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含解析)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四部分,全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炫.耀(xuàn)筵.席(yán)顷.刻间(qǐng)悄.无声息(qiāo)

B. 贫瘠.(jí)拙.劣(zhuó)不更.事(gēng)穿红着.绿(zhuó)

C. 拮据.(jū)忖度.(duó)刽.子手(kuài)转弯抹.角(mò)

D. 船坞(wù)创.伤(chuāng)胳.肢窝(gā)载.入史册(zǎi)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注意常见同音字、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容易读错的字,包括形近而音不同的字和声旁已不代表读音的字;二是多音多义字,音随义移。

A项,“悄无声息”的“悄”读qiǎo;

B项,“拙劣”的“拙”读zhuō;

C项,“刽子手”的“刽”读guì。

故选D。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把握中国思想文化的荦荦大端,从中汲取精髓并加以淬炼,一定能为新时代文艺创作提供丰厚底蕴和淋漓原气。

B. 玛丽·居里在《我信念》中袒露了心声:“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受益匪浅,而当他溘然长逝之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

C. 在遵规守纪者心目中,“物之来者自不能遁其妍媸矣”,什么鬼域伎俩都无所遁形。而不知腐者如果“自蒙双目”,自欺欺人,终将身陷囹圄悔当初。

D. 不知荣枯了几世几劫的骆驼刺、梭梭草突然间兴奋了起来,它们疯狂地挥舞着干瘪的臂膀,如癫如狂;它们歇斯底里地向着苍穹呐喊着,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渲泄着桎梏了一冬的郁闷,

迎接新生活的到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辨析汉字字形的能力,学会识别形似字、音近字,根据字形、意义来准确记忆和辨析,坚持向字典学习汉字,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A项,“原气”应为“元气”;

C项,“鬼域”应为“鬼蜮”;

D项,“渲泄”应为“宣泄”

故选B。

【点睛】据义别形形随义定,是汉字的基本特点,要辨析字形正误,一切当从字的意义下手、考虑。据义别形的技巧:①字形结构分析法。汉字当中,有若干是形声字、会意字、指事字等,它们的表意性很强。剖析字形特点,或者说是剖析汉字的造字方法,推知汉字的意义,从而为我们辨析别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②词语结构分析法。现代汉语中有不少联合式的词语,对这类词,可根据前后位置的关系,推知相对应的字词的词义,从而帮助我们辨析字形。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哈佛大学的校训:“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以真理为友。”正是基于

..这样的校训,哈佛大学培养了大量杰出的哲学家、科学家和作家。

B. 我的同事老吕收藏报纸,细大不捐

....,甚至连广告版在他眼里都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说他是“老报童”,毫不为过。

C. 今天,当我们向这些无私奉献的科学家致敬时,我们更希望包括汽车在内的所有中国制造

业都能具体而微

....,学习大师身上的大国匠心。

D.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秉性不同关系不大,还能互补,价值观不一样很难交为朋友。

许多人觉得薛宝钗最配贾宝玉,宝玉偏不喜欢。无它,话不投机半句多

.......。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的能力。辨析词语时,要注意辨析近义词语的细微差异。要注意从对象、程度、褒贬、范围、侧重点等方面认真加以揣摩。

A项,“基于”,由于、根据的意思。语境中,把它与“校训”搭配,使用恰当。

B项,“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语境中形容老吕什么都

收藏,使用恰当。

C项,“具体而微”,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语境中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D项,“话不投机半句多”,彼此心意不同,谈话不能相契,干脆就沉默不言。薛宝钗与贾宝玉两人想的不在一处,此处使用恰当。

故选C。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春节过后,航空市场转入淡季,机票价格迅速跳水,一些人选择此时出游。显然,机票价格是人们是否选择这种出游方式的首要原因。

B. 为深入研讨新高考背景下普高优质特色发展的新策略、新途径,全面促进和丰富普高办学内涵,决定召开全区普通高中教育会议。

C.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王子虚通过查阅100多本教材和资料,撰写了一份近30000多字的《中学语文教材语言规范分析报告》并在《中国语文》上公开发表。

D. 企业服务热线是消费者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它影响着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程度,承担着消费者咨询、业务受理、售后服务与投。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B项,“促进”与“内涵”搭配不当;

C项,“近30000多字”,“近”与“多”同时使用,不合逻辑;

D项,成分残缺,应在“投诉”后加“的重要功能”。

故选A。

【点睛】病句辨析的几种方法:

①语感检查法,辨析病句,可以依靠预估,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重复都可用此法;

②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用此法;

③类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句不正确;

④逻辑分析法,就是从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

⑤寻找标志法,就是抓住病句中一些明显得语音标志。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杨绛先生为人所尊崇,并不在于她有一位杰出的夫君——她曾因钱钟书先生写作《围城》而甘做“灶下婢”,①___________。她创作的剧本、小说、散文,她翻译的作品,②___________。无论是在哪个年代,无论际遇如何,无论外界如何喧,③___________,笔耕不辍,这才有了她92岁时出版的《我们仨》,才有了她96岁时成书的《走到人生边上》。

【答案】 (1). 而在于她自身所取得的成就 (2). 早已载入文化史册(只要谈到作品很优秀便可得分) (3). 她都淡然处之(或者谈到坚持)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前文“并不在于”,第②空注意后面的“《我们仨》等”第③空注意前文“如何的喧嚣”。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如此题中的“而在于”“载入文化史册”在前后文都有相应的类似或语意相反的提示性的词语。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用一句话归纳以上照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2)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很少有笑容,而照片中的祥林嫂却满面春风地出现在鲁镇,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100字,

【答案】(1)鲁迅笔下人物阿Q、祥林嫂在鲁镇吸引众多游客。

(2)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生活中辛亥革命后,那时的中国是封建落后的,祥林嫂再次守寡后,儿子又被狼叼走,受尽了人们的白眼和羞辱,因此,很少有笑容。而照片中的祥林嫂生活在新时代,衣食无忧,受人关怀,因此满面春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

(1)画面中最前面的两个人是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和阿Q,他们面带笑容向身后的许多游客介绍景点。游客们面带笑容看着他们,有的还拿着手机录像。

(2)分析比较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与图片中的祥林嫂精神状态的不同,可结合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和照片中的祥林嫂所生活的时代,分析人物在不同时代中人们对她的不同态度。不同的态度致使人物的境遇、心情不同。

【点睛】图文转换题技法点拨

1.仔细读图,准确捕捉信息。

对试题中的图表要认真观察,先对图表资料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其主题。要通过整体阅

读,搜索有效信息。对于表格,要找出其中所含的信息,如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对于流程图,要抓住其中的时空、逻辑顺序等。

2.查找变化,找到比较角度。

查找变化,是审察图表中比较对象在不同的阶段里的变化,例如数字的增减等。找到比较角度,是比较的开始,也是关键的一步,就是找到两个或多个说明对象的比较点,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再按题目要求归纳概括。

3.把握要求,简要归纳概括。

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题目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因此,分析题目要求和图表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要正确分析图表中的内容,重点分析说明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要注意其相同点、不同点、变化及其趋向等,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事物的特点及发展的规律等。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以“工匠精神”锻造文学语言

朱中原

文学界存在一种误解,认为文学创作就是虚构故事,把故事编得好看就够了,似乎越来越少有人提及文络化、娱乐化用语的大量运用,使得文学语言渐有粗鄙化、简单化和平庸化之嫌。对叙事文学而言,构思故事当然是必要的,但故事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语言是文学的全部肌体,是文学的活的灵魂。

文学之美首先体现为语言之美。一个成熟的作家,首先应该是一个语言使用的方家。作家贾平凹每天练笔,三五个句子,随时想到随时写。其实文学语言就是这么积淀来的。语言积淀另一个重要途径是阅读文学经典。对于有志于文学者来说,读文学经典,关键在品出语言的味道、语言的魅力、语言的美感。

