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决策理论

决策理论

决策理论
决策理论

决策理论

决策理论(Theory Of Decision Making/Decision Theory) 是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综合运用于管理决策问题,形成的一门有关决策过程、准则、类型及方法的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决策理论已形成了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为代表人物的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是有关决策概念、原理、学说等的总称。“决策”一词通常指从多种可能中作出选择和决定。行政决策理论是用以指导和阐释行政决策的理论依据。

基本要点

行政决策理论形成于20世纪30~40年代。首先提出行政决策观点的是美国学者L·古立克。他在《组织理论》一文中认为决策是行政的主要功能之一。其后,美国学者C.I.巴纳德在《行政领导的功能》一书中,认为行政决策是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战略因素。这些观点对后来行政决策理论颇有影响。但行政决策理论体系的形成,并使其在行政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则是由美国行政学家H.A.西蒙实现的。1944年他先在《决策与行政组织》一文中提出了决策理论的轮廓。3年后,他出版了《行政行为──在行政组织中决策程序的研究》,成为决策理论方面最早的专著。此后,他继续研究决策理论和实际决策技术(包括运筹学、计算机学),为决策学成为新的管理学科奠定了基础。

代表性理论

有关决策概念、原理、学说等的总称。“决策”一词通常指从多种可能中作出选择和决定。行政决策理论是用以指导和阐释行政决策的理论依据。行政决策理论的种类较多,不同学者阐述问题的角度也各不相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以下几种。

完全理性决策论

又称客观理性决策论(objective reason)。J.边沁、

美国科学管理学家F.W.泰勒等。经济人具有最大限度的理性,其在决策上的表现是:决策前能全盘考虑一切行动,以及这些行动所产生的影响;决策者根据自身的价值标准,选择最大价值的行动为对策。这种理论只是假设人在完全理性下决策,而不是在实际决策中的状态。

连续有限比较决策论

代表人物是西蒙。他认为人的实际行动不可能合于完全理性,决策者是具有有限理性的行政人,不可能预见一切结果,只能在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出一个“满意的”方案。“行政人”对行政环境的看法简化,往往不能抓住决策环境中的各种复杂因素,而只能看到有限几个方案及其部分结果。事实上,理性程度对决策者有很大影响,但不应忽视组织因素对决策的作用。

理性、组织决策论

代表人物有美国组织学者J.G.马奇。他承认个人理性的存在,并认为由于人的理性受个人智慧与能力所限,必须借助组织的作用。通过组织分工,每个决策者可以明确自己的工作,了解较多的行动方案和行动结果。组织提供个人以一定

的引导,使决策有明确的方向。组织运用权力和沟通的方法,使决策者便于选择有利的行动方案,进而增加决策的理性。而衡量决策者理性的根据,是组织目标而不是个人目标。

现实渐进决策论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政治经济学者C.E.林德布洛姆。他的理论的基点不是人的理性,而是人所面临的现实,并对现实所作渐进的改变。他认为决策者不可能拥有人类的全部智慧和有关决策的全部信息,决策的时间、费用又有限,故决策者只能采用应付局面的办法,在“有偏袒的相互调整中”作出决策。该理论要求决策程序简化,决策实用、可行并符合利益集团的要求,力求解决现实问题。这种理论强调现实和渐进改变,受到了行政决策者的重视。

非理性决策论

代表人物有奥地利心理学家S.弗洛伊德和意大利社会学家V.帕累托等。该理决策理论论的基点既不是人的理性,也不是人所面临的现实,而是人的情欲。他们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潜意识的支配,许多决策行为往往表现出不自觉、不理性的情欲,表现为决策者在处理问题时常常感情用事,从而作出不明智的安排。

行政决策理论的发展趋势是:①强调人的判断对决策的影响。如行为决策论探讨决策者寻求次优行为的方法;社会判断论认为决策者受不同性质环境的影响会造成判断上的失实;归属决策论强调决策者在环境变量的作用下会受偶然因素的影响。②行政决策理论应用范围扩大。如将决策方法应用于行政管理的有效性的分析;把决策理论引入突发性危机的研究;把决策理论应用于政策分析领域,以研究导致政策失误的原因和场合。

决策理论相关图书

一、西蒙决策理论的基本要点是: 1.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1)决策理论是管理理论发展的新阶段(2)组织就是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3)组织的全部管理活动就是决策 2.决策是一个过程(1)情报活动(2)设计活动(3)抉择活动(4)审查活动3.决策应采用“有限度的理性”准则或标准(1)经济人的“绝对的理性”准则(2)组织中人的行为是为实现一定目的,具有有限度理性的以任务为中心的合理地选择手段的”管理人”的行为(3)有限度的理性导致管理人寻求“符合要求的“或“令人满意的”措施4.决策可分为定型化和非定型化决策,且决策技术不同(1)决策的类型(2)决策的技术5.决策和组织机构、集权与分权以及信息联系的关系(1)组织的划分必须以所要作出的决策类型为依据(2)集权和分权不能脱离决策过程而孤立存在(3)直线领导和参谋人员都有决策问题(4)决策前提赖以从一个组织成员传递给另一个成员的任何过程

二、对“西蒙决策理论”的评析 1.决策理论的贡献 2.决策理论的局限性

三、西蒙决策理论的贡献(1)对复杂的管理活动进行了高度的理论概括,并充分考虑经营管理的整个领域及其环境,使管理理论围绕着决策这个中心来发展。(2)决策理论的系统结构可以向管理者提供一种分析、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它鼓励管理者去发现和探寻各种潜在性的对策和可能发生的自然状态,并能充分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形成比较全面系统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使管

理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3)管理人(或决策人)的有限度的理性准则对于工商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具有相当的客观性、可行性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四、西蒙决策理论的局限性(1)决策理论如果作为一种主流的一般管理理论,显然未能全面反映管理活动的规律性,缺乏对一般管理关系和环节的分析,忽视了管理工作要比决策工作多得多、复杂得多这个事实。所以,从根本上说,它还属于管理方法、手段或技术方面的管理理论。(2)西蒙的决策理论从本质上说,是管理决策理论,而未包括根据生产、销售资本运营等企业组织的工作内容而进行的业务(或经营)决策内容。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如同其它管理理论一样,没有同企业的经营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不能成为企业管理理论的主流理论。

