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任务书

2019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任务书

2019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任务书
2019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任务书

一、按分拣设备部件组装图(见附页,图号为001)及其要求和说明,在铝合金工作台上组装××生产线分拣设备。

二、请你仔细阅读××生产线分拣设备的有关说明,然后根据你对设备及其工作过程的理解,在赛场提供的图纸(见附页,图号为003)上,画出××生产线分拣设备的电气原理图,并在标题栏的“设计”和“制图”行填写自己的工位号。

三、根据你画出的电气原理图,连接××生产线分拣设备的电路。电路的导线必须放入线槽,凡是你连接的导线,必须套上写有编号的编号管。

××生产线分拣设备

××生产线分拣设备各部分的名称如图1所示;气动机械手各部分的名称如图2所示。图1中的4个传感器请根据生产任务的要求选择它们的类型和调整其参数。

图1

一、部件的初始位置

启动前,设备的运动部件必须在规定的位置,这些位置称作原始位置(称

为原位)。有关部件的初始位置是:

机械手的悬臂靠在右限止位置,手臂气缸的活塞杆缩回,手指松开。

位置A、B、C的气缸活塞杆缩回。

处理盘、皮带输送机的拖动电动机不转动。

初次上电时,若上述部件在初始位置,指示灯HL1常亮,表示系统准备好,等待设备启动。若上述部件不在初始位置,HL1以亮2s灭1 s方式闪亮,按SB4后系统应自动执行复位操作进行复位。

二、设备的正常工作

工作方式一用于对工件进行组合,工作方式二用于对工件进行快速下料并进行分拣。两个方式间的转换由转换开关SA1来设定,SA1打在左边的时候为工作方式一,SA1打在右边为工作方式二。

工作方式一:

1. 启动

系统准备好后按下启动按钮SB5,设备启动。HL1熄灭,指示灯HL2长亮。

2. 工作

当元件从进料口放上皮带输送机时,皮带输送机按由位置A向位置C的方向运行。此时拖动皮带输送机的三相交流电动机的运行频率为20Hz,当前一个工件即将到达A位置时蜂鸣器响一下,表示可以往下料孔放下一个工件。要求往出料斜槽I放两个金属、一个黑色、一个白色,但要求第一个和第四个是金属4,1,2,4。出料斜槽II放两个白色、一个黑色,且白色必须是连续放入2,2,1;;1,2,2。两个槽的优先的优先级别是先1槽后2槽,前两个槽都不能放入的工件放入第3槽。工作过程传送带始终只有一个转速和方向(20HZ),且推工件时皮带停止。

3. 停止:按下停止按钮SB6,蜂鸣器一直鸣叫并禁止往传送带上放工件,系统处理完传送带上的工件后各部件回到初始状态后停止。

工作方式二:

1. 启动

系统准备好后,按下启动按钮SB5,HL1熄灭,HL2闪亮,HL3长亮。当落料料口检测到有料时,电动机以25Hz的频率运行,指示灯HL3以每秒3次的频率闪烁,提示不能下料。1.5秒后(传送带停止时不计时)指示灯HL3长亮,提示可以下料。当工件到达指定位置时停止,并由该位置气缸推出把工件送入对应的料槽。

若是金属元件,则前3个金属送达位置A,由位置A的气缸活塞杆伸出将金属元件推进出料斜槽Ⅰ,d1=4,c1=0,=1,=2,然后气缸活塞杆自动缩回复位。从第四个开始的金属送至位置D,d1=4,c1=3,并由机械手夹送至转盘,工件掉入转盘后转盘直流电机转动2秒,将工件拨离原来位置。

若是白色元件,则送达位置C,由位置C的气缸活塞杆伸出将白色元件推进出料斜槽III,d1=2,xc,然后气缸活塞杆自动缩回复位

若是黑色元件,则送达位置B,由位置B的气缸活塞杆伸出将黑色元件推进出料斜槽II,d1=1,xb然后气缸活塞杆自动缩回复位

2、停止

皮带启动后连续工作,只有按下停止按钮SB6并完成传送带上所有的工件,设备回到原位后才停止。停止后若没有转换工作方式,则下次启动系统继续运行。

三、设备的非正常工作

两种种方式只有在设备处于停止状态时才可以转换,且转换后所有数据清除若在运行过程中转换工作方式,视为无效且指示灯HL1、HL2、HL3一起亮提示出错,若2秒内转回到刚才的工作方式时指示灯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若2秒内没有转回到之前的工作方式,则系统暂停,蜂鸣器报警,转回到刚才的工作方式后,按启动按钮系统恢复到之前的工作方式继续运行,蜂鸣器停止鸣叫。

附图1, 设备安装图

请严格按照图纸安装,所有尺寸不计台面塑料端盖。误差不能超过1mm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装与调试》教学大纲教学内容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装与调试》教学大 纲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装与调试》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概况 1、课程名称: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装与调试 2、课程性质:必修课 3、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4、总课时:114学时 5、学分数:7学分 6、开设学期: 二、教学对象 1、本课程适用的对象:机电一体化专业(专科) 2、要求的预备知识:《电子技术》《机械技术》《单片机及接口》 三、本课程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装与调试》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其目的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利用机械技术、微机控制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构造最佳的系统。同时,能够使学生了解与熟悉一些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为培养具有调试、使用和维修等技能的电气自动化人才而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针对当前我国工业领域的转型与升级,体现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装与调试》广西教育出版社

