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交场站施工方案设计

公交场站施工方案设计

公交场站施工方案设计
公交场站施工方案设计

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公交场站供配电工程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单位:众信电力工程

编制日期:2017年7月14日

目录

一、工程简介 (3)

二、编制依据 (3)

三、施工进度计划 (4)

四、施工部署及资源配置计划 (4)

五、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18)

七、雨季施工措施 (29)

八、安全措施 (31)

九、组织措施 (33)

十、技术措施 (35)

十一、环境文明措施 (36)

附表一: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公交场站供配工程施工进度网路图

一、工程简介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公交场站供配电工程

建设单位:市公共交通总公司

工程地址:市

工程规模:包含但不限于工程量清单及图纸围的全部施工及设备和材料的采购、安装,以及系统调试、接火送电、正式送电(电力顶管及电缆敷设)、试运行、验收、办理供电手续、协调当地(供电所)周边关系、质保期的维护保养等全部容。

2、主要施工容

1、杲村公交场站供配电工程(2台630KVA变压器+1台环网柜)

2、经北四路公交场站供配电工程(2台630KVA变压器+1台环网柜)

3、华山路综合停车场供配电工程(2台630KVA变压器+1台环网柜)

3、施工特点

杲村公交场站:杲村公交场站下线点为“王11板琉璃市北线杆位”途径丰庆、文化路、东风渠到达公交场站,主要施工工艺为电缆排管、电缆井制作、电缆顶管及过东风渠桥电缆外挂,工程地处繁华路段、交通便利但过往车辆较多,特别是文化路排管路段施工时做好遮挡注意安全,过东风渠桥要经过规划局及产权所属单位同意。

经北四路公交场站:工程地处圃田货场附近、属交通要道,工程施工工艺为电缆顶管及排管、因经北四路公交场站路段为新建路段、电缆排管开挖需经过规划部门及施工单位同意,协调工作较大

华山路公交场站:华山路公交场站只有一个车辆出口、施工需考虑运行车辆出行及时与运维部门沟通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二、编制依据

1、公交场站供配电工程施工项目招标文件及施工图纸。

2、国家现行的技术标准、施工及验收规、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及操作规程。

3、我公司ISO9001《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4、目前建筑市场行情及本公司经营方针、人员、机械装备水平和以往同类工程施工经验。

5、公交场站供配电工程施工施工合同

三、施工进度计划

1、按照建设单位对本项目施工工期的要求(8月底工程竣工结束),本公司根据招标文件各分项工程的具体施工工程量,确定本项目工程整个计划工期为30天。在正常施工的条件下,保证全力满足建设单位对本项目工程施工工期的要求。

2、具体施工进度计划见(附图一)

四、施工部署及资源配置计划

1、人力资源配置

1、根据我公司ISO9001:2008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及工程施工需要,成立“公交场站供配电工程”,项目部下设:生产部、技术部、质检部、财务部、安全部五个专业职能部门,各部门配置具有一定管理水平和同类专业施工经验的技术员一名,其它成员若干,以深入施工作业层,指导、监控各作业班组及各工序的作业情况。另外,各工种作业班根据需要再配置1-2名班组长,带领指挥工人具体操作。

现场施工组织机构图

材料员 刘甫甫 电气施工队 吴长伟 土建施工队 王志国 安全员 尚政委 质检员 王康乐 资料员 赵鹏真

总工

刘自胜

2、各职能部门职责

2.1、项目经理

⑴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的措施与规定,组织编制本项目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措施,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⑵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项目施工的同时,把安全工作贯穿到每个施工环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⑶提出本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项目,经上级批准后负责组织实施,确保本项目施工场所具备完善的安全文明施工条件。

⑷负责组织对跨班组重要施工项目开工前的安全文明施工条件进行检查与落实。对重要的施工项目,应亲临现场监督施工。

⑸指导本项目部专职安全员的工作。充分支持安全监督部门和安全监督人员履行职责。

⑹负责本工地职工的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教育工作。认真组织与检查每周一次的安全日活动。

⑺主持本项目部每月一次的安全情况分析会,组织每月一次的安全施工检查,负责安排解决存在的问题。

⑻负责对分包单位的施工项目进行安全监督与指导。

⑼负责控制对安全措施费及文明施工措施费的使用。

⑽组织并主持轻伤事故和记录事故中严重未遂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2.2、项目专工

⑴负责本项目部施工及调试安全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管理工作。

⑵组织并主持安全工作规程、规定的学习与考试,组织并实施安全技术

公交候车亭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公交候车亭投标施工组 织设计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快速公交一号线中间站钢结构工程 施工投标文件 投标人(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投标函 二、法人授权委托书 三、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 四、工程预算报价表 五、计划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六、主要施工管理人员表 七、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施工部署、管理与资源配置 第三章钢结构制作及运输 第四章钢结构安装 第五章钢结构施工测量 第六章高强螺栓连接

第七章钢结构现场施工涂装 第八章钢结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第九章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第十章夏、雨季施工的技术和组织措施 第十一章施工现场消防保卫措施 第十二章质保期承诺及售后服务 第十三章积极配合工程总施工的措施及合理化建议 一、投标函 : (一)根据已收到的工程的招标文件,我单位将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有关规定并根据工程招标文件的规定,经考察现场和研究招标文件后,愿以人民币(大写) 的总价,按招标文件的要求承包本次招标范围内的全部工程。 (二)我单位保证在收到贵单位发出的书面开工令后立即开工,拟派项目经理 并在天内竣工。

