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洞内环和宇宙物质

黑洞内环和宇宙物质

黑洞内环和宇宙物质
黑洞内环和宇宙物质

由位于德国波恩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射电天文学科学家格尔德魏格特(Gerd Weigelt)领导的国际科学家小组揭开了在NGC 3783星系内部活跃区中神秘的内环碎片之谜。在智利的高原上,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阵列联合了其他三台红外望远镜通过干涉测量仪详细探索了这个巨型黑洞的行为。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物理系的博士后研究员塞巴斯蒂安(Sebastian Hoenig)认为:“这项研究的主要里程碑式的意义是直接探测到黑洞在成长阶段的图像数据。”

通过两个或者更多台相距较远的射电望远镜可进行干涉测量,从而“创建出”完整的观测目标图像。因为这样的图像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形成的组合图片可为天文学家提供惊人的细节信息。换句话说,干涉测量技术可使得现代天文学家获得无与伦比的目标信息。为了观测到NGC 3783星系中的神秘环形分布区域,使用干涉测量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科学家发现该环形区域所在的宇宙空间仅有0.7毫弧秒,大约是1°的500百万分之一。

如果通过传统的镜面成像光学望远镜,天文学家估计这个望远镜的直径将是至少100米,但是我们并没有能力制造出如此巨大的光学望远镜,因此干涉测量法是最好的选择。通过位于世界上不同地方的望远镜组成的干涉网,观测能力相当于一个直径130米的光学望远镜,是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阵列观测能力的15倍。该阵列中的每个望远镜直径为八米,大约为26英尺。观测数据显示,在距离黑洞一定位置的气体和尘埃发生混合,形成了圆环形的标志面并逐渐向黑洞移动。

由于星系核所发出的红外辐射,使得科学家们很容易对其进行观测。结果天文学家怀疑这个尘埃构成的环面很可能是黑洞的燃料。位于星系中的超级黑洞一般具有数百万倍的太阳质量,其周围一般存在着明亮而炙热的气体盘,我们将之称为吸积盘,当周围宇宙空间的物质落入黑洞之中时,就出发出辐射信息。而本次科学家们所观测到的圆环形面围绕在吸积盘分布,很可能是黑洞的燃料站,源源不断地向黑洞提供增长所需的物质材料。

来自于佛罗伦萨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格勒诺布尔(Grenoble)和尼斯(Nice)将作为下一组的科学家继续研究NGC 3783星系中的黑洞,他们将不断地收集关于活动星系核的详细图像资料。根据其中一个研究人员介绍:我们最大的兴趣是研究超大质量黑洞是如何从星系中央获得足够的燃料,并最终成长为我们目前所推算出的拥有数百万倍乃至数亿倍太阳质量的恐怖等级。同时,科学家们也在银河系中发现了超大质量的黑洞,通过对遥远星系中的黑洞探索,也有助于我们了解银河系黑洞的具体状况。

https://www.doczj.com/doc/3f11281892.html,

黑洞是怎样形成 黑洞形成的原因

黑洞是怎样形成黑洞形成的原因 黑洞,一直是宇宙中最神秘的的物质空间,许多科学家费尽心血也要探究其中的秘密,那么黑洞是怎样形成的呢?黑洞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黑洞是怎样形成的黑洞形成的原因 黑洞(Black hole)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超高质量天体,由于类似热力学上完全不反射光线的黑体,故名为黑洞。黑洞是由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尽而“死亡”后,发生引力坍缩产生的。黑洞的质量极其巨大,而体积却十分微小,它产生的引力场极为强劲,以致于任何物质和辐射在进入到黑洞的一个事件视界(临界点)内,便再无力逃脱,就连传播速度最快的光(电磁波)也逃逸不出。 黑洞就是中心的一个密度无限大、时空曲率无限高、体积无限小的奇点和周围一部分空空如也的天区,这个天区范围之内不可见。黑洞的产生过程类似于中子星的产生过程;某一个恒星在准备灭亡,核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迅速地收缩,塌陷,发生强力爆炸。当核心中所有的物质都变成中子时收缩过程立即停止,被压缩成一个密实的星体,同时也压缩了内部的空间和时间。但在黑洞情况下,由于恒星核心的质量大到使收缩过程无休止地进行下去,中子本身在挤压引力自身的吸引下被碾为粉末,剩下来的是一个密度高到难以想象的物质。由于高质量而产生的力量,使得任何靠近它的物体都会被它吸进去。黑洞开始吞噬恒星的外壳,但黑洞并不能吞噬如此多的物质,黑洞会释放一部分物质,射出两道纯能量——γ射线。 与别的天体相比,黑洞十分特殊。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它,科学家也只能对它内部结构提出各种猜想。而使得黑洞把自己隐藏起来的的原因即是弯曲的时空。根据广义相对论,时空会在引力场作用下弯曲。这时候,光虽然仍然沿任意两点间的最短光程传播,但相对而言它已弯曲。在经过大密度的天体时,时空会弯曲,光也就偏离了原来的方向。

可怕的“磁场怪兽” 带你见识太空发现十大最

可怕的“磁场怪兽” 带你见识太空发现十大最

除了地球,宇宙中还有许多千千万万个星体以及星系,而其中不乏非常奇怪的存在。以下为目前人类在太空中的10大最为奇特的发现。 旋转最快速的恒星 近期科学家制造最快旋转速度的人造物体,每秒旋转6亿次,但是它的直径仅有一米的百万分之四,相当于旋转速度为7500米/秒。事实上,宇宙恒星虽然体积庞大却毫不逊色,VFTS 102是迄今发现旋转最快速的恒星,表面线速度为44万米/秒(440公里/秒)。 最大的星系 银河系直径为10万光年,相比之下IC 1101星系则是庞然大物,它的大小是银河系的50倍,是迄今发现最大的星系,是1790年威廉-赫歇尔首次发现,目前这个星系距离地球10亿光年之遥。

