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电能表校验技术研究

智能电能表校验技术研究

智能电能表校验技术研究
智能电能表校验技术研究

智能电能表校验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9-04-28T15:58:08.43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作者:温金晓

[导读] 随着我国电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电网已经向实现智能电网方面逐渐转变。而智能电能表是电网实现智能化的重要体现之一。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定西供电公司甘肃定西 743000

摘要:智能电能表是构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智能电网的智能终端,其应用直接面向社会与客户,也是社会众多领域感受与体验智能电网所带来便利的主要方式。与传统的电能表相比,智能电能表在具备传统电能表所有功能的基础上,还具备了其他较多的功能,如用户端控制功能、双向多种费率计量功能、数据通信功能、防窃电功能等。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智能电能表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为保证智能电能表正常稳定运行,需要进行现场校验。因智能电能表集成了众多先进技术,也对智能电能表的现场校验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结合实践经验与智能电能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对智能电能表现场校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以达到提高智能电能表管理水平,推动现场校验向有序化、规范化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智能电能表;校验;分析;对策

随着我国电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电网已经向实现智能电网方面逐渐转变。而智能电能表是电网实现智能化的重要体现之一。因此,加强智能电能表现场校验非常有必要。基于此,本文结合工作经验,从智能电能表概述以及智能电能表现场校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解决智能电能表使用校验调整基数问题的策略,以供参考。

1 关于智能电能表的概述

1.1 智能电能表的构成与工作原理

传统的电表是感应式的,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智能电能表在电力事业的发展中逐渐普及,智能电能表是在电子式电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两者之间的构成、工作原理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区别。传统的感应式电能表工作原理是以电磁感应原理为依据,通过电流、电压线圈与可动铅盘相互作用后推动计度器转动起来实现计量的,而智能电能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实时采样的方式来采集用户供电电压与电流信息,并将所获得的电压与电流信息进行处理,使得输入的电流、电压信息转变为脉冲输出,再利用单片机对脉冲输出进行处理与控制,将脉冲显示为电量。

1.2 智能电能表的特点

智能电能表作为智能电网的智能终端,集成了测量技术、通信技术、数字信号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众多技术为一体,电子集成电路的设计与众多先进技术的结合,让智能电能表在操作及性能上都获得了较大提升,智能电能表的出现和普及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所以,电子信息技术特点也是智能电能表特点的重要体现。接下来从整体上分析智能电能表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功耗较小。智能电能表在设计中采取的是电子元件,每一个表的功耗仅有0.6左右,在多用户集中使用的情况下,其功率平均更小。而传统的电能表功耗一般在1.7W左右。(2)功能较多。智能电能表可以通过编程软件实现设备的管理与控制,采取了先进电子表技术,它不仅体积更小,还能够支持远程抄表与远程断送电功能,具备了识别恶性负载、防窃电、预付费用电、复费率、数据处理、储存等较多功能,这一功能的特点就需要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3)过载与工频范围较宽。传统电表过载倍数一般为4倍,其工频范围在45-

55Hz范围内,然而智能电能表过载倍数一般为8-10倍,工频范围在40-1000Hz范围内。(4)精度较高。传统电表误差范围多在

+0.86%~5.7%范围内,而智能电能表的误差一般为±2%,当前主要的智能电能表精度等级1.0级,其精度较高,误差较小。(5)精准快捷。这一特点主要是利用网络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和检查,智能电能表与电子信息系统相结合,建立起统一的检测体系,这样就能够及时有效地发挥智能的优势,这一特点与传统电子式的电表相比较,智能电能表就比较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一系列环节,同时能够提高智能电能表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2 智能电能表校验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

2.1 电量分析与判断

由于目前普遍采用红外掌机抄读电能表电量,并据此和用户进行结算,这样容易造成计量纠纷。例如,曾发现某用户智能电能表液晶显示电量为零,而脉冲灯在闪烁的现象。经现场校验人员现场校验查实,该用户实际存在用电情况,因火线反接,电量错计反向电量,导致智能电能表显示电量为零。针对这种现象,建议现场校验人员在校验电能表过程中,必须对液晶显示电量和红外掌机抄读电量进行检查,避免出现以上错误。

2.2 电池电压分析与判断

在电能表元器件中,电池作为一个重要元器件,是在停电的情况下,整个智能电能表的电源来源,电池也是整个智能电能表运行中不可缺少的部件之一是外部电源停电后的备用电源,支持电能表时钟正常运行,外部电源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突然断电的现象也是有可能的,但是为了避免由于外部电源断电,准备一个备用的电池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为整个电力系统正常工作和运行提供足够的采取应急措施的时间和空间,由于电池本身容量有限,又因元器件自身的耗电,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无论采取何种电池,电池总有失压的情况出现,从而导致时钟错乱。如某用户反映表计上时钟比北京时间快20min,而其生产按照避峰时段进行,自然会对电费产生异议。因此,在现场校验时,应特别注意表计电池状态的检查和时钟的核对,检查电池电压值,若出现表计电池状态的检查和时钟的核对,检查电池电压值,若出现表计电池欠压指示或时钟超过合格范围的情况,应及时通知相关职责部门做好表计调换或者电量退补工作。

2.3 报警代码分析与判断

智能电能表对报警代码明确要求“报警代码应该在循环显示第一项显示;当电能表运行出现异常(如失压、电流严重不平衡、断相、逆相序等)时,显示应停留在该代码上。”并将代码规范为故障类异常;事件类异常;电表状态和IC卡提示4类。故障类异常提示异常一旦发生,需要将显示的循环显示功能暂停,液晶屏固定显示该异常代码。智能表在故障时将异常代码直接在第一屏插入,通过轮显或掌机查看,还可以获得该报警事件记录的起始时间、结束时间、当时有功需量,且能反映最近10次的事件记录。如某用户违约用电,合同容量为

