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牙髓炎根管治疗一次法疗效观察.

牙髓炎根管治疗一次法疗效观察.

牙髓炎根管治疗一次法疗效观察.
牙髓炎根管治疗一次法疗效观察.

牙髓炎根管治疗一次法疗效观察

[ 10-06-01 15:23:00 ] 编辑:studa090420

作者:浦立高娟胡熔王宏仁

【摘要】目的采用一次法完成根管治疗,提高治疗成功率。方

法牙髓内麻醉、微波消毒根管等新方法串联使用,一次法完成根管治疗,设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成功率98%,患者综合满意度95.3%;对照组成功率84%,患者综合满意度63.3%。结论根管治疗一次法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牙髓炎根管治疗一次法疗效观察

我院属西部不发达地区基层医院,牙髓炎患者受经济、交通、口腔保健意识等因素制约,多在牙病较重后就诊,多次复诊困难多。我们采用牙髓内麻醉、微波消毒根管等新方法,尽可能使患者一次就诊完成根管治疗。50例治疗病例与对照组比较,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6年3月至6月就诊于我科的100例牙髓炎成人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奇数为治疗组,偶数为对照组。治疗组50例,其中急性牙髓炎39例,慢性牙髓炎11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18至71岁,平均41岁,前牙16例,后牙34例;对照组50例,其中急性牙髓炎35例,慢性牙髓炎15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18至75岁,平均43.1岁,前牙13例,后牙37例。

1.2临床表现

1.2.1急性牙髓炎表现为自发性阵发性剧烈疼痛,夜间加重,不能自行定位,呈放射性或牵涉性痛。检查可查及患牙有近髓腔的深龋或其它牙体硬组织疾患,或可查到深牙周袋。龋洞探诊可引起剧烈疼痛。温度测验敏感,并在刺激去除后疼痛症状持续一断时间,有的热则激发痛,冷则缓解。叩诊无明显不适或垂直向叩痛。

1.2.2慢性牙髓炎表现为可以定位患牙的长期冷、热刺激痛病史和(或)自发痛史。检查可见引起牙髓炎牙体硬组织疾患或其它病因,多有轻度叩痛或叩诊不适感。慢性闭锁性牙髓炎者深龋洞探诊无穿髓孔;慢性溃疡性牙髓炎者可见有穿髓孔,但患者常诉当有食物嵌入患牙洞内即出现剧烈的疼痛,可见患牙有大量牙石堆积;慢性增生性牙髓炎多见于青少年患者,患牙大而深的龋洞中有红色的肉芽组织即牙髓息肉,探之无痛但极易出血,亦见患牙牙石堆积;残髓炎患牙均有牙髓治疗的病史,患牙多有咬合不适感或轻微咬合痛。

2 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使用高速手机显示露穿髓点,2%地卡因棉球表麻,2%利多卡因牙髓内麻醉[1]。常规备洞,拨髓并预备根管,测量根管长度。使用微波消毒根管[2],消毒微波功率30mA,时间3秒,每根管消毒一次。根管糊剂并牙胶尖充填根管,窝洞永久充填。

2.2对照组

按常规程序局麻开髓或暂封失活剂、备洞、拨髓、根管预备、髓腔消毒,最后根管充填、窝洞永久充填。

根管治疗术一次法适应症选择及疗效观察

根管治疗术一次法适应症选择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根管治疗术一次法的适应症。观察一次法根管治疗对根尖周病及牙髓病的治愈效果;结果:312例患者痊愈301例,失败11例,结论:符合适应证的患者采用根管治疗术一次法有效率达96.5%。严格选择适应症。一次法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根管治疗术;一次法适应症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其核心是彻底清除感染源[1]。传统的根管治疗方法存在复诊次数多,疗程长的问题。在根管治疗过程中,根管消毒虽有一定的消毒作用,而根管充填也不仅仅是机械堵塞,仍有持续的消毒作用,更重要的是病变的愈合。根管治疗一次法是将根管预备、根管消毒、根管充填三步骤一次性完成的一种根管治疗法,其优点是省时省力,减少患者的就诊次数,防止患者因疗程长而中断治疗,进而丧失患牙,所以开展一次法有一定意义[2]。作者自2007年以来采用一次法治疗患者312例,随诊2年,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无根尖症状及叩痛的根尖周病及牙髓病,以及镶复所需截冠的过长牙及重度磨耗牙。包括牙髓炎患者126例,牙髓坏死80例,慢性根尖周炎85例,过长牙及磨耗牙21例。慢性根尖周炎有窦道40例,无窦道者45例。其中前牙142,后牙170。 1.2治疗方法常规检查,拍片了解根管弯曲度及根尖周情况,开髓,若为活髓,则局麻下开髓拔髓,根管预备,用5.25%次氯酸钠及3%双氧水交替冲洗,根管预备的目的是彻底清除根管内的感染源,并为根管充填创造良好的形状,即维持根管原有走向,形成冠方最大,根尖最小的连续锥度形态。用根管长度测量仪和X摄片确定根管长度。隔湿患牙,干燥根管,用根管糊剂加牙胶尖严密充填根管,然后拍X光片,根充严密且到位后行永久充填或牙冠修复。有研究证实根管充填时根管内有无细菌与预后无明显差异,而与根管充填程度密切相关[3]。 1.3疗效判断标准痊愈:术后无任何不适、牙齿牢固、功能良好,术后1-2年X片示原有根尖周病变已愈合或明显缩小。良好:术后患者轻中度不适,经口服抗生素,不适症状于7天内消失,其余各项观察标准同痊愈。失败:有明显自觉症状,有叩痛,有窦道,X片均显示根尖或根侧阴影未缩小甚至又扩大,或无任何不适,牙齿牢固,叩诊反应正常,咀嚼功能正常,但瘘管未闭合。 表1根管治疗 2结果

