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种子生产原理与方法

种子生产原理与方法

种子生产原理与方法
种子生产原理与方法

\种子生产技术与原理

一、绪论

1.列出世界十大种业公司名称?中国十大种业公司?

a、世界著名10大种子公司

1、杜邦(Dupout),美国农化巨头,在世界500强排第47位,主要从事农业、医药等领域的生物技术产品研制和开发。1999年以77亿美元兼并了世界排名第一的种子公司--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开始涉足种业,仍为世界第一大种子公司,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19.38亿美元,主要种子业务是玉米种子,约占全球杂交玉米种子市场的43%,其他种子业务有大豆、小麦、高粱、向日葵、紫花苜蓿等。

2、孟山都(Momsanto),美国农化公司,1998年兼并美国嘉吉公司国际种子业务,成为世界第二大种子公司,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16亿美元。主要种子业务是棉花、大豆、玉米种子。

3、先正达(Syngenta),1999年瑞士诺华公司与Anglo-Swedish AstraZeneca分别合并他们的农化业务而创建的新公司,是世界第三大种子公司,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9.58亿美元,主要种子业务为蔬菜种子。

4、利马格兰(Limagrain),法国农业合作组织,传统种子公司,是世界第四大种子公司和世界最大的蔬菜种子公司,2000年的种子销售额为6.22亿美元。2000年与德过KWS公司共同兼并了美国大湖种子公司的玉米和大豆种子业务。

5、圣尼斯(Seminis),墨西哥最大的种子公司,世界第五大种子公司,主要种子业务是瓜果、蔬菜种子,占世界蔬菜种子市场的20%,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4.74亿美元。

6、埃德瓦塔(Advanta),1996年由荷兰Royal VanderHaveGroup和英国Zeneca Seeds 两个公司合并而成,世界第六大种子公司,主要种子业务是油菜、向日葵种子,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3.73亿美元。

7、道化工(Dow),美国化工公司,1998年收购Mycogen,2000年收购嘉吉公司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杂交种子业务,世界第七大种子公司,主要种子业务有玉米、高粱、大豆等种子。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3.5亿美元。

8、KWS AG公司,德国传统种子公司,世界第八大种子公司,2000年与法国的利马格兰种子公司一道收购了美国大湖种子公司在北美的玉米和大豆种子业务,2000年的种子销售额为3.32亿美元。

9、Delta & Pine Land 公司,美国种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棉花种子公司,2000年种子销售额达到3.01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九。

10、Aventis 公司1999年由德国Hoechst AG和法国的Rhone Poulence合并而成,世界第四大蔬菜种子公司,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2.67亿美元,排名世界第十。

b、中国种业十大品牌:

1.中国种子集团公司

2.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

3.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4.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5.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

6.山西屯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四川国豪种业有限公司8.黑龙江北大荒种业集团有限公司

9.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10.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

2.中国种业与世界种业的差距有哪些?

产业规模小、商业化育种滞后、技术推广和营销服务水平低等制约中国种业发展的根本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面对孟山都、杜邦、先正达等国际种业巨头悉数入华的强势竞争,中国种业发展已经到了十分危急的时刻目前全国持证种子企业有6900多家,其中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有91家,销售额累计200多亿元;前50家企业市场占有率占30%以上;作为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我国常年用种量为300亿公斤,价值600亿元。但是,我国的大豆种子对外依存度高达70%至80%,外国企业已开始对我国的玉米种子市场实施战略布局,“洋种子”占据高端蔬菜种子50%以上的市场份额。隆平高科前总裁刘石说,中国作为第二大农业国,却无一家能够进入世界前15名的种子企业,在研发、生产、营销等环节都存在人才、科技、理念的滞后问题。

3.农业种子一般可归纳为哪三大类型?

农业种子一般可归纳为三大类型:

a真种子,即植物学上所称的种子,它是由母株花器中的胚珠发育而来。如豆类、棉花、油菜、烟草等作物的种子.

b 植物学上的果实,内含一粒或多粒种子,外部则由子房壁发育的果皮包围。如禾本科作物的小麦、黑麦、玉米、高粱和谷子的种子都属颖果;荞麦、向日葵、苎麻和大麻等的种子是瘦果;甜菜的种子是坚果等.

c营养器官,主要包括根、茎及其变态物的自然无性繁殖器官,如甘薯的块根、马铃薯的块茎、甘蔗的茎节芽和葱、蒜的鳞茎、某些花卉的叶片等.

4.品种的种子生产按照哪四级进行?

? 育种家种子生产

? 基础种子生产

? 合格种子生产

? 大田用种生产

5.育种家种子的概念?育种家种子是指由育种者育成品种的原始种子。

育种家种子的生产是在育种者亲自掌握和指导下进行的一个世代(原原种)或者两个世代(原种)的高纯度的种子生产。育种家种子的一般标准为:

1. 性状典型一致,生长整齐一致,纯度高;

2. 生长势、抗逆性、丰产性等不降低,杂交种亲本原种的配合力要保持原有水平,或者略有提高;

3. 种子的播种品质要求成熟充分,净度、粒重、容重、发芽率要高,种子无病虫危害。

6.种子认证的概念以及国际最权威的种子认证机构有哪些?

种子认证:是依据种子认证方案,由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识来证明某一种子批符合相应的规定要求的活动。通过上述活动生产出来的种子称为认证种子。

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种子认证机构:

OECD :Organisation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AOSCA:Association of Official Seed Certifying Agencies(北美官方种子认证机构)

EEC: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 (欧洲经济共同体)

第一章:种子生产的基本原理

1.依据植物的繁殖方式、遗传基础、育种特点和商品种子特点和利用方式进行分类的品种有哪几类?

潘家驹教授:依据植物的繁殖方式、遗传基础、育种特点和商品种子生产特点和利用方式进行分类:

纯系品种、杂交品种、群体品种和无性系品种。

景士西教授:按照品种群体内的遗传同型和异型以及个体遗传的纯合性和杂合兴把品种分为:同型纯合、同型杂合、异型纯合、异型杂合。

2.纯系品种的概念?

(一)纯系品种(又称定型品种)

纯系品种(pure-line cultivar)是指生产上利用的遗传基础相同、基因型纯合的植物群体,是由杂交组合及突变中经系谱法选育而成。

3.品种混杂退化的概念?

品种混杂和退化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品种混杂(varietal complexity)是指在一个品种群体中混有各种异型株(其他植物或品种的种子或植株),造成品种纯度降低的现象。

品种退化(varietal deterioration)表现为原有种性变劣,优良性状部分或全部丧失,生活力和产量下降,品质变劣,以致降低或丧失原品种在生产上的利用价值。

混杂了的品种,势必导致其种性的退化;而退化了的品种,植株高矮不齐,性状不一致,也会加剧品种的混杂。

在植物生产中,品种混杂退化是经常发生和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必须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品种混杂退化,充分发

挥良种在生产中的作用。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充分了解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4.品种防杂保纯措施?

?对植物品种进行防杂保纯、提纯复壮,是防止其混杂退化的有效途径。防杂保纯涉及良种繁育的各个环节,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做好下列工作:

1.严格种子繁育规则,防止机械混杂2.严格隔离,防止生物学混杂

3.去杂去劣,正确选择4.选用或创造适合种性的生育条件

5.用优质种苗定期更新生产用种

5.自花授粉植物遗传特点?

自花授粉植物(self-pollination plant)是指同一朵花的花粉传授到同朵花的雌蕊柱头上进行授粉、受精而繁殖后代的植物,又称自交植物,如小麦、水稻、大麦、豆类、花生、大麻、烟草、亚麻、茄子、番茄、辣椒等

花器特点:

这类植物都是雌雄同花,花器具严密保护,外来花粉不易进入;

?花冠多无鲜艳色彩,也少有香味,且多在早晨或夜间开放,不利于昆虫传粉;

?花粉较少,不利于风传;雌雄蕊同期成熟、长度相仿或雄蕊略长,花药开裂部位紧靠柱头,有利于自花授粉,有的甚至在开花前已授粉(闭花授粉),自花授粉植物在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上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很高的自交率,自然异交率一般不超过1%,最高的也只有4%。

自花授粉植物具有如下遗传特点:

(1)基因型和表现型的一致性(2)遗传行为的相对稳定性(3)自交不退化或退化缓慢

(1)基因型和表现型的一致性

?由于长期自花授粉和人为的定向选择,自花授粉植物品种群体内绝大多数个体的基因型是纯合的,且个体间的基因型是同质的,其表现型也是整齐一致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一致,是自花授粉植物遗传行为上的显著特点。通过单株选择或连续自交产生的后代,其基因型和表现型相对一致,一般称为纯系。即使个别植株或花朵偶然发生天然杂交,也会经连续几代的自花授粉而使其后代的遗传组成趋于纯合。

(2)遗传行为的相对稳定性

在自花授粉植物群体中通过人工选择产生的纯系的一致性,在其后的各个世代中,不通过人工自交都能较稳定地保持下去,即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条件下在遗传行为上表现出相对稳定性,这是自花授粉植物优良品种得以较长期在生产上推广使用的重要原因。

(3)自交不退化或退化缓慢

自花授粉植物具有自交不退化或退化缓慢的特点,这是自花授粉方式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得以产生和保存下来的原因。达尔文关于“杂交一般是有利的,自交时常是有害的”论点,是生物繁殖的普遍规律,但自交有害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亦成为有利的方式。自花授粉植物的纯是相对的:存在一定的天然异变率,通过异交产生基因重组,由于环境的改变等发生基因突变,由微小变异发展成显著变异。人为选择其优良的变异类型进行分离纯化,即为选择育种。变异亦可经人工杂交而产生,即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杂交育种。

6.杂交种种子生产的特点?

(三)杂交制种关键技术

杂交制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亲本(自交系、不育系、恢复系)的播期

亲本的播期是杂交制种成败的关键,尤其是花期短的作物,一般如父母本花期相差2~3天或相同,可同期播种。在两者花期相差较大时为了保证花期相遇,父本可两期播种,相隔5~7天,以延长父本开花时间。

2.确定亲本行比

在保证父本花粉的前提下,应尽量增加母本行数,以便收杂种种子。

3.去杂去劣

为提高制种质量,在亲本繁殖田严格去杂的基础上,对制种区的父母本也要认真去杂去劣,获得纯正的杂种种子和保持父本的纯度。

4、去雄授粉

根据作物的特点和去雄技术,及时干净地给母本去雄,并通过人工授粉和人工辅助授粉的手段,提高结实率,增加产种量。对于玉米以摸包去雄效果好。

7.提纯复壮技术的概念及一般程序?

(二)提纯复壮技术

提纯复壮就是使种子由杂转化为纯,由退化转化为复壮,以获得相对纯的、生活力强的、无混杂退化的种子。复壮技术在种子生产中应用较广泛。

1.提纯复壮的一般程序

(1)选择优良单株在要复壮的品种、自交系、不育系、保持系以及恢复系中,选择性状典型,丰产性好的单株。(2)株行比较将选择的单株种成株行,根据性状表现,在生长期间评比,在收获前决选,淘汰杂劣株分行收获。(3)株系比较上年入选的株行各成为一个单系,种于株系圃,每系一区,对其典型性、丰产性、适应性等进一步比较试验。去杂去劣后混合收获,产生复壮种子。

(4)混系繁殖将株系圃内的混合种子种于原种圃,扩大繁殖。

第二章:水稻生产技术

1.绿色超级稻的构想是怎样的?

2005 年,张启发院士提出“绿色超级稻”构想。倡导品种资源研究,基因组研究和分子技术育种技术相互结合,加

强对抗病、抗虫、抗逆、营养高效、高产、优质等重要农艺性状生物学基础的研究,进行品种改良。逐步育成不打

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高产优质的绿色超级稻。

2.两系杂交稻的概念?

