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慈溪市十三五人口发展规划

慈溪市十三五人口发展规划

慈溪市十三五人口发展规划
慈溪市十三五人口发展规划

慈溪市“十三五”人口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建设长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现代化中等城市的重要时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实现“十三五”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为积极有效应对人口趋势性变化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浙江省人口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慈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作为“十三五”时期全市人口发展的行动纲领和各地各部门做好人口相关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规划背景

(一)人口发展的现实基础

“十二五”期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宁波市人口发展的决策部署,全市人口呈现出健康、稳定发展态势。人口总量进入缓慢增长阶段,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分别为149.7万人、104.71万人、95.56万人,年均分别增长0.47%、0.16%、0.88%;同时,人口素质提升、结构优化、城市化水平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表1:“十二五”时期慈溪市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流动人口数量

—2 —

1.人口素质结构持续优化,人口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增强。根据回归分析,2000—2015年全市劳动投入增长1个单位带来经济产出0.784个单位的增长,劳动力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明显。劳动力素质提升促进生产率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1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6.7%;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4.93年,其中受过高中段及以上教育的比例达到90%;劳动生产率从2010年的6.54万元/人提高到2015年的14.1万元/人,其中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达到19.57万元/人。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五年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从12.89:60.62:26.49调整到12.01:59.10:28.89,支撑了产业结构调整转型。人民生活水平随经济增长持续改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87万元,迈入高收入地区行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72万元、2.73万元,平均增速均高于GDP增速,在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显著拉动了消费红利的增长。

2.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化均等化水平提升,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提高。户籍制度改革试点顺利实施,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8%,比2010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险体系基本建立,户籍人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稳定在98%、96%以上。教育现代化、均衡化水平持续提升,义务教育、高中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100%、99.15%和56%,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市和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效提升,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2.67

—3 —

张、2.18人、1.97人;出生人口性别比从120.92下降到110.32;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均保持在历史低水平。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养老机构总床位数达到5176万张,百名老人拥有养老机构床位数2.19张,全市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对象实现100%集中供养。人口健康状况不断改善,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09岁,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中上收入国家水平,部分指标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

3.城市建设和生态治理全面推进,人口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不断改善。大力构建与人口发展相适应的城市环境,全面实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森林慈溪”、落后产能淘汰、重污染行业整治等生态治理工程,单位GDP综合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逐年降低,地表水劣Ⅴ类水质断面减少近50%,城镇污水处理率提高到76%,创建成为省环保模范城市、省生态市、省园林城市、省森林城市和省“清三河”达标县(市)。城乡供水、供电、供气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要素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得到有效增强。

(二)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口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口数量、结构、质量与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资源环境保护紧密相关。从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看,我市人口发展中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与挑战。

1.人口老龄化、低生育率与外来人口流入减缓等因素叠加,人口红利日益消减。2015年全市总和生育率为1.02,不仅远低于2.1的自然更替水平,也明显低于国际公认1.5的“低生育率陷阱”;—4 —

户籍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基数大、增速快、寿龄高的特点,老年人口比重已达到23.5%,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户籍人口总社会抚养比上升到了52.2%,已经走出了人口红利期。外来年轻人口的流入,减轻了常住人口的抚养比,但“十二五”时期流动人口导入明显趋缓,总量由2013年的99.31万人回落至2015年的95.56万人,预计常住人口到2020年左右也将接近人口红利期的边缘,将持续影响社会活力、创新动力和经济潜在增长率。

图1:慈溪市户籍人口金字塔

2.经济发展需求与人力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人力

—5 —

资源供给总量趋减,2015年末全市从业人员规模82.4万人,比2011年末减少1.4万人;总人口中劳动年龄段人口比2010年减少1.2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68.82万人,比2010年减少了3.1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比重下降了3.7个百分点。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偏低,根据第三次全国经济单位普查数据,全市制造业从业人员中85%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全市拥有技术技能的劳动力仅占劳动力总量的16.4%,且大部分以初级技能为主,制约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时,本地户籍的年轻人才流失较多,特别是大量的本地户籍大学毕业生在外地创业就业,产业发展中研发、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缺口较大。

3.人口城市化进程较慢影响了空间集聚效应的发挥。人口分布不尽合理,中心城区人口集聚效应有待提升,中心城区是吸纳外来人口特别是各类人才的重点区域,但目前中心城区人口集聚仍显不足,“十二五”期间5个街道户籍人口仅增加了0.88万人,占全市比重仅上升0.64个百分点;常住人口规模也与城市功能定位要求有较大差距。中心镇人口集聚能力尚显不足,“十二五”期间,周巷、观海卫、龙山三镇户籍人口减少了0.2万人,占全市比重减少了0.42%。产城融合度有待提高,重点产业平台人口集聚明显滞后于产业集聚,影响了产业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4.公共服务供给与人口发展需要的矛盾仍然存在。从城市基础设施供给看,交通、供水、生态环境等方面仍存在瓶颈,特别是对外交通网络体系还不完善,尚未形成快速对接长三角主要城市的综合交通体系,在铁路交通体系中仍处于边缘地位。从公共服务资源供给看,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资源仍难以较好—6 —

满足发展需求,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养老等专业服务人员严重不足,千人医生数、百名老人养老床位数等指标远低于宁波平均水平;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资源城乡布局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面向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三)人口发展面临的形势研判

人口问题是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人口构成区域发展的核心资源和基础环境,人口变动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内生关系。“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加快经济社会转型提升的重要时期,人口发展的深度转型也将更加明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呈现出新的挑战和要求。

1.从区域发展环境看,慈溪城市能级定位与人口发展的相互影响日益显现,对人口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也提供更大可能。随着国家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长三角城市群进入一体化发展新时代,国家人口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推动城市群人口集聚的要求。根据《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在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总体框架中,我市将是其中重要的中等城市;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上海将推进全球城市和大都市圈建设,我市将成为上海大都市圈的重要成员,共享交通、产业、社会事业等同城效应。城市能级定位的提升,对我市构建与中等城市规模相匹配、与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相适应的人口规模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我市提升人口集聚能力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可能。

2.从经济发展趋势看,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将对人力资源供给提出新的要求,也提供更大动能。我市已进入产业转型升级窗

—7 —

口期,经济增长模式将由要素驱动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型,人力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来推动经济转型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迫切。我市将由人口数量红利期逐步进入人口质量红利期,只有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质量适宜、活力充沛的人力资源队伍,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力的知识素质、就业技能等提出新要求,由此对我市外来流动人口中低端劳动力形成挤压,对高层次人才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扩张,从而为劳动力结构的优化提供更大动能。