五、教学进度安排方案 1、教学进度安排汇总表 2、各项目教学目的要求及内容要点 项目一皮带输送机的安装与调整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皮带输送机的基本结构 2、学会皮带输送机的安装 二、本章重点和难点: 1、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安装 本章讲授的内容: 1.1任务一拆装皮带输送机机架 1.2任务二安装皮带输送机 项目二皮带输送机的调速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会如何用变频器来实现皮带输送机按不同的速度运行 2、学会如何用PLC来实现皮带输送机按不同的速度运行 二、本章重点和难点: 1、变频器的接线和使用 2、PLC电气控制的原理 三、本章讲授的内容: 任务一调试手动调速的皮带输送机 任务二调试自动调速的皮带输送机 项目三工件的识别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顶岗实习任务书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顶岗实习任务书 一、实习目的 通过到具体的工作岗位顶岗(毕业)实习,进一步实践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亲身体验工作,增长社会知识,增长职业能力,为毕业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进行全方位的锻炼。二、实习内容 1.了解所在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职责,熟悉岗位的工作内容; 2.了解所在岗位与其他岗位的关系,体会沟通、协作的意义; 3.学习各种操作技能与知识,在电气安装、设备维修及其他方面积累实践经验; 4.体验与工友之间、与上下级领导之间的协作、服从关系,积累社会经验; 5.了解所在企业的生产过程,研究生产过程对自动化控制的要求; 6.了解企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情况,剖析具体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原理; 7.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及管理模式,理解各种管理制度的意义; 8.了解企业文化,研究企业文化的内涵; 9.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观察、分析生产现场的技术问题; 10.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树立安全操作意识。 三、实习要求 1.自觉遵守国家的法令、法规,遵守所在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听从指挥,以良好的状态和饱满的热情投入顶岗实习; 2.学生到岗实习2周以内,必须及时与校内指导教师取得联系,指导教师将根据学生所在岗位工作情况,提出实习的具体要求; 3.按照企业考勤制度进行考核。因病、因事请假必须取得岗位领导的同意,并记录反馈到系部; 4.要虚心向所在企业岗位的工友学习,与所在岗位的工友搞好团结,积极参加所在企业组织的各项活动; 5.每周通过电子邮件或其它书面形式向指导教师进行实习汇报,以便教师及时指导; 6.要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做好每周记录,完成实习要求,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习总结报告。

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试题库

2014秋学期《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期考试题 2014年秋学期期考试卷 科目:《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出题教师: 使用班级: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分) 1.滚珠丝杠副的传动效率高达以上,为滑动丝杠副的() A.6倍B.倍C.3~4倍D.10~20倍 2.滚动直线导轨副的承载能力是平面滚道形式的() A.23倍B.13倍C.4倍D.33倍 3.常将多轴驱动系统的惯性载荷折算成等效的单轴系统,并使折算后的单轴系统与折算前的多轴系统保持() A.动力性能不变 B.运动性能不变 C.静力性能不变 D.稳态性能不变 4.启动或反向时,系统的输入运动与输出运动之间的差值就是系统的() A.负载动量 B.机械能量 C.失动能 D.失动量 5.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随传动级数( ) A.增加而减小 B.增加而增加 C.减小而减小 D. 变化而不变 6.在设计滚珠丝杠副时所要求的硬度HRC() A.越小其硬度系数就越小 B.越大其硬度系数就越小 C.越大其硬度系数就越大 D.大小与其硬度系数无关 7.滚珠丝杆螺母副结构有两类:内循环反向器式和() A.外循环插管式 B.外循环反向器式 C.内、外双循环 D.内循环插管 式 8就滚珠丝杠副压杆稳定性和临界转速比较,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结构形式() A.比一端固定一端游动的低 B.比一端固定一端游动的高 C.与一端固定一端游动相等 D.为最高 9.对步进电动机进给系统中齿轮传动装置进行传动比分配的原则是()

A.最大负载惯量原则 B.最小负载惯量原则 C.最大负载转矩原则 D.最小负载转矩原则 10.据齿轮系传动比最佳分配条件,简化的最佳速比分配关系为( ) A.2 2 12i i = B. 2 212i i = C. 2 12i i = D. 2 1 2i i = 11.偏心轴套调整法是采用偏心轴套的旋转来改变( ) A.两齿轮轴向位移量以消除齿侧间隙 B.齿轮之间的中心距以消除齿侧间隙 C.两齿轮相对旋转的角位移消除间隙 D.两薄片齿轮之间垫片厚度以消除间隙 12.滚动摩擦系数几乎与运动速度无关,其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之差( ) A.极大 B.极小 C.为零 D.为无穷大 13.在开环步进电机-丝杠系统中,传动比大小与系统步进电机的( ) A.转动角有关 B.步距角有关 C.失调角有关 D.控制角有关 14.滚珠丝杠螺母副结构类型有两类:外循环插管式和( ) A.内循环插管式 B.外循环反向器式 C.内、外双循环 D.内循环 反向器式 15.齿轮传动机构采取消隙措施,可以消除齿侧间隙及其造成的( ) A.换向误差 B.换向死区 C.换向冲击 D.换向阻力 16.滚珠丝杠副可以将直线运动变为( ) A.旋转运动 B.直线运动 C.螺旋运动 D.正弦运动 17.工作机械的负载特性是工作机械在运行过程中( ) A.运行阻力与转速的关系 B.运动质量与转速的关系 C.功率与转速的关系 D.运动惯性与转速的关系 18.负载转动惯量由执行部件以及上面装的夹具、工件或刀具、滚珠丝杠、联轴器等直线和旋转运动部件的质量或惯量折合到( ) A.齿轮轴上的惯量组成 B.输出轴上的惯量组成 C.电动机轴上的惯量组成 D.丝杠轴上的惯量组成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试题_1答案

