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继电器控制部分精选

继电器控制部分精选

继电器控制部分精选
继电器控制部分精选

第二章电气图及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

2.1 电气图的基本知识

电气图:用电气图形符号绘制的图称电气图。

主要有:系统图与框图、电路图、接线图与接线表、功能表图等。电气控制系统:由电气设备及电气元件按照一定控制要求连接而成的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图:为表达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安装、调试、维修等技术要求,需要用统一的工程语言即用工程图的形式来表达,这种工程图是一种电气图。叫做电气控制系统图。

电气控制系统图主要包括:电路图、电气接线图、电器元件布置图。

一、电气控制系统图中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电气图中图形符号和电气工程图中文字符号:

二、电气原理图

电气原理图:电气原理图是根据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采用电器元件展开的形式绘制的。它包括所有电器元件的导电部分和接线端子,但并不按电器元件实际布置来绘制,而是根据它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画在不同的部位上。

电气原理图结构简单,层次分明,便于分析和研究电路的工作原理,是电气控制系统最重要的一种图。

实例分析

电气原理图绘制规则:

(一)电路绘制

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

√主电路是设备的驱动电路,如电机等,是强电流通过部分;

√控制电路是由电器元件构成的控制逻辑,实现控制功能,是弱电流通过部分;

水平布置或垂直布置:

水平布置:电源线垂直画,其他水平画,耗能元件在最右端

垂直布置:电源线水平画,其他垂直画,耗能元件在最下端(二)元器件绘制和器件状态

元器件绘制:

采用国标画出图形符号;

同一电器的各个部分可画在不同地方,必须用相同文字标出;

多个相同器件时,可用下标区别;

器件状态:

通常表示在电器非激励或不工作的状态和位置

常见器件状态:

①继电器和接触器的线圈在非激励状态

②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在断开位置

③零位操作的手动控制开关在零位状态,

不带零位操作的手动控制开关在图中规定的位置

④机械操作开关和按钮在非工作状态或不受力状态

⑤保护类元器件处在设备正常工作状态。

(三)图上位置表示

确定元器件、连接线等的图形符号在图上位置的必要性:(1)同一器件分开绘制

(2)较长连线的中断画法

(3)标注器件位置,用于注释等

(4)修改设计,需表明更改部分在图中位置

图上位置表示方法--电路编号法:

对每个电路或分支电路按照一定顺序编号

如:图2-1(a)电路编号1—8

继电器和接触器触点位置--附加图表法:

在相应线圈的下方,可只标出触点位置的索引

如:图2-1(a)线圈KM1下方的图表

(四)电路图中技术数据的标注

电路图中元器件的数据和型号,用小字号字体标注在电器代号的下面。

如:图2-1(a)热继电器动作电流和整定值的标注。

三、电器元件布置图

√表明电气设备上所有电机、电器的实际位置

√可集中绘制或分别绘制

√电器元件用粗实线绘出其外形轮廓

四、电气接线图

√表示电气设备或装置连接关系的简图。

√根据电气原理图和电器元件布置图编制。

√表明设备与元件的相对位置、端子号、导线号、导线类型等

2.2 电气控制线路分析基础

一、电气控制线路分析的内容

目的:通过对各种技术资料的分析掌握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使用方法、维护要求等。

依据:设备说明书、电气原理图、电气设备的总装接线图、电器元件布置图与接线图

(一)设备说明书

了解主要内容:

(1)设备结构、技术指标、工作原理

(2)电气传动方式,电机、执行器的数目、型号、位置、用途

(3)设备使用、操作方法

(4)与机械、液压部分直接关联的电器位置、作用

(二)电气原理图

了解主要内容:

√弄清主电路、控制电路、辅助电路、保护及连锁环节等组成

√主要电气设备或电器元件的技术参数等

(三)电气设备的总装接线图

了解主要内容:

√系统组成分布情况,各部分的连接方式

√主要电气部件的布置、安装要求等

(四)电器元件布置图与接线图

了解主要内容:

√各种电器元件的位置和测试点

二、电气原理图阅读分析方法

查线读图法、逻辑代数分析法、过程图示法

(一)查线读图法

电气原理图中主要包括三种元件:执行元件、信号元件、控制元件

执行元件:电动机、电磁阀、电磁铁等。是驱动负载的执行机构。

信号元件:按钮、压力继电器、位置开关等。作为控制信号。

控制元件:接触器、继电器等。控制执行元件按要求进行工作。

查线读图法步骤:

1、分析主电路

从电动机入手,了解有那些控制元件的主触点和附加元件,掌握电动机的工作情况。

2、分析控制电路

在控制电路中查找主电路中所涉及的控制元件;

按功能将控制电路分成局部的控制线路;

从操作按钮开始查对线路:按下操作按钮控制线路会发生什么变化;释放操作按钮控制线路会发生什么变化

注意观察控制元件之间的相互耦合情况

3、分析辅助电路

主要是工作状态指示、电源显示、照明、故障报警等

4、分析联锁与保护环节

相互耦合情况----电气联锁和电气保护

5、分析特殊控制环节

与主电路、控制电路关系不密切,相对独立的特殊环节。

6、总体检查

将以上各部分的分析综合起来,看分析过程有无遗漏。

(二)逻辑代数分析法

1.电器元件的逻辑表示

▲表征触点状态的逻辑变量称为输入逻辑变量

表征受控元件线圈的逻辑变量称为输出逻辑变量

▲一般约定:

(1)KA、KM、SQ、…表示继电器、接触器、行程开关常开触点

KA、KM、SQ、…表示继电器、接触器、行程开关常闭触点(2)电器元件受激状态(线圈得电、开关受压)为“1”状态电器元件原始状态(线圈失电、开关未受压)为“0”状态(3)触点的闭合状态为“1”,触点的断开状态为“0”

▲对应下式的意义

对输出变量状态:

KA=1 表示继电器线圈处于通电状态

KA=0 表示继电器线圈处于断电状态

对输入变量状态:

KA=1 继电器常开触点处于受激吸合状态

KA=0 继电器常开触点处于原始断开状态

SB=1 按钮常开触点处于受压闭合状态

SB=0 按钮常开触点处于原始断开状态

按钮常闭触点处于原始闭合状态

按钮常闭触点处于受压断开状态

2.电路状态的逻辑表示

▲一般约定:

触点的串联关系用逻辑“与”的关系表达

触点的并联关系用逻辑“或”的关系表达

触点的取反关系用逻辑“非”的关系表达

▲举例:

▲通过对电路逻辑表达式的运算来分析电路工作情况

√原始状态:SB2=0,SB1=0,KM=0 ? F(KM)=0 线圈没电

√按下启动按钮:SB2=1,SB1=0 ? F(KM)=1 线圈通电

F(KM)=1 ? KM=1

当SB2抬起,SB2=0 ? F(KM)=1 自锁

√按下停车按钮:SB1=1 ? F(KM)=0 线圈断电

F(KM)=0 ? KM=0 断开自锁。

(三)过程图示法(略)

画时序图

思考题:

1、电气原理图中QS、FU、KM、KA、KI、KT、SB、SQ分别是什么电器元件的文字

符号?

2、电气原理图的分析方法有哪几种?

3、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继电器控制

继电器控制 继电器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控制设备,通俗的意义上来说就是开关,在条件满足 的情况下关闭或者开启。继电器的开关特性在很多的控制系统尤其是离散的控制系统中得 到广泛的应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由于为某一个用途设计使用的电子电路,最终或多或 少都需要和某一些机械设备相交互,所以继电器也起到电子设备和机械设备的接口作用。 一、继电器 继电器就像计算机中的基本逻辑电路一样。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组成了各种各样的控 制电路,最常见的继电器要数热继电器,通常使用的热继电器适用于交50Hz、60Hz、额定电压至 660V、额定电流至 80A 的电路中,供交流电动机的过载保护用。它具有差动机构和 温度补偿环节,可与特定的交流接触器插接安装。 二、热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也是很常用的一种继电器,它的作用是作延时元件,通常它可在交流50Hz、60Hz、电压至 380V、直流至 220V 的控制电路中作延时元件,按预定的时间接通或分断电 路。可广泛应用于电力拖动系统,自动程序控制系统及在各种生产工艺过程的自动控制系 统中起时间控制作用。 在控制中常用的中间继电器通常用作继电控制,信号传输和隔离放大等用途。此外还 有电流继电器用来限制电流、电压继电器用来控制电压、静态电压继电器、相序电压继电 器、相序电压差继电器、频率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差动继电器、接地继电器、电动

