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是人类社会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口增

长和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愈发迅猛,城市成为了经济、文化和社会

活动的中心。本文将从城市化的背景、原因和影响等几个方面来探讨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一、背景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传统的农耕社会逐渐无法

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城市的兴起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

变的结果。世界历史上,古代的文明发源地如巴比伦、雅典、罗马等

城市都是在农业社会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二、原因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有诸多原因。首先,城市作为经济中心可以提供

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商机。随着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现代工业的发展,

大量农民进城工作,这促进了城市的迅速发展。其次,城市中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集中,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此外,城市还

具备更多的社会活动和文化交流机会,吸引了人们向往城市生活。

三、影响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对社会经济、人口流动和环境等方面都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首先,城市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空间。城

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繁荣,形成了城市群。其次,城市的规模增大也带来了人口流动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大量农民进城

工作和生活,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形成了多元化的社会结构。此外,

城市化对环境资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城市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给环境

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四、挑战和对策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带来了许多挑战,如人口过剩、交通拥堵、环境

污染等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政策。首先,加强城市规划,合理控制城市规模的增长,并建设更多的绿地

和公共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其次,加强交通规划和建设,提升城市

交通网络的能力,减缓交通拥堵状况。此外,还应加强环境保护,推

动绿色发展,减少环境污染。

总结起来,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趋势。城市作

为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的中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城

市化过程中也面临许多挑战,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只有通过科学的

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才能实现城市的良性发展,让城市继续为

人类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是人类社会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口增 长和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愈发迅猛,城市成为了经济、文化和社会 活动的中心。本文将从城市化的背景、原因和影响等几个方面来探讨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一、背景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传统的农耕社会逐渐无法 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城市的兴起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 变的结果。世界历史上,古代的文明发源地如巴比伦、雅典、罗马等 城市都是在农业社会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二、原因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有诸多原因。首先,城市作为经济中心可以提供 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商机。随着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现代工业的发展, 大量农民进城工作,这促进了城市的迅速发展。其次,城市中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集中,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此外,城市还 具备更多的社会活动和文化交流机会,吸引了人们向往城市生活。 三、影响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对社会经济、人口流动和环境等方面都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首先,城市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空间。城 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繁荣,形成了城市群。其次,城市的规模增大也带来了人口流动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大量农民进城

工作和生活,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形成了多元化的社会结构。此外, 城市化对环境资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城市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给环境 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四、挑战和对策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带来了许多挑战,如人口过剩、交通拥堵、环境 污染等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政策。首先,加强城市规划,合理控制城市规模的增长,并建设更多的绿地 和公共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其次,加强交通规划和建设,提升城市 交通网络的能力,减缓交通拥堵状况。此外,还应加强环境保护,推 动绿色发展,减少环境污染。 总结起来,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趋势。城市作 为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的中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城 市化过程中也面临许多挑战,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只有通过科学的 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才能实现城市的良性发展,让城市继续为 人类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城市的发展及中外城市化进程

(四)城市的发展及中外城市化进程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拓展延伸]全面认识城市化的影响

针对练1《雾都孤儿》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在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品。《雾都孤儿》写于《济贫法》通过之时,英国正经历一场转变,从一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向城市和工业国家的转变。《济贫法》允许穷人依赖接受公共援助,却要求他们进行必要的劳动。《济贫法》有提高穷人阶级的生活水平的作用,却对最无助的下层阶级施以惩罚。该作品() A.揭示了英国政府救助贫困人群的责任 B.反映了英国蒸汽时代繁杂的社会问题 C.再现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发展完善 D.说明了英国政府大力干预市场的经济 答案 B 解析依据“英国正经历一场转变,从一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向城市和工业国家的转变”可知,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依据材料“《济贫法》允许穷人依赖接受公共援助,却要求他们进行必要的劳动。《济贫法》有提高穷人阶级的生活水平的作用,却对最无助的下层阶级施以惩罚”可知,体现了对于受救济的穷人阶层,《济贫法》呈现了既救济又强制,既提高生活又惩罚的两面性,实质上反映了工业革命时期济贫问题的复杂性,故B正确,A错误。C、D两项所述题干未体现,故排除。 2.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