多功能电能表现场校验仪的使用说明

多功能电能表现场校验仪的使用说明 多功能电能表现场校验仪,是专门为现场校验单、三相有功和无功感应式和电子式电能表以及其它多种电工仪表而设计开发的一款便携式设备。该设备应用高精度采样技术,并结合最新数字信号处理方法,为现场校验电能表和其它多种电工仪表提供了一套方便高效的解决方案。 电力使用多功能电能表现场校验仪时的注意事项: 1、设备通电使用前,应保证可靠接地。 2、设备通电使用前,应确认面板上的Ua/外部供电电源选择开关是处于哪种状态:该开关按下即选择了通过Ua与U0提供设备工作电源,供电范围为AC80V-400V,该状态下,严禁把电源线插入外220V插座。该开关浮起(同时指示灯亮)即选择了通过外220V 插座提供设备工作电源,供电范围为AC220V±10%。 3、严禁在设备通电工作状态下反复按动Ua/外部供电电源选择开关。 4、严禁在设备通电工作状态下用手去触摸面板上的各端子。 5、正确连接测试导线,正确设置电流输入方式,输入相应量限内的电流和电压量。切记电流输入值不得超过所选端子额定值的120%。 6、钳形电流互感器在使用过程中应轻拿轻放,必须保持钳口铁芯端面清洁,不得有任何异物。钳口端面可用干绸布擦拭(严禁沾酒精和水),擦拭过程中应保持铁芯端面光洁度。 7、接线时,必须先加电压,后加电流;拆线时,必须先去电流,再断电压。请切记不要将电子表脉冲采样线接在火线或零线上,以免损坏设备。 8、在夹钳形互感器时,一定要让电流线从钳形互感器的圆孔中穿过,钳口要合严,不要将线夹到钳口上,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9、设备按键采用轻触薄膜按键,应防止用锐器或指甲按压。 10、应注意防水、防潮,存放于干燥处。严禁在潮湿及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使用。 11、仪器在工作不正常(受到干扰或死机)时,可对其复位(按[复位] 键)后再使用。

智能电能表数据采集关键技术分析及研究

智能电能表数据采集关键技术分析及研究 发表时间:2019-12-17T09:55:50.343Z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17期作者:张怡 [导读] 文章从智能电能表的原理及其功能特点分析入手 摘要:文章从智能电能表的原理及其功能特点分析入手,并从信息采集技术、数据采样技术、数据传输技术以及数据存储技术等几个方面,对智能电能表数据采集关键技术进行论述。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智能电能表数据采集效率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智能电能表;数据采集;关键技术 智能电能表这一概念出现于上个世纪90年代,因当时此类电能表的价格较为昂贵,所以并未得到大范围普及,只在一些大型电力用户中进行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使智能电能表的功能日益强大,价格则逐步降低,为其替代传统电能表奠定了基础。在智能电能表应用中,数据采集是较为重要的环节。借此,下面就智能电能表数据采集关键技术展开分析探讨。 1智能电能表的原理及其功能特点分析 智能电能表是传统电能表的升级版,除具备传统电能表的相关功能之外,如用电量计量等,还能对电能数据进行采集和传输,由此使得智能电能表成为智能配电网中不可或缺的数据采集设备。以智能电能表为基础构建的AMI(高级量测体系)和AMR(自动抄表系统)等,给电力用户提供了全面且详细的用电信息,这样用户便可对自己的用电量进行管理,从而达到减少电费支出的目的。 1.1工作原理 智能电能表集多种先进的技术于一身,如计算机、通信、测量等技术,由此使其成为能够进行数据采集与传输的智能化计量装置。它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下:借助A/D(模数)转换器,或是专用的计量芯片,对电力用户用电设备的电流及电压等物理量进行实时采集,利用CPU(中央处理器),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完成电能计算,最后将得出的电能等内容以通信的方式进行输出。 1.2功能特点 与传统的电能表相比,智能电能表的功能更加强大,其特点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智能电能表的精度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不需要对其进行轮校,安装过程对智能电能表的精度基本不会造成影响,由此使其具备较高的可靠性。二是智能电能表的量程、功率因数都比较宽,启动过程的灵敏性较佳,能够保障计量的准确度。三是智能电能表具有强大的功能,如集中抄表、多费率、防窃电、预付费等等。四是当剩余电量低于预先设定好的报警电量时,智能电能表会自动提醒电力用户购电,若是表中的剩余电量低于报警电能,则会自动跳闸断电一次。 2智能电能表数据采集中关键技术的运用 在智能电能表的应用中,数据采集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该环节中,主要涉及以下关键技术: 2.1信息采集技术的运用 智能电能表是数据采集系统的前端设备,按照类型可分为机电一体式和全电子式两种,前者在传统电能表改造中的应用较多,不仅便于安装,而且还能降低造价。但从信息传输上看,由于机电一体式电能表采用脉冲的方式对信息进行输出,准确度不高,常常会出现脉冲丢失的情况。而全电子式智能电能表从电能计量到数据处理,均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器件来实现,不需要机械部件,由此使整个电能表的体积变得更小,耗电量随之降低,精确度显著提高。全电子式电能表的数据输出接口包括RS-485和电力线载波,由此使电能表可以获得多种数据信息,如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等。 在对电力用户的电能信息进行采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集中抄表终端来实现,该终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集中器,另一部分是采集器。通常情况下,供电企业可以借助配电网中的变压器设备,对电力用户的电能信息进行采集和控制,而集中抄表终端中的集中器,可利用通信通道,对电能表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同时,集中器还能与现场工作人员的手持式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借助远程通信,则可与主站完成数据交换。采集器的主要作用是负责对单个或是多个电能表的电能量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给集中器。 2.2数据采样技术的运用 在智能电能表数据采集过程中,采样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可将之视作为波形离散化,具体是指将时间与幅值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时间非连续、幅值连续的模拟信号。数据采样时,必须遵循相应的规律,如抽样定理和取样定理。前者是通信理论中较为重要的定理之一,是模拟信号实现数字化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包括时域和频域两个部分。后者在实际中可以借助A/D转换器来完成,在数据采集系统中,A/D转换器类似于电子开关,每间隔一定的时间闭合一次,通过编码获取原本连续的某个时刻的样本值。 2.3数据信息传输技术的运用 在智能电能表数据采集中,数据信息的传输是重中之重,为确保传输稳定性,需要运用相应的传输技术。由此使得数据信息传输技术成为智能电能表数据采集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之一。以智能电能表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的通信网络分为两个层次,其中一层位于主站与集中器之间,由于需要保证远距离传输,所以可选用无线网络、光纤或是电力载波等通信方式。而另一层位于集中器、采集器与智能电能表之间,可将之称为本地网络。 2.3.1无线通信网络。无线通信是目前主流的数据信息传输方式,在无线网络中,各节点之间,不需要借助线缆,便可完成远距离传输通讯。无线通信中较为常用的数据信息传输方式有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CDMA(码分多址),这两种通信方式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抗干扰能力强,并且保密性比较好,能够为数据信息的传输安全提供保障。但由于成本较高,加之会受到网络运营商的限制,所以在智能电能表数据采集中,这两种通信方式的适用性较为一般。为了满足智能电能表数据采集的需要,可以利用230MHz电力无线专网,该无线网络归属于电力专网的范畴,可对相关的数据通信资源进行利用,在该通信网络的频段内,采用两种工频点,以模拟式无线通信技术为基础,可为智能电能表数据采集提供强有力的通信支撑。 2.3.2光纤通信。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通信方式,光波是该通信方式的信息载体,光纤则是信息传输媒介。该通信方式具有容量大、距离远、信号干扰小、无辐射等优点,但由于光纤本身的质地比较脆,机械强度差,受损的可能性比较大,一旦光纤损坏则会影响数据传输。目前,常用的光纤通信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有源光纤通信,另一种是无源光纤通信,由于前者会受到电源的影响,所以并不适用于智能电能表数据采集系统,而后者中的以太无源光网络技术较为成熟,可用于智能电能表数据采集。 2.3.3电力线载波。这是一种以电力线作为传输媒介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方式。在电力载波领域中,可按电压等级将电力线分为以下三