(三)我单位保证本工程质量达到。 (四)我单位金额为人民币元的投标保证金已按招标文件要求汇入指定的账户。 (五)如果我方中标,我方将按照规定提交上述总价%的银行保函或上述总价%的现金支票作为履约担保,并按招标文件规定递交中标差额保证金银行保函。 (六)贵单位的招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和本投标文件将构成约束我们双方的合同。 投标人(盖法人章):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地址: 电话: 邮政编码: 日期:年月日 二、授权委托书

公交场站设计要求规范

公交场站设计规范 第1、0、1条 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得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与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 城市公共交通就是城市规划得主要内容之一。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得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1、0、3条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与出租汽车新建、扩建与改建得站、场、厂。有轨电车、索道缆车得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4条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得其它有关标准与规范得要求。 第一节 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

首末站得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得为大型站;26~50辆得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得为小型站。 第2、1、2条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得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得需要与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得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与道路客流主要方向得同侧。 第2、1、3条 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得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得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得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范围内。在缺乏空地得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此要求利用建筑物优先安排设站。 第2、1、4条 首末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得地方。这些集散点一般都在几种公交线路得交叉点上。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一条线路单独设首末站,而宜设置几条线路共用得交通枢纽站。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

某城市道路施工组织设计

某城市道路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施工方案 三、施工工期、进度控制措施(含管线配套) 四、工程质量、安全、文明生产措施 五、季节性施工措施 六、主要机具使用计划 七、劳动力需用计划 八、主要材料使用计划表 九、施工平面布置及交通组织 十、建议与要求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述 -----路是---市总体路网规划中的一条东西主干道,西起---路,东至---路,是----地区的主干道之一,全长约10.5km。该路规划路幅一般路段红线宽度为86.0m,其路幅组成为:8.0m(绿化带)+6.5m(人行道)+7.5m(非机动车+公交车混合车道)+3.0m(绿化带)+13.0m(机动车道)+10.0m(绿化带)+13.0m(机动车道)+3.0m(绿化带)+7.5m(非机动车道+公交车混合车道)+6.5m(人行道)+8.0m(绿化带)=86.0m。 本项目工程起点---路(桩号K1+706.69),终点为---前路(桩号为K3+431.53),全长为1724.84m。 ---路由---市建筑设计院设计,---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公司委托---投资有限公司承建,由----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进行全程监理。该路设计功能齐全,设施完善,道路、排水、地下信道、绿化、亮化、交通等设施一应俱全。 ---路的建设为二环线以南地区的东西向交通快速疏散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且将对---市南部地区的整体开发建设发挥重大的促进作用。 (二)工程设计 ---路按城市Ⅰ级主干道设计,设计车速为KM/h,设计荷载—构筑物:城—A级;路面BZZ-100。本工程段位于---新趾和---大院南侧,从西至东分别与---路、---、---路相交,纵断面坡度较缓,分别为1.01%和0.00%。 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其结构为:表面层为4CM 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中面层为5CM厚中粒式混凝土[AC-20(Ι)],下面层为6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Ι)],上基层为20cm 厚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为20cm 厚水泥稳定砂砾,面层与基层之间设透层。其中表面层和中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下面层采用重交沥青AH-70。 侧平石及锁石除中央绿化带部位为混凝土材质外,均为麻石,人行道铺彩砖。 排水采用雨污合流体制,自上游西向下游东排放。管材采用钢筋混凝土Ι级管,最小管径为300mm,最大管径为2400mm。 (三)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程量表 序号分项工程名称规格单位数量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cm m 2 74168.12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cm m2 74168.12 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6cm m2 74168.12 4 水泥稳定碎石20cm m2 77876.53

公共交通场站规划方法研究讲解

第7章公共交通场站规划方法研究 7.1 引言 对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的规划主要包括公共汽车起(终)点站、中途站点、换乘枢纽站和保养修理场等四种,其规划应结合城市规划的合理布局,计划用地进行,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经济合理的要求。其中: ①、公共汽车的起、终点站选址是公交线网规划的重要约束条件,可在公交路线优化后,根据路线及车辆配置情况确定位置及其规模; ②、公交中途站点的规划可以在公交起、终点位置和路线走向确定以后,根据最优站距和车站长度限制等情况确定; ③、换乘枢纽站点一般是在公交路线作为对外交通或大运量交通系统的集散系统时考虑规划设置; ④、车辆保养场一般在所辖线网的重心处。 本章主要介绍公交车辆起(终)点的设置原则以及公交路线中途间站点的优化布设、公共交通客运枢纽的选址规划、大容量捷运交通(MRT)—公交接运枢纽规划、公交—自行车换乘枢纽规划的相关模型与方法。 7.2 公共汽车起、终点和中途站点规划 公交汽车的起、终点及中途站点的位置、间距、设计和管理对公交系统作用的发挥有着很大影响。尤其是车站间距,是影响车辆运营速度和调度计划的重要因素。本节重点研究公交起、终点站规划的原则和中途站点间距优化的模型方法。 7.2.1 公交车站起、终点规划原则 公交车辆起、终站点的主要功能是为线路上的公交车辆在开始和结束营运、等候调度以及下班后提供合理的停放场地的必要场所。它既是公交站点的一部分,也可以兼具车辆停放和小规模保养的用途。对起、终站点的规划主要包括起、终点的位置选择、规模的确定以及出入口道路的设置等几方面内容,规划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公交起、终点站的设置应与城市道路网的建设及发展相协调,宜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简易版万能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工程名称:闽侯县甘蔗街道安平浦污水整治工程(横屿段)施工单位:福州菁和市政园林有限公司 施工组织设计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工程内容 四、组织设计组成文件 五、施工单位资质及施工单位人员备案 六、施工进度计划 七、施工方案 八、提高质量的措施 九、确保安全的措施 十、确保工期的措施 十一、施工管理的措施 一、工程概况 鸿尾乡位于福建省闽侯县西部,闽江下游南岸,东与竹岐乡相连,西邻闽清,南至岩石大帽山与永泰,闽清交界,北临闽江,与白沙镇相望。全境东西南北群山屏障,中部穆源溪由西向东注入闽江,形成狭长的河谷型半山区,现辖20个行政

