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居民出行轨迹信息可视化分析系统研究

居民出行轨迹信息可视化分析系统研究

居民出行轨迹信息可视化分析系统研究
居民出行轨迹信息可视化分析系统研究

居民出行轨迹信息可视化分析系统研究

北京市公共交通智能化调度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开发

北京市公共交通智能化调度管理系统 的建设与开发 张 国 伍 (北方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100044) 摘 要 公交智能化调度系统的基本目标是解决公交车辆运行中处于无序、失控与低效的状态与首都公交可担负城市旅客出行的主导地位不相适应的矛盾,就是要把通信控制、卫星定位、计算机网络与运营组织科学地结合起来,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进行综合集成,实现集运营指挥调度、综合业务通信、乘客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智能化公交管理系统.本文在阐述公共交通智能化调度系统的基本结构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系统的综合集成模式,并对各子系统的功能结构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关键词 公共交通 智能化调度 系统 分类号 U121 Build 2Up and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Dispatching Management System of B eijing Public T ransport Zhang Guowu (College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 ,Northern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Abstract The main target of Public Transport Intelligent Dispatching System i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disorder ,uncontrolled and low efficiency not suitable to the capital public transportation.The approach to dealing with these problems is to integrate ad 2vanced techniques such as communication ,control ,GPS ,computer network and sys 2tems engineering methodology into one system.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basic architec 2ture of such a system and analyzed its integrated model.The functional architectures of each sub 2systems are introduced as well. K ey w ords public transport intelligent dispatching system 1998年北京市拥有近5000辆公共汽车,运营线路近300条,场站用地近200万m 2,地铁仅有41km ,与10年前相比虽有较大幅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公民出行难有所缓解,但仍存在着:公交数量、质量与北京城市对公交需求不相适应,服务设施落后,即不准确又不舒适;换 本文收到日期1999201220 张国伍男1929年生教授 email bfxb @https://www.doczj.com/doc/4112275940.html, 1999年10月第23卷第5期 北 方 交 通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NORTHERN J IAO TON G UN IV ERSIT Y Oct.1999 Vol.23No.5

大大数据可视化分析资料报告平台介绍

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 一、背景与目标 基于邳州市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支撑环境,以基础信息资源库(人口库、法人库、宏观经济、地理库)为基础,建设融合业务展示系统,提供综合信息查询展示、信息简报呈现、数据分析、数据开放等资源服务应用。实现市府领导及相关委办的融合数据资源视角,实现数据信息资源融合服务与创新服务,通过系统达到及时了解本市发展的综合情况,及时掌握发展动态,为政策拟定提供依据。 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融合分析平台、展示平台,整合现有数据资源,结合政务大数据的分析能力与业务编排展示能力,以人口、法人、地理,人口与地理,法人与地理,实现基础展示与分析,融合公安、交通、工业、教育、旅游等重点行业的数据综合分析,为城市管理、产业升级、民生保障提供有效支撑。 二、政务大数据平台 1、数据采集和交换需求:通过对各个委办局的指定业务数据进行汇聚,将分散的数据进行物理集中和整合管理,为实现对数据的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将为跨机构的各类业务系统之间的业务协同,提供统一和集中的数据交互共享服务。包括数据交换、共享和ETL等功能。 2、海量数据存储管理需求:大数据平台从各个委办局的业务系统里抽取的数据量巨大,数据类型繁杂,数据需要持久化的存储和访问。不论是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还是非结构化数据,经过数据存储引擎进行建模后,持久化保存在存储系统上。存储系统要具备高可靠性、快速查询能力。

3、数据计算分析需求:包括海量数据的离线计算能力、高效即席数据查询需求和低时延的实时计算能力。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需要数据平台具备线性扩展能力和强大的分析能力,支撑不断增长的数据量,满足未来政务各类业务工作的发展需要,确保业务系统的不间断且有效地工作。 4、数据关联集中需求:对集中存储在数据管理平台的数据,通过正确的技术手段将这些离散的数据进行数据关联,即:通过分析数据间的业务关系,建立关键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将离散的数据串联起来形成能表达更多含义信息集合,以形成基础库、业务库、知识库等数据集。 5、应用开发需求:依靠集中数据集,快速开发创新应用,支撑实际分析业务需要。 6、大数据分析挖掘需求:通过对海量的政务业务大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辅助政务决策,提供资源配置分析优化等辅助决策功能,促进民生的发展。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1.1 项目概况 (3) 1.1.1项目概述 (3) 1.1.2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3) 1.1.3系统建设原则 (5) 1.1.4建设内容 (6) 1.1.5系统总体架构要求 (6) 1.2 业务应用系统需求 (7) 1.2.1建设目标 (7) 1.2.2建设原则 (8) 1.2.3遵循原则 (8) 1.2.4网格化管理模式 (9) 1.2.5 业务应用系统技术要求 (9)

