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火电厂热力系统优化分析

火电厂热力系统优化分析

火电厂热力系统优化分析
火电厂热力系统优化分析

火电厂热力系统优化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就火电厂热力系统优化问题展开分析,在分析热力系统优化的基础方法——等效热降法的基础上,研究具体的热力系统优化改造方案和改造方案的优点,推动热力系统优化工作顺利开展,促进热量等资源充分利用,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为火电厂建设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火电厂;热力系统;优化分析

近年来,环境污染,特别是雾霾问题愈发严重,需要相关单位和社会大众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火电厂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对象之一,通过对火电厂热力系统进行优化,可以提高火电厂的热力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损耗,推动相关工作按照预定计划开展,提高火电厂的经济效益。

1 热力系统优化分析

针对热力系统开展的节能降耗工作是热力系统结构优化的主要工作点。通过综合分析当前热力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时推行相应的整改措施,促进改造工作按照预定计划顺利开展,使得系统设计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稳定良好的运行状态,实现提高其热经济性的目的,推动节能降耗目的的实现。一般来说,热力系统优化工作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通过优化热力系统中的分系统和相应的参数来实现系统的优化,主要针对的对象是抽补水系统和回热系统等分系统。另一方面是通过整体优化热力设备和其相应的参数来推动系统整体优化,具体涉及的设备由疏水泵、扩容器和加热器等。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使用数学优化的方法来开展电力系统中分系统和热力设备以及其相关参数的优化工作,该方法也称之为系统工程法。同时,也可以选择使用经典优化方法开展热力系统优化工作,该类优化方式的针对性更强,分系统和设备参数的优化工作是逐一进行的,操作更为细致,等效热降法在该类优化方式的计算分析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1]。

2 热力系统优化的基本方法——等效热降法

在能量平衡的基础上,结合设备应用过程中的质量、热力系统的结构和具体的参数特点等因素,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推导出相关参数值即等效热降法的基本方法。热力系统的分系统和设备参数等涉及的参数相对较少,因而通过计算即可得到具体的参量等数值,在此基础上,利用物理学公式即可得出一次性的参数,在进行热力系统中设备和分系统的计算分析工作则会比较简单。等效热降法是一种应用相对较广的方法,可以用于热力系统中的整体计算和局部定量计算分析中,实际上也是能量热转换平衡法的组成部分之一。该类方法的使用优点是其在计算过程中摆脱了传统常规计算中的缺点,对系统变化经济性的查明等工作只需要计算关键数据即可以解决,而不需要重新开展整体的计算,只通过部分就可以得到答案,計算的压力和难度大大降低。等效热降法应用到火电厂的热力系统中可以有效满足热力系统能量损耗分析诊断和节能改造等方面的要求,对推动热力系统不断完善具有重要意义。等效热降法也具有局部运算概念明晰,计算简单等

电厂热力系统节能分析

电厂热力系统节能分析 【摘要】:电能是最洁净的便于使用的二次能源,但是在生产电能的同时却消耗了大量的一次能源。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节能形势,归纳了主要的热力系统计算分析方法,指出了电厂热力分析仍然存在的问题,并对电站节能改造给出了建议和节能策略分析。 【摘要】:热力系统经济指标计算方法节能技术 众所周知,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我国这一现象更加凸显。由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又处在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的历史阶段,能源消耗过大,因此节能降耗将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根据美国及我国电力行业调查统计表明,我国平均供电煤耗率要比发达国家高出30~60g/kWh,这是一个很大的差距,说明我国的电厂节能有很大的节能潜力可以挖掘。因此,电站热力系统节能是关系到节能全局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大事。因此,在热力系的环境下,揭示各种节能理论内在的联系,深入地研究和发展节能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电厂的节能降耗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一、热力系统经济指标 我国火力发电厂常用的热经济型指标主要有效率和能耗率两种。 (一)全场热效率ηcp: 其中,Nj为净上网功率,B为燃煤量,Ql为燃煤低位发热量。 全厂热效率指标是电厂运行的综合指标,在进行系统分析是,常将这一综合指标进行分解,以区分各厂家的责任和主攻方向,因此可以改写为: 其中,ηb:锅炉效率,锅炉有效吸热量与燃煤低位发热量之比; ηp:管道效率,汽轮机循环吸热量与锅炉有效吸热量之比; ηi:汽轮机循环装置效率,汽轮机内部功与循环吸热量之比; ηm:机械效率,汽轮机输出功率与内部功率之比; ηg:发电机效率,发电机上网功率与前端功率之比; ∑ξi:厂用电率,电厂所有辅机消耗电功率之和与发电机上网功率之比。 (二)热耗率和标准煤耗率 热耗率指标综合评价汽轮机发电机组热经济性,其实质是发电机每发电1kWh,工质从锅炉吸收的热量值。定义式如下: 煤耗率指标也可以分为两种:发电标准煤耗率和供电标准煤耗率。

