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心理学试题选择填空等

生理心理学试题选择填空等

生理心理学试题选择填空等
生理心理学试题选择填空等

生理心理学试题选择填空等

生理心理学复习题

12-13-02

一、单选题

一章:

1.一位先生看到一个青年向他微笑,问:“我的这位年轻朋友是谁,”旁人回答:“是你的长子。”这位先生可能患有下列哪种症状,( A )

A.面孔失认症

B.运动失认症

C.行为失认症

D.形状失认症

2.用刀在脑的不同水平上横断,使断脑之间的上下联系中断的方法是( A )

A.横断损伤

B.电刺激损伤

C.药物损伤

D.神经化学损伤

3.在生理心理学的邻近学科中主要研究动物生态行为规律与脑功能关系的学科是( B )

A.神经心理学

B.神经行为学

C.认知神经科学

D.计算神经科学

4.导致部分视野成为盲区,可能是由大脑( A )部分损伤引起的。

A.大脑枕叶17区

B.颞叶V4区

C.视觉联合皮层V5区

D.颞下回V8区

十三章

1.精神类药物主要分布在()D

A皮下B 肌肉 C 内脏 D 神经系统

2.不属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是()

A 乙酰胆碱

B 去甲肾上腺素

C 5-羟色胺

D 多巴胺

二章:

1.注意的神经网络包括执行网络.定向网络和(C)网络。

A.知觉

B.集中

C.警觉

D.警告

2.上行多巴胺系统起源于(A)。

A.基底神经节的黑质

B.基底前脑复合体

C.脑桥和中脑被盖区

D.中缝核群的前

3.有机体对刺激输入的反应强度是习惯化和敏感化两种作用的整合。这种观点被称为神经系统的(C)。

A.形状识别中选择性注意的神经解剖模型

B.丘脑网状核闸门理论

C.神经活动过程双重模型

D.神经元活动匹配理论

4.下列哪项不是前额叶损伤后的表现(D)。

A.注意调控能力低下

B.注意力在不同事物间转移的能力低下

C.行动选择性和组织性受破坏

D.在垂直平面上眼睛运动明显麻痹

5.优势兴奋中心的兴奋程度越高,对其他区域的抑制作用越(C),这时的注意力越(C)。

A.弱,集中

B.弱,不集中

C.强,集中

D.强,不集中

6.巴甫洛夫认为新异刺激的朝向反应本质是脑内发生了B

A(内抑制B(外抑制C(分化抑制D(条件抑制

三章:

1.引起视觉的外周感觉器官是( C )。

A.眼球

B.角膜

C.眼睛

D.视网膜

2.每一种感受器都有( A )种适宜刺激。

A. 1

B. 2

C. 3

D. 4

3.视锥系统和颜色视觉中谈到Young-Helmholtz提出了( D )理论。

A.对立机制学说

B.行波论

C.排放论

D.三原色

4.声音传到内耳后由耳蜗中的( B )感受并产生电变化。

A.盖膜

B.基底膜

C.前庭膜

D.骨阶 5.外侧膝状体是_________感觉的皮下中枢。 ( C )

A. 躯体

B. 听觉

C. 视觉

D. 嗅觉 7.黄颜色在()背景下显得更突出B

D 白色 A 红色 B 蓝色 C 绿色

8. 低频声音引起耳蜗()基底膜震动D

A底部 B卵圆窗附近 C中部 D顶部

四章:

1.遗传和刺激图形在视网膜成像的方位对知觉的(A)有影响。

A.恒常性

B.选择性

C.整体性

D.理解性

2.人脑皮层V5区损伤会导致(B)知觉丧失。

A.形状

B.运动

C.颜色

D.空间位置

3.V5区神经元对运动刺激的反映取决于(D)。

A.刺激的形状

B.刺激的方位

C.刺激的颜色

D.刺激的量

4.以下属于视知觉理论的是(B)。

A.神经元活动匹配理论

B.图像识别理论

C.特异化理论

D.行波理论

5.原型匹配理论是(B)提出来的。

A.构造心理学家

B.格式塔心理学家

C.行为心理学家

D.精神分析心理学

6.在知觉学习中起重要作用的脑中枢位于(A )

A(颞下回联络皮层 B(顶区联络皮层

C(枕区联络皮层 D(前额叶联络皮层

7.脑事件相关电位中潜伏期约100毫秒左右的负波是 A

A N1波

B N2波

C N2a波

D N2b波

8.帕帕兹环路的生理心理学功能与 (C )

A记忆有关 B空间辨别学习有关 C情绪体验有关 D短时向长时记忆转化有关

9(大脑平均诱发电位是一组复合波,其中,晚成分是指( C)

A(10至50毫秒 B(10至500毫秒 C(50至500毫秒 D(50 至 1000毫秒五章:

1.下列不属于非陈述性记忆的是( C )。

A.弹钢琴

B.做体操

C.猫能抓老鼠

D.打球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海马是长时记忆的场所,也是长时记忆提取所必需的脑结构

B.海马不是短时记忆的场所

C.正常情况下海马和杏仁核不是感觉体验转化为记忆的关键部位

D.丰富的生活环境中的老鼠的突触会减少

3.小鼠在丰富环境中生活了一段时间后的变化错误的是( C )。

A.乙酰胆碱酶的含量增加了

B.大脑皮质重量增加了

C.皮质区重量增加与该区的厚度的增加呈反相关

D.皮质区重量增加最多的是枕叶

4.下面不是习惯化的表现的是( A )。

A.从黑暗进入光亮的地方觉得很刺眼

B.背着孩子找孩子

C.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D.长时间在高温下劳动并不觉得十分炎热

5. ________是非联想式学习 ( A )

A. 习惯化

B. 印记式学习

C. 经典条件反射学习

D. 观察与模仿式学习6(属于联想式学习的模式是 ( C)

A敏感化学习 B印记式学习 C尝试与错误学习 D观察与模仿式学习

7(非联想式学习是(A )

A(习惯化学习 B(经典条件反射 C(观察与模仿 D(印记式学习

8(表述性记忆是( B)

A(联想性记忆 B(情景性记忆 C(习惯性记忆 D(程序性记忆

9.具有联想式学习特点,也具有非联想式学习特点的学习模式是A

A(味—厌恶式学习B(印记式学习C(情绪性学习D(认知学习

10_______是非联想式学习。 D

A认知学习 B尝试与错误学习 C情绪性学习 D敏感化

11程序性学习或熟练技巧性学习模式,其脑机制中最必要的中枢是 C

A锥体外系 B基层神经节 C小脑中位核 D底丘脑

12. 海马损伤表现出的记忆障碍是D

A(瞬时性遗忘B(反应性遗忘C(逆行性遗忘D(顺行性遗忘

13(非联想性的学习中,重复刺激引起感觉阈限下降的现象称(B )

A(习惯化 B(敏感化 C(条件反射 D(非条件反射

六章:

1.病人表现为说话困难,能蹦出一些有意义的词汇也能理解.读到或听到的简单语言,却不能理解复杂问题,这一语言障碍表现是( B )受损。

A.威尔尼克区

B.布洛卡区

C.角回

D.缘上回

2.脑内语言系统由( C )机构来处理语言活动。

A.一套

B.二套

C.三套

D.四套

3.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左脑与右脑具有(A )的优势。

A.互补

B.替代

C.相关

D.促进

4.在思维活动中(D )的活动尤为重要。

A.颞叶

B.枕叶

C.顶叶

D.额叶

5.假如让患者说出“饭”这个字以后再让他说“喝水”,他会重复的说“饭????饭????饭???喝喝喝???水”,这是( C )的表现。

A.感觉性失认症

B.命名性失语症

C.运动性失语症

D.意义性失语症 6. 手术在脑_________切开称割裂脑 ( C )

A. 丘脑与大脑皮层间

B. 延脑与脊髓间

C. 胼胝体间

D.内囊间 7(能听懂别人的话,也能正常讲话和叫出物体的名字,但却不能重复别人的话,也不能按别人的命令作出相应反应。这种是(A )

A(传导性失语 B(命名性失语 C(完全性失语 D(运动性失语 16. 远离枕叶部分的颞下回(前部)与D

A(运动物体认知学习有关B(颜色物体认知学习有关 C(二维平面认知学习有关D(三维物体认知学习有关

17传导性失语症被认为是__D_____受损所致。

A布洛卡区 B维尔尼克区 C顶下小叶与角回 D布洛卡和维尔尼克区间的联络纤维 18(与运动性失语症有关的脑结构是( A)

A(布洛卡区 B(维尔尼克区C(卵下小叶与角回 D(布洛卡和维尔尼克区间的联络纤维

七章:

1.下来不属于大脑皮层在恐惧性情绪中起作用的是( B )。

A.岛叶皮层前部

B.颞叶下回

C.内侧额叶皮层

D.扣带回前部

2.下列不能作为测谎中的生理参数的是( A )。

A.肺活量

B.呼吸

C.脉搏

D.血压

3.近年来所积累的科学事实表明下丘脑的腹内侧核是( D )中枢。

A.雌性性行为

B.雄性性行为

C.饥饿

D.饱食

4.下列答案中,最极端的攻击行为是( C )。

A.抢劫

B.殴打他人致残

C.行凶杀人

D.诬陷

4.与攻击行为强弱无关的脑结构是( D )。

A.下丘脑

B.杏仁核

C.前额皮层

D.海马旁回

5.与愉快的情绪有关,被描述为一种能够产生“感觉良好”的化学物质是( D )

