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康德道德哲学读书报告-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实践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

康德道德哲学读书报告-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实践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

康德道德哲学读书报告-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实践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
康德道德哲学读书报告-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实践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

康德道德哲学读书报告

厦门大学哲学系张宽前

“我生性是一个探求者,我渴望知识,不断地要前进,有所发明才有快乐。曾有过一个时期,我相信这就是使人的生命有其真正尊严的,我就轻视无知的群众。卢梭纠正了我。我意想的优点消失了。

我学会了来尊重人,认为自己远不如寻常的劳动者之有用,除非我相信我的哲学能替一切人恢复其为人的共同权利。”

在康德哲学严肃冷峻的语言外衣下,是一个倾心于关注人的自由与尊严的内核。在《纯粹理性批判》所建立的宏大理性基础上,对于实践理性即道德哲学的建构是其另一艰巨任务,主要以三部著作为主线《道德形而上学原理》(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道德形而上学》(1797年)。

一、《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中康德认为:“在道德的事情中,人类理性甚至凭借最普通的知性也能够很容易就被引向相当的正确和详尽”,“所以普通的人类理性不是出于任何一种思辨的需要(这种需要,只要那理性还满足于只是健全知性,就永远也用不着它),而是本身由实践的理由所推动,从自己的范围走出来,迈出了进入到实践哲学的领域的步伐”。在《实践理性批判》的“方法论”中,他则请读者注意“由商人和家庭妇女所组成的那些混杂的社交聚会中的交谈”,特别是说别人闲话(嚼舌头)的场合。他为这种不好的习惯辩护说,这正表明了“理性的这种很乐意在被提出的实践问题中自己作出最精细的鉴定的倾向”,并认为可以把这种倾向运用于对青年的道德教育中,因为它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情感,所以反而比任何高尚的榜样或热忱的激励更能养成纯粹的道德素质。

因此康德要做的只不过是把这些日常理性中已经包含着的道德法则单纯地提取出来,加以论证,以便在哲学的层次上对任何一件行动的纯粹道德内涵的判断进行指导。正是出于这一目的,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中将全部正文的内容分为三章:

a“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向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过渡”;

b“从通俗的道德哲学到道德形而上学过渡”;

c“从道德形而上学到实践理性批判过渡”。

在这里,康德的道德哲学明显表现出有三个不同的、从低级到高级的层次,即“通俗的道德哲学”、“道德形而上学”和“实践理性批判”。

1、通俗的道德哲学

康德指出,普通人类理性都会承认,一件事情的道德价值在于行为者的“善良意志”,而不在于它的实用性。因而善良意志是我们在撇开一切感性的东西时单凭理性来设想的一种意志,而理性(作为实践理性)则是一种“应当给意志以影响的能力”,“所以它的真正的使命决不是作为另外意图的手段,而是产生出自在地本身就是善良的意志来”[4]。大自然给人配备了理性不是为了满足人的感性欲求,因为在这种满足上人的本能比理性要更有用,人的理性是为了更高的理想,也就是实现“义务”这一包含着善良意志的概念。对于这一点,每个普通人单凭自己自然的健全知性即可领会,所以“不须教导,只要解释就行”[5]。但之所以需要解释,是因为义务和“爱好”经常混杂在一起,因而一个行为是道德的还是仅仅是明智的,仅凭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还不足以区分,而必须提升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即从日常混杂的行为中把“出于义务”(而不仅仅是“合乎义务”)的成分区别出来。

2)不放弃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消极义务);

3)帮助他人(对他人的积极义务);

4)增进自己的幸福(对自己的积极义务)。

康德指出,在这四个例子中,人们很容易看出这些行为要能够具有道德涵义必须是“出于义务”,而不仅仅是“合乎义务”。合乎义务的事从普通的道德理性来看是值得嘉奖和鼓励的,因而属于“普通的道德理性的知识”;但从哲学的道德理性来看却还不一定值得高度推崇,还要看它是否真是“出于义务”而做的。只有为义务而做好事,只有即使在生不如死的艰难处境中仍然不自杀,这才上升到了哲学的道德理性的层次,其“知识”可归结为三条命题:

1)只有意志的出于义务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

2)这种行为的道德价值不在于其结果(目的),而只在于其意志的准则(动机),因而这准则只能是意志的先天形式原则;

3)“义务就是一个出自对法则的敬重的行动的必然性”,这敬重所针对的法则是一种普遍的立法原则。

三个命题归结为一点:行为的道德价值不在于它所期待达到的结果,也不在于由期待结果而产生出来的任何原则。纯粹的责任观念能够充分意识到自身的尊严,鄙视那些来自于经验的动因,并且逐渐成为这些经验动因的主宰。

2、道德形而上学

通俗的道德哲学总是与经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即使要立足于行为的动机来考察其道德意义,实际上却仍然把这种动机看作一种经验的事实,人们将陷入有无真正的道德行为的辩证论(二律背反)。要摆脱这一困境,我们只有坚决把经验的事实排除在道德哲学的考虑之外,不靠举任何例子或榜样来说明道德的原则。其目的在于先把道德哲学提升到形而上学的基础上,然后再从那个高度下降到通俗的道德哲学,重新诠释它的那些例证,以指导人们的实践。否则我们即使有了通俗道德哲学的一些法则,也不可能在日常实践中分清哪些是纯粹的道德因素。

道德形而上学的法则比通俗道德哲学的法则更高,因为它不是从经验的甚至人类学的知识中所抽出来的法则,而是直接由纯粹实践理性推演出来的法则,因而不仅适用于人类,而且适用于一切“有理性的存在者”。道德规律的普遍必然性,可以百分之百先天地在纯粹而又实践的理性中找到自己的源泉:

第一,全部道德概念都先天地坐落在理性之中,不但在高度思辨上是这样,在最普通理性上也是这样。

第二,它们决不是经验的,决不是从偶然的经验知识中抽象出来的。

第三,它们作为最高实践原则,在来源上非常纯粹,并且具足尊严。

第四,若是有人往这里搀杂经验,那么,行为就在同等程度上. 失去其真纯和不受限制的价值。

第五,从纯粹理性中汲取道德概念和规律,并加以纯净的表述,不仅是单纯思辨上的需要,同时在实践上也是极其重要的。

既然在康德那里,伦理学与物理学一样都是关于客观规律即普遍必然的规律的科学。那么道德律也一定和自然律一样,它的命题可以用逻辑形式表示出来。不过康德认为,伦理学命题的情况则完全不一样,它不是在陈述事物存在的某种方式,而是宣示某一行为的责任必要性、约束性,以至强制性。“你应该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你不应该说谎”宣示了主观准则和客观规律的普遍符合关系。简而言之,也就是发布命令、颁行诫律。这一种命题是命令式(Imperativ)而不是陈述式。在命令式的命题里,用来表示必要性、普遍性这些情态的,不是用“是”字,而是用“应该”。

在得出来道德命令的必然性、强制性来自于它的普遍性之后,康德进一步从形式、质料、整体三个方

a 从形式的方面讲,涉及到规律的单一性、意志的普遍性问题:“你要这样行动,就像你行动的准则应当通过你的意志成为一条普遍的自然法则一样。”

b 从质料方面讲,涉及目的的众多性:“你要这样行动,永远都把你的人格中的人性以及每个他人的人格中的人性同时用作目的,而决不只是用作手段。”

c 从全体方面对全部推测作出完整的规定:“作为普遍立法意志的每个有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

3、实践理性批判

为什么需要对实践理性进行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其实就是要立足于纯粹实践理性的实践能力即自由意志这一不再能寻求其更高根据、但却是实在的事实,并以之作标准,去批判和评价不纯粹的实践理性的种种表现。因此,第三章所采用的方法不再是前两章的分析法,而是综合法。因为道德律要使意志的准则成为一条普遍法则,虽然内容上是指要做到逻辑上一贯(合乎不矛盾律,因而是分析的),但形式上这只能是一个综合命题,“通过对绝对善良意志概念的分析并不能发现准则的那种属性”,而必须通过“自由”这一“第三者”的概念才能把双方综合起来,因为自由的“积极概念”正是意志的自己立法,也就是把个别意志建立为普遍意志的法则。

如何通过“自由”综合意志与普遍法则?