习题一答案 1-1、什么是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应用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及系统总体技术等群体技术,在高质量、高精度、高可靠性、低能耗意义上实现多种技术功能复合的最佳功能价值的系统工程技术。 1-2、什么是机电一体化的变参数设计? 在设计方案和结构原理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部分结构尺寸和性能参数,使之适用范围发生变化的设计方式。例如,同一种产品不同规格型号的相同设计。 1-3、机电一体化技术与传统机电技术的区别。 传统机电技术的操作控制主要以电磁学原理的各种电器来实现,如继电器、接触器等,在设计中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彼此间的内在联系。机械本体和电气驱动界限分明,整个装置是刚性的,不涉及软件和计算机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以计算机为控制中心,在设计过程中强调机械部件和电器部件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整个装置在计算机控制下具有一定的智能性。 1-4、试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组成及相关关系。 机电一体化系统是多学科技术的综合应用,是技术密集型的系统工程。其技术组成包括:机械技术、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系统总体技术等。现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甚至还包含了光、声、化学、生物等技术等应用。 1-5、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含哪些几个基本要素? 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机械本体、动力与驱动部分、执行机构、传感测试部分、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我们将这些部分归纳为:结构组成要素、动力组成要素、运动组成要素、感知组成要素、智能组成要素;这些组成要素内部及其之间,形成通过接口耦合来实现运动传递、信息控制、能量转换等有机融合的一个完整系统。 1-6、试简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方法。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一直要坚持贯彻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系统思维方法,要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各个组成要素间的有机联系,从而确定系统各环节的设计方法,并用自动控制理论的相关手段,进行系统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分析,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优化设计。1-7、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开发的类型。

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试题.doc

1 图1 机械手 处理盘 输送机传感器进料口 光纤 传感器电感 传感器出料 斜槽Ⅰ出料 斜槽Ⅱ出料 斜槽Ⅲ A B C D 电磁阀组 三相交流 4h内,按要求完成下电动机气源组件请你在

列工作任务 一、按分拣设备部件组装图(见附页,图号为001)及其要求和说明,在铝合金工作台上组装××生产线分拣设备。 二、按分拣设备气动系统图(见附页,图号为002)及其要求和说明,连接××生产线分拣设备的气路。 三、请你仔细阅读××生产线分拣设备的有关说明,然后根据你对设备及其工作过程的理解,在赛场提供的图纸(见附页,图号为003)上,画出××生产线分拣设备的电气原理图,并在标题栏的“设计”和“制图”行填写自己的工位号。 四、根据你画出的电气原理图,连接××生产线分拣设备的电路。电路的导线必须放入线槽,凡是你连接的导线,必须套上写有编号的编号管。 五、请你正确理解设备的正常工作过程和故障状态的处理方式,编写××生产线分拣设备的PLC控制程序和设置变频器的参数。 六、请你调整传感器和位置或灵敏度,调整机械零件的位置,完成××生产线分拣设备的整体调试,使该设备能正常工作,完成物件的加工、分拣和组合。 ××生产线分拣设备 ××生产线分拣设备各部分的名称如图1所示;气动机械手各部分的名称如图2所示。 ××生产线生产金属圆柱形和塑料圆柱形两种元件,该生产线的分拣设

备的任务是将金属元件、白色塑料元件和黑色塑料元件进行加工和分拣、组合。 2 一、部件的初始位置 启动前,设备的运动部件必须在规定的位置,这些位置称作初始位置。有关部件的初始位置是: 机械手的悬臂靠在右限止位置,手臂气缸的活塞杆缩回,手指松开。 位置A、B、C的气缸活塞杆缩回。 处理盘、皮带输送机的拖动电动机不转动。 上述部件在初始位置时,指示灯HL1以亮1 s灭2 s方式闪亮。只有上述部件在初始位置时,设备才能启动。若上述部件不在初始位置,指示灯HL1不亮,请自行选择一种复位方式进行复位。 二、设备的正常工作 接通设备的工作电源,工作台上的红色警示灯闪亮,指示电源正常。 1. 启动 按下启动按钮SB5,设备启动。皮带输送机按由位置A向位置D的方向高速运行,拖动皮带输送机的三相交流电动机的运行频率为35 Hz。指示灯HL1由闪亮变为长亮。 2. 工作 按下启动按钮后,当元件从进料口放上皮带输送机时,皮带输送机由高速运行变为中速运行,此时拖动皮带输送机的三相交流电动机的运行频率为25 Hz。皮带输送机上的元件到达位置C时停止3 s进行加工。

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任务书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赛项 样题 ××智能生产设备 组装与调试 工 作 任 务 书 中国.山东.潍坊 工作任务与要求 一、按《××智能生产设备组装图》(图号01)组装智能生产设备,并实现该设备的生产功能。 二、按《××智能生产设备电气原理图》(图号02)连接××智能生产设备的控制电路,你连接的电路应符合工艺规范要求。

三、按《××智能生产设备气动系统图》(图号03)安装气动系统的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连接气路,调节气动系统的工作压力、执行元件的进气量。使气动系统能按要求实现功能,气路的布局、走向、绑扎应符合工艺规范要求。 四、请你正确理解××智能生产设备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要求、意外情况的处理等,制作触摸屏的界面,编写××智能生产设备的PLC 控制程序和设置变频器的参数。 注意:在使用计算机编写程序时,请你随时在计算机E盘保存已编好的程序,保存文件名为工位号加A(如03号工位文件名为“03A”)。 五、请你安装、调整传感器的位置和灵敏度,调整机械部件的位置,完成××智能生产设备的整机调试,使××智能生产设备能按照要求完成生产任务。 六、请你填写组装与调试记录中的有关内容。 注意! 本次组装与调试的××智能生产设备,用触摸屏控制。 你可以同时使用触摸屏和按钮模块上按钮、开关控制,但没有加分。 你也可以单独使用按钮模块上的按钮、开关控制。这时,你需要在《××智能生产设备电气原理图》上画出增加的电路,但原电路不能改动。单独使用按钮模块上的按钮、开关控制不能得触摸屏的相关分。 ××智能生产设备说明

