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

四川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

四川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
四川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

四川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

作者:高职院文章来源:省教厅点击数:767 更新时间:2007-11-13 21:39:42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的通知

川教[2004] 293号

各市、州教育局、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省级各部门:根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的规定,现将《四川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四川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

二〇〇四年十一月五日

主题词:教师资格实施细则印发通知

四川省教育厅办公室2004年11月5日印发

抄送:教育部、全国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四川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

附件

四川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中国公民。

第三条在依法批准的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教师资格。

第四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省教师资格制度的组织实施和协调监督工作。市(州)、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教师资格制度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二章教师资格的分类及适用

第五条教师资格分为:

(一)幼儿园教师资格;

(二)小学教师资格;

(三)初级中学教师和初级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初级中学教师资格);

(四)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五)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

(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

(七)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第六条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可以在本级及其以下等级的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担任教师。

取得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公民只能在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或者初级职业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相互通用。

第三章教师资格的认定条件

第七条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人员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第八条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人员应当具备《教师法》规定的相应学历。

(一)申请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其他中等学校毕业不能作为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合格学历。

(二)申请认定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其他中等学校毕业不能作为认定小学教师资格的合格学历。

(三)申请认定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四)申请认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五)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及其以上学历,并应具有相当于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对确有特殊技艺者,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其学历要求可放宽到高中毕业。

(六)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第九条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人员应当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

(一)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主要包括:仪表仪态、行为举止、思维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满

足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的知识水平;运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理论解决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发和运用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普通话水平和板书设计的能力。

(二)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二级乙等以上标准;使用汉语和当地民族语言教学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县),其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规定的三级甲等及以上标准。

申请认定小学教师资格和幼儿园教师资格,其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标准;使用汉语和当地民族语言教学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县),其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规定的二级乙等及以上标准。

(三)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并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二级乙等及以上医疗机构,或者高等院校中具备条件的校(院)医院体检合格。

第十条高等学校拟聘任副教授及以上教师职务或者具有博士学位者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只需具备本细则的第七条、第八条(六)、第九条(三)项规定的条件。

第十一条申请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的人员,只需具备本细则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二)、(三)项规定的条件。

第十二条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下列人员,应参加由相应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组织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

(一)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的人员。

(二)申请认定另一类教师资格的人员。

(三)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及学科(专业)评议组根据认定工作需要,要求测试的其他人员。

第十三条申请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的人员,应参加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的考试。具体工作委托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负责。

第十四条按照本细则第十三条的规定需参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考试的人员,应达到下列要求:

(一)申请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应达到幼儿师范学校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要求。

(二)申请认定小学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达到中等师范学校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要求。

(三)申请认定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应达到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要求。

(四)申请认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应达到高等师范本科学院(校)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要求。

第十五条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人员,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的补学和考试。具体工作委托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按照国家有关高等学校教师培训的规定和要求进行。

第十六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可不参加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的补学和考试。

1、通过国家自学考试已学完师范教育类专业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并取得考试合格证书的人员。

2、取得教育学专业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员。

3、已参加了四川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或已通过省上统一组织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等课程考试,取得合格证书的人员。

4、在高等学校已受聘担任副教授及以上教师职务或者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

第十七条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和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共同组织实施,由县级以上语言文字工作机构指定相应普通话水平测试机构负责测试。测试合格者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第四章教师资格的申请

第十八条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和依法接受委托的高等学校于每年春季、秋季各受理一次教师资格认定的申请,具体事项由各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统一规定,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

第十九条申请人一次只能申请认定一种教师资格。

第二十条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只有已在高等学校工作或者高等学校拟聘的人员才能申请,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依法接受委托的高等学校不得面向社会受理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申请。

第二十一条各高等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可在就读学校所在地、或本人户籍所在地、或本人工作单位所在地的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申请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

第二十二条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人员,应在规定的受理期限内向本人户籍或单位所在地的县(市、区)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提出申请,领取有关资料和表格;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人员,应在规定的受理期限内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领取有关资料和表格。

第二十三条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人员,应提交下列材料:(一)所有申请人员均需提交以下基本材料:

1、由本人填写的《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一式二份。

2、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各一式一份。

3、学历证书(应届毕业生由毕业学校出具的学业成绩单)原件和复印件各一式一份。

4、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体格检查合格证明一式一份。

5、《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各一式一份。

6、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应届毕业生由毕业学校出具)对本人的思想品德鉴定或者证明材料一式一份。

7、近期二寸半身正面免冠彩色照片一张;

(二)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的人员,应补充以下材料:

1、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考试成绩单或成绩证明复印件一式一份;

2、教育教学实习鉴定表复印件一式一份;