1.1 项目概况 1.1.1项目概述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专业名称叫“万米单元网格化城市管理”,这缘于2004年底北京市东城区推出的“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这种管理模式将辖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再利用地理编码技术,将路名牌、井盖、垃圾站、城市雕塑等城市部件逐一编码后,定位在每个大致1万平方米的单元网格中。手持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城市监督员在各自负责的网格单元内巡查,发现问题或接到居民举报即可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发送到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城市监督中心利用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实现精确定位、快速处置和对城市监督员的科学管理。 “数字城管”业务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移动终端(终端应用软件)和政府内部办公系统,集成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单元网格数据、管理部件数据、地理编码数据等多种数据资源,通过各部门的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实现对城市市政工程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市容环境与环境秩序的监督、管理和预警的整体业务解决方案。 1.1.2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1.1. 2.1指导思想 1、整个系统符合相关标准、规范。遵照建设部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建设规范,以及数字城管总体规划,并结合城市化进程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全国其他城市成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和运行机制。 2、信息化作为城市管理最重要的手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现有城市管理资源,加强市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建立政府部门监督协调、规范运作、各司其职、市民广泛参与、各尽其能、相互配合的城市管理联动机制,在技术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3、高标准设计,分步骤实施。 高标准设计:一是指按照数字城管信息系统进行设计;二是指按照数字城市信息系统进行设计,目前应用在城管,将来随时可应用在交通、治安联防等各方面;三是指按照市区两

学科领域信息可视化研究--以管理信息系统领域为例[文献综述]

(2011届)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学科领域信息可视化研究--以管理信息系统领域为例 学院:商学院 专业: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一、前言部分 随着信息的日益丰富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如何在海量数据中获取有效信息这一问题促使信息可视化领域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信息可视化(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有时也被称作数据可视化(data visualization),近几年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所谓信息可视化,就是将抽象数据用可视的形式表示出来,以利于分析数据、发现规律和支持决策。信息可视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引文分析可视化。自从加菲尔德创立引文索引数据库以来,引文分析法越来越多地被用来进行科学结构的分析、科学技术史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科研绩效的评价等方面。它借鉴了很多科学可视化的技术,但又不同于科学可视化。科学可视化中的数据主要是物理世界、自然科学中的数据,例如卫星传回的数据等;而信息可视化中的数据来自社会现实和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一般是比较抽象的数据,如金融数据、商业信息、文献等。信息可视化有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优点[1]: 1 提供了一条直观理解大量数据的途径。通过可视化,能够立刻辨别出最重要的信息 2 能够查询到没有预想到的现象。 3 能够发现数据本身的问题。合适的可视化方式可以揭示出数据本身以及人为造成的数据错误。 引文分析主要运用数学和逻辑学等方法对期刊、论文、专著等研究对象的引用和被引用现象和规律进行分析,以便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2]。因为引文分析要处理大量的抽象的引文数据,信息可视化所具备的诸多优势无疑能促进引文分析应用这项技术。因此引文分析可视化最近几年在国外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已经被应用于科学史研究、科学结构分析、知识领域显现等。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层次较低,更多的是理论上的探讨,因此分析探讨国外在这方面研究中所采取的技术与方法对我国的研究无疑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推进和网络应用的日益广泛,信息源越来越庞大。目前已进入前所未有的信息时代。我们每天都处在各种信息的包围之中,需要一种快捷有效的方式帮助我们发现隐藏在庞杂信息当中的模式和知识,帮助我们决策。可视化的目标就是帮助人们增强认知能力,此即信息可视化的意义所在。信息的日益丰富决定着未来用户界面主要是一种信息界面,就某种意义而言,信息可视化代表着下一代用户界面的方向[2]。因为引文分析

城市公交管理系统论文

的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城市公交管理系统论文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目录 1引言. 1 2系统的需求分析. 3 2.1 问题定义. 3 2.1.1 JSP编程技术. 3 2.1.2 PHP编程技术. 4 2.1.3 ASP编程技术. 4 2.2 问题的解决方案. 5 2.3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7 3 系统方案设计. 9 3.1 系统设计的目的. 9 3.2 系统设计思想. 9 3.3 系统模块分析. 9 4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11 4.1 系统设计相关内容. 11 4.2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11 4.3 数据库设计. 15 4.3.1 数据库概念设计. 15 4.3.2 数据库逻辑设计. 19 5 系统详细设计. 22 5.1 查询功能. 22 5.2 管理员功能. 27 6 系统实施概况. 33 6.1 系统软硬件实施要求. 33 6.2 系统测试. 33 7 结论. 35 致谢. 36 参考文献. 37 附录. 38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城市公交管理系统论文一一 中国电子口岸平台,政府与政府部门、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可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数据交换对象包括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国内外企业、驻华使领馆、个体工商户等;连接方法有:PSTN, ISDN, ADSL,DDN, FR, ATM等有线或GRPS, CDMA等无线接入方式;交换格式包括EDFACT, XML, HTML, WML, SWIFT等。 2.3.2事务处理功能. 中国电子口岸可为政府部门和企业办理核销审批、加工贸易合同审批、减免税审批、报关单申报、进出口许可证件和外汇核销单和申领、结付汇核销、保税区台帐申请、ATA单证申请等提供实时在线服务。 2.3.3身份认证功能. 电子政务网上操作谁也见不到谁,不仅要解决安全问题,更要解决信任问题,否则发生法律纠纷难以判定法律责任。中国电子口岸入网用户都要经过工商、税务、质检、外贸、海关、外汇等6个职能管理部门严格的入网资格审查,才能取得入网IC卡开展网上业务,从而有效解决网上业务信任关系和法律责任问题。身份认证包括:对工商、税务、海关、外汇、外贸、技术监督局等政府部门的身份认证;对进出口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外贸工业服务企业、外贸附属企业的身份认证;对个体工商户的身份认证。 2.3.4存证举证功能. 根据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的授权以及上海电子口岸数据中心与各用户单位之间签订的协议,上海电子口岸数据中心针对部门联网应用项目承担存证举证的责任,电子数据存证期为20年。