但自由本身是不可知的。由于承认了意志的规律即道德法则,所以才有了设定自由的理由。但反过来,承认道德法则的理由首先却必须由自由来设定,这就形成了一个表面上的“循环论证”。康德的解决办法是把这两种设定分别归于从现象去设定后面的自在之物,和从自在之物直接进行实践规律的设定。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这一点说得更清楚:“自由固然是道德律的存在理由,但道德律却是自由的认识理由。因为如果不是道德律在我们的理性中早就被清楚地想到了,则我们是决不会认为自己有理由去假定有像自由这样一种东西的(尽管它也并不自相矛盾)。但假如没有自由,则道德律也就根本不会在我们心中被找到了。”自由仍保持为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存在理由”),但已有了设定它的“认识理由”。

定言命令(即作为先天综合判断的道德法则)如何可能呢?

康德的回答是:“于是定言命令之所以可能,就是由于自由的理念使我成为了一个理知世界的成员”,但由于我同时又是一个感官世界的成员,我的一切行为就不是合乎、而且是“应当”合乎意志自律,“所以这种定言的应当就表现为一个先天综合判断,这样,在我的由感官欲求刺激起来的意志之上,又加上了同一个意志的理念,但这个意志却隶属于知性世界而是纯粹的、独立实践的”。就是说,自由使我具有了一个“理知世界”成员的资格,并以这种资格面对感官世界的种种诱惑而凌驾于其上,构成了“我应当……”这一定言的先天综合命令。至于自由本身是如何可能的,康德认为这个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因为我们是出于意志(而非出于认识)要把自己看作是自由的,但自由却不是一个经验概念,不能形成知识。

定言命令如何打通自由知性世界与自然感性世界?

但是,如果自由的知性世界与自然的感性世界完全不相谋,那么道德律的定言命令就会永远只是一个空洞的教条而不会发生任何实际的作用了。然而康德又认为道德律的作用还是看得出来的,这就是人们对道德律所感到的“关切”。这种关切在人们心中的基础是道德情感,即“敬重”,它不是道德评判的准绳,而只是“道德法则对意志造成的主观效果”;但他又认为,“关切就是那理性借以成为实践的、即成为一个规定意志的原因的东西。”理性只有在道德实践中才有对行为的纯粹关切或直接的关切,而在其他功利行为和认识活动中只有对行为的间接关切。

“敬重”是什么?

那么,敬重究竟是“道德法则对意志造成的主观效果”,还是使理性“成为一个规定意志的原因的东西”呢?康德的意思是,从理知世界的角度看,敬重只是道德律在感官世界中造成的效果;但从感官世界的角度看,敬重恰好成为规定意志的动机,它代表道德律在感官世界中作用于意志,使意志排除一切其他感性关切和爱好而为道德律扫清障碍,它是取消一切其他情感的情感,即“谦卑”。这就彻底解释了在日常生活

康德本书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们不理解道德命令的实践的无条件的必然性,但我们却理解它的不可理解性,而这就是对一个努力追求人类理性诸原则的界限的哲学所能合理要求的东西。”

二、《实践理性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该书出版于1788年。所谓“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对于实践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遵循的原则。全书包括“纯粹实践理性的原理论”和“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两大部分。该书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把人的主体性问题突出出来,强调了人格的尊严与崇高。

“难道他毁灭了上帝存在的一切证明正是为了向我们指明,如果我们关于上帝的存在一无所知,这会有多么大的不便吗?他做得几乎象住在威斯特伐利亚的我的一位朋友那样聪明,这人打碎了葛廷根城格隆德街上所有的路灯,并站在黑暗里,向我们举行了一次有关路灯实际必要性的长篇演说。他说,他在理论上打碎这些路灯只是为了向我们指明,如果没有这些路灯,我们便什么也看不见。”

海涅评康德的宗教观念

他把康德比作一个在化装舞会上为了找对象而去向素不相识的美女献殷勤的人。在晚会结束时这位舞伴摘下假面具, 原来就是他的妻子。康德曾经许诺要建立没有上帝的道德, 可他的全部花言巧语只不过是一个假面具而己, 在这个假面具后藏着的仍是一副司空见惯的宗教道德面孔。

叔本华评康德的宗教观念

1、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序言导言

康德把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看作统一理性的两个方面,因而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他将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相比较,指出了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即一方面说明实践理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必须展示理性的全貌。

为了充分说明这一问题,康德在确认纯粹实践理性的同时,又确立了一个超感觉的、独立于自然因果性的先验的自由概念这一自由概念,对于经验论者是一块绊脚石,而对于康德而言却构成了他开启崇高实践理性之门原理的一把钥匙。

在康德看来,道德原理不外乎就是道德法的概念,而自由乃是道德法成了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以这个必然的道德法为认识根据我们就必然的(即先天的)会认识自由。我们的实践理性就这样确立了对自由的必然认识,进而又以此为中介获得了在理论理性中成为问题的关于上帝存在与灵魂不朽这两个理念的确信。对于理论理性而言,“实践理性的优先地位”的基础在于,不是在理论理性那里,而是在实践理性这里,才能达到对这一自由概念的确立。

另外,在理论理性批判中,一方面我们把一切认识对象看成是包含有主观成分的一种单纯的现象;另一方面,又不拘泥于现象而允许物自体的存在。而在实践理性中,在承认自由的同时,又确认了脱离时空的必然的因果性的超感觉对象的实在性。

2、道德律令的形式性与自律性···················先验分析论第一章“纯粹实践理性原理”

本章由“时间法则”概念入手,通过对实践理性诸原理的分析,深入说明了道德律性的形式性与自律性问题。对康德来说,最根本的事实乃是纯粹理性在其自身就是实践的,纯粹理性自身的法则就是道德律令。因此,应该应该从道德律令中引申出一切道德原理,而无须在更深处去寻求道德原理。

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位居第一位的是道德律令的概念。所谓纯粹理性是对实践的事实和道德律令的自觉,并无实质区别,甚至可以说它是从对道德律令的自觉开始的。

与道德律令的形式性紧密相关的另一问题是道德的自律性。意志自律是一切道德法则以及遵守这些法则的义务所依据的唯一原理;反之,他律就是破坏道德律的东西。同时,意志自律是一句道德法则的形式性,而他律则是依据法则的实质性。

3、道德法则是善恶评价的标准···················先验分析论第二章“纯粹实践理性对象概念”

本章进一步考察了实践理性的对象问题。康德说:“所谓实践理性的对象概念,我理解为乃是指通过自由而可能得到的一种结果的对象的表象。”换言之,它是指一句自由意志可能欲求和实现的对象,在其能否实现的关系中明确起来的那种表象。

康德认为当快乐扩展到我们的全部生活,并意味着幸福就快要到来的时候,它在实践理性的评价中就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从我们作为感性存在的本性来看,幸福是唯一重要的事情。然而,我们并不是彻头彻尾的动物,我们不能仅仅把理性看成是满足感性存在需要的一种工具,虽然为了福与祸也需要理性,但我们对于理性的需要还在于一个比这更高的目的。

康德还模仿理论理性的十二个范畴列表列举了一个“善恶概念的自由范畴表”,但康德并未对此作出更加深入的说明。

4、道德动机与感性欲求的对立···················先验分析论第三章“纯粹实践理性的动力”