(三)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的人员还应提交《四川省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考试合格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各一式一份。

(四)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还应提交具有相当于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以上

工人技术等级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各一式一份。

(五)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人员(高等学校拟聘任副教授以上教师职务和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或者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除外)还需提交《四川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合格证书》或者《四川省高校教师教育科学理论自学考试合格证》原件和复印件各一式一份。

第二十四条申请人提交的证明或者材料不全的,教师资格

认定机构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应当及时通知申请人在受理期

限终止前补齐。有关证明或者材料在受理期限终止时未补齐者,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可不予受理。

第二十五条凡符合本细则规定条件的人员,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提出认定教师资格的申请,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应依法予以受理,并按照法定的认定条件、权限和程序进行认定。

第二十六条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人员,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有关费用。收费项目和标准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省级财政、物价部门确定。

师范教育类专业的毕业生第一次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不缴纳认定费。

第五章教师资格的认定

第二十七条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是教师资格的认定机构,负责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

(一)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认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和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负责受理和审查本行政区域内申请认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报市(州)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二)市(州)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认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

(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四)具有学士授予权的普通高等学校,可负责认定在本校任职的人员和拟聘人员的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除上述机构外,未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或者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委托,任何单位、部门、学校均无权认定教师资格。

第二十八条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或依法接受委托的高等学校

应当按照《四川省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组织章程》的规定,成立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负责对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进行考察,提出审查意见。

第二十九条教师资格认定的法定程序:

(一)申请人提出申请并提交有关材料。

(二)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查。

(三)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对申请人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进行考察,提出审查意见。

(四)教师资格认定机构于受理申请期限终止之次日起30

个法定工作日内(不含法定节假日)作出是否认定的结论,并通知申请人。

(五)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对认定合格者,颁发《教师资格证书》,保存档案,并在教师资格信息管理系统中作出认定记录。

各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要严格按照上述程序进行,不得随意变动或更改。

第六章教师资格证书管理

第三十条《教师资格证书》是持证人具有教师资格的法定凭证。教师资格证书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订购,各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负责颁发。

第三十一条《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是教师资格的法定文本,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格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

第三十二条《教师资格证书》和《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按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统一编号,并加盖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公章、钢印后方为有效。

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其《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一份应存

入本人人事档案,其余材料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归档保存。

第三十三条各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应建立教师资格管理信息系统。教师资格信息系统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负责管理。

第三十四条教师资格证书遗失者,由持证人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刊登遗失声明,并持遗失声明向原发证机关提出书面补发申请。原发证机关审核后予以补发,并在《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教师资格证书》的备注页中注明补发的原因和时间。

教师资格证书因损坏并影响使用者,由持证人向原发证机关提出书面更换申请,原发证机关审核后予以更换。损坏的《教师资格证书》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予以收回和集中销毁。

补发或更换的教师资格证书编号与原证书编号一致。

第三十五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按照《教师资格证书管理规定》的要求,加强对教师资格证书的管理。对伪造、变造、买卖教师资格证书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使用假教师资格证书的,由各级各类学校代为收缴,交县级以上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统一销毁。

第七章罚则

第三十六条依照《教师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丧失教师资格者,由其工作单位或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按教师资格认定权限会同原发证机关办理注销手续,收缴证书,归档备案。丧失教师资格者,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

第三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

(一)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

(二)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被撤销教师资格者,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按教师资格认定权限会同原发证机关办理注销手续,收缴证书,归档备案。被撤销教师资格者,自撤销之日起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教师资格。以后申请教师资格时,须按本实施细则规定的程序重新申请。

第三十八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作弊的人员,其当年考试成绩作废,且三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考试命题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违反保密规定,造成损失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违规收费,造成损失的,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条本《实施细则》所称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是指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幼儿园,普通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技工学校,普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含高等职业学校),成建制初、中、高等成人学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批准的各级各类民办的学校,以及各级少(青)年宫、少年之家、少年科技站、电化教育机构、中小学教育研究机构。

第四十一条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四川省教师资格认定的实施细则(试行)》即行废止。

第四十二条本《实施细则》由四川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四川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A类2009——2012.4真题及答案

