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质的构成与组成

物质的构成与组成

物质的构成与组成
物质的构成与组成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化学试题
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D.原子的体积及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是由电子决定 3、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电子数不同 4、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遇难同胞中,有很多人不是被石块 压死,而是在废墟里漫长的等待中严重脱水而死,说明了水对于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如此的重要,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水由氢、 氧两种元素组成 ( ) A.水是化合物 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 2H ) 2H+ C.水由水分子构成
A.镁原子结构图中 x=8 B.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7 C.镁是金属元素、氯是非金属元素 D.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Cl
例 5。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5、下图中的符号表示 2 个氢原子的是
H2
2H2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C.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5.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多种,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氯化钠 B.水 C.金刚石 D.水银(Hg) 8.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 A.H2O——1 个水分子 C.3Fe3+ ——3 个铁原子 ) B.Na ——1 个钠离子 D.2H ——2 个氢元素
+1
)
A. 1.
B.
C.
D.
是某元素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据此推断下列相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A.该粒子是阴离子 C.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失去电子 B.该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12 D.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有 8 个电子
13.(2009·南京中考)原子序数为 94 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之和为 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 145 C.质子数为 94 B.核外电子数为 94 D.核电荷数为 2392、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 ) )
3、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单质、又能表示一种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 A、Cu B、O2 C CH4、 D、N 4、下列能表示两个氮原子的是( ) +2 A、N2 B、2N C、2N2 D、 N 5、下列物质中 Cl 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 A、HCl B、Cl C、KClO3 D、HClO

22、下列物质中,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是 ( ) A.CaCO3 B.Al2(SO4)3 C.Al(NO3)3 D.Fe(OH)3 19、科学家已经发现的一种新物质的化学式是 C70,下列关于 C70 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为840 C.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B.属于化合物 D.是一种新元素 ) )
A
B
C
D
【典例 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CO2)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B.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组成的 C.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 D.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9.(2009·肇庆中考)如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则下 中错误的是( ) 列说法
2、葡萄糖是重要的糖类物质,其化学式为 C6H12O6,下列有关它的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一个葡萄糖分子由 6 个碳原子和 6 个水分子构成

C.葡萄糖中碳元素、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6:1:8 D.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 3.2011 年 9 月 12 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拉克斯--狄蓓吉临床医学研究奖,以表彰她发现的一 种药物--青蒿素,它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化学式是 C15H22O5.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青蒿素”是混合物 B.“青蒿素”含 42 个原子 C.“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6.38% D.“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90:11:40 20、 (3 分)图 A 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 ⅠA 周期 3 Li 第二 锂 周期 7 11 Na 第三 钠 周期 23 27 28 32 35.5 40 ② 铝 硅 ③ 硫 氯 氩 9 11 13 Al 14 Si 14 16 16 S 19 17 Cl 20 18 Ar 铍 硼 ① 氮 氧 氟 氖 4 Be 5 B 7 N 8 O 9 F 10 Ne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7、已知某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N 与 O 的质量比 7:20,则该化合物的化 学式为
5.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属于阳离子的是(填序号,下同) (2)属于原子的是 ; (3)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 ; (4)写出 A、B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一种用途 ;
10、①空气 ②二氧化碳③氢气④海水 ⑤铁⑥水⑦氧化镁⑧银⑨氯酸钾⑩食盐水(用序号填写) 属于混合物有 纯净物有 属于单质 有 化合 物有 3、 17 号元素符号是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它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 周期,该元素在化学变化中易 电子,而成为带 电的 离子,相应的符号为 8.(2011·兰州中考)下图中 A、B、C、D 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 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 信息。
+6 图B
2 4 图C
+17
2 8 7
7 ;(2)图 B 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图 A 中的
(1)原子序数为 14 的元素名称为 位置是(填①或②或③)
;(3)图 C 是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图 A 中与氯元素在同一纵 (填 “得” 或 “失” )
行的氟元素, 其原子结构与氯原子相似。 由此推测, 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A、B、C、D 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 (2)A 粒子的化学性质与 B、C、D 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_____; (3)D 中 x=____________;从 E 图中你获得的信息有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 (3)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表是小丽同学绘制的元素周期表的局部, 依据此表回 答问题:
21、 (3 分)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请你填写构成下列物质的具体微粒的名称。 ?体温计中的水银是由_________构成的。?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即固体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构 成的。?用来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晶体是由 _____________ 构成的。 6 、酒精的化学式为
C2H5OH,可知酒精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一个酒精分子中共有 其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个原子。

