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炎症性肠病组织病理诊断共识意见

中国炎症性肠病组织病理诊断共识意见

中国炎症性肠病组织病理诊断共识意见
中国炎症性肠病组织病理诊断共识意见

中国炎症性肠病组织病理诊断共识意见

作者: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消化病理学组筹备组,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作者单位:

刊名:

中华病理学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Pathology

年,卷(期):2014,43(4)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417280363.html,/Periodical_zhblx201404013.aspx

炎症性肠病的内镜及病理诊断

炎症性肠病的内镜及病理诊断 刘思德张亚历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位于小肠和大肠由炎症和溃疡引起的慢性疾病,它是一个慢性病症并可在一生中反复发作。IBD经常被划分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一般来说,溃疡性结肠炎主要影响结肠和直肠的粘膜及粘膜下层,而克罗恩病则多累及至小肠及结肠的全层。 炎症性肠病是以慢性复发性的肠部炎症为特征的疾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在美国的流行比例为每10万人中约200到1000人患病,每年新发病人数约在每10万人中100-150人左右,在中国目前尚缺乏准确的发病率资料,但总的发病率较美国为低,其中以溃疡性结肠炎为主,据南方医院消化内镜中心1974年至2000年33573例全结肠检查统计,共检出炎症性肠病638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566例,克罗恩病72例。 克罗恩病可以影响胃肠道的任一部分,但是经常局限于回肠末端和结肠。肠部炎症是透壁和不连续的。它可能包括肉芽肿或联合肠瘘和肛瘘。与此相反,溃疡性结肠炎的炎症是连续的并且局限于直肠和结肠的黏膜层,没有瘘管和肉芽肿。近似10%的限制在直肠和结肠的病历不能划分为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只能定义为‘不确定的大肠炎’。这两种病都有像皮肤、眼睛或关节这些部位的肠外炎症。 1. 炎症性肠病的内镜诊断 内镜能直观地评价结肠有无炎症或炎症的性质、程度以及部位,并能辅以活体病理检查。在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内镜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1.1 溃疡性结肠炎的内镜表现UC内镜表现的特征是病变起源于直肠,呈弥漫性、连续性、对称性,可向结肠近端发展。内镜下根据炎症活动情况将UC病程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各期的内镜表现如下: 活动期表现:结肠、直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血管纹理紊乱、脆性增加、接触性出血,并可见颗粒状改变。在发炎的粘膜上,常有浅表、弥漫性分布的糜烂和单个溃疡,表面可附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仅当重度炎症粘膜上皮脱落时,可产生融合性的巨大溃疡。倒灌性回肠炎(backwash ileitis )内镜表现为末端回肠粘膜的弥漫性充血、水肿、脆性增加,溃疡少见。病变常位于末端回肠2~3cm,亦可更广泛些。 缓解期表现:结肠、直肠粘膜苍白、干燥、无光泽,可出现粘膜萎缩及炎性息肉。晚期尚可出现肠段缩短、肠壁僵直、结肠袋消失、肠腔狭窄,形成X射线检查所见“铅管样结肠”。 特殊表现:在特殊情况下,UC有时也会出现下列表现:①在结肠近端,偶尔出现局限性病变,国内报道较多的是右半结肠炎,约为7.8%;②在病变明显的肠段之间可有正常的或病变轻微的肠段; ③在重症或暴发性患者,直肠可不受累或病变较轻,出现直肠分离(rectal sparing),在这种情况下,有时被误诊为克罗恩病:④通过药物治疗(包括局部治疗),弥漫性病变可以变为局限性,或直肠病变可较近段肠管减轻。在内镜检查时应仔细询问病史。