[拓展延伸]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 (1)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 (2)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3)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4)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乃至艺术形式都逐渐发生变化。 针对练2《中国的历史: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描述:顺着纵横于扬州城的运河(官河)沿岸形成了许多“市”,这里不仅是大米和食盐交易之地,而且还从事金银器、丝织品、木材、茶叶等各种商品的交易……城内的“侵街”现象急速扩大,一到夜晚整个街道灯火通明。据此可知() A.农产品开始商品化 B.商帮兴起,专门贸易发达 C.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D.运河开凿,经济重心南移 答案 C 解析材料“顺着纵横于扬州城的运河(官河)沿岸形成了许多‘市’”“城内的‘侵街’现象急速扩大,一到夜晚整个街道灯火通明”表明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反映了城市经济功能增强,故选C项。 3.近现代中国的城市化 (1)近代中国城市的发展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复习资料 古代: 1.我国古代城市是如何产生?产生的时期、基础、条件是什么? 产生:城市是由于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而从一般的居民点分化出来的。 产生时期: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早期 产生条件:(1).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基础)(2).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直接原因)(3).精神文化的繁荣发展.(4).频繁的战 争 2.对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时期及形成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1)城市需具一定的规模。(2).需具一定的永久性大型建筑(3).需具有一定的手工场所和交换场所(4).需具有的城市基础设施(5).有 比较密集的居民居址 3.促进西周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1).分封诸侯。(2)周王朝自身追求适中位置加强都城建设 4.我国最早的城市规划建设制度出现于何时,哪本书并阐述书中规定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周朝的《周礼.考工记》主要内容:与井田制有关的经纬道路左祖右社旁三门宫城居中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 影响:关于城市规划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5.秦汉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及分布的主要特点,并阐述分布特点的原因 特点:(1).郡县制的推广、行政中心城市特别是县城镇得到大量发展;(2). 城市分布地域大为扩展;(3).众多商业中心兴起:(4).国际贸易城市有了发展;(5).城市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的是多宫制 分布特点的原因:经济重心集中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南方还未发展 6.我国在西汉时期形成了哪些城市经济区、并阐明各经济区包括的地理范围及中心城市 (1)关中区:陕西全境四川巴蜀甘肃东部长安; (2).三河区:河东(山西西南部)、河内、河南(河南北部); (3).燕赵区域:燕在河北北部,赵在河北南部; (4).齐鲁区域:山东、泰山之阳为鲁临淄为中心; (5).梁宋区域:豫之东北、鲁之西南、苏皖(安徽)西北以定陶和商丘为 中心; (6).颍川、南阳:河南中部、西南部; (7).三楚区域:西、东、南楚含长江怀阳衡城江陵长沙苏州淮北湖南长沙江南一带淮河长江流域; (8).南越区域:珠江流域 7.西汉时期长安城的规划建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城市的起源及发展

城市的起源及发展 作者:朱建江 来源:《初中生世界·八年级》2020年第08期 城市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及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出现晚于乡村,早于国家,但关于城市起源的具体时间,还没有定论,甚至还未被人类准确探知。 根据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和相关研究,人类社会最早的城市聚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或稱为城市的雏形。在此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同规模等级、不同功能性质的城市断断续续地产生或没落,并没有确切的城市形成时间分割线。但是世界城市的形成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时期: 一是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是世界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时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及我国的黄河流域,是世界早期城市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出现了乌尔、巴比伦、开罗、哈拉帕、镐京等世界最古老的城市。到公元前2500年,城市的全部基本特征已经形成,城墙圈围、街道、街坊、市场、宗庙区、行政管理区、作坊区等,在初级社区中应有尽有。 二是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随着以城市为核心,与周边腹地在经济社会上融为一体的小型主权实体“城邦”的兴起,以及一些统一大帝国的建立,更多的城市开始形成,并造就了罗马城等引领世界的都城大邑。其中,罗马城发展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大都市,也是对其他城市产生重要影响的典范城市。 三是中世纪后期。11~15世纪,是欧洲旧城复兴和新城产生的重要时期。15~17世纪,新航线的开辟、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的发展,再次促成了欧洲新工商业城市的兴起,同时也促成了新大陆地区一批殖民地城市的建设发展。 四是工业社会时期。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掀开了世界城市发展史的新篇章,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西方工业化国家,不仅城市规模明显扩张,而且城市数量也快速增长,不同功能性质的城市相继涌现,伦敦、纽约等发展为世界中心城市。 五是当代城市产生期。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大和平发展时期的到来及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促成了当代新兴城市的形成发展。 (《城市学概论》,朱建江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年版,本刊有删改)

