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电场模型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kdh

风电场模型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kdh

风电场模型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kdh
风电场模型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kdh

第31卷增刊2 电 网 技 术V ol. 31 Supplement 2 2007年12月Power System Technology Dec. 2007

文章编号:1000-3673(2007)S2-0330-05中图分类号:TM938文献标识码:A学科代码:470·4017 风电场模型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娄素华1,李志恒1,高苏杰2,吴耀武1

(1.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湖北省武汉市 430074;

2.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市东城区 100005)

Wind Farms Models and Its Impacts on Wind Farms Integration into Power System

LOU Su-hua1,LI Zhi-heng1,GAO Su-jie2,WU Yao-wu1

(1.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Hubei Province,China;2.State Grid Xin Yuan Company Limited,Dongcheng District,Beijing 100005,China)

摘要:介绍了风力发电系统建模的一般思路及常用的风电场模型,然后对风电并网几个重要课题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比较了适用于不同研究目的的风电场模型的优劣及相应的分析方法,指出了风电场建模方法存在的主要文体,总结了风电接入对系统影响的几个主要方面。

关键词:风力发电;风电场模型;潮流;电能质量;稳定性0引言

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风电由于其分布较广的特点及其相对成熟的开发技术而在全世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风电的优势在于其环境友好性,但它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风力的随机性和间歇性不能保证输出平稳的电力,这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发电和运行计划的制定带来很多困难;风电场一般远离负荷中心,承受冲击的能力很弱,随着风电装机规模的扩大,风电的不可控性将给电力系统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合理地对风电场建模、分析风电的容量可信度[1-2]、研究风电与其它电源的配合问题对于保证含风电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十分重要。

本文对风电并网的不同研究领域所采用的风电模型及其分析方法作了系统地对比和分析,指出了上述模型和分析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总结了风电接入对系统影响的几个主要方面,这将会有助于分析系统中其它电源与风电的配合问题。

1风电场模型

1.1 风力发电机组动态建模的基本理论

1.1.1 风的统计理论与风速建模

风是风力发电的源动力,与发电部分具有独立性。风的自然特性包括风向和风速,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和难以预测性。风向与风速的建模是风力发电机组建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中,人们更多地关注风速的特性,而弱化风向的影响。在描述风速的分布函数中,最常见的是Weibull分布[3-4],其分布函数为

w

()1exp(/)k

F V V C

=??(1) 式中:C为尺度参数;k为形状参数;V为风速。

文献[3]以Weibull分布为基础,使用时间序列自动回归和移动平均技术模拟风速。文献[4]借助于马尔科夫链和Weibull分布对风速、风向进行随机性分析建模,并在模型中考虑了风速和风向的相关性。Weibull分布侧重于对风能资源的统计描述,它表示的是风速在10min或更长时间内的平均值。在与风速相关的动态建模中,经常使用4分量模型,该模型将风分为基本风、阵风、渐变风和随机风4个部分[5],PSCAD仿真软件使用的就是这种模型。目前,这种模型的局限性在于没有给出确定阵风分量参数的方法,仅适用于简单的模拟计算。现在的风力发电系统研究中,更多采用的是平均风速与湍流分量相叠加的风速模型。在这种模型中,风速均值在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的时间尺度内保持不变,风速的变化由湍流分量给出,而湍流分量作为一个平稳的随机过程来处理。

1.1.2风力发电机组模型

一个典型的风力发电系统主要包括风力机、传动机构、发电机和相应的控制系统4个模块。风力机结构复杂,在模型中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是风速与机械出力的关系,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是由风力机铭牌数据得到风力驱动产生的动力转矩[6],或通

第31卷 增刊2 电 网 技 术 331

过理论推导得到风能到机械能的传递公式。

风力发电机组的机械传动系统由风力机、低速轴、高速轴组成,文献[7]用数据辨识的方法建立风力机的数学模型,但这种方法建立起来的传递函数很难与发电机的微分方程模型接口。传动机构机理建模非常复杂,人们往往对其进行简化,文献[8-9]将传动轴等效为2或3个质量块,以分析其机械动态特性。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也可以对其作更大的简化,如把整个传动机构视为一个刚体,用1阶惯性环节来表示特性[10],其表达式为

m h d ()/d m

M M M T t

=? (2) 式中:M 与M m 分别为传动机构的输入与输出转矩;T h 为轮毂时间常数。

根据风力发电过程中桨距的变化和发电机的运行特点[11],可将风力发电机组分为3类:定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国外变速风力发电机已经成为风力发电机的主导产品,容量以兆瓦级为主。

定桨距风电机组与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同属于恒速恒频发电机组。目前恒速恒频机组在风电机组中占的比例较大,恒速恒频发电机组由于会从电网中吸收无功电流建立磁场,因而会导致电网的功率因数变差。基于双馈发电机的变速风力发电机组具有较好的网络兼容性且能够降低系统的机械负载[12],可减小风力机的机械应力,最大限度地捕获风能,使风轮机在大范围内按最佳效率运行,并且可以减小因阵风、塔影效应等对输出功率的影响,降低对变桨距系统快速性的要求,因而广泛用于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双馈异步发电机稳态分析模型主要依据经典的异步机理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发电机较详细动态模型的研究也在深入,一般来讲,风电机组机电暂态模型足以表征系统暂态时风电机组的特性[13]。

控制策略的选取,因不同的机组和不同的控制目标而不同。但总体而言,对风力机部分,控制的目标是提高风力机的能量转换效率和保证风力机功率输出平稳;而对发电机部分,控制的总体目标是保证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和经济性。 1.2 风电场整体建模

与常规的发电厂不同,一个容量较大的风电场内往往有数量众多的风力发电机组。风电场内风力发电机组的位置不同,由于尾流效应的影响,各风

机获得的风能大不相同。另外,由于各风机间的相互影响使得风电场作为一个整体表现出了与单个风机不同的特性。在与风电接入系统相关的研究中,一般不需要把关注的焦点放在风电场内部机组之间复杂的联系上,往往将风电场的整体特性作简化处理,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简化处理方法:

(1)对风电场进行单机等值。由于一个风电场内各台风机之间的电气联系紧密,在系统事故情况下,各台风机的反应十分相似,工程上可以采用加权求和的办法近似模拟这个风电场的反应[14]。文献[15]采用等值发电机代替一个风电场的风机群,聚集后的风电场模型在连接点处具有相同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响应特性。风电场模型的参数与单个风机相同,只是其额定功率为所有风电机组之和。

(2)运用风机功率特性曲线来描述风能—电能的转换。在研究风电场输出随风速变化的波动性时,这种方法非常普遍[16]。此类方法完全不计发电机和传动机部分的特性以及风机之间的相互联系,直接将输出功率与风速相联系。此方法仅用于描述风电机组出力随风速变化的波动趋势,精确度和应用范围都十分有限。

(3)将风力发电机组作PQ 节点处理。PQ 或RX 模型常用于稳态分析,如潮流计算以及从功率波动的角度来研究含风电的电力系统的电压变化,主要优点在于其简洁性,但文献[17]将其线性化后也作风力发电机组的动态分析模型。

在风电场建模方面,除了上述的机理建模分析以外,有时也用系统辨识的方法对风电系统进行建模。针对系统的输出可测、输入难以定义或测量的特点,可用随机建模或时间序列建模方法。系统辨识方法的缺点是不能反映动态过程的物理本质,因此有人考虑将机理建模和测试法建模结合起来,即“灰箱”建模。此外,另外一些新的方法是值得关注的,如神经网络、专家系统、黑箱建模等,这些都是针对高阶次、非线性模型的有效处理办法。

2 风电并网的相关问题

2.1 概述

风电场容量的增大对系统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专家和学者对风电场并网相关课题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电网对风电的要求已经从电能质量进一步发展到暂态稳定、事故后自动恢复、调频调压、直接调度等[14],研究制定风力发电接入电网的导则

332 娄素华等:风电场模型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V ol. 31 Supplement 2