①我发现其中有一处元素符号不正确,应该改为________。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它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 去”)电子。 ③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周期。 例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氯化铁 ___ 2、氧化铝 ___ 3、硫化钠___ 4 、氯化亚铁___ 5、硫酸铁___ 6、硝酸亚铁___ 7、氢氧化镁 ___ 8、碳酸钠___ 例 2.用化学符号填空. (1)2 个氮原子 (3)锰元素 的意义: (2)铁离子 (4)氢氧化铝中铝显+3 价 3.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 ,
构成物质的微粒名 构成物质的 物质组成(用化学式表示并 物质名称 称 锌片 氖气 氮气 水 氯化钠 食盐水 离子、分子 混合物 单质 微粒符号 标注各元素的化合价) 物质类别
2O , 2CO ,CO2 +2 2+ Mg , MgO 。 4.标出下列物质中加点元素的化合价: KC lO K2M nO4 KC lO3 NaN O3 O 2 . . . . .
6、已知金属元素 M(只有一种化合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M2O3,则它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A MCl B MCl2 C MCl3 D M2Cl2 四、 计算题 (共 17 分) 25、 (8 分) 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为 1.993×10-26kg 若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 4.482×10-26kg,则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5.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氯化镁 +3 价铁的氧化物 氧化钠 4、钨(W)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广泛应用于拉制灯丝,有“光明使者”的美誉。我省蕴藏着丰富 的钨矿资源,冶炼金属钨常用到白钨矿石,其主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4),钨酸钙中钨的化合价 为:( ) A、-6 B、+4 C、+6 D、+7 5、用符号表示下列粒子:(1)2 个钙原子 (2)2 个氮分子 (4)氧化铝 (5)2 个钠离子 (7)4 个二氧化硫分子 三氧化硫中硫元素显+6 价 ,五氧化二 磷 ,构成水的基本粒子的化学式_______。

九年级化学全册物质的组成与构成专题练习(无答案)

一、物质的微观构成——分子、原子、离子 【交流讨论】1.列举常见物质说出它们的微粒构成 2.谈谈你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比较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和联系? 【学以致用】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②分子大、原子小 ③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离子之间没有 ④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⑤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⑥分子、原子、离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⑤⑥ 2.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 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3)A和B两种粒子的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二、物质的宏观组成——元素 【交流讨论】1.列举常见物质,说说它们的元素组成,谈谈你对元素的认识。 2.元素与原子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学以致用】 1.科学家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据此推断,当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化后,结果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它一定是放射了( )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该原子的原子核 2.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同种原子的总称 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量完全相同 C.元素种类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不同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网络图】构建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间的网络图 三、化学用语【写一写】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1)氮铜铝 2个氧原子; (2)氯离子钠离子 2个镁离子铁离子; (3)水二氧化碳氧气 2个氢气分子; 【说一说】下列化学化学用语的含义: H 2H H+ 2H2 H2O 【学以致用】 1.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水分子——2H2O B.氯化铝——AlCl C.两个氯原子——Cl2 D.正二价的铜元素——Cu2+ 2.学习化学知识后,观察物质世界就要从化学视角看。下列对打火机主要燃料丁烷(C4H10)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A.从组成上看: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从结构上看:1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 C.从变化上看:丁烷完全燃烧只生成水 D.从性质上看:丁烷具有可燃性 【课堂检测】 1.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25m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2.如图是氯元素的原子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氯原子第一电子层有7个电子 B.氯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 C.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氯与铝形成物质的化学式为AlCl2 3.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A.O2—2个氧原子 B.Ca2+—钙离子 C.P2O5—五氧化二磷 D.2H2O—2个水分子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不变 B.带电的微粒都称为离子 C.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5.瘦肉精被认为是肉制品业的“三聚氰胺”,属食品行业的违禁药品,瘦肉精 的化学式为C12H19ON2Cl3。则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瘦肉精由五种元素组成 B.一个瘦肉精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分子 C.瘦肉精由37个原子构成 D.瘦肉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讲义及答案)