简述城市形成的过程

1.简述城市形成的过程; “城”为行政地域的概念,即为人口聚集的地方;“市”为商业的概念,即商品交换的场所。人类世界最初是没有城市的,是由人们以防御为目的而聚集起来的,从而形成聚集区;在新石器时代,人类从根本没有聚落到出现半永久性的农牧业村舍,然后过渡到定居的乡村聚落(即今的村庄);大规模的乡村和聚落,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集,形成城市聚落;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并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形成的产物就是城市。而最早的“城市”就是因为商品交换集聚人群后形成的。 2.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的表现特征有哪些? 城市化是指村落长期定居的结果,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发展,灌溉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产生了剩余农产品,使一部分人力可以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促进了社会分工化。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等非农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特征: ①国民的经济增长模式、生活形态和国民意识有重大的改变。 ②城市数目不断增加 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④由孤立的城市发展成城市群 ⑤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⑥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3.简述田园城市理论的主要内容; 田园城市是19世纪四大城市设计(工业城市、带形成是、方格形城市)理念之一。是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的城市建设和社会改革理论。 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该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田园城市的实质是城和乡的结合体。 4.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选取重点个案进行分析说明。(阐述) ①具有等级区分。周代城的大小因受封者的等级而异,城内道路的宽度、城墙的高度和建筑物的颜色都是有等级区分的; ②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西安的选址是经过周密的考虑,依山傍水的地形,千百年来虽遭受不少天灾战祸,但经过重建、改建或扩建,仍保存至今; ③道路规划严谨。中国古代城市的道路网多为方格形,便于交通,街坊内便于布置建筑。北京的道路规划是最为明显的; ④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中国古代城市多为中轴线对称的平面布局,既同意又富于变化的空间处理手法。中国传统的内向庭院式低层建筑群所具有的主次分明,以中轴线突出主要建筑物的布局手法; ⑤注重水的利用和城市的绿化。唐长安,因地制宜地把水流引入

现代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现代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目录 摘要 ................................................................................................................................................. II 关键词 ............................................................................................................................................. II The abstract.................................................................................................................................. II Key word.......................................................................................................................................... II 1社会发展对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1) 1.1经济发展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1) 1.2政治因素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1) 1.3交通条件对城市形成的影响 (1) 1.4文化因素对城市形成的影响 (1) 2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1) 2.1地质条件与城市的形成 (1) 2.2地形与城市的形成 (2) 2.3气候与城市形成 (2) 2.4水与城市形成 (2) 2.5.矿产与城市 (2) 结论 (2) 参考文献 (3)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1 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属中学闵学强(102500)关于城市的定义,我国汗牛充栋的历史文献中有过许多解释。我国古代的“城”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多是指四面围以城墙、扼守交通要冲、具有防卫意义的军事据点。“城,郭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者也”。市,指的使交易市场。“市,买卖所之也。”“贸、贾,市也”。可见,凡进行买卖的交易场所即为市。从古文文献记载城与市的基本特征看,城与市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有城不一定就有市,相反,市场也不一定围筑墙垣。可见,最初的城或市,皆不包括复合名词“城市”的概念。只是到了周代,随着城或市的发展与变化,它们才逐渐含有“城市”的意义。即城市是一个人口集中、非农业各类产业发达、军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交通与文化的中心。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战国至南北朝时期。此时期城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因素的制约,故在此阶段前期,即战国至东汉末,当时我国历史的政治局面是从分裂走向统一与稳定的时期,表现在城市的发展趋势是由点的分散与狭小变化为点的相对集中与扩大。而后期,从东汉末至南北朝时,我国境内政权不是呈鼎立状态,就是呈南北对峙或分裂局面,政治动乱持续,战争频繁不断,表现在城市的发展趋势就是不稳定,许多城市的兴衰具有政治、战争作用的突发性。另外,这一阶段新兴的城市还有手工业、商业贸易的发展,宗教的传播等原因的推动。此外,随着各个时期边疆地区的持续开发,城市的地理空间分布更广阔,在长江与珠江流域已出现了一些新的城市。但南方除少数大城市的发展水平逐渐接近北方外,黄淮流域的城市数量与发展水平仍居当时全国的主导地位。 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是有其必然性的,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形成、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我国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有以下四种途径: 一、由早期的侯国都邑发展而成的城市。这类城市历史长、规模大,发展的条件,特别是人文主观条件优越,如临淄、曲阜、咸阳、邯郸、大梁、蓟、郢等。它们多在西周时已筑城垣,尽管其早期规模小,城垣简陋,但由于都城特殊的政治地位,能凭借诸侯国内人、财、物的全面支持,加上选择城址时多考虑了其自然与经济地理条件,而且即使在秦汉统一以后,它们中的多数虽失去了国家或政权政治中心的优势,但仍是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因此,他们仍能维持其持续的发展,领先于当时全国城市发展的先进水平。 其二、由于郡县治等地方政区的设置和统一推行,许多郡、州、县治等地方政区治所逐渐形成城市,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这是因为,设治的地方多为一个地区的政治、军事等的中心。如秦汉时济北郡治博阳(今山东泰安)金城县治(今甘肃兰州)等,皆是最初作为地方政取得治所而逐渐发展为城市的。尽管由于自然环境和经济地理条件等变迁,有些郡、县治城以后衰落了,但大多数的郡、县治城则自秦汉以来得到了持续的发展,甚至大多成为今天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中心,如商丘、石家庄等即是如此。秦汉时千余个郡县治所城市,特别是黄淮流域中原一带的城市,基本是通过这一政治动因的途径迅速形成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其三,处于水陆交通枢纽或是河川渡口、江湖河海交汇点等的城邑,由于交通便利、交换频繁,使人口、货物聚集而发展起来的城市。这类城市经济意义较为重要,因而发展快,也具有城市历史长的特点。一些地方政区治所在选择建城位置时也注意到了交通、水域等,因此,也属于这一类型。如汉武帝征服匈奴夺取河西地区设置河