可视化空间数据挖掘研究综述

可视化空间数据挖掘研究综述 贾泽露1,2 刘耀林2 (1.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焦作,454000;2.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9)摘要:空间数据挖掘针对的是更具有可视化要求的地理空间数据的知识发现过程,可视化能提供同用户对空间目标心理认知过程相适应的信息表现和分析环境,可视化与空间数据挖掘的结合是该领域研究发展的必然,并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论文综述了空间数据挖掘和可视化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空间数据挖掘中的可视化化技术及其应用,并对可视化空间数据挖掘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数据挖掘;空间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GIS; 空间信息获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种应用的广泛深入,多分辨率、多时态空间信息大量涌现,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非空间数据的日益丰富,对海量空间信息的综合应用和处理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越来越高。空间数据挖掘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处理海量地学空间数据、提高地学分析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解决地学领域“数据爆炸、知识贫乏”问题的有效手段,已发展成为空间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然而,传统数据挖掘“黑箱”作业过程使得用户只能被动地接受挖掘结果。可视化技术能为数据挖掘提供直观的数据输入、输出和挖掘过程的交互探索分析手段,提供在人的感知力、洞察力、判断力参与下的数据挖掘手段,从而大大地弥补了传统数据挖掘过程“黑箱”作业的缺点,同时也大大弥补了GIS重“显示数据对象”轻“刻画信息结构”的弱点,有力地提高空间数据挖掘进程的效率和结果的可信度[1]。空间数据挖掘中可视化技术已由数据的空间展现逐步发展成为表现数据内在复杂结构、关系和规律的技术,由静态空间关系的可视化发展到表示系统演变过程的可视化。可视化方法不仅用于数据的理解,而且用于空间知识的呈现。可视化与空间数据挖掘的结合己成为必然,并已形成了当前空间数据挖掘1与知识发现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可视化空间数据挖掘(Visual Spatial Data Mining,VSDM)。VSDM技术将打破传统数据挖掘算法的“封闭性”,充分利用各式各样的数据可视化技术,以一种完全开放、互动的方式支持用户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参与到数据挖掘的全过程中,从而提高数据挖掘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本文将对空间数据挖掘、可视化的研究概况,以及可视化在空间数据挖掘中的应用进行概括性回顾总结,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空间数据挖掘研究概述 1.1 空间数据挖掘的诞生及发展 1989年8月,在美国底特律市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联合人工智能学术会议上,从事数据库、人工智能、数理统计和可视化等技术的学者们,首次出现了从数据库中发现知识(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KDD)的概念,标志着数据挖掘技术的诞生[1]。此时的数据挖掘针对的 作者1简介:贾泽露(1977,6-),男,土家族,湖北巴东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空间数据挖掘、可视化、土地信息系统智能化及GIS理论、方法与应用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作者2简介:刘耀林(1960,9- ),男,汉族,湖北黄冈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现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和教学工作。

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一概述 (4) 1.1前言 (4) 1.2城市管理信息化 (4) 1.3术语定义 (5) 二总体目标、建设原则及模式 (6) 2.1总体目标 (6) 2.1.1 区县级协调管理中心 (7) 2.1.2 地州市督察督办 (8) 2.1.3 省中心监控管理 (9) 2.2建设原则 (10) 2.3建设模式 (11) 三系统需求分析 (12) 3.1省中心平台需求 (12) 3.2区县级协调中心平台需求 (13) 3.3资源共享 (13) 3.4智能接入 (13) 3.5小维护量 (14) 3.6数据一致 (14) 3.7投资成本 (14)

四城市管理信息化平台网络体系结构 (15) 4.1城市管理信息化平台层次结构 (15) 4.2城市信息化管理平台硬件结构 (16) 4.2.1 三级网络系统拓扑结构图 (17) 4.2.2 语音综合处理平台设备 (17) 4.2.3 GIS地理信息系统 (18) 4.2.4 短信彩信中心 (18) 4.2.5 Web服务器 (18) 4.2.6 工作流控制服务器 (19) 4.2.7 数据集中存储系统 (19) 4.2.8 网络通讯设备 (19) 五城市管理信息化平台软件体系结构 (19) 5.1语音综合处理系统 (20) 5.2互联网处理系统 (21) 5.3短信彩信处理系统 (21) 5.4视频监控连接接口 (21) 5.5数据存储系统 (21) 5.6后台管理模块 (22) 5.7工作流控制系统 (22) 5.8GIS地理信息系统 (22) 5.9其他系统接口 (22) 5.10工作流程 (23)