观察多次根管治疗法与一次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效果

观察多次根管治疗法与一次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16-07-14T16:34:08.7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1期作者:陈超 [导读] 对牙体牙髓病患者实施多次根管治疗法与一次根管治疗法,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陈超口腔诊所 150006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次根管治疗法与一次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3年4月-2015年11月来我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牙体牙髓病患者8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多次根管治疗法,研究组采用一次根管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牙体牙髓病患者的治疗总效率为 98.33%(42/43),与对照组的86.67%(34/43)相比较为显著,比较差异明显(X?=12.875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牙体牙髓病患者实施多次根管治疗法与一次根管治疗法,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一次根管治疗法的效果明显要高于多次根管治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多次根管治疗法;一次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效果 牙体牙髓病是口腔科门诊最常见和多发的疾病。导致牙体牙髓病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例如:理化刺激、外伤、细菌感染等。研究表明,细菌感染是导致牙体牙髓病发生的主要原因[1]。目前,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最佳方法是根管治疗。本文主要将来我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牙体牙髓病患者86例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法,对牙体牙髓病患者实施多次根管治疗与一次根管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4月-2015年11月来我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牙体牙髓病患者86例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男38例,女48例,年龄为15-68岁,平均年龄为(35 4.5)岁,其中48例为慢性牙髓炎患牙,38例为急性牙髓炎患牙;本次研究所选患者均经牙体牙髓病相关诊断标准确诊,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会、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X线片检查,了解病变的位置、牙根的粗细以及走向等;同时,做好相应的术前准备,具体包括:常规抗炎治疗、牙冠修复、调整牙齿的咬合度、无压式冲洗等;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多次根管治疗法,采用10号根管锉对根管定位并测量根管长度,采用甲醛甲酚面封住关口,每周复诊两次,复诊期间观察患者的根管填充条件,若条件成熟方可行根管填充;给予研究组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采用10号根管锉定位根管,采用根管长度测量仪测量患牙根管的长度并进行根管干燥,干燥后采用牙胶加氧化锌丁香油碘仿糊剂进行充填,运用测压法进行加压。两组术后均行常规抗感染治疗[2]。 1.3诊断标准 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5个月的随访,随访期间,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患者无任何不适,且咀嚼功能基本恢复正常,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牙周间隙基本恢复正常为临床治愈;患者有轻微疼痛,咀嚼功能明显改善,X线片结果显示根尖稀疏范围明显缩小为有效;未达上述标准,且有明显疼痛为无效;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治疗后,对照组有1例出现咬合不适,3例疼痛,1例牙龈肿胀,并发症发生率为16.13%;研究组仅有1例发生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为3.23%;经比较,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牙体牙髓病在牙科疾病中较为常见,该病极易引发断牙、牙洞、疼痛等临床症状,甚至导致牙齿以及牙周出血与溃烂,最终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临床上多采用填充牙洞、拔牙等措施治疗该病,但疗效欠佳。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根管治疗逐渐被应用于牙体牙髓病的治疗中。 目前,根管治疗法主要是将牙根管中的感染物去除后,用特殊的物质来对根管进行填充,再封闭牙冠,最终阻止病变的发展。根管治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一次性根管治疗,另一种是多次根管治疗,两种治疗方法的原理基本相同,但相较于多次根管治疗,一次性根管治疗是去除感染物、充填根管、封闭牙冠一次性完成;而多次根管治疗则需分多次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根尖周感染的几率。本研究表明,研究组牙体牙髓病患者的治疗总效率为98.33%(42/43),与对照组的86.67%(34/43)相比较为显著,比较差异明显(X? =12.875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对牙体牙髓病患者实施多次根管治疗法与一次根管治疗法,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一次根管治疗法的效果明显要高于多次根管治疗