二系杂交稻是指基于光(温)敏不育系的杂交水稻生产体系,光(温)敏不育系在一定条件下完全不育,可用作不育系;在一定条件下,它又能自交结实,繁殖种子。二系杂交稻只有不育系和恢复系,不需要保持系。

3.简述水稻的开花习性及授粉受精过程

水稻在弱光下要比强光下提前开花,所以在进行水稻人工杂交时,经常利用套袋黑暗处理,促进父本颖花提前开放,以利于授粉。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水稻抽穗当天即可开花,抽穗23d后即进入盛花期。一个稻穗的开花期大约为5~7d。水稻开花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天气晴朗微风,气温25~30℃,相对湿度70%~80%是水稻开花的最适宜条件。水稻开花的最低气温为15℃,最高气温为40℃。温度过低或过高均会影响开花和授粉,降低结实率。

?一天的开花时间大约从8时到16时,盛花时间多集中在10~12时左右。

4.水稻的“三性”是指什么?

水稻品种的感温性、感光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简称为“三性”。

1 感光性,是指在适宜水稻生长的光照长度范围内,短日照可以促进出穗,缩短生育期,长日照可使生育期延长的水稻生长发育特性。

2 感温性则是指发育速度受温度影响的特性,即在水稻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内,高温使生育期缩短,温使生育期延长。

3 水稻进行生殖生长之前,不受短日、高温影响的最短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水稻品种的这种特性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性。

5.简述叶蘖同伸规律

在水稻第4片完全叶伸出时,同时在第一叶的叶鞘中出现第1蘖,当第5片叶开始生出时,又从第2叶的叶鞘中伸出第2蘖,如此类推,这种分蘖与主茎叶片同时有规则的伸出现象,叫做叶蘖同伸关系。这可用N一3的简单方程来描述。N为主茎上叶的顺序数,此叶的发生与其下位N一3叶腋中所发生分蘖第一叶同时伸出。

6.简述水稻原种生产中的株系提纯法

目前,水稻原种保纯提纯多采用循环选择繁殖法。即指从某一品种的原种群体中或其他繁殖田中选择单株,通过单株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生产原种种子。原种种子再繁殖一二代,产生良种,供大田播种。根据比较过程长短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三年三圃制和两年两圃制。

7.简述提高水稻种子繁殖系数的意义和途径

意义:

?水稻是一年生的具有较强分蘖能力的谷类作物,如按常规方法种植,繁殖系数仅50—100倍。照此推算,一个新品种的推广、普及往往需历时4—5年,快的也要3年,不能适应农业生产高速度发展的需要。一些新引入的优良品种,由于种子量少,也需采取特殊措施迅速增殖。

途径:

(1)精量播种,单株稀植。根据品种生育特性和千粒重,秧田亩播种量一般为7 Kg左右,精细管理,尽可能增加

秧苗带蘖数。本田单株栽插,亩栽12000—18000株,以保证足够的单株营养面积。采用适合该品种的最优良的栽培措施,力争多穗大穗,粒粒饱满。该法可使常规品种的繁殖系数提高到350—500倍。

(2)剥蘖分植。在优良的栽培条件下,可采用一次剥蘖分植或延长营养生长期多次剥蘖分植的方法,只用少量种子就能迅速扩大繁殖面积,大大提高繁殖系数。一般进行2—4次剥蘖移栽,繁殖系数可达500—1000倍。

(3)再生。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双季稻区,早季稻收割前酌施氮肥,收割时留10—15cm浅桩,浅灌田水,促进分蘖再生。(“水稻秧笋”)

(4)保温贮存稻蔸,春季剥蘖移栽。华南地区的中稻、晚稻和就地翻秋的早稻品种,可用温室或其它办法贮存稻蔸,越冬后在春季剥蘖移栽。

(5)异季繁殖。南方稻区的早熟早稻品种,收获后立即就地翻秋繁殖。对于具有较强休眠性的品种,播前需采取打破休眠的措施。通常干燥种子在50—52℃的烘箱中烘一段时间即可破除休眠。

(6)异地繁殖。利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部分地区的丰富光温资源,进行异地繁殖。

例如,长江流域的早稻迟熟品种,早稻收割后即赴福建同安、广西南宁、广东湛江、云南元江等地秋繁。其播

种适期界限,同安、南宁为8月初,湛江为8月中旬初,元江为9月上旬。秋繁后再赴海南的三亚、陵水、乐东,实行冬繁。如此一年三代,繁殖系数可达10万倍以上。对于生育期较长的中稻和感光型晚稻品种,也可在海南

实行冬繁,一年二代,结合稀播稀植,剥蘖移栽,一年的繁

殖系数也可达到8000—10000倍。

8. 简述杂种稻“三系七圃法”

南京农业大学陆作楣(1982)提出了杂种稻三系七圃法原种生产程序,即选择单株、分系比较、混系繁殖。不育系设株行、株系、原种三圃;保持系、恢复系设株行、株系两圃,共七个圃。原种生产程序

第一季,单株选择。保持系、恢复系各选100~120株,不育系选150~200株。

?第二季,株行圃。按常规稻法:保持系和恢复系株行圃各100~120个株行。保持系每个株行种植200株,恢复系种植500株。不育系的株行圃共150~200个株行,每个株行种植250株。通过育性、典型性鉴定,初选株行。

第三季,株系圃。初选的保持系、恢复系株行升入株系圃。根据鉴定结果,确定典型的株系为原原种。初选的不育株行进入株系圃,用保持系株系圃中的一个优良株系,或当选株系的混合种子作为回交亲本。通过育性和典型性鉴定,确定不育株系。

第四季,不育系原种圃。当选的不育系株系混系繁殖,用保持系原原种作为回交亲本。

9.重点阐述水稻三系生产注意事项

(1)保持系原种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

?单株选择标准。

①当选单株株、叶、穗、粒四型、生育期和叶片数必须符合原品种特征特性:

②分蘖性、长势、长相必须符合原品种特征特性;

③抗逆性、结实率必须符合原品种特征特性;

④花药大小、花丝长短、花粉量多少,开花散粉习性必须符合原品种特征特性。

(2)恢复系原种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选择标准:单株选择标准与上述保持系的基本一致。典型性:主要看株、叶、穗、粒四型和茎叶色泽、主茎叶片数,选择具有典型性

②测优鉴定:每一株选取2个单株,用该组合不育系原种单株测交,收种作测优鉴定。综合评选典型性好、恢复度80%以上、恢复株率99.9%、抗逆性好、产量高于对照的恢复系,株行当选率30%~50%,株系当选率50%~70%。

(3)不育系原种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选择标准:以原不育系的不育性、开花习性和包颈为选择依据的重点。

②育性检验:育性检验采取花粉镜检和套袋自交鉴定相结合,一般每个株行圃要抽样检20株,每个株系圃要抽样检30株,原种圃每667m2要检30株以上。一致性,经镜检无败育花粉的单株。③选择时期和数量:选择步骤同上述保持系,注意始穗期观察全区每株花药,拔除有粉型的单株,再根据镜检复选。田间选择数量不少于200株,决选不少于50株。

④株行圃观察记载及选择标准:每株行定点观察10株,记载标准同上。同时,每株行抽插10株不育系于另一自然隔离区或屏障隔离区,不套袋,记载结实率。当选的各株行,取样10株进行室内考种,重点考查异交结实率等经济性状。

⑤株行决选:在定点观察、育性鉴定和镜检等项目的基础上重点选典型性、一致性、异交结实率高的株行。株行当选率30%。

(4)高度重视父本纯度

在实际生产中,大多数农业科研机构和种子生产单位对三系中不育系的原种纯度都非常重视的,而对父本(保持系和恢复系),尤其是恢复系原种的纯度往往重视不够。而父本纯度一旦降低,就会因为其花粉量大,传播快,而严重影响不育系繁殖和杂交制种的纯度,将会给杂交水稻生产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在三系原种生产中,应高度重视保持系和恢复系的纯度。

10.简述两系制种原理及光敏核不育的杂交制种程序

两系制种原理

?两系杂交稻通常利用光温敏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而成。光温敏不育系(S),它起到一系两用的作用,即在高温长日条件下不育,可制种,在适当的低温短日条件下可育,可实现自身繁殖。

光敏核不育的杂交制种程序:

①建立选种圃:用原种或高纯度种子建立选种圃。选种圃单株栽插,种植密度以15cm×15cm为宜。选种圃采用一般的栽培管理,保证植株能正常生长发育以利于根据植株的形态特征选择典型单株。

②人工气候室处理与筛选:在植株进入幼穗分化4期时,将中选单株带泥移栽到盆中。移栽时要尽可能地减少植伤,以使植株能在正常生长条件下处理(14h光照,日均温24℃,温度变幅为19-27℃)。抽穗时逐日镜检花粉育性。凡花粉不育度在99.5%以下的单株一律淘汰。

③核心种子生产:人工气候室处理后当选的植株割茬再生。再生株在田间稀植条件下(30cm×30cm)生长,争取多发分蘖。为使再生分蘖能正常生长,应及时剪掉前茬的老茎和老叶。当再生株进入敏感期,移入工人气候室使再生株在短日低温条件下恢复育性(13h,20-22℃),所结的种子就是核心种子。核心种子在严格的条件下繁殖出原原种,然后再繁殖出原种供制种用。

第三章:油菜生产技术

1. 油菜有3大基本类型,主要特点如何?

世界广泛栽培的主要油菜品种分为三类: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蓝型三大类型。

其中白菜型是异花授粉,芥菜型和甘蓝型为常异花授粉作物

白菜型油菜:

油菜三大类型之一。学名(Brassiacampestris L.)。包括原产中国的芸薹和油白菜。中国又称小白菜、矮油菜

、甜油菜等。染色体组为(AA, 2n=20)。

开花时雄蕊花药一般向外开裂,自交不亲和性强,异交结实率高,一般80-90% 生育期较短,一般为150-200d,早中熟类型,产量较低,易感病毒病和霜霉病,适宜在生长季节短,肥力水平低的条件下栽培,菜薹可供食用。菜,油两用作物。

芥菜型油菜:

油菜三大类型之一。学名(Brassicajuncea).。由芸薹(aa,n=10)和黑芥(bb,n=8)通过自然种间杂交后双二倍化进化而来的一个复合种。中国是它的起源地之一,又称大油菜、高油菜、辣油菜、苦油菜等。因其叶形和株型与芥菜酷似,故名,染色体组为(aabb, 2n=36)。中国各地均有分布,以云贵高原区和蒙新内陆区分布最多。新疆、云南两省(自治区)分布最为集中,种植面积大。籽粒细小,辛辣,多为金黄色或暗红色,含油量高。芥菜型油菜具有耐瘠性强,抗旱,抗寒等特点,但也有致命的弱点就是产量低,目前其种植面积已越来越小。自交率高达80%,典型的常异花授粉作物,生育期中等,为160-210d。

甘蓝型油菜:

甘蓝型油菜(colza)油菜三大类型之一。学名(Brassica napus L).是由芸薹(aa,n=10)与甘蓝(cc,n=9)通过自然种间杂交后双二倍化进化而来的一种复合种。欧洲是它的起源地,在中国,又称日本油菜、欧洲大油菜、洋油菜、番油菜等。因其叶形和株型与甘蓝酷似,故名。染色体组为(AACC,2n=38)。甘蓝型油菜株体较大,发育中等,生育期较长,210-230。自交亲和性强,自交结实率高,一般70-80%以上,属常异花授粉作物,种子较大,一般千粒重3.5-4.5g。种皮蝉褐或红褐,少数土黄色。不具辛辣味。种子含油量高,一般35-45%,最高可达55%以上。产量高,抗病能力强,耐寒,耐肥,适宜性广

2. 阐述油菜杂交制种技术

油菜杂交制种技术

1.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杂交制种技术

以“华杂4号”为例,介绍一般的杂交油菜高产制种技术。200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去杂除劣,确保种子纯度

