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锡101医院云计算解决方案建议书

无锡101医院云计算解决方案建议书

无锡101医院云计算解决方案建议书
无锡101医院云计算解决方案建议书

无锡101医院云计算解决方

案建议书

1方案概述 (3)

2总体架构 (4)

3分布式数据库--数据立方 (5)

3.1数据立方(DataCube) (6)

3.2软件规格说明 (6)

3.3优势 (8)

4任务调度引擎--JobKeeper (8)

5硬件规格 (11)

6市场应用 (14)

1方案概述

当今时代是数据爆炸时代,全球数据总量每过18个月就会在原有数据总和基础上翻一番。IDC研究表明,仅从2006年到2010年,全球信息总量增长6倍以上,从161EB 增加到了988EB。随着互联网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扩展,网络将连接起更多的人和物,信息海量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在这样的背景下,各行各业,各大领域的公司、政府机构需要将TB乃至PB级的数据存储起来,并从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对这些海量的数据进行快捷、高效的处理。云计算与云存储在这样强烈的市场需求之下应运而生。

同样医疗信息系统,每年产生及需要管理的数据也是相当惊人的,传统处理方式已无法实现如此海量数据的存储与高效处理。因此,为加强医疗系统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医疗信息科技水平,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应用云计算与云存储管理相关系统,已成为医疗信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当今处理海量数据存储与计算的最佳方案,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大众参与的计算模式,其计算资源(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交互能力)是动态、可伸缩、且被虚拟化的。云计算已被公认为能够改变人类信息生活的革命性技术,其计算资源组织、分配和使用模式,有利于合理配置计算资源并提高其利用率,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计算。

本方案针对医疗信息系统实际应用特点,结合云计算、云存储优势,利用云创存储自身云计算与云存储产品,创新地开发设计了物联云系统平台,通过整合各个相关部门系统现有资源,结合云创cStor海量云存储系统、cProc高效云处理平台、cVideo云视频监控管理系统、cTrans高速云传输系统四大系统产品,充分发挥云存储与云计算针对海量数据处理时的优势,达到海量监控信息存储与管理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提升医疗平台数据管理能力,医疗信息处理效率,为打造科技创新型现代医疗信息平台做出贡献。

2总体架构

IaaS层:利用虚拟化技术将计算、存储和网络等基础硬件资源,以逻辑方式形成基础资源池层,再将资源池提供的虚拟机、虚拟存储或虚拟端口组等经过二次封装与组合、调度使用,形成一个个面向组织用户的虚拟服务器、虚拟桌面或者云存储系统,通过这样的形式为各业务单位提供资源服务;同时提供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的统一监控管理,进而提供全生命周期资源服务。

PaaS层:在IaaS层基础上,提供分布式数据库--数据立方来解决海量结构化数据的管理和数据交互,提供标准SQL接口、JDBC技术,能够与各种不同的业务数据库进行无缝对接;同时提供海量任务并行调度引擎JobKeeper,能够实时处理大规模并发任务的负载均衡和任务分发,做到所有任务实时分发处理,不堆积,做到高度可靠性,任何任务处理过程中不会丢失,保障所有任务都能够处理完。

SaaS层:医疗信息云计算平台能够支撑所有医疗业务系统在上面运行,所有业务数

据统一管理,根据权限做到绝对安全访问,支撑各个部门的业务应用。

3分布式数据库--数据立方

数据处理是对数据的采集、存储、检索、加工、变换和传输。数据是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表达形式,可由人工或自动化装置进行处理。数据的形式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形或声音等。数据经过解释并赋予一定的意义之后,便成为信息。数据处理的基本目的是从大量的、可能是杂乱无章的、难以理解的数据中抽取并推导出对于某些特定的人们来说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数据。数据处理是系统工程和自动控制的基本环节。数据处理贯穿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3.1数据立方(DataCube)

我们以B+树的结构建立了字段的索引,每个B+树结构的字段索引相当于一个数据平面,这样一个全局数据表与其多个重要字段的索引就组成了一个类似于立方体的数据组织结构,我们称之为“数据立方(DataCube)”。如下图所示:

数据立方(DataCube)是一种用于数据分析与索引的技术架构。它是针对大数据(big data)的处理利器,可以对元数据进行任意多关键字实时索引。通过数据立方对元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大大加快数据的查询和检索效率。

数据立方是凌驾于数据存储层和数据库系统之上的,通过数据立方解析后,可以大大增加数据查询和检索等业务,可以让系统平台具备数据实时入库、实时查询、查询结果实时传输等优势。

3.2 软件规格说明

3.3 优势

实时性:平台在高效率并行分布式软件的支撑下,可以实时完成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作,如数据处理、数据查询、和统计分析等。数据处理不会出现数据堆积现象,各类分析和查询工作基本都在秒级完成,具有前所未有的高效性。

响应速度快速:在海量数据领域,DataCube的响应速度远远快于传统的数据库。采用分布式处理的方式,性能与节点数成正比,通过增加节点的方式,可将性能提升,以达到满足需求的处理要求。

高可靠性:基于对云处理可靠性深厚的研究积累,彻底解决了当前分布式处理平台易出现的单点故障问题。任何一个节点出现故障,系统将自动屏蔽,而且不会出现丢失数据的现象。

可伸缩性: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增加节点,平台的处理能力自动增加;减少节点,平台的处理能力自动缩减。这样,可以做到与资源池的无缝对接,根据处理和存储任务动态地申请或释放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

高性价比:采用X86架构廉价处理机构建云处理平台,用软件容错替代硬件容错,大大节省成

本。在目标性能和可靠性条件下,可比传统的小型机加商用数据库方案节省10倍左右的成本。

全业务支持:采用NoSQL+关系数据库混合模式,绝大部分海量数据存放于分布式平台并进行分布式处理,少量实时性要求很高的数据存放于关系数据库,可支撑各种类型的业务。不仅支撑查询、统计、分析业务,还可支撑深度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分析业务。

3.4 可行性

系统可靠性

HDFS可靠性概述:

HDFS包括元数据节点(Namenode)和数据节点(Datanode),Namenode是一个中心服务器,负责管理文件系统的Namespace和客户端对文件的访问。,Datanode在集群中一般是一个节点一个,Datanode是文件系统中真正存储数据的地方。

DataNode所在机器挂了怎么办?

