731010÷=()()1010= 另一方面:5255 ÷=3525155= 731010÷=()()()=1010 则()()==??4310,5 归纳:一般的,规定:())0(≠=?a a n n 是整数,即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n (n 为正整 数)次幂,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一试:=?35 =?22 =?2)2(x 3、思考:当指数引入负指数后,对于1中幂的这些运算法则是否仍然适用? 2a ·5a ?= 251a a =25a a =) (1=3?a )5(2?+=a ,即2a ·5a ?=)(2+a 2a ?·5a ?=2511a a = 71a =)(a )5(2?+?=a ,即2a ?·5a ?=)(2+?a 0a ·5a ?=1×5 1a =5?a )5(0?+=a ,即0a ·5a ?=)()(+a 归纳:当m 、n 是任意整数时,都有m a ·n a = 【精讲点拨】例题、计算 (1)233(2)x y ?? (2)231()3ab ??·3256 a b ?

矩形的性质和判定(人教版)(含答案)

学生做题前请先回答以下问题问题1:矩形的定义是什么? 问题2: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是中心对称图形吗? 问题3:矩形有哪些性质? 问题4:矩形的判定有哪些? 以下是问题及答案,请对比参考: 问题1:矩形的定义是什么? 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问题2: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是中心对称图形吗? 答:矩形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问题3:矩形有哪些性质? 答:矩形的对边相等且互相平行;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问题4:矩形的判定有哪些? 答: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的性质和判定(人教版) 一、单选题(共8道,每道12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矩形的对边互相平行 B.矩形的对角相等

C.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D.矩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答案:D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矩形的性质 2.矩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角线互相平分 B.邻角互补 C.对角线相等 D.对角相等 答案:C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矩形的性质 3.已知,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分别延长BA,CA到D,E点,使DA=AB,EA=CA,则四边形BCDE是( ) A.任意四边形 B.矩形 C.菱形 D.正方形 答案:B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矩形的判定 4.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8,∠COD=60°,则AB的长为( ) A. B.2 C. D.4 答案:D 解题思路: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 整数指数幂

作品编号:97864512358745963001 学校:趣鸟呜市文景镇欧阳家屯小学* 教师:瑰丽艳* 班级:恐龙队参班* 15.2.3整数指数幂 第1课时整数指数幂 一、新课导入 1.导入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吗?由a m÷a n=a m-n,当m

考a m 中当m<0时,a m 表示什么? (4)自学参考提纲: ①a -2= 21 a 是如何得来的? 一方面a 3 ÷a 5 =a 3-5 =a -2 ,另一方面,a3÷a5=35a a =323a a a ?=21 a . ∴a -2= 2 1 a ②当n 是正整数时,a -n = 1n a (n≥1), 即a -n (a≠0)是a n 的倒数. ③试说说当m 分别是正整数、0、负整数时,am 各表示什么意义? 当m 是正整数时,a m 表示m 个a 相乘.当m 是0时,a 0表示一个数的n 次方除以这个数的n 次方,所以特别规定,任何除0以外的实数的0次方都是1. 当m 是负整数时,am 表示|m|个 1 a 相乘. 2.自学:请同学们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收集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 ②差异指导: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方法和认知方法的指导. (2)生助生:结合实例讨论如何得出a -n=1an (a≠0) 4.强化: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

《矩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矩形的性质 教材分析: 本节是九年级的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具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他们喜欢动手,喜欢思考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成果。部分学生对学习数学有较强的兴趣,具有一定的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活动的经验,逻辑推理能力较强。但大部分学生要把解题的整个过程表述完整、清楚比较困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矩形的的定义,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会用矩形的性质定理进行推导证明; (3)会初步运用矩形的定义、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合情推理的意识; (2)通过灵活运用矩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掌握几何思维方法,并渗透运动联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测量、猜想、归纳、推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培养严谨的推理能力,体会逻辑推理的思维价值。