本章探讨了决定人类意志行为的最终根据是什么,亦即道德的动机问题。康德将动机定义为:主观的决定理性存在者的意志原理。康德认为由于这一原理必然预料到同其相对抗的各种感觉倾向,所以在神圣的上帝那里,完全没有这样的动机。构成我们行为全部道德价值的最为本质的东西就是道德律令直接决定意志;只有促进这种直接决定,以及以这一直接决定为动机的行为,才是真正意义上道德的行为。

康德认为道德法则如何在其自身中直接的得以成为决定人类意志的原理,乃是人类理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并且它与自由意志如何可能的问题成为同一个问题。因此,我们无须指出其理由,而只限于直接指出它是已然如斯的东西就可以了,重要的是先天的指出动机在心灵上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

仍然主张道德律令第一和道德律令之上的思想。亦即道德上的唯理论。

康德从“动机”概念中又进一步引出了“关切”概念。亦即“在依据理性所表象出来的范围内的一种意志的动机”,这种关切是纯粹理性在不受任何感性束缚时所产生的,作为我们意志的主观决定原理的准则,只有当它建立在这种关切之上时,才能成为真正的道德。

在康德看来,,义务和责任实际上是我们对道德律令所必需采取的一种态度,不管愿意与否,我们都必须服从法则的命令。但当我们赢得对法则的爱时,法则就不再是命令来,这时我们的道德性就进入了神圣的领域。

5、德福结合与实践理性的公设···················先验辨证论

康德在第三、第四个“纯粹理性二律背反”中,列举了自由与因果法则、有神与无神的矛盾,并把这两组矛盾分别放在自在之物和现象两个世界中加以考察,隐约的流露出解决这些矛盾的端倪。

在《实践理性批判》“纯粹实践理性辨证论”中,康德找到了解决上述矛盾的办法。他首先提出来实践理性的最终对象——至善概念,并借助至善概念把灵魂不死和上帝存在作为实践理性的两个“公设”确定下来,从而对在《纯粹理论批评》的“理论理性辨证论”中消极否定的东西重新做了积极的肯定,从而打开了通向宗教的大门。

康德的至善包括了德性和幸福两个要素,把两者之间的矛盾揭露出来,指出这两者必然结合在一起的内在根由,进而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得至善的概念得以巩固,并由此构成了纯粹实践理性辨证论的主要任务。

经过批判,康德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在实践原理方面,谋求幸福的原理不可能产生道德,虽然幸福是构成至善的要素,但它受道德的制约,而且只是由道德产生的必然结果,只有在这种从属关系上,至善才能成为纯粹实践理性的全部对象。

康德一方面承认幸福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为幸福不能侵犯道德的至上地位而煞费苦心。最后不得不提出意志自由、灵魂不朽、上帝存在的公设。所谓公设,康德解释为虽然是理论上的,但它只是指理论上还不能被证明、同先天而无制约的有效的实践法则不可分离地结合着的命题而言。

三、《道德形而上学》

本书的四大特点:

a 完善了康德伦理学的思想体系;

b 对前期思想进行一定的修正,格调更加宽容;

c 首次提出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问题;

d 是康德的最后一步伦理学著作。

1、道德与法律的联系与区别···················第一部分“总导言”和“总分类”

这一部分的核心思想是以人性的基本特征为出发点,深入探讨道德与法律的基本关系,法律义务与伦理义务的相互关系。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也用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来分别指称现象界和本体世界。世界具有两重性,人同样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认识感性的动物,另一方面又是理性的存在者。作为感性的成员,人的意

人的两重性使他即需要内在的强制,同时也需要外在的强制。伦理法则是内在的强制,它适用于作为本体来看待的人;法律法则既适用于人的本体的一方面,又适用于人的现象的一面。

在康德看来,伦理法则的立法者就是实践理性本身,而是在的法律法则的立法者则是国家。就伦理法则来说,它不仅要求行为与法则相符合,而且要求法则本身就是行为的动机,因此它具有内在的强制力;就法律的法则来说,它只考虑行为是否符合法则,而不管行为的动机如何,它是与外在的强制力结合在一起的。

2、法权论:外在的自由规律···················第二部分“法的形而上学原理”

康德认为,人为自己的自由必须尊重他人的自由,无比使得自己的自由与他人的自由并行不悖。由此出发,它深入探讨了法律的成因、本质、分类以及法制状态、法治国家、永久和平等问题。

a 自由与法律的成因

康德认为,人有意志,而意志的本性就是自由,但这个自由的实现有一个过程。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他把人的自由分为三种或把人类的自由划分为三个阶段:野性的自由、法律下的自由、道德的自由或真正的自由。

法是基于人的本性,即自由而产生的,它是为了限制人的野性自由以改变人的实际上的不自由,从而是人人在实际上获得自由的需要而产生的。

b权利与法律的本质

康德认为,法律本质上是道德律,是以外在强制限制个人滥用自由的一种特殊形态的道德律。他认为法律的基本含义是权利,其基本职能是划定不同权利的界限和范围,所以他把法学叫做“权利科学”,即关于权利和利益均衡的科学。

他还认为,法与正义是统一的,所谓正义或公平,最基本的含义就是行为者按照普遍自由的法则,即道德律而行动,就是合理的划分各个人的权利,使大家自由,而法律正是实现这一目标必不可少的手段。

c不同类型的法律分类

康德在法学史上第一次从应然的角度上理解自然法,并把法律分为应然法和实然法两种。所谓应然法或者自然法,只是法律的抽象的理性本质,即法的原理;实然法即实际上存在的法律。

康德进一步把实在法分为公法和私法两种,并用大量篇幅对民法和刑法做了论述。

d 人类社会的三种状态

基于对人类自由的分类,康德把人类社会归纳为三个阶段:自然状态、法制状态与伦理状态。

e 法治国家的基本特点

第一、法律处于至上的地位;

第二、法制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是:自由、平等、独立;

f 世界法制与永久和平

康德的法制设想非常彻底。他认为,法制状态不仅在一个国家内部能够建立,而在世界范围内的产生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康德认为,战争、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往、以及人民在政治上的自由和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公民中不断增长着的道德责任感是促进和平关系确立的重要因素。

3、德性论:内在的自由规律···················第三部分“德性论”

这一部分由“导言”、“伦理要素论”、“伦理方法论”构成。

a 法律义务与伦理义务

在康德看来,任何义务的概念都包含着通过法则对自由意志的强迫或强制的概念。在按照义务进行的活动中,个人承认了一种去做公正的、正确的事情的强制。这一强制可以有两个来源:

第一,可以只来源于个人的良心;

第二,强制来源于合法的建立起来的外在的权力,而个人的良心承认它的权威。

纯粹的伦理行为相对于法律行为的独特性在于,它背后的动机就是履行义务的愿望,那里不存在外在的强制。相比之下,法律的义务却并不必须以这样的方式来影响意志,法律的义务并不需要构成个人行为的动机或主管目的。

b 德性就是实践理性的自主性

康德以先天说为基础的德行论,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中道”原则恰恰相反,,认为德性和邪恶之间绝非程度的不同,,而是性质上的差别,是行为准则的特殊,是准则和道德规律在关系上的差异。

康德还认为,就德性和人的关系来说,德性作为一个完全完整的东西,不能认为是人占有率德性,而要看作是德性占有了人。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一)已完成 1 “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出自: ?A、季羡林 ?B、王国维 ?C、郭沫若 ?D、鲁迅 我的答案:B 2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作者是谁? ?A、康德 ?B、尼采 ?C、叔本华 ?D、黑格尔 我的答案:C 3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是: ?A、费尔巴哈 ?B、黑格尔 ?C、费希特 ?D、康德 我的答案:D 4 拉普拉斯星云学说是由谁提出的? ?A、哥白尼 ?B、康德 ?C、伽利略 ?D、叔本华 我的答案:B 5 王国维主要采用哪位西方哲学家的思想来研究《红楼梦》的??A、康德 ?B、克罗齐 ?C、叔本华 ?D、尼采 我的答案:C 6