最快恒星轨道周期 双星系统中的恒星运行速度非常快,HM Cancri双星系统是由两颗白矮星组成,白矮星是死亡恒星残骸,这两颗恒星的距离仅是地球直径3倍,以时速180万公里快速运行,彼此喷射着炽热气体和巨大能量,仅5.4分钟彼此环绕一周。 最快速的陨星

2012年4月22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上空可看到Sutter’s Mill陨星划过天空,它是迄今观测到运行速度最快的陨星,时速接近103000公里,相当于火箭发射速度的两倍。 最寒冷的恒星 通常人们会认为恒星是非常炽热、明亮,体积庞大,但有时一些恒星会让人们失望,褐矮星是最寒冷的恒星,位于天琴星座的褐矮星WISE 1828+2650表面温度仅有25摄氏度,比低体温症患者的体温还低10摄氏度。

最古老的天体 HE 1523-0901是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天体,是位于银河系的一颗恒星,以铀或者钍衰变测量其年代,可追溯至132亿年前,而宇宙的年龄为137亿年。 具有水分子化学迹象的星球 天文学家对类星体MG J0414+0534进行观测时发现它具有水分子化学迹象,这颗星球能放大一种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形成“水脉泽”,是一种类似激光的辐射物,这将证实在地球之外存在适宜生命的化学分子。

(宇宙)高中英语阅读短文《发现黑洞》及答案

(宇宙)高中英语阅读短文《发现黑洞》及答案 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时,天文学家召开全球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次直接拍摄到黑洞的照片。 阅读题目,回答问题 文本选自:The Guardian(卫报) Recently,scientists produced the first real image of a black hole,shining a light onone of the universe’s great mysteries,in a galaxy called Messier87.The image is not a photograph but an image created by the Event Horizon Telescope(EHT)https://www.doczj.com/doc/3f11281892.html,ing a network of eight ground-based telescopes across the world,the EHT collected data to produce the image.The black hole itself is unseeable,as it’s impossible for light to escape from it;what we can see is its even thorizon.The EHT was also observing a black hole located at the centre of the Milky Way, but was unable to produce an image.While Messier87is furtheraway,it was easier to observe,due to its larger size. The golden ring is the event horizon,the moment an object approaching a black hole reaches a point of no return,unable to escape its gravitational pull.Objects that pass into the event horizon are thought to go through spaghettification(意大利面条化),a process,first described by Stephen Hawking,in which they will be stretchedout like a piece of pasta by gravitational forces.

《宇宙简史》读后感

《宇宙简史》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的《宇宙简史》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刚开始读《宇宙简史》的时候,我觉得那些语言太深奥太专业太生僻了,怎么也看不懂,那文字中蕴含著宇宙独特而神秘的魅力,是在细细品味后才领悟到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霍金,全名史蒂芬·霍金,他生于1942年,是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现为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系教授,被誉为继爱因斯坦后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他用毕生精力研究黑洞和宇宙起源大爆炸原理,提出黑洞发射辐射的预言,在科学界引起革命性的轰动。霍金因为患有严重的肌肉萎缩症,只能无助的坐在轮椅上,但他克服了残疾的障碍,让思想遨游到无限的时空,揭开宇宙之谜,霍金既是残疾天才的典型,也是当代的大众文化偶像。他,是轮椅上的攀登者! 《宇宙简史》用迷人的表达方式讨论了宇宙的历史和将来、时间和时空的本性、黑洞等令人敬畏的主题,霍金用敏锐的直觉和坚定的推理直接挑战了已被广泛认同的传统量子学、大爆炸理论、甚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探寻时间和空间核心可望而不可及的秘密这

一未竟之业中,它将引导世界各地喜欢仰望星空的人探寻宇宙的秘密。 他认为的宇宙是一个或在膨胀或在收缩的空间,而且他还相信,宇宙是在一次爆炸中诞生出来的。而宇宙的原型是什么呢?在书中我找到了答案,宇宙原来只是一个星球,但它的密度非常高,光亮很大,终于在某一天,它突然爆炸了,这就形成了宇宙,虽然这只是假想之一,但这却是比较广泛的一种说法。 我们每天都会遥望星空,天上一颗颗璀璨的星星,我们所生活的家园——地球就是广袤无垠的宇宙的一小部分,我们心中难道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什么是宇宙?宇宙有多久的历史呢?宇宙是怎样产生的?还有与我们同处一个宇宙的邻居,那些肉眼看不见的物质,他们又是什么呢? 宇宙所带给人们无限的诱惑力,它等著我们去探索,去挖掘更多更多宇宙的谜底!霍金轮椅上的著作《宇宙简史》所不能解释的宇宙的谜语就等著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揭开! 亲爱的朋友门,你们是否也曾在许多个夜晚抬头仰望星空,看着头上那片广袤而幽远的星空思考着关于宇宙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宇宙中还存在着什么?等等问题……

霍金的宇宙黑洞论

[转载]霍金的宇宙黑洞论。 (2012-01-10 17:15:19) 转载▼ 原文地址:霍金的宇宙黑洞论。作者:花开花落 史蒂芬·霍金是英国著名宇宙学家,他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在轮椅上度过了大半生。他耗毕生精力研究黑洞普通物理学定理不再适用的时空领域和宇宙起源大爆炸原理,是畅销科普书籍《时间简史》的作者。 科学家认为宇宙中存在看不见的神秘黑洞,它的引力场是如此之强,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出来,这无疑是本世纪最具有挑战性、也最让人激动的天文学说之一。 据《每日电讯报》报道,世界著名宇宙学家史蒂芬·霍金宣布,他已经解开了黑洞最大的谜团之一。这一宣布立即在天体物理学界引起了轰动。霍金将于7月21日的一次科学会议上正式公开他的黑洞新理论:黑洞并非如他和其他大多数物理学家以前认为的那样“完全吞食”。 黑洞不只是破坏者 传统物理学观点一直认为,黑洞纯粹是一种破坏力量:黑洞将坠入其中的一切物体——无论是巨大的恒星残余还是星际尘埃全部摧毁,即使是光也难以逃逸出来。然而,霍金教授的最新研究有了惊人的发现,他推翻了自己过去的观点而倾向于认为,被吸入黑洞深处的物质的某些信息实际上可能会在未来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里慢慢释放出来,黑洞在星系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霍金推翻自己理论 1975年,霍金教授提出了“黑洞向外发出极少量辐射”理论,也就是众所周知的“霍金幅射”,为宇宙论做出了最重要的贡献。然而,他的理论也引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因为霍金同时宣称,这些幅射不包含被吸进黑洞中的物质的任何信息,一旦黑洞完全蒸发,关于黑洞的所有信息也就随之消失了。 可是,按照量子力学原理,这样的信息不可能轻易消失。所以近30年来,霍金曾经试图这样自圆其说:量子力学的原则在黑洞内部是行不通的。然而,他的这种解释并不被他的许多同行所认可。

