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health preservation and preven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ystemic manipulation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术语和定义.1

3指导原则.1

4准备工作.1

5操作方法.1

5.1头面部推拿.1

5.2颈肩背部推拿.4

5.3腰背部推拿.4

5.4胸部推拿.5

5.5腹部推拿.5

5.6四肢部推拿.5

6禁忌症.7

7施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措施.7

7.1意外情况.7

7.2处理措施.8

前言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系列标准包括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脊柱推拿》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少儿推拿》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石》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药酒》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贴敷》8项标准。本《规范》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

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发布。

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归口。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雷龙鸣,庞军,伦轼芳,甘炜,唐宏亮,周海丰,王开龙,向古生,李艺专,苏海玲,卢莉。

引言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以下简称《规范》)是我国用于指

导和规范传统中医全身推拿方法临床操作的规范性文件。编写和颁布本《规范》的目的在于为目前众多的保健医师与保健技师提供技术操作规程,使日趋盛行的中医推拿更加规范化、更具安全性,从而使之更好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

《规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立项的标准化项目之一,于2008年

12月正式立项。2009年1月,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在北京成立《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编写委员会,设计论证了《规范》整体框架,首先组织编撰《膏方》部分作为样稿,并对编写体例、内容、时间安排和编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2009年4月,《膏方》初稿完成并提请邓铁涛、余瀛鳌、颜德馨等著名中医专家审定。2009年5月,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组织召开《规范》编撰论证会,同时对编写内容进行了分工并提出具体要求。《规范》由中

医养生保健技术领域权威专家编写。每一具体技术规范以权威专家为核心形成编写团队,并广泛听取相关学科专家意见,集体讨论后确定。2009年8月,召开《规范》编撰截稿会议。编写委员会就编写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专业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广泛听取了相关学科专家意见,为进一步的修订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9年12月,《规范》8个部分的初稿编写工作完成,以书面形式呈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工作咨询组专家王永炎、王琦、郑守曾、张其成等审阅。2010年1月~4月,听取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就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建议,讨论了初稿编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

推拿科技术操作规范

***市中医医院推拿科 中医诊疗方案

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推拿疗法又称按摩疗法。 术者运用各种手法于病人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具有扶正祛邪、散寒止痛、健脾和胃、导滯消积、疏通经络、滑利关节、强筋壮骨等作用;更具有保健强身,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 一、适应症: 1 骨伤科疾病:如颈椎病,落枕,肩关节周围炎,颈肩综合征,前斜角肌综合征,胸胁迸伤,胸肋软骨炎,急性腰扭伤等。各种常见关节脱位,如下颌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等。四肢关节扭伤,如肩关节扭伤,腕关节扭伤等,踝关节扭伤等。 2 内科疾病:如胃脘痛,胃下垂,胆绞痛,便秘,腹泻,肺气肿,哮喘,高血压,冠心病等。 3 妇科疾病:如急性乳腺炎,产后缺乳,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痛经,闭经,月经不调。 4 五官科疾病:近视,视神经萎缩,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耳鸣,耳聋等。 5 儿科疾病:脑性瘫痪,咳嗽,发热,顿咳,泄泻,呕吐,疳积,佝偻病,肌性斜颈。 二禁忌症: 1 各种急性传染病。 2 各种恶性肿瘤的局部。 3各种溃疡性皮肤病。 4烧伤,烫伤。 5各种感染性化脓性疾病和结核性关节炎。 6严重心脏病,肝病。 7严重的(不能合作,不能安静)精神病。 三操作流程: (一)操作程序 1. 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取适宜体位,协助松开衣着,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 3. 在治疗部位上铺治疗巾,腰、腹部进行按摩时,先嘱病人排尿。 4. 按确定的手法进行操作,操作时要做到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二)常用操作方法有: 1.一指禅推法:用拇指指腹或指端着力于推拿部位,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做屈伸活动。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操作时要求达到患者有透热感。常用于头面、胸腹及四肢等处。具有舒筋活络、调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术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术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术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health preservation and preven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ian-stone technique 目次 前言... I 引言... II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砭具标准与砭术的应用范围 (2) 3.1 砭石的安全性标准.. 2 3.1.1 医疗级标准 (2) 3.1.2 保健级标准 (2) 3.2 砭石的物性标准.. 2 3.3 砭具的分类.. 3 3.4 对砭具的外观、组合及加热的要求.. 5 3.5 砭术的应用范围.. 6 4 准备工作 (6) 4.1施术前的准备.. 6 4.2 体位选择.. 6 4.2.1患者体位选择... 6 4.2.2医生体位选择... 6 4.3介质选择.. 7 4.3.1红花油 (7) 4.3.2 刮痧油 (7)

4.3.3 各种植物精油... 7 5 操作方法 (7) 5.1摩擦类方法:.. 7 5.1.1刮法 (7) 5.1.2 推法 (8) 5.1.3 抹法 (8) 5.1.4 摩法 (8) 5.1.5 擦法 (8) 5.2 摆动类方法.. 9 5.2.1 揉法 (9) 5.2.2 缠法 (9) 5.2.3 滚法 (9) 5.2.4 划法 (9) 5.2.5 拨法 (10) 5.3 挤压类方法.. 10 5.3.1 点法 (10) 5.3.2 按法 (10) 5.3.3 振法 (10) 5.3.4 拿法 (10) 5.4 叩击类方法:.. 11 5.4.1 拍法 (11) 5.4.2 叩法 (11) 5.4.3 剁法 (11) 5.5 熨敷类方法:.. 11 5.5.1 温法 (11) 5.5.2 清法 (12) 5.5.3 感法 (12) 5.5.4电热砭石温熨法... 12 6 砭术治疗时间与疗程... 13 7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13) 7.1集中注意力.. 13

