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物联网知识的感想

学习物联网知识的感想

学习物联网知识的感想
学习物联网知识的感想

学习物联网知识的感想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文献综述

——学习“物联网”相关知识的感想

前言

起初听到“物联网”这三个字,认为他的意思应该是把物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网络。通过阅读文献,对“物联网”这个技术有了更广泛的认识。下面我将从对物联网的理解、物联网的载体、物联网的应用以及物联网的利弊分析和发展趋势这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

目录

正文

一、对物联网的初步理解

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提到了“物联网”的概念,意思是互联网仅仅实现了计算机的联网,物联网是互联网的拓展,将在未来实现万事万物的联网。最让我感兴趣的是物联网的世界里面,冰箱会为你提示牛奶是否已过期,公文包会提醒你时候忘了带钥匙等等。总之,物联网是对“万物皆上网”的最好诠释。

二、物联网的载体

谈完了什么是物联网,接下来说说物联网需要哪些载体才能运作起来。物联网的最准确定义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通过一定的数据传输协议,把任何物品对象赋以电子产品编码(EPC)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自动进行

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根据定义我了解到物联网的过程就是先把每个物体编码使他便于识别,然后通过数据传输使物体表现出人类所需要的形象和特质。研讨会中,老师提到RFID 仅仅是可应用于物联网的一项技术,更多的技术也在研发过程当中。除此之外,我还了解到IPV6系统,它号称可以给全世界的每一粒沙子编号。但是我想说的是,真要给每一粒沙子编了号又有什么用呢?物联网的全面实现还需很长一段时间,而且项目的投资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三、物联网的应用

仅从我们生活中所接触的事物来讲,物联网正在悄悄地走进我们的生活。比如说融加速计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光传感器于一身的iPhone,就是无缝连接更多物体的一大平台。还有索尼G3相机,它能将Wi-Fi上传到Picasa,能够让拍客们过足瘾。

除此之外,我要重点说一下物联网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首先,在教学技术方面,物联网的引入使得教学环境的每个物件都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特性。而且在实验教学的部分,物联网的介入可以为实验教学提供一个安全的、共享的环境。然后,在学生管理方面,例如上课考勤管理服务方面,在学校的教室、走廊、大楼入口处、等地点架设约30 个点RFID读取器, 每个学生配戴RFID标签,系统会自动侦测出学生RFID信息,统计学生出勤情况,老师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学生出勤情况及目前所在位置或行进路线。最后是在后勤保障方面,比如我们现在每天都要用到的校园一卡通就是RFID技术的简单应用。

以上只是在物联网的应用中我最感兴趣的一部分,物联网在交通业、零售业、电信与电力行业也有很大的影响。

四、物联网的利弊分析及发展趋势

在我小组研讨会的时候,针对物联网的利弊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我是支持物联网进一步发展的,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实现物联网应用的大规模普及。

虽然中国在物联网上领先的核心技术还没有,就连市场现阶段比较火爆的RFID技术也大多是国外的技术,说到底这个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和智能芯片的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提出的,在技术上发达国家很领先,中国现阶段发展物联网必然会被国外知识产权和技术限制所牵制,但是我国也有很多的团队在研究物联网的“标准”问题以及专利的申请。在这些未知的领域上,谁先制定了标准,谁就是说的算的老大。纵观中国电子产品的发展行业,我们可得出结论,更新速度非常之快。从刚开始的程控电话,到像砖头一样的大哥大。从起初手

机号“一号难求”,到现在移动、联通各种业务。从最开始的小霸王游戏机,到现在的笔记本、上网本、iPad,到世界只在弹指之间。一个个从前我们不敢想象东西的实现预示在不远的将来一只羊可以告诉我们他含有多少卡路里的时代也会实现。再有就是,我们的核心技术是没有其他国家发达,但是互联网也不是中国最先研发的啊,现在不也是普及计算机了吗?所以谁先研发、谁有专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自己的创新思路,不能人云亦云。

曾几何时,一句“感知中国”使得物联网一夜“成名”,为中国广大公众所知晓,而对于物联网的真正内涵,其实了解的人并不多,物联网也因此被蒙上“玄妙”的面纱。很多企业都一窝蜂的响应这一号召,向国家申请拨款,建设企业的信息化。甚至有些高校开设了“物联网工程”这一专业。这未免太盲目了,不但不会促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还会形成泡沫,造成雷声大、雨点小的假象。这就失去了最初利用物联网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所在。每每经济危机过后,总会产生新的战略性产业,我国应该统观大局,抓住这一契机,坚决打击投机行为,组建更过的研究团队,加快物联网的发展。

五、结论

物联网时代来临其实更确切的说是智能时代的来临,是电子信息时代的延伸发展,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一个飞跃,日后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隐私权和辐射是人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有前瞻性的立法和日益成熟的科学技术会渐进的来解决这些问题。单把所有物品都植入智能芯片这一点现在看来并不现实,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物联网,随着科技的进步芯片高度的集成化和微型化等新技术的出现,实现这一目标会进一步加快,人类正不断迈向真正的智能时代,但这个过程会需要一个渐进迂回曲折的过程。