炎症性肠病病理及临床表现

炎症性肠病病理及临床表现 UC是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范围多自肛端直肠开始,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 病理:UC结肠病变一般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并发结肠穿孔、瘘管或周围脓肿少见。少数暴发型或重症患者病变涉及结肠全层,可发生中毒性巨结肠→常并发急性穿孔。 临床表现: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及腹痛是UC的主要临床症状。起病多为亚急性,少数急性起病。病程呈慢性经过,发作与缓解交替,少数症状持续并逐渐加重。病情轻重与病变范围、临床分型及病期等有关。 消化系统表现: ①黏液脓血便是UC活动期的重要表现,便后缓解,大便次数及便血的程度反映病情轻重,常有里急后重 ②病变限于直肠或累及乙状结肠者,除可有便频、便血外,偶尔反有便秘 ③若有腹肌紧张、反跳痛、肠鸣音减弱应注意中毒性巨结肠 全身表现:中、重型患者活动期常有低度至中度发热,高热提示有合并症或急性暴发型巨结肠 肠外表现: ①外周关节炎、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巩膜外层炎、前葡萄膜炎、口腔复发性溃疡等,与溃疡性结肠炎本身的病情变化有关 ②骶髂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及淀粉样变性、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肤病等,与溃疡性结肠炎本身的病情变化无关

①临床类型:主要有初发型;慢性复发型(临床上最多见,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慢性持续型,症状持续,间以症状加重的急性发作;急性暴发型,可伴中毒性巨结肠,一般以横结肠为最严重,肠穿孔多与中毒性巨结肠有关。 ②病变范围:可分为直肠炎、左半结肠炎(结肠脾曲以远)、全结肠炎(病变扩展至结肠脾曲以近或全结肠)。 ③病情分期: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很多患者在缓解期可因饮食失调、劳累、精神刺激、感染等加重症状,使疾病转为活动期

中国炎症性肠病病理诊断专家指导意见(2020完整版)

中国炎症性肠病病理诊断专家指导意见(2020完整版) 【摘要】病理对炎症性肠病(IB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但IBD的病理形态在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不同阶段表现多样,缺乏统一的形态学诊断标准。同时病理医生接受培训程度与诊断水平也参差不齐,诊断准确率难以把握。本文就IBD诊断及相关问题提供病理诊断专家指导意见,旨在提高病理医生对IBD的诊断水平。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病理对IB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但IBD病理形态多样,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不同阶段可出现不同形态特征,难有简单固定的诊断标准。此外,病理医生接受培训程度与诊断水平参差不齐。为推动和提高我国IBD病理诊断水平,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病理分组组织相关病理专家,在IBD肠镜黏膜活检组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手术切除标本的诊断及鉴别诊断、IBD合并机会性感染、IBD相关异型增生及结直肠癌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 本指导意见共包括组织形态学基本概念、病变模式评估及诊断思路、黏膜活检的病理诊断、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诊断、不确定型结肠炎(indeterminant colitis,IC)和IBD不能分类(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unclassified,IBDU)、IBD合并机会性感染、IBD相关异型增生与结直肠癌、病理诊断报告示范共8个部分。

一、组织形态学基本概念 隐窝分支(crypt branching):隐窝分成2个或多个分支(图1A)。 隐窝缩短(crypt shortening):隐窝长度变短,底部不与黏膜肌层相贴,伴或不伴基底浆细胞增多(图1B)。 隐窝加长(crypt elongation):与周围正常黏膜隐窝相比,隐窝长度明显加长。 隐窝缺失(crypt dropout or loss):隐窝数量减少,黏膜肌层完整而隐窝之间距离显著增宽,超过1 ~ 2个隐窝宽度(图1C)。 幽门腺化生(pyloric gland metaplasia):胃窦及十二指肠以外的肠黏膜出现黏液性腺体,形态同胃窦黏膜的幽门腺或十二指肠的Brunner腺,可见于空肠、回肠或结肠(图1C),但末端回肠更常见。 潘氏细胞化生(Paneth cell metaplasia):结肠脾区远端的结直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黏膜隐窝底部出现潘氏细胞,胞质含大量嗜酸性粗颗粒,位于靠腺腔侧(图1D)。 基底浆细胞增多(basal plasmacytosis):黏膜基底部大量浆细胞浸润,位于隐窝底部与黏膜肌层之间,使隐窝底部与黏膜肌层不相贴(图1E)。 小肠绒毛萎缩或变平(villous atrophy or flattening):在黏膜方向良好的切片中,连续的小肠绒毛长度变短、增粗,或小肠绒毛完全消失。