2019《星海求知:天文学的奥秘》期末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40,共分) 1 泡利不相容原理具体指的是同一体系内的任意两个()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运动状态。(分)分 A、 电子 B、 质子 C、 中子 D、 原子核 我的答案:A 2 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上旋转时,哪种动作可以获得更快的转速()(分) 分 A、 下蹲和直立、双臂向上双腿向下并拢 B、 下蹲和单足点地,其余三肢全部横向伸展 C、 张开双臂和直立、双臂向上双腿向下并拢 D、 张开双臂和单足点地,其余三肢全部横向伸展 我的答案:A

3 中国古人记载的公元185年超新星爆发的文字中,有可能反映了恒星化学组成的变化的语句是()。(分)分 A、 客星出南门中 B、 大如半筵 C、 五色喜怒 D、 至后年六月消 我的答案:C 4 太阳的寿命预计还有()亿年。(分) 分 A、 46 B、 50 C、 100 D、 700 我的答案:B 5

理论上应该出现的在各个不同波段,辐射强度分布的情况,这种分布被称为( )。(分)分 A、 正太分布 B、 普朗克分布 C、 t分布 D、 泊松分布 我的答案:B 6 黑洞二字分别指的是()。(分) 分 A、 这个天体是黑色的和天体存在洞穴结构 B、 这个天体是黑色的和所有的物质在视界内都往中心奇点坠落 C、 任何电磁波都无法逃出这个天体和天体存在洞穴结构 D、 任何电磁波都无法逃出这个天体和所有的物质在视界内都往中心奇点坠落 我的答案:D 7 以下哪位华裔科学家对暗物质探索的贡献最大()(分) 分

A、 杨振宁 B、 李政道 C、 丁肇中 D、 朱棣文 我的答案:C 8 太阳系的6重物质界限中,没有太“大块”的天体物质的是哪一重()(分) 分 A、 小行星带 B、 柯伊伯带 C、 奥尔特云 D、 太阳风的最远范围 我的答案:C 9 暗物质的特征不包括()。(分) 分 A、

宇宙中各种神奇的现象大盘点

宇宙中各种神奇的现象大盘点 宇宙有很多东西都会让我们发现到更加多的不解问题,而关于宇宙的一切,相信很多科学家都在因此在不断的探索。下面是分享的太空中神奇现象,一起来看看吧。 冥王星上的冰比钢铁还要坚硬 冥王星,因为距离太阳最远,所以也是太阳系里最冷的天体。最低温度可降到华氏-390度。毋庸置疑,冥王星的表面全是冰,但是它跟地球上的冰还是有一点点区别的。因为极度的寒冷冥王星特别僵硬,事实上它比钢铁还要坚硬。 天比年长 众所周知,地球绕地轴一周是一天的时间,绕地球一周是一年的时间。每一个行星这样运转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一个诡异的事实是金星需要243个地球日才能绕自己的轴运动一周,但是围绕太阳却只需要225个地球日。在新的一天来临之前,一年已经过去了。 在太空里暴露肌肤会出现什么情况 人的肉体直接暴露在太空中会发生什么状况是个谜。官方的的理论是当你在太空里待上90秒以后,许多东西会伤到你的肉身。首先,太空中的气体会像刺一样膨胀,形成的气泡可以立刻让人毙命。身体里的水会汽化,嘴巴和眼睛里的水分会沸腾,肌肉里的水分则会蒸发导致膨胀。失明、冻掉鼻子、皮肤会烧伤。有趣的是,心脏和大脑还

会继续工作90秒钟。理论上来讲,在后九十秒钟以前吸一些液压氧气会让轻伤完全恢复。 地球的重量 地球的重量不是一成不变的。虽然科学家在确切的重量上还达不成一致,但是他们都同意地球因为有陨石、大气灰尘和彗星星尘每一天都在变重。据说每一年地球的重量都会增加10000-100000吨。 在太空呆着会长个儿 当一个人在太空中的时候他会长个儿。在地球上的时候,脊椎会因为重力而被压缩。但是当一个人在真空的太空中时,脊椎会尽最大可能变长。每一个宇航员在太空中大约会长2英尺。 心脏会变 除了脊椎以外,人的心脏也会改变一些才能适应太空的环境。根据太空生物学家的说法,心脏会变小,抽送的血液也会变少。当一个宇航员处于一个重力比较小的环境时,血液会从较低的部分流向心脏和大脑,这会让心脏暂时变大。这会导致血容量变大,多余的液体会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但是这时心脏也会变小,抽送的血液也会变少。这就是许多宇航员回到地球以后会头晕的原因。 盘点宇宙神秘现象该领域最权威的两大专家、物理学家安德烈-林德和阿兰-古思认为,即便存在其他的宇宙,也是在离我们非常遥远的空间,我们永远不会与其发生接触;他们的同行保罗-J-斯坦哈特和尼尔-图罗克择坚持认为平行宇宙存在于不同的时间点;而马克斯-特格马克和已故科学家丹尼斯-夏默则认为其他的宇宙与我们所在的

