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用摄影基础之广告摄影中布光对主题表现

实用摄影基础之广告摄影中布光对主题表现

实用摄影基础之广告摄影中布光对主题表现
实用摄影基础之广告摄影中布光对主题表现

静物广告摄影如何布光

是用光的艺术,、尤其如此,本文从光线对物体质感的表现、主题的表现等几个方面分析布光技巧。

布光对产品的质地表现

由于物体结构质地和表面肌理各不相同,所以吸收光和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因此,根据不同质感对光线不同的反映,我们大致可以把物体分为:吸光体、反光体、透明体。

这只是比较概括地分门别类,有些产品的质地介于吸光体、反光体、透明体其中两者之间,或是兼有吸光体、反光体、透明体三者组合而成的复合型产品。

但是只有对简单而基本质地的物体的布光表现加以探究,才能塑造好复杂的物体。我们根据不同静物产品的的质感特点,探究出各类商品的典型布光和拍摄技法的共性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追求更加完美的视觉表现,当然这只是为了表现不同质地而采用的不同布光方法,如果是表现静物产品的其他方面,那么布光方法就应在这基础上再加创作。

1. 吸光体的拍摄

吸光体产品包括:毛皮、衣服、布料、食品、水果、粗陶、橡胶、亚光塑料等。它们的表面通常是不光滑的(相对反光体和透明体而言)。因此对光的反射比较稳定,即物体固有色比较稳定统一,而且这些产品通常本身的视觉层次比较丰富。为了再现吸光体表面的层次质感,布光的灯位要以侧光、顺光、侧顺光为主,而且光比较小,这样使其层次和色彩表现得都更加丰富。

食品是比较典型的吸光体。食品的质感表现总是和它的色、香、味等各种感觉联系起来,要让人们感受到食品的新鲜、口感、富于营养等,唤起人们的食欲。

图1就在被摄体的上方和右侧加了两盏柔光灯,所以画面中所有的食物的质感表现得都非常地细腻,而且表面的层次也非常丰富。图2则在橙子正前方打了一盏柔光灯,这种顺光的表现使表面颜色更加地鲜亮,对橘子表面细微的皱感的肌理表现得非常到位。

反光体表面非常光滑,对光的反射能力比较强,犹如一面镜子,所以塑造反光体一般都是让其出现“黑白分明”的反差视觉效果。

反光体是些表面光滑的金属或是没有花纹的瓷器。要表现它们表面的光滑,就不能使一个立体面中出现多个不统一的光斑或黑斑,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大面积照射的光或利用反光板照明,光源的面积越大越好。很多情况下,反射在反光物体上的白色线条可能是不均匀的,但必须是渐变保持统一性的,这样才显得真实,如果表面光亮的反光体上出现高光,则可通过很弱的直射光源获得。

图3中,为了使刀和叉的朝上方的一面受光均匀,保证刀叉上没有耀斑和黑斑,所以用两层硫酸纸制作了柔光箱罩在主体物上,并且用大面积柔光光源(八角灯罩的闪光)打在柔光箱的上方,使其色调更加丰富,从而表现出其质感。

如果直接裸露闪光灯光源,并且不用柔光箱,那么直射光就会显得硬,而硬光方向性非常强,所以光的形状、大小就会直接反射刀叉上,形成明显的光斑,那么也就失去物体的质感。硬光虽然也可以表现反光体本身的特性,但较难控制,常常使反光比较琐碎。如果不是为了特殊的反光效果,拍摄反光体时通常选择柔光,柔光可以更好地表现反光体的质感。

还要注意的是灯是有光源点的,所以必需尽量隐藏明显的光源点在反光体上的表现。一般通过加灯罩并在灯罩里加柔光布的方式来隐藏光源点。由于反光体反射特性,我们还要注意相机和拍摄师的倒影,否则就会出现黑斑。一般会选择一个没有反射到自己的角度取景;当然还有其他方法,比如可以在硫酸纸制作的柔光箱上挖出一个洞,将镜头伸进去拍摄,目的就是尽量将摄影师和相机隐藏起来。

反光体布光最关键的就是反光效果的处理,所以在实际拍摄中一般使用黑色或白色卡纸来反光,特别是对柱状体或球体等立体面不明显的反光体。

如图4中的黑线条就是用黑色长条的卡纸反射上去的,但是卡纸的运用要恰到好处,否则会在反光体上形成很多杂乱的斑点,破坏反光体的整体性,也就不能表现其质感了。许多商业摄影师为了表现画面视觉效果,不仅仅用黑色、白色卡纸,还会运用不同反光率的灰色卡纸来反射,这样既可以把握反光体的本质特性,又可以控制不同的反光层次,增强作品美感。

透明体,顾名思义给人的是一种通透的质感表现,而且表面非常光滑。由于光线能穿透透明体本身,所以一般选择逆光,侧逆光等。光质偏硬,使其产生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体现质感。透明体大多是酒、水等液体或者是玻璃制品。

拍摄透明体很重要的是体现主体的通透程度。在布光时一般采用透射光照明,常用逆光位,光源可以穿透透明体,在不同的质感上形成不同的亮度,有时为了加强透明体形体造型,并使其与高亮逆光的背景剥离,可以在透明体左侧、右侧和上方加黑色卡纸来勾勒造型线条。

图5就是用逆光形成明亮的背景,用黑卡纸加以修饰玻璃体的轮廓线,用不同明暗的线条和块面来增强表现玻璃体的造型和质感。当然在使用逆光的时候应该注意,不能使光源出现,一般用柔光纸来遮住光源。

表现黑背景下的透明体,要将被摄体与背景分离,可在两侧采用柔光灯,不但可以将主体与背景分离,也使其质感更加丰富(图6)。如在顶部加一灯箱,就能表现出物体上半部分轮廓,透明体在黑色背景里显得格外精致剔透。如果是盛有带色液体的透明体,为使色彩不失去原有的纯度,可在物体背面放上与物体外形相符的白纸,从而衬托其原有的色彩。

布光对主题表现

光在摄影中不仅用来客观地表现物体形态特征,还可以传递给人感受。再现静物产品形状、体积、色彩、质感、空间等视觉信息的同时,也展现了静物产品积极美好的诸多方面。摄影师不能单纯从表象来观察光,而应寻思“光”所包含的情感语言。

对被摄物来说,不同的采光角度、亮度,得出的效果是不同的。掌握光在摄影作品中的效应,并且对此感觉敏锐,是摄影师的本能,犹如画家熟练地运用颜料来描绘物体一样,摄影师是

运用布光来“描绘”。

1. 直接表现

直接表现是指布光对产品或其构成的情节直接渲染气氛。这种布光大部分直接作用在主体上。由于光有冷暖、强弱、明暗之分,所以表现出的主题和氛围也不尽相同。

图7中,在香水左右两边布置两盏没有加柔光布的闪光灯,光线比较硬朗、响亮,所以出现了低调的作品。作品传达出的是香水神秘而浓郁的气息。而图8中同样是这种香水,在静物台背后打上柔光闪光灯,表现了香水瓶子的丰富层次,显得高贵典雅。

2. 间接表现

间接表现是指对画面陪体、背景或是氛围加以渲染。这种布光只是为了增强主题氛围,而不是直接塑造主体,它必须和其他塑造主体的光进行互动。

①对画面装饰性的用光

这种光是用来对画面整体进行装饰或突出表现被摄体局部特点。冲光的画面效果、首饰品的耀斑、星光效果、多种光色点缀的效果等都是典型的装饰性光。在黑色背景上抠出一小洞,在背景后面打一盏闪光灯,射出一束光,形成星光效果,使主体更加绚烂耀目。

②对背景的用光

对背景的用光要么是用均匀统一的布光,要么是有对比的渐变布光。要能破坏整个画面的基调,否则不但起不到烘托主题的作用,还会改变作品主旨。背景用光,既要讲究对比,又要注意和谐统一。图12就是在黑色背景上打上了一盏偏蓝的聚光来与偏黄的主体进行色彩互补,从而突出主题。

③对陪衬物的用光

对陪衬物的用光大多数情况下直接就用对主体塑造的布光来附带表现,但有时也专为陪衬物

设一盏灯。对陪衬物的用光不能破坏主体的光影效果,光本身不能太突兀。图13就是在塑造香水主体布光完整的前提下,针对陪衬物——丝绸打了一盏蓝色灯片的闪光灯,使主体表现得更为妩媚动人。

再看图9和图10,都是两侧打光,只是图9在被摄体后加了盏柔光闪光灯。但最主要的区别还是光源所产生的色温不同。图9的色温在3200K左右,所以产生暖调的效果,产品显得高贵;而图10的色温大约是5400K,产生冷调的效果,给人一种素雅的感觉。

布光对造型和色彩表现

1. 光对静物产品造型的塑造

布光表现静物产品造型主要指的是对产品立体感和表面形态(轮廓)的塑造。当拍摄物体的特写或近景时,最好运用正面补光,表现物体正面质感,曝光则以正亮度为宜,使造型效果更好。影响这方面表现的主要因素是光源的强度(或者说光比)和光照射的位置。

