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语言程序设计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c语言程序设计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c语言程序设计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课题8.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1.任务描述

在C程序开发过程中,常涉及到十、二、八和十六进制,这四种进位计数制及其等价转换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本系统以C语言为开发工具,综合运用递归、非递归、指针和数据文件技术开发一个进制等价转换系统,以辅助对进位计数制的学习。

具体要求:

(1)十进制转换为base进制:实现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转换为八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的非递归算法。

(2)十进制转换为base进制:实现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转换为八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的递归算法。。

(3)十、八、十六进制互换:以数据文件形式保存三种进位计数制等价互换表,在此基础上实现其中任意两种进位数的等价转换。

(4)base进制转换为十进制:将需要转换的base进制数以字符数组形式存放,以指针技术读出并将其转换为等价十进制数。

(5)要求考虑界面设计,以方便用户使用该辅助教学系统。

2.要求

(1)可运行的源程序:开发能满足任务书要求的C程序,并调试通过。一个无法运行的程序,无论代码行如何庞大都毫无意义。

(2)课程设计报告:撰写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能反映课题分析、设计、开发、调试和运行的全过程。要求技术路线合理、内容基本正确、图表无重大错误。

3.《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应能完整反映课题的分析、设计、开发及调试全过程。应包含如下有机组成部分。

(1)任务描述:用文字对所做系统进行描述,不要拷贝任务书,是你做出来的系统描述。(2)系统概要设计:系统模块化设计,给出模块调用图,并用简洁的文字说明各模块所要完成的功能。

(3)系统详细设计,包括:

①数据结构设计:用文字、代码段或图示的方法说明本系统中所使用的全局数据结构(结构数组或文件或链表)。

②模块接口设计:说明每个模块的入口及出口,给出函数原型说明。

③流程图或盒图:给出各个模块的算法流程(必须)。

(4)系统实现:系统的交互界面截图、各种结果界面截图。

(5)系统调试:调试过程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解决措施。

(6)系统进一步扩充(可选):对进一步完善系统给出设想。

毕业论文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应用与实现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 WORDS (2) 前言 (2) 1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及其现状 (3) 1.1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3) 1.2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现状 (3) 2 智能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ICAI) (4) 3 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7)

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应用与实现 学生姓名:学号: 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指导教师:职称:教授 摘要:介绍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及其现状,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模式的各自特点,探讨了ICAI的实现原理及利用ICAI对教学的改进方案,并对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进行了详细讨论,最后说明了将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的必然性、必要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人工智能;专家系统;推理机 Abstract:Introduced the computer aided teaching system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have analyzed the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pattern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 has discussed the ICAI realization principle and uses ICAI to the teaching improvement program, and has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discussion to the intelligence computer aided teaching system, finally explained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and the networking applie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inevitability, the necessity and the validity. Key Words:Computer aided teaching system;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xpert system; Inducing equipment 前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着深刻影响。为了使教学改革能与之相适应,需要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而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CAI)可以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容易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以及与其它领先技术的结合,必然促进CAI的进一步发展。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门新兴边缘科学,它既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语言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数学、哲学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学科。人工智能又称为智能模拟,是用计算机系统模仿人类的感知、思维、推理等思维活动。它研究和应用的领域包括模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与生成、专家系统、自动程序设计、定理证明、联想与思维的机理、数据智能检索等。例如,用计算机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进行学习、推理、联想和决策;模拟医生给病人诊病的医疗诊断专家系统;机械手与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等。

1、下面属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的是 ( )

1、下面属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的是 ( ) A. CMI B. CAD C. CAI D. CAM 2、计算机作为教学目标指的是 ( ) A. 利用计算机来进行各种学科的教学 B. 把计算机作为教学的对象和内容的教学 C. 把计算机作为教学工具来使用的教学 D. 把计算机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来使用的教学 3、有一个听写英语单词的教学课件供学生使用,即计算机读单词,学生通过键盘输人单词,最后计算机评分。此课件属于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中的哪种类型 ( ) A. 操作与练习型 B. 辅导型 C. 游戏型 D. 模拟型 4、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辅导型模式中,计算机扮演了 ( ) A. 学生的角色 B. 教师的角色 C. 出题者的角色 D. 学生家长的角色

5、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中的辅导型模式是以 ( ) A. 程序教学中的线性模式为基础 B. 程序教学中的分支式模式为基础 C. 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理论为基础 D.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为基础 6、多媒体软件系统包括 ( ) A. 多媒体系统软件和多媒体应用软件 B. 声音编辑软件和图片处理软件 C. 多媒体操作系统和多媒体应用系统 D. 多媒体操作系统及声音、图像处理软件 7、多媒体开发工具主要指 ( ) A. 多媒体素材编辑软件 B. 多媒体集成软件 C. 多媒体素材编辑软件和多媒体集成软件 D. 音频、视频及图像处理软件 8、下列不属于计算机多媒体特点的是 ( ) A. 交互性 B. 实时性 C. 集成性 D. 共享性 9、Authorware属于 ( )