3.宇宙黑洞的教案

宇宙中的黑洞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理解黑洞的形成机理,掌握黑洞的分类,了解宇宙黑、白、虫三洞 教学重点:黑洞的探测与发现,致密恒星(黑洞)的喷流,黑洞的分类 教学难点:生成黑洞的机理 课时分配:用于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宇宙片的讲授,可参考下列课时分配 一、黑洞的观测与发现0.5课时 二、致密恒星(黑洞)的喷流0.5课时; 三、黑洞的分类0.5课时; 四、黑洞、白洞、虫洞及时空旅行0.5课时 授课内容:宇宙中的黑洞 课后讨论: 1.历史上科学家对黑洞是怎样预言的?根据是什么? 2.黑洞家族都有哪些成员,各有什么特点? 3.探测黑洞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4.目前已初步探测到哪些可能是黑洞的天体? 5.通过上网浏览搜集关于“超级大黑洞”的报道资料,你从这些资料能够得 出怎样的认识和推断? 6.通过上网浏览和查阅文献,归纳克尔黑洞的资料 黑洞物理学是用物理方法研究黑洞的形成、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天体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对黑洞的研究、探讨不论对物理学还是天文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1.科学家的预言 黑洞早在18世纪就已提出,直到本世纪70年代才开始了广泛而富有成效的研究。 (1). 拉普拉斯预言的黑洞 1798年,法国天文学家皮埃尔·西蒙·马奎·德·拉普拉斯(1749~l827年)提出: 一个密度如地球而直径为太阳550倍的天体,通过引力的吸引作用,可以将全部光线捕获,成为不可见的天体,成为人们看不见的“黑洞”。拉普拉斯的预言,初看好像很“离奇”,其实它是建立在牛顿经典力学基础上的,可以用中学物理知识来加以理解。 我们知道,要想使人造地球卫星能绕地球运行,它的发射速度必须至少达到1V =R GM =7.9公里/秒,其中G 为引力常数,M 为地球质量,R 为地球半径。V 1通常称为“第一宇宙速度”。如果发射速度小于V 1,卫星就会被地球引力吸回地面。如果我们想使飞船脱离地球,那么火箭发射速度必须至少达到2V = R GM 2=l1.2公里/秒,通常称为“第二宇宙速度”。根据这个道理可以推测:如果一个天体,其质量很大而半径很小,则它的“表面脱离速度”就可达到光速;也就是说,连从它表面发射的光也要被引力吸住而跑不出去,那么其它运动物体也都跑不脱。这个天体就是黑洞。

2020高考作文考前突击100+个优秀作文名段【刘希国】

2020高考作文考前突击100+个优秀作文名段 100个名段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退得洒脱,退得自如;“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退得狂放,退得豁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退得高傲,退得激情……面对功名,他们选择了退;面对污浊,他们选择了退。(“进与退”话题) 2.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退隐田园,所以这个世界上多的不是一个勾心斗角的陶氏县令,而是一个“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隐士,一个为千百年来所有隐士缔造了一种精神的五柳先生。是李太白满身傲骨,进则仕途不顺,于是愤然辞官,骑着他的那头白鹿流连祖国名山大川,从此这个世界上多的不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刀笔吏,而是一个万古流芳的诗仙的李白。是司马迁的含垢苟活,身受腐刑,却立志于《史记》,因而人们的书案上多了一部“史家绝唱”,而不是一具被暴尸荒野的孤魂野鬼……他们都是进而不成,退而有成的典范。(“进与退”话题) 3.生活中也有太多太多的需要,需要我们放弃,平和地退后一步,看海阔天空,看天高云淡;听,秋水边垂钓的智者笑侃“子非我,焉知我不知鱼之乐”;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人谈“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听,梅妻鹤子的先生歌“疏影横斜水清

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他们退出了官场,放弃了本也不该属于他们的世界,却走进了那片仅属于自己的天堂。正如著名诗人郭小川所说:“能做擎天柱就做擎天的柱,能做摇船橹就做摇船的橹。”(“进与退”话题) 4.殊不知退不是战场上的丢盔弃甲,不是困难前的畏葸不前,不是性格上的懦弱胆小,也不是能力上的先天不足……正相反,退是“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气魄,是一点血脉报世仇的勇气;是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智慧,是李白那“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迈。因为退,便有了曹操典韦被杀之怒的班师回城;因为有退,便有了诸葛孔明高居于卧龙岭上谈海内之事,咏旷达之歌……就这样,历史上少了一个尽职尽责忤君而死的愚臣,却多了一位推动历史的千古名相;这样,历史上少了一次惊天动地的生死对决却换来了魏国的强大昌盛;这样,世间少了一个奔波求职的文人骚客却多了一位彪炳千秋万世景仰的军神的形象。退,并不是简单的退却;也不是目的本身,是达到最终飞速前进的智慧(“进与退”话题)。 5.其实在实际生活中争是主旋律,弃是小插曲。我们为理想而争,为荣誉而争。就这样,一个“争”字让一个身高不过1.65的小个子铸造了辉煌的法兰西帝国,雄踞欧罗巴;一个“争”字使那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在“二战”中纵横捭阖,将法西斯的旗帜永远丢进了历史的垃圾筒;一个“争”字让创维集团开拓进取终于改变了中国电视

宇宙十大黑洞

1.宇宙中质量最大的黑洞 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黑洞是宇宙中的“怪物”天体,其周围的引力环境非常恶劣,强大的引力使得光都无法逃脱黑洞的控制,黑洞存在各种各样的大小,有恒星际黑洞,也有位于星系中央的超大质量黑洞。几乎所有的星系中央都拥有质量至少达到太阳质量百万倍的黑洞,科学家发现的最大质量黑洞位于NGC 3842星系中,距离我们大约3.2亿光年,质量达到97亿倍太阳质量,另外一个位于NGC 4889中的黑洞质量可能更大。 2.宇宙中质量最小的黑洞 科学家发现的质量最小黑洞小于三倍太阳质量,其编号为IGR J17091-3624,是理论上黑洞形成的质量下限,这个黑洞可能非常小。

3.喜欢吞噬“黑洞”的超大质量黑洞 任何一个不断靠近黑洞的天体都会被黑洞吞没,即便是黑洞也不例外,科学家目睹了一个质量较小的黑洞被更大质量黑洞吞噬的现象,这个宇宙惨剧发生在NGC 3393星系中,一个3000万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吞噬了100万倍太阳质量的黑洞。 4.神奇的“子弹发射”黑洞 当物质被吸入黑洞时,就会释放出辐射来,科学家发现H1743-322黑洞释放的“子弹”速度达到四分之一光