村,人口35168人。 本次新增公交线路,线路起于鸿尾乡公交总站,终至青马村马坪自然村站,鸿尾乡公交总站、过溪桥头、奎石、避洪沟、114县道口、牛头山、金沙桥头、源口村过溪、下湾、南下村、古洋村口、埕头村、青马村及马坪村等。 另本次对114县道沿线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位置节点进行爆闪灯提示,已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发包人: 闽侯县鸿尾乡人民政府 承包人: 福建世辉建设有限公司 监理人: 福建鼎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开工日期: 以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开工日期(或发包人通知的开工日期)为准工期:50日历天 缺陷责任期: 24个月; 二、编制依据 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3、《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

4、《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 5、《路面标线用玻璃珠》(JT/T446-2001) 6、《道路标线涂料》(GA/T298-2001) 三、工程内容 本工程内容包括:对新增公交线路公交站,站点设施建设,交通标志标线建设,及114县道沿线安全隐患的设置爆闪灯提示。 本次共设置14个站点,分别为14个站点分别是过鸿尾乡客运站、过溪桥头站、奎石站、避洪沟站、114县道口站、牛头山站、金沙桥头站、源口村过溪站、下湾站、南下村站、古洋村口站、埕头村小学站、青马村站、马坪村站等。 公交站上、下行对称的站点宜在道路平面上错开,即叉位设站,其错开距离宜不小于50m,局部地段受现场条件限制,可适当缩短或延长,公交站点在施工前必须对公交站点的位置进行准确放样经设计单位确认,施工。 2、公交站点设施建设 公交站点设施主要包括公交站牌、标线、标志、爆闪灯等。 公交站牌每个站点设置一面,不得侵入道路建筑限界,且距限界不得小于0.25m,采用单柱式安装。站牌内内容本次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公交公交统一版面为准。 标线主要包括公交站标线及震荡标线,线应严格按照GB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及有关规范进行,具体位置详平面图。其中,公交站标线厚度为2mm,震荡减速标线厚度为10mm。

公交场站施工方案 (2)

郑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公交场站供配电工程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单位:众信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7年7月14日 目录

一、工程简介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郑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公交场站供配电工程 建设单位:郑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 工程地址:郑州市 工程规模:包含但不限于工程量清单及图纸范围内的全部施工及设备和材料的采购、安装,以及系统调试、接火送电、正式送电(电力顶管及电缆敷设)、试运行、验收、办理供电手续、协调当地(供电所)周边关系、质保期内的维护保养等全部内容。 2、主要施工内容 1、杲村公交场站供配电工程(2台630KVA变压器+1台环网柜) 2、经北四路公交场站供配电工程(2台630KVA变压器+1台环网柜) 3、华山路综合停车场供配电工程(2台630KVA变压器+1台环网柜)3、施工特点 杲村公交场站:杲村公交场站下线点为“王11板琉璃市北线杆位”途径丰庆、文化路、东风渠到达公交场站,主要施工工艺为电缆排管、电缆井制作、电缆顶管及过东风渠桥电缆外挂,工程地处繁华路段、交通便利但过往车辆较多,特别是文化路排管路段施工时做好遮挡注意安全,过东风渠桥要经过规划局及产权所属单位同意。 经北四路公交场站:工程地处郑州圃田货场附近、属交通要道,工程施工工艺为电缆顶管及排管、因经北四路公交场站路段为新建路段、电缆排管开挖需经过规划部门及施工单位同意,协调工作较大 华山路公交场站:华山路公交场站只有一个车辆出口、施工需考虑运行车辆出行及时与运维部门沟通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二、编制依据 1、公交场站供配电工程施工项目招标文件及施工图纸。 2、国家现行的技术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及操作规程。 3、我公司ISO9001《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4、目前建筑市场行情及本公司经营方针、人员、机械装备水平和以往同类工程施工经验。 5、公交场站供配电工程施工施工合同 三、施工进度计划 1、按照建设单位对本项目施工工期的要求(8月底工程竣工结束),本公司根据招标文件各分项工程的具体施工工程量,确定本项目工程整个计划工期为30天。在正常施工的条件下,保证全力满足建设单位对本项目工程施工工期的要求。 2、具体施工进度计划见(附图一) 四、施工部署及资源配置计划 1、人力资源配置 1、根据我公司ISO9001:2008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及工程施工需要,成立“公交场站供配电工程”,项目部下设:生产部、技术部、质检部、财务部、安全部五个专业职能部门,各部门配置具有一定管理水平和同类专业施工经验的技术员一名,其它成员若干,以深入施工作业层,指导、监控各作业班组及各工序的作业情况。另外,各工种作业班根据需要再配置1-2名班组长,带领指挥工人具体操作。 现场施工组织机构图