QGDW355-2009单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

Q / GDW355 — 2009单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征求意见稿)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新订货的,用于测量频率范围为45Hz~65 Hz的单相智能电能表(以下简称电能表)。 本标准中规定了单相智能电能表的环境条件、规格要求、显示要求、外观结构、安装尺寸、材料及工艺等型式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Z 21192-2007 《电能表外形和安装尺寸》 GB/T 17215.211-2006 《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 第11部分:测量设备》GB/T 1804-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Q/GDW 205-2008 《电能计量器具条码》 Q/GDW 354-2009 《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 3规格要求 3.1标准的参比电压 标准的参比电压见表3-1。 表3-1标准的参比电压 电能表接入线路方式参比电压(V) 直接接入220 3.2标准的参比电流 标准的参比电流见表3-2。 表3-2标准的参比电流 电能表接入方式标准值(A) 直接接入5,10 经互感器接入 1.5 3.3最大电流 最大电流应是参比电流的整数倍,倍数不宜小于4倍。 3.4标准的参比频率 参比频率的标准值为50Hz。 4环境条件 4.1参比温度及参比相对湿度 参比温度为23℃,参比相对湿度为40%~60%。 4.2工作温度范围 工作温度范围见表4-1,特殊订货要求除外。 1

Q / GDW355 — 2009 表4-1工作温度范围表 规定的工作范围?25℃~60℃ 极限工作范围?40℃~70℃ 储存和运输极限范围?40℃~70℃ 4.3工作相对湿度 不大于95%。 4.4大气压力 63kPa~106.0kPa(海拔4000m及以下),特殊订货要求除外。 5显示 5.1显示方式 电能表采用LCD显示信息,液晶屏可视尺寸为60mm(长)×30mm(宽);数字不小于4mm(宽)×9mm(高);汉字不小于3mm(宽)×4mm(高);符号不小于3mm(宽)×3mm(高)。 -常温型LCD的性能应不低于FSTN类型的材质,其工作温度范围为-25 ℃~+80℃; -低温型LCD的性能应不低于HTN类型的材质,其工作温度范围为-40℃~+70℃; -LCD应具有高对比度; -LCD应具有宽视角,即视线垂直于液晶屏正面,上下视角应不小于±60o; -LCD的偏振片应具有防紫外线功能; -LCD显示的显示内容参见图5-1,图中各图形、符号的说明参见表5-1;不同类型电能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显示内容。 图5-1单相智能电能表LCD显示界面参考图 说明:LCD显示界面信息的排列位置为示意位置,可根据用户需要调整。 2

三相电能表现场校验仪技术规范

0.05级三相电能表现场校验仪技术规范 1、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0.05级三相电能表现场校验仪的功能、性能等技术要求,适用于广东电网公司云浮供电局0.05级三相电能表现场校验仪的评价、检测以及验收等,其他等级的电能表现场校验仪可参照使用。 2、应遵循的主要标准 除本招标书中规定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外,其余均应遵循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这是对设备的最低要求。如果供方有自己的标准或规范,应提供标准或规范文本,但原则上采用更高要求的标准。 参照标准: DL/T826-2002 《交流电能表现场测试仪》 JJF1055-1997 《交流电能表现场校准技术规范》 DL/T 585-1995《电子式标准电能表技术条件》 DL/T 645-199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DL/T 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广东电网公司负荷管理终端通讯规约 广东电网公司配变监测计量终端通讯规约 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作业指导书 3、技术要求 3.1 标准的电量值 3.1.1 标准参比电压:三相:57.7,100,220,380V,可自动换档。 3.1.2 标准的基本电流: 1,5A。 3.1.3 额定输入电流(I) 端子直接输入:0-5A 电能准确度:0.05% 功率准确度:0.05% 电流准确度:0.05% 钳表标准配置:0-5A 电能准确度:0.2% 功率准确度:0.2% 电流准确度:0.2% 钳表可选配:100A,500A,1000A 3.2 功能要求 比较法校验电能表、终端的误差。可以现场检验三相各类电子式、感应式有功、无功电能表;也可现场检验单相电子式、感应式电能表。 可实现主副电能表误差同时校验。 多功能电能表的有功和无功误差同时校验,可通过485或红外接口抄读电表数据(电能读数、日期、时间等)并保存。 负荷管理终端、配变监测计量终端的有功和无功误差同时校验,可通过485或红外接口抄读终端数据(电能读数、日期、时间等)并保存。 误差校验方式应有手动控制、光电控制、电脉冲控制三种方式。 3.2.2 具有RS485、RS232、远红外、USB等标准通信接口。 ,并支持汉字识别,方便现场录入客户资料。 3.2.4 具备现场读取电表资产编号和铅封扫描功能,方便现场录入。 ,并有足够的测量范围。其测量各种参数的误差应满足表1的规定,测量值显示的位数不于4位。 1页