A. 多媒体集成软件 B. 图像制作软件 C. 动画制作软件 D. 声音编辑软件 10、下列属于图像处理软件的是 ( ) A. CoolEdit B. PhotoShop C. Premier D. Animator Pro 正确答案:CBABBABDAB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历程

1.概论自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于1946年问世以来,伴随着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更新换代,计算机程序设计语吉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至今已有四代语言问世。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大量的程序设计语言被发明、被取代、被修改或组合在一起。 尽管人们多次试图创造一种通用的程序设计语言,却没有一次尝试是成功的。 程序设计语言正在与现代科技日益飞跃,人类的智慧在日益彰显。 1.机器语言电子计算机所使用的是由“0”和“1”组成的二进制数,二进制是计算机的语言的基础。 计算机发明之初,人们只能降贵纡尊,用计算机的语言去命令计算机干这干那,一句话,就是写出一串串由“0”和“1”组成的指令序列交由计算机执行,这种语言,就是机器语言。 使用机器语言是十分痛苦的,特别是在程序有错需要修改时,更是如此。 而且,由于每台计算机的指令系统往往各不相同,所以,在一台计算机上执行的程序,要想在另一台计算机上执行,必须另编程序,造成了重复工作。 但由于使用的是针对特定型号计算机的语言,故而运算效率是所有语言中最高的。 机器语言,是第一代计算机语言。 2.汇编语言为了减轻使用机器语言编程的痛苦,人们进行了一种有益的改进: 用一些简洁的英文字母、符号串来替代一个特定的指令的二进制串,比如,用“ADD”代表加法,“MOV”代表数据传递等等,这样一来,人们很容易读懂并理解程序在干什么,纠错及维护都变得方便了,这种程序设计语言就称为汇编语言,即第二代计算机语言。

然而计算机是不认识这些符号的,这就需要一个专门的程序,专门负责将这些符号翻译成二进制数的机器语言,这种翻译程序被称为汇编程序。 汇编语言同样十分依赖于机器硬件,移植性不好,但效率仍十分高,针对计算机特定硬件而编制的汇编语言程序,能准确发挥计算机硬件的功能和特长,程序精炼而质量高,所以至今仍是一种常用而强有力的软件开发工具。 3.高级语言从最初与计算机交流的痛苦经历中,人们意识到,应该设计一种这样的语言,这种语言接近于数学语言或人的自然语言,同时又不依赖于计算机硬件,编出的程序能在所有机器上通用。 第一个高级程厅设计语著诞生严50年代。 当时的计算机非常昂贵,而月功量非常之少,如问有效地使用计算机足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另一方面,计算机的执行效率也是人们追求的r1你。 为了有效地使用汁算机.人们设计出了高级语言,用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用商级语言编写的程序需要经过翻译,计算机才能执行。 虽然,程序翻译占去了一些计算机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计算机的使用效率。 坦是实践证明。 高级语言是有效地使用汁算机与计算机执行效率之间的一个很好的折中手段。 经过努力,1954年,第一个完全脱离机器硬件的高级语言—FORTRAN问世了,40多年来,共有几百种高级语言出现,有重要意义的有几十种,影响较大、使用较普遍的有FORTRAN、ALGOL、COBOL、BASI C、LISP、SNOBOL、PL/ 1、Pascal、

计算机辅助教学试题库.(DOC)

计算机辅助教学 一、填空题 1、一个完整的CAT系统由测验构成、测验发送、分级和分析、试题分析和题库组成。 2、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与应用始于1958年年。它的产生与发展具有广泛的基础,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社会基础,物质基础和理论基础。 3、在经典测量理论中平均分是属于集中量数分析,标准差属于差异量数分析;信度和效度进行 4、整体分析,而难度和区分度是进行项目分析。 5、第一台计算机是1946年诞生的,它的名字叫ENIAC。 6、局域网的基本拓扑结构有总线型、环型、星型和树型。 7、实现课件可使用的软件环境通常有通用程序设计语言、课件写作语言、写作系统和工具软件等几种类型。 7、根据计算机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和使用计算机时的基本交互形式,计算机辅助教学可分为帮助教师备课型、课堂演示型、个别化学习型、协作学习型和整合型五种形式 9、计算机辅助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计算机管理教学(CMI)。 10、评价CAI软件的方法主要有分析式评论、指标体系评定、观察法评价和实验法评价四种。其中最客观最公正的评价方法是实验法评价。 11、计算机按使用的元件可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时代。 12、按照评价发生的时间及任务,评价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3、程序教学是由斯金纳提出来的,有两种模式它们是直线式和分支式。 14、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受到多方面理论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心理学的影响。而CAI思想的形成受到两个概念的影响,它们是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 15、按照网络覆盖范围的大小,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四种。 16、按照评价发生的时间及任务,评价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认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技术