A.5-羟色胺

B.肽类

C.雄性激素

D.多巴胺 6. 生理心理学研究情绪体验的中

枢机制的经典实验是 (C )

A. 假怒

B. 怒叫

C. 自我刺激

D. 躲避条件反应 10(帕帕兹环路除了与记忆

有关以外,还参与了(A )

A(情绪 B(运动 C(知觉 D(注意

11(与情绪性攻击有关的脑结构是(A )

A(杏仁核 B(豆状核 C(尾状核 D(红核

12.冲动型杀人犯()活动水平较低,()水平较高B

A 前额叶,海马 B前额叶,杏仁核 C 顶叶,杏仁核 D颞叶,海马 13.焦虑症

主要是释放过量的()引起B

A 多巴胺

B 去甲肾上腺素

C 五羟色胺

D 氨基酸

14.精神分裂症的产生的与脑内()代谢异常有关A

A 多巴胺

B 去甲肾上腺素

C 谷氨酸

D 门冬氨酸

十章:

1.( B )是性爱表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它既是性兴奋唤起的一种最

初感觉,又是性行为的主要体验方式。

,.感觉 ,.触觉 ,.知觉 ,.嗅觉

,.胆汁质的人择偶非常冲动,当认准选择的目标时常常发起迅猛的进攻,但考

虑问题欠成熟,一般为( C )。

A.一见钟情型

B.委曲求全型

C.感官满足型

D.共同语言型

3.脊髓和脑的某些部分,主要是( A ),在性行为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

A.下丘脑

B.小脑

C.大脑皮层

D.边缘系统

4.关于亲子行为的生理学基础研究,主要以( D )为研究对象。

A.爬行动物

B.哺乳动物

C.两栖动物

D.啮齿动物

5.近年来所积累的科学事实表明下丘脑的腹内侧核是A

A(雌性性行为中枢B(雄性性行为中枢C(饥饿中枢D(饱食中枢

6(性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A )

A(脊髓腰段 B(下丘脑性两形核 C(下丘脑腹内侧核 D(颞叶皮层

7.()有利于母性亲子行为B

A 加压素

B 催产素

C 前列腺素

D 促黑素

十二章:

1.下列不属于5-羟色胺功能下降表现出来的特点是( B )。

A.应付冲突性事件能力低下

B.易冲动.攻击性强

C.易表达满足感和表现被动

D.避免学习

2.在家庭成员一起生活条件下,下列对个体之间的智商相关系数说法错误的是( D )

A.同卵双生子之间为0.86

B.异卵双生子之间为0.60

C.亲子之间0.42

D.堂兄弟姐妹之间0.32 3.下来不属于黏着型气质的特征是( D )

A.固执.认真

B.理解缓慢

C.冲动性

D.神经质 4.下列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C )。

A.兴奋型——胆汁质

B.活泼型——多血质

C.外向型——粘液质

D.抑郁型——抑郁质

5.在柏尔曼气质激素理论中,肾上腺型气质的人,如果分泌物多则( A )

A.精神旺盛.雄壮有力.激动.好斗

B.体格健康.感知灵敏

C.脑力发达.自信心过强

D.迟钝.精力不足

6. 艾森克认为皮层兴奋性水平是________人格维度的生理基础. ( D ) A. 多血质 B. 粘液质 C. 神经质 D. 内一外向

7.艾森克认为条件反射能力强者多为D A(外向人格,神经质维度较高B(外向人格,神经质维度较低 C(内向人格,神经质维度较高D(内向人格,神经质维度较低 8(艾森克理论中,包括三个重要的与生理心理学有关的概念,其中不包括(D )

A(驱力 B(皮层兴奋性水平 C(条件反射能力 D(自我

二.多选题

一章

1.研究生理心理学的意义有哪些,( ABCD )

A.揭示人自身的心理活动的机制

B.研究智力的产生

C.为高新技术的发展做贡献

D.为许多实践领域服务

E.只限于研究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关系

2.脑结构成像的技术有( AB )

A.CT

B.MRI

C.PET

D.fMRI

E.B超

4.在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电记录法可用于研究( ABCDE )

A.自发电活动记录

B.平均诱发电位记录

C.感觉刺激时引起的脑电变化

D.学习记忆时引起的脑电变化

E神经元的放电模式

5.在生物化学实验中可能成瘾的药物有( ABCDE )

A.安非他明

B.吗啡

C.可卡因

D.大麻

E.冰毒

十三章

1服用精神类药物可能导致()ABCD

A 精神症状减轻

B 停药反应

C 神经活动受影响

D 运动功能受影响

2.关于成瘾药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E

A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B 可以产生身体依赖

C 会产生心理依赖 E 改变大脑结构 E 难

以彻底戒除

二章:

1.上行网状激活系统主要由( ABCD )神经纤维组成。

A.甲肾上腺素能

B.多巴胺能

C.胆碱能

D.5-羟色胺

2.在新异刺激引起的定向反射中,有机体生理活动发生( ACD )变化。

A.运动功能变化

B.思维功能变化

C.植物性神经功能变化

D.脑功能变化

3.定向网络的主要组成部位有( AC )。

A.顶叶

B.后脑

C.丘脑

D.小脑

4.有机体对刺激输入的反映强度是( CD )作用的整合。

A.随意化

B.迟缓化

C.习惯化

D.敏感化

5.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的( BC )

A.蓝斑神经元在大脑中弥散程度最小

B.蓝斑神经元在大脑中弥散程度最大

C.蓝斑内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活动能提高动物警觉

D.蓝斑内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活动不能提高动物警觉

6.与注意生理心理学有关的理论是(ABD )

A(非随意注意的朝向反射理论 B(前运动中枢控制理论

C(丘脑激活理论 D(丘脑网状核闸门理论

7.左侧忽视综合症是()

A 右脑顶叶损伤

B 左脑顶叶损伤

C 海马损伤

D 内侧颞叶损伤

三章:

1.色盲分为( ACE )。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紫色

E.蓝色

2.常见的听觉障碍有( ABCDE )。

A.先天性耳聋

B.感染性耳聋

C.药物中毒性耳聋

D.噪音性耳聋

E.爆震性耳聋

3.视皮层功能柱包括( BCDE )。

A.超柱

B.方位柱

C.颜色柱

D.眼优势柱

E.空间频率柱

4.初级视皮层神经元感受野包括( ABD )。

A.简单细胞

B.复杂细胞

C.平衡细胞

D.特殊复杂细胞

E.去级化细胞

5.关于声音频率分析的机制主要有两种观点,其典型代表是( BC )

A.共鸣理论

B.行波论

C.排放论

D.ABC理论

E.神经齐射论 6.下列哪些方式可以达到镇痛效果()

A 注射止痛药

B 给予安慰剂C自我暗示D 催眠 E 转移注意力 7.声音水平定位的机制是()AB

A 双耳延迟

B 声强差异

C 耳廓反射

D 逐级放大

8.关于痛觉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

A(是一种主观感觉 B(可导致行为改变 C(包括快痛、慢痛、钝痛 D(具有强烈的情绪色彩

四章:

1.猴的视皮层可以勾画出四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它们分别对视知觉信息的不同属性进行处理。其中位于V4区的是(CD)

A. 处理外界物体的运动信息的脑区

B. 处理外界物体动态形状的中枢部位

C. 处理外界物体色彩信息的中枢

D. 处理外界物体与颜色相关的静态形状的中枢

E. 颜色敏感区

2.下列选项属于图像识别理论的是(ABC)

A. 模板匹配理论

B. 原型匹配理论

C. 精灵识别模型

D. 三色说

E. 对立过程理论

3.以英国伦敦大学生物教授Zeki为代表提出了“视像形成的多步骤整合学说”,下列选

项属于该学说观点的是(ABDE)

A.整合既发生在视网膜?外侧膝状体?V1.V2?V3.V4.V5这一传入通路上,也存在

于该通路逆行的反馈联系上。

B.在整合过程中不同皮质区的作用各有其特点。

C.在整合过程中不同皮质区的作用相同。

D.各皮质区依靠往返联系,既使各个皮质区的活动保持协调.同步发放又使V1和V2

区提供的信息对V3.V4.V5区进行的视像整合起到补充和修正的作用

E.在各个皮质区联合活动过程中产生意识性视知觉

4.下列选项中是精灵模型的层次名称的是(BCDE)

A.感觉精灵

B.映像精灵

C.特征精灵

D.认知精灵

E.决策精灵 5.V5区细胞对刺激物的运动方向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ABDE)

A.对特定方向的运动刺激的反应具有明显的专一性

B.每一个细胞对运动刺激的反应都有一个最佳方向的要求

C.对其他方向的运动刺激无法产生反应

D.对于其最佳方向正好相反方向的运动刺激产生抑制

E.对其他方向的运动刺激也能产生反应,但兴奋的程度较低。

6(视知觉的形成中重要的知觉通路包括(AC )