已成为电力公司的当务之急。风电接入系统后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2 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风电、尤其是大容量的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后,将会对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继电保护等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潮流计算是量化分析此类问题的基本手段。小容量的风电机组可直接接入配电网,这就改变了传统的电源功率单向流动的特点,因此有必要研究加入风力发电机组后的电力系统潮流与网损。

目前,有关含风电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研究还较少。由于风力发电机组多采用异步机,且电能输出波动性较大,在潮流计算中通常将风力发电机组作为PQ 节点,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作变量处理,迭代求解。在此类处理方法中,要用到异步机的模型来处理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建立风电的PQ 模型时,把风电的有功功率作为风速的函数,即

3p /2P c AV ρ= (3)

式中:ρ为空气密度;c p 为风能利用系数;A 为风轮扫过的面积;V 为风速。

由于风速是变化的,因此P 是一个变量。无功功率的表达式借助于发电机稳态模型参数,与机端电压、吸收的有功功率和转差等因素有关,根据不同的发电机组和精度要求,其表达形式多样[18]。 另外,在有关风电的潮流计算中,也可将风电机组作RX 节点处理,通过不断的迭代修改异步机的滑差达到潮流计算的目的。相对于PQ 节点,风电做RX 节点处理时迭代次数较多,但可得到更精确的结果。 2.3 电能质量

2.3.1 电压波动和闪变

风能的不确定性和风力发电机组的本身的运行特性使得风电机组的输出波动较大,这使得关于并网风电质量的研究有别于传统的发电机组,人们对如何定义、测量和评估风电并网对电能质量的影响展开了深入地研究。

文献[19]是关于并网风电机组电能质量测量与评估的一套公认的标准,其定义的并网风电机组电能质量特征参数包括风电机组额定参数、最大允许功率、最大测量功率、无功功率、电压波动和谐波等,其中电压波动和闪变的测量与评估是有关电能质量研究的重点[20]。由于风力发电引起电压波动和闪变的根本原因是风电机组输出功率的波动,因此需要从功率波动的角度来研究电压波动和闪变。

电网电压的变化受风电系统有功和无功功率的影响。风电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主要依赖于风速;在无功功率方面,定速风电机组吸收的无功功率随有功功率波动而波动,双馈电机一般采用恒功率因数控制方式,因而无功功率波动较小。

此外,在并网风电机组持续运行过程中,受塔影效应、偏航误差和风剪切等因素的影响,风电机组在叶轮旋转一周的过程中产生的转矩不稳定,而转矩波动也将造成风电机组输出功率的波动,并且这些波动随湍流强度增加而增加。此外,风电机组在启动、停止和发电机切换过程中也会产生电压波动和闪变[20]。目前对于这方面的研究,通常将风力发电机组看成是PQ 节点,用基本的潮流方程来研究电压的变化。 2.3.2 谐波分析

一般来讲,风电场电能质量首先要保证满足电压和频率的要求,而由谐波导致的电压和电流的畸变同样也是影响电能质量的重要方面。

由于风电场包含很多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容量相对较小,内部联系十分复杂,考虑到负荷的波动性,对一个实际的风电系统进行详细和精确地谐波分析变得十分困难[20],因此往往采用简化处理的办法保证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关于风电系统中的谐波分析一般分为2个部分:一是风电装置中电力电子器件的影响,这是风电装置中最重要的谐波源;二是无功补偿装置和变压器[21]等如何影响谐波的产生问题,一般不将其作为谐波分析的主要部分。在风电系统中,由于异步机、变压器、电容器等设备均为三相,且采用三角型或Y 型连接方式,故不存在偶次或3的倍数次谐波,即风电系统中存在的谐波次数为5、7、11、13、17等[22-23]。对于实际的多节点电力网络,则需要研究谐波扩散问题,即谐波对整个电力网络的影响,此时可将谐波电流作为谐波源注入网络,根据基本节点方程I h =Y h U h ,分别建立针对不同阶次谐波的谐波负荷模型和电力元件模型,得出含风电场的大规模电力网络中的谐波电流对电压畸变等的影响。

关于频率稳定,风电出力波动一般较大,当其与其它发电方式组成一个小型的孤立电网时,可能会对孤立系统的频率造成较大影响[24]。但在现在的电力系统中,大型电网具有足够的备用容量和调节能力,一般不必考虑风电接入引起的频率稳定性问题[25]。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风电接入系统后对系

第31卷增刊2 电 网 技 术 333

统频率的影响十分有限,故不作为重点问题。但本文认为,这种观点在理论研究中并不可取,因为形成这一观点的前提是风电在实际系统中比例不够大,而在可预见的将来,风电在整个电力系统中比例会大幅提高,而风电比重的上升会使电网的调峰、调频压力随之增大,风电对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2.4风电接入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随着风电的发展,风电场的规模和复杂性也在同步增长。考虑到经济和环境因素,风电场往往地处偏远,且风电场中多采用异步发电机,它需要从电网中吸收无功功率,这些因素使得风力发电系统表现出与传统发电机不同的特性,因而当风电的渗透率水平较高或接入弱电网时,研究在系统发生扰动或故障情况下的风电场反应及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25-26]。

对含风电的电力系统作稳定性分析的首要问题是对风电机组者风电场进行可靠有效地建模。从风电场本身的角度看,研究风电场内各个机组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其电压控制和无功补偿特性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需要建立一个详细的风电场暂态模型。在此种情况下,即使降阶处理,描述一台感应电机至少需要7个变量[27],如果再考虑到风力机和传动机构的特性以及多个风机的组合特性,对风电场的建模将会变得十分复杂和难以处理,因此在风电的稳定性研究中,通常用单机模型来代替整个风电场作动态特性研究。而单机模型对于风电场的稳定性研究来说过于简化,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既能反映风电场内部机组的联系、又能降低复杂性的综合模型,以保证对风电模拟分析的有效性。综合模型一般以单个风力发电机组的模型为基础,按照风电场内风机的类型、位置[28]或发电机的动态特性划分为不同的机群,然后再对不同机群进行等值。这种分析方法为建立风电场的动态性能模型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3风力发电发展的新动向

随着风电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风电的开发范围也逐渐由陆地向海上扩展。海上风力资源丰富且不占用土地资源,基本不受地形和地貌的影响,运输和吊装条件优越,可安装单机容量更大的风电机组,年利用小时数更高,因此海上风电是未来大规模发展风电的重要方向。一方面,风电的大规模发展使得人们在持续关注风电质量的同时希望风电渗透率能超越传统的功率渗透极限(10%),以便能在风能丰富的地区实现大规模开发风能的目的,这就需要更大规模的储能和调节系统与之配套运行,如抽水蓄能电站。另一方面,随着电力电子元件的性价比不断提高,变速恒频电机、无刷双馈电机等新型发电机组开始在风机上推广应用或广泛研究,风电场如何像常规机组一样承担电压及无功控制的任务正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另外,随着风电场规模的持续扩大和输电距离的增加,电能的传输问题也更加突出[28],与风电场相关的高压、特高压输电系统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

此外,风电广阔的发展前景将会带动与风电相关的诸多技术领域和产业的发展,如电气工程、自动控制和机械、材料制造等。

4 总结与展望

风电场模型及其对系统影响的分析方法是专家和学者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可靠有效的分析方法是对含风电的电力系统进行规划、调度和优化控制的基础。

就风电场建模而言,相关研究主要存在2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对其模型的研究有待深入,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是建立在简化的模型基础上,其合理性有待验证;其次是风电场模型及其测试有待标准化,目前风电机组模型的开发与应用主要由风电开发商负责,技术的相对封闭和标准的缺失阻碍了风电机组、尤其是大型风电场模型研究的发展。

在与风电场并网的相关课题中,以往的研究焦点都放在了电能质量方面,这是因为风电装机规模小,直接接入配网后对系统影响很小。而随着风电的大规模、产业化的发展,风电可以直接接入输电网,并与常规机组一样承担发电的作用。与此同时,风电的研究领域也在随之拓展,而风电固有的不稳定性使得电网对其技术要求也在随着风电的持续发展而提高,因此对含风电系统的且与其配合运行的抽水蓄能电站规划理论的研究也越来越紧迫。

参考文献

[1] Chai C I,Lee W J,Pradit F,et al.System impact study for the

interconnection of wind generation and utility system[J].IEEE Tra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2005,41(1):163-168.