5.宇宙中最老的黑洞 宇宙中最老的黑洞是ULAS J11200641,其诞生于宇宙大爆炸后大约7.7亿年,也就是说它的年龄达到130亿年左右,那么它的质量会是多大呢,科学家估计为20亿倍太阳质量,其成长过程是个未解之谜。 6.宇宙中最“亮”的黑洞 黑洞虽然具有强大的引力场,但是其也会发出“亮”光,它们在吸积物质时会释放出辐射,尤其是类星体,科学家发现类星体3C273甚至可发出可见光波段内的光

黑洞内环和宇宙物质

由位于德国波恩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射电天文学科学家格尔德魏格特(Gerd Weigelt)领导的国际科学家小组揭开了在NGC 3783星系内部活跃区中神秘的内环碎片之谜。在智利的高原上,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阵列联合了其他三台红外望远镜通过干涉测量仪详细探索了这个巨型黑洞的行为。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物理系的博士后研究员塞巴斯蒂安(Sebastian Hoenig)认为:“这项研究的主要里程碑式的意义是直接探测到黑洞在成长阶段的图像数据。” 通过两个或者更多台相距较远的射电望远镜可进行干涉测量,从而“创建出”完整的观测目标图像。因为这样的图像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形成的组合图片可为天文学家提供惊人的细节信息。换句话说,干涉测量技术可使得现代天文学家获得无与伦比的目标信息。为了观测到NGC 3783星系中的神秘环形分布区域,使用干涉测量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科学家发现该环形区域所在的宇宙空间仅有0.7毫弧秒,大约是1°的500百万分之一。 如果通过传统的镜面成像光学望远镜,天文学家估计这个望远镜的直径将是至少100米,但是我们并没有能力制造出如此巨大的光学望远镜,因此干涉测量法是最好的选择。通过位于世界上不同地方的望远镜组成的干涉网,观测能力相当于一个直径130米的光学望远镜,是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阵列观测能力的15倍。该阵列中的每个望远镜直径为八米,大约为26英尺。观测数据显示,在距离黑洞一定位置的气体和尘埃发生混合,形成了圆环形的标志面并逐渐向黑洞移动。 由于星系核所发出的红外辐射,使得科学家们很容易对其进行观测。结果天文学家怀疑这个尘埃构成的环面很可能是黑洞的燃料。位于星系中的超级黑洞一般具有数百万倍的太阳质量,其周围一般存在着明亮而炙热的气体盘,我们将之称为吸积盘,当周围宇宙空间的物质落入黑洞之中时,就出发出辐射信息。而本次科学家们所观测到的圆环形面围绕在吸积盘分布,很可能是黑洞的燃料站,源源不断地向黑洞提供增长所需的物质材料。

2019《星海求知天文学的奥秘》期末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40,共 40、0 分) 1 泡利不相容原理具体指的就是同一体系内的任意两个()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运动状态。(1、0分) 1、0分 ?A、 电子 ? ?B、 质子 ? ?C、 中子 ? ?D、 原子核 ? 我的答案:A 2 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上旋转时,哪种动作可以获得更快的转速?()(1、0分) 1、0分 ?A、 下蹲与直立、双臂向上双腿向下并拢 ? ?B、 下蹲与单足点地,其余三肢全部横向伸展 ? ?C、 张开双臂与直立、双臂向上双腿向下并拢 ? ?D、 张开双臂与单足点地,其余三肢全部横向伸展

我的答案:A 3 中国古人记载的公元185年超新星爆发的文字中,有可能反映了恒星化学组成的变化的语句就是()。(1、0分) 1、0分 ?A、 客星出南门中 ? ?B、 大如半筵 ? ?C、 五色喜怒 ? ?D、 至后年六月消 ? 我的答案:C 4 太阳的寿命预计还有()亿年。(1、0分) 1、0分 ?A、 46 ? ?B、 50 ? ?C、 100 ? ?D、 700

我的答案:B 5 理论上应该出现的在各个不同波段,辐射强度分布的情况,这种分布被称为( )。(1、0分) 1、0分 ?A、 正太分布 ? ?B、 普朗克分布 ? ?C、 t分布 ? ?D、 泊松分布 ? 我的答案:B 6 黑洞二字分别指的就是()。(1、0分) 1、0分 ?A、 这个天体就是黑色的与天体存在洞穴结构 ? ?B、 这个天体就是黑色的与所有的物质在视界内都往中心奇点坠落 ? ?C、 任何电磁波都无法逃出这个天体与天体存在洞穴结构 ? ?D、 任何电磁波都无法逃出这个天体与所有的物质在视界内都往中心奇点坠落