3.从城市承载能力看,生活品质提升对资源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城市建设和资源供给能力的提升也将为城市人口发展提供更大承载空间。人口发展必须与城市发展的速度相匹配,与城市环境的承受能力相适宜。随着人们对更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改善生态环境的共识日益强化,人口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同时,随着新型城市化的推进、资源环境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变革,以及区域一体化发展中资源要素共享水平的提升,我市资源要素的供给能力有望得到明显提升,生态环境容量也将得到拓展,从而为未来人口发展提供更大的承载空间。

4.从人口发展阶段看,人口格局将进入深度转折期,我市人口发展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十三五”时期,我国将逐步进入人口总量性、结构性的重大转折期,长期以来以人口总量快速增长、劳动力比重快速提高为支撑的传统“人口红利”快速消减,迁移人口规模与地区经济规模日益呈现出高度正相关。未来城市间的人口竞争将日趋激烈,人口政策、市场活力、产业布局、城市环境,—8 —

都将成为决定城市人口集聚能力的重要因素。我市人口格局制约发展的影响将日益凸显,人口总量趋稳、劳动年龄段人口趋减等新情况,迫切要求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和人口发展战略;人口老龄化加剧、全面两孩政策实施等新形势,对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的优化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区域新格局和人口转型新特点,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着力推动人口发展向更加注重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更加注重发挥人力资本红利、更加注重促进人口城市化、更加注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转型,积极创造有利于发展的人口总量势能、结构红利和素质资本叠加优势,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我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长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坚实基础和持久动力。

(二)战略导向

——注重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高度重视长期低生育水平下的人口内在萎缩对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不利影响,推动人口发展由控制人口数量为主向调节总量、优化结构和提升素质并举转型,通过维持合理的生育率水平、更大力度导入外来素质型年轻人口,为长远发展提供转型动力和内需支撑。

——注重发挥人力资本红利。将人力资本作为重要战略资源,更加重视投资于人的发展,推动劳动生产率、人口创新力和消费

—9 —

率的提高,从而实现由汲取人口红利向重视发挥人力资源红利的战略转型,塑造新形势下的人口比较优势。

——注重促进人的城市化。积极顺应人口向城市集中的普遍规律,加快非农人口市民化,实现以人的城市化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更加重视迁移流动人口市民化和社会融合,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和满足民生福利需求,实现城市包容性发展。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积极顺应人口老龄化趋势,构建面向老龄社会的公共政策和社会治理体系,在优化完善保障服务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老年人在经济体系中的积极作用,推动生产型经济体系向生产消费混合型经济社会体系平稳过渡。

(三)基本原则

——坚持开放包容。积极响应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上海都市圈发展规划的要求,实施更加主动的区域开放融合发展战略,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体系,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紧密对接和协同发展,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与互促共享。实施适度增长的人口政策和更加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营造更加开放包容的城市发展环境,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覆盖,积极构建新老市民共建共享共融格局,推进形成各类人才和劳动力都能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坚持集聚提升。大力实施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品质美丽城区建设,做大做优中心城区,提高城市宜居水平,增强城区人口集聚度,将中心城区打造成为集聚创新创业人群的主平台。加快中心镇、小城市改革发展,深入推进特色城镇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人口集聚。完善城市功能体系、满足民—10 —

生福利需求,探索深化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

——坚持均衡协调。注重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互动,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对人口变动的影响,综合施策缓解经济因素带来的生育率下降等人口发展问题;充分发挥人口能动作用,为经济增长提供有效人力资本支撑和内需支撑。注重人口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健全人口发展综合决策和协调推进机制,使广大新老市民共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坚持改革创新。深入研究世界级城市群中心区域的中等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趋势和阶段性特征,积极转变人口发展理念和方法,统筹研究完善人口与产业、住房、交通、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政策,在改革创新中调整人口年龄结构、缓解人口结构失衡、提高人口素质、完善人口布局,为建设长三角区域重要的智能制造基地、创业创新高地和转型升级先行区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

(三)主要目标

围绕建设长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现代化中等城市的战略目标,着眼我市人口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积极完善人口发展相关政策,创新人口工作体制机制,构建形成总量适度增长、活力有效增强、素质显著提升、分布合理集聚的人口发展格局,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人口总量适度增长。适度增长的人口规模既符合未来城市功能定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与城市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根据国家政策导向,积极鼓励按政策生育,引导生育水平适度提

—11 —

升;研究完善吸引外来人口迁移落户的政策措施,形成较为宽松的人口发展环境。到“十三五”末,实现全市常住人口总量155万左右,户籍人口总量106万左右的人口规模目标。

——人口活力有效增强。在保持经济活力的同时营造适宜创业、就业和生活的城市环境,增强对非户籍人口,特别是素质型年轻人口的吸引力,保持人力资源总量的合理增速,有效增强人口活力。到2020年常住人口中从业人员达到80—85万人左右。考虑到劳动年龄人口中15—19岁组、45岁及以上组的劳动参与率较低,则常住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不低于68%。

——人口素质显著提升。积极推进健康慈溪建设,实现人口健康素质明显提升。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引进大量高技能人才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实现人力资源素质与产业升级要求相匹配。到2020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低于14.6年,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不低于22%,从业人员中各类人才规模超过26.7万人,高级职称人才占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达到7%,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25.4%。

——人口分布更趋合理。遵循发达国家及我国发达地区的经验,将城市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再上台阶相结合,从调整城市人口空间布局入手,合理引导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加快推进重点镇建设,使人口分布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相一致,以产生正向的集聚效应、提高集聚效率。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达到74%,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规模达到50万人以上。

——公共服务持续改善。城乡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学有优教、劳有多得、—12 —

病有良医、住有宜居、老有赡养的局面基本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生活满意度明显提高。

表2:慈溪市“十三五”人口发展主要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适度增长的人口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全面落实人口生育政策,稳步提升生育水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推进全面两孩政策实施。组织开展居民家庭生育两孩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加强对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及政策研究。研究成立人口发展促进基金,探索建立促进出生人口增长的政策导向机制,制定实施鼓励按政策生育两孩的政策措施,

—13 —

促进生育率适度提升。做好生育政策调整与相关政策的衔接、优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制度、家庭发展支持政策,健全相关的社会保障、民生服务政策体系。引导家庭负责任、有计划地安排生育,促进家庭和谐幸福和人口均衡发展。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推广优生优育健康检查,提高产前筛查服务覆盖率和产前诊断水平,确保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15‰以下。