古往今来的经典文学作品,往往一开头就能见出作家语言功力的高低和语言风格的取向。

鲁迅的语言体系,《故乡》,开头一段写景,即用了大量具有拟人化特征的词组:深冬、阴晦、冷风、呜呜作响、篷隙、苍黄、荒村、活气、悲凉。这寂静的荒村,马上就活起来了,具有了某种人格化的特质。鲁迅的语言体系,是对绍兴官话和现代白话的融会与改造,虽已属纯然的现代白话,但这白话,并非一般的俗语和口语,而是经过高度修饰、提炼和改造了的文学语言。鲁迅对现代白话进行了文学的塑造,并形成了自己风格鲜明的语言范式。

与之相异,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长于情景跳跃式和时空交错式的语言。《百年孤独》

的开篇就为我们呈现了这样一种荒诞式的情境:“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马尔克斯将过去、现在和未来发生的事在一句话中呈现,以这种荒诞叙事为开端,奠定了《百年孤独》整个的文学基调。此种突兀的文学语言,在《百年孤独》中比比皆是。

文学大师就好像建筑巨匠,一定对语言有一种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反观我们的语言态度,一个越发明显的事实是,我们的文学语言乃至生活语言,似乎正变得越来越贫乏、干瘪,汉语本身的简洁之美、音律之美和灵动之美,已然十分难得。比如表示看这个动作的词汇,今天的文学作品中,一般只有三五种,而在古代汉语中,则有数十种之多,诸如睨、瞟、瞄、眨、瞪、眺、睬、瞥、盯、睹、瞭、眦、瞋、眴、睇、觑等等,且不同词汇皆有微妙的动作差异,生动形象,姿态万千。

那么,如何让文学语言变得鲜活、灵动、丰富呢?文学语言不应丢弃汉语的深厚传统,要善于从现代书面语、地域方言、古代汉语、日用口语等多种语言形态中汲取鲜活丰富的活性元素,熔铸为自成一体的特色文学语言。就贾平凹的小说语言,多游走于现代白话、关中话、陕南商州话和古语之间,于《红楼梦》语言借鉴尤多,又汲取了张爱玲的小说语言,近则与沈从文、孙犁相衔接,再加上他的勤奋练笔,于是锻造出了贾氏独特的文学语言。

优秀的文学语言,一定是在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语言基础上的融会贯通和自我创造,需要一种几十年如一日地平凡劳作的“工匠精神”,语言上没有这样的硬功夫,文学精品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选自2017年8月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7.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叙事文学必须构思故事,而故事通过语言讲述,作为文学肌体的语言,才是叙事文学的重心。

B. 如果不经过高度修饰、提炼和改造,鲁迅作品的文学语言就很难形成自我鲜明的风格。

C. 优秀的文学作品,必定是在对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语言融会贯通基础上的自我创造。

D. 只要把故事编得好看,而且还有语言上的硬功夫,这样文学精品就不会是空中楼阁。

8.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把文学创作不重视锻造文学语言作为立论前提,进而明确了语言对于文学的重要意义。

B. 文章把文学大师与建筑巨匠进行类比,援引古今中外实例,充分论证了一个成熟的作家是语言使用方家的观点。

C. 文学语言要从多种语言形态中汲取鲜活丰富的活性元素,熔铸并自成一体,贾平凹独特的

文学语言是最好的明证。

D. 对于锻造文学语言,文章先提出问题,接着具体分析,最后明确解决的办法,层次分明。

9. 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以“工匠精神”锻造文学语言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答案】7. B 8. B

9. ①勤奋练笔。②大量阅读文学经典。③继承语言的深厚传统。④善于从多种语言形态中汲

取丰富的活性元素,熔铸为自成一体的特色文学语言。

【解析】【7题详解】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

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

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

等等。

A项,“作为文学肌体的语言,才是叙事文学的重心”无中生有,于文无据。原文的表述是“对

叙事文学而言,构思故事当然是必要的,但故事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语言是文学的全部

肌体,是文学的活的灵魂”。

C项,“优秀的文学作品,必定是……的自我创造”曲解文意,原句是“优秀的文学语言,一

定是在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语言基础上的融会贯通和自我创造”。“文学语言”非“文

学作品”。

D项,“只要……而且……这样文学精品就不会是空中楼阁”说法绝对,“把故事编得好

看”“有语言上的硬功夫”只是文学精品形成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

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项,“充分论证了一个成熟的作家是语言使用方家的观点”表述错误。信息来自第六段第一

句,应是论证了文学大师对语言要有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

可分析第2段“三五个句子,随想随写。其实文学语言就是这么积淀来的。语言积淀另一个重要途径是阅读文学经典。对于有志于文学者来说,读文学经典,关键在品出语言的味道、语言的魅力、语言的美感”等句,即可分析出锻造文学语言的途径为勤奋练笔和大量阅读文学经典。可分析7段“文学语言不应丢弃汉语的深厚传统,要善于从现代书面语、地域方言、古代汉语、日用口语等多种语言形态中汲取鲜活丰富的活性元素,熔铸为自成一体的特色文学语言”等句,即可分析出锻造文学语言的途径还有善于从多种语言形态中汲取丰富的活性元素并熔铸为自成一体的特色文学语言。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

(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

(2)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

(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

(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需要认真甄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盲厨师

【俄】帕乌斯托夫斯基

1786年的一个冬天的傍晚,维也纳近郊一间小木屋里,一个盲眼的老人——杜恩伯爵夫人从前的厨师快要死了。花园里堆满了被风吹落的腐朽的树枝,一条带链的狗像主人一样奄奄一息,衰老得不能吠叫了。

几年前,厨师被炉子的热气熏瞎眼睛后,和18岁的女儿玛丽亚住到这里。小屋里只有一张床,几条跛脚板凳,一张粗笨的桌子,一个布满裂缝的洋磁罐,还有一架非常古旧的翼琴。

玛丽亚替父亲擦洗身子,穿上干净的衬衫,老人说:“我不能叫牧师,但死前我要洗净自己的灵魂。”

“那怎样办呢?”玛丽亚问。

“到街上去,”老人说,“请求你碰到的第一个人来听临终者忏悔。他不会拒绝。”

“我们这条街这样荒凉……”玛丽亚喃喃地说,披上头巾出去了。

街上空旷无人,风把落叶吹刮得满街跑,阴霾的天空下着冰冷的雨点。

玛丽亚长久地等待着。有人沿着围墙走来,她走上去把父亲的请求说出来。

“好吧,”那人说,“我不是牧师,但是也一样。”

他们进了屋子。身材瘦削矮小的陌生人把淋湿的斗篷放在凳子上。烛光把他的黑坎肩、透明的钮扣和饰有花边的衣领照得闪闪发亮。

陌生人很年轻,顽皮地摇晃着脑袋,很快把凳子移近床边。

“您说吧!”他说,“我不借上帝的权力,用我从事的艺术的力量,使你在生命最后获得轻松,并卸下心灵重负。”

“我干了一辈子活,直到眼瞎,”老人喃喃地说,“妻子玛尔达得了肺病,医师开了各种贵重的药,我没钱,就偷了伯爵夫人一个小小的金盘子卖了。现在回想起心里很难受,我向女儿隐瞒着:教她不要动别人桌上一点点小东西。”

“伯爵夫人的仆人中有谁为这件事吃过苦头吗?”陌生人问。

“没有。”老头哭了起来,“如果知道黄金对玛尔达没有帮助,我何必偷呢!”

“你叫什么名字?”陌生人问。

“约翰·梅叶尔,先生。”

“约翰·梅叶尔,”陌生人说,“你做的这件事不是罪过,不算是偷窃,相反,算是你对爱情的功劳。”

“阿门!”老头喃喃道。

“阿门!”陌生人重复道,“现在告诉我你最后的心愿吧!”