中医推拿书

中医推拿书 第一节;推拿治疗的基本原理 推拿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它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目的。 第二节;推拿对伤筋的治疗原理 凡是人体各个关节,筋络,肌肉受外来暴力撞击,强力扭转,跌仆闪挫,或体虚,劳累过度及持续活动,经久积劳等因素所引起的损伤,而无骨折,脱位或皮肉破损的均称为伤筋。中医认为损伤后,由于血离经脉,经络受阻,气血流行不通;不通则痛。治疗的关健在于;通,通则不痛。 一;舒筋通络,损伤后,肌肉附着点和筋膜,韧带,关节囊等受损害的软组织,加重疼痛,压痛和肌肉收缩紧张,形成恶性疼痛环。不通则痛,的病理变化。 舒筋通络,可使紧张痉挛的肌肉放松,气血得以畅通,血液循环,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因此可以说是松则通,通则不痛。 二;理筋整复,在软组织损伤部位,通过手指细心触摸,拈捺忖度,从摸得的形态,位置变化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损伤的性质。手法总论说:筋歪,筋断,筋翻,筋转,筋走等各种病理变化。古人对检查的重视的丰富诊断经验的积累。才能有利于肌肉痉挛的缓解和关节功的恢复。由此可见,理

筋整复可使经络关节通顺,即顺则通,但必须清楚盲目推拿不但终无裨益,而且有加重断裂,错位等病变之弊。要注意:只有;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 三;活血祛瘀,一是促进肢体组织的活动;二是促进气血的流动;三是肢体关节的被动运动。适当的手法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损伤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灌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通则不通,的理论,在伤筋的推拿治疗中可具体衍化为“松则通”,“顺则通”,“动则通”,三个方面。这三者不能绝对分割的。松,中有,顺,顺,中有,松,而,动,也是为了软组织的“松”,“和”,“顺”,这三者总合起来可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第二节;推拿的基本方法 推拿治疗作用亦有,温,补,通,泻,汗,和,散,清,等。八法。 一;温法:是适用于虚寒证的一种疗法,它使用摆动,摩擦,挤压等手法,用较缓慢而柔和的节律性操作,在每一治疗部位或穴位连续作用,时间稍长,病人有较深沉的温热等刺激感。温法有补益阳气的作用,适用于阴寒虚冷的病证。如:

中医推拿的12种常用手法详解

中医推拿的12种常用手法详解 中医推拿是我国自古代起就存在的一种养生保健手段,到目前为止,也演变出了很多的手法,不同的手法可以帮助人们刺激不同的学法,实现强身健体,活血化瘀的效果。那都有哪些推拿手法?良子健身根据以往的操作,总结出了12种中医常用的推拿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拿的常用手法有下面几种: 1.推法 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患者的某一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该手法适用于头面、四肢、胸腹部,具有疏风散寒、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舒筋通络的功能。 2.拿法 将我们的大拇指和其他四根指头中任意一根或者几根相对,提拿我们身体某一个部位或者穴位,一拿一放进行交替,这个手法适用于颈项、肩背和四肢。它有开窍醒神、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等功能。 3.按法 用指腹或手掌着力于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向下压之,并在该处保持一定的压力停留片刻,随之稍加揉动。本法常与揉法配合使用。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处的穴位;掌按法适用于背腰和四肢。具有通经活络、缓解痉挛、调理关节的功能。 4.摩法 以手掌附着于人体的某一部位,在其上作环形移动抚摩。多用于腹部,也可用于身体各部位的跌打肿痛较剧者,具有缓止痛、调和气血、和中理气、消积导滞的功效。 5.擦法 以掌根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在病人较长的一段体表上作快速的来回摩擦。多配以推拿介质,如红花油、葱姜水等。该法具有振奋阳气,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化瘀散结、祛风散寒、理筋止疼、健脾和胃的功效。 6.揉法 我们用手指、鱼际、掌根以及手掌在身体中的某一个部位或者穴位做轻揉和缓的旋转揉动。这种手法比较适合头面、胸腹、四肢,它能够起到疏通经络、消肿散结、化瘀止痛、调中和胃的作用。 7.搓法 以两手掌夹住病人的肢体,相对用力作快速的搓揉,在搓动的过程中,作上下的往返移动。该法具有调和气血、舒筋通络的作用。多用于四肢,常作为推拿的结束手法。 8.摇法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 砭术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术 前言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系列标准包括《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脊柱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少儿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术》《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药酒》《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贴敷》8项标准。 本《规范》依据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发布。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归口。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张维波,谷世喆,耿引循,田宇瑛,谢衡辉,买文军,付小苏,李小军,侯中伟,衣华强,陆宙雄,黄涛。 引言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术》(以下简称《规范》)是我国用于指导和规范传统中医砭术临床操作的规范性文件。编写和颁布本《规范》的目的在于为目前众多的保健医师与保健技师提供技术操作规程,使日趋盛行的中医砭术更加规范化、更具安全性,从而使之更好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 《规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立项的标准化项目之一,于2008年12月正式立项。2009年1月,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在北京成立《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编写委员会,设计论证了《规范》整体框架,首先组织编撰《膏方》部分作为样稿,并对编写体例、内容、时间安排和编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2009年4月,《膏方》初稿完成并提请邓铁涛、余瀛鳌、颜德馨等著名中医专家审定。2009年5月,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组织召开《规范》编撰论证会,同时对编写内容进行了分工并提出具体要求。《规范》由中医养生保健技术领域权威专家编写。每一具体技术规范以权威专家为核心形成编写团队,并广泛听取相关学科专家意见,集体讨论后确定。2009年8月,召开《规范》编撰截稿会议。编写委员会就编写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专业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广泛听取了相关学科专家意见,为进一步的修订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9年12月,《规范》8个部分的初稿编写工作完成,以书面形式呈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工作咨询组专家王永炎、王琦、郑守曾、张其成等审阅。2010年1月~4月,听取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就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建议,讨论了初稿编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2010年5月~8月,经过多次沟通交流,编写委员会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意见,反复修改完善了编写内容和体例,之后将有关内容再次送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审订。2010年9月,初稿修订完成并在北京召开了审订工作会议。根据审订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修订的参考样本,参编专家对《规范》进行了认真修改并形成送审稿。之后,编写委员会在综合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和修改,并最后定稿。 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调摄保养的方法,增强人的体质,提高人体正气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使机体的生命活动处于阴阳和谐、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 砭术是指使用石制或以石制为主的器械进行按摩、温熨等操作的养生保健技术,其中的石制或以石制为主的器械称为砭具,适合制作砭具的特定石头称为砭石,砭石在古代的文献中同时具有砭具和砭术的含义,砭术用于医疗机构,以治疗为目的,则称为砭石疗法。砭石(具)曾是古代的一种针灸器具,砭术是一种古针灸术,在《黄帝内经》中被列为古代五大医术(砭、针、灸、药、导引按跷)之首,是中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制作砭具佳石的匮乏等原因,砭术自东汉以后逐渐失传。20世纪九十年代,在山东古泗水流域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石头,称为泗滨浮石,原用于制磬,后发现制成砭具进行医疗保健具有良好的效果,砭术被重新挖掘出来,并诞生了新砭具和新砭石疗法。新砭具和砭术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考虑了制作砭具石材(砭石)的物理特性和医学安全性,按照生物物理和生物力学等原理,使用具有优良物理特性、安全、易加工和保存的石材,按照适合在人体经络穴位进行操作的原则,制作成一定形状或与其它材料组合形成的器械,针对健康人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施行器械按摩、刮痧和理疗,通过穴位刺激、理筋通脉和温养筋脉等原理,达到调节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调节阴阳平衡的治疗保健作用。砭术具有五大特点:1)无损伤、无传染、安全的中医外治法;2)不刺入皮肤、痛苦小;3)作用范围广,可对经筋、皮部甚至多条经脉同时作用;4)作用方式多,有机械按摩、超声波和远红外等多种作用;5)简便易学,无需专业解剖知识,老百姓可在家中自行操作。主要适应症包括腰腿痛、颈肩背痛、四肢关节风湿痛等骨关节类疾病、中风

中医养生技术操作规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解读及推广 规范名称如下:《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药酒》、《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穴位贴敷》、《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术》、《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少儿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脊柱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等;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 前言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系列标准包括《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脊柱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少儿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石》《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药酒》《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贴敷》8项标准。 本《规范》依据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归口。《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主要起草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主要起草人:忻玮,徐陆周,常海沧。本规范附录为资料性附录。 引言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以下简称《规范》)是我国用于指导和规范传统的膏方养生的处方配伍、制作加工和服用等各环节的规范性文件。编写和颁布本《规范》的目的在于为目前众多开展膏方服务的机构、从业中医师、生产加工人员,以及服用膏方的人群提供指导,使膏方养生更加规范化,更具安全性和可靠性,使之能更好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规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立项的标准化项目之一,于2008年12月正式立项。2009年1月,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在北京成立《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编写委员会,设计论证了《规范》整体框架,首先组织编撰《膏方》部分作为样稿,并对编写体例、内容、时间安排和编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2009年4月,《膏方》初稿完成并提请邓铁涛、余瀛鳌、颜德馨等著名中医专家审定。2009年5月,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组织召开《规范》编撰论证会,同时对编写内容进行了分工并提出具体要求。《规范》由中医养生保健技术领域权威专家编写。每一具体技术规范以权威专家为核心形成编写团队,并广泛听取相关学科专家意见,集体讨论后确定。2009年8月,召开《规范》编撰截稿会议。编写委员会就编写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专业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广泛听取了相关学科专家意见,为进一步的修订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9年12月,《规范》8个部分的初稿编写工作完成,以书面形式呈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工作咨询组专家王永炎、王琦、郑守曾、张其成等审阅。2010年1月~4月,听取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就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建议,讨论了初稿编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2010年5月~8月,经过多次沟通交流,编写委员会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意见,反复修改完善了编写内容和体例,之后将有关内容再次送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审订。2010年9月,初稿修订完成并在北京召开了审订工作会议。根据审订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修订的参考样本,参编专家对《规范》进行了认真修改并形成送审稿。之后,编写委员会在综合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和修改,并最后定稿。 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调摄保养的方法,增强人的体质,提高人体正气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使机体的生命活动处于阴阳和谐、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