HDFS(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默认的最基本的存储单位是64M的数据块(block)。一个文件对应的所有BLOCK全部按照一定的部署策略存在于DataNode上,文件的所有block为了容错都会被复制(一般为3份),每个文件的block大小和replication因子都是可配置的。Datanode每3分钟向Namenode发送心跳,如果10分钟datanode没有向Namenode发送心跳,则Namenode认为该Datanode已经dead,Namenode将取出该Datanode上对应的block,对其进行复制。

Namenode挂了怎么办?Namenode主控服务器,为了避免主节点失效而影响整个系统正常工作,我们采用基于HDFS的改进方案Avatar,同时可开启两个Namenode,主Namenode和secondNamenode,实际工作的只有主Namenode。主Namenode将所有关于文件和目录的操作记录都会写入日志,并定时序列化到本地做镜像,并且保存到本地的NFS服务器,同时secondNamenode读取主Namenode所在NFS服务器的日志并对镜像日志做CheckPoint。故障后,secondNamenode升级为Namenode,通过镜像数据和文件日志迅速恢复系统。数据服务器可通过分布式协同服务机制得知关于主控服务器的更迭情况,然后向新的主控注册并继续发送心跳。

HBase可靠性概述:

HBase系统由HBase集群和ZooKeeper集群组成。HBase的可靠性由其自身的ZooKeeper机制保证。HBase包括Hregion服务器群和Master主服务器构成。Master 负责管理Hregion。物理上,一张表是被拆成多个块,一张完整的表格是保存在多个Hregion上面的。

master挂掉怎么办?

由于master只维护表和region的元数据,因此master下线短时间内对整个hbase 集群没有影响,master保存的信息全是可以冗余信息(都可以从系统其它地方收集到或者计算出来),因此,启动HBase时可以再启动一个备用的master,实际工作的只有主master,当主master所在节点宕机,会自动切换到备用master所在节点。

Hregionserver挂掉怎么办?

物理上,表格分为多个Region一张表是被拆成多个块,一张完整的表格是保存在多个Hregionserver上面的。并且分布在多台Hregionserver中,物理上所有数据存储在Hadoop的HDFS上,由一些子表服务器来提供数据服务,提供服务时,子表先查HMemcache,如果没有,再查HDFS上的HStore,由HDFS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如果丢失Region的数据所在节点的datanode宕机,HDFS会自动映射到其他节点,从而保证Region数据的可靠性。

ZooKeeper挂掉怎么办?

Zookeeper分为2个部分: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启动Zookeeper服务器集群环境后,多个Zookeeper服务器在工作前会选举出一个Leader,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这个被选举出来的Leader死了,而剩下的Zookeeper服务器会知道这个Leader死掉了,在活着的Zookeeper集群中会继续选出一个Leader,选举出leader的目的是为了可以在分布式的环境中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MapReduce可靠性概述:

MapReduce整体上可以分为这么几条执行的线索,JobTracker与JobTracker是一个master服务,软件启动之后JobTracker接收job,负责调度job的每一个子任务task 运行于TaskTracker上,并监控它们,如果发现有失败的task就重新运行它。一般情况应该把JobTracker部署在单独的机器上。TaskTracker是运行于多个节点上的slaver 服务。TaskTracker主动与JobTracker通信,接收作业,并负责直接执行每一个任务。

TaskTracker都需要运行在HDFS的DataNode上,

JobTracker0挂掉怎么办?在系统启动时同时启动备份JobTracker1节点,当JobTracker0节点宕机时,ZooKeeper会在其上启动JobTracker进程替代JobTracker0节点,虚拟IP会指向此节点,TaskTracker会注册到此节点上,未完成的MapReduce 作业会被ZooKeeper调度到此节点上重新执行。

TaskTracker挂掉怎么办?JobTracker是一个master服务,软件启动之后JobTracker接收job,负责调度job的每一个子任务task运行于TaskTracker上,并监控它们,如果发现有失败的task就重新运行它。并且将其负责的task分配给其他TaskTracker上。

系统扩展性

已有的Hadoop集群规模

Hadoop是一个相当有弹性和扩展性的平台,它既可以在成千上万的机器上跑,也可以在很小规模上运行。目前最大的Hadoop集群有四千台机器。

Hadoop扩展优势:

与其它分布式系统相比,使用Hadoop的好处在于它的水平的可扩展性,在少量结点上,用Hadoop处理有限的数据时,不能展示Hadoop的性能,因为开始Hadoop程序相关的代价比较高,其它并行/分布程序方式,比如MPI (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可能在2台,4台或许10多台计算机上有更好的性能,尽管在少量机器上协同工作在这种系统上也许会取得更好的性能,但这种为性能所要付出的努力是非线性的增长。用其它分布式框架所写的程序在从十台机器的级别到成百上千台机器需要大量的重构工作,这也许要程序重写几次,并且其它框的基础元素会限制应用的规模大小。但是特别设计的Hadoop有着水平的可扩展性,一个Hadoop程序写完后,在10个结点上运行,如果迁徙到更大的集群上运行,几乎不需要做什么工作, Hadoop平台会管理数据和硬件资源并提供与可用资源成比例的可靠性能。

Hadoop扩展方法:

HBase集群具备线性扩展功能,只需要将配置好的region server节点加入到集群中。

MapReduce集群具备线性扩展功能,只需要将配置好的TaskTracker节点加入到集

群中,JobTracker节点就会将Map或Reduce任务分配给此节点处理。

HDFS具备线性扩展功能,只需要将配置好的DataNode节点加入到集群中,并且在集群空闲时执行balancer工具以平衡集群中DataNode的数据块负载。

4任务调度引擎--JobKeeper

JobKeeper调度平台是建立于虚拟化资源层之上,统一调度,统一配置的管理平台,用于对集群中任务实时的处理调度,实时结果集的反馈,集群的负载均衡,失败调度,集中管理,集中配置的平台。用来保证整个集群的超低人员干预。同时,提供完善的集群伸缩机制为整个服务提供更高的可靠性。

JobKeeper云调度技术架构图

应用层是一组用于管理和结果反馈的显示组件。用于显示任务的处理情况以及集群中机器的活动情况,同时其也是一个上层应用和底层服务的对接平台。是整个系统面向用户和开发人员的基础承载。