200MW供热机组热力系统优化设计

200MW 供热机组热力系统优化设计 O p ti m izati on on T herm odynam ic System L ayou t fo r 200MW H eating Pow er U n it 王 钟,黄 涛 (东北电力设计院,吉林 长春 130021) 摘 要:针对200MW 供热机组热力系统常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二期工程的热力系统布置以及运行维护等实际情况,提出了采用高压旋膜除氧器、取消低压补水除氧器、增加凝结水补充水箱、取消低加疏水泵等项优化设计,为同类型供热机组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200MW 供热机组;热力系统;除氧器;疏水泵;热网 中图分类号:T K 284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5306(2003)0420024203 收稿日期:2003203225 作者简介:王 钟(19672),男,高级工程师,现在东北电力设计院机务处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条件的变化,按常规设计的200MW 供热机组热力系统已越来越不适应火电厂安全运行的要求,在设计时需对热力系统进行优化,使电厂运营效益最大化。下面以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春热电二厂)二期工程(3×200MW )热力系统设计为例,提出200MW 供热机组热力系统优化设计的几点建议。 1 设备及热负荷参数 长春热电二厂二期工程(3×200MW 供热机组),锅炉选用国产超高压中间一次再热、汽包锅炉,采用单炉膛、全钢构架悬吊结构、紧身封闭布置。汽轮机选用国产超高压CC 140 N 200212175 535 535 1.1 0.42型汽轮机。平均生产蒸汽负荷70t h ,对于工业热负荷:冬季最大负荷100t h ,最小负荷80t h ;夏季最大负荷70t h ,最小负荷40t h 。供汽压力1.0~1.2M Pa ,供汽温度250℃,回水率为零。设计采暖热负荷:最大1318.5t h ,最小418t h 。 2 热力系统优化设计 2.1 采用高压旋膜除氧器,取消低压补水除氧器 200MW 供热机组热力系统常规设计中,一般 设置低压除氧器系统,对除盐水加热除氧。系统主要包括低压除氧器及相关附属设备、中继水泵及相关 附属设备。从化学水处理车间来的除盐水补入低压 除氧器(大气式),加热除氧后,通过中继水泵升压进入高压除氧器。设置此套系统的原因是:供热机组的补水量大,普通高压除氧器允许的凝结水温升只有40℃,常温下的除盐水直接补入高压除氧器,由于温度偏低,达不到除氧要求。 如果采用高压旋膜除氧器,可取消低压除氧器、中继水泵及相关附属设备。取消低压除氧器后,补水有2种方式:一是补入高压除氧器;二是补入凝汽器。从运行经济性上分析,补入除氧器的热经济性要低于补入凝汽器,且补入除氧器要增加额外的运行费用(需提高补水泵压头),所以推荐采用补入凝汽器的方式。从化学水处理车间来的除盐水经凝结水补充水箱后补入凝汽器,这样设计的可行性、可靠性论证如下。 a . 正常运行时长春热电二厂二期工程工业抽汽量比较小,由其引起回热系统补水量较小,补水量最大约为100t h 。经哈尔滨汽轮机厂计算后认为,在补水量为70t h 时,凝汽器热井出水含氧量能满足运行要求,运行方式可行,且不需改变常规200MW 机组所配凝汽器本体的设计。 b . 由于二期工程扩建的机组为供热机组,在供热工况运行时凝结水量比纯凝工况运行时凝结水量要小很多,低压加热器的换热面积是按满足加热纯凝工况凝结水量设计的,因此将除盐水补入凝汽器不会改变低压加热器的设计、不会增加低压加热器的投资。 ? 42?

热力系统运行方式节能优化调整

热力系统运行方式节能优化调整 发表时间:2018-09-11T16:30:16.5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作者:李鑫 [导读] 摘要:近几年对于机组的热力系统进行优化与改造之后,不仅有效提升了机组效率,更开阔了调整运行方式的空间。 国家电投集团东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热力分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近几年对于机组的热力系统进行优化与改造之后,不仅有效提升了机组效率,更开阔了调整运行方式的空间。通过运行部门不断加强对机组节能的管理,采用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获得广泛的认可与推行。机组设备运行方式得到进一步优化与改造之后,提升了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了能源消耗程度,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帮助公司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本文分析了热力系统运行方式节能优化调整。 关键词:热力系统;运行方式;节能调整 目前阶段我国的能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可谓是日益严重,并且在能源的使用过程当中,主要是以一次性的能源为主要对象,而煤炭等能源的使用和燃烧,会产生出大量的废气,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1 对节能技术的可行性认识 ①具有潜力大、易实现、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火电厂热力系统节能是电厂节能工作的新领域,是热力系统节能理论与高科技应用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实施时大都不需要对主设备进行改造,不增加新设备,因此,它广泛开展热力系统节能工作,对当前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技术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②热力系统节能有多种可行的途径。对于新设计机组,可通过优化设计,合理配套进行节能;而对于运行机组,可通过节能诊断,优化改造,监测能损,指导运行,实现节能目标。 ③热力系统节能潜力大,效果明显。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工程界很少注意热力系统的节能,缺少完整的热力系统节能理论以及必要的优化分析工具。在火电厂热力系统设计方面,存在着系统结构与连接方式不合理的现象;在电厂运行过程中,除去设计不足外还存在着运行操作和维护不当的因素,致使运行经济性达不到设计水平。所有这些,都导致了机组热经济性的降低,热力系统节能理论及其实用节能新技术可以全面推广。 2 热力系统运行方式节能优化调整 ①针对非线性协调系统进行有规划的设计,合理的提升火电单位的工作效率。非线性协调系统对于维持电厂热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以及能源的运用有着关键性的价值和意义。一般来讲,非线性协调系统可以运用并且开发等来对常规性的PID控制器进行改造,进而进一步提升控制系统的性能以及控制效率,使得煤炭的燃烧可以更加节能,促进和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在疏水泵系统上安装多级水封系统,在原先的暖风器的疏水扩管到上添加管道,并令其与凝汽器相连接,充分利用凝汽器内的真空抽吸暖风器疏水。具体流程为:炉暖风器疏水、多级水封、高价疏水扩容器到凝汽器。通过利用多级水封以及调整门来将暖风器疏水箱的水位维持在正常的水平,以免疏水箱内的水被抽干,致使将暖风器中的蒸汽被抽到凝汽器内部,而影响机组的经济性。将暖风器中的疏水吸到凝汽器内部之后,节能效果显著。在改造系统之后,还可以尽可能减少对日常维护暖风器疏水泵的工作量,让暖风器的疏水泵在运行过程中,有效解决“跑、滴、漏、冒”等现象,满足文明生产的要求。 ②通过进一步减少煤炭的燃烧来提升火电厂的发电工作效率。减少煤炭的消耗量,可以使得污染物质排放量进一步降低。在热力系统的火电发电机组当中,全面并且大力的推广性能管理系统,此系统适用的是基于离散线性坐标针对热力系统机组之中的锅炉密度以及流量等进行描述,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并且广泛的分析和研究了火焰等动态化的计算模型,将分析火焰的中心、高温腐蚀以及炉膛的结渣等问题,全面实现了运行的经济化以及条件话。另外,运用当前阶段国际先进的水蒸气物理计算指标,全面并且综合性的、立体化的构建出一种可以客观上反映热力系统火电机组性能的现代化模型,使得机组的能源消耗以及性能的分析可以更加合理和先进。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当中,还引入了相关的机组运行性能管理与检测系统模块,针对机组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并且可以主动的针对机组进行管理,及时、准确、可靠的发现机组运行当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根据运行以及电力负荷的现状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对策以及工作建议,进而为节能性的增强以及机组工作效率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③深入的研究机组锅炉燃烧的稳定性系数,并且对不充分燃烧的区域进行全面研究,对不充分燃烧的分布状况进行合理性的分析针对锅炉内部不充分燃烧的区域和分布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可以逐步的确定得出最佳的煤风配合比例,并且确定出整体燃烧措施的调整规划。另外,还需要根据电厂相关工作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的工作经验,通过对特征参数以及主题词等的调整和提取,全面快速的检测出相关性能上的故障,为现代化的知识库建设以及电厂发展改革奠定坚实的条件。 ④提升机组的流通效率,进而逐步的降低机组运行过程当中缸内压力以及排气压力,使得机组的能耗降低。热力系统当中机组供电过程所消耗的煤炭量越少,管理的水准越高、管理的模式越先进,则可以使得经济成本控制效果达到最佳。为了更好的占领当前的市场,在竞价的过程之中可以报出相对较低的价格,而成本高则意味着煤炭消耗量进一步增加,并且管理不科学、不合理,这种企业在当前的市场竞争当中就会逐渐的处于劣势,最终可能会由于成本竞争压力过大以及成本费用较高而退出市场竞争。所以,这样的一个过程其本质上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最终的产能富余,主要依靠的是整个电力市场之间的竞争,这一点对于当前的电力环境而言非常关键。 ⑤针对热力系统的机组设备和相关设施进行日常运行的分析和实时监测控制。针对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研究,在全面的保障了安全运行和经济运行的前提基础之上,有计划的对机组进行调整,开展相应的优化测试试验,最终使得机组运行的基准参数得以确定,得出机组运行的基本工作情况,最终为提升机组系统运行效率提供必要的依据支持,逐步的降低煤炭的消耗量。另外,还可以在线的对机组性能进行检测,对运行和管理提供优化改良的措施方案。除氧器主要是用来出去锅炉给水时产生的氧气,它能够保持锅炉水的质量。如果在传统的运行方式下,排氧门是经常打开的,工质浪费严重。现在在确保锅炉给水时产生的溶氧达标的条件下,可以关闭排氧门,并对除氧器中的溶氧指标采取化学监督。根据情况来确定是否开启并调整溶氧,以达到减少工质损失的效果。 ⑥不断加快工业技术发展,将控制生态环境污染以及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作为主要的工作方向。为了使我国的热力系统得到进一步的节能改造,还需要将全面降低能源损耗以及提升能源燃烧效率为主要的工作目标,并且需要在以上工作基础之上,保证机组的模型对称、保证机组基本运行的效率,很好的提升机组在不确定环境之下以及不稳定环境之下的运行效果,控制品质,提升机组的工作水准。另外,还需要机组可以在短时间之内迅速的适应电网负荷量的变化,应对不同的电力压力,保证其机前压力不会超过规定的范围。加快产业技术革