中国炎症性肠病研究的历史回顾现状和展望

钱家鸣,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兼任中国医师协会消化病学分会会长、北京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消化杂志》副主编,《中华内科杂志》等十余本期刊编委。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级科研课题 20余项。已发表论文120余篇,主参编专著多部。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多项。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慢性特发性肠道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 ’s disease, 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以往,炎症性肠病在欧美多发,有人称之为“西方疾病”。然而近几年来,亚洲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西方发病率则呈相对稳定的状态。在中国,近20年IBD 病例数也在迅速增加,我国流行病调查资料显示,南方(广东省中山市)IBD 、UC 、CD 标化后发病 中国炎症性肠病研究的历史回顾 现状和展望 钱家鸣,杨 红 DOI:10.7504/nk2015080101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志码:A 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慢性特发性肠道疾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近20年来,中国炎症性肠病发病呈增长趋势,随着中国临床医生对炎症性肠病越来越重视,其流行病学、诊断、治疗、基础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展。然而,未来仍然面临很多挑战。文章就中国IBD 的发展历程、目前的现状、进展进行阐述。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血清标志物 History,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gres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n China. QIAN Jia-ming, YANG Hong.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QIAN Jia-ming, E-mail: qjiaming57@https://www.doczj.com/doc/417280363.html, Abstrac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BD) are chronic idiopathic intestinal diseases, including Crohn’s disease and ulcerative colitis.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in China, the number of cases of IBD has also increased rapidly, an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devoted into it. The understandings of IBD in China have undergone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in the aspects of epidemiology,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athogenic mechanisms of IBD. However, a lot of challenges will be confronted and we need more effort for IBD. The present paper will review the history,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gres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n China.Keyword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Crohn’s disease; ulcerative colitis; serum marker 述 评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100730 电子信箱:qianjiaming1957@https://www.doczj.com/doc/417280363.html, 率为3.14/10万、2.05/10万、1.09/10万,北方(黑龙江省大庆市)IBD 、UC 、CD 标化后发病率为1.77/10万、1.64/10万、0.13/10万[1-2]。由此可见,我国IBD 发病分布存在地域差异,南方CD 发病率多于北方,而北方以UC 发病居多。本文将就我国IBD 的发展历程、目前的现状、进展进行阐述。1 我国认识炎症性肠病的历程 我国较早的一篇文献是1956年北京协和医院文士域教授发表的关于UC 的描述。我国最早提出IBD 的诊断标准是1978年,全国第一次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中提出了对UC 的诊断标准(全国消化疾病会议制定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1978年,杭州)。1993年6月以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为起点(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1993年,太原),提出了中国UC 和CD 较为详细的诊断标准和疗效判断标准。2001年根据1978年和1993年提出标准[3]的实施情况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加以讨论并作进一步修改,增加了治疗建议。2007年[4]和2012年[5]分别修订了IBD 诊