宇宙十大奇怪现象

我们的宇宙实在是太奇怪了。尽管诸如量子论、相对论和太阳中心说等前瞻性理论现已被普遍接受。科学仍在继续向我们展示,宇宙中还存在许多令人费解的现象。 10负能量(Negative Energy) (译者注:1. Casimir Plates卡西米尔盘子;2.Vacuum fluctuation,真空涨落) 理论上,绝对零度?273.15°C应该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在此温度下所有粒子运动完全停止。但是因为在量子力学中,每个粒子都有被称为“零点能量”的最低能量;因此实际上你永远无法把东西冷却到绝对零度。更显著的是:不但粒子有最低能量,真空也有,即“真空能量”。只要做一个相当简单的实验,就能证明“真空能量”的存在。在真空中放入两个金属盘子,让它们靠拢,当盘子间的距离缩小到一定程度时,它们会自动吸附在一起。这是因为盘子间的能量只能在特定频率共振,而盘子外的真空能量几乎可以在任何频率共振。由于盘子外的能量要大于盘子间的能量,盘子被挤压在一起。盘子靠得越近,压力越强。在约10纳米间距的时候,这种效应(卡西米尔效应)会产生1个大气压的压力。因为盘子间的真空能量要低于正常的零点能量,被称为负能量。负能量有一些不寻常的属性。 比方说,在负能量真空中,光速要比在正常真空中快。也就是说有一天,我们可能在类似负能量的真空泡泡中以超光速飞行。虽然理论上可能存在可穿越的虫洞,但是虫洞会在产生的瞬间即刻消失,无法保持打开的状态。而负能量却可以用来顶住打开的可穿越虫洞。负能量还会导致黑洞蒸发。真空能量常被各种理论模型描述为突然产生和湮没的虚拟粒子。因为只要粒子在产生后马上湮没就不会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但是,如果两个粒子在黑洞的视界产生,就有可能一个粒子从黑洞中逃逸,另一个却掉了进去。这样它们就不可能消失,两个粒子都变成负能量。(译者注,通常真空的粒子被认为是成对出现成对消失。)当负能量粒子掉进黑洞,它会降低而不是增加黑洞的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粒子会最终导致黑洞完全蒸发。由于最初这个理论是斯蒂芬-霍金提出的,从黑洞中逃逸的粒子被称之为霍金辐射。这是第一个被接受的量子论和广义相对论的统一理论,也是霍金迄今为止最伟大的科学成就。 9惯性系拖拽(Frame Dragging)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有一个预测:当一个巨大的物体移动时,会拖拽周围的时空,从而拉着附近的物体一起动。不管巨物是平移还是旋转,都会如此。虽然这种效应非常微弱,但是已经被实验证明确实存在。2004年发起的重力探测器B实验,就是为了测量地球附近的时空扭曲。虽然干扰源比预期要大,惯性系拖拽效应测量的不确定性为15%。(译者注:换句话说,惯性系拖拽效应存在的可能性高达85%。)进一步分析有望更大程度上减少测量的不确定性。 实际测量与预测结果非常接近:由于地球旋转的缘故,轨道上的探测器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每年拉近2米左右。这纯粹是由于地球的庞大体重造成周围的时空扭曲,从而产生的惯性系拖拽效应所致。但是探测器是感觉不到这种额外加速的,因为探测器本身并没有加速,而是它所在的时空拖拽所致。这就像拉扯桌子底下的地毯,桌子会动,但不是桌子自己在动。(译者注:这与禅意“不是风动,而是心动”何其类似。心扭曲了眼中看到的时空倒影,导致时空倒影中的物体跟着一起波动。) 8同时性的相对性(The relativity of simultaneity) 同时性的相对性是指,两件事情同时发生与否是相对的,取决于观察者所在的方位。这是奇特相对论的奇怪推论,对于不是发生在同一地方的任何事件都适用。比如说,如果在火星和金星各放一束烟花,某个方位的太空旅行者可能会说它们同时发生(如果两束烟花的光线同时到达他的眼睛);另一个太空旅行者可

每个黑洞里都有一个宇宙

每个黑洞里都有一个宇宙 北京时间4月19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物理学家表示,我们的宇宙就像是俄罗斯套娃的一部分,可能栖身于一个黑洞内,而这个黑洞本身又是一个更大宇宙的一部分。反过来,迄今在宇宙中发现的所有黑洞——从微小黑洞到超大质量黑洞——可能都是通向其他世界的通道。 黑洞是宇宙间的通道 根据一个离奇古怪的新理论,黑洞其实是宇宙间的通道——一种虫洞。从理论上讲,虫洞是连结白洞和黑洞的多维空间隧道,无处不在,但转瞬即逝。这种理论认为,黑洞吸收的物质没有如预测的那般被破坏成一个点,而是在黑洞的另一端喷涌出一个“白洞”。所谓白洞是广义相对论预言的一种与黑洞相反的特殊天体。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物理学家尼克蒂姆-波普拉维斯基(Nikodem Poplawski)日前在《物理快报B辑》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学模型,用以描述坠入黑洞物质的螺旋运动。按照波普拉维斯基得出的方程式,这种虫洞是“时空奇点”的切实可行的替代物,著名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预测“时空奇点”存在于黑洞的中心。 根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方程式,奇点形成于特定区域内物质过于稠密的时候,所以,这种事情可能会发生于黑洞的超密度中心。爱因斯坦的理论认为,奇点不占用任何空间,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这一概念得到了大量间接证据的支持,可由于听上去离奇古怪,使得许多科学家难以接受。 如果波普拉维斯基的理论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这些科学家可能会改变他们的立场。根据新的数学模型,黑洞吸收并看似破坏的物质实际上被驱逐出去,成为另一世界中星系、恒星和行星的基础物质。波普拉维斯基表示,黑洞为虫洞的概念或能解释现代宇宙学的某些谜团。例如,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以奇点为起点开始演变的。 诸多谜团或迎刃而解 不过,这种奇点是如何在大爆炸后的第一时间形成的,科学家对此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波普拉维斯基指出,如果我们的宇宙诞生于“白洞”而非奇点,“将会解决黑洞奇点这道难题,而大爆炸奇点也将迎刃而解。”另外,虫洞或许还能解释伽玛射线爆发的成因。伽玛射线爆发是宇宙中强度第二大的爆炸,仅次于宇宙大爆炸。 伽玛射线爆发发生于已知宇宙的边缘,似乎与遥远星系中的超新星(即恒星爆炸)存在联系,但准确来源还是一个谜。波普拉维斯基认为,伽玛射线爆发可能是另外一个宇宙在释放物质,这些物质也许通过那些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逃到我们的宇宙,虽然尚不清楚整个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波普拉维斯基说:“这个概念有点儿疯狂,但结果谁又知道呢?”目前至少有一种办法可以验证波普拉维斯基理论是否正确:宇宙中的一些黑洞旋转,如果我们的宇宙诞生于一个同样旋转的黑洞,那么宇宙应该“继承”了这个“母宇宙”的旋转特性。据波普拉维斯基介绍,如果未来的实验证明宇宙以其偏爱的方向旋转,这将是支持他的虫洞理论的间接证据。 物理学家表示,虫洞理论或许还有助于解释宇宙某些特征源于理论预测的原因。根据标准物理学模型,在大爆炸以后,宇宙的弯曲度应该随时间增加,所以在137亿年过后,我们应该处于一个封闭、球形宇宙的表面。然而,大量观测数据表明,宇宙四面八方都是扁平的。此外,来自早期宇宙的光线数据表明,在大爆炸刚发生后,宇宙中一切物质的温度都大体相同。 这意味着,我们在宇宙相反水平线看到的最遥远天体曾经距离我们的宇宙非常近,以致