物联网实习总结

物联网实习总结 物联网实习报告 一、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于1999年提出的。早期的物联网是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等的物流网络,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和管理。 2016年8月,温家宝“感知中国”的讲话把我国物联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开发推向了高潮,无锡市率先建立了“感知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运营商、多所大学在无锡建立了物联网研究院。 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

系。二:物联网的结构划分与特征 1、感知层:全面感知、利用RFID、传感器和二维码等随机地获取物体的信息,包含物理层PHY和MAC层。 2、网络层: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 3、应用层: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三:物联网的应用场合与典型案例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路灯照明管控、景观照明管控、楼宇照明管控、广场照明管控、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例如: 1、城市租赁自行车 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有不少“城市租赁车”网点,凭一张用户ID卡,不到30秒就可以完成刷卡取车的全部过程,而还车也同样简单,这就是运用物联网RFID技术在城市交通领域除交通卡之外的又一个应用创新。 2、与移动互联结合的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使得物联网的应用更加生活化,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具有网络远程控制、摇控器控制、触摸开关控制、自

物联网概论知识要点说课讲解

物联网知识要点 1、智慧地球:2008年11月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2009年1月,美国奥巴马总统公开肯定了IBM“智慧地球”思路,2009年8月,IBM又发布了《智慧地球赢在中国》计划书,正式揭开IBM“智慧地球”中国战略的序幕。 2、感知中国:自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江苏无锡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3、我国传感网创新示范新区:无锡 4、物联网是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 5、信息传感设备又有哪些?传感网、射频识别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 6、物联网应用需克服的“三座大山”(微型化、低成本、网络技术,实时处理海量感知信息并将其存储) 7、物联网体系构架原则:多样性、时空性、安全性 8、无线通信技术,影响物联网节点间无线通信的因素:节点能量、障碍物、天气; 9、传感器的组成元件: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10、无线传感器节点的组成作用:传感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力供应模块。集成了无线传感器和微处理器,分析处理、网络传输 11、无线传感网的关键技术:无线传感网络中的功率控制问题、无线传感网的拓扑控制、无线传感网络的定位技术、无线传感网络的时间同步机制、无线传感网络的数据管理、无线传感网络的数据融合、无线传感网络的安全技术。 12、数据管理系统结构:集中式、分布式、半分布式、层次式。 13、ZigBee堆栈式在IEEE 802.15.4协议上建立起来的, 14、ZigBee体系结构及每层功能:

1) 物理层(PHY):提供无线物理传输介质的接口。 2) 媒体访问控制子层(MAC):负责为一个节点和它的相邻节点之间提供可靠通讯,帮助避免碰撞和提高效率。MAC层还负责打包和分解数据包和帧。 3) 网络层(NWK):通过在MAC层的调用来处理网络地址和路由。它的任务包括启动网络(协调器)、分配网络地址、添加和删除网络设备、路由信息、请求安全和执行路由发现。 4) 应用层(APL):由应用框架层(AF)、Zigbee设备对象层(ZDO)、应用支持子层(APS)组成。 应用框架层(AF):提供了一个如何在Zigbee协议栈上及案例一个规范的描述。它规定了规范的一系列的标准数据类型,协助服务发现的描述符,传输数据的帧格式等等。Zigbee设备对象层(ZDO):定义了一个设备在网络中的角色(协调器、路由器或者终端节点),发起或者应答绑定和发现请求,并在网络设备间建立一个安全关系。它同时也提供定义了Zigbee设备规范里的一套丰富的管理指令。Zigbee设备对象总是为端点0。 应用支持子层(APS):负责提供了一个数据服务给应用和Zigbee设备规范。它也提供一个管理服务以维护绑定链接和它字节绑定表的存储。 15、MAC层采用的CAMA-CA(碰撞避免机制),避免发送数据时的竞争和冲突。 16、ZigBee自组织功能,能够自主感知其它节点,确定连接关系,组成结构化网络。 17、ZigBee网络结构(网络最大节点数65000、一个主节点最多可管理254个子节点) 18、ZigBee网络设备及其功能 协调器路由器终端节点 A)协调器具有建立新网络的能力。B)路由器具备允许设备加入网络或者离开网络、为设备分配网络内部的逻辑地址、建立和维护邻居表等功能。C)终端节点只需要有加入或离开网

