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送别诗一组群文阅读教案

送别诗一组群文阅读教案

送别诗一组群文阅读教案
送别诗一组群文阅读教案

诗中离别情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送别诗六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赠汪伦》、教学目标:

1. 结合注释,理解四首古诗,了解大意

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3.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送别的形式多样,但都表达朋友情深。

4.挖掘诗歌文化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多样送别方式所包含的诚挚的友情。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打印阅读材料。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经历过分别或看到过分别吗?当时的情景和感受是怎样的呢?

师:是啊,分别时总有那么多的话要叮咛、嘱咐,分别时也总是那么的难舍难分。古时候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朋好友一旦分别更是数载难以见面,那么他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与亲朋好友送别?又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师:今天,我们就来走进一组“送别诗”,去感受诗人们送别时的情怀。

二、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 解诗题

师:

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诗题的意思吗?

生: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去往扬州。

师:知道了地点。这就是黄鹤楼(课件出示图片)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使黄鹤楼名声大振。也是李白和孟浩然常去的地方,留下了不少美好的回忆。

师:知道了送别的对象。大家知道孟浩然是什么人吗?

生:也是大诗人。

师:是啊,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文采风流、名满天下,李白非常敬重的师长,也是感情至深的好友,李白曾经写诗给他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可见他们的友情非常深厚。

师:从诗题中我们了解了这么多信息,这就是我们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解诗题(板书:解诗题)

2.读诗文

(1)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一起来读读这首诗(相机板书:读诗文)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生自由练习读古诗,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在齐读古诗。

师:咱们读古诗,不单单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诗歌的节奏来,这就要注意诗歌的押韵和停顿,请大家试着读一读。

(2)、抽生读、师范读、齐读古诗。

3. 明诗意,悟诗情

师:读出诗的节奏还不够,还要读出诗的感情来,这就需要我们理解诗意,感悟诗情。(板书:明诗意、悟诗情)

师:理解诗意,同学们平时都用哪些方法理解诗歌的意思?

生:我用看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

生:我常查工具书理解

生:我还会用拆词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师总结:看注释、查阅资料、拆字组词、了解背景、看插图等。请同学们大声读古诗,运用以上方法理解诗歌。

1、师: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所以诗人说故人———(出示课件)

孟浩然从黄鹤楼去扬州要顺流而下,所以诗人说烟花三月-----------(出示课件)可见诗人李白用词非常——精确。

2. 师:烟花三月,那是春意盎然的时节。你们想用什么样的词来描绘这里的三月呢?

指名说(繁花似锦,杨柳如烟,五彩缤纷、繁花锦簇……)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积累了这么多优美的词语)

师:烟花三月的景美,老师相信你们的语言会更美,齐读这两句诗。(出示课件)

3.师:在这诗情画意的季节,诗人却却无心赏景,那是因为——

(生:他的好友孟浩然要走了。)

4、师:孟浩然乘着船,见见远去。可李白还在黄鹤楼上久久的望啊望啊,他在望谁?望什么啊?(出示课件)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指名说:船。几只?生:一只。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孤帆。

师:可那是唐朝盛世啊!长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江上应该有许许多多来往的船,为什么李白只看见孟浩然的孤帆呢?

生:因为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上。

师:李白眼中只有——孟浩然,是因为李白的心里只有——孟浩然。看到的自然就只有孟浩然的——孤帆。诗人一心只送孟浩然。这是多么深厚的友谊啊!谁来再读读,指名读。(出示诗句)齐读。

孟浩然的孤帆渐渐远去,渐渐消失了。李白还在望,他在望什么啊?可是只看见了什么?生:江水。哪句诗告诉我们?生:唯见长江天际流。(出示诗句)一起读一读。滚滚长江上已经看不到他的挚友了,可诗人站在黄鹤楼上,目送好友远去的方向,久久不忍离去,他是多么的生:不舍啊。这又是怎样的情啊?生:依依惜别、难分难舍。(师板书:依依不舍)带着感情齐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让我们带着感情再读这首诗。

学生填写表格

题目谁送谁在哪里

送到哪里

用什么方

式送

表达什么情

抓住了哪些景

象表达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孟

浩然

黄鹤楼扬州以目相送依依不舍孤帆、碧空

长江、天际

诗人由眼前所看到的景象表达了对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这就是借景抒情。

三、回顾《黄鹤楼送孟浩然》的学习方法: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悟诗

情,运用以上学习方法,比较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1、先读再完成表格。

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赠汪伦》、《别董大》、并填写好表格后班上交流

师:展示学习成果:《赠汪伦》

生:《赠汪伦》:以歌相送;抓住踏歌声,桃花潭水,表达作者对孟浩然的依依不舍之情。生:《别董大》:以话相送;黄云、白日曛、北风、雁、雪,表达作者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生:《送元二使安西》:以酒相送;朝雨、客舍、柳色。

生:《芙蓉楼送辛渐》:以话相送;寒雨、江、楚山。

师:讨论——这些送别诗有哪些不同点?又有哪些相同点?

不同点:送别的对象、地点、方式、所抓景象都不同。

相同点:都抓住景象来表达情感;送别时的真情相同。

师:小结:

诗人们在送别时,虽然送别的方式不同,所抓的景象不同,但诗歌所传递的情感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四、结课

师:“送别诗”在古诗中所占数量不少,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与“送别”相关的诗或词,进一步学习。

最后,让我们伴着优扬的乐曲一齐来诵读清代大师李叔同的《送别》,让这份送别的真情永驻心田!