(2) 通过小组合作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学习自信心。 (3)从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中,体会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渗透集合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矩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 运用综合法证明矩形的性质。 课前准备:多媒体,平行四边形教具,矩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活动内容:1、观察图形,都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说一说他们的特殊之处 2、探究矩形的定义 利用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教具演示,使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变化,让学生注意观察。在演示过程中让学生思考: (1)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还是平行四边形吗? (2)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不变的是什么? (3)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改变的是什么? 不变:对边仍保持相等,对边仍分别平行,所以仍然是平行四边形 变:角的大小 (4)角的大小改变过程中有特殊值吗?这时的平行四边形是什么图形。(矩形)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活动:1.复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菱形的性质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教具演示,让学生经历了矩形概念的探究过程,自然而然地形成矩形的概念。 二、分组讨论,探究新知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一)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一) 双流县西航港二中杜安兴 一、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 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也学习了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对于类似的问题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和感受,同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大量的与矩形有关的图案和物品,对矩形有较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这将更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 ●学生起点能力分析 通过初一阶段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平行线与相交线、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具有了一定的图形观察、分析、说理、探究的能力,并积累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的经验,有一定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义务教科书九年级(上)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第2节. ●教材内容结构 本节课的内容首先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引入矩形的概念,然后利用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进行形状变化,探索变化过程中两条对角线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矩形性质,最后再加以对矩形的判定.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继初一掌握简单平面图形、平行线、三角形及本章对平行四边形、菱形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类比的学习方法,探究,发现矩形的性质,判定,引导学生学会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为后面学习正方形奠定基础. 三、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矩形的概念; 2.掌握矩形的有关性质; 3.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探索矩形性质和判别条件的过程,在直观操作活动和简单的说理过程中发展学生初步合情推理能力,主动探究习惯,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去认识和研究事物.

(完整版)矩形的性质和判定

矩形的性质和判定 一.填空题(共12小题) 1.如图,矩形ABCD中,∠ABC的平分线交AD边于点E,点F是CD的中点,连接EF.若AB=8,且EF平分∠BED,则AD的长为. 题1 题3 题4 2.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与一边的夹角是40°,则两条对角线相交所成的锐角是. 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E是BC的中点,AE⊥BD于点F,则CF的长是. 4.如图,在矩形ABCD中,M为BC边上一点,连接AM,过点D作DE⊥AM,垂足为E.若DE=DC=1,AE=2EM,则BM的长为. 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E,连接CE.若BC=7,AE=4,则CE= . 题5 题6 题7 6.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是AO、AD 的中点,若AB=6cm,BC=8cm,则EF= cm. 7.如图,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EFGH,还要添加条件,才能保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 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O=CO,BO=DO,要使四边形ABCD为矩形,则需添加的条件为(填一个即可).

题8 题11 题12 9.已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要使得四边形ABCD为矩形,则可以添加一个条件为. 10.木匠做一个矩形木框,长为80cm,宽为60cm,对角线的长为100cm,则这个木框(填“合格”或“不合格”) 1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AB∥DC,AB=DC,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请补充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BCD成为矩形,这个条件是.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延长AD到点E,使DE=AD,连接EB,EC,DB 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DBCE是矩形. 二.解答题(共6小题) 13.如图,在?ABCD中,∠BAD的平分线交CD于点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BE,∠F=45°. (1)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 (2)若AB=14,DE=8,求sin∠AEB的值. 14.如图,AD是等腰△ABC底边BC上的高.点O是AC中点,延长DO到E,使OE=OD,连接AE,CE. (1)求证:四边形ADCE的是矩形; (2)若AB=17,BC=16,求四边形ADCE的面积.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 整数指数幂

作品编号:91855558874563331258 学校:元明壮市文银汉镇便家蚕小学* 教师:青稞酒* 班级:飞鸟参班* 15.2.3整数指数幂 第1课时整数指数幂 一、新课导入 1.导入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吗?由a m÷a n=a m-n,当m

考a m 中当m<0时,a m 表示什么? (4)自学参考提纲: ①a -2= 21 a 是如何得来的? 一方面a 3 ÷a 5 =a 3-5 =a -2 ,另一方面,a3÷a5=35a a =323a a a ?=21 a . ∴a -2= 2 1 a ②当n 是正整数时,a -n = 1n a (n≥1), 即a -n (a≠0)是a n 的倒数. ③试说说当m 分别是正整数、0、负整数时,am 各表示什么意义? 当m 是正整数时,a m 表示m 个a 相乘.当m 是0时,a 0表示一个数的n 次方除以这个数的n 次方,所以特别规定,任何除0以外的实数的0次方都是1. 当m 是负整数时,am 表示|m|个 1 a 相乘. 2.自学:请同学们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收集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 ②差异指导: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方法和认知方法的指导. (2)生助生:结合实例讨论如何得出a -n=1an (a≠0) 4.强化:

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1 第1课时 矩形的性质

1.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第1课时 矩形的性质 1.掌握矩形的定义,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会用矩形的性质定理进行推导证明.(重点) 3.会初步运用矩形的定义、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难点) 阅读教材P11~13,完成下列问题: (一)知识探究 1.有______________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生活中你见到过的矩形有________、________. 3.矩形是________的平行四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________性质. 4.矩形的________都是直角. 5.矩形的对角线________. 6.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________. (二)自学反馈 1.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的话,它有几条对称轴? 2.请用所学的知识诊断下面的语句,若正确请在括号里打“√”,若“有病”请开药方: (1)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是有一个角是直角.( ) (2)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 (3)平行四边形具有的性质(如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矩形也具有.( ) 3.已知△ABC 是直角三角形,∠ABC =90°,BD 是斜边AC 上的中线.若BD =3 cm ,则AC =________cm. 活动1 小组讨论 例 如图,在矩形ABCD 中,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 ,∠AOD =120°,AB =2.5 cm ,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证明:∵四边形ABCD 是矩形, ∴AC =BD(矩形的对角线相等),OA =OC =12AC ,OB =OD =12 BD. ∴OA =OD. ∵∠AOD =120°,∴∠ODA =∠OAD =12 ×(180°-120°)=30°. 又∵∠DAB =90°(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BD =2AB =2×2.5=5. 利用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活动2 跟踪训练 1.矩形具有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 .对边相互平行 B .对角线相等 C .对角线相互平分 D .对角相等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一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一)

————————————————————————————————作者:————————————————————————————————日期: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课题 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一) 课型新授授课时间2015.9 教学目标1.掌握矩形的的定义,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理解并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会用矩形的性质定理进行推导证明;会初步运用矩形的定义、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经历探索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合情推理的意识;通过灵活运用矩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掌握几何思维方法,并渗透运动联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 3.在观察、测量、猜想、归纳、推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培养严谨的推理能力,体会逻辑推理的思维价值。通过小组合作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会用矩形的性质定理进行推导证明;会初步运用矩形的定义、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难点:通过灵活运用矩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掌握几何思维方法,并渗透运动联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 教学 方法 任务驱动法

课时教学流程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使 用 教 材 构 想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一课属于初中平面几何重点知识。本节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菱形的基础上,在掌握了证明平行四边形有关内容及特殊平行四边形的一般研究方法后来学习的,它既是平行四边形的延伸,又为后面正方形的学习提供知识、方法的支持,为进一步研究其他图形奠定基础。依据新课标要求,《矩形的性质》不能只停留在知识教学上,而是要把经历探索图形的基本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基本的推理技能放在首要位置。矩形是的平行四边形中的一种特殊图形,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课本很多地方以图片形式呈现了矩形的“原型”,旨在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数学学习。 补充设计 ☆ ☆

1.2.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师)

九年级数学导学案 课题: 1.2.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矩形的定义与性质。 2.经历探索矩形的判定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了解和体会说理的基本方法. 3.在探索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兴趣. 学习重点 1.矩形判定方法的探索与理解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什么是矩形? 2. 矩形的性质有哪些? 二、合作探究 1. 观察下图平行四边形变化 (1)随着∠α的变化,两条对角线 的长度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2)当两条对角线的长度相等时,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你能得出一个怎样的猜想? 结论:对角线 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请你尝试证明你的结论: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中,两条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C=BD 求证:平行四边形ABCD 是矩形 主备: 授课: 日期: 次数: 2.我们知道,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反过来,一个四边形至少有几个角是直角时,这个四边形就是矩形?请证明你的结论,并与同伴交流 结论: 的四边形是矩形 请你尝试证明你的结论: 3.你有什么方法检查你家(或教室)刚安装的门框是不是矩形?如果仅有一根较长的绳子,你怎样检查?请说明检查方法的合理性,与同伴交流 三、互动展示(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并选代表展示) 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两条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 △AOB 是等边三角形AB=4 cm .求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 四、达标测试 1、课本P16“随堂练习”(在导学案背后完成) 五、课堂小结与反思 你通过本节课的探索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那些困惑?有哪些新的发现、想法? 六、课堂延伸、布置作业、预习思考 1、必做题:课本P16习题1.5 第1、2题。 2、选做题:课本P16习题1.5 第3题。 3、预习:课本P16--19“矩形的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七、复议、二次备课、教后反思