时间简史

时间简史 1概述 [时间简史]是一本书,所描绘的时间是''霍金时间'', 史蒂芬·霍金 时间简述English name: Dr. Hawking born in Oxford,England in 1942 时间的本质:时间随宇宙的变化而变。时间是因变量。Deng's时间公式 t=T(U,S,X,Y,Z......)。 U-宇宙;S空间,XYZ,......事件,顺序。 时间是宇宙事件秩序的计量。 自认“黑洞悖论”错误,在2004年7月,霍金修正了自己原来的观点,承认“信息守恒”。因为宇宙论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所以作为宇宙里高等生物的人类不会满足于自身的生存和种族的绵延,还一代代不懈地探索着存在和生命的意义。但是,人类理念的进化是极其缓慢和艰苦的。从“亚里士多德”到“托勒密的地心说”到“哥白尼-伽利略的日心说”的演化就花了2000年的时间。令人吃惊的是,尽管人们知道世间的一切都在运动,只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因哈勃发现了红移定律后,宇宙演化的观念才进入人类的意识。人们甚至从来没有想到过宇宙还会演化。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表明,宇宙的物质在引力作用下不可能处于稳定的状态。即使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为了得到一个稳定的宇宙模型,他曾将宇宙常数引进理论中。他们都希望在自己的理论中找到稳定的宇宙模型。可见,宇宙演化的观念并不是产生于这些天才的头脑之中。 将哈勃的发现当成现代宇宙论的诞生是公平的。哈勃发现,从星系光谱的红移可以推断,越远的星系以越快的速度离开我们而去,这表明整个宇宙处于膨胀的状态。从时间上倒溯到过去,估计在100亿到200亿年前,曾经发生过一桩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即宇宙从一个极其紧致、极热的状态中大爆炸而产生。伽莫夫在1948年发表的一篇关于热大爆炸模型的文章中作出了一个惊人的预言,早期大爆炸的辐射仍残存在我们周围,不过由于宇宙膨胀引起的红移,其绝对温度只余下几度左右,在这种温度下,辐射是处于微波的波段。但在1965年彭齐亚斯和威尔逊观测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之前,人们并不认真对待此预言。 一般认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用于描述宇宙演化的正确的理论。在经典广义相对论的

黑洞的简单介绍

黑洞的简单介绍 摘要:黑洞,是20世纪以来的一个一直热门的研究课题,但是由于黑洞的不可直观性,使得许多关于黑洞的理论还只是建立在推论与猜想上。关于黑洞,在本文中我主要简单介绍了一下关于黑洞的形成(即黑洞是由一些足够大的星体不停坍缩而形成的),黑洞的视界及内部的奇点(奇点量子效应),和黑洞的消亡。 关键词:黑洞坍缩视界奇点量子效应 序言 根据科学家们的推算,宇宙大爆炸大约发生在137亿年以前。宇宙大黑洞,是一个从爱因斯坦建立广义相对论以后最重要的物理理论结果,也是现在唯一一个可以统一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同时又可以使人类在对物理极至理论的探索道路上继续迈进的一种星体。黑洞是神秘的,说它神秘是因为:黑洞是位居宇宙空间和时间构造中的一些深不见底的类似井状的东西,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包括光在内的任何物体都无法逃脱被吸入的命运。这就使得人们对于黑洞的研究变得异常困难:它既不向外散发能量,也不表现出任何形式的能量,人们根本无法看到它。因此,人们对于黑洞的研究就象是对一种看不见的东西进行研究。我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大家介绍一下黑洞的形成,黑洞的视界及黑洞内部的奇点,以及黑洞的消亡。对于研究黑洞,我认为这是必须了解的。 一黑洞的形成 早在1795年,法国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拉普拉斯就曾指出,在一个质量足够大的星球表面,光线是不可能逃出去的。按照牛顿引力理论,每个星体都有一定的逃逸速度。地球

的逃逸速度就是所谓第二宇宙速度,大约是11公里/秒。对质量大而体积小的天体来说,这个逃逸速度可能大于光速。在这种情况下,星体发的光也不能发射到远处去。因而,在外部看来,它就是一个不发光的天体。可以称它为牛顿理论中的黑洞。不过,我们已经知道,牛顿的引力理论在原则上是不能处理光的问题的,我们不能轻信这个结果。 广义相对论中依然存在无限引力坍缩的过程。设想一个人正站在发生坍缩的星体表面。他持有一盏强大的灯。在坍缩之前,引力场还很弱,他的灯光可以向四面八方发射出去。光线大体都沿着直线传播。当恒星开始坍缩后,质量逐渐集中到越来越小的范围之中。当恒星的尺度减小时,它的表面引力就变得越来越大,引起光线变曲。最初,只有那些在水平方向的光线才有明显弯曲,这些被弯曲的光线并没有发射出星体,而是折回到星体表面。坍缩继续下去,灯的光线将越来越收拢。最后,所有的光线都不再能逃离星体表面。我们说,这是恒星缩小到它的“视界”之内了。落进视界之内的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再被外界的观测者看到。这就形成了黑洞。 “视界”就是黑洞的表面。质量为十个太阳质量的恒星,它的视界半径约为30公里。也就是说,当这种恒星坍缩到半径约30公里的大小时,就开始成为黑洞。任何进入视界的东西,都不可能再出来。而且,当一颗坍缩的星,收缩到自己的视界之内以后,就再也没有任何物理过程可以阻止住它进一步的坍缩。它必将无限的坍缩下去,最终变成一个点,在这个点上许多量都变成无限大,所以它叫做“奇点”。 在坍缩过程中,星体越来越暗,因为能逃出去的光越来越少。恒星变暗的过程是极其快的。一颗质量为十个太阳质量的星体,在开始坍缩后约百分之一秒,就几乎完全看不见了。 通常,黑洞是无法被发现的,但是也有例外:如果在它附近有气团,则会产生飞向黑洞的气流,于是气流也暴露了黑洞的位