牙髓炎

牙髓炎: ⒈急性牙髓炎: 症状:①自发性阵发性痛(化脓时有搏动性跳痛);②夜间痛;③温度刺激加剧疼痛(牙髓化脓或坏死时表现为热痛冷缓解);④疼痛不能定位。 检查:①患牙可查及近髓腔的深龋或其他硬组织疾病,牙冠有充填体或深牙周袋;②探诊引起剧痛,可探及微小穿髓孔,可见少许脓血自穿髓孔流出;③温度刺激敏感;④早期叩痛不明显,晚期垂直轻度叩痛。鉴别诊断:①三叉神经痛;②龈乳头炎;③急性上颌窦炎。 应急处理:①开髓引流;②消炎止痛;③针刺镇痛。 ⒉慢性牙髓炎: 病和较长,有长期冷热刺激痛史,咬合不适,轻叩痛,可定位患牙。 慢性闭锁型牙髓炎:①无自发痛,有长期的冷热刺激痛史;②可查及深龋洞,冠部充填体或其他牙硬组织疾患;③洞内探诊迟钝,去腐后无肉眼可见的露髓孔;④温度测验反应迟钝或迟缓;⑤多有轻度叩痛(+)或叩诊不适(±)。 慢性溃疡型牙髓炎:①无自发痛,当食物嵌入洞内出现剧烈疼痛;②冷热刺激剧痛;③查及深龋洞或近髓牙体损害,患牙长期废用,或见大量软垢、牙石堆积,洞内食物嵌塞;④去腐有穿髓孔,浅探不痛,深探剧痛或有暗红色血渗出;⑤温度测验敏感;⑥没有叩痛或轻微不适。 慢性增生性牙髓炎:①无自发痛,有进食痛或进食出血现象,长期不敢用患侧咀嚼食物;②患牙深龋洞中有红色肉芽组织━牙髓息肉,探之无痛易出血,患牙长期废用。 慢性牙髓炎诊断要点:①可定位患牙,有长期冷热刺激痛病史或自发痛史;②患牙有牙体硬组织疾病;③患牙对温度测验异常;④叩诊反应作为重要指标。 慢性牙髓炎鉴别诊断:①深龋;②可复性牙髓炎;③干槽症。 牙龈息肉和牙周膜息肉的鉴别: 牙龈息肉:是患牙邻牙合面出现龋洞时,由于食物长期嵌塞和患牙缺损处粗糙边缘的刺激,牙龈乳头向龋洞增生所形成的息肉样物体。 牙周膜息肉:多根牙的龋损发展过程中,骨腔穿通,髓室底遭到破坏,外界刺激使根分叉处的牙周膜反应性增生,息肉状肉芽组织穿过髓底穿孔进入髓室,外观极像牙髓息肉。 ⒊牙髓坏死: 症状:①无自觉症状;②牙冠变色;③有自发痛史、外伤史、正畸治疗史或充填修复史; 检查:①牙冠可存有深龋洞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或有充填体深牙周袋,也可见完整牙冠者;②牙冠呈暗黄色或灰色,失去光泽;③牙髓无反应;④叩(-)或不适感(±);⑤无窦道;⑥X线无明显异常。 牙髓坏死的鉴别诊断:慢性根尖周炎。 急慢性根尖周炎: ⒈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⑴根尖脓肿: 症状:自发性剧烈、持续的跳痛,伸长感加重,咬合痛。 检查:①叩痛(++)~(+++)松动Ⅱ°~Ⅲ°;②根尖部牙龈潮红,无明显肿胀,扪诊轻微疼痛;③相应的颌下淋巴结或颏下淋巴结可有肿大及压痛。 ⑵骨膜下脓肿(又叫牙槽骨骨膜炎或颌骨骨膜炎) 症状:患牙的持续性搏动性跳痛更加剧烈,疼痛达最高峰,患者极度痛苦,疼痛难忍,影响睡眠和进食,可有体温升高,乏力等症状。 检查:①患者面容痛苦,精神疲惫,体温升高38°左右,淋巴结肿大扪痛;②叩痛(+++),松动Ⅲ°,牙龈红肿,移行沟变平,有明显压痛,扪诊深部有波动感;③严重的可使相应面部出现蜂窝组织炎,表现为软组织肿胀,压痛,致使面容改变。 ⑶粘膜下脓肿:

两种预备方法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两种预备方法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8-12-03T09:42:29.32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1期作者:李娜 [导读] 探讨急性牙髓炎中两种不同的预备方法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李娜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江苏南京 210001)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牙髓炎中两种不同的预备方法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在我院门诊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患者100例。以镍钛机扩+冠向下技术为观察组,以手工不锈钢锉+平衡力技术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后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效果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镍钛机扩+冠向下技术较可以明显减轻一次性根管治疗后反应,值得推广。 【关键词】镍钛机扩;手工不锈钢锉;一次性根管治疗;疼痛 【中图分类号】R78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118-02 一次性根管治疗最早出现在19世纪晚期,由C.Edmund Kells Jr提出。是指将根管预备,根管冲洗消毒,根管充填在一次治疗中完成[1]。由于其对根管预备的质量要求较高,受限于早期技术,一次性根管治疗后常有剧烈疼痛,故未能大面积推广。当今由于口腔器械的不断发展,一次性根管治疗以其降低患者复诊次数,减少患牙出现重复感染的风险等优点,再次掀起热潮。本次研究旨在分析使用两种不同的预备方法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龋源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17~60岁),平均(36±4.5岁),采用镍钛器械+冠向下技术预备。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16~60岁),平均(39±5.7岁),采用镍钛C锉,不锈钢K锉,以及不锈钢H锉+平衡力技术预备。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牙位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拍数字胶片,评估根管治疗难度。局麻后,开髓,充分揭顶,拔髓。观察组使用镍钛机扩(VDW机身+K3镍钛锉),采用冠向下技术进行根管预备,结合根测仪(VDW五代),备根至06锥度30号,术中采用Naclo与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备根完成后,干燥根管,使用大锥度牙胶尖+碘仿氧化锌糊剂充填,术后拍X片观察根充,以恰填为标准。对照组使用不锈钢K锉+平衡力法预备根管,结合根测仪(VDW五代),预备到02锥度30号,术中采用Naclo与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备根完成后,干燥根管,使用牙胶尖+碘仿氧化锌糊剂充填,术后拍X片观察根充,以恰填为标准。 1.3 疼痛评定 根据Negm疼痛标准,进行分级评定[2]。见表1。 由表2可知,两组数据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的术后疼痛及术后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对于牙髓疾病及根尖周疾病来说,根管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3]。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步骤在于根管预备,尤其是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术后无痛的关键在于治疗过程中严格控制感染,防止将根管内坏死物质推入根尖周组织。 本次研究结果所示,使用镍钛机扩+冠向下技术的患牙术后疼痛及术后反应明显少于手用不锈钢锉+平衡力技术。分析其原因,一是镍钛机扩后的根管可容纳大量的冲洗液,这可加强清理效果,因为增加了冲洗液渗透进入根管和在其中循环的时间。二是经机扩后的根管大大有利于牙本质碎屑的清除。三是,冠向下技术可清除大量的牙髓组织,细菌及内毒素,从而可减少治疗后的很多问题,将锉通过一个已经清洁、制备过的根管,无意接种于根尖的碎屑也相应减少。而将锉通过满载碎屑和感染的根管,有可能将更多的刺激物推向根尖周,从而造成更多的术后病情变化[4]。 综上所述,因为镍钛机扩设备较手工不锈钢锉更能降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术后反应。所以,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选中镍钛机扩+冠向下技术是最佳选择,值得推广。