客观理性决策论

什么是客观理性决策

客观理性(objective reason)客观理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完全运用真正可靠的对于客观现实的知识所做出的理性决策。方法理性决策是决策者只根据决策任务本身所包含的信息所做出的理性决策。因为这些信息中除了真实的信息之外,可能还含有不确定的、模棱两可的甚至错误的信息,所以做出的理性决策有可能是破坏性的。主观理性决策则是决策者把决策任务内部表征与客观现实知识比较和权衡后所做出的理性决策。所以,内部表征的思想为理性决策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它主张把理性决策看成是一种信息加工过程,并且可以操作性地定义和判断一种决策行为是否是理性的,因为只要考察决策者对决策任务的表征与决策任务结构之间的关系就行了。这就可以使研究者更现实地对决策行为做出评价。

客观理性决策论的内容

客观理性决策论又称完全理性决策论。代表人物有英国经济学家J.边沁、美国科学管理学家F.W.泰勒等。他们认为人是坚持寻求最大价值的经济人。经济人具有最大限度的理性,能为实现组织和个人目标而作出最优的选择。

其在决策上的表现是:决策前能全盘考虑一切行动,以及这些行动所产生的影响;决策者根据自身的价值标准,选择最大价值的行动为对策。这种理论只是假设人在客观理性下决策,而不是在实际决策中的状态。

对客观理性决策构成挑战的情况

到80年代,赫伯特·西蒙进一步对“有限理性”进行了研究,发表了关于有限理性的论文。他列举了几种对客观理性决策构成挑战的情况:一是风险与不确定性的情况。客观理性决策只能适用于具有确定性和无风险的行动,但是,绝大多数的行动和政策选择都是具有高度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二是高度复杂性的情况。客观理性的决策所使用的完备性的计算往往只适用于解决包含因素比较少的公共政策问题,但是,实际需要解决的公共政策问题却是异常复杂的,它超出了一般的计算能力。三是客观理性的决策往往只适用于少量决策者的政策决定。当存在多个有利益矛盾的决策主体时,就会产生相互竞争与博弈的情况。

业务规则获取——规则发现

规则获取中的规则发现 姓名:杨海泷 摘要:规则获取包括规则发现和规则发现,本文主要介绍了规则的分类以及常见的规则发现活动。并给出了简单的规则发现流程。 关键词:业务规则,规则获取,规则发现,规则分类; Rule Discovery in Rule Harvesting Yang Hailong Abstract:Rule harvesting includes the two main activities of rule discovery and analysis.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rules,common rule discovery activities.In addition,this paper gives out a simple process of rule discovery. Keyword:Business Rule;Rule Harvest;Rule Discovery;Classification of Rules 规则发现,也称为企业业务规则建模,目的是开发简单模型,像规则描述,业务实体图表,业务流程图。规则发现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业务规则发现技术和传统的需求抽取类似,主要有一个不同就是,它更关注企业中的那些特殊的需求,这些需求为业务如何执行提供决策。在开始阶段,我们首先要获取一些产品,这些产品在规则发现阶段会用到。这些产品包括:业务流程的顶层描述;当前和将来架构的顶层描述;数据源和数据模型的列表;决策表。特别是决策表能够帮助定义哪里能够找到规则(规则源),哪个方法可以在规则获取时使用。规则发现流程会随着规则源的不同而改变。例如,通过合法文档里获取规则和通过采访专业领域专家获取规则的流程是不同的。 1.业务规则的分类 在决定如何书写规则和如何实现他们之前,我们必须要首先明确我们要获取哪一类型的规则。早在2008年,对象管理组织(OMG)定义了业务词汇和业务规则语义的编制规范,称作业务词汇和业务规则语义(SBVR)。 该规范描述了SBVR作为OMG的模型驱动架构(MDA)的一部分,其目的是捕获自然语言中的规范并正规的方式表示它们以便于自动化。SBVR包括两个专业词汇:一个是通过商业术语视图定义商业术语和意义。这在SBVR规范中称为业务词汇。另一个是用一种清楚的方式表达规则。 所谓意义就是某人理解或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意义可以分成概念,问题和建议。OMG 定义了一种业务动机模型(BMM),该模型定义了业务政策,管理,业务流程,业务规则之间的关系。BMM模型沿用了SBVR中的分类: ·结构型(定义型)业务规则。该种类型规则描述业务实体的结构,指定了如值的类型,强制关系等元素。 ·操作型(行为型)业务规则。该种类型规则描述如何加强业务策略使运行效率提高,实现

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

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这是继党的十八大提出“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之后,执政党在创新决策理论、健全决策机制上取得的突出进展。 决策是一种重要的公权力,它关系到公权力行使的方向和目标,影响着党和政府工作的面貌和成效。正确的决策能够带来巨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错误的决策可能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决策的腐败则是比用人腐败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最大的腐败。四中全会围绕“健全依法决策机制”的改革命题,探索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找到了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其实际成效如何,是对改革力度的严格检验和对改革成色的严肃拷问。 为什么要重大行政决策责任终身追究,同时责任倒查,就是因为实践当中存在一些行政领导、行政首长,为了追究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进行乱决策。拍脑袋决策,拍胸脯决策,决策错了之后拍屁股走人。这种乱决策、违法决策、不按民主程序决策、不按科学规律决策的情况必须要坚决纠正。 所以,《决定》确定了重大行政决策五个法定程序,第一,老百姓参与。现在一些重大项目,地方政府想建,老百姓一散步、一反对,就下马。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向老百姓讲清利弊,到底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危害,可不可控,没有请专家把它论述得很透彻。第二,请专家论证。第三,风险评估。它有什么样的环境风险,有什么样的经济风险,有什么样的群体性事件的风险,要进行很透彻的评估。第四,进行合法性审查。到底这个决策是不是合法?你这个决策主体有没有权?决策程序对不对?决策内容符不符合法律?第五,集体讨论决定,而不是行政领导一个人拍脑袋。 把这五大程序法定化,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各级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必须要按照法定程序走,如果各级政府没有按照法定程序来决策,造成重大损失,就要终身追究责任,不像原来,有的政府领导搞政绩工程,造成一大堆问题,旧官走了,交给下一任,下一任是新官不理旧事,也不管了,最后积累了很多社会矛盾和问题。同时,责任倒查就是,调走了不行,退休了也不行,辞职了也不行,这个责任是行政首长的责任,还是副职的责任,还是承办部门的责任,都要追究清楚,一查到底。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符启林教授说“对于很多公共政策和案件,专家都会组织讨论并形成讨论意见,但是往往不受决策者的重视,此次公报条文明确公众参与和专家论证在重大行政决策中过程中的角色,作为法律学者我感到很欣慰。”