图14、图15都采用了侧光光位,其中图14用的是柔光灯,光线较柔和,光比小,所以苹果的明暗对比较弱;图15用的是泛光灯,光线较强烈,光比大,明暗对比强烈,并且出现高光点。因此图15的苹果比图14更具立体感。

图16采用了顺光的光位,拍摄到的基本是苹果亮部,所以图16中的苹果立体感最弱,但顺光所产生中央亮四周暗的特殊效果,使得轮廓还是比较鲜明的。

和图16截然相反的布光是图17的逆光。图17所拍摄到的基本上是苹果暗部,所以图17的苹果立体感也很弱,但是逆光对苹果所在的空间透视的表现非常出色,使画面有纵深感。特别是处理成低调效果时,逆光更有利于勾画出轮廓线条(图18),所以轮廓光其实就是一种逆光。

2. 光对静物产品色彩的表现

“光是色彩之源”,光对静物产品的色彩还原起着直接作用。有光才会有色彩,光的变化影响着色彩的变化。人只有在光线下才感知到物体的颜色,如果是在黑暗中,再精美丰富的色彩也看不到。在静物广告摄影中,光对色彩作用有两点:一是光的方向;二是光的色性。

光的方向,在影室布光中指的是不同光位的光线照射,如顺光、侧光、逆光等,这些不同的光位,使静物产生明暗不同的变化,使得色彩也各不相同。顺光指拍摄主体的受光面,基本上没有暗部,影调层次较平淡单调,反差小,但色彩细腻平和,色调明亮。图16用的就是顺光,画面中苹果的颜色非常鲜亮。

侧光使产品色彩在明暗度上产生明显的对比,而且过渡自然丰富,图15中的苹果从明到暗色彩变化自然而丰富。

逆光对静物产品的亮部色彩表现比较差,而且色调较深沉。常运用逆光表现色彩的整体空

间效果。图17这张逆光作品中苹果固有的色彩基本丢失了,但暗部的层次还是有的,苹果的色彩反差很大。

光的色性主要指的是光本身的色彩偏向和色温,对拍摄主题的色彩还原以及画面色彩表现有着巨大的影响。众所周知,在日光灯与白炽灯下,同一静物会呈现不同的色彩,这就是受到了不同色温影响的缘故。例如红色在白炽灯下呈橘红色,但在日光灯下却呈现出品红色或紫色。

图19就是在偏低的色温中拍摄的苹果,苹果的颜色就偏红、偏暖,而图20是在偏高的色温中拍摄的苹果,颜色就偏蓝、偏冷。图21是乳白色的电话在不同光色的纤维灯下所产生的紫红和蓝的色彩效果。

综上布光对静物产品表现的三个方面分析,强调了布光是静物广告摄影的重要造型手段,选择光就是选择画面的形和色。布光能使作品的影调层次和色调层次更加丰富、主体形象更具变化,从而使静物产品更加生动,富有表现力。

作为一个视觉传达者的商业摄影师,需要充分利用光影这一元素对静物产品进行视觉再创造,光影不仅可以对静物产品形象做客观记录,而且能使静物产品的视觉形象更加优美,让人印象深刻。静物产品布光的每一细小变化都会给作品带来不同的感受,因此,摄影者在构思和创作时,用画草图的方法来对产品的布光加以分析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预知作品的视觉效果,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创作出经典的商业摄影作品。

静物广告摄影艺术,是“光”与“影”的造型艺术。合理利用和发挥光在造型中一切不容替代的作用,通过作品进行视觉传递静物产品信息,表达摄影师的思想情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分析布光所表现出的不同视觉形象的艺术效果,能使静物广告摄影中艺术形象更加鲜活,使消费者对作品以及作品的主题印象更加深刻。

专业静物摄影

静物摄影是整个摄影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你在一些时尚杂志的封面上看到那些精美的饰品、还有各种各样香水瓶的时候,是不是会莫名产生一种惊讶:为什么同样的东西,在摄影师的手中就可以拍得惟妙惟肖,而在自己的手里拍出来就那样平凡呢?除了摄影技巧之外,静物拍摄对于器材也是有特别要求的,拥有一个好的平台,往往在拍摄中事半功倍。

静物拍摄的前期准备

通常静物拍摄,黑色和白色的背景占多数。如果将黑色作为背景,至少需要2块黑色的布料,然后将它们叠成一个立方体,边角可以用铁丝支撑,这样比较稳定。顶部和正前方要求空着,然后在立方体的上方大约50cm的地方拉一根细铁丝或者钓鱼线(建议使用钓鱼线,因为在光的照射下,不容易穿帮),用夹子将其固定好。在拍摄的时候,小首饰就可以用钓鱼线吊起来,而香水瓶之类比较重的物体直接放在底下。白色布景也是同理。

布料的选择

图1

不过上面这种DIY的方法效果其实并不好,首先在布料的选择上,没有柔光布的表面那么光滑,其次光的折射也不规律,而且光源的位置死板,不宜调整,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购买一个折叠静物箱,目前国内各个城市的摄影器材市场都可以买到,价格很便宜,从70-300元不等。

有了这种静物箱,我们可以轻松地将室外过于直射且繁杂的阳光变为柔和统一的光线,对于我们拍摄一些小饰品和静物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当然在室内有稳定光源的情况下,效果更好(如图1)。

灯光的选择

图2

至于灯光,由于大家都是摄影爱好者,不可能投资去买那么贵的专业摄影灯,所以我们就要就地取材。例如台灯,需要两个(最好三个),一个作为主光源,另外一个作为副光源。灯泡最好是白炽灯泡,亮度均匀,主光源灯泡功率80W就可以,副光源在30~40W之间,如果实在找不到白炽灯泡,节能灯也可以,但一定要预热10分钟左右,等光亮度稳定之后,才可继续下一步(如图2)。

光源位置的选择

光源的位置的选择很有学问,像什么侧光、侧逆光等等,而我们在实际拍摄中,光可以分为主光、辅助光、轮廓光、背景光等几种。在很多爱好者的印象中,光线越复杂越好,喜欢把所有光都照射到被摄体上,这其实是错误的,因为这样不但不能体现出光的层次感,相反会给人留下乱糟糟的感觉。

正确的布光方法,应该注重使用光线的先后顺序。首先要重点把握的是主光的位置,然后再利用辅助光,来调整画面上由于主光的作用而形成的反差,突出层次,控制投影。主光的位置可以在最前方,也可以在顶部,辅助光则可以在四周,甚至在底部,这是根据相机的位置再进行调整的。

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要进入到拍摄阶段。先谈谈器材的选择,如果有数码单反相机的话,那当然是最好了,配上一个100mm的微距镜头,出片的效果非常棒。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由于微距镜头景深非常难控制,焦点只要稍微一移动,很可能就会出现画面模糊或者跑焦的情况,所以最好配合曝光锁来使用。

如果是普通消费级的数码相机,焦端最好在80mm左右,也就是在2倍光学变焦那个区域,因为这个镜头的焦段畸变比较小,镜头色散控制得很好。需要对细节进行捕捉的话,可以打开微距挡,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影响光源。

在构图方面,与普通室外拍摄静物没有太大的区别,构图讲求的是简单,可以适当找一些小的装饰品来和主题遥相呼应,打破画面的单调,当然,这还是需要光源的配合。

在曝光方面,由于使用了辅助灯,可以采用中心重点测光和点测光,这样曝光准确,光影的效果比较容易出现。特别拍摄玻璃制品的时候,不容易过曝。但有一点需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就是,由于辅助光的存在,玻璃制品容易反光,这时候就需要在镜头前面加一块CPL镜片。

小型商品广告拍摄实例

静物类商业广告摄影往往需要用大型技术相机和专业的灯光来拍摄,要求所拍的画面有很好的成像素质,业余摄影爱好者当然很难配备这样的器材,但这并不是说就不能够拍摄此类题材了,手头常用的小型数码相机也能够拍出像模像样的“广告作品”,虽然不能达到大画幅相机的画质,也不能像技术相机那样灵活地控制景深,但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学习手段。

在你的身边有无数的拍摄对象,大大小小的各种日用品都可以是很好的模特,一只戒指、一瓶洗发水、一听饮料……真是太多了,留意一些可能用得上的材料,它们可以做背景,做道具。比如说一块布料、一只贝壳等等都可以用得上,没有专业的灯光可以用自然光,手头的闪光灯也能用得上,一张白纸就可以当一块反光板,一张餐桌就是一个工作。嗯,怎么样?快来享受按动快门的乐趣吧。

