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必修2学案

高中物理必修2学案

物理必修2学案第1章第1节机械功

一、机械功的含义

【教材导读】阅读课本3-4页

【问题思考】1.举例说明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2.图1-3中挑苹果的果农做功了吗?依据什么?

3.图1- 4中,牛拉犁的力是斜向上的,而位移是水平方向的,牛拉犁的功如何求?

4.拓展一步中给出了用F-S图求功的方法,你知道依据是什么吗?这和前面学习的什么图象的应用类似?

【尝试练习】课本作业1、2、3

1.一物体自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高度为h,下落的时间为t,关于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的前t/2时间内重力做的功多 B.运动的后t/2时间内重力做的功多

C.运动的前t/2和后t/2内重力做的功相等 D.运动的前h/2和后h/2内重力做的功相等2.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空气阻力大小为f,则从抛出点到返回至原出发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零,重力对小球做的功也为零

B.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零,重力对小球做的功为2mgh

C.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2f h,重力对小球做的功为零

D.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f h,重力对小球做的功为mgh

3.起重机吊钩下挂一质量为m的水泥袋,如果水泥袋以加速度a匀减速下降了距离h,则水泥袋克服钢索拉力做的功为( )

A.mgh B.m(g-a)h C.m(g+a)h D.m(a—g)h

二、机械功的计算

【教材导读】阅读课本5-6页

【问题思考】1.力和位移都是矢量,那么功是标量还是矢量?

2.力作用在物体上,何时不做功?何时做正功?何时做负功?

3.求合力的功有哪两种方法?以课本6页的例题为例说明。

【例题解析】

例1.物体沿弧线形轨道滑下后进入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上,传送带以图示方式匀速运转,则传送带对物体做功的情况可能是( )

A、始终不做功

B、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C、先做正功后不做功

D、先做负功后不做功

例2. 如图所示,物体在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发生一段位移L ,试分别计算这四种情况下力F 对物体所做的功。设在这四种情况下力F 和位移L 的大小都相同:F=10N ,,L=1m ,角θ的大小如图所示。

【尝试练习】课本作业4、5、6 1.一物体在相互垂直的两个共点力F l 、F 2作用下运动,运动过程中F 1对物体做功3 J ,F 2对物体做功4 J ,则F 1与F 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 )

A .l J

B .5 J

C .7 J

D .无法计算

2.如图所示,一物体分别沿AO 、B0轨道由静止滑到底端,物体与轨道间

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分别为W 1和 W 2。则( )

A .W l >W 2

B .W 1=W 2

C .W l < W 2

D .无法比较

3.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用长为l 的轻绳悬挂于0点,小球在水平

恒力F 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 点移到Q 点,则水平恒力F 所做的功为( )

A .mglcos θ

B .Flsin θ

C .mgl(1-cos θ)

D .F1θ

4.有一根轻绳系一个物体,如图所示,在悬点O 以加速度a 向下做匀减速运

动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各力做功的情况是( )

A .重力做正功,拉力做负功,合外力做负功

B .重力做正功,拉力做负功,合外力做正功

C .重力做正功,拉力做正功,合外力做正功

D .重力做负功,拉力做负功,合外力做正功

5.质量为l0 kg 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370角斜向上的拉力F=50 N 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

4.O m ,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O .25,则拉力F 做的功W F = ,重力做的功W G = ,摩擦力f 做的功W f = .合外力做的功W 总= .(sin 370=0.6,cos370=0.8,g 取lO m /s 2)

6.如图所示,质量为m 边长为a 的正方体木块放在长为L 的桌面上,且与左侧相齐,动摩擦因数为μ,若要把它从桌面右侧推出,则力F 至少要做功 .

7.质量为1 kg 的物体自足够高处自由落下,g 取10 m /s 2。在下落3 s 的时间内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 G = ;在下落过程中的第3 s 内重力做的功为W G '=

8.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为25 kg ,在与水平方向成600角斜向上的力F 作用下运动10 s ,已知F=10 N ,求在这10 s 内,力F 所做的功。(g 取10 m /s 2)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O .5 ,则力F 所做的功是多少?

F 甲θ=150

F v

θ 乙θ=30 F v θ 丙θ=30 v θ 丁θ=0 F v v

物理必修2学案第1章第2节功和能

一、机械功的原理

【教材导读】阅读课本8-9页

【问题思考】

1.在图1-9的实验中,若不计一切摩擦力,图b中的拉力是a图中的几倍?b图、a图两种情况手做功有何关系?

2.机械功的原理说明了什么?

3.举一些使用机械省力的例子?

【尝试练习】课本作业1、2、3

1、某人用轻质杠杆将物体举高1米,人对杠杆做的功为1200J,那么杠杆对物体做的功为

J,物体重为N。

2、某同学提着一质量为20㎏的水桶先在水平方向上走了10米,然后又从一楼爬上了四楼,(每层楼高4米)该同学对水桶做了J的功。

二、做功和能的转化

【教材导读】阅读课本9-10页

【问题思考】

1.举例说明功和能有何区别?又有何联系?

2.若物体在变力做功时,不能直接用W=-FS来计算功,可用什么方法求功?

3.人通过机械做功可以省力,那么机械做功的能量来自何处?机械起了什么作用?举例说明。

4.10页中信息窗的内容看懂了吗?问题出在哪?

【尝试练习】课本作业4、5、6

1、炮弹在空中高速飞行时能击中目标,这时利用了炮弹的能,墙上挂得不稳定的画有可能掉下来砸坏人,这时因为画具有能,弯折的竹子具有能,三峡大坝抬高了水位可以用来发电,这时利用了水的能。

图1-7

2.关于力对物体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滑动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

B .静摩擦力对物体可能做正功

C .作用力的功与反作用力的功其代数和一定为零

D .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3.用轻绳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以加速度a 向上提升一段距离s ,则拉力对小球做的功为

( ) A .mgs B .m (g +a )s C .mas D .m (g -a )s

4.如图1-3所示,质量为m 的物块始终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斜面向右匀速移动距离s ,斜面对物块没有做功

B .若斜面向上匀速移动距离s ,斜面对物块做功mgs

C .若斜面向左以加速度a 匀加速移动距离s ,斜面对物块做功mas

D .若斜面向下以加速度匀加速移动距离s ,斜面对物块做功m (g +a )s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作用力做正功时,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 B .作用力不做功时,反作用力也一定不做功

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一定大小相等,正负相反

D .作用力做正功时,反作用力也可以做正功

6.沿着高度相同,坡度不同,粗糙程度也不同的斜面向上拉同一物体到顶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沿坡度小,长度大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多

B .滑长度大、粗糙程度大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多

C .沿坡度大、粗糙程度大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多

D .上述几种情况重力做功同样多 7.如图1-7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从高为h 的斜面的A 点滚下经水平面BC 后,再滚上另一斜面,当它到达h /3高度的D 点时的速度为零,此过程中物体重力做的功是多少?

8.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2 m /s 的速度匀速运行,将一质量为2 kg 的工件沿竖直向下的方向轻放在传送带上,如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则放手后,工件在 5 s 内的位移是多少?摩擦力对工件做功为多少?

图1-3

物理必修2学案第1章第3节功率

一、功率

【教材导读】阅读课本12-13页

【问题思考】

1.图1-15和图1-16说明使用机械做功快,那么用什么方法来描述做功快慢呢?

2.功和功率有何不同又有何关系?

3.在13页的讨论与交流中,倾角增大时,硬币所受各个力和功率,合力的功率如何变化?

【尝试练习】课本作业1、2

1.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功率是说明力做功多少的物理量B.功率是说明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C.做功时间越长,功率一定小D.力做功越多,功率一定大

2.某人用同一水平力先后两次拉同一物体,第一次使此物体沿光滑水平面前进距离s,第二次使此物体沿粗糙水平面也前进距离s,若先后两次拉力做的功为W1和W2,拉力做功的功率是P1和P2,则( )

A.W1=W2,P1=P2B.W1=W2,P1>P2 C.W1>W2,P1>P2 D.W1>W2,P1=P2 3.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一水平恒力F将物体由静止开始水平移动s,作用力的平均功率是P,如果力变为4F,则此力使同一物体同样移动s,在后一过程中,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

二、功率与力、速度的关系

【教材导读】阅读课本13-14页

1.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以速度v匀速运动了一段位移S。请推导出F、v 和P的关系式。

2.公式P=Fv由匀速运动推导而来,但在变速运动中也可使用。若汽车以恒定的功率P起动,则汽车做怎样的运动?若汽车以恒定的牵引力下起动,则汽车做怎样的运动?