决策理论与决策方法资料

<决策理论和方法>习题 1998年 第一章概论 一、什么是决策? 什么是决策分析? 决策问题的特点是什么? 决策问题有哪些要素? 二、用决策树表示下列问题: 1. 火灾保险 2. 易腐品进货问题 3. 油井钻探问题: 某公司拥有一块可能有油的土地, 该公司 能够自己钻井,也能够出租给其它公司开采; 若出租土地,租约有两种形式,①无条件出租,租金45万元②有条件出租,租金依产量而定: 产量在20万桶或以上时,每桶提成5元; 产量不足20万桶时不收租金. 设钻井费用为75万元,有油时需另加采油设备费25万元,油价为15元/桶.(为 了简化,能够将油井产量离散化,分为4种状态: 无油,产油5万桶, 产油20万桶, 产油50万桶)

三、* 设油井钻探问题如下: 每次钻井费用10万元,有油时售油 收入100万元,有油的概率为0.2, 无油的概率为0.8.问无油时该接着钻井否? 若该, 钻几次仍无油时停止钻井? 第二章主观概率和先验分布(Subjective Probability & Prior Distribution) 一、什么缘故要引入主观概率? 试比较主、客观概率的异同. 如何设定先验分布? 二、1. 阅读<决策分析> §6.3.4 2. 两人一组,一人充当决策人, 一人充当决策分析人, 就来 年国民经济增长率的先验分布进行对话,并画出对话所得 的图形曲线. 互换角色, 就就来年通涨率的先验分布进行 对话. 三、设某个决策人认为产品售出400件的可能性是售出800件的 可能性的1/3, 是售出1200件的可能性的1/2, 与售出1600件的可能性相同, 售出800件的可能性售出1200件的可能性的两倍, 是售出1600件的可能性的3倍; 售出1200件的可能性比售出1600件的可能性的大2倍. 求该决策人关于产品销售量的主观概率分布.

经典决策理论模型

经典决策理论模型 经典决策理论模型 职业决策理论模型 职业决策是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过程,因此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不同的理论研究者对此也有不一样的看法,刚好看到一个文献,截取出来为老师们提供一些看待决策问题的不同视角——早在 1909 年 Parsons 提倡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问题,提出了职业决策的第一个正式模型。这个模型逐渐成为有关职业决策和生涯不确定的理论、评价、研究和干预的框架。 Parsons 的模型主要内容包括三点: 1. 对自己的能力、兴趣、抱负、资源和缺点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 对工作要求、成功标准、优势与劣势、机会和发展前景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3. 对这两者之间关系的正确推理。Parsons 的三维模型对现代的职业发展和咨询而言仍然是最本质的核心,这一匹配模型直到今天还遍及职业选择和发展理论以及职业咨询实践活动中,该模型构成了特质与因素职业咨询方法和人与环境匹配职业理论的核心。 Phillips 认为“正确推理”包含了职业决策模型的两种基本类型:理性选择模型和非理性选择模型。理性模型精确地描述了职业决策,具有价值推理、逻辑、客观性和独立性的特点。这种模型把明智的决策者看作一个“客观的科学家”,是系统的、独立的和理智的,确保个体获得最终目标的最大化,强调个体决策。而非理性模型则具有直觉的、情感的、主观的和依存性的特点,认为决

策过程充满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强调决策过程的环境因素的作用,把对个体有意义的环境因素考虑在内。 Savickas 认为非理性模型和后现代主义一样强调“解释”、意义建构、关系、中介和共同体。 因此我们也把职业决策理论分为两种类型:职业决策的理性模型和职业决策的非理性模型。 1. 职业决策的理性模型 理性的职业决策模型又可以分为广义的过程理论、任务理论(阶段理论)和期望效价理论。其中广义的过程理论又包括 CPI 理论和逐步消除模型,任务理论包括PIC 模型、 Krumboltz 模式、Tiedeman 模式和 Gelatt 模式。 ( 1 ) Tiedeman 模式 虽然 Parsons 的正确推理模型得到了大部分职业心理学家的认同和肯定,但是 Super 认为 Parsons 的正确推理模型对职业决策过程的描述过少,对个体如何详细地、精确地出处理和收集信息的过程描述过少。也就是说对个体如何评价和权重他所获得的信息的建议很少。我们认为 Super 对正确推理模型强调决策过程不够的批评是中肯的。为了弥补了这个不足, Tiedeman , O ’ Hara 和 Harren 提出了一个职业决策模型( Tiedeman 模式):把个体看作是从一系列决策过程中获得了发展。这个过程包括意识和探究阶段、职业替换认同和选择认同、澄清决策如何实施等。 Tiedeman 模式注重描述职业决策历程,并特别强调个人的独特性和主动性。 Tiedeman 将职业决策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它与个人心理发展同时进行,认为只有通