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

题目谁送谁在哪里送到哪里

用什么方

式送

表达什么

情感

抓住了哪些

景象表达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孟浩

黄鹤楼

扬州、

广陵

以目相送依依惜别

孤帆碧空

长江天际

赠汪伦汪伦送

李白桃花潭?以歌相送依依不舍踏歌声、

桃花潭水

别董大

高适送董

京城?以话相送依依不舍

黄云、白

日、北风、

大雁、雪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送元

渭城客舍安西以酒相送依依不舍

朝雨、客

舍、柳色

板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以目相送依赠汪伦以歌相送依别董大以话相送不送元二使安西以酒相送舍解诗题

读诗文

明诗意

悟诗情

群文阅读《送别诗》教案设计

群文阅读《送别诗》教 案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四年级上册“一切景语皆情语”课例 乐山市新建小学钟和平黄洁 一、议题: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选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 三、教学目标: 1. 学会并运用古诗阅读的方法学习四首古诗,为学生古诗阅读奠定基础。 2. 能说出诗人是抓住哪些景象来表达情感的,并体会送别诗的意境美。 四、教学重点:学会古诗阅读的方法,感受送别诗的意境美。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紧紧地握着你的手,再三说着珍重珍重。深深地望着你的眼,再三说着别送别送。这首歌听过吗?对,这是《离别的车站》。现代人送别,直接表达情意,分别时就是那么的难舍难分。可是古时候交通不便,人们一旦分别更是难以见面,那么他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与亲朋好友送别又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一组诗中,去感受诗人的别样情怀。请看大屏幕,齐读题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 诗题中有“送”、“别”等字,这是一组“送别诗”(板书)。 (二)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读诗题 师:让我们穿越时空,去到那一千多年前的黄鹤楼一睹当年诗仙李白与友人的离别场景。再读题目,你还知道什么(指名回答) 谁了解孟浩然(指名说)是啊,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是李白的师长、好友。他也有一些脍炙人口的诗作,(指名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是的,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明诗意 师:现在,我们自由地读读这首诗,把读懂的内容与同桌交流。请你说,

送别诗组群文阅读

《送别组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送别诗六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劳劳亭歌》、《山中送别》 教学目标: 1.理解六首古诗,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3.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送别的形式多样,但都表达朋友情深。 4.挖掘诗歌文化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课外主动 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多样送别方式所包含的诚挚的友情。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打印阅读材料。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主题 1. 回顾:学生回顾自己所学诗歌。 2. 明确:这节课我们再来读一些送别诗,看看古人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送别的。 3. 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二、了解背景,把握基调 1.教师讲解送别诗成为诗歌重要题材的原因。 2.出示诗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请学生谈谈理解。

三、第一板块,温故知新 (一)已学的送别诗 1.回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一生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其余学生思考李白用什么方式送别孟浩然? (2)情境创设:孟浩然的船渐行渐远,李白却一直望啊望啊,这眼中满是? (3)配乐朗诵。 (4)板书:极目远送 2.回顾《赠汪伦》 (1)自读《赠汪伦》,思考汪伦是怎样为李白送行的。 (2)讲典故,找问题:为什么在李白临走的时候汪伦才匆匆赶到呢? (3)板书:踏歌送别 四、第二板块,学思并重 (一)学习《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2.思考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一腔深情的。 3.交流分享 (1)理解“折柳赠别”的含义。 (2)分别时的这一杯杯酒,代表了什么? 4.明确送别方式:折柳饯别、饮酒泣别 (二)学习《劳劳亭歌》、《山中送别》 1.自读诗歌,尝试找到诗歌中的地点和时间。 2.合作学习。

《走进送别诗》群文阅读设计

《走进送别诗》群文阅读设计 倭肯中心校赵世娇 议题: 诗人如何表达送别时的离情别绪 选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教学目标: 1. 学会并运用古诗阅读的方法学习四首古诗,为学生古诗阅读奠定基础。 2. 能说出诗人是抓住哪些景象来表达情感的,并体会送别诗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 学会古诗阅读的方法,感受送别诗的意境美。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 老师现在特别珍惜和你们共同度过的这节课,珍惜每一分钟每一秒,谁知道为什么?(板书:别)那么同学们珍惜现在的课堂上的每分每秒吗?我们现在都有同样的感觉,那么我们怎么去做呢?那好,我们开始上课,师生问好。 一、导入:

1.“别”可以组哪些词?(板书“送”)齐读。(亲朋好友走舍不得呀)再齐读。 2.你们家都来过亲朋好友吧?回忆一下都是怎么送别的? 3.听了你们的话,我很感动,这是我们现代人送别我们亲友的,但是我们的古代人是怎么送别呢? 4.那么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古代诗人的诗文中去,去感受一下他们送别时的情怀。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 解诗题 师:读课题,从题目中你能知道什么? 生:我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 师:你从哪知道这是首送别诗? 生:我从“送”这个字知道的。 师:你很善于抓住关键的字。 生:我还知道他们是在黄鹤楼送的。 师:你知道了地点。(播放课件)同学们,黄鹤楼是三大名楼之一,是李白和孟浩然常去的地方,留下了不少美好的回忆。 生:我知道李白是在黄鹤楼送孟浩然。 师:你知道了送别的对象。(孟浩然三个字变红)大家知道孟浩然是

什么人吗? 生:也是大诗人。 师:同学们很善于从题目中掌握信息。读古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解诗题”(板书:解诗题) 2.读诗文 (1)师:谁能说一下,我们要学习诗文最好的方法是什么?(相机板书:读诗文)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生:自由练习读古诗。 (2)指名读古诗,师生共同评价。 (3)齐读古诗。 3. 明诗意 师:读准了字音,读出了节奏,这还不够,我们还要读出诗的韵味,要想读出诗歌的韵味,那就要先了解诗所表达的内容(相机板书:明诗意。) 师:理解诗意,同学们平时都用哪些方法理解诗歌的意思? 生自由说 预设: (生:我用看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 生:我常查工具书理解 生:我还会用拆词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送别诗一组群文阅读教案