2020物联网实训心得体会.doc

2020物联网实训心得体会 学校为了我们进一步掌握住自己学习的电子物联网相关的知识,在这个学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实训课,帮助我在检验自己学习的知识是否到位的同时,还让我们拥有更多的动手经验,这样到了毕业之后去岗位工作的时候也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作。 物联网在某种意思上的解释就是万物互联,比如智能家居通过联网就能用手机等只能设备控制它,比如我们下班回家了想要一到家就能够有热水洗澡,沃尔玛呢就可以在下班的路上用手机打卡烧热水的机器,在比如现在的红绿灯都是控制了一定的时常的,无法更改,有时候某一个通向的车没有一辆,而另外一边已经排起了长龙,却因为固定的时间也只能等待绿灯的到来,而用了物联网的知识就可以利用摄像头感知当前的车辆情况,然后自动调整红绿灯的时常,从而改善城市的交通。这些等等都是物联网的运用,也是我们物联网专业的主要设计方向,而我们实训的主要项目就是关于红绿灯这一块的。虽然现在红绿灯的物联网运用已经被实现出来了,而且部分城市也已经有应用了,但是对于我们物联网的学生而言,这些还是比较难得项目,所以在一开始得时候老师就说不要求我们给它做出来,但是能完成什么样子就要做到什么样子,看到老师这样得话,我不知道别的同学是怎么想的,但是让我有了更大的动力,因为没有必须要完成就可以让我更加有信心去尝试,而不是小心翼翼的担心把项目搞砸以至于实训课挂科。 红绿灯的物联网已经是实现了,所以网络上面已经能够找到一些资料了,在加上老师也是给我们讲过具体的实现思路,所以也给我们实训提供了许多的帮助,这个项目的实现最难的地方就是代码的实现了,就像数学的线路图一样,要设计好条件满足的时候执行什么程序,当不满足的时候又执行哪一步,所以弯弯绕绕的特别多,好在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老师会给我们提供解答。经过好几天的熬夜加班才将它给弄出来,而且在考试检查的时候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但是在班上的项目实现中还是靠前的。

对物联网的认识[总结]

对物联网的认识[总结] 我对物联网的认识 现代科技迅速发展,作为现代科技发展水平一项标志的物联网技术也得到迅猛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便捷。曾经那些例如电脑自动种田浇水、自动喷洒农药与化肥等等梦想现在都一步步成为现实。这些变化都有物联网技术在其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物联网的发展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效率。物流关系着现代人生活的衣食住行,其发展关系着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广泛推广和应用物联网技术,不仅可以完善和优化物流供应链管理体系,实现物流管理的合理化,而且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物联网的概念起源于由RFID对所有物品进行标识并利用网络进行数据交换,进而实现智能识别和管理。经过不断扩充、延展、完善,现在人们普遍接受的物联网概念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运用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等技术,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架构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构成,包括温湿度传感器、二维码标签、RFID标签和读写 器、摄像头、GPS等感知终端。感知层是物联网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网络层由各种网络,包括互联网、广电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是整个物联网的中枢,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 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的接口,它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和物联网典型应用的逐步展开,国内物联网最有可能的 发展演进路线是标准化工作取得快速进步,典型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最可能从防人侵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智能电网、移动物联网综合应用系统、物流监控平台、汽车等大宗商品的供应链应用等开始并不断向其他领域扩展,关键技术逐渐成熟,管理机制得到规范,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同步推进,商业模式借助应用成本降低等而合理化,信息无障碍取得阶段性成果,最后到理想的物联网状态网内不同对象间的信息交换具有便捷、高效、安全、低成本、自主式或智能化的特点,人与所处的环境和谐共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出现。国内的物联网将从“感知中国”开始,但“感知”只是第一步,其目的还在于感知后信息的应用,因此,“智慧中国”应是国内物联网下一阶段更适宜的发展目标。应用需求总是推动技术进步的不竭动力,建立人与物理环境间便捷联系的需求就是未来物联网发展不竭动力的源泉,环境的“智能化’体现了科技为人类服务的本质,也是物联网的基本内涵。 物联网技术现在依旧迅猛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更加明显的感知到物联网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汽车自动辨别车主是否喝 酒、不用医生亲临即可诊断并对症下药、当你开车到家时仓库门自动打开,离开家后房屋自动关闭窗门切断电源,诸如此类的事例将会越来越多的走入我们的生活,在广大科研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我们将进入一个全新的物联网时代。

物联网导论学习感悟

《物联网导论》学习感悟 通过学习《物联网导论》这门课,我从中学习到,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网络系统。物联网概念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只是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设备的发展,并未引起世人的重视。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成为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2005年1l月,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 作为物联网的载体,物联网技术已成为继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之后人们所关注的技术发展热点之一,它的出现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世界各国普遍认为,物联网不仅是解决经济持续发展问题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而且也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技术的三大主要关键技术与支撑技术为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此外,物联网技术还有其他许多涉及各个学科的关键技术。 1、传感器技术 现实生活中,人们已经无法想象没有传感器的世界,假如空调中没有了温度传感器、遥控中没有了红外传感器、手机中没有了重力传感器,那么生活就会变得让你抓狂。传感器可以测量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物质的相关参量,其强大程度比肩人类的感觉器官眼耳口鼻手,被称为“电五官”。由于传感器可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下,因此在工业生产和环境监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物联网感知层的作用是获取信息,传感器由于种类繁多,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商业、交通、环境、军事、电器等各个领域,是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技术手段,是实现物联网全面感知的基础。 2、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发展到今天,相信大家已经有目共睹,真真切切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如果说传感器是“感觉器官”,那么通信技术就像传输信息的“神经”,实现信息的可靠传送。通信技术特别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物联网感知层所产生的数据提供了可靠的传输通道。因此,以太网、移动网、无线网等各种相关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物联网数据的信息传输提供了可靠的传送保证。