2009年4月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试题 教育学A 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 A、中介 B、基础 C、过渡 D、指挥员 2、学校的出现,是在() A远古(原始社会)教育阶段B、古代教育阶段C、现代教育阶段D当代教育阶段 3、普通中小学的教育目的包括() A、德智体美劳 B、德智体美 C、德智体 D、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4、现代教育活动要求教师与学生是知已、朋友的关系,但是在课堂管理过程中教师又必须维护自己的权威性, 这种现象是() A、教师权威` B、教师的角色冲突 C、教师培训 D、教师的自我完善 5、教育对象的千差万别、教育条件的千变万化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这突出体现了教师 劳动的() A、创造性 B、长期性 C、科学性 D、复杂性 6、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属于() A、学生从属于教师 B、教师应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C、教师是服务员,学生才是教学进程的主宰 D、学生有学习的权利,也有不学习的权利 7、初中学生思维的特点属于() A、形象思维发展期 B、抽象思维萌芽期 C、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D、动作思维关键期 8、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发展主要是指() A、身心发展 B、知识积累 C、身体素质提高 D、情感意志品质的发展 9、构成课程的三种基本成份是() A、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的方式 B、课程目标、课程计划和课本 C、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 D、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的方式 10、学生的非认知心理因素包括() A、身体的健康 B、知识、智力等 C、情感、兴趣、态度等 D、能力和技能技巧 11、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独立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B、发现法C、情景教学法D、演示法 12、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是() A教学原则B、教学目标C、教学方法D、教学组织形式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办法》的通知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办法》的通知 川教[2004] 295号 各市、州教育局、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省级各部门:根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以及《四川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的规定,现将《四川省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办法》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 1、四川省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办法 2、四川省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3、具备体检条件的高等学校(院)医院名单 4、四川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格检查表 二○○四年十一月五日 主题词:教师资格体检办法印发通知 四川省教育厅办公室 2004年11月5日印发 抄送:教育部全国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四川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

附件1 四川省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办法 为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根据《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和《四川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参照高等师范院校和中等师范学校招生体检标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体检范围 申请认定各类教师资格的人员,均需到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医疗机构参加体检。 二、体检要求 1、体检工作由各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二级乙等以上医疗机构,或者高等院校中具备条件的校(院)医院(名单见附3)负责进行。 2、承担体检任务的医疗机构要安排一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专业技术 职务的医师承担主检工作,并选派思想素质好、责任心强、作风正派、业务水平高的医务人员承担体检工作。体检队伍要相对稳定,以确保体检工作的顺利进行。 3、在体检过程中,体检表、检验单应指定专人传递和集中保管,

四川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复习资料

. Word 文档资料 绝密★启用前 严禁复印 2006年4月教师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 教育学心理学A 试卷 (课程代码 6602)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的方法是 (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临床个案法 2、 社会测量法的提出者是 ( ) A 、史莫克 B 、莫雷若 C 、加涅 D 、奥苏贝尔 3、根据柯拉斯沃等的分类法,情感的教学目标有五个程序,即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 ( ) A 、价值的性格化 B 、非言语交流 C 、理解 D 、统合 4、研究发现,教师期望效应的大小要受学生年龄的影响,一般而言,更易受到期望效应影响的是 ( ) A 、年龄上无明显差异 B 、中等年龄的学生 C 、年龄较大的学生 D 、年纪较小的学生 5、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分期的理论,十一至十五岁儿童的处于 ( ) A 、感觉运动阶段 B 、思维准备阶段 C 、思维阶段 D 、抽象思维阶段 6、学习的意义表现在 ( ) A 、促进心理的成熟与发展 B 、获得好的成绩 C 、适应社会发展 D 、个体生活的需要 7、新的材料属于原有的具有较高概括性的观念中,原有的观念得到扩张、精确化、限制或修饰,新的观念或命题获得意义,这种学习是 ( ) A 、派生类属学习 B 、相关类属学习 C 、上位学习 D 、并例结合学习 8、下列说法中不能反映学习迁移现象的是 ( ) A 、举一反三 B 、由表及里 C 、触类旁通 D 、由此及彼 9、短时间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来说,其容量的组块数是 ( ) A 、3----6 B 、4----7 C 、5-----9 D 、6-----10 10、能对有关知识进行分析概括,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种理解是 ( ) A 、字面的理解 B 、解释的理解 C 、批判性的理解 D 、创造性的理解 1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待学习的比较稳定的反映倾向叫做 ( ) A 、学习目的 B 、学习动机 C 、学习态度 D 、学习兴趣 12、一般而言,要使学习效率较高,动机应维持在 ( ) A 、较高水平 B 、中等水平 C 、较低水平 D 、不一定 13、一般而言,学生的成就动机来源于三种需要。下列选项,不属于...成就动机源泉的需要是 ( ) A 、认知的需要 B 、交往的需要 C 、自我提高的需要 D 、学习过程派生的附属需要 14、在教学设计工作中,中心是 ( ) A 、分析教学内容 B 、设计教学策略 C 、分析教学对象 D 、设计学习目标 15、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进行的,其目的是了解教学结果,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便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基 于这一目的进行的评定是 ( ) A 、配置性评定 B 、形成性评定 C 、总结性评定 D 、论文式评定 二、多项选选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非正式学生群体的主要特点有 ( ) A 、有固定的组织结构 B 、群体内部的一致性 C 、情感依赖性 D 、往往具有较突出的“领袖”人物 E 、凝聚力不强 17、在我国,一般习惯于根据学习的内容和结果把学习划分为以下几种 ( ) A 、知识的学习 B 、技能的学习 C 、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 D 、情意和人格的学习 E 、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18、斯金纳认为,“教学就是安排可能发生强化的事件促进学习”,所以他建议利用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安排程序教学, 以便更有效地呈现与学习教材,其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是 ( ) A 、小步子逻辑序列 B 、要求学生作出积极的反应 C 、及时反馈 D 、学生自定步调 E 、低的错误率