认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技术 我国政府和教育部门很早意识到教育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早已决议,要分三个不同层面在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体系中推进信息教育技术,同时更要加强信息技术和其他课程的整合。这项措施对于我国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将大力推动现在教育的改革,让教师进一步的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探索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这个现代工具来帮助自己,来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一定要依赖于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以下简称CAI)这一现代化教育手段。 以下我就慢慢从它的概念入手,逐步从其地位,优越性以及到未来的发展方向,让大家一步步认识CAI这个新的时代宠儿。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广义及狭义含义 教师通过将平时教学所需的信息,编辑成软件预先储存在计算机里,然后在教学现场过程中,教师根据其需要,可以迅速,准确,方便和随意的调用这些信息来为教学服务,从而使计算机成为了一种对教学具有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的工具,这就是广义概念上的计算机教学辅助。 计算机辅助教学它的应用范围比较广大,但是目前在

基础教学中主要涉及的有三个大的方面:1、计算机出题目2、计算机考试3、多媒体辅助教学。我们目前主要应用及研究的是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以及一些压缩信号源等信息,并将教学里需要展示的东西以多媒体信息的方式制作成相交式的软件工具储存在计算机中。然后根据教学需要可通过交互式灵活地调用信息以辅助其教学模式,这不仅是目前我们在教育体系中最普遍使用和最具发展价值的基础模式,也是CAI在日常教学中普遍的狭义定义。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地位及优越性 1、以多媒体为核心技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能以生动的图画,形象的操作演示,巧妙的结构思想,引领整个课堂进入一个全新的客观带动主观的境界。一旦在实际课堂上应用它时,它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就会完全迸发出来,其优势不可替代。 2、计算机辅助教学,除了能体现出传统教学无法表现出的生动效果之外,还能够增多课堂的容量,提高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感知速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源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直观教学效果,教师讲解时能够比原先更清晰直观,更具吸引力,同时使新旧知识的联系更为紧密和不可分,从而使学生的消化和接收更为迅速。 3、计算机辅助教学还能够让学生和教师自由的调整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发展史和对程序设计语言未来的看法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发展史和对程序设计语言未来的看法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一班比拉力江·买买提20104055049 【摘要】 本文以自然辩证的观点探讨了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历程,运用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系统分析了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并对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模式做了探索性研究和预测,同时以哲学的观点阐述其发展的因果关系,揭示其事物发展的共性问题;最后文章介绍了在计算机语言发展历程中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以其在计算机事业中的突出表现来折射出人类智慧的伟大,以其不平凡的一生来激励和指导我们在计算机语言的发展中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关键字】 自然辩证法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技术编程语言因特网面向对象 一、引言 一九九三年美国的克林顿政府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从而在这十多年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信息风暴,信息技术几乎触及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了信息技术,现代文明的生活将无从谈起;作为信息技术中最重要的部分,计算机技术无疑是其发展的核心问题,而我们知道计算机只是一台机器,它只能按照计算机语言编好的程序执行,那么正确认识计算机语言的过去和未来,就是关系到计算机发展的重中之重;以自然辩证法的观点认识和分析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历程,将有助于更加全面地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掌握计算机语言发展趋势。 二、科学认识大门的钥匙--当代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它主要研究自然界发展的总规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研究的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全面地、系统地概括了他们所处时代的科学技术成功,批判吸取了前人的合理成分,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科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以及科学认识方法的辩证法,以恩格斯的光辉著作《自然辩证法》为标志,创立了自然辩证法继续发展的广阔道路。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汇编语言是计算机能够提供给用户使用的最快最有效的语言,也是能够利用计算机所有硬件特性并能直接控制硬件的唯一语言,因而,对程序的空间和时间要求很高的场合及需要直接控制硬件的应用场合,汇编语言的应用是必不可少三、课程目标 汇编语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 生系统地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与内部的运行机理,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相关 知识,为学习本专业后继课程和进行与硬件有关的技术工作打下良好基础。通过 上机实验,使学生受到软硬件实验的初步训练,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基础知识 1.教学内容 (1) 为什么要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 (2) 进位计数制与不同基数的数之间的转换 (3) 二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运算 (4) 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 (5) 几种基本的逻辑运算 2.基本要求 了解机器指令、代码指令、机器语言、汇编指令、汇编语言、汇编语言源程 序、汇编程序、汇编等概念;掌握进位计数制与不同基数的数之间的转换及