“我希望有人能照顾玛丽亚。”

“我来照顾。你还希望什么?”

“我想再一次看到玛尔达,就像年轻时遇见她的样子。想看见太阳,看见花园百花齐放的春天。”

“好吧,”陌生人站起来,走近翼琴。

突然间急速的声响在小屋内散开,仿佛千百颗玉珠被抛到地板上。

“听吧,”陌生人说,“听吧,看吧!”

他弹起来了。烛火的光焰在他发黑的眼睛里摇晃。

翼琴多年来第一次放声歌唱,声音充满了小屋,响彻整个花园。那只老狗从窝里爬出来,轻轻地摇着尾巴。

“我看见了,先生!”老人欠起身,“我看见和玛尔达相会的那天,她因为慌乱打翻了一罐牛奶。这是冬天,在山上。天空像深蓝色玻璃般透明,玛尔达笑了,她笑了。”

“你看见了吧?”陌生人边弹边说,“黑色的夜变成蓝色,又成了蔚蓝;温暖的阳光射

下来,古树已开放白花。苹果树的花,像大朵的郁金香。阳光射在石头院墙上,把墙烤暖了,

冒着热气。天空更高、更蓝、更加壮丽,一群群鸟儿从维也纳上空飞向北方。”

“这些我统统看见了。”老人喊了一声。

翼琴更庄严地歌唱着,好像千百个人在欢呼。

“先生,”玛丽亚说,“这些花不像郁金香,是苹果树,今夜才开了花。”

“打开窗户吧,玛丽亚。”老人请求道。

玛丽亚打开窗户。冷空气冲进来。陌生人弹奏得轻柔而缓慢。

老人倒在枕头上,贪婪地呼吸着,手在被子上摸索着。玛丽亚向他扑去。陌生人停止了

弹奏。他凝然不动地坐在翼琴旁,好像被自己的音乐迷住了。

玛丽亚大叫一声。陌生站人了起来,走到床前。老人喘息着说道:

“我像许多年以前那样清楚地看到了一切。但我不愿意不知道你的名字就死去!”

“我叫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陌生人回答道。

玛丽亚离开床边,双膝几乎着地,深深地向这位伟大的音乐家行礼。

当她直起身子时,老人已经去世了。朝霞在窗外显得通红,红光下呈现出铺满了雪花的

花园。

(有删改)

10. 小说开头和结尾的景物描写,对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1. 概括盲厨师的性格特点。

12. 作者是如何展示音乐家高超的演奏技艺的?请作简要分析。

13. 能不能把小说的题目改成“莫扎特”?

【答案】10. ①开头的景物描写,渲染了凄凉的气氛,暗示了人物的悲剧命运;②结尾的景

物描写,暗示了盲厨师灵魂得到洗涤和升华,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③首尾不同色调

的景物描写,先抑后扬,反差强烈,暗示了小说的主题。

11. ①心地善良、正直朴素;②穷困潦倒、地位卑微;③坚守真爱、憧憬美好生活;④人格高尚。

12. ①运用比喻、通感和联想等修辞手法。如“突然间急速的声响在小屋内散开,仿佛千百

颗玉珠被抛到地板上”,运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声音圆润清脆的特质,节奏急促繁密。②通

过写老人和狗听到音乐后的反应,侧面烘托莫扎特音乐感人肺腑的力量,可谓技艺高超。

13. 观点一:不可以。因为文章以盲厨师的逝去为线索展开情节,颂扬盲厨师自我忏悔、自我救赎的品质,表现了他对亲人的关爱,体现了人世间最普通情感的不普通感受,体现了人性的力量。而莫扎特则是作者为了完成老人洗净自己灵魂而写人文本的人物,与盲厨师相比是次要人物。

观点二:可以。 因为从全文来看,莫扎特确实是作者着墨较多的一个人物,虽是最后出场,但他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作者思想的一个寄托,他通过自己所从事的艺术力量来洗净盲厨师的灵魂,用音乐特有的魅力,使之得到安息。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景物描写的作用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开篇景物描写,首段作用:结构上,它起铺垫作用;景物描写上看,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渲染气氛。

开头景物描写“花园里堆满了被风吹落的

腐朽的树枝,一条带链的狗像主人一样奄奄一息,衰老得不能吠叫了”与“盲眼的老人--杜恩伯爵夫人从前的厨师快要死了”的情境相呼应,以景物的萧条渲染了凄凉的气愤,暗示人物的悲剧命运。结尾景物描写“朝霞在窗外显得通红,红光下呈现出铺满了雪花的花园”,是一幕美好的画面,温暖而充满魅力,照应前文老人因忏悔、听音乐而重新回味人生的美好瞬间的情节,暗示他的灵魂得到了洗涤,首尾景物色调的不同,形成了前后反差,暗示了主题。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从他的忏悔“妻子玛尔达得了肺病,医师开了各种贵重的药,我没钱,就偷了伯爵夫人一个小小的金盘子卖了。现在回想起心里很难受,我向女儿隐瞒着:教她不要动别人桌上一点点小东西”可见,他是个善良贫穷而正直的人,迫不得已偷了一个金盘子,心中一直愧疚,教育孩子不要动别人的东西,可见善良;为妻子而偷窃,可见他对爱情的坚守。要求打开窗户,感受美好的人生,可见他追求美好生活。他临死前忏悔,希望得知陌生人的名字,体现出他高尚的人格。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鉴赏描写技巧的能力,人物活动描写,本题指音乐家演奏技艺的描写,可以运用修辞及多种描写方法来进行,注意其运用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

作者运用多种修辞以及多种描写方法来展示音乐家高超的演奏技艺的。文中通过狗的反应“那只老狗从窝里爬出来,轻轻地摇着尾巴”,老人的感受“我看见和玛尔达相会的那天,她因为慌乱打翻了一罐牛奶。这是冬天,在山上。天空像深蓝色玻璃般透明,玛尔达笑了,她笑了”来侧面烘托其琴技的高超;“突然间急速的声响在小屋内散开,仿佛千百颗玉珠被抛到地板上”运用比喻和通感,直接描写了琴声的动听。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标题艺术鉴赏开放式探究题。答案不唯一,可就是否有助于突出形象、主题,是否是文章的线索,或概括主要内容,或制造悬念,或讽刺,或双关等进行鉴赏。再指出替代标题的不足。

本题开放式作答,先确定观点,如认为不可以,则可从文章主要描写盲厨师,通过他的临终忏悔,来表达对普通人高尚善良灵魂的赞美,莫扎特在文中不是主角,而是一位工具性人物,故改名偏离了文章主题。如认为可以,则可认为莫扎特是文中重要情节和主旨转换的关键人物,是他用音乐让老人洗涤了灵魂。

【点睛】人物形象分析类做法即通读全文,把握与人物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人物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人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人物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人物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筛选归纳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与众不同之处等)。要概括与主要情节和主旨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时要先概括然后结合文章,列举出能表现该种性格的事例。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

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

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

..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

..,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闵:同“悯”,忧伤。

B.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终:又

C. 是以区区

..不能废远区区:渺小

D. 皇天后土

..,实所共鉴后土:土地神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而.刘夙婴疾病吾尝终日而.思矣

B. 臣以.供养无主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若属皆且为所.虏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作者陈述家庭的不幸和与祖母相依为命,以使武帝化严为慈,化对立态度的逞威为同一立场的体恤。

B. 作者强调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既是热切称颂朝廷褒扬孝行,更是为“愿乞终养”设置根据。

C. 文末以一个降臣的口吻表达了格外恭谨的想法,“犬马”“怖惧”“不胜”等语,适合一个新朝君主所希望听到的降臣的语言。

D. 为了达到“辞不就职”的目的,李密把对祖母的孝情作了大肆渲染,这种“孝”首先是出

于政治的考量,并不真诚。

17. 用“/”给下面这句文言文断句。

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三曰杀之而尧三曰宥之(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有改动)