A。选地隔离:选择符合的隔离条件,土壤肥沃疏松,地势平坦,肥力均匀

B. 去杂去劣:反复多次,贯穿于油菜制种田的全生育过程。苗床去杂,苗期去杂两次;花期去杂一次;成熟期去杂一

次。

C. 隔离区去杂:主要是在开花期前将隔离区周围1000m左右的萝卜,白菜,包菜和自生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全部清除干净。

(2)壮株稀植,提高制种产量

A.苗床耕整与施肥:8kg/亩磷肥,2kg/亩钾肥,适量有机肥

B.早播,稀播,培育矮壮苗。播种量按6000株/亩计,三叶期,每亩大田苗喷多效挫10g/10kg (水),培育矮壮苗。

C.早栽,稀植,促进个体健壮生长。越冬苗绿叶数13-15片;移栽苗龄为30d的幼苗,10月上旬移栽完毕;母本4500株/亩;父本1500株/亩

D. 施足底肥,早施苗肥,必施硼肥:在施足底肥(农家肥,氮肥,磷肥和钾肥)基础上,要增施,早施苗肥(十月中旬);在抽薹其,当薹高30cm的时候,追加硼砂溶液。

E.调节花期:确保制种田父母本花期相遇是提高油菜制种产量和保证种子质量的关键,可以采用分期播种,也可以隔株或隔行摘除父本上部花蕾,以拉开父本开会时间,保证母本的花粉供应。

F.辅助授粉,增加结实:盛花期课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以提高授粉效果,,可在晴天上午10点至下午2点进行。

G. 病虫害防治:制种地苗期注意防蚜虫,跳甲,菜青虫,蕾苔期应注意防霜霉病,开花期防蚜虫和菌核病。

A.砍除父本:父本完成授粉后而进入终花期后,要及时砍除,可以改善

母本的通风透光和水肥供应条件。增加母本产量,同时有效避免机械混杂。

B.分级细打,及时收获:黄熟期及时收获,防止倒伏发芽,分级细打后,及时晒干分装。

2. 两用系的杂交制种技术

将“两用系”和“恢复系”按行比2:1或3:1种植在隔离放置区中,并在“两用系”行头种植小麦或蚕豆作标记作物。在蕾苔期至开花期及时彻底拔除“两用系”行内的可育株。并安放蜂群,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在制种区母本行收获杂交种,作为下年大田生产用种3.化学杀雄制种技术

3、化学杀雄制种:是通过在母本行蕾期喷洒化学药剂,杀死或杀伤雄蕊,使雄蕊不能散粉,但不损伤雌蕊,让雌蕊有机会接受其它品种的花粉,受精结实,配制F1杂种。

(1)杀雄时期在油菜花芽分化开始至始花期都有杀雄效果,但在花粉粒

发育单核期喷药效果最好。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化学杀雄剂有杀雄剂1号等

(2)父母本行比母本宜适当密植,促进开花集中,并抑制后期再发的可

育分枝,一般父母比行比以2:3为宜。;在恢复系收获种

子,作为下年的恢复系用种。

3.简述油菜常规品种原种生产中的株系鉴定法

.株系鉴定法生产原种

株系鉴定生产原种结合了选择和鉴定两个方面的作用。该方法是在根据当代

表型选取典型优株的基础上,再鉴定其后代的基因型。适用于混杂退化程度较

严重,而在生产上又有利用价值的品种。

(1)精选优株

在原种圃或纯度较好的种子田中,选取具有本品种典型性状的优良单株,选取单株的数量一般初选为400-500株,通过室内考种,最后决选200株左右。分株收获,脱粒,编号装袋。

(2)株区圃

入选的单株种子每个种植一个小区,并初步进行小区测产,小区面积6.7-13.4 m2 ,每间隔10区设一现用原种对照区。对符合原品种的特性,产量达到或者超过对照的株区入选。

(3)株系圃

上年株区圃入选的株系种子分成2份,1份供株系圃做实验用,另一份用作隔离繁殖株系圃的田间排列采用对比法,不设重复,小区面积13.4-26.9 m2.以相同品种的原种作对照。

(4)原种圃

将上年入选的株系圃种子种植于原种圃,上年株区圃入选的株系圃种子分成2份,1份用于种植原种比较圃,另一份用

作种植原种繁殖田。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2-3次,小区面积20-33.4m2

第四章:玉米生产技术

1.玉米杂交种的种类

杂交种的种类

主要包括单交种(single-cross hybrid)、

三交种(three-way hybrid)、

双交种(double-cross hybrid)

顶交种(inbred-variety cross hybrid)。

单交种是指用两个自交系杂交产生的杂交种。单交种有正交和反交两种。品种育成后,经区域试验定名的父母本组合为正交。反之,用定名时的父本为母本,定名时的母本为父本配成组合为反交。如农大108,黄C×178产生的种子为正交,178×黄C产生的种子为反交。

2.名词解释:自交系原种

自交系原种:是指由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出来的或按照原种生产程序生产,并且经过检验达到原种标准的自交系种子。

3.玉米亲本种子包括哪些?

亲本种子(seed parent)是指用于生产杂交种的父母本种子。包括:

?育种家种子(breeder seeds):育种家种子是指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

最初一批高纯度的自交系种子。

?自交系原种(original seed):自交系原种是指由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出来的

或按照原种生产程序生产,并且经过检验达到原种标准的自交系种子

?自交系良种(high quality seed):自交系良种是指由自交系原种按照自交系良种

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符合良种标准的自交系种子。

亲本姊妹种:亲本姊妹种是指两个亲缘关系相近的姊妹系间的杂交种,是配制改良单交种的亲本种子。

?亲本单交种:亲本单交种指配制三交种、双交种时使用的单交种。

4.简述穗行测交提纯法的程序

穗行测交提纯法

?二圃法和三圃法适合新育成的及种子纯度较高的自交系的提纯。对于使用多年的自交系由于混杂退化,仅从形态上提纯,常常难以满足要求,会引起在形态上无法选择的一些特征特性的变异,丧失自交系原有的优良特性,如自交系的配合力等。在采用二圃法和三圃法生产时,就很容易引起变化。

目前生产上使用多年的黄早4、掖107、丹340等自交系就有多种类型。虽然形态性状

基本相同,但它们的配合力差异较大,造成不同制种单位生产的同一组合杂交种,其产量水平有较大差异。因此,对于使用多年的自交系宜采用穗行测交提纯法(purification with test cross)穗行测交提纯法克服了二圃法或三圃法仅依据特征特性提纯的缺陷,是适用于高纯度玉米自交系生产的方法,但工作量较大。

穗行测交提纯法程序图

5.论述提高玉米杂交种产量和质量的措施

为了提高玉米制种产量,确保杂交种的质量,在制种时,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基本

环节:

1.安全隔离

?空间隔离: 杂交制种田与其它玉米田块一般应保持300m为宜。

美国官方种子认证协会(AOSCA)对认证杂交玉米种子的隔离要求不得少于201m。

国际经济与发展组织(OECD)对认证杂交玉米种子隔离要求是不少于200m。Ingram(2001)综述了过去测量隔离距离对玉米异交水平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得出200m隔离可以使整块田的异交率限制在1%或更少,300m隔离可使整块田的异交率限制在0.5%或更少。即使采用500m的隔离距离,异交率也不能稳定限制在0.1%。因此经济有效的隔离距离为200m。

时间隔离:错开制种母本的吐丝期和邻近玉米的散粉期。一般情况下,春播玉米约需错期40d,夏播玉米错期为25~30d 左右。

?屏障隔离有两种形式:

?自然屏障隔离,即利用村庄、树木、山岭等自然环境作为隔离区,如树木较少、较稀疏时,应加种一定宽度的高秆作物,或扩大屏障区四周的父本保护行数。

?高秆作物隔离,即在四周种植高秆作物(如高粱、红麻)形成人工屏障进行隔离。高秆作物的播幅应在100m以上,比制种区早播10~15d,以保证玉米抽雄时,其高度显著超过玉米。

2.规格播种

?玉米制种的播种工作是整个制种工作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

(1)调节父母本花期

?目的是使父母本花期良好相遇。如果双亲花期相同,或母本花期比父本早2~3d,可同期播种。如双亲花期相差5d 以上,或虽然花期相差2d左右,但母本雌雄不协调,吐丝推迟较多天时,就要调节父母本的播种期,进行错期播种,先种花期较晚的亲本,隔一定天数再播另一亲本。错期的天数主要根据双亲花期的相差天数。因此,必须摸清双亲在当地的生育规律,才能大面积制种。但父母本花期相差天数并不等于错期播种天数.

一般春播制种时,早播亲本提前播种的天数是父母本花期相差天数的1.5~2倍,夏播时为1~1.5倍。玉米花粉生活力仅几个小时,散粉期又短,而果穗花丝生活力则可维持较多天数(一般为7d左右)。因此,安排错期播种时,要掌握“宁要母等父,不要父等母”的原则由于自交系的生育期受气候、土壤墒情、栽培管理等的影响,有时即使按一定指标错期,也会出现花期不遇。因此,必须经过多种试验才能保证制种的成功。

2)规定父母本行比

?一般在单交制种区,母本为竖叶型的行比是1:6,母本为平展叶型的行比以1:4为宜。

?在隔离区四周应加播2~3行父本保护行,以保证授粉和减少外来花粉的影响。

?双交制种区,一般父母本行比以2:4或2:6为好。

?在不影响授粉结实的基础上,应尽量增加母本行数,以提高制种产量。

3.去杂去劣

?玉米制种区田间去杂去劣一般需进行3次。

?第一次在苗期,结合间苗、定苗,去掉小苗、大苗、病苗、异型苗和杂苗,留整齐一致的苗;

?第二次是拔节期,根据父母本自交系的长相、叶色、叶形、叶鞘色、生长势等特征,进一步严格去杂去劣;

?第三次在抽雄散粉前,是去杂去劣、确保制种质量的关键时期。将杂株、怀疑株、特壮株彻底砍掉,在抽雄时发现杂株要随时去掉。对父本行杂、劣株要特别重视,做到逐株检查,彻底去杂,以保证制种质量。收获及脱粒前要对母本果穗认真进行穗选,去除杂穗、劣穗。

4.花期调控:由于多种原因,在制种中可能出现父母本花期不遇,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因此,应从苗期开始,抓好花期预测,及时调控花期,保证花期良好相遇。

(1)花期预测的方法

?叶片检查法:在玉米拔节后,检查母本和父本的叶片数。如果两个亲本的总叶片数相同,而母本已出叶片数比父本的多1~2片时,花期才能良好相遇。

?如双亲的总叶片数不同,则应根据母本、父本已出叶片数、出叶速度(出苗至检查日数/已出叶片数)和未出叶片数而定。如母本未出叶片数保持比父本少1~2片叶时,则花期相遇良好,如超过2片或少于1片,则有可能相遇不好幼穗检查法:拔节孕穗期,在制种田选择3~5个有代表性的样点,每点取有代表性的父、母本植株3~5棵,剥去叶片,检查幼穗大小。如果母本的幼穗分化早于父本1个小时期(如母本处于小穗期,父本处于小穗原基期)时,即预示花期相遇良好,否则就可能不遇。

2)花期调节的方法

?苗期:如果由于墒情不好等原因,迟播亲本出苗较晚,出现父母本生长快慢不一致时,可采用“促慢控快”法,对生长慢的亲本采取早间苗、早施肥、早松土等措施,促其生长;对生长较快的亲本则采取晚间苗、晚施肥、晚松土的控制措施。拔节孕穗期对发育慢的亲本,一方面偏施肥浇水,同时可喷20mg/L的“九二○”和1%的尿素混合液,每亩喷100~200Kg;或者每亩喷500倍磷酸二氢钾水溶液100Kg,可提前花期2~3d。每亩喷40mg/L的萘乙酸水溶液100Kg,可使雌穗花丝提前抽出,而对雄穗抽雄散粉影响不大。抽雄开花期:如父本已抽雄,则在母本雌穗刚露出时,提前对母本去雄,或带顶叶去雄,可提前母本吐丝1~2d;如父本已散粉,母本雌穗苞叶过长,在花丝已抽出1~2cm 时,

可剪短苞叶(以不伤雌穗顶端为宜),使花丝早露;如母本花丝过长,过早,则可将花丝剪短至3cm 左右,以便接受花粉。

5.母本去雄

要求:在母本雄穗刚露出顶叶尚未散粉前,要及时彻底拔除雄穗,这是保证制种质量的中心环节。去雄时间,在每天上、下午均可。抽雄盛期要每天去雄,风雨无阻;在整个隔离区的去雄初期和后期可隔日去雄,抽雄末期若全区只余5%左右植株尚未去雄时,可一次拔完,结束去雄工作。去掉的雄穗要带出隔离区,以免雄穗离体散粉,影响制种质量。