3.公式P=W/t和P=Fv有何不同?

4.14页的例题看懂了吗?汽车以额定功率匀速行驶的速度最大,但也可以小于最大速度匀速行驶,怎样调整?

5.15页讨论与交流中,若F和v成θ角,则P如何表示?

【尝试练习】课本作业3、4、5、6

1.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根据P =W /t 可知,力做功越多,其功率越大

B .根据P =F v 可知,汽车的牵引力一定与速率成反比

C .由P =W /t ‘可知,只要知道t s 内力所做的功,就可以求得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

的功率

D .由P =F v 可知,当发动机功率一定时,交通工具的牵引力与运动速率成反比

2.一个物体从光滑斜面上下滑,关于重力做功的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重力不变,重力做功的功率也不变

B .重力做功的功率在下滑过程中不断增大

C .重力做功的功率等于重力和下滑速度的乘积

D .重力做功的功率小于重力和下滑速度的乘积

3.起重机用钢绳吊着质量为m 的重物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经过一段时间t ,重物速度等于v 。在这段时间内,钢绳拉力做功的平均功率P 等于 ( )

A .t v m 2

B .m g v

C .2 2 2v g m t v m +

D .2

2 2v g m t v m -- 4.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则有 ( )

A .若时间相同,则力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跟力F 成正比

B .若作用力相同,则力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跟时间t 成正比

C .某段时间内某时刻力F 的瞬时功率大于这段时间内力F 的平均功率

D .某段时间内某时刻力F 的瞬时功率等于这段时间内力F 的平均功率

5.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10 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3 m /s 的速度匀速移动5 s ,则在此过程中拉力的平均功率为 ,5 s 末阻力的瞬时功率为 。

6.一物体的质量为10kg ,它与水平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它们间弹力的0.25,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方的拉力F 作用,若F =100N ,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则2 s 内F 对物体做的功为 ,2s 末拉力的瞬时功率为 。(g 取10 m /s 2 )

7.一物体置于水平粗糙的地面上,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运动,F 为一变力,但其功率大小不变,当物体速度为2m /s 时,加速度为2m /s 2,当其速度为3 m /s 时,加速度为1m /s 2,试求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

8.一辆载重为8×103N 的汽车,以36Km/h 的速度匀速驶上一个长为100米的斜坡,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为车重的0.6倍,求:(1)、汽车从斜坡底端开到顶端所需的时间(2)汽车牵引力做的功(3)、汽车发动机的功率。

物理必修2学案第1章第4节人与机械

一、功率与机械效率

【教材导读】阅读课本16-17页

【问题思考】

1.为什么机械做功时,都应在额定功率下工作?

2.根据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在实际情况下使用任何机械总是费功的。怎样理解?

3.功率和机械效率有何不同?

4.怎样提高机械效率?

【尝试练习】课本作业1、2、3、4、5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越大,

B、机械效率越大的机械,功率越大,

C、功率越大的机械越省功,

D、功率越小的机械做功的时间越多。

2、甲乙两机械,甲乙的机械效率分别为80%、7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相等的时间甲机械做功多,

B、做同样多的功甲机械用的时间少,

C、甲机械比乙机械省功,

D、做相等的有用功乙机械做的额外功多。

3、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额外功不可避免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B、若不计摩擦,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

C、额外功有可能等于有用功,

D、增大有用功不一定能提高机械效率。

4、一台水泵每分钟可把4.8吨的水送到10米高处,若水泵的机械效率为80%,那么与之相匹配的电动机的功率至少为()(g取10N/kg)

A、4.8KW,

B、8KW,

C、10KW

D、12.5KW

E、6.4KW。5.在一段平直公路上,一辆质量m=10t的卡车速度从v1=5m/s均匀增加到v2=15m/s,经过

的时间t=50s,如果车在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力的k倍,k=0.05,求:(1)发动机的平均功率。(2)在这段路程的时间中点和位移中点发动机的瞬时功率。(g=10m/s2)

二、机械的使用

【教材导读】阅读课本17-18页

【问题思考】

1.人类发明和使用机械的目的是什么?举例说明。

2.请给设计一件替代人做功的工具。

3.讨论与交流中的3条原则合理吗?你的建议是什么?

【尝试练习】1、步枪的枪筒长0.5m,子弹重0.1N,射击时火药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对子弹的平均推力为2000N,子弹离开枪口后在空中飞行了200m击中目标,则高压气体对子弹做的功为()

A、5×10-2J

B、1000J

C、4×105J

D、20J

2、A、B、C三个物体的质量关系是M A>M B>M C,它们在同样大小的力F的作用下,分别在水平面、斜面、竖直面上沿力F的方向移动相等的距离S,则力F对三个物体做的功是

A、一样多,

B、对A做的功最多,

C、对B做的功最多,

D、对C做的功最多。

3、汽车在水平直线公路上行驶,额定功率为P0=80kW,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恒为f=2.5×103N,汽车的质量M=2.0×103kg.求:(1)汽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当汽车的速度为5m/s时的加速度;(3)当汽车的加速度为0.75m/s2时的速度.

4、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为60 kW,汽车的质量为4 t,当它行驶在坡度为0.02的长直公路上时,如图所示,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1倍(g取10 m/s2),求:

(1)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 m. (1)12.5 m/s (2)13.9 s (3)4.16×105 J (4)43.2 kW

(2)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以0.6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此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

(3)当汽车匀加速行驶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时,汽车做功多少?

(4)在10 s末汽车的瞬时功率为多大?

第一章《功和功率》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

1.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放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用相同的水平拉力分别使它们通过相同的位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拉力对质量大的物体做功多

B .拉力对质量小的物体做功多

C .拉力对两个物体做功相等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质量约为0.5kg 的足球被脚踢出后,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向前运动约50m 后停止。假定运动员踢球时脚对球的平均作用力为300N ,足球在地面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恒为其重力的0.06倍,则运动员踢球时脚对足球做的功为下列哪一个数值(g =10m/s 2)( )

A .0.5J

B .15J

C .250J

D .15000J

3.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人用100N 的力与水平方向成

60o 角推一个箱子前进6m ,如图所示,则推力所做的功是( )

A .100J

B .300J

C .300√3 J D.600J

4.关于功率公式t W P =

和P=Fv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t

W P =知,只要知道W 和t 就可求出任意时刻的功率 B .由P=Fv 只能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 C .从P=Fv 知汽车的功率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 .从P=Fv 知当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

5. 起重机的功率增大时,将同一重物举到同样高度所需的时间比原来( )

A .减少

B .增加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6.一质量为m 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t=0开始,将一个大小为F 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该木块上,在t=t 1时刻,力F 的功率为( )

A .F 2 t 1/2m

B .F 2 t 12 /2m

C .F 2t 1 /m

D .F 2 t 12 /m

7.静止的列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恒定的功率起动,在开始的一小段时间内,列车的运动状态是( )

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列车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不断增加

C.列车的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D.列车做匀速运动。

8.如图所示,飞行员进行素质训练时,抓住秋千杆由水平状态开始下摆,

到达竖直状态的过程,飞行员受重力的瞬时功率变化情况是( )

A .一直增大

B .一直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9.如图所示,通过一动滑轮提升质量为1kg 的重物,竖直向上拉绳子,使重物由静止开始以的加速度上升,不计动滑轮及绳子的质量和摩擦,则拉力

在1s 的瞬时功率为(g =10m/s 2)( )

A.75W

B.25W

C.12.5W

D. 37.5W

10.一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合外力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设该物体在t0和2t0时刻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分别是s1和s2,速度分别是v1和v2,合外力从开始至t0时刻做的功是W1,从t0至2t0时刻做的功是W2,则( ) A.s2=5s1v2=5v1 B.s2=9s1v2=5v1

C.s2=5s1W2=8W1 D.v2=3v1W2=9W1

二、填空题(共30分)

11.如图所示,用F=40N的水平推力推一个质量m=3.0 kg

的木块,使其沿着光滑斜面向上移动2m,则在这一过程中,F做的功为_______J,重力做的功为_______J.