诗中离别情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送别诗六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赠汪伦》、教学目标: 1. 结合注释,理解四首古诗,了解大意 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3.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送别的形式多样,但都表达朋友情深。 4.挖掘诗歌文化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多样送别方式所包含的诚挚的友情。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打印阅读材料。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经历过分别或看到过分别吗?当时的情景和感受是怎样的呢? 师:是啊,分别时总有那么多的话要叮咛、嘱咐,分别时也总是那么的难舍难分。古时候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朋好友一旦分别更是数载难以见面,那么他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与亲朋好友送别?又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师:今天,我们就来走进一组“送别诗”,去感受诗人们送别时的情怀。 二、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 解诗题 师: 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诗题的意思吗? 生: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去往扬州。 师:知道了地点。这就是黄鹤楼(课件出示图片)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使黄鹤楼名声大振。也是李白和孟浩然常去的地方,留下了不少美好的回忆。 师:知道了送别的对象。大家知道孟浩然是什么人吗? 生:也是大诗人。 师:是啊,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文采风流、名满天下,李白非常敬重的师长,也是感情至深的好友,李白曾经写诗给他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可见他们的友情非常深厚。 师:从诗题中我们了解了这么多信息,这就是我们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解诗题(板书:解诗题) 2.读诗文 (1)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一起来读读这首诗(相机板书:读诗文)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生自由练习读古诗,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在齐读古诗。 师:咱们读古诗,不单单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诗歌的节奏来,这就要注意诗歌的押韵和停顿,请大家试着读一读。

最新送别诗一组群文阅读教案

群文阅读教学实录——送别诗一组 长垣县第二实验小学郝小红 一、谈话引入 师:孩子们,你们有父母在外吗?有多少位? 生:有(一个个都高高地举起了那胖乎乎的小手) 师:那在父母外出的时候,你们去送过行吗? 生:送过。(非常爽快地答应) 师:那送行中,在要与爸妈分别的时候是什么情景呢?谁敢说说与大家分享呢? 生:有一次,我送爸爸,开始一点没在意,可当爸爸的车开动时问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妈妈哄着我,“过几天就回来。”在心里有些不高兴。 生:爸爸上车之前说:“乖儿子,在家要听妈妈的话,好好学习,别调皮。”爸爸上车的时候,我缠着妈妈要爸爸,说着说着,心里就像被一个什么东西给堵住了嗓门似的说不出话来。 爸爸这时回头看我,也好像突然有些眼红。 生:我有一次去送爸爸妈妈,当着他们的面,我没什么,可当他们一走,转身眼泪就夺眶而出,心里特别难受,说话都有些哽咽。 生:我有一次在春节后,看见爸妈在准备出门的东西,顿时心里一沉,眼泪禁不住就流了出来,说着说着就伤心地哭了起来,没法往下说了。(这孩子真重感情) 生:爸妈走时,给我好多的钱,我当即就说,妈妈爸爸我不要钱,我要你们不离开我,就在家里,我使劲地拽着爸妈的手不放,哭丧着脸,喊叫着:我不要钱,我要的父母的爱。 后来无奈之下,只好放手,说爸爸——妈妈——保重——身体,祝你们——一路平安! 爸妈也千叮咛万嘱托:乖孩子,听话,我们会经常打电话的,学习上需要什么,尽管跟爸妈讲,在学校听老师话,认真学习,在家听爷爷奶奶的话,也照顾好爷爷奶奶……. 师:家人离别,千言万语,依依不舍,情景感人。 师:是啊,分别时总有那么多的话要叮咛、嘱咐,分别时也总是那么的难舍难分。古时候交通不便,人们一旦分别更是难以见面,那么他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与亲朋好友送别?又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送别诗”,去感受诗人们送别时的情怀。 二、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 解诗题 师:读课题,从题目中你能知道什么? 生:我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 师:你从哪知道这是首送别诗? 生:我从“送”这个字知道的。 师:你很善于抓住关键的字。 生:我还知道他们是在黄鹤楼送的。 师:你知道了地点。(播放课件)同学们,黄鹤楼是三大名楼之一,是李白和孟浩然常去的地方,留下了不少美好的回忆。 生:我知道李白是在黄鹤楼送孟浩然。 师:你知道了送别的对象。(孟浩然三个字变红)大家知道孟浩然是什么人吗? 生:也是大诗人。 师:是啊,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有一首同学们很熟悉的诗作《春晓》,你会背吗?生:背诵《春晓》。 师:他文采风流、名满天下,是李白非常敬重的师长,也是感情至深的好友,李白曾经写诗

送别诗群文阅读教案

《送别组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送别诗六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劳劳亭歌》、《山中送别》 教学目标: 1.理解六首古诗,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3.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送别的形式多样,但都表达朋友情深。 4.挖掘诗歌文化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多样送别方式所包含的诚挚的友情。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打印阅读材料。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主题 1. 回顾:学生回顾自己所学过的而送别诗歌。 2. 明确:这节课我们再来读一些送别诗,看看古人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送别的。 3. 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二、了解背景,把握基调 1.教师讲解送别诗成为诗歌重要题材的原因。 2.出示诗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请学生谈谈理解。 三、第一板块,温故知新 (一)已学的送别诗 1.回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一生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其余学生思考李白用什么方式送别孟浩然? (2)情境创设:孟浩然的船渐行渐远,李白却一直望啊望啊,这眼中满是? (3)配乐朗诵。 (4)板书:极目远送 2.回顾《赠汪伦》 (1)自读《赠汪伦》,思考汪伦是怎样为李白送行的。 (2)讲典故,找问题:为什么在李白临走的时候汪伦才匆匆赶到呢? (3)板书:踏歌送别 四、第二板块,学思并重 (一)学习《送元二使安西》、《春夜洛城闻笛》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2.思考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一腔深情的。 3.交流分享 (1)理解“折柳赠别”的含义。 (2)分别时的这一杯杯酒,代表了什么? 4.明确送别方式:折柳饯别、饮酒泣别 (二)学习《劳劳亭歌》、《山中送别》 1.自读诗歌,尝试找到诗歌中的地点和时间。 2.合作学习。 3.交流反馈、互通有无