A(枕一顶通路 B(额一顶通路 C(枕一颞通路 D(颞一顶通路

五章:

1.个体学习和记忆的类型有很多种,下面选项中属于非联合型学习的表现

有:( ABC )

A.习惯化

B.敏感话

C.假性条件化

D.经典型条件反射

E.操作性条件反射 2.下列有关LTP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D )

A.LTP的产生条件是必须要有多个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同时受到强直刺激的激活。

B.如果在强弱两条通路上同时施加强直刺激之后,在强弱通路上均可产生LTP 效应。

C.LTP同学习记忆相关。

D.LTP是长时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

4.遗忘症可分为( ABDE )

A.顺行时遗忘症

B.逆行时遗忘症

C.外因性遗忘症

D.心因性遗忘症

E.界限性遗忘症

5.下列关于学习记忆的说法正确的事( BCDE )

A.肾上腺素对记忆的调节是直接发生作用的。

B.GABA对学习记忆的作用是通过影响胆碱能系统的功能实现的。

C.加压素是通过它自身所具有的直接的內脏自主性效应来间接地影响其他行为。

D.McGaugh 认为记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一种调制系统的加强作用。

E.中枢胆碱递质对学习记忆具有重要作用。

6(海马在以下类型的学习和记忆中起作用(ABCD)

A(情绪性学习 B(空间辨别学习 C(新异刺激抑制性调节 D(短时记忆过渡到长时记忆

7、属于非表述性记忆的是( ABCD )

A程序性记忆 B习惯性记忆 C内隐性记忆 D间接事物的联想记忆 8长时记忆痕迹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是 ABCD

A生物化学变化 B细胞结构变化 C突触前的变化 D突触后的变化 9(属于程序性学习或熟练与技巧性学习的是AC

A(海豚投篮球B(猫捉老鼠C(猴子骑自行车D(黑熊捉鱼 10(能证明条件反射建立的脑基础是神经系统的普遍特性的实验是AB A(低等软体动物能建立条件反射B(经典瞬眼条件反射 C(被动性躲避反应D(主

动性躲避反应

11(以下属于非表述性记忆的有( AD)

A(童年时学会的舞蹈 B(做过的一道数学题的解法

C(会背的一首唐诗 D(总是同时发生的两件无关的事情

12(海马在学习中的作用有 ACD

A学习过程中的抑制性调节 B学习过程中的兴奋性调节

C情绪性学习的调节 D空间辨别学习

13.影响LTP的因素有()ABCDE

A 噪音

B 铅

C 情绪 B 有关基因 E 年龄

六章:

1.下列哪些是布洛卡区受损表现的语言障碍:( AC )

A.语言成打电报蹦出一些有意义的词汇,并伴有语法错误

B.理解语言困难,病人能相对流利的讲话,但是其内容往往没有意义

C.说话困难,病人好想找不到合适的词汇

D.听不懂指令

E.也看不明白文字。

2.下面哪些是前额叶的思维功能( AB )

A.形成思维

B.防止精神错乱,保证智力功能

C.抽象思维

D.象征性关系

E.直觉与空间的定位

.失算症主要是有下列什么受损引起的( AE ) 3

A.左侧枕叶

B.右侧枕叶

C.布洛卡区

D.威尔克区

E.顶叶 4.以下什么是失语症机制的理论假说( BC )

A.未存储的语言知识丢失了

B.不能有效完成对输入语言信息的表征计算

C.已存储的语言知识丢失了

D.不能有效完成对输出语言信息的表征计算

5.脑内存在用来处理语言活动的机构,它们是( ABC )

A.概念系统

B.语言系统

C.介导系统

D.思维系统

E.感知系统 6. 用正常人做被试, 研究言语思维的大脑两半球功能一侧化的实验是( BD ) A. 双重任务法 B. 速示试验 C. 双分离技术 D. 双耳分听实验

七章:

1.下列哪些属于抑郁症的特征( ABCDE )

A.悲哀.冷漠的心境

B.消极的自我概念,含有自我责备

C.回避他人的期望

D.睡眠.食欲和性欲的丧失

E.活动水平上的变化常表现为易激动 3.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情绪生理反应中需要进行测定和鉴别的生理反应(ACD )

A.心率

B.血容量

C.血压

D.皮肤电

E.肺活量

4.情绪生理反应按生理系统划分,主要表现在下列哪些方面( ABDE )

A.内分泌功能的变化

B.躯体运动功能的变化和表情肌的活动

C.视听觉变化

D.内脏功能变化

E.皮肤电变化

5.双侧颞叶切除后,下列哪些行为可能会出现(ACDE )

A.过度注意

B.丧失痛觉

C.认知盲

D.记忆力减弱

E.情绪变化

6、对情绪有调节作用的脑结构是( ACD )

A杏仁核 B豆状核 C隔区 D海马

7(情绪过程的重要脑结构基础是ABCD

A(前额叶皮层B(颞叶皮层C(隔区D(杏仁核

8(参与防御、攻击行为的中枢包括(ABD )

A(内侧下丘脑 B(杏仁核 C(小脑 D(隔区

9.杏仁核切除后()ABC

A 动物变得温顺

B 不害怕敌人

C 恐惧消失

D 暴力攻击性行为增多 11.愤怒和攻击行为与()有关ABCDE

A(下丘脑后部 B 中脑 C 杏仁核 D五羟色胺 E 雄性激素

12(刺激奖赏系统可引发()AD

A 正性情绪

B 负性情绪

C 消极体验

D 自我刺激

E 条件性恐惧 13.成瘾的心理依赖可能涉及到的脑区()ABC

A 奖赏系统 B中脑多巴胺系统 C被盖区 D 小脑

14.产生条件性恐惧可能导致()BCD

A 孤独症

B 社交恐惧症

C 惊恐障碍

D 创伤后应急障碍

E 抽动症 15.抑郁症是由于体内()含量过低有关ABC

A 多巴胺

B 去甲肾上腺素

C 五羟色胺

D 氨基酸 E乙酰胆碱

十章:

1.与母性行为有关的三种激素分别是:( ABC )

A.孕酮

B.催乳素

C.雌二酮

D.雄二酮

E.性腺

2.人类的性活动过程伴随着一系列的性反应,性反应包括( AB )

A.生理反应

B.心理反应

C.身体反应

D.感官反应

E.知觉反应

3.与动物相比,人类的性功能和性行为的表达不仅仅是一种生物本能,它是( ACE )结合在一起的复杂现象。

A.社会因素

B.环境因素

C.心理因素

D.遗传因素

E.生物因素

4.性兴奋的唤起是( ABCD )等综合发挥作用的过程。

A.触觉

B.视觉

C.听觉

D.嗅觉

E.味觉

5.性行为的神经激素调控机制包括( BD )

A.心理因素

B.中枢神经系统

C.大脑

D.激素

E.身体因素 6. 性偏好异常的原因可能有()ABCD

A(遗传基因 B 儿童经历 C 社会文化 D 教养 E 自然环境

7.性行为的调节方式有()ABCD

A丘脑释放激素 B生殖器官释放性激素 C情绪作用大脑皮层活动 D 大脑直接控制

十二章:

4.艾森克人格理论中的生物学观点( BCD)

A.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配合

B.外倾性和神经质的生理基础

C.外向和内向

D.激活和唤醒的概念

5.5—羟色胺功能下降有哪些个性特征( ABCD )

A.满足感难以得到实现

B.应付突发事件能力下降

C.避免学习

D.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E.被动,没有激情

三.填空题

1.生理心理学是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而产生的心理现象的生

理过程,主要揭示人类自身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科学。(生理现象行为)

2.脑成像技术分____________成像和__________成像两大类。(脑结构脑功能)

3.生理心理学是揭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人类自身心

理活动机制)

4.人类的颞下回损伤造成面孔识别障碍,说明这个区域参与______。(记忆)

5.生理心理学被认为是______.信息科学和神经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心理学)

二章:

1.警觉状态主要依靠脑内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持续作用来调节。

2.定向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顶叶)中脑的上丘和(丘脑)。

3.一般认为,注意产生的中枢神经过程是(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4.(前额叶)损伤的人,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到被暗示的事情上。

5.后顶叶皮层尤其受(上丘)和丘脑的影响。

6.巴甫洛夫认为对新异刺激的朝向反射本质是脑内发展了( 外抑制 )过程。

7.脑干上部的网状上行系统对维持( 觉醒 )状态起重要作用。

8.丘脑网状核在非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转换中起着闸门作用,___中脑网状

结构_____的兴奋使丘脑网状核抑制,是非随意注意的基础。____额叶-内侧丘脑

____的兴奋引起丘脑网状核兴奋,是随意注意的基础。

三章:

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有,,,.,,,.,,,.,,,。(适宜刺激.换能作用.编码作用.适应现象)

3.,,,.,,,是双耳声源定位的主要依据。(声音的时间差.强度差)