(完整版)浅谈对物联网的认识

一、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Internetof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个重要特征。 和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有其鲜明的特征。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还有,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二、物联网的应用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举不胜举,下面只简述几个比较典型的范例来展望物联网的应用。? 将传感器嵌入到家人的手表里,即使您在千里之外,也可以随时掌握他们的体征。用这种方法,医生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病人的体征,为病人诊断看病。? 超市里销售的禽肉蛋奶,在包装上嵌入微型感应器,顾客只需用手机扫描,就能了解食品的产地和转运、加工的时间地点,甚至还能显示加工环境的照片,是否绿色安全,一目了然。? 如果在汽车和汽车钥匙上都植入微型感应器,酒后驾车现象就可能被杜绝。当喝了酒的司机掏出汽车钥匙时,钥匙能通过气味感应器察觉到酒气,并通过无线信号通知汽车“不要发动”,汽车会自动熄火,并能够“命令”司机的手机给其亲友发短信,通知他们司机所在的位置,请亲友来处理。? 三、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国际电信联盟(ITU)将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列为物联网关键技术。其中,RFID也被公认为是物联网的构建基础和核心。中科院软件研究所专家认为,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包括物体标识、体系架构、通信和网络、安全和隐私、服务发现和搜索、软硬件、能量获取和存储、设备微型小型化、标准。?

物联网知识概述(基础知识)

物联网基础知识概述 物联网被称作第三次信息产业革命,受到各国政府重视,自从温家宝总理2009年在无锡提出“感知中国”以来中国物联网产业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到底什么是物联网,都有哪些核心技术,现在的发展状况如何等等,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对物联网基础知识做的简单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疑问。(本文仅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此,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二、物联网认识误区 由于物联网属于新兴的朝阳产业,到目前还没有一股真正意义的概念,目前对其认识存一下误区。 误区之一 把传感网或RFID网等同于物联网。事实上传感技术也好、RFID技术也好,都仅仅是信息采集技术之一。除传感技术和RFID技术外,GPS、视频识别、红外、激光、扫描等所有能够实现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的技术都可以成为物联网的信息采集技术。传感网或者RFID网只是物联网的一种应用,但绝不是物联网的全部。 误区之二 把物联网当成互联网的无边无际的无限延伸,把物联网当成所有物的完全开放、全部互连、全部共享的互联网平台。实际上物联网绝不是简单的全球共享互联网的无限延伸。即使互联网也不仅仅指我们通常认为的国际共享的计算机网络,互联网也有广域网和局域网之分。 物联网既可以是我们平常意义上的互联网向物的延伸;也可以根据现实需要及产业应用组成局域网、专业网。现实中没必要也不可能使全部物品联网;也没必要使专业网、局域网都必须连接到全球互联网共享平台。今后的物联网与互联网会有很大不同,类似智慧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专业网;智能小区等局域网才是最大的应用空间。 误区之三 认为物联网就是物物互联的无所不在的网络,因此认为物联网是空中楼阁,是目前很难实现的技术。事实上物联网是实实在在的,很多初级的物联网应用早就在为我们服务着。物联网理念就是在很多现实应用基础上推出的聚合型集成的创新,是对早就存在的具有物物互联的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系统的概括与提升,它从更高的角度升级了我们的认识。 误区之四 把物联网当成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基于自身认识,把仅仅能够互动、通信的产品都当成物联网应用。如,仅仅嵌入了一些传感器,就成为了所谓的物联网家电;把产品贴上了RFID 标签,就成了物联网应用等等。 三、实现物联网主要核心技术 以下是实现物联网的五大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之感知层:传感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二维码技术、微机电系统和GPS技术

互联网讲座心得体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互联网讲座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物联网讲座心得 学习物联网讲座心得 刘影 通过学习田景熙教授和陈志峰教授主持和主讲物联网 概论培训课程,使我了解到物联网是新兴的产业,具有很好的前景,能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本质的变革,让我拓展知识面,开阔了视野,也对以后的方向做了初步的规划。带着对物联网的期待与好奇,我听过讲座后自己又查了一些关于物联网的资料,发现中国处于物联网先进国家的行列,这个领域中国涉入的比较早,拥有一定的话语权,这使中国处于主动地位,不像计算机在中国起步晚,发展也不能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正如进入互联网时代一样,这次的变革将更具实质性,联系到身边的每一个事物,通过传感和互联通信,建设一个几乎包括所有东西的大的实物网络,带来的发展空间和服务将是巨大的,人类的生产生活将被新的形式取代。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概念最早是mit研究RFid 的auto-id中心主任教授在1999年提出来的,同年基于

auto-id成立的epcglobal组织进一步明确其概念,20xx年国际电信联盟(itu)进一步描绘了“物联网”的时代图景,20xx年ibm提出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地球概念,20xx年 欧洲智能系统集成技术平台组织(eposs)也明确提出了物 联网的定义。一般认为: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 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简单来说,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 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上的开展需要各行各业的参与,并且需要国家政府的主导以及相关法规政策上的扶助,物联网的开展具有规模性、广泛参与性、管理性、技术性、物的属性等等特征,其中,技术上的问题是物联网最为关键的问题;物联网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是一项系统,目前国内还没有哪家公司可以全面负责物联网的整个系统规划和建设,理论上的研究已经在各行各业展开,而实际应用还仅局限于行业内部。关于物联网的规划和设计以及研发关键在于RFid、传感器、嵌入式软件以及传输数据计算等领域的研究。