道具:贝壳、戒指、银色反光板、蓝色反光板。

用光:自然光。

胶片:富士ASTIA彩色反转片。

器材:尼康F80相机、腾龙90mm微距镜头。

拍摄方法:F16光圈优先自动+1EV补偿,侧逆光表现贝壳的质感,银色反光板补光,蓝色反光板给戒指上面的钻石营造一点蓝色,使之具有清澈透亮的效果。

道具:贝壳、饮料、假冰块、蓝色茶盘、黑布、银色反光板。

用光:自然光。

胶片:富士100F彩色反转片。

器材:尼康F80相机、腾龙90mm微距镜头。

拍摄方法:F11光圈优先自动+0.5EV补偿,把饮料放置到贝壳内,放入假冰,然后把贝壳放到蓝色茶盘内,让茶盘充当背景,再取一些假冰撒到盘子内,让背景产生一些虚化的亮点来活跃画面。用黑布把相机脚架遮起来,防止在饮料上产生光影(编注:这些都是经验之谈,非常实用的小技巧),侧逆光有利于表现水珠的质感,用银色反光板补光。

道具:灯泡、支架、暗房曝光定时器、绿色反光板、红色反光板。

用光:紫外线灯。

胶片:富士ASTIA彩色反转片。

器材:尼康F80相机、腾龙90mm微距镜头。

拍摄方法:先给灯泡焊接电线,然后在电线上接入调光开关、暗房曝光定时器,在灯头的下方布置一小块绿色反光板、

一小块红色反光板,用来给灯光增加一些色彩。拍摄时用紫外线灯照明,调节灯泡到适当亮度,曝光定时器定时3秒,光圈F11、总曝光时间15秒,曝光其间启动定时器给灯丝曝光3秒。

道具:洗发水、护发摩丝、银色反光板。

用光:自然光。

胶片:柯达EB-2彩色反转片。

器材:尼康F80相机、腾龙90mm微距镜头。

拍摄方法:F16光圈优先自动曝光+1EV补偿,用摩丝模拟洗发水的泡沫,要留意泡沫的形状,保持一定的起伏和自然美,拍摄的结果要洁白但仍然有一定层次,洗发水的表面也要先涂油,这样才能做出较好的水珠,自然光,银色反光板补光。

作坊式DIY玩转玩商业摄影

在这里,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我们在家中就能拿到的器材,并且利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的商业拍摄。例如机顶闪灯等单灯拍摄简单的金属器具。当然,我所介绍的方法也适合拍摄一些较小物品﹝情境﹞的作品,大家不妨一起来看看!先来一张PP:

商业摄影样张

看过上面这张照片之后,有很多朋友可能会问:那是怎么拍的?用什么器材?怎么打光?光线是从何进来的?别着急,下面我就来给大家一一解释。

1.首先我们得准备一些用品:相机和闪光灯是一定要的啦!还有描图纸(在美术用品店或较大型的文具专卖店都能买到这种一卷的描图纸)、胶台、压克力板(可以找压克力店购买)、珍珠板(反光用)、自制黑卡(消光用,最好购买黑色绒布材质的纸,美术用品店都有卖)、去渍油、还有活动晾衣架。对了,更重要的是拍照商品喔!这次我选用家里都有的餐具来示范。

2.把闪灯固定在脚架上,SB800等闪灯应该有脚架固定。

3.将描纸用夹子固定在活动晾衣架上,再找个小桌子或箱子来当摄影台。相机最好也固定在脚架上,这样能拍出较为清晰的作品。

4.切割两片适当大小的珍珠板当反光板,必要时使用胶带固定。而商品则用去渍油擦拭,尽量不要留下指纹与脏痕。

5.从下图,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整个摄影台的架构。

6.闪灯在描纸后方,至于高度,大家可以尝试不一样的闪灯高度产生的不同效果,这也是非常有趣的实验喔!而快门我通常设定在1/60秒至1/125秒间,光圈看需求。为了得到较大的景深,小光圈是一定要的,但大光圈能拍出立体感与层次。怎么选择也是大家可以实验看看的。

产品拍摄方案

1产品摄影师拍摄标准 2 静物广告摄影如何布光 前言:公司需要产品拍摄,需要出一套方案标准参考。 目的:品牌宣传可以用来制作海报,Pop,以及其他设计物料 产品线:台式炉具20件,嵌入式10件,锅具30件,配件30件,烤箱5件, 角度:左侧、右侧、正视图 场景:产品静物拍摄;加人物模特拍摄,体现欢乐, 光线:还原真实色彩,曝光准确,体现微距细节。 关键词:Family家庭、Environment环保、Technology科技、Vegetables蔬菜 预算:参考市场行情。 1产品摄影师拍摄标准 1.主体构图必须完整不得裁边角,拍摄产品占画面中心,并保证产品居中(见图) 2.保证商品正面曝光,无过曝,尽量还原真实色彩。 3.局部构图要体现产品细节、做工、卖点。(微距应选择85mm-135mm之间进行拍摄,突 出消费者最想了解的一面,如:特色功能、型号铭牌等) 4.双灯布光,一只在主体前45度角,另一只在主体90度角,光比在三分之一档内。拍摄主体 位置应控制在两灯交叉点,影棚内拍摄感光度应在200以内。 5.拍摄产品的正常角度,机位要与拍摄产品平行,横平竖直(见图片) 6.45度俯式拍摄,产品摆向左方,分别拍摄正面与侧面。(见图片) 7.细节拍摄(见图以笔记本为例:合盖外观,左右接口侧视图,机身后侧,电池) 8.微距拍摄(见图以笔记本为例:光驱、触摸板、转轴特写、快捷键、指示灯) 2 静物广告摄影如何布光 摄影是用光的艺术,静物、广告摄影尤其如此,本文从光线对物体质感的表现、主题的表现等几个方面分析布光技巧。 布光对产品的质地表现 由于物体结构质地和表面肌理各不相同,所以吸收光和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因此,根据不同质感对光线不同的反映,我们大致可以把物体分为:吸光体、 反光体、透明体。 这只是比较概括地分门别类,有些产品的质地介于吸光体、反光体、透

人像摄影的基本布光方法解读

人像摄影的基本布光方法 派拉蒙式布光:蝴蝶光 一、柔光 又称“妖艳光”,主光光源在人物的前上方,以45度角照明被摄对象,使其鼻子下方出现一个垂直的阴影(基本位于鼻子与上唇的中间位置),样子有点象展翅停息的蝴蝶。蝴蝶光的应用: (1)鹅蛋脸型的年轻女子头像 (2)可以表现眼睛 (3)可以弥补皮肤上的毛孔瑕疵,皱纹 (4)可以正面拍摄或拍摄3/4面 (5)不太适合男性 我们在布蝴蝶光时,主光光质可以是柔光的。柔光照射面积大、光质柔和、反差小。 蝴蝶光的通常的布光方式是主光源在镜头光轴上方,也就是在被摄者脸部的正前方,由上向下45°方向投射到人物的面部,在鼻子下方形成的阴影似蝴蝶的形状,使人物脸部有一定的层次感。由于光在人物的前上方,往往会导致人物没有眼神光,所以,我们要在人物的下方放置一块反光板,这样既可以给人物补光减少反差增加层次,又可以形成人物的眼神光。

蝴蝶光:主灯前上方向下打,鼻子正下方留下蝴蝶似的阴影蝴蝶光的重点在于灯位的高度与距人物的远近,高低与远近的不同变化会影响鼻子下面的投影的长短和浓淡。 如光位过高并且距人物过近,会导致人物的鼻影过大、过重,容易破坏人物的面部结构并且使人物的脸型过于消瘦。 如光位过低并且距人物过远,导致人物的鼻影基本消失,基本是平光的效果,没有了蝴蝶光的特征,这样就不是影视光的特点了。

注意事项 1、蝴蝶光的运用要注意配合反光板的使用,这样才能保证唯美的效果。 2、主光光质是柔光时,人物的立体感偏强。 3、主光光质是柔光时,因照射面积大,适合拍摄五官、脸型较标准的人像。 4、由于蝴蝶光的主要特点是在鼻子下方形成阴影,所以对所拍摄人物的鼻型要求较高。 二、硬光 我们在布蝴蝶光时,主光光质上还可以考虑使用硬光的。硬光照射方向性强、光质硬、反差大。 主光在被摄者脸部的正前方由上向下45°方向照射人物的面部 ,在鼻子下方形成的蝴蝶状的阴影浓重、界限明显。人物脸部反差较大、立体感强。由于主光光质是硬光的,所以一定要注意使用多块反光板进行补光来平衡反差,丰富层次。