四川省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证说课稿

Unit 20 Humour (grammar) Hello, everyone. Today I very pleased to have an opportunity to talk about some of my teaching ideas. My topic is the grammar part of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book1 Unit20, Humour, and it is made up of six parts. Part 1 My understanding of this lesson This lesson is a grammar one. It is around grammar to expand. after it students can further grasp the English language. The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The topic of this unit is humour, and the whole lesson is spread around this topic. gramma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tems in English learning. It can train students' English ability. It also play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of this unit. By studying this Lesson,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reading and especially writing abilities. Teaching Aims: 1.Knowledge aim: ① Learn how to use some useful words, phrases and understand some difficult sentences. ②. learn the–ing Form used as Attributive(定语)and object complement(宾补) 2. Ability aim: Train and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ability on the whole. 3.Emotional aim : make students understand English not only by the language sense but also by a more rational thought.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the–ing Form used as Attributive(定语)or object complement(宾补) a running man(前置定语) The man running in the picture is Liu Xiang(后置定语) see sb/sth doing sth(宾补)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 How to get th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ing -form. Part 2 My teaching theories, methods and aids Befo re dealing with this lesson, I’ll do my best to carry out the following theories: Make the Students the real masters in class while the teacher himself acts as director;Combine the language structures with the language functions; Let the students receive some common sense about body language while they are learning the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 1. task-based leaning method: it’s very practical and operable and also it can stimulate students’initiative in learning and develop their ability in language. Using this method students are the real masters in class while teachers act as the directors. 2. group learning method: in the following lesson I will divide the whole class into four groups. Within the group students can talk and discuss freely by using the –ing form. This method can re-strengthen their knowledge of using –ing form. Teaching Aids: 1. PPT(多媒体演示文稿) 2. some books 2. the blackboard Part 3 Analysis of the students The students of Senior Grade 1 are interested in learning English. They learn something new

四川省教师资格证认定小学教育心理

2017年四川省教师资格证认定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 卷 本卷共分为2大题6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20分,8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60分。) 1、一位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0岁,实际年龄是8岁,他的比率智商是____ A.80 B.100 C.120 D.125 2、我国义务教育的课程计划其主体部分是____ A.培养目标B.课程设置C.考试考查D.实施要求 3、跑步比赛时,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马上起跑,这种现象是____ A.同化B.条件反射C.顺应D.无条件反射 4、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情景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这主要体现的学习观是 A.认知结构学习观B.建构主义学习观C.行为主义学习观D.信息加工学习观 5、下列选项属于学习的是____ A.每天跑步B.视力下降C.装修房屋D.不怕见生人了 6、采用两难故事法对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的是____ A.皮亚杰B.埃里克森C.罗杰斯D.科尔伯格 7、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

A.教育B.教学C.实践活动D.上课 8、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____ A.弗洛姆B.罗杰斯C.马斯洛D.弗洛伊德 9、态度的核心成分是____ A.行为成分B.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D.理智成分 10、学习的主体因素是____ A.教师B.学生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11、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是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的____ A.认知特征B.能力特征C.人格特征D.意志特征 12、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其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表现身心发展的____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不稳定性 13、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称为____ A.教学方法B.教学模式C.教学策略D.教学方式 14、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____的发展。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 15、指导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依据是____ A.课程内容B.课程方案C.课程目标D.课程设计 16、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____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的通知 川教[2004] 293号 各市、州教育局、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省级各部门: 根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的规定,现将《四川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四川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 二○○四年十一月五日主题词:教师资格实施细则印发通知 四川省教育厅办公室 2004年11月5日印发 抄送:教育部、全国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四川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 附件 四川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中国公民。 第三条在依法批准的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教师资格。