[2] 王海超,鲁宗相,周双喜.风电场发电容量可信度研究[J].中国

电机工程学报,2005,25(10):103-106.

[3] Karki R,Hu P.Wind power simulation model for reliability

334 娄素华等:风电场模型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V ol. 31 Supplement 2

evaluation[C].Canadian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Canada,2005.

[4] Castino F,Festa R,Ratto C F.Stochastic modeling of wind velocities

time series[J].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1998,74-76(1):141-151.

[5] Anderson P M,Bose A.Stability simulation of wind turbine

systems[J].IEEE Trans on Power Apparatus and Systems,1983,

102(12):3791-3795.

[6] 李东东,陈陈.风力发电系统动态仿真的风速模型[J].中国电机

工程学报,2005,25(21):41-44.

[7] Leithead W E,Rogers M C M.Design of a controller for a test-rig for

a variable speed wind turbine[C].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EEE

Conference on Control Applications,Glasgow,1994.

[8] 李东东,陈陈.风力发电机组动态模型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25(3):115-119.

[9] Salman S K,Anital J T.Windmill modeling consideration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tability of a grid-connected wind power-based

embedded generator[J].IEEE Trans on Power Systems,2003,18(2):

793-802.

[10] Raiambal K, Chellamuthu C.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grid

connected wind electric generating system[C].IEEE Region 10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Communications, Control and Power

Engineering,2002.

[11] 贺益康,郑康,潘再平,等.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电系统运行研

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13):55-60.

[12] Muller S,Deicke M,De Doncker R W.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 systems for wind turbines[J].IEEE Inddutry Application

Magazine,2002:26-33.

[13] Ekanayake J B, Holdsworth L,Jenkins N.Comparison of 5th order

and 3rd order machine models for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

(DFIG) wind turbines[J].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2003,

67(3):207-215.

[14] 雷亚洲,Gordon Lightbody.国外风力发电导则及动态模型简介

[J].电网技术,2005,29(12):27-32.

[15] Chi Yongning,Liu Yanhua,Wang Weisheng,et al.V oltage stability

analysis of wind farm integration into transmission network[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System Technology,

2006.

[16] 雷亚洲,王伟胜,印永华,等.基于机会规划约束的风电穿透功

率极限计算[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22(5):32-35.[17] Cidras J,Feijoo A E.A linear dynamic model for asynchronous wind

turbines with mechanical fluctuations[J].IEEE Trans on Power Systems,2002,17(3):681-687.

[18] Feijoo A E,Cidras J.Modeling of wind farms in the load flow

analysis[J].IEEE Trans on Power Systems,2000,15(1):110-115.[19] IEC 61400-21,Measurements and assessment of power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grid connected wind turbines[S].

[20] 孙涛,王伟胜,戴慧珠,等.风力发电引起的电压波动和闪变. 电

网技术,2003,27(12):62-66.

[21] Papathanassiou S A,Papadopoulos M P.Harmonic analysis in a

power system with wind generation[J].IEEE Trans on Power Delivery,2006,21(4):2006-2016.

[22] Chen Z,Spooner E.Grid power quality with variable speed wind

turbines[J].2001,16(2):148-154.

[23] Muljadi E,Butterfield C P,Chacon J.Power quality aspects in a wind

power plant[C].IEEE Power Engineering Society General Meeting,2006.

[24] Papazacharopoulos Z K,Tatis K V,Kladas A G,et al.Dynamic model

for harmonic induction motor analysis determined by finite elements[J].IEEE Trans on Energy Conversion,2003,19(1):

102-108.;

[25] Kazachkov Y A,Feltes J W,Zavadil R.Modeling wind farms for

power system stability studies[C].IEEE Power Engineering Society General Meeting,2003.

[26] 孙建锋,焦连伟,吴俊玲,等.风电场发电机动态等值问题的研

究[J].电网技术,2004,28(7):58-61.

[27] Saad-Saoud Z,Jenkins N.Simple wind farm dynamic model[J].IEEE

Proceedings-Generation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1995,142(5):545-548.

[28] Barberis Negra N, Todorovic J, Ackermann T.Loss evaluation of

HV AC and HVDC transmission solutions for large offshore wind farms[J].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76(11):916-927.

收稿日期:2007-12-17。

作者简介:

娄素华(1974—),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规划、电力技术经济和新能源发电技术,E-mail:ningyuanlin@https://www.doczj.com/doc/4211018987.html,。

(编辑 杜宁)

研华通用风电场监控管理系统(WPMS)

研华通用风电场监控管理系统WPMS(SCADA) 什么是SCADA? 一、SCADA简介 SCADA是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的英文缩写,国内流行叫法为监控组态软件。从字面上讲,它不是完整的控制系统,而是位于控制设备之上,侧重于管理的纯软件。SCADA所接的控制设备通常是PLC(可编程控制器),也可以是智能表,板卡等。 早期的SCADA运行于DOS,UNIX,VMS。现在多数运行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有的可以运行在Linux系统。 SCADA不只是应用于工业领域,如钢铁、电力、化工,还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建筑、科研等行业。其连接的I/O通道数从几十到几万不等。下面就其结构、功能、接口、开发工具等方面予以介绍。 二、SCADA体系结构 1.硬件结构 通常SCADA系统分为两个层面,即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服务器与硬件设备通信,进行数据处理何运算。而客户用于人机交互,如用文字、动画显示现场的状态,并可以对现场的开关、阀门进行操作。近年来又出现一个层面,通过Web发布在Internat上进行监控,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超远程客户”。 硬件设备(如PLC)一般既可以通过点到点方式连接,也可以以总线方式连接到服务器上。点到点连接一般通过串口(RS232),总线方式可以是RS485,以太网等连接方式。总线方式与点到点方式区别主要在于:点到点是一对一,而总线方式是一对多,或多对多。 在一个系统中可以只有一个服务器,也可以有多个,客户也可以一个或多个。只有一个服务器和一个客户的,并且二者运行在同一台机器上的就是通常所说的单机版。服务器之间,服务器与客户之间一般通过以太网互连,有些场合(如安全性考虑或距离较远)也通过串口、电话拨号或GPRS方式相连。 2.软件体系结构