①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 、 (1) 宏观 物质由 组成,以水(H 2O )为例: 水由 和 组成。 (2) 微观 物质由 或 或 直接构成。 1.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铁由 构成。 ②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以水(H 2O )为例: 水由 构成; 水分子由 和 构成; 1 个水分子由 和 构成。 ③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以氯化钠(NaCl )为例: 氯化钠由 和 构成。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讲义) 一、知识点睛 、 2. 化学用语中数字的意义 (1) 化学符号前面的数字 表示 ,如 2N 、3CO 2、4Na +。 (2) 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表示 ,如 O 2、H 2O 。 (3) 化学符号右上角的数字 表示 ,如 O 2 、NH 4+。 (4) 化学符号正上方的数字 表示 ,如 。 三类,以铁(Fe )为例:

3. 相对原子质量 (1) 相对原子质量 + (2) 相对原子质量 A r = 原子实际质量 = m 实 m 标 4. 粒子结构示意图 (1) 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判断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 (2) 粒子结构示意图中: 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碳12原子质量的1 12

4.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中: ①He ②O2③BaCl2④Cu ⑤NO2⑥Au ⑦K2SO4⑧H2O2 (1)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填序号,下同);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3)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5.写出下列化学用语中“2”表示的意义。 (1)2H (2)Cl2 (3)CO2 (4)Mg2+ (5)SO42- (6) 6.按照下列要求书写化学用语。 (1)2 个氯离子 (2)亚铁离子 (3)2 个硅原子 (4)3 个氮分子 (5)氧化铝中铝元素为+3 价 7.已知一种铱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其核电荷数为77, 则该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差() A.38 B.77 C.115 D.269 8.甲、乙两原子质量比为2:3,若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则 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9 B.18 C.24 D.27 9.已知碳、氧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2、16,若m 个碳原子 和n 个氧原子的质量相等,则m 和n 的大小关系为()A.m>n B.m

如何描述[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专题辅导 不分版本

如何描述[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冯革成 一. 理顺关系 即理顺物质(指纯净物,下同)、元素、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这是正确描述物质组成和构成的提前。下图较好的概括了物质、元素、分子、原子和离子之间的关系。 物质 元素 宏观概念: 讲种类,不讲个数 微观概念: 分子 原子 离子 讲种类、也讲个数 组成 构成 得电子 得、失电子 构成 质子数 相同 构成 构成 由图可知: 1.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2. 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有些物质是由分子直接构成的,如水、蔗糖等;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铁、氖气、碳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直接构成的,如氯化钠、氯化钾等。 4.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5. 原子和离子之间可以通过得失电子相互转化。 6. 物质、元素属于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分子、原子和离子属于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二. 掌握方法 1. 物质组成的描述 从宏观角度看,物质的组成应用元素来描述,说明该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如: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铁由铁元素组成。值得注意的是: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如不能说“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二个氧元素组成的。” 2. 物质构成的描述 从微观角度看,物质的构成应用分子、原子或离子来描述,说明物质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如:水由水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值得注意的是: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其形成过程先由原子构成分子,再由分子构成物质,不能直接说该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不能说“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只能说“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3. 分子构成的描述 从微观角度看,分子的构成只能用原子来描述,说明该分子是由哪些原子构成的。如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值得注意的是:分子、原子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在描述分子的构成时,要注意将个数与个数相对应,即当指明分子的个数时,构成分子的原子也必须指明个数;当未指明分子个数时,构成分子的原子也不指明个数。如:可以说“氮分子由氮原子构成”、“1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但不能说“1个氮分子由氮原子构成”、“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讲义)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讲义) 一、知识点睛 1.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1)宏观 物质由_______组成,以水(H2O)为例: 水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2)微观 物质由_______或_______或_______直接构成。 ①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三类,以铁(Fe)为例: 铁由__________构成。 ②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以水(H2O)为例: 水由__________构成; 水分子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 1个水分子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构成。 ③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以氯化钠(NaCl)为例: 氯化钠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 2.化学用语中数字的意义 (1)化学符号前面的数字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2N、3CO2、4Na+。 (2)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O2、H2O。 (3)化学符号右上角的数字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O2-、NH4+。 (4)化学符号正上方的数字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 3.相对原子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