12.质量10t的汽车,额定功率是60kw,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5m/s,设它所受运动阻力保持不变,(g=10m/s2)则汽车受到的运动阻力是________

13.有一艘质量为1.0×107千克的轮船,发动机的额定功率是1.8×108瓦,假设所受的阻力为1.2×107牛,且始终保持不变。当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等于它的额定功率、航行速度为9米/秒时,轮船发动机的牵引力是________牛,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米/秒2,这艘轮船长时间能保持的最大航行速度是________米/秒。

三、计算题(20分)

14.质量为5kg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100 N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了5 s。(g取10 m/s2)(1)物体在5s内的位移为多少?(2)则拉力F所做的功为多少?

(3)5 s内拉力的功率为多少?(4)5s末拉力的功率为多少?

15.如图所示,水平面上质量m=3.0kg的金属块,在一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v0=8.0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金属块与水平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g=10m/s2)求:(1)F的大小;(2)如果从某时刻起撤去F,则撤去F后,金属块还能在水平面上滑行多远?

F

物理必修2学案第2章第1节动能的改变

一、动能

【教材导读】课本23-24页

【问题思考】

1.举例说明什么是物体的动能?

2.迷你实验室中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3.速度是矢量,动能是标量还是矢量?

[尝试练习]课本作业1

1、对质量一定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动能不变,则其速度一定也不变B.物体的速度不变,则其动能也不变C.物体的动能不变,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D.物体的动能不变,说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零

2、一物体在水平方向的两个平衡力(均为恒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撤去一个水平力,则有( )

A.物体的动能可能减少B.物体的动能可能不变

C.物体的动能可能增加D.余下的一个力一定对物体做正功

3、物体从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落到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在A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点物体的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物体从A下落到B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减小

B.物体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增大

C.物体从A下落到B以及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

动能都是先变大后变小

D.物体在B点的动能为零,是平衡位置

二、动能定理

【教材导读】课本24-26页

【问题思考】

1.一个物体受恒定的合力,从静止开始运动,其动能如何变化?所受合力做功与其动能变

化有何关系?

2.根据图示,自己推导合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式,即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3.运用动能定理做一做26页的例题。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速度v2。比较哪种方法好。

4.动能定理由恒力做功推导而来,想一想对变力做功能否应用?

5.从受力分析和能量分析来看,应用动能定理和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何区别?

【尝试练习】课本作业2、3、4、5、6、7

1、在离地面一定高度处,以相同的动能,向各个方向抛出多个质量相同的小球,这些小球到达地面时,有相同的( )

A.动能B.速度C.速率D.位移

2、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2kg的物体以2m/s的速度向东运动,当对它施加一向西的力使它停下来,则该外力对物体做的功是( )

A.16J B.8J.C.4J D.0

3、甲、乙、丙三个物体具有相同的动能,甲的质量最大,丙的最小,要使它们在相同的距离内停止,若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为恒力,则合力( )

A.甲的最大B.丙的最大

C.都一样大D.取决于它们的速度

4、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若物体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从静止起通过位移s后获得的动能为E1,当物体受水平力2F作用,从静止通过相同位移s,它获得的动能为E2,则( )

A.E2=E1B.E2=2E1C.E2>2E l D.E1<E2<2E l

5、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6m/s的速度匀速向西运动,若有一个方向向北的8N 的恒力作用于物体,在2s内物体的动能减少了( )

A.28J B.64J c.32J D.36J

6、质量为0.5kg的物体,自由下落2s,重力做功为,2 s末物体的动能为

(g取10m/s2) 。

7、以l0m/s的初速度运动的石块,在水平冰面上滑行100m后停下,若g取10m/s2,则冰面与石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8、A、B两个物体的动量大小相等,质量之比为2 : 1,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静止,若它们滑行的距离分别为s1、s2,则是S1/S2=。

9.质量为2kg的弹性球,以10m/s的速度垂直射人一堵泥墙,并陷入其中,则墙对球做功为,若球打在坚硬的墙上能以原速率弹回,那么墙对球做功为。

10、某物体放在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向下轻轻一推,它刚好能匀速了滑.若给此物体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v0,那么,它能沿斜面向上冲滑的最大位移为多少?

11、一个物体从斜面上高h处由静止滑下并紧接着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测得停止处到开始运动处的水平距离为s,如图7-5-6所示,不考虑物

体滑至斜面底端的碰撞作用,并设斜面与水平面对物体的动摩

擦因数相同,求动摩擦因数μ.

12.如图所示,小球从高h的光滑斜面滚下,经有摩擦的水平

地面再滚上另一光滑斜面,当它到达h/3高度处时,速度为零.求小球最后停在AB间何处?

1

3 h

物理必修2学案第2章第2节势能的改变

一、重力势能

【教材导读】阅读课本28-29页

【问题思考】

1.举例说明什么是物体的重力势能?

2.28页的迷你实验室说明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重力是矢量,那么重力势能是标量还是矢量?

4.看图2-12,说明为什么要选零势能参考面?

【尝试练习】课本作业1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重力势能恒大于零

B、重力势能可小于零

C、放在地面上的物体,它的重力势能一定等于零

D、相对不同的参考平面,物体具有不同数值的重力势能

2. 如图所示,桌面离地高为h,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高

为H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假设桌面为零势能的参考

平面,则小球在图示位置处的重力势能()

A、mgh

B、mgH

C、mg(H+h)

D、mg(H-h)

3.井深8m,井上支架高为2m,在支架上用一根3m长的绳子系住一个重100N的物体,则物体的重力势能是(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

A.100J

B.700J

C.-100J

D.无法确定

一、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改变

【教材导读】阅读29-30页

【问题思考】

1.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那么重力势能的改变由什么力做功引起?

2.图2-14中(a)和(b)是两种不同的下落运动,重力做功相同吗?重力势能的改变相

同吗?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3.重力做功与摩擦力做功有何不同?

4.30页的讨论与交流中,你的观点是什么?

【尝试练习】课本作业3、4、5、6

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

B.物体克服重力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少;

C.重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为零;

D.物体所受重力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变化。

2.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50J,则( )

A.重力做功为50J

B.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50J

C.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小50J

D. 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是50J

3、沿高度相同,坡度不同,粗糙程度也不同的斜面向上拉同一个物体到顶端,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坡度小,长度大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多

B、沿坡度大,粗糙程度大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多

C、沿坡度长,粗糙程度大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多

D、以上几种情况下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一样多

二、弹性势能的改变

【教材导读】阅读课本31页

【问题思考】

1.举出物体有弹性势能的例子。

2.迷你实验室图2-17,说明了什么?

3.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有何相同之处?

4.弹簧的弹力是变力,其做功和弹性势能的变化有何关系?

【尝试练习】课本作业2

1.关于弹性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具有弹性势能

B.任何具有弹性势能的物体,一定发生了弹性形变

C.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一定具有弹性势能

D.弹簧的弹性势能只跟弹簧被拉伸或压缩的长度有关

2.关于弹簧的弹性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弹簧变长时,它的弹性势能一定增大 B.当弹簧变短时,它的弹性势能一定变小 C.在拉伸长度相同时,k越大的弹簧,它的弹性势能越大

D.弹簧在拉伸时的弹性势能一定大于压缩时的弹性势能

3.垂直放置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上端与轻质平板相连,平板与地面间的距离为h1,如图所示,现将一质量为m的物块,轻轻地放在平板中心,让它从静止开始往下运动,直至物块速度为零,此时平板与地面间的距离为h2.若取无形变时为弹簧弹性势能零点,则平板距地面h2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物理必修2学案第2章第3节能量守恒定律

一、机械能的转化

【教材导读】阅读课本33页

【问题思考】1.请你举出机械能转化的例子。

2.如图所示,用细线、小球、带有标尺的铁架台等做实验.