六平台扩展的新功能 (25) 6.1分布式呼叫中心 (25) 6.1.1 外呼坐席方式 (26) 6.1.2 远端座席支持方式 (26) 6.1.3 多点客户服务中心模式 (28) 6.23G无线视频监控 (29) 七系统平台扩容方案 (30) 7.1平台升级扩容方式 (31) 7.2语音平台接入中继的扩容 (31) 7.3人工座席的扩容 (31) 7.4数据存储系统扩容 (31) 7.5后台系统的扩容 (32) 7.6保护原有投资扩容 (32) 八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33) 8.1系统安全性及可靠性 (33) 8.2数据管理 (33) 8.3人员配臵及要求建议 (34) 8.3.1 人员配臵 (34) 8.3.2 中心主任的职责 (34) 8.3.3 班长台的职责 (35) 8.3.4 操作人员的职责 (35)

城公交信息管理系统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数据库系统实践》报告 设计题目:城市公交信息管理系统 学生姓名: 20052498 号:学 班专业班级:计算机4 月 2009 年9

一、设计要求 1.全面的信息维护功能,包括主要的交通线路,公交车,停靠站等; 2.乘车线路优化算法; 3.综合交通信息查询,包括道路、公交线路、目的地、乘车方案。 二、开发环境与工具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Windows XP SP3 三、设计原理 首先使用WinInet编程,从合肥公交网站不断查询公交路线,保存到本地,然后通过解析字符串获得每条路线的公交号和站名建立数据库BusPath。 再次解析保存的文本扫描每条路线,获得站名并判断是否已经插入到数据库中新建名为StationName的数据库。 建好数据库后,通过数据库编程以及数据库建设优化实现公交系统多功能及模糊查询。 四、系统功能描述及软件模块划分 可实现公交路线多功能查询,并且支持模糊查询,大致分为三个模块 4.1 起点和目的地查询 4.1.1 直接查询支持模糊查询 4.1.2 一次换乘查询 4.2 站点查询支持模糊查询 公交线路查询4.3 五、设计步骤 本程序用到的解决方案分为三个工程 5.1 ReadIePage工程功能不断地查询合肥公交网站,查询到的公交路线结果保存到pathSave.txt文件中。 5.2 CreateDB工程功能使用ReadIePage工程生成的pathSave.txt文件建立数据库。 5.3 BusSystem工程功能通过数据库编程实现公交路线的多功能查询。

移动互联网下数据可视化技术及应用

移动互联网下数据可视化技术及应用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视化在各个领域得到推广和应用。本文 将对可视化的具体内容以及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可视化;溯源;概念;应用 1.前言 大数据可视化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大规模数据分析并形成决策依据的工具,在多个行业广泛应用并实践,促进了行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2.数据可视化技术简述 数据可视化技术是一种研究如何将数据转变为数据视觉表现形式的科学技术,数据的视觉表现形式是指将能够反映研究对象的属性、变量等信息单位,通过具 现化以概要形式提炼出来的信息表现形式。数据可视化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演变,逐步形成以图形、图像、用户视图等可视化形式对研究目标诠释、表述并建 立视觉模型,对对象特征加以可视化解释。数据可视化是对科学数据和抽象的非 结构化信息的处理,主要包括科学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可视化分析三个方面: 科学可视化主要是对物理、化学等学科,进行数据和模型的测量、分析、解释等,在本文不做过多阐述。信息可视化对抽象的、非机构化数据集合实施非空间复杂 数据的视觉呈现,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与电网企业大数据可视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在反映电网运行状态、客户信息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数据可视化技术与工具 数据可视化是大数据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简单地讲,数据可视化就是通过 图形化手段,将复杂的数据模型表达出来,从而清晰有效地表达数据中的信息, 用户通过数据可视化可以洞察数据中的规律。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基本思想是将数 据库中每一个数据项作为单个图元元素表示,大量的数据集构成数据图像,同时 将数据的各个属性值以多维数据的形式表示,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观察数据,从而 对数据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和分析(Julie,2011)。数据可视化起源很早,在刚刚 有计算机的时候,便有计算机图形学。近年来,数据可视化在商业智能(BI)中 也得到广泛应用。迈克尔?弗兰德利将数据可视化方法进行了分类(Vitaly,2007)。在大数据的推动下,数据可视化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明显的变化,逐渐 由单纯的展现演变为报表、分析和展现的综合体。目前,数据可视化工具主要包括:(1)开源的、可编程的工具,如R语言、D3.js、Processing.js等。(2)商 业化产品,如Tableau、Qlikview、SAS、SAPBusinessObject水晶易表、IBMCognos、MicrosoftExcel等。其中,Tableau是桌面系统中最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工具软件, 它实现了数据运算与美观的图表的完美结合,用户只需要将大量数据拖放到数字“画布”上,便能创建好所需要的各种图表(Tabealu,2014)。数据可视化技术可 以更简洁地表达大数据环境下海量的大数据信息,用户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能 够“洞察”数据信息中内在因素的模式和关联,快速从大数据中发现问题。 4.移动互联网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应用 4.1分析互联网用户的特征 需要明确的是,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不是在原有的技术上实现创新,而是要实 现持续的优化过程,除了网络用户继续分析和分类外,还要为网络运营商提供更 多的综合信息发展,反映数据的变化,使网络运营商基于互联网用户的特点,制 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同时在网络运营流程,通过广告的准确交付,最大限度地利 用网络资源实现经济增长。