5.痛觉可分为,,,.,,,.,,,三类。(快痛.慢痛.钝痛)

四章:

1.人类视觉联合皮层受损会导致(视觉失认症)的障碍。

2.统觉视觉失认症是(高级视知觉缺失)造成的。

3.获得识别近似物体的技能的关键性脑区是(右梭状回)。

4.既能反映人类对外部事件信息处理过程与结果,又能反映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各个脑区的机能关系的是(内源性成分)。

5.(模版匹配理论)认为,识别某个图像,必须在过去的经验中有这个图形的“记忆痕迹”或其本模型存在,而且当前的刺激必须与大脑中的模板完全符合。

五章

1个体学习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

(非联合性学习和联合性学习.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工作记忆与参考记忆)

2操作性条件性反射类型的学习由____________研究总结的。(斯金纳)

3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表现在很多方面:在宏观上可以表现为________。(脑功

能,行为表现及精神活动的改变)

4条件反射是典型的_________学习。(联合型学习)

5对学习记忆过程的调制来说,__ ___和__ _____具有重要作用。(神经递质和

神经调制)

6.长时记忆痕迹的脑形态学基础是( 生物化学 )和( 突触结构形态 )的变化。

7. 逆行性遗忘是对病前______近_____________期发生的事选择性遗忘。

8. 脑海里浮现出的一幕幕情景, 这是__________情景性______________记

忆。

六章:

1( 是研究Wernicke失语症病人对靶词做出快速判别的实验。(语义启动试验) 2(语言的优势半球是,知觉和空间定位占优势的半球时 (左半球,右半球 )

3( 是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根据已有的知识推导出新的结论的思维活动。(推理)

4(失语症有 (任写三个)(4.运动性失语症.感觉性失语症.意义性失语症.命名性失语症.失算症.传导性失语症.失读症和失写症.混合性失症) 5(神经系统中负责谈话的语调和组织句子的结构的区域是 (5.定位于左半球外侧裂附近的区域)

6(视觉失认症包括统觉性失认症、联想性失认症、颜色失认症和面孔失认症。

七章:

3.杏仁核一般可以分为( )个部分。

5.攻击性的行为强弱,从生物化学方面分析,与动物体内的5-TH和( )水平有关。

6(对情绪心理学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经典实验有:假怒实验、怒叫反应和自我刺激实验。

十章:

5.人类男性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是:______;女性卵巢分泌的激素主要是______和_______,此外,还有少量的雄性激素。(睾丸酮,雌激素,孕激素) 论述题

请分析心理活动是如何影响身体的健康, 1.

2. 从生理心理角度阐述影响情绪的因素,

3. 某些国外试图损毁人的杏仁核来改变一些罪犯的攻击行为,请分析其原理。

生理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Ch1 导论 1.静息电位细胞膜的状态是()。 A.极化 B.复极化 C.去极化 D.反极化 2.动作电位上升部分是由膜的()过程而引起的。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后超极化 3.()是神经递质。 A.核糖核酸 B.胆碱类 C.三磷酸腺苷 D.脱氧核糖核酸 4.大多数神经元的静息电位(极化)是()。 A .内负外正70-90毫伏 B .内正外负70-90毫伏 C .内负外正100-110毫伏 D .内正外负100-110毫伏 5.神经元的兴奋过程,伴随着其单位发放的神经脉冲()。 A .频率不变,幅值增高 B .频率加快,幅值不变 C .频率加快,幅值增高 D .频率加快,幅值降低 6.下列属于级量反应的电生理现象是()。 A .后兴奋电位 B .动作电位 C .峰电位 D .神经元单位发放 7.突触后电位的特点是()。 A.可以总和 B.快电位 C.双向传递 D.全或无 8. ______是基底神经节的组成部分。 A.隔核 B.屏状核 C.齿状核 D.球状核 9.______属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 A.脑神经 B.脊神经 C.脊髓 D.面神经 10.与内脏功能有关的大脑皮层区是____ 。 A.大脑皮层底面与半球内侧缘 B.大脑皮层前部 C.大脑皮层中部 D.大脑皮层顶部 11. ______组成纹状体。 A.豆状核与杏仁核 B.屏状核与尾状核 C.豆状核与尾状核 D.杏仁核与屏状核 (多选题)12. ____是边缘系统的结构。 A. 胼胝体下回 B. 海马结构 C.下丘脑乳头体 D. 桥脑被盖 13 .脑干的结构包括_______ 。 A .桥脑 B.中脑 C. 间脑 D. 延脑 14. _________是非条件抑制过程。 A. 外抑制 B. 延缓抑制 C. 超限抑制 D. 分化抑制 15. 下列属于可逆损伤法的是_____。() A.扩布性阻抑 B.吸出损伤 C.神经化学损伤 D.冰冻法 16 .下列_______是不可逆损伤法。() A .冰冻法 B.横断损伤 C.吸出损伤 D.电解损伤 单选)17. 把脑神经细胞的生物电活动的电信号放大,并描记下来进行分析的方法,叫_____法。() A. 损伤法 B.脑电图 C.刺激法 D. 记录法 填空 1、神经信息在脑内传递过程, 是从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 单位发放,到下一个神经元突触后电位的__________ 总和后再出现发放过程。

生理心理学笔记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第一章绪论 1.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即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 而产生心理现象的物质过程的科学。生理心理学正是以脑为中心,研究心理的生理机制或行为的生理机制。 2.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因此,研究并 3. 4.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 ●脑立体定位技术 ●脑损伤法 ●原理:大脑皮层机能定位说、大脑皮层机能等势说 ●具体方法:不可逆损伤: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

●可逆损伤:扩布性阻抑冰冻方法神经化学损伤 ●刺激法(电刺激法,化学刺激法)原理:任何心理和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的兴奋所引起,电刺激和化学刺激可以代替外部刺激。 ●电记录法:原理:神经系统的兴奋是以生物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生物化学分析法原理:机体活动受化学物质的影响(递质、受体),并且能 ● ● 耗竭 能够提高皮层的脑电活动。上行胆碱能系统的作用机制:一种可能性是胆碱能投射通过提高新意刺激的作用,帮助了刺激在皮层水平的加工,另一可能是通过提高信号/噪声比的机制而起作用。4)上行5—HT系统的功能:5-HT的操作影响到与行为抑制有关的过程。

总结:蓝斑皮层NE系统有维持紧张或唤醒的情境下辨别能力的保护功能,因而参与了选择性注意的加工;中脑边缘DA系统和中脑纹状体DA系统有助于不同形式的行为激活,从而在认知或运动的传出中扮演重要角色;皮层胆碱能系统促进刺激在皮层水平的加工,在注意和记忆信息加工中处于基础地位;5-HT能系统有助于行为抑制即降低无关信息引起的活动,他与上述三个系统的功能是对立的。这些上行网状 模式,前额叶损伤导致了行动的选择性和组织性受到了破坏。背外侧前额叶和扣带回是参与对许多不同新意刺激或微弱提示活动的注意的脑区。 注意的生理学过程: 注意的转移机制:优势兴奋中枢的转移——优势兴奋中心从其他区域转移到这种强烈刺激的皮层代表点。注意产生的中枢过程是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大脑皮层上兴

生理心理学复习题

生理心理学复习题

生理心理学复习 第一章导论 1.生理心理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行为的生理过程,特别是脑的机制。2.上述中生理过程具体指什么? 即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或身体其他部分对行为的控制,以及行为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关系。 3.生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是什么? 自然选择,行为选择优势,环境的强化学习 4.人脑的脑发育与行为的规律? 从发育的一般顺序而言,感知觉先于运动,运动先于语言,语言先于其他的复杂认知功能。 就一般规律而言,动物的演化等级越高,神经系统就越发达,脑的成熟期也越长。 5.脑功能的整体论与定位论? 整体论认为脑是以一个整体来活动的,如果某些部位由于疾病或外伤而丧失功能,则别的部位将对其功能进行代偿;定位论认为不同的功能按特殊的脑区控制。 第二章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 1.动物行为有哪两种可观察的表现形式? 一是本能动作模式的变化,二是习得行为的变化。

交感神经的活动主要维持人体安静时的生理需要(机体存储能量)。 7.神经元的联系方式?(此题答案为百度) 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复杂多样,主要有辐射式(一个神经元通过轴突末梢的分支与许多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聚合式(多个突触神经元的轴突共同与一个突触后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链锁式和环式(通过中间神经元将辐射式和聚合式结合成许多复杂的链锁式和环状式联系)。 8.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和类型包括? 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为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9.大脑皮层分区及其功能? 哺乳类动物大脑皮层按沟回划分为额叶、颞叶、枕叶、顶叶等四个区域。 枕叶是视觉语言主要加工区。颞叶是听觉的主要中枢,参与许多重要感觉信息的加工,如味觉、嗅觉等,还与面部表情、情绪活动或情绪相关的记忆有关。额叶涉及诸多复杂认知功能,控制躯体运动。顶叶加工皮肤或躯体的所有感觉。 10.边缘系统的结构及其重要功能? 边缘系统是大脑演化最早发展起来的一些皮质结构,尤其指位于大脑皮层内侧以及周围的一些较古老的皮质和核团,主要包括海马、杏仁核、边缘叶、岛叶、隔区、乳头体、中脑被盖以及下丘脑等结构。功能低等动物获得应对环境变化的最高中枢,控制摄食、搏斗和繁