去雄方法

?带叶去雄(也称“摸苞去雄”或“超前去雄”,即带一片顶叶去雄),是各地在制种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项简易而有效的新技术。决定玉米产量的主要是“棒三叶”(果穗所在部位及其上两节的叶片),去掉顶叶不但不会减产,而且由于改善了“棒三叶”的受光状况,促进果穗发育,产生一定增产效果。部分自交系,如掖478自交系,雄穗还没有完全抽出苞叶就散粉,如按常规去雄法,很难保证及时、干净、彻底去雄。所以必须实行带叶去雄,使制种田达到“去雄不见雄”。对弱小苗、晚发棵,在抽雄后期要逐垅清查,一次性拔掉,不留后患。授粉结束后,要及时砍掉父本,既可提高母本产量,也可防止父母本果穗混杂或人为掺杂使假。

6.重视父本作用

(1)加大父本行距,避免早播的母本大苗欺晚播的父本小苗。

(2)合理密植,提高花粉质量防止过密,使父本生长细弱、倒折,散粉时间相对缩短,造成母本结实率及产量下降。(3)及时去掉父本雄穗下二叶,保证散粉畅通某些紧凑型自交系作父本时,常因顶二叶紧抱雄穗,影响雄穗散粉,应及时去掉雄穗下二叶,使雄穗暴露,促使花粉及时散出。据调查,此项举措可使母本结实率提高10%左右。

(4)在田间管理上应和母本一视同仁,不能忽视父本,否则父本发育不良,花粉量减少,直接影响母本结实率。7.辅助授粉

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是提高结实率、增加制种产量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在花期未能良好相遇的情况下,更应做好辅助授粉工作。母本去雄5~7d后,雌穗开始吐丝,花丝全部抽完约需5~7d,但花丝吐出第2~5d内授粉效果最好。父本雄穗从开始到全穗开花结束一般需7~9d,但以第2~5d散粉量最大。因此,辅助授粉应掌握在父本散粉量最大和母本吐丝集中时进行。一般应在花丝盛期连续进行2~3次。辅助授粉时间最好在上午8~11时。注意勤采勤授,现采现授,每采10~15株玉米花粉就授粉,授完再采。

6.简述玉米异地加代繁育制种技术

为了解决某些年份北方玉米杂交种子量的不足,可利用我国南方自然条件加代繁育杂交种和自交系。海南的陵水、三亚、崖城到黄流一带是适宜冬季玉米繁种的黄金地段。虽然旱田、水田都可以作南繁地块,但旱田一般不如水田肥沃。若选用水田时,应注意排水条件,以便遇雨天能及时排水。同时注意地块的隔离,特别要注意采用时间隔离。?在海南、广西等地种植加代时,以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播种为宜。如果因故不能在此期播种,则可推迟到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播种,收获的种子仍可赶上北方夏播。尽可能不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播种,以避免苗期或开花授粉期遇到低温影响。南繁制种时,由于前期气温高,玉米发育较快,如不及时管理,易形成“小老苗”,导致制种工作失败。因此,出苗后应抓紧早管、勤管,一促到底,促苗早发、快长。

在海南省冬季进行亲本繁殖和杂交制种时,虫害极为严重,如地下害虫(地老虎、蝼蛄)和蚂蚁、老鼠等。如不注意防治,常造成严重缺苗。此外,玉米螟、粘虫、斜纹夜蛾、造桥虫等也常造成为害,应及时防治,减少损失。海南省鼠害严重,必须注意防鼠、灭鼠。海南日照短、气温高,玉米生育期缩短,所以在南繁制种时更要注意花期预测和调控。

7.玉米杂交种中的杂株,杂穗率概念

杂株:自交系的杂株是指当代田间已散粉的杂株,散粉前已拔除的不计算在内;

?杂穗率:自交系的杂穗率指剔除杂穗前的杂穗占总穗数的百分比;杂交种的杂穗率指剔除杂穗后的杂穗占总穗数的百分比

第五章:小麦生产技术

1.建议中国小麦种植面积应稳定在多少亿亩?

建议:面积应稳定在4.2-4.4亿亩。

面积变化:50年代初,不足3.3亿亩;1953-1957,稳定4亿亩;1957-1973始终<4亿亩;1974年,开始回升,保持在4.2-4.4亿;1990年,达4.6亿,为历史最大面积。

2.简述小麦开花习性及授粉受精过程

小麦为复穗状花序,穗长一般为7~10cm。穗轴有明显的节段(节片),每一节段上着生一个小穗。小穗由两个护颖和3~9朵小花组成,无柄,一般基部2~4朵小花发育良好,正常结实。

?每朵小花有1枚内颖和1枚外颖,外颖的顶端有芒或无芒,中间有雄蕊3枚,雌蕊1枚,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构成,柱头成熟时呈羽毛状分叉。雄蕊由花丝和花药两部分组成。当麦穗从旗叶叶鞘抽出后,约2~5d开始开花。对于同一单株来说,主茎穗上的花先开,分蘖穗按分蘖发生先后的次序开花。同一个穗上,中部偏上的小穗最先开花,然后向上向下依次开放。同一小穗中,基部的小花先开,以后从基部向上相继开放。

小麦开花的最适温度为22~25℃,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全株开花期需4~6d。在花期内第二、第三天开花最多。同一天内,上午9~11时和下午3~5时为两个开花高峰。授粉后1~2小时花粉粒开始萌发,通过花

粉管把精子输送到胚囊中,主要经过4个过程:

(1)花粉在柱头上萌发;(2)花粉管在雌蕊组织中生长;

(3)花粉管进入胚囊并释放含有物;(4)配子融合。再经40 h左右完成受精。在正常情况下,柱头保持授粉能力可达8 d,但以开花后2~3 d受精能力最强。花粉寿命较短,一般在散粉后3~4 h就失去发芽能力。

3.论述小麦三圃制原种生产技术

三圃制经过选株(穗)、选行和选系三次选择,最后混系繁殖,即株(穗)行圃、株(穗)系圃、原种圃的三圃制繁育原种。

(1)单株(穗)选择

单株(穗)选择是原种生产的基础,可以在同品种的原种圃、纯度高的繁殖田或大田、专门设置的稀条播种植的选择圃里进行单株(穗)选择。株选严格执行初选、复选和决选。

?初选在品种性状典型突出、易于鉴别的抽穗期进行,在抽穗后3~5天完成。初选主要比较株型、叶型、穗型、抗病性、抽穗期、早熟性等性状与品种标准的符合程度。初选株数要多于决选数的50%,并挂牌标记。

?复选在蜡熟期进行,对全部初选单株进行复查,去掉成熟不正常的或有其它显著差异的单株(穗)。

?决选是对收回的当选单株,逐株进行考种,考察穗型、芒型、护颖颜色和形状、穗粒数、粒型、粒色、籽粒饱满度、

粒质9个项目,有一项不合格即淘汰,决选单株编号入袋。

?穗选在成熟阶段根据品种特征特性一次性选择后,逐穗考种编号入袋。入选单株或单穗要分收和单独脱粒,单独贮存在种子袋中。选株(穗)的数量,可按原种种子生产数量来推算,一般每公顷株行圃需要6 000~9 000株,15 000~22 500行。(2)株(穗)行圃入选单株(穗)的种子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按单株(穗)分行种植,种成株(穗)行圃。株行圃中,每单株种成两行,行长3m;

?穗行圃中,每单穗种成一行,行长1.5m。每隔一定的行数种植一行由育种单位提供的育种家种子作为对照

?分别在幼苗期、抽穗期、成熟期与对照进行性状比较鉴定,严格去杂去劣,对入选的株行做好标记。收获前进行决选,严格淘汰杂劣株行,选择优良的株(穗)行,单独收获,分别脱粒,在室内考种时再进行一次选择,确定取舍并分袋贮存。

?幼苗期鉴定幼苗生长习性、叶色、生长势、抗病性、耐寒性等;抽穗期鉴定株型、叶型、抗病性和抽穗期等;成熟期鉴定株高、穗部性状、整齐度、抗病性、抗倒伏性、落黄性和成熟时间等。室内考察粒型、粒色、籽粒饱满度和粒质四个项目。

(3)株(穗)系圃

入选的株(穗)行种子按株(穗)行分别种植,建立株(穗)系圃。从严掌握典型性状符合要求的株(穗)系,杂株率不超过0.1%时,拔除杂株后可以入选。当选株(穗)系分区核产,产量不应低于邻近对照。(4)原种圃将上年当选株(穗)系的种子混合稀播于原种圃,进行扩大繁殖。分别在抽穗期和成熟期进行纯度鉴定,严格去除杂株、弱株,收获的种子即为原种。

4.杂交小麦研究的途径主要有哪三种?

“三系法”(利用核不育或核质互作不育)

“化杀法”(利用化学杀雄技术)

“二系法”(利用光温敏不育)

小麦是比较严格的自花授粉作物,且花器较小,一花一实,人工杂交困难,播种量

大,繁殖系数相对较低,如何提高杂交种的产量,是杂交小麦应用于生产的关键。

5.简述小麦化学杀雄法制种技术优点,难点

化杀法优点:

?亲本选配自由,出强优组合快。常规育种中出现的强优组合可直接用来配制CHA

杂交种,迅速用于生产;能确保稳产、高产。因为CHA强优组合亲本多是良种,即使花期不遇,将父母本对调使用或干脆不喷药,也可得到原良种的收成,通过杂交后可达到高产;

?种子生产程序简单。即使杂种纯度不是很高,对产量影响也不太大,可以利用F2等。

化杀法的问题与关键:

问题:由于小麦是分蘖力较强的作物,用药时期难于把握。

?不同品种和用药时的环境条件对杀雄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化学杀雄剂的筛选和使用

一种理想的CHA应具备以下特点:

一是能够诱导完全或近于完全的雄性不育,而不影响其雌蕊的发育;

二是具有较为灵活的用药剂量和时期;

三是在不同环境条件对不同品种都有很好的诱导雄性不育的作用,基因型和环境的互作效应小;

四是无药害,无残毒,使用安全,价格低廉等。

?采用化学杀雄剂配制杂种时,其花期相遇技术、父母本行比的确定、人工辅助授粉等措施基本上与两系法相同。去杂保纯技术注意拔除杀雄不彻底的植株和分蘖穗。

6.论述两系杂交小麦制种关键技术

“两系法”杂交小麦种子生产技术

?何觉民等(1992)从贵农14中选育出光温敏雄性不育材料(ES3、ES4、ES5等),它的育性受核内隐性主基因控制,可以稳定遗传。不育基因的表达受光照及温度的影响,在短日(10h)低温条件下表现雄性不育,可用作母本进行杂交制种,在长日(14h)适温条件下雄性可育,可自交结实实现不育系的繁殖,属于短日(<12h)低温(≤10℃)敏感性雄性不育小麦,育性转换的敏感时期为雌雄蕊原基分化期至四分体形成期。

?1992年,谭昌华等报道从常规育种材料中选育出C49S、C86S为代表的温光敏雄性不育材料。不育性的敏感期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至小孢子形成期。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认为15~18℃为育性转换期,3d以上平均温度低于15℃即可造成全不育。

不育系的繁殖:不育系自交繁殖,无需隔离,与常规小麦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相同。

在其繁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3点:

(1)选择适宜的制种基地

由于不育系的育性受温度和光照的影响,应根据不育系育性转换条件选择适宜的地区进

行繁种。可根据当地的历年气象资料,保证育性敏感期的温度和光照能够促进不育系育性恢复,自交结实。恢复程度越高,产量及纯度越容易得到保证。

(2)确定适宜的播种期

不育系的播期越晚,在其育性敏感期,温度越高,其育性恢复度越高,有利于自交结实。但播种太晚,灌浆期间的高温对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种子皱缩。因此播期要兼顾育性及产量和质量。

(3)严格去杂防杂不育系种子的纯度对制种田杂种的纯度起着关键的作用。随时注意拔除不育系以外的其他任何小麦株穗。如果由于播期或气候的原因,造成不育系育性恢复度不高,小麦拔节期和抽穗期则是去杂的关键时期,要根据植株外部形态、抽穗期、穗形、芒性等特征尽早去除杂株,以防造成生物学混杂小麦杂交种生产