以下关于康德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 ?B、他的学说对早年的马克思产生了影响。 ?C、他是一个生活作息极其规律的人。 ?D、他是现代哲学的创始人。 我的答案:D 7 牛顿和卢梭对康德有很大影响。 我的答案:√ 8 康德曾经去过巴黎求学。 我的答案:× 9 “哲学之说,大多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是王国维说的?我的答案:√ 10 王国维没有任何怀疑地接受了康德的学说? 我的答案:× 11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通常会作为政策制定的依据。 我的答案:√ 12 康德在自然科学上很有成就。 我的答案:√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二)已完成 1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可以看作是哪本书的改写本? ?A、《辩证理性批判》 ?B、《纯粹理性批判》 ?C、《实践理性批判》 ?D、《判断力批判》 我的答案:C 2 主要讨论审美和崇高两个范畴问题的是: ?A、《辩证理性批判》 ?B、《纯粹理性批判》 ?C、《实践理性批判》 ?D、《判断力批判》 我的答案:D 3 康德的三大批判作品不包括哪一项? ?A、《辩证理性批判》 ?B、《纯粹理性批判》 ?C、《实践理性批判》 ?D、《判断力批判》 我的答案:A 4 以下关于对“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充满敬畏说法错误的是?()?A、它由康德所提出 ?B、海德格尔也讨论过畏和怕 ?C、现代人不会遇到类似问题 ?D、“头上的星空”具有一种自然界的必然性 我的答案:C 5 三大批判中哪一部主要探讨的是美学问题? ?A、《实践理性批判》 ?B、《纯粹理性批判》 ?C、《批判哲学的批判》 ?D、《判断力批判》 我的答案:D 6 以下哪项不属于康德的三大批判? ?A、《实践理性批判》 ?B、《纯粹理性批判》 ?C、《批判哲学的批判》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 1.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 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被称为大文化。(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立论,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因而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 2.狭义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为小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本义是以文教化。 3.嫡长子继承制:(课本)古代统治者实行一夫多妻制,多妻中有一个是正妻,即“嫡”,其子为嫡子,按照周制,继承王位的必须是嫡妻长子。至于这位嫡长子贤与不肖,不在考虑之内。如果嫡妻无子,就只能立庶妻中级别最高的贵妾之子,至于被立者是否为庶子最年长者,也不在考虑之内。 (百度百科)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庶子为别子,他们被分封到全国各重要的战略要地。其目的在于解决劝慰与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社会的统治秩序。 4.封邦建国制:简称封建,即分封制,是由宗法制度直接衍发出来的一种巩固政权的制度,由周人创立。,其主要旨意为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邦国,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主要内容为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 5.一体石经:东汉灵帝时,为了正定五经文字,在熹平四年,由蔡邕等以隶书书写《易》、《书》、《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刻于碑石上,作为官方教材,立于太学,史称“熹平石经”,又称“一字石经”。 6.自然神崇拜:把诸如日月星辰、风云雪雨乃至名山大川等自然现象神化,进而把它作为一种超自然力量加以崇拜,祈求它的保护和赐福。在世界宗教史上的各种自然崇拜中,当推日神崇拜为最盛。 7.六七家宗:魏晋时期,玄学与佛学合流,形成“六家七宗”。“六家”指魏晋时期传扬般若学的六个佛学派别,它们是本无、心无、即色、识含、幻化、缘会。“本无”一家后又分出“本无异”一宗,合称“七宗”。从思想内容说,“六家七宗”都在谈论、宣扬佛教“空”的道理,但具体说法却各不相同。从立论角度、思想旨趣说,“六家七宗”又可概括为三个主要派别,即心无、即色、本无。 8.宋明理学:是儒道释三大资源与传统在宋元明时期的新的结合。它以儒学为主干,融摄佛道的智慧,建立了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宋明理学把汉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一变而为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心性命修养问题的传统,并以民间自由讲学之书院为依托,把传统精英文化进一步世俗化了。理学是整个东亚文明的体现。其主要派别有:气本论、理本论、心本论。 9.以人为本: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10.中西体用:是鸦片战争之后就出现的一种观点,流行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这种理论一面主张引进西方的物质文化,一面又要捍卫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而二者的关系,前者为“用”,后者为“体”,“用”是为“体”服务的。 简答 1.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 (1)由人类加工自然创造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2)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3)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 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4)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即现代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基本内核',在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系统科学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即现代唯物主义)是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机械唯物论的'基本内核',在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系统科学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 与辩证唯物论的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是指一理论体系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 辩证唯物论是指人们关于哲学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关系的观点和看法。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派系繁多,相互斗争、相互推翻。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争论的焦点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凡是认为存在是思维的反映,思维是第一性的属于唯心论学派,凡是认为思维是派生的,存在是第一性的属于唯物论各种学派。另方面,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但绝大多数哲学家作了肯定的回答。 辩证唯物论 在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上,辩证唯物论批判了唯心论和唯物论抽象的、僵死的形而上学的认识观点和方法,以辩证的理论思维方式发展了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科学的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人们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dialectical materialism)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是唯物主义的高级形式。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3页)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唯物地又辩证地解决了人的认识的内容、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它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而这种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无限发展的过程。因此,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和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和广大革命人民科学地认识世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辩证唯物主义及辩证唯物论的中国版 早在中国战国时期出现的墨家思想,创始人是墨翟。

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拯救资料

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拯救 提要:形而上学是传统哲学的核心,但是形而上学的命运却多灾多难。在当代,形而上学的合法性已经成为哲学家们经常讨论的话题,反形而上学的浪潮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形而上学向何处去?在今天重新审视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过严厉批判又力图拯救形而上学的康德的思想,我们或许能够得到一些启迪。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拯救:康德为什么要拯救形而上学?在康德眼里何为形而上学?康德怎样拯救形而上学?康德拯救形而上学的结果如何? 引子 220年前,康德为《纯粹理性批判》写了一个简写本:《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在该书的“导言”里他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如果形而上学是科学,“为什么它不能象其他科学一样得到普遍、持久的承认?如果它不是科学,为什么它竟能继续不断地以科学自封,并且使人类理智寄以无限希望而始终没有能够得到满足?……其他一切科学都不停在发展,而偏偏自命为智慧的化身、人人都来求教的这门学问却老是原地踏步不前,这似乎有些不近情理。同时,它的追随者们已经东零西散,自信有足够能力在其他科学上发挥才能的人谁也不愿意拿自己名誉在这上面冒风险。而一些不学无术的人却大言不惭地做出一种决定性的评论……。”(⑴P.P.3-4)220年过去了,这样的情况有多大改观呢?形而上学不但没有能够成为科学,而且连存在的合法性都成了问题,自黑格尔以后反形而上学的呼声一再高涨。愿意在形而上学上面“冒风险”和花时间的有才能的人越来越少,“不学无术”又“大言不惭”地对形而上学指手划脚、作出“决定性评论”的人却越来越多。康德在不经意间竟成了伟大的预言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康德本人给出了答案:“这是因为在这个领域,实在说来,人们还不掌握确实可靠的衡量标准用以区别什么是真知灼见,什么是无稽之谈。”(⑴P.4)那么,康德是怎样对待形而上学的呢?一个能够如此尖锐地提出问题并且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的人必有

师大读书笔记考核方式

师大读书笔记考核方式

陕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必读书目成绩考核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为积极贯彻落实学校“2+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我校决定颁布《陕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必读书目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办法》提供了143种学生应该阅读的经典名著目录,分为文学、哲学、历史学、艺术类和教师教育类五部分,其中文学部分38种,哲学部分34种,历史学部分31种,艺术类部分10种,教师教育类部分30种。 第三条我校本科生应在学好所修课程的同时,有选择地认真阅读《办法》所规定的书籍,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能力和素质。 二、成绩考核 第四条学生必读书目成绩考核采用平时考查和毕业前考查两种方式,具体由本科生导师负责。平时考查由学生所在院(部)组织实施,一般应安排在每学期期末进行;毕业前考查由院(部)统一组织实施,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期中进行。同时,学校将组织校督导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于平时和毕业前进行随机考查。