运算;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与”、“或”、“非”、“异或”等几种基本的逻辑运算; 第二章80X86计算机组织 1.教学内容 计算机系统概述、存储器、中央处理机和外部设备。 2.基本要求 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及其关系。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总线;存储器的内容、地址及存储器的分段;中央处理机的组成、80X86系列CPU工作寄存器构成和功能,特别是段寄存器和标志寄存器;外设接口、端口和8086/8088的端口地址范围和访问方法。 第三章80X86的指令系统 1.教学内容(重点内容) IBM PC机的寻址方式、IBM PC机的指令系统。 2.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IBM PC机寻址方式及物理地址的计算;数据传送、算术、逻辑、串处理、控制转移和处理机控制指令六组中的所有指令的格式、操作、及影响的标志位。了解机器语言的指令组成; 第四章汇编语言程序格式 1.教学内容 汇编程序功能、伪操作、汇编语言程序格式、汇编语言程序的上机过程。 2.基本要求 掌握DEBUG程序和命令及能用DEBUG 程序调试和运行简单小程序;汇编语言上机步骤、汇编程序的功能;数据定义及存储器分配、表达式赋值“EQU”和“=”、段定义、程序开始和结束、对准、基数控制等六类伪操作;汇编语言程序格式中的名字、操作、操作数和注释等项。 第五章循环与分支程序设计 1.教学内容 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和基本结构、循环程序设计和分支程序设计 2.基本要求 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编制步骤和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循环的设计方法和多层循环的设计;分支程序的设计方法,并能编制相应的程序。第六章子程序结构 1.教学内容 子程序的设计方法、嵌套与递归子程序、子程序举例和DOS系统功能调用

一个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及其使用

一个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及其使用 摘要:本文指出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性,介绍了一个简单实用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并说明了其在教学中实际应用的情况。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数字学习;教学辅助系统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正在教育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美国、英国等在数字学习方面已经进行很多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证实了混合学习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教学改革方面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一些数字学习专家预测在2020年之前,在高等教育中大多数的课程都将以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或者网络辅助学(websupplemented learning)的形式存在。 实现有效的混合学习,必须有提供良好学习环境的数字学习平台,或称课程管理系统,如商业软件:umuc、webtycho、blackboard、webct,开源软件moodle、bodington等,都是国际著名的课程管理系统。课程管理系统既可实现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学习,也可以实现远程教学形式的完全的在线学习,成为数字学习的有效平台。 但由于我国目前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还处在较低阶段,广泛普及应用的还只是使用ftp或email交作业、一部分课程在期末用考试系统进行考试。有些院校使用了课程管理系统,有些院校的教师开展

了moodle和google协作平台的云服务学习环境的研究和尝试,但多数教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和效果的认识还不够深。国家还没有制定计算机辅助教学方面的规定和标准,连最基本的课后练习及单元测试这些简单的功能,也没有普及。 在目前国家还没有制定全面、深层次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要求和标准的情况下,似乎并非所有学校都愿意或有必要去买商业的课程管理系统。但开源免费的课程管理系统用起来有时有些不方便。以moodle为例,整体导入学生名单还需要单独进行设置处理,出题只能逐道进行,一般必须经过培训才能有效使用。云计算辅助教学环境的搭建,一方面涉及到教师信息素养,同时还涉及到网络存在的无形的国界安全问题。此外,即使安装了课程管理系统,具备良好的云服务环境,也需要教师花费很多精力设计和实践。在目前国家没有相应政策促进和支持,高校教师以科研、论文为主要评价指标的情况下,促进、深化和全面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有其难度的。高校教师中,有些自己在开展探索,自行设计搭建混合学习平台。但对那些非理科教师,虽然有积极性,苦于技术方面的限制,难以实施。为此,这里介绍一个从方便教师管理和使用角度设计的简单实用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该系统不像课程管理系统那样全面、复杂,但能为那些对混合学习感兴趣的教师提供一个实际应用和实验平台。由于系统设计的初衷就是简单、实用、具有通用性,无论高校、中学还是小学教师都可方便使用。愿该系统有助于促进教师

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考试试题

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考试试题 1 / 5 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是:【1】 、【2】 和【3】 。 2.在C 语言中(以16位PC 机为例),一个float 型数据在内存中所占的字节数为【4】 。 3.若有定义int a=2;在Turbo C 中有printf (“%d ,%d ”,a ,2&&++a );则输出为【5】 。 4.表达式x=23>16&&12+1的值为【6】 。 5.执行语句printf ("%d",strupr ("Windows ");后,输出结果为【7】 。 6.有int a=12,n=5,表达式a%=(n%=2)运算后a 的值为【8】 。 7.在C 语言中,二维数组元素在内存中的存放顺序为【9】 。 8.使用局部和全局变量时,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10】 同名;形参和局部变量【11】 同名。 9.字符数组的输入输出有两种方法:逐个字符输入输出,用格式符【12】 ;将整个字符串 一次输入或输出,格式符【13】 。 10.语句段char s[20]=”ABCD ”,*sp=s; sp++;puts(strcat(sp+1,”MA ”));的输出结果是【14】 。 15】 值。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C 程序的基本单位是( ) A .语句 B .字符 C .程序行 D .函数 2.TURBO C 中float 类型变量所占字节数是( ) A .8 B .4 C .2 D .2