热电厂热力系统计算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 1.1 设计目的 1. 学习电厂热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一般途径和方案论证、优选的原则 2. 学习全面性热力系统计算和发电厂主要热经济指标计算的内容、方法 3. 提高计算机绘图、制表、数据处理的能力 1.2 原始资料 西安 某地区新建热电工程的热负荷包括: 1)工业生产用汽负荷; 2)冬季厂房采暖用汽负荷。 西安 地区采暖期 101 天,室外采暖计算温度 –5℃,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 1.0℃,工业用汽 和采暖用汽热负荷参数均为 0.8MPa 、230℃。通过调查统计得到的近期工业热负荷和采暖热 负荷如下表所示: 1.3 计算原始资料 (1)锅炉效率根据锅炉类别可取下述数值: 锅炉类别 链条炉 煤粉炉 沸腾炉 旋风炉 循环流化床锅炉 锅炉效率 0.72~0.85 0.85~0.90 0.65~ 0.70 0.85 0.85~ 0.90 (2)汽轮机相对内效率、机械效率及发电机效率的常见数值如下: 汽轮机额定功率 750~ 6000 12000 ~ 25000 5000 汽轮机相对内效率 0.7~0.8 0.75~ 0.85 0.85~0.87 汽轮机机械效率 0.95~0.98 0.97~ 0.99 ~ 0.99 发电机效率 0.93~0.96 0.96~ 0.97 0.98~0.985 3)热电厂内管道效率,取为 0.96。 4)各种热交换器效率,包括高、低压加热器、除氧器,一般取 0.96~0.98。

5)热交换器端温差,取3~7℃。 2%

6)锅炉排污率,一般不超过下列数值: 以化学除盐水或蒸馏水为补给水的供热式电厂 以化学软化水为补给水的供热式电厂5% 7)厂内汽水损失,取锅炉蒸发量的3%。 8)主汽门至调节汽门间的压降损失,取蒸汽初压的3%~7%。 9)各种抽汽管道的压降,一般取该级抽汽压力的4%~8%。 10)生水水温,一般取5~20℃。 11)进入凝汽器的蒸汽干度,取0.88~0.95。 12)凝汽器出口凝结水温度,可近似取凝汽器压力下的饱和水温度。 2、原则性热力系统 2.1 设计热负荷和年持续热负荷曲线 根据各个用户的用汽参数和汽机供汽参数,逐一将用户负荷折算到热电厂供汽出口,见 表2-1 。用户处工业用汽符合总量:采暖期最大为175 t/h, 折算汇总到电厂出口处为166.65 t/h 。 2-1 折算到热电厂出口的工业热负荷,再乘以0.9 的折算系数,得到热电厂设计工业热负荷,再按供热比焓和回水比焓(回水率为零,补水比焓62.8 kJ/kg)计算出供热量,见表2-2。根据设计热负荷,绘制采暖负荷持续曲线和年热负荷持续曲线图,见图2-1 、图2-2。 表2-2 热电厂设计热负荷