完善促进人口有序导入的政策措施,适度增加人口总量。着眼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人口总量的适度增长,保证劳动力供给的适度增长。建立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公共服务投入、评价和考核体系,深化流动人口户籍、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教育、住房等公共政策的改革创新,既增强对外来中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吸引力,也提高对外来普通劳动者的服务保障水平。研究制定新型居住证制度的配套政策,科学设置居住证申领条件,研究制定流动人口综合积分指标体系及实施细则,鼓励一部分长期在慈溪发展、有稳定工作的外来人口落户。深化流动人口精细化、系统化、社会化服务管理,切实提升流动人口权益维护和服务保障水平。

(二)实施人力资本发展战略,逐步实现从汲取人口红利向发挥人力资本红利的转型

以产业转型带动人口结构转变。把握长三角新一轮产业调整的契机,积极实施接轨上海战略,主动加强与上海自贸区及张江、松江等高科技园区的战略合作,争取设立上海自贸区战略合作区,规划建设上海制造业转移承接区,推动产业、技术合作与人力资源交流。聚焦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优势—14 —

制造中高端发展,构建智能家电、高端机械基础件、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三大优势产业生态圈,培育发展智能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转变,实现高质量的产业发展和高质量的就业创业。加快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构建形成与制造业发展相融合的服务经济体系,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劳动力结构调整融合互促。

加大人力资源引进开发力度。加快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平台,高水平建设环杭州湾创新中心,加快建设科教园区,建成投用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建设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慈溪学院,积极引进大学研究院、大学科技园,建设大学生创业园,积极打造特色众创空间。建立完善人才和人力资源培养、引进、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等系列政策,实施“上林英才”、“上林工匠”、“上林创客”、“上林储备”、“上林雁归”等专项人才工程,大力引进管理技术高层次人才,培育发展工匠型人才,强化本地大学生回慈、非本地户籍高校教师和学生留慈、年轻创客来慈创新创业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引导企业加大人力资本开发投入力度,加快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发展需求、社会发展方向相适应的人力资源队伍。到2020年,人力资本投资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7%,新增在慈就业创业大学生15000名。

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培训。大力构建“本科+专科+中职”的职业教育融合发展体系,发展高职和应用型本科为主的高等教育,做优做强职业教育,推进产教融合和中高职一体化发展,支持校企合作建设大师工作室、创新实验室、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站,

—15 —

培养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健全城乡终身职业培育体系,扶持推进形式多样的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加强流动人口基本素质和技能素质培训,组织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企业定岗培训。

(三)实施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实现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口再分布

实施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相衔接的人口发展功能区战略。实施与主体功能区布局相适应的政策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引导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人口分布格局。中心城区和中部城镇等优化开发区域,要通过生产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吸引高素质、技能型人口集聚,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引导区域内人口流动集聚。北部滨海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开发区域,要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推动人口与产业联动发展。北部绿色农业区等适度开发区域,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开发,引导人口、经济要素向城镇适度集聚。南部生态林业区等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要加快推进人口向其他区域有序转移。

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和人口集聚力提升。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布局,按照有利于城市空间拓展、有利于城市建设管理、有利于居民生产生活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中心城区行政区划调整,将城区周边的部分乡镇纳入中心城区范围,为强化城区产业和人口集聚提供更加有效的空间载体。积极推进品质城区建设,优化城区功能布局,加快城市重点板块开发建设,建设完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进建设各具特色的城市综合体、智慧商圈、夜市街—16 —

区,着力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和宜业宜居度。加大与杭州湾新区融合发展力度,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和人口吸引力。

推进小城市建设和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周巷镇、观海卫镇、龙山镇小城市建设,重点优化空间布局,发展优势产业,完善公共服务,提升城镇功能,促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切实保障进城镇落户农民权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城市建设与产业园区融合发展,建设提升滨海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周巷、观海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在重点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园区建设,推动功能要素、产业要素、生活要素的合理配置,实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人口集聚的融合发展。

(四)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加快构建适应人口发展要求的公共服务体系

加快现代教育强市建设。适应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增长的学前教育需求,协同发展早期教育和幼儿教育,构建0—3岁婴幼儿早教服务网络,完善以普惠型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适应人口流动、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和小班化教育需求,制定实施城区义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推进多样化学校共同体建设,实现全市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达标;切实保障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需求,流动人口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提高到88%。推动普高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基本实现优质普通高中全覆盖。提升发展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大力引进发展高等教育,积极发展终身教育和社区教育,不断提高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17 —

积极建设健康慈溪。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推进医疗服务的布局优化和资源整合,实行分级诊疗制度、医师多点执业机制和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促进城乡医疗资源均衡同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社区婴幼儿照护体系,支持社会资本兴办大型综合医院以及儿童、妇产科、老年护理、临终关怀等特色专科医院。优化体育设施功能布局,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城区自行车慢行系统,拓展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扶持发展健康体育产业。到2020年,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执业护士数分别达到4.44张,2.65人、2.65人,人均公共体育用地达到2平方米,登山健身步道总长度达到100公里以上。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投用大剧院、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科博中心等文化设施,推进以文化礼堂为重点的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村文化礼堂覆盖面达到60%以上;启动数字图书、文化馆、博物馆和公共体育服务APP系统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每年组织百场文艺展演、千场电影下乡、万册图书下乡,开展艺术节、青瓷文化节、全民读书月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提高全民文明素养,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推进社会保障领域制度改革,基本建成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险体系,本市户籍人员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98%以上,社保卡持卡人数占常住人口的92%。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特困人员供养、自然灾害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制度,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和支出型贫困家庭社会救助政策。

—18 —

统筹提升城乡住房保障水平。注重保障住房需求和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相结合,通过消化剩余保障房源、市场化收购房源和货币补贴等方式,为本市住房困难家庭和优秀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毕业生、引进人才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保障。实施危旧房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工程,提高城乡住房安全保障水平。

加快提升城市承载力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交通体系,积极谋划推进高铁、高速公路等跨境路网建设,全力争取沪嘉甬跨海铁路经停慈溪并启动建设,争取纳入长三角主要城市1小时交通圈,为充分发挥上海都市区同城效应、实现人力资源跨区域高效流动创造条件。加快城市水资源供给能力建设,完善供水保障体系,争取纳入宁波市统筹供水网络体系,增加水资源稳定保障能力。持续推进大气治理、水环境治理、绿化提升等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

(五)积极推进包容共享发展,切实提高新形势下人口统筹发展能力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鼓励发展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健全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老人定点供养和经济困难、高龄、失能等老年人服务补贴等制度,全市新增养老床位5000张,每百名老人养老床位数达到4张以上。加强社区为老服务能力建设,积极发展智慧养老服务,满足老年生活照料、老年护理和精神慰藉需求,建成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0家以上,覆盖全市2/3的村(社区)。建立健全老年人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建立老年人才和人力资源信息