室内人像摄影布光技巧

室内人像摄影布光技巧 2010-6-14 07:31|发布者: 摄摄生|查看数: 531|评论数: 0 摘要: 室内人像拍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布光;要学会控制光线,首先要了解如何控制光线的特性,如软硬、光比、色温等。相信你一定听说过这种说法:“对于室内人像的拍摄而言,如何布光,就决定了得到怎样的人像”,毋庸 ... 室内人像拍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布光;要学会控制光线,首先要了解如何控制光线的特性,如软硬、光比、色温等。 相信你一定听说过这种说法:“对于室内人像的拍摄而言,如何布光,就决定了得到怎样的人像”,毋庸置疑,掌握好布光技巧,是拍好室内人像最重要的一环。了解灯光如何变化,将产生怎样的效果,则是学习布光的基础。 对于人像摄影而言,柔和的灯光总是那么讨人喜爱,尤其是在拍摄女性模特时。最常见的柔光手段是使用柔光箱,但要控制柔光效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除非你真正掌握了光线变化的规律。 本篇,我们着重讲述如何利用栅格来控制光线,获得漂亮的人像布光效果。为方便讲述,我们以单灯半身人像为例,背景使用一块蓝色仿大理石纹理的布景。 起点:单灯直射布光 我们展开背景后,放一张椅子,请模特坐在背景前,用一盏带有柔光箱的影室灯作为唯一的光源,直射模特的面部。

布置好灯光之后,我们用相机试拍了几张,根据曝光效果,调整曝光量,以获得准确的曝光数据。 很快,我们得到了这样一幅专业级的精彩人像,请注意模特面部的光影,单灯的效果竟然也如此漂亮,非常像利用窗口自然光拍摄的室内人像。 当然,这只是一个起点,下面我们将演示如何通过调整灯光布置,获得更加漂亮的人像照片。 让灯光稍微偏斜 尽管刚才试拍的照片已经相当漂亮,但我们注意到,模特的鼻影显得过于浓重,背景也太亮了点。

静物摄影——不同材质布光技巧

静物广告摄影——不同材质布光技巧 一)吸光体 吸光体产品包括:毛皮、衣服、布料、食品、水果、粗陶、橡胶、亚光塑料等。它们对光的反射比较稳定,即物体固有色比较稳定统一,而且这些产品通常是本身的视觉层次比较丰富。 技巧: 1.布光的灯位要以侧光、顺光、侧顺光为主,而且光比较小,这样使 其层次和色彩表现得都更加丰富。 2.要唤起人们对食物的食欲,可在被摄体的上方和右侧加了两盏柔光灯,能使质感表现得非常的细腻,而且表面的层次也非常丰富。 3. 拍垂涎欲滴的水果可在正前方打了一盏柔光灯,这种顺光的表现使表面颜色更加的鲜亮,对水果表面细微的皱感的肌理表现得非常到 位 二)反光体 反光体产品不用说也知道是不锈钢,镜子了,如果直接拿着相机对着物体拍摄,会好像在玩自拍一样哦,哈哈,因为物体把自己也反射进去了!还会出现很多为界造成的光斑!

技巧: 1.为了使反光体没有耀斑和黑斑,可用两层硫酸纸制作了柔光箱罩在主体物上,并且用大面积柔光光源(八角灯罩的闪光)打在柔光箱的上方,使其色调更加丰富,从而表现出其质感 2.要注意相机和拍摄师的倒影,否则就会出现黑斑。一般会选择一个没有反射到自己的角度取景;当然还有其他方法,比如可以在硫酸纸制作的柔光箱上挖出一个洞,将镜头伸进去拍摄,目的就是尽量将摄 影师和相机隐藏起来 3.反光体布光最关键的就是反光效果的处理,所以在实际拍摄中一般使用黑色或白色卡纸来反光,特别是对柱状体或球体等立体面不明显的反光体,可以用其来人造出不锈钢的丰富层次感 三)透明体 透明体表面非常光滑,由于光线能穿透透明体体本身,所以一般选择逆光,侧逆光等。光质偏硬,使其产生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体现质感。透明体大多是酒、水等液体或者是玻璃制品。 技巧:

实景访谈节目的布光方法和技巧

实景访谈节目的布光方法和技巧 (河北电视台灯光科刘伟) 从事电视灯光工作多年来,参加了很多实景的访谈节目和主持人出像的拍摄,经历了拍出漂亮画面的快乐,也体会了不能解决问题的苦闷,在此总结经验和教训,与诸位同仁商榷。下面我就通过经验总结和案例分析两个方面来讨论实景访谈节目的布光方法和技巧。 首先介绍我对拍摄实景时要做的工作的一些经验总结: 一、实景场地的选择,包括四个方面:()与节目部门沟通,要了解编导的创作意图、节目形式和后期制作方案,尤其要与摄像师沟通,尽量提前确定机位和人物位置。往深一层说,就是要了解合作对象的审美和艺术要求,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场地的选择,按说是摄像师的工作,可是拍摄场地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我们灯光工作的开展,因此务必要自己经心,首先看空间,电视是通过二维画面表现三维空间,如果本身的三维空间就很狭小要表现很好的空间感,无异于痴人说梦,开阔的空间才好设置人物站位、摄像机位和灯位。人物和背景要尽量离的远一些,这样既便于逆光的设置也便于体现人物和背景的距离。高度方面要尽量高一些,如果灯位没有足够的高度,人物和背景没有足够的距离,人物光会把背景照得太亮,人的影子也会落到背景上面,会给自己造成棘手的局面。其次看背景,最好的背景是有纵深感,有透视感,比如窗户、走廊、甚至比较大一些的墙角都行,最好不是一面堵得严严实实的墙面,就算是墙面的话,也尽量不要让人物、机位和墙面成o角,看一看能否成一个锐角的夹角,这样利用斜面和斜线打破横平竖直的呆板感觉,也许会好一些。其次,背景色调的选择,最主要的一点是尽量避免反光强度大的材质,否则光斑是个很令人头痛的问题,然后是色调不要太深,因为我们带的灯具有限,用来做景光的灯具比较少。再次,如果镜头中通过门窗带到了室外的

静物摄影5种实用布光技巧

静物摄影5种实用布光技巧 以下是整理的静物摄影5种实用布光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静物摄影5种实用布光技巧一、静物之美在起居室的硬纸盒里享受专业影棚才有的灯光效果。 使用窗口射进来的光线在家中进行摄影创作是一个很完美的解决方案,但只能在白天进行。 可冬日的白天实在短暂,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创作热情不会因阳光的慷慨或吝啬至极而受到影响,那么就需要一个更加稳定、更加可靠的光源。 影棚灯组也许是最好的一种解决方案,但更简单、更廉价的解决方案也并非不存在。 台灯简单而廉价,但由于它们并非为满足摄影需要而设计,光线不够柔和,直接使用只能得到反差强烈的结果,乍看并非我们的理想选择。 但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以台灯作为基础,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迷你静物影棚。 ·开始搭建选择一个足够放下拍摄对象的硬纸盒,切掉硬纸盒的底部,只留下足够帮助纸盒位置站立的边缘。 接下来使用黑纸贴满纸盒的内部,减少反射光线、避免干扰。 保留纸盒的顶盖,在两侧向外粘贴更多的黑纸,它们能起到额外的挡光作用。

最后,在原本的纸盒底部粘上一张描图纸或其他白色半透明材料。 ·影棚布光在家中获得专业拍摄结果的最佳方法。 ·背景布光为了模拟我们所追求的窗口光线的感觉,我们将一盏台灯对准“小影棚背后的墙壁,试图用反射光线模拟窗口光线匀称而柔和的质感。 ·前景布光我们将第二盏台灯放在硬纸盒的右后方,然后使用一块自制的银色反光板将其光线反射到位于“影棚内的拍摄对象上面。 ·相机设置为了模拟窗口光线的逆光效果,我们提高了一挡曝光补偿,并使用f/4的光圈设置模糊背景。 拍摄时焦点设置在酒瓶上。 布列松在谈到他著名的“决定性瞬间理论时一定没有想过水滴摄影这件事,但是这个理论用在水滴摄影领域却再合适不过。 水滴四溅的美,确实只属于短暂的瞬间。 为了拍摄出优美的水滴摄影作品,有人用上了花费不菲的高科技设备。 例如说使用电子阀门产生时间固定的水滴,然后结合动态捕捉装置触发闪光灯闪光。 事实上我们使用最简单的设备与手段也能得到令人惊叹的拍摄结果。 首先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自动生成不断滴落的水滴。 其实方法有很多,例如说在塑料袋上钻一个小孔,把水龙头拧开