第四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省教师资格制度的组织实施和协调监督工作。市(州)、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教师资格制度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二章教师资格的分类及适用 第五条教师资格分为: (一)幼儿园教师资格; (二)小学教师资格; (三)初级中学教师和初级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初级中学教师资格); (四)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五)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 (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 (七)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第六条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可以在本级及其以下等级的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担任教师。 取得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公民只能在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或者初级职业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相互通用。 第三章教师资格的认定条件 第七条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人员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2016年四川教师资格考试普通话要求

2016年四川教师资格考试普通话要求 四川教师考试公告汇总 四川教师资格备考指导 | 四川教师资格真题题库 四川教师考试辅导课程 四川省从2016年起实施国家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请考生们关注四川教师考试网,在公告发布之际,我们会第一时间同步更新四川各地市公告信息并汇总,以方便考生们浏览。 更多四川教师资格统考的信息请参考:四川教师资格证改革统考后报考、笔试、面试等问题大集合 普通话要求: 申请人必须提供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发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80分)以上的证书。具体如下: 1、普通话证书目前不设有效期,省级普通话证书全国通用。 2、不对语文学科、幼教学科的申请人作其它特别要求(只要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即可) 3、博士学历的申请人申请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免考,申请其他种类教师资格证书不予免考。 2016四川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单选题”强化通关训练(3) 1.教师对解除收容教养、劳动教养回校复学的学生,应当( )。 A.限制其与其他同学接触 B.限制其使用学校的设施 C.按其以往表现评价品行 D.允许参加学校各项活动 【答案】D。 2.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是( )。 A.受教育权 B.生命健康权 C.人格尊严权 D.人身自由权 【答案】A。 3.( )的特点是依据标准,判断被试的达标程度,而不是将被试的成绩与他人成绩做比较。 A.常模参照测验 B.目标参照测验 C.标准参照测验 D.潜力参照测验 【答案】C。

4.下列选项中,以“孔雀舞”著称的我国少数民族是( )。 A.土家族 B.傣族 C.藏族 D.蒙古族 【答案】B。 5.下列不属于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是( )。 A.严慈相济 B.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C.对学生进行课外补课 D.保护学生安全 【答案】C。 6.中国古代用“羞花”来形容哪位美女?( ) A.西施 B.杨贵妃 C.貂蝉 D.王昭君 【答案】B。 7.开展素质教育,必须坚持( )的原则。 A.“德育为先,五育并举” B.全面发展 C.以人为本 D.终身学习 【答案】A。 8.系统汇集年度时事文献、学科进展和各项统计资料的连续性出版物是( )。 A.年鉴 B.手册 C.政书 D.类书 【答案】A。 9.糖果游戏中,桌子上放着黄、绿、蓝、红四只盒子。 黄盒子上写着:糖果不在蓝盒子 绿盒子上写着:糖果在红盒子或者黄盒子 蓝盒子上写着:糖果在此盒子里 红盒子上写着:糖果在绿盒子里 如果只有一个盒子放了糖果,并且只有一个盒子上写的是真话,则装糖果的是( )。 A.黄盒子 B.绿盒子 C.蓝盒子 D.红盒子 【答案】C。 10.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 A.李成 B.范宽 C.张择端 D.巨然 【答案】C。

四川省教师资格证模拟试题(教育心理学)(5)

四川省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A 》模拟试题(5) (课程代码:6602) 本试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选择题30分,非 选择题7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 总分 总分人 分数 得分 评卷人 1、冲动型思维和反省型思维的提出者是( ) A :杰罗姆●卡根 B :吉尔福特 C :戈登●帕斯克 D :赫尔曼●威特金 2、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 ) A :垂直迁移 B :水平迁移 C :负迁移 D :原则迁移 3、学习迁移理论中,强调主体对已有的知识经验的概括,认为学习的迁移全在于主体的概括能力和水平的理论是 ( ) A :共同要素论 B :关系理论 C :概括化理论 D :形式训练说 4、在学习中,我们习惯用各种符号、颜色对教材中的某些部分圈点、孤立或特殊化,这样的容易记忆。这样的做法是 ( )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高原效应 D :芬雷斯托夫效应 5、在记忆圆周率的时候,把“3.14159”用“山颠一寺一壶酒”来记忆,用的是 ( ) A :数字—文字变化法 B :连锁法 C :环境联结法 D :机械记忆法 6、能对学习材料进行评价,提出有关性质、意义和真实性方面的个人判断,这样的理解回评是 ( ) A :字面理解 B :批判性理解 C :解释理解 D :创造性理解 7、“万绿丛中一点红”这种现象之所以被注意,是因为满足直观教学中的( ) A :活动律 B :组合律 C :差异律 D :转换律 8、人们常有话到嘴边却欲言难吐的现象,这样的现象是( ) A :后视偏差 B :高原现象 C :记忆歪曲 D :舌尖现象 9、教师的中心角色是( ) A :教员 B :榜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四川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复习资料