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 ——————推拿疗法 【概述】 推拿疗法是医者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特定的部位来调节机体的 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疏通经络,通畅气血,扶正祛邪的治疗效果,是祖国医学的组成部分。对绝大多数的软组织急、慢性损伤和一些慢性内、妇、儿等疾病都有显著的疗效,但对于恶性肿瘤、结核、骨折初期、皮肤溃疡、出血性疾病、灼伤等、则是本法的禁忌范围。【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 推拿手法虽流派众多,风格各异,但对手法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绝大部分手法应具备持久、有力、均匀、柔和的技术要求,从而达到深透的目的。 一、持久 “持久是指手法操作过程中,能够严格地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持续地运用,在足够的时间乃不走样,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不断断续续,以保证手法对人体的刺激足够积累到临界点,而起到调整内脏的功能、改变病理状态的作用。 二、有力 “有力”是指手法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力度和功力,使手法具有一定的刺激量。因此,有力一是指手法直接作用于体表的力;二是指维持手法所需要之力。

三、均匀 “均匀”是指手法操作时,其动作幅度、速度的快慢、手法压力的轻重,都必须保持相对一致,幅度不可时大时小,速度不可忽快忽慢,用力不可忽轻忽重,应使手法操作既平而又有节奏性。 四、柔和 “柔和”是指手法操作时动作温柔灵活,手法变换时自然、协调。使手法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所以,柔和并不是软弱无力,而是用力要缓和,手法不可生硬粗暴。 五、深透 “深透”是指患者对手法刺激的感应和手法对疾病的治疗效应,深透是要求手法的刺激,不仅作用于体表,而且能够克服阻力,使手法的效应能转之于内,达到深处的筋脉骨肉,甚至脏腑。 以上几个方面,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互相渗透。持续运用的手法可以降低患者肌肉的饿张力和组织的粘滞度,使手法功力能够渗透到组织深部。均匀协调的动作,能使手法更趋柔和。而力量与技巧相结合,则是手法既有力,又柔和,达到“刚柔相济”的境界。 【常用的几种手法简介】 一、滚法 滚法是以小指掌指关节被侧附着在人体一定部位,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作屈伸和前臂旋转的复合运动。吸定部位紧贴体表,频率为每分钟140—160次,使用于肩背、腰臂及四肢等肌肉较丰厚的部位。

推拿按摩专业技能培训课程

推拿按摩专业技能培训课程 推拿按摩专业技能培训课程。合肥推拿按摩培训在教师选拔上就严格把关,学校的教师均是来自于中医院校老师或针灸推拿科医师,有着非常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上课采用小班教学; 每个班不超过20人;教学中以临床实践为主,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手把手教学;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校内开设有早读和晚间实训,老师全程辅导。 推拿是运用手指的技巧,在人体皮肤、肌肉组织上连续动作来治病,这种方法叫作按摩疗法。按摩的优点很多,操作简便,经济实用,有时还可代替药物。由于按摩有利于循环系统和新陈代谢,所以对于一般慢性病或身体过度虚弱的患者,是比较安全可靠的。 安中传古推拿培训学校,主要有以下几大优势: (1)不限时间随到随学,不限课时学会为止 (2)零基础开课,包教包会,无任何门槛。 (3)环境优美、师资雄厚、设施齐全、住宿方便。 (4)专业教师现场真人操作讲解,学员观摩并亲自动手实操训练。 (5)纯中医技术手法,无捆绑产品,无任何限制。 (6)一对一教学,手把手指导,学员全程动手实践,学习更轻松高效。 (7)一次缴费,免费复学。随时技术指导,全程管理支持 合肥安中传古推拿培训学校从不纸上谈兵,也不会故弄玄虚。它赢得市场的法宝很简单:让学员学到真本事,让学员能帮到亚健康的人,让学员凭借推拿按摩本领赢得财富。

推拿按摩专业技能培训课程。合肥安中传古推拿培训学校,以中医推拿按摩培训为特色,专注于传统医技的研发推广、传统医学技术(中医推拿、艾灸、刮痧、拔罐、火疗、刺血、针灸、穴位埋线、养生药酒、药食同源等)的推广培训、成人继续教育考培辅导、健康产品及服务的研究开发等。学校自成立以来,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现代化养生知识和理念的专业人才,提高了保健养生人员的学历层次,自主研发的“保健养生酒”系列、“药食同源”保健食品系列深受广大学 员和市场的喜爱。