××智能生产设备有按照顾客的需求,完成产品原料配置,加工成型与检测,产品分拣包装,记录产品信息等功能。是一种多品种、小批量的智能生产设备,该设备各部件名称及其安装位置如图1所示。 ××智能生产设备上电,若设备的气动机械手在B料台/废品仓上方且手爪张开,各推送气缸的活塞杆在缩回位置,加工装置/成品仓、带输送机的电动机停止的初始位置,则触摸屏显示首页如图2所示。若××智能生产设备的相关部件不在初始位置,则需手动复位,复位后出现触摸屏首页。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在传统的机电产品更新换代和新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研制开发领域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目的在于培养学员对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能力,另外还包括:1)通过课程设计,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本知识。 2)掌握元部件的正确选择方法和特性参数的实验方法。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硬件一般由机械主体部分、传感器、信息处理、计算机及电路部分和执行元件等构成,其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基本上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微型计算机(包括单片机、PLC机)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 主要考虑计算机的选择与构成电路的选用、接口电路、软件编制。 2)选用驱动控制电路,对执行机构进行控制主要考虑电动机的选择及驱动力矩的计算及控制电动机电路的设计。 3)执行机构的设计弄清机构或机械执行的主要功能(如传递运动、动力、位置控制、微调、精密定位或高速运转等),进行力(力矩)、负载转矩、惯性(转动惯量)、加(减)速控制和误差计算。提出装配图和零件加工图。提出电动机和计算机控制要求。 4)采用传感器进行反馈控制或作为测量敏感部位。 5)学会使用手册和图表资料。 课程设计题目1:交通信号灯模拟控制系统的设计 设计任务要求: 设计一个十字路口的红、绿、黄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具体要求如下: 1.用红、绿、黄三色发光二极管做信号灯,只考虑一条道路相对的两个方向,每个方向有红、绿、黄三个灯、红灯亮禁止通行,绿灯亮允许通行,每隔30秒红绿黄灯交替变化。在每次由绿灯变成红灯亮或者由红灯亮变成绿灯亮的交替变化转换时间要求黄灯闪烁5秒,给行驶中的车辆有时间停靠到禁行线之外。 2.能实现正常的计时显示功能。用倒计时方法显示红灯、绿灯、黄灯还需亮的时间。 3.能实现控制器总清零功能。按下其功能键后,系统实现总清零,计数器由

2018年中职组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赛项样题

附件1: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作任务书样题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赛项××智能车间××单元搭建 工 作 任 务 书 2017.09

一、工作任务与要求 1. 按《××智能车间××单元设备立柱组装图》(图号00)组装各立柱,按《××智能车间××单元设备组装图》(图号01)组装皮带输送机及其他机械构件,并实现该设备的生产功能。 2. 按《××智能车间××单元设备电气原理图》(图号02)连接××智能车间××单元设备的控制电路,你连接的电路应符合工艺规范要求。 3. 按《××智能车间××单元设备通信拓扑图》(图号03)连接××智能车间××单元设备的网络并根据通信协议设置通信参数,你连接的网络应通信稳定且符合工艺规范要求。 4. 按《××智能车间××单元设备气动系统图》(图号04)安装气动系统的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连接气路,调节气动系统的工作压力、执行元件的进气量。使气动系统能按要求实现功能,气路的布局、走向、绑扎应符合工艺规范要求。 5. 请你参考××智能制造系统说明,正确理解××智能车间××单元设备的生产过程和控制要求、意外情况的处理等,制作触摸屏的界面,编写××智能车间××单元设备的PLC控制程序和设置变频器的参数。 注意:在使用计算机编写程序时,请你随时在计算机E盘保存已编好的程序,保存文件名为工位号加A(如03号工位文件名为“03A”)。 6. 请你安装、调整传感器的位置和灵敏度,调整机械部件的位置,完成××智能车间××单元设备的整机调试,使××智能车间××单元设备能按提交的订单及要求完成配料、加工和送到指定的产品领取口。 7. 根据要求正确使用RFID读写器:现场提供两个电子标签(一个有数据标签和一个空白标签),使用RFID读写器将有数据的标签信息读出并填写到记录表相应的位置;使用RFID读写器将现场提供

机电一体化典型实例

. 8 机电一体化系统典型实例 8.1 机器人 8.1.1 概述 机器人是能够自动识别对象或其动作,根据识别,自动决定应采取动作的自动化装置。 它能模拟人的手、臂的部分动作,实现抓取、搬运工件或操纵工具等。它综合了精密机械技 术、微电子技术、检测传感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领域的最新成果,是具有发展前途的机电 一体化典型产品。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会越来越广,将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如不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机器人,就不具备进行国际竞争所必需的 工业基础。 机器人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代机器人为示教再现型机器人,为了让机器人 完成某项作业,首先由操作者将完成该作业所需的各种知识(如运动轨迹、作业条件、作业 顺序、作业时间等)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对机器人进行示教,机器人将这些知识记忆下 来,然后根据再现指令,在一定的精度围,忠实地重复再现各种被示教的动作。第二代机器 人通常是指具有某种智能(如触觉、力觉、视觉等)的机器人,即由传感器得到的触觉、听 觉、视觉等信息经计算机处理后,控制机器人完成相应的操作。第三代机器人通常是指具有 高级智能的机器人,其特点是具有自学习和逻辑判断能力,可以通过各类传感器获取信息, 经过思考做出决策,以完成更复杂的操作。 一般认为机器人具备以下要素:思维系统(相当于脑),工作系统(相当于手),移动系 统(相当于脚),非接触传感器(相当于耳、鼻、目)和接触传感器(相当于皮肤)(图8-1)。 如果对机器人的能力评价标准与对生物能力的评价标准一样,即从智能、机能和物理能三个 方面进行评价,机器人能力与生物能力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图8-2是以智能度、机能度和物 理能度三座标表示的“生物空间”,这里,机能度是指变通性或通用性以及空间占有性等;物 理能度包括力、速度、连续运行能力、均一性、可靠性等;智能度则指感觉、知觉、记忆、 运算逻辑、学习、鉴定、综合判断等。把这些概括起来可以说,机器人是具有生物空间三座 标的三元机械。某些工程机械有移动性,占有空间不固定性,因而是二元机械。计算机等信 息处理机,除物理能之外,还有若干智能,因而也属于二元机械。而一般机械都只有物理能, 所以都是一元机械。 8.1.2 机器人的组成及基本机能 信息处理机 图8-2生物空间 图8-1机器人三要素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朱红萍 二零一五年十一月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二、设计题目及参数 三、设计内容 四、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五、心得体会 六、参考文献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机械、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知识,独立进行一次机电结合的设计训练,主要目的是: 1)学习机电一体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拟定、分析与比较的方法。 2)通过对机械系统的设计,掌握几种典型传动元件与导向元件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方法与选用原则。如齿轮/同步带减速装置、蜗杆副、滚珠丝杠螺母副、直线滚动导轨副等。 3)通过对进给伺服系统的设计,掌握常用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计算选择方法与控制驱动方式,学会选用典型的位移/速度传感器;如交流、步进伺服进给系统,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直线光栅等。 4)通过对控制系统的设计,掌握一些典型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控制软件的设计思路;如控制系统选用原则、CPU 选择、存储器扩展、I/O 接口扩展、A/D 与D/A 配置、键盘与显示电路设计等,以及控制系统的管理软件、伺服电动机的控制软件等。 5)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并初步树立“系统设计”的思想。 6)锻炼提高学生应用手册和标准、查阅文献资料以及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二、设计题目及参数 题目一:自拟题目 课程设计具体内容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情况,如企业有相关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将机械部分+控制部分完整的通过说明书的形式展示。(可适当加分) 题目二:X-Y 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 如果单位没有合适的内容则可设计——X-Y 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参照书本P185) 设计任务:设计一种供立式数控铣床使用的X-Y 数控工作台,主要参数如下, 1)立式铣刀最大直径mm d 15=; 2)立铣刀齿数3=z ; 3)最大铣削宽度mm a e 15=; 4)最大背吃刀量mm a p 8=; 5)加工材料为碳素钢或有色金属;