业务层是对于应用层的相关功能的业务化,数字化处理,用于将应用层的需求任务进行规则化

划分,形成统一的处理化模式。

数据处理层是独立的数据处理程序,是对不同需求数据的统一处理方案,他的运行与监控的工作将由JobKeeper调度平台进行统一的配置管理。

存储层是用来存储数据存储层的处理结果集或者其他中间结果集的单元。

虚拟化资源层是将实体的机器进行虚拟化,形成更大范围的服务集群。

JobKeeper调度平台是由一组管理节点(Master Node)和一组处理节点(Task Node)组成,管理节点组是一组基于Webserver的RPC(RPC采用客户机/服务。请求程序就是一个客户机,而服务提供程序就是一个服务器。首先,客户机调用进程发送一个有进程参数的调用信息到服务进程,然后等待应答信息。在服务器端,进程保持睡眠状态直到调用信息的到达为止。当一个调用信息到达,服务器获得进程参数,计算结果,发送答复信息,然后等待下一个调用信息,最后,客户端调用进程接收答复信息,获得进程结果,然后调用执行继续进行。)服务器,负责对处理节点的系统信息以及任务处理信息进行实时的跟踪和保存,对应的信息镜像存储在基于cStor或者NFS服务的存储系统上,保证每个管理节点中的镜像信息的实时同步。同时架设在管理节点上的ZooKeeper服务(ZooKeeper是一个分布式的,开放源码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协调服务,包含一个简单的原语集。分布式应用可以使用它来实现诸如:统一命名服务、配置管理、分布式锁服务、集群管理等功能。)用于对整个管理节点组进行统一的配置化管理。处理节点组通过RPC的远程调用获取各自节点的任务处理目标,并实时的和处理节点上的任务处理目标进行对比,控制程序的执行和结束。(注:这里的程序,可以是任何语言任何形式的独立程序,但是必须提供执行脚本,和运行参数选项)处理节点组会在一个设定的心跳间隔内主动的和管理节点组联系一次,报告节点存活状态。如果在若干个心跳间隔后管理节点组仍然没有获取到处理节点心跳报告,那么该处理节点将会被踢出处理节点组,同时该节点处理的所有处理任务也会被重新调度。随着集群处理数据量的不断增大,处理节点组提供了简单高效的自动化部署方案,当新机器加入处理集群后,会主动的与管理节点组同步心跳信息,从同一配置服务器ZooKeeper上获取相关配置信息,通过WebServer服务获取任务列表,开始执行数据处理工作。

JobKeeper调度平台提供了一套基于Web的管理化界面,可以实时的观察各个处理节点的任务运行状态,以及任务列表的分配情况,机器的负载情况等。用户在管理系统界面上可以完成所有的工作,如新任务的添加,任务的手动调度以及集群日志的查看与分析等。

任务处理节点和管理节点之间维护一个心跳时间,实时向管理节点汇报任务处理信息,同时,任务处理节点在每个心跳时间内向管理节点获取该处理的任务列表,并和本机正在处理的任务列表进行比对,完成相关的任务调度工作。若一个处理节点在多个心跳时间范围内仍然没有主动的和管理节点相互联系,那么管理节点将会根据各机器的负载情况,将失去心跳连接的处理节点上的任务进行任务的重新分配和执行。

5硬件规格

6市场应用

种终端提供自适应的并发访问

媒体海量数据存储、海量数据处

理天华传媒云转码

系统

深圳天华传媒、

视频点播行业

......

7应用案例

珠海世纪鼎利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在通信领域专长于无线网络测试并提供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综合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以其领先的技术、服务实力以及优秀业绩,于2010年1月在创业板成功上市。世纪鼎利专注于为通信运营商、系统提供商和第三方咨询服务公司提供专业的无线网络优化、测试、规划等解决方案和产品,正逐步转型成为“端到端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移动信令共享平台作为世纪鼎利在通信行业云计算领域的典型性项目。

移动信令共享平台使用云创存储--数据立方云计算一体机解决方案,采用云计算和云存储实现海量信令数据的存储和处理。该平台既满足中国移动总部规范,又可以紧密结合实际网络情况,提供了一套适合移动集团当前管理模式,更能适应今后发展需要。

平台要求:

海量原始信令实时解析、合成CDR

能够对流量超过48Gbps的全量原始信令流进行实时处理。

海量CDR存储、计算

能够存储PB级别的CDR数据,并完成各种复杂业务应用计算。

PB级数据秒级查询能力:

高效索引算法,智能化调度任务系统,满足秒级查询速度。

秒级实时业务响应

高效实时数据通道,对于像实时跟踪、告警等实时业务,提供秒级响应时间。

解决方案:

使用云创存储--数据立方云计算一体机,采用云计算模式,将原信令共享平台升级到信令共享云平台,不仅增强了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而且降低运营成本,具备了超高性价比。采用英特尔E-5 家族系列CPU及英特尔服务器组件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性能,并具备在高温条件下运行能力,大大降低能耗和维护成本。

提高客户体验:

使用云创存储--数据立方云计算一体机解决方案,信令共享云平台能够支撑千万级并发访问,PB级数据存储、秒级数据处理能力,提高了客户体验感。用户访问时,系统通过负载均衡与队列模式,做到资源公平原则加强客户体验。

超高可靠性:

云创存储--数据立方云计算一体机具有超高可靠性,任意节点宕机,系统不停止服务;任意硬盘、网卡等部件损坏,不影响系统服务,系统能够自动容错,将数据分散在各个节点上,不会出现丢失数据的现象。任务处理过程中,节点宕机,任务自动切换并保留现有进度,保障任务继续执行下去。

可伸缩性:

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增加节点,平台的处理能力自动增加;减少节点,平台的处理能力自动缩减。这样,可以做到与资源池的无缝对接,根据计算和存储任务动态地申请或释放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

高性价比:

采用X86架构超高性价比的英特尔E5家族CPU及英特尔服务器组件构建云计算平台,用软件容错替代硬件容错,大大节省成本。在目标性能和可靠性条件下,可比传统的小型机加商用数据库方案节省10倍左右的成本。

云创存储--数据立方云计算一体机是一种处理海量数据高效分布式的、软硬件集合的云处理平台,该平台可以从TB乃至PB级的数据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并对这些海量信息进行快捷、高效的处理。平台支持100GBps以上量级的数据流实时索引,1s内响应客户请求,秒级完成数据处理、查询和分析工作。平台可以对入口数据进行实时索引,经过数据立方对数据进行分析、清理、分割后,将这些数据存储在云存储系统上,不仅在查询和检索这部分数据的时候具有非常高的性能优势,还可以支持数据仓库存储、数据深度挖掘和商业智能分析等业务。