—19 —

服务网络,引导老年人和已退休的准老年人以各种方式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积极发展“银发经济”,扶持发展面向老年群体的休闲、养生、文化等服务经济。积极发挥慈孝文化传统,打造尊老敬老的社会环境。

深入推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强化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政策导向,营造多元包容的社会人文环境,促进新老市民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谐共生。继续开展优秀新市民评选表彰等活动,深化融合性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在覆盖流动人口、促进社会参与中的作用,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协同、新老市民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强化村、社区服务功能,拓展流动人口参与村、社区建设的渠道,丰富流动人口文化生活,搭建流动人口与本地市民互动融合的平台。增强流动人口聚集社区的工作网络和资金支持,为流动人口融入社区生活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促进各类群体共同发展。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提高社会性别平等意识,建立和完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和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健全源头促进和保护的工作机制,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全面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残疾人共享更高水平小康和全面发展。加强慈善组织建设,推动慈善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各类群体慈善救助成效。

积极促进家庭发展。更加重视家庭的基础性地位与发展需求,进一步改善家庭结构,稳定家庭功能,在鼓励生育两孩、优生优育、子女成才、抵御风险、家庭致富及养老保障等方面,建立完—20 —

善提高家庭发展能力的政策体系。以社区为基础,构建家庭保健、婴幼儿照护、科学育儿指导、就业服务、养老照护等家庭发展服务体系。加大对孤儿监护人家庭、老年人家庭、残疾人家庭、失独家庭以及受灾家庭等特殊困难家庭的救助帮扶,促进家庭幸福,提高家庭发展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人口发展工作推进机制,实行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

建立健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人口工作摆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位置,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各部门分工有序、职责明确的人口管理和决策体系。加强对人口发展战略、人口发展重点难点问题的深度研究,及时有效应对人口和劳动力变动带来的各种挑战。建立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发展影响评估机制,形成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强大合力。

(二)建立健全人口信息化管理机制,促进人口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化决策

加强人口信息化建设,探索推进全员人口统计信息系统建设,加快推进统计、公安、教育、民政、人力社保、卫生计生等部门人口信息整合共享,为人口政策制定和服务管理提供高效的信息支持。完善流动人口综合信息平台,强化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建立规范的信息发布机制。开展对外来人口、外来人才的居留意愿、生育意愿、工作、生活状态等抽样调查,掌握人口发展变动的趋势,合理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三)建立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资源保障机制,提高面向新

—21 —

医院科技发展规划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

医院科技发展规划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 改革开放政策为科技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邓小平同志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强化了“科技兴国”的观念。也为传统中医药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近年来,我院积极倡导科技兴院,十分重视医院内涵建设,突出中医特色,抓好人才培养,推动重点专科发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医院建设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今年是“九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为进一步提高我院的医学科技水平,推动医院科技进步,特制订xx-xx 医学科技发展规划。 一、加强重点专科建设,促进医疗技术水平提高 加强医院的重点专科建设,逐步形成优势和特色,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是医院生存发展的 __。我院确立了肛肠科、口腔科、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为重点建设专科,目前已初具优势,到xx年,各重点专科将建成融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为一体,在市内及周边县享有较高声誉的特色专科。今后5年,医院将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优先满足重点专科发展的需要。

1、优先安排重点专科人员外出进修和学术交流,鼓励和支持 学科带头人外出考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使他们了解本学科国内外进展和学术动态。 2、优先满足和培养重点专科人才,根据重点专科梯队需要, 对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在进修、深造、科研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为他们掌握高尖技术创造良好环境。定期邀请省中医院、省口腔医院、省肿瘤医院的专家教授来我院会诊、手术、讲课。明确要求重点专科的医疗骨干充分掌握本学科中、西医最先进的诊疗技术,熟练解决本学科的疑难病症。 3、优先考虑重点专科设备配置,在一定的资金范围内,首先 保证重点专科设备的更新,添置。今后5年,医院准备添置新一代CT,800mAX光机,进口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PCR等 新技术、新设备,为重点专科提供新的检测手段。口腔科装备6台先进的全电脑控制的连体式牙科综合治疗机、铸造机、烤瓷炉、种植机、光固化机、超声波洁牙机等系列国产、进口成套的配套性设备,中西医结合肿瘤科配备介入 __所需要的各种设备,肛肠科购置肛门压力仪、肠镜、多功能微波治疗仪等先进设备,为开展各种高难度专科医疗服务提供可靠保证。对重点专科房屋进行改造、装修,待医院新建的综合楼下半年投入使用时,我院的重点专科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十三五”科研工作规划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 “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十三五”期间面临形势 (一)发展的机遇 1.职业教育发展环境。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党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前所未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职业教育在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服务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中的地位作用前所未有,这使高职教育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学院加快改革发展开辟了新环境。 2.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十三五”期间,————要实现以上目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人才。根据《庆阳市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庆阳市将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适应庆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需要的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产业发展定位和供不应求的劳动力市场,要求学院在现有的专业对接产业的基础上加快做强做优特色专业和专业群,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培养输送高技能人才。 (2)创新型城市建设有助于学院提升科研服务社会能力。甘肃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创新联盟、科技研发平台、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推进科技特派员计划等的实施,为学院发挥科研创新优势、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良好契机。 (3)庆阳市-----经济圈建设和----深化合作,将促进资金、技术、人才、

信息、资源等要素的便捷流动,为学院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创新合作办学机制拓宽了发展空间,同时也为学院参与区域交流合作、确立职教优势带来新的前景。2015年教育部批准我校为职业技术学院以来,学院实现了由中专学校向高职院校的历史性跨越,为学院科研工作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更为学院科研工作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十二五”期间,在学院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院科研工作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 1、学科建设得到加强,科研教学互促共进 根据地方发展需要和学院自身发展实际,学院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形成了以工学为主体,建工、经管、电子、艺术、护理为两翼,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会计、电子机电、矿山机电等4个省级特色专业和示范专业,集群发展,辐射带动,特色鲜明;5个校企合作专业,人才汇聚,资源共享,工学相长;多科并举,引领推动,优势突出。“十二五”期间,发展并巩固了科研和教学的密切结合,特别是把教师科研与专业发展、专业实践教学和专业建设有效结合。 2、科研水平跃上新台阶,并取得新突破 “十二五”期间,我院的科研成果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了明显进步,科研整体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2011至2015年,共发表论文108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篇以上,被SCI、EI、ISTP等收录1篇;出版教材、著作17部;科研立项课题共15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5项;应用型科技专利6个。 3、学术交流不断扩大,科研氛围日趋活跃