机保护继电器等等。正是有了这些不同类型的继电器,我们才有可能对不同的物理量作出 控制,完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 除了传统的继电器之外,继电器的技术还应用在其他的方面,比如说电机智能保护器 是根据三相交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分析导致电动机损坏的主要原因研制的,它是一种设 计独特,工作可靠的多功能保护器,在故障出现时,能及时切断电源,便于实现电机的检 修与维护,该产品具有缺相保护,短路、过载保护功能,适用于各类交流电动机,开关柜,配电箱等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和限电控制,是各类电器设备设计安装的优选配套产品。该 技术安装尺寸、接线方式、电流调整与同型号的双金属片式热继电器相同。是直接代替双 金属片式热继电器的更新换代的先进电子产品。而其真正的原理还是继电器技术。一款继电器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产生了可编程控制器的技术。 可编程控制器简称作PLC。它是将微电脑技术直接用于自动控制的先进装置。它具有可靠 性高,抗干扰性强,功能齐全,体积小,灵活可扩,软件直接、简单,维护方便,外形美 观等优点;以往继电器控制的电梯有几百个触点控制电梯的运行。有一个触点接触不良, 就会引起故障,维修也相当麻烦,而PLC控制器内部有几百个固态继电器,几十个定时器/计数器,具备停电记忆功能,输入输出采用光电隔离,控制系统故障仅为继电器控制方 式的 10%。正因为如此,国家有关部门已明文规定从97 年起新产电梯不得使用继电器控制电梯,改用 PLC微电脑控制电梯。 可以看出,继电器技术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而且和电脑的紧密结合更加增强了它 的活力,使得继电器为我们的生活更好地服务。

继电器控制电路图

继电器控制电路图 [日期:2008-12-07 ] [来源:东哥单片机学习网https://www.doczj.com/doc/462256004.html, 作者:佚名] [字体:大中小] (投递新闻) 继电器控制电路图在人们的习惯中,总认为CMOS集成块不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但实验证明,部分CMOS集成块不仅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而且工作稳定可靠。实验中所用继电器的型号为JRC5M-DC12V微型密封继电器(其线圈电阻为750Ω)。现将CD4066 CMOS集成块带动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如下: 电路中,继电器线圈两端均反相并联了一只二极管,它是用于保护集成块的,切不可省去,否则在继电器由吸合状态转为释放时,由于电感的作用线圈上将产生较高的反电动势,极容易导致集成块击穿。并联了二极管后,在继电器由吸合变为释放的瞬间,线圈将通过二极管形成短时间的续流回路,使线圈中的电流不致突变,从而避免了线圈中反电动势的产生,确保了集成块的安全。 低电压下继电器的吸合措施 常常因为电源电压低于继电器的吸合电压而使其不能正常工作,事实上,继电器一旦吸合,便可在额定电压的一半左右可靠地工作。因此,可以在开始时给继电器一个启动电压使其吸合,然后再让其在较低的电源电压下工作,如图所示的电路便可实现此目的。

制作本电路时,一般可取继电器的额定电压为电源电压的1.5倍左右,一般情况下,任何型号的单向可控硅(或双向可控硅)皆可满足本电路需要。V2、C1、C3的耐压视电源电压的高低选取。C2耐压最好不低于电源电压的两倍。 继电器的三种附加电路 继电器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一种元件,一般由晶体管、继电器等元器件组成的电子开关驱动电路中,往往还要加上一些附加电路以改变继电器的工作特性或起保护作用。继电器的附加电路主要有如下三种形式: 1.继电器串联RC电路:电路形式如图1,这种形式主要应用于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低于电源电压的电路中。当电路闭合时,继电器线圈由于自感现象会产生电动势阻碍线圈中电流的增大,从而延长了吸合时间,串联上RC电路后则可以缩短吸合时间。原理是电路闭合的瞬间,电容C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可视为短路,这样就将比继电器线圈额定工作电压高的电源电压加到线圈上,从而加快了线圈中电流增大的速度,使继电器迅速吸合。电源稳定之后电容C不起作用,电阻R起限流作用。 2.继电器并联RC电路:电路形式见图2,电路闭合后,当电流稳定时RC电路不起作用,断开电路时,继电器线圈由于自感而产生感应电动势,经RC电路放电,使线圈中电流衰减放慢,从而延长了继电器衔铁释放时间,起到延时作用。 3.继电器并联二极管电路:电路形式见图3,主要是为了保护晶体管等驱动元器件。当图中晶体管VT由导通变为截止时,流经继电器线圈的电流将迅速减小,这时线圈会产生很高的自感电动势与电源电压叠加后加在VT的c、e两极间,会使晶体管击穿,并联上二极管后,即可将线圈的自感电动势钳位于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此值硅管约0.7V,锗管约0.2V,从而避免击穿晶体管等驱动元器件。并联二极管时一定要注意二极管的极性不可接反,否则容易损坏晶体管等驱动元器件。 无电感式模拟继电器 本文介绍一种无电感式模拟继电器,其电路原理如下图所示。