建立决策责任制的重要意义

建立决策责任制的重要意义 (一)是只有建立决策责任制,才能增强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的责任意识。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人民主要是通过各级党政机关来行使对国家的领导和对社会的管理权,来实现自己利益的。这就形成了权力的所有者与权力的行使者相对分离。实践证明,人民利益的实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任何杰出的人物,杰出的领导集团,在思考、判断、分析各种情况时,都将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一旦出现失误,仅靠决策者自身很难得到及时纠正,这就使人民往往要为之付出过于沉重的代价。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仅仅靠掌权者的“信念,忠诚和其他优秀的精神品质,这在政治上是完全不严肃的”。比如个别单位和部门的领导,要么出现个人专断,谁掌权谁说了算,要么互相推诿扯皮,造成决策失误以后,就成了党委班子有责任,成员个个没压力的局面。因此,只有建立健全有效的决策责任制,使造成失误决策的领导得到应有处理,才能保证决策的严肃性。有了责任制,决策人才有责任感,才会走出办公室,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只有建立决策责任制,把决策失误的板子打到具体人的身上,才能使决策人任人为贤,公正无私,把注意力转移到对工作负责上来。 (二)是只有建立决策责任制,才能使领导干部拍板定案持慎重态度。决策既是一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评价活动,是认知和评价的统一。因此,对决策的论证,是决策科学与否的关键环节。有论证才有择优可言。长江三峡工程的决策过程,经历了几起几落,持续了几十年,时间之长、研究和论证程度之深,在国内国外都少见。当然,这里不是说干任何一件事都要像三峡工程一样反复论证,而是说要持慎重态度。因为领导的决策一旦付诸实施,要么给人民带来利益,要么给人民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一些决策失误为何屡禁不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决策失误的后果没有严肃查处。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决策后果的监督,一方面要对决策后果进行及时评估,从决策实施过程的反馈信息来看决策的正确与否;另一方面,要实行决策责任制,

管理决策理论中决策的重要性和我国决策体制的完善

管理决策理论中决策的重要性和我国决策体制的完善 摘要:管理决策理论不仅对有限理性进行探讨和分析,而且在决策理论中始终贯穿着西蒙对管理活动的协调思想。行政决策是现代行政管理的核心, 是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重要途径和维护公众利益的主要手段,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是制定正确决策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政治、经济、文化的现代化进程,能够有效推动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决策西蒙管理决策理论 决策一词的意思就是为了到达一定目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是指通过分析、比较,在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定最优方案的过程。 行政决策特指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处理国家行政事务时,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根据一定的情况和条件,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在掌握大量的有关信息的基础上,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或处理的事务,做出决定的过程。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首要环节和重要基础,一切行政活动都有赖于正确的行政决策予以指引。如何优化行政决策、提高行政决策水平,是行政管理活动需要着力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决策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赫伯特·西蒙。这一学派是在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综合运用于管理决策问题,形成了一门有关决策过程、准则、类型及方法的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决策理论学派非常强调决策在组织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管理的核心。管理的各层次,无论是高层,还是中层和下层,都是在进行决策。西蒙认为,组织是指人类群体当中的信息沟通与相互关系的复杂模式。它向每个成员提供决策所需要的大量信息和决策前提、目标及态度,它还向每个成员提供一些稳定的可以理解的预见,使他们能预料到其他成员将会做哪些事,其他人对自己的言行将会做出什么反应。管理活动的中心就是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管理职能都是做出决策的过程。 因此,管理就是决策的过程,管理就是决策。西蒙也强调管理不能只追求效率,也要注意效果。效率是在一定目标和方向上的效率,效果则是决定方向目标这一类的根本问题。西蒙决策理论的核心概念和根本前提是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性。他将人的思考过程看作一种信息处理过程,所以,可以利用程序使计算机也能像人一样思考和创造。但是他们只是决策者的决策工具,并不能取代决策过程。管理人员还必须对可供决策的方案评价以后进行抉择,做出最后判断。一旦选定方案,经理人员就要对其承担责任和负担一定的风险。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首要环节和重要基础,一切行政活动都有赖于正