第五条学生应在《办法》中认真选择所学专业以外的书籍进行阅读。每读完一种书,要认真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或小论文。 第六条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至少从《办法》所规定的书籍中选读10种书籍,其中从文学、哲学、历史学和艺术类、教师教育类各部分中选读的书籍均不得少于2种。汉语言文学、历史学、音乐学和美术学专业的学生须在所学专业以外的书目中选读,完成读书任务,经考查合格,可取得2学分。 第七条学生每学期选读的书籍不得少于2本,其中一本为精读书目。学生在学期初应向本科生导师提交个人学期读书计划,并定期向本科生导师汇报读书进度。 第八条本科生导师应做好学生读书的指导工作,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阅读建议,定期检查学生读书进展情况,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读书计划,在学期末审阅学生读书笔记或小论文并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读书讨论会。 第九条各院(部)应组织本科生导师做好学生阅读必读书目的年度考核工作。考核内容为学生撰写的读书笔记或小论文,考核成绩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等。 第十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如果能读完20种《办法》所规定的书籍并通过有关学院指定教师的检查,学校发给“文化名著阅读证明书”;如果能读完50种《办法》所规定的书籍,参加文学院、

对《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序言的解读

2012020005马克思主义哲学 对《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前言的解读 摘要:由于休谟的怀疑论导致了关于知识确定性的危机,于是康德开始了他的认识哥白尼革命,并于1781年写出了巨著《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知识的客观有效性问题,但是,关于道德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在《纯粹理性批判》的最后部分已经有了向道德的过渡,康德不打算直接就写《道德形而上学》(1797年写出),还需要作相应的准备。于是有了1785年的《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和1788年的《实践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奠基》是康德最基础和通俗的道德哲学的著作,由于其通俗性,多受重视,适合初学者入手康德的道德哲学。本人初学康德,于是从这本书来进入康德的道德哲学。此文是对《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的前言一个浅显解读, 关键字:《道德形而上学奠基》,道德哲学,前言,解读,康德 一、《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的写作目的 康德受卢梭的影响,要做有利于普通人类的哲学。于是在他完成了认识论的哥白尼革命,一定程度解决了认识论的问题后,开始转向他最关心的道德问题。康德认为,未来的形而上学主要就只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一个是道德形而上学。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康德认为《纯粹理性批判》和《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就基本解决了。康德更关心道德问题,因此关于自然科学的问题没有写一本《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而是马上准备写《道德形而上学》。《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就是在为此做准备,康德说《实践理性批判》和《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差不多,但是有一个重大区别,那就是《实践理性批判》是写实践理性,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是同一个理性,重于将两个理性合一。因而单独写《道德形而上学奠基》来讨论实践理性,建立道德的最高原则,为完整的道德形而上学奠定基础。 二、《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的框架结构 这本书的基本框架是前言加三章正文。第一章: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过渡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第二章:从通俗的道德哲学过渡到道德形而上学;第三章:从道德形而上学过渡到纯粹实践理性批判。【1】(P1) 在第一章,康德首先从他所认为的那种对于道德性的日常的、前哲学的理解(这反映在那种唯一的、无条件的善的意志的观念之中)入手,进而分析性地推出责任的概念和为责任思想所推动的行为的概念,并以此作为道德价值的居所。 然后,在第二章中,他又从这哲学式的理性行为能力概念出发,同样分析性地推出了绝对命令(定言命令),把它作为合乎责任之行为的规则,并且由此推出意志自律,作为这种行为的最终的可能性条件。 第三章是“康德著作中最为难解的谜之一。其主要目标显然是为前两章所阐明的“道德性的最高原则”建立根据或作出辩护,看来康德也认为这要求一种演绎。。。。。。但对于康德提出的论证的真正结构,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事实上,我们不清楚这个演绎是否是对道德律、绝对命令和自由这三者的演绎,甚或它是否可以恰当地被刻画为一个“演绎”,这

浅谈儒家政治哲学比较研究中的形而上学和薄化理论.doc

浅谈儒家政治哲学比较研究中的形而上学 和薄化理论- 在当今儒家政治哲学的比较研究的成果中,白彤东的近作《旧邦新命》无疑是一份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它对儒家的政治思想和民主社会之间的关系做出了颇具洞察力和启发性的对比与分析。我赞同其中绝大多数的分析细节和结论,也毫不怀疑其研究价值。但在原则性的态度和方法上,却有两点颇难苟同:一是白彤东对儒家形上学如果不是否定起码也是某种排斥的态度;二是他所使用的疑似过于泛化的薄化策略。由于这两个不同点对于理解儒家政治哲学以及儒家思想均至关重要,我愿在此对它们作一些反思。本文第一节到第三节试图论证排斥儒家形上学的态度是由于对儒家资源所涉及的各种维度之间的关系未能予以正确理解造成的。第一节简介排斥儒家形而上学的态度,第二节讨论儒家思想的四个维度及其之间的关系,第三节运用这四个维度及其之间关系来说明为什么排斥儒家形上学的态度不成立。最后,第四节讨论泛化的薄化策略所引起的问题。 白彤东对儒家形上学的排斥态度可从以下这一段话看出: 我们都知道,宋明儒家发展了儒家的形而上学,而新儒家在这点上基本是追随宋明儒家的。这是很多人偏好晚期儒家的原因。但是,如果我们对形而上学的意义有怀疑,那么晚期儒家很强的形而上学倾向就成了问题。与此对照,恰恰因为早期儒家是前形而上学(gre一metaphyical)或非形而上学的,他们的哲学就变得更可取。它更接近于政治问题之根;它对这些问题的处理的锋芒还没有被形而上学的套话(( jargons所掩盖;它们不是形而上

学的而是政治的这一事实也使它更有普适性,因为它更能被持有不同形而上学观点或罗尔斯所称的全能教义( comprehensive doctrines)的人所接受。 这一段涉及了许多问题,有些有争议性如政治的比形而上学的更有普适性吗?早期儒学比宋明儒学更接近政治问题之根吗?如果政治问题之根是个清楚的概念的话;有些不具争议性如早期儒学与宋明儒学相比,形而上学关怀相对要少。我在这里想讨论的是这一段中所透露的如下态度:对形而上学问题的关怀,尤其是新儒学对宋明儒家的形上问题的讨论,妨碍或掩盖了对儒家政治哲学的理解与研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2.7课文注释: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