“云存储”解决方案建议书

动态架构之监控“云存储”解决方案块存储云解决方案建议书

一. 携手动态架构,共同步入监控“云”端 1.1 认识“云” 关于云存储 对于“云”的概念,可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大多数人早就对“云”有所耳闻,说陌生是因为对“云”有深刻认识的人还不多。实际上,我们这里所说的云是一种“资源池”,由一些可以自我维护和管理的虚拟计算资源构成,通常是一些大型服务器集群,包括计算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宽带资源、软件和应用等等。云计算将所有的计算资源集中起来,并由软件实现自动管理,动态创建高度虚拟化的资源提供给用户使用。您可以简单地把它理解成一个数据中心,这个数据中心的计算资源可以自动地管理和动态地分配、部署、配置、重新配置以及回收,也可以动态安装软件和应用。我们可以说,云计算是一种基础架构管理的方法论。 同时,云计算是也一种计算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计算资源、软件、数据、应用以服务的方式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使用。在云计算模式下,用户只需要连入互联网,借助轻量级客户端,例如手机、浏览器,就可以完成各种计算任务,包括程序开发、科学计算、软件使用乃至应用的托管。提供这些计算能力的资源对用户是不可见的,用户无需关心如何部署或维护这些资源,在用户看来,“云”中的资源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并按使用付费。“云”就像是一个发电厂,只是它提供的不是电力,而是虚拟计算资源,包括计算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宽带资源,以及软件、数据和应用。 云计算按照运营模式可以分为三种,即公共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公共云:直接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用户通过互联网访问获得云资源服务,但并不拥有云资源。目前Google、Amazon、xx公司都搭建有公共云,通过自己的基础架构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

某公司云计算信息化解决方案

某政府单位云计算解决方案 建议书 北京轩辕盛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云计算方案处 2011年7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需求分析 (2) 1.1某部信息中心现状分析 (2) 1.2 构建综合数据存储系统的必要性 (2) 1.3 本次数据中心建设原则 (3) 第二章云计算技术优势 (4) 2.1 企业级服务器应用挑战 (4) 2.2云计算概述 (5) 2.2.1什么是云计算 (5) 2.2.2 云计算基本特征 (6) 2.2.3云计算层次架构 (7) 2.2.4云计算的服务模式 (8) 2.2.5 “海纳百川”的云计算愿景 (9) 2.3云计算的价值 (9) 2.4 浪潮云计算方案特点 (11) 第三章存储方案选择 (15) 3.1 存储架构选择 (15) 3.2 数据备份方案 (17) 3.2.1 本机备份 (17) 3.2.2 网络备份 (18) 3.2.3LAN-Free备份 (18) 3.2.4 光纤SAN存储的优势 (19) 第四章某部云计算解决方案 (21) 4.1贵单位云计算建设方案 (21) 4.1.1 整体解决方案物理拓扑图 (21) 4.1.2 方案说明 (21) 4.1.3 应用拓扑 (23) 4.1.4 SAN集中存储架构 (23)

4.1.5 集中管理与自动化 (24) 4.1.6 统一整合备份管理 (26) 4.1.7光纤FC-SAN优势分析 (26) 4.2 方案推荐配置 (31) 4.2.1 方案推荐配置列表 (31) 附件一:浪潮集团简介 (36) 附件二:浪潮服务体系介绍 (40)

前言 浪潮公司非常荣幸能参与本次贵单位云计算建设的项目建议。作为国内最大的专业服务器、存储产品及领先的云计算解决方案供应商,浪潮为国内政府、教育、科研、金融、电信、公共事业等重要用户提供一流的服务器、存储产品、技术和服务,有着领先的技术以及多年的实施经验。在本方案建议书中,浪潮公司推荐了一套先进的信息系统方案,考虑了系统的实用性、高可用性、安全性、可管理性以及灵活扩展能力。浪潮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出色的支持服务,相信通过双方的合作,可使本项目顺利实施,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完善、安全、高可用的业务运行环境,并进一步建立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 浪潮公司关注到此项目的重要性,现已紧锣密鼓的开展本项目的支持工作,并将全力以赴配合项目的进行。我们的目标是,依托浪潮在软硬件产品应用的丰富经验,充分与贵单位沟通、合作,积极整合公司的各项资源,为贵单位提供最好的产品方案,推动贵单位云计算建设。

智慧医疗项目技术解决方案建议书模板范文(完整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项目建设书 实用案例模板 (word,可编辑)

方案概述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微博、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伴随网络帝国的崛起、移动技术的融合发展以及创新的民主化进程,知识社会环境下的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 “数据驱动世界、软件定义世界,自动化正在接管世界,建设智慧城市将是下一波浪潮和拉动IT世界的重要载体。”《大数据》一书作者涂子沛这样描述。大数据遍布智慧城市的各个方面,从政府决策与服务,到人们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再到城市的产业布局和规划等,都将实现智慧化、智能化,大数据为智慧城市提供智慧引擎。 近年来,相关业界的领先者们也多次预言,大数据将引发新的“智慧革命”:从海量、复杂、实时的大数据中可以发现知识、提升智能、创造价值。“智慧来自大数据”——城市管理利用大数据,才能获得突破性改善,诸多产业利用大数据,才能发现创新升级的机会点,进而获得先发优势。 大数据驱动下的智慧城市,关乎每个人的生活。结合智慧城市对信息的需求,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中的落脚点集中在为其各个领域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医疗……未来智慧城市的美好图景已经被勾勒出来。 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信息化建设方向出现了重要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信息的集成整合和资源的共享利用,涉及到企业的安全防护、生产过程的调度、产品计量、决策及故障排除等方面。 解决方案Solution---就是针对某些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

(完整版)VOI云教室解决方案建议书

VOI云教室解决方案建议书

目录 一.概述 (2) 1.1.背景 (2) 1.2.现状分析与挑战 (2) 二.需求分析 (2) 2.1.业务需求 (2) A.实训类应用复杂,体验有要求 (2) B.课程智能安排,多镜像切换 (3) C.考试类应用的高可靠性要求 (3) 2.2.技术需求 (3) 2.3.建设目标 (3) 三.云教室解决方案设计 (5) 3.1.方案总结架构 (5) 3.2.方案部署模式 (6) 3.3.解决方案产品组件 (7) 3.4.方案管理特性 (9) 3.5.方案价值与优势 (12) 四.VOI云教室解决方案与PC对比分析 (12) 4.1.核心优势 (12) 4.2.详细对比 (13) 五.成功案例 (14)