多元化战略管理_决策程序及其理论依据

2008/03 总第371期 商业研究  COMM ERC I AL R ES EARCH 文章编号:1001-148X (2008)03-0048-04 多元化战略管理:决策程序及其理论依据 郭 凯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通过对多元化战略的理论回顾,总结多元化战略管理研究的理论流派,多元化战略管理理论对 中国企业进行多元化决策的指导意义,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多元化战略管理决策程序及其理论依据,试图初步建立起多元化理论与企业实践操作间联系的纽带。关键词:多元化战略;战略管理理论;决策程序中图分类号:F27017 文献标识码:A D i versi f i ed Stra teg i c M anage m en t :D ec isi on M ak i n g Program and Theoreti ca l Founda ti on G UO Kai (B usiness S chool R e m in U niversity of China,B eijing 100872,China ) Abstract:Though a revie w of the diversified strategic research,this paper classifies the theoretical schools concerned and indic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oretical guidance t o the p ractice of Chinese fir m s .It uggests a fra me work of deci 2 si on making p r ogram on diversified strategic manage ment in hope f or narr owing the gap bet w een the theory and p ractice of diversified strategy . Key words:diversificati on strategy;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decisi on making p r ocess  收稿日期:2007-05-24 作者简介:郭凯(1972-),男,北京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战略管理。 一、引言 多元化经营战略是企业在原主导产业范围以外的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的战略,它是与专业化经营战略相对的一种企业发展战略。学者在研究中对多元化的定义各有不同,早期学者认为多元化是指企业产品的市场异质性增加,强调企业异质性不同于同一产品的细微差别化,更不是产品细分化(Berry,1975),后来扩大了多元化的概念,即多元化也指进行投资和合资,使单一组织能够增长或降低整体风险(Hoskisson &H itt,1990;Ra 2manujam &Varadarajan,1989)。按照W rigley (1970)和Rumelt (1982)的划分标准,一般当企业最主要的产品类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小于70%时,这种企业叫多元化企业。多元化经营作为一种战略,本身不存在正确与错误之分,一种发展战略的成功还是失败,关键是对自身资源和能力的分析和有效运用以及适应战略的相关条件。笔者旨在通过多元化经营战略理论回顾和梳理,从诸多多元化理论中找出对中国企业多元化经营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理论依据,并试图初步建立起多元化理论与企业实践操作间联系的纽带。 二、多元化战略理论回顾 (一)多元化战略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 安索夫(Ans off,1957)根据美国1909~1948年间最大的100家企业的发展和变化,总结出企业成长的四种基本方向:(1)在现有市场内增长;(2)开发新市场;(3)开发新产品;(4)多元化。他把他们高度概括为一张图表,即日后闻名于世的“产品-市场矩阵图”的雏型。 钱德勒(Chandler,1962)认为美国企业的成长一般都经历了四个阶段,与每阶段的公司战略相适应则产生了不同形式的组织结构。四个阶段的公司战略可简述为:(1)数量扩大战略;(2)地区扩展战略;(3)垂直一体化战略;(4)多元化经营战略。在第四个阶段,与多元化战略相适应,产生了总公司本部和事业部———简称“事业部制”的分权管理结构,即现代大型工商企业最合理的基本组织结构形式。 1970年,赖利(W rigley,1970)在哈佛商学院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事业部制与多元化》,在企业多元化研究中迈出重要一步,提出了多元化程度的测量方法及类型划分。 在Ans off 、Chandler 和W rigley 关于企业多元化动机和战略选择研究的基础上,鲁梅尔特(Rumelt,1974,1982)于1982年创造性地提出了划分多元化类型的方法,该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同时他对战略、组织结构与经济绩效间的关系问题进行的研究表明,相关多元化、特别是有限相关多元化公司的绩效好于平均水平,非相关多元化公司绩效最差。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决策流程与决策风格满分答案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决策流程与决策风格答案 决策的意义已完成成绩:分 1 【单选题】 字母记忆游戏体现出() A、决策的重要性 B、记忆的重要性 C、语言的重要性 D、游戏的重要性 我的答案:A得分:分 2 【判断题】 职业决策就是让你找到目标的过程。 我的答案:√ 理解决策已完成成绩:分 1 【单选题】 下面哪项不是职业决策的特点?() A、职业选项非常多 B、每一个选项都需要深入了解内容庞杂有大量的信息 C、重要的他人会职业选择产生影响 D、正确的职业决策一定能带来成功的人生 我的答案:D得分:分 2 【单选题】 职业决策这一概念最早源自英国经济学家()的理论

A、凯恩 B、凯恩斯 C、亚当斯密 D、达尔文 我的答案:A得分:分 3 【判断题】 决策意味着机会,也意味着风险。() 我的答案:√得分:分 4 【判断题】 选项越多,人的选择越困难。 我的答案:×得分:分 5 【判断题】 认知复杂性指一个人在做判断时不同考虑层面的相对数目。我的答案:× 决策风格已完成成绩:分 1 【多选题】 1决策风格的分类包括() A、随意者 B、最优化者 C、任意者 D、满意者 我的答案:BD得分:分

2 【判断题】 在做选择的过程中,最优型的人追求最优解,满意型的人则依照满意则止的原则。()我的答案:√得分:分 3 【判断题】 在最优化决策量表中,分数越低,越倾向于满意型决策风格,分数越高,越倾向于最优化型决策风格。 我的答案:√ 1 【单选题】决策金字塔的构成中不包括() A、元认知 B、CASVE循环 C、自我知识 D、他人知识 我的答案:D得分:分 2 【单选题】梭形模型的用处在于:() A、帮助大家认识职业的分类 B、帮助大家做出生涯规划 C、帮助大家认清自我 D、帮助大家作出有效的职业选择 我的答案:D得分:分 3 【多选题】 自我知识包括一下哪几个方面?

决策管理的游戏规则

决策管理的游戏规则 决策是一个很少被人注意,但是对于每位管理者来说却又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实际上,决策管理的重要性比我们已经认识到的还要大。由于某些原因,多数管理者很少把公司的成功或失败归结为决策制定的原因,更不会归结为决策管理的原因。 看清自己脚下的陷阱 决策是一个很少被人注意,但是对于每位管理者来说却又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实际上,决策管理的重要性比我们已经认识到的还要大。由于某些原因,多数管理者很少把公司的成功或失败归结为决策制定的原因,更不会归结为决策管理的原因。但是,如果公司在市场上表现特别差,我们很可能会 问:“他们为什么没有做出可以避免这些灾难的决策?”答案是公司领导者没能很好地进行决策管理,或者他们甚至没有想到公司是如何决策的。 而决策问题是一个古老的问题,长久以来人们用各种方法来研究决策问题,但是我们对决策问题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决策者做出了什么决策以及这个决策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我们往往对于决策的结果倾注了过多的感情,这本身无可厚非,因为决策结果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的切身利益。但是我们必须同时关注决策的整个过程,因为只有合理的决策过程才能协助我们制定出有效的决策,才能让我们取得满意的结果。 对于中国企业家来说,执行是重要的,但比执行更重要的是决策,因为决策的失误有时是致命的。决策的失败通常是因为决策的时候人们没有跨越决策的陷阱,而要跨越决策陷阱,首先就必须了解这些陷阱。如果没有弄清这些陷阱,决策者往往就会重复同样的错误的决策过程,也就会遭受更多拙劣决策造成的痛苦。因此,如何规避决策的陷阱,是摆在每个决策者面前的现实而严峻的问题。也许,你是一位老板,已经对决策的陷阱思考了很久很久;也许,你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员工,对决策的陷阱还知之甚少;也许,你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正在为职业的选择犹豫不决;但不管怎样,让我们共同看清自己脚下的陷阱