生理心理学期末复习

一、名词解释 1.机能主义:指理解生物现象(一种行为或一种生理结构)的最佳 方式是试图去了解其对机体有用的功能的原则。 2.选择性优势:能使有机体产生的后代多于其物种后代平均数的特 征。 3.幼态持续:缓慢的成熟过程,需要花费更长的生长时间,这是大 的大脑得以发育的重要因素。 4.精神药理学:研究药物对神经系统和行为的效应。 5.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在体内被吸收、分布、代谢以及排出的这 个过程。 6.实验性切除(实验毁损法):移除或破坏实验室动物的某部分大脑, 假设该区域以前控制的功能将无法履行。 7.磁共振成像:一种可以对身体内部进行精确成像的技术,包括无 线电波和强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8.功能MRI:一种设备,可以用来揭示活体大脑内放射性示踪剂的位 置。 9.感受野:视野中,出现在该处的视觉刺激将导致特异性神经元发 放率的改变。 10.细胞色素氧化酶(CO)斑块:初级视皮层模块的中央区域,会被细胞色素氧化酶着色,包含了波长敏感性神经元,属于小细胞系统。 11.中缝大核:含有五羟色胺分泌性神经元的中缝神经核团,发出投射到脊髓背侧灰质,并参与了阿片类导致的镇痛过程。

12.孤束核:延脑神经核,接收来自内脏器官和味觉系统的信息。 13.快速眼动睡眠:在睡眠过程中去同步化的EEG脑电活动阶段,在这一阶段产生梦、快速眼动和肌肉麻痹,所以也被称为异相睡眠。14.发作性嗜睡症:一种睡眠障碍,其特征是一段时间的不可抗拒的睡眠、猝倒发作、睡眠麻痹以及瞌睡幻觉。 15.(激素的)组织效应(组织化作用):激素对组织分化和发育的影响。 16.(激素的)激活效应(激活作用):激素在发育成熟的机体中所产生的效应,可能取决于机体先前的激素组织效应。 17.条件性情绪反射(反应):当中性刺激后跟随着一个厌恶性刺激时,会发生经典性条件反射,通常包括自主性、行为的和内分泌成分,如心率的改变、惊呆、分泌应激相关激素。 18.韦达测验:一种在实施脑外科手术之前常要做的测验,麻醉患者的一侧大脑半球,考察另一侧大脑半球的功能。 19.神经性厌食症:最常折磨年轻女性的一种障碍,她们过度关注体重增加,导致过分节食以及经常性的强迫运动,可导致极度饥饿。20.神经性贪食症:过度饥饿和过多进食两者循环反复,随后常发生强迫性的呕吐或腹泻,有时也见于神经性厌食症患者。 21.Hebb(海伯)法则:Donald Hebb提出的假说:学习的细胞基础与突出强化有关,即当突触后神经元发放时,突触的反复活跃。22.伏核(腹膈核):近基底前脑隔膜的一个神经核团,接收来自腹侧被盖区的多巴胺分泌神经元的终扣,被认为参与了强化和注意。

生理心理学论文详解

大学生抑郁症状况及相关理论的分析 摘要:抑郁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负性情绪状态,对个体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长期处于抑郁状态,甚至会导致心理障碍的发生。有学者指出,抑郁是21世纪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1】。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文明的发展,高校大学生因情感,就业,学习压力增大,大学生抑郁问题也越来越多,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因此开展大学生抑郁状况研究和相关理论的分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分析研究大学生抑郁症状况离不开对抑郁症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因此本文浅显地分析大学生抑郁状况及有关的相关理论来探讨其产生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抑郁相关理论产生影响因素 University students depression status and analysis of relevant Theories Abstract: Depression is a more common negative emotional state, for individual learning, work, life will have a negative impact. A long period of depression, and even lead to the occurr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Some scholars have pointed out that depression affects human health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major risk factors [1]. Along with social progress, development of material civilization, college students due to emotional, employment, study pressure, depression, problems are more and more students, but also by the community's attention. Therefore, students carry out research and related depression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ntal health has an important role.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depression status without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depression research, this paper analyzes Students plain depression and related theorie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factor. Keywords: University student depression relevant theories Impact factors 一引言 大学生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处于特定环境的大学生由于生理的、社会的、心理的变化、学业适应、人际关系、恋爱、自我意识等问题的出现和近年来学校的扩招收费的增加,就业压力的加剧,导致其抑郁症明显增多。我国心理学、医学及教育界不少学者对大学生抑郁状况已经开展了许多的研究工作。杜召云、王克勤对1579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轻度抑郁流行率为42.1%,重度抑郁流行率为2.1%。【2】李彤最新一篇关于大学生抑郁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抑郁发生率为38.5%,其中男生抑郁者所占比例为34.45%,女生所占比例为42.03%。【3】而北京市卫生局最新行病学调查显示,该市15岁以上人群中约有30万人正在罹患抑郁症,其中患有抑郁症的大学生不少于10万人。以上数据表明,大学生抑郁状况的检出率较高,应当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探讨大学生的抑郁状况和发生机制,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心理学工作者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本文

生理心理学期末总复习

《生理心理学》期末考试总复习 ?考试时间:2014年6月23日(周一)9:00-11:00 ?考试地点:新教205 ?考试题型及分值 一、选择题(20题,20分) 二、填空题(20空,20分) 三、名词解释(5题,20分) 四、简答题(3题,24分) 五、论述题(1题,16分) ?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生理心理学(P16) 脑功能定位说(P16) 脑功能整体说(P16) 脑功能系统说(P16-17) 第二章神经元与脑 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P29-31,P58) 神经递质及其类型(P35) 受体(P38)

第三章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与技术 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与技术的层次与类别(P62) 研究人类的生理心理学的方法与技术(课件) 第四章感知觉(上) 感受器(P91) 功能柱及其类别(P107) 视觉感受野及分布的特点(P105-106) 视觉信息的加工通道(P113) 随意眼动的类别(P99) 第五章感知觉(下) 听觉的传导途径(P139) 声源空间定位的神经编码(P123) 人类听觉的适宜刺激及敏感刺激的频率范围(P121) 第七章注意 朝向反射(P182) 注意的功能网络(P167) 注意的神经生物学理论(P182) ADHD(MBD、ADD)的症状特点(P180)

第八章学习和记忆 学习的类型(P186) 突触的功能可塑性(P195-199) 第九章语言和思维 脑的言语加工中枢(P218) 负责语言加工的脑区域(P237) 失语症及其类型(P219-220) 脑功能偏侧化与韦达试验、双耳分听试验和速示试验(视野分离技术)(P229-230) 第十章睡眠与觉醒 睡眠的阶段及其特点(P240-242) 生物钟的神经中枢(P248) 维持觉醒状态的神经机制((P251)) 第十二章情绪 假怒(P294-295) 帕佩茨环路(P296) 情绪的脑结构基础:下丘脑、边缘系统、杏仁核(P294-311)

生理心理学试题(02-08)

生理心理学试题(02-08) 09.1月本4 2009-01-14 14:24 阅读287 评论4 字号:大中小 02年生理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异相睡眠期电活动相当于(D) A.慢波四期 B. 慢波三期 C. 慢波二期 D. 慢波一期 2. ______是基底神经节的组成部分。( B ) A.隔核 B. 屏状核 C. 齿状核 D. 球状核 3. 当人们闭目养神,内心十分平静时,记录到的脑电图多以_________次/秒的节律变化为主。( C ) A.0.3---5 B. 4---7 C. 8---13 D. 14---30 4. ________是神经递质。( B ) A.核糖核酸 B. 胆碱类 C. 三磷酸腺苷 D. 脱氧核糖核酸 5. 猫的________标本,使其陷入永久性睡眠。( C ) A. 间脑 B. 去大脑皮层 C. 孤立脑 D. 孤立头 6. 双侧或右侧枕--- 颞叶皮层之间的联系受损,多导致_______失认症。( D ) A. 联想性 B. 统觉性 C. 颜色性 D. 面孔 7.音强的物理学基础是( A ) A. 振幅 B. 频率 C. 频谱 D. 相位 8.静息电位细胞膜的状态是( A ) A. 极化 B. 复极化 C. 去极化 D. 反极化