把一个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把小球拉到一定高度的A点,然后放开,小球在摆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我们看到,小球可以摆到跟A点等高的C点,如图甲.如果用尺子在某一点挡住细线,小球虽然不能摆到C点,但摆到另一侧时,也能达到跟A点相同的高度,如图乙.这个小实验中,小球的受力情况如何?各个力的做功情况如何?这个小实验说明了什么?

3.如图所示,水平方向的弹簧振子.用弹簧振子演示动能和弹性势能

的相互转化.这个实验中,小球的受力情况如何?各个力的做功情况

如何?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4.猜想在什么情况下,仅有动能和势能之间转化,机械能守恒。

5.猜想课本33页实验与探究得出什么结论。

【尝试练习】课本作业1、2

1、下列关于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

B.某个物体的能减少,必然有其他物体的能增加

C.自然界的能量虽然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

D.石子从空中落下,最后停止在地面上,说明机械能消失了

2、当物体克服重力做了功时,物体的()

A.重力势能一定减少,机械能可能不变

B.重力势能一定增加,机械能一定增加

C.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动能可能不变

D.重力势能一定减少,动能可能减少

3、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B.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可能守恒

C.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机械能一定守恒

D.只要有除重力以外的力做了功,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材导读】阅读课本34-35页

【问题思考】1.根据图2-20,自己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2.根据35页例题的解答过程,归纳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思路。

3.例题能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吗?为什么?

4.讨论与交流中运动员的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尝试练习】课本作业3、4、5

1、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从两个高度相等而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顶从静止开始下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到达底部时速度相同

B.到达底部时重力的功率相等

C.下滑到底端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相等

D.到达底部时动能相等

2、如图小球自a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到b点时与弹簧接触,到c点时弹簧被

压缩到最短,若不计弹簧质量和空气阻力,在小球由a→b→c的运动过程中( )

A.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

B.小球的重力势能随时间一直减少

C.小球的动能先从0增大,后减小到0,在b点时动能最大

D.到c点时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3.一个物体从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如图),斜面高1 m,长2 m.不计空气阻力,物体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是多大?

4.把一个小球用细绳悬挂起来,就成为一个摆.摆长为L,最大偏角为θ.小球运动到最低位置时的速度是多大?

三、能量守恒

【教材导读】阅读课本36

【问题思考】

1.举出一些能量转化的例子并说明能量守恒。

2.举例说明物体有弹力做功时,机械能也可守恒。

3.图2-27是一种永动机设计图,说明永动机是不可能的。

【尝试练习】课本作业6

如图所示,有人设计了这样一台“永动机”:距地面一定高度架设一个水

槽,水从槽底的管中流出,冲击一个水轮机,水轮机的轴上安装一个抽水机

和一个砂轮.他指望抽水机把地面水槽里的水抽上去,这样循环不已.机器不

停地转动,就可以永久地用砂轮磨制工件做功了。请你分析一下,高处水槽

中水的势能共转变成哪几种形式的能,说明这个机器是否能够永远运动下去.

物理必修2学案第2章第4节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教材导读】阅读课本39-40页。

【问题思考】

1.什么是物体的内能?它和机械能有何不同?

2.内能和热量有何关系?

3.举出一些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例子。

4.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吗?为什么?

5.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热机能将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吗?为什么?6.举出一些热传递的例子。

7.内能总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能否自动地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转移?

8.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及其他科学家,通过对自然界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的研究,发现的热现象的自然规律是什么?

【尝试练习】课本作业1、2

1.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举重运动员把重物举起来,体内一部分化学能转化成重物的机械能

B.电流通过电阻丝使电能转化为内能

C.内燃机做功过程实现了燃料的化学能向内能的转化

D.水流冲击水轮机发电,水流的动能转化成电能

2.滚摆上下摆动,且高度越来越低,说明( )

A.滚摆的机械能守恒

B.能量正在消失

C.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D.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但总能量守恒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甲物体自发传递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的内能比乙物体多

B.热机的效率从原理上讲可达100%

C.因为能量守恒,所以“能源危机”是不可能的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4.当今人类利用的新能源是( B )A.电能 B.太阳能 C.化石燃料 D.核能

二、能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教材导读】阅读课本41-42页

【问题思考】

1.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能否说人类所利用的能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为什么提倡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3.43页讨论与交流的问题,你是怎样理解的?

[尝试练习]课本作业3、4、5

1.下列各项中对能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的能源是守恒的,永不枯竭B.太阳的能量给地球带来了云、雨、风浪

C.自然界可以长期为人类提供煤、石油、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

D.剧烈的核反应会发生强烈的爆炸,人类无法利用核能

2.柴油机使柴油燃料在它的汽缸中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又转化为柴油机的机械能.燃烧相同的燃料.输出的机械能越多,表明柴油机越节能.是否节能,是衡量机器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有经验的柴油机维修师傅,不用任何仪器,只要将手伸到柴油机排气管附近.去感知一下尾气的温度,就能够判断出这台柴油机是否节能.关于尾气的温度跟柴油机是否节能之间的关系,你认为正确的是()

A.尾气的温度越高,柴油机越节能B.尾气的温度越低,柴油机越节能

C.尾气的温度高低与柴油机是否节能无关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科技的发展,永动机是可以制成的

B.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能转化成了其他形式的能量,但照射到宇宙空间的能量都消失了C.“既要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违背了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因而是不可能的

D.有种“全自动”手表,不用上发条,也不用任何形式的电源,却能一直走动,说明能量可以凭空产生

4.下列过程,可能发生的是()

A.某工作物质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没有其他任何影响

B.打开一高压密闭容器,其中的气体自发溢出后又自发缩回去,恢复原状

C.利用其他手段,使低温物体温度更低,使高温物体温度更高

D.将两瓶不同液体自发互溶,然后又自发地各自分开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谓能量的耗散,就是指能够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的消耗

B.大量消耗能源必然会带来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等

C.有些能源是“可再生能源”,而有些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D.节约能源的最有效途径是把耗散的能量收集起来,并重新加以利用

第二章《能的转化与守恒》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一定守恒

B .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时,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C .只有重力和弹力作用时,机械能守恒

D .当物体以2/5s m 的加速度加速运动时,机械能可能守恒

2.一物体静止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在升降机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 )

A .物体势能的增加量

B .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C .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物体势能的增加量

D .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3.下列关于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如果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则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零

B .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

C .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动能一定发生变化

D .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4.某人用手将1kg 物体由静止向上提起1m, 这时物体的速度为2m/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 取10m /s 2( )

A .手对物体做功2J

B .合外力做功2J

C .合外力做功12J

D .物体重力做功10J

5.从高处自由下落的物体,它的重力势能E p 和机械能E 随下落高度h 的变化图是( ) 6.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在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下列关于能量的叙述中正确的应是( )

A.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

B.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和总保持不变

C.动能和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D.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 h o p E A h o

p E B h

o

D E

h o

C E 图6-1

7.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物体在一水平恒力F作用下,速度由零增加到v和由v增加到2 v两阶段水平恒力F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W1:W2为()

A.1:1 B.1:2 C.1:3 D.1:4

8. 质量为m的跳水运动员进入水中后受到水的阻力而做减速运动,设水对他的阻力大小恒为f,那么在他减速下降高度为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为当地重力加速度)()

A.他的动能减少了fh B.他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C.他的机械能减少了fh D.他的机械能减少了(f-mg)h

9.在平直的公路上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v1后

立即关闭发动机让其滑行,直至停止,其v-t图像如图所示.设运

动的全过程中汽车牵引力做的功为W1,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2,

那么W1 : W2应为( )

A.1∶1 B.1∶2 C.1∶3 D.1∶4

10.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在水平力F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很缓慢地移动到Q点,如图7-5-2所示,则力F所做的功为

( )

A.m g l cosθB.m g l (1一cosθ)

C.Fl sinθD.F l(1一cosθ)

11.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力F=30N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移动了3m,然后这个水平力变为15N,物体又移动了2m.则物体速度是多少?(g取10m/s2)

12.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与墙相连,质量为4㎏的木块沿光滑的水平面以V0=5m/S的速度运动并压缩弹簧K,求弹簧在被压缩的过程中的最大弹性能以及

木块的速度V1=3m/S时的弹簧的弹性势能?