第七章公共交通场站规划方法研究

第7章公共交通场站规划方法研究 7.1引言 对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的规划主要包括公共汽车起(终)点站、中途站点、换乘 枢纽站和保养修理场等四种,其规划应结合城市规划的合理布局,计划用地进行,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经济合理的要求。其中: ①、公共汽车的起、终点站选址是公交线网规划的重要约束条件,可在公交路线优化后,根据路线及车辆配置情况确定位置及其规模; ②、公交中途站点的规划可以在公交起、终点位置和路线走向确定以后,根据最优站距和车站长度限制等情况确定; ③、换乘枢纽站点一般是在公交路线作为对外交通或大运量交通系统的集散系统时考虑规划设置; ④、车辆保养场一般在所辖线网的重心处。 本章主要介绍公交车辆起(终)点的设置原则以及公交路线中途间站点的优化布设、公共交通客运枢纽的选址规划、大容量捷运交通(MRT)—公交接运 枢纽规划、公交一自行车换乘枢纽规划的相关模型与方法。 7.2公共汽车起、终点和中途站点规划 公交汽车的起、终点及中途站点的位置、间距、设计和管理对公交系统作用的发挥有着很大影响。尤其是车站间距,是影响车辆运营速度和调度计划的重要因素。本节重点研究公交起、终点站规划的原则和中途站点间距优化的模型方法。 7.2.1公交车站起、终点规划原则 公交车辆起、终站点的主要功能是为线路上的公交车辆在开始和结束营运、等候调度以及下班后提供合理的停放场地的必要场所。它既是公交站点的一部分, 也可以兼具车辆停放和小规模保养的用途。对起、终站点的规划主要包括起、终点的位置选择、规模的确定以及出入口道路的设置等几方面内容,规划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公交起、终点站的设置应与城市道路网的建设及发展相协调,宜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②、公交起、终点站的选址宜靠近人口比较集中、客流集散量较大而且周围留有一定空地的位置,如居住区、火车站、码头、公园、文化体育中心等等,使 大部分乘客处在以该站点为中心的服务半径范围内(通常为350米),最大距离 不超过700~800米; ③、起、终点站的规模应按所服务的公交线路所配营运车辆的总数来确定。 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的为大型站点;26~50辆的为中型站点; 小于26辆的为小型站点; ④、与公交起、终站点相连的出入口道应设置在道路使用面积较为富裕、服务水平良好的道路上,尽量避免接近平面交叉口,必要时出入口可设置信号控制,以减少对周边道路交通的干扰。 7.2.2公交车中途站点规划 (1)公交车中途站点规划原则 公交车辆的中途站点规划在公交车辆的起、终点及线路走向确定以后进行,规划的原则为: ①、中途站点应设置在公共交通线路沿途所经过的各主要客流集散点上; ②、中途站点应沿街布置,站址宜选择在能按要求完成车辆的停和行的两项任务的地方; ③、交叉口附近设置中途站点时,一般设在过交叉口50米以外处,在大城 市车辆较多的主干道上,宜设在100米以外处; ④、中途站点的站距受到乘客出行需求、公交车辆的运营管理、道路系统、 交叉口间距和安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合理选择,平均站距在500~600米之间, 市中心区站距宜选择下限值,城市边缘地区和郊区的站距宜选择上限值;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站距可大于上限值;不同的车辆类型和区域条件下站间距范围如表7—1[1]所示。 表 —典型的车型与站距分类表

交通标线施工组织设计

交通标线施工组织设计 第1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建设单位: 2、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 3、《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标准》JT/T279-1999; 4、《路面标线涂料》JT/T280-1999 5、相关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及《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3、施工设计目标 减低事故的严重程度,减少事故率;既向司机及行人指供明确、正确、及时、足够的道路及交通信息,又不过多的向司机提供可能影响其操作行为的信息;标志结构形式尽可能和道路及周围环境一致,满足美观及视觉的要求,满足公路建筑界限的要求 4、道路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II级 2、计算行车速度:主车道50km/h 5、施工原则 1、清晰、醒目地展现标志固有的外部形态特征,以充分引起道路使用者的注意; 2、正确、简明、立体地向道路使用者提供信息,信息量既不过载,也不缺失,设于车辆行进正面方向最容易看见的地方,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在道路右侧、绿化带或车行道上方; 3、传递的信息应当给予道路使用者以必要的反应时间,对于重要的信息应给予重复显示的机会; 4、标志在所表达的内容上应互补,在所处的空间位置上相互对应或递进,传递给道路使用者一个全方位、无矛盾、不易产生歧义的渐变的信息链; 5、对于同一信息有多种表达方式时,应优先采用有明确含义的图案,其次采用明确的数字符号,再次采用文字;