多功能电能表现场校验使用说明书

一、概述 HTDN-3H多功能电能表现场校验仪,是专门为现场校验单、三相有 功和无功感应式和电子式电能表以及其它多种电工仪表而设计开发的 一款便携式设备。该设备应用高精度采样技术,并结合最新数字信号处理方法,为现场校验电能表和其它多种电工仪表提供了一套方便高效的 解决方案。我们相信您会对使用这款便携式设备感到十分满意的。 在使用该设备之前,请详细阅读本使用说明书。以下是使用该设备时的注意事项: 1、设备通电使用前,应保证可靠接地。 2、设备通电使用前,应确认面板上的Ua/外部供电电源选择开关是处于哪种状态:该开关按下即选择了通过Ua与U0提供设备工作电源,供电范围为AC80V-400V,该状态下,严禁把电源线插入外220V插座。该开关浮起(同时指示灯亮)即选择了通过外220V插座提供设备工作电源,供电范围为AC220V±10%。 3、严禁在设备通电工作状态下反复按动Ua/外部供电电源选择开关。 4、严禁在设备通电工作状态下用手去触摸面板上的各端子。 5、正确连接测试导线,正确设置电流输入方式,输入相应量限内的电流和电压量。切记电流输入值不得超过所选端子额定值的 120%。 6、钳形电流互感器在使用过程中应轻拿轻放,必须保持钳口铁芯 端面清洁,不得有任何异物。钳口端面可用干绸布擦拭(严禁沾酒精和

水),擦拭过程中应保持铁芯端面光洁度。 7、接线时,必须先加电压,后加电流;拆线时,必须先去电流, 再断电压。请切记不要将电子表脉冲采样线接在火线或零线上,以免损坏设备。 8、在夹钳形互感器时,一定要让电流线从钳形互感器的圆孔中穿 过,钳口要合严,不要将线夹到钳口上,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9、设备按键采用轻触薄膜按键,应防止用锐器或指甲按压。 10、应注意防水、防潮,存放于干燥处。严禁在潮湿及有腐蚀性气 体的环境中使用。 11、仪器在工作不正常(受到干扰或死机)时,可对其复位(按 [复位] 键)后再使用。 二、主要功能和特点 1、三相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角度、频率 等电参数的高精度测量。 2、三相有功和无功感应式、电子式电能表以及其它多种电工仪表 的现场校验。 3、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现场校验。 4、电压输入0-400V自动切换量程,确保测量精度。 5、电流输入有端子和钳表两种方式可选,最大可测电流500A。 6、六角图实时显示,接线错误瞬间识别,窃电行为尽在掌握。 7、CT变比高精度测量。 8、存贮200块被校表的测量数据轻松完成。

基于WiFi的智能电表技术研究

分数: ___________ 任课教师签字:___________ 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结课作业 学年学期: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Seminar课程 学生姓名:孟宪盖 学号:2132215028 提交时间:2014年7月12日

基于WiFi的智能电表技术研究 摘要介绍一种基于WiFi的智能电表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实现方法,给出智能电 表系统的总体框架结构。通过在现有智能电表硬件上增加Wi-Fi通信模块及接口电路,在软件上增加对 Wi-Fi模块的驱动和对TCP连接的数据收发管理,实现了智能电表对外的多路并行TCP通信,并可以通过参数设置,使智能电表可以工作于 AP和STA两种工作模式。 关键词:智能电表Wi-Fi通信无线传输 Smart meter technology research based WiFi Abstract Introduced hardware and software method of a smart meter system based on Wi-Fi communication,given the whole framework of the smart meter system.By increasing the communication modules of Wi-Fi and interface circuits on the existing smart meter hardware,and increasing the drivring of Wi-Fi module and managing of sending and receiving to the connection of TCP on the software, the smart meter achieves external multi-channel parallel TCP communications, and can work in two modes AP and STA by being setted the parameters. Keywords: smart meter Wi-Ficommunication wireless transmission 一引言 出于加强用电监管的要求,电力资源的紧张,发电、用电环境监管要求日趋严格及能源政策的不断调整,电力网络跟电力市场、用户之间的协调和交换越来越紧密,电能消耗的质量水平要求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等分布式发电资源数量不断增加,传统电力网络已经难以支撑如此多的发展要求。为此人们提出了发展智能电网(smart grid)的设想,以实现在传统电网基础上的升级换代。 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特别是智能配电网)数据采集的基本设备之一,承担着原始电能数据采集、计量和传输的任务,是实现信息集成、分析优化和信息展现的基础。在智能电表基础上构建的高级量测体系(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AMI)、自动抄表(automatic meter reading,AMR)系统能为用户提供更加详细的用电信息,使用户可以更好地管理他们的用电量,以达到节省电费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电力零售商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灵活地制定分时电价,推动电力市场价格体系的改革;配电公司能够更加迅速地检测故障,并及时响应强化电力网络控制和管理。 国内的智能电表的通信方式主要有RS-485通信、红外通信、电力线载波通信、GPRS无线通信等,其中RS-485通信和红外通信主要用于本地通信,而电力线载波通信和GPRS无线通信主要用于远程通信。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和构建高级计量体系的需求,对智能电表的通信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智能电表的通信需要具备更高的实时性,需要更高的通信速率以承载大量的数据,同时对通信的安全性和通信网络的接入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1307004-0000-g0-三相智能电能表通用技术规范2017版