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学习资料

2017年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赛项 比赛规程 一、比赛内容 参赛工作组根据赛场提供的有关资料和工作任务书,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一)按组装图及要求组装设备部件和机电一体化设备; (二)按工作任务书分配的PLC输入输出端子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工作要求画出电气控制原理图并连接电路; (三)按气动系统图连接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气路; (四)根据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工作要求编写PLC控制程序和设置变频器参数; (五)制作触摸屏组态界面,设置通信参数,实现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监控; (六)对任务书拟定的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调试,达到任务书规定的工作要求和技术要求; (七)书面解答与上述实际操作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 二、比赛时间 比赛时长240分钟。

三、参赛方式 本赛项为团体赛,只设团体奖,每个参赛队(组)由2名选手组成,共同完成所有比赛任务。 四、赛场提供设备和器材 (一)主要设备 赛场提供YL-235A型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该装置使用的元件和部件如下表所示:

(二)器材 1、连接电路的导线:四芯护套线,规格0.75mm2; 2、异型管:用于导线连接端子编号的异型管,规格1.0 mm2; 3、连接气路的气管规格:规格4Χ2.5mm和4Χ6mm; 4、绑扎导线和气管的尼龙扎带; 5、塑料线槽(装入导线用),规格40mm×50mm。 五、选手自带工具 (一)连接电路的工具:螺丝刀(不得使用电动螺丝刀)、剥线钳、电工钳、尖咀钳等; (二)电路和元件检查工具:万用表; (三)机械设备安装工具:活动扳手,内、外六角扳手(不得使用电动扳手),钢直尺、高度尺,水平尺,角度尺等; (四)试题作答工具:圆珠笔或签字笔(禁止使用红色圆珠笔和签字笔)、HB和B型铅笔、三角尺(禁止带丁字尺)等; 六、选手自备模块 本次比赛要求每组选手必须且只允许自带以下模块:

机电顶岗实习任务书

2013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任务书 顶岗实习是本专业最后一门课程,也是一门核心专业技术课程。依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009版及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及顶岗实习课程标准要求,本次2013届顶岗实习从2012 年11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具体任务安排如下: 一、顶岗实习目的与任务 学生通过到企业进行专业相关的岗位工作和学习,进一步了解企业实际,熟悉企业环境,学习企业文化,体验机电设备操作员、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员、机电设备维护维修及售后服务等岗位工作,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使学生受到专业技术方面的综合训练,理解机电设备的工作原理,学会利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及操作工作,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具备实践操作技能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得到劳动纪律、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教育等全面教育。养成诚信、敬业、科学、严谨和工作态度和安全、质量、效率及环保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实现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转变。 现就本次学生顶岗实习所面向不同岗位的任务布置如下: 1.本次顶岗实习学生主要面向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主要工作岗位为在总装、焊装、涂装车间进行自动生产线操作。 (1)熟悉所在岗位的工艺过程,如***车型的总装工艺过程、***车的焊接工艺过程或***车型的涂装工艺过程。 (2)熟悉做面向的机电设备即自动生产线(总装线、焊装线、涂装线)的使用及结构。 (3)逐步了解自动生产线的故障诊断及维修。 2.在其他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主要针对所面向的机电设备(通用机床、数控机床、其他设备等),掌握工作流程,熟悉设备的使用,逐渐了解设备的故障针对及维修,为日后的工作打好实践基础。 二、顶岗实习内容及要求 全面了解和熟悉岗位实践,接受单位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业务,明确所承担的具体工作及其主要内容;尽快进入角色,并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认真完成岗位实习接受单位交给的各项任务;进一步提高机电设备操作、机电设备装调、机电设备维护维修能力;培养从事相关业务工作的良好素质。 具体要求如下: 1.主动与校内指导教师保持联系,保持通讯工具的畅通; 2.强化职业道德意识,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实习生和文明礼貌的员

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国赛任务书任务书

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国赛任务书任务书

————————————————————————————————作者:————————————————————————————————日期:

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电工电子赛项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 工 作 任 务 书 中职组电工电子技术技能比赛专家组 中国·天津 2012·6