牙髓炎根管治疗一次法疗效观察.

牙髓炎根管治疗一次法疗效观察 [ 10-06-01 15:23:00 ] 编辑:studa090420 作者:浦立高娟胡熔王宏仁 【摘要】目的采用一次法完成根管治疗,提高治疗成功率。方 法牙髓内麻醉、微波消毒根管等新方法串联使用,一次法完成根管治疗,设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成功率98%,患者综合满意度95.3%;对照组成功率84%,患者综合满意度63.3%。结论根管治疗一次法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牙髓炎根管治疗一次法疗效观察 我院属西部不发达地区基层医院,牙髓炎患者受经济、交通、口腔保健意识等因素制约,多在牙病较重后就诊,多次复诊困难多。我们采用牙髓内麻醉、微波消毒根管等新方法,尽可能使患者一次就诊完成根管治疗。50例治疗病例与对照组比较,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6年3月至6月就诊于我科的100例牙髓炎成人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奇数为治疗组,偶数为对照组。治疗组50例,其中急性牙髓炎39例,慢性牙髓炎11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18至71岁,平均41岁,前牙16例,后牙34例;对照组50例,其中急性牙髓炎35例,慢性牙髓炎15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18至75岁,平均43.1岁,前牙13例,后牙37例。 1.2临床表现 1.2.1急性牙髓炎表现为自发性阵发性剧烈疼痛,夜间加重,不能自行定位,呈放射性或牵涉性痛。检查可查及患牙有近髓腔的深龋或其它牙体硬组织疾患,或可查到深牙周袋。龋洞探诊可引起剧烈疼痛。温度测验敏感,并在刺激去除后疼痛症状持续一断时间,有的热则激发痛,冷则缓解。叩诊无明显不适或垂直向叩痛。 1.2.2慢性牙髓炎表现为可以定位患牙的长期冷、热刺激痛病史和(或)自发痛史。检查可见引起牙髓炎牙体硬组织疾患或其它病因,多有轻度叩痛或叩诊不适感。慢性闭锁性牙髓炎者深龋洞探诊无穿髓孔;慢性溃疡性牙髓炎者可见有穿髓孔,但患者常诉当有食物嵌入患牙洞内即出现剧烈的疼痛,可见患牙有大量牙石堆积;慢性增生性牙髓炎多见于青少年患者,患牙大而深的龋洞中有红色的肉芽组织即牙髓息肉,探之无痛但极易出血,亦见患牙牙石堆积;残髓炎患牙均有牙髓治疗的病史,患牙多有咬合不适感或轻微咬合痛。 2 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使用高速手机显示露穿髓点,2%地卡因棉球表麻,2%利多卡因牙髓内麻醉[1]。常规备洞,拨髓并预备根管,测量根管长度。使用微波消毒根管[2],消毒微波功率30mA,时间3秒,每根管消毒一次。根管糊剂并牙胶尖充填根管,窝洞永久充填。

急性牙髓炎的治疗方法

对牙髓炎的保髓治疗一直是牙髓病学领域所研究的重点,其基础研究(动物实验)目前已取得较好进展,但由于人具有主观反映的特异性,如对疼痛感觉,尤其是隐痛的反映,是动物所无法表达的,而牙髓炎对人类最直接、最强烈的反应是疼痛,或由于疼痛而引起的焦虑现象。因此,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临床。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患急性牙髓炎的患者,在经过开髓引流后即可消除自发痛,如果给予适当地盖髓充填,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为了科学地了解适合牙髓保存治疗的适应证和最佳治疗方法,并探讨炎症牙髓保存的可能性,作者进行了急性牙髓炎保髓治疗的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关于它的动物实验正在进行中。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门诊患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急性牙髓炎(史俊南分类法[2])的患者30例为实验组作保髓治疗,其中男6例,女24例,年龄10~55岁。发病时间(急性发作或加重)0.5~30d。另选20例作常规直接盖髓术,即作点状开髓后直接盖髓充填,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1.2.1 药物配制安抚药粉(简称Ⅰ号粉),其主要成分按重量比为头孢唑啉钠99%、地塞米松1%。盖髓剂(简称Ⅱ号糊剂),其主要成分的重量比为头孢唑啉钠33%、氢氧化钙 66%、地塞米松10g/L,加1%丁卡因液适量调成糊状。药物配制是依据其药理性质及有关报道[2]筛选配制而成,但上述配制是否为最佳配制将另题研究。 1.2.2 设计治疗方法在局麻下作一约1mm大穿髓点(或扩大穿髓点),以利于髓腔引流、缓解疼痛,用蘸10g/L丁卡因之棉球放置于髓腔并开放1周。患者无自发痛后于穿髓点放置沾有Ⅰ号粉的干棉球,用丁香油水门汀暂封。1周后若患者无自发痛,则去除原干棉球,于穿髓点处放置Ⅱ号糊剂,用丁香油水门汀暂补。1月后若患者无自发痛及其它不适,进行永久性充填,随诊3~6月。 1.3 疗效评价 1.3.1 主观评价随诊3~6月后观察疗效,评判标准为,好:无自发痛或刺激痛。良:无自发痛但有可忍受之刺激痛。差:无自发痛,有明显的刺激痛。失败:有自发痛。以好、良为有效。 1.3.2 客观评价牙髓电活力测验,仪器为丹麦产牙多功能测试仪(Odontometer instruction),厂家建议正常值为3~12。本组结果仅在治疗后观察3~6月的疗效,远期疗效尚在继续观察之中。 2 结果(表1,2) 表1 实验组牙别与疗效的关系(个) 牙数好良差失败有效率(%)