课文注释: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是18世纪德国著名古典哲学家康德撰写的一部认识论巨著。康德是一位有着苏格兰血统的皮匠的儿子,1724年,出生于东普鲁士柯尼斯堡一个虔诚的教徒家庭,并在这个天光阴暗、单调乏味的滨海小镇度过了他漫长的一生。 康德16~22岁时就读于柯尼斯堡大学,在温文尔雅的学校气氛和平静如水的环境中学习牛顿的物理学和沃尔夫哲学,这使他对生活的态度更加严肃。他完成大学学业并获博士学位后成为母校的一位低级教师。此后他潜心自然科学研究,教学著书,声望日隆,1755年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提出不同于牛顿的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学说,在自然科学界引起轰动。1770年后,他转向哲学研究。浓郁的宗教家庭气氛和严肃的生活态度成为他哲学的重要背景之一,这使他热切地感到有必要巩固基督教信仰的基础。而随着统治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四分五裂和新型现代国家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出现,更使他迫切地感到需要为人们建立一个最完善的道德法则世界。 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努力的钻研终于使他于1781年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这一巨型哲学著作。在这部最重要的著作中,康德承担了为数学和物理学的严密性和确定性辩护的任务,他高举理性的火炬,猛烈地批判了长期以来弥漫于欧洲的以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形而上学体系,以及桎梏人们思想的封建神学,以至于在这次批判之后,“那种被叫做形而上学的东西,可以说已经被连根拔掉,从科学的行列里消失了。”1788年,康德发表《实践理性批判》,论证宗教信仰的合理性,证实道德法则的理性的确定性和普遍性。在1790年出版的《判断力批判》中,康德详细论述了他的美学理论。 这三部被人们誉为“三大批判”的哲学巨著以尖锐激烈、富于挑战性的言辞在极广阔的领域内提出一系列有独创性的见解,形成了康德“真”“善”“美”的庞大批判哲学思想体系,在德国哲学界引发了一场革命,将自古希腊泰利斯开创的西方哲学推向了辉煌灿烂的高峰。 《纯粹理性批判》很早就被介绍到中国,被认为是最难读懂的哲学著作之一。其中译本分别于1957年由三联书店和196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译者蓝公武。 “纯粹理性”是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批判”是指对纯粹理性进行考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读书笔记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读书笔记 很早就知道康德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的道德法则。”对于康德的认识也仅限于此。直到读完《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我才真正理解道德法则在康德心中的地位。 读完这本书后,令我印象最深刻、感触最深的就是康德的道德最高原则:“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这的确应该成为每个人的行为法则。做一件事情之前,做出选择之前,先想一想你是否希望别人也像你这样做,你是否希望你的做法变成普遍规律。如果不希望,那么就永远不要去做,因为这绝对是不道德的。如果每个人都能遵守这项原则,都能如此考虑,那么就不会出现那么多食品安全问题,不会出现那么多环境污染问题,不会出现那么多虐待老人的问题······这跟我们的古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很相似,却又将它提升了一个高度。但这个原则有时却不容易践行,因为有很多决定并不那么显而易见,你并不知道哪个决定更好,也就不知道是否应该成为普遍规律。可能一点意识偏差就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虽然认为这做法能成为普遍规律但实际却是错误的。但不管怎样,这都是每个人应该遵从的。 然后,康德又明确指出:“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当做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这在康德的时代应该是振聋发聩的一句呐喊,人是目的而非工具。因此,个人是不可侵犯的。我们不能像功利主义那样为了某些人的利益而侵犯其他人的利益,因为每个人本身都是目的,不能作为服务整个社会的手段。 我们每个人都是目的王国的首脑,是立法者,但同时也是其中的普通成员,也需要服从这些法律。因为人是自在目的,所以他只服从自己的意志,他自身的意志也就应当成为法则,这也就回到了康德最高的原则。人之所以是目的,就在于人的理性,人也就需要承担责任。 在这里,康德批判了利己主义。他指出,理性对幸福的作用并不大,但人类不是为了幸福而存在,而是为了另外更高的理想而生存。理性的使命就是实现理想,而不是幸福。理性也因此远在个人意图之上。不得不说,康德的话在今天依然很有意义。如今大家都在寻求幸福,互相询问“你幸福吗?”,似乎幸福就是人生最高的追求。而理想只是幼稚的表现,是童年的梦,被人嘲笑。多少人在长大的过程中一点点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只为了追求幸福。也正因此,理性得不到重视。人们只是浑浑噩噩地生活着,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满足于柴米油盐的幸福。不能说这样的生活就不好,但如果整个民族、整个国家、整个人类都这样,那么是没有未来的。总要有些人不满足于现实的幸福,去追求更高的理想。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遭遇磨难,但理性的光辉由此绽放。康德是其中的一员,希望会有更多这样的人出现。 康德还强调了行为的动机。他认为同一个行为可能有很多动机,有些是出于自己的利益,或者说爱好,这种行为即使合乎责任,也绝不是道德。只有纯粹出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参考资料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参考资料 西藏民族学院教育学院魏兆锋(tibetwzhf@https://www.doczj.com/doc/4217660895.html,) 1.唐凯麟、刘铁芳主编.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教育的关键问题是教师。对于教育,兴之抑或亡之,在于教师。……根本问题是,是教师精神,是全人教养,是教师之道,是根性,是灵魂。教师之道尤其需要锻炼。(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下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46-47)(1)

3.师德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规范,也是作为道德实践主体的教师的一种品性。师德表现为德性与规范两个方面。德性是教师对自我生命道德意义的蕴含与表达,规范是教师对社会存在和社会规则的适应和认同。教师德性和师德规范又是两个紧密联系的范畴。教师德性乃是乃在于教师个体的品性,具有个体性,师德规范则是特定的时代与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整体规定,具有普遍性与整体性。(3-4) 4.真正的教育建立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真正的教育存在于心灵距离最

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中。(5-6) 5.促进人生的幸福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这里的“人”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即指共处教育“场”中的人。(7) 6.教师的职业生活过程既育人也育己、既成人也成己。教师要想成就学生,首先要成就自己 (8) 7.伴随着科学的发达、物质的丰富,人们在为现代文明带来的物质富足欢欣雀跃的同时,又陷入了沉重的精神迷惘和意义危机之中,生命变得越来越单薄和窘迫,变得毫无意义和美感,甚至成了“不可承受”

(昆德拉语)的负累。(10) 8.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使人在其纯粹自然状态的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他在美的王国所设的领域中成为审美的人。因为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出来,不能由自然状态中产生。(席勒.美育书简.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18)(16) 9.以教师为业也应当有两种基本模式:“为”教育而生存;“靠”教育而生存。(19) 10.康德认为,人作为有限理性存在,都自在地作为目的本身存在着,他不单纯是这个或那个意志所随意使

马克思 如何看待形而上学

在当代的哲学环境中为形而上学正名显得不但不合时宜,而且显得困难重重。这主要是由于从近代哲学开始的对形而上学的据斥和科学主义的滥觞所形成的对形而上学问题理 解的混乱。虽然形而上学在历史上多次受到批判,但是,从来也没有象当代这样对待形而上学---无论中外哲学都对形而上学形成了严厉的批判和据斥。可以说,形而上学被康德在他的古典阶段证明了是一种科学的形式而后被黑格尔完善为古典形式的形而上学大成以后,形而上学的哲学前途被人类的意志取消了,形而上学的前途被科学的前途所取代。但是,正象我们看到的科学在当代所经历的那样,当科学本身的形而上学本质逐渐暴露出来,对科学的本体论反思发现它的形而上学的特征以后,以至于它的发展及其需要形而上学的哲学的支持时,形而上学的哲学复兴将是一种历史的和理性的必然。 之所以形而上学在哲学中有着持久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在哲学中,“存在”是一切哲学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因为它是所有哲学都在回答却始终存在的问题。随着理性的进步,应该认为存在问题是哲学应回答的最大的哲学问题。“存在”究竟怎样存在,或者说应当怎样存在是我们的当代的哲学要回答的。人类的知性能否认识存在,以及认识的存在是否就是存在的自在,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的过程构成形而上学的问题。我们所熟悉的西方哲学的形式化的形而上学在证明着存在的形式化,以形式作为把握存在的方法---从存在到存在形式的思维形式构成的西方形而上学的哲学方法不能引导我们继续深入的研究存在之为存在的问题时---当存 在的形式出现了形式化的困难之后,当代的哲学必须首先对存在何以为存在的问题给予回答。 但是,我们在回答存在问题之前,首先要考查主体自身的存在,这一作为人的主体性存在的形式问题,由于人类对自己的存在---形式的自在从来都没有被怀疑过,这就引起我的怀疑,这一问题就是:人怎样证明自身的存在。我的研究发现,西方哲学除了把人的存在作出 形式化的证明之外,即人具备的时空形式和人以自身的时空形式所进行的思维以外,没有对存在和存在的形式化给出更为可靠的证明,由此,我提出的进一步的问题就是,人类怎样证