三相智能电能表 通用技术规范 (编号:1307004-0000-g0)二〇一三年七月

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

目录 1 总则 (3) 2 结构及其他要求 (3) 2.1规格要求 (3) 2.2环境条件 (4) 2.3显示 (5) 2.4外观结构和安装尺寸 (7) 2.5材料及工艺要求 (7) 2.6机械及结构要求 (10) 2.7功能要求 (12) 2.8准确度要求 (20) 2.9电气要求 (24) 2.10绝缘性能 (26) 2.11电磁兼容性要求 (26) 2.12可靠性要求 (27) 2.12数据安全性要求 (27) 2.13软件要求 (27) 2.14包装要求 (28) 2.15通信模块互换性要求 (28) 3 试验项目 (28) 3.1准确度试验 (28) 3.2机械试验 (31) 3.3气候影响试验 (31) 3.4电气性能试验 (31) 3.5绝缘 (34) 3.6电磁兼容性试验 (36) 3.7通信规约一致性检查 (36) 3.8功能检查 (36) 3.9费控安全试验 (36) 3.10可靠性验证试验 (36)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36) 4.1技术服务 (36) 4.2现场安装调试相关要求 (37) 4.3出厂测试数据 (37) 4.4设计联络会 (37) 4.5工厂检验和监造 (38)

1 总则 1.1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以下简称“公司系统”)三相智能电能表的招标采购,它包括技术指标、机械性能、适应环境、功能要求、电气性能、抗干扰及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验收要求以及供货、质保、售后服务等要求。 1.2 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凡本技术规范中未规定,但在相关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或IEC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投标人应按相应标准的条文进行设备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 1.3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 则招标人认为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如有异议, 都应在投标书中以“投标偏差表”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4 本技术规范所建议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投标人应按更严格标准的条文执行或按双方商定的标准执行。 1.5 本技术规范经招标、投标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 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6 本技术规范主要的技术依据为以下规范,这些规范的内容与本技术规范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若有不一致之处,以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为准),投标产品应满足下述规范的要求:Q/GDW 1354-2013《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 Q/GDW 1356-2013《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 Q/GDW 1827-2013《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Q/GDW 1365-2013《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范》 2 结构及其他要求 2.1 规格要求 本节所列内容为从技术方面描述货物的规格要求,供货时的规格要求详见招标文件商务部分“货物需求一览表”。 2.1.1 标准的参比电压 标准的参比电压见表1。 表1标准的参比电压

隆基宁光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

【特点及用途】 1. 采用先进的集成电路设计和SMT工艺制造,其特点是高精度、宽负载、低功耗、抗干扰能力强。配有红外、RS485和载波通信接口。是一款具有电能量计量、信息存储及处理、实时监测、自动控制、信息交互等功能的电能表。 2.适用范围:计量额定频率为50Hz的交流单相正、反向有功电能。 3.产品符合GB/T17215.321-2008《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1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1级和2级)》、GB/T15284-2002《多费率电能表特殊要求》、DL/T 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Q/GDW 364-2009 《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的全部技术要求。 4.功能配置表 注:“▲”代表该型号电能表有此功能

【规格及主要技术参数】 1. 规格: 本公司可根据用户要求定制各种规格的电能表。 2、主要技术参数: 2.1 基本误差: 2.2 电气参数(参比条件下测得): 起动电流:0.4 % Ib 功耗:电压线路< 1.5W, 6.0V A 电流线路< 1.0V A 潜动:具有逻辑防潜动电路

时钟误差< 0.5秒/日(23℃) 液晶使用寿命:>10年 掉电存贮时间:>20年 【功能介绍】 1.计量功能 1.1正向有功电量计量:电能表自动计量正向累计有功 电量,并分别计量正向尖、峰、平、谷各费率电量。 1.2反向有功电量计量:电能表自动计量反向累计有功 电量,并分别计量反向尖、峰、平、谷各费率电量。 当反向用电时,电能表给出反向指示。 1.3组合电量计量:电能表可根据“组合电量模式字(可 设置)”,进行组合总电量和各费率电量的计量。1.4本地费控智能电能表具有电费计算功能。计费方式 有分时电价和阶梯电价,对应分时电价电能表和阶 梯电价电能表两种。分时电价电能表根据尖、峰、 平、谷各费率的正、反向用电量累加和,分别按相 应费率的电价计算电费。阶梯电价电能表根据当月 的实际用电量,按照预设的阶梯电价分段计算电费。 1.5瞬时参量测量:电能表可测量电压、火线电流、零 线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参量。 2.分时费率功能

三相电能表现场校验仪操作规范

三相电能表现场校验仪操作规范 一、主要技术指标(RD:读数 RG:量程) 1. 电压测量 电压测量范围: 0~456V 2. 电流测量 3. 4. 无功功率测量 5. 相位测量 相位测量范围: 0°~359.99°

6. 频率测量 频率测量范围: 45Hz~65Hz 频率测量准确度:0.01Hz 频率测量分辨率:0.001Hz 7. 功率因数测量 功率因数测量范围: -1.0~0~+1.0 8. 有功电能测量 9. 无功电能测量