(2)相对原子质量A r =12112原子实际质量碳原子质量的=m m 实标 4. 粒子结构示意图 (1)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判断 质子数_____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 质子数_____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 质子数_____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 (2)粒子结构示意图中: _______________(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 ________________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5. 元素周期表 (1)每一格 明确每一格各个部位代表的含义(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 (2)元素的排列规律 横行(周期):___________相同,原子序数(核电荷数)递增,最外层电 子数递增; 纵行(族):_____________相同,电子层数递增。 二、精讲精练 1. 从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五氧化二磷是由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2)氢气是由______构成的,氢分子是由_______构成的,1个氢分子是由 ______________构成的。 (3)氯化钾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 2. 下列关于物质组成与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硫分子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C .氧气和二氧化碳中都含有氧元素 D .五氧化二磷由磷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3.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两种物质组成的 B .二氧化碳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C .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D .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4.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中: ①He ②O 2 ③BaCl 2 ④Cu ⑤NO 2 ⑥Au ⑦K 2SO 4 ⑧H 2O 2 (1)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物质组成

课题化学式的意义课型新授序号备课人单位 课标与教材分析课标分析: (四)物质组成的表示2. 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重点:化学式的概念、化学式的意义 难点:化学式的意义,元素符号的意义。 学情分析 本课时为化学式的意义,学生从一开始学习化学时就已经接触过化学式,只不过只知道是化学符号还没有形成化学式的概念,由此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有关一系列的知识点。 在讲授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原由的基础知识和学生的能动力展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对于化学式的意义这一难点可采用多加练习来突破。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理解化学式的涵义,初步学会一些简单物质的化学式写法与读法。 过程与 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理解化学式的意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情感态度 价值观 通过化学式涵义的讲解进行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教育。 教学方法 与媒体 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讨论法、练习法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什么是元素?用什么来表示元素? 2.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硅、氢、氟、氯、钠、铝、 钾、钙、 铜、锌、银、金、钡 3.说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F、H、N、O、5Fe、10Mg [设问引入]我只有元素组成,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么由一 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否也可以用一种或几种元素符号 组成的式子来表示呢? [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到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 由不同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见任何一种纯净物都有一定的组成,也 就是说,一种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这些元素的质量比或原子 个数比都是一定的。为了便于认识和研究物质,常用元素符号 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如用O2、H2O、MgO、分别表示氧气、水、 氧化镁、的组成。 [板书]一.化学式 1.概念: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讲解]各物质的化学式是通过实验测定物质的组成后得出的,一 种物质 只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复备

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

一、选择题 1.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干冰B.碳酸钠C.金刚石D.铜 2.超导材料为具有零电阻及反磁性的物质,以Y2O3、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可合成一种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 x,假设在研磨烧结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无变化,则x的值为( ) A.12 B.13 C.15 D.26 3.在反应A+3B=2C+2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11,已知1.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1g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 A.2:1 B.3:4 C.12:11 D.1:1 4.臭氧(O3)主要分布在离地面l0km一50km的高空,形成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臭氧属于( ) A.混合物B.单质C.化合物D.稀有气体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NaCl的水溶液,不可能得到的生成物是( ) A.KNO3 B.C12 C.H2 D.NaOH 6.下列硫的单质和化合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S B.SO2C.H2S D.H2SO4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 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 C.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l:2 8.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榨取果汁B.米酿成醋C.消化食物D.剩饭变馊 9.在生产生活中常用到下列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碘酒B.不锈钢C.干冰D.牙膏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11.在反应CuO +H2 Cu +H2O 中,作还原剂的是( ) A、CuO B、H2 C、Cu D、H2O 1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你认为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铝用于制造电线和电缆 B、氧气用于炼钢 C、氢气用来冶炼金属 D、氯化钠用来制纯碱 13.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加热时不同沸点的物质分别气化、冷凝、分离后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由此可以判定石油属于() A、化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混合物

物质组成的表示教案

第四节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化学式的含义;能依据物质组成、利用元素化合价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逐步形成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和定量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尊重客观实际,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化学式的含义; 2.能依据物质组成、利用元素化合价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3.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逐步形成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和定量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尊重客观实际,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内容要点: 1.通常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 2.可以利用元素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3.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通常写在左边,负价元素通常写在右边。原子的数目用阿拉伯数字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在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般呈正价,非金属元素一般呈负价;在非金属氧化物中,非金属元素一般呈正价。根据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的原则,确定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原子的数目。 4.简单化合物的中文命名原则。 5.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两种元素中间用“化”字连接,如氧化铜(CuO)。 6.化学式中元素的名称从右向左读,与化学式的写法刚好相反,如氯化钠(NaC l)。 7.元素的原子个数在该元素之前先读出,如五氧化二磷(P2O5)。