风电并网对电网的影响及其策略

风电并网对电网的影响及其策略-机电论文 风电并网对电网的影响及其策略 李梦云 (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目前,中国风电已超核电成为第三大主力电源。但风力电场等分布式电源对电力网络的日益渗透的同时,给现代电力系统带来了很多方面的影响,比如改变了电力网络中能量传递的单向性,对现有配电网的稳定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电网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因此,对风电并入配电网后产生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进行相关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介绍了风力发电目前的发展状况和风电接入电网后对电力系统带来的影响,尤其是针对风电场并网后对电网的稳态电压的稳定性,以风速和风电机组的功率因数作为影响因素,从原理上,分别分析其对含风电场的电网的稳态电压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初步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风力发电;电网;稳态电压;影响;策略 0 前言 随着日益增长的电力负荷、能源的短缺、环境恶化的愈发严重,以及用户要求电能质量的提高,大家越来越关注DG(分布式发电)。研究表明,分布式发电的发展可以反映能源的综合运用、电力行业的服务程度和环境保护的提升。尤其是其中的风力资源,因为其是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大、环境和经济效益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风力发电成为分布式发电中重要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使其成为一种当今新型能源中发展迅速的发电方式。 1 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风电场并入配电网,使输电网对部分地区的电力输送压力得到缓解和电力系统的网损得到改善的同时,也对电力系统产生了许多不好的影响如电压波动、闪变等。 同时由于风具有随机性,其输入电网的有功和无功有很大的波动性。风速的不可预测这一特性,使我们不能对风电进行准确而又可靠地出力预测,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负荷跟踪、备用容量等,提高了风电场的运行成本。 风电并网增加电力系统调峰调频的难度,不仅需要风电场容量,而且需要风电场快速响应负荷变化;风电机组并网时,会不可避免的对电网有冲击电流。风电场与电网的联络线的潮流的双向性,使并网后的电网的继电保护的保护配置提高了要求。 2 风电并网对电网电压的影响 配电网的电压分布情况由电力系统的潮流所决定,当电力网络中电源功率和负荷发生变化时,将会引发电力网络各个母线的节点产生变化。对风电并网的配电网来说,风电场的功率的波动会影响电网电压出现偏移。由于风电场接入配电网后,风电场的接入点的变化、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不平衡等,会导致无功功率从无功源流向负荷。风电场的电压偏移会影响风电场的接入容量和风电并网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1 风速变化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 将接入风电场的配电网系统的供电线路作等值电路,则风电场并网点至无限大系统两端的电压降落为: U1-U2=I(R1+R2+jX1+ jX2) (1) 上式中,U1为风电场的输出电压,U2为电网电压,R1、X1表示风电场的电

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摘要】风电作为一种重要的新能源,若能实现大规模利用对于解决当前全球性的能源危机有着重要意义。风电本身的波动性和间隙性给风电并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本文将深入探究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旨在为同行进一步解决风电的合理并网问题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风电并网;风电特性;电力系统稳定性 引言 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电能生产、运输和利用的基本要求。风电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可控性较差,其本身的很多特性具有高度的随机性,因此,风电的大规模并网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1],风电并网已经成为制约风电发展的重要因素。 1.风电特性 风电特性是研究风电并网的基础。风电特性主要包括波动性和间歇性。波动性,又称脉动性,是指风电功率在时间尺度上具有沿某条均线不断上下跳变的特性,其特性可以通过波动幅值和波动频率表征。间歇性是指风电功率在时间尺度上具有不连续性。风电的这两个特性具有高度的随机性,从而是风电的可控性较差。风电功率的这些特性是由风力本身决定的,如风速,风向等。 2.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风电并网会使风电场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认为其主要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电压稳定的影响 由于风电功率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进而会导致电压出现波动和闪变。文献[2]详细研究了风电功率的间歇性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指出保证电压稳定性的关键问题是对风力发电机组的速度增量进行有效控制,对电压稳定性影响最大的区域分布在风电场及其附近的节点区域。 (2)对频率稳定的影响 风电的发电功率不稳定,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从而使其发电量也不稳定,输出功率不是恒定值。风速发生变化时其输出有功功率就会波动,进而导致电网内的有功也发生变化,有功会影响电网的频率。如果一个地区的风电所占份额过大,某一时刻有功频率变动过大将会导致频率崩溃,甚至会使得整个电网瘫痪。

GBT 19963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报批稿

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Technical rule for connecting wind farm to power system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 布

GB/T 19963—200 目次 前言...................................................................................................................................................................... I 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风电场送出线路 (2) 5 风电场有功功率 (2) 6 风电场功率预测 (3) 7 风电场无功容量 (3) 8 风电场电压控制 (3) 9 风电场低电压穿越 (4) 10 风电场运行适应性 (5) 11 风电场电能质量 (6) 12 风电场仿真模型和参数 (6) 13 风电场二次系统 (6) 14 风电场接入系统测试 (7) 参考文献 (9) I

GB/T 19963—200 II 前言 本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国标委综合【2009】93号《2009年第二批国家标准计划 项目》标准计划修订。 本标准与能源行业标准《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共同规定了风电场并网的相关技术要求,能源行业标准规定了大型风电场并网的设计技术要求,本标准规定了风电场并网的通用技术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对通过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与电力系统连接的新建或扩建风电场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监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编写单位: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伟胜、迟永宁、戴慧珠、赵海翔、石文辉、李琰、李庆、张博、范子超、陆志刚、胡玉峰、陈建斌、张琳、韩小琪。

风电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风电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互联网环境下,电力网络日趋复杂,使电网维护和管理难度增加,很容易出现电网瘫痪情况,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电力系统中接入风电,能够减少停电损失和故障发生率,使电力网络管理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文章简要论述风电场特点及风力发电机组故障情况,分析风电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提出具体控制方法。 标签:风电接入;电力系统;保护装置 前言: 风力发电属于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应用日益普遍。风力资源丰富,但开发难度大。一些地区虽然适合风电大规模开发,但都处于电网末端,网架结构简单,一旦把风电接入电网,不仅影响电能质量、继电保护等,还会导致电网稳定性差。明确风电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采取专业技术手段加以控制,优化电力系统性能,为客户提供优质电力服务。 1风电场及风力发电机组故障 1.1风电场特点 风能具备随机性和不可控性,也不能够存储,很难像常规火电厂一样,通过调节汽轮机汽门,对出力进行有效控制,故而,风电机组发出的电能具备波动性和随机性特征。因风能具备不可控特征,无法依据负荷调度风力发电,使调度难度增加。当前,风电机组以异步发电机为主,尽管把无功补偿电容器组装设在机端出口,有功功率输出过程中,发电机会以系统为载体,对无功功率进行吸收,而无功需求受有功输出变化影响。 1.2风力发电机组故障特征 风力发电机组应用时间并不是很长,尚存在诸多技术桎梏,其故障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具体而言,将控制技术和运行特征作为划分依据,可把风力发电机细分为变速恒频和衡速衡频两类。前者有双馈式风力发电机、永磁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等,后者则以鼠笼式感应风力发电机为主[1]。在风电故障点、接入点位置已知,且保持不变时,短路电流会受接入的风电机组类型影响,表明不同类型风电机组故障特征存在差异。 2风电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在电力系统中接入风电,会对继电保护产生影响,还容易干扰电网稳定性、电能质量等,甚至影响电流保护。具体如下:

风力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学习资料

风力发电对电力系统 的影响

风力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摘要 风力发电总是依赖于气象条件,并逐渐以大规模风电场的形式并入电网,给电网带来各种影响。因此,电网并未专门设计用来接入风电,如果要保持现有的电力供应标准,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一些相应的调整。本论文依据正常条例讨论了风电设计和设备网络的开发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风电场并网时遇到的各种问题。由于风力发电具有大容量、动态和随机性的特性,它给电力系统的有功/无功潮流、电压、系统稳定性、电能质量、短路容量、频率和保护等方面带来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待更好地利用风力发电。 关键词:风力发电;电力系统;影响;风电场 1. 引言 人们普遍接受,可再生能源发电是未来电力的供应。由于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对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发电是不可持续的。相反的,风电作为一种有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备受人们关注。当由于工业发展和世界大部分地区经济的增长而引起电力的需求稳步增长时,它有抑制排放和降低不可替代燃料储备消耗的潜力。 当大型风电场(几百兆瓦)成为一个主流时,风力发电越来越受欢迎。2006年间,包括世界上超过70个国家在内的风能发展,装机容量从2005年的59091兆瓦达到74223兆瓦。2006年的巨大增长表明,决策者们开始重视风能