2006年4月教师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的方法是(C)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临床个案法 2、社会测量法的提出者是(B) A、史莫克 B、莫雷若 C、加涅 D、奥苏贝尔 3、根据柯拉斯沃等的分类法,情感的教学目标有五个程序,即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A) A、价值的性格化 B、非言语交流 C、理解 D、统合 4、研究发现,教师期望效应的大小要受学生年龄的影响,一般而言,更易受到期望效应影响的是(D) A、年龄上无明显差异 B、中等年龄的学生 C、年龄较大的学生 D、年纪较小的学生 5、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分期的理论,十一至十五岁儿童的处于(D) A、感觉运动阶段 B、思维准备阶段 C、思维阶段 D、抽象思维阶段 6、学习的意义表现在(A) A、促进心理的成熟与发展 B、获得好的成绩 C、适应社会发展 D、个体生活的需要 7、新的材料属于原有的具有较高概括性的观念中,原有的观念得到扩张、精确化、限制或修饰,新 的观念或命题获得意义,这种学习是(B) A、派生类属学习 B、相关类属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例结合学习 8、下列说法中不能反映学习迁移现象的是(B) A、举一反三 B、由表及里 C、触类旁通 D、由此及彼 9、短时间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来说,其容量的组块数是(C) A、3----6 B、4----7 C、5-----9 D、6-----10 10、能对有关知识进行分析概括,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种理解是(B) A、字面的理解 B、解释的理解 C、批判性的理解 D、创造性的理解 1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待学习的比较稳定的反映倾向叫做(C) A、学习目的 B、学习动机 C、学习态度 D、学习兴趣 12、一般而言,要使学习效率较高,动机应维持在(B) A、较高水平 B、中等水平 C、较低水平 D、不一定 13、一般而言,学生的成就动机来源于三种需要。下列选项,不属于 ...成就动机源泉的需要是(B) A、认知的需要 B、交往的需要 C、自我提高的需要 D、学习过程派生的附属需要 14、在教学设计工作中,中心是(C) A、分析教学内容 B、设计教学策略 C、分析教学对象 D、设计学习目标 15、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进行的,其目的是了解教学结果,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便对教学 工作进行调整。基于这一目的进行的评定是(B) A、配置性评定 B、形成性评定 C、总结性评定 D、论文式评定 二、多项选选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非正式学生群体的主要特点有(BCD) A、有固定的组织结构 B、群体内部的一致性 C、情感依赖性 D、往往具有较突出的“领袖”人物 E、凝聚力不强 17、在我国,一般习惯于根据学习的内容和结果把学习划分为以下几种(ABCE) A、知识的学习 B、技能的学习 C、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 D、情意和人格的学习 E、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18、斯金纳认为,“教学就是安排可能发生强化的事件促进学习”,所以他建议利用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 安排程序教学,以便更有效地呈现与学习教材,其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是(ABCDE) A、小步子逻辑序列 B、要求学生作出积极的反应 C、及时反馈 D、学生自定步调 E、低的错误率 19、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可以把迁移分为(CE) A、正迁移 B、顺向迁移 C、垂直迁移 D、逆向迁移 E、水平迁移 20、学习评定的常见的教师心理误差有(ABCDE) A、宽大效应 B、光环效应 C、集中趋势 D、逻辑误差 E、对比效应

【四川】2020年上半年四川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四川】2020年上半年四川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公告敏试教师资格带大家直击2020年四川省教师资格证认定公告。 一、认定对象 (一)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户籍所在地、居住地(须办理当地居住证且在有效期内)、就读学校所在地在四川省的中国公民。 (二)驻川部队现役军人和现役武警。 (三)港澳台居民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可在居住所在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港澳居民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持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可在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所在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二、认定条件 (一)学历条件 申请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申请认定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 及其以上学历;申请认定初级中学、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申请认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应当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二)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并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且在规定有效期。 (三)普通话证书要求取得相应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申请高中、初中层次的教师资格认定者,其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二级乙等及以上标准;使用汉语和当地民族语言教学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县),其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规定的三级甲等及以上标准。申请认定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者,其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标准;使用汉语和当地民族语言教学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县),其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规定的二级乙等及以上标准。 (四)体检要求: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按规定流程和体检标准,在各认定机构认可的二级乙等及以上医院进行体格检查,体检结论为合格。 (五)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能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学名词解释(四川省)