责任制和规章制度

Xx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目录) 一、《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承诺制 附:安全生产责任书、安全生产职工承诺书、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2、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及实施制度 3、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4、安全检查制度 5、安全教育制度 6、劳防用品发放制度 7、禁火区域内动火、进入设备内部、登高、有毒有害等作业制度 8、隐患整改制度 9、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制度 14、安全生产经济责任制考核条例 二、安全生产网络图 三、外来实习人员安全生产规定 安全生产管理制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承诺制 为确保公司安全生产正常进行及有关安全措施的落实,明确各岗位安全职能及现场操作中“三不伤害”原则,确保一方平安。各岗位必须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及安全生产承诺书。 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总经理安全生产责任 1、对公司的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坚决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自觉接受国家监察和群众的有关安全监督,服从行业管理。 2、负责公司安全制度建设,确立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体制和管理机构。组织制定公司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3、每季度主持召开一次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公司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宣传教育等安全工作。对公司安全状况,特别是重大问题,提出决策性意见,并在经营、时间、人员组织安排方面予以安排和支持。 4、发生因工伤亡事故或者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及时组织事故分析,采取防范措施,并按规定向上级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对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理,并在职工中开展事故分析、教育,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生产副总经理安全生产责任 1、在总经理领导下,分管公司安全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坚决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组织落实上级部门、总经理在安全工作上的决策。 2、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在对下属部门落实生产任务时,必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3、根据公司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计划,做到资金落实,人员落实。按时完成公司安全生产技术改造项目,在安排公司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时,保障有关劳动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的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4、完善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加强设备隐患治理。组织对重大安全技术措施项目的审定和实施,提高本质安全,确保公司安全工作的设备基础和安全保障。 5、发生事故后,及时组织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并向总经理及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在职工中开展事故分析、教育,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营销副总经理安全生产责任 1、在总经理领导下,负责在对公司产品销售合同评审时,根据公司设备生产能力的大小,合理平衡、安排生产合同,确保安全生产; 2、负责督促公司劳防用品采购、供应工作,须根据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向有资质的供应商采购,遵守劳防用品发放制度,确保按时完成劳防用品发放计划; 3、负责督促公司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的采购、保管及发放工作,严格执行易燃易爆、剧毒品管理制度;

领导理论风格

领导理论简介及领导者的领导方式和风格 一、领导理论简介 领导理论有三种典型的理论,其一为领导特质理论,其二为领导行为理论,其三为领导权变理论。 领导特质理论即关注领导者个人特性、人格、进取心、领导意愿、正直与诚实、自信、体质、智慧、专业知识、自我监控等,并试图确定能够造就伟大的管理者的共同特性。这实质上是对管理者素质的进行的早起研究。但领导特质理论对有效领导者所应具备的特质的内容及相对重要性的认识很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而且它也认为领导者是先天的。这有片面性以及忽视了被领导者其他情境因素对领导效能的影响。 领导行为理论主要是研究领导者应该做什么和怎么样做才能工作更有效。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领导者关注的重点是什么,是工作的任务绩效,还是群体维系。二是领导者的决策方式,即下属的参与程度。领导行为理论又涉及到四个重要的理论,即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连续同意理论、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和管理方格图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唯一正确的领导方式,只有结合具体情景,因时、因地、因事、因人制宜的领导方式才是正确的领导方式。基本观点可以用下式表示:有效领导=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即有效的领导是领导自身、被领导者与领导过程所处的环境的函数。这个函数有两种典型的模型,即菲德勒模型和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二、领导者领导方式和风格 (1)钦佩的领导者的领导方式和风格 我比较钦佩的领导者的领导风格是权威型领导风格。它能提升企业工作氛围的各个方面。确切地说,权威型领导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通过让员工们了解自己的工作是整个组织宏伟蓝图的一部分来激励他们。员工了解自己的作用以及为什么起作用。同时,权威型领导还能通过在一个宏伟的蓝图中构筑个人的任务,围绕蓝图明确定义各种标准,并根据员工的业绩是否有助于蓝图的实现,对其绩效情况进行反馈;使每个员工了解成功及报酬的标准,从而实现员工对组织的目标和战略的认同达到最大化。而且权威型领导在确定目标时往往会给员工留下足够的空间保留自己的想法,并给予员工创新、体验和冒一定风险的自由,从而使得企业能保持一定的灵活性。由于它对企业工作氛围的积极影响,这种风格在大多数企业状况下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当企业处于不确定状态下时,这种风格尤其有效。一个权威型的领导会设计一个新的方案;从而将他的员工带入一个新的长远规划中去。 分析:权威型领导风格和方式主要包含了领导行为理论中的民主作风这一方式,他们以理服人,以身作则,使得每个人各施其长,各尽所能。个人有相当大的工作自由、较多的选择性与灵活性。另外在领导理论的新发展中,权威型领导也拥有基于价值观的领导这一风