群文阅读 送别诗

群文阅读送别诗教学设计 成都市天府新区兴隆小学陈洪平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了解诗歌的内容。 2.体会并试着运用学习诗歌的方法,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并学习运用通过景色描写来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咀嚼和揣摩重点诗句的意味。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三、教学难点 在和其他古诗的对比阅读中,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体会诗人内心的独特情感和诗风,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了解作者相关资料并收集有关送别诗。 五、教学过程 (一)结合生活导入 同学们,家里有在外边工作的父母吗?举手我看看。谁来和我说说你去送别父母的情形?(两个学生说)要分开了,的确舍不得 是的。古人曾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亲友送别时的离愁别绪,特别能激发起不同时代的人们的同感。尤其在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开就可能终生不能相见了,他们又是怎样送别的呢?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学习几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去感受下古人的那份送别情怀!读题目! (二)读题、解题 请生个人读题目 (解析“使、之”的意思,并指导读顺题目。 很好!读题目就要读出节奏,读懂意思,这是上好课的开始。一起再读题目!

(三)诵读诗文,知诗意。 1、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先学习《送元二使安西》。越级挑战。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诗的节奏来,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生自由读) 请生读,请学生评价) 好,刚才几个同学都读得很不错,尤其是这首诗中的几个多音字,要读对可不容易。【多音字出示】 (师辨析“朝”和“舍”、“更尽”的读音和意思的关系:你为什么要这么读?)师总结;你的语文功底不错,懂得了要根据意思的不同去辨别多音字的读法,很好!全班一起读! 2、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古诗,这是我们学古诗的最基本要求,如果要想读出感情,还需要我们了解这首诗写了什么!板书:知诗意 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小组间互相说一说,这首诗写了什么。 (学生读,并思考)谁先来说?(都不会的话,先试着说一说一句诗。) 谢谢你,很好!知道了诗意,再来读这首诗,就印象更深了,读! (学生读) (四)读诗,赏诗景。 1、同学们,王维是一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也不例外,看!(出示图片和诗句) 这样的景色美吗?(生:美)谁愿意美美的来读一读?(请两个学生读) 然而在这样的一个柳色青翠、细雨湿润微尘的早上,诗人要在渭城送别元二远去安西了!好朋友这一分离,再相见已不知是何年了,我们可以理解,此时此刻的王维心中一定是——(学生接:难过、不舍的) 可是,我们再看看诗中的景色,读!(学生读前两句) 2、如此的美丽而纯净,这不恰好和当时人物的心情相反吗?是不是矛盾了?如果我们把前两句诗换成这两句,大家连起来读一读,会不会更好?(出示《别董大》前两句连成一首新诗) (学生说:不行,但是……)在这样大雪纷飞、寒冷孤寂的环境里分别,恰

送别诗群文阅读 教案

送别组诗教案 教学内容:送别组诗 《送元二使安西》、《山中送别》、《送朱大入秦》、《送别诗》 教学目标:1、结合注释,理解四首古诗,了解大意。 2、运用“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和对比阅读的方法,体会古人送别的形式多样,但都表达的朋友情深。 3、培养课外主动积极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大意,诵读诗歌,体会朋友情深。 教学难点:比较阅读,感受不同送别诗的相同与不同 教学方法:以第一首诗的学习方法为例,学生自学后面三首 教学过程: 一、明确主题 1、出示《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 今天,老师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古诗,请看。从题目中,你都发现了什么(都带有送字) 师:同学们真会观察和思考。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 课件出示“送别诗”并板书。师:一起来读读这三首古诗吧。 3、课件出示简介送别诗的背景。 二、回顾已学的送别诗 师:刚才我们读诗题。知道了是王维送元二的诗。这是学习古诗

的第一步:板书:解诗题 1、师:你觉得下一步该怎么学习诗文呢 预设:读古诗。要把古诗读正确。相机板书:读诗文 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这首古诗,注意要读准字音。 2、生自由练读一分钟。 师:我们班读书最好的有哪些啊请四个人来合作,一人读一行。看谁读得好。 生评价说理由。(两个同学说) 师:古诗除了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得有节奏。有些同学还说了,还要读得有感情。这将是我们下一步要达到的要求。 听老师读,注意听停顿在哪里。 谁也想来读。(一个学生读) 师:把握了诗的节奏就能读出诗的味道,但是要想把诗读得更有韵味,就必须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相机板书:明诗意 师:我们平时都是用的什么方法理解诗意的(两个学生说) 生说。预设:结合注释。查字典。根据上下文推想。如果有插图还可以结合图来理解。 师:你们都有好方法,下面请同学利用最有效的方法读这首古诗,看看你能读懂哪句,能不能完成表格二三栏。课件出示表格。 师:用一分钟的时间和同桌交流一下。 生汇报并完成表格二三栏的填写。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送别诗群文阅读