发展能够带来的好处。由于到2020年12%的供电来于1250Gw的安装风电装机,将积累节约10771百万吨的二氧化碳,这个报道是人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重要手段。 大型风电场的电力系统具有很高的容量、动态随机性能,这将会挑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提供电力系统清洁能源的同时,风电场也会带来一些对电力系统不利的因素。随着风力发电的膨胀和风电在电力系统中比重的增加,影响将很可能成为风力集成的技术性壁垒。因此,应该探讨其影响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风能已经从25年前的原型中走了很长的路,而且在未来的二十年里它也会继续前进。有一系列的问题与风电系统的运作和发展。虽然风力发电的渗透可能会取代传统的植物产生大量的能量,关注的重点是风力发电和电网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提供了一个概述风力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并建议相应的对策来处理这些问题,以适应电力系统中的风力发电。 根据上述问题,本文从总体上讨论了风力发电项目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在处理项目时,将风电场与电力系统相结合的问题。由于风力发电具有容量大、动态、随机性等特点,其影响主要包括有功、无功功率流、电压、系统稳定性、电能质量、短路容量、系统备用、频率和保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适应电力系统的风力发电。 本文的组织如下。第2节给出了风力发电的发展情况。在第3节介绍了风力发电的特点。在4节中,详细讨论了风力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在第5节中,提出了减少风力发电的影响的对策。最后,第6节总结本文。

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1、风电场有功功率 1.1 基本要求 风电场具有功功率调节能力,并能根据电网调度部门指令控制其有功功率输出。为了实现对风电场有功功率的控制,风电场需安装有功功率控制系统,能够接收并自动执行调度部门远方发送的有功出力控制信号,确保风电场最大输出功率及功率变化率不超过电网调度部门的给定值。 1.2 最大功率变化率 风电场应限制输出功率的变化率。最大功率变化率包括1min功率变化率和10min功率变化率,具体限值可参照表1。 表1 风电场最大功率变化率推荐值 在风电场并网以及风速增长过程中,风电场功率变化率应当满足此要求。这也适用于风电场的正常停机,但可以接受因风速降低(或超出最大风速)而引起的超出最大变化率的情况。风电场最大功率变化率的确定也可根据风电场所接入系统的状况、其他电源的调节特性、风电机组运行特性等,由电网运营企业和风电场开发运营企业共同确定。 1.3 紧急控制 在电网紧急情况下,风电场应根据电网调度部门的指令来控制其输出的有功功率,并保证风电场有功控制系统的快速性和可靠性。 a) 电网故障或特殊运行方式下要求降低风电场有功功率,以防止输电设备

发生过载,确保电力系统稳定性。 b) 当电网频率高于50.5Hz时,依据电网调度部门指令降低风电场有功功率,严重情况下可以切除整个风电场。 c) 在事故情况下,若风电场的运行危及电网安全稳定,电网调度部门有权暂时将风电场解列。事故处理完毕,电网恢复正常运行状态后,应尽快恢复风电场的并网运行。 2、风电场无功功率 2.1 无功电源 a) 风电场应具备协调控制机组和无功补偿装置的能力,能够自动快速调整无功总功率。风电场的无功电源包括风电机组和风电场的无功补偿装置。首先充分利用风电机组的无功容量及其调节能力,仅靠风电机组的无功容量不能满足系统电压调节需要的,在风电场集中加装无功补偿装置。 b) 风电场无功补偿装置能够实现动态的连续调节以控制并网点电压,其调节速度应能满足电网电压调节的要求。 2.2 无功容量 a) 风电场在任何运行方式下,应保证其无功功率有一定的调节容量,该容量为风电场额定运行时功率因数0.98(超前)~0.98(滞后)所确定的无功功率容量范围,风电场的无功功率能实现动态连续调节,保证风电场具有在系统事故情况下能够调节并网点电压恢复至正常水平的足够无功容量。 b) 百万千瓦级及以上风电基地,其单个风电场无功功率调节容量为风电场额定运行时功率因数0.97(超前)~0.97(滞后)所确定的无功功率容量范围。 c) 通过风电汇集升压站接入公共电网的风电场,其配置的容性无功补偿容量能够补偿风电场满发时送出线路上的无功损耗;其配置的感性无功补偿容量能够补偿风电场空载时送出线路上的充电无功功率。 d) 风电场无功容量范围在满足上述要求下可结合每个风电场实际接入情况通过风电场接入电网专题研究来确定。 3、风电场电压范围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全文 所属分类: 新闻资讯来源: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更新日期: 2012-09-20 前言 本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国标委综合【2009】93号《2009年第二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标准计划修订。 本标准与能源行业标准《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共同规定了风电场并网的相关技术要求,能源行业标准规定了大型风电场并网的设计技术要求,本标准规定了风电场并网的通用技术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对通过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与电力系统连接的新建或扩建风电场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实施后代替GB/Z 19963-2005。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监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编写单位: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伟胜,迟永宁,戴慧珠,赵海翔,石文辉,李琰,李庆,张博,范子超,陆志刚,胡玉峰,陈建斌,张琳,韩小琪。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通过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与电力系统连接的新建或扩建风电场。 对于通过其他电压等级与电力系统连接的风电场,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325-2008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GB/T 12326-2008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 15945-2008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 GB/T 15543-2008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 20320-2006 风力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 DL 755-200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DL/T 1040-2007 电网运行准则 SD 325-19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应于本文件。 4、风电机组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 WTGS 将风的动能转换为电能的系统。

风电场及远程监控自动化管理系统

风电场及远程监控自动化管理系统 一、系统概述 风电场及远程监控自动化系统采用分层分布的体系结构,整个自动化系统分为三层:风场控制层、区域控制层和集中控制层。风场控制层设在风电场现场,为风电场运行 与管理提供完整的自动化监控,为上级系统提供数据与信息服务;区域控制层 设在区域风电场中央控制室,负责所辖风电场运行状态的监视与管理,为集中 控制层提供数据与信息服务;集中控制层作为总部或集团的风力发电监控中 心,全面掌控所有风电场运行状况,统筹资源调配。 建设风电场及远程监控自动化系统,实现各风电场设备的集中监视和管理,对提高公司综合管理水平、优化人员结构、提高风电场发电效益等十分重要。 提高风电场自动化水平 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是风电场运营模式的发展方向,对风电场的设备状态、自动化水平、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风电场一流的设备、一流的人才、一 流的管理的重要标志,建立可以实现风电场及远程监控自动化系统,是实现风 电场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必要条件,对全面提高风电场自动化水平有极大的促 进作用。 提高风电场群的经济效益 设置风电场及远程监控自动化系统,建立与当地气象部门的联系,根据气象部门对未来时段天气预报的预测信息,制定风电场在未来时段的生产计划,合理地安排人员调 配和设备检修计划,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风电场群的经济效益。 提高风电场群在电网中的竞争优势 随着风电场群规模的日益扩大,风电发电量在电网中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通过建立风电场及远程监控自动化系统,对各风电场的发电状况进行预测,并上报电网公司, 以利于电网公司电力调度计划的制定,提高发电公司在电网中的竞争优势。提高公司管理水平 由于风电场群具有风电场设备多且分布分散,地处偏远的特点,如果对每个风电场单独进行管理,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设置风电场及远程监控自动化系统,实现风 电场群的集中运行管理、集中检修管理、集中经营管理和集中后勤管理,通过 人力资源、工具和备件、资金和技术的合理调配与运用,达到人、财、物的高