1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答案】14. C 15. B 16. D

17. 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三曰杀之/尧三曰宥之

18. (1)我因为命运凶险,年幼时就遭遇不幸。生下来才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

(2)我想遵从诏书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迁就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

【解析】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C项解释错误,“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意思是:因此我的内心的感情使我不能弃养而远离。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诚恳深切的样子。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在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高考一般是课外文言文阅读,可以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来推断词义。

A项,①“而刘夙婴疾病”中,“而”连词,表示递进;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中,“而”连词,表修饰。

B项,①“臣以供养无主”中,“以”连词,因为;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以”连词,因为。

C项,①“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中,“之”结构助词,取消主谓独立性;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中,“之”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D项,①“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中,“所”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中,“所”与“为”都表示被动。

故选B 。

【16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在认真阅读并翻译文章的基础上,注意时间、地点、人物,看是否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人所做之事。拿选项与原文逐字对照,看是否有出入。

D 项,“这种‘孝’首先是出于政治的考量,并不真诚”分析错误,根据文意,这种孝情既是出于政治考量,同时也是真诚。

故选D 。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常见的句首句尾语气词、句式、修辞、意思进行断句。本题可以根据句中动词、虚词、句子结构,抓住关键词,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 需要断句的

语句大意是:奖赏时如有可疑者应该照样留在应赏之列,为的是推广恩泽;处罚时遇有可疑者则从应罚之列除去,”为的是谨慎地使用刑法。尧当政时,皋陶是掌管刑法的官。要处死一个人,皋陶三次说当杀,尧帝却一连三次说应当宽恕。

句中,“赏疑从与”与“罚疑从去”,“所以广恩也”与“所以慎刑也”,句式相同,语意并列,分别断开,如“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是时间状语,其后断开,“尧三曰宥之”中的“尧”是下句的主语,句前断开。

分析可知,正确的断句是: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三曰杀之/尧三曰宥之。

【18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

(1)“险衅”,凶险祸患(这里指命运不好)。“夙”,早时, 这里指年幼的时候。“闵凶”,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凶:不幸,指丧父。“见背”,背离我,离我而去。 (2)“奔驰”,奔走;“日笃”日益病重;“苟顺”,姑且迁就;“告诉”,报告申诉。

【点睛】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

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

参考译文:

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父逼母亲改嫁。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行走。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什么兄弟,门庭衰微而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任太守逵,考察后推举臣下为孝廉,后任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优秀人才。臣下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洗马。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拖延,态度傲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

我俯伏思量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样子;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臣下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

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被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请允许我完成臣下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9. 找出这首诗的“诗眼”(最能概括这首诗的内容的2个字)。

20. 请简析前二联的写景艺术。

【答案】19. 悲秋20. ①运用对偶、摹声等手法;②多角度写景,俯视仰视、视听结合。

③首联绘形绘声绘色,次借重想象,渲染秋氛围。④情景交融,寄寓悲秋之情。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把握诗歌“诗眼”的能力。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要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全诗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最能概括这首诗的内容的关键词是“悲秋”。“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悲秋”是这首诗的诗眼,是诗人沉痛而又复杂的思想感情的高度浓缩。这“悲”字里包含了因离家“万里”、“作客”异乡而产生的浓重的思乡之情,包含了因满鬓“繁霜”、“百年”而产生的悲凉的迟暮之恨,也包含了因身体“多病”、“新停浊酒杯”而产生的肌肤之痛,包含了生活“艰难”、穷困“潦倒”而产生的落魄之愁,因朋友已逝、孑然一身的孤独之感,更包含了因时局“艰难”,社会动乱、民不聊生而产生的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怀。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写景诗句、分析其写景艺术的能力。先准确地答出手法,再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是这样的手法,最后点明表达效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急紧,天空高阔,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才用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手法,对仗工整,营造了宏阔苍凉的意境,诗人观景的角度是看到江水向自己奔流,诗人用“滚滚来”这个视角和描写,感觉一种气势磅礴的震撼感,而“滚滚去”给人感觉十分消沉、无奈,不是诗人想表达的感受,突出人生的悲凉情愫和内心的无限感慨,为下文奠定了凄凉的基调。寓情于景,表现了客居他乡、壮志难酬的悲苦。

【点睛】读懂诗歌的技巧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诗歌赏析:

此诗载于《杜工部集》,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

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此时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张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年普通高校选考方向模拟地理试题(pdf版)

6.影响海外仓空间布局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原料与土地 B. 市场与交通 C. 资金与技术 D. 政策与文化 7.电商平台通过建设海外仓可直接 A. 扩大销售市场 B. 降低仓储费用 C. 提高配送效率 D. 绕过关税壁垒 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疏密程度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据此回答第8、9题。 8.图1为某山体挖到的岩浆岩新鲜剖面,岩石无气孔,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①岩浆冷却较快 ②岩浆冷却较慢 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 ①④ 9.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见图2)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该岩石可能是 A. 沉积岩 B. 变质岩 C. 喷出岩 D. 侵入岩 20世纪80年代,鲁尔区工业出现了严重的发展危机。通过整治,80年代末鲁尔区又重新焕发生机。读1970—1999年鲁尔区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变化图。据此回答第10、11题。 10.鲁尔区产业就业结构变化主要依托于 A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B .现代农业的发展 C .新兴工业的发展 D .传统工业规模的扩大 11.鲁尔区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 ①新兴产业吸引大量旅客②制造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③工业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提高④规模化种植农场的发展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图示意内蒙古乌梁素海(湖泊)芦苇分布简图。据调查,相对静止、氮磷含量高的较浅 水域更适于芦苇生长。据此回答第12、13题。 12.依据图示信息判断该湖泊水的总体流向是 A .由西向东 B .由南向北 C .由西北向东南 D .由东北向西南 13.影响L 地芦苇分布比南部湖区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①水域较浅②氮磷含量高③水流速度慢④湖泊水温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图示意 2000 年和 2010 年京津冀地区人口流动类型区划分。据此回答第14、15题。 第8、9题图 1 第8、9题图 2 10、11题图 芦苇区 开阔水域 农田排水 黄河入水 湖泊退水 0′N ° N L 41oN 第12、13题图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0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朱光潜就吸收了中国传统美学关于“意象”的思想,提出了“美感的世界绝粹是意象世界”的观点。不过,真正对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的重视,将意象美学的建构作为中国当代美学的理论范式之一,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普遍存在的将“意象”看成是西方输入到中国的美学概念,并将它与英美意象主义诗歌创作联系起来的现点不一样,人们普遍意识到“意象”滋生的土壤在中国,意象美学亦属于地地道道的中华民族本土美学,以“意象”为核心的美学与文艺学体系的理论建构与研究也蓬勃开展起来。。 意象美学诞生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哲学背景下,是中国古代尚象重象思维的典型体现,是中国古代诗性文化精神的体现,中国美学也可以说就是充满想象力、充满诗意的意象思索体系。以“意象”为本体的中国美学,根本不同于西方的实体论哲学与美学,它不是将美看作实体的属性,看成是外在于人的情感意识的实体性对象,而是看成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意象”所创造的世界不同于现实,它不是让人们满足于眼前、当下的东西,而是超越现实,走向高远的人生境界与审美追求。 中国诗歌艺术创造的本体即是意象。中国古代诗学的许多重要范畴,如兴象、情景、虚实、比兴、气韵等,都直接指向了诗歌审美意象的创造。中国书法艺术本质上也是一门意象创造的艺术,这种意象创造可以从书法形意结合、重视笔力气势和线的表现力,讲究留白以及在字势结构与点画形态的表现上充分体现出来。另如中国的音乐、中国的舞蹈、中国的绘画、中国的建筑,它们都不像西方传统艺术那样,以形式和形象模拟为中心,而是以形写神,情景融合、虚实相生,体悟道的生命节奏,传达宇宙人生的生命与生气,所以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意象创造的艺术。 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之美,首先要发掘、展示传统“意象说”的现当代意义。学术界在这方面已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其中一种有价值的思路是吸收现象学美学的理论成果来阐释中国传统的意象美学。意象之美就是通过在场的东西(象)想到背后不在场的东西(意)。让你的心灵与古人相通、与人性相通,使你的生活充满诗意。 而在当今社会中,人们注重的是物质功利的东西,对艺术的理解只停留在艺术的表层,只追求属于艺术的娱乐消费和技术层面的东西,甚至还流行这样的时尚口号——“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显然是对艺术的误解。因为它无视艺术首先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存在,也忘记了艺术作为艺术的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艺术是一种审美创造,必须生成一个意象世界。意象世界使人人们超越表层的、物质的、感性的美,进入到理性、精神的层面,让人的心灵受到感动,让人的灵魂经受洗礼。 (摘编自毛宣国《意象理论与当代美学艺术实践》)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是意象,意象美学是中国古代注重抽象思维的典型体现。 B.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当代美学将意象美学的建构作为最重要的理论范式。 C.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人们都认为“意象”是西方的美学概念,来自于英美诗歌创作。D.诞生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同一哲学背景下的意象美学是中华民族本土美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介绍了“意象”在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地位、作用,对意象美学的认识、建构过程。B.第二段介绍意象美学在中国的诞生背景、构成特点,与西方实体论哲学、美学的不同。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镇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6 I'm watching TV Period