一.概述 1.1.背景 我国教育信息化历经十余年发展,投资规模逐年加大。经过“211工程”“985工程”以及“面向21世纪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西部大学校园网”和“校校通”等一系列的重大工程建设,有力的推动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现阶段,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正经历“云”的变革。云计算作为IT行业的第四次革命,在教育行业也逐步落地,应用也日渐深入。各高校也相继开展了云计算在教育系统的应用平台。 1.2.现状分析与挑战 新型的数字化校园的教学方式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的辅助,无论是高校、普教还是职教都在不断的增加计算机和计算机教室的数量。现在大部分的教学工作都在机房进行,同时机房也是大多数学生查找资料,完成作业以及考试的场所。然而,学生机房的管理、维护复杂;更新频率高,系统稳定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业务。主要面临的挑战如下: ?计算机教室设备数量多,型号复杂,无法有效统一管理; ?传统PC折损率高 ?PC设备利用低 ?易感染病毒,网络安全造成压力 ?软、硬件升级压力大 如何提高机房计算机的管理水平、响应速度和安全稳定性,已经成为现代教学工作管理者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需求分析 2.1.业务需求 A.实训类应用复杂,体验有要求 随着信息化发展,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多媒体视频教学已司空见惯,一些专业教学中还会使用3DMAX、AutoCAD等图像密集型运算应用,计算资源消耗高。

超融合云计算方案

超融合云计算方案(总2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目录 一. 总则 (4) 1.1 需求概述 (4) 1.2 建设目标 (7) 1.3 建设原则 (8) 二. 超融合云计算方案 (9) 2.1 方案拓扑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方案描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方案优势 (10) 2.4 软件拓扑图 (9) 三. 方案设计说明 (11) 3.1 方案概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配置清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配置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计算资源 ................................................................... 11 2016-11-15 XXXX 超融合云数据中心方案建议书

3.5 存储资源 (11) 3.5.1 高效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2 可靠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3 扩展能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 网络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 SDN 网络 (12) 3.7.1 VXLAN.......................................................................................................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2 分布式虚拟路由器 (12) 3.7.3 浮动IP地址 (16) 3.7.4 SNAT..........................................................................................................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 安全设计 (13) 3.8.1 平台安全 (14) 3.8.2 存储安全 (14) 3.8.3 虚拟化安全 (15) 3.8.4 网络安全 (15) 3.8.5 系统维护安全 (16) 四. 云计算平台软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功能设计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 多节点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资源调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3 弹性磁盘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4 虚拟机迁移................................................................................................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云计算底层操作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 系统服务SLA............................................................................................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无锡101医院云计算解决方案建议书

无锡101医院云计算解决方 案建议书

1方案概述 (3) 2总体架构 (4) 3分布式数据库--数据立方 (5) 3.1数据立方(DataCube) (6) 3.2软件规格说明 (6) 3.3优势 (8) 4任务调度引擎--JobKeeper (8) 5硬件规格 (11) 6市场应用 (14)

1方案概述 当今时代是数据爆炸时代,全球数据总量每过18个月就会在原有数据总和基础上翻一番。IDC研究表明,仅从2006年到2010年,全球信息总量增长6倍以上,从161EB 增加到了988EB。随着互联网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扩展,网络将连接起更多的人和物,信息海量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在这样的背景下,各行各业,各大领域的公司、政府机构需要将TB乃至PB级的数据存储起来,并从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对这些海量的数据进行快捷、高效的处理。云计算与云存储在这样强烈的市场需求之下应运而生。 同样医疗信息系统,每年产生及需要管理的数据也是相当惊人的,传统处理方式已无法实现如此海量数据的存储与高效处理。因此,为加强医疗系统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医疗信息科技水平,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应用云计算与云存储管理相关系统,已成为医疗信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当今处理海量数据存储与计算的最佳方案,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大众参与的计算模式,其计算资源(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交互能力)是动态、可伸缩、且被虚拟化的。云计算已被公认为能够改变人类信息生活的革命性技术,其计算资源组织、分配和使用模式,有利于合理配置计算资源并提高其利用率,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计算。 本方案针对医疗信息系统实际应用特点,结合云计算、云存储优势,利用云创存储自身云计算与云存储产品,创新地开发设计了物联云系统平台,通过整合各个相关部门系统现有资源,结合云创cStor海量云存储系统、cProc高效云处理平台、cVideo云视频监控管理系统、cTrans高速云传输系统四大系统产品,充分发挥云存储与云计算针对海量数据处理时的优势,达到海量监控信息存储与管理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提升医疗平台数据管理能力,医疗信息处理效率,为打造科技创新型现代医疗信息平台做出贡献。

超融合云计算方案

XXXX 超融合云数据中心方案建议书 2016-11-15

目录 一.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需求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超融合云计算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拓扑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拓扑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方案设计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概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配置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配置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存储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效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可靠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扩展能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SDN 网络........................................................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存储系统项目技术解决方案建议书模板范文(完整方案)

本资料由皮匠网制作整理,更多方案下载请 点击: (word,可编辑) 技术解决方案/项目建设书 实用案例模板

方案概述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微博、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伴随网络帝国的崛起、移动技术的融合发展以及创新的民主化进程,知识社会环境下的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 “数据驱动世界、软件定义世界,自动化正在接管世界,建设智慧城市将是下一波浪潮和拉动IT世界的重要载体。”《大数据》一书作者涂子沛这样描述。大数据遍布智慧城市的各个方面,从政府决策与服务,到人们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再到城市的产业布局和规划等,都将实现智慧化、智能化,大数据为智慧城市提供智慧引擎。 近年来,相关业界的领先者们也多次预言,大数据将引发新的“智慧革命”:从海量、复杂、实时的大数据中可以发现知识、提升智能、创造价值。“智慧来自大数据”——城市管理利用大数据,才能获得突破性改善,诸多产业利用大数据,才能发现创新升级的机会点,进而获得先发优势。 大数据驱动下的智慧城市,关乎每个人的生活。结合智慧城市对信息的需求,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中的落脚点集中在为其各个领域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医疗……未来智慧城市的美好图景已经被勾勒出来。 本资料由皮匠网制作整理,更多方案下载请点击:

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信息化建设方向出现了重要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信息的集成整合和资源的共享利用,涉及到企业的安全防护、生产过程的调度、产品计量、决策及故障排除等方面。 解决方案Solution---就是针对某些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 目录 第1章项目概述和建设需求 (1) 1.1 项目概述 (1) 1.2 建设需求 (1) 1.3 建设目标 (1) 1.4 方案设计原则 (2) 第2章存储技术介绍 (3) 为用户带来什么 (5) 适用的环境 (6) 第3章技术方案整体设计 (7) 3.1 技术方案整体设计 (7) 系统架构 (8) 选择的理由 (10) 1.的拥有独特先进的虚拟存储技术,该技术已成为业届发展方向 (10) 2.磁盘阵列具备在线扩容能力。 (10) 3.具有卓越的功能: (10) 5. 的空间利用率为%,大于传统阵列的% (11) 3.2 磁盘阵列存储系统方案 (13) 第4章技术方案优势汇总 (17) 4.1 磁盘阵列 (17) 4.2 光纤通道存储交换机 (17) 1.配置了足够数量的光纤端口,充分考虑了方案的冗余度; (17) 2.配置两个光纤交换机组成双存储网络,可靠性高; (17) 3.可支持功能,确保存储安全性。 (17) 第5章惠普公司及方案相关产品简介 (18) 5.1 惠普公司简介 (18) 本资料由皮匠网制作整理,更多方案下载请点击:

SAP整体解决方案建议书

SAP整体解决方案建议书

目录 第一章 SAP解决方案 (13) 1.1.SAP财务管理解决方案介绍 (13) 1.1.1.我们对集团财务管理总体需求的理解 (13) 1.1.1.1.借助SAP软件平台,建立集团统一的财务核算与管理平台 (14) 1.1.1.2.建立集团多组织的财务管理体系 (15) 1.1.1.3.建立集团集中的资金管理体系 (15) 1.1.1.4.建立集团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17) 1.1.1.5.建立集团切实可行的KPI绩效评价体系 (18) 1.1.1.6.建立完善的系统应用授权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 (20) 1.1.1.7.建立多维度、多样化的财务分析体系 (23) 1.1.2.SAP财务会计解决方案建议 (24) 1.1.2.1.需求分析 (24) 1.1.2.2.SAP方案建议 (25) 1.1.3.SAP总帐管理 (26) 1.1.3.1.建立清晰的财务组织结构 (26) 1.1.3.2.建立多层次的会计科目表 (27) 1.1.3.3.统一财务数据标准 (32) 1.1.3.4.多语言多币种设置 (33) 1.1.3.5.凭证处理及明细核算 (33) 1.1.3.6.平行帐与多会计准则 (34) 1.1.3.7.期末快速关帐 (36) 1.1.3.8.提供灵活的财务报表编制功能,各种凭证,账簿的打印和输出 (37) 1.1.3.9.特征与优势 (39) 1.1.4.SAP应收帐款管理 (39) 1.1.4.1.客户主数据管理 (40) 1.1.4.2.凭证记账 (40) 1.1.4.3.未清项管理 (40) 1.1.4.4.帐户余额显示 (41) 1.1.4.5.信用控制 (41) 1.1.4.6.催款管理与自动信函往来 (42) 1.1.4.7.应收票据管理 (42) 1.1.4.8.外币评估 (43) 1.1.4.9.应收帐款分析报表 (43) 1.1.4.10.与总账会计的集成 (43) 1.1.4.11.与现金管理/预测的集成 (44) 1.1.4.12.与成本控制的集成 (44) 1.1.5.SAP应付帐款管理 (44) 1.1.5.1.供应商主记录 (45) 1.1.5.2.员工费用核算 (45)

云计算和超融合技术方案建议书

云数据中心云计算/超融合建设方案 2020.6

目录 1 需求分析 (4) 1.1 背景介绍 (4) 1.2 需求分析 (4) 1.3 设计原则 (5) 1.4 技术路线选择 (6) 1.4.1 什么是云计算? (6) 1.4.2 什么是超融合? (6) 1.4.3 云计算和超融合有什么区别? (6) 2 总体方案设计 (8) 2.1 云平台硬件架构设计 (8) 2.2 云平台软件架构设计 (9) 2.3 超融合硬件架构 (10) 2.4 超融合软件架构 (11) 3 软硬件成本分析 (12) 3.1 云平台方案 (12) 3.2 超融合方案 (12)

1需求分析 1.1背景介绍 规划和设计私有云平台项目,旨在构建弹性、多活、稳定的基础架构,打造持续优化、融合、高效的应用架构,从而最终构建全周期、统一集中的信息技术管理体系。通过私有云平台项目的建设,数据中心的IT架构将具备业务产品快速开发、持续迭代、灵活部署;其次面向未来互联网潮汐式应用时,IT架构将革新后满足基础资源、应用处理的弹性伸缩、横向并行扩展要求;再次是提升技术管理力度,实现资源管理利用和应用治理的新高度。 按照项目要求,拟通过项目建设,实现以下目标: ●服务模式标准化方面,提供标准化的资源池,实现对计算(含物理机)、 网络、存储等常见资源统一管控; ●满足不同应用类型分配至对应资源池管理,根据管理流程和指令要求,实 现相应的基础设施(含计算资源、网络、存储等)物理、虚拟化资源、资源的管理和资源按需提供; ●使用虚拟化技术提高硬件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降低设备成本。 1.2需求分析 目标系统将围绕集团的建设需求,基于现有硬件,包括不同品牌和配置的x86服务器、网络交交换机、SAN存储设备、SAN交换机,搭建私有云平台。 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整个服务器资源,按照CPU型号,内存大小,磁盘大小归类。同一个 集群的服务器计量保持配置一致。比如管理集权,计算集群,存储集

云计算数据中心方案建议书

XXXXXX 云计算数据中心 技术方案 V3.0 XXXXXX

云计算平台技术方案 目录 第1章项目概述 (4) 1.1.建设背景 (4) 1.2.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5) 1.3.建设目标 (6) 1.4.建设原则 (7) 1.5.云计算平台优势 (8) 第2章需求分析 (10) 2.1.现状分析 (10) 2.2.总体建设需求 (11) 2.2.1.网络系统 (12) 2.2.2.运维监控管理与安全防护 (12) 2.2.3.应用主机及资源分配 (13) 2.2.4.数据存储 (13) 2.2.5.应用级容灾 (14) 第3章XXXXXX云计算平台总体规划 (15) 3.1.云计算平台整体建设思想 (15) 3.2.云计算平台整体系统结构 (16) 3.3.云计算平台总体管理架构 (19) 3.4.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配置估算 (20) 3.4.1.计算资源需求估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存储资源需求估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章云计算资源层设计 (21) 4.1.云计算基础架构体系 (21) 4.1.1.设计原则 (21) 4.1.2.系统总体架构 (22) 4.1.3.虚拟化拓扑的结构 (24) 4.2.云计算中心虚拟化组件 (24) 4.3.云计算中心的设计 (28) 4.3.1.存储网络架构 (30) 4.3.2.数据保护 (30) 4.3.3.网络规划 (30) 4.3.4.高效防病毒.........................................................................................错误!未定义书签。 4.3.5.云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平台 (32) 4.3.6.业务子云系统系统架构 (34) 第5章云计算中心网络层设计 (36)