康德的法权论形而上学之大意

康德的法权论的形而上学之大意 侯健 一、康德之谜 康德(1724-1804)出生在东普鲁士的偏远小城柯尼斯堡(今天俄罗斯境内)的一个工匠家庭。1740年,他进入柯尼斯堡大学学习。大学毕业后,康德当了大约8年时间的家庭教师,1755年成为柯尼斯堡大学的讲师,1770年被任命为哲学教授。他写过很多著作,其中关于法律思想方面的主要著作有《道德的形而上学》(1797年)一书的第一部分《法的形而上学原理》(又译为“法权论的形而上学初始根据”)。 康德的法哲学思想属于美国法理学家庞德所说的哲理法学。哲理法学是对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康德、黑格尔、费希特等人的哲学体系中所包含的法律思想的通称。相比古典自然法学派,哲理法学派的法律思想具有浓厚的哲理性。古典自然法学家一般使用清晰、明澈的概念和术语来表达法律思想,具有一定的思辨色彩,但是这种思辨色彩并不浓厚。康德和黑格尔的法律思想是他们的哲学思想的一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浓厚的思辨色彩。这种法律思想比较晦涩。康德与黑格尔有重要区别。康德将法归结为形式性的伦理概念、绝对命令的准则,他划分了正当与善,主张个人价值高于共同体价值。黑格尔将法解释为客观精神、自由意志的体现,主张个人只有在国家中才能实现他的价值。他们虽然都将自由作为法的中心问题,但在国家、法与个人的关系上,康德的法学具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色彩,黑格尔的法学则具有国家主义、绝对主义特征。 康德的个人生活平淡无奇。他一生没有离开过柯尼斯堡,也没有领导或参与过什么重要的政治或社会运动。康德是思想史上一个著名的光棍,和一个男仆生活在一起。他的生活极有规律,他每天4点半踱出家门,在一条小道上来回走8趟,邻居可以根据他的散步时间来对表。这就是一个谜:康德的生活范围如此狭隘,他何以创造出反映时代要求和进步趋向、意义深刻的思想体系的?他是如何超越柯尼斯堡这个小城的限制的? 第一,康德具有天才的思辨能力,而他又主要研究的是思辨哲学。借助已有文献资料,躬身自问、自我反思,就可以进行研究。 第二,康德并不是一个一心只写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我们也许可以从以下线索来发现康德何以从社会实践中汲取他的思想灵感的。从库恩的《康德传》的人物列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康德交往范围非常广泛。他曾经或一直保持密切交往关系的就有25人。这些人三教九流,有学者、教授、书商、牧师、商人、官员、贵族,有男人也有女人。康德的社会活动比较多,他与社会人士的交往并不仅仅限于书信往来,有各种聚会、宴会、沙龙等。18世纪的柯尼斯堡是多元文化汇聚的地方,生活着许多民族和国籍的人们,例如荷兰人、英国人、立陶宛人、波兰人、法国人等,当然还有当地的普鲁士人。他们有自己的社区。康德不用走出这个小城,便可以接触不同的人们和文化。康德非常注意了解外界的重要变化,了解在柯尼斯堡之外的世界中发生的重要事情。有一位船长从外地回来,康德专门请他吃饭,请教国外的事情。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近现代西方哲学专题作业 学号;S1******* 姓名;郭立峰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学习心得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这本著作于1785年出版,正如我们本学期集中学习中使用的苗力田所翻译的后记中所指出的“这是一本真正伟大的小书,它对人类思想所发生的影响,和它的篇幅是远不成比例的(H.J.帕通)”。通过本学期的阅读学习,我试从以下几点来谈谈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一,论善的意志 康德认为在世界之中甚至世界之外,只有善的意志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无条件的,绝对善的东西。我们一般意义上认为善的东西都不具备这一属性,例如勇敢、机智、荣誉这些大众认为善的东西都是有条件的,如果没有一个善的意志或者善的品质,以上我们认为美好的事物随时可以被别有用心的人用来去干坏事,例如一个人十分乐善好施,我们觉得此人应该被誉为一个善良的人,我们只从一个人的行为和取得的结果去进行是非善恶评价,但是假若此人正是利用乐善好施为手段而去博得别人的拥戴,然后再去变本加厉的干坏事,那么乐善好施在他那里就成为了一个作恶的工具,例如历史上的田成子就是通过乐善好施来收买人心而谋反篡权的。康德认为其他大众认为善的东西充其量只能作为履行善的意志的一种工具,它们具有工具价值,更重要的是那些貌似构成人的内在价值和内在品质的苦乐适度、不骄不躁、深思熟虑等在我们看来和一个人的美德相关的东西也不具备绝对

的善,它们是服务于善的意志的。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核心问题——善的意志,唯有善的意志,其自身就是善的,而且是种无条件的善。它如同一颗宝石一样,本身就具有无上的价值。善的意志才是一种纯粹的,不夹杂任何其他爱好和主观客观条件的崇高的东西。 康德认为理性的作用并不是我们平时认为的那样,应用理性去达到我们的目的,以理性作为实现自我功利的手段,正如他指出的那样“在一个有机物,一个与生活目的相适应的东西的自然结构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个基本原则,没有一个用于一定目的的器官不是于这一目的最相适应的、最为便利的,自然的真正目的就是保存它使它生活的舒适,一句话就是幸福”这句话也就是在说这样一个道理——幸福就是感官和欲望的某种满足,也就是像老子《道德经》里“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所揭示的一样,真正的幸福就是这么自然而然。千万别认为上天赐予人理性,理性也是为了为人类追求感官和自身的幸福而服务,理性的运用于追求幸福是背道而驰的。事实上也如此,一个人越是应用理性去追求幸福,越是处心积虑的想获得生活上的舒适和幸福,他离开幸福就越远,幸福只是一种感觉,错误的把理性运用在追求这个目的上,人永远会得不到满足。那么人之为人的理性是用来干什么的?上帝赐予万物灵长的人类以理性,让我们和其他动物区别看来,我们应该把理性运用到哪里去呢? 人类是具有实践能力的,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即为实践,意识可以影响人的实践能力。理性的真正使命就是——去产生在其自身就是善良的意志,这样才可以追求到更高的善,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及其意味辩释

康德道德形上学及其意味辩释兼及牟宗三先生有关康德伦理思想的理解 【作者】唐文明 【作者简介】唐文明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生 一、引子:关于道德形上学及文化比较的可能性 道德形上学作为复合词是个需澄清的概念。道德与形上学在复合时谁为主词,谁为宾词,结果大不一样。宾词具有解释主词的功能,在复合后充当修饰词。用形上学解释道德,是要给道德寻找形上学的根据;用道德解释形上学,是要为形上学寻找道德的根据。牟宗三先生意识到这种区别并由此搭起比较儒家伦理思想与康德伦理思想的一个解释框架。他说,道德底形上学(Metaphysic of Morals)与道德的形上学(Moral Metaphysics )是两个含义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关于道德的一种形上学的研究,以形上地讨论道德本身之基本原理为主,其所研究的题材是道德,而不是形上学本身,形上学是借用。后者则是以形上学本身为主(包含本体和宇宙论),而从道德的进路入,以由道德性当身所见的本源(必性)渗透至宇宙之本源,此就是由道德而进至形上学了,但却是由道德的进路入,故曰道德的形上学。(牟宗三:《心体与性体》,引自《道德理想主义的重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29页)进而,在此区分下,牟先生认为康德只有道德底形上学与道德神学,并无道德的形上学,而且,道德神学是康德在道德的形上学层次上所做的努力,而又由于康德自身的局限未能达至道德的形上学(同上)。 即使我们完全同意牟宗三先生对康德的这种评价,仍有一个问题需要回答:道德形上学在伦理学上的理由是什么?但这一问题可能成立的前提是须预先假定一种普遍的伦理学理论框架。若能作出这种假定,文化比较的预备性理由就具备了。即把这种普遍的伦理学理论框架作为解释框架,对不同文化的伦理观念和思想作出解释和评价。但是,以理论姿态作出这种假定是危险的,因为合理性在文化意义上是一个历史的和地域性的概念。(参见麦今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因此,把普遍的伦理学理论框架作一悬置,使上述问题采取功能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姿态也许更为明智:道德形上学在某种特殊文化中履行何种功能?把考察道德形上学的理论态度置换为文化态度,对于伦理文化之间的对话与比较是必要的。康德开出了道德推理的典型模式,但其所处文化的特殊性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康德以纯理论