8.含有复杂原子团的化合物,要根据其特征来称呼,不需读出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如氢氧化钠(NaOH)、碳酸钙(CaCO3)、硫酸钠(Na2SO4)等。 教学内容: 一、化学式反映物质的组成 1、化学式(formular),就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 提出的依据: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不同的物质组成不同。 2、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一般包括宏观和微观角度) 微观上:表示某物质;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宏观上: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或者一个原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还可以表示一个分子的构成情况。 我们以水(H2O)为例说明 3、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的意义,如 aRbc a表示有a个这样的微粒 b 表示一个微粒中有b个原子或原子团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新)

化学复习(三)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一、几个概念: 1、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判断几类原子是否为同一种元素的唯一 标准:质子数是否相同。 元素的化合价:钾钠银氢+1,钙镁钡锌+2,氧-2,铝+3,亚铁+2,铁+3价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2、 分子(分子由原子构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即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分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气体等(稀有气体除外) (1) 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2) 元素质量比的相关计算 (3) 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元素质量的计算) (4) 化合价的相关计算(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 化学式中右下脚数字的表示意义:该分子中原子的个数。 3、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即在化学变化中不变的粒子。 (1) 原子的构成: (2) 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 (3) 相对原子质量 (4) 有原子构成的物质:稀有气体、金属、固体非金属(S 、P 、C 等),化学式只用元素符号表示。 4、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只有一层则为2)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一般无电子得失,不形成离子。 此结构称为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2)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一般为金属元素,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带正电,形成阳离子。 (3)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化学变化中得到失去电子,带负电,形成阴离子。 (4)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NaCl 等。 (5) 离子符号: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表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例:写出下列离子的离子符号: 镁离子 钠离子 铝离子 铁离子 亚铁离子 氧离子 碳酸根离子 硫酸根离子 硝酸根离子 氢氧根离子 氨根离子 元素是宏观概念: 讲种类,不讲个数 原子、分子、离子是微观概念: 讲种类、也讲个数 构成 二、掌握方法 1.物质组成的描述 从宏观角度看,物质的组成应用元素来描述,说明该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如:水由氢元素和 氧元素组成,铁由铁元素组成。值得注意的是: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如不能说“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二个氧元素组成的。” 2.物质构成的描述

初中化学物质组成和结构

物质的组成结构1.元素 具有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叫做元素。 (1)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见个数。 (2)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核电荷数)不同。 (3)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2. 分子、原子 分子:是的最小粒子。 (1)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性质不同。 (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分子的构成:由原子构成,其中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 子构成化合物分子。 (4)分子的性质:分子很小;分子在;分子间有间隔。 (5)分子与物质的变化: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物质在发生 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 (1)原子的结构: 其中:核电荷数= = 整个原子电性 决定着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着元素的性质。 (2)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原子分。 (3)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4)物质、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分子 物质原子 (5)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表示原子核;“+”表示原子核带正电;弧线表示电子层; 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如碳原子 元素Si Fe Na K Mg H 质量分数48.60% 26.30% 7.73% 4.75% 3.45% 2.74% 2.47% 2.00% 0.76%

3.原子团

几种常见的原子团:NO3、SO4、OH、CO3、NH4 4.离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由于带电情况不同所以分为阴阳离子。 (2)离子与原子的联系:原子得到电子→,原子失去电子→; 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离子符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注意数字在前,电性在后。如:Ca2+、Al3+、Cl-、O2- 5.同素异形体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具有不同性质的单质;如白磷跟红磷。 相关考题: 1.某药品说明书上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镁65mg。这里的碘、锌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离子 2.“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水 B.液氧 C.氧化汞 D.二氧化碳 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水、氢气 B.铁、氧气 C.氯化钠、铜 D. 5.右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B. C.该粒子是阳离子 D. 构 6.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 A.50 B.86 C.136 D.222 7.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 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B.②⑦C.③④D.②⑥⑦ 8.下列物质中直接由离子组成的是() A 石墨 B 二氧化碳 C 氯化钠 D 硫酸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考复习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构成和分类