★★★1.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1分),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2分),以使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1分) 2.教师的“教员”角色:这是教师最突出的角色(1分),他因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处在核心的地位(1分)。其角色功能主要是以教材为宗旨,对学生进行授业、传道解惑和评定学业(2分) 3.课程要素: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选择的构成课程所必需的经验要素(2分)经验主要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间接时间(1分);经验因素是新生一代必须从前人经验中吸收的“因子”(1分) 4.活动课程:是相当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2分)。它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由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解决问题,锻炼能力(2分) 5.教学的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2分),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分) 6.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7.隐性课程: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的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 8.道尔顿制:针对传统教法的弊端,根据每个儿童学习各科的难易度,适当分配课程时间,使学习者能够按照自定步调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 9.发现法:发现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10.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是指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11、教育情境: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教育境地。 12.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13.校风:一个学校社会气氛,也是校内大多数人的一种习惯势力 14.选修课: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 15.教学计划: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16.显性课程:也称“正式课程”、“公开课程”、官方课程。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17.课堂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循序渐进地以掌握教材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 ★18.道德意志: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 19教学大纲: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20必修课: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

2019年四川教师资格证报名时间

中华考试网教育培训界的翘楚! 众所周知四川省教师资格考试2018年开展一次,2018年11月举行笔试,次年1月举行面试。从2019年开始定为一年二次。那么2019年上半年什么时候开始报名呢?报名流程是什么?因此,中华考试网小编为考生们整理了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相关事项如下: 一、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时间安排 (一)网上报名时间:2019年1月15日9:00至1月17日17:00。 (二)考试时间:2019年3月9日,所有科目考试均采用纸笔方式进行,具体安排如下:

中华考试网教育培训界的翘楚! 二、报考条件 符合以下基本条件的人员,可以报名参加我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户籍或人事关系(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聘用合同并由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在四川; (三)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四)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五)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六)四川省内高等学校在校毕业前两年内的学生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师范类专业在校毕业前两年内的学生,可凭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

中华考试网教育培训界的翘楚! 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曾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三、报名流程 (一)网上注册及信息录入 2019年1月15日9:00至17日17:00,考生登录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完成网上报名。考生登录网址完成注册后,必须先阅读考试承诺,并点击同意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考生按相关提示填写个人信息、上传本人近照、选择考试科目和考区。 照片要求:本人近6个月以内的免冠正面彩色证件照;照片不大于200K、格式为 jpg/jpeg;照片中显示考生头部和肩的上部,白色背景。因照片将用于准考证以及考试合格证明,相片必须反映本人特征,不得用生活照或其他非正规照片,请考生上传照片时慎重选用。 (二)考生信息审核 笔试报名需要进行网上审核,审核时间为2019年1月18日9:00至19日17:00。考生网上报名后需等待当地教育考试机构在两个工作日内的网上审核(仅审核考生照片是否符合要求、应填报的项目是否齐全、姓名是否规范,不负责对考生报名条件进行审核)。考

川教〔2004〕293号关于印发《四川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的通知

四川省教育厅 关于印发?四川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的通知 川教〔2004〕293号 各市、州教育局、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省级各部门:根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的规定,现将?四川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四川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 二○○四年十一月五日

附件 四川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中国公民。 第三条在依法批准的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教师资格。 第四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省教师资格制度的组织实施和协调监督工作。市(州)、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教师资格制度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二章教师资格的分类及适用 第五条教师资格分为: (一)幼儿园教师资格; (二)小学教师资格; (三)初级中学教师和初级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初级中学教师资格); (四)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五)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 (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 (七)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第六条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可以在本级及其以下等级的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担任教师。 取得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公民只能在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或者初级职业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相互通用。 第三章教师资格的认定条件 第七条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人员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第八条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人员应当具备?教师法?规定的相应学历。 (一)申请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其他中等学校毕业不能作为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合格学历。 (二)申请认定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其他中等学校毕业不能作为认定小学教师资格的合格学历。

四川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四川教师资格考试真题(教育学) 2006年4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教育的基本要素国,作为中介的是()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影响 D.教育内容 2.远古教育具有原始性,不属于其特征的是() A.非独立性 B.贫乏性 C.无阶级性 D.等级性 3.教育需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这是因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 B.阶级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4.教师最突出的角色是() A.教员 B.领导者 C.父母代言人 D.心理医疗者 5.思维发展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具体形象思维仍然起重要作用的阶段是()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学 6.运用现代实验手段,比较系统地研究教室内沟通分布的是() A.克伯屈 B.亚当斯 C.斯金纳 D.班杜拉 7.中国分科教学开始于()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愈 8.关于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提出三个隐喻的是() A.泰勒 B.塞勒 C.杜威 D.布鲁纳 9.在西方,提出“产婆术”的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智者 10.在受教育者的整个素质结构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素质是() A.思想政治素质 B.道德素质 C.文化素质 D.生理素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1.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应该包括() A.理解学生 B.与学生和谐相处 C.积极的自我意识 D.教育的期待 E.与学生打成一片12.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这是因为() A.劳动对象 B.劳动任务 C.综合应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 D.脑力劳动过度 E.体力劳动过程 13.家庭教育的特点有() A影响具有先主性 B.控制方式具有单一性 C.交往接触具有密切性