牙髓炎根管治疗一次法疗效观察

牙髓炎根管治疗一次法疗效观察作者:浦立高娟胡熔王宏仁 【摘要】目的采用一次法完成根管治疗,提高治疗成功率。方法牙髓内麻醉、微波消毒根管等新方法串联使用,一次法完成根管治疗,设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成功率98%,患者综合满意度95.3%;对照组成功率84%,患者综合满意度63.3%。结论根管治疗一次法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牙髓炎根管治疗一次法疗效观察 我院属西部不发达地区基层医院,牙髓炎患者受经济、交通、口腔保健意识等因素制约,多在牙病较重后就诊,多次复诊困难多。我们采用牙髓内麻醉、微波消毒根管等新方法,尽可能使患者一次就诊完成根管治疗。50例治疗病例与对照组比较,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6年3月至6月就诊于我科的100例牙髓炎成人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奇数为治疗组,偶数为对照组。治疗组50例,其中急性牙髓炎39例,慢性牙髓炎11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18至71岁,平均41岁,前牙16例,后牙34例;对照组50例,其中急性牙髓炎35例,慢性牙髓炎15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18至75岁,平均43.1岁,前牙13例,后牙37例。 1.2临床表现

1.2.1急性牙髓炎表现为自发性阵发性剧烈疼痛,夜间加重,不能自行定位,呈放射性或牵涉性痛。检查可查及患牙有近髓腔的深龋或其它牙体硬组织疾患,或可查到深牙周袋。龋洞探诊可引起剧烈疼痛。温度测验敏感,并在刺激去除后疼痛症状持续一断时间,有的热则激发痛,冷则缓解。叩诊无明显不适或垂直向叩痛。 1.2.2慢性牙髓炎表现为可以定位患牙的长期冷、热刺激痛病史和(或)自发痛史。检查可见引起牙髓炎牙体硬组织疾患或其它病因,多有轻度叩痛或叩诊不适感。慢性闭锁性牙髓炎者深龋洞探诊无穿髓孔;慢性溃疡性牙髓炎者可见有穿髓孔,但患者常诉当有食物嵌入患牙洞内即出现剧烈的疼痛,可见患牙有大量牙石堆积;慢性增生性牙髓炎多见于青少年患者,患牙大而深的龋洞中有红色的肉芽组织即牙髓息肉,探之无痛但极易出血,亦见患牙牙石堆积;残髓炎患牙均有牙髓治疗的病史,患牙多有咬合不适感或轻微咬合痛。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使用高速手机显示露穿髓点,2%地卡因棉球表麻,2%利多卡因牙髓内麻醉[1]。常规备洞,拨髓并预备根管,测量根管长度。使用微波消毒根管[2],消毒微波功率30mA,时间3秒,每根管消毒一次。根管糊剂并牙胶尖充填根管,窝洞永久充填。 2.2对照组 按常规程序局麻开髓或暂封失活剂、备洞、拨髓、根管预备、髓腔消毒,最后根管充填、窝洞永久充填。 3疗效观察

对比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多次法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疗效