中考复习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构成和分类 【探究目标】 1、理解元素的涵义,知道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描述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2、知道物质的简单分类,能据此区分一些常见物质。 3、正确描述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含义、区别与联系。 4、准确描述原子构成,认识常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探索导航】 〖活动一〗基础知识回顾 要求:(1)浏览教材并填写下面知识网络 (2)想一想,对于基础知识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元素 元素分类及在自然界存在状态 据元素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 和 。 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按质量分数的由大到小)依次为: 物质的简单分类 (1)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与联系 (2)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 单质 单质 单 质 物 物 混合物 物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 氧化物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CH 4 C 2H 5OH CH 3OH CH 3COOH

4、原子的结构 ①每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1 质子

质子②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 ③决定种类。 原子核中子 原 子①质量约等于(或)质量的1/1836。 ②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 ③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活动二〗、重点疑点讨论 1、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吗?请举例说明。 2、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吗? 3、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或2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吗? 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吗? 4、分子能否保持物质的所有性质? 只有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吗? 5、分子一定比原子大吗? 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吗? 6、任何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吗?怎样理解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活动三〗、解题方法指导 1,现有C、H、O、Na、Cu、S六种元素,从中选出相关元素组成下列类别物质的化学式:(每一类各写两例) ?单质_____________ ?酸_____________ ?碱_____________ ?盐_____________ ?氧化物____________?有机物_____________ 2、构成氧气的分子和构成液氧的分子具有( ) A、相同的性质 B、不同的性质 C、相同化学性质 D、不同化学性质 3、钾的相对原子质量较氩的相对原子质量小1,而核电荷数大1,由此可推断,一个钾原子和一个氩原子所含中子数的关系是( ) A、钾的中子数比氩的中子数少1个 B、钾的中子数比氩的中子数少2个 C、钾的中子数等于氩的中子数 D、钾的中子数比氩的中子数多1个 4、下列关于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纯净物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B、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 C、任何一种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D、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5、2005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实现了多人多天的太空飞行,发射神舟号的火箭中的燃料是偏二甲基肼[(CH3)2N-NH2]],氧化剂N2O4,发射时反应可写为 (CH3)2N-(NH)2+2N2O4点燃 3N2↑+2CO2↑+4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偏二甲基肼中原子个数比为C:H:N=1:4:1 B、参加反应的物质中只含有 C、H、N、O四种元素 C、在宇宙中(失重条件下)比地球还难做过滤实验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练习题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测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K-39 Mn-55 S-32 Na-23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原子核是 ( ) A .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 .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 .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 .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 A .Si B .Fe C .Al D .Hg 3.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 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 .电子数不同 4.对于K 和 K +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属于同一种元素 B .属于同一种粒子 C .核外电子数相同 D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5.既能表示宏观含义,又能表示微观含义的符号是 ( ) A.2N B.Fe C.2H 2O D.2SO 2 6.20l0年4月5日,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第117号新元素,填补了第116号和118号元素之间的空缺。推测该元素为117号元素的依据是 ( ) A .中子数 B .质子数 C .电子数 D 中子数和质子数 7. 根据右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的中子数为16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 g 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8. 分别表示X 、Y 、Z 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 ( ) 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前后的变化 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物都是单质 B.分子之间有间隔的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一个Z 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 9.意大利科学家最近合成子一种新型氧分子,其化学式为O 4 。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 ) A.O 4是一种化合物 B.O 4是由O 2 组成的混合物 C. 一个O 4分子是由两个O 2 分子构成的 D.O 4是一种单质 10.重水的主要作用是在核反应堆中做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重氢原子核电荷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2。下来说法正确的是 ( ) A.重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 B.重氢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 C. 重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D.重氢离子核内有2个质子 11. A.认识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B 、元素与人体健康 人体缺铁——易引起贫血 人体缺碘——易造成甲状腺肿大 C.得、失电子 D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镁原子——易失电子 氧原子——易得电子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于火箭燃料 二氧化碳性质稳定——可用保存食品 12.某物质中只含有二种元素,则该物质 ( ) A .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不是单质 C .不可能是混合物 D .不可能是化合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65分) 13、(1)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用语: ①2个氯原子 , ②铵根离子______, ③碳酸根离子 , ④2个钠离子 ,⑤ 3个水分子 , ⑥氢氧化钠 。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6分): 氢气___ , 一氧化二氮 , 氯化镁(2/1) , 氧化铁(3/2) , 氢氧化钙(2/1)_______ 。 14.判断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值“2”所代表的意义,并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 .Mg 2+ B .H 2O C .2CO D .2H + (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2)表示离子个数的是 (3)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 (4) 表示一个分子中某原子个数的是 15.请指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①2N 2 , ②3Mg 2+ 。 16.指出下列符号中“2”所表示的意义: 姓名 日期