13.以10m/S的速度将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竖直上抛,若忽略空气阻力,g取10m/s2,求:⑴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⑵上升过程中何处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

14.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上升,当它上升到离地15m的高空时,从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若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物体落地的速度是多少?

高一物理必修2学案(全册)

高一物理必修2学案(全册) §5.1 曲线运动 【学习目标】 l. 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2.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的合外力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学习重点】 1.什么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方向的确定.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学习难点】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学习过程】 1.什么是曲线的切线? 阅读教材33页有关内容,明确切线的 概念。 如图1,A 、B 为曲线上两点,当B 无限接近A 时,直线AB 叫做 曲线在A 点的__________ 2.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那么速度的变化包含哪几层含义? 3.质点做曲线运动时,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____________。 4.曲线运动中,_________时刻在变化,所以曲线运动是__________运动,做曲线运动的 物体运动状态不断发生变化。 5.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跟其速度方向____________,物体就做直线运动。如果物体所受 的合外力跟其速度方向__________________,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同步导学】 1.曲线运动的特点 ⑴ 轨迹是一条曲线 ⑵ 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① 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沿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② 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改变。 ⑶ 是变速运动,必有加速度 ⑷ 合外力一定不为零(必受到外力作用) 例 1 在砂轮上磨刀具时可以看到,刀具与砂轮接触处有火星沿砂轮的切线飞出,为什么 由此推断出砂轮上跟刀具接触处的质点的速度方向沿砂轮的切线方向? 2.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条件 当物体所受的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时,物体做直线运动;当物体所受合 A B 图1

高中物理必修2全册精品学案(含答案)

第五章曲线运动 1 曲线运动 学习目标 1.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知道曲线运动的位移和瞬时速度的方向,会利用矢量合成分解知识求位移、速度的大小. 2.能在曲线运动轨迹上画出各点的速度方向. 3.经历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探究过程,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曲线运动条件,掌握速度和合外力方向与曲线弯曲情况之间的关系. 自主探究 1.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矢量合成和分解遵循. 2.曲线运动的定义:. 3.曲线运动速度方向:. 4.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定义及特点: 定义: . 特点: (1)独立性:分运动之间互不相干,它们按各自规律运动,彼此互不影响. (2)等时性:各个分运动与合运动总是同时发生,同时结束,经历的时间相等. (3)等效性:各个分运动叠加的效果与合运动相同. (4)相关性:分运动的性质决定合运动的性质和轨迹. 5.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合力与运动轨迹弯曲情况之间的关系为. 6.曲线运动特点:,是速运动.其速度方向为运动轨迹上该点的方向. 合作探究 一、曲线运动的定义 观看教学课件,总结你看到的这几种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 运动轨迹是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二、曲线运动的位移 质点做曲线运动时的位移矢量 演示:将一粉笔头水平抛出,观察粉笔头的运动轨迹,并思考如何确定粉笔头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试写出粉笔头在任意时刻的位移大小和方向表达式.

大小:l= 方向: 三、曲线运动的速度 速度方向探究: 1.观看教学课件砂轮打磨刀具,水滴从伞边缘甩出,仔细观察演示实验,分析墨滴从陀螺边缘甩出后形成的轨迹,得出曲线运动速度方向. 2.若物体运动的轨迹不是圆周,而是一般的曲线,那么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或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 3.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时刻发生变化,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对吗? 课堂小结:. 针对训练: 1.如图所示,质点沿曲线运动,先后经过A、B、C、D四点,试在图中画出各点速度方向. 2.教材问题与练习第3题. 3.利用矢量合成、分解法则求质点曲线运动的速度. v=方向: 四、实例分析 利用运动合成分解知识自己动手处理质点在平面内运动. 演示:红蜡块在平面内的运动. (1)演示蜡块沿玻璃管匀速上升速度v1. (2)演示蜡块随玻璃管水平匀速运动速度v2. (3)演示玻璃管水平匀速运动的同时,蜡块沿玻璃管匀速上升. 明确合运动、分运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求:蜡块的位置 蜡块的位移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第六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学案

机械能守恒定律学案 【学习重点】 1. 机械能。 2. 机械能守恒定律以及它的含义和适用条件。 【学习难点】 机械能守恒定律以及它的含义和适用条件。 【学习内容】 一、机械能E 1.定义:物体由于做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叫机械能。用符号E 表示,它是动能和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统称。 2.表达式:E=E K +E P 3.注意:①机械能是即时量。②机械能是标量。③机械能具有相对性。 机械能的几种不同形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举例:如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发生相互转化。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 1.推导: 2.定律的表述: 因研究对象的选取不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以下三种表述: 只有重力做功系统或只有弹簧弹力做功系统或只有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系统中的机械能守恒定律。 3.表达式:(1)222 121v m h mg mv mgh '+'=+ , 即k p k p E E E E '+'=+; (2)p K E E ∆-=∆, 0 =∆+∆k P E E (3)B A E E ∆-=∆ 4.适用条件:只有系统内的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其他力不做功或做功的代数和为零。 5.物理意义:定律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机械能的几种不同形式(动能与势能)之间相互转化,其转化的条件是系统内的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二是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其条件是只有系统内的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守恒”是一个动态概念,指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整个过程中的任何时刻、任何位置的机械能的总量总保持恒定不变。 6. 对定律的理解: (1)机械能守恒定律指出了重力和弹性力对物体(或系统)的做功过程,必然伴随着物体(或系统)的动能和势能、或势能和动能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因此,“守恒”是一个动态概念,它与“不变”不同。

高中物理必修2学案

物理必修2学案第1章第1节机械功 一、机械功的含义 【教材导读】阅读课本3-4页 【问题思考】1.举例说明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2.图1-3中挑苹果的果农做功了吗?依据什么? 3.图1- 4中,牛拉犁的力是斜向上的,而位移是水平方向的,牛拉犁的功如何求? 4.拓展一步中给出了用F-S图求功的方法,你知道依据是什么吗?这和前面学习的什么图象的应用类似? 【尝试练习】课本作业1、2、3 1.一物体自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高度为h,下落的时间为t,关于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的前t/2时间内重力做的功多 B.运动的后t/2时间内重力做的功多 C.运动的前t/2和后t/2内重力做的功相等 D.运动的前h/2和后h/2内重力做的功相等2.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空气阻力大小为f,则从抛出点到返回至原出发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零,重力对小球做的功也为零 B.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零,重力对小球做的功为2mgh C.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2f h,重力对小球做的功为零 D.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f h,重力对小球做的功为mgh 3.起重机吊钩下挂一质量为m的水泥袋,如果水泥袋以加速度a匀减速下降了距离h,则水泥袋克服钢索拉力做的功为( ) A.mgh B.m(g-a)h C.m(g+a)h D.m(a—g)h 二、机械功的计算 【教材导读】阅读课本5-6页 【问题思考】1.力和位移都是矢量,那么功是标量还是矢量? 2.力作用在物体上,何时不做功?何时做正功?何时做负功? 3.求合力的功有哪两种方法?以课本6页的例题为例说明。 【例题解析】 例1.物体沿弧线形轨道滑下后进入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上,传送带以图示方式匀速运转,则传送带对物体做功的情况可能是( ) A、始终不做功 B、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C、先做正功后不做功 D、先做负功后不做功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同步学案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十节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自主学习】 1能量 (1)概念.一个物体能够对外,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如:运动的物体可以推动与其接触的另一个物体一起向前运动,对被推动的物体做功,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又如流动的河水、被举高的重物、被压缩的弹簧、高温高压气体……都能对外做功.因此都具有能量。 (2〕形式:能量有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具有 ;被举高的重物具有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 ;由大量粒子构成的系统具有。另外自然界中还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原子能等等不同形式的能。 不同的能与物体的不同运动形式相对应,如机械能对应 ;内能与大量微观粒子的相对应 (3)能量的转化: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转化过程中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当某个物体的能量时,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且减少量一定增加量;当的能量减少时,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一定增加量。 (4)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是通过做功实现的。做功的过程就是各种形式的的过程。且做了多少功,就有能量发生转化(或转移),因此,功是能量转化的。 2能量守恒定律 (1)内容:能量既不会,也不会,它只会从一种形式为其地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这个规律叫做能量守恒定律. (2)定律的表达式:①② 3.能源和能量耗散 (1)能源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类利用能源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即, 。 (2)能量耗散:燃料燃烧时一旦把自己的热量释放出去,它就不会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它又通过灯泡转化为内能和光能,热和光被其他物质吸收之后变成周围环境的内能,我们也无法把这些内能起来这种现象叫做能量的耗散。 【探究学习】 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我们已学习了多种形式的能,请同学们说出你所知道的能量形式。 我们还知道不同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你举几个能量转化的例子。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列举实例。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1:在一个玻璃容器内放入沙子,拿一个小铁球分别从某一高度释放,使其落到沙子中。 思考:小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请说出小球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情况。 演示实验2:在盛有水的玻璃容器中放一小木块,让小木块在水中上下浮动, 过一段时间,小木块停止运动。 思考:小木块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请说出小球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 化情况。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积极思考。讨论后,选出代表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听取学生汇报,总结点评。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点评:通过学生举例和演示实验,说明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教师活动:引入课题:以上实验表明,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一种能量减少,必有其他能量增加,一个物体的能量减少,必定其他物体能量增加,能量的 总和并没有不化。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能量守恒定律。 进行新课 1、能量守恒定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出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引用教材上的话,说明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有何重大意义?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物理向心加速度学案