风电场模型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第31卷增刊2 电 网 技 术V ol. 31 Supplement 2 2007年12月Power System Technology Dec. 2007 文章编号:1000-3673(2007)S2-0330-05中图分类号:TM938文献标识码:A学科代码:470·4017 风电场模型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娄素华1,李志恒1,高苏杰2,吴耀武1 (1.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湖北省武汉市 430074; 2.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市东城区 100005) Wind Farms Models and Its Impacts on Wind Farms Integration into Power System LOU Su-hua1,LI Zhi-heng1,GAO Su-jie2,WU Yao-wu1 (1.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Hubei Province,China;2.State Grid Xin Yuan Company Limited,Dongcheng District,Beijing 100005,China) 摘要:介绍了风力发电系统建模的一般思路及常用的风电场模型,然后对风电并网几个重要课题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比较了适用于不同研究目的的风电场模型的优劣及相应的分析方法,指出了风电场建模方法存在的主要文体,总结了风电接入对系统影响的几个主要方面。 关键词:风力发电;风电场模型;潮流;电能质量;稳定性0引言 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风电由于其分布较广的特点及其相对成熟的开发技术而在全世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风电的优势在于其环境友好性,但它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风力的随机性和间歇性不能保证输出平稳的电力,这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发电和运行计划的制定带来很多困难;风电场一般远离负荷中心,承受冲击的能力很弱,随着风电装机规模的扩大,风电的不可控性将给电力系统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合理地对风电场建模、分析风电的容量可信度[1-2]、研究风电与其它电源的配合问题对于保证含风电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十分重要。 本文对风电并网的不同研究领域所采用的风电模型及其分析方法作了系统地对比和分析,指出了上述模型和分析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总结了风电接入对系统影响的几个主要方面,这将会有助于分析系统中其它电源与风电的配合问题。 1风电场模型 1.1 风力发电机组动态建模的基本理论 1.1.1 风的统计理论与风速建模 风是风力发电的源动力,与发电部分具有独立性。风的自然特性包括风向和风速,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和难以预测性。风向与风速的建模是风力发电机组建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中,人们更多地关注风速的特性,而弱化风向的影响。在描述风速的分布函数中,最常见的是Weibull分布[3-4],其分布函数为 w ()1exp(/)k F V V C =??(1) 式中:C为尺度参数;k为形状参数;V为风速。 文献[3]以Weibull分布为基础,使用时间序列自动回归和移动平均技术模拟风速。文献[4]借助于马尔科夫链和Weibull分布对风速、风向进行随机性分析建模,并在模型中考虑了风速和风向的相关性。Weibull分布侧重于对风能资源的统计描述,它表示的是风速在10min或更长时间内的平均值。在与风速相关的动态建模中,经常使用4分量模型,该模型将风分为基本风、阵风、渐变风和随机风4个部分[5],PSCAD仿真软件使用的就是这种模型。目前,这种模型的局限性在于没有给出确定阵风分量参数的方法,仅适用于简单的模拟计算。现在的风力发电系统研究中,更多采用的是平均风速与湍流分量相叠加的风速模型。在这种模型中,风速均值在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的时间尺度内保持不变,风速的变化由湍流分量给出,而湍流分量作为一个平稳的随机过程来处理。 1.1.2风力发电机组模型 一个典型的风力发电系统主要包括风力机、传动机构、发电机和相应的控制系统4个模块。风力机结构复杂,在模型中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是风速与机械出力的关系,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是由风力机铭牌数据得到风力驱动产生的动力转矩[6],或通

风电接入对电网的影响

风电的接入对电网的影响 1.对电网频率的影响 风电出力波动将会产生严重的有功功率平衡问题。风电比例大小对系统调频影响严重,当电力系统中风电装机容量达到一定规模时,风电功率波动或者风电场因故整体退出运行,可能会导致系统有功出力和负荷之间的动态不平衡,当电网其他发电机组不能够快速响应风电功率波动时,则有可能造成系统频率偏差,严重时可能导致系统频率越限,进而危及电网安全运行[1]。因此,始终保持电力系统频率在允许的很小范围内波动,是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最基本目标,也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最重要任务。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频率始终保持在50Hz±0.2Hz 的范围内,当采用现代自动调频装置时,误差可以不超过0.05~0.15Hz。 2.对电网电压的影响 风电场并入电网后,由于风电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的特点,使得当风电功率变化时,电网电压也将随之发生波动。随着风电注入功率的增加,风电场附近局部电网的电压和联络线功率将会超出安全范围,严重时会导致电压崩溃。影响电压波动有很多因素,例如风电机组类型、风况、所接入电网的状况和策略等,但最根本的原因是风速的波动带来的并网风电机组输出功率的变化。系统要求节点电压与额定值的偏差不允许超过一定的范围。因此,必须釆取适当的措施来防止偏差过大,维持系统的节点电压在限定的范围之内,防止与额定值的偏差超过允许范围。风电接入系统的所带来的电压与无功功率问题亟待解决。 综上所述,为保证大规模风电接入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风电接入后的电网运行控制技术越来越重要,电网的稳定控制技术、运行控制技术、优化调度技术以及风电与电网的协调控制技术将成为风电并网控制技术中的关键技术[2,3]。 [1] 计崔. 大型风力发电场并网接入运行问题综述[J]. 华东电力, 2008, 36(10): 71-73. [2] 耿华, 杨耕, 马小亮. 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综述[J]. 电力电子技术, 2007, 40(6): 33-36. [3] 王伟胜, 范高锋, 赵海翔. 风电场并网技术规定比较及其综合控制系统初探 [J]. 电网技术, 2007, 31(18): 73-77.

参考-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管理制度参考范本 参考-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1.1基本要求风电场具有功功率调节能力,并能根据电网调度部 门指令控制其有功功率输出。为了实现对风电场有功功率的控制,风 电场需安装有功功率控制系统,能够接收并自动执行调度部门远方发 送的有功出力控制信号,确保风电场最大输出功率及功率变化率不超 过电网调度部门的给定值。1.2最大功率变化率风电场应限制输出功 率的变化率。最大功率变化率包括1min功率变化率和10min功率变化率,具体限值可参照表1。表1风电场最大功率变化率推荐值风电场装机容量(MW)10min最大变化量(MW)1min最大变化量(MW)3020630-150装机容量/1.5装机容量/515010030在风电场并网以 及风速增长过程中,风电场功率变化率应当满足此要求。这也适用于 风电场的正常停机,但可以接受因风速降低(或超出最大风速)而引 起的超出最大变化率的情况。风电场最大功率变化率的确定也可根据 风电场所接入系统的状况、其他电源的调节特性、风电机组运行特性等,由电网运营企业和风电场开发运营企业共同确定。1.3紧急控制在电网紧急情况下,风电场应根据电网调度部门的指令来控制其输出的 有功功率,并保证风电场有功控制系统的快速性和可靠性。a)电网故 障或特殊运行方式下要求降低风电场有功功率,以防止输电设备发生 过载,确保电力系统稳定性。b)当电网频率高于50.5Hz时,依据电网 调度部门指令降低风电场有功功率,严重情况下可以切除整个风电场。 c)在事故情况下,若风电场的运行危及电网安全稳定,电网调度部门 有权暂时将风电场解列。事故处理完毕,电网恢复正常运行状态后, 应尽快恢复风电场的并网运行。、风电场无功功率2.1无功电源a)风

风力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风力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摘要 风力发电总是依赖于气象条件,并逐渐以大规模风电场的形式并入电网,给电网带来各种影响。因此,电网并未专门设计用来接入风电,如果要保持现有的电力供应标准,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一些相应的调整。本论文依据正常条例讨论了风电设计和设备网络的开发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风电场并网时遇到的各种问题。由于风力发电具有大容量、动态和随机性的特性,它给电力系统的有功/无功潮流、电压、系统稳定性、电能质量、短路容量、频率和保护等方面带来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待更好地利用风力发电。 关键词:风力发电;电力系统;影响;风电场 1. 引言 人们普遍接受,可再生能源发电是未来电力的供应。由于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对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发电是不可持续的。相反的,风电作为一种有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备受人们关注。当由于工业发展和世界大部分地区经济的增长而引起电力的需求稳步增长时,它有抑制排放和降低不可替代燃料储备消耗的潜力。 当大型风电场(几百兆瓦)成为一个主流时,风力发电越来越受欢迎。2006年间,包括世界上超过70个国家在内的风能发展,装机容量从2005年的59091兆瓦达到74223兆瓦。2006年的巨大增长表明,决策者们开始重视风能发展能够带来的好处。由于到2020年12%的供电来于1250Gw的安装风电装机,将积累节约10771百万吨的二氧化碳,这个报道是人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重要手段。 大型风电场的电力系统具有很高的容量、动态随机性能,这将会挑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提供电力系统清洁能源的同时,风电场也会带来一些对电力系统不利的因素。随着风力发电的膨胀和风电在电力系统中比重的增加,影响将很可能成为风力集成的技术性壁垒。因此,应该探讨其影响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风能已经从25年前的原型中走了很长的路,而且在未来的二十年里它也会继续前进。有一系列的问题与风电系统的运作和发展。虽然风力发电的渗透可能会取代传统的植物产生大量的能量,关注的重点是风力发电和电网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提供了一个概述风力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并建议相应的对策来处理这些问题,以适应电力系统中的风力发电。 根据上述问题,本文从总体上讨论了风力发电项目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在处理项目时,将风电场与电力系统相结合的问题。由于风力发电具有容量大、动态、随机性等特点,其影响主要包括有功、无功功率流、电压、系统稳定性、电能质量、短路容量、系统备用、频率和保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适应电力系统的风力发电。 本文的组织如下。第2节给出了风力发电的发展情况。在第3节介绍了风力发电的特点。在4节中,详细讨论了风力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在第5节中,提出了减少风力发电的影响的对策。最后,第6节总结本文。