第5课菱形和矩形的性质与判定的总结

O D C B A A B C D O D C B A D C B A 第5课 菱形和矩形的性质与判定的总结 一、归纳知识点: 1. 菱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 定 义:有一组邻边相 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ABCD ABCD AB BC ? ??=? 平行四边形菱形 性 质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对边平行且四边都相等;②邻角互补,对角相等; 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④是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 ① AB= BC=CD =AD ;②AC ⊥BD 且AC 、BD 分 别为DAB ∠、ABC ∠的角平分线. 面 积 ①菱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②推广: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其面积就等于对 角线乘积的一半.(注:不能直接使用) ①1 2 ABCD S AC BD = ?菱形 ②1 2 ABCD S AC BD =?四边形 判 定 ① 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②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③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D′ 处,折痕为EF .(1)求证:△ABE≌△AD′F; (2)连接CF ,判断四边形AECF 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证明你的结论. A B C D E F D

A B C D O A B C D O A B C 30° A B C O A B C D 2. 矩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 定 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90ABCD ABCD B ? ??∠=?? 平行四边形矩形 性 质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对边平行且相等;②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④是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 ①ABC BCD CDA DAB ∠=∠=∠=∠ =90°; ②AC=BD . 推论 ①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②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① O 是AC 的中点,则1 2 BO AC =. ② 30B ∠=?,则1 2 AC AB = . 判定 ①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②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③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例2.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 中,AB=33,BC=6,沿EF 折叠后,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P 处,点D 落在点Q 处,AD 与PQ 相交于点H ,∠BPE=30° (1)求BE 、QF 的长(2)求四边形PEFH 的面积.

整数指数幂教案

1.3 整数指数幂 1.3.1同底数幂的除法 (第6课时) 教学过程 1 通过探索归纳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2 熟练进行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 3 通过计算机单位的换算,使学生感受数学应用的价值,提高学习学生的热情。 重点、难点: 重 点: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以及利用该法则进行计算。 难 点: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复习: 约分:① , ②, ③ 复习约分的方法 2 引入 (1)先介绍计算机硬盘容量单位: 计算机硬盘的容量最小单位为字节,1字节记作1B ,计算机上常用的容量单位有KB ,MB ,GB, 其中: 1KB=B=1024B 1000B, , 23412a b a bc 1n n a a +224 44 x x x --+102≈1010102012222MB KB B B ==?=1010203012222GB MB B B ==?=

(2)提出问题: 小明的爸爸最近买了一台计算机,硬盘容量为40GB ,而10年前买的一台计算机,硬盘的总容量为40MB ,你能算出现在买的这台计算机的硬盘总容量是原来买的那台计算机总容量的多少倍吗? 提醒这里的结果,所以, 如果把数字改为字母:一般地,设a 0,m,n 是正整数,且m>n,则这是什么运 算呢?(同底数的除法) 这节课我们学习-----同底数的除法 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你能用语言表达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吗?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2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初步运用 例1 计算:(1)(n 是正整数), 例2 计算:(1) ,(2) , 例3 计算:(1),(2) 练一练 P 16 练习题 1,2 三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30 20 40402,40402GB B MB B =?=?3030201010 202020 402222240222 ??===?103020 22 -=30 302010202222 -==≠?m n a a =m n m n m n n n a a a a a a --?==()()()()()() ()9 5 821 4251,2,3,4n n x x y x y x y x x y ++-?-?()5 3 x x -()4 3 x x --() ()3 46 x x -÷-2 213n n n b b a a +????÷ ? ?????