高中物理 向心加速度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使用说明】认真分析题目,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所给习题。 (无☆全体都做、☆........B .级可做、☆☆......A .级可做...)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向心加速度公式求解有关问题 【自主探究】 1、如图所示在皮带传动中,两轮半径不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轮角速度相等。 B 、两轮边缘线速度的大小相等。 C 、大轮边缘一点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小轮边缘一点的向心加速度。 D 、同一轮上各点的向心加速度跟该点与中心的距离成正比。 2、如图所示,一球体绕轴O 1O 2以角速度ω旋转,A 、B 为球体上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 B 两点具有相同的角速度 B 、A 、B 两点具有相同的线速度 C 、A 、B 两点具有相同的向心加速度 D 、A 、B 两点的向心加速度方向都指向球心 【合作探究】 1、如图所示,A 、B 两轮同绕轴O 转动,A 和C 两轮用皮带传动,A 、B 、C 三轮的半径之比为2∶3∶3,a 、b 、c 为三轮边缘上的点。求⑴三点的线速度之比;⑵三点转动的周期之比;⑶三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 ☆2、如图所示,A 点是半径为2m 的圆弧轨道最低点,一个物体滑到A 点时速度为10m/s ,求该物体到达A 点前后瞬间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不计各

种阻力) ☆☆3、甲、乙两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图像为向心加速度随半径的变化关系。 由图像可以知道: A、甲球运动时,线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B、甲球运动时,角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C、乙球运动时,线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D、乙球运动时,角速度大小保持不变。【课后小结】 A

高中物理必修二必修2曲线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同步学案 第五章曲线运动 第一节曲线运动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曲线运动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的性质 2、知道曲线运动的条件,会确定轨迹弯曲方向与受力方向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体验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的区别 2.体验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及它的速度方向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领会曲线运动的奇妙与和谐,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习重点】 1.什么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方向的判定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学习难点】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学习课时】 1课时 【探究学习】 1、曲线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方向。 3、曲线运动的条件: (1)时,物体做曲线运动。(2)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共线时,运动轨迹是___________ (3)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共线,且合力为定值,运动为_________运动。(4)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共线,且合力不为定值,运动为___________运动。

4、曲线运动的性质: (1)曲线运动中运动的方向时刻_______ (变、不变),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指向运动轨迹凹下的一侧。(2)曲线运动一定是________ 运动,一定具有_________ 。 【课堂探究】 引入新课 生活中有很多运动情况,我们学习过各种直线运动,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等,我们知道这几种运动的共同特点是物体运动方向不变。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几组图片中的物体有什么特点(展示图片) 再看两个演示 第一,自由释放一只较小的粉笔头 第二,平行抛出一只相同大小的粉笔头 两只粉笔头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 学生交流讨论。 结论:前者是直线运动,后者是曲线运动 在实际生活普遍发生的是曲线运动,那么什么是曲线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新课讲解 一、曲线运动 1.定义: 2.举出曲线运动在生活中的实例。 问题: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速度的方向呢? 引出下一问题。 二、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高中物理必修二《61圆周运动》学案

6.1 圆周运动》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圆周运动。 2.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的概念,会用它们的公式进行计算。 3.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 4.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课堂合作探究】 变速自行车高速时,使用大齿轮和小齿轮怎样连接? 请观看视频,为什么杯子口部比底部跑得快? 观看视频,你是否在游乐园玩过,你在上面的运动轨迹是什么? 一、线速度 1、圆周运动的概念: 举举你所知道的圆周运动? 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中的质点都在做圆周运动。那些点运动的更快些?我们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任务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3-24页线速度部分,回答一下问题:(1)线速度的物理意义? (2)什么是线速度? (3)线速度的大小计算公式? (4)线速度的单位是什么? (5)线速度的方向如何? (6)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匀速”指速度不变吗? 二、角速度 任务二: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4-25页角速度部分,回答一下问题:(1)角速度的物理意义? (2)什么是角速度? (3)角速度速度的大小计算公式? (4)角速度的单位是什么? (5)什么是圆周运动的转速?

(6)什么圆周运动的周期? 三、周期其他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1. 周期 T : 2. 频率 f : 3. 转速 n : 四、描述圆周运动的各个物理量的关系 思考:一物体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它在周期T 内转过的弧长为 多少? 思考:由此可知它的线速度为多少;物体的角速度为多少? 1.圆周运动运动快慢的描述物理量的关系: ====∆∆= n f T πππ θω222t nr fr T r r s v πππω222t ====∆∆= 匀速圆周运动除了线速度大小不变,还有哪些物理量不变 2. 两个重要推论 (1)传动问题 同一传动带各轮边缘 (2)同轴问题

高中物理必修2学案word版含答案2

第4节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学习目标 核心提炼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2个应用——测天体质量、发现未知天体 1个基本思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2个重要关系—— ⎣⎢⎢⎡G Mm R 2=mg G Mm r 2=m v 2r =mω2 r =m 4π2T 2r 2.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3.掌握综合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方法。 一、天体质量的计算 阅读教材第41~42页“科学真是迷人”及“计算天体的质量”部分,知道利用g 、R 和G 计算地球质量的方法,知道利用T 、r 和G 计算太阳质量的方法。 1.地球质量的计算 (1)思路:地球表面的物体,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物体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2)关系式:mg =G Mm R 2。 (3)结果:M =gR 2 G ,只要知道g 、R 、G 的值,就可计算出地球的质量。 2.太阳质量的计算 (1)思路:质量为m 的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行星与太阳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2)关系式:G Mm r 2=m 4π2T 2r 。 (3)结论:M =4π2r 3 GT 2,只要知道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T 和半径r 就可以计算出太阳的质量。 (4)推广:若已知卫星绕行星运动的周期T 和卫星与行星之间的距离r ,可计算行星的质量M ,公式是M =4π2r 3GT 2。 思维拓展 如图1所示是卡文迪许测量引力常量的示意图。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测量几个铅球之间的作用力,测出了引力常量G 的值,从而“称量”出了地球的质量。

图1 (1)卡文迪许测出G后,他是怎样“称量”地球的质量的呢? (2)已知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9.8 m/s2,地球半径R=6.4×106 m,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试估算地球的质量。 答案(1)在地球表面,物体受到的重力近似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即mg=G mM R2,解 得地球的质量M=gR2 G,只要测出G、g、R来,便可“称量”地球的质量。 (2)M=gR2 G= 9.8×(6.4×106)2 6.67×10-11 kg≈6.0×1024 kg。 二、发现未知天体 阅读教材第42~43页“发现未知天体”部分,知道发现未知天体的几个史实及所用到的理论依据。 1.海王星的发现: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年轻的天文学家勒维耶根据天王星的观测资料,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天王星外“新”行星的轨道。1846年9月23日,德国的伽勒在勒维耶预言的位置附近发现了这颗行星——海王星。 2.其他天体的发现:近100年来,人们在海王星的轨道之外又发现了冥王星、阋神星等几个较大的天体。 思考判断 1.天王星是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轨道而发现的。(×) 2.海王星的发现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地位。(√) 3.牛顿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了海王星的轨道。(×)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疑惑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1