物联网的初步认识

物联网的初步认识 前言 每一次大危机,都会催生一些新技术,而新技术也是使经济,特别是工业走出危机的巨大推动力。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也不例外,相关国家正在试图通过“物联网”走出经济的泥沼。 2009年12月19日在北京大学召开北大中国企业家班十周年庆典活动,共同分享了知名企业家。深圳九九加一实业公司董事长林立人先生题为“企业家触角伸向物联网带来的机遇”分享物联网产业前所未有的蓝图,以创造创业板上市为目标。林立人解释道,比互联网更具前景的物联网浪潮已经到来,必须提早准备、努力抓住第三次信息化的机遇。 一、定义及相关内容 1、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物联网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其主要特征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等方式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结合互联网、通信网等网络进行信息传送与交互,采用智能计算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提高对物质世界的感知能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物联网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其中感知层包括传感器、二维码、RFID(射频识别)、多媒体设备等数据采集和自组织网络系统;网络层包括各种网关和接入网络以及异构网融合、云计算等承载网支撑系统;应用层包括信息管理、业务分析管理、服务管理、目录管理等物联网业务中间件和物联网应用子集系统。物联网产业主要包括围绕整个产业链的硬件、软件、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四大领域。物联网是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体系架构知识总结.pdf

物联网体系架构知识总结 最初的物联网概念,国内普遍认为的是MIT Auto-ID中心Ashton教授1999年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当时还被称之为传感网,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线感应、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 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同名报告中,物联网的定义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提出任何时刻、任何地点、任何物体之间的互联,无所不在的网络和无所不在计算的发展愿景,初RFID技术外、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终端等技术到今天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在我国,物联网的概念经过政府与企业的大力扶持已经深入人心。现在的物联网已经被贴上了“中国式”的标签,其含义为:物联网是将无处不在的末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的,如贴上RFID的各种资产、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的等等的“智能化物件或动物”或“智能尘埃”,通过各种无线和有限的长距离和短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M2M)、应用大集成、以及基于计算机的SaaS营运等模式,在内网、专网、互联网的环境下,采用时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物联网体系

参加网络安全培训心得

参加网络安全培训心得 参加网络安全培训心得 12月21日下午,有幸参加了监控指挥中心组织的以《网络安全》为题的机电培训,本次培训分为《网络安全现状分析技术讲座》和《物联网与大数据安全解决方案技术讲座》两部,请来了瑞星网络 安全工程师王老师主讲。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详细分析了 网络安全行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重点解读了为什么2017年是网络 安全行业最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用最简明的语言把技术发展趋势 及热点事件释疑解惑,以及物联网及大数据新时代,如何捍卫数据 的隐私权?通过王老师的悉心讲解,我感受到保障收费站网络安全 运行任重而道远。同时感受到物联网的飞速发展,也深刻 体会到了计算机技术的更新换代。使我更好的理解了机电员应具有的安全意识。 虽然此次培训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但我们不仅学到了宝贵的保护网络安全经验和技巧,更感受到了领导们对我们机电员的殷切期望。我们不仅要掌握本站的机电设备的情况,更要多思考,要善于 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从故障中举一反三。 此次培训对我自身来说可谓受益匪浅。在培训中,工程师们摒弃了专业术语的灌输,并借以近期“网络安全”热点为例,穿插自己在 维护网络安全中的经验,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的语言,把“物联网 安全”“云计算和大数据安全”“人工智能及”和“数据安全防护体系架构V2”等几个方面阶段性的渗透到我们这些机电员的脑海里。 由于我们机电员大部分都是刚考入的,导致了其在某些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所以,我们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练就过硬 本领。一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网络安全法》的法律法规、提高 自己的网络安全意识,把网络安全意识全面渗透到工作中去。二做 好备份,防范未然。重要数据文件要及时备份,最大限度减少将来 病毒可能破坏所造成的损失。三要做好预防工作。不将U盘等其他