50个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工具

50个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工具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可视化工具必须具有以下特性: (1)实时性:数据可视化工具必须适应大数据时代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需求,必须快速的收集分析数据、并对数据信息进行实时更新; (2)简单操作:数据可视化工具满足快速开发、易于操作的特性,能满足互联网时代信息多变的特点; (3)更丰富的展现:数据可视化工具需具有更丰富的展现方式,能充分满足数据展现的多维度要求; (4)多种数据集成支持方式:数据的来源不仅仅局限于数据库,数据可视化工具将支持团队协作数据、数据仓库、文本等多种方式,并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展现。 Excel 是快速分析数据的理想工具,也能创建供内部使用的数据图,但在颜色、线条和样式上可选择的范围有限。 Google Charts 提供了大量现成的图表类型,从简单的线图表到复杂的分层树地图等,还内置了动画和用户交互控制。 D3 能够提供大量线性图和条形图之外的复杂图表样式,例如V oronoi图、树形图、圆形集群和单词云等。 R语言 是主要用于统计分析、绘图的语言和操作环境。 Visual.ly 如果你需要制作信息图而不仅仅是数据可视化,Visual.ly是最流行的一个选择。

Processing 是数据可视化的招牌工具,只需要编写一些简单的代码,然后编译成Java,可在几乎所有平台上运行。 Leaflet 用来开发移动友好地交互地图。 OpenLayers 对于一些特定的任务来说,能够提供一些其他地图库都没有的特殊工具。 Polymaps 是一个地图库,主要面向数据可视化用户。可以将符号字体与字体整合,创建出漂亮的矢量化图标。 Gephi 是一个可视化的网络探索平台,用于构建动态的、分层的数据图表。 可以用CartoDB很轻易就把表格数据和地图关联起来。 Weka是数据分析的强大工具,还能生成一些简单的图表。 NodeBox是OS X上创建二维图形和可视化的应用程序。 Kartograph不需要任何地图提供者像Google Maps,用来建立互动式地图。 Modest Maps在一些扩展库的配合下,例如Wax,Modest Maps立刻会变成一个强大的地图工具。 Tangle是个用来探索、Play和查看文档更新的交互式库。既是图表,又是互动图形用户界面的小程序。当你调整一个图表中的输入范围时,其他关联图表的数据也会随之改变。 Rapha憀与其他库最大的不同是输出格式仅限SVG和VML。 jsDraw2DX用来创建任意类型的SVG交互式图形,可生成包括线、举行、多边形、椭圆、弧线等等图形。 Pizza Pie Charts是个响应式饼图图表。 FusionCharts XT是一款跨平台、跨浏览器的JavaScript图表组件,可提供令人愉悦的JavaScript图表体验。 iCharts有交互元素,可以从Google Doc、Excel 表单和其他来源中获取数据。