高中物理必修2精品学案《万有引力定律》专题复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2(人教版) 精品学案 《万有引力定律》专题复习+单元测试题专题一天体运动的问题 分析处理天体运动问题,要抓住“一个模型”,应用“两个思路”区分“三个不同”. 1.一个模型:无论是自然天体(如行星、月球、恒星等),还是人造天体(如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等),只要天体运动轨迹为圆形,就可以将其简化为质点的匀速圆周运动. 2.两个思路:(1)做圆周运动天体,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因此列方程研究 天体运动的关系式即:GMm r2= m v2 r=mω 2r=m 4π2 T2r=ma;(2)不考虑地球或天体 自转影响时,物体在地区或天体表面受到万有引力约等于物体的重力,即GMm R2= mg,变形即GM=gR2,此式通常称为“黄金代换式”.3.三个不同. (1)不同公式中r含义不同.在公式F=GMm r2中r是两质点(或球心不同)距离; 在向心力公式F=m v2 r=mω 2r中r是质点运动的轨道半径.当一个天体绕另一个 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两式子中r相等. (2)运行速度,发射速度和宇宙速度含义不同.以下是三种速度的比较.

(3)卫星的向心加速度a ,地球(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在地球(天体)表面的物体随地球(天体)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速度a 含义不同. ①对a 有:GMm r 2=ma 得a =GM r 2式中r 为卫星的轨道半径. ②若不考虑自转:g =GM R 2,其中R 为地球半径. ③对a ′有:a ′=ω2 R cos θ,其中ω、R 分别是地球(天体)自转的角速度和半径,θ是物体所在处的纬度值. 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 ,设月球表面的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在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上,由地球引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g 2,则( ) A .g 1=a B .g 2=a C .g 1+g 2=a D .g 2-g 1=a 解析: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由牛顿第二定律:GMm r 2=ma ,其中a 为向心加速度,在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处重 力等于万有引力,即GMm r 2=mg 2. 由以上两式子得a =g 2.由Gmm ′R 月2 =m ′g 1则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1=G m R 月 2, 综上可知B 对. 答案:B 专题训练 1.地球同步卫星位于赤道上方,相对地面静止不动.若地球半径为R ,自转角速度为ω,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那么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速度为( ) A.Rg B.R ωg C. R 2 ωg D.3R 2ωg

高中物理必修二_7-2_功__学案

§4.1 《功》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功的两个要素。 2. 知道功的公式W=F l cosθ,会用这个公式计算恒力做功。 3. 理解正功和负功的概念,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力做正功或负功。 4. 知道什么是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知道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 体所做的功,也等于各个力分别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 学习重点: 1. 功的概念和功的计算公式。 2. 正、负功的意义。 学习难点: 功的概念、正、负功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案 木头在起重机的拉力作用列车在机车牵引力的作用 1.功和能是两个密切联系的物理量,即如果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_____ 发生了变化,这个力一定对物 体做了功,功在能的转化过程中担任重要的角色。 2、功的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且,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 功。 二、课堂互动案 功 探究1、力做功的必要因素 物体静止,力F是否做功? 物体匀速运动,力F是否做功? 力与位移方向垂直,力F是否做功? 结论1:力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2)。 功的概念 如果一个物体 , 并且在 , 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探究2、推导功的表达式 1、当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 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水平向前行驶的位移为L, 如图所示,则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小提示:类比 牛顿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 3、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成某一角度时? 当力F的方向与位移方向成一角度α时, 请你推导出力F所做功的表达式。

结论2: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这三者的乘积。 1.公式: 2.单位:国际单位:单位符号: 训练1.一同学在操场上踢球,飞起一脚用50N的力将球踢出,球在操场上滚了20m,关于脚对球做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J B.1000J C.无法求出 训练2. 见黑板 探究3、功的正负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完成下面的表格。 正功和负功什么意义呢? 正功的意义:力对物体做正功,表明此力的效果是物体的运动,是动力做功。 负功的意义:力对物体做负功,表明此力的效果是物体运动,是阻力做功。 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也可说成物体这个力做了功(取正值) 思考:比较-8J的功与5J的功大小? 训练3. 质量为m=2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5N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了l=2m。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g=10m/s.求: (1)推力F所做的功;(2)摩擦力所做的功;(3)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训练4. 见黑板

高中物理必修二总复习全程同步学案

高中物理必修二复习学案 目录 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1) §5.1 追寻守恒量功功率 (1) §5.2 重力势能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5) §5.3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动能和动能定理 (9) §5.4 机械能守恒定律 (12) 5. 阶段测试 (17) 第六章曲线运动 (24) §6.1 曲线运动 (24) §6.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27) §6.3 平抛物体的运动 (33) §6.4匀速圆周运动 (37) §6.5 圆周运动中的临界问题 (46) 6.阶段测试 (51) 第七章万有引力 (71) §7.1 行星的运动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71) §7.2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75) §7.3宇宙航行 (81) 7.阶段测试 (85) 1

第六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5.1 追寻守恒量功功率 【学习目标】 ⒈正确理解能量守恒的思想以及功和功率的概念。 ⒉会利用功和功率的公式解释有关现象和进行计算。 【自主学习】 ⒈.在物理学中规定叫做力对物体做了功.功等于,它的计 算公式是,国际单位制单位是,用符号来表示. 2.在下列各种情况中,所做的功各是多少? (1)手用向前的力F推质量为m的小车,没有推动,手做功为. (2)手托一个重为25 N的铅球,平移 3 m,手对铅球做的功为. (3)一只质量为m的苹果,从高为h的树上落下,重力做功为. 3. 叫做功率.它是用来表示物体的物理量.功率的计算公式是,它 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符号是. 4.举重运动员在5 s内将1500 N的杠铃匀速举高了2 m,则可知他对杠铃做的功为,功率 是. 5.两个体重相同的人甲和乙一起从一楼上到三楼,甲是跑步上楼,乙是慢步上楼.甲、乙两人所做 的功W甲W乙,他们的功率P甲P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⒍汽车以恒定功率起动,先做加速度越来越的加速运动,直到速度达到最大值,最 后做运动。 ⒎汽车匀加速起动,先做匀加速运动,直到,再做加速度越来 的加速运动,直到速度达到最大值,最后做运动。 【典型例题】 例题⒈关于摩擦力做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滑动摩擦力总是对物体做负功。 B滑动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 C静摩擦力对物体不做功。 D静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 例题⒉如图,质量相同的球先后沿光滑的倾角分别为θ=30°,60°斜面下滑,达到最低点时,重 力的即时功率是否相等?(设初始高度相同)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2精品学案1:1 1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

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 学习目标: 1.知道安培力的概念,会用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的方向。 2.掌握安培力的计算公式F =IlB sin θ,并会进行有关计算。 3.了解磁电式电流表的构造和原理。 一、安培力 1.定义:通电导线在 中受到的力。 2.方向:用 判断。 判断方法:伸开左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从 垂直进入,并使四指指向 ,这时 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3.安培力方向的特点 安培力方向与 方向、磁感应强度的方向都垂直,即垂直于导线、磁感应强度决定的平面。 二、安培力的大小 F =⎩⎪⎨⎪ ⎧ IlB (B 与I 垂直)0(B 与I 平行) ILB sin θ(B 与I 的夹角为θ) 三、磁电式电流表 1.磁电式电流表的构造特点 (1)构造:磁铁、线圈、螺旋弹簧、指针、极靴。(如图甲所示) (2)特点:两极间的极靴和极靴中间的铁质圆柱,使极靴与圆柱间的磁场都沿 方向均匀分布,使线圈平面都与磁感线 ,使表盘刻度 。(如图乙所示) 甲 乙 2.原理 (1)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 作用发生 。螺旋弹簧变形, 线圈的转动。 (2)线圈偏转的 越大,被测电流就越大,所以根据线圈偏转角度的 ,可以确定被

测电流的;根据线圈偏转的,可以知道被测电流的方向。 3.优缺点:优点是灵敏度高,可以测出的电流;缺点是线圈的导线很细,允许通过的电流很弱。如果希望它测量较大的电流值,就要根据在必修第三册中学到的方法扩大其量程。 知识点1:安培力的方向 1.安培力F、磁感应强度B、电流I的关系 (1)已知I、B的方向,可唯一确定F的方向。 (2)已知F、B的方向,且导线的位置确定时,可唯一确定I的方向。 (3)已知F、I的方向时,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不能唯一确定。 2.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与左手定则的区别 〖例1〗下列各图中,金属导体棒ab所受安培力F方向正确的是() A.B.