风力发电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

风力发电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 摘要:风力发电作为一种绿色能源有着改善能源结构,经济环保等方而的优势,也是未来能源电力发展的一个趋势,但风力发电技术要具备与传统发电技术相当的竞争力,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本文从风力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入手,总结了风电网并入电网主要面临的一些技术问题,如风力发电场的规模问题,对电能质量的影响,对稳定性的影响,对保护装置的影响等;然后针对这此技术问题,综合比较了各国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在理论和实际运行方面的相关解决方案,指出各方案的优缺点,期待更加成熟的风力发电技术的形成,以建设我国具有自主产权的风电产业。 关键词:风力发电,电能质量,稳定性,解决方案 0引言能源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目前,全球能源消耗速度逐年递增,大量能源的消耗,已带来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暖、生态破坏、大气污染等,并且传统的化石能源储量有限,过度的开采利用将加速其耗竭的速度。在中国由于长期发电结构不合理,火电所占比例过大,由此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燃料资源缺乏和环境污染问题。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变得颇为急切。 在各种可再生能源利用中,风能具有很强的竟争力。风能发电在技术上日趋成熟,商业化应用不断提高,是近期内最具有大规模开发利用前景的可再生资源。经济性方面,风力发电成本不断降低,同时常规能源发电由于环保要求增高使得成本进一步增加;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风力发电的成本将有进一步降低的巨大潜力。 我国的海洋和陆地风能资源很丰富,江苏位于东南沿海,海上风能资源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江苏省如东县建设了我国第一个风电场特许权示范项目。该项目是国内迄今为止最大的风电场项目,其一期建设规模为100MW,单机容量1MW,100台风机,全部采用双馈感应发电机。江苏省盐城也正在准备建风电场,但目前江苏乃至全国的风力发电技术都还不成熟。 大规模的风力发电必须要实现并网运行。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的分析是风电场规划设计和运行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风力发电技术的三大课题之一(其余两项为风能储量调查与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尽管欧美的风电大国对风力发电的建设和运行已经有一些实际经验和技术规定,但由于和我国电网结构的实际情祝差别很大,并不能完全适合我国的情况。本文主要介绍风力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1风力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风力发电在电力中的比例逐年增加,而在风力资源丰富地区,电网往往较弱,风力发电对电网间的影响也是应该考虑的问题。风电场并入电网主要会面临以下一些技术问题:风力发电场的规模问题,对电能质量的影响,对稳定性的影响,对保护装置的影响等。 1.1风力发电场的规模问题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全国电网互联,电网规模日益增大。对于接入到大电网的风电场,其容量在电网总装机容量中占的比例很小,风电功率的注入对电网频率影响甚微,不是制约风电场规模的主要问题。然而,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人口稀少,负荷量小,电网结构相对薄弱,风电功率的注入改变了电网的潮流分布,对局部电网的节点电压产生较大的影响,成为制约风电场规模的重要问题。 风力发电的原动力是自然风,因此风电场的选址主要受风资源分布的限制,在规划建设风电场时,首先要考虑风能储量和地理条件。然而风力资源较好的地区往往人口稀少,负荷量小,电网结构相对薄弱,风电功率的注入改变了局部电网的潮流分布,对局部电网的电压质量和稳定性有很大影响,限制了风电场接入系统的方式和规模。 另外风力发电的原动力是不可控的,它是否处于发电状态以及出力的大小都决定于风速的状况,风速的不稳定性和间歇性决定了风电机组的出力也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风力发电还无法准确预报,因此风电基木上是不可调度的。从电网的角度看,并网运行的风电场相当于一个具有随机性的扰动源,对电网的可靠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确定一个给定电网最大能够承受的风电注入功率成为风电场规划设计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2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风资源的不确定性和风电机组本身的运行特性使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是波动的,可能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如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和闪变、谐波以及周期性电压脉动等。电压波动和闪变是风力发电对电网电能质量的主要负面影响之一。电压波动的危害表现在照明灯光闪烁、电视机画面质量下降、电动机转速不均匀和影响电子仪器、计算机、自动控制设备的正常工况等。影响风力发电产生波动和闪变的因素有很多:随着风速的增大,风电机组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变也不断增大。并网风电机组在启动、停止和发电机切换过程中也产生电压波动和闪变。风电机组公共连接点短路比越大,风电机组引起的电压波动和闪变越小。另外,风电机组中的电力电子控制装置如果设计不当,将会向电网注入谐波电流,引起电压波形发生不可接受的畸变,并可能引发由谐振带来的潜在问题。 异步电机作为发电机运行时,没有独立的励磁装置,并网前发电机本身没有电压,因此并网时必然伴随一个过渡过程,流过5~6倍额定电流的冲击电流,一般经过几百毫秒后转入稳态。风力发电机组与大电网并联时,合闸瞬间的冲击电流对发电机及电网系统安全运行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对小容量的电网而言,风电场并网瞬间将会造成电网电压的大幅度下跌,从而影响接在同一电网上的其他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电网的稳定与安全。 1.3对稳定性的影响 风力发电通常接入到电网的末端,改变了配电网功率单向流动的特点,使潮流流向和分布发生改变,这在原有电网的规划和设计时是没有预先考虑的。因此,随着风电注入功率的增加,风电场附近局部电网的电压和联络线功率将会超出安全范

11-第11章-《风电场接入系统》

第11章 1、【风电场接入系统】是保证风电场正常运行,通过【电网】向终端用户输送电能的重要环节。 2、电力系统是一个包括【发电】、【输电】、【配电】、【变电】、【用电】等环节的非常复杂的动态系统。 3、与电力系统相关的概念还有【“电力网”】和【“动力系统”】。 4、电能生产必须与【消费】保持平衡。 5、电能的【集中开发】与【分散使用】,以及电能的连续供应与负荷的随机变化,对电力系统的结构和运行带来了极大的约束。 6、电力系统的主体结构由【电源】、【电力网络】和【负荷中心】组成。 7、电力网络由【电源的升压变电站】、【输电线路】、【负荷中心变电所】、【配电线路】等构成。 8、电力系统中千千万万个网络节点交织密布,【有功潮流】、【无功潮流】、【高次谐波】、【负序电流】等以光速在全系统内传播。 9、总装机容量----指系统中实际安装的发电机【额定容量】的总和。 10、总装机容量以【千瓦(kW)】、【兆瓦(MW)】、【吉瓦(GW)】为单位计。 11、年发电量----指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组全年【实际发出电能】的总和。 12、年发电量以【千瓦时(kW·h)】、【兆瓦时(MW·h)】、【吉瓦时(GW·h)】为单位计。 13、最大(小)负荷----指规定时间内,电力系统【总有功功率负荷】的最大值(最小值。) 14、【输电电压的高低】是输电技术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15、世界各国常用的输电电压有【220kV】及以下的高压输电,【330-765kV】的超高压输电、【1000kV】及以上的特高压输电。 16、配电系统由【配电变电所】、【髙压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线路】以及相应的控制保护设备组成。 17、【3kV】电压等级系统只限于工业企业内部用。 18、【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系统多用于大电力系统主干线。 19、只有负荷中心【高压电动机】比重很大时,才考虑以6kV配电方案。 20、交流电的瞬时功率不是一个恒定值,功率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叫有功功率,它是指在电路中【电阻部分】消耗的功率。 21、发电机【有功功率供应】与【负荷需求】不匹配时,发电机的【转子转速】会发生变化,脱离【同步转速】,因此系统的【频率】会发生变化。 22、为建立【交变磁场】和【感应磁通】而需要的电功率称为无功功率。 23、潮流计算是研究【电力系统稳态】运行情况的一种基本电气计算。 24、潮流计算的结果是电力系统【稳定计算】和【故障分析】的基础。 25、暂态过程分两种,【机电暂态】和【电磁暂态】。 26、机电暂态过程主要是由于【机械转矩】和【电磁转矩(或功率)】之间的不