6、充分发挥标线的预告、引导作用,加快道路的运行畅通。 6、交通标志设置要求 交通标志是车辆在道路行驶中的重要信息来源。标志的位置应合理、齐全,便于驶入道路的车辆能安全快速的到达目的地。交通标志分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及其它诱导标志,本项目中的交通标志,均按《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有关规定进行设计,为安全行车提供了重要保障。 主体工程已实施,故本设计中标志设置、标线施划位置等经业主和交管部门同意可作适当调整。 1、设置原则 (1)标志的设置必须做到规范、醒目、易读、公认。 (2)在满足交通管理功能要求前提下做到经济、合理、适用。 (3)交通标志的设置应进行总体布局,防止出现信息不足或信息过载的现象。对于重要的信息应给予重复显示的机会。 (4)交通标志的设置应充分考虑道路使用者的行为特性,既充分考虑在动态条件下发现、判读标志及采取行动的时间和前置距离。 (5)同一地点需要设置两种以上的标志时,可以进行标志组合设计,设置在同一版面上,并按照警告、禁令、指示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进行排列。 2、标志牌材料 标志牌采用LF2—M型铝合金板制成。 3、标志牌支承结构 标志牌的支承形式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标志的位置和标志牌的结构进行选择,采用单柱式、单悬臂式支承形式。 4、标志种类及颜色 (1)指示标志:蓝色底,白图案。 (2)指路标志:指路标志的汉字高度根据GB5768-1999的规定,确定汉字高

公交场站设计要求规范

公交场站设计规范 第条 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条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的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条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和出租汽车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站、场、厂。有轨电车、索道缆车的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条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一节

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 第条 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的为大型站;26~50辆的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的为小型站。 第条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需要和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的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第条 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的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的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范围内。在缺乏空地的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此要求利用建筑物优先安排设站。 第条 首末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的地方。这些集散点一般都在几种公交线路的交叉点上。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在这

种情况下,不宜一条线路单独设首末站,而宜设置几条线路共用的交通枢纽站。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 第条 在设置无轨电车的首末站时,应同时考虑车辆转弯时的偏线距和架设触线网的可能性;车辆特别集中的首末站要尽量靠近整流站,充分考虑电力供应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第条 首末站在建站时必须保证在站内按最大铰接车辆的回转轨迹划定足够的回车道,道宽应不小于7m,在用地较困难的地方,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应安排利用就近街道回车。 第条 首末站必须建停车坪。停车坪在不用作夜间停车的情况下,首站用地面积应不小于该线路营运车辆全部车位面积的60%。停车坪内要有明显的车位标志、行驶方向标志及其它营运标志。停车坪与回车道一起构成站内停车、行车、回车的整体。 第条 首末站必须设有标志明显、严格分隔开的入口和出口,其使

某公交场站地源热泵设备采购及安装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

地源热泵设备采购及安装 天津XX站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2006年8月28日

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2006年公交场站XX站地源热泵设备采购和安装。天津XX站位于河西区XX 道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筑面积约383.88平方米。工程采用包工包料方式,全部工程要求53个自然日完成。 二、.项目组织机构组成 根据工程规模及特点,成立现场工程项目管理部,全面负责工地施工管理、技术管理、安全防火、质量监控及交工验收等各项任务。同时,我公司严格按照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采用先进施工机具及新材料和新技术施工,选派技术精、业务强、水平高、经验丰富骨干力量指挥现场施工管理,确保工程按期优质、安全、快速完成。成立工程项目管理部,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做到职责分明。项目部设置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材料员、质安员、资料员等一批现场管理人员,投入专业施工部门,并设立部门负责人。1.项目部结构图 2.项目部主要管理职责 (1)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为项目总负责人,负责工程的领导组织工作。负责与甲方就工程事宜洽谈,审核施工图,督促检查施工力量的投入,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的落实。施工的进度、安全、质量等要素的全面控制。 (2)技术总负责人 负责组织本工程中的各项目的设计,审定编制工程施工计划,组织施工力量,协调有关单位配合,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组织施工技术交底,督促检查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

量及安全措施的落实。协助甲方供应材料,严把质量关,拒绝将不合格伪劣产品、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3)工程施工负责人(质检员) 负责施工人员、设备的配备,以及必要的操作技能讲解,督促工程进度,检查工程质量,督促安全措施落实。 (4)安全员 监督施工人员按施工规范施工,防止事故隐患,工地巡回检查,纠正违规操作行为。负责该项目安全责任事故。 (5)材料员 根据施工图和施工工艺要求及时组织合格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设备。严把质量关,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6)电气员 负责临时供电设施,安全检修,保证临时供电设施安全。负责工程线路安装、调试。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向建设单位详细了解工程情况,如图纸资料,质量标准、工艺流程、进度、设备定货、土建装修进度等,为编制施工方案,做好施工计划提供资料数据。 (2)组织人员参加图纸会审,尽量发现与国家规范、合同条款、施工技术标准、施工现场要求有出入的地方。 (3)要求严格按图施工,对设备、机具要详细阅读有关资料,掌握其有关技术要求,各项工程要做出施工方案及措施,经批准后才能施工。 (4)对相同功能单位的做法要求实行统一做法。对于各专业交叉复杂的部位,要进行图纸会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拆改。 (5)办理需办的动工、动火等手续。 (6)做好施工班组的技术交底工作。(包括图纸资料、工艺流程等) (7)按设计要求对必要的钢材、焊条、管材、电缆等进行检验、试验、试压等工作,并做特殊工种培训。 (8)做好设备的清点交接工作。 (9)熟悉现场,规划总平面布置,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送有关部门审批。 (10)施工阶段的线、管等材料及设备利用人工搬运、塔吊垂直运输或临时利用另外设置的卷扬机、滑轮机等装置进行吊运。大型设备的吊装在施工前另做吊装方案。