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的节能措施探讨

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的节能措施探讨 为了提高火力发电厂整体优化运行及其管理水平,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对电厂热力系统节能减排策略进行探讨,符合国家能源战略发展目标的需求。 标签:节能减排;火电机组;策略;能源 1 引言 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和节能减排的关系,真正把节能减排作为硬任务,使经济增长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目前我国能源的利用效率较低,且一次能源消费中以煤为主,煤炭的大量消费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作为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的11个重点领域之首的能源领域,发展思路是坚持节能优先,以降低单位GDP的能耗。 提高能源利用率是我國“十二五”规划及长期的战略发展目标,电力行业节能降耗潜力十分巨大。近年来,尽管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一些行业的能耗持续下降。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仍然较低。电力行业火电供电煤耗高出1/5。综观全国已投入运行的发电机组供电煤耗值,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相差约60克/千瓦时,也就是说,按世界先进水平,目前我国一年发电多耗原煤约1.1亿吨。能源效率低既是我国能源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也是节约能源的潜力所在。 2 对节能技术改造的可行性认识 2.1 具有潜力大、易实现、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 火电广热力系统节能是电厂节能工作的新领域,是热力系统节能理论与高科技应用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实施时大都不需要对主设备进行改造,不增加新设备,因此,它广泛开展热力系统节能工作,对当前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技术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热力系统节能有多种可行的途径 对于新设计机组,可通过优化设计,合理配套进行节能;而对于运行机组,可通过节能诊断,优化改造,监测能损,指导运行,实现节能目标。 2.3 热力系统节能潜力大,效果明显 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工程界很少注意热力系统的节能,缺少完整的热力系统节能理论以及必要的优化分析工具。

热力发电厂考试知识点总结

1.名词解释 (1)热耗率:汽轮发电机组每生产1kw·h的电能所消耗的能量。 (2)汽耗率:汽轮发电机组每生产1kw·h的电能所消耗的蒸汽量。 (3)发电标准煤耗率:发电厂生产单位电能所消耗的煤折合成标准煤的数量。 (4)供电标准煤耗率:发电厂向外提供单位电能所消耗的标准煤的数量。 (5)厂用电率:单位时间内厂用电功率与发电功率的百分比。(6)热电联产:在发电厂中利用在汽轮机中做过功的蒸汽的热量供给热用户。在同一动力设备中同时生产电能和热能的生产过程。 (7)高压加热器:水侧部分承受除氧器下给水泵压力的表面式加热器。 (8)低压加热器:水侧部分承受凝汽器下凝结水泵压力的表面式加热器。 (9)混合式加热器:加热蒸汽与水在加热器内直接接触,在此过程中蒸汽释放出热量,水吸收了大部分热量使温度得以升高,在加热器内实现了热量传递,完成了提高水温的过程。 (10)给水泵汽蚀:汽泡的产生、发展、凝结破裂及材料的破坏过程。 (11)热效率:有效利用的能量与输入的总能量之比。 (12)热力系统:将热力设备按照热力循环的顺序用管道和附件连接起来的一个有机整体。 (13)单元制系统:每台锅炉与相对应的汽轮机组成一个独立单元,各单元间无母管横向联系。 (14)公称压力:管道参数等级。是指管道、管道附件在某基准温度下允许的最大工作压力。 (15)公称通径:划分管道及附件内径的等级,只是名义上的计算内径,不是实际内径。 (16)最佳真空:发电厂净燃料量消耗最小的情况下,提高真空是机组出力与循环水泵耗功之差最大时的真空。 (17)最佳给水温度:汽轮机绝对内效率最大时对应的给水温度。 (18)加热器端差:上端差:加热器汽侧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水侧出口温度之差。 下端差:加热器汽侧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水侧进口温度之差。

火电厂用水流程图

火电厂用水流程图 火力发电厂用水流程图 部分蒸汽供应给工业和住宅供热机组,以补充水和淡化水箱以去除化学水。凝汽器除氧器锅炉产生蒸汽,将汽轮机动力城的化学废水推至脱硫工艺水箱补充水。市政脱硫工艺水箱补充水并蒸发脱硫吸收塔。进行湿法脱硫以蒸发浓缩的循环水。浓缩循环水供应至脱硫工艺水箱,以补充水并对废水进行脱硫。循环水在贮灰器中搅拌(排放)以冷却冷凝器循环水。回水+ 火力发电厂用水工艺描述 火力发电厂用水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机组热力系统用水:原水→化水生产,脱盐水由水处理设备生产(产生约10%的浓水)。排放至脱硫系统再利用)→通过除盐泵输送至汽轮机凝汽器作为热力系统的补水→与凝结水混合后通过凝结泵输送至除氧器→通过加热输送至锅炉除氧→加热至锅炉蒸汽驱动汽轮机做功发电→部分蒸汽被凝汽器循环水冷却并冷凝成凝结水形成连续循环,另一部分蒸汽用于工业或民用供热,蒸汽不回收 的第二部分是循环水系统水:原水→直接供给冷却塔水池→水通过循环泵送至冷凝器冷却蒸汽→冷却水返回冷却塔水池形成连续循环随着原水循环次数的增加,冷却水会自然蒸发浓缩,水质会逐渐恶化。为了保证水质,部分浓水(约占原水总量的5%)需要排入脱硫系统进行回用。 的第三部分为湿法脱硫系统用水:10%的浓水来自化学水生产和循环

水,浓水来自脱硫工艺水箱至脱硫制浆系统,与石灰石粉混合制成脱硫浆液,输送至脱硫吸收塔与烟气反应,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热烟气携带大部分水从烟囱排出,石膏携带一小部分水至石膏脱水系统。脱水后会产生少量废水(约占全厂原水消耗量的5%),部分机组会利用这部分废水作为干灰搅拌加湿水,实现废水零排放有些机组不能充分利用废水,少量废水经处理后排放。目前,公司正在进行废水零排放改造,目标是在XXXX之前通过实施脱硫 废水闪蒸等处理方法实现废水零排放