移动互联网下数据可视化技术及应用

移动互联网下数据可视化技术及应用 发表时间:2017-08-18T11:13:02.3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作者:庞杰 [导读]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视化在各个领域得到推广和应用。本文将对可视化的具体内容以及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身份证号:32082819780225xxxx 浙江杭州 310013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视化在各个领域得到推广和应用。本文将对可视化的具体内容以及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可视化;溯源;概念;应用 1.前言 大数据可视化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大规模数据分析并形成决策依据的工具,在多个行业广泛应用并实践,促进了行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2.数据可视化技术简述 数据可视化技术是一种研究如何将数据转变为数据视觉表现形式的科学技术,数据的视觉表现形式是指将能够反映研究对象的属性、变量等信息单位,通过具现化以概要形式提炼出来的信息表现形式。数据可视化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演变,逐步形成以图形、图像、用户视图等可视化形式对研究目标诠释、表述并建立视觉模型,对对象特征加以可视化解释。数据可视化是对科学数据和抽象的非结构化信息的处理,主要包括科学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可视化分析三个方面:科学可视化主要是对物理、化学等学科,进行数据和模型的测量、分析、解释等,在本文不做过多阐述。信息可视化对抽象的、非机构化数据集合实施非空间复杂数据的视觉呈现,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与电网企业大数据可视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在反映电网运行状态、客户信息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数据可视化技术与工具 数据可视化是大数据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简单地讲,数据可视化就是通过图形化手段,将复杂的数据模型表达出来,从而清晰有效地表达数据中的信息,用户通过数据可视化可以洞察数据中的规律。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基本思想是将数据库中每一个数据项作为单个图元元素表示,大量的数据集构成数据图像,同时将数据的各个属性值以多维数据的形式表示,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观察数据,从而对数据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和分析(Julie,2011)。数据可视化起源很早,在刚刚有计算机的时候,便有计算机图形学。近年来,数据可视化在商业智能(BI)中也得到广泛应用。迈克尔?弗兰德利将数据可视化方法进行了分类(Vitaly,2007)。在大数据的推动下,数据可视化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明显的变化,逐渐由单纯的展现演变为报表、分析和展现的综合体。目前,数据可视化工具主要包括:(1)开源的、可编程的工具,如R语言、D3.js、Processing.js等。(2)商业化产品,如Tableau、Qlikview、SAS、SAPBusinessObject水晶易表、IBMCognos、MicrosoftExcel等。其中,Tableau是桌面系统中最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工具软件,它实现了数据运算与美观的图表的完美结合,用户只需要将大量数据拖放到数字“画布”上,便能创建好所需要的各种图表(Tabealu,2014)。数据可视化技术可以更简洁地表达大数据环境下海量的大数据信息,用户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能够“洞察”数据信息中内在因素的模式和关联,快速从大数据中发现问题。 4.移动互联网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应用 4.1分析互联网用户的特征 需要明确的是,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不是在原有的技术上实现创新,而是要实现持续的优化过程,除了网络用户继续分析和分类外,还要为网络运营商提供更多的综合信息发展,反映数据的变化,使网络运营商基于互联网用户的特点,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同时在网络运营流程,通过广告的准确交付,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资源实现经济增长。 4.2分析互联网用户轨迹 由于移动互联网数据可视化技术的支持,可以有效地分析互联网用户的轨迹。网络用户轨迹是网络用户行为的规律。通过分析网络用户轨迹,可以保证基站与用户之间的有效连接。可以实现稳定的通话质量,达到及时传输互联网数据的目的。另外,通过分析互联网数据可以清除用户的地理位置,实现地理信息处理的简单开发。 5.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在重要产品品控溯源增信体系中的应用 5.1技术路线 智慧溯源可视化综合展示平台集成展现重要产品品控溯源增信体系各子项建设内容,展示重要产品品控溯源综合监管成果和宣传产品防伪溯源监管知识。展示大厅包括无缝拼接大屏幕、电子沙盘、影音多媒体播放和灯光等设备,通过网络连接到公司集中部署的智慧溯源可视化综合展示平台,通过智慧溯源可视化平台系统对品控溯源增信体系中运行的设备及采集的数据进行监控和展现。智慧溯源可视化综合展示平台系统数据来源于重要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监管省级、市级、县级数据中心各子系统平台,通过ETL抽取工具进行数据清理、转换和展示。与溯源信息采集系统、县域溯源监管系统、电商数据交互系统、第三方产品检测数据采集、第三方保险理赔管理系统、实时气象环境监测系统、基地视频监控系统等多个系统集成,通过数据接口将重要产品操作实时数据、网站访问数据、用户信息、扫码查询、溯源码流通信息、智能硬件信息、电商交易等系统的关键指标数据传输到综合展示平台,对关键指标进行挖掘、分析,并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直观动态展现。引导重要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不断优化生产结构和运营方式,推动重要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实施智能生产创新、生产工艺技术改革,实现向低投放、低耗能、高效率的绿色发展方式转变,政府监管部门加强政策支持额引导、落实工作责任,实现重要产品“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认定、产品可召回”的全流程监管,提高社会大众对重要产品质量安全的信任,保障民众身心健康安全。 5.2系统架构 智慧溯源可视化平台采用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A),从技术架构上分为三个层次,包括后台数据层、中间服务层、前台展示层。其中后台数据层采用的是ORACLE10g数据库,中间服务层采用的是主流开发技术,前台展示层采用的是flash、3DMax等多媒体技术。平台与溯源信息采集系统、县域溯源监管系统、电商数据交互系统、实时气象环境监测系统、基地视频监控系统等进行对接,通过数据处理平台提取主要指标,对关键指标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直观动态展现。应用触控平板、激光笔、手机app,解说员可以边解说边操作,与大屏可视化展示形成互动,增强用户体验。 5.3数据分析 随着重要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大量的物联网智能设备、区块链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与环境监测、智能生产监控、检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方案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1.1 项目概况 1.1.1项目概述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专业名称叫“万米单元网格化城市管理”,这缘于2004年底北京市东城区推出的“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这种管理模式将辖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再利用地理编码技术,将路名牌、井盖、垃圾站、城市雕塑等城市部件逐一编码后,定位在每个大致1万平方米的单元网格中。手持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城市监督员在各自负责的网格单元内巡查,发现问题或接到居民举报即可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发送到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城市监督中心利用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实现精确定位、快速处置和对城市监督员的科学管理。 “数字城管”业务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移动终端(终端应用软件)和政府内部办公系统,集成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单元网格数据、管理部件数据、地理编码数据等多种数据资源,通过各部门的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实现对城市市政工程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市容环境与环境秩序的监督、管理和预警的整体业务解决方案。 1.1.2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1.1. 2.1指导思想 1、整个系统符合相关标准、规范。遵照建设部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建设规范,以及数字城管总体规划,并结合城市化进程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全国其他城市成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和运行机制。 2、信息化作为城市管理最重要的手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现有城市管理资源,加强市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建立政府部门监督协调、规范运作、各司其职、市民广泛参与、各尽其能、相互配合的城市管理联动机制,在技术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3、高标准设计,分步骤实施。 高标准设计:一是指按照数字城管信息系统进行设计;二是指按照数字城市信息系统进行设计,目前应用在城管,将来随时可应用在交通、治安联防等各方面;三是指按照市区两