公交场站规划设计意见

公交场站规划设计意见 一、基本设计要求 1.根据规模及功能不同应做到配置合理、功能齐全、使用方便、用地节约。建筑外观与周围环境和城市景观相协调,具有明显的公交标志特征。 2.平面布局应考虑运营需要,按照人车分流的原则予以合理布设,避免人车冲突,分区明确,流线清晰,通行便捷。 3.应根据规划要求,做到远近结合、留有余地,即能满足近期使用要求,又能兼顾长远发展。 4.站内公交运营车辆、办公车辆的停放、组织应予以合理考虑配置。 二、功能区域划分及设施分部 1、供公交车辆运营的区域,包括:进出入口、回车道、发车通道、消防通道、停车坪等。 2、供乘客使用的综合性服务区域,包括:候车区或候车站台、候车设施(隔离护栏、座椅等)、IC卡发售室、服务人员问询、智能化信息显示、人行进出站通道、紧急疏散通道等。 3、供站内工作人员使用的办公管理区域:包括:发车调度室、发车站房、信息化监控室(含广播室)、车队管理用房、会议室、培训室(安全教育)、落胆室(首层)、司机休息室等。 4、运营需要的后勤保障区域,包括:维修车间或维修区、汽车冲洗区、临修工位、橇裝加油设施、充电桩设施等。

5、站内人员后勤保障区域,包括:职工食堂(含操作间)、浴室、卫生间、开水间、保洁工具间、保安室(监控室)、设备管理用房、配电室、自行车存放、办公车停放等。 功能需要与设施配置关系见下表

三、标准及其他要求等 1、站区进、出口一般为6-8米,如采用同一入口,应适当增加宽度至10-12米。 2、站内应设置有围墙,出入口应设置电动门,以便夜间封闭式管理,候车区域应设置景观式乘客候车廊,同时应配置公交场站名称标识。 3、应考虑通讯、网络等接口 4、站内办公楼、门卫、调度室应考虑制冷和采暖系统(并配置空调系统)。

公交停靠站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一、工程概况及结构 二、编制依据 三、项目质量目标 四、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五、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 六、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七、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八、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 九、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十、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十一、附表

一、工程概况及结构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公交停靠站工程,候车厅是城市公共设施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经济发展强盛的重要的体现,本着美化日照市区环境,体现人文关怀,遵循“美观、实用、节俭、安全”的理念,主要工程数量为:14个停靠站。 (二)、结构 1、整体尺寸为:顶长9m,顶宽1.6m,高度3m,箱体长3m,高1.7m。 2、顶篷:主框架采用150*150*3.0mm镀锌方管,短横撑采用100*100*3.0mm 镀锌方管,上铺设6mm磨砂钢化玻璃; 3、立柱:采用150*150*4.0mm镀锌方管; 4、灯箱:主材采用1.2mm、2.0mm镀锌板,前后都采用 6mm钢化玻璃,内置亮化系统,外框开启时采用液压撑杆固定,关闭时采用防盗锁固定; 5、左侧侧站牌:长1.3m,高度1.2m,主材采用1.2mm、2.0mm镀锌板,前后都采用 6mm钢化玻璃,内置亮化系统,外框开启时采用液压撑杆固定,关闭时采用防盗锁固定; 6、垃圾箱:长1.3m,高度0.7m,主材采用1.2mm镀锌板,内置可抽拉式垃圾桶,““方便垃圾清理; 7、座椅:长1.1m,距地面高度为0.45m,采用双圆立柱,直径6.5cm, 8、预埋:基础预埋坑尺寸为0.8立方米(800*800*800mm),基础预埋件采用400*400*10mm铁板,需预留800*800*800mm的蓄电池预埋坑;基础混凝土标准不低于C20,具体混凝土比例与浇灌、安装等按行业国家规定执行。 二、编制依据

城市公交场站设计规范

CJJ15-87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CJJ15-87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车站和渡轮站 第一节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 第二节城市公共电、汽车中途站 第三节出租汽车营业站 第四节渡轮站 第三章停车场 第一节停车场的功能和选址 第二节停车场的用地和布置 第三节停车场的进出口 第四节低级保养 第五节工间 第六节油料管理 第七节清扫机械 第八节办公及生活性建筑 第九节绿化 第十节多层与地下停车库 第十一节出租汽车停车场 第四章保养场 第一节功能与场址 第二节平面布置和用地 第三节生产与生活性建筑 第四节油库 第五节出租汽车保养场 第六节保养中心 第五章修理厂 第一节建厂与用地 第二节库房、道路、其它 第三节渡轮修理厂 第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的设计