决策表的一种知识约简与规则获取方法

收稿日期:2006-02-28 作者简介:孙 胜(1978-),男,湖北黄冈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现代数据库理论与技术及系统实现;导师:王元珍,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数据库理论及实现技术。 决策表的一种知识约简与规则获取方法 孙 胜1,2 (1.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2.黄石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湖北黄石435003) 摘 要:粗糙集理论是一种新型的数据挖掘和决策分析方法,利用粗糙集理论进行决策表的知识约简与决策规则挖掘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文中介绍了粗糙集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运用该理论对从决策表中获取最小规则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决策表约简的启发式方法,并通过一个具体实例详细说明了决策规则获取过程,实例分析表明了其有效性。关键词:粗糙集;决策表;决策规则;属性约简 中图分类号:T P311.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29X(2006)09-0035-03 Knowledge Reduction and Rule Acquirement Method in Decision Table SUN Sheng 1,2 (1.Schoo l of Computer Science,Huazhong U niv 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 y,Wuhan 430074,China; 2.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Huangshi Institute of T echnolog y,Huangshi 435003,China) Abstract:Rough set theory is a new data mining and decision analysis method.Knowledge reduction and decision rule mining in decision table by using rough set theory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T he article introduces basic con cepts in rough set theory first.M inimal dec-i sion rule acquirement in deci sion table based on rough set theory i s researched.A heuristic approach for rule reduction is put forward,and the procedure of decisi on rule acquirem ent is i lluminated using an example.T he instance analysis show s its validity.Key words:rough set;deci sion table;decision rule;attribute reduction 0 引 言 粗糙集理论是由波兰科学家Z.Paw lak 教授于1982年提出的一种研究不精确、不确定性知识的数学工具[1,2]。已应用于机器学习、知识发现、数据挖掘、决策支持与分析、专家系统、归纳推理和模式识别等许多科学和工程领域[3]。从实际系统采集到的数据可能包含各种噪声,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和不完全信息有待处理。传统的不确定信息处理方法,如模糊集理论、证据理论和概率统计理论等需要数据的附加信息或先验知识,而粗糙集理论能在缺少关于数据的先验知识的情况下,仅仅以对数据的分类能力为基础,对模糊或不确定性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这就克服了以上几种方法的不足之处。 知识约简就是在保持知识库的分类和决策能力不变的条件下,删除其中不相关或不重要的知识[4] 。决策表的简化是知识约简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在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等领域有重大应用价值。粗糙集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一个二元信息表,称为信息系统 [5] 。信息系统由一些对象通 过在一些属性上的取值来构成。若属性集合分为条件集和决策集,则信息系统称为决策表。决策表简化的理论基础是属性的核与约简及其关系、规则的核与约简及其关系。根据决策表简化的结果,利用决策规则挖掘算法可以获取决策系统的规则。 1 有关的粗糙集概念 现实世界中的信息,在粗糙集理论中用决策表的形式给出。下面先简要介绍一下文中主要用到的Rough 集基本概念,详细的请参考文献[3~5]。 定义1 称S =(U,A ,V ,f )是一个知识表达系统,其中U 是非空有限对象集合,U ={X 1,X 2,,,X n };A 是非空有限属性集合;f 是一个U @A 到属性值集合V 上的一个映射,它表示每个对象在每个属性上对应一个值,称为信息函数。若A =C G D ,其中C 是非空有限条件属性集合,D 是非空有限决策属性集合,且C H D =a,则称 该知识表达系统为决策表。此知识表达系统又称为决策系 统。 定义2 若X A U,则称R -(X ){x I U:[x ]R A X }为X 的下近似集,R -(X )={x I U:[x ]R H X X a}为X 的上近似集。pos R (X )=R -(X )称为X 的R 正域,neg R (X )=U -R -(X )称为X 的R 负域。 第16卷 第9期2006年9月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COM PUT ER TECHNOLOGY AND DEVELOPM ENT Vo l.16 N o.9Sep. 2006

岗位职责,责任制

操作工岗位责任制 1、认真学习质量体系文件精神,按照质量手册要求进行工作。服从 调度安排及班组长的指挥。 2、熟练掌握本站设备结构、性能、安全、维护及保养特点。 3、严格操作规程,严守工作岗位,禁止非操作人员开机操作。保证 设备正常运转,保证生产正常进行,严把质量关。 4、生产操作中随时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善于发现问题,及时配合维 修人员解决问题或上报,设备不得带病工作。 5、严格执行配合比,确保产品质量。因工作疏忽,造成事故隐患或 质量纠纷,由本人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 6、严格安全操作,按要求储存好电脑数据,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 全生产。 7、严格交接班制度,做好值班期间的各项工作记录。 8、负责按规定对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清洁工作、接受 设备材料部和搅拌站的监督检查。 XXX xxx公司

外加剂工岗位责任制 1、认真学习质量体系文件精神,按照质量手册要求进行工作。 2、坚守工作岗位,加强学习,工作尽职尽责。 3、在生产中有责任清理设备卫生,确保正常生产。 4、严格操作规程,严把产品质量关。不得发生质量事故和安全责任 事故。 5、根据生产的需要,负责外加剂的领用和添加等工作,服从材料员 安排,并配合试验员做好水剂的配制工作。做到各种外加剂堆放有序。 6、服从部门领导和班组长的工作安排。做好临时性的工作。 7、因工作疏忽,造成事故隐患或质量纠纷,由本人承担相应的经济 责任。 8、每天在开工前做好称量器具的检验,确保计量准确并配合好质检 人员的检查工作。 9、要及时向班组长了解当天生产情况,及时同材料员取得联系,提 前做好外加剂等的领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XXX xxx公司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08章 管理决策

第八章管理决策 一、教学要点 1、决策的定义、原则和依据。 2、决策的分类。 3、决策的特点。 4、古典决策理论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 5、行为决策理论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 6、决策的过程。 7、决策的影响因素。 8、决策的方法及其主要内容。 9、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 10、政策指导矩阵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 11、线性规划的主要步骤。 12、量本利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13、决策树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14、几种不确定型决策方法的主要内容。 15、关键名词:决策、长期决策、短期决策、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业务决策、集体决策、个人决策、初始决策、追踪决策、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古典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术、德尔菲技术、波士顿矩阵、政策指导矩阵、线性规划、量本利分析法、决策树、树状图、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大法、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二、习题 (一)填充题 1、决策是指为_________。 2、根据西蒙的观点,决策遵循的是_________原则,而不是_________。 3、_________决策旨在实现组织中各环节的高度协调和资源的合理使用。 4、从决策的_________看,可把决策分为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 5、赫伯特·A·西蒙根据问题的性质把决策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6、从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看,可把决策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7、程序化决策涉及的是_________,而非程序化决策涉及的是_________。 8、古典决策理论认为,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在于_________。 9、对古典决策理论的“经济人”假设发难的第一人是赫伯特·A·西蒙,他提出了_________标准和_________原则。 10、行为决策理论抨击了把决策视为定量方法和固定步骤地片面性,主张把决策视为一种_________。 11、除了西蒙的“有限理性”模式,林德布洛姆的_________模式也对“完全理性”模式提出了挑战。 12、西蒙决策理论的核心:_________。 13、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_________。 14、美国学者威廉·R·金和大卫·I·克力兰把决策划分为_________决策和_________决策。 15、政策指导矩阵从_________和_________来分析企业各个经营单位的现状和特征。 16、常用的确定型决策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企业的短期决策的是_________。 A.投资方向的选择 B.人力资源的开发 C.组织规模的确定 D.企业日常营销