8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穴位贴敷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穴位贴敷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health preservation and preven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cupuncture point application 目次 1 范围. ... ... ... ... . ... ... ... ..... ... ... .. (79) 2 术语与定义. ... ... ... ... ... ... ... . ... ... ... .. 79 3 指导原则. ... ... ... ... ... ... ... ... ... ... .. (79) 4 准备工作.. ... ... ... ... ..... ... ... ... ... ... . (81) 4.1 药物选择. ... ... ... ... ... ... . ... ... ... ... (81) 4.2 赋型剂的选择. ... ... ... ... ... ..... ... ... ... (81) 4.3 剂型的选择. ... ... ... ... ... ... ... ... ... .. (81) 5 操作方法.. ... ... ... . ... ... ... ... ... ... ... . (83) 5.1 穴位选择.. ... ... ... ... ... ... ... ... ... ... .. 83 5.2 贴敷方法. ... ... ... ... ... ....... ... ... ... (83) 5.3 贴敷时间.. ... ... ... ... .... ... ... ... ... ... .. 84 6 注意事项. ... ... ... .... ... ... ... ... ... ... .. (84) 7 禁忌症. ... ... .. ... ... ... ... ... ... ... ... . (84) 8 施术后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 ... ... ... . ... (84)

中医推拿技巧

放手做爱 有位女孩儿做完中医推拿回单位后,同事们问她:做中医推拿是什么感觉呀?她回答道:痛并快乐着。 这是一个相当经典的回答。 然而,按摩大师认为(哈哈,这就来了,其实是和“猫”或“狗”认为是一样的),这个回答对于那些从未做过中医推拿的人来说,还是不能理解个中滋味。 那么,做中医推拿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和马克思一起写过《资本论》的那个老头儿恩格斯说:两性之爱是人类最大的快乐。按摩大师乃一介区区小民,不敢推翻伟人的言论,只好退而求其次,给中医推拿做一个令人神往的,浮想联翩的解释,那就是:中医推拿是仅次于两性之爱,而又高于两性之爱的肉体享受。 有过两性之爱的人,即使是初次接触异性,也会对性伴侣的性敏感区域略知一二。但是,绝大部分人,甚至大部分从事中医推拿的专业人员都不一定知道,在人体的大部分穴位上如果加以适当的刺激,都会得到与刺激性敏感区近似的感受。人体的某些病变,比如慢性软组织劳损,大都产生在穴位上或穴位附近.受到按摩师的手法刺激后,会产生一种既痛又舒服的的感觉。 按摩大师相信大部分人都有过这样的时候:想念心爱的人时,那种唇的渴,心的痒,胸的热,恨不得立刻拥到一起,亲它个痛痛快快,爱它个酣畅淋漓。经常做中医推拿的人,病痛发作了,就是这种心情,接受治疗时,假如真有人找他做爱,他也不一定动心呢。 为什么说中医推拿这种肉体享受又高于两性之爱呢? 古人把“酒,色,财,气”列为四大害人的东西。现代科学证明:适度,和谐的两性关系是有益于身心的,然而如果过分贪“色”,无疑是有害的,轻则影响健康,严重的则会导致家庭破裂,甚至闹出人命,还有那些当官儿的,女官儿为了以色谋权,不惜耗费巨资,整容整出个天下最美的屁股,男官儿为了以权谋色,收贿受贿,养了几十个情人,男官儿女官儿为了“革命工作”,死在了汽车里,成为一时笑柄,“交通部派来的”官儿为了色,猥亵女孩儿,遭天下网友拍砖------ 而中医推拿这种肉体享受,就不会有这些“副作用”。实践证明,中医推拿的确可以防病治病,益寿延年,健身美容。定期做中医推拿的人,明显要比同龄人年轻许多。人体的衰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缓慢的过程,不是一下子就变得动作迟缓,老态龙钟的。人体的病变,比如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病,也是一点点积累的。开始时,不被发觉,或不被重视,日积月累,逐渐加重,以至于到了影响工作生活,不治不可的程度。定期做中医推拿,可以及时发现一些潜在的病变,并及时排除,这样,人体的机能就不会老化,保持正常的功能。健康的身体才是真正的美,一个身心健康,活力四射的人,才是最美的人。美容只能保持人体皮肤的外表美,而中医推拿可以保障人体健康,使人的精,气,神保持在最佳状态。 人不是动物,对于性伴侣是有选择性的,只有找到心仪的另一半,才可以享受那销魂荡魄,水乳交融的肉体享受。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能找到自己理想的王子或公主是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儿。虽然现在是性开放的年代,可以搞什么婚外恋,一夜情,可又有多少人有勇气付诸实施呢。 而中医推拿这种高级肉体享受就不同了,无论何时何地,何年何月,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享受它。 看到这里,也许有的做过中医推拿的网友要说话了:你别忽悠啦,我做过N次中医推拿了,怎么就没有享受到你说的那种感受呢?这个问题,以后再聊吧。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就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就是预防疾病,治未病。 治未病就是不要等有了病才去治病,而是在未病时就预防疾病。“未病预防,既病防变”。 ※中医养生保健的主要方法 1、养神: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修养。 2、行为养: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为调养。 3、气养:主要是医用健身气功法“内养功”。 4、形养:主要包括形体锻炼、体育健身活动。 5、食养:主要是对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以及饮食方法等。食养为中医养生术的主要内容之一。 6、药养:主要是养生药剂的选配调制(中药饮片)。 7、术养:是以上养生方法以外的一种非食非药的养生方法,即:按摩、推拿、针灸、沐浴、熨烫、磁吸、器物的刺激等方法进行养生。 总之,中医养生的特点是强调个体行为,所采用的方法因人而异,即所谓“审因施养,因人施养”。