10. 电能脉冲输出 电能输出脉冲常数(r/kwh)可设置,范围在:1~9999999999 最高脉冲输出频率为72kHz 11. 电能脉冲输入: 被校电能表脉冲常数(r/kwh)设置范围在:1~9999999999 校验脉冲数设置范围:1~9999999999 最高能接收脉冲频率为50kHz 12. 充电电源 范围:AC220V±10%,100V±10%,功耗<15W; 13、工作环境 温度:-5℃~55℃ 相对湿度:≤85% 无腐蚀性气体 二、操作说明 本机通过按键操作。 (a)软键 界面上有6个软键,通过对应的固定按键操作。每个软键上可能有多个操作项目,每按一次软键,依次切换操作项目,执行对应的操作。 (b)编辑 在界面上编辑参数,通过键Tab→(向后)、Tab (向前)移动焦点,选择编辑框,按→←键可在字符之间移动光标,按“Del”键删除。 Enter——确认键; ESC——退出键。 1.电能误差操作方法。 将电源开关打开,首先显示的是误差快捷界面 按ESC键进入主菜单界面

按下方的对应键进入相应的功能。右侧上方位当前电池电量显示。按“ESC”返回电能快捷误差界面。 在主菜单中,按“电能误差”软键,即进入电能误差功能, “电能/综合”:选择测试电能误差或者测试综合误差,综合误差要求输入CT变比,综合误差用来检验整个检定装置。 “P/Q/PQ”:此按钮的状态由当前表记录的表类型参数中的有功无功信息决定。为主副表状态时,不能选择PQ。 “钳表/直测”:按此按钮在电流钳与电流直测方式之间切换。 4L/3L(4L:三相四线; 3L:三相三线):按下此按钮切换线路类型,其状态由参数录入界面的参数“表类型”决定,表类型中包含“四线”或“单相”时为4L,包含“三线”时为3L。如果未录入表类型,默认为4L。 “启动”:按F5,该“启动”按钮会凹陷,显示“停止”,此时其它按键都失灵,只有F5可以起作用,再次按F5,“停止”变为“启动”,在“启动”时可以选择功能、输入参数。按下“启动”按钮,开始电能误差的检定。 “Esc”:退回到主界面 2.接线检查 a. 电压电流 显示电压电流有效值及相位,注意,在三相三线界面,B相电流有效值及相位显示“——”。 由于本机在三相三线界面只能测量Uab、Ucb,不能测量Ubc和Uca,因此Ubc和Uca 的有效值和相位通过计算得到。 b.功率与功率因数 “Px(W)”和“cos?x”栏显示CL3121实测的总功率和总功率因数。 “Po(W)”和“cos?o”栏显示根据已识别的相别计算的总功率和功率因数。当电压缺相或电流缺相或电压电流未能全部识别时,不进行计算和显示。

智能电能表中窃电与防窃电技术研究 范立会

智能电能表中窃电与防窃电技术研究范立会 发表时间:2019-06-11T11:39:44.180Z 来源:《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19年第4期作者:范立会黄孟欣 [导读]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智能电能表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展,现在很多城市已经安装智能电能表,增加了电力的安全运输,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单单靠智能电能表的防窃功能是不够的,还需要硬件防窃电技术、软件防窃电技术、常见窃电手段的防窃电技术和加强日常管理等多种技术来提高防窃电行为。 1智能电能表的工作原理 智能电能表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压电流采样电路,把采样到的负载电压、电流信号分压、分流后输入专用电能计量芯片,再由芯片内部的乘法器将电压、电流相乘得到相对应的功率,并通过A/D转换器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输入微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最后存储器存储电量值并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同时电能计量芯片输出的功率信号由功率/频率变换器转换成对应的电能脉冲输出,以供电能表检验用。 2 常见的窃电技术 近几年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窃电行为逐渐增多,主要是从计量装置开始的。根据电能原理,电能表的计量电量主要是由电压、电流、功率和时间决定的。如果对其中一项进行改变,就能完成窃电行为。常见的窃电种类有,移相窃电、欠流窃电、欠压窃电和扩差窃电等形式。其中常见的窃电手法有以下几种:第一,违法人员直接从低压配电线路进行连电窃取,该方法最大的特征是不改变电能计量装置,窃电没有准确的规律,窃电后不易察觉。这种窃电手法经常出现在农村等偏远地区,严重影响电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第二,电能表后绕越计量装置进行窃电。这种接电手段有较强迷惑性,执法人员很难检查出来。检查人员只能将电源闭合,打开刀闸后测量刀闸下端的接线是否有电,如果有电,即可检查出窃电行为。第三,不良用户将零线断开,进行外接线路,使零线上的电流流入到电能表的电流线圈中,在家中安装开关就可进行电流的窃取。检查人员进行安全用电检查的时候,只需要违法人员将零线闭合,电能表就能正常工作。以上几种方法是违法人员常用的窃电手段,浪费资源,对国家造成经济损失。 3智能防窃电核心技术 3.1技术构成 智能防窃电技术的应用依托于智能防窃电系统,该系统由高压无线采集器、数据转换器、专变采集终端、多功能电表及采集主站5部分组成(图1)。智能防窃电技术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为平台,业务模型为核心,经验阈值为参考[4],通过从专变采集终端、多功能电能表、数据转换器及高压无线采集器获取客户专用变压器一次侧和二次侧用电信息,结合智能分析技术,为判断现场各类计量异常、设备异常、用电异常现象提供完备的技术手段,实现对专变用户计量的实时化和集约化监控。 (1)数据采集。采用高压无源供电技术,利用高压无线采集器,采集处理、存储一次侧的三相电流数据,并通过无线信道传输给数据接收器。(2)数据接收。采用无线数据接收技术,通过数据转换器接收变压器一次侧用电数据并上传至现场采集终端,终端接口为 RS485,通信规约为DL/T645。(3)数据转换。利用采集终端抄读数据转换器中一次侧数据及多功能电表的二次侧数据,应用数据转换技术转换存储后,上传至采集主站。(4)数据分析。创新防窃电智能分析技术,将一次侧电压与采集电流绘制成一次侧视在功率曲线,二次侧视在功率通过倍率计算绘制曲线图像,实时动态展示用户实际用电状况。 3.2技术应用 3.2.1数采技术 传统的防窃电数采技术是利用数据终端采集高供高计与高供低计的高、低压计量表计电量,电流或电压等对比数据实现防窃电监测[8]。这种数采技术都是通过采集表计信息来提供防窃电监测依据的,但对于采用高科技手段更改表内计量回路、电能表参数、越表用电以及在接线盒、高压计量箱和电流互感器内安装遥控窃电设备等窃电手段,传统的防窃电数采技术无法实时、高效、准确地防范。智能防窃电数采技术通过安装在高压电力线(6~35 kV)上的高压无线采集器,直接采集变压器一次侧进线电流,采集器本身难以被破坏,能够有效防止计量回路被短接分流,并且无线采集器整体串接或套接安装在一次侧电力线上,能够有效防止绕越表计的窃电行为;另外高压无线采集器的无源供电技术也为数据采集提供了安全平稳的数采基础。该技术首次在大庆油田应用,解决了目前表前用电缺少有效监测手段的难题,实现了对用户用电情况实时、准确、直观的全方位监测,为用电检查、线损分析、打击窃电、查漏追缴提供了高效的技术防范手段。 3.2.2数据采集转换集成技术 数据采集传输过程由高压无线采集器采集数据开始,通过无线方式(DTL645)传输给数据转换器,采集终端通过双485 信道获取同一时间内数据转换器与二次侧计量表计用电数据,本地存储后通过专网上传至采集主站。上述传统方式专变采集终端采集一次侧高压数据是通过中间装置——数据转换器来实现的,无论从设备选址、接线布线、维护安全等各方面,都极易产生风险。综合实际应用需求与产品特