3.以下符号中能用作用户标识符的是() A.if B.3com C._3com D.break 4.C语言中运算对象必须是整型的运算符是() A.%= B./ C.= D.* 5.执行循环语句:for(x=0,y=0;y!=200&&x<4;x++)y+=100;其循环体共执行()次。 A.2 B.3 C.4 D.5 6.与(!a==1)等价的表达式是()。 A.(a>0)B.(!a)C.(a!=0)D.(a<0) 7.如有函数int max(float x){x++;return x;},则该函数返回值的类型为()。 A.float类型B.void类型C.int类型D.无法确定 8.能正确表示代数式ln(x+y)的C语言表达式是()。 A.log10(x+y) B.lg10(x+y) C.lg(x+y) D.log(x+y) 9.执行下面的程序段后,num的值为()。 int *p,num; num=10; p=# num=*p+20; A.30 B.20 C.10 D.40 10.若有定义:int x,*pp;则正确的赋值表达式是()。 A.pp=&x B.pp=x C.*pp=&p D.*pp=*x 11.若有定义int x=1,y=1,z=1,c;执行语句c= --x&&++y&&z++;后x、y、z的值分别是()A.0、2、2 B.0、1、1 C.0、1、2 D.0、2、1 12.字符串”\abcd\13\\”的长度是()。 A.7 B.6 C.11 D.10 13.下面程序main( ){int c1=2,c2=0; while(c1) {printf(”%d%d”,c1--,c2);}}运行的结果是()。 A.输出2 0 B.无输出内容C.陷入死循环D.输出1 0 14.下面程序运行的结果是()。 #include #define HELLO ”lin” void main( ){printf(“HELLO”);printf(HELLO);} A.HELLOHELLO B.HELLO C.HELLOlin D.linHELLO 15.下面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80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实验1 简单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悉汇编语言运行、调试环境及方法。 2.掌握简单汇编语言程序的设计方法。 3.熟悉调试工具DEBUG,并运用DEBUG 工具调试程序。 二、实验内容 根据下列要求,编写汇编源程序,汇编连接汇编源程序,并利用DEBUG 工具调试程序,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1. 若X、Y、R、W 是存放8 位带符号数字节单元的地址,Z 是16 位字单元的 地址。试编写汇编程序,完成Z←((W-X) ÷5-Y)?(R+ 2) 。 2.试编写一个程序,测试某数是否是奇数。如该数是奇数,则把DL 的第0 位置1,否则将该位置0。 三、实验报告要求 1.程序算法流程图。 2.源程序清单。 3.程序运行结果。 4.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实验2 分支及循环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悉汇编语言运行、调试环境及方法。 2.掌握分支程序和循环程序的设计方法。 3.熟悉调试工具DEBUG,并运用DEBUG工具调试程序。 二、实验内容 根据下列要求,编写汇编源程序,汇编连接汇编源程序,并利用DEBUG工具调试程序,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1.编写汇编程序,统计某存储区若干个数据中英文字母的个数,并将结果在屏幕上显示。 2.从键盘任意输入一组字符数据,请编写汇编程序将该组数据加密后在屏幕上显示。参考加密方法是:每个数乘以2。(说明:本题的加密方法,同学们可以自己拟定) 三、实验报告要求 1.程序算法流程图。 2.源程序清单。 3.程序运行结果。 4.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实验3 子程序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悉汇编语言运行、调试环境及方法。 2.掌握子程序的设计方法。 3.熟悉调试工具DEBUG,并运用DEBUG工具调试程序。 二、实验内容 根据下列要求,编写汇编源程序,并利用DEBUG工具调试程序,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1.编程以十进制形式和十六进制形式显示AX的内容,并把两个显示功能分别封装成子程序dispDEC和dispHEX。 2.设在以EXAMSCORE为首地址的数据缓冲区依次存放某班10名同学5门功课的成绩,现要统计各位同学的总分,并将总分放在该学生单科成绩后的单元,并调用第1个程序封装好的子程序,以十进制方式显示统计情况,显示格式自行设计。请编程完成此功能。数据缓冲区参考数据定义如下: EXAMSCORE DB 01 ;学号 DB 89,76,54,77,99 ;单科成绩 DW ? ;该学生的总分 DB 02 ;学号 DB 79,88,64,97,92 ;单科成绩 DW ? ;该学生的总分 三、实验报告要求 1.程序算法流程图。 2.源程序清单。 3.程序运行结果。 4.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和基本模式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和基本模式 教学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传递教学信息的常规教学媒体一般有实物模型、挂图、幻灯、录音和录像等。多数媒体都是综合利用了人的祝听觉,而不同的媒体又有其各自的特性。如实物演示,能反映物体真实的外观、变化和运动过程,但只能显示其表面现象。而挂图是侧重于原理的分析,揭示内在规律。又如,录音设备是刺激听觉,在英语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幻灯是刺激视觉具有灵活、信息容量大的特点。录像同样是以刺激视觉为主的媒体,和幻灯相比,它侧重于反映事物的形象、色彩、运动,并能方便地控制重复、慢放、静止等操作。 现在,计算机迅速在发展和普及,已逐步在教学中发挥作用。计算机自身能力的提高,可以为教学应用的功能越来越多,尤其在物体窨动态演示,微观宏观变化规律演示,教与学良好的交互性,简单方便地操纵视听设备等方面充分体现出它优越的多媒体特性。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以下是常见媒体与计算机的特性和应用比较:

由此可见,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有利于教学上各种形式的优化组合,使学生多方位地了解知识,便于理解和记忆。 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有如下特点: 1、重点突出,可见度高 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研究物体空间结构的问题,使用实物模型,虽然能反映物体的立体构造和运动情况,但对于一些结构较复杂的物体由于受模式大小限制,每个部分体积都较小,可见度低。运用电脑三维绘图技术,能逼真地显示物体的立体构成,结合特写、放大的手段和用各种鲜艳的颜色区分,能配合教材内容,突出重点部分;配合文字解释、公式或定律等显示,能帮助学生形成窨思维,加深对研究对象的理解;运用动画的方法,能显示物体的运动和变化过程,在那些有关键性变化的地方,可以采用定格,分离出主要部分进行分析,也可以把变化过程分步慢放,配合对应的函数曲线、文字说明,深入细致地解释物体的运动和变化规律,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而上述这些效果,用一般的实物模型是无法做到的。 2、动图变字,灵活生动 通常的原理图、流程图、统计图、表格等,能清楚简洁地反映事物的各种特性和规律而得到广泛运用。电脑不但很好地显示这样的图形,而且能把静态图文变成活动的对象。如流水状的光点能显示变化的过程;图形部件的整块移动,能反映物体各部分的构成;色块的变化能归类,对比;解释文字闪烁、放大,或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动画图案,能引起人的注意等。而对于一些暂未讲到的次要的部分,能淡化或隐去,使讲课内容层次清晰,生动有趣,更好地突出教材要点。 3、声图文并茂,操作简便 各种教学媒体都各有其长短,有时候,需要运用多种设备才能满足教学要求。多种设备的运用,需要精心安排、调试和讲课配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效果。如一节课中要使用录音、录像、幻灯,老师频繁地忙于操作各种设备,必然会影响课堂的组织、讲课的连贯性,而且每上一次课都要把各种设备准备好。所以,这种课不管设计得多好,也只能在示范课、公开课来上,平时是不可能推广运用的。电脑的多媒体技术,能把各种设备的功能集于一身,其视频系统能方便地播放光盘影像,可把录像转换成文件存入电脑,随时调节器出来显示。声频系统可录音放音,操作十分简便。电脑演示幻灯,屏幕色彩华丽,变化多端,图文并茂,而一连串的操作只需每步按一次空格键而已,免去频繁换放幻灯片之苦。虽然编写程序用时较多,但编好后,运用简捷非常,再复杂的课例,都可以推广运用了。

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教学设计)

第 3 节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计算机程序的概念 2、掌握计算机程序的概念、计算机语言分类及其特征。 技能目标:通过阅读程序,学生主动探寻算法与程序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编程语言没有好坏之分,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语言深入学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计算机语言的概念。 2、高级语言的特征 难点:程序的编译与解释 三、教学过程 以九歌机器人七秒成诗引入新课 一)程序和程序设计 计算机能做很多的事情,包括各种控制活动,它们都是在程序的控制和指挥下进行的,可以这么说:离开了程序,计算机什么也干不了。 1、程序及其特征 (1)程序(Program):是一组操作的指令或语句的序列,是计算机执行算法的操作步骤。 2)程序的特征: 解决问题的每一个算法步骤对应着程序中的一个或多个语句实现一个或多个操作,每一个操作都有执行 对象。 在程序中被施行操作的对象称为数据。 除了有特殊的程序转向控制语句外,程序都是从第一条语句开始顺序执行。 2、程序的基本结构 1)顺序结构2)选择结构3)循环结构 3、程序设计:从分析问题、建立模型、设计算法、编写修改程序,一直到程序正确运行的整个过程。 (二)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是指人们编制程序所使用的计算机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1、机器语言 机器语言(machine Ianguage):把直接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计算机指令系统称为机器 语言。 机器语言特点: ①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可以被计算机直接执行,速度快,占用内存少。 ②编写程序相当繁琐。 ③程序不具有通用性。 2、汇编语言 汇编语言(assembly Ianguage):用符号和数字来代替二进制代码的计算机语言称为汇 编语言。 汇编语言特点: ①不能被计算机直接执行。 ②编写程序比机器语言方便得多。 ③程序不具有通用性。 3、高级语言 高级语言(high-level Ianguage ):由一系列按一定语法规则的语句组成(与计算机内部结构无关、通用、用其编写的程序需要“翻译”后才可执行) 咼级语言特点: ①不能被计算机直接执行。 ②易读、易改,编写程序方便。 ③程序通用性好。 补充:Basic语言的发展历程 BASIC ( Beginner' 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 的缩写,即初学者通用符号指令代码)语言简单易学,适合初学者。