根据以上中医养生方法着重讲两方面中医养生技术,适合大多数人群: 气养的一种方法:八段锦养生功 术养的一种方法:人体十大重要穴位的日常按摩 一、八段锦养生功 1、八段锦养生功法:八段锦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于北宋,至今有800多年的有历史。古人把这套功比喻为“锦”,意为五颜六色,美而华贵!体现动作舒展优美,视其为:祛病健身、效果极好、编排精致、动作优美,此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八段锦”。练习时无需器械,不受场地限制,简单易学,节省时间,作用显著,适合男女老少,可使胖者变瘦、瘦者变强。 八段锦功分南北流派,各流派做法有差异。现代对过去的八段锦功在内容和名称上均有所改变,今天针对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医大师邓铁涛对八段锦改编后的要领进行学习。 2、邓铁涛八段锦口诀: (1)双手托天理三焦 (2)左右开弓似射雕 (3)调理脾胃需单举 (4)五劳七伤往后瞧 (5)攒拳怒目增力气 (6)两手攀足固肾腰

中医推拿培训资料

推拿项目 推拿简介 推拿,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手法刺激人体某个特定部位、穴位,达到治疗或预防疾病的一种物理疗法,古称按摩、按跷。推拿医学是非药物疗法中的重要内容,属中医外治法范畴,是以中医四诊、八纲、脏腑、经络等理论为基础,并结合现代解剖学、骨伤学、内科、妇科、儿科、诊断学相关学科而成以手法治疗为特色的一门中医学科。 推拿手法操作技巧讲求刚柔并济,以柔克刚,施力程度要求轻而不浮,重而不滞,透达深层。患者易于接受各种手法,又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的作用特点 一、推拿的中医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推拿能根据疾病的不同原因和症状,运用不同的补泻手法,以柔软、轻按之劲,按穴位,走经络,改善经络功能和调节卫气营血,并通过经络传导功能,调整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以治病。正如《医宗金鉴》所云:“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总的来说推拿具备以下三大作用: 1、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经络遍布全身,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和联系人体所有脏腑、器官及皮毛、筋肉、骨骼等组织,再通过气血在经络中的运行,组成整体的联系。推拿作用体表,通经络、引气血、濡筋骨,并且由于气血循着经络的分布,流注全身,能够影响到内脏及其它部位,推拿可使经络得通,气血得以正常运行,达到濡养全身四肢百骸的作用。如推桥弓可平肝阳而令血压下降、搓摩胁肋可疏肝理气而缓解胁肋胀痛、掐按合谷穴可止牙痛、按揉角孙穴可治偏头痛。 2、理筋整复,滑利关节; 筋,又称经筋,是指与骨相连的肌筋组织,类似于解剖学的软组织。筋骨、关节是人体组织的运动器官。只有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才能确保机体筋骨强健、关节滑利,从而维持人体正常活动功能。《灵枢·本藏》曰“是故血和则经脉利,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滑利也。”筋伤后,筋骨关节受损,必累及气血,致脉络损伤,气滞血瘀,为肿为痛,从而影响肢体关节的活动。”推拿手法作用损伤局部,可以行气活血,消肿祛瘀,理气止痛,并且能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 艾灸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health preservation and preven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oxibustion 目次 前言...................................................... I 引言..................................................... II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作用和适应范围 (2) 作用 (2) 适应范围 (2) 4 注意事项 (2) 5 操作方法 (2) 基本操作顺序 (2) 常见操作方法 (3) 6 禁忌症 (5) 禁灸部位 (5)

禁忌病证 (5) 禁忌体质 (5) 7 施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6) 不良反应 (6) 处理措施 (6) 前言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系列标准包括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脊柱推拿》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少儿推拿》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石》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药酒》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贴敷》8项标准。本《规范》依据GB/T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 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发布。

中医推拿按摩手法和手法的作用及功效

中医推拿按摩手法和手法的作用及功效 一共有 6 大类。 一:摆动类手法(1,一指禅推法;2,拇指禅推法;3,滚法;4,揉法)二:摩擦类手法(1,磨法;2,擦法;3,推法;4,搓法;5,抹法)三:挤压类手法(1,按法;2,捏法;3,拿法;4,掐法;5,踩跷法)四:振动类手法(1,抖法;2,牵抖法;3,振法) 五:叩击类手法(1,拍法;2,击法;3,弹法) 六:运动关节类手法(1,摇法;2,背法;3,扳法;4,拔伸法)。 功效:舒筋活络,活血散瘀,理筋整复等 按摩推拿手法总论手法就是用手或肢体的某些部位,按特定的技巧作用于患者体表,使产生的力达到防病、治病、保健的目的,我们将这种特定的技巧称为“手法”。之所以称为“手”是因为:主要以手着力,故统称为“手”。之所以称为“法 是因为:虽然各种手法都来源于日常生活,但又区别于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其区别点就在于手法有特定的技巧,是能治病、防病、保健的医疗手段,故称为“法”。古人称:“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法也”。所有手法都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从而达到深透和渗透的目的。所谓“持久”是指按手法的要求作用一段时间。所谓“有力”是指手法要有一定的力度,达到一定的层次。在用力时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选择适当