对比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多次法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疗效 发表时间:2019-07-19T11:00:25.83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上第5期作者:夏梦佳 [导读] 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不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桐乡市第四人民医院 314500 【摘要】目的分析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9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164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和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3.91%,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 73.17%,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率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49%和15.73%。结论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不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关键词】多次法根管;一次性根管;牙体牙髓病;临床疗效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multiple root canal therapy and one-time root canal therapy on dental pulp disease,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linical medication.Methods 164 patients with dental pulp diseas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7 to March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multiple root canal therapy,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one-time root canal therapy.The clinical efficacy,complications and treatment tim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was 93.91%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73.17% i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The concurrent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as also significantly different(4.49% and 15.73%,respectively).Conclusion One-off root canal therapy for dental pulp disease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alleviate the pain of patients,but also benefit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health.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words] multiple root canals;disposable root canals;dental pulp disease;clinical analysis 牙体牙髓病是牙齿硬组织的疾病,是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之一,主要包括龋齿、急性牙髓炎和慢性牙髓炎等[1],患者表现为黑牙、牙洞、牙齿剧痛、牙齿出血、断牙、牙周溃烂等等,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正常饮食和牙齿美观,而且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快速、有效地治疗牙体牙髓病积极重要[2]。目前,临床上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方法有牙体治疗、龋洞填充、拔除坏牙等等,但是最有效的还是根管治疗,主要有一次性根管和多次法根管[3-5]。该文选取该院2017年9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164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疗效,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164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组82例患者中男43例,女39例,年龄为17~61岁,平均(39.0±1.2)岁。其中急性牙髓炎36例,慢性牙髓炎26例,牙外伤冠折露髓2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40例,女42例,年龄为19~62岁,平均(40.5±1.6)岁。其中急性牙髓炎33例,慢性牙髓炎28例,牙外伤冠折露髓2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疾病方式,疼痛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同意该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患者经临床检查和诊断,证实患有牙体牙髓病;③符合WHO中规定的相关诊断标准[6-7]。 排除標准:排除不同意参与研究及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四肢损伤、神志不清、肝肾损伤、糖尿病及免疫疾病等患者[8-10]。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X线检查,观察患者牙齿病变情况和牙根管的粗细和走向,治疗前对患者进行消炎处理,需要达到手术标准,再去除患者坏死的龋齿,调整牙齿的咬合度等,再进行除髓,揭开全髓室顶,最后采用无压力进行冲洗牙根管,选用生理盐水和3%的双氧水进行交替冲洗,之后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牙根管治疗。注意在各项操作中要严格注意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1.3.1 对照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用10号根管锉固定根管,测量根管长度,之后用甲醛甲酚棉封住管口,每周复诊2次,等到根管填充条件成熟后在进行填充。 1.3.2 观察组治疗方法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选用10号根管锉对根管进行定位,用根管长度测量仪测量根管长度,根管干燥后用牙胶和氧化锌丁香油碘仿糊剂对根管进行填充,并用侧压法进行固定;术后立即拍摄X线,观察牙根管充填情况。 1.4 疗效评判 显效:治疗后,患者牙齿疼痛完全消失,咀嚼功能正常,X线检查显示根尖阴影消失,牙齿间隙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牙齿疼痛明显缓解,咀嚼功能恢复良好,X线检查显示根尖阴影减小,牙齿病变范围明显缩小;无效:治疗后,患者牙齿疼痛无变化,咀嚼功能不正常,X线检查显示根尖阴影未消失或扩大,牙齿病变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11-12]。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该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下,观察组患者总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73.17%和9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3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率为4.49%;对照组患者中11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率为1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牙体牙髓病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加强对牙体牙髓病的治疗极其重要[13]。牙齿硬组织的疾病称为牙体病,包括龋齿、根尖周病、牙齿感觉过敏症等等,而牙髓组织的疾病称为牙髓病,主要包括牙髓炎症、牙髓坏死、牙髓退

根管治疗一次法的临床疗效观察

根管治疗一次法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单位:450008 河南赛思口腔医院 通讯作者:张志国 目的观察226个牙髓炎患牙根管治疗一次法与常规(两次以上)根管治疗的疗效。方法226颗牙髓炎患牙分为两组,一组113颗患牙进行根管治疗一次法,另一组113颗患牙进行常规根管治疗。术后1年、2年随访观察。结果术后1年根管治疗一次法和常规根管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9%、98%。2年后两组成功率分别为98%、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管治疗一次法临床效果良好。 标签:根管治疗一次法;临床疗效;常规根管治疗 本组收集226颗牙髓炎患牙,113颗进行根管治疗一次法[1],113颗进行常规根管治疗,并分别于术后1年、2年复查观察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门诊患者226例,226颗早期牙髓炎患牙,患者年龄18~62岁,其中前牙66颗,前磨牙80颗,磨牙80颗。一组113颗,麻醉药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麻醉效果好、患者愿意配合,用根管治疗一次法;另一组113颗,麻醉药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或利多卡因针(心脏病患者),麻醉效果不太理想、患者配合较差,用常规根管治疗,并于术后1年、2年观察疗效[2]。 1.2 方法根管治疗一次法:术前拍X线片了解髓腔,根管形态,根尖周及根分叉情况,局麻下(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常规开髓,揭髓顶,去冠髓,拔根髓,根测仪测量根管长度,根管预备,3%双氧水,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吸干、FC根管消毒,根管充填,拍X线片后永久充填,整个操作过程均行无菌操作。 常规根管治疗:术前拍X线片,局麻下(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或2%利多卡因针)常规开髓,封失活剂。1周后复诊,去除失活剂,揭髓顶,去冠髓,拔根髓,根测仪测量根管长度,根管预备,3%双氧水,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吸干、封FC棉球或根管内封入氢氧化钙糊剂。1周后复诊,去除封物,3%双氧水、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吸干根管充填,拍X线片后永久充填。 两组病例均由同一医生完成。统计根管治疗术中及根管充填后的疼痛发生率。 1.3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成功:无自觉症状,无叩痛,患牙咀嚼功能正常,X