c语言程序设计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课题8.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1.任务描述 在C程序开发过程中,常涉及到十、二、八和十六进制,这四种进位计数制及其等价转换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本系统以C语言为开发工具,综合运用递归、非递归、指针和数据文件技术开发一个进制等价转换系统,以辅助对进位计数制的学习。 具体要求: (1)十进制转换为base进制:实现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转换为八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的非递归算法。 (2)十进制转换为base进制:实现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转换为八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的递归算法。。 (3)十、八、十六进制互换:以数据文件形式保存三种进位计数制等价互换表,在此基础上实现其中任意两种进位数的等价转换。 (4)base进制转换为十进制:将需要转换的base进制数以字符数组形式存放,以指针技术读出并将其转换为等价十进制数。 (5)要求考虑界面设计,以方便用户使用该辅助教学系统。 2.要求 (1)可运行的源程序:开发能满足任务书要求的C程序,并调试通过。一个无法运行的程序,无论代码行如何庞大都毫无意义。 (2)课程设计报告:撰写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能反映课题分析、设计、开发、调试和运行的全过程。要求技术路线合理、内容基本正确、图表无重大错误。 3.《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应能完整反映课题的分析、设计、开发及调试全过程。应包含如下有机组成部分。 (1)任务描述:用文字对所做系统进行描述,不要拷贝任务书,是你做出来的系统描述。(2)系统概要设计:系统模块化设计,给出模块调用图,并用简洁的文字说明各模块所要完成的功能。 (3)系统详细设计,包括: ①数据结构设计:用文字、代码段或图示的方法说明本系统中所使用的全局数据结构(结构数组或文件或链表)。 ②模块接口设计:说明每个模块的入口及出口,给出函数原型说明。 ③流程图或盒图:给出各个模块的算法流程(必须)。 (4)系统实现:系统的交互界面截图、各种结果界面截图。 (5)系统调试:调试过程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解决措施。 (6)系统进一步扩充(可选):对进一步完善系统给出设想。

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考试复习资料

填空题 1、在微机中通常说是的cpu是指运算器和控制器。 2、C程序的运算符中赋值运算符的优先级仅高于逗号运算符。 3、在C语言中如果对函数f的类型未加显说明,则函数f的隐含类型是int型。 4、在对文件进行操作的过程中,若要求文件的位置回到文件的开头,应当调用的函数是rewind( )。 5、CPU、主存储器、和外部设备组成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6、存储器是计算机能够实现“存储程序”功能的硬件基础。 7、使用strcpy函数应包括的头文件是string.h。 8、定义文件指针fp的定义语句为FILE*fp。 9、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10、C程序中,函数体放在一对{}中。 11、在C语言中,输入操作是由库函数printf( )完成的,输入操作是由库函数scanf()完成的。 12、在函数外部定义的变量统称为全局变量,它们的作用域从定义之处开始,直到源文件或程序结束。 13、C语言中的文件,按存取方式可以分为顺序存取文件和随机存取文件。 14、在一个C源程序中,注释部分两侧的分界符分别为/*和*/。 15、在C语言中,如果实参是简单的数据类型,则函数形参和实参之间的数据传递,只能由实参传给形参。 16、一个C源程序中至少应包括一个名为main( )的主函数。 17、当函数类型和return语句中的表达式的类型不一致时,则应以函数类型为准。 18、C语言规定一维数组名代表一维数组的起始地址。 19、结构体是用户自己定义的一个集合体,它由多个成员组成,成员的数据类型允许不同。 20、C语言中的文件,按数据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 21、在系统总线上通常传输的三种信号是地址信号、数据信号、控制信号。 22、一个函数由函数说明和函数体两部分组成。 23、C语言中,函数在调用之前必须先定义。 24、指针数组的全部数组元素必须是指向相同数据类型的指针。 25、C语言规定,结构体变量的地址在数值上等于第一个成员的地址。 26、判断文件是否结束使用的函数是feof( )。 27、DOS的启动方法可分为冷启动和热启动。 28、C语言语句的结束标志是;。 29、C语言程序执行,在main( )函数中开始,在main( )函数中结束。 30、在C语言中,为赋值的auto变量的值是随机性。 32、指向数据类型相同的变量的指针px和py,若px=py,则说明px和py指向同一个变量。 33、文件是DOS管理的基本对象。 34、C语言中实型变量分为两种类型float和double。 35、在C语言中,为赋值的数值型static变量的值是0. 36、如果函数间传递的是地址值,函数的形参必须是指针变量。 37、从文件中一次读出一个字符的函数是fgetc( )。 38、按照与CPU的关系,存储器被分为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