摄影新人必知的----摄影布光的步骤与规律

摄影新人必知的----摄影布光的步骤与规律 影室灯光不像自然光,摄影师完全可以根据主观构思和表现需要,运用娴熟的布光技巧,去营造出奇妙的光影效果。但由于影室布光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它从一方面来说,可使摄影师将布光的效果发挥到极至,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却增加了布光的难度。为了提高布光的效果和速度,布光时一般要遵循以下步骤与规律。摄影布光的一般步骤和规律 1.确定主光 主光是主导光源,它决定着画面的主调。在布光中,只有确定了主光,才有意义去添加辅助光、背景光和轮廓光等。在确定主光的过程中,要根据被摄体的造型特征、质感表现、明暗分配和主体与背景的分离等情况来系统考虑主光光源的光性、强度、涵盖面以及到被摄体的距离。 对于大多数的拍摄题材,一般都选择光性较柔的灯,像反光伞、柔光灯和雾灯等作为主光。直射的泛光灯和聚光灯较少作为主光,除非画面需要由它们带来强烈反差的效果。 主光通常要高于被摄体,因为,使人感到最舒适自然的照明通常是模拟自然光的光效。主光过低,会使被摄体形成反常态的底光照明,而主光过高又会形成顶光,使被摄体的侧面与顶面反差偏大。 2.加置辅助光 主光的照射会使被摄体产生阴影,除非摄影画面需要强烈的反差,一般地,为了改善阴影面的层次与影调,在布光时均要加置辅光。 辅光一般多用柔光,它的光位通常在主光的相反一侧。加置辅光时要注意控制好光比,恰当的光比通常在1:3—1:6之间,对浅淡的被摄体光比应小些,而对深重的物体光比则要大些。在加置辅光时还应注意避免辅光过于强烈,辅光过强容易造成夹光,并产生多余而别扭的阴影。为了控制多余的阴影,布光时除了使辅助光强度弱于主光外,有时还经常采取适当降低光位或将辅助光尽量靠近机位的方法使投影投向被摄体后方。 根据画面效果的需要,辅助光可以一个,也可以多个。在使用各种灯具作辅助光的同时,别忘了尽量多使用反光板,它往往能产生出乎意料的好效果。 3.设置背景光 背景的主要作用是烘托主体或渲染气氛,因此,在对背景光的处理时,既要讲究对比,又要注意和谐。 拍摄细小物体时,往往因主体与背景距离很近,一般难以对背景单独布光,此时主光兼作背景光。在主体与背景光比的具体控制中,可通过选择合适的灯距、方位和照明范围来控制,或用各种半透明的漫射体或不透明的遮光物在主光与背景轴线上适当部位进行遮挡,以得到适当的亮度。 当被摄体较大,且被摄体与背景有足够的距离时,可对背景单独布光。背景光一般不会干扰主体的布光,并且容易控制背景光的覆盖面、亮度和匀度。在具体的布光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主体与背景明度相近的局部是否会出现“并”的现象,或者要求亮度均匀的大面积背景是否其中央与四周的照度确实均匀一致,对这两种情况,千万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目测,最好能用测光表作认真的检测,因为人眼对亮度的微小变化往往不敏感,而胶片却会忠实地给予记录。另外,对经常拍摄的高调或低调照片的背景光布光时应明白,它们的背景光并不像我们想象的越亮越好或越暗越好。背景亮度过强,所产生的漫射光不仅很容易使镜头产生眩光,而且会影响被摄体的光效。拍摄低调照片时将背景控制得过黑也没有必要。一般地,拍摄高调照片时将背景亮度控制在比被摄体最亮处高一个EV值较适宜,而拍摄低调照片时将背景亮度控制在比被摄体最暗处低一个EV值即可。 4.加置轮廓光 轮廓光的主要作用是给被摄体产生鲜明光亮的轮廓,从而使被摄体从背景分离出来。轮廓光

【静物摄影的十个技巧】白底静物摄影布光技巧

【静物摄影的十个技巧】白底静物摄影布光技巧 追溯照相技术的种类,静物摄影应该是发展时间最长的。照相技术发展初期,由于技术限制,曝光时间会持续比较长时间,所以拍摄静物是最佳的选择。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静物摄影的魅力依旧,仍然是最重要的摄影技术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静物摄影的十个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静物摄影的十个技巧 从更高的角度来看,静物摄影是非常有商业价值的,例如杂志、产品目录和网站都需要产品展示。有些静物经常被人忽略,但是给他们拍照还是蛮有好处的,接下来你可以学习到如何有创造性的进行拍摄,并且自己也可以动手拍摄你自己的照片。 入门 和常规不同,你不需要为静物摄影专门找一间工作室或者专门为此找一处非常理想的地方。你可以在家里找一个简便的空间开始你的摄影工作,例如床边的一张桌子,旁边有一个简单的背景,还要利用到一些灯具。 静物摄影与风景摄影和人物摄影有很大程度上不同,风景和人物一般都会设定一个主题,或者是一座高山,或者是一个模特,它们自身可以有很大的变化,创作的空间是现成在你面前的。然而,静物摄影不同,它们变化极少,所有的情况都有摄影师控制,包括主题,你需要绞尽脑汁的去想有趣而且新奇的方法去创造性的捕捉它们的特点。 选择主题 拍摄什么样的照片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在屋子里好好找找,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但是简单的东西作为起步对象。千万不要以为自己一定要像其他人一样拍摄水果或者鲜花,可以开放性的选择拍摄对象,但是也不要选择过难的。 当你出门四处逛的时候,如果有东西吸引了你的眼球,把它带回家(但是不能是去偷),或者做个标记以后有时间再去拍。尽量避免选择草和金属这类带有反射性表面的对象,因为

《商品摄影》课程规范标准

《商品摄影》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1.1.1 课程的性质 《商品摄影》是电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网店商品拍摄的基本知识和拍摄本技巧,并应用所学知识拍摄出风格鲜明、效果精美、符合网店特色的高品质图片,为后期的网上开店实务等课程奠定基础。 1.1.2课程的作用 摄影技术是电商类专业收集资料素材、创作网店原形图片的重要手段,是艺术创作核心课程的基础,也是审美修养的延伸。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网店照片的基本特征和要求、网店摄影的基本知识、摄影的基本技巧和网拍实战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网店商品拍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拍摄出符合网店需要的商品照片,有效提升网店访问量、浏览量和销售量。 对于电商类专业而言,信息搜集、图像创作是必备的基础能力,摄影课程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摄影的基础知识,常用技巧,并通过实践掌握资料拍摄技术和商业及艺术图片的拍摄方法,布光方法,构图原理,数码照片的处理等。使学生能按照创意的要求独立创作出具有一定美感的视觉图片,为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摄影艺术能力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也为具备摄影岗位职业技术能力的学生就业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1.1.3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后续课程) 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有《图形图像处理》,后续课程有《动画设计与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等课程。同学们在前导课程里学习了形态与构图、色彩、抽象视觉原理和图片处理的基本方法,这为摄影课的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而《商品摄影》课程的开设又为后续的艺术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1.2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遵循着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该课程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工作项目为载体,用任务进行驱动,建立以工作过程为框架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排序依照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构建,在项目任务设计方面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统筹安排,以学生为主体,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课程设计遵循: 建构主义学习观: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自己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知识构建来完成的。

5个专业摄影布光技巧 (实例配布光示意图)

本文选取了5名职业摄影师亲身解读作品在拍摄中的用光技巧。拍摄类型涉及肖像、外景、静物和广告等。用光方法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依次展开。既有传统的用光技巧,也有创意的用光手段。内容丰富,而且配有布光示意图,非常直观。 1.入门照明工具:自然光 自然光是摄影师最基本也是最常用到的光源。它时而明亮强烈,时而黯淡柔和;色调有时温暖,有时冷峻;有时笔直照射,能制造出长长的影子,也有时被云层遮挡发生漫射,不会留下任何阴影。随着太阳东升西落,自然光能够做主光、侧光、背光和轮廓光。自然光看起来非常自然,而且永远免费。 Cheyenne Ellis是一位来自洛杉矶,专门拍摄名人肖像和广告作品的职业摄影师。上面那张照片是她为著名演员哈莉·贝瑞拍摄的系列作品中的一张。在拍摄这张肖像时,他只使用了自然光和反光板。该系列作品曾被《US Weekly》、《Harper's Bazaar》和《Shape》等杂志刊登。你可能会觉得在这样一个高调的拍摄项目中,摄影师Ellis一定不会只拿着一部相机和一个价值47美元的反光板去拍摄。 摄影:Cheyenne Ellis 模特:Halle Berry 夏威夷瓦胡岛海滩 但是,自然光和反光板却是摄影师Ellis最喜欢的组合。她个人网站上展示的作品中洋溢着自然的光线。“我喜欢反光板的简单和灵活,以及它带来的风格”,她说。“我很少把反光板直接对着被摄人,因为这样光线太强烈。相反,我会将光线‘羽化’,确保被摄人的眼眸中有漂亮的反光。这张照片中的沙滩就像一个巨大的补光板,帮了很大的忙。”

Cheyenne Ellis设计了一个巧妙的方法,能够在不需要助手的情况下使用20英寸银/白色反光板:她坐下,将反光板放在腿上,在拍摄的同时用小臂调整反光板的方向。 2.日光和闪光灯的融合 “Dyad摄影”是位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的一家摄影工作室,由摄影师Justin和Colleen Picciotti组建,主要拍摄商业和艺术作品。两人曾拍摄过一个以食物为主题的私人项目,他们从拍摄符号性的图像开始将这个项目引向了令人惊讶的方向。这些作品乍一看是采用定格技术拍摄的“动态食物”,不像是传统的展示图片。但如果你仔细观看,就会恍然大悟。你看到的作品有些令人震惊,有些令人捧腹。但这些关于食物的作品都不强调物体的三维性,而这正是其它摄影师试图在自己作品中突出的。