牙髓炎快速止疼的方法

牙髓炎快速止疼的方法 牙疼的现象是很多人都承受不了的一个症状,因为牙疼的时候整个神经都感觉好像受到了影响,神经也开始绷着,很不舒服,牙齿痛起来我们的心情也会非常的不好,而牙疼很多时候都是一些牙病导致的,如果患上了牙髓炎,那么牙齿也会出现疼痛的现象,而面对这个症状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快速止痛,那么牙髓炎该如何来快速止痛呢? 俗话常说的“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指的多是牙髓炎。牙髓炎是一种牙髓组织的炎症性病变,原因有很多,比如龋齿、外伤、严重磨耗等都可能会对牙髓形成刺激,使之发生炎症或坏死。由于牙髓炎发生于牙齿髓腔内部,四周只有细小的根尖孔允许血液流通,缺少侧枝循环,所以炎症会聚于牙齿内部,使患者经历难以忍受的痛感。而且牙髓炎的症状中夜间痛比较明显,这就使很多患者十分头疼的问题。 专家介绍,牙髓炎快速止痛的方法无非两种:开髓和药物治疗。正如前面所说,牙髓炎症不能自行消散,所以如果要止痛,必须开髓治疗。牙髓炎开髓治疗中常用的方法有

根管治疗术和活髓保存术。活髓保存术主要针对的是牙齿发育尚不完善的青少年人群,主要是通过活髓切断术或根尖诱导成形术等方法解决牙髓疼痛问题,同时不影响牙齿的正常生长发育。 什么叫根管治疗术呢?专家解释,根管治疗术一种通过开髓 清除牙齿根管内、髓腔中的感染的牙髓组织,进而用人工材料进行密和根管,以防止再次感染的治疗方法,俗称“杀神经”。因 为掌管牙齿知觉的牙髓组织被清除,所以牙齿不会再有疼痛反应,有效解决的问题。 当然,如果牙髓炎是夜间突然发作的话,由于就诊时间的限制,这个时候的呢专家建议,可以先吃些消炎药或止痛药等,也能很快地暂时控制中炎症,然后等到白天以后再抽时间到专门的口腔医院进行诊疗。 第一台牙科显微镜,并将之广泛应用与根管治疗领域,极大地提高了根管治疗的精确性和成功率,扩展了根管治疗的限制领域,并配合先进的镍钛合金根管预备器械、超声根管预备冲洗设备,研究和开展了显微根管治疗、根管异物去除、根管再治疗等多项专业特色技术,充分解决等各种牙体牙髓问题,给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48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48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7-08-01T14:13:19.38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8期作者:姜凌云 [导读] 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可以减少术者的操作程度和患者的痛苦、就诊次数和受感染几率。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摘要:目的:比较一次与多次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及外伤漏髓患牙的疗效,以评价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可靠性。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间诊治的48例(共48颗牙齿)急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多次根管治疗法,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周内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4%,2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1年后复查,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可以减少术者的操作程度和患者的痛苦、就诊次数和受感染几率。 关键词: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 compare the single and multiple root canal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ulpitis and traumatic teeth pulp leakage effect,to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of one-time root canal therapy. Methods: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6 to September 2016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48 cases(48 teeth)in patients with acute pulp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24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for one-time root canal therapy,the control group using the traditional multiple root canal therapy,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after 1 weeks of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8%,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91.4%.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 groups. After 1 years review,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as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acute pulpitis can reduce the patients' disposable root canal filling operation and the degree of the pain of the patients,the number of visits and the risk of infection. Key words:acute pulpitis;root canal therapy;therapeutic effect 急性牙髓炎是指血管神经等牙髓组织由于感染及理化刺激等因素而产生的炎症,临床表现特点为自发性阵发性痛、夜间痛、温度刺激加剧痛、定位不清楚,是口腔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传统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疗程较长,包括根管预备、消毒和充填三大步骤,患者就诊次数多、时间长。近年来,随着根管治疗器械和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根管的清理和成形能力,临床上越来越多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完成各类患牙的治疗。本文对急性牙髓炎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探讨该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来我院口腔科就诊的急性牙髓炎患者48例,均为单牙发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4例24颗患牙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其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15~60岁,平均(30±7.5)岁;对照组24例患者中男12例,女12例;年龄15~56岁,平均34.1岁,采用传统的多次根管治疗法。两组在性别、年龄、职业、疼痛天数、牙数、根管的数量、根管通畅、根尖孔定形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法:术前摄X片,了解根管数目、形态及根尖周情况,确定根管长度,常规开髓(活髓者在局麻下进行)进入髓腔,拔除活髓或用3%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清除病变坏死的牙髓组织,然后进行根管预备。根管预备过程中,每次更换扩大针前都要用2.5%次氯酸钠液和3%双氧水液交替冲洗,最后一次用次氯酸钠液冲洗后干燥根管,棉捻蘸甲醛甲酚液行根管浴2min,再次干燥根管。用碘仿根管糊剂加牙胶尖冷侧压充填法进行根管充填,要求一次性完全填充根管根尖并拍摄X线片记录根管充填状况;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根管治疗术,平均4次完成治疗过程。所有牙齿根充完毕后拍片检验,无超充或欠充情况,并于7h后进行复诊检查。对于失败的比例采取进一步的治疗,进而在1年后复查并摄X片检查,评价远期疗效差异。 1.3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无自觉症状,患牙无叩击痛,无松动及周围软组织肿胀、破坏等异常表现,咀嚼功能正常;有效:急性牙髓炎的疼痛症状消失,但患牙咀嚼、叩击时有轻微疼痛和不适感,牙龈无红肿;无效:患牙出现肿痛、浮起感,不能咀嚼,叩击痛明显,牙眼红肿。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后一周观察组成功率93.8%,对照组成功率91.4%,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1.029,P>0.05)。 3.讨论 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特点是发病急,疼痛剧烈。急性牙髓炎的主要治疗方法是牙齿根管治疗。牙髓炎一般分开髓、去髓、根管预备、冲洗、消毒、充填等步骤治疗,需要患者多次复诊。治疗方法操作繁琐,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由于多次复诊,可延长患者痛苦时间,甚至使患者失去信心而不再治疗。随着现代根管治疗理论的不断发展,许多学者和临床医师尝试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即在一次就诊中将根管治疗整个过程——根管预备、根管消毒、根管充填全部完成,取得了可喜的进展。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能够一次性接触感染的牙髓,封闭根管,从而可以避免防止感染扩散,使患者减少复诊的次数。而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过程之中,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同时更要求医生技巧操作熟练.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牙髓炎常规治疗的疗效,由于各学者对适应证的选择,治疗方法、观察时间、评定标准不同有较大的差别,治疗成功率在79%~97%之间。一次法与多次法治疗效果差异虽不明显,但同时也表明一次法在临床治疗中是可行的。 综上所述,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具有疗程短、副作用少、见效快、经济实用、患者易接受配合等优点,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可以大大减少患者的就诊次数,疗效令人满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分析多次法根管治疗术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牙体牙髓病中的疗效