世界城市发展的概况

世界城市发展的概况 世界城市发展总的来说,经过了四个时期:(1)城市产生及早期发展阶段(2)中世纪阶段,也即前工业化阶段(3)工业化阶段(4)当代或后工业化阶段。下面就各个时期城市发展的原因、特点、表现作些说明: 一:城市产生及早期城市的发展 公元前3500到3000年间,先是在尼罗河流域,然后在两河流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最早一批城市。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的王国,定都在提尼斯,以后又建都孟斐斯。公元前3000—25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地区开始了最初国家的形成过程。出现了很多城市国家,重要的有埃利都、乌尔、乌鲁克等。在尼罗河和两河流域文明的共同影响下,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小亚细亚的赫梯和地中海东部沿岸的腓尼基也开始出现了城市。 印度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又一发源地。大约在公元前2500—1500年,也有说法可推至公元前3500年,也出现了哈拉帕文化的城市,城市居民从事农业,但手工业和商业也很发达,城市占地面积大,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城市进入了繁荣期,人口有2万左右,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中国也是世界城市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约在公元前2500—2000年,出现了城市的雏形,在公元前2000—1600年间出现了城市。在美洲公元前300年出现了玛雅人的城市,非洲至少在公元前1世纪也出现了城市。 纵上,公元前3000—1500年,是世界上城市的产生的主要时期。城市产生的原因有人认为是农业活动和商业贸易活动的结果,也有人认为是王权力量的推动。 在公元前1000年以后至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衰亡为止,欧洲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罗马文化,相伴随的是城市的发展。其中铁矿的开采、贸易的发展促成了希腊城市的发展,以雅典和斯巴达为代表,雅典的城市人口超过了40万,其贸易往来远达埃及、南俄罗斯、利比亚、意大利、和法国的南部沿海地区。罗马城市是在希腊文明衰弱后强大的,罗马帝国对外军事征服,使得欧洲内陆伦敦、巴黎、科隆、维也纳在这一时期兴起,罗马帝国在顶峰时人口达80万到100万,占地206平方公里。其城市建设也达到很高的成就,但其帝王却奢侈糜烂。在当时的亚洲内陆地带,波斯帝国十分强盛。 二:中世纪城市的发展 中世纪是罗马帝国的消亡至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欧洲各国的封建社会时期。 传统的观点认为,这一时期是城市文明消失时期,但是,约在11世纪以后,城市在整个欧洲再次出现。 早在公元9世纪初,欧洲形成了一些新的城市中心,巴黎有2.5万,西班牙的科尔瓦多有16万人,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人口更高达30万人。在意大利,罗马有5万人,9世纪时,随着查理曼帝国的建立,城市的生活方式在欧洲复苏,也重新开辟了通过威尼斯、那不勒斯、热那亚的贸易渠道。 10世纪末起,欧洲的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弛,农业生产也开始恢复。农奴、手工业者成批逃离封建邻主的庄园,到便于销售产品的关隘、渡口、交通要道、寺庙附近及罗马旧城等地方去,其聚集地就逐渐成了城市。还要指出的是,一些封建邻主给予前来城市的工匠与商人以永久定居的各种特权和利益,从而保护新兴的商人阶级,使得中世纪的城市形成了富有吸引力的环境。这一时期的城市缘起于军事、政治需要,随着商人阶级的兴起和商业的繁荣,城市中“自治市”出现了,也称“自由城市”、“帝国城市”实际上以城市为中心,辖有周围农村的一种政体。但是,自治市的权力并不能导致实现完全的地方自治,因此,一些自治市结成同盟以保护自己的政治与商业利益。 以城市为单元,结成政治性同盟,以及以城市为中心形成了城市国家、自由城市、帝国城市等政治客体,都说明了城市在地区经济政治结构中的地位,也是欧洲中世纪城市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欧洲城市的发达,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成为日后欧洲文艺复兴和自产阶级革命的重要舞台。 从总体上说,中世纪欧洲城市的人口规模较小。据统计,1400年,仅巴黎的人口达27.5万,步鲁日、威尼斯人口超过10万,伦敦、罗马、那不勒斯、科隆、佛罗伦萨等人口在4万到5万之间。与西欧城市规模相比,当时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中国的北京人口达70万,日本的大阪、东京、京都、埃及的开罗的人口达30万到40万,形式了更高的城市发展水平。 三:工业社会时期的城市化 中世纪末期,即15—17世纪初,资本主义在欧洲一些国家开始发展起来。当时欧洲发生了两件重大的事件,一件是文艺复兴运动,另一件是新航线的开辟。新航线的开辟使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心从意大利转移到北海沿岸的尼德兰、英国等国。在那里逐步兴起了很多的新兴工商业城市。 17世纪后,欧洲开始了现代国家的产生过程,君主制的建立对首都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很快就达到了中世纪从未达到的规模。17世纪初。伦敦、米兰,巴黎的人口达到20万,罗马、里斯本的人口达到10万,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等城市发展也很快。19世纪初,人口20万以上的城市有莫斯科、维也纳、圣彼得堡、里斯本,人口达10万的有华沙、柏林、哥本哈根。巴黎的人口达54.7万,那不勒斯有43万,而伦敦达到86.1万,成为欧洲有史以来继古罗马之后的最大的城市。但是,当时一些工商业城市规模仍较小,如:象利兹、曼彻斯特这样的工业城市人口不足5万。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1.