多样离别同样情 ——送别诗一组群文阅读教学 清水塘学校四年级组申志庆 教学目标: 1.学会并运用古诗阅读的方法学习四首古诗,为学生古诗阅读奠定基础。 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3.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诗人表达朋友情深。 4.挖掘诗歌文化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学会古诗阅读的方法,感受送别诗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多样送别方式所包含的诚挚的友情。 一、复习引入 1.谈话导入 2.齐诵《赠汪伦》 (学法指导:抓关键词、重要景象理解诗人的情感。) 二、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解诗题 1. 读诗题,学写“陵”。 2.理解“之”,贯彻“看注释”的学习方法。 师:读课题,从题目中你能知道什么? (板书:解诗题) (二)读诗文 1.师:谁能说一下,怎样读好古诗?(读准字音,有节奏,读出韵味)

生自由练习读古诗。 2.请同学读古诗,师稍加提点。 (三)明诗意 1.师:读准了字音,读出了节奏,这还不够,我们还要读出诗的韵味,要想读出诗歌的韵味,那就要先了诗所表达的内容。(相机板书:明诗意。) 2.师:理解诗意,同学们平时都用哪些方法理解诗歌的意思? (白板出示:读诗文边读边想象画面看注释了解诗人背景查工具书......) 3.师:好,你们都有好方法。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最有效的方法默读这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大意。 4.生:自由读诗句 5.师:用1分钟把自己读懂的内容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5.小组展示学习成果。(说方法,讲古诗大意,提疑问) (四)悟诗情 1.师:李白在黄鹤楼上送孟浩然送了多长时间?理由是什么?你从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2.师:你是从诗中的哪些特有景象感受到了作者的依依不舍之情?(“唯见”、“孤帆”) 3.指导诵读。师:滚滚长江上已经看不到他的挚友了,多么让人不舍啊,你能用朗读读出你的体会吗? 4.生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观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视频 6.师小结方法: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 三、运用以上学习方法,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送元二使安西》(必学)、《芙蓉楼送辛渐》、《别董大》,并填写好表格后班上交流。 (一)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自由读一读古诗。 2.解诗题:读了诗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3.读诗文,明诗意:用读诗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逐字理解等方法理解古诗大意。 4.悟诗情:抓重点词句、重要景象理解诗人的情感。

送别诗群文阅读说课稿

《送别诗一组群文阅读》说课稿 福泉市牛场堡子小学徐风华 教材分析:本次教学选取了4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赠汪伦》、《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展开教学,意在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送别的形式多样,但都表达朋友情深。 设计理念:群文阅读就是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针对一个议题,进行多文本的教学。就是要让孩子们意识到阅读可以只依靠眼睛,而无须依赖声音,让他们认识到日常生活中毕竟精读少,默读、浏览反而是最常用、最有用的;让他们练习并实践默读、浏览等无声视读。群文阅读课上,孩子们读完几篇文章后,会面对相应的问题、话题或者任务,思考、讨论、发现、练习。基于这样的考虑,我选取了六年级下册古诗《芙蓉楼送辛渐》作为方法的引领,为后面的群文作好方法的指导。后面三首诗则采取自学、填表的方式进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阅读的方法,课后能够独立阅读一些儿童文学、科学类的书籍。但是部分孩子阅读速度偏慢,一些孩子还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所以借助群文阅读这种教学模式,更集中、更结构化地呈现一种表达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学习独特的表达方式,发现文学的奥秘、发现故事的密码,发现写作的技巧。 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设计理念、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结合注释, 了解4首古诗诗意。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3.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送别的形式多样,但都表达朋友情深。4.挖掘诗歌文化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并把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多样送别方式所包含的诚挚的友情作为本次教学的重点。 为了使课堂教学顺利、有效进行,我提前给学生打印阅读材料,准备小组阅读表格。 本次教学过程共有四个环节:

送别诗一组群文阅读教案说课讲解

送别诗一组群文阅读 教案

诗中离别情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送别诗六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赠汪伦》、 教学目标: 1. 结合注释,理解四首古诗,了解大意 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3.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送别的形式多样,但都表达朋友情深。 4.挖掘诗歌文化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多样送别方式所包含的诚挚的友情。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打印阅读材料。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经历过分别或看到过分别吗?当时的情景和感受是怎样的呢? 师:是啊,分别时总有那么多的话要叮咛、嘱咐,分别时也总是那么的难舍难分。古时候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朋好友一旦分别更是数载难以见面,那么他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与亲朋好友送别?又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师:今天,我们就来走进一组“送别诗”,去感受诗人们送别时的情怀。 二、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 解诗题 师: 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诗题的意思吗? 生: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去往扬州。 师:知道了地点。这就是黄鹤楼(课件出示图片)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使黄鹤楼名声大振。也是李白和孟浩然常去的地方,留下了不少美好的回忆。 师:知道了送别的对象。大家知道孟浩然是什么人吗? 生:也是大诗人。 师:是啊,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文采风流、名满天下,李白非常敬重的师长,也是感情至深的好友,李白曾经写诗给他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可见他们的友情非常深厚。 师:从诗题中我们了解了这么多信息,这就是我们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解诗题(板书:解诗题) 2.读诗文 (1)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一起来读读这首诗(相机板书:读诗文)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生自由练习读古诗,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在齐读古诗。 师:咱们读古诗,不单单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诗歌的节奏来,这就要注意诗歌的押韵和停顿,请大家试着读一读。 (2)、抽生读、师范读、齐读古诗。

《走进送别诗》群文阅读设计

走进送别诗》群文阅读设计 倭肯中心校赵世娇 议题: 诗人如何表达送别时的离情别绪 选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目标: 1. 学会并运用古诗阅读的方法学习四首古诗,为学生古诗阅读奠定基础。 2. 能说出诗人是抓住哪些景象来表达情感的,并体会送别诗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 学会古诗阅读的方法,感受送别诗的意境美。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 老师现在特别珍惜和你们共同度过的这节课,珍惜每一分钟每一秒,谁知道为什么?(板书:别)那么同学们珍惜现在的课堂上的每分每秒吗?我们现在都有同样的感觉,那么我们怎么去做呢?那好,我们开始上课,师生问好。 一、导入:

1. “别”可以组哪些词?(板书“送” )齐读。(亲朋好友走舍不得呀)再齐读。 2. 你们家都来过亲朋好友吧?回忆一下都是怎么送别的? 3. 听了你们的话,我很感动,这是我们现代人送别我们亲友的,但是我们的古代人是怎么送别呢? 4.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古代诗人的诗文中去,去感受一下他们送别时的情怀。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 解诗题师:读课题,从题目中你能知道什么?生:我知道这是一首送 别诗. 师:你从哪知道这是首送别诗?生:我从“送”这个字知道的。 师:你很善于抓住关键的字。生:我还知道他们是在黄鹤楼送的。 师:你知道了地点。(播放课件)同学们,黄鹤楼是三大名楼之一, 是李白和孟浩然常去的地方,留下了不少美好的回忆。 生:我知道李白是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师:你知道了送别的对象。(孟浩然三个字变红)大家知道孟浩然是

什么人吗? 生:也是大诗人。 师:同学们很善于从题目中掌握信息。读古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解诗题”(板书:解诗题) 2.读诗文(1)师:谁能说一下,我们要学习诗文最好的方法是什么?(相机板书:读诗文)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生:自由练习读古诗。 (2)指名读古诗,师生共同评价。 (3)齐读古诗。 3. 明诗意 师:读准了字音,读出了节奏,这还不够,我们还要读出诗的韵味,要想读出诗歌的韵味,那就要先了解诗所表达的内容(相机板书:明诗意。)师:理解诗意,同学们平时都用哪些方法理解诗歌的意思?生自由说 预设: (生:我用看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生:我常查工具书理解 生:我还会用拆词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群文阅读春的古诗教案

群文阅读之有关春的诗歌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经过时间的筛选,优秀诗歌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课程目标中提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本组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有效利用同步阅读教材,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 以知识树为主线,实现教材内容与课外阅读的知识对应,整合课内外知识,指引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古诗词,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在交流吟诵中熏陶情感,发展思维,进一步学习古诗词写作特点。 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导谈话: 同学们,诗歌一路走来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浩瀚的诗海里,有无数的珍宝熠熠生辉。出示《诗经》、屈原《离骚》、王维《山居秋暝》、杜甫《春望》、李白《望庐山瀑布》、李清照《声声慢》、马致远《秋思》…… 今天,我们就到这诗歌的海洋里去捡拾那颗颗闪闪发光的贝壳吧! 主题回顾 前几节课中,我们轻叩诗歌的大门,在诗的百花园中徜徉,采撷了一路馨香。学习了书中的四首古诗词你感受到了什么? 《诗经.采薇》艰苦思乡 《春夜喜雨》及时喜悦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恬静热爱 《天净沙.秋》清肃美丽 阅读概览 (一)初读诗歌 在我们的同步阅读教材中,也选编了五首古诗词。我们将重点学习其中的四篇。前几天,老师已经布置了同学们进行提前赏析,并填写了《同步阅读纪录卡》,请在小组内开始交流学习。 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组内合作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合作解决,读通顺诗句。 2.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词典理解诗歌大意。 3.比一比谁读得流利,有节奏,优美,并能读出古诗词的韵味来。 (二)学生汇报 1.这四首古诗词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首?先读一读,再说说体会。 引导学生总结回顾诗歌特点: a、凝练的语言 b、和谐的音韵 c、鲜明的节奏 d、丰富的情感和想象(板书) 2.结合学生汇报引出主题。 《硕鼠》控诉 《竹枝词》有“晴” 《赋得古原草送别》惜别 《采桑子》知愁

送别诗组群文阅读教案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送别诗组群文阅读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送别诗5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别董大》(高适);《《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送杜十四之江南》(王勃)。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送别诗的离别情感。 2、了解古人送别习俗。 3、体会送别的形式多样,感悟送别诗的不同风格,体会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以诗识人,以人悟诗。从诗中感知当时的社会风情。 4、挖掘诗歌文化内涵,感受中华文化的传统魅力,培养学生课外主动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送别的形式多样,感悟送别诗的不同风格,体会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以诗识人,以人悟诗。从诗中感知当时的社会风情。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古诗打印材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年级:六年级 教学过程: 一、开篇点题,明确教学主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从古到今,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几千年

来,多少人在离别时刻愁断肠,泪双行,空留遗恨满头霜!因此也留下无数经典的送别诗篇。如(生齐声诵读下列诗句)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师:今天,我们要走进几首古代的送别诗里,去感受他们的离愁别恨。 二、了解古人送别习俗。 师:古代交通不便,山高水长,人们一别往往就是数载甚至再难见面,因而古人非常看重离别。士大夫们,文人墨客们在离别时不仅要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远行之客或者留下之人。那么古人送别有哪些习俗呢? 1、师:酒是古代文人的最爱,在送别的场合也少不了它。例如--王维的——劝君更近一杯酒, 生: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再如李白: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2、古人离别相送时还有一种重要的习俗就是“折柳赠别”。为什么呢?柳留谐音,表达想让离别之人留下之意,同时古人认为柳树能辟邪,折柳希望远行之人,一路平安。如:王之涣的: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隋朝有一首送别诗也反映了这种习俗: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同时很多送别诗里的景物都有柳树的身影。如: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送别诗一组群文阅读