物联网安全概论知识点

第一章 1.1物联网的安全特征: 1,感知网络的信息采集、传输与信息安全问题。 2,核心网络的传输与信息安全问题。3,物联网业务的安全问题。 1.2物联网从功能上说具备哪几个特征? 1,全面感知能力,可以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条形码等获取被控/被测物体的信息。 2,数据信息的可靠传递,可以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的传递出去。 3,可以智能处理,利用现代控制技术提供智能计算方法,对大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4,可以根据各个行业,各种业务的具体特点形成各种单独的业务应用,或者整个行业及系统的建成应用解决方案。 1.3物联网结构应划分为几个层次? 1,感知识别层 2,网络构建层 3,管理服务层4,综合应用层 1.4概要说明物联网安全的逻辑层次 物联网网络体系结构主要考虑3个逻辑层,即底层是用来采集的感知识别层,中间层数据传输的网络构建层,顶层则是包括管理服务层和综合应用层的应用中间层 1.5物联网面对的特殊安全为问题有哪些? 1,物联网机器和感知识别层节点的本地安全问题。2,感知网络的传输与信息安全问题。3,核心网络的传输与信息安全问题。4,物联网业务的安全问题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易受到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的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 针对这些安全架构,需要发展相关的密码技术,包括访问控制、匿名签名、匿名认证、密文验证(包括同态加密)、门限密码、叛逆追踪、数字水印和指纹技术。 1.8 物联网的信息安全问题将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会涉及许多非技术因素。下述几个方面的因素很难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 (1)教育:让用户意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如何正确使用物联网服务以减少机密信息的泄露机会; (2)管理:严谨的科学管理方法将使信息安全隐患降低到最小,特别应注意信息安全管理; (3)信息安全管理:找到信息系统安全方面最薄弱环节并进行加强,以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程度,包括资源管理、物理安全管理和人力安全管理; (4)口令管理:许多系统的安全隐患来自账户口令的管理; 物联网结构与层次 ①感知识别层:涉及各种类型的传感器、RFID标签、手持移动设备、GPS终端、视频摄像设备等;重点考虑数据隐私的保护; ②网络构建层:涉及互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近距离无线通信、3G/4G通信网络、网络中间件等;重点考虑网络传输安; ③管理服务层:涉及海量数据处理、非结构化数据管理、云计算、网络计算、高性能计算、语义网等;重点考虑信息安全; ④综合应用层:涉及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融合、决策支持等。重点考虑应用系统安全; 4 管理服务层位于感知识别和网络构建层之上,综合应用层之下,人们通常把物联网应用

物联网概论学习体会

《物联网概论》课程学习总结2014年04月起,我有幸第一次参加了XX部组织的高等学校教师网络培训。参加的是由XX教授、XX教授主讲的《物联网概论》课程。两位教授均是在该领域经验丰富、研究颇深的专家。通过参加培训,我学习到了物联网理论的基础知识、发展前景,不但拓宽了自己的知识,而且也对这一领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物联网技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方兴未艾,我们青年教师对于新兴技术的学习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听取两位教授全面地介绍和讲解,我学习和系统认识了物联网的基本理论、技术基础、EPC电子编码体系,以及物联网在精致农业、食品卫生、社会治安、智能楼宇、感知城市、智能交通、节能环保、旅游观光、生产监控、新型商务和医疗护理等众多重点生产与生活领域中的应用。 教授的讲解内容全面,兼顾理论与实际,既全面介绍了物联网领域的基础知识,又广泛吸收了各国最新的发展成果;所用材料均取自国内外物联网的最新应用与动态。每一章均配有学习目标和思考题,既方便教师教学,又能让学习者全面、实际地学到运用物联网基本知识和技术解决各类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物联网概论课程的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针对目前物联网在全球蓬勃发展的势态.特别遴选了一批在重点生产与生活领域中的应用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与介绍,让我领会到了物联网技术的魅力和巨大的潜力。 这次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物联网基础、物联网应用、嵌入式开发基础、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搭建、嵌入式开发基础及Ubuntu使用、嵌入式Linux内核裁剪与编译等内容,通过开发板与程序烧写器套件分别实现SINK 节点、传感器节点和ROUTER节点,然后与PC机相结合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2、物联网课程的教学设计,理论体系与实验体系的建设,以及《物联网》课程教学中的重难点;3、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及手段,以及校企及政府合作开展科研的方向与重点。

浅谈对物联网专业的认识与思考

学号: 专业教育

题目浅谈对物联网专业的认识与思考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物联网工程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13 年01 月11 日 专业教育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工作单位计算机学院 题目:浅谈对物联网专业的认识与思考 一、内容: 通过五个专题的讲座,以及一周的专业教育学习,了解本学科内相关知识及前沿技术,扩展知识面,增强学习本学科知识和技术的兴趣,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撰写一份心得体会或学习报告。 二、要求: 1、认真聆听五个专题的专业知识讲座。 2、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3、撰写一份心得体会或学习报告。 三、进度安排:

序号内容所用时间 1 聆听五个专题的专业知识讲座 1.5天 2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2.5天 3 撰写一份心得体会或学习报告1天 合计5天 四、报告主题 1、物联网专业规划及移动编程主讲人:夏又新老师 2、英国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介绍主讲人:高曙老师 3、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讲人:耿枫老师 4、软件系统结构介绍主讲人:黄靖老师 5、物联网与云计算主讲人:李春林老师 指导教师签名:2013年01月11日 系主任(责任教师)签名:2013年01月11日

目录 1、选择物联网专业的原因 (7) 1.1初次接触物联网 (7) 1.2选择物联网专业的原因 (7) 2、对物联网专业的认识 (7) 2.1物联网的概念 (7) 2.2物联网的分类 (8) 2.3物联网的本质与内涵 (9) 2.4物联网的发展 (10) 2.5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 (11) 2.6目前物联网面临的主要问题..................................... 2.7物联网产业的人才需求现状..................................... 3、物联网专业的学习方法 (14) 3.1主干学科与课程 (14) 3.2学习目标与态度 (14) 3.3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学习方法..................................... 3.4我对学习本专业的看法 (15) 4、本专业的就业形势 (16) 4.1物联网的就业前景 (16) 4.2我对本专业就业方向的选择.....................................