城市的形成,历史上最初形成的城市距今五至六千年之间,主要分布在西亚流域南部、古埃及尼罗河下游三角洲、印度河流域和中国黄河流域等地区;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和历史条件: 1)城市形成的经济基础,在原始社会末期与奴隶社会初期,稳定的区域性的商业生产和商业交易,是城市得以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城市产生的根本内在动力。 (1)第一次社会分工,新石器时代中期——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 (2)第二次社会分工,原始社会瓦解时期——手工业与农业发生分离。 (3)第三次社会分工,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末期——商业从手工业中分离,对城市的历史生成具有“促生”作用。 2)城市产生的历史条件,是城市形成的直接动力。 (1)战争性质的变化,构筑高大厚实的城墙取代以防范野兽或小股复仇者为目的的壕沟,“城”的空间形态得以形成。 (2)对自然地理条件认识的变化,对居住区域的改造,使“城内”文明有了“城外”文明更快的进步,标志着城市萌芽的发生。 (3)部落制度向私有制的变化,产生了部落城堡向“城邦”的过渡。 2.城市的发展——推动城市的发展是多元化的,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古代城市阶段——原始公社解体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时代背景奴隶社会,特征:城市规模小且数量少;城市成为行政、军事、手工业和宗教的中心;城市的政治统治功能突出经济功能弱。2)中世纪城市阶段——公元476年至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时代背景封建社会,特征:城市的范围分布更为广泛;城市成为商品市场和贸易中心,也成为文化中心;城市的功能日趋多样化。 3)近代城市阶段——1640年至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城市的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时期,背景资本主义社会,特征: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张、数量急剧增加;城市成为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力的中心,以及世界贸易和科学技术中心;城市成为社会意识形态剧烈冲突与各类文化汇集的区域;城市也成为各类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最为集中之地。 4)现代城市阶段——三个世界同时并存的时代,特征:——P24(1)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区。 (2)城市成为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的中心。 (3)城市是世界经济联系网的基本结点。 (4)城市空间是区域形态的基本构成。 (5)城市生态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更为重要。第二节城市化一、城市化的概念和衡量指标 1.城市化的概念 1)城市化的内涵,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塞德在《城市化基本理论》中最先使用“城市化”一词。 2)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是一种社会经济变化的过程,既有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活动向城市转型、集中以及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包括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变革进入乡村,以及城市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2.城市化的特点——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世界进入城市化时代,主要特点是: 1)增长迅速而持续,在1800年——1980年世界人口增加了3.5倍,而城市人口增加了35倍。 2)城市化发展主流以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1)19世纪欧洲是世界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国家; (2)英国在1850年成为第一个有一半以上人口居住在城镇的国家。 (3)世界发达地区城市化在1925年前后达到高潮,以后城市化主流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4)195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已经超过同时期发达国家,而且比发达国家以往的最高速度还要快。 (5)1975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开始超过发达国家;但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超过70 %,发展国家则约为30%。 3)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 4)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开始区于下降。 小结:城市化的水平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总的趋势在图形上表示是象一条被拉平的S型曲线。 3.城市化的衡量指标 城市化的衡量指标有单一指标和复合指标:书中都是单一指标。 1)城市化的水平指标,城市化水平指标可以通过城市人口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劳动力构成、城市三类产业的产值构成,以及城市人口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教育水平等方面反映出来。 2)最简明、最容易得到的、可比性最强,也是最常用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公式为:PU=U/P 100% [U——代表城市人口;P代表——总人口] 3)城市化速度指标,包括两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城市文化