政府单位云计算解决方案建议书

政府单位云计算解决方案建议书 政府单位云计算解决方案 建议书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需求分析 (2) 1.1某部信息中心现状分析 (2) 1.2 构建综合数据存储系统的必要性 (2) 1.3 本次数据中心建设原则 (3) 第二章云计算技术优势 (4) 2.1 企业级服务器应用挑战 (4) 2.2云计算概述 (5) 2.2.1什么是云计算 (5) 2.2.2 云计算基本特征 (6) 2.2.3云计算层次架构 (7) 2.2.4云计算的服务模式 (8) 2.2.5 “海纳百川”的云计算愿景 (9) 2.3云计算的价值 (9) 2.4 某云计算方案特点 (11) 第三章存储方案选择 (15) 3.1 存储架构选择 (15) 3.2 数据备份方案 (17) 3.2.1 本机备份 (17) 3.2.2 网络备份 (17) 3.2.3LAN-Free备份 (18) 3.2.4 光纤SAN存储的优势 (19) 第四章某部云计算解决方案 (21) 4.1贵单位云计算建设方案 (21) 4.1.1 整体解决方案物理拓扑图 (21) 4.1.2 方案说明 (21) 4.1.3 应用拓扑 (23) 4.1.4 SAN集中存储架构 (23)

4.1.5 集中管理与自动化 (24) 4.1.6 统一整合备份管理 (26) 4.1.7光纤FC-SAN优势分析 (26) 4.2 方案推荐配置 (31) 4.2.1 方案推荐配置列表 (31) 附件一:某集团简介 (36) 附件二:某服务体系介绍 (40)

前言 某公司非常荣幸能参与本次贵单位云计算建设的项目建议。作为国内最大的专业服务器、存储产品及领先的云计算解决方案供应商,某为国内政府、教育、科研、金融、电信、公共事业等重要用户提供一流的服务器、存储产品、技术和服务,有着领先的技术以及多年的实施经验。在本方案建议书中,某公司推荐了一套先进的信息系统方案,考虑了系统的实用性、高可用性、安全性、可管理性以及灵活扩展能力。某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出色的支持服务,相信通过双方的合作,可使本项目顺利实施,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完善、安全、高可用的业务运行环境,并进一步建立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 某公司关注到此项目的重要性,现已紧锣密鼓的开展本项目的支持工作,并将全力以赴配合项目的进行。我们的目标是,依托某在软硬件产品应用的丰富经验,充分与贵单位沟通、合作,积极整合公司的各项资源,为贵单位提供最好的产品方案,推动贵单位云计算建设。

超融合系统方案建议书

XX公司 超融合系统方案建议书

目录 1项目需求分析 (3) 2解决方案拓扑图 (4) 3配置说明 (5) 4架构设计思路 (6) 5超融合一体机产品介绍 (10) 6基于硬件的分布式块存储:ScaleIO (12) 7未来数据保护架构建议 (20)

1项目需求分析 XXX有限公司成立于XX年X月XX日,为了支撑YYYYY系统建设,整合集团的信息化系统,并为未来的大数据业务做支撑,XXX集团信息化部门提出IAAS平台建设的构想。跟进前期跟XXX集团信息化部门同事的沟通,总结设计宗旨如下: ●成熟的商业架构:系统稳定性和健壮性是第一考量因素; ●云计算的交付模式:从小规模开始,系统可灵活动态扩展; ●运维管理简单:统一交付,简化运维复杂度; 针对以上需求,神州云科公司联合合作伙伴为XXX推荐基于EMC ScaleIO分布式存储软件为核心的超融合一体机交付方案,为XXX提供健壮、可扩展的基础架构方案。本方案随后会介绍设计思路、神州云科超融合一体机、ScaleIO软件供XXX同事参考。

2 解决方案拓扑图 神州云科超融合平台是一种全集成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它将服务器和存储硬件整合于单一的集成设备,通过神州云科自主研发的YK Cloud Manager 软件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监控。在这种硬件架构下可通过添加一个或多个节点,进行无缝和线性调的横向扩展,并且实现随增长付费的灵活性。 本解决方案采用的分布式软件技术EMC ScaleIO 与谷歌、Facebook 、亚马逊等 Web (大)规模的(公有)云基础设施(架构)相同,既保证(保持)了集中存储的优势,又能够实现大规模的扩展;而不同之处在于,神州云科超融合计算存储平台(平台)通过自有管理平台YK Cloud Manager 简化了部署、管理和监控的复杂度,适用于各种规模的企业。 x86服务器 CP M x86服务器 CP M x86服务器 CP M V V V V V V V V V SS SS SS SS SS SS SS SS SS SS SS SS SS SS SS SS SS SS SS SS SS SS SS SS SS SS SS SS SS SS 分 布 式 存 储 池 YK Cloud Manger

云计算建设方案建议书

XX移动虚拟化/云计算试点项目建设方案建议书

目录 1前言 (3) 2基于“云计算”的动态IT系统整体框架及本项目范围建议 (4) 3动态IT系统的实现 (6) 3.1整合的网络和安全系统 (6) 3.2整合的服务器和存储系统 (7) 3.3整合的存储系统 (9) 3.4服务器/存储虚拟化 (9) 3.5网络虚拟化 (10) 3.6应用虚拟化 (11) 4基于“云计算”的IT 统一虚拟资源池 (12) 4.1IBM云计算平台简介 (12) 4.2IT统一虚拟资源池技术实现简介 (13) 4.2.1系统架构 (13) 4.2.2解决方案功能介绍 (18) 4.2.3系统部署 (22) 4.3解决方案实施建议 (23) 4.3.1第一阶段 (23) 4.3.2第二阶段 (24)