炎症性肠病

中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 中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前者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范围多自远段结肠开始,可逆行向近段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段回肠,呈连续性分布,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和黏液脓血便。后者为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以末段回肠及其邻近结肠为主,呈穿壁性炎症,多呈节段性、非对称性分布,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瘘管、肛门病变等。两者均可合并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2006年,全国IBD协作组成立以来,我们结合国外处理指南对诊治规范的建议进行了讨论,强调诊治规范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普及性。根据循证医学的原理,广泛搜寻循证资料,进行修改补充十分关键,但我国目前高质量的临床资料不多,加之对于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这些资料也很难达到以一概全的指导效果,因此在讨论中除引证部分资料外,更多参考国外新近诊治指南并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对诊治规范作了进一步修改,形成共识意见讨论稿。在今年5月济南第七次全国消化疾病学术大会上报告后定稿,现公布如下,供国内同道参考。今后应加强循证资料的搜集,并在应用中定期修改,不断完善和更新规范的内容,使之深化细化,加强实用性和指导性。 第一部分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 溃疡性结肠炎 一、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病程多在4~6周以上。可有关节、皮肤、眼、口及肝胆等肠外表现。2.结肠镜检查: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表现为:①黏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或消失、充血、水肿、质脆、出血、脓性分泌物附着,亦常见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②病变明显处可见弥漫性、多发性糜烂或溃疡;③缓解期患者可见结肠袋囊变浅、变钝或消失,假息肉及桥形黏膜等。 3.钡剂灌肠检查:主要改变如下。①黏膜粗乱和(或)颗粒样改变;②肠管边缘呈锯齿状或毛刺样,肠壁有多发性小充盈缺损;③肠管短缩,袋囊消失呈铅管样。4.黏膜组织学检查:活动期和缓解期有不同表现。活动期:①固有膜内有弥漫性慢性炎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浸润;②隐窝有急性炎性细胞浸润,尤其是上皮细胞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及隐窝炎,甚至形成隐窝脓肿,脓肿可溃入固有膜;③隐窝上皮增生,杯状细胞减少;④可见黏膜表层糜烂、溃疡形成和肉芽组织增生。缓解期:①中性粒细胞消失,慢性炎性细胞减少;②隐窝大小、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③腺上皮与黏膜肌层间隙增宽;④潘氏细胞化生。 5.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肉跟及组织学上可见上述UC特点。 在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及结肠CD、缺血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等疾病基础上,可按下列标准诊断。①具有上述典型临床表现者为临床疑诊,安排进一步检查。②同时具备上述第1、2、3项中之任何一项,可拟诊为本

2021版:中国炎症性肠病营养诊疗共识(全文)

2021版:中国炎症性肠病营养诊疗共识(全文)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是一种主要累及胃肠道的非特异性、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近20余年,虽然全球对IBD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诊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IBD的具体病因和确切的发生机制目前仍然不清楚,也未发现能够治愈IBD的药物和方法。研究认为,IBD多见于西欧和北美地区,与西方的高脂肪、高蛋白和高糖饮食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IBD既往在中国罕见,但近20年来,由于国人的饮食习惯、生活节奏以及环境等明显改变,中国IBD的发病率快速增长,以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增长最快,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消化系统常见疑难疾病之一,是消化系统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的重点、热点和难点。 IBD的诊断没有金标准。IBD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依赖于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以及包括实验室检查、消化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在内的系统性检查。有时即使完善了这些系统性检查甚至手术治疗也不能明确诊断,还需要诊断性治疗以及随访来明确诊断。个别情况下,即使完成诊断性治疗以及随访也不能明确诊断。IBD的精准治疗则取决于在早期诊断基础上建立的兼顾规范化和个体化的优化治疗方案。就治疗而言,IBD是一种以药物治疗为主的内科性疾病。通常情况下,药物能够有效诱导和维持IBD缓解,多在并发肠梗阻、肠穿孔、消化道大出血、肠道癌变以及药物治疗无效时才考虑并实施外科干预。

由于IBD固有的临床特点,IBD患者营养障碍不仅常见,而且部分患者的营养障碍复杂和严重,并会因此而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同时,IBD 的营养治疗目的和作用也远远超出了纠正营养障碍的范畴,具有诸多功能性的治疗作用,尤其是能够诱导和维持CD缓解。因此,营养诊疗是IBD 临床诊疗的重要内容,甚至可作为部分CD患者的一线治疗。但是,目前我国IBD患者的营养诊疗普遍不规范,甚至误诊误治,并因此影响了IBD 患者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规范化地开展IBD营养诊疗,由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分会主任委员石汉平教授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炎症性肠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明松教授牵头,组织了60余位来自消化内科、消化外科、营养科、儿科和中医科并且在营养和IBD两个领域均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的中青年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诊疗经验,经过多轮讨论和修改,就IBD营养诊疗达成共识,共计36条。然后将每一条共识的证据等级由高到低分为A~D四个等级,由120余位来自消化内科、消化外科、营养科、儿科和中医科并且在营养和IBD两个领域均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的中青年专家,依据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诊疗经验,就每一条共识的证据等级进行投票,投票的统计结果附在每一条共识的后面,以便参考。从证据等级投票分析结果来看,对IBD营养诊疗仍然存在诸多分歧,甚至对一些IBD营养诊疗相关的基本概念以及技术、方法和作用仍然认识不足,需要进一步普及、推广、提高和规范IBD营养诊疗。