(1)父母本花期相遇技术

一般要求父本始花期比母本迟2~4 d,即宁肯母等父,不能父等母。调节播种期是一种主要的方法,花期较晚的亲本较早播种,或是父本分两次播种,以延长花期。另外还要根据父母本的叶龄和幼穗发育进程对花期能否相遇进行预测,一旦父母本花期不能很好相遇,就必须进行花期调节。

(2)花期调节技术

?肥水管理:氮肥能促进营养生长,延缓生殖生长,磷、钾肥则是促进生殖生长,延缓营养生长。如果母本偏早,可以磷、钾肥促父本。如果父本偏早,可对母本增施磷、钾肥,同时对父本增施氮肥。

?镇压父本:拔节前如果预测到父本花期偏早,可以对父本进行镇压,增加分蘖数,延缓其发育进度。但要注意如果母本花期偏早,不能对母本进行镇压,否则分蘖增多会影响母本的不育度。

?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调节:采用15~90g/hm2的“九二○”喷施母本,母本可提早开花1~2 d,并增加结实率,喷施父本,可使植株高度增加,授粉能力增强,从而提高制种产量。

?对花期较晚的亲本在播种时或越冬时进行地膜覆盖,也可将花期提前2~3 d。由于两系杂交小麦要求母本要整齐一致,所以花期调节的措施主要针对父本。

(3)父母本行比

?目前已有的研究认为,小麦杂交种制种田的父母本行比应控制1:1~1:5。

?Miller等(1974)的结果表明,1:2的比例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的制种产量。

?刘宏伟等(2001)认为,基本播幅为1.6m时,1:2的行比效果较好。

?张爱民等(1993)认为,杂交小麦制种在大田播幅为1.2m时,以1:2较为适宜。

(4)去杂:

制种田的杂麦包括父母本以外的其它小麦株穗及母本群体中的可育小分蘖穗。要注意整株去杂,不能留下分蘖穗,(5)人工辅助授粉:

小麦为自花授粉,借用风力自然传粉的能力较低,必须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也叫赶花粉,常用的工具有竹竿和绳索两类。时间在小麦盛花期,上午9~11时,下午3~5时,主要是父本开花高峰期,用绳索或长竹竿将父本推向母本方向,使花粉均匀地散落到母本柱头或绒毛上,达到异交结实的目的。每天赶花粉3~4次,上午赶粉2~3次,下午赶粉1~

2次。赶粉时用力要适当,要求传粉距离远且均匀,又要尽量避免对父母本的机械损伤。露水重的天气、早晨和雨后要用绳索赶雨水,以保证父本正常散粉。

(6)田间管理

?两系杂交小麦制种,田间管理措施基本上与常规小麦相同。

?要求母本群体高度整齐,不育度高,母本氮肥要早施、少施,磷、钾肥适量。

?母本多采用点播,母本行距20 cm,穴距10 cm,每穴播5~6粒。父本正常条播。有条件的单位可采用精量点播机播种。

第六章:植物组织培养和人工种子

1.细胞的全能性的概念?

所谓细胞的全能性,就是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和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

差异:(1)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2)受精卵分化后的细胞中,体细胞的全能性比生殖细胞的低。

(处于离体状态的细胞,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的作用下,基因在特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 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植物组织培养是植物生物技术(Plant Biotechnology)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植物组织培养有时被称为植物细胞工程(Plant Cell Engineering),是以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但两个概念有着微小区别。植物细胞工程:指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地使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们的意愿生产某种物质的过程。

植物组织培养:

在无菌和人为控制外因条件下,培养、研究植物组织器官,甚至进而从中分化、发育出整体植株的技术,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快速繁殖和规模化生产(2)培养无病毒植株(3)培育转基因植物(4)制成人工种子

(5)生产其他生物制品(6)应用于育种:单倍体育种、辅助远缘杂交育种、细胞融合创造新种质、种质资源保存、改良某一农艺性状(转基因突变体筛选)

3. 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培养基有哪些?

目前发展出的培养基有几十种,但常用的有MS、B5、white、N6、KM8P等。

MS的无机盐和离子浓度较高,养分平衡,是目前使用最多的培养基

B5的主要特点是含有较低的铵,这个成分可能对很多培养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有些植物在该培养基上生长更适宜,如双子叶植物特别是木本植物。

white的特点是无机盐数量较低,适于生根培养

KM8P主要用于原生质体培养,其特点是有机成分较复杂,它包括了所有的单糖和维生素,呼吸代谢中的主要有机酸。

N6主要用于花药培养,其特点是成分简单,且KNO3和(NH4)2SO4含量高。

4.胚培养的意义有哪些?

1、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和杂种不育性,获得种间或属间杂种

植物胚培养的最大用途是用以获得种间或属间杂种。在很多种间和属间杂交中,受精作用能正常完成,胚也能进行早期的发育,但由于胚乳发育不良,杂种胚最终将会夭折,因而不能形成有发芽能力的种子。

2. 研究合子胚的胚胎发育

离体培养的胚胎发育主要与三个因素有关:接种时胚体的大小,培养基的成分,接种前在胚珠中停留的长短。如果接种的是球形胚,就会形成很多不正常胚,因为胚越小,对培养基的成分越敏感;如果接种的是心形或心形期以后的胚,胚的发育与体内发育相似。

3.克服种子休眠,提早结实

植物休眠从几天到几年不等。某些园艺植物如落叶树的育种和繁育工作因种子休眠期太长而受到影响通过胚的离体培养,可使休眠期缩短。苹果属的一些品种,种子播种后在土壤中需几个月才能萌发,离体培养的胚却能在48h萌发,4周内形成移植幼苗,5个月的幼苗长达1 m高。

4.获得单倍体植株

单倍体的产生方法很多,通过远缘杂交,结合胚培养技术是获得单倍体的有效方法之一。栽培大麦与球茎大麦进行杂交,受精作用几乎完全正常,但由于二者的细胞分裂周期不同,合子胚在经过几次有丝分裂以后,球茎大麦的染色体被淘汰,子细胞中只留下大麦的染色体,为大麦单倍体。

5.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

在育种实践中,为了加快育种进程,可采用离体胚培养的方法。例如蔷薇属植物的栽培品种常需1年才能开花。从离体培养胚获得的幼苗只需2~3个月即可开花,而利用这种花作父本,1年内可产生2个世代,大大地提高育种进程。

6.稀有植物的繁殖(使种子无生活力或胚发育不全的植物获得后代)

许多落叶果树的种子是早熟的,种子往往不育。用胚胎培养可以将不能正常萌发的种子培养出第二代植物。兰花、天麻的种子成熟时,胚只有6-7个细胞,多数胚不能成活。

如在种子接近成熟时,把胚分离出来进行培养,就能生长发育成正常植株。椰子(Cocos nucifera)的胚乳是液体的,为液体胚乳。有一种变异类型,它们的椰子不能形成液体胚乳,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柔软肥厚的组织。这些果实被称做“Makapuno”。因这种变异类型的种子不能繁殖,故“Makapuno”十分稀罕,价格非常昂贵,在菲律宾只有盛大宴会才供应这种果实。应用离体胚培养技术,将“Makapuno”的种胚进行离体胚培养已成功地由“Makapuno”种子获得了植株,且85%后代所结的果实均是“Makapuno”。

5. 单倍体细胞培养及育种技术路线

单倍体细胞培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花药培养、小孢子培养和未受精子房及卵细胞培养,其中花药和小孢子培养是体外诱导单倍体的主要途径。单倍体是指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或组织,即体细胞染色体数为n。由于物种的倍性不同,可以把单倍体分成两类:

一倍单倍体(monohaploids),这类单倍体起源于二倍体物种;

多倍单倍体(polyhaploids),这类单倍体起源于多倍体(如4X,6X等)。

典型的单倍体只能从多倍体植物,如小麦、烟草、三叶草等植物中产生,二倍体植物产生的单倍体只有在加倍后形成双单倍体才能存活下来。

单倍体细胞培养及育种技术路线

6.人工种子的概念

7.人工种子的制作过程

1、体细胞胚的诱导

2、人工种子的包埋

3、人工胚乳的制作

4、人工种皮的制作

5、人工种子贮藏

第七章:转基因育种

1.全球种植面积最大的四全球种植面积最大的四种转基因作物是哪四种?

大豆、棉花、油菜、玉米

2.常用的报告基因有哪几种?GUS染色的原理是什么?

目前最常用的报告基因:b-葡萄糖醛酸糖苷酶(GUS)、萤光素酶基因(Luc)、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远红荧光蛋白基因(HcRed)。

原理:β-葡萄糖醛酸糖苷酶基因(GUS)的检测称GUS,其编码的酶作用的底物是无色的

X--葡萄糖苷酸((XX--glucglucuuroronnideide)), , 将它变成深蓝色的5-溴-4-氯靛蓝。GUS酶的这种显色水解作用,依所用的X--gluc底物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在一定条件下与底物X-Gluc发生作用,产生兰色沉淀反应,既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又可以直接观察植物组织形成的兰色斑点。

※当加入4-甲基伞形酮基葡萄糖苷酸(MUG)底物时,产生4-甲基伞形酮,发荧光。因而可以用荧光光谱法测定。※检测容易、迅速且能定量,只需少量植物组织。

3.d-内毒素的杀虫机制是什么?为什么说BT棉花对人是安全的?

d-内毒素的杀虫机制:Bt基因编码d-内毒素是以无毒的原毒素形式存在,当敏感的昆虫在取食转基因植物时,Bt

程序设计艺术与方法实验报告3

《程序设计艺术与方法》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二搜索算法的实现 姓名系院专业计算机与 信息学院 班级学号 实验日期指导教师成绩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宽度优先搜索算法 2.掌握深度优先搜索算法 二、实验预习内容 1.将书上的走迷宫代码上机运行并检验结果,体会搜索的思想 2.预习n皇后问题 3.预习骑士游历问题 三、实验项目摘要 1.n皇后问题: 在一个国际象棋棋盘上放n个皇后,使得任何两个皇后之间不相互攻击,求出所有的布棋方法。上机运行并检验结果 2.骑士游历问题: 在国际棋盘上使一个骑士遍历所有的格子一遍且仅一遍,对于任意给定的顶点,输出一条符合上述要求的路径 3.倒水问题: 给定2 个没有刻度容器,对于任意给定的容积,求出如何只用两个瓶装出L 升的水,如果可以,输出步骤,如果不可以,请输出No Solution 。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源程序及相关说明) N皇后问题代码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clude int sum = 0; int upperlimit = 1; void compare(int row,int ld,int rd){ if(row!=upperlimit){ Int pos=upperlimit&~(row|ld|rd);

while(pos!=0){ int p=pos&-pos;pos-=p; compare(row+p,(ld+p)<<1,(rd+p)>>1); }} else{sum++;}} int main(){int n; cout<<"请输入皇后的个数:"; cin>>n; upperlimit = (upperlimit<

种子生产原理与技术实习心得3

种子生产原理与技术实习心得 我国种子产业受体制的影响,科研育种和种子经营销售长期以来分为两个体系运行,育、繁、销脱节。各省、地都设置科研机构,有的甚至延伸到县、乡,重复分散,没有重点,科研经费严重不足,致使种业科研成果培育缓慢,特别重大的突破性科研成果较少;在种子经营、推广领域,省、区、县相互干扰,无序竞争,造成市场混乱。与此同时,中国加入 WTO后,农业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我国的种子产业面临较大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一些实力较强的国外种子企业已经进入中国,对于我们现有体制构成严重威胁。中国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科研,其实是孤立于市场之外,这样的科研是不可能与发达国家扎根于企业的科研实力相较量的。总之中国种子科研和企业在科研开发实力、科研创新发展、研究设施手段、销售网络体系等方面与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根据发达国家种业发展给我们的启示,面对我国种业发展状况以及中国加入WTO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种业的龙头企业、企业家要深谋远虑,瞄准国际种业高科技发展前沿,制订规划和措施,提高竞争能力。 尽管我国种子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起步晚、产业化时间短,种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产业发展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产业体系尚不健全。受非市场因素的较多影响,开放公平的竞争环境尚未完全形成,种子生产经营条件及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种子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加之产业保险制度和市场诚信体系没有建立,放大了自然和市场风险,给农业生产安全带来的隐患不可低估。二是研发投入少且效率偏低。全国有近100多家科研院所从事种子研发,国家对新品种的研发投入不足,且分散使用,难以形成合力。虽然一些种子企业开始介入具备商业化研发条件的农作物育种,但投入比例仅占2%-3%。从基础研究看,多数追求“短、平、快”,种质资源利用等公益性基础研究严重滞后。从应用研究看,研发投入少和资源分散,缺乏统一布局和整合,使许多项目低水平重复,针对性不强,育繁推相互脱节,导致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三是企业竞争力不强。我国种子企业“多、散、小”,产业聚集度依然较低,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积累十分有限,专业化程度不高,研发创新和抗风险能力弱,缺乏对制种基地田间建设的投入能力。同时又面临着跨国种业进入的巨大压力。 2、种子生产基地的技术管理