高中物理必修二新新学案电子版

高中物理必修二新新学案电子版 1、用天平测小石块质量的实验中,有如下实验计划,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②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工作台面上;③在天平的左盘放入小石块; ④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⑤用镊子在右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⑥正确读出砝码和游码的示数. [单选题] *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①④③⑤⑥(正确答案) C. ②③①④⑤⑥ D. ③②①④⑤⑥ 2、82.甲、乙两球的质量相等,体积关系为V甲=6V乙,构成两球物质的密度关系为ρ乙=3ρ甲。如果两球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另一个是实心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单选题] * A.甲的空心部分体积为V乙 B.甲的空心部分体积为3V乙(正确答案) C.乙的空心部分体积为1/4V乙 D.乙的空心部分体积为3/4V乙 3、16.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是什么,以下几个实验方案,你认为能说明问题的实验是()[单选题] *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空气抽出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把正在发声的防水音乐盒放入水中,我们仍能听见音乐盒发出的声音

C.吹响小号后,按不同的键使其发出不同的声音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纸上可以看到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正确答案) 4、C.影动疑是玉人来 D.厕所大脏,奇臭难闻(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酒精分子能产生扩散现象,说明酒精分子可以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故A正确.B、花香扑鼻是一种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故B正确.C、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是由于光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无关.D、厕所太脏,其臭难闻同,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有关电动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电势降之和(正确答案) 5、自行车是很普及的代步工具,不论它的品牌如何,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上来看,它涉及许多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自行车轮胎、车把套、脚踏板以及刹车处均刻有花纹,并且都使用动摩擦因数大的材料,从而增大摩擦力.[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6、85.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项操作是错误的()[单选题] *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 B.天平调平后在称量过程发现横梁不平衡,此时可以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正确答案) 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二学案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二学案 第二节 安培力的应用

第二节安培力的应用 [学习目标] 1.知道电流天平、磁电式电表、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2.进一步熟练掌握安培力公式及方向的判断. 一、电流天平 1.普通天平是应用杠杆原理把被测物与已知质量的砝码进行力学平衡.利用等效替代法测量出被测物体的质量. 2.电流天平同样运用等效替代法,结合安培力的相关知识和现代电子技术,通常用于实验室中测量两平行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磁感应强度. 3.如图1所示是等臂电流天平的原理图.天平右端挂一矩形线圈,匝数为n,底边cd长为L,放在待测匀强磁场中,线圈中通入如图1所示电流I,在天平左、右两边加上质量分别为m1、m2的砝码使天平平衡.此时有m1g=m2g-nBIL.保持线圈中电流的大小不变,使电流反向,在左盘中加入质量为m的砝码,天平再次平衡,此时有(m1+m)g=m2g+nBIL.结合两式可得 待测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mg 2nIL. 图1 二、磁电式电表 1.构造:磁电式电流表是在蹄形磁铁的两极间有一个固定的圆柱形铁芯,铁芯外面套有一个可以绕轴转动的铝框,在铝框上绕有铜线圈,铝框的转轴上装有两个螺旋弹簧和一个指针,线圈的两端分别接在这两个螺旋弹簧上,被测电流经过这两个弹簧流入线圈. 2.原理:安培力与电流的关系.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而偏转,线圈偏转的角度越大,被测电流就越大.根据指针的偏转方向,可以知道被测电流的方向. 3.特点:蹄形磁铁与铁芯间的磁场都沿半径方向,可看作是均匀辐射分布的,线圈无论转到什么位置,它的平面总与磁场方向平行,且线圈左右两边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都相等.4.优点:灵敏度高,可以测出很弱的电流. 缺点:线圈的导线很细,允许通过的电流很弱.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2第二册优质学案:8.4 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 核心素养目标 物理观念知道能量守恒是自然界的重要规律,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及条件。 科学思维领悟从守恒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会根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科学态度与责任 认识机械能守恒定律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体会守恒思想对物理学的推动作用。 知识点一追寻守恒量 实验装置图 事实将小球由斜面A上某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运动到斜面B上假设摩擦力及空气阻力可以忽略 推论小球在斜面B上速度变为0时,即到达最高点时的高度与它出发时的高度相同 追寻不变量上述事例说明存在某个守恒量,在物理学上我们把这个量叫作能量或者能 『观图助学』

在上面三种情景中儿童、撑竿跳运动员、跳水运动员各有怎样的能量转化?1.重力势能与动能:只有重力做功时,若重力对物体做正功,则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若重力做负功,则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2.弹性势能与动能:只有弹簧弹力做功时,若弹力做正功,则弹簧弹性势能减少,物体的动能增加,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3.机械能 (1)定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动能都是机械运动中的能量形式,统称为机械能。 (2)机械能的改变:通过重力或弹力做功,机械能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思考判断』 (1)通过重力做功,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通过弹力做功,动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3)物体的机械能一定是正值。(×) (4)通过重力或弹力做功,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其他能。(×) 射箭时,弓弦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 过山车由高处在关闭发动机的情况下飞奔而下,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知识点三机械能守恒定律 1.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

高中物理必修二《54抛体运动规律》学案

5.4 抛体运动规律》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平抛运动的一般研究方法。 2.掌握平抛运动的位移与速度。 3.了解斜抛运动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4.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会用平抛运动的知识处理实际问题。 【课堂合作探究】 思考:在乒乓球比赛中,你是否曾为乒乓球下网或者出界而感到惋惜?如果运动员沿水平方向击球,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要使乒乓球既能过网,又不出界,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如何估算球落地时速度大小? 一、平抛运动的速度 一物体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经过时间t运动到P点,求此时P的速度?第一步:建立直角坐系标 第二步:将速度分解 思考:如何确定两个分速度的大小?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物体在x轴方向的合力为0,所以物体在x轴上的加速度为0,所以在x轴方向,物体的分速度为: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物体在y轴方向的合力为mg,所以物体在x轴上的加速度为g,在y 轴方向上初速度为0,所以在y轴方向,物体的分速度为:

第三步:确定各方向的分速度大小,根据矢量法则,求出速度大小以及方向: 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 【例题1】将一个物体以10 m/s 的速度从10 m 的高度水平抛出,落地时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是多少?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2。 二、平抛运动的位移和轨迹 1. 平抛运动的位移 (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得分位移: (2)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得分位移: (3)合位移: (3)位移的方向 2. 平抛的轨迹: 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 消去 t 得: 速 度 大小: 方向:

粤教版物理必修二全套学案+同步练习

1.1 什么是抛体运动学案(粤教版必修2) 1.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向空中抛出,仅在________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抛体运动. 2.曲线运动的速度的方向: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不同时刻的速度具有不同的________;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________方向;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它的速度方向__________,所以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3.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________________时,物体做直线运动,若方向________,则做加速直线运动,若方向________,则做减速直线运动.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________________时,物体做曲线运动.4.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产生加速度,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________________时,物体做直线运动,当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________________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5.(双选)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不断地变化,但速度大小可以不变 C.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能不变D.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一定同时改变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成锐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成钝角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 D.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 【概念规律练】

知识点一曲线运动的概念 1.(双选)关于曲线运动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的大小与方向都在时刻变化 B.速度的大小不断发生变化,速度的方向不一定发生变化 C.速度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速度的大小不一定发生变化 D.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某质点沿如图1所示的曲线abcde运动,则在a、b、c、d、e各点上,质点速度方向大 致相同的两点是( ) A.a点与c点 B.b点与d点 C.c点与e点 D.b点与e点 知识点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3.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的合力是变力B.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C.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D.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一定是变化的 4.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一定变化 D.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均不变的运动(不为零)可能是曲线运动 【方法技巧练】 一、运动轨迹与力的方向间关系的应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