一、工作任务与要求 一、按《取料平台组装图》(附页1图号01)组装自动领料装置的取料平台。 二、按《自动领料装置部件组装图》(附页2图号02)组装自动领料装置,并满足图纸提出的技术要求。 三、按《自动领料装置气动系统图》(附页3图号03)连接自动领料装置的气路,并满足图纸提出的技术要求。 四、根据如表1所示的PLC输入输出端子(I/O)分配,在赛场提供的图纸(附页4图号04)上画出自动领料装置电气原理图并连接电路。你画的电气原理图和连接的电路应符合下列要求: 表1 PLC输入输出端子(I/O)分配表 输入端子 功能说明输出端子 功能说明 三菱PLC 西门子 PLC 松下 PLC 三菱 PLC 西门子 PLC 松下 PLC X0 I0.0 X0 装置模式选择SA1 Y0 Q0.0 YA 蜂鸣器 X1 I0.1 X1 组装调试启动按钮SB5 Y1 Q0.1 YB 旋转气缸左转 X2 I0.2 X2 调试内容选择按钮SB1 Y2 Q0.2 YC 旋转气缸右转 X3 I0.3 X3 调试内容选择按钮SB2 Y3 Q0.3 YD 悬臂伸出 X4 I0.4 X4 调试内容选择按钮SB3 Y4 Q0.4 Y0 悬臂缩回 X5 I0.5 X5 取料平台A电感传感器Y5 Q0.5 Y1 手臂上升 X6 I0.6 X6 取料平台A光电传感器Y6 Q0.6 Y2 手臂下降 X7 I0.7 X7 进料口光电传感器Y7 Q0.7 Y3 手爪合拢 X10 I1.0 X8 领料口一光纤传感器Y10 Q1.0 Y4 手爪张开 X11 I1.1 X9 领料口一气缸伸出到位检测Y11 Q1.1 Y5 领料口一气缸活塞杆伸出X12 I1.2 XA 领料口一气缸缩回到位检测Y12 Q1.2 Y6 领料口二气缸活塞杆伸出X13 I1.3 XB 领料口二光纤传感器Y13 Q1.3 Y7 X14 I1.4 XC 领料口二气缸伸出到位检测Y14 Q1.4 Y8 X15 I1.5 XD 领料口二气缸缩回到位检测Y15 Q1.5 Y9 X16 I1.6 XE 旋转气缸左转到位检测Y16 Q1.6 Y10 X17 I1.7 XF 旋转气缸右转到位检测Y17 Q1.7 Y11 X20 I2.0 X10 悬臂伸出到位检测Y20 Q2.0 Y12 红色警示灯 X21 I2.1 X11 悬臂缩回到位检测Y21 Q2.1 Y13 绿色警示灯 X22 I2.2 X12 手臂上升到位检测Y22 Q2.2 Y14 三相电动机正转 X23 I2.3 X13 手臂下降到位检测Y23 Q2.3 Y15 三相电动机低速 X24 I2.4 X14 手爪合拢到位检测Y24 Q2.4 Y16 三相电动机中速 X25 I2.5 X15 Y25 Q2.5 Y17 三相电动机高速 X26 I2.6 X16 Y26 Q2.6 Y18 X27 I2.7 X17 Y27 Q2.7 Y19 1. 电气原理图按2011年5月29日武汉说明会要求绘制,图形符号规范, 布局合理,书写工整,图面整洁。 2. 凡是你连接的导线,必须套上写有编号的编号管。带输送机的三相交流

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样题

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样题

————————————————————————————————作者:————————————————————————————————日期:

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中职组) 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赛项样题 请你仔细阅读配料装置的工作说明,在240min内,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工作任务。 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请你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工作任务与要求 一、按《警示灯与接料平台组装图》组装警示灯和接料平台。 二、按《配料装置组装图》组装配料装置,并满足图纸提出的技术要求,其中触摸屏的安装位置自定,要求安装合理方便操作。 三、请你按《配料装置气动系统图》连接连接配料装置的气路。气管与接头的连接必须可靠,不漏气;气路的走向合理,符合安全要求;气管与信号线、导线等不能绑扎在一起。 四、根据PLC输入输出端子(I/O)分配表,如表1所示,在赛场提供的图纸上画出配料装置电气控制原理图并连接电路。你连接的电路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凡是你连接的导线,必须套上写有编号的编号管。交流电机金属外壳与变频器的接地极必须可靠接地。 2. 工作台上各传感器、电磁阀控制线圈、送料直流电机、警示灯、触摸屏的连接线,必须放入线槽内;为减小对控制信号的干扰,工作台上交流电机的连接线不能放入线槽。 表1 PLC输入输出端子(I/O)分配表 输入端子功能说明输出端子功能说明 X0 急停按钮Y0 皮带正转 X1 接料平台光电传感器Y1 皮带低速 X2 接料平台电感式传感器Y2 皮带中速 X3 接料平台光纤传感器Y3 皮带高速 X4 传送带进料口来料检测Y4 送料直流电机 X5 位置A来料检测Y5 手指夹紧 X6 旋转气缸左到位检测Y6 手指松开 X7 旋转气缸右到位检测Y7 旋转气缸左转 X10 悬臂伸出到位检测Y10 旋转气缸右转

2016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任务书

××智能生产设备组装与调试 工 作 任 务 书

中国.山东.潍坊 2016.4 工作任务与要求 一、按《××智能生产设备组装图》(图号01)组装智能生产设备,并实现该设备的生产功能。 二、按《××智能生产设备电气原理图》(图号02)连接××智能生产设备的控制电路,你连接的电路应符合工艺规范要求。 三、按《××智能生产设备气动系统图》(图号03)安装气动系统的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连接气路,调节气动系统的工作压力、执行元件的进气量。使气动系统能按要求实现功能,气路的布局、走向、绑扎应符合工艺规范要求。 四、请你正确理解××智能生产设备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要求、意外情况的处理等,制作触摸屏的界面,编写××智能生产设备的PLC控制程序和设置变频器的参数。 注意:在使用计算机编写程序时,请你随时在计算机E盘保存已编好的程序,保存文件名为工位号加A(如03号工位文件名为“03A”)。 五、请你安装、调整传感器的位置和灵敏度,调整机械部件的位置,完成××智能生产设备的整机调试,使××智能生产设备能按照要求完成生产任务。 六、请你填写组装与调试记录中的有关内容。 注意! 本次组装与调试的××智能生产设备,用触摸屏控制。