教学设计程序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课程序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一、教学分析 本课选择浙江省教育出版社宁波市版教材九年级上第一课,程序设计是一项严谨的工作,需要将生活实例转化成计算机能执行的程序,中间有若干环节。本课意图在于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理解程序设计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 2.理解程序设计的方法。 3.能用自然语言叙述两变量值交换过程。 4、掌握两个变量值交换方法。 5、掌握从生活实例到构建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小组合作以及学生亲身实验体验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掌握构建数学模型和算法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能力;通过生活实例构建合理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严谨类推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重难点及分析 重点:掌握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 难点:理解并掌握两变量交换的算法;能够将实例转换为具体算法。 分析: 程序设计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程序最终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现实问题和程序设计之间需要将日常生活复杂问题简化,构建合理的数学模型,这是程序设计的前提。程序的“按部就班”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学生理解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这是本课的重点。 交换两个变量值是理解程序设计方法的经典算法。通过实物模拟交换过程,有利于学生初步建立程序设计变量交换的思维雏形。然后再用生活实例比较身高排序,将两变量具体进行应用表现,让学生掌握分析实例的能力,然后将其转换为具体的程序算法,所以将掌握两变量交换的算法作为本节课教学难点。

四、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是丹城二中206学生,跟他们的任课教师接触之后,了解这是一帮活泼同时又好动的学生,控制的好能够将课堂气氛调动的很好,所以我改变以往的严肃的教态,本节课以鼓励为主,让学生树立信心,用学生对自己鼓掌的方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因为这是九年级的第一课,学生也没有具体的程序基础,所以这节课讲解的程序是最容易最经典的,让学生浅显易懂,以及尽量用幽默的语句,增加教师的亲和力,使课堂气氛活跃。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小组讨论,引入课题” 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程序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在这之前,我们来当一回专家,讨论下问题!首先大家给自己鼓励把掌声献给自己,等会踊跃发言。 学生:一片掌声 教师:我们来讨论“蛋炒饭的制作过程、洗衣服的制作过程,两个杯中球的位置互换”(PPT中逐一展示) 学生:对于问题非常感兴趣,发言的学生很多,踊跃发表的自己的高论“如何制作蛋炒饭、洗衣服的步骤” 教师:接下来,我们讨论两个杯中的球,如何互换位置,大家前后桌为一组相互讨论下,用语言表述调换的过程。组长安排组员发言,时间为3分钟。 教学意图:教师通过掌声和赞美来活跃课堂气氛,因为初次接触学生彼此之间存在距离感,这个措施拉近了师生关系,同时也很好把握了课堂的气氛,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知道做事情需要严谨的步骤和方法,同时引出实验对象,进行小组合作讨论(5-6为一组,事先确定好小组长) 环节二实验操作,讲解两变量值的交换 教学意图: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程序设计的六个步骤贯穿于环节二中,上完之后由学生再来总结程序设计的六个步骤。 教师:请学生上台演示操作(讲解、操作都是由学生自主上台完成,体 现学生上课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作为适当的引导) 任务一:通过实验操作,口述操作过程

种子生产学试题名词解释

1.种子生产:按照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操作规程繁殖常规种子和杂交种子的过 程。 2.种子生产学:研究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及种子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一门应 用学科。 3.自花授粉:同一朵花的花粉传播到同一朵花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 同株花的雌蕊柱头上的授粉方式。 4.异花授粉:雌蕊的柱头接受异株花粉的授粉方式; 5.常异花授粉:是指某作物既可以自花授粉又能异花授粉。 6.自交不亲和性: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的植物,但缺乏授粉结实 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7.无融合生殖:植物性细胞的雌雄配子,不经过正常受精,两性配子融合而形 成种子繁衍后代的方式。 8.无性系:一个单株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群体。 9.纯系学说:在一个由若干个纯系组成的群体中选择是有效的,在纯系内选择 是无效的。 10.基因频率:某个等位基因占该位点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 11.基因型频率:在某一群体中,某个特定基因占该群体所有基因型总数的比例。 12.遗传平衡定律: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全体内,如果没有突变、选择和迁移 因素的干扰,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时代间保持不变。 13.常规品种:除了一代杂交品种及亲本和无性系品种以外的品种。 14.常规品种的原种生产方法:低温贮藏繁殖法;循环选择繁殖法;株系循环繁 殖法;自交混繁法。 15.职务育种: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育成的 品种。

16.植物新品种的新颖性:指申请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在申请日前改名品种的繁 殖材料未被销售,或者经育种者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该品种的繁殖材料未超过一年;在中国境外销售藤本植物、林木、果树和观赏树木品种繁殖材料未超过6年,销售其他植物品种繁殖材料未超过4年。 17.品种混杂:一个品种中混进了其他品种甚至是其他作物的植株或种子或上代 发生天然杂交到最后后代类型出现变异类型的现象。 18.品种退化:品种的某些经济性状劣变的现象,如:生活力降低,抗逆性下将, 产量和品质下降。 19.循环选择繁殖法:从某一品种的原始群体中或其它繁殖田中选择单株,通过 个体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生产原种种子的方法。 20.显性假说: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显性基因聚集在杂种中引起的互补作用。 21.超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来源于双亲的异质结合所引起的基因互作。 22.自交不亲和性:指具有完全花并可以形成雌雄配子的某些植物,但缺乏自花 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亲和性。 23.雄性不育性:植物的花粉败育,不能产生功能雄配子的特征。 24.品种:人类长期以来根据特定的经济需要,将野生植物驯化成栽培作物,并 经长期的培育和不断的选择而形成的或利用现代育种技术所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作物群体 25.杂种优势(heterosis):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在生 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质量上均优于双亲的现象 26.植物新品种权:完成育种的单位或各人对其授权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审 核单位和个人未经品种全所有人的许可,不得为商业目的生产或销售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不得为商业目的将该繁殖材料重复用于生产另一品种的繁殖材料。

种子生产原理与方法Word版

\种子生产技术与原理 一、绪论 1.列出世界十大种业公司名称?中国十大种业公司? a、世界著名10大种子公司 1、杜邦(Dupout),美国农化巨头,在世界500强排第47位,主要从事农业、医药等领域的生物技术产品研制和开发。1999年以77亿美元兼并了世界排名第一的种子公司--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开始涉足种业,仍为世界第一大种子公司,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19.38亿美元,主要种子业务是玉米种子,约占全球杂交玉米种子市场的43%,其他种子业务有大豆、小麦、高粱、向日葵、紫花苜蓿等。 2、孟山都(Momsanto),美国农化公司,1998年兼并美国嘉吉公司国际种子业务,成为世界第二大种子公司,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16亿美元。主要种子业务是棉花、大豆、玉米种子。 3、先正达(Syngenta),1999年瑞士诺华公司与Anglo-Swedish AstraZeneca分别合并他们的农化业务而创建的新公司,是世界第三大种子公司,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9.58亿美元,主要种子业务为蔬菜种子。 4、利马格兰(Limagrain),法国农业合作组织,传统种子公司,是世界第四大种子公司和世界最大的蔬菜种子公司,2000年的种子销售额为6.22亿美元。2000年与德过KWS公司共同兼并了美国大湖种子公司的玉米和大豆种子业务。 5、圣尼斯(Seminis),墨西哥最大的种子公司,世界第五大种子公司,主要种子业务是瓜果、蔬菜种子,占世界蔬菜种子市场的20%,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4.74亿美元。 6、埃德瓦塔(Advanta),1996年由荷兰Royal VanderHaveGroup和英国Zeneca Seeds 两个公司合并而成,世界第六大种子公司,主要种子业务是油菜、向日葵种子,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3.73亿美元。 7、道化工(Dow),美国化工公司,1998年收购Mycogen,2000年收购嘉吉公司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杂交种子业务,世界第七大种子公司,主要种子业务有玉米、高粱、大豆等种子。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3.5亿美元。 8、KWS AG公司,德国传统种子公司,世界第八大种子公司,2000年与法国的利马格兰种子公司一道收购了美国大湖种子公司在北美的玉米和大豆种子业务,2000年的种子销售额为3.32亿美元。 9、Delta & Pine Land 公司,美国种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棉花种子公司,2000年种子销售额达到3.01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九。 10、Aventis 公司1999年由德国Hoechst AG和法国的Rhone Poulence合并而成,世界第四大蔬菜种子公司,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2.67亿美元,排名世界第十。 b、中国种业十大品牌: 1.中国种子集团公司 2.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 3.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4.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5.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 6.山西屯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四川国豪种业有限公司8.黑龙江北大荒种业集团有限公司 9.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10.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 2.中国种业与世界种业的差距有哪些? 产业规模小、商业化育种滞后、技术推广和营销服务水平低等制约中国种业发展的根本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面对孟山都、杜邦、先正达等国际种业巨头悉数入华的强势竞争,中国种业发展已经到了十分危急的时刻目前全国持证种子企业有6900多家,其中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有91家,销售额累计200多亿元;前50家企业市场占有率占30%以上;作为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我国常年用种量为300亿公斤,价值600亿元。但是,我国的大豆种子对外依存度高达70%至80%,外国企业已开始对我国的玉米种子市场实施战略布局,“洋种子”占据高端蔬菜种子50%以上的市场份额。隆平高科前总裁刘石说,中国作为第二大农业国,却无一家能够进入世界前15名的种子企业,在研发、生产、营销等环节都存在人才、科技、理念的滞后问题。

第一章种子生产原理与体系2

第一章种子生产的基本原理与栽培品种的类型 种子生产的理论基础与现代育种的理论基础是相一致的 第一节种子生产的基本理论 一、品种稳定与变异的遗传原理 1.植物稳定与变异的进化原理 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 遗传是内因,变异是基础,选择决定方向 重组自然变异自然选择自然进化 突变 变异人工变异人工选择人工进化 2.品种稳定的遗传学原理:基因纯合 品种变异的遗传学原理:遗传与变异: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异 自发突变涉及个别性状【孢子体突变(芽变),配子体突变(整株)】 染色体变异涉及几个性状 天然杂交涉及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性状 人为的机械混杂也是变异的来源 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自交与异交 纯合性与杂合性:个体遗传与群体遗传 二、植物的繁殖方式与种子生产技术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植物适应于系统发育的环境条件,加上对栽培植物的人工选择,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授粉、繁殖方式以繁衍后代。 鉴于繁殖方式的不同,其后代群体的遗传特点各异,对不同植物的育种方法、种子生产方式也就不同。 深入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及其后代的遗传特点,分析其与种子生产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才能使种子生产达到高产、优质、高效。 高等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大类。 (一)有性繁殖方式及其遗传特点 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是植物繁衍后代的基本方式,是指经雌雄配子的融合即受精过程而形成种子(孢子体)繁衍后代的繁殖类型。 依据参与受精的雌雄配子的来源,又可分为自花授粉植物、异花授粉植物和