宇宙中十大最亮恒星排名

宇宙中十大最亮恒星排名 10.天狼星 天狼星是大犬座A星,是全天最亮星,但是暗于金星。天狼星是天狼星A,还有天狼星B,直径为1603600千米。 9.老人星 老人星(Canopus)即船底座α,距离太阳系约310光年。亮视星等-0.72,绝对星等-5.53,亮度在恒星中仅次于天狼星,为全天第二亮恒星。西方圣诞老人的由来。在东方有南极仙翁之称。性情仁厚,也有寿星的说法,但并非主人命寿数。 8.阿尔法双星

半人马座α星,又称南门二,位于天空南方的半人马座,是一颗三合星系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系统。综合视星等为-0.27等(超过第3亮的大角星),绝对星等为4.4等。南门二也作为南十字星座最外围的指引而闻名,因为南十字星座的位置太过南边,所以大部分的北半球都看不到。传闻当年郑和下西洋,就是用它来指引方向。 南门二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系,只有4.37光年(约277,600天文单位)。比邻星(Proxima Centauri)通常被认为是这个恒星系的成员,距离太阳只有4.24光年。 7.大角星 每到5月下旬,沿着北斗七星斗柄几颗的曲线顺势延伸出去,画出一条大弧线,就可以在天顶附近的星空,找到一颗呈橘红色的、光耀夺目的亮星—大角。在大角之北有5颗2等和3等的小星,与大角一起排列成风筝或船帆的形状。

6.织女星 织女星又称为织女星或天琴座α(αLyr,αLyrae)是天琴座中最明亮的恒星,在夜空中排名第五,是北半球第二明亮的恒星,仅次於大角星。它与大角星及天狼星一样,是非常靠近地球的恒星,距离地球只有25.3光年;它也是太阳附近最明亮的恒星之一。在中国古代的「牛郎织女」神话中,织女为天帝孙女,故亦称天孙。 5.五车二 五车二(御夫座α)是御夫座最亮的恒星,也是全天第六亮星,在北半球仅次於天狼星、大角星和织女星,是北天第四亮星。它的英文名称源自拉丁文,原意是小山羊。拜耳命名法指定它是α星,缩写为αAurigae、αAur或Alpha Aur。虽然以裸眼看它似乎只是一颗恒星,但它实际上是一个恒星系统,是由4颗恒星组成的两对联星。第一对的两颗暨大且亮,是G-型巨星,每颗的直径都是太阳的10倍,质量是太阳质量的2.5倍,在很靠近的轨道上互绕著。这两颗星各自的名称是五车二Aa和五车二Ab,未来也都会逐渐冷却和膨胀,演化成为红巨星。第二对,与第一对相距大约10,000天文单位,且两颗都是黯淡、低质量、和相对较低温的红矮星。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五车二H和五车二L,而从C到G和I到K,

《宇宙与大自然的奥秘》读书心得精选范文5篇

《宇宙与大自然的奥秘》读书心得精选范文5篇 宇宙与大自然的奥秘》读书心得/《宇宙与大自然的奥秘》读书心得1 今天我看了一本关于宇宙科学的书,书中描述了宇宙是由无数颗恒星,行星和行星的卫星组成的。其中有一颗蓝色的星球在夜以继日的转动着,这就是我们的地球。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太阳是一颗会发光,会发热的恒星,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万物将无法生存。夜晚到来时太阳跑到哪里去了呢? 那是因为地球在围绕太阳旋转的同时,像个陀螺一样自转着,朝向太阳的一面就是白天,背对太阳的一面就是夜晚。告诉我火箭是如何升上太空,人类怎样登上月球的……明白了宇航员在太空的空间站如何吃饭,如何理发,如何上洗手间。航天飞机可以容纳大型人造卫星或运输建造空间站所需的原材料。 它还有一个机械臂,可以将人造卫星或其他人造天体移动到指定位置。今年暑假神州九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十天后神州九号的返回舱安全降落。看到返回舱里走出来的宇航员叔叔和阿姨,我心里无比激动。在心里暗下决心,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后也要当一名宇航员,踏上宇宙飞船探索太空的奥秘! 《宇宙与大自然的奥秘》读书心得2 我是个外表文气的女孩,可有着一个古灵精怪的心!平时,最爱捣腾一些稀奇古怪事情,看一些《__大冒险》、《__未解之谜》之类的

书籍,奶奶都笑我:我的孙女以后想成为探险家! 笑归笑,我就是喜欢探索奥秘,喜欢天马行空地幻想。 曾经读过一本《宇宙未解之谜》,深深地这本书吸引。这本书由五个部分组成:浩瀚宇宙、探索太空,奇异太空,天来外客和神秘太阳。其中讲述太空中有许多丰富的资源,一些小行星,上面蕴含着很多的矿藏,是地球上从来没有的,千奇百怪,有些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有些非常重……里面也介绍一些星系之间的距离,遥远的让我们感到十分的震惊。比如恒星,它距离地球之间的距离有几光年。这个也就是说,就算我们能够用光速在宇宙中穿梭,到达恒星也要几年的时间。希望我们早日发明光速飞船,这样,我们以后就可以自由遨游太空了。 《宇宙未解之谜》以它独特魅力,向我们展示出了无穷的场景,让人无限遐想。在这样一个科学高速发展的时代,如果我们不多学习一些有关科学的知识,我们肯定会被这个时代所遗忘。选择一本好的科普读物吧,相信他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 《宇宙与大自然的奥秘》读书心得3 华罗庚说过“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打开《宇宙的奥秘》,让我们去感悟科学,让我们”的思绪飞到那个神奇、梦幻的宇宙,去感悟这个神奇、梦幻的——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