2012年10月四川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真题及答案(A级)

四川省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学(A级)试卷 (课程代码6660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其中作为桥梁的是【】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影响 D.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2.教育的普及、成人教育的迅速发展、传统教育走向终身教育,体现了现代教育的【】 A.生产性 B.科学性 C.民主性 D.商品性 3.教育发展的基础性条件是【】 A.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 B.文化的发展 C.人口的增长 D.科学技术的发展 4.我国当代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是【】 A.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的教育目的 B.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教育目的

C.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的教育目的 D.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目的 5.教育需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是因为学生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6.学生身心发展的动力是【】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教育因素 D.个体主观能动性 7.教师最突出的角色是 A.教员 B.领导者 C.人类灵魂-V程师 D.心理医疗者 8.未成年人开始犯错误的高峰年龄是【】 A.10~12岁 B.123~15岁 C.15~l7岁

D.13~l6岁 9.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的因素是【】 A.情感 B.心态 C.认知 D.道德 10.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校外之校”影响作用的是【】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教育 D.自我教育 11.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具有联系面大、快捷、省时、牝较容易保持等特点的联系方式是【】 A.家长会 B.家长学校 C.家长委员会 D.通讯联系 1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之间的关系是【】 A.相互替代 B.相互协调、补充 C.相互矛盾 D.相互分离

四川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复习资料

绝密★启用前严禁复印教师资格证考试咨询电话:88001999 2006年4月教师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 教育学心理学A 试卷 (课程代码6602)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临床个案法 2、社会测量法的提出者是() A、史莫克 B、莫雷若 C、加涅 D、奥苏贝尔 3、根据柯拉斯沃等的分类法,情感的教学目标有五个程序,即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 A、价值的性格化 B、非言语交流 C、理解 D、统合 4、研究发现,教师期望效应的大小要受学生年龄的影响,一般而言,更易受到期望效应影响的是() A、年龄上无明显差异 B、中等年龄的学生 C、年龄较大的学生 D、年纪较小的学生 5、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分期的理论,十一至十五岁儿童的处于() A、感觉运动阶段 B、思维准备阶段 C、思维阶段 D、抽象思维阶段 6、学习的意义表现在() A、促进心理的成熟与发展 B、获得好的成绩 C、适应社会发展 D、个体生活的需要 7、新的材料属于原有的具有较高概括性的观念中,原有的观念得到扩张、精确化、限制或修饰,新的观念或命题获得意义,这种学习是() A、派生类属学习 B、相关类属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例结合学习 8、下列说法中不能反映学习迁移现象的是() A、举一反三 B、由表及里 C、触类旁通 D、由此及彼 9、短时间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来说,其容量的组块数是() A、3----6 B、4----7 C、5-----9 D、6-----10 10、能对有关知识进行分析概括,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种理解是() A、字面的理解 B、解释的理解 C、批判性的理解 D、创造性的理解 1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待学习的比较稳定的反映倾向叫做() A、学习目的 B、学习动机 C、学习态度 D、学习兴趣 12、一般而言,要使学习效率较高,动机应维持在() A、较高水平 B、中等水平 C、较低水平 D、不一定 13、一般而言,学生的成就动机来源于三种需要。下列选项,不属于 ...成就动机源泉的需要是() A、认知的需要 B、交往的需要 C、自我提高的需要 D、学习过程派生的附属需要 14、在教学设计工作中,中心是() A、分析教学内容 B、设计教学策略 C、分析教学对象 D、设计学习目标 15、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进行的,其目的是了解教学结果,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便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基 于这一目的进行的评定是() A、配置性评定 B、形成性评定 C、总结性评定 D、论文式评定 二、多项选选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非正式学生群体的主要特点有() A、有固定的组织结构 B、群体内部的一致性 C、情感依赖性 D、往往具有较突出的“领袖”人物 E、凝聚力不强 17、在我国,一般习惯于根据学习的内容和结果把学习划分为以下几种() A、知识的学习 B、技能的学习 C、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 D、情意和人格的学习 E、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18、斯金纳认为,“教学就是安排可能发生强化的事件促进学习”,所以他建议利用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安排程序教学, 以便更有效地呈现与学习教材,其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是() A、小步子逻辑序列 B、要求学生作出积极的反应 C、及时反馈 D、学生自定步调 E、低的错误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