60例炎症性肠病及缺血性肠炎临床与病理诊断分析

60例炎症性肠病及缺血性肠炎临床与病理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60例炎症性肠病及缺血性肠炎临床与病理诊断特征。方法根据疾病类型的不同,将本院肠道疾病患者,分为炎症性肠病组与缺血性肠炎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病理诊断结果以及临床特征。结果炎症性肠病组临床诊断检出率为63.33%、缺血性肠炎组临床诊断检出率为40%。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性肠病组患者男70%、患者年龄(31.52±3.06)岁、腹痛者73.33%、腹泻者70%、便血者93.33%。与缺血性肠炎组相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临床诊断而言,病理诊断炎症性肠病及缺血性肠炎,准确率更高。为提高疾病检出率,临床应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症状鉴别疾病,以防误诊或漏诊。 标签:炎症性肠病;缺血性肠炎;病理诊断 炎癥性肠病及缺血性肠病,为临床常见的两种肠道疾病。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诱因不同,且治疗方法不同。但发病后,两类疾病患者均可见腹痛、腹泻以及便血症状。对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是提高治疗方案针对性的关键。本文于本院收治的肠道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样本。阐述了炎症性肠病及缺血性肠炎临床与病理诊断的方法,并观察了诊断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肠道疾病患者60例作为样本。根据疾病类型的不同,将本院肠道疾病患者,分为炎症性肠病组与缺血性肠炎组2组。炎症性肠病组患者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22~77岁。缺血性肠炎组患者共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35~98岁。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临床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均依照临床症状、内镜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内镜检查时,标本均需采用10%福尔马林固定。染色方法以HE染色为主。 1.2.2 病理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的病理诊断方法相同:(1)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两种。当病理检查结果提示病损不规律、裂隙溃疡、结节样肉芽时,考虑克罗恩病。当病理检查结果提示隐窝脓肿、基底部浆细胞增多时,考虑溃疡性结肠炎。(2)缺血性肠炎:当内镜检查结果提示黏膜下出血、水肿。且合并坏

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指病因不明的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 s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炎症指征的基本特征是肿胀、红斑、黏液样或脓性渗出、轻度或重度上皮破坏、纤细或粗大颗粒状黏膜变形、假息肉形成、回缩和狭窄。 病因和发病机制: (1)环境因素。 (2)遗传因素。 (3)感染因素。 (4)免疫因素。 一、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又称克隆病、局限性肠炎、肉芽肿性回肠炎等。是病因不明的胃肠道肉芽肿性炎症疾病,与溃疡性结肠炎同属炎症性肠病。病变特点为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的溃疡性病变,可发生于胃肠道的任何部位,而以回盲部最常见,大约40%病例有结肠受累,血性腹泻的比例也最高。 1、临床特点: (1)起病隐晦,呈慢性过程,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患者常以腹痛、腹泻就诊。 (2)腹痛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常为痉挛性阵痛伴腹鸣,进餐后加重,排便排气后可缓解。 (3)腹泻多呈糊状,脓血或黏液便少见。 (4)可在右下腹或脐周扪及较固定的肿块。 (5)部分患者可见肠瘘、肠梗阻、肛周瘘管等并发症。 2、内镜下特点: (1)病变主要位于右半结肠,以回盲部多见。早期溃疡呈阿弗他样或裂隙状,病变呈跳跃式,病变之间的黏膜基本正常; (2)病程发展出现纵行溃疡。溃疡不连续、形态不规则、大小不等,底深,多被厚苔或污苔,非对称样肠壁受累; (3)因为黏膜下层高度充血水肿而使黏膜隆起,呈鹅卵石样改变,卵石之间常为溃疡; (4)并发瘘管形成是进展期克罗恩病的一个特征性表现; (5)肠狭窄:典型者为末端回肠的管型狭窄,狭窄处肠壁弥漫性增厚,犹如消防水管; (6)急性期后多发炎性息肉和明显的瘢痕形成。 3、诊断要点: (1)克罗恩病的诊断需密切结合临床、内镜、影像学、组织活检所见进行综合分析,因本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