1.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一)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一)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 矩形的性质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全等的证明、 平行四边形 的性质和判定,菱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具备了基本的推理能力的基础 上安排的,是学习正方形的基础,学完本节课后,学生应掌握矩形的性质,会应 用性质进行推理解题。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 本节是九年级的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这个年龄段的学 生已经具备 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他们喜欢动手,喜欢思考一些有挑战性 的问题,喜欢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成果。部分学生对学习数学有较强的兴趣, 具有 定的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活动的经验,逻辑推理能力较强。但大部分学 生要把解题的整个过程表述完整、清楚比较困难。 二、教学任务分析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一课属于初中平面几何重点知识。本节是在学习了平 行四边形的 性质与判定以及菱形的基础上, 在掌握了证明平行四边形有关内容及 特殊平行四边形的一般研究方法后来学习的, 它既是平行四边形的延伸,又为后 面正方形的学习提供知识、方法的支持,为进一步研究其他图形奠定基础。 依据 新课标要求,《矩形的性质》不能只停留在知识教学上,而是要把经历探索图形 的基本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基本的推理技能放在首要位置。 矩形是的平行四 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课本很多地方以图片形 旨在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数学学习。因此本节 课的教学目标是: 1. 知识与技能: (2) 理解并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会用矩形的性质定理进行推导证明; (3) 会初步运用矩形的定义、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探索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合情推理的意识; 边形中的一种特殊图形, 式呈现了矩形的“原型” (1)掌握矩形的的定义, 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 整数指数幂

作品编号:15635478925896743 学校:山黄市鹤仙镇那年小学* 教师:戒悟空* 班级:蝶舞伍班* 15.2.3整数指数幂 第1课时整数指数幂 一、新课导入 1.导入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吗?由a m÷a n=a m-n,当m

①a -2= 2 1 a 是如何得来的? 一方面a 3 ÷a 5 =a 3-5 =a -2 ,另一方面,a3÷a5=35a a =323a a a ?=21 a . ∴a -2= 21 a ②当n 是正整数时,a -n = 1n a (n≥1), 即a -n (a≠0)是a n 的倒数. ③试说说当m 分别是正整数、0、负整数时,am 各表示什么意义? 当m 是正整数时,a m 表示m 个a 相乘.当m 是0时,a 0表示一个数的n 次方除以这个数的n 次方,所以特别规定,任何除0以外的实数的0次方都是1. 当m 是负整数时,am 表示|m|个 1 a 相乘. 2.自学:请同学们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收集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 ②差异指导: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方法和认知方法的指导. (2)生助生:结合实例讨论如何得出a -n=1an (a≠0) 4.强化: (1)当n 为正整数时,a -n = 1n a (a≠0),即a -n (a≠0)是a n 的倒数. (2)a m 的意义(m 为正整数、0、负整数).

人教版数学八上《 整数指数幂(第1课时)负整数指数幂练习 (vip专享)

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您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内容由一线名师原创,立意新,图片精,是非常强的一手资料。 15.2.3 整数指数幂 第1课时 负整数指数幂 要点感知1 一般地,当n 是正整数时,a -n =_____(a ≠0).即a -n (a ≠0)是an 的____. 预习练习1-1 (潍坊中考)计算2-2的结果是( ) A.41 B.2 C.-41 D.4 要点感知2 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当m ,n 均为整数时,(1)a m ·a n =____;(2)(a m )n =____;(3)(ab)n =____. 预习练习2-1 计算(a -1b 2)3的结果是( ) A.a 3b 6 B.a -3b 8 C.-a 3b 6 D.36a b 知识点1 负整数指数幂 1.计算3-1的正确结果为( ) A.3 B.-3 C.31 D.1 2.计算(a 1)-2的正确结果为( ) A.a -2 B.a 2 C.21a D.a 1 3.(曲靖中考)计算: |-2|-(14 )-1+(2-1.414)0+9. 知识点2 整数指数幂的运算 4.计算: (1)6x -2·(2x -2y -1)-3; (2)(-2a -2)3b 2÷2a -8b -3.