Unit 6 I'm watching TV. 一、单元分析 本单元围绕“谈论人们正在做的事”开展教学活动,学习现在进行时的构成、含义及问答,并掌握现在进行时中现在分词的构成,同时复习一般现在时的问答。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就发生的事做现场报道陈述,能用现在进行时描述图片上发生的内容,并具有初步的描述图片故事的能力。本单元话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话题“动感”十足。 本单元的核心语言项目是“Talk about what people are doing”,主要话题是“Activities”。从Section A现在进行时的简单问答到Section B语篇中的综合运用,循序渐进,逐步扩展深化。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一些有关活动的单词和短语,并能较熟练地运用一般现在时问答。本单元学习现在进行时,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容易让学生在说与做中体会与学习现在进行时,并能活跃学生学习思维,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欲望。 三、教学目标 1.语言技能目标 (1)能运用现在进行时就人们正在做某事进行问答,如: -What are you doing?-I'm watching TV. -What is he/she doing?-He/She is read ing. (2)能运用现在进行时的一般疑问句结构询问人们正在做某事,如: -Is Nancy doing homework?-No, she isn't. She's writing a letter./Yes, she is. (3)能运用现在进行时描述或报道正在发生的事或图中发生的事,如: In the first photo, I'm playing basketball at school. 2.语言知识目标 (1)掌握重点词汇:clean, read, happy, use, study, sure, miss, wash, shopping, pool, make soup, other;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8-2019年小学语文毕业考试试卷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8-2019年小学语文毕业考试试卷 一、基础知识(共15题;共100分) 1.书写展示:将下面语句誊写在横格中,要求书写正确、行款整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选自刘禹锡的《陋室铭》2.看拼音,写词语。 悠悠鉴湖,是上天给我们的ēn cì________,她如一位hé ǎi kě qīn________的慈母,zī yǎng________着我们。曾经,她饱受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的wēi xéi________,2013年,为唤回清波漾漾的鉴水,柯桥区推行“河长制"zhì lǐ________方法。5年的坚持。数千名“河长”们,以铿锵有力的脚步,唤回无限风光,获得至高的róng yù________----两次问鼎“大禹鼎”。古越人民书写着zhēn xī________和shàn dài________母亲的新篇章。 3.下列下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弓缴(zhuó)摩平(mó)糊弄(hù)醉醺醺(xūn) B. 蜜饯(jiàn)招徕(lái)贮仓(zhù)汗涔涔(cén) C. 黑魆魆(qǖ)暖炕(kàng)梗概(gěng)褴褛(lǚ) D. 迄今(qì)猝然(cù)追悼(dào)锲(qì)而不舍 4.以下下划线的成语都与“艺术”有关,其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 我们平时要从注意词句的积累,这样才能在写作时笔走龙蛇,运用自如。 B. 看着这座雕像,我总觉得这位雕塑家的手艺真是巧夺天工。 C. 听完他的演唱,让人觉得余音绕梁,意犹未尽。 D. 这家餐厅看上去古色古香,颇具传统园林之胜,难怪总是宾客满座 5.填入下面句子中最合适的一组词语是柯桥区的南部山区,环境(),非常适合人们生活,如果那里的环境遭到破坏,那里的人们就别()有其他更合适的环境让他们安家了。 A. 清爽希望 B. 清爽指望 C. 清幽希望 D. 清幽指望 6.下列句子和作者或出处错误的一项是() A.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墨子》) B.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C.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D.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海明威)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 他一进教室,同学们的眼睛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B. 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同学们普遍的体能提高了。 C. 经过工作人员的讲解,使我们对垃圾分类有了清晰的认识。 D. 绍兴是国务院颁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8.下列句子关于修辞的判断错误的一句是()

2020学年人教版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2020学年人教版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 答案)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菜肴熟稔(rěn) 孤苦伶仃风流蕴藉(jiè) B.流苏蓬蒿(hāo) 锱铢必较白云出岫(yòu) C.峨眉岑寂(cén) 萍水相逢陨首以报(yǔn) D.婵娟庇佑(pì) 食不裹腹穷乡僻壤(pì)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有媒体评论,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此前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为“以国家治理机制、治理能力为中心”。 ②面对数据搜索能力强大的互联网,任何人都无法保证自身信息的绝对安全,更不要说隐私观念的中国用户了。 ③DNA考古在学界已基本得到。早在1981年,科学家就对马王堆汉墓古尸进行了核酸分离与鉴定,并发表了有关古DNA的研究报告。 A.基调淡漠认可 B.论调淡薄认定 C.论调淡漠认定 D.基调淡

薄认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国力增强,中国正在重构一种新型的国际关系。有人目无全牛,仅从周边的局部争端就得出中国外交陷入困境的结论,这是不客观的。 B. 朱自清的《经典常谈》用浅近的文字,于十三篇文章中,要言不烦地介绍了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是一部普及传统文化的优秀著作。 C. 最近,央视推出了原创公益音乐节目“梦想星搭档”,主持人曾宝仪身材娇小,谈吐伶俐,反应机敏,八面玲珑,很受观众喜爱。 D. 12月28日,云南省大理发生森林火灾。虽然地方政府及时组织扑救,但大面积森林被毁,过火区域赤地千里,损失惨重。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安山寺景区内有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有“植物大熊猫之称”的千年银杏树两棵(雌雄异株),优质天然地下喷泉两处。 B.当地村民描述说,伤人的动物全身棕黄色,有一米多长,七八十厘米高,细腿、走路弓着腰,许多特征都与狼相似。 C.翠翠一面注意划船,一面心想“过不久祖父总会找来的”。但过了许久,祖父还不来,翠翠便稍稍有点儿着慌了。 D.“累”是一部分中国人迷失了自我价值观的表现,当自我价值观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上册 浙江绍兴柯桥区 期末测评卷