物质的微观构成和宏观组成(1)

1、分子和原子: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有些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如:1个氧分子(O 2)是由 多数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如:1个二氧化碳分子(CO 2)是由 3、注意:水是由水 构成的, 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 1个水分子是由 和 构成的。 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汞是由 4、用分子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 化学变化: 。 如:水蒸发时水分子的 变大,但水分子 ,故为 变化,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 分子就变成了 和 ,故为 变化。 再如,加热红色的氧化汞粉末时, 会分解成 和 ,每 个 结合成 个 ,许多 聚集成 。 5、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 分裂变成 , 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 的 。如:水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6、从微观角度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区别: 纯净物 ,混合物由 如: 又如图: 7、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8、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 和原子核是由 和 两种粒子构成的。 9、由于原子核内的质子带__________________,中子____________,原子核带的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 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________,核外的电子数______________。 10、在原子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不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有的原子不一定有中子,质子数也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初中化学物质组成和结构

物质的组成结构 1.元素 具有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叫做元素。 (1)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见个数。 (2)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核电荷数)不同。 (3)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元素Si Fe Na K Mg H 质量分数48.60% 26.30% 7.73% 4.75% 3.45% 2.74% 2.47% 2.00% 0.76% 2. 分子、原子 分子:是的最小粒子。 (1)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性质不同。 (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分子的构成:由原子构成,其中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 子构成化合物分子。 (4)分子的性质:分子很小;分子在;分子间有间隔。 (5)分子与物质的变化: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物质在发生 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 (1)原子的结构: 其中:核电荷数= = 整个原子电性 决定着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着元素的性质。 (2)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原子分。 (3)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4)物质、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分子 物质原子 (5)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表示原子核;“+”表示原子核带正电;弧线表示电子层; 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如碳原子 3.原子团

几种常见的原子团:NO3、SO4、OH、CO3、NH4 4.离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由于带电情况不同所以分为阴阳离子。 (2)离子与原子的联系:原子得到电子→,原子失去电子→; 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离子符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注意数字在前,电性在后。如:Ca2+、Al3+、Cl-、O2- 5.同素异形体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具有不同性质的单质;如白磷跟红磷。 相关考题: 1.某药品说明书上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镁65mg。这里的碘、锌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离子 2.“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水 B.液氧 C.氧化汞 D.二氧化碳 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水、氢气 B.铁、氧气 C.氯化钠、铜 D.氯化钠、水 12 5.右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2 8 A.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B.该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 C.该粒子是阳离子 D.该粒子具有稳定结构 6.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 A.50 B.86 C.136 D.222 7.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B.②⑦C.③④D.②⑥⑦ 8.下列物质中直接由离子组成的是() A 石墨 B 二氧化碳 C 氯化钠 D 硫酸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氧化硫由一个硫原子和三个氧原子组成

中考复习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构成和分类

中考复习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构成和分类 1、理解元素的涵义,知道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描述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2、知道物质的简单分类,能据此区分一些常见物质。 3、正确描述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含义、区别与联系。 4、准确描述原子构成,认识常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探索导航】 要求:(1)浏览教材并填写下面知识网络 (2)想一想,对于基础知识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元素 元素分类及在自然界存在状态 据元素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 和 。 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按质量分数的由大到小)依次为: 物质的简单分类 (1)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与联系 (2)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 单质 单质 单 质 物 物 混合物 物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 氧化物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CH 4 C 2H 5OH CH 3OH CH 3COOH