拍摄布光-摄影棚的灯光器材使用技巧

(一)摄影棚的灯光器材 人像摄影棚的灯光器材,一般可以分为瞬间光式的闪光灯类和连续光式的石英灯类两种。闪光灯类的闪灯是摄影棚最基本、最常用的设备,属于常态性的拍摄时使用。其光源一闪即逝,底片可在瞬间便感光完成,故又称为“瞬间光”。主题打光时的明暗情形,可借闪灯部设置的模拟灯来直接观看。拍照操控颇为便捷,色温为5400K左右正常色调,是摄影棚最基本的设备。 连续光式的石英灯类光源,用于希望能有暖调色彩,或是喜欢慢速细致感光的拍摄。其光源属于连续性发光体,所以与闪光灯类的光源相反,可以以慢速感光的方式来得到较为细致的色彩。只是此类型灯光的电量消耗较大、容易发热,色温亦呈3200K的暖黄色调。由于是连续性发光,所以是电影等动态影片拍摄时的最主要光源。若想得到5400K的正常色温,可以用C12蓝色滤镜来矫正。 摄影棚的灯光器材,无论是闪光灯,或是石英灯,其打光方式皆非单灯打光法。一般摄影为了使照片画面的明暗光比能完美起见,摄影棚皆采用复灯打光,所以需规划多盏以上的灯光来组合,效果较为完美。各灯所负责的功能及所打出的效果,可参见下列简明一览表。 摄影棚复灯打光组合时,其各灯之名称与功能简明一览表 名称打光功能 1.主灯主光将主题最亮的部位打亮,是摄影时最主要的光源。2.辅灯补光主题暗部补光之用,在控制光比时调节光比强弱的辅助光源。

3. 地灯补光照人与背景间主灯照不到的位置,可使整个照片光亮度匀称。 4.背景灯背景光属效果光之一,打亮背景区域,否则主题与背景缺少光域与层次感,而且会产生背景阴影。 5.顶灯发光属效果光之一,使头发与深色背景分离,唯背景是浅色系时不适用。灯功率越大成像效果越好,能打透整个被照人物,使照片色彩更逼真。 6.聚光效果灯背景光主题光制造强光特效,如果插上特制形状的插片,可得到不同形状的光影效果,经常用在制造背景光影时。 7.其他效果灯效果光其他亦有使主题轮廓凸显的“背面光”等效果灯,使用技巧与功能视摄影师的需求而定。 主灯配置:主灯架+八角/长方形柔光箱。 副灯配置:主灯架+长方形柔光箱。 地灯配置:地灯架+方型柔光箱。 背景灯配置:背景灯架+A型附件/斜口灯罩/聚光筒。 顶灯配置:顶灯架+束光筒/雷达罩+蜂巢网/八角柔光箱。 (二)不同数量灯的配置 2盏:主灯+副灯

静物拍摄的十大诀窍

静物摄影包括很多东西,例如我们最常拍摄的食物与商品,又或是家居摆设、装修设计,在杂志上、在网页上都会用到。理论上这是一个相对容易的摄影项目,因为至少我们可以不断反覆尝试,直至得到满意效果。 1. 新手初试 静物摄影与风景、人像其中最大的分别,就是场景几乎没有任何变量,所有背景、光线全都是由你控制,所以你必须仔细调节,并且要想出最有创意的拍摄方式,以展现出拍摄主体的趣味。 2.选择对象 首先,不要别人拍摄甚么,你就拍摄什么,要找出自己觉得容易而且有趣的主体;其次,避免一些反光物料例如金属、玻璃之类,对新手来说光线是不易控制的;然后,如果你慢慢掌握到要诀,可以复合主体,把材质、形状、颜色等形成强烈对比的东西放在一起,再尝试拍摄。

3. 控制光线 对于普通人来说,购买全组影楼灯是不切实际,但我们一样可以控制光线。首先要利用窗帘之类,消除室内所有干扰光源,然后即使是利用台灯,也可以制造很好的效果︰尝试不同的设置,顺光、逆光与侧光都有不同效果。另外,亦可运用单一窗户的自然光源,这也是不错的选择。

4. 运用脚架 使用较细的光圈,以增加景深,让物件的前后都能清晰对焦,所以要用较慢的快门,让曝光充足,也因此要用上脚架,避免手震。既然用了脚架,就不妨调较更多不同角度,例如鸟瞰之类,但小心别把相机投影在物件上。

5. 小心选择背景 背景会大大影响主体的感觉,所以必须小心处理,保持简洁是最容易的做法,例如墙壁、一张纸,甚至黑色绒布会吸收多余光线,让主体更突出。

6. 构图 对于静物摄影来说,构图至关重要,照片的张力几乎尽来于此。三分法是基本,我们必须再思考照片内应该有什么元素,它们之间有何关系?是互相衬托,还是互相干扰?小心筛选照片的内容与物体的设置。

产品图片拍摄技巧共13页

做为网上开店的卖家,都知道商品拍摄的重要性。 如何才能把商品真实、清晰的呈现在买家的面前,是卖家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商品拍摄不同于艺术摄影,不需要体现照片的艺术价值和较高的审美品位,但这决不意味着,最终的影像就是枯燥乏味的。 由于大部分卖家没有接受过摄影培训,拍出的照片不理想,为提高大家商品拍摄的水平,由我来给大家系 统介绍一下:网店商品如何拍摄(静物篇)。 先给大家列个目录吧,方便大家查看。 一、商品拍摄的特点和要求; 二、器材准备; 三、光线的使用; 四、商品的布局; 五、背景的选择和处理; 六、商品拍摄大家谈 下面就开始了,仔细看呦。 一、商品拍摄的特点和要求 商品拍摄对象,从广义上来说,指的是一切可以出售的物体,它包括自然界的花卉、树木、瓜果、蔬菜、日常用品、工业用品、手工艺品、历史文物等。我们要讲的是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拍摄的表现范围是室内饰物、花卉、器皿、工艺品等一些体积较小,可以人工摆放的物品。 商品拍摄不同于其它题材的摄影,它不受时间和环境的限制,一天24

小时都可以进行拍摄,拍摄的关键在于对商品有机的组织、合理的构图、恰当的用光,将这些商品表现的静中有动,栩栩如生,通过你的照片给买家以真实的感受。 商品拍摄的特点: 1、对象静止:商品拍摄区别于其它摄影的最大特点,是它所拍摄的对象都是静止的物体。 2、摆布拍摄:摆布拍摄是区别于其它摄影的又一个显著特点,不需要匆忙的现场拍摄。可以根据拍摄者的意图进行摆布,慢慢地去完成。 3、还原真实:不必要过于追求意境,失去物品的本来面貌。 商品拍摄的总体要求: 商品拍摄的总体要求是将商品的形、质、色充分表象出来,而不夸张。形,指的是商品的形态、造型特征以及画面的构图形式。 质,指的是商品的质地、质量、质感。商品拍摄对质的要求非常严格。体现质的影纹层次必须清晰、细腻、逼真。尤其是细微处,以及高光和阴影部分,对质的表现要求更为严格。用恰到好处的布光角度,恰如其分的光比反差,以求更好的完成对质的表现。 色,商品拍摄要注意色彩的统一。色与色之间应该是互相烘托,而不是对抗,是统一的整体。“室雅无须大,花香不在多”,在色彩的处理上应力求简、精、纯,避免繁、杂、乱。 二、器材准备 1、既然是网店商品拍摄,就要有一款适合静物拍摄的相机,最好有微距功能。关于相机这个话题,会由我们的木鱼版主在“导购指南”中给大

高调人像摄影的布光经验和方案

高调人像摄影的布光经验和方案 什么是高调?所谓的高调就是色彩明度高,给人明朗,清新,柔和,干净的感觉。这类的图片统称高调图片。 拍摄高调图片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高调并不等于过曝,尤其是拍摄这类以写真为主的照片时,更要保证面部肌肤的质感和细节。 2、用光时如果用硬光则会产生较重的阴影,所以应以散射光(即柔光,如柔光箱,反光伞等)为主,辅助光和反光板也必不可少。 3、想拍摄出细腻的面部,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布光方式,都应有从人物顺光位打过来的光线,以加强面部的照明。 4、一般来说,人物与背景亮度相当时,高调的效果就能出来,如果背景的亮度比主体强一挡,高调的效果就更加明显,但背景亮度也不能比主体强太多,最好不要超过1.5档。 5、拍摄高调效果的照片,光比不要太大,除头发外,面部光最好不要超过1:2。 6、人物和背景之间的距离不要太近,一般应该保持在1.5—2米左右,以减少阴影效果。

色调淡雅柔和,面部中眼睛,嘴形成视觉重点 方案一 用三盏灯,正面较高位置用反光伞,左右各一个柔光箱45度侧逆角度照射人物,人物面颊两侧及头部下方各有一块反光板。两侧灯光强度比正面高出一档左右,这样的布光,可形成柔光与柔光之间的相互折射,相当于产生了一个光场。光线辐射到人物面部上,有冲淡细节,降低饱和,突出眼睛的效果。