新材料产业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新材料产业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部署,为贯彻落实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做好新材料产业标准化工作,建立完善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充分认识新材料产业标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今世界,以新材料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各国高度重视新材料开发应用。标准是新材料开发、产业化及推广应用的重要支撑,是规范新材料市场秩序,促进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维护产业利益和经济安全的重要手段。建立完善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对于加快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促进材料工业转型升级,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保障国民经济重大工程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黄金、稀土等原材料工业规模巨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截至2012年,原材料工业现行有效标准11814项,占工业和通信业现行有效标准的20%。各行业日益重视新材料标准化工作,新材料标准制修订步伐加快,2010年以来发布了碳纤维、光学功能薄膜、功能陶瓷等100余项新材料标准,推动了原材料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但总体上看,我国材料标准体系仍以传统材料标准为主,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尚未健立,关键标准前期研究、技术攻关相对不足,标准制定所需的工艺参数、材料性能等基础数据缺乏。以我国技术和标准为基础的新材料国际标准未取得突破,被动跟踪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比较突出,难以满足新材料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合作需求。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400个重点产品涉及近千项标准,大多数需要新制定。为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充分推动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品更新换代,迫切需要加快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导向,以支撑新材料产业发展对标准的需求为核心,以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为依托,加快重点新材料标准研制步伐,加强新材料标准化工作基础能力建设,积极参与新材料国际标准化活动,全面提升新材料产业标准质量,推动新材料标准有效实施,形成覆盖面广、创新性强、重点突出、开放协调的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为促进新材料产业健康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提供保障。 (二)基本原则

美国政府大数据的研究和发展计划(中文译版)

美国政府大数据计划的中文译稿 奥巴马政府宣布“大数据的研究和发展计划。”通过提高我们从大型复杂的数字数据集中提取知识和观点的能力,承诺帮助加快在科学与工程中的步伐,加强国家安全,并改变教学研究。 这个计划里,六个联邦政府的部门和机构宣布新的2亿美元的投资,提高从大量数字数据中访问、组织、收集发现信息的工具和技术水平。了解更多正在进行的联邦政府的计划,解决所大数据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可通过大数据表来了解大数据革命。 我们还计划与工业界、大学研究界、非营利性机构与管理者一起利用大数据所创造的机会。显然,不能单单依靠政府,需要我们总统所呼吁的“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样的努力。 一些相关的公司已经赞助大数据相关的比赛,并给大学提供这方面的研究资助。大学里也开始开设一门全新的研究型课程,培养下一代的“数据科学家”。一些无国界的组织帮助非营利性机构对公益性服务的数据进行采取、分析和可视化处理。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将会非常有兴趣支持建立一个跟大数据相关论坛,包括最新的公私组织之间的合作。 美国政府的大数据计划 亮点:为应对大数据革命带来的机遇,联邦政府制定计划,推进相关研究机构进一步进行科学发现和创新研究。 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 多尺度异常检测(ADAMS)项目解决大规模数据集的异常检测和特征化。项目中对异常数据的检测指对现实世界环境中各种可操作的信息数据及线索的收集。最初的ADAMS应用程序进行内部威胁检测,在日常网络活动环境中,检测单独的异常行动。 网络内部威胁(CINDER)计划,旨在开发新的方法来检测军事计算机网络与网络间谍活动。作为一种揭露隐藏操作的手段,CINDER将适用于将对不同类型对手的活动统一成“规范”的内部网络活动,并旨在提高对网络威胁检测的准确性、和速度。 Insight计划主要解决目前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的不足,进行自动化和人机集成推理,使得能够提前对时间敏感的更大潜在威胁进行分析。该计划旨在开发出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分析图像和非图像的传感器信

广电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思路

广电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总体思路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 广电“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总体思路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 广播影视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合,使广电发展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节目制作、网络传输、终端服务都向智能化、跨屏互动演进,广电全媒体发展成为主流趋势。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加速融合发展,使广电行业面临全面战略转型。《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是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广电传播模式、运营模式、服务模式亟待全面转型,广电网络的“互联网+”演进发展态势明显。 公众文化信息需求的多元化,对广电制播和传输覆盖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改变过去媒体单向传播、受众被动接收的方式,把“受众”变为“用户”,实现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终端,为用户提供精准化内容、满足个性化需求成为必然要求。 三网融合的加速发展对广播影视网络信息安全提出了新要求。《三网融合推广方案》要求在全国范围推动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广电网络双向宽带和泛在化发展刻不容缓,广电信息与网络安全面临更新更高要求。 思路和目标 1.全面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 全国县级(含)以上广播电视台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全面完成数字整体转换,县级(含)以上城市有线网络基本完成双向化。 地面电视全面实现数字传输覆盖,适时关闭模拟电视信号,完成地面电视向数字化转换。 在全国地市县基本实现地面数字声音广播覆盖。 2.大幅增强广电融合媒体制播能力 全国省级以上广播电视台基本建立全台网,播出频道实现全高清化;中央电视台及有条件的省级电视台开播4K超高清试验频道。 全国地市级以上广播电视台全部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制播,较发达的地市级电视台播出频道实现全高清化,其余地市级电视台实现主要频道高清化。 省级以上广播电视台基本建立融合媒体制播云平台,实现全国广播电视融合媒体制播云平台互联互通。 3.全面提升广电融合媒体服务能力 省级以上有线电视网络、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机构基本建成广播电视融合媒体集成服务云平台。 完善融合媒体集成服务云平台技术架构,推动各广播电视融合媒体集成服务云平台的互联互通。

2016—2020年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6-2020 年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老龄事业,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XX 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背景 (一)“十二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XX 市老龄事业快速发展的五年。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进一步扩大,养老金水平自2011 年起连续得到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已于2015 年实现全覆盖,全市60 岁以上城乡居民均享受了基础养老待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推进,提高了参保人员的医疗报销比例,基本实现全民医疗的目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活动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步。居家养老覆盖面不断扩大,机构养老进一步发展。老年教育、文化、体育事业较快发展,老年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老年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老年优待政策得到落实,建立了户籍80 岁以上高龄老人津贴制度。全社会老龄意识明显增强,敬老爱老助老氛围日益浓厚,老年人权益得到较好保障。老年科学研究有所突破,XX 区被XX 老年学学会评定为富裕型“长寿之乡”。广