2019年整理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能表系列标准.doc.doc

. 国家电网公司 智能电能表系列标准 宣贯材料 第三分册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 2009年9月

目次 第五篇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3) 第一章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3) 1适用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4) 4技术要求 (5) 5检验规则 (22) 6运行质量管理要求 (23) 附录A试验项目明细表 (25) 附录B显示信息表 (27) 附录C单相智能电能表载波模块技术指标 (31) 第二章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33) 1适用范围 (3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3术语和定义 (34) 4技术要求 (35) 5试验项目及要求 (57) 6检验规则 (67) 7运行质量管理要求 (69) 附录A试验项目明细表 (71) 附录B显示项目表 (73) 第三章1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77) 1适用范围 (77) 2规范性引用文件 (77) 3术语和定义 (77) 4技术要求 (77) 5试验项目及要求 (82) 6检验规则 (83) 7运行质量管理要求 (83) 附录A试验项目明细表 (84) 附录B显示项目表 (86) 第四章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90) 1适用范围 (90) 2规范性引用文件 (90) 3术语和定义 (90) 4技术要求 (91) 5试验项目及要求 (97) 6检验规则 (99) 7运行质量管理要求 (99) 附录A试验项目明细表 (100) 附录B显示项目表 (102) 第五章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无线)技术规范条文解释 (106) 1适用范围 (106)

单相智能电能表

DDS718型 单相电子式电能表 使用说明书 上海民熔电气集团

目录 一、概述 (1) 二、技术参数 (3) 三、主要功能 (4) 四、外形尺寸与安装 (10) 五、运输与存贮 (15)

一、概述 上海民熔电气集团生产的DDS718型单相电子式电能表,是本公司研制的新一代直流电能表。本产品完全符合以下标准要求: GB / T 15284 - 2002 《单相点之上电能表特殊要求》 GB / T 15464 - 1995 《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 4208 - 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Q / GDW 1825 - 2013 《直流电能表技术规范》 Q / GDW 1354 - 2013 《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 Q / GDW 1364 –2013 《单相智能表技术规范》 GB / T 29318 - 2012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电能计量》 Q / GDW 1365 –2013《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 术规范》 JJG 842-1993 《直流电能表检定规程》 DL/T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DDS718型单相电子式电能表采用超大规模数字信号处理芯片、永久保存信息的存储器、全隔离标 准RS485通讯接口和红外通讯接口(可选配低压电力线载波通讯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 电能表采用先进的SMT 表面贴装工艺,外壳采用高强度、阻燃环保材料、造型新颖、美观适用,具有较高的绝缘强度 和耐腐蚀性。 DDS718型单相电子式电能表集众多功能于一体,具有电能量计量、信息存储及处理、实时监测、 自动控制和信息交互等功能。

单相远程费控电能表说明书

DDZY105型 单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 使用说明书

一、概述 DDZY105型单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是根据国家电网“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总体要求,在国网公司智能电表系列标准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新一代智能电能表。 该电能表采用了超大规模数字信号处理芯片、永久保存信息的存贮器、485通讯、载波通讯和红外通讯、大画面宽温液晶显示等先进技术。电能表采用了先进的SMT表面贴装工艺,外壳采用高强度、阻燃环保材料、造型新颖、美观适用,具有较高的绝缘强度和耐腐蚀性。该表集众多功能于一体,具有电能量计量、信息存储及处理、实时监测、信息交互等功能。 二、依据标准和规范 该智能电能表设计、测试、制造均符合或超过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 ● GB/T 15284—2002 《多费率电能表特殊要求》 ● GB/T 17215.321—2008 《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1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1级和2级)》 ● GB/T 17215.211—2006 《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11部分:测量设备》 ● GB/T 15464—1995 《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广东电网公司RS-485接口单相电子式电能表通讯规约(第二版)》 ● DL/T 614—2007 《多功能电能表》 ● DL/T 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 DL/T 566-1995 《电压失压计时器技术条件》 ● Q/GDW 205—2008 《电能计量器具条码》 ● Q/GDW 354—2009 《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 ● Q/GDW 355—2009 《单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 ● Q/GDW 364—2009 《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 Q/GDW365—2009 《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范》 三、工作原理 3.1 工作原理说明 智能电表工作时,电压、电流经传感器件转换为采样信号通过滤波处理后送入计量芯片,计量芯片将能量信号转化为脉冲信号送到CPU进行电量脉冲采集,电量累计和各项计算分析处理,其结果保存在数据存贮中;同时CPU完成红外、485通讯、LCD显示等功能处理。电表带有硬时钟电路,保证时钟在标称温度下时钟日误差小于0.5s/d。数据安全性上采用冗余设计,数据采用多重备份,确保计量数据可靠。 3.2 工作原理框图