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城市文化 一、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古代城市的兴起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朝时期。那时, 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商业交流的频繁,人们开始聚居形成了集市, 逐渐演变成城市。城市的兴起,为经济、政治、文化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二、古代城市的特点与布局 古代城市在规模、建筑风格以及布局等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首先,古代城市常常呈现出蜘蛛网状的格局,主要街道纵横交错,方便市民 的出行与交流。其次,城市内的建筑多样化,有宫殿、庙宇、市场等,展现了社会的阶层结构和文化水平。此外,城市内的城墙是保护城市 安全的主要设施,同时也是城市形象的标志。 三、城市的功能与作用 古代城市在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城 市是商业中心,市集汇集了各地的商品,促进了商品交流和流通,推 动了经济的发展。其次,作为政治中心,城市是国家的执政地,掌握 着政治、军事和文化的权威,对周边地区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城 市也是文化艺术的繁荣地,许多文人墨客聚集在城市中,形成了浓厚 的文化氛围。 四、城市文化的表现形式

中国古代城市文化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首先,城市建筑体现 了华丽和宏伟的艺术风格。例如,故宫、天坛、古城墙等都是中国古 代城市文化的杰作。其次,城市的风俗民情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北京的皇城根下、杭州的西湖边、广州的荔湾古街等地都有独 特的历史文化底蕴。此外,城市中的广场、剧场以及庙会等也是展现 城市文化的重要场所。 五、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影响 古代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影响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传统的城市规划与建筑风格对后来的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 多现代城市仍然保留着古代城市的一些设计理念和建筑风格。其次, 古代城市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 例如,古代城市中的艺术作品,如诗词、书画等,成为了后世文人雅 士追求的典范。 六、城市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保护和传承古代城市文化对于推动中国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应加强城市遗产的保护工作,传承古代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其次,注重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文化因素,以确保城市仍然能够保持 其历史与文化的特点。此外,加强文化教育和传统艺术的普及,培养 更多的人才关注和传承古代城市文化。 总结: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城市文化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经济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保护 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促进中国城市

城市发展与历史变迁

城市发展与历史变迁 城市是现代社会的核心,它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交流的中心。城市的发 展与历史变迁密不可分,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经历。本文将探讨城市发展与历史变迁的关系,从不同角度来剖析这一主题。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从最早的村庄到现在的大都市,城市的变 迁离不开各种因素的影响。首先,地理条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座城市的位置和周围的地理环境对其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沿海城市往往发展成为经济中心,因为它们便于海运和海上贸易。内陆城市则可能因为丰富的资源或战略位置而迅速崛起。其次,经济因素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工业的兴起催生了大城市的出现,工人们涌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城市也因此迅速扩张。农业革命和科技进步也为城市提供了发展机遇,新技术的引入改变了生产方式,人们对城市的需求也随之改变。最后,社会和政治因素也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政治稳定和良好的治理机制可以使城市吸引外部投资和人才,而社会因素如宗教、文化和教育也在城市规模和形态的塑造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历史变迁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每个城市都有着其独特的历史,这些历史上的 事件和决策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一些城市因为其悠久的历史而吸引着游客和学者,如埃及的开罗和意大利的罗马。这些城市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成为了人们研究和探索的对象。然而,有些城市却因为历史的挑战而经历了沧桑。战争、自然灾害和政治动荡都会对城市的形象和经济产生不可忽视的冲击。世界上许多城市都曾历经战争的破坏,如德国的科隆和日本的广岛。这些城市通过努力重建,向世界展示了人类的坚韧和希望。 城市的发展和历史变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见证。城市是知识和智慧的集中地,它们不仅吸引着各个领域的人才,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来推动科技和文化的进步。城市的发展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它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促进了不同群体的

人类历史中的城市发展

人类历史中的城市发展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载体,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人类历史中的城市发展,探讨其起源、进化和重要性。 一、城市的起源 城市的起源可追溯到约6000年前的早期文明时期。当时,人类开始定居并从事农业。由于土地和气候条件的限制,人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了较大的居住点。这些居住点发展成城市,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城市的起源与农业革命密切相关。农业的兴起使得人类不再过着游牧生活,而是在固定的土地上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畜。这种农业生产方式需要人们长时间居住在同一地点,在这个过程中,城市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二、城市的进化 随着农业、科技和社会制度的进步,城市逐渐发展成为繁荣的人口集聚地。城市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也随之增加。以下是城市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1. 古代城市