9. 与图形或客体的轮廓或运动感知有关的视觉皮层区是( B ) A. 枕叶V1区 B. 枕叶V2区 C. 枕叶V3区 D. 枕叶V4区 10.视网膜上的__________细胞对光刺激的编码是全或无的数字化过程。( D) A. 视杆 B. 视锥 C. 水平 D. 神经节 11. 词聋患者大多数是__________皮层受损所致( C ) A. 两侧颞叶的22区或42区 B. 右颞叶的22区或42区 C. 左颞叶的22区或42区 D. 两侧颞叶的41区 12. 神经元的兴奋过程, 伴随着其单位发放的神经脉冲( B ) A. 幅职增高, 频率不变 B. 频率加快, 幅职不变 C. 频率加快, 幅职增高 D. 频率加快, 幅职降低 13. 海马损丧表现出的记忆障碍是( C ) A.瞬时性遗忘 B. 逆行性遗忘 C. 顺行性遗忘 D. 反应性遗忘 14. 艾森克认为条件反射能力弱者多为( A ) A. 外向人格, 神经质维度较高 B. 外向人格, 神经质维度较低 C. 外向人格, 神经质维度较高 D. 内向人格, 神经质维度较低 15.内侧膝状体是__________传入通路的皮下中枢( A ) A. 听觉 B. 视觉 C. 躯体觉 D. 嗅觉 16.___________是表述记忆( B ) A. 联想性记忆 B. 情景性记忆 C. 习惯性记忆 D. 程序性记忆 17. 美国心理学家卡侬, 关于情绪生理心理学方面提出了__________理论(C ) A. 情绪的激活学说 B. 情绪的动力定型学说 C. 情绪的丘脑学说 D. 情绪边缘系统学说 18. 近年来所积累的科学事实表明下丘脑的腹内侧核是_________中枢( A ) A. 雌性性行为 B. 雄性性行为 C. 饥饿 D. 饱食

生理心理学期末试题

一.选择填空 1.长时程增强(P104)LTP:即电刺激内嗅区皮层向海马结构发出的穿通回路时,在海马齿状回可记录出细胞外的诱发反应。海马齿状回神经元突触电活动的LTP 现象可持续数月的时间。 2.面孔识别的特异性脑区(P73):面孔识别加工时两半球的优势在加工速度与加工强度两个维度上各占优势,并非单纯的右脑优势,提供了支持半球间两维关系观点的新电生理 学证据;面孔识别加工的脑区不仅限于梭状回,顶叶后部偏右的皮层下结构应该也是一个 面孔识别加工脑区。 3.眼球的共轭运动(P31):两眼视轴发生同方向性运动。 4.注意的警觉网络的功能(P82):注意保持和持久维持 5.印刻行为(P88):在动物个体生命的一个特定时期,由于遇到某一特定刺激而建立的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 6.脑的电现象分为哪两种(P90)自发电活动,诱发电活动 7.功能柱(P29)感受野基本相同的神经元集在一起形成了功能柱,成为感受外部事物属性的基本功能单位。 8.痛觉的成分(P55)感觉成分,情感成分,植物性成分,运动成分 9.朝向反应(P76)由于新异性强的刺激引起机体的一种反射活动,表现为机体现行活动的突然中止,头面部甚至整个机体转向新异刺激发出的方向。(是非随意注意的生理基础。) 10.帕帕兹环路的功能(P153)对情绪产生具有重要作用 11.海马的功能(P103)记忆的功能 12.基底神经节的构成(P1):基底神经节包括尾(状)核、壳核、苍白球、丘脑底核、黑质和红核。(尾核、壳核和苍白球统称纹状体;其中苍白球是较古老的部分,称为旧纹状体,而尾核和壳核则进化较新,称为新纹状体。尾核、壳核、苍白球与丘脑底核、黑质在结构与功能上是紧密相联系的。其中苍白球是纤维联系的中心,尾核、壳核、丘脑底核、黑质均发出纤维投射到苍白球,而苍白球也发出纤维与丘脑底核、黑质相联系。) 13.维持觉醒状态的结构(P146):脑干上部的网状上行激活系统

06057生理心理学浙江省13年10月自考试题

浙江省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生理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不直接传递神经信息,但调节神经信息传递过程的效率和速率的化学物质称为 A.调质 B.激素 C.递质 D.因子 2.美国学者贝克西因为提出行波学说而获诺贝尔奖,行波学说是用来解释 A.电磁波传播 B.水波运动 C.神经传导 D.听觉编码 3.对面孔知觉最敏感的脑区是 A.颞上回 B.顶上小叶 C.梭状回 D.额中回 4.根据特征整合理论,对视野中各种特征并行加工的非意识活动属于 A.选择注意阶段 B.不随意注意阶段 C.前注意阶段 D.后注意阶段 5.学习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是 A.神经递质的传递 B.受体蛋白分子变构 C.核糖核酸的合成 D.离子通道的开放 6.慢性酒精中毒者的记忆障碍表现为 A.顺行性遗忘 B.逆行性遗忘 C.元记忆障碍 D.以上均有 7.失读症、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共同的行为表现是语言交际方面的障碍,它们的共同原因可能是 A.幼年轻度脑损伤 B.早年受虐经历 C.大脑皮层长距离神经纤维发育不足 D.大脑皮层灰质神经细胞发育不足 8.使动物70~90%时间处于觉醒状态的处理方式是 A.脑干以上横断 B.脑干中部横断 C.脑干下位横断脑 D.给脑干上部注入麻醉剂 9.海马损毁以后,动物和人变得 A.狂躁不安,暴怒不止 B.情感淡漠,退缩反应

C.恐惧焦虑,惊慌失措 D.无忧无虑,无所畏惧 10.同一个运动功能柱的神经元支配 A.同一个动作的运动 B.同一系列动作运动程序 C.同一块肌肉在同一关节上的运动 D.同一块肌肉在不同关节上的运动 11.两性人格差异的E-S理论认为男性 A.在E-S维度的E端 B.在E-S维度的S端 C.大脑白质相对较多而灰质相对较少 D.执行语言作业时两半球双侧激活 12.由感受野相同的各种特征检测功能柱组合成简单知觉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称为 A.超柱 B.多模式感知细胞 C.知觉柱 D.皮层柱 13.由腹侧通路实现的知觉加工包括 A.空间关系、长度、宽度、颜色 B.运动、空间频率、色调、物体方位 C.空间关系、空间频率、运动 D.长度、空间频率、色调、物体方位 14.联络区的多模式感知细胞的作用是 A.将视、听、嗅等多种感觉信息综合为复杂的知觉 B.实现同一种感觉通道中各种属性的综合反应 C.将颜色、形状、朝向、运动等基本特征整合成一个客体 D.以上均是 15.重复刺激时,朝向反应各种生理变化中最先消退的是 A.脑电α波阻抑反应 B.血管运动反应 C.眼动 D.皮肤电反应 16.“怪球范式”中的小概率事件引发明显的ERP成分是 A.MMN https://www.doczj.com/doc/414672240.html,V C.P3a D.N200 17.在初次应用新异刺激时出现于顶颞区的是 A.顶负波 B.顶正波 C.不匹配负波 D.不匹配正波 18.舞蹈、体操等熟练技巧的记忆属于 A.情景性表述记忆 B.语义性表述记忆 C.习惯性记忆 D.非表述性程序记忆 19.短时记忆生理基础在于 A.通道及受体蛋白分子变构 B.合成新蛋白质 C.突触生长 D.以上均是 20.电休克以后病人往往发生

生理心理学期末考试范围

生理心理学期末考试大纲 P6 脑损伤法中的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和药物损伤,简单易行效果明显,但都会使神经细胞溃变而无法恢复,故被称为不可逆性损伤。尤其是手术出血或者是继发性的神经组织病变从而引致更广的损伤,可能导致更严重的行为障碍,掩盖由脑局部损伤所引起的特异性障碍。扩布性阻抑、神经化学损伤和冰冻方法既不损伤脑细胞,也不容易发生继发性的周围组织病变,就能达到暂时性的机能切除;之后,皮层丧失的机能还能恢复,故被称为可逆性损伤。因此,他们不仅能用来研究皮层机能丧失所引起的行为变化,还可以用来追踪观察皮层机能的逆转过程,即机能丧失到恢复的过程。 P8 脑成像技术分为脑结构成像和脑功能成像两大类,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CT)和核磁共振技术(MRI)都可以测量人脑内部的三维图像,属于脑结构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和功能性磁共振技术(FMRI)能够对脑进行探测,获得脑进行高级功能活动时的动态三维图像,属于脑功能成像。 P52 具有相同功能性的皮层细胞,按照有规则的空间结构排列起来的构成柱状,被称为皮层功能柱。视皮层功能柱垂直于皮层表面,排列成片层结构。在同一“柱”内的神经元感受野特性几乎完全相同。 视皮层的基本单位——超柱 视皮层的基本结构功能单位是1mm见方、2mm深的小块。它包含一组对所有方位有用的方位片和一组对双眼有用的眼优势皮层(或许还有一组由表及里、垂直的、对不同的空间频率有用的空间频率片层)。这种基本单位称为超柱。超柱遍布皮层17个区。可以认为超柱的功能组织状态就是17个区的功能组织状态。视皮层中的超柱对投射在同一视野中的各种特征,如颜色、方位等,进行同时性或并行信息提取,并进行初步综合,构成简单视知觉的生理基础。 P67 在两个高级知觉通路中,一只经由V4区通向颞叶联合皮层的信息流向,主要处理形状、颜色和立体视觉信息,似乎关心目标是“什么(what)”的问题;该通路被称为腹侧通路或枕—颞叶通路,又叫做what通路。另外一只是有V5区通向顶叶联合皮层的信息流向,似乎主要分析同一情景中不同物体的空间结构,对于运动分析和空间关系知觉起到重要作用,似乎关系目标在“何处(where)”的问题;该通路被称为背侧通路或枕—顶叶通路,也叫做where通路。 P74 掌握三种失认症的定义和特点。 统觉视觉失认症:主要特征是患者的实力没有缺陷,但对于复杂的事物只能认识其个别特征,不能知觉事物的全部属性,因而无法辨认看到的事物。然而,如果如果让他们接触一个视觉上不认识的物体,他们常常能够马上说出物体的名字,这说明患者的理解力没有问题。 面孔失认症:属于常见的统觉视觉失认症。患者识别面孔的能力丧失。患者知道自己再看一张面孔,但是无法说出这是谁的面孔。他们看到的是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鼻子和一张嘴,却无法识别每个人的面部特征。患者保留了对熟人的记忆,听到他们说话后往往能认识他们。 联想视觉失认症:它不同于统觉失任症。联想失认症患者物体识别神经回路似乎是完好的,患者只是意识不到自己的知觉。