决策理论

决策理论 决策理论(Theory Of Decision Making/Decision Theory) 是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综合运用于管理决策问题,形成的一门有关决策过程、准则、类型及方法的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决策理论已形成了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为代表人物的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是有关决策概念、原理、学说等的总称。“决策”一词通常指从多种可能中作出选择和决定。行政决策理论是用以指导和阐释行政决策的理论依据。 基本要点 行政决策理论形成于20世纪30~40年代。首先提出行政决策观点的是美国学者L·古立克。他在《组织理论》一文中认为决策是行政的主要功能之一。其后,美国学者C.I.巴纳德在《行政领导的功能》一书中,认为行政决策是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战略因素。这些观点对后来行政决策理论颇有影响。但行政决策理论体系的形成,并使其在行政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则是由美国行政学家H.A.西蒙实现的。1944年他先在《决策与行政组织》一文中提出了决策理论的轮廓。3年后,他出版了《行政行为──在行政组织中决策程序的研究》,成为决策理论方面最早的专著。此后,他继续研究决策理论和实际决策技术(包括运筹学、计算机学),为决策学成为新的管理学科奠定了基础。 代表性理论 有关决策概念、原理、学说等的总称。“决策”一词通常指从多种可能中作出选择和决定。行政决策理论是用以指导和阐释行政决策的理论依据。行政决策理论的种类较多,不同学者阐述问题的角度也各不相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以下几种。 完全理性决策论 又称客观理性决策论(objective reason)。J.边沁、 美国科学管理学家F.W.泰勒等。经济人具有最大限度的理性,其在决策上的表现是:决策前能全盘考虑一切行动,以及这些行动所产生的影响;决策者根据自身的价值标准,选择最大价值的行动为对策。这种理论只是假设人在完全理性下决策,而不是在实际决策中的状态。 连续有限比较决策论 代表人物是西蒙。他认为人的实际行动不可能合于完全理性,决策者是具有有限理性的行政人,不可能预见一切结果,只能在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出一个“满意的”方案。“行政人”对行政环境的看法简化,往往不能抓住决策环境中的各种复杂因素,而只能看到有限几个方案及其部分结果。事实上,理性程度对决策者有很大影响,但不应忽视组织因素对决策的作用。 理性、组织决策论 代表人物有美国组织学者J.G.马奇。他承认个人理性的存在,并认为由于人的理性受个人智慧与能力所限,必须借助组织的作用。通过组织分工,每个决策者可以明确自己的工作,了解较多的行动方案和行动结果。组织提供个人以一定

决策类型测试题评分标准及其解释样本

MBTI决策类型问卷评分原则及其解释 决策(decision making)是指人们对问题反映。个人在行动之前要先对信息进行思考和推理,然后进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价值观个性知觉等因素对个人待选决策方案进行调节整合。因而,理解人们决策类型是解释和预测她们行为一种比较抱负工具。 一、理论简介 MBTI测验是广泛地应用于职业发展、职业征询、团队建议、婚姻教诲等方面一种测评工具,是当前国际上应用最广人才测评理论。它通过理解人们在做事、获取信息、决策等方面偏好来从四个角度对人进行分析,用字母代表如下:精力支配:外向 E --- 内向 I 结识世界:感知 S --- 直觉 N 判断事物:思维 T --- 情感 F 生活态度:判断 J --- 知觉 P 本文是基于MBTI测验原理,仅从结识世界和判断事物两个角度研究个人决策偏好,即:感知 S --- 直觉 N ,思维 T --- 情感 F(上文中加粗两个维度)。四因素两两组合,可以组合成4种决策类型,其详细特性描述如下: 1.NT(直觉思维型)—天才创业者 NT偏爱人有着与生俱来好奇心,喜欢有所梦想和追求,有独特创造力、敏锐洞察力、很强求知欲,有极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她们比较独立和理性,被以为是有能力一群人。NT是天才创业者,是成功思想家、科学家,大多数NT 类型人喜欢物理、研究、管理、电脑、法律、金融、工程等理论性和技术性强工作。 典型MODEL: 比尔.盖茨 Bill Gates

伯特.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2.NF(直觉情感型)—伟大抱负主义者 NF偏爱人在思维上富有极强哲理性,她们善于言辩、布满活力、有感染力、容易影响她人价值观并能鼓舞其激情。她们乐于协助别人成长和进步,具备煽动性,被称为思想文化传播者和精神运动催化剂。约有一半人在教诲界、文学界、宗教界、征询界以及心理学、文学、美术和音乐等行业显示着她们非凡成就。 典型MODEL: 夫拉迪默. 列宁 VLadimir Lenin 莫汉迪斯.甘地 Mohandas Gandhi 3.ST型(感知思维型):忠诚管理者 具备ST偏爱人共性是有很强责任心与事业心,她们忠诚度很高、总是准时完毕任务,推崇安全、礼仪、讲究服从规则,她们有一种强烈动机服务于社会。她们思想坚定、尊重权威、推崇级别制度,持有保守价值观。在社会中,她们往往充当着管理员、稳压器、监护人角色。据调查,大概有50%左右ST偏爱人为政府部门及军事部门职务所吸引,并且显现出极高天赋和卓越成就。其中在美国执政过41位总统中有20位是ST偏爱人。 典型MODEL: 女王维多利亚 Queen Elizabeth 乔治.华盛顿 George Washington 4.SF型(感知情感型)—天才艺术家 有SF偏好人有冒险精神,反映敏捷,在任何规定灵活技巧领域中游刃有余,她们经常被戏谑为是喜欢活在危险边沿寻找刺激人。她们为灵感和享有当前生活而活着,有自己独特个性。据调查,约有60% 左右SF偏好人喜欢艺术、娱乐、体育和文学,称她们天才艺术家最为适当。 典型MODE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