4 ①每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1 质子

质子②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 ③决定种类。 原子核中子 原 子①质量约等于(或)质量的1/1836。 ②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 ③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1、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吗?请举例说明。 2、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吗? 3、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或2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吗?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吗? 4、分子能否保持物质的所有性质? 只有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吗? 5、分子一定比原子大吗? 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吗? 6、任何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吗?怎样理解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1,现有C、H、O、Na、Cu、S六种元素,从中选出相关元素组成下列类别物质的化学式:(每一类各写两例) ⑴单质_____________ ⑵酸_____________ ⑶碱_____________ ⑷盐_____________ ⑸氧化物____________⑹有机物_____________ 2、构成氧气的分子和构成液氧的分子具有( ) A、相同的性质 B、不同的性质 C、相同化学性质 D、不同化学性质 3、钾的相对原子质量较氩的相对原子质量小1,而核电荷数大1,由此可推断,一 个钾原子和一个氩原子所含中子数的关系是( ) A、钾的中子数比氩的中子数少1个 B、钾的中子数比氩的中子数少2个 C、钾的中子数等于氩的中子数 D、钾的中子数比氩的中子数多1个 4、下列关于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纯净物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B、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 C、任何一种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D、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5、20XX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实现了多人多天的太空飞行,发射神舟号的火箭中的燃料是偏二甲基肼[(CH3)2N-NH2]],氧化剂N2O4,发射时反应可写为 (CH3)2N-(NH)2+2N2O4点燃 3N2↑+2CO2↑+4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偏二甲基肼中原子个数比为C:H:N=1:4:1 B、参加反应的物质中只含有 C、H、N、O四种元素 C、在宇宙中(失重条件下)比地球还难做过滤实验

3.4 物质构成的表示式

3.4 物质构成的表示式 第一课时化学式及其意义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化学式的意义,并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 通过化学式意义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用化学语言表述物质的组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化学式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化学语言独特的魅力,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喜爱。 2、通过交流讨论、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化学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化学式前,化学式中数字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物质是由那些微粒构成的? 2、写出下列物质的符号 (1)氧气___,(2)水___,(3)二氧化碳___,(4)氮气__,(5)氢气__,(6)四氧化三铁___,(7)硫___,(8)氯化钠_____(9)过氧化氢___,(10)高锰酸钾___。 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用序号填空)。 二、自主学习 (一)阅读课文87页,完成下列填空 1、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元素符号表示________,数字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_____ 3、化学式H2O的意义有:(1)表示________,(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3)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4)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交流 化学式前面和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各表示什么意义? (1)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________。

(2)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2H2O中,前面的“2”表示_____,元素符号H右下角的“2”表示______________。 总结:化学式意义 3、在2H2O中各数字有什么意义? 2 【布置作业】课本P93 3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课后反思】

物质的构成与组成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化学试题
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D.原子的体积及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是由电子决定 3、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电子数不同 4、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遇难同胞中,有很多人不是被石块 压死,而是在废墟里漫长的等待中严重脱水而死,说明了水对于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如此的重要,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水由氢、 氧两种元素组成 ( ) A.水是化合物 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 2H ) 2H+ C.水由水分子构成
A.镁原子结构图中 x=8 B.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7 C.镁是金属元素、氯是非金属元素 D.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Cl
例 5。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5、下图中的符号表示 2 个氢原子的是
H2
2H2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C.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5.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多种,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氯化钠 B.水 C.金刚石 D.水银(Hg) 8.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 A.H2O——1 个水分子 C.3Fe3+ ——3 个铁原子 ) B.Na ——1 个钠离子 D.2H ——2 个氢元素
+1
)
A. 1.
B.
C.
D.
是某元素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据此推断下列相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A.该粒子是阴离子 C.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失去电子 B.该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12 D.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有 8 个电子
13.(2009·南京中考)原子序数为 94 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之和为 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 145 C.质子数为 94 B.核外电子数为 94 D.核电荷数为 2392、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 ) )
3、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单质、又能表示一种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 A、Cu B、O2 C CH4、 D、N 4、下列能表示两个氮原子的是( ) +2 A、N2 B、2N C、2N2 D、 N 5、下列物质中 Cl 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 A、HCl B、Cl C、KClO3 D、HClO

22、下列物质中,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是 ( ) A.CaCO3 B.Al2(SO4)3 C.Al(NO3)3 D.Fe(OH)3 19、科学家已经发现的一种新物质的化学式是 C70,下列关于 C70 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为840 C.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B.属于化合物 D.是一种新元素 ) )
A
B
C
D
【典例 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CO2)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B.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组成的 C.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 D.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9.(2009·肇庆中考)如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则下 中错误的是( ) 列说法
2、葡萄糖是重要的糖类物质,其化学式为 C6H12O6,下列有关它的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一个葡萄糖分子由 6 个碳原子和 6 个水分子构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