一、谈话引入 师:孩子们,你们有父母在外吗?有多少位? 师:那在父母外出的时候,你们去送过行吗? 师:那送行中,在要与爸妈分别的时候是什么情景呢?谁敢说说与大家分享呢? 师:家人离别,千言万语,依依不舍,情景感人。是啊,分别时总有那么多的话要叮咛、嘱咐,分别时也总是那么的难舍难分。古时候交通不便,人们一旦分别更是难以见面,那么他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与亲朋好友送别?又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送别诗”,去感受诗人们送别时的情怀。 二、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 解诗题 师:读课题,从题目中你能知道什么? 师:你从哪知道这是首送别诗? 师:你很善于抓住关键的字。 师:你知道了地点。(播放课件)同学们,黄鹤楼是三大名楼之一,是李白和孟浩然常去的地方,留下了不少美好的回忆。 师:你知道了送别的对象。(孟浩然三个字变红)大家知道孟浩然是什么人吗? 师:是啊,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有一首同学们很熟悉的诗作《春晓》,你会背吗?。 师:他文采风流、名满天下,是李白非常敬重的师长,也是感情至深的好友,李白曾经写诗给他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可见他们的友情非常深厚,孩子们,把这个名字读一读,牢牢地记在心里。 师:同学们很善于从题目中掌握信息。那题目里还有什么你不知道的吗? 师:你注意到了,(陵字变红)“广陵”就是咱们现在的江苏扬州,是当时非常繁华的城市。)这个“陵”字不太好写,同学们看老师把它写一写:“陵”字的左耳旁和山有关,所以常用作地名,“陵”字不太容易写好,请大家跟着老师写一写。“陵”字是左右结构,而且左旁简单,要写得稍微细长一些,右边上面是个土字,然后一撇,一点,下边是个折文。请同学们在你的生字本上练写一个。写好举手让我知道。 2.读诗文 (1)师:谁能说一下,我们要学习诗文最好的方法是什么?(相机板书:读诗文)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2)、师:咱们班读书最好的都有哪些同学啊?我要请4位同学来读一读,(快速点4个学生,分配读哪行诗),请大伙听一听,看谁读得最准确。待会我要请同学来评一评。 (3)、师:我发现,第一位同学的“辞”这个字的平舌音读得很准确,第四位同学的“唯”这个生字也读得很准确。你最喜欢谁的朗读,为什么? 师:大家都喜欢韩宇的朗读,我就请你带大家读一读,从题目开始,他读一句,咱们第一句。咱们读古诗,不单单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诗歌的节奏来,这样才能算得上读好。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给大家读一读,同学们注意听听老师读的节奏。好不好? (4)、师范读古诗 (5)、师:刚才老师读的时候,我发现好些同学都跃跃欲试,也想读这首诗,谁能也把节奏读好?(师评价注意节奏的把握) (6)、师:把握了诗的节奏就能读出诗歌的味道,但是要想把诗读得更有韵味,就必须理解诗句的意思。 3. 明诗意 师:读准了字音,读出了节奏,这还不够,我们还要读出诗的韵味,要想读出诗歌的韵味,那就要先了解诗所表达的内容(相机板书:明诗意。)

群文阅读《送别诗》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册“一切景语皆情语”课例 乐山市新建小学钟和平黄洁 一、议题: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选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 三、教学目标: 1. 学会并运用古诗阅读的方法学习四首古诗,为学生古诗阅读奠定基础。 2. 能说出诗人是抓住哪些景象来表达情感的,并体会送别诗的意境美。 四、教学重点:学会古诗阅读的方法,感受送别诗的意境美。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紧紧地握着你的手,再三说着珍重珍重。深深地望着你的眼,再三说着别送别送。这首歌听过吗?对,这是《离别的车站》。现代人送别,直接表达情意,分别时就是那么的难舍难分。可是古时候交通不便,人们一旦分别更是难以见面,那么他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与亲朋好友送别?又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一组诗中,去感受诗人的别样情怀。请看大屏幕,齐读题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诗题中有“送”、“别”等字,这是一组“送别诗”(板书)。 (二)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读诗题 师:让我们穿越时空,去到那一千多年前的黄鹤楼一睹当年诗仙李白与友人的离别场景。再读题目,你还知道什么?(指名回答) 谁了解孟浩然?(指名说)是啊,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是李白的师长、好友。他也有一些脍炙人口的诗作,(指名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是的,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明诗意 师:现在,我们自由地读读这首诗,把读懂的内容与同桌交流。请你说,嗯。

群文阅读——送别诗优秀教案

《群文阅读——送别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理解诗意。 2、通过对比古诗的异同之处,感受依依不舍之情。 3、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养成积累运用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2、对比五首古诗异同之处,感受依依不舍之情。 三、教学难点 对比古诗异同之处,感受依依不舍之情。 四、学法指导 读中感悟、小组合作 五、教学课时:第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图片。 2、出示现代诗——人生。 在古时候,人与人之间离别时没有礼物相送,于是大家就赋诗相送,表达自已依依不舍之情,因此就有了《送别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送别诗,去感受诗人送别时的情怀。 3、理解什么是群文阅读? 在语文课堂上围绕一个议题选择一组相关联的文章,引导学生

围绕这一议题展开立体式的自主阅读,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并进行多方面的言语实践。 二、探究学习 (一)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大家齐读课题。读了题目,你知道了什么?(解诗题) 2、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凑。(读诗文) 3、自学古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这首送别诗,并利用注释、工具书弄清楚每句诗的意思。(明诗意) (2)想想诗人是以什么方式送别友人的?你从中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你是从诗中的哪些特有景象感受到的? (在诗中圈出来并完成表格。)(悟诗情) 3、全班交流(齐读古诗——交流完成表格) (二)自学四首送别诗 1、学习提示: (1)利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解诗题一读诗文一明诗意一悟诗情,自主学习以上四首送别诗。 (2)重点学习提示:诗人是以什么方式送别友人的?你从中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你是从诗中的哪些特有景象感受到的?在诗中圈出来。 (3)组内五人每人选择一首送别诗进行重点学习并完成表格。2、组内交流

送别诗一组群文阅读教学实录.