1前言 为了完善随需应变的计算环境,IT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遵循简化、共享、动态的原则进行。实现IT计算能力资源化,IT资源划分自动化,应用部署及IT资源回收自动化。下面将对IT统一虚拟资源池建设基于云计算的方案进行描述。 IT统一虚拟资源池建设基于以下三个主要部分: ?整合 服务器、存储、网络和数据的整合为虚拟化和自动化提供必要的基础。而IT统一虚拟资源池也需要提供整合的IT资源、服务、人员等管理功能。 ?虚拟化 通过隐藏底层硬件和系统软件的详细信息来简化部署并提高计算资源的使用,有适应需求改变的能力。 ?自动化 克服系统管理的复杂性,更好的使用资产,提高可用性和弹性,根据业务策略和目标降低成本。 IT统一虚拟资源池的建设价值在于能够动态的将业务流程和策略与分配IT资源连接在一起。在平台中,资源的分配和管理不需要人为干预,以业务需求为基础,这些资源会被最有效的使用。拥有灵活、动态的业务流程提高了成长和管理业务变化的能力。 可以看出IT统一虚拟资源池并不是一个现成的软件或者硬件产品,并不是任何用户拿来安装上就可以使用的。每个用户的IT架构和环境都是不尽相同的,使用的服务器、存储、网络、操作系统和软件等各有差异,另外不同用户的管理流程也是不一样的,针对这种需求各异的情况,一个现成的产品是无法满足所有用户的要求的。因此分IT统一虚拟资源池是一个基于服务的方案,需要服务供应商和用户紧密配合,充分了解用户IT环境,理解用户的管理流程,根据用户的需求将分行应用及基础架构优化平台所需的各种组件有机的组织连接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搭建出一个满足用户需求的平台,在这里,我们引入 IBM 的云计算平台技术。将相关的硬件和软件资源部署在 IBM 的云计算平台体系内,可以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快速的调配,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

青云QingCloud桌面云解决方案建议书

桌面云解决方案

目录 第一章需求理解 (3) 1.1 成本方面遇到的挑战 (3) 1.2 效率方面的挑战 (4) 1.3 管理方面的挑战 (4) 1.4 安全和监控方面的挑战 (5) 第二章桌面云的概念和优势 (7) 第三章QINGCLOUD桌面云解决方案概述 (10) 3.1 Q ING C LOUD桌面云系统逻辑架构 (10) 3.2 Q ING C LOUD统一云平台与桌面云 (12) 3.3 硬件支撑平台 (19) 3.4 云终端 (20) 3.5 适应不同用户的管理方案 (20) 3.6 青云桌面云技术要点 (21) 3.7 与传统桌面解决方案比较分析 (25) 3.8 Q ING C LOUD桌面云解决方案优势 (26) 第四章基于QINGCLOUD桌面云的用户使用场景 (29) 5.1 4.1管理员配置用户和相关资源 (29) 5.2 4.2用户登录桌面云系统 (29) 5.3 4.3管理员添加新的物理服务器 (30) 5.4 4.4桌面云故障监控与解决 (30) 5.5 附件1.Q ING C LOUD超融合一体机介绍 (31)

第一章需求理解 自从计算机诞生以来,它就一直在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的工作已经不能离开计算机了,但是传统的计算机桌面(个人计算机)使用有很多限制,这些限制已经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传统的PC模式,就是将计算、存储、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集于一体的台式机或笔记本,又称胖客户机系统,它操作自由度高,使用灵活,支持的程序和操作系统广泛,然而随着传统PC系统越来越庞大,它在成本、效率、管理和安全等方面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1成本方面遇到的挑战 管理成本激增 PC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型号变得多种多样:高端台式机、低端台式机、笔记本等,操作系统有Windows XP、Windows Vista、Windows 7、Linux等,应用程序也越来越多,有老式的面临淘汰的设备,也有新添置的机器。要管理这么多软硬件的PC系统,不仅非常困难,也导致我们的 IT 管理成本激增。 维护成本高 Gartner 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企业里PC系统硬件和软件成本不到总拥有成本的30%,也就是说企业每花 3000元采购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就要花 7000元用于用户、配置管理等日常维护和技术支持工作上。我们投入1倍的人力物力来部署新的应用,就要投入2倍以上的资源用于对用户的技术支持和维护,在企业中大量的IT维护人员每天忙于维护PC系统的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应用数据等方面的维护工作,维护成本可谓非常高昂。 运营成本高 随着PC设备的不断增加,耗电量、制冷、空间等问题就会逐渐凸显出来。以耗电量为例,假设使用的是一台台式客户机,一般工作状态下功率为200W左右,液晶显示器大概50瓦左右,一天开机时间为9小时,一年工作时间为264天(每月22个工作日,12个月),那么该客户机一年的耗电量大概是 250W × 9h × 264 = 594KW。如果算上空调、空间等因素,运营成本是非常高昂的。 3

智能云调度平台方案建议书

智能云调度平台方案建议书

目录 第一章.3D可视化系统技术方案 (4) 1.1.项目描述 (4) 1.1.1.项目背景 (4) 1.1.2.项目目标 (4) 1.1.3.项目要求 (5) 1.2.3D可视化解决方案 (5) 1.2.1.需求分析 (5) 1.2.2.系统设计 (8) 1.2.3.系统功能 (10) 1.2.4.物理部署 (29) 1.2.5.环境要求 (30) 1.3.服务器存储解决方案 (31) 1.3.1.超融合整体架构 (31) 1.3.2.HyperFlex产品介绍 (33) 1.3.3.HyperFlex技术优势和客户价值 (37) 第二章.无线IP电话技术方案 (38) 2.1.无线IP电话系统建设目的 (38) 2.2.无线IP电话系统设计原则 (39) 2.2.1.高可用性和虚拟化 (39) 2.2.2.高可扩展性和兼容性 (39) 2.2.3.高可靠性和管理性 (39) 2.2.4.系统级的安全性 (39) 2.2.5.先进性和成熟性 (40) 2.3.无线IP电话系统设计方案 (40) 2.3.1.无线IP电话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40) 2.3.2.SIP服务器集群设计 (42) 2.3.3.SIP无线话机选型设计 (44) 2.3.4.无线覆盖系统设计 (46) 第三章.LBS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55)

3.1.LBS系统概述 (55) 3.1.1.系统设计原则 (55) 3.1.2.系统概述 (56) 3.1.3.Localsene定位技术优势 (57) 3.2.LBS系统原理 (59) 3.2.1.LocalSense? 系统架构 (59) 3.2.2.LocalSense? 系统优势 (60) 3.2.3.LocalSense? 应用领域 (61) 3.3.LBS项目方案 (62) 3.3.1.项目需求 (62) 3.3.2.系统架构 (62) 3.3.3.基础定位设备方案 (67) 3.3.4.设备数量 (69) 3.3.5.系统功能 (69) 3.4.LBS系统配置 (71) 3.4.1.定位微基站 (71) 3.4.2.定位微标签 (72) 3.4.3.解算主机设备 (74) 3.4.4.系统设备 (75) 3.4.5.数据库 (76) 3.4.6.虚拟化平台 (76) 3.5.LBS系统软件 (77) 3.6.设备管理维护 (81) 3.6.1.1.基础数据运维 (81) 3.6.2.2.基站设备运维 (81) 3.7.LBS基础网络架构方案 (82) 3.7.1.网络设计 (8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