柯桥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小学学业评价测试 六年级数学试题 (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 1. 12个 4 3 连加求和,它的简便运算是( )。 2.( )÷5=40) (=0.2=( )% =( ):( ) 3. 把0.67、32、66.7%、107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4. 根据237273÷=÷,36133136÷=÷;照这样的方法那么7 2 218÷=( )÷( )。 5. 比一比,在〇里填上“>“<”或“=”。 8397?〇375.097? 5454÷〇5 454? 6. 在3:7中,如果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要加上( )。 7. 超市在电影院西偏北35°方向距离800米处,电影院在超市( )偏( ) ( )°方向距离( )米处。 8. 实验小学四年级向希望小学捐书200本,五年级比四年级多捐5 1 ,五年级捐书 ( )本;又知四年级比六年级少捐5 1 ,六年级捐书( )本。 9.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3,按角分这是一个( )三角形。 10. 0.25:5 1 的比值是(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 11. 一个半圆的直径是4cm ,它的周长是( )cm ,面积是( )cm 2。 12. 把一个直径是6厘米的圆分成若干等份,然后把它剪开,照图的样子拼起来,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比原来圆的周长增加( )厘米。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等级 得分

二、选择题(在括号里填入正确的选项)。 1. 一根钢管锯成两段,第一段长 115米,第二段占钢管全长的11 5 ,那么( )。 A.第一段长 B.第二段长 C.两段一样长 D.无法比较 2. 下面百分率可能大于100%的是( )。 A.及格率 B.出勤率 C.增长率 D.发芽率 3. 六(6)班共有35人,其中男、女生人数的比可能是( )。 A.5 : 3 B.6 : 5 C.4 : 3 D.1 : 3 4. 某高速路段的限速是120千米/时,一辆货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匀速行驶。这时,一辆小轿车超过货车,但没有超速违章,那么小轿车的速度可能是货车的( )。 A.110% B.100% C.90% D.130% 5. 中国农历“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这一天,北京的黑夜 时间是白天时间的53 ,那么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夏至”日北京黑夜时间与白天时间的比是5 : 3 B.“夏至”日北京黑夜时间比白天时间的少3 2 C.“夏至“日北京白天时间比黑夜时间多 5 2 D.“夏至”日北京黑夜时间是白天时间的60% 6. 某商店运来两车同样重的白菜,第一车上午卖出51,下午又卖出5 1 吨;第二车 上午卖出51吨,下午卖出余下的51 ,剩下的白菜( )。 A.第一车多 B.第二车多 C.同样多 D.无法比较 7. 一个圆的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比较他们的面积结果是( )。 A.正方形面积大 B.圆的面积大 C.相等 D.无法确定 8. 下图有一个圆环,环宽2厘米,大圆与小圆的周长之差是( )。 A.4π B.2π C.π D.无法比较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分)的值为() A.±B.C.±2D.2 2.(2分)篆体是我国汉字古代书体之一.下列篆体字“美”,“丽”,“北”,“京”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为() A.B.C.D. 3.(2分)在△ABC中,∠A=20°,∠B=60°,则△ABC的形状是()A.等边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4.(2分)用尺规作图,已知三边作三角形,用到的基本作图是()A.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B.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C.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D.作角的平分线 5.(2分)如图,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 A.三角形的稳定性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垂线段最短 6.(2分)若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1,2),则k的值是() A.﹣2B.2C.﹣D. 7.(2分)不等式5x﹣1>2x+5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B.

C.D. 8.(2分)如果两个三角形中两条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第三条边所对的角的关系是() A.相等B.不相等C.互余或相等D.互补或相等9.(2分)周末小石去博物馆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先骑行摩拜单车前往,0.5小时后想换公共汽车,他等候一段时间后遇到叔叔,搭上了叔叔的电瓶车前往.已知小石离家的路程s (单位:千米)与时间t(单位:小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则小石叔叔电瓶车的平均速度为() A.30千米/小时B.18千米/小时 C.15千米/小时D.9千米/小时 10.(2分)如图,直线m⊥n,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x轴∥m,y轴∥n.如果以O1为原点,点A的坐标为(1,1).将点O1平移2个单位长度到点O2,且∠AO1O2=90°,如果以O2为原点,那么点A的坐标可能是() A.(3,﹣1)B.(1,﹣3) C.(2,﹣1)D.(2+1,﹣2﹣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3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 12.(3分)等腰三角形顶角为110°,则它的一个底角的度数是. 13.(3分)如图,已知AB=AD给出下列条件:若再添一个条件后,能使△ABC≌△ADC,你添加的条件是.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21分,每小题3 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狼吞虎咽( yān)针砭时弊(biǎn)聒噪(guō)懵懂(měng) B 力能扛鼎( káng)数见不鲜( shù)暮砧(zhēn)洿池(kuā) C 东船西舫( f áng)歆享(yīn)宵柝(tuò)贿赂(lù) D 瞠目结舌( ch ēng)心宽体胖(pán)谄媚( chǎn)度长絜大( xi é)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自怨自艾( yì)锲而不舍( qi è潸然泪下( sh ān)如火如荼(t ú) B前仆后继( pú)翘首远望( qi áo)拾级而上( shí断瓦残垣( yuán) C屡见不鲜( xi ǎn)揠苗助长( yā)因噎废食( yē)日臻完善( zhēn) D为虎作伥( ch āng)奄奄一息( yān)鳞次栉比 (ji é)弄巧成拙( zhu ō) 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精神涣散火中取粟良辰美景明察秋豪 B 功亏一匱墨守成规不可明状情投意合 C 再接再厉黄梁美梦棉里藏针鸦雀无声 D 天伦之乐飞扬跋扈轻歌曼舞美轮美奂 4.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貌和神离各行其事广袤踌蹰 B 瞋目杯盘狼藉甘拜下风百无聊赖 C 反馈殓声屏气慢不经心别出新裁 D 寒喧五采斑斓头晕目眩戳穿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 要谨慎。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C.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美轮美奂。 D.露卡在美国算是穷人,经常得到政府机构的接济和帮助,但她并不总是拾人牙慧,而是主 动为社会做些好事。 6.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岗位培训改变了只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了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 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正在逐步地。 ③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A.终止蜕化难免B.中止退化难免 C.中止蜕化不免D.终止退化不免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 评价。 B.《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 称为“君子之国” 。 C.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 为万人。

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一、使用教材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 2、《语言文字应用》(语文选修); 3、《中国小说欣赏》(语文选修); 二、学情分析 经过高一一学年的磨合,学生基本适应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大多数同学能感觉到高中语文学习与以往不同之处,懂得了主动学习、主动选择和确定学习内容,能按照高中要求进行写作练习。本学期要进一步强化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大面积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 三、教材分析 1、《语文必修五》 高中语文(必修)第五册教科书按照“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树立探究”“名著导读”四大板块安排相关内容。同前几册一样,本册的“阅读鉴赏”部分也是四个单元,这四个单元的内容依次是小说、古代散文、文艺学论文和自然科学论文。每个单元前两篇是精读散文,其余是略读散文。教学中如果教师感觉课时不够,所选的不一定全都要讲授,可以有选择地灵活处理。 第一单元是小说单元,与这套教科书必修三的小说单元遥相呼应。所选的课文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边城》(沈从文)。阅读小说,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阅读小说要从形象、语言、主题、情节等方面全面把握。考虑到必修三的小说单元已经重点强调了小说的形象和语言,所以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教学时应重点关注这方面的内容。 第二单元为古代散文单元。所选的课文有:《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滕王阁序》(王勃)、《逍遥游》(庄周)、《陈情表》(李密)。这些课文都是抒情散文,而且也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家名篇。虽然时代不同,文体不一,但是这几篇课文都要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充溢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非常激越、充沛,这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至今读来仍能感人肺腑,令人回肠荡气。学习本单元,要注意悉心体会不同的文体风格和语言韵味。学习文言文,最好能够熟读成诵。需要指出的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最主要的是尽可能多地阅读文言文原文,教材提供了一些相关背景材料,但这决不能代替或冲淡教师的讲授和学生自己对课文的阅读。 第三单元为文艺学论文单元,主要学习文艺评论和随笔。所选的课文有:《咬文嚼字》(朱光潜)、《说“木叶”》(林庚)、《谈中国诗》(钱钟书)。这些课文,都出自文学大师,他们在课文中娓娓道来,或评论一位作家,或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和审美形象,都能持之有据,自成一家之言。阅读这些文章,等于是与这些文学大师对话,能打开我们的思路,启发我们去探讨文艺鉴赏方面的一些问题,加深我们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学习本单元,除了把握文章的基础观点,最好能够调动自己平时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作一番比较。