火电厂热力系统节能技术分析 李梦洁

火电厂热力系统节能技术分析李梦洁 发表时间:2018-04-12T11:37:43.85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作者:李梦洁 [导读] 摘要:众所周知,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我国这一现象更加凸显。 (国网能源哈密煤电有限公司新疆 839000) 摘要:众所周知,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我国这一现象更加凸显。我国是能源生产大国,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大国,每年煤炭产量的一半都用于火力发电,提高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发展火电厂热力系统节能技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火电厂热力系统;节能技术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能源价格的攀升和节能减排政策的要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煤炭资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火电厂作为耗能大户,更应采取各种节能措施,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 1 节能技术措施的提出和选择原则 在火电厂节能技术措施的提出和选择过程中,应针对工程特性合理选择匹配的节能降耗方案,即节能工程必须追求高效合理的投资回报率,不能盲目地为了节能而大肆投入,也不能盲目求新而忽视其实际应用功能特性。火力电厂节能降耗工程的具体指导原则,笔者认为应该按照“效益为主”、“分项实施”、“技术更新”与“重点突破”等原则进行,通过合理搭配,力求节能项目取得较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电厂电能生产运营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和节能经济性。 2节能技术分析及措施 2.1 锅炉方面 2.1.1 加强燃烧调整 锅炉应加强燃烧调整,锅炉效率是锅炉设备节能降耗经济性的总指标。影响锅炉效率的因素主要有排烟损失、一氧化碳损失、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散热损失等各类指标。除合理的燃烧调整外,锅炉的完全燃烧还应该加强对风量的配比。合理的过量空气系数,对燃烧过程十分重要,该系数过大或过小都会使锅炉效率降低。在正常运行中,随着负荷的增减,不断调整风量可以保证燃料完全燃烧,从而降低燃料的未完全燃烧损失。此外,氧量也应进行适当控制,避免因烟气量的增加而增加损失,降低锅炉热效率,影响发电煤耗。所以,在低负荷时应加强对风量和氧量的控制。 2.1.2 减少再热器减温水量 提高机组热效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初温、初压、降低排汽压力,而再热器属于中压设备,再热器加热出来的蒸汽进入汽轮机做功,相比高压蒸汽进入高压缸做功,效率明显降低,因此,应该尽量采用高温高压的蒸汽做功。再热减温水的喷入相当于增加中压蒸汽量,用低压蒸汽来代替高压蒸汽以满足机组负荷,降低了热经济性。所以,应尽量保证再热器温度,减少喷水量。 2.1.3 加强受热面的吹灰 锅炉各项损失中最重要的一项损失是排烟热损失,约为4%~8%,机组中排烟温度越高,排烟处烟容积越大,排烟热损失越大。若受热面在锅炉运行中发生积灰时,其传热性变差,排烟温度就会升高,排烟损失随之增大。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应经常对锅炉受热面进行清洁维护,清洁次数也不可过多,否则容易增加工质和热量损失,应根据工况合理安排吹灰次数并严格执行,保证锅炉效率。 2.2 汽轮机组方面 2.2.1 提高真空 提高真空,减少燃料是提高汽轮机组节能降耗的重要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每月进行一次真空密闭实验,定期检查负压系统,投入封水阀系统;每年夏季根据系统负荷情况启动备用循环水泵;根据蓄水库结冰情况及时关闭循环水;正常投入循环水水室真空系统;检查凝汽器循环水入口压力差,发现入口过滤器堵塞及时联系检修清理;保持凝汽器水位正常,凝汽器水位在正常运行中一般保持在 500 mm左右,这是一项重要的运行调整任务。 2.2.2 维持正常的给水温度 维持正常的给水温度是汽轮机组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给水温度变化不但影响做工能力还会影响锅炉效率。 首先,要确保高加投入率,用三态控制电动门代替高加进汽电动门,杜绝漏泄。 其次,将高加水位调整至正常。这一环节是保证主、辅设备安全运行的基础和保障。 水位过高,会淹没传热面,危害主机安全;水位过低或无水位,会造成加热器汽侧超压、尾部管束受到冲蚀,加速对疏水管道及阀门的冲刷,引起疏水管振动和疲劳损坏。 再次,检查高加旁路无漏泄,以保证抽汽管压降正常。 经过以上三个步骤的检查,来判断是否达到负荷对应的给水温度,降低汽轮机组能耗。 2.3 电气方面 当前火电厂为达到主机负荷调节、辅机出力的节点目的,已大量采用电机调速技术手段,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变频调速、永磁调速和电机由单速改为双速等技术手段。 目前火电厂机组负荷率较低,这几种调速技术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节能降耗效果[1]。例如,某330MW机组进行一次风机改造后,各负荷点节电率分别在20%~30%范围内,风机的平均功率从1150KW降低到590KW,若一年运行7000小时,则,每年便可节约电量7730000kWh[2]。 2.4热力系统方面 火力发电厂节能工作的内容包括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和技术改造等多个方面,从节能的对象和采用的措施来看,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针对锅炉、汽轮机和主要辅机,旨在提高主机的热效率、降低辅机的电耗,达到节能的目的;二是针对热力系统,着眼于优化和完善热力系统及其设备,改善运行操作方式,提高运行效率,以实现节能目标。对于新设计机组,可通过优化设计、合理配套实现节能目标。 2.4.1节能诊断,优化改造 应用热力系统节能理论对热力试验或热平衡查定数据进行全面诊断和优化分析,发现热力系统及其设备的缺陷,分析能损分布情况,

火力发电厂生产流程图

火力发电厂生产流程图 火力发电厂生产流程 1、前言 火力发电厂是利用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发电的动力设施,包括燃料燃烧释热和热能电能转换以及电能输出的所有设备、装置、仪表器件,以及为此目的设置在特定场所的建筑物、构筑物和所有有关生产和生活的附属设施。主要有蒸汽动力发电厂、燃气轮机发电厂、内燃机发电厂几种类型.\ 2、火力发电厂生产流程 3、汽轮机本体 Highway 1/2. Rail transportation and land use there ... Big. Urban rail transit as a low-pollution urban public transport has become a major positiv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s main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will help curb rapid growth in traffic demand and help reduce the core frequency