群文阅读教学实录——送别诗一组 名山街道中心校学校杨雪梅 一、谈话引入 师:孩子们,你们有父母在外吗?有多少位? 生:有(一个个都高高地举起了那胖乎乎的小手) 师:那在父母外出的时候,你们去送过行吗? 生:送过。(非常爽快地答应) 师:那送行中,在要与爸妈分别的时候是什么情景呢?谁敢说说与大家分享呢? 生:有一次,我送爸爸,开始一点没在意,可当爸爸的车开动时问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妈妈哄着我,“过几天就回来。”在心里有些不高兴。 生:爸爸上车之前说:“乖儿子,在家要听妈妈的话,好好学习,别调皮。”爸爸上车的时候,我缠着妈妈要爸爸,说着说着,心里就像被一个什么东西给堵住了嗓门似的说不出话来。 爸爸这时回头看我,也好像突然有些眼红。 生:我有一次去送爸爸妈妈,当着他们的面,我没什么,可当他们一走,转身眼泪就夺眶而出,心里特别难受,说话都有些哽咽。 生:我有一次在春节后,看见爸妈在准备出门的东西,顿时心里一沉,眼泪禁不住就流了出来,说着说着就伤心地哭了起来,没法往下说了。(这孩子真重感情) 生:爸妈走时,给我好多的钱,我当即就说,妈妈爸爸我不要钱,我要你们不离开我,就在家里,我使劲地拽着爸妈的手不放,哭丧着脸,喊叫着:我不要钱,我要的父母的爱。 后来无奈之下,只好放手,说爸爸——妈妈——保重——身体,祝你们——一路平安! 爸妈也千叮咛万嘱托:乖孩子,听话,我们会经常打电话的,学习上需要什么,尽管跟爸妈讲,在学校听老师话,认真学习,在家听爷爷奶奶的话,也照顾好爷爷奶奶……. 师:家人离别,千言万语,依依不舍,情景感人。 师:是啊,分别时总有那么多的话要叮咛、嘱咐,分别时也总是那么的难舍难分。古时候交通不便,人们一旦分别更是难以见面,那么他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与亲朋好友送别?又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送别诗”,去感受诗人们送别时的情怀。 二、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 解诗题 师:读课题,从题目中你能知道什么? 生:我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 师:你从哪知道这是首送别诗? 生:我从“送”这个字知道的。 师:你很善于抓住关键的字。 生:我还知道他们是在黄鹤楼送的。 师:你知道了地点。(播放课件)同学们,黄鹤楼是三大名楼之一,是李白和孟浩然常去的地方,留下了不少美好的回忆。 生:我知道李白是在黄鹤楼送孟浩然。 师:你知道了送别的对象。(孟浩然三个字变红)大家知道孟浩然是什么人吗? 生:也是大诗人。 师:是啊,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有一首同学们很熟悉的诗作《春晓》,你会背吗?

群文阅读《送别诗—一切景语皆情语》教案设计

群文阅读《送别诗—一切景语皆情语》教案设 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七年级群文阅读《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议题: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选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 三、教学目标: 1. 学会并运用古诗阅读的方法学习四首古诗,为学生古诗阅读奠定基础。 2. 能说出诗人是抓住哪些景象来表达情感的,并体会送别诗的意境美。 四、教学重点:学会古诗阅读的方法,感受送别诗的意境美。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紧紧地握着你的手,再三说着珍重珍重。深深地望着你的眼,再三说着别送别送。这首歌听过吗对,这是《离别的车站》。现代人送别,直接表达情意,分别时就是那么的难舍难分。可是古时候交通不便,人们一旦分别更是难以见面,那么他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与亲朋好友送别又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一组诗中,去感受诗人的别样情怀。请看大屏幕,齐读题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诗题中有“送”、“别”等字,这是一组“送别诗”(板书)。 (二)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读诗题 师:让我们穿越时空,去到那一千多年前的黄鹤楼一睹当年诗仙李白与友人的离别场景。再读题目,你还知道什么(指名回答) 谁了解孟浩然(指名说)是啊,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是李白的师长、好友。他也有一些脍炙人口的诗作,(指名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是的,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明诗意

送别组诗群文阅读

《送别组诗群文阅读》 教学内容:送别诗六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劳劳亭歌》、《山中送别》 教学目标: 1.理解六首古诗,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3.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送别的形式多样,但都表达朋友情深。 4.挖掘诗歌文化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课外主动 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多样送别方式所包含的诚挚的友情。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打印阅读材料。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主题 1. 回顾:学生回顾自己所学诗歌。 2. 明确:这节课我们再来读一些送别诗,看看古人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送别的。 3. 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二、了解背景,把握基调 1.教师讲解送别诗成为诗歌重要题材的原因。 2.出示诗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请学生谈谈理解。 三、第一板块,温故知新 (一)已学的送别诗 1.回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一生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其余学生思考李白用什么方式送别孟浩然?(2)情境创设:孟浩然的船渐行渐远,李白却一直望啊望啊,这眼中满是? (3)配乐朗诵。 (4)板书:极目远送 2.回顾《赠汪伦》 (1)自读《赠汪伦》,思考汪伦是怎样为李白送行的。 (2)讲典故,找问题:为什么在李白临走的时候汪伦才匆匆赶到呢? (3)板书:踏歌送别 四、第二板块,学思并重 (一)学习《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2.思考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一腔深情的。 3.交流分享 (1)理解“折柳赠别”的含义。 (2)分别时的这一杯杯酒,代表了什么? 4.明确送别方式:折柳饯别、饮酒泣别 (二)学习《劳劳亭歌》、《山中送别》 1.自读诗歌,尝试找到诗歌中的地点和时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