曝光:光圈f/11速度1/125 反光板尺寸:两侧为2*2.5米正面为1*1.5米 灯高度:两侧为2.5米正面2米 灯于人物的距离:两侧1.5米,正面1.5米 方案二两侧夹光效果的布光方式 为了得到更为明显的夹光效果,拉近两侧的柔光箱和人物的距离,调整为90度垂直于人物身体照射,正面使用高角度的反光伞,两侧光比正面主光高出一档半左右,使人物面部产生较之前更大的光

静物拍摄技巧

静物 静物摄影可以当作在技法上或创作力上的一种练习,藉此提高对构图和用光的理解。如同画家一样,摄影师可能凭借静物照去传达对色彩、形态、影调、质感和构图的想象。 静物的布置 静物可以是一个实物,也可以是一组实物,它通常可以像一般的被摄体一样布置。由于静物是无生命的,所以你要以把它们比平常尽可能多地集中起来进行用光和构图。对自己拥有的静物进行布置是值得做的事,因为你完全控制着对物体的选择和布置。建议你先从一个实物开始练习,然后逐渐发展到对互相联系的不同实物进行构图。对所使用的物体不必刻意地以选择,但应该符合一个主题,例如某一地方的实物或某一特定时期的实物。关键是尽可能多地搜集拍摄物。把一切你想表现的东西搜集进来,然后在拍摄时将实物放在身边的桌子上,这样你就能一次一件,仔细地进行构图。 自然静物 这种静物画面自然存在于你的周围,而且自然静物的照片能实际说明你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理想画面的能力。比如,商店橱窗里的一堆物品由于其整体上巧妙的排列,或其品种非常奇物,使你流连忘返。从沙滩上的浮木到一堆掉落的苹果,在自然世界中,这类静物举不胜举。 食物 诸如新鲜蔬菜和外来水果之类的简单被摄物不仅给人以美的,而且呈现出其他自然物品所没有的丰富的色彩和质感。食物摄影是商业摄影中的热门,而且专业摄影师还可采用特殊的拍摄技巧来美化食物的外观。 静物布置 这里所列的器材能构成静物摄影的理想装置。单只漫射灯足以提供整体照明,以至于所有的阴影都将按同一方向倾斜。完美地讲,这只闪光灯应该装有柔光箱漫射器,起到柔化光线的闪光灯,以便你能观众到阴影倾余的情况。此外,你还需要一块反射板,把光线反射到阴影上,提高整体照明。 户外静物 户外的拍摄的主要优势在于你所需要的背景和环境由你自己支配。在室内,四周相对比较拥挤和杂乱,装饰物也许会被摄体争夺视线。而在户外摄影,你可以在较宽阔的空间里寻 找到理想的环境,对拍摄起积极的作用。 自然光摄影 在户外拍摄静物的不利之处在于限制和削弱了你对照明的控制,在室内拍摄,你可以随心所欲地设置闪光灯和反光板,可以把光打向墙壁和天花板进行反射照明。然而,在户外,你就得依靠自然光------或是直射的阳光,或是阴天的天空光,而后者更为人接受。当然,

人像摄影布光方法

人像摄影布光方法 选光 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段,光的质感及色温都是不一样的。室内的传统影室灯应选择一些输出稳定,光质好,色彩还原准确的品牌。现在许多国产灯具感觉很不错,光质很好,对人物皮肤质感的反映尤其棒。 用光 也就是布光的角度、打光的水平,直接决定影像的质量和效果。不管是单台还是多台,布光应从同一角度进行,否则光线会显得非常零乱,有时甚至会产生矛盾光,这样一来会破坏整体画面及构图。总而言之,布光是对摄影师要求相对比较高的技术层面。 几种常用的布光方式: 1、大平光 这是传统影像最常用的布光方式,一般需要5-6台灯,主灯.、辅灯、地灯、顶灯各一台,背景灯一到两台。然后以被拍摄人物的眼神为测试标准,使所有测试的灯具达到同一数值,这种布光方式使影像光线比较柔和,各处的曝光比较均匀,影像唯美。 典型光位图

实例 作用:去掉眼袋、消除鼻沟阴影,影像唯美。 三角光

典型光位图 实例 主灯位于被拍摄人物正上方45度向下打,用相机对着眼睛,其余辅助光源、光比控制要比主灯稍弱。这样在鼻台两边面颊部位会出现一个三角形状,能使鼻梁挺拔。 作用:使鼻梁挺拔。 阴阳光

典型光位图 实例 主灯位于被拍摄人物侧面斜上方45度,以鼻粱为界,一面亮,一面暗,此种布光方式更利于刻画人物心情,若主灯位于正上方再调正一点,会在面颊的另一边出现鼻梁的投影,使鼻梁看上去很坚挺,眼神也有力度。

作用:使鼻梁挺拔,眼神出采。 修饰光 典型光位图

实例 光位一般在主灯的对角线位置,主要是对整体影像进行一些光比控制、色彩的变化。灯光要硬一点,使人物与背景脱离,突显出轮廓光。这样既可以丰富画面,也可以突出层次感。而如果没有这个光的话,片子就有点死,人物了无生气。 作用:打亮头发,皮肤线条产生阴影,质感强,人物有立体感。 影楼人像用光 1.选光,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段,光的质感及色温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室内的传统影室灯应选择一些输出稳定,光质好,色彩还原准确的品牌。他对现在所使用的灯具感觉很不错,特别是光质很好,对人物皮肤质感的反映非常棒。 2.用光,也就是布光的角度、打光的水平,直接决定影像的质量和效果。不管是单台还是多台,布光应从同一角度进行,否则光线会显得非常零乱,有时甚至会产生矛盾光,这样会破坏整体画面及构图,总而言之,布光是对摄影师要求相对比较高的技术层面。 一般有以下几种常用的布光方式: 1)大平光,是传统影像最常用的布光方式,一般需要5-6台灯,主灯.、辅灯、地灯、顶灯各一台,背景灯一到两台。然后

陶瓷玻璃制品摄影的布光技巧

陶瓷玻璃制品摄影的布光技巧 静物产品广告摄影是用光的艺术,静物、广告摄影尤其如此,本文从光线对物体质感的表现、主题的表现等几个方面分析布光技巧。 布光对产品的质地表现 由于物体结构质地和表面肌理各不相同,所以吸收光和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因此,根据不同质感对光线不同的反映,我们把物体大致可以分为:吸光体、反光体、透明体。这只是比较概括地分门别类,有些产品的质地介于吸光体、反光体、透明体其中两者之间,或是兼有吸光体、反光体、透明体三者组合而成的复合型产品。但是只有对简单而基本质地的物体的布光表现加以探究,才能塑造好复杂的物体。我们根据不同静物产品的的质感特点,探究出各类商品的典型布光和拍摄技法的共性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追求更加完美的视觉表现,当然这只是为了表现不同质地而采用的不同布光方法,如果是表现静物产品的其他方面,那么布光方法就应在这基础上再加创作。 吸光体产品包括:毛皮、衣服、布料、食品、水果、粗陶、橡胶、亚光塑料等。它们的表面通常是不光滑的(相对反光体和透明体而言)。因此对光的反射比较稳定,即物体固有色比较稳定统一,而且这些产品通常是本身的视觉层次比较丰富。为了再现吸光体表面的层次质感,布光的灯位要以侧光、顺光、侧顺光为主,而且光比较小,这样使其层次和色彩表现得都更加丰富。 食品是比较典型的吸光体。食品的质感表现总是和它的色、香、味等各种感觉联系起来,要让人们感受到食品的新鲜、口感、富于营养等,唤起人们的食欲。图1就在被摄体的上方和右侧加了两盏柔光灯,所以画面中所有的食物的质感表现得都非常的细腻,而且表面的层次也非常丰富。图2则在橙子正前方打了一盏柔光灯,这种顺光的表现使表面颜色更加的鲜亮,对橘子表面细微的皱感的肌理表现得非常到位。 反光体表面非常光滑,对光的反射能力比较强,犹如一面镜子,所以塑造反光体一般都是让其出现“黑白分明”的反差视觉效果。反光体是些表面光滑的金属或是没有花纹的瓷器。要表现它们表面的光滑,就不能使一个立体面中出现多个不统一的光斑或黑斑,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大面积照射的光或利用反光板照明,光源的面积越大越好。很多情况下,反射在反光物体上的白色线条可能是不