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和出租汽车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站、场、厂。有轨电车、索道缆车的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一节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 第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的为大型站;26~50辆的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的为小型站。 第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需要和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的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第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的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的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范围内。在缺乏空地的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此要求利用建筑物优先安排设站。 第首末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的地方。这些集散点一般都在几种公交线路的交叉点上。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一条线路单独设首末站,而宜设置几条线路共用的交通枢纽站。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 第在设置无轨电车的首末站时,应同时考虑车辆转弯时的偏线距和架设触线网的可能性;车辆特别集中的首末站要尽量靠近整流站,充分考虑电力供应的可能性和合理性。第首末站在建站时必须保证在站内按最大铰接车辆的回转轨迹划定足够的回车道,道宽应不小于7m,在用地较困难的地方,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应安排利用就近街道回车。 第首末站必须建停车坪。停车坪在不用作夜间停车的情况下,首站用地面积应不小于该线路营运车辆全部车位面积的60%。停车坪内要有明显的车位标志、行驶方向标志及其它营运标志。停车坪与回车道一起构成站内停车、行车、回车的整体。 第首末站必须设有标志明显、严格分隔开的入口和出口,其使用宽度应不小于标准车宽的3~4倍。若站外道路的车行道宽度小于14m时,进出口宽度应增加20~25%。在出入口后退2m的通道中心线两侧各60°范围内能清楚地看到站内或站外的车辆和行人。第首末站非铰接车的出入口宽度应不小于7.5m。候车廊的建设规模,按廊宽3m规划。廊边应设置明显的站牌标志和发车显示装置,夜间廊内应有灯光照明。候车廊的建筑式样、材料、颜色等各城市应根据本地的建筑特点统一设计建设,宜实用与外形美相结合。第首末站周围宜安排绿化用地(包括死角及发展预留用地),其面积宜不小于该站总用地的15%。 第首末站的建设规模应根据每条营运线路所配营运车辆的数量确定。规划部门作城区的新建、改建、扩建规划时,应配套安排首末站的规划用地。对位于城市边缘或近郊的首末站宜结合用地条件适当放宽用地标准。 第首末站的规划用地面积宜按每辆标准车用地90~100m2计算。若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少于10辆或者所划用地属于不够方正或地貌高低错落等利用率不高的情况之一时,宜乘以1.5以上的用地系数。首末站安排在建筑物内时,用房面积

公交场站设计规范标准

公交场站设计规范 第1.0.1条 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的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第1.0.3条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和出租汽车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站、场、厂。有轨电车、索道缆车的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4条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一节 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 第2.1.1条 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的为大型站;26~50辆的

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的为小型站。 第2.1.2条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需要和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的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第2.1.3条 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的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的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范围内。在缺乏空地的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此要求利用建筑物优先安排设站。 第2.1.4条 首末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的地方。这些集散点一般都在几种公交线路的交叉点上。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一条线路单独设首末站,而宜设置几条线路共用的交通枢纽站。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 第2.1.5条 在设置无轨电车的首末站时,应同时考虑车辆转弯时的偏线距和架设触线网的可能性;车辆特别集中的首末站要尽量靠近整流站,充分考虑电力供应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第2.1.6条

公交场站施工方案设计

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公交场站供配电工程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单位:众信电力工程 编制日期:2017年7月14日

目录 一、工程简介 (3) 二、编制依据 (3) 三、施工进度计划 (4) 四、施工部署及资源配置计划 (4) 五、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18) 七、雨季施工措施 (29) 八、安全措施 (31) 九、组织措施 (33) 十、技术措施 (35) 十一、环境文明措施 (36) 附表一: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公交场站供配工程施工进度网路图

一、工程简介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公交场站供配电工程 建设单位:市公共交通总公司 工程地址:市 工程规模:包含但不限于工程量清单及图纸围的全部施工及设备和材料的采购、安装,以及系统调试、接火送电、正式送电(电力顶管及电缆敷设)、试运行、验收、办理供电手续、协调当地(供电所)周边关系、质保期的维护保养等全部容。 2、主要施工容 1、杲村公交场站供配电工程(2台630KVA变压器+1台环网柜) 2、经北四路公交场站供配电工程(2台630KVA变压器+1台环网柜) 3、华山路综合停车场供配电工程(2台630KVA变压器+1台环网柜) 3、施工特点 杲村公交场站:杲村公交场站下线点为“王11板琉璃市北线杆位”途径丰庆、文化路、东风渠到达公交场站,主要施工工艺为电缆排管、电缆井制作、电缆顶管及过东风渠桥电缆外挂,工程地处繁华路段、交通便利但过往车辆较多,特别是文化路排管路段施工时做好遮挡注意安全,过东风渠桥要经过规划局及产权所属单位同意。 经北四路公交场站:工程地处圃田货场附近、属交通要道,工程施工工艺为电缆顶管及排管、因经北四路公交场站路段为新建路段、电缆排管开挖需经过规划部门及施工单位同意,协调工作较大 华山路公交场站:华山路公交场站只有一个车辆出口、施工需考虑运行车辆出行及时与运维部门沟通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二、编制依据

客运站场规划设计

公 路 运 输 站 场 规 划 课 程 设 计指导老师:彭晗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课程设计 公路运输站场规划课程设计 机械学院08级 交通运输专业 申志刚 200806408