汽轮机本体(steam turbine proper)是完成蒸汽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汽轮机组的基本部分,即汽轮机本身。它与回热加热系统、调节保安系统、油系统、凝汽系统以及其他辅助设备共同组成汽轮机组。汽轮机本体由固定部分(静子)和转动部分(转子)组成。固定部分包括汽缸、隔板、喷嘴、汽封、紧固件和轴承等。转动部分包括主轴、叶轮或轮鼓、叶片和联轴器等。固定部分的喷嘴、隔板与转动部分的叶轮、叶片组成蒸汽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通流部分。汽缸是约束高压蒸汽不得外泄的外壳。汽轮机本体还设有汽封系统。如下图所示。 4、锅炉本体 锅炉设备是火力发电厂中的主要热力设备之一。它的任务是使燃料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并且以此热能加热水,使其成为一定数量和质量(压力和温度)的蒸汽。 由炉膛、烟道、汽水系统(其中包括受热面、汽包、联箱和连接管道)以及炉墙和构架等部分组成的整体,称为“锅炉本体”。如下图所示。 5、热力系统及辅助设备 汽轮机部分的辅助设备有凝汽器、水泵、回热加热器、除氧器等。把锅炉、汽轮机及其辅助设备按汽水循环过程用管道和附件连接起来所构成的系统,叫做发电厂的热力系统。 he core frequencyinfrastructure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will help curb rapid growth in traffic demand and help reduce tpollution urban public transport has become a major positiv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s main transport -Highway 1/2. Rail transportation and land use there ... Big. Urban rail transit as a low2 发电厂的热力系统按照不同的使用目的分为“原则性热力系统”、“全面性热力系统”、“汽轮机组热力系统”等。如下图所示。

火电厂热力系统优化分析

火电厂热力系统优化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就火电厂热力系统优化问题展开分析,在分析热力系统优化的基础方法——等效热降法的基础上,研究具体的热力系统优化改造方案和改造方案的优点,推动热力系统优化工作顺利开展,促进热量等资源充分利用,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为火电厂建设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火电厂;热力系统;优化分析 近年来,环境污染,特别是雾霾问题愈发严重,需要相关单位和社会大众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火电厂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对象之一,通过对火电厂热力系统进行优化,可以提高火电厂的热力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损耗,推动相关工作按照预定计划开展,提高火电厂的经济效益。 1 热力系统优化分析 针对热力系统开展的节能降耗工作是热力系统结构优化的主要工作点。通过综合分析当前热力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时推行相应的整改措施,促进改造工作按照预定计划顺利开展,使得系统设计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稳定良好的运行状态,实现提高其热经济性的目的,推动节能降耗目的的实现。一般来说,热力系统优化工作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通过优化热力系统中的分系统和相应的参数来实现系统的优化,主要针对的对象是抽补水系统和回热系统等分系统。另一方面是通过整体优化热力设备和其相应的参数来推动系统整体优化,具体涉及的设备由疏水泵、扩容器和加热器等。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使用数学优化的方法来开展电力系统中分系统和热力设备以及其相关参数的优化工作,该方法也称之为系统工程法。同时,也可以选择使用经典优化方法开展热力系统优化工作,该类优化方式的针对性更强,分系统和设备参数的优化工作是逐一进行的,操作更为细致,等效热降法在该类优化方式的计算分析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1]。 2 热力系统优化的基本方法——等效热降法 在能量平衡的基础上,结合设备应用过程中的质量、热力系统的结构和具体的参数特点等因素,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推导出相关参数值即等效热降法的基本方法。热力系统的分系统和设备参数等涉及的参数相对较少,因而通过计算即可得到具体的参量等数值,在此基础上,利用物理学公式即可得出一次性的参数,在进行热力系统中设备和分系统的计算分析工作则会比较简单。等效热降法是一种应用相对较广的方法,可以用于热力系统中的整体计算和局部定量计算分析中,实际上也是能量热转换平衡法的组成部分之一。该类方法的使用优点是其在计算过程中摆脱了传统常规计算中的缺点,对系统变化经济性的查明等工作只需要计算关键数据即可以解决,而不需要重新开展整体的计算,只通过部分就可以得到答案,計算的压力和难度大大降低。等效热降法应用到火电厂的热力系统中可以有效满足热力系统能量损耗分析诊断和节能改造等方面的要求,对推动热力系统不断完善具有重要意义。等效热降法也具有局部运算概念明晰,计算简单等

火力发电厂的设备作用和各系统流程

火力发电厂的设备作用和各系统流程 一、燃烧系统生产流程来自煤场的原煤经皮带机输送到位置较高的原煤仓中,原煤从原煤仓底部流出经给煤机均匀地送入磨煤机研磨成煤粉。自然界的大气经吸风口由送风机送到布置于锅炉垂直烟道中的空气预热器内,接受烟气的加热,回收烟气余热。从空气预热器出来约250 左右 的热风分成两路:一路直接引入锅炉的燃烧器,作为二次风进入炉膛助燃;另一路则引入磨煤机入口,用来干燥、输送煤粉,这部分热风称一次风。流动性极好的干燥煤粉与一次风组成的气粉混合物,经管路输送到粗粉分离器进行粗粉分离,分离出的粗粉再送回到磨煤机入口重新研磨,而合格的细粉和一次风混合物送入细粉分离器进行粉、气分离,分离出来的细粉送入煤粉仓储存起来,由给粉机根据锅炉热负荷的大小,控制煤粉仓底部放出的煤粉流量,同时从细粉分离器分离出来的一次风作为输送煤粉的动力,经过排粉机加压后与给粉机送出的细粉再次混合成气粉混合物,由燃烧器喷入炉膛燃烧。 二、汽水系统生产流程储存在给水箱中的锅炉给水由给水泵强行打入锅炉的高压管路,并导入省煤器。锅炉给水在省煤器管内吸收管外烟气和飞灰的热量,水温上升到300 左右,但从省煤器出来的水温仍低于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约330),属高压未饱和水。水从省煤器出来后沿管路

进入布置在锅炉外面顶部的汽泡。汽包下半部是水,上半部是蒸汽,下半部是水。高压未饱和水沿汽泡底部的下降管到达锅炉外面底部的下联箱,锅炉底部四周的下联箱上并联安装上了许多水管,这些水管内由下向上流动吸收炉膛中心火焰的辐射传热和高温烟气的对流传热,由于蒸汽的吸热能力远远小于水,所以规定水冷壁内的气化率不得大于40%,否则很容易因为工质来不及吸热发生水冷壁水管熔化爆管事故。 锅炉设备的流程 一、锅炉燃烧系统 1、作用:使燃料在炉内充分燃烧放热,并将热量尽可能多的传递给工质,并完成对省煤器和水冷壁水管内的水加热,对过热器和再热器管内的干蒸汽加热,对空气预热器管内的空气加热。 2、系统组成:燃烧器,炉膛,空气预热器组成。 二、锅炉的汽水系统 1、作用:对水进行预热、气化和蒸汽的过热,并尽可能多地吸收火焰和烟气的热量。 2、系统的组成:水的预热汽化系统,干蒸汽的过热再热系统。 三、燃料输送系统 1、作用:完成对原煤的输送、储存、供给。