生理心理学 第一章

生理心理学 第一章 一、生理心理学的性质 1.定义:生理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行为的生理过程,特别是脑的工作机制,因而又被称为生物心理学或行为神经科学。 2.学科性质:生理心理学是介于生理学和心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3.基本方法: ①干预机体 ②干预行为 ③观察行为与机体变量的共变关系 4.研究生理心理学的根本目的:理解人类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起源、发展及其机制,并运用科学发现去改善人类生活或造福于其其他动物。 5.研究的视角和范围: ①行为类型:就是科学研究中所定义的行为模型 ②通过比较行为学的方法 ③从个体发育的角度 ④通过生物学技术与行为学整合的研究方法 二、生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 1.自然选择: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 2.行为选择优势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机能主义的概念 3.环境的强化学习:桑代克

四、神经系统发生变化的不同过程 ①增殖:非神经细胞转化为神经细胞 ②迁移:神经细胞移向指定位置 ③分化:神经细胞演变成不同功能的神经元或胶质细胞 ④突触生长:神经纤维之间建立联络 ⑤凋亡:部分神经细胞被死亡基因调节导致程序性死亡 ⑥突触重建:一些神经元突触死亡并再建立新的突触联络 前四个过程在出生前完成,后两个阶段以出生前后为主,但突触重建在出生后可保持更长时间。 五、脑发育的特点 1.从脑重的变化来看,在出生后的0-5岁脑的重量有个显著的增长 2.从发育的一般顺序上看,感知觉先于运动,运动先于语言,语言先于其他复杂的认知功能 3.脑的形态发育研究表明: ①人类出生后11个月,视觉皮层突触密度迅速增加,1岁时达到最大值 ②出生后听觉皮层突触密度与视觉功能同步增长,4个月后达到较高水平,一直持续到4岁时达到最大值 ③而与语言等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的前额叶突触密度,在5岁左右才达到最大值。 修剪完成后的大脑皮层的有效突触或灰质皮层的增加,认知功能提高的关键:7岁左右时大脑皮层越厚,智力程度越低

生理心理学2001-2011年(浙江)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生理心理学课程代码:06057 一、单项选择题 1.1874年,( B )发现了“语言感觉区”。 A.布罗卡 B.维尔尼克 C.拉施里 D.巴甫洛夫 2.根据大脑皮层细胞层次不同,可将皮层分为古皮层、旧皮层和占大脑皮层90%左右的( A ) A.新皮层 B.灰质 C.髓质 D.中央皮层 3.脑的电现象可分为自发电活动和( B )电活动两大类。 A.引导 B.诱发 C.叠加 D.其他 4.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外钠离子浓度较高,细胞膜内钾离子浓度较高。这类因膜内外带电离子浓度差造成膜内外大 约负70至90毫伏的电位差,称之为( D )电位。 A.动作 B.去极化 C.反极化 D.静息 5.正前方的物体从远处移向眼前时,为使其在视网膜上成像,两眼视轴均向鼻侧靠近,这称为( A ) A.辐合 B.分散 C.共轭运动 D.调节反射 6.存在许多记录和研究眼动规律的方法。传统的方法是( B )描记术,近年来更出现了许多精密的专用眼动仪。 A.通用眼动仪 B.眼电图 C.多导生理仪 D.EOG仪 7.对感受野施以光刺激引起神经节细胞单位发放频率增加的现象称为( A )反应。 A.开 B.闭 C.诱导 D.聚合 8.对视觉信息特征的提取,存在两种功能柱理论,分别为特征提取功能柱理论和( D )功能柱理论。 A.颜色 B.眼优势 C.方位 D.空间频率 9.浅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和( C )等,它们的感受细胞都分布在皮肤中。 A.痛觉 B.本体觉 C.温度觉 D.运动觉 10.( D )是一种神经心理障碍,患者意识清晰,注意力适度,感觉系统与简单感觉功能无恙,但却不能通过该感觉 系统识别或再认物体,或该物体不能形成正常知觉。 A.遗忘症 B.MBD C.巴金森氏症 D.失认症 11.( B )在他1938年发表的专著中系统地总结了操作条件反射的动物学习模式和学习规则。 A.巴甫洛夫 B.斯金纳 C.布罗卡 D.维尔尼克 12.( D )是简单运动条件反射和快速α条件反射形成中最基本和最必要的脑结构。 A.大脑 B.间脑 C.中脑 D.小脑 13.1966年,罗莫发现电刺激内嗅区皮层向海马结构发出的穿通回路时,在海马齿状回可记录到细胞外的诱发反应。 如果电刺激由约100个电脉冲组成,在1至10秒内给出,则齿状回诱发性细胞外电活动在5至25分钟后增强了2.5

生理心理学复习大纲详解

《生理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1. 生理心理学的定义(研究方向)是什么? 答: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学科,研究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即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而产生心理现象的物质过程的科学。生理心理学以脑为中心,研究心理的生理机制或行为的生理机制。 2. 生理心理学的实验方法都有哪些?用于人群的研究都有哪些? 答:①脑立体定位技术:找到要损毁或研究的脑内部位。用于:脑内刺激,脑内核团给药,脑内电信号记录,脑内物质(神经递质)的测定等。 ②脑损伤法: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扩布性阻抑,冰冻方法,神经化学损 伤等。 ③刺激法:电刺激法(如恒流刺激),化学刺激法(神经递质的激动剂或拮抗剂)。 ④电记录法:自发电活动(脑电图和脑电地形图)和诱发电位;胞内电位,胞外电位。 ⑤生物化学分析方法:神经递质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荧光检测, 紫外检测),推-挽灌流,脑内微透析术;mRNA的检测用原位杂交的方法等。分子遗传学技术:行为遗传学,反向遗传学,用相关基因敲除的动物研究整体动物的行为。基因芯片(不同行为的动物某个脑区基因表达的差异)。 ⑥行为学的方法:(1)基本行为:摄食,饮水行为(进食,饮水的时间和数量,内分 泌变化等);防御行为的行为模式:常常采用跳跃行为,跳跃次数和高度;性行为:如爬背行为,雌性动物的脊柱前凸等;睡眠行为:睡眠时间长短和眼动情况以及生化物质变化情况。(2)经典条件反射。(3)操作式条件反射。(4)特殊行为。 ⑦形态学的方法:荧光显微镜,行为异常伴随的脑部结构形态的异常,树突棘的稠密。 ⑧脑成像技术:CT, PET, fMRI。 其中,刺激法、电记录法、行为学方法和脑成像技术可以用于对人群的研究。 3. 大脑分为哪些部分?大脑皮层分为哪些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①大脑分为六部分:端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和小脑。中脑、脑桥和延髓合称为脑干。 ②大脑皮层又可以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③颞叶:听觉功能,和记忆有关。枕叶:视觉功能。顶叶:躯体感觉功能。额叶:躯 体的运动功能。前额叶皮层和颞叶、顶叶、枕叶皮层之间的联络区与复杂知觉、注意和思维过程有关。 4. 边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答:①边缘系统:大脑的底面与大脑半球内侧缘的皮层-边缘叶(包括胼胝体下回、扣带回、海马回及其海马回深部的海马结构),及皮层下一些脑结构,如丘脑、乳头体、中脑被盖等,共同构成边缘系统。 ②功能:内脏功能和机体内环境的高级调控功能。情感、情绪的调节中枢。 5. 上行网状激活(激动)系统的功能? 答:上行网状激动系统:包括向脑干网状结构的感觉传入,自脑干网状结构向间脑的上行投射,以及从间脑向大脑皮质的广泛投射。上行网状激动系统携带的上行冲动是“非特异