大老年人老有所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推动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一方面,我市处于老年人口快速增长期。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预计我市60 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户籍老年人口将从2015 年的58.45 万人和52.75 万人分别增加到2020 年的77 万人左右和67 万人左右。人口老龄化、高龄化以及家庭小型化、纯老住户增多的趋势日益突出,对老年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我们的人口老龄化意识还不够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和网络建设相对滞后,老年产业和老年服务市场发展较慢。这些问题,各级领导和老龄工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二、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XX 省的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从建设“民富市强、幸福XX”实际出发,适应人口老龄化新形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

国创集团十三五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重庆国创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十三五”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为了全面提升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使公司的人员配置、人才培养、薪酬管理、激励机制及劳动关系管理等工作有的放矢,实现不断优化企业组织结构,高效配置人力资源,科学搭建人事管理体制,最终实现激活核心人才队伍、提升公司运营效率、构建和谐企业的目标,确保公司“加快技改进度,实现地探增储,实施精细管理,建立集团标杆企业,创建和谐企业。”的“十三五”总体目标顺利实现,编制本规划。 一、人力资源现状 重庆国创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11月份经过股权转让成为国创集团公司旗下的一员,十年年来在公司的大力宣传下员工对集团公司的经营理念、发展方向与企业文化均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从接收至今因安置、技改等因素影响人员流动较大,职工、工队、调入、聘用、及原有等各类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行为规范、工作方法、生产技术、劳动素质、综合素质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差异,经过两年的培训、引导融合,在企业文化、企业凝聚力、职工文化素质、劳动技术素质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统一与提高,人员基本趋于稳定。 1、学历情况现状 1、截止2011年11月我公司共在岗员工320人(其中职工280人,协议工40人)其中:研究生学历40人,占在岗员工总人数的12.5%,本科学历40人占在岗员工总人数的12.5%,大专学历240人占在岗员工总人数的75%。 2、技术、技能情况现状 在岗职工管理岗位在技术、技能结构方面,其中高级职称4人占在岗员工总人数的1.25%,中级职称管理人占在岗员工总人数的2.5%,初级职称8人占在岗员工总人数的2.5%;高级技师12人占在岗员工总人数的3.75%,技师人占在岗员工总人数的2.5%,无技术、技能等级人员共288人,占在岗员工人数的比例高达90%。 二、规划目标 (一)、短期目标: 1、建立统一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平台(即员工关系、薪酬福利管理、绩效考核等) 2、实现准确、快捷的人力资源数据统计 3、建立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二)、中期目标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 要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9-2012年) 为应对全球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变化和挑战,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要求,发挥我省新材料产业优势,抢占新材料技术制高点,推动新材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09-2012年。 一、发展背景和现状 (一)产业界定与特点 新材料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材料:一是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的材料;二是高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三是由于采用新技术(工艺、装备),使新材料性能比原有性能有明显提高,或出现新功能的材料。新材料具有应用领域宽广,知识与技术密集度高,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强等特点。鉴于新材料种类纷繁,涉及面广,结合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实际,本纲要针对我省具有特色的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等10类材料产业作出规划。 (二)发展背景与趋势 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和新型平板显示材料等蓬勃发展,各类新型化工新材料等层出不穷,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世界各国均把大力研究和开发新材料作为21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美国提出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极端环境材料及材料科学等新材料产业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日本、欧盟、韩国等也制订了促进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的战略计划。我国新材料产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

【TechWeb报道】9月6日消息,国务院日前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下称《纲要》),对大数据开放应用等工作提供指导意见。而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数据发展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达到115.9亿元,增速达38%。 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约为84亿元,主要由3部分组成,即大数据软件产值、用于承载大数据应用的硬件产值,以及大数据相关的专业服务产值 2014年大数据软件产值为35.6亿元,占比约42%;大数据硬件产值达28.5亿元,占比约34%;大数据服务产值为19.9亿元,占比约为24%。 此外,预计2016至2018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还将维持40%左右的高速增长。 根据中国政府网消息,日前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纲要》提出未来5至10年我国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应实现的目标,将惠及全民,助力经济转型。 《纲要》部署三方面主要任务。一要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推动资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二要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培育新兴业态,助力经济转型。三要强化安全保障,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健康发展。 根据《纲要》计划,2017年底前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基本形成;到2018年,开展政府和社会合作开发利用大数据试点,2018年底前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等;2020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数据处理、分析、可视化软件和硬件支撑平台等产品。 此外,《纲要》提出政府治理大数据工程等十大工程,其中,包括推进政府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工程、国家大数据资源统筹发展工程、政府治理大数据工程、公共服务大数据工程等4大“政府大数据”工程;工业和新兴产业大数据工程、现代农业大数据工程、万众创新大数据工程、大数据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工程、大数据产业支撑能力提升工程等5大“大数据产业”工程;以及网络和大数据安全保障工程。 《纲要》全文如下: 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 国发〔2015〕50 号

三胡乡十三五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

三胡乡“十三五”人口和计划生育 事业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执行情况 “十二五”期间,我乡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紧紧围绕“一高一低”的战略目标,坚持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大农村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力度,全面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加强基层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党政管理、宣传倡导、科技服务、信息综合、群众工作“五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取得新成就。 (一)稳定低生育水平取得明显成效。低生育水平取得明显成效“十二五”期间,我乡妇女生育水平始终保持在更替水平以下,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12‰,2014 年总人口30463人,圆满完成了“十二五”人口规划目标。 (二)人口素质明显提高,群众生育观念发生深刻变化。2010人口素质明显提高,群众生育观念发生深刻变化。2010年至2014年死亡率由6.65‰,降低到6.10‰。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深入贯彻,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正在形成,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观念已基本被群众接受。“十二五”期间我乡政策生育率保持在94%以上;“十二五”期间已

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稳定在84%左右。 (三)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投入逐年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投入逐年提高。我乡计划生育经费投入体制发生根本变化,为切实解决经费投入问题,乡党委、政府明确提出要将计划生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费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切实保证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需要。2014年度全乡计生经费提高到38元。 (四)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得到巩固完善,技术人员素质明显提高,技术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截止到2009年末,我们全面加强乡、村级服务网络建设,打造新计划生育服务站。我乡多处筹集资金,完善村室基础设施,使16个村(社区)室达到了规范化村室标准,形成了以乡服务中心为纽带、村卫生室为依托的技术服务网络。全乡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到 80%以上。普遍开展了育龄妇女的生殖保健服务,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乡基本实现办公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计生干部队伍素质得到加强,村级计生管理员实现了平均年龄35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女性为主的要求。 (五)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局面正在形成。建立了人口与发展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局面正在形成。综合决策机制,形成党政领导、部门指导、各方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加