分析多次法根管治疗术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牙体牙髓病中的疗效 发表时间:2016-10-31T14:14:40.887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19期作者:王婧庞文丽 [导读] 牙体牙髓病患者饮食受到影响,且口齿美观受到影响[1]。 (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宁夏石嘴山 753000) 【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多次法根管术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牙体牙髓病中的疗效。方法:将随机挑选的84例牙体牙髓病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两组研讨,42例对照组,42例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多次法根管治疗术,研究组为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把两组治疗状况纳入到对比研讨中。结果:研究组总疗效92.86%比对照组78.57%明显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治疗牙体牙髓病时可考虑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疗效确切,推广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牙体牙髓病;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多次法根管治疗术;疗效 【中图分类号】R78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9-0060-02 牙体牙髓病患者饮食受到影响,且口齿美观受到影响[1]。因此,给予有效、安全、快速的治疗方式意义重大。此研究将84例进行讨论,其目的在于研讨多次法根管术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牙体牙髓病中的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随机挑选的84例牙体牙髓病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两组研讨,42例对照组,42例研究组,84例患者各检查结果显示均满足WHO组织所规定的牙体牙髓病疾病判定标准[2]。对照组内男23,女19例,年龄阶段为17.6岁~64岁,平均年龄为(42.1±2.3)岁,包含27例慢性牙髓炎,15例急性牙髓炎;研究组内男22例,女20例,年龄阶段为18.1岁~64.3岁,平均年龄为(42.6±2.4)岁,包含26例慢性牙髓炎,16例急性牙髓炎。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多次法根管治疗术,做好各项临床准备后,给予根管锉10号或15号定位根管,测量根管长度,采用甲醛甲酚棉暂时封住管口,每周接受复诊2次,依据其填充根管条件成熟状况,给予根管填充。研究组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疗,做好各项准备后,依据对照组所采用的根管锉来定位根管,测量根管长度,直至根管干燥,则采用牙胶+氧化锌丁香油碘仿糊剂填充根管,并用测压法固定资料。术后患者均接受X线片检查,确认压根管填充是否良好,若效果不理想给予重新治疗。术后均接受抗生素治疗,避免感染。 1.3 指标判定 患者治疗疗效依据WHO组织规定的疾病判定标准分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可正常咀嚼,无不适感,X线片结果显示无根尖病;有效:压着压痛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可咀嚼,但存在不适感,X线片结果显示疾病有缓解,根尖稀疏部位有缩小;无效:患者存在咬合痛和不定时疼痛,咀嚼功能正常,X线检查结果,患牙稀疏,或症状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此研究所得各数据处理分析方式为SPSS 13.0软件,χ2为计数资料,表示方式为(n,%),t为计量资料,表示方式为(x-±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研究组总疗效92.86%比对照组78.57%明显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临床口腔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则为牙体牙髓病,主要包含急性和慢性炎症,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断压、牙齿剧烈性疼痛、龋洞、牙变色等,严重者存在出血、牙周溃烂等状况。人体牙周附近存在丰富的血运状况,对伤后组织的修复作用较为良好,但若操作不当则会引发感染,甚至引发其他并发症,其正常生活受到影响,给予有效的治疗,可改善患者咀嚼功能、美观、疼痛状况[3]。临床在治疗牙体牙髓病时常用治疗方式为根管法,主要包含一次性根管和多次法根管治疗,多次法根管指多次完成根管预备、消毒、封药、填充等过程,一次性根管治疗则在治疗过程中一次性完成消毒、根管等[4],将治疗时间尽量缩短。此研究结果从总疗效上来看,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优势性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临床在治疗牙体牙髓病时可考虑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疗效确切,推广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立红.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1):268-269. [2] 赖盈盈,白石.一次根管治疗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4):491-493. [3] Dorasani G,madhusudhana K,Chinni SK.?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evaluation of single-visit and multi-visit endo-dontic treatment of teeth with periapical pathology:An in vivo study[J].J Conserv Dent,2013,12(1):125. [4]谭咏梅,招少萍,闫文娟等.一次根管治疗术与两次根管治疗术术后短期临床疗效的比较[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4,41(3):277-28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