生理心理学

生理心理學定义:探讨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第二章第一节 一、【神经递质】是指从神经末梢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对其靶细胞产生兴奋或抑制效应的化学物质。但并不是所有从神经末梢释放的物质都可以称为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的作用:通过与受体分子的特定部位结合位点的接触达到的:①引起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去极化EPSP),达到一定强度可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②另一种引起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超极化IPSP),这种电位使突触后膜兴奋性降低,阻碍下一个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 二、神经元 神经元的内部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内含染色体)、线粒体(生成ATP)、细胞骨架、酶神经元的分类:根据树突和轴突与胞体的关系不同,分为三类:①多级神经元:发出一根轴突,多树突。②双极神经元:发出一根轴突,另一方发出一根树突。③单极神经元:只发出一个分支。 根据神经元的功能不同,可将神经元分成三种:①感觉神经元—又称传入神经元,收集环境中的信息,将神经冲动传向中枢,多为单极神经元。②运动神经元—又称传出神经元,将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控制着肌肉的收缩,多为多级神经元。③中间神经元—连接前两者,接受其他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然后再将冲动传递到另一神经元,多为多级神经元。人体中99%以上的神经细胞是中间联结神经元。它们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起着联络作用,,同时还接收、处理并中转全身传来的信息。 三、【神经胶质】中枢神经系统最重要的支持细胞,比神经元多5-10倍,像胶水一样把CNS黏在一起,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 胶质细胞的作用:①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支持细胞;②包裹神经元使其固定在合适位置,并且为它们提供生命所需的营养物质和传递信息所需的化学物质;③使神经元彼此隔开,以免信息短路;④清理并消除因疾病或受伤而死亡的神经元。 胶质细胞的分类:①星形神经胶质细胞,是胶质细胞中体积最大的一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游走,吞没并消化死亡的神经元残骸,即噬菌作用。在组织损伤时生成伤痕组织。具有转运代谢物质的作用,使神经元与毛细血管之间发生物质交换。②少突神经胶质细胞,呈串珠状,分布在神经元胞体附近和神经纤维周围。主要功能是为轴突提供支持,通过产生髓鞘把多数的轴突彼此隔离。(髓鞘:80%脂质,20%蛋白质,非连续,无髓鞘部分轴突称朗飞氏结。)③小神经胶质细胞:最小的神经胶质细胞。具有吞噬作用,是大脑免疫系统的代表,保护大脑不受微生物侵袭。当大脑受到伤害时,它们是炎症反应的主角。 四、【血脑屏障】在血液和大脑周围的液体之间存在一个屏障,由血管的内皮细胞生成,由大脑中的毛细血管壁构成。是选择性通透。能阻止病原体及大分子物质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保护作用。 第二章第二节 一、神经信息传递:1.由三个神经元和一块肌肉组成的撤回反射:刺激→树突→轴突末梢→感觉神经元的轴突终扣释放递质→中间神经元释放递质→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连接神经和肌肉→肌细胞收缩。2.阻断的作用,这个环路说明了两种趋势的竞争。 二、动作电位传导的规律:1、全或无法则:只有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才能引起动作电位。动作电位过程中膜电位的去极化是由钠通道开放所致,因此刺激引起膜去极化,只是使膜电位从静息电位达到阈电位水平,而与动作电位的最终水平无关。因此,阈刺激与任何强度的阈上刺激引起的动作电位水平是相同的,这就被称之为“全或无”。根据刺激的强或弱只能产生收缩或不收缩两种反应,收缩的大小并不随刺激的增强或减弱而发生改变。动作电位或者不产生,或者产生额定强度的动作电位。一旦产生,它将沿着轴突一直传导至末端。在传导过程中,动作电位的强度总是保持不变。2、频率法则:通过动作电位激发频率表达变化的信息。高频率的动作电位激发高强度的肌肉收缩;高强度的刺激(强光线)将产生眼神经高频率的激发。3、跳跃传导:信息在髓鞘包裹着的轴突中传递的较快,然而髓鞘并不覆盖整个轴突,在覆盖处还有郎飞氏结。跳跃性传导即发生在动作电位的郎飞结和静息的郎飞结间。有髓鞘神经纤维及其跳跃式传导是生物进化的产物,高等动物以轴突的髓鞘化来提高传导速度。 三、神经递质开通离子通道的两种方式:①直接方式—促离子型受体:此受体对乙酰胆碱非常敏感,并

《生理心理学》考试试题

《生理心理学》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前六题每题3分,共20分) 1. 失语症(aphasia) 2. 假雌雄同体 3.运动单位: 4.注意: 5.联想式学习: 6.功能侧向化: 7.性变态:(2分)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突触传递特性描述错误的是: A 突触延搁 B 突触加速 C 时间性总和 D 空间性总和 2.关于突触传递空间性总和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可以产生动作电位 B 可以产生超极化 C 动作电位的产生与阈电位的高低有关 D 结果不会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3.下列不属于亲代谢型受体的特点是 A 作用特点:迅速,短暂 B 调节代谢,影响蛋白合成等 C 信号转导需要通过第二信使 D 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 4.多巴胺合成的限速酶是 A 酪氨酸羟化酶 B 多巴脱羧酶 C DAβ-羟化酶 D 苯乙醇胺氮位甲基移位酶 5. 中枢兴奋剂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突触功能的影响不包括 A 减少多巴胺再摄取 B 促进多巴胺递质合成 C 激动突触后膜多巴胺受体 D 增加突触间隙多巴胺的浓度 6.下列属于神经垂体分泌的激素是 A 催乳素

C 生长激素 D 黄体生成素 7.长骨骨骺闭合以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可引起 A 柯兴氏综合征 B 肢端肥大征 C 巨人征 D 席汉氏综合征 8、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部位为 A 周边部 B 正中央部 C 黄斑区 D 视乳头 9、视网膜主要的细胞排列由外向内依次为 A 色素细胞层-感光细胞层-双极细胞层-神经节细胞层 B 感光细胞层-色素细胞层-神经节细胞层-双极细胞层 C 感光细胞层-色素细胞层-双极细胞层-神经节细胞层 D 双极细胞层-色素细胞层-神经节细胞层-感光细胞层10.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是 A 视黄醛 B 视蛋白 C 维生素A D 视紫红质 11.神经节细胞和外侧膝状体神经元的感受野 A 同心圆式结构 B 平行带状结构 C 椭圆形结构 D 三角形结构 12.听觉的感音换能的装置位于 A 鼓膜 B 前庭 C 耳蜗 D 半规管 13.声音知觉过程中声音的频率决定了声音的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节奏 14、关于疼痛的生理意义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是伤害刺激引起的不愉快的感觉体验 B 伴有情绪反应、植物神经反应 C 导致组织损伤,对机体产生负面影响,不属于保护性反应 D 具有信息交往的意义 15、下列不属于脊髓牵张反射的是

生理心理学-(李新旺)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即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而产生 心理现象的物质过程的科学。生理心理学正是以脑为中心,研究心理的生理机制或行为的生理机制。 2.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因此,研究并揭示 心理现象产生过程中有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它的高级部位——大脑的活动方式,是生理心理学的主要任务。 3.研究生理心理学的意义:第一,生理心理学为科学心理学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在 解释心理的实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的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这门学科对心理科学的发展必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第二,人类的科学事业正在面临着物质的本质、宇宙的起源、生命的本质和智力的产生四大问题的挑战。这四大问题的最后一个,也是最困难的一个:智力是如何由物质产生的,正是心理科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智力的产生,生理心理学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第三,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能够为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好的思路。第四,研究生理心理学的巨大动力和这门学科的生命力,还在于它是对人类自身的心理活动进行寻根究底的。第五,生理心理学能够为许多实践领域服务,尤其是为人类的医疗卫生事业服务。 4.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 ●脑立体定位技术 ●脑损伤法 ●原理:大脑皮层机能定位说、大脑皮层机能等势说 ●具体方法:不可逆损伤: 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 ●可逆损伤: 扩布性阻抑冰冻方法神经化学损伤 ●刺激法(电刺激法,化学刺激法)原理:任何心理和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的兴奋所引起,电刺激和化学刺激可以代替外部刺激。 ●电记录法:原理:神经系统的兴奋是以生物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生物化学分析法原理:机体活动受化学物质的影响(递质、受体),并且能改变体内化学物质的含量。 ●分子遗传学技术:原理:基因控制化学物质的合成。 ●脑成像技术:定义:通过成像技术记录脑活动的部位和功能变化。分为结构成像 和功能成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波谱、脑电图、事件相关电位、CT、PET。 第二章注意 注意的神经网络:警觉网络、定向网络、执行网络 网状结构上行系统:1)上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的功能:蓝斑内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的活动能够提高动物的警觉水平——注意周围环境的能力增强。蓝斑—皮层NE耗竭能够导致注意功能的障碍。2)上行多巴胺系统的功能:中脑边缘DA系统激活行为反应,获得强化物。中脑纹状体DA竭耗会导致反应的正常加速效应被取消,在反应准备过程中的作用。3)上行胆碱能系统的功能:中枢胆碱能系统的功能是影响大脑皮层的唤醒水平,乙酰胆碱拮抗剂能够降低代表皮层唤醒的脑电活动,而其激动剂能够提高皮层的脑电活动。上行胆碱能系统的作用机制:一种可能性是胆碱能投射通过提高新意刺激的作用,帮助了刺激在皮层水平的加工,另一可能是通过提高信号/噪声比的机制而起作用。4)上行5—HT系统的功能:5-H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