2017-2018学年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2017-2018学年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分)的值为() A.±B.C.±2D.2 2.(2分)篆体是我国汉字古代书体之一.下列篆体字“美”,“丽”,“北”,“京” 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为() A.B.C.D. 3.(2分)在△ABC中,∠A=20°,∠B=60°,则△ABC的形状是()A.等边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 4.(2分)用尺规作图,已知三边作三角形,用到的基本作图是()A.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B.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C.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D.作角的平分线 5.(2分)如图,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 A.三角形的稳定性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垂线段最短 6.(2分)若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1,2),则k的值是()A.﹣2B.2C.﹣D. 7.(2分)不等式5x﹣1>2x+5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B. C.D. 8.(2分)如果两个三角形中两条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第三条边所对的角的关系是() A.相等B.不相等C.互余或相等D.互补或相等 9.(2分)周末小石去博物馆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先骑行摩拜单车前往,0.5小时后想换公共汽车,他等候一段时间后遇到叔叔,搭上了叔叔的电瓶车前往.已知小石离家的路程s(单位:千米)与时间t(单位:小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则小石叔叔电瓶车的平均速度为() A.30千米/小时B.18千米/小时C.15千米/小时D.9千米/小时 10.(2分)如图,直线m⊥n,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x轴∥m,y轴∥n.如果以O1为原点,点A的坐标为(1,1).将点O1平移2个单位长度到点O2,且∠AO1O2=90°,如果以O2为原点,那么点A的坐标可能是() A.(3,﹣1)B.(1,﹣3)C.(2,﹣1)D.(2+1,﹣2 ﹣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017高二语文期末考试题

2017高二语文期末考试题 高二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鑢乎。”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指出了转变后的状况。从陶到谢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正如沈德潜所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转关也。”(《说诗晬语》)重声色的阶段从南朝的宋延续到初唐,一方面丰富了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严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与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遂达到了诗歌的高潮。 但是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毕竟不能维持多久。盛唐半个世纪一过,二者便又开始分离。重性情的,声色不足;求声色的,性情不完。此后二者统一的诗作虽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再也没有了。中国诗歌史总的看来是辉煌灿烂的,但其顶峰也不过只有这么一个盛唐,半个世纪而已。 1.下列对中国诗歌自身“调节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调节功能”是指历久不衰的中国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求变的一种特性。 B.其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体现在不断形成新的诗句节奏:五七言取代了四言。 C.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格律的逐渐严密化: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 D.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性情与声色的交互作用,从而使中国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人们由此感觉到二二节奏的四言诗越来越僵化。 B.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五言七言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更为活泼的缘故。 C.明代的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都指出了两代诗风的嬗递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认真细致”填一填.(第5、6、7题每空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 1.(2分)2015年国庆黄金周期间,绍兴市共接待游客四百九十万四千五百人人,横线上的数写作,把它四舍五人到“万”位约是万. 2.(2分)当分针从12开始走又回到12,走了°,所成的角是角.3.(2分)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或. 4.(2分)已知A÷B=245,那么(A×10)÷B=,(A÷10)÷(B÷10)=.5.(3分)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已知25×12=300). 25×6= 25×24= 5公顷=平方米 75×12= 125×24= 平方千米=400公顷. 6.(2分)文具店卖出了12个书包,每个售价168元.文具店共收到多少钱? 7.(3分)填上“>”、“<”或“=”. 797997799749个十万4千万1公顷100平方米 210×13130×21150÷25150÷302000103×21 8.(4分)□里最大能填几? 42×□<370 61×□<481 □89÷49(商是一位数) 754÷□6(商是两位数) 9.(2分)一个五位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6万,这个数最小为,最大为.10.(3分)如果a÷10=12…b,那么b最大是.当b最大时,如果把被除数和除数都乘10,那么商是,余数是.

11.(2分)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前3小时行了195千米,每小时行驶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城到达乙城需行5小时,甲乙两城相距千米. 12.(1分)芳芳在用计算器算“24×18”时,发现计算器上“4”这个按钮破了,你能不能帮芳芳想出办法,用计算器依然可以算出这个算式的答案.请把你的思考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是. 13.(1分)小东做乘法计算时,把其中一个因数42看成了24,结果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少了360.正确的积应该是. 二、“反复比较”选一选.(选出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共分,每题1分) 14.(1分)下面四个数中,一个0也不读出来的数是() A.90000900B.90090000C.90009000D.90900000 15.(1分)把一个钝角分成两个角,如果其中一个是锐角,那么另外一个角是()A.一定是锐角B.一定是直角 C.一定是钝角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16.(1分)如图示,如果∠1=40°,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2=∠4B.∠3=120°C.∠2+∠3=180°D.∠1+∠5=130°17.(1分)用长4cm,4cm,7cm,7cm的四根小棒可以搭成()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A.1B.2C.3D.无数 18.(1分)在下面这个除法竖式中,“16”表示() A.2个8B.16个8C.16个10D.20个8 19.(1分)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如果□÷○=48,那么□÷(○×6)=8

2021-2022年高二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21-2022年高二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基础知识(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狡黠.xié 怯.懦qiè 弄巧成拙.zhuó 如释.重负shì B、伪.wéi装反省.shěng 循规蹈矩.jǔ 令人发.指fà C、重创.chuāng 儒.家rú岿.然不动kuī乘.风破浪chéng D、挑剔.tī滂.沱pāng 呱.呱坠地guā生吞活剥.bāo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转弯抹角千姿百态挺而走险唯唯喏喏 B、前扑后继老奸巨滑郑重其是哀声叹气 C、惴惴不安瞻前顾后投机取巧稍纵既逝 D、战战兢兢无足挂齿沉默寡言莫衷一事 3、下列成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精兵简.政(精简)死得其所.(处所、地方) B、精益.求精(好处)执.迷不悟(坚持) C、自以为是.(正确)不足.介意(足以) D、漠.不关心(冷淡)寻根究.底(推求) 4、下列句中画线成语用得恰当,不需用括号内的成语替换的一项是() A、我怀着刻不容缓的心情,加快脚步奔向火车站。(迫不及待) B、干部不应该对群众的疾苦不闻不问,漫不经心。(漠不关心) C、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因此,我们一定要奋起直追,争取走在世界的前列。(勇往直前) D、他的想法不免有些独树一帜,使人一时无法接受(异想天开)