常异花授粉植物。 1.自花授粉植物及其遗传特点 自花授粉植物(self-pollination plant)是指同一朵花的花粉传授到同朵花的雌蕊柱头上进行授粉、受精而繁殖后代的植物,又称自交植物,如小麦、水稻、大麦、豆类、花生、大麻、烟草、亚麻、茄子、番茄、辣椒等。 花器特点 这类植物都是雌雄同花,花器具严密保护,外来花粉不易进入; 花冠多无鲜艳色彩,也少有香味,且多在早晨或夜间开放,不利于昆虫传粉; 花粉较少,不利于风传; 雌雄蕊同期成熟、长度相仿或雄蕊略长,花药开裂部位紧靠柱头,有利于自花授粉,有的甚至在开花前已授粉(闭花授粉) 自花授粉植物在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上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很高的自交率,自然异交率一般不超过1%,最高的也只有4%。 自花授粉植物具有如下遗传特点: (1)基因型和表现型的一致性 (2)遗传行为的相对稳定性 (3)自交不退化或退化缓慢 基因型和表现型的一致性: 由于长期自花授粉和人为的定向选择,自花授粉植物品种群体内绝大多数个体的基因型是纯合的,且个体间的基因型是同质的,其表现型也是整齐一致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一致,是自花授粉植物遗传行为上的显著特点。 通过单株选择或连续自交产生的后代,其基因型和表现型相对一致,一般称为纯系。即使个别植株或花朵偶然发生天然杂交,也会经连续几代的自花授粉而使其后代的遗传组成趋于纯合。 遗传行为的相对稳定性: 在自花授粉植物群体中通过人工选择产生的纯系的一致性,在其后的各个世代中,不通过人工自交都能较稳定地保持下去,即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条件下在遗传行为上表现出相对稳定性,这是自花授粉植物优良品种得以较长期在生产上推广使用的重要原因。 自交不退化或退化缓慢

设计方法与程序

1.绿色设计的定义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 GD) ,通常包括生态设计(Ecological Design, ED)、环境设计(Design for Environment)和生命周期设计(Life Cycle Design)或环境意识设计(Environmental Conscious Design, ECD)等,是指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其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 1.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机用户接口技术,它将人和外部世界隔离开来,通过给用户同时提供诸如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各种直观、自然的实时感知交互手段,使用户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使人们能够更逼真地观察所研究的对象,更自然、更真实地与对象进行交互操作。 总结起未,虚拟现实系统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A.沉浸感(Immersion) B.交互性(Interaction) C.自主性(Autonomy) D.想象力(Imagination) E.多感知性(Multi perceives) 逆向工程技术(Reverse Engineering, RE),也称反求工程、反向工程等,是指用一定的测量手段对实物或模型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数据通过三维几何建模方法重构实物的CAD模型的过程。 一般来说,逆向工程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产品造型数据反求、工艺反求和材料反求等几个方面,在工业设计领域的实际应用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字化模型的检测(2)新型外观的设计,主要用于加快产品的改型或仿型设计(3)损坏或磨损外观造型的还原,如艺术品、文物的修复等。 通用设计(Universal Design) 又称全民设计、共用性设计,是无障碍设计的扩展,指产品或建筑等人造物品无须改良或特别设计就能为所有人使用。通用设计的产品在设计时基于身体有障碍人士的使用特点,使得其产品同时也能被所有人更容易的使用。 总体上说,将产品开发的流程分为寻找设计突破口、确定设计方案、实现设计创意和实现商业价值四个阶段。 1,寻找设计突破口2.确定设计方案3.实现设计创意4.实现商业价值 不同产品的设计程序也不尽相同,不存在唯一确定的设计程序,不过大多数设计工作在程序上却趋干一致,本讲义将此程序分为三个阶段,即需求问题化、问题方案化与方案视觉化。 1.需求问题化 2.问题方案化 3.方案视觉化 技术导向型产品的主要特征是,其核心、的获利能力基于它的技术性能或实现特定技术性能的能力。虽然这种产品也需要具有美学性和人机交互性,但顾客在购买这种产品时主要还是基于它的技术性能。对于技术驱动型产品的开发工作来说,工程或技术的要求是主要的,并主导着产品的开发工作。这样,工业设计的角色就限于对核心技术的包装,即设计产品外观和保证产品能向顾客传达它的技术功能和人机交互模式。 顾客导向型产品核心的获利能力来自于它的用户界面的质量和外观的美学性。这种产品与用户有很强的交互关系。对于开发人员来说.工业设计方面的考虑就比技术要求更重要。虽然工程设计对于决定这类产品的技术特征仍是很重要的,但

种子生产学复习题说课讲解

一、名词解释: 1、品种(cultivation):人类长期以来,根据特定的经济需要,将野生植物驯化为栽培植物,并经过长期的培育和选择或利用现代育种技术所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作物群体。 特点:具有特定的遗传性、稳定性、一致性;利用的时效性;地区的适应性。 2、品种混杂(cultivar complexity):一个品种中混进了其他品种甚至是其他作物的植株或种子或上代发生天然杂交到最后后代类型出现变异类型的现象。 3、品种退化(cultivar degeneration):品种的某些经济性状劣变的现象,如:生活力降低,抗逆性下将,产量和品质下降。 4、种子生产(seed production):按照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操作规程繁殖常规种子和杂交种子的过程。 5、种子生产学:研究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及种子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一门应用学科。 6、自花授粉(self pollination):同一朵花的花粉传播到同一朵花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花的雌蕊柱头上的授粉方式。 7、异花授粉cross pollination:雌蕊的柱头接受异株花粉的授粉方式; 8、常异花授粉often cross pollination:作物比双亲优越的现象。 1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的植物,但缺乏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11、无融合生殖apomixis:植物性细胞的雌雄配子,不经过正常受精,两性配子融合而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方式;类型:无孢子生殖;二倍体孢子生殖;不定配生殖;孤雌生殖;孤雄生殖。 12、无性系clone:一个单株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群体。特点:无论母本的遗传基础纯与杂,其后代的基因型与母本完全相同,后代通常不发生性状分离现象。13、纯系学说pure line theory:在一个由若干个纯系组成的群体中选择是有效的,在纯系内选择是无效的。 14、基因频率genotype:某个等位基因占该位点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 15、基因型频率:在某一群体中,某个特定基因占该群体所有基因型总数的比例。 16、遗传平衡定律(law of genetic equilibrium):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全体内,如果没有突变、选择和迁移因素的干扰,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时代间保持不变。 17、常规品种(conventional cultivar):除了一代杂交品种及亲本和无性系品种以外的品种。 常规品种的原种生产方法:低温贮藏繁殖法;循环选择繁殖法;株系循环繁殖法;自交混繁法。 18、循环选择繁殖法():从某一品种的原始群体中或其它繁殖田中选择单株,通过个体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生产原种种子的方法。 19、杂交种品种(hybrid culyivar):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组合的F1植株群体。 19、显性假说 dominance hypothesis 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显性基因聚集在杂种中引起的互补作用。 19、超显性假说:superdominance hyprothesis 认为杂种优势来源于双亲的异质结合所引起的基因互作。 20、纯系:指从一个基因型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群体的基因型也是纯合的,即由纯合的个体自花授粉所产生的子代群体是一个纯系。 21、无性系品种clonal cultivar:由一个无性系或几个遗传上近似的无性系经过无性繁殖产生的群体。 22、自交不亲和性:self incompatibility 指具有完全花并可以形成雌雄配子的某些植物,但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亲和性。 23、雄性不育性:male sterility 植物的花粉败育,不能产生功能雄配子的特征。 24、杂种优势(heterosis):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质量上

《种子生产技术》教学大纲

《种子生产技术》教学大纲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三年制) 课程编号:学时:112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56学分:6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性质、目的:《种子生产技术》是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农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育种工作的延续,是在植物生长与环境、种子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栽培学等学科理论的基础上,研究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种子生产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高效、高产的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 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重点掌握主要作物、蔬菜、花卉等有关种子生产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各项技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在毕业以后能在生产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需要。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内容。 2、理解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无性繁殖作物的种子生产技术; 3、理解蔬菜作物、花卉及其他种子生产技术; 4、种子生产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在工作中熟练应用。 三、课程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绪论 1、教学内容 种子生产的概念和意义;种子生产的内容和任务;种子生产的特点;种子生产应具备的条件;种子生产计划的制订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种子生产的概念、意义和任务、种子生产计划的制订;掌握种子生产的特点、种子生产应具备的条件。 3、重点与难点 重点:种子生产的重要性。 难点:种子生产的重要性。 第一章种子生产的基本理论 1、教学内容 植物的繁殖方式及其与种子生产的关系;纯系学说及其与种子生产的关系;遗传平衡定律与种子生产的关系,杂种优势利用及其与种子生产的关系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纯系学说及其与种子生产的关系、遗传平衡定律与种子生产的关系,掌握植物繁殖方式与种子生产关系、掌握种子生产的基本理论与相应的理论与种子生产之间的关系。掌握杂种优势理论与杂交种种子生产。 3、重点与难点

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经历两个阶段: ?结构化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良好设计风格: “清晰第一,效率第二” 例如:加注释、提示输入、加输入结束标志、标识符命名有实际意义等。 ?原则 ?自顶向下 ?逐步求精 ?模块化 ?限制使用goto语句 基本结构 ?顺序结构 ?选择结构 ?循环结构 优点 ?程序易于理解、使用、维护 ?提高编程效率,降低开发成本 设计原则和方法的应用 ?三种结构表示程序的控制逻辑; ?每种结构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语言中没有的控制结构,应该用前后一致的方法模拟; ?严格控制使用goto语句 本质:以对象为核心。 ?对象是数据和操作的封装体,与客观实体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对象之间通过传递消息互相联系。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的优点 ?(1)与人类的思维方法一致,符合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规律。 ?(2)稳定性好; ?(3)可重用性好; ?(4)易于开发大型软件产品;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对象:在现实世界中,每个实体都是对象,如,大学生、汽车、电视机、空调等都是现实世界中的对象。 ?(1)属性:对象所包含的信息,它在设计对象时确定,一般只能通过执行对象的操作来改变。 ?(2)操作:描述了对象执行的功能。其过程对外是封闭的,即用户只能看到这一操作实施后的结果(封装性)。 类:类是一组具有相同属性和相同操作的对象的集合。是对象的抽象,描述了属于该对象类型的所有对象的性质,而一个对象则是其对应类的一个实例。 注意:“实例”这个术语指一个具体的对象;“对象”术语既可以指一个具体的对象,也可以泛指一般对象。

消息:一个实例与另一个实例之间传递的信息,包括3部分:接收消息的对象名称;消息名;零个或多个参数。 例:MyCircle.Show(GREEN);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 继承:使用已有的类定义作为基础建立新类的定义技术。已有的类可当做基类引用, 则新类相应地可当做派生类来引用。 (基类:用来生成新类的类。 派生类:由已存在的类派生出来的新类,也叫子类。)继承具有传递性。 ? 多态性:对象根据所接受的消息而做出动作,同样的消息被不同的对象接受时可导 致完全不同的行为,该现象称为多态性。 图2-1 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图2-2 多重继承 3.1.1软件定义与软件特点 1.软件定义: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是包括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组成的完整集合。 软件=程序+数据+文档 程序:程序是按事先设计好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执行的指令序列。 数据:数据是指程序能正常处理信息的数据和数据结构。 文档:文档是与程序运行和维护有关的图文资料。 2.软件的特点: (1) 软件具有抽象特征。 (2) 软件具有无明显制造过程特征。 (3) 软件无设备的特征。 (4) 手工制作特征。 (5) 成本昂贵特征。 1. 软件危机:泛指在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总之,可以将软件危机归结为成本、质量、生产率等问题。 软件工程:应用于计算机软件的定义、开发和维护的一整套方法、工具、文档、实践标准和工序。 主要思想:强调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应用工程化原则。 软件工程三要素:方法、工具、过程。 方法:完成软件工程项目的技术手段; 工具:支持软件的开发、管理、文档生成; 过程:支持软件开发的各个环节的控制、管理。 ? 软件工程过程:把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通常把用户的 要求转变为软件产品的过程也叫做软件开发过程).