城市公交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城市公交管理信息系统 设计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城市公交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解决城市公交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公交管理问 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常用的经验性的方法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必须运 用科学的、系统的方法来解决。近年来,运用数字化技术尤其是GIS技术来解决交通领域的空间数据处理和规划分析等问题已经成为交通管理信 息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为了便于管理这些公交信息,同时也为了方便公交乘客的出行,本文 开发了城市公交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不但可以方便地查询到城市的公 交站点、道路和公交线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在乘客给出起点和终点后,自动计算出最优的乘车路线,设计出合理而有效的算法,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公交客流分配更加合理。 一:功能需求分析 (1)对于市内对公交线路不太熟悉的居民以及外地旅客来说,他们 在以公交方式出行时,在选择公交线路和乘行方案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而该系统除了可以为出行者提供公交线网基础信息、线路运行信息外,还可以将几种经过计算机分析的最佳出行线路及换乘方案推荐给出行者,通过对乘客选择线路进行合理引导,减少乘客的出行延误,从而提高整个 公交线网的运行效率。 (2)对于城市公交管理部门来说,应当是在快捷、方便、舒适、经济地实现人的移动的经营活动中,使公共交通管理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适应改革与发展。利用

该系统GIS的专题地图可以显示出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交通事故分布、交通违章分布、道路的现状和道路规划等专题情况,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一个直观的决策分析工具。在交通运营管理中,利用GIS技术的网络分析,缓冲分析等功能可以很直观地反映一个城市的公交网络覆盖状态,分析公交线路设置是否合理,评价公交站点选址是否科学等。 (3)经济效益的好坏是评价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当然,对于城市公交企业来讲也不例外,众所周知,城市公交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受多种环境因素和内部条件制约,如政府政策、城市人口数量、居民消费需求、城市交通结构等,以及企业资产状况、产权体制、经营管理者水平、技术创新能力等。而经营管理是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该系统可以帮助企业的管理部门确定乘客的地理分布以及确定公交线路和站点附近的人口,出行流量,线路上公交车辆的满载率,道路交通状况等因素,从而方便了企业对公交线路的规划以及线路上公交车辆的投放量的部署。 二:系统结构设计 城市公交管理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城市公交管理信息系统旨在通过GIS技术在城市公交交通管理信息中的应用,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综合管理水平,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系统功能结构如下图所示。

云计算大数据的55个可视化分析工具介绍

云计算大数据的55个最实用 可视化分析工具 近年来,随着云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可视化产品已经不再满足于使用传统的数据可视化工具来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抽取、归纳并简单的展现。传统的数据可视化工具仅仅将数据加以组合,通过不同的展现方式提供给用户,用于发现数据之间的关联信息。新型的数据可视化产品必须满足互联网爆发的大数据需求,必须快速的收集、筛选、分析、归纳、展现决策者所需要的信息,并根据新增的数据进行实时更新。因此,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可视化工具必须具有以下特性: (1)实时性:数据可视化工具必须适应大数据时代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需求,必须快速的收集分析数据、并对数据信息进行实时更新; (2)简单操作:数据可视化工具满足快速开发、易于操作的特性,能满足互联网时代信息多变的特点; (3)更丰富的展现:数据可视化工具需具有更丰富的展现方式,能充分满足数据展现的多维度要求; (4)多种数据集成支持方式:数据的来源不仅仅局限于数据库,数据可视化工具将支持团队协作数据、数据仓库、文本等多种方式,并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展现。

为了进一步让大家了解如何选择适合的数据可视化产品,本文将围绕这一话题展开,希望能对正在选型中的企业有所帮助。下面就来看看全球备受欢迎的的可视化工具都有哪些吧! 1.Excel Excel作为一个入门级工具,是快速分析数据的理想工具,也能创建供内部使用的数据图,但是Excel在颜色、线条和样式上课选择的范围有限,这也意味着用Excel很难制作出能符合专业出版物和网站需要的数据图。 2.Google Chart API Google Chart提供了一种非常完美的方式来可视化数据,提供了大量现成的图标类型,从简单的线图表到复杂的分层树地图等。它还内置了动画和用户交互控制。 3.D3 D3(Data Driven Documents)是支持SVG渲染的另一种JavaScript库。但是D3能够提供大量线性图和条形图之外的复杂图表样式,例如Voronoi图、树形图、圆形集群和单词云等。 4.R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设计方案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使用)