5、下列用横线连接的词,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 A、拮据——宽裕正直——邪恶文雅——粗俗 B、阔绰——富裕讥诮——讽刺歹毒——狠毒 C、周济——救济抵御——放弃损害——维护 D、仁慈——慈祥慷慨——大方谦虚——骄傲 6、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 B、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的脊似的。 C、语言,也就是说话,好像是件极其稀松平常的事儿。 D、他手背上凸起的筋骨,好像是盘曲嶙峋的藤萝枝干。 7、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您一定听说过别里科夫。他也真怪,在最晴朗的日子,穿上雨鞋,带着雨伞,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 A、假如不但还 B、即便也还 C、即使也而且 D、就是也而且 8、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终身教育改变了学校教育的功能,拿了毕业证并不意味着学习____。 ②对文学作品中的许多知识内容,同学们不必从概念上____,而应重在感受和体验。 ③没有____过人生的苦辣,又怎能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A、终止推敲体察 B、中止推求体验 C、中止推敲体会 D、终止推求体味 9、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①扫②罩③缚④拉⑤撒⑥支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起一个大匾,()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范围: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张国强 题号 第Ⅰ卷第Ⅱ卷 总分来源:]一二三四五 得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 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评卷人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文艺创作:少一点低俗,多一些责任 ①这些年来,创作的尊严面临严峻的挑战。创作成果被随意地歪曲,经典名著被任性地拆分;只要点击率高就好,只要票房收入多就好,只要名利双收就好。这种流行文化的无序 状态正影响着阅读者的视听,影响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和对流行现象的理性判断。其主要原因还是一些文艺创作者责任意识的缺失。 ②历史终会以其特有的坚韧来淘沥出属于那个时代的作品,作品价值是要经过历史来证 实的。而时下的创作却越写越粗糙,创作态度越来越轻薄,作品流于表面的热闹和肤浅已渐 成势头,迎合与趋从的态势正在蔓延。不少人囿于一室之中,通过网络的便利下载着自己的 梦想,写作状态越来越倾向于闭门造车,仿佛一夜即可成惊世之作。其实电脑网络抓去了你的眼球,也抓走了你的认识和判断力,使你的眼界不宽,胸怀狭窄;没有创意,毫无生机。 这种剪接、拼凑成的“创作”,是丝毫没有生命力和美学价值的。 ③当盛行的风气把消遣和娱乐奉为第一宗旨,那么创作的目的自然是把迎合与趋从当成 立身的准则,结果是投合了市场的趣味,降低了作品的美学标准,丧失了作者的人格魅力、 搅乱了大众的视听评判。大多数人根本不从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精神来进行思考和创作,很少有人从民族的世道人心来触摸时代脉搏,透过风云变幻的表象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某些 第1页共16页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0届高三信息技术下学期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0届高三信息技术下学期6月适应性考试试题 考生须知: 本试题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信息技术,第二部分通用技术。全卷共 14页,第一部分1至8页,第二部分9至 1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1.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2.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3.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盲人摸象”这个成语说明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产生损失 B. 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因此不能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存 C. 计算机对图片素材加工处理,本质上也是通过计算完成的 D. 文字、语言、声音、书籍等都是常见信息的表达方式 2.下列应用中,没有体现人工智能技术的是 ①在Word中输入成语的某一错别字时,被自动更正 ②购买奶茶时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支付 ③QQ聊天时通过使用手写输入法输入文字 ④机场测温终端快速对进出人员进行口罩佩戴侦测 ⑤通过天猫精灵语音控制房内电子设备 A. ①③ B. ①② C. ④⑤ D. ②④ 3.使用UltraEdit软件查看字符内码,部分界面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字符“,”的十六进制编码为“A3” B. 由图中信息推算“h”的十六进制编码为“69” C. 图中ASCII码字符有7个 D. 字符“M”“i”“2”的内码值由大变小 4.某学校的社团活动系统,使用了Access软件创建了数据表,部分界面如图所示:

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2019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温馨提示: 1.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学校和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的地方。3.所有答案,请一律写在答题卷上每题对应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卷上交,将本试题卷自己收存好。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诗骚”传统, 又称“风骚传统” , 即《诗经》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所形成的文学精神的传统。《诗》是周代礼乐文化的产物, 是对维系群体利益的“礼”“义”“和”“孝”“敬” “德”等伦常的形象再现, 而《骚》则是对支撑个体存在的理想、信念、情感的浪漫表述。 随着全球化引发的本土文化的深刻变化, 在当代中国, 文学领域内“我(们)是谁”的认同问题被推上了理论前沿, 逼迫我们作出回应和解释。“诗骚传统”所特有的道德承担和哲学品格在当代社会正可以成为医治当下文学疾患的良药, 成为正在重建中的具有当代性和民族性 的“新文学”的重要基础。 首先, 弘扬“诗骚”传统关注现实人生的精神, 使当代文学重新担负应有的社会责任。由周代礼乐文化孕育而成的《诗》, 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不仅内涵着儒家的礼教、乐教思想, 也体现着儒家所提倡的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与贤人政治观念。先秦时期中华人文精神不是空想的, 不是神道, 而是和理性思维联系在一起的, 是一种力求符合实际的、辨证理论观点的结晶。而这一点正是中华人文精神得以“自强不息”、永不衰竭的主要原因。 其次, 提倡“诗骚传统”中兼济与独善相结合的人格, 使当代文学成为重塑国民灵魂的一个重要途径。“诗骚传统”形象地展示和诠解了先秦哲人的人生智慧, 倡导勤学好问、刚毅自省等优秀品质。历代对《诗》的阐释发挥构成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在人生诸观念, 比如苦乐观、生死观、穷达观、处世原则等多方面的内在意义。“忠信诚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等价值系统, 成为历代文人在面临重大人生抉择时的重要思想支撑点。 再次, 发扬“诗骚传统”中的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 使当代文学成为价值的引领者。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精神在中国古代从来不是借助抽象的概念建构而成的, 而是通过诗、骚加以形象 ,其 的表述, 又以“诗骚传统”的延续而代代相传的。《诗》《骚》在被儒家经典化的过程中 中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倾向被逐步地发掘出来。随着历代文人的讽诵, 儒家的思想也代代相传。

2021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教学总结

一学期,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根据学校总体安排,明确工作目标,积极进取,团结协作,教研氛围浓厚,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教学教研任务。现总结如下 1、努力寻求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的契合,结合学校课改的要求,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本届高一是新课程改革的第一年,我们教师也是第一次接触到新课程改革,而且对于新课程下的高考模式与内容仍然存在一种不确定性。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中施行新课标的理念,同时语文基础教育不放松,为三年后的高考做准备。 努力做好常规不断向学生灌输学习语文的方法与必须学好语文的观念,力图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主要抓好早读,晚自修,课前三分钟,课堂笔记、堂上限时作文、配套练习等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朗读优秀短文,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每次老师都有适当的点评、引导,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积累了写作素材。 2、加强备课组集体备课,做到“三定(定时间、定目标、定内容)”、“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五统一(统一思想、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内容、统一活动)”。在教学上既有所统一,又各有特色。老师们经常就教材、教法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备课组内形成了比较浓厚的研究气氛。尤其是在作文教学中,集体备课让各位老师受益匪浅。本学期我们作文训练的主要文体是记叙文,从开学起,我组老师分工合作,每个人准备记叙文训练的一个方面,准备好之后负责打印,并下发到每位老师手中,各位老师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并具体实施,各位老师普遍感觉这种做法真是一箭双雕,既减轻了工作量,又保证了作文训练的实效性。备课组内资源共享,经常互相听课,取长补短,使年轻教师逐步积累经验,走向成熟,使老教师从新教师身上感受激情与活力。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他们的个性化阅读,通过阅读鉴,加强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语文教材,这套教材内容比较新颖,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较大,教师个性化处理教材的空间也较大,因而老师们按照本班学生实际,灵活处理教材,不唯书,不唯本,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心灵交流,还语文课堂以灵动的色彩。我们还充分利用校阅览室,让学生办理阅览证;并且让学生订阅《语文报》;向学生推荐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书刊等方式,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其一,要指导学生如何去读书,用“心”去读;特别是一定要千方百计挤出时间,读点自己喜欢的文章,和书去交朋友,努力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并在日后的阅读中不断丰富它、扩大它。 其二,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读书看报的习惯课间时间读,假期读、茶余饭后读;学会默读、朗读、速读、精读、略读;浏览、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教师要向学生推荐贴近学生生活的小文章,选择对小学生有益的书去读,教学生学会读书,给语文教学注入“活水”。 其三,要经常进行如‘摘抄好词好句’、‘摘录好的段落’、‘名人与读书’、‘如何写读书笔记’、‘怎样读书收获大’等各项活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询问书中的重点内容、段落,提出问题,测查学生读书心得体会。使学生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