发电厂热力设备及系统

发电厂热力设备及系统 07623班参考资料 :锅炉设备及系统 1有关锅炉的组成(本体、辅助设备) 锅炉包括燃烧设备和传热设备; 由炉膛、烟道、汽水系统以及炉墙和构架等部分组成的整体,称为锅炉本体; 供给空气的送风机、排除烟气的引风机、煤粉制备系统、给水设备和除灰除尘设备等一系列设备为辅助设备。 2 A燃料的组成成份 化学分析:碳(C)、氢(H )、氧(0)、氮(N )、硫(S)五种元素和水分(M )、灰分(A)两种成分。 B水分、硫分对工作的影响; 硫分对锅炉工作的影响:硫燃烧后形成的SO3和部分SO2,与烟气中的蒸汽相遇, 能形成硫酸和亚硫酸蒸汽,并在锅炉低温受热面等处凝结,从而腐蚀金属;含黄铁矿硫的 煤较硬,破碎时要消耗更多的电能,并加剧磨煤机的磨损。 水分对锅炉工作的危害:(1)降低发热量(2)阻碍着火及燃烧(3)影响煤的磨制及煤粉的输送(4)烟气流过低温受热面产生堵灰及低温腐蚀。 C水分、灰分、挥发分的概念: 水分:由外部水和内部水组成;外部水分,即煤由于自然干燥所失去的水分,又叫表面水分。失去表面水分后的煤中水分称为内部水分,也叫固有水分。 挥发分:将固体燃料在与空气隔绝的情况下加热至850摄氏度,则水分首先被蒸发 出来,继续加热就会从燃料中逸出一部分气态物质,包括碳氢化合物、氢、氧、氮、挥发性硫和一氧化碳等气体。 灰分:煤中含有不能燃烧的矿物杂质,它们在煤完全燃烧后形成灰分。 D挥发分对锅炉的影响: 燃料挥发分的高低对对燃烧过程有很大影响。挥发分高的煤非但容易着火,燃烧比较稳定,而且也易于燃烧安全;挥发分低的煤,燃烧不够稳定,如不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 善燃烧条件,通常很难使燃烧安全。 E燃料发热量:发热量是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时放出的全部热量。煤的发热量分为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1kg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全部热量称为高位发热量;从高 位发热量中扣除烟气中水蒸气汽化潜热后,称为燃料的低位发热量。 F标准煤:假设其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等于29270kj/kg的煤。(书88页) G灰的性质:固态排渣煤粉炉中,火焰中心气温高达1400~1600摄氏度。在这样的 高温下,燃料燃烧后灰分多呈现融化或软化状态,随烟气一起运动的灰渣粒,由于炉膛水冷壁受热面的吸热而同烟气一起冷却下来。如果液态的渣粒在接近水冷壁或炉墙以前已经 因温度降低而凝结下来,那么它们附着到受热面管壁上时,将形成一层疏松的灰层,运行 中通过吹灰很容易将它们除掉,从而保持受热面的清洁。若渣粒以液体或半液体粘附在受热面管壁或炉墙上,将形成一层紧密的灰渣层,即为结渣。 H灰分对锅炉工作的危害:(1)降低发热量(2)阻碍着火及燃烧(3)烟气携带飞灰流过受热面产生结渣、积灰、磨损、腐蚀等有害现象。 3热平衡: 输入锅炉的热量=有效利用热量(输出锅炉的热量)+未完全燃烧的热损失+其它热损失

探讨换热站混水供暖系统的优化设计

探讨换热站混水供暖系统的优化设计 摘要:通过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常见的两种换热站混水供暖系统---散热器采暖系统和地板采暖系统---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比较和自身的分析得出了一向比较优化的设计,该设计既节能又有利于节约利润,该方案主要是根据换热站的一些系数和负荷关系来进行计算确定的,因此,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借鉴性。 关键词:换热站,混水,地板采暖,散热器,供暖系统 我们都知道,当今生活中采暖设备已经成为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而在采暖系统中最为主要的区域取暖中换热站则成为主要的采暖设备,因此,对于换热站的设计理应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对于换热站混水供暖系统的设计更应该针对目前的一些缺陷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 1换热站及其传统设计方法 换热站的设计在整个的采暖过程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而针对于每个换热站来说最为核心的部分就要数循环水泵的设计了,因此我们设计的主要对象也就是循环水泵了。循环水泵中存在的对于使用效能影响最大的作用力就是谁在运动中产生的阻力了,这里所说的阻力主要存在三方面的主要内容,根据水循环的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用户内、室外管内和换热站内部三种类型。而在这三种阻力当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换热站内的水阻力了,几乎占到了所有阻力的百分之五十,看见换热站设计的重要性。另外,当前随着人们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地板辐射采暖也成为了一项主要的采暖方式,这种方式和散热器采暖系统共同组成了当前用户采暖的主要方式,因此,如何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得他们各自发挥自身的最大作用,相互配合达到最优的地步就是我们研究的重点问题了。 既然我们知道了我们今后研究的重点,那么具体如何来进行操作和设计呢?就目前我国常用的方法来看,在换热站内部这两种采暖系统还都是相互独立的,它们的热源是两套互不相干的换热设备。而这两种途径在运行中的具体参数又大不相同,就拿换热器的一次侧与二次侧的流量比来说,我们都知道这里的流量比和供回水的温差之比是一样的(因为水的比热是比较稳定的,一般在0e~150e之间是不变的),也就是说地板采暖系统的这种流量比会达到0.2,甚至是0.25,这样的话二次侧的阻力就会很大,与之相对的一次侧就比较小了。针对这种现象我们的优化措施主要就是采取旁通管的方式,使得回流的水并非全部进行二次侧换热,从而就能减少水流中的阻力,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同样的道理,散热器采暖系统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措施来进行优化处理,最终使得两种方法的优化达到最佳状态。 2 优化的设计方法 由于散热器采暖系统的回水温度高于地板采暖系统的供水温度,因此可以用