5.将(31)-1、(-3)0、(-3)-2这三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 A.(-3)0<(31)-1<(-3)-2 B.(3 1)-1<(-3)0<(-3)-2 C.(-3)-2<(-3)0<(31)-1 D.(-3)0<(-3)-2<(31)-1 6.计算x 3y(x -1y)-2的结果为( ) A.y x 5 B.5x y C.25 x y D.25 y x 7.计算: (1)(a -3b)2·(a -2b)-3; (2)(2m 2n -3)-2·(-mn 2)3÷(m -3n)2. 8.计算: (-1 2)-1-12+(1-2)0-︱3-2︱. 9.已知式子(x -1) -1 2x -3+(x -2)0有意义,求x 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要点感知1 n a 1 倒数 预习练习1-1 A 要点感知2 a m+n a mn a n b n 预习练习2-1 D 当堂训练 1.C 2.B 3.原式=2. 4.(1)原式=3443 y x .(2)原式=-4a 2b 5. 课后作业 5.C 6.A 7.(1)原式=b 1.(2)原式=-41m 5n 10 . 8.-3- 3. 9.x ≠32且x≠2且x≠1.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试题(修订版)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试题(修订版)

————————————————————————————————作者:————————————————————————————————日期: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练习题2 一、选择题 1、下面的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A. 角 B. 任意三角形 C. 矩形 D. 等腰三角形 2、矩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 A. 对角相等 B. 对边相等 C. 对角线相等 D. 对角线互相平分 3、能够判断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的条件是 ( ) A .对角线相等 B .对角线垂直 C .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D .对角线垂直且相等. 4、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交于点O ,在下列条件中,不能说明它是矩形的是 ( ) A. AB=CD ,AD=BC ,∠BAD =90° B.∠BAD=∠ABC =90°,∠BAD+∠ADC=180° C ∠BAD=∠BCD,∠ABC+∠ADC=180° D. AO=CO,BO=DO,AC=BD 5、若顺次连结一个四边形的四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矩形,则原四边形一定是( ) A .一般平行四边形 B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C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D .矩形 6、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组内错角的平分线相交所成的四边形是( ) A.一般平行四边形 B.菱形 C.矩形 D.正方形 7、若矩形的一条角平分线分一边为3cm 和5cm 两部分,则矩形的周长为( )cm. 第13题 A .22 B .26 C .22或26 D .28 8、由矩形的一个顶点向其所对的对角线引垂线,该垂线分直角为1:3两部分,则该垂线与另一条对角线的 夹角为( ) A 、22.5° B 、45° C 、30° D 、60° 9、如图,在矩形ABCD 中,D E ⊥AC,∠ADE= 2 1 ∠CDE,那么∠BDC 等于 ( ) A .60° B .45° C .30° D .22.5° 二、填空题 第16题 1、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______条对称轴. 2、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长是8cm ,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60°,则矩形的周长为______. . 3、矩形的两条对角线夹角为60°,一条对角线与短边的和为15,则短边的长是 ,对角线长是 . 4、矩形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 ,AC=2AB ,则△COD 为________三角形. 5、矩形ABCD 被两条对角线分成四个小三角形,如果四个小三角形的周长的和是86cm ,对角线是13cm ,那么矩形的周长是_ 6、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14,斜边上的中线长为3.则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 .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经典练习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 善辩。---培根 1 证明(三)┄┄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知识要点:】 1.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矩形的性质: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1)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2)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3.矩形的判定: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 4.矩形的对称性: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它的对称中心; 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有2条,是经过对角线的交点且垂直于矩形一边的直线。 5.矩形的周长和面积: 矩形的周长=)(2b a + 矩形的面积=长?宽=ab (b a ,为矩形的长与宽) ★注意:(1)矩形被两条对角线分成的四个小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且面积相等。 (2)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两组对边的中垂线是它的对称轴。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矩形菱形梯形 一角为90°邻一组 边 相 等 正方形 两组对边 平行只有一组 对边 平行 一角为直角且一组邻边相等 邻边相等一9角 为 0°等腰梯形两腰相等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辩。---培根2 【经典例题:】 例1、如图,矩形ABCD中,E为AD上一点,EF⊥CE交AB于F,若DE=2,矩形ABCD 的周长为16,且CE=EF,求AE的长. 例2、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四个内角的平分线分别相交于点E,F,G,H,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