摘要 对于客运站场的规划设计是分别对公路客运设计的回顾,对已知设计城市及其指标数据的计算,并对2018年客运量进行预测、对其规模进行确定,符合城市规划的合理布局。 公路客运站属于公益性的基础设施,应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其位置的选择和站址除符合车站本身的技术要求外,还要符合城市布局远景规划要求,保证既方便旅客出行,又尽可能避免对城市居民的干扰;与城市交通系统联系密切,车辆流向合理,服从“人便于行”的旅客服务宗旨,尽量靠近市中心或市区边缘人口集中地区,便于旅客集散和换乘;应尽量与城市交通主要干道紧密衔接、并配套市内公共汽车运输,减轻城市道路通过压力;远近期结合,近期建设有足够场地,远期有发展余地;节约投资,保护环境,资源的有限性和交通供需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高密度、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布局已经形成,有限的城市空间和昂贵的地皮给公路运输站场的布局带来极为苛刻的限制。 场站设施要有生产设施,辅助设施,服务设施三大部分组成,其中生产部分是主体部分,是建设的主要内容。其设施包括广场、站房、发车位、停车站等;辅助设施包括维修车间、洗车台,油库、配电室、锅炉等;服务设施包括自来水、公寓、职工宿舍、浴室、食堂等。 客运站配备设施要有适用性,可靠性、通用性、经济性、有效性、可行性、先进性,而设备分为基本设备和智能设备,同时,对整个客运站的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做了严格要求,应满足环境保护和绿化要求。

设计内容 一、公路客运站规划设计回顾 1、城市客运量与经济、社会、人口等经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预计到2020年会超过50%,而城镇人口也将会超过7.4亿,城镇平均出行次数是农村的8~9倍,城市规模扩大将导致公路客运量显著增大。公路运输枢纽作为公路运输网的重要节点,是联系区域间、城市间的重要纽带,对促进区域交通协调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公路运输枢纽作为行业文明的窗口和行业管理的源头,对形成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公路运输市场、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具有重要作用。 2、分析城市客运站的规划方法。 第一部分:布局规划 确定规划目标及原则,现状调查分析,选择规划指标,确定枢纽布局初案,方案评价,确定枢纽布局最终方案。流程:调查分析,确定城市的吸引范围,求最短路径,求解点经过次数,节点城市排序,累计节点经过次数,求最佳枢纽节点数目,统计对应的X best的城市节点经过次数、大于等于该节点经过次数的城市纳入枢纽城市,确定布局方案 第二部分:总体规划 首先要研究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交通运输枢纽建设的必要性,社会市场需求与预测,从数量、位置、等级、规模各方面研究的站场的布局,客运交通枢纽运输信息系统规划,具体建设的实施方案包括各部门职责,建设模式,融资方式等。设计方法有:重心法,线性规划法,目的规划法,经验法。 3、分析客运的发展对站场设施的需求。 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构建和谐交通是新时期公路运输发展的重要任务,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及现代化物流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公路客运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有利于实现旅客运输过程的“零距离”和物流过程的“无避连接”为促进综合运输发展搭建重要平台。 4、分析客运站的建设与运营对公路旅客运输的作用与影响。 公路运输枢纽是公路运输网的重要节点,可以推动公路运输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进程,从而促进多市联运,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提高公路运输生产效率,较少能源消耗,通过公路运输枢纽提供公共客运战场设施是加快发展公共交通基础条件的重要环节,对实现公路运输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二、进行预算需求预测 1、分析已有数据,了解其中规律(数据见任务书城市四)。 2、应用Execl中的数据分析工具采用两种预测方式对运量进行预测 ⑴指数平滑法: 一次指数平滑计算公式为 S t[1]=αY t+(1-α)S t-1[1] S t[1]____第t周期的一次指数平滑值

108站场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08站场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人刘志勤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 2005.11.23 中铁六局太原铁建 108站场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 1、108站场改造工程前期施工资料(图纸未到)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6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7、《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8、其他参考资料。 二、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108站为北戴河专运车站,位于京哈铁路北戴河站和南大寺站之间的支线上。108站内现有到发线股道3条,站台2座。在一站台西侧有一座二层综合接待楼, 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约为1151平方米。本次改建项目主要包括: 1)站台风雨棚: 将原有的雨棚拆除,新建一座网架结构的大跨度站台无柱雨棚。 2)站台 在保持原有轨面标高不变的情况下,将站台加高到距轨面1250mm 。站台面采用600mm ×600mm 花岗岩铺面。 3)综合接待楼: 由于站台面加高,所以靠近一站台的接待楼也要相应加高。根据路局等有关部门的指示,将不再对其重新修建,只将既有接待楼拆除到一层墙体处,然后加高到 设计高度。基础仍使用原有接待楼基础。此次改建还在既有接待楼的两侧新建两个 相对称的400平方米的二层小别墅与之相联接,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基础为独立基础。考虑到新旧基础的沉降问题,故按照设计要求,新建的小别墅与既有接待楼 连接处设一道沉降缝,来满足新旧楼的不均匀沉降。 2、现状调查 根据现场实地调查,站内现有混凝土站台两座。一站台宽度为12.5m ,二站台宽度为8m ,站台有效长度为400m (不含坡道长度),站台面距轨面高为 0.6m ,站台墙为片石砌筑站台墙,站台面为现浇混凝土站台面; 站内有到发线股道三条,道岔五组。从北戴河站方向进入车站,出站方向为南大寺站,在108站入口处围墙大门外有一座混凝土盖板涵。1、2股道在一、二站台之间,股道中心距站台边间距为 1.75m ,两股道之间的线间距为6m ,股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