火电厂热力系统节能优化策略探析

火电厂热力系统节能优化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19-07-09T13:22:50.713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作者:李少冬 [导读] 摘要:目前,面临着能源资源逐渐匮乏和能源需求总量日益增大的双重挑战,节能降耗刻不容缓,尤其是能耗大户行业。 (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电力工程技术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10) 摘要:目前,面临着能源资源逐渐匮乏和能源需求总量日益增大的双重挑战,节能降耗刻不容缓,尤其是能耗大户行业。火电厂热力系统首当其冲,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热力系统节能降耗还是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可以充分挖掘。有理由相信,随着相关热力系统分析方法的逐步发展和完善,火电厂热力系统节能降耗将会取得更长远的进步。因此,本文对火电厂热力系统节能优化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火电厂;热力系统;节能优化策略 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我国这一现象更加凸显。由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又处在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的历史阶段,能源消耗过大,因此节能降耗将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根据我国电力行业调查统计表明,我国平均供电煤耗率要比发达国家高出30~60g/kWh,这是一个很大的差距,说明我国的电厂节能有很大的节能潜力可以挖掘。因此,电厂热力系统节能是关系到节能全局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大事。 1热力系统节能优化 热力系统是火电厂节能减排优化过程中应当关注的重点,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热力系统节能优化的忽视,使得热力系统在火电厂节能减排改造过程中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造成大量的优化潜力被浪费。新时期,我国为了大力推行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国策,对火电厂等高能耗企业的生产管理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热力系统节能优化的研究已经成为现阶段火电厂企业响应国家政策的重要突破点。所谓热力系统节能优化就是指火电厂以热力系统作为节能减排优化研究的对象,对系统的节能潜力进行深入而有效的分析,科学制定各项热力系统节能优化措施,以期实现节能效益的最大化。 2火电厂热力系统进行节能改造的好处 2.1低投资、见效快 火电厂热力系统改造是火电厂节能工作的新领域,这一改造即不需要对主设备进行改造,也不需要购进新设备,只需要将热力系统节能理论与高科技应用技术结合起来即可。热力系统改造低投资、见效快,能够有效促进节能技术的进步,有利于火电厂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火电厂的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2多种措施共同进行 对于已投入运行的机组,我们可以通过节能诊断、优化改造、监测能损、指导运行等方式实现热力系统改造。而对于新设计的机组,则通过优化设计、合理配套实现节能改造。 2.3效果明显 过去,我们很少重视对火电厂热力系统的改造,对热力系统节能理论认识不足,缺少必要的优化分析工具。而且,热力系统设计和火电厂运行中都存在设计不合理、维护不得当的地方,致使火电厂的运行经济性不达标。所以说,火电厂热力系统改造潜力较大,比较容易获得明显的效果。 3火电厂热力系统节能优化策略 3.1节能诊断,优化改造 应用热力系统节能理论对热力试验或热平衡查定数据进行全面诊断和优化分析,发现热力系统及其设备的缺陷,分析能损分布情况,确定节能潜力的大小,优选技术改造方案,为节能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找出合理的节能技术改造方案,是进一步推广热力系统节能技术的重要途径。也是热力系统节能诊断和优化改造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3.2减少煤炭燃烧,提高火电厂发电效率 减少煤炭的消耗量,可以使得污染物质排放量进一步降低。在热力系统的火电发电机组当中,全面并且大力的推广性能管理系统,此系统适用的是基于离散线性坐标针对热力系统机组之中的锅炉密度以及流量等进行描述,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并且广泛的分析和研究了火焰等动态化的计算模型,将分析火焰的中心、高温腐蚀以及炉膛的结渣等问题,全面实现了运行的经济化以及条件话。另外,运用当前阶段国际先进的水蒸气物理计算指标,全面并且综合性的、立体化的构建出一种可以客观上反映热力系统火电机组性能的现代化模型,使得机组的能源消耗以及性能的分析可以更加合理和先进。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当中,还引入了相关的机组运行性能管理与检测系统模块,针对机组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并且可以主动的针对机组进行管理,及时、准确、可靠的发现机组运行当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根据运行以及电力负荷的现状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对策以及工作建议,进而为节能性的增强以及机组工作效率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3.3供热蒸汽过热度的合理利用技术 电厂通常采用喷水减温的方式,通过将高热能降低为低热能的行为的方法,将过热蒸汽降为微过热蒸汽送给热用户,产生浪费。供热蒸汽过热度的工作原理是将供热蒸汽过热度的热量通过特殊装置不断的加入热力系统,使其在汽轮机中做功,完成了过热度热量的利用和转换。获得能量级的做功,达到了节约燃料的目的。合理的利用过热度能获得大量的经济效益,它既可以使凝汽机组的循环热效率提高,又能使背压机多排汽,产生多发电、多进汽的良好效果。 3.4锅炉排烟余热的回收利用技术 对于火力发电厂来讲,它的排烟温度通常都是十分高的,达到了150至160摄氏度,如果在锅炉上加装暖风扇,其排烟温度也能够高达150摄氏度左右,所以说,锅炉热损失的一个主要部分就是锅炉排烟热。那么,如何对这种热量进行充分的利用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锅炉排烟的余热利用方法其实有很多种,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把锅炉排烟热量和电厂热力系统联系起来,来使排烟余热能够通过热力系统在现有的汽轮机上转化成为电能,从而来把排烟温度大大降低这一方法。低压省煤器是装置在锅炉尾部的一个汽和水的换热器,就好比是锅炉省煤器一样,但是通过它内部的不是高压给水,而是低压凝结水。它的系统连接方式是低压省煤器在热力系统中串联和低压省煤器在热力系统中并联。低压省煤器的水源主要来自于某一个低压加热器的出口,凝结水在低压省煤器把排烟的热量予以吸收,等到温度升高之后,再通过低压加热器系统。通常采用串联的形式比较适宜,因为串联的优点就是流经低压加热器的水量是最大的。在低压省煤器的受热面确定的时候,锅炉排烟的冷却程度以及低压省煤器的热负荷都比较大,所以,对排烟余热的利用比较好,从而起到很好的节能效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