你可以同时使用触摸屏和按钮模块上按钮、开关控制,但没有加分。 你也可以单独使用按钮模块上的按钮、开关控制。这时,你需要在《××智能生产设备电气原理图》上画出增加的电路,但原电路不能改动。单独使用按钮模块上的按钮、开关控制不能得触摸屏的相关分。 ××智能生产设备说明 ××智能生产设备有按照顾客的需求,完成产品原料配置,加工成型与检测,产品分拣包装,记录产品信息等功能。是一种多品种、小批量的智能生产设备, 图1零件及其插装位置 该设备各部件名称及其安装位置如图1所示。 ××智能生产设备上电,若设备的气动机械手在B料台/废品仓上方且手爪张

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

2017年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 试”赛项规程 一、赛项安排 赛项名称: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 赛项组别:中职组 赛点及联系人:省电子信息学校勇 比赛时间:2017年3月5-8日 二、竞赛形式 本赛项为团体赛,每市(或省属校)限报不超过2支参赛队,每支参赛队由2名选手(设队长1名)组成。 完成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所有指定的工作任务的时间为四小时(240min)。 三、竞赛容 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采用理实一体的竞赛方式,具体的工作任务: 1.按组装图组装机电一体化设备和相关部件; 2.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电气控制原理图连接电路; 3.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气动系统图连接的气路; 4.根据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工作说明和要求编写PLC控制程序与设置变频器参数; 5.制作触摸屏页面,设置通信参数,实现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监控;

6.对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调试,达到任务书规定的工作要求和技术要求; 7.应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填写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记录。 四、竞赛环境 1. 每个工位配备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比赛平台1套,学生课桌或工作台1,学生凳或座椅2,380V三相四线电源插座1个,220V 单相电源插座一个,单独设置支路的220V计算机电源插座1个,0.5Mpa压缩空气1路。提供放置器件包装盒、导线线头等废弃物的垃圾桶1个,清洁卫生用具1套。 2. 赛场提供足够的通风与照明,保证赛场温度不超过30℃。 3.赛场放置灭火器2个。 4.赛场设置总电源过载、短路、漏电保护。 五、技术规 (一)专业知识及技能要求 1. 机械组装 考查选手机械组装图阅读能力。评价选手机械装配、调试的技能与工艺水平。 2. 电路安装 考查选手电气控制原理图和安装图的阅读与理解能力,评价选手按照电路图安装与调试电气控制电路的技能与工艺水平。 3. 传感器及其应用

THJDME-1型 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指导书(新版)

目录 第一章 THJDME-1型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 (2) 一、外观 (2) 二、概述 (2) 三、特点 (2) 四、技术参数 (3) 五、系统组成 (3) 六、实训项目 (3) 七、注意事项 (4) 第二章 THJDME-1型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机构说明 (5) 一、整机工作流程 (5) 二、工作原理 (5) 三、送料机构 (6) 四、机械手搬运机构 (7) 五、物料传送和分拣机构 (8) 六、气动原理 (9) 七、气缸、气爪、电控阀使用 (9) 第三章 THJDME-1型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电气控制说明 (12) 一、电气电路组成 (12) 二、模块说明及示意图 (12) 三、端子接线图 (13) 四、变频器的基本使用 (14) 五、系统控制实训 (19) 六、三菱PLC控制原理图 (22) 七、西门子PLC控制原理图 (23) 八、欧姆龙PLC控制原理图 (24) 附录一:THJDME-1型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元件接线图 (25) 附录二:THJDME-1型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装配图 (26)

第一章 THJDME-1型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 一、外观 二、概述 本实训装置是针对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教学的要求而研发的,它集PLC控制、变频调速控制、机械手控制、位置检测与控制、物料输送及分拣控制于一体的实训考核装置。通过传感器信号采集,PLC编程,对电磁阀、直流电机、交流电机等进行复杂的开关量控制、位置控制及时序逻辑控制,实现物料提升、故障报警、气动机械手搬运、皮带机输送、物料分拣等功能。 该实训考核装置适合于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电气工程等专业的《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可编程控制技术》、《电气控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检测与转换技术》等课程的专业知识模块的单项实训项目的教学,同时可进行机电一体化设备、气动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的综合技能训练。 三、特点 1.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由型材实训台、物料提升机构、气动机械手、物料输送及分拣机构、PLC模块、变频器模块、按钮模块、电源模块、各种传感器和I/O接口板等组成。整体结构采用开放式和拆装式设计,学生可以自由组装和调试送料检测机构、物料搬运机构、物料分拣机构和自动生产线等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2.该装置融机械结构组装、气动应用、电气控制、电机控制、传感检测、可编程控制技术于一体,综合性强。 3.PLC模块、变频器模块、按钮模块、常用装置模块等可任意调换和组合,进行机电设备安

2019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任务书

一、按分拣设备部件组装图(见附页,图号为001)及其要求和说明,在铝合金工作台上组装××生产线分拣设备。 二、请你仔细阅读××生产线分拣设备的有关说明,然后根据你对设备及其工作过程的理解,在赛场提供的图纸(见附页,图号为003)上,画出××生产线分拣设备的电气原理图,并在标题栏的“设计”和“制图”行填写自己的工位号。 三、根据你画出的电气原理图,连接××生产线分拣设备的电路。电路的导线必须放入线槽,凡是你连接的导线,必须套上写有编号的编号管。 ××生产线分拣设备 ××生产线分拣设备各部分的名称如图1所示;气动机械手各部分的名称如图2所示。图1中的4个传感器请根据生产任务的要求选择它们的类型和调整其参数。 图1 一、部件的初始位置 启动前,设备的运动部件必须在规定的位置,这些位置称作原始位置(称