古代城市最早出现在古代中东地区,如巴比伦、尼尼微等。这些城市是最早的文明中心,拥有发达的农业、贸易和行政制度。它们在政治、宗教和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 中世纪城市 中世纪城市的发展受到封建制度和城市自治权的影响。这期间,欧洲的城市开始兴起,如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法国的巴黎等。这些城市成为商业和文化的中心,对艺术、文学和科学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化 工业革命使城市化进程加速,人们从农村跑到城市寻找工作机会。随着工厂和工业区的兴起,城市规模急剧扩大。伦敦、纽约、东京等城市成为世界主要的商业和金融中心。 三、城市的重要性 城市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多重角色和重要功能。以下是城市的几个重要方面: 1. 经济中心 城市是贸易和商业的中心,吸引着来自不同地区的商贩和顾客。经济活动在城市中得以发展,为社会带来繁荣和增长。 2. 文化中心

中国城市的起源

中国城市的起源 一.城市的出现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就是说,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城市。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中国城市是如何出现的。 1.城市形态的出现 关于中国城市出现的时代,仍是目前学术界有争论的问题。1、原始社会后期的龙山文化,就是中国城市出现的具体时代,因为考古上已经发现了龙山文化的古城,城也就是中国城市的雏形,或早期的城市。2、中国城市出现于原始社会的三次大分工之后,城市是由市直接发展而形成的,市是城市的前身。3、中国最早筑的城,实际上是有围墙的村落,具有真正规模的城市出现于春秋后期,战国时才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中国城市出现的时代应该是西周,因为夏商的都城是否设市,既无文献上的依据,也没有考古上的证明,只有西周的都城丰镐设市,有《周礼·考工记》为证。 2.城市概念的出现 中国城市出现于西周,但在西周的文献中尚未发现有“城市”一词。不难看出,城市兴起在前,概念形成在后,也符合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关于中国城市的概念,出现于战国。《韩非子·爱臣》明确提出了城市的概念,他说:“大臣之禄虽大,不得藉威城市。”由此可见,直到战国后期,才有了城市的概念。 二、中国城市的城址选择 城址是指城市的具体位置和活动的基本空间。在建城以前,都要进行精心的选择,然后才划定区域,规划设计,修筑高大的城墙,圈定为城市的具体位置。被城墙所圈定的范围,就是中国早期城市的城址。 1.城址选择的原则 ①气候气候条件是人类生活、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人们都愿意生活在气候条件优越的地区,即气候温和,冷热得宜,雨量充足,干湿适中。因为城市是人口集中的所在,更需要优越的气候条件。同时,气候温和有利于进行农业生产,可以发展农、林、牧、副、渔业,它们既能为城市的兴起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们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②地形地形主要指城市周围的大地形以及城市内的小地形。所谓大地形就是说,城市的选择要在地形险要的地区中,如依山傍水的地区,要能够充分防御,有利于城市的安全。而且城市要建在平原广阔的地区,平原是中国城市的摇篮,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交通方便,水源丰富,物产丰盈,能为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一切必要条件,同时平坦的地形能最大限度的解决城市用地的问题,使城市得到不断的发展。 ③水源我们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每座城市在选址时都要考虑引水方便这一基本原则。水既有利于生活生产,同时能够为城市提供便捷的交通。 ④水陆交通便利城市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城址选择必须考虑水陆交通条件,即交通方便。城市不是一个孤立的点,而是涉及到一个广大的面,交通方便就必然成为城市兴起、发展的支柱和杠杆。同时城市要有广阔的腹地,才能够提供充足的生活必须品。中国早期的城市均选址于水陆交通干线上,就是为了就近解决供养问题。 2.城址的转移

迪拜的崛起与发展

迪拜的崛起与发展 迪拜,这座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城市,近几十年来以其惊人的崛起和迅猛的发展而广为人知。从一个沙漠小镇到国际大都市,迪拜的成功史令世人瞩目。本文将探讨迪拜的崛起与发展,以及其背后的主要因素。 一、地理优势与旅游业的兴起 迪拜地理上的优势对其崛起起到了关键作用。迪拜位处海湾地区,交通便利,且拥有丰富的沙滩资源和温暖的气候。这些优势吸引了大批旅游者前来,使得旅游业成为迪拜经济的重要支柱。 在过去几十年中,迪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迪拜塔、环球影城、水下餐厅等世界级的旅游景点相继建成,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此外,迪拜还举办了一系列的国际活动和展览,如迪拜国际博览会、迪拜马拉松等,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旅游机会和经济收入。 二、房地产与金融业的腾飞 迪拜的崛起与发展与其房地产和金融业的腾飞密不可分。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迪拜以其独特的法规和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国际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推出,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增长。 迪拜也以其大胆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项目而闻名于世。人造岛屿、奢华的酒店、超高楼,这些标志性的建筑在迪拜的城市天际线上举世瞩