集团公司管理系统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

XX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为推进《XX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的人才强企战略实施,为集团公司“十三五”战略目标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特编制《集团公司“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一、人才发展现状 截止2015年底,集团公司共有正式员工17421人,员工平均年龄31.38岁,其中男员工12163人,占比69.8%;女员工5258人,占比30.2%;少数民族员工3266人,占比18.74%。本科以上学历1967人,占员工总数的11.29%;大专学历4153人,占员工总数的23.84%。 三支队伍占比情况

注:集团公司现有管理人员671人,技术人员2131人,技能人员14619人。 管理人员队伍现状 注:管理人才队伍现有集团公司级管理人员120人,子公司级管理人员551人,其中女性82人,少数民族39人,80后管理人员(35岁以下)238人。 技术人才队伍各层级占比情况 注:集团公司现聘用高级技术人员3人,副高级12人,主任级37人,副主任219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12.71%。 技能人才队伍各层级占比情况

注:集团公司现有高级技师7人,技师50人,高级工197人,中级工1485人,初级工1818人,高级工以上的高级技能人才占技能人员总数的1.74% 二、“十二五”期间人才发展取得的成绩 人才队伍作用发挥显著。“十二五”期间,在集团公司党委的领导下,推动人才发展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实现第二次腾飞,提供了强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集团公司的三支人才队伍的总量不断增大,高端人才领军人才不断增多,人才的年龄、知识、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类人才在管理经营、新产品开发、重大项目建设、科技公关、技术改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少数民族各类人才数量逐年增长,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不断完善。集团公司加快各类人才培养、选聘、使用等方式和机制创新,建立了培养引进的开发机制、竞争择优的选拔机制、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机制、科学有效的激励保障机制,有效地激发了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人才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在“十二五”期间,建立了集团公司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创建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0年).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序言 大数据是通过快速获取、处理、分析以从中提取价值的海量、多样化的交易数据、交互数据与传感数据。大数据产业是指一切与大数据的产生与集聚、组织与管理、分析与发现、应用与服务相关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以数据挖掘分析服务为核心,包含数据中心、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物联网服务、位置服务等信息服务,智能终端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等电子产品制造,以及智能交通、互联网金融和智慧城市等应用服务。继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大数据正成为信息技术的新热点,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将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变革。把握大数据发展方向,推动大数据开发应用,发展大数据服务产业,是推进贵州省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推动贵州工业结构调整、加快贵州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打造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规划纲要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部署和要求制定,旨在为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指导。规划期为2014年至2020年。 一、发展机遇与优势 (一发展机遇 1.国家和贵州省全力支持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为贯彻落实有关规划和意见,国家35个部委相继出台支持贵州发展的政策文件或与贵州签署合作协议,对贵州省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贵安新区跻身国家级新区,在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等方面享有更多广泛的改革试验权和更加优惠的产业政策,为贵州省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对产业和

总公司十三五科学技术发展专项规划(1)DOC

“十三五”科学技术发展专项规划 单位名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二〇年十月九日

矿产资源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矿产资源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约束趋紧,环境压力加大,资源安全形势面临重大挑战。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矿产资源安全保障提出了新目标,必须超前谋划,总体布局,统筹规划,全面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保护与合理利用,积极推进矿业国际合作,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资源基础。 为了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及《陕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精神,实现我省“能源化工强省”、“现代材料工业大省”、“矿业研发大省”的三大战略目标,科学编制“十三五”地质科技发展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加强地质科研工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地质科技人才,促进地质科学技术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等十分重要。省地矿总公司在全面总结“十二五”地质科技工作,认真分析“十三五”地矿经济发展对地质科技和科研基础条件平台需求和人才建设的基础上,考虑发展现状和资源状况,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了本企业“十三五”科学技术发展专项规划”。 一、发展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1、“十二五”期间科技工作重要成果 “十二五”期间(止2014年底)主要承担了中央、地方、本企业自筹,以及提供地质技术服务等开展地质科学研究课题56项,内

容涉及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工环、物化探、实验测试、测量、机算机软件、国家标准制定、探矿机械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地质研究、地质找矿、矿产开发、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提等供了有力支撑。 开展的主要项目有: 区域矿产地质综合研究类(9项): “青海1∶25万东台吉乃尔湖幅大灶火幅(部分)格尔木幅(部分)幅区域重力调查”、“海南省昌江县石碌铁矿外围1︰5万重力调查”、“青海省锡铁山地区勘察技术应用示范”、“西藏1:25万班戈县幅、那曲县幅区域重力调查”、“青海1︰25万刚察县幅、张掖市幅区域重力调查”、“西藏罗布莎地区1:5万重磁调查”、“青海1:25万盐池湾幅、德令哈镇幅、诺木洪幅区域重力调查”、“新疆1:5万苏立杰幅等4幅区调”、“新疆西昆仑地区 1 : 5万I44E004001 、I44E004002、I44E005001、I44E005002、I44E006001、I44E006002 等六幅区调”。 重点矿区成矿控制条件综合研究类(4项): “陕西小秦岭金矿矿田构造研究与靶区优选”、“陕西省秦巴地区重要矿床(田)区域物化探信息特征研究及找矿远景预测”、“陕西镇旬地区汞锑金多金属控矿构造解析与靶区验证”、“西安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 政策、规范、规划类(3项): 修订《大比例尺重力勘查技术规范》、“制定铜铅锌矿石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铼、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和锡等标准分析方法3个”、“有色金属(砷、锑、钴和镍)矿石化学物相分析方法研究”、“地球化学调查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技术研究”。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经典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经典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9-2012年) 为应对全球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变化和挑战,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要求,发挥我省新材料产业优势,抢占新材料技术制高点,推动新材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09-2012年。 一、发展背景和现状 (一)产业界定与特点 新材料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材料:一是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的材料;二是高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三是由于采用新技术(工艺、装备),使新材料性能比原有性能有明显提高,或出现新功能的材料。新材料具有应用领域宽广,知识与技术密集度高,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强等特点。鉴于新材料种类纷繁,涉及面广,结合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实际,本纲要针对我省具有特色的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等10类材料产业作出规划。 (二)发展背景与趋势 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和新型平板显示材料等蓬勃发展,各类新型化工新材料等层出不穷,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世界各国均把大力研究和开发新材料作为21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美国提出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极端环境材料及材料科学等新材料产业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日

工信部_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2016〕412号_20161218

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21世纪的“钻石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全面推进大数据发展,加快建设数据强国。“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时期,全球新一代信息产业处于加速变革期,大数据技术和应用处于创新突破期,国内市场需求处于爆发期,我国大数据产业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抢抓机遇,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对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民生公共服务、促进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有重大意义。为推动我国大数据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入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落实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编制本规划。 一、我国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基础 大数据产业指以数据生产、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的相关经济活动,包括数据资源建设、大数据软硬件产品的开发、销售和租赁活动,以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 “十二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迅速壮大,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经济日益繁荣,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技术创新取得了明显突破,应用势头良好,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大数据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信息化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对数据资源的采集、挖掘和应用水平不断深化。政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国面向公众