物联网概论知识要点

物联网知识要点 1、智慧地球:2008 年11 月IBM 提出“智慧地球”概念,2009 年1 月,美国奥巴马总统公开肯定了IBM “智慧地球”思路,009年8月,IBM又发布了《智慧地球赢在中国》计划书,正式揭开IBM “智慧地球”中国战略的序幕。 2、感知中国:自2009 年8 月温家宝总理在江苏无锡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3、我国传感网创新示范新区:无锡 4、物联网是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 5、信息传感设备又有哪些?传感网、射频识别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 6、物联网应用需克服的“三座大山”(微型化、低成本、网络技术,实时处理海量感知信息并将其存储) 7、物联网体系构架原则:多样性、时空性、安全性 8 、无线通信技术,影响物联网节点间无线通信的因素:节点能量、障碍物、天气;9、传感器的组成元件: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10 、无线传感器节点的组成作用:传感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力供应模块。集成了无线传感器和微处理器,分析处理、网络传输 11 、无线传感网的关键技术:无线传感网络中的功率控制问题、无线传感网的拓扑控制、无线传感网络的定位技术、无线传感网络的时间同步机制、无线传感网络的数据管理、无线传感网络的数据融合、无线传感网络的安全技术。 12 、数据管理系统结构:集中式、分布式、半分布式、层次式。 13 、ZigBee 堆栈式在IEEE 802.15.4 协议上建立起来的,

14 、Zig Bee 体系结构及每层功能: 1)物理层(PHY ):提供无线物理传输介质的接口。 2)媒体访问控制子层(MAC):负责为一个节点和它的相邻节点之间提供可靠通讯,帮助避免碰撞和提高效率。MAC层还负责打包和分解数据包和帧。 3)网络层(NWK):通过在MAC层的调用来处理网络地址和路由。它的任务包括启动网络(协调器)、分配网络地址、添加和删除网络设备、路由信息、请求安全和执行路由发现。 4)应用层(APL):由应用框架层(AF )、Zigbee设备对象层(ZDO )、应用支持子层(APS)组成。 应用框架层(AF):提供了一个如何在Zigbee协议栈上及案例一个规范的描述。它规定了 规范的一系列的标准数据类型,协助服务发现的描述符,传输数据的帧格式等等。 Zigbee设备对象层(ZDO ):定义了一个设备在网络中的角色(协调器、路由器或者终端节点),发起或者应答绑定和发现请求,并在网络设备间建立一个安全关系。它同时也提供定 义了Zigbee设备规范里的一套丰富的管理指令。Zigbee设备对象总是为端点0。 应用支持子层(APS):负责提供了一个数据服务给应用和Zigbee设备规范。它也提供一 个管理服务以维护绑定链接和它字节绑定表的存储。 15、MAC层采用的CAMA-CA (碰撞避免机制),避免发送数据时的竞争和冲突。 16、ZigBee自组织功能,能够自主感知其它节点,确定连接关系,组成结构化网络。 17、ZigBee网络结构(网络最大节点数65000、一个主节点最多可管理254个子节点) 18、ZigBee网络设备及其功能

物联网的基础知识

精心整理1. 物联网定义 目前较为公认的物联网的定义是: 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当每个而不是每种物品能够被唯一标识后,利用识别、通信和计算等技术,在互联网基础上, 构建的连接各种物品的网络,就是人们常说的物联网。 2.物联网中的“物”的涵义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够被纳入“物联网”的范围: ①要有相应信息的接收器; ②要有数据传输通路; ③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 ④要有CPU; 33 物联网的三大特征 一般认为,物联网具有以下的三大特征: ①全面感知 利用RFID 、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 ②可靠传递 通过无线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给用户。 ③智能处理

利用云计算、数据挖掘以及模糊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44. 物联网认识方面的误区 误区之一,把传感器网络或RFID网等同于物联网。 误区之二,把物联网当成互联网的无边无际的无限延伸,把物联网当成所有物的完全开放、全部互连、全部共享的互联网平台。 误区之三,认为物联网就是物-物互联的无所不在的网络,因此认为物联网是空中楼阁,是目前很难实现的技术。 误区之四,把物联网当成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基于自身认识,把仅仅能够互动、通信的产品都当成物联网应用。 41. 感知、网络通信和应用关键技术 ①传感和识别技术 是物联网感知物理世界获取信息和实现物体控制的首要环节。 传感器将物理世界中的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转化成可供处理的数字信号。 识别技术实现对物联网中物体标识和位臵信息的获取。 ②网络通信技术 主要实现物联网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的双向传递、路由和控制. 重点包括低速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低功耗路由、自组织通信、无线接入M2M 通信增强、IP 承载技术、网络传送技术、异构网络融合接入技术以及认知无线电技术。 ③海量信息智能处理 综合运用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数据库和模糊计算等技术,对收集的感知数据进行通用处理,重点涉及数据存储、并行计算、数据挖掘、平台服务、信息呈现等。 ④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