的力量,力量是可大可小的,大时力量可达肌肉、骨骼;小时仅达皮肤和皮下。也就是说力量并不是越大越好。所谓“均匀”是指手法的力量、速度及操作幅度要均匀。在操作时力量不可时轻时重,速度不可时快时慢,幅度不可时大时小。在改变力量、速度、幅度时要逐渐地、均匀地改变。所谓“柔和”是指手法要轻柔缓和,不使用蛮力、暴力,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所谓“深透”是指每个手法应用完之后,均能使该部位浅层组织和深层组织得到充分放松。所谓“渗透”是指一些手法产 生的效果是从浅层组织渗透到深层组织,如应使按摩法产生的热逐渐渗透到深层组织, 这称为“透热”。 手法是防病、治病、保健的关键,因此要达到良好的效果,首先必须熟练掌握每个手法的操作、动作要领、作用及作用层次、手法的特点及手法的注意事项。其次应该细心揣摩练习,达到由生到熟,由熟到巧,并能得心应手地运用。 手法的作用可以概括为:①缓解肌肉痉挛;②放松止痛;③活血祛瘀;④ 消除肿胀;⑤温通经络;⑥疏通狭窄;⑦分解粘连;⑧滑利关节;⑨整复错位。我们又可把①至④概括为放松作用;⑤可以概括为温通作用;⑥至⑧可概括为助动作用;⑨可概括为整复作用。 推拿有什么特点? 推拿是一种治疗范围较广泛地的物理疗法,属于中医的外治疗法之一,它不仅对骨伤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五官科等各科的许多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更具有保健强

中医推拿学论文

推拿学论文 推拿按摩是一种简便廉验的保健方法,老年人学习推拿按摩有以下好处: 1、节约性:面对居高不下的医药费用,老年人经常感叹“看不起病,吃不起药”。老年人医药费用本来就不多,看一次小病就要几十元,上百元,沉重的医药费开支,使老年人不堪重负。而学会了推拿按摩,不花一分钱,小病可自己治,大病可自己防,大大节约了医药费开支。 2、有效性:据统计,推拿按摩能调理和治疗的病症已达400余种,包括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儿科、伤科、美容科、五官科等各科病症。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常见的颈肩腰腿痛、感冒、消化不良、便秘、失眠、更年期综合症等,具有显著的疗效。甚至对于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或辅助治疗作用。 3、安全性:“是药三分毒”,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每年5000万住院病人中,就有250万人是因为药物不良反应而入院治疗的。推拿按摩,属于自然绿色疗法,无毒副作用。老年人用推拿按摩防治疾病,只要掌握好适应症和禁忌症,就没有什么危险,比自己花钱到药店凭感觉买药吃安全多了。 4、知识性:我国推拿按摩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可自我按摩,也可他人按摩。通过学习,老年人还能够学到中医的经脉腧穴等知识,丰富老年人的养生知识技能。

5、运动性:推拿按摩无论是给别人做还是给自己做,对于老年人来说,都不失为一种力所能及的有益身心的运动锻炼。不少老年人在学习推拿按摩的过程中,就已经体会到了形体的放松可带来精神的放松,可改善精神状态,使人精神焕发,心情愉快,提高了生活质量。 6、成就感:学会了推拿按摩,就掌握了一套自助助人的技术, 使老年人切实体会到老有所学和老有所为的乐趣。不少老年人用推拿按摩为老伴解除了病痛,使孙子吃饭香、少生病,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很有成就感。有个老人开玩笑说:“我老伴儿对我态度最好的时候,就是想要我给她按摩的时候。” 老年人能不能学会推拿按摩呢?答案是肯定的。 1、科学性:老年人的智力并非人们所以为的那样会全面退化。人的智力可以分为“晶态智力”和“液态智力”。晶态智力主要是后天获得的,到60岁以后不会减退甚至会增长。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在古稀之年创立了“新人口论”,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在81岁时获得 了他的第1033项发明专利,世界著名画家毕加索90岁时还在绘画雕刻,唐代名医孙思邈在百岁高龄完成了他的第二部医学巨著《千金翼方》等等,例子不胜枚举。有人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内的名人进行过年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60岁以后出成果的人数比例从高至低依此为:哲学、医学、美术、文学、自然科学等。因此,老年人学习推拿按摩,符合老年智力开发规律,可以增进老人的智力水平,具有科学性。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_穴位贴敷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穴位贴敷 前言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系列标准包括《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脊柱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少儿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石》《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药酒》《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穴位贴敷》8项标准。 本《规范》依据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发布。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归口。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保延,彭锦,訾明杰,房繄恭,吴夏秋, 黄丹卉,杨丽华。 引言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穴位贴敷》(以下简称《规范》)是我国用于指导和规范传统中医穴位贴敷在养生保健中应用操作的规范性文件。编写和颁布本《规范》的目的在于为目前众多的保健医师与保健技师提供技术操作规程,使日趋盛行的中医穴位贴敷更加规范化、更具安全性,从而使之更好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 《规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立项的标准化项目之一,于2008年12月正式立项。2009年1月,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在北京成立《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编写委员会,设计论证了《规范》整体框架,首先组织编撰《膏方》部分作为样稿,并对编写体例、内容、时间安排和编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2009年4月,《膏方》初稿完成并提请邓铁涛、余瀛鳌、颜德馨等著名中医专家审定。2009年5月,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组织召开《规范》编撰论证会,同时对编写内容进行了分工并提出具体要求。《规范》由中医养生保健技术领域权威专家编写。每一具体技术规范以权威专家为核心形成编写团队,并广泛听取相关学科专家意见,集体讨论后确定。2009年8月,召开《规范》编撰截稿会议。编写委员会就编写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专业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广泛听取了相关学科专家意见,为进一步的修订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9年12月,《规范》8个部分的初稿编写工作完成,以书面形式呈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工作咨询组专家王永炎、王琦、郑守曾、张其成等审阅。2010年1月~4月,听取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就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建议,讨论了初稿编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2010年5月~8月,经过多次沟通交流,编写委员会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意见,反复修改完善了编写内容和体例,之后将有关内容再次送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审订。2010年9月,初稿修订完成并在北京召开了审订工作会议。根据审订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修订的参考样本,参编专家对《规范》进行了认真修改并形成送审稿。之后,编写委员会在综合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和修改,并最后定稿。 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调摄保养的方法,增强人的体质,提高人体正气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使机体的生命活动处于阴阳和谐、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 穴位贴敷,是传统中医外治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又称天灸、自灸、冷灸,是祖国医学中一种独特的养生保健方法。该方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针对健康状态或亚健康状态的具体情况和保健需求,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从而发挥调五脏、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保健作用。穴位贴敷具有如下特点:①以中医传统理论为基础,是中医针灸保健和药物调理的有机结合。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而起到药效、穴效的双重作用。②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穴位贴敷经皮给药,可有效减少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的伤害。但也有相