辅助教育

计算机辅助教育模拟题一 1. 请分别说出术语CBE 和CAI 的全称,以及两者之间的不同。(答案) CBE:计算机辅助教育,Computer-Based Education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 Education 不同:CBE 是研究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包括所有以计算机为主要媒介进行的教育活动,也就是使用计算机来帮助教师教学,帮助学生学习,帮助教师管理教学活动和组织教学活动等。CAI 是CBE 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是指用计算机帮助或代替教师执行部分教学任务,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提供技能训练,直接为学生服务。 2. 请列举二个计算机辅助教育与教育变革的具体案例。(答案) 案例一:为解决迅速增长的学习需求与匮乏的高等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我国开始兴办网络大学。学员多为21 岁至35 岁之间的网络大学生,他们处于社会竞争前沿,原有的知识结构已不能满足新变化、新要求,必须不断深造,而网络大学成为他们继续求学的很好途径。案例二:教师角色的转变。在计算机辅助教育过程中,教师原本单一传授知识的作用在逐渐淡化,而指导学生怎样学习的作用将得到加强。教师可能是学习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协作者、学生的学习伙伴、信息化学习环境的管理者、学生学习的评价者、教学的研究者等。 3.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教授型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授型教学模式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答案) 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教授型模式是指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按教学的时间特

性,教授型教学模式主要有实时讲授与非实时讲授两种类型,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开展适合的授课方式。而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授型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面对面教学,必须在相同时间、地点教授相同的内容。 4.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设计应该遵循哪些基本的教育原则?(答案) 基本的教育原则:教育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艺术性原则,技术性原则。 5. 请了解目前课件制作工具的最新发展动态。(答案) 制作多媒体电子幻灯片的PowerPoint 软件,用于开发应用程序的Authorware、Director、Flash、方正奥思等和用于制作网上多媒体软件的FrontPage、Dreamweaver 等。 6. 运行中的网络课程能够很好维护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答案) 在网络课程的运行过程中,需要不断收集教师与学生的反馈意见、收集动态产生的教学数据,通过对这些意见和数据的分析处理决定是否需要对网络课程做进一步修订。这样根据需要,不断地完善网络课程,使其能持续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7. 试论研究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学法,具有什么意义、作用、和实际价值。(答案) 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教学法研究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法研究了,它是具体落实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可操作方法和技巧。通常意义上的教学方法研究主要涵盖了教材的组织处理、教学过程与步骤的设计安排、具体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即通常所说的"教法",它针对的是教材和学生两个要素。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教学法研

《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教学大纲 > 一、课程基本情况与说明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英文名称: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三)课程中文名称:计算机辅助教学 (四)授课对象:教育技术学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生。 (五)开课单位:工学院 (六)先修课程:教育技术学,学与教的基本理论,教学系统设计,多媒体技术基础和多媒体应用技术等。 (七)教材及参考书目 [1] 《计算机辅助教育》张琴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计算机辅助教学实用教程》王建华李晓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计算机辅助教学》师书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制作》人民邮电出版社 [5]《深入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制作》北京电子希望出版社 [6]《多媒体技术基础》,林福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年; [7]《计算机辅助教学基础教程》,林士敏,浦东电子出版社,2001年。 (八)课程性质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教育技术学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信息技术教育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主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CAI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课件开发技术和课件的规范化开发设计过程等内容进行介绍,并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讲述多媒体课件与网络课件的开发设计过程。同时,介绍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趋势及最新成果。 (九)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原理、教育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及步骤,熟悉并掌握使用多种多媒体创作工具来制作多媒体作品的方法。为将来从事教育软件开发或教学课件制作等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基础。 (十)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上机实验,作业,答疑,期末考查。教师在课堂上应详细讲授每章内容的重点、难点,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方法等内容的理解。 本课程上机实验学时不少于18学时;上机前教师预先布置实验题目;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及运用。 (十一)教学时数 教学时数:6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7,平时实验18,课程设计14) 学分数:3学分(2+1) 教学时数具体分配: 教学内容 实验/实践 合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