的政府网站达8.4万个。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展开,“十二五”期间近300个城市进行了智慧城市试点。两化融合发展进程不断深入,正进入向纵深发展的新阶段。信息消费蓬勃发展,网民数量超过7亿,移动电话用户规模已经突破13亿,均居世界第一。月度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835M。政府部门、互联网企业、大型集团企业积累沉淀了大量的数据资源。我国已成为产生和积累数据量最大、数据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大数据技术创新取得明显突破。在软硬件方面,国内骨干软硬件企业陆续推出自主研发的大数据基础平台产品,一批信息服务企业面向特定领域研发数据分析工具,提供创新型数据服务。在平台建设方面,互联网龙头企业服务器单集群规模达到上万台,具备建设和运维超大规模大数据平台的技术实力。在智能分析方面,部分企业积极布局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在语音识别、图像理解、文本挖掘等方面抢占技术制高点。在开源技术方面,我国对国际大数据开源软件社区的贡献不断增大。 大数据应用推进势头良好。大数据在互联网服务中得到广泛应用,大幅度提升网络社交、电商、广告、搜索等服务的个性化和智能化水平,催生共享经济等数据驱动的新兴业态。大数据加速向传统产业渗透,驱动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变革,推动制造业向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电信、金融、交通等行业利用已积累的丰富数据资源,积极探索客户细分、风险防控、信用评价等应用,加快服务优化、业务创新和产业升级步伐。 大数据产业体系初具雏形。2015年,我国信息产业收入达到17.1万亿元,比2010年进入“十二五”前翻了一番。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4.3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大型数据中心向绿色化、集约化发展,跨地区经营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业务的企业达到 295家。云计算服务逐渐成熟,主要云计算平台的数据处理规模已跻身世界前列,为大数据提供强大的计算存储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318847853.html,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作者:耀文 来源:《中国电子报》2016年第57期 本报讯国务院近日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国家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战略任务和改革举措。 《规划》强调,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确保如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确立了“十三五”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进入前15位,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与2015年相比,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5.3%提高到60%,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5.6%提高到20%;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途径提交的专利申请量比2015年翻一番,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 《规划》提出建设高效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并从培育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系统布局高水平创新基地等方面提出了总体要求。努力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 《规划》围绕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增添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的核心引领作用,重点强化六方面任务部署。一是围绕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加强兼顾当前和长远的重大战略布局。二是围绕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培育重要战略创新力量。三是围绕拓展创新发展空间,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四是围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五是围绕破除束缚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六是围绕夯实创新的群众和社会基础,加强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 《规划》从落实和完善创新政策法规、完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加强规划实施与管理等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强调完善支持创新的普惠性政策体系,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等。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发展改革委江苏省新材料 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2年)的通知 苏政办发〔2010〕37号? 2010年4月6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省发展改革委编制的《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2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9-2012年) 为应对全球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变化和挑战,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要求,发挥我省新材料产业优势,抢占新材料技术制高点,推动新材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特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09-2012年。 一、发展背景和现状 (一)产业界定与特点 新材料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材料:一是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的材料;二是高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三是由于采用新技术(工艺、装备),使新材料性能比原有性能有明显提高,或出现新功能的材料。新材料具有应用领域宽广,知识与技术密集度高,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强等特点。鉴于新材料种类纷繁,涉及面广,结合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实际,本纲要针对我省具有特色的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等10类材料产业作出规划。 (二)发展背景与趋势 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和新型平板显示材料等蓬勃发展,各类新型化工新材料等层出不穷,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

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序言 大数据是通过快速获取、处理、分析以从中提取价值的海量、多样化的交易数据、交互数据与传感数据。大数据产业是指一切与大数据的产生与集聚、组织与管理、分析与发现、应用与服务相关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以数据挖掘分析服务为核心,包含数据中心、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物联网服务、位置服务等信息服务,智能终端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等电子产品制造,以及智能交通、互联网金融和智慧城市等应用服务。继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大数据正成为信息技术的新热点,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将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变革。把握大数据发展方向,推动大数据开发应用,发展大数据服务产业,是推进某某省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推动某某工业结构调整、加快某某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打造某某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规划纲要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某某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中共某某省委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部署和要求制定,旨在为某某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指导。规划期为2014年至2020年。 一、发展机遇与优势 (一)发展机遇 1.国家和某某省全力支持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为贯彻落实有关规划和意见,国家35个部委相继出台支持某某发展的政策文件或与某某签署合作协议,对某某省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贵安新区跻身国家级新区,在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等方面享有更多广泛的改

科技工作发展十三五规划

科技工作发展十三五规划 《科技工作发展十三五规划》是一篇好的范文,重新了一下发到百度。 科技工作发展十三五规划一、总体思路与原则(一)发展思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市科技大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构想,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强化科技的可持续创新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积极配合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花炮产业新技术、新产品、传统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使其形成科技含量高的支柱产业,推进产业化的科技支撑力度;以科技体制改革、人才队伍培养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重点,坚持创新、开发与引进并重的思路,提高自身科研和技术水平,提高科技人员业务素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可靠、有效的科技支撑。 (二)十三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原则遵照创新、开发与引进并重的科技工作思路,**镇十三五科技发展应当坚持以下原则:强化**镇科技发展目标,加强集成,突出重点。 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以及基础性、关键性技术和实际问题,以实施重点领域科技专项计划为核心,确定科技发展的目标和科技发展支持的重点,加强战略对策研究和宏观调控,突出抓好若干重大科技和产业化项目。 优先发展我镇的科技能力和资源转换能力。

大幅度增加用于自主创新活动的投入,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目标。 优先保障科研基础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科技资源的共享,提高科技活动的保障能力。 坚持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实现产业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百度积极利用好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强化市场观念,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和导向作用,确定先进生产力模式,坚持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思路,培育经济依靠科技快速发展的新增长点、闪光点。 提倡模仿与创新并重、引进与开发互补。 强调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以及引进技术的历史性革命;把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坚持引进技术与引进人才、引进先进发展理念相结合,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主力军作用。 二、十三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一)到年,科技兴镇、科技创新、人才强镇三大战略取得明显的成效。 优势产业实现技术上的跨越发展,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推动农业增产增效和技术水平整体提升,推动优势资源的产业化技术开发,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综合科技实力达到全市中等水平、南区先进水平,科技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