目录 1项目总体概述 (7) 1.1项目名称 (7) 1.2项目建设单位 (7) 1.3项目建设背景 (7) 1.4项目实施范围 (8) 1.4.1地域范围 (8) 1.4.2管理内容 (8) 1.4.3管理对象 (8) 1.5项目建设周期 (9) 1.6项目建设目标 (9) 1.7项目建设原则 (9) 1.8项目建设依据 (10) 1.9术语和定义 (12) 2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13) 2.1传统城市管理的主要问题 (13) 2.1.1城市管理职责不清、职能交叉,导致出现问题多方推诿或重复处置 (13) 2.1.2城市管理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导致无法实现多部门协同联动 (13) 2.1.3城市管理缺少有效监管手段,导致问题发现不及时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14) 2.1.4城市管理方式粗放,导致问题处置不到位,部门工作效率低下 (14) 2.1.5城市管理监督评价缺位,导致各部门工作积极性不高 (14) 2.2数字城管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5) 2.2.1城市管理相对高位的体制不健全,是新模式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15) 2.2.2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体系不合理,无法形成监管分离的管理模式 (15) 2.2.3城市管理“指挥手册”形式化,无法指挥协调多部门共同参与城市管理工作 (15) 2.2.4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员队伍非专业化,严重影响信息采集与问题处理核实质量 (16) 2.2.5城市管理业务流程未理顺,严重制约城市管理问题的处置效率 (16) 2.3建设数字城管是加强社会管理和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有效载体 (17) 2.3.1数字化城市管理是城市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17) 2.3.2数字化城市管理是转变政府职能、服务经济建设的有效手段 (17) 2.3.3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改善城市宜居环境的科学途径 (17) 2.3.4数字化城市管理是监测城市运行体征、辅助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环节 (17) 3项目需求分析 (18) 3.1系统架构的需求分析 (18) 3.2组织机构的需求分析 (18) 3.3城管信息采集员队伍的需求分析 (19) 3.4基础数据的需求分析 (19) 3.5编码标准化的需求分析 (19) 3.6网络环境建设要求 (19) 3.7硬件平台建设要求 (20) 3.8软件平台建设要求 (20) 3.912319呼叫中心建设要求 (21) 3.10移动终端的需求分析 (22)

公交系统中的信息管理系统

公交系统中的信息 管理系统

公交系统中的信息管理系统 ——智能公交车辆调度系统 【摘要】简单介绍公交系统中常见的信息管理系统及其功能,并对智能公交车辆调度系统的系统结构、工作流程、工作方式、系统功能等进行介绍,以加深大家对智能公交车辆调度系统的了解。 【关键词】智能公交车辆调度信息系统结构流程 公交系统中的信息管理系统是按部门和操作者的权限来控制功能模块的访问和操作,把信息数据建立在数据服务器的大型数据库中,经过客户/服务器的数据访问方式,部门工作站用各部门的实用子管理系统建立各部门的信息数据记录,对已输入的记录可进行有条件的快速查询的信息系统。公交系统中常见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以下子系统:营运和统计信息管理系统,智能公交车辆调度系统,物资材料管理系统,车辆维护保修管理系统,公交车报站系统,公交监控系统,中国城市公交信息查询系统,广告媒体播放显示管理系统等。 以下是公交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功能的详细说明 1、营运和统计信息管理系统 公交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营运,这里将营运管理和综合统计放在一个子系统中,就是因为二者密不可分的关系,营运管理和综合统计组成一个信息数据环流,这一环流运行在公交的信息网络

中,系统和管理信息由集团公司下行到分公司,再到路队;路队的营运和统计数据上行到分公司,再到集团公司;集团根据以往的统计结果和技术发展方向,结合公司的整体发展规划制订下一步的管理运营计划,启动新的一轮循环。营运和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分为三个独立的子系统,它们是集团公司营运统计管理系统、分公司营运统计管理系统和路队营运统计管理系统,三个独立的子系统都包括系统管理、营运管理和综合统计的功能。 2、物资材料管理系统 物资材料管理系统是为公交集团的物资管理公司提供信息服务的系统。物资材料管理系统包括:物资档案管理、物资采购入库管理、物资库存管理、物资领用出库管理、物资财务管理。该系统的应用,对于用户解决企业管理系统数据收集准确性问题,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降低整体管理费用有很大的帮助。 3、车辆维护保修管理系统 车辆维护保修管理系统是为维修中心提供的管理软件。它与技术信息管理系统和物资管理系统有密切的关系,更为营运中心提供最直接的服务。该系统可方便地查询车辆技术档案,生成车辆的全部维修和保养记录、零部件的领用申请记录和零部件的实际领用记录。根据某一类数据特征,提供迅捷实时的统计、分析,实现了技工工时、领用材料等到人、保修厂、营运公司等的分类查询统计,大大减轻了现在系统人员的工作,从而起到指导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