论康德道德哲学中的意志概念

论康德道德哲学中的意志概念 内容摘要:意志是康德道德哲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和康德伦理学说的方方面面牵连深广;同时它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性的概念。本文展示了康德意志观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康德意志概念的起源、性质、层次、划界以及区分等方面进行了认真地剖析。意志概念不仅在康德道德哲学体系的建构中发挥了作用,而且,它根本关涉康德道德学的核心内容,只有细致入微地检视康德的意志观,我们对康德的道德哲学才能既作出全景式的总体把握又有对局部问题的透彻理解,从而避免对康德道德哲学的种种误读。 关键词:意志;普遍意志;个人意志;纯粹意志;任意 在传统西方哲学中,对道德的归口无外乎有三种方式,一是将道德与知识关联起来,主张“美德即知识”;一是将道德与情感关联起来,主张“伦理是一种情感语言”;再就是将道德与生命力关联起来,主张“道德是生命力的扩张”。而明确地将道德与意志内在地贯通起来,成就一种新型的理智论的意志伦理学,这可谓康德之首创;从宏观上看,此乃康德道德学至为显要的一大特色。就康德伦理思想演进的实际情形而论,意志概念原本是促成道德学体系显现最初草样的一个重要契机;就意志是康德道德哲学要处置的对象而论,它是康德伦理学中一个基础性概念;而就意志在道德价值生成机制中的作用而论,它既是康德整个道德哲学的出发点又是其落脚点。因此,探究康德的意志概念对理解康德的道德哲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把道德和意志内在贯通起来,对于康德来说有一个过程,在康德对伦理思考的伊始,并没有抓住“意志”这个概念。康德的前批判伦理学中,不论是1759年的《试对乐观主义作若干考察》、还是60年代早期的《证明上帝存在的唯一可能的根据》、《对自然神论和道德原则的明晰性的研究》及《对于美好和崇高的感情的观察》,康德在论述道德时都没有关涉到意志问题。倒是在康德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关联分析

在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的双重视域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是一个需要厘清的重大课题,它掣肘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方向以及人们对哲学的基本态度和感受方式。为此,笔者认为,我们需要回答以下诸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形而上学持何种态度,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形而上学进行了怎样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有何关联等。这些问题都是目前学术界关注与讨论的焦点,本文试图依据学界争鸣作一番学术梳理和论析。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形而上学”持何种态度? “拒斥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恐怖”、“走出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终结”、“超越形而上学”等等说法表征着反形而上学已成为现代西方哲学的主流思潮。学界大部分学者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亦不例外地对形而上学持鲜明批判态度。马克思曾明确提出“反对一切形而上学”[1],并多次谈到“消灭哲学”.马克思指出:“神学的批判家”对哲学的“神学的批判”本身并未超出“哲学的腐烂过程”[2]4-5,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针对德国的实践政治派,马克思指出“你们不使哲学成为现实,就不能够消灭哲学”,并诟病理论政治派的根本缺陷:“它以为,不消灭哲学,就能够使哲学成为现实。”[3]8这似乎表明马克思把自己的理论不再称作形而上学或哲学,也没有像其他哲学家那样刻意创制出一套具有严整体系的哲学。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根植于西方传统文化,并针对德国古典哲学予以富有特质的批判。 自古希腊哲学以降,西方哲学的主流形态为形而上学,作为传统西方哲学的综合及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的黑格尔哲学则把形而上学推向了极致,其主要而清晰的特征即是“思辨”.黑格尔公开宣称自己的哲学就是思辨哲学。所谓思辨哲学,即以完全撇开感性具体的最抽象的绝对理念为核心,通过范畴形式进行纯粹思维活动把握无限实在,即表现为一种实体思维方式,它预设一个不证自明的绝对实体,以此出发来说明一切具体事物的生成死毁,披着“用思辨的蜘蛛丝织成的、绣满华丽辞藻的花朵和浸透甜情蜜意的甘露的外衣”[3]300,拘泥于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认定思想支配世界,“思想和概念是决定性的本原,一定的思想是只有哲学家们才能理解的物质世界的神秘之物”[4]4.从而整个世界成了思想的世界,整个历史成了思想的历史,其发展过程不过是“用词句来反对词句”[4]10,“一些原则为另一些原则所代替,一些思想勇士为另一些思想勇士所歼灭”[4]6.“在纯粹精神的领域中兜圈 子”、绕弯子。[4]38这种古典哲学总是“醉心于淡漠的自我直观”,“若有其事地念着谁也听不懂的咒语”,说着“迂腐晦涩的言辞”和“笨拙枯燥的语句”,“拖着一根庸人的辫子”,“没有完全摆脱德国庸人的习气”[5]10,“没有离开思辨的基地来解决思辨的矛盾”[4]81,除了拨弄“唯心主义怪想”就是不能触动现实本身。在马克思看来,要走出思辨形而上学的内在困境、揭穿其思想的神秘外观,就必须丢掉“实体这个空洞字眼” [4]81、“实体这堆粪便”[4]42.传统形而上学自我“神正论”的批判除了批判还是批判,什么都没做。“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4]9,但“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化为怪影、幽灵、怪想

浅论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建立基础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217660895.html, 浅论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建立基础 作者:谢馨熠 来源:《青年时代》2020年第01期 摘要:康德的哲学思想对整个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但其道德形而上学的建立基础却定义模糊。本文对道德形而上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进程作简要阐述,以寻找其建立基础,从而对康德的哲学思想研究中的空白进行初步的补充。研究发现,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存在5个建立基础,既古代本体论、近代认识论、休漠的反形而上学、主观必然性与客观必然性、因果论。 关键词:康德;形而上学;道德形而上学 一、引言 康德哲学早已成为中西哲学界的“显学”,但事实上,人们对康德哲学的理解并没有预想中的好。例如,一旦涉及到“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建立基础是什么”这一康德哲学中最为基本的问题,很多人就避而不答。本文试图通过对整个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建立基础做出论述,来论证和说明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存在的5个建立基础,既古代本体论、近代认识论、休漠的反形而上学、主观必然性与客观必然性、因果论。 二、古代本体论形而上学之启发 “形而上学”这一称谓虽然是亚里士多德后人的创造,其本人并没有使用这个词,但形而上学最早在米利都学派就已经被人提起。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火、气、数等也先后被当做始基,既所谓的“始基”。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指“一个东西,如果一切存在物都由它构成,最终又将回归于它实体常态不便而只是变换它的性状,在他们看来,那就是存在物的元素和始基”[1]。 爱利亚学派的存在哲学不再从自然界中找一个始基来作为万事万物形成的原因,他们关心的是如何对宇宙整体作个抽象的规定。巴门尼德认为只有思想才能把握存在、明白真理。在巴门尼德思想的基础上,柏拉图将现实与理念中的世界做以区分,将各种“相”或者说“理念”作为现实事物的原本与目的。康德认为在他之前的形而上学就是关于柏拉图所提出的“理念”的学问[2]。 中世纪时,人们把形而上学分为一般形而上学和特殊的形而上學,后者主要研究的是“神”。安瑟尔漠提出了一种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上帝作为“不可替代的伟大存在者”必须是现实的存在,否则就会有一个更伟大的存在者存在了。这一阶段的哲学家所强调的是世界本体的同一性。这种以心向外方法论指导下的哲学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其核心思想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