研华通用风电场监控管理系统(WPMS)

研华通用风电场监控管理系统WPMS(SCADA) 什么是SCADA? 一、SCADA简介 SCADA是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的英文缩写,国内流行叫法为监控组态软件。从字面上讲,它不是完整的控制系统,而是位于控制设备之上,侧重于管理的纯软件。SCADA所接的控制设备通常是PLC(可编程控制器),也可以是智能表,板卡等。 早期的SCADA运行于DOS,UNIX,VMS。现在多数运行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有的可以运行在Linux系统。 SCADA不只是应用于工业领域,如钢铁、电力、化工,还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建筑、科研等行业。其连接的I/O通道数从几十到几万不等。下面就其结构、功能、接口、开发工具等方面予以介绍。 二、SCADA体系结构 1.硬件结构 通常SCADA系统分为两个层面,即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服务器与硬件设备通信,进行数据处理何运算。而客户用于人机交互,如用文字、动画显示现场的状态,并可以对现场的开关、阀门进行操作。近年来又出现一个层面,通过Web发布在Internat上进行监控,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超远程客户”。 硬件设备(如PLC)一般既可以通过点到点方式连接,也可以以总线方式连接到服务器上。点到点连接一般通过串口(RS232),总线方式可以是RS485,以太网等连接方式。总线方式与点到点方式区别主要在于:点到点是一对一,而总线方式是一对多,或多对多。 在一个系统中可以只有一个服务器,也可以有多个,客户也可以一个或多个。只有一个服务器和一个客户的,并且二者运行在同一台机器上的就是通常所说的单机版。服务器之间,服务器与客户之间一般通过以太网互连,有些场合(如安全性考虑或距离较远)也通过串口、电话拨号或GPRS方式相连。 版本:V1.0 作者:Minghua Wang 修订日期:2010/01/30

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7-12-11T17:26:36.30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作者:崔强谷岩刘志明[导读] 摘要:由于风速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风力发电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研究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 (新疆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830011) 摘要:由于风速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风力发电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研究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分析了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之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以供参考。关键词:风电并网;电力系统;影响;措施 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和化石能源的日趋枯竭,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风电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我国风力发电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大规模的风力发电必须要实现并网运行。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的分析是风电场规划设计和运行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风力发电技术的三大课题之一。随着风电场容量在系统中所占比例的增加,风电场对系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因此,必须深入研究这些影响,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1 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1.1 风电并网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一方面,风电并网引起的稳定问题主要是电压稳定问题。风力发电随风速大小等因素而变化,同时由于风能资源分布的限制,风电厂大多建设在电网的末端,网架结构比较薄弱,所以在风电并网运行时必然会影响电网的电压质量和电网的电压稳定性。同时大型风电厂的风力发电机几乎都是异步发电机,在其并网运行时需从电力系统吸收大量无功功率,增加电网的无功负担,有可能导致小型电网的电压失稳。 另一方面,风电并网改变了配电网的功率流向和潮流分布,这是既有的电网在规划和设计时未曾考虑的。因此,随着风电注入功率的增加,风电场附近局部电网的电压和联络线功率将超出安全运行范围,影响系统的稳定性。随着各地风力发电的蓬勃发展,风电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风电装机容量在系统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风电输出的不稳定性对电网的功率冲击效应也不断增大,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就更加明显。情况严重时,将会使系统失去动态稳定性,导致整个系统瓦解。 1.2 风电并网对系统运行成本的影响 风力发电的运行成本与火电机组相比很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是风力发电的波动性和间歇性使风电场的功率输出具有很强的随机性,目前的预报水平难以满足电力系统实际的运行需要。为了保证风电并网后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需要在原有运行方式基础上,额外安排一定容量的旋转备用,以维持电力系统的功率平衡与稳定。可见风电并网对整个电力系统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分担了传统机组的部分负荷,降低了电力系统的燃料成本,另一方面又增加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成本。 1.3 风电并网对电网频率的影响 当风速大于切入风速时,风电机组启动挂网运行;当风速低于切入风速时,风电机组停机并与电网解列。当风速大于切出风速时,为保证安全,风电机组必须停机。因此,受风速变化的影响,风电机组的出力也随时变化,一天内可能有多次启动并网和停机解列。风电场不稳定的功率输出会给电网的运行带来许多问题。如果风电容量在电网总装机容量中所占比例很小,风电功率的注入对电网频率影响甚微。但是,当风电场与其他发电方式的电源组成一个小型的孤立电网时,可能会对孤立系统的频率造成较大影响。随着电网中风力发电装机容量所占的比例逐步提高,大量风电功率的波动增大了系统调频的难度,而系统频率的变化又会对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产生影响。 1.4 风电并网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风能资源的不确定性和风电机组本身的运行特性使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是波动的,可能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如电压波动和闪变、电压偏差以及谐波等。 电压波动及闪变,源于波动的功率输出。由风速动力特性诱发的有功功率波动取决于当地的风况和湍流强度,频率不定;风电机组输出功率的波动主要由风速快变、塔影效应、风剪切、偏航误差等因素引起,其波动频率与风力机的转速有关。固定转速风电机组引起的闪变问题相对较为严重,某些情况下已经成为制约风电场装机容量的关键因素。风电给系统带来谐波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风力发电机本身配备的电力电子装置可能带来谐波问题;另外一种是风力发电机的并联补偿电容器可能和线路电抗发生谐振。电压偏差问题属于电网的稳态问题。大幅度波动的风速引起风电机组出力波动较大,所以风电功率的波动导致电网内某些节点电压偏差超出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 发电机本身产生的谐波是可以忽略的,谐波电流的真正来源是风电机组中的电力电子元件,谐波干扰的程度取决于变流装置以及滤波系统的结构状况,而且与风速大小相关。对于固定转速风电机组,在持续运行过程中没有电力电子元件的参与,几乎不会产生谐波电流。实际需要考虑谐波十扰的是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就是因为运行过程中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的变流器始终处于工作状态。 2 改善风电并网影响的措施 2.1 利用静止无功补偿器和超导储能装置改善系统稳定性 静止无功补偿器可以快速平滑地调节无功补偿功率的大小,提供动态的电压支撑,改善系统的运行性能。将静止无功补偿器安装在风电场的出口,根据风电场接入点的电压偏差量来控制静止无功补偿器补偿的无功功率,能够稳定风电场节点电压,降低风电功率波动对电网电压的影响。 具有有功和无功功率综合调节能力的超导储能装置,代表了柔性交流输电系统的新技术方向,将超导储能装置用于风力发电可实现对电压和频率的同时控制。超导储能装置能灵活地调节有功和无功功率,为系统提供功率补偿,跟踪电气量的波动。在风电场出口安装超导储能装置装置可充分利用其综合调节能力,降低风电场输出功率的波动,稳定风电场电压。超导储能装置是一种有源的补偿装置,与静止无功补偿器相比,其无功功率补偿量对接入点电压的依赖程度小,在低电压时补偿效果更好。 2.2 利用源滤波器、动态电压恢复器改善电能质量 源滤波器、动态电压恢复器装置的主要功能是抑制电压波动和闪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