最新多功能电能表现场校验仪说明书

多功能电能表现场校验仪说明书

目录 一、概述 1 二、主要功能和特点2 三、技术指标 2 四、面板说明 3 五、操作使用方法 4 1、开机 4 2、接线方法4 3、设置常数及方式5 4、电参数测量 5 5、CT变比的测量6 6、查线(错误接线识别) 6 7、电能表校验8 8、存贮和查询11 9、液晶屏对比度的调节12 六、电能基本误差的校准12 七、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2 八、附件13 九、附录14 1、钳形电流互感器的使用方法14 2、光电采样器的使用方法14 3、电子表脉冲采样线的使用方法14

一、概述 尊敬的用户,非常欢迎您选购我们为您生产的JYM-3型多功能电能表现场校验仪,该现场校验仪是专门为现场校验单、三相有功和无功感应式和电子式电能表以及其它多种电工仪表而设计开发的一款便携式设备。该设备应用高精度采样技术,并结合最新数字信号处理方法,为现场校验电能表和其它多种电工仪表提供了一套方便高效的解决方案。我们相信您会对使用这款便携式设备感到十分满意的。 在使用该设备之前,请详细阅读本使用说明书。以下是使用该设备时的注意事项: 1、设备通电使用前,应保证可靠接地。 2、设备通电使用前,应确认面板上的Ua/外部供电电源选择开关是处于哪种状态:该开关按下即选择了通过Ua与U0提供设备工作电源,供电范围为AC80V-400V,该状态下,严禁把电源线插入外220V插座。该开关浮起(同时指示灯亮)即选择了通过外220V 插座提供设备工作电源,供电范围为AC220V±10%。 3、严禁在设备通电工作状态下反复按动Ua/外部供电电源选择

开关。 4、严禁在设备通电工作状态下用手去触摸面板上的各端子。 5、正确连接测试导线,正确设置电流输入方式,输入相应量限内的电流和电压量。切记电流输入值不得超过所选端子额定值的120%。 6、钳形电流互感器在使用过程中应轻拿轻放,必须保持钳口铁芯端面清洁,不得有任何异物。钳口端面可用干绸布擦拭(严禁沾酒精和水),擦拭过程中应保持铁芯端面光洁度。 7、接线时,必须先加电压,后加电流;拆线时,必须先去电流,再断电压。请切记不要将电子表脉冲采样线接在火线或零线上,以免损坏设备。 8、在夹钳形互感器时,一定要让电流线从钳形互感器的圆孔中穿过,钳口要合严,不要将线夹到钳口上,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9、设备按键采用轻触薄膜按键,应防止用锐器或指甲按压。 10、应注意防水、防潮,存放于干燥处。严禁在潮湿及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使用。 11、仪器在工作不正常(受到干扰或死机)时,可对其复位(按 [复位] 键)后再使用。 二、主要功能和特点 1、三相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角度、频率等电参数的高精度测量。 2、三相有功和无功感应式、电子式电能表以及其它多种电工仪表的现场校验。 3、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现场校验。 4、电压输入0-400V自动切换量程,确保测量精度。 5、电流输入有端子和钳表两种方式可选,最大可测电流500A。

基于智能电能表检定检测方法的研究

基于智能电能表检定检测方法的研究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智能电能表已经成为发展中的重点并且已经被电力企业广泛应用,智能电能表在使用的过程中将资源的利用提高的同时还带来许多好处。智能电能表较高的稳定性能够保证家庭中电力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也因此智能电能表检定检测工作也受到广泛的重视,文章以智能电能表检定检测方法为题,分别对电能表的特点以及系统中应用的优势、使用现状以及有效策略进行详细分析,能够在今后的检测工作中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能够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标签:智能电能表;检定检测;方法 前言 智能电能表在电网中占据主要位置,智能电能表是智能电网有效发展的体现,不论是在社会中,生活中还是其他环境中,智能电能表都是我国电网公司建設与电力使用的有效设施,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大量安装智能电能表,这也对安装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就目前来看我国智能电能表检定检测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以下就是具体分析,以便在今后能够在检测过程中更加规范。 1 智能电能表的概述 智能电能表与传统的电能表相比具备一定的优势,智能电能表就是通信、测量数据等组成的新型电子设备,其主要功能是能够计算点能量、处理相关数据、对电能的使用过程全程监控、自动控制以及将信息进行交流互动等,能够在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的季节甚至是节假日休息的过程中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还能够起到优化用电计划等作用。智能电能表也具备记录用电量、查询电价、余额报告以及智能扣除电费的功能,智能电能表的高科技性能能够避免很多以往用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以往用户常因为忘记交电费而出现停电的现象造成一定的损失,智能电能表的自动扣费功能成功解决这一问题,避免停电现象的同时还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使用[1]。 2 智能电能表的主要特点 智能电能表在相关模块的使用过程中其功能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智能电能表的主要构造是采用了ARM架构中的处理器芯片,在外部采用DMS设备。在程序设置过程中就可以采用人工计算的方式进行,利用人工计算的形式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实用性能,更有利于促进多元化电网排除与维护工作地进行。智能电能表同时具备自动识别的功能,通过智能电能表的自动识别功能能够与用户的终端进行线路之间的连通,并且能够根据其负载电压、电量的读取功能以及其他相关的信息将电量使用中的故障进行存档,同时,智能电能表还具备在线检测以及自动断电等实用性的功能,从而对电压过高而产生的事故起到预防以及降低事故发生率的作用,以此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