目。房地产业的繁荣使得迪拜逐渐成为全球富人的避税天堂和投资热点。 三、外国投资与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为了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和促进贸易发展,迪拜设立了自由贸易区。迪拜以其便利的商业政策和免税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企业和投资者。这些自由贸易区为企业提供了简化的注册程序和优惠的税收政策,为 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迪拜还积极开展经济多元化的措施。除了房地产和金融业之外,迪拜还发展了制造业、物流和航运业。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迪拜 的经济获得了更好的平衡和稳定。 四、文化多元与社会发展 迪拜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文化多元城市。各国的人们在这里和平相处,共同创造了独特而多样化的文化氛围。通过文化艺术节、国际展览和 庆典等活动,迪拜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迪拜还注重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在过去几十年中,城市改善了基 础设施建设、医疗系统和教育体系,并加强了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这些举措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并为城市的繁荣和稳定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 总结: 迪拜的崛起与发展离不开地理优势、旅游业的兴起、房地产和金融 业的腾飞、外国投资与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以及文化多元和社会发展等

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在欧洲历史上,中世纪是一个非常特殊和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欧洲经历 了许多重要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变革。其中之一就是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在中世纪的欧洲,城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它成为了欧洲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 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城市化的需要。在中世纪,欧洲的人口不断增长,农业生产也不断发展。这些因素导致了城市化的需求增加。与此同时,欧洲的商业和手工业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这也是城市兴起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中世纪初期,城市是一种相对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在那个时期,大部分的人 都生活在乡村地区,而城市只是少数人生活的地方。也就是说,城市在这个时期还不是很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然而,在中世纪的后期,城市变得越来越重要,它成为了欧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城市的发展也带来了经济上的变革。在中世纪欧洲,城市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中产生了大量的商品和服务,这些商品和服务被贸易商和手工艺人带到了其他地方进行贸易交换。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也变得更加繁荣和富裕。 城市的兴起还带来了社会和文化上的变化。在中世纪欧洲,城市成为了文化和 知识交流的中心。城市中有许多的学校和大学,这些学校和大学成为了知识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在城市中,人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文化,这也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也带来了政治上的变化。在中世纪欧洲,城市成为了政治权 力的中心。城市中的政治权力逐渐发展,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组织形式。这种政治组织形式被称为“市民国家”,它与封建制度不同,是一种新的政治组织形式。市民国家的政治权力在城市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它推动了欧洲政治的进一步发展。

城市发展的历程

城市发展的历程 城市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在古代,人们聚集在一起形成村落和城市,通常是因为农业、贸易、政治或宗教的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的发展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 在古代的城市,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相对简单。城市规模较小,居民通常依靠农业为生,土地和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城墙、街道和公共建筑是古代城市的特点,而中央广场是人们聚集、交流的社交中心。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城市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工业化的兴起导致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如铁路、运河和市政供水系统,使城市更加现代化、便利。 城市规划也成为城市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规划师开始思考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建设功能性的城市。例如,在19世纪,哈尔斯顿计划在伦敦启动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先河,提出了改善公共卫生、增加绿地和开辟新街道的建议。 20世纪见证了城市发展的新篇章。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城市规模继续扩大,新兴的城市问题也逐渐浮现。城市拥堵、环境污染和贫困问题变得突出,城市规划师和政府开始思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 今天,城市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科技的进步和创新

正在影响着城市的面貌。智能城市的概念涌现,通过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城市得以更加高效地管理和运营。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导向,致力于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 总体而言,城市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变化和演进的过程。从古代村落到现代城市,城市的发展经历了农业、工业和技术革命的推动。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发展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不断寻求更加宜居、可持续和智能化的发展路径。

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城市作为人类居住和生活的重要形式,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城市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城市的兴起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农耕社会向城市化社会的过渡。在城市中,人们不再依赖农业生产为生,而是转向以商业、手工业和服务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城市的兴起推动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城市的兴起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汇聚了各种文化资源和人才,成为了艺术、文学、科学、哲学等领域的重要中心。城市中的文化交流和碰撞,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城市的兴起也推动了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在城市中,人们的交往更加频繁,社会关系更加复杂。城市的兴起催生了新的社会阶层,如商人、手工业者和知识分子等,他们的出现和崛起对传统社会秩序提出了挑战。这促使了政治和社会制度的改革,为现代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城市的兴起对科技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城市中的人们更容易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城市中的大规模生产和交流也促

进了科技的进步。城市的兴起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更多的科技成果和技术手段,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 城市的兴起还对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城市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成为了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城市的兴起迫使人们思考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和推广。 城市兴起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农耕社会向城市化社会的过渡,推动了经济、文化、政治、科技和环境的发展。城市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塑造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未来,城市化进程将继续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城市化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以确保城市的兴起能够造福人类并且在历史上留下更加积极的意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