为原位)。有关部件的初始位置是: 机械手的悬臂靠在右限止位置,手臂气缸的活塞杆缩回,手指松开。 位置A、B、C的气缸活塞杆缩回。 处理盘、皮带输送机的拖动电动机不转动。 初次上电时,若上述部件在初始位置,指示灯HL1常亮,表示系统准备好,等待设备启动。若上述部件不在初始位置,HL1以亮2s灭1 s方式闪亮,按SB4后系统应自动执行复位操作进行复位。 二、设备的正常工作 工作方式一用于对工件进行组合,工作方式二用于对工件进行快速下料并进行分拣。两个方式间的转换由转换开关SA1来设定,SA1打在左边的时候为工作方式一,SA1打在右边为工作方式二。 工作方式一: 1. 启动 系统准备好后按下启动按钮SB5,设备启动。HL1熄灭,指示灯HL2长亮。 2. 工作 当元件从进料口放上皮带输送机时,皮带输送机按由位置A向位置C的方向运行。此时拖动皮带输送机的三相交流电动机的运行频率为20Hz,当前一个工件即将到达A位置时蜂鸣器响一下,表示可以往下料孔放下一个工件。要求往出料斜槽I放两个金属、一个黑色、一个白色,但要求第一个和第四个是金属4,1,2,4。出料斜槽II放两个白色、一个黑色,且白色必须是连续放入2,2,1;;1,2,2。两个槽的优先的优先级别是先1槽后2槽,前两个槽都不能放入的工件放入第3槽。工作过程传送带始终只有一个转速和方向(20HZ),且推工件时皮带停止。 3. 停止:按下停止按钮SB6,蜂鸣器一直鸣叫并禁止往传送带上放工件,系统处理完传送带上的工件后各部件回到初始状态后停止。 工作方式二: 1. 启动

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

以六足爬虫机器人的设计 来介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 姓名:朱尧 班级:给排委培13-1 学号:132381012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简介 一、机电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 “机电一体化”是新生事物,由日本造英语Mechatronics (Mechanics和Electronics)翻译而来,关于它的确切含义,各国专家、学者的论点也各不相同,迄今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较为人们接受的是由日本机械振兴协会经济研究所1981年提出的解释: 1.机电一体化的概念 机电一体化乃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如机床电器化不能称为机电一体化) 2.机电一体化的内涵 机电一体化的内涵包括产品和技术。 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BKX-I并联机床 二、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分类 1.生产用:数控机床、机器人、FMC、FMS、CIMS 2.运输包装用:电梯、数控包装机械、数控运输机械 3.销售及银行用:自动称量机、自动售货机、自动取款机 4.家庭用:录音机、CD/VCD/DVD、全自动洗衣机、微波炉、儿童玩具 5.办公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磁盘驱动器

6.医疗用:X-射线机 此外,还有航空、航天、国防、天文等及其他民用机电一体化产品,如雷达跟踪系统、射电望远镜.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分类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一件产品是否属于机电一体化产品应根据前述机电一体化定义来判断。 尽管机电一体化产品(系统)中引入了微电子(计算机)技术,但其中的机械本体仍然是主体,产品(系统)的主要功能必须由机械来完成,否则就不能称其为机电一体化产品。如电子计算器,非指针式电子表等,其主要功能是由电子器件和电路等完成,机械退居次要地位,这类产品应归属于电子产品,而不是机电一体化产品。 三、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 1.基础技术: 机械技术(包括机械学、机械加工技术和精密机械技术) 电工电子技术:逻辑代数技术、计算机技术(软/硬件,操作系统)、电路原理、电子技术。 2.机电结合共性技术:系统技术、控制技术(电液气伺服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顺序控制技术、接口技术和传感器技术

(新)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理论试题

电工电子类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 一、判断题 1. ( )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输入部分是收集被控制设备的信息或操作指令。(正确) 2. () PLC机中的用户程序执行的结果能直接驱动输出设备。(错误) 3. () PLC的输入输出端口采用光电隔离。(正确) 4. ()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端可与机械系统上的触电开关、接近开关、传感器等直接连接。(正确) 5.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正确) 6. () PLC采用了典型的计算机结构,主要是由CPU、RAM、ROM和专门设计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等组 成。(正确) 7. () PLC的指令语句表达式是由操作码、表示符和参数组成。(正确) 8. ()可编程控制器同计算机一样,只要顺序地执行程序就可以达到要求。(正确) 9. () PLC产品技术指标中的存储容量是指其内部用户存储器的存储容量。(正确) 10. () FX2N-48MR型PLC的输出形式是继电器触电输出。(正确) 11. ()能直接编程的梯形图必须符合顺序执行,即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地执行。(正确) 12. ()在PLC梯形图中如单个接点与一个串联支路并联,应将串联支路排列在图形的上面,而把单个接点并联在其下面。(正确) 13. ()在PLC梯形图中如单个接点与一个并联支路串联,应将并联支路紧靠右侧母线排列,而把单个接点串联在其左边。(错误) 14. () PLC梯形图中,串联块的并联连接指的是梯形图中由若干接点并联所构成的电路。(错误) 15. ()串联一个常开触点时采用AND指令;串联一个常闭触点时采用LD指令。(错误) 16. ()步进指令中的每个状态器需具备三个在梯形图中,输入触点和输出线圈为现场的开关状态,可直接驱动现场的执行元件。(错误) 17. () PLC步进指令中的每个状态器需具备三个功能:驱动有关负载、指定转移目标、指定转移条 件。(正确) 18. ()顺序控制系统是指按照生产工艺预先规定的顺序,在各个输入信号的作用下,根据内部状态和时间的顺序,在生产过程中各个执行机构自动有序地进行操作过程。(正确) 19. () PLC步进指令中并行性流程状态转移图的编程原则是指先集中进行分支状态处理,再集中进行汇合状态处理。(正确) 20. () PLC步进指令编程时,先要分析控制流程,确定步进和转移条件,按规则画出状态转换图,再根据状态转移图画出梯形图,最后由梯形图写出程序表。(正确) 21. ()在编程输入前应将FX2NPLC机RUN端和COM端断开,使PLC处于停止运行。(正确) 22. ()可编程控制器的开关量输入/输出总点数是计算所需内存储器容量的重要依据。(正确) 23. () PLC机锂电池电压即使降低至最低值,用户程序也不会丢失。(错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