人像摄影中的几种常见布光方法

[分享] 人像摄影中的几种常见的布光方法 是否合理利用人像摄影的用光知识,直接影响到被摄者的形象塑造及个性表达。但对于商业人像创作来说,光线处理的首要任务主要在于着力刻画与表现被摄者的外貌,同时要尽量避免显露其不足之处。一般来说,灯光照明下拍摄人像比日光照明要难。一方面根据拍摄者的外貌(主要指面部特征)采取最有利的布光方案,另一方面又体现着摄影师自己的审美取向和创作意图,不应有一套固定的方案。经过我们的分析研究、讨论,归纳出以下几种常见的灯光人像拍摄的布光方法: A.前侧光照明效果 A-1.用一盏灯(无论加不加柔光箱,柔光伞以及其它附件)做主要的塑型光线——称作“主光”——从照相机一侧与拍摄方向大约成300—600的位置照明被摄者,形成“前侧光照明效果”,它的特点是被摄者(尤其是面部)大部分面积直接受光形成明亮的影调,小部分面积不直接受光产生阴影,因此,既能表现出被摄者的立体感,总的影调又显得明快,所以这是一种相对比较成功的布光方法。假若仅仅使用一盏灯照明,被摄者阴影面的调子会显得太深、太重,不仅推动必要的细节,而且阴影的色彩也不好,所以还需要第二盏灯或反光板进行辅助照明,提高阴影部分的亮度,与亮面保持适当的亮度比(俗称“光比”),这种光线称作“辅助光”。 A-2.辅助光的强弱决定着光比的大小,且与光比成反比,辅助光越弱,

光比越大。至于是否需要加个背景灯照明还得视具体情况而定。当主光与辅助光布置妥后,如果背景的明暗调子已经符合要求,则不必加背景灯,若背景的明暗调子还需调整,则加背景灯再进行调整,直到理想的状态。 A-3.采用前侧光照明,主光灯通常需要略高于被摄者头部,但不宜太高,免得被摄者眼窝、鼻影、下巴投影太重。但当被摄者戴有帽子或其它头部饰品拍摄时,主光灯则应基本与被摄者的脸型移动它的位置来调整被摄者亮面和阴影面的比例,使被摄者面部亮面和阴影面之间的“明暗交界线处在适当的位置。这一点切记,非常重要的! A-4.如果使用反光板进行辅助照明,可以放置于被摄者阴影一侧。但是,如果用灯光作辅助照明,应把它放置在尽量靠近相机的地方。也有人喜欢将辅助灯光放置在被摄者阴影一侧,但没有从照相机方向进行辅助照明效果好,因为后者更易于消除未被照明的“死角”,也便于使它在拍摄者黑眼球上反射出的光点落在合适的位置。辅助光也不能太高,当被摄者黑眼球上形成的光点能落在瞳孔上沿时,其高度为最理想高度。 A-5.当被摄者面部转为稍侧时,从拍摄方向望去,鼻子两侧的脸部必有较窄及较宽的一面。如果主光从较窄的一面投射过来叫“窄光照明”,假若主光从较宽的一面投射,称为“宽光照明”。宽光照明极易显露被摄者鼻型,可强调鼻型的优美,但鼻骨太高或太低者,不宜采用宽光照明。面颊太胖与颌骨(位于耳朵以下面部侧方)凸出者,也不适于宽光照明。

浅谈静物摄影的心得

浅谈静物摄影的心得 静物摄影顾名思义就是摄影者可以通过一些无生命的物体有机地安排和组合在一起,在静态中加入个人意图和技法来表达一定的含义,赋予一定的形式感和艺术气息的摄影。 我拍静物摄影主要以家里的小饰物为拍摄对象,通过不同的构思、摆设、布光和一些摄影技巧,用不同的拍摄手法表达个人意念。作为业余摄影爱好者,首要关心的都是拍摄设备和灯具设备,其实我的设置很简单,投资不大,有时候自己都感觉有点简陋,却也给我带来不少拍摄乐趣: 1. 拍摄设备: 一台富士FinepxS20Pro(620万像素)数码相机,带相当于135相机的35mm-210mm (F:2.8-3.1)富士龙变焦镜头,并带有普通微距和超微距(1cm)、多重曝光等功能;捷特牌2X增倍附加镜头;一支三脚架;其他附件有:渐变灰镜、柔焦镜、星光镜、近摄镜、橙色(80A)和蓝色(82A)滤镜、快门线等。 2.灯具设备: 两支小型国产32指数的闪光灯、带罩台灯一支(60W)、旅行用的户外石英聚光灯(40W)、一支蓝光小电筒、一块80*80cm的银黑两面反光板和多块小型的反光卡纸、一块黑色的背景绒布。 言归正转,下面着重以图例的方式来简单谈谈我拍摄静物的心得,这样初学摄影的爱好者可能比较容易理解。 由于所选取的拍摄对象大多数较小,所以我用得最多的灯具就是聚光灯和小型的反光卡纸,有时还利用自然光来拍摄。 一. 灯泡: 这张图片的灵感来源于我不小心打破的一个灯泡,当时就产生了创作的意念。在构思上是想表现原本发光发热的灯泡最终完成它的使命,加入“火焰”的元素,使枯燥无味的灯泡变得有趣并具有视觉享受。 在用光上主要以反射式光照来处理,由于灯泡对直接照明有很大的反光作用,因此,我采用了侧逆光的拍摄方法,在左、右、前加上反光卡纸作为主要光源,这样通过间接的反光照在被摄的灯泡上,就不会产生很大的光斑,使物体的质感能真实的反映出来,同时也增强主体与背景的分离效果。我在按动快门的同时,点着火机并将火焰移动到预先计划好的主体位置上,留下火焰的轨迹,制造出燃烧的效果。 图1:燃烧的灯泡 拍摄数据:光圈优先F11,3s,ISO200,EV+1,点测光,PS调整色调锐度。 图2:灯泡的幻觉 拍摄数据:光圈优先,F11,3s,ISO200,EV+1,点测光,黑白模式,PS调整色调锐度;图2与图1是在相同的布光模式下,不同的拍摄方式来表现出的不同画面。 拍摄图1、2的俯视布光示意图 拍摄要点: 1.快门不再过快,这样才能有时间让火焰在画面上留下轨迹。 2.光圈尽量小,增大景深。 3.掌握好火焰的位置和时间。 4.拍摄角度低一点能达到更好的视角效果。

儿童摄影布光技巧

儿童摄影布光技巧 儿童摄影布光技巧 - 模拟自然光效 在影室儿童摄影中,不能只是用灯光来照亮人物得到合适的曝光就可以了.而应综合考虑灯光的特性以及主题环境色彩人物性格等因素这样才能拍摄出好照片。 本文就一些基本的儿童影室用光方式和技巧进行讲解,希望对大家的拍摄有所帮助。 一,单灯拍摄 在影室用单灯拍摄可通过光影营造定的氛围。在操作上也比较简便只要一只灯一块背景和几个反光板就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 使用单灯拍摄儿童一般来说比较适合的光位应该是前侧光,高度与孩子的眼睛大致相当或略高一点。这样的光位能够最大程度度地提供拍摄所需的亮度,配合反光板的使用可得到适度的光影过渡。应选择功率较大的灯具.因为拍摄时般为抓拍,回电速度要足够快。 使用单灯拍摄儿童如果需要强调光影效果,可以在灯头上加八角柔光箱这样能够获得更加接近太阳光的效果。应该注意的是八角柔光箱的照射范围比普通柔光箱要小要注意孩子的高度和活动范围,把灯光调整到适当的位置。 单灯的光影效果很适合表现人物的面部照片很耐看。

光圈+ f/16速度.1/125s ISO.1 00灯光1/2挡 焦距:47mm 高度.1.5m 小孩子比较活泼好动而单灯光线的方向性强照射范围相对较小,如果让他们在影室里随意跑动可能很难获得良好的效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让孩子安静下来比如让他们坐下来以确保拍摄的效果。 为了获得更加柔和曲影调过渡效果特别是避免面部的一例出现过于浓重的阴影可以在拍摄时多用块反光板让阴影部分亮一些。 光圈:f/22 速度.1/125s. ISO:100

两块白色反光板成”V字形放置。两块白色反光板平行放置 二、双灯拍摄 在影室中使用主辅双灯拍摄,更利于立体感和空间感的表现。双灯的组合运用灵活多样,灯位光质的不同可以演变出多种布光方式。这里我们介绍两种基本形式。 1、左右夹光 两只灯以左右45度的位置平均布光这种光线柔和匀称.没有浓重的阴影。如果配合浅色背景则影调更加明快适合拍摄高调照片但人物立体感会有所削弱所以要根据具体的拍摄情况来决定灯光的位置强度和光质。 如果希望获得更加丰富的影调,可以采用主光+辅光的拍摄方式即加大两只灯光间的光比从而获得灰调以至低调的照片。这样的布光形式使人物立体感更强光影过渡更为丰富照片的表现力度得以加强。 考虑到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采用这样的布光形式时可以以只柔光箱作为主光为孩子提供更大范围的照射面积,扩大活动空间保证在孩子的动态中抓拍。一般来说,辅灯的强度应比主灯弱1-2挡,或两灯拉开一定的距离这样既能够为暗部提供更为柔和均匀的补光同时保留了适当的明暗对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