物联网讲座心得

活动名称:专业讲座 活动主题:4G、云计算、物联网技术 姓名:刘伟 班级:物联网工程13101 活动地点:合二 第二课堂

4G技术、云计算、物联网技术讲座心得 本周周三下午,我们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在大合二组织了一次讲座。恒信捷通的两位工程师就4G技术,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诙谐有趣又受益匪浅的学习盛宴,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的收获吧。 其实在讲座前我对这几个名词也稍有所了解,因为我们是物联网专业的学生,所以我对云结算是很感兴趣的,但真正听了专家的讲解后才觉得原来云计算是那么的有趣和高深。第一位为我们讲解的是吕海平经理,吕经理毕业于吉林大学,学识渊博,而且为人幽默,在他讲解过程中不时会有爽朗的笑声出现,他给我们带来的是4G技术的介绍。4G是什么,一句话概括即第四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指的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4G。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它的图像传 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4G系统能够 以10MB的速度下载,比目前的拨号上网快200 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5Mbps,并能够满足 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假设我有 一段10Hz(赫兹)的频段,要同时传输多路数 据,假设1秒钟内同时在接100个电话TDD: 时分,就是把这一秒钟分成一百份,每百分之 一秒,用来传输一通电话的数据。FDD:频分, 就是把这个频段分成一百份,每个电话只能用 0.1Hz的频段来传输,但这一秒钟都归你用。从 技术细节来看,FDD技术需要的是大量的频段 资源,尤其是整段整段的频段,因为要分频; 而TDD的优势则是可以使用碎片化的闲散的频 段,二者互为补充。相对而言,FDD的传输速 率可能更快一些,FDD试验网络的下行速率达 到140.46Mbps,超过了TDD网络的峰值 100Mbps。4G通讯将会给移动互联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在3G以内的通迅其信道带宽都不能满足移动互联网的带宽需求,当4G站点布设完毕后,其整网吞吐量,单站吞吐量,单用户吞吐量,随着强大的骨干传输网络的支持,将会带来数据业务的井喷式发展。由于4G的高带宽,比如FDD LTE 20MHZ带宽下行平均吞吐量70mbps计算,对于单用户来说也是足够的。国外的4G网络证明,如果网络运行的好,家庭使用4G作为宽带接入,个人使用4G办公将会成为潮流。 基于4G的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的软件、硬件及应用的开发,是我们步入职场所面临 的挑战和机遇。

对物联网的认识和专业学习计划

对物联网的认识和专业学习计划 ### 摘要: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继通信网之后的另一个万亿级市场,作为物联网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在物联网领域的系统设计、系统分析与科技开发及研究方面培养自己的兴趣,开发自己的潜能。 关键词:物联网、认识、学习 一、引言 “物联网”对曾经的我来说,是一个极其陌生的名词,然而,随着专业上的接触、了解,逐渐对其有了一个模糊的认识。同时,通过老师的引导,以及自己的查阅,我对物联网的兴趣越来越大,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在大学期间学好这专业,便自我收集、整理、归纳了一下自己的认识、学习计划。 二、对物联网的认识 1、定义 物联网智库研究了几个物联网的定义,发现这些定义,大多数是为了定义而定义,缺乏生命力。无论是在商业领域,还是在科研领域,最有生命力的概念都是需求驱动的。对物联网这个概念而言,从物联网可以解决的需求着手,或许更能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从两化融合这个角度分析物联网的涵义: 其一:工业化的基础是自动化,自动化领域发展了近百年,理论,实践都已经非常完善了。特别是随着现代大型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不断兴起和过程控制要求的日益复杂营运而生的DCS控制系统,更是计算机技术,系统控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结合的产物。DCS的理念是分散控制,集中管理。虽然自动设备全部联网,并能在控制中心监控信息而通过操作员来集中管理。但操作员的水平决定了整个系统的优化程度。有经验的操作员可以使生产最优,而缺乏经验的操作员只是保证了生产的安全性。是否有办法做到分散控制,集中优化管理?需要通过物联网根据所有监控信息,通过分析与优化技术,找到最优的控制方法,是物联网可以带给DCS控制系统的。 其二:IT信息发展的前期其信息服务对象主要是人,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当为人服务的信息孤岛问题解决后,是要在更大范围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就是要将物与人的信息打通。人获取了信息之后,可以根据信息判断,做出决策,从而触发下一步操作;但由于人存在个体差异,对于同样的信息,不同的人做出的决策是不同的,如何从信息中获得最优的决策?另外物获得了信息是不能做出决策的,如何让物在获得了信息之后具有决策能力?智能分析与优化技术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一个手段,在获得信息后,依据历史经验以及理论模型,快速做出最优决策。数据的分析与优化技术在两化融合的工业化与信息化方面都有旺盛的需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