种子生产复习题

绪论 1.农业种子的类型,种子生产的意义和任务。 答:凡可以用作播种材料的任何植物器官或其营养体的一部分,只要能作为繁殖后代用的,都称其为种子。可分为三类:(1)真正的种子(2)类似种子的果实(3)营养器官 种子生产的意义: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不可替代。种子生产是育种工作的延续,是育种成果在实际生产中进行推广转化的重要技术措施。 种子生产的任务: 对新育成、新引进的品种,加速繁殖,以替代原有的老品种,实行品种更换; 对生产上大量应用推广品种,要有计划地用原种繁殖生产出高纯度种子加以代替,实现品种更新; 要预测市场的需求量,生产出种类齐全、数量充足、质量上乘的优质种子,满足农业生产播种需要,又要防止生产过剩压库或市场营销失败压库。 2.种子生产先进国家的主要经验及对推进我国种子产业化的借鉴作用。 3.比较国内外种子生产程序的异同。 4.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国种子产业。 5.名词解释: 农业种子:凡是农业生产上可直接被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称为种子。包括:真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用以繁殖的营养器官 种子生产:依据植物的生殖生物学特性和繁殖方式,按照科学的技术方法,生产出符合数量和质量要求的种子。它包括从良种繁育开始,经过种子加工、检验、包装等环节直到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质量好、数量足、成本低的商品种子的全过程。 第一章种子生产基本理论 1.作物的繁殖方式类型遗传特点,不同繁殖方式的种子生产的特点。 答:(一)有性繁殖与种子生产 (1).自花授粉作物 同质结合,基因纯合,基因型表现型一致,遗传稳定。 在种子生产中,保持品种纯度的首要措施是防止各种形式的机械混杂,田间去杂是重要的技术措施;其次是防止生物学混杂,但对隔离条件的要求不严,可适当采取隔离措施。

流程图程序设计的步骤

程序设计的内容包括:编写程序、编译程序、模拟运行及 调试程序等。 程序设计的方法是指用什么方法和编程语言来编写用户程序。 程序设计有多种方法:如果控制系统是改造原有成熟的继电接触控制系统,则可由电气控制电路图很容易地转化为梯形图,生成控制程序。 本节主要介绍功能流程图法。 功能流程图,简称功能图,又叫状态流程图或状态转移图。它是专用于工业顺序控制程序设计的一种功能说明性语言,能完整地描述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功能和特性,是分析、设计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程序的重要工具。 (1)步 步是控制系统中的一个相对不变的性质,它对应于一个稳定的状态。在功能流程图中步通常表示某个执行元件的状态变化。步用矩形框表示,框中的数字是该步的编号,编号可以是该步对应的工步序号,也可以是与该步相对应的编程元件(如PLC内部的通用辅助继电器、步标志继电器等)。步的图形符号如图7.1(a)所示。 初始步 初始步对应于控制系统的初始状态,是系统运行的起点。一个控制系统至少有一个初始步,初始步用双线框表示,如图7.1(b)所示 (3)动作说明

一个步表示控制过程中的稳定状态,它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动作。可以在步右边加一个矩形框,在框中用简明的文字说明该步对应的动作,如下图7.3所示。 图中(a )表示一个步对应一个动作;图(b )和(c )表示一个步对应多个动作,两种方法任选一种。 2. 使用规则 (1)步与步不能直接相连,必须用转移分开; (2)转移与转移不能直接相连,必须用步分开; (3)步与转移、转移与步之间的连线采用有向线段,画功能图的顺序一般是从上向下或从左到右,正常顺序时可以省略箭头,否则必须加箭头。 (4)一个功能图至少应有一个初始步。 3. 结构形式 (1)顺序结构 (2)分支结构——选择性分支与并发性分支 (3)循环结构 (4)复合结构 (1)顺序结构 (2)分支结构 顺序结构 选择性分支 并发性分支并发性分支 (3)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用于一个顺序过程的多次或往复执 行。功能图画 法如图7.7所示,这种结构可看作是选择性分支结构的一种特

种子生产学试卷及答案—重点必考

种子生产学(试卷及答案)重点必考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计12分) 1.种子 2.纯系: 3.顶交种 4杂交种品种 5.播始历期 6.种子认证 二、填空题(每空0.5分,计15分) 1、水稻三系配套杂交育种使用的三系分别是:、、。 2、栽培品种的三性分别是:、、。 3 、一般情况下,品种群体内包含有、、产生的后代个体的基因型是,群体是。 4 、玉米一生生活周期所经历的天数称为。 5 、自交系的杂穗率指的杂穗占的百分比。 6 、自花授粉植物的天然混杂群体中,可分离出许多纯合的______。 7、甘薯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有、和。 8、根据种子质量级别分类,我国将种子划分为、和。 9 、棉花品种的混杂退化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品种保留有较多的。 10、异花花授粉作物天然异交率一般大于。 11、利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生产原种的基本程序是、、、。 12 、依据生育期长短分为、、。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计12分) ()1、繁殖不育系要力争高产量,更重视质量,是种子纯度大99.5%以上。()2、秋马铃薯当地日平均温度稳定在25℃以下为播种适期。 ()3、玉米属须根系是自花授粉作。 ()4、杂交水稻的三系是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总称。 ()5、作物杂交制种时,一般情况下,母本多为晚熟品种。 ()6、玉米自交系原种生产时的杂穗率不得超过0.1%。 ()7、按植物学分类,棉花中品质最好强度最高的品种是海岛棉。 ()8、水稻杂交制种中喷施“920”一般可使亲本推迟抽穗2-3天。 () 9、不同性状代码数不一定是连续的。 ()10、根据种子质量可将种子分为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

()11、玉米杂交种子生产中,若缺苗补种,父本行可补种或移栽。 ()12、两系杂交小麦要求母本要整齐一致,所以花期调节的措施主要针对母本。 四、问答题(计38分) 1.纯系学说对种子生产有什么指导意义?(6分) 2.防止棉花混杂退化的措施。(3分) 3.杂交水稻的三系及其相互关系(6分) 4.简述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实施步骤。(4分) 5.甘薯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防杂保纯措施。(4分) 6.白菜田间管理(5分) 7.栽培品种按品种遗传组成分类及含义。(4分) 8.栽培品种DUS三性及判别标准。(6分) 五、论述题(计23分) 1.试述作物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杂保纯措施。(11分) 2.以小麦为例试述常规种各原种生产技术(利用育种家种子、三圃制、株系循 环法)的程序及特点。(12分) 种子生产学(试卷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计12分) 1.种子:用作播种材料的任何植物器官或其营养体的一部分,能作为繁殖后代用的都称为种子,亦称为“农业种子”。 2.纯系: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即自交系品种(小麦、水稻、玉米自交系等)。 3.顶交种:一个品种和一个自交系(或单交种)杂交产生。 4杂交种品种:指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F1植株群体。 5.播始历期:从播种到始穗所需要的天数。 6.种子认证:依据种子认证方案,由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识来证明某一种子批符合相应的规定要求的活动。 三、填空题(每空0.5分,计15分) 3、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性。 4、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3、自交、姊妹交、杂交、杂合的、异质的。 4、完整生育期。

种子生产技术试题之四

《种子生产技术》试题(四)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农业种子品种纯度种子劣变种子寿命种子管理标准化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根据种子对光的反应,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2、种子萌发过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从种子收获至种子发芽率降到______所经历的时间称为种子的半活期。 4、大多数种子,含水量达到______便可收获。 5、种子干燥的方法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 6、种子贮藏是包括种子在______开始至______为止的全过程 7、种苗评定中不正常种苗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在种子成熟过程中,下列哪一种外界环境条件有利于种子的发育() A、温度高、湿度低 B、温度高、湿度高 C、温度低、湿度低 D、温度低、湿度高 2、下列对种子批的概念描述正确的是() A、同一来源、同一品种、同一年度、同一时期收获和质量基本一致、规定数量之内的种子。 B、不同来源、同一品种、同一年度、不同时期收获和质量基本一致、规定数量之内的种子。 C、同一来源、不同品种、同一年度、同一时期收获和质量基本一致、规定数量之内的种子。 D、同一来源、同一品种、不同年度、不同时期收获和质量基本一致、规定数量之内的种子。 3、下列哪类种子可直接用于大田生产() A、育种家种子 B、原种 C、良种 D、审定种子 4、下列有利于延长种子寿命的措施是() A、增加温度、提高湿度、增加氧气含量 B、温度低、降低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及氮气的含量 C、改善通风状况 D、增加光照 5、种子的休眠以()种子能正常萌发作为通过休眠的标准 A、50% B、70% C、80% D、100% 6、陈种子一般是指() A、隔代贮藏的种子 B、隔年贮藏的种子 C、隔年或隔代贮藏的种子 D、发芽率特底的种子 7、催过芽的种子适宜采用()种子处理新技术 A、种子颗粒 B、种子带 C、种子毯 D、液体条播 8、种子纯度检验最准确的方法是() A、田间小区种植鉴定 B、幼苗鉴定 C、种子形态鉴定 D、电泳法鉴定

程序设计艺术与方法课程实验报告

程序设计艺术与方法课 程实验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程序设计艺术与方法》课程实验报告 一

实验名 称 搜索算法的实验 姓名系院专业信息工 程系 班级 物联网 一班 学号 实验日期指导教 师 成绩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宽度优先搜索算法。 2.掌握深度优先搜索算法。 二、实验预习内容 1宽度优先搜索算法:又称广度优搜索。是最简单的图的算法的原形。其属于一 种盲搜寻法,目的是系统地展开并检查图中的所有节点,以寻找结果。换句话说,它并不考虑结果的可能位址,彻底地搜索整张图,直到找到结果为止。 2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它的目的是要达到被搜索结构的叶结点。在一个HTML文件中,当一个超链被选择后,被连接的HTML文件将执行深度优先搜索,即在搜索其余的超链走到不能再深入为止,然后返回到某一个HTML文件,再继续选择该HTML文件中的其他超链。当不再有其他超链可选择时,说明搜索已经结束。 三、实验项目摘要 1.将书上的走迷宫代码上机运行并检验结果,并注意体会搜索的思想。 2 .八皇后问题: 在一个国际象棋棋盘上放八个皇后,使得任何两个皇后之间不相互攻击,求出所有的布棋方法。上机运行并检验结果。 思考:将此题推广到N 皇后的情况,检验在N 比较大的情况下,比方说N=16 的时候,你的程序能否快速的求出结果,如果不能,思考有什么方法能够优化算法。3骑士游历问题: 在国际棋盘上使一个骑士遍历所有的格子一遍且仅一遍,对于任意给定的顶点,输出一条符合上述要求的路径。 4 倒水问题: 给定2 个没有刻度容器,对于任意给定的容积,求出如何只用两个瓶装出L 升 的水,如果可以,输出步骤,如果不可以,请输出No Solution。

种子生产学资料

《种子生产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种子生产(seed production): 按照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操作规程繁殖常规种子和杂交种子的过程。 2、品种(cultivation): 人类长期以来,根据特定的经济需要,将野生植物驯化为栽培植物,并经过长期的培育和选择或利用现代育种技术所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作物群体。 特点:具有特定的遗传性、稳定性、一致性;利用的时效性;地区的适应性。 3、品种混杂(cultivar complexity): 一个品种中混进了其他品种甚至是其他作物的植株或种子或上代发生天然杂交到最后后代类型出现变异类型的现象。 4、品种退化(cultivar degeneration): 品种的某些经济性状劣变的现象,如生活力降低,抗逆性下将,产量和品质下降。 5、种子生产学: 研究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及种子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一门应用学科。 6、自花授粉(self pollination): 同一朵花的花粉传播到同一朵花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花的雌蕊柱头上的授粉方式。 7、异花授粉cross pollination: 雌蕊的柱头接受异株花粉的授粉方式; 8、常异花授粉often cross pollination: 作物比双亲优越的现象。 9、种胚(embryo): 通常是由受精卵即合子发育而成的幼小植物体。 10、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 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的植物,但缺乏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11、无融合生殖apomixis: 植物性细胞的雌雄配子,不经过正常受精,两性配子融合而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方式;类型:无孢子生殖;二倍体孢子生殖;不定配生殖;孤雌生殖;孤雄生殖。 12、无性系clone: 一个单株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群体。特点:无论母本的遗传基础纯与杂,其后代的基因型与母本完全相同,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