推拿常识 推拿前后为什么不能洗澡

推拿知识 保健推拿是一种即简便、又省时省力的保健方式,深受人们喜爱。推拿,不仅能消除疲劳、缓解紧张,更能舒筋活络,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祛病强体。需注意的是,推拿前后不宜洗澡。 喜欢推拿前洗澡的人认为,推拿结束后可以马上休息,方便省事;喜欢推拿结束后洗澡的人认为,这样更安全卫生。其实这两种做法都不可取,因为无论您做的是精油推拿还是香薰SPA,也无论推拿师采用的是补法或泻法,推拿前后一小时,都不能洗澡。 这是因为人在洗澡时,热水冲淋肌肤会加速人体体表血液循环,导致体表充血。推拿是作用于人体体表外的一种“做功”运动,也会导致人体肌肤充血,加快血液循环。因此。一旦在洗澡之后立即进行推拿,由于洗澡和推拿的双重作用,机体胃部和大脑就会相对缺氧,很容易出现虚脱或晕厥的现象。 同样,人在推拿时,气血短时间内充于体表,也会使全身各脏器相对缺血、缺氧,产生头晕、恶心等不适,甚至晕厥。另外,冬季天气寒冷,人在推拿时气血汇聚体表,毛孔打开,立即脱衣洗澡极易受凉,罹患伤风感冒。因此,推拿后应该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稍作休息(1~2小时),让机体恢复正常状态后,再进行其他活动。 需提醒的是,年老体虚的人在推拿前后更应谨慎,以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推拿前后注意事项 因推拿简便易行,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制约,成为很多家庭保健养生的首选。下面谈谈在推拿时的注意事项。 推拿时要放松身心

在推拿时,应该全身心得投入,思想集中。 手法要正确,取穴要准确 在推拿时,应该熟练的掌握常用的穴位和基本的操作手法。 用力要恰当 如果用力过小,效果不佳,如果用力过大,则有可能损伤到皮肤。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在推拿时,且不可急功近利,应逐渐的增加推拿的次数和推拿的力度,以及推拿穴位的增多。同时,由于通过推拿进行保健养生或者治疗一些慢性疾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要假以时日,方可见效。所以在推拿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推拿,就是用手在人体皮肤、肌肉、穴位上施行各种手法,达到保健、治病的目的。可以由他人推拿,也可以自我推拿,就是自己给自己推拿。如《黄帝内经》中就指出:“推拿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及得复。”说明在秦汉时期推拿已成为医疗和养生的重要手段。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内篇〃遐览》中曾提到有《推拿导引经十卷》,惜已佚。 1.揉眼皮 More: https://www.doczj.com/doc/447706003.html,/ 小儿推拿加盟More:serwdjwk 以双手拇指轻按双侧眼皮上,然后旋转揉动,顺、逆时针各揉二十次。该法具有消除眼痛和明目的作用。 2.按太阳 用双手食指指端分别压在双侧太阳穴上旋转,顺时针、逆时针各揉按十至十五次。该法具有止痛、醒脑的作用。 在推拿临床中,有以下几点是需要注意的:1.由结核菌、化脓菌所引起的运动器官病症不宜进行推拿;2.癌症一般不作推拿;3.皮肤病病变损害处,皮开肉绽及烫伤处一般不宜推拿;4.正在出血的部位不宜推拿;5.脱位处以整复手法为主;6.妇女在怀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