顺序控制程序的设计过程.(DOC)

上一节介绍的PLC控制程序的设计过程,是在确定了输入、输出关系后,根据设计人员的直觉和经验直接进行梯形图设计,这种方法称为经验设计法。对于一些简单的控制任务,经验设计法确实是一种简洁有效的方法,而面对复杂的控制要求,用经验设计法就显得非常困难,并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设计方法很难掌握,设计周期长 用经验法设计系统的梯形图时,没有一套固定的方法和步骤可以遵循,具有很大的试探性和随意性。对于各种不同的控制系统,没有一种通用的容易掌握的设计方法。在设计复杂系统的梯形图时,用大量的中间单元来完成记忆、联锁、互锁等功能。由于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它们往往又交织在一起,分析起来非常困难,并且很容易遗漏一些应该加以考虑的问题。修改某一局部电路时,很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系统的其它部分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因此梯形图的修改也很麻烦。往往花了很长的时间还得不到一个满意的结果。 (2)装置交付使用后维修困难 用经验法设计出的梯形图往往看上去非常复杂。对于其中某些复杂的逻辑关系,即使是设计者的同行,分析起来都很困难,更不用说维修人员了。这给PC控制系统的维修和改进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事实上,对于PLC所擅长的离散型控制场合,不管控制任务有多复杂,通过细心分析就会发现,所谓的控制过程就是在PLC的指挥下,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所以,只要把系统的状态从工艺要求中分离出来,控制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系统状态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一般是按顺序一步一步地进行的,在此基础上,人们总结形成了一种科学有效的程序设计方法,称为顺序设计法或步进梯形图设计。 7.7.1 顺序功能图基本概念 顺序设计法或步进梯形图设计的概念是在继电器控制系统中形成的,步进梯形图是用有触点的步进式选线器(或鼓形控制器)来实现的。但是由于触点的磨损和接触不良,工作很不可靠。上世纪70年代出现的控制器主要由分立元件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因为其功能有限,可靠性不高,已经基本上被PC替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设计者们继承了前者的思想,为控制程序的编制提供了大量通用和专用的编程元件和指令,开发了供编制步进控制程序用的功能表图语言,使这种先进的设计方法成为当前PC梯形图设计的主要方法。 这种设计方法很容易被初学者接受。对于有经验的工程师,也会提高设计的效率。程序的调试、修改和阅读也很容易。 顺序功能图的设计步骤 (1)首先根据系统的工作过程中状态的变化,将控制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这些阶段称为步(Step)。步是根据PC输出量的状态划分的。只要系统的输出量的通/断状态发生了变化,系统就从原来的步进入新的步。在各步内,各输出量的状态应保持不变,如图7.48所示。 图7.48状态步的划分 (2)各相邻步之间的转换条件。转换条件使系统从当前步进入下一步。常见的转换条件有限位开关的通/断,定时器、计数器常开触点的接通等。转换条件也可能是若干个信号的与、或逻辑组合。 (3)画出顺序功能图或列出状态表。 (4)根据顺序功能图或状态表,采用某种编程方式,设计出系统的梯形图程序。 顺序功能图又称为功能表图,它是一种描述顺序控制系统的图解表示方法,是专用于工业顺序控制程序设计的一种功能说明性语言。它能形象、直观、完整地描述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功能和特性,是分析、设计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程序的重要工具。 功能图主要由“状态”、“转移”及有向线段等元素组成。如果适当运用组成元素,就可得到控制系统的静态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及作用!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及作用! 工作原理和特性 当输入量(如电压、电流、温度等)达到规定值时,使被控制的输出电路导通或断开的电器。可分为电气量(如电流、电压、频率、功率等)继电器及非电气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继电器两大类。具有动作快、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力保护、自动化、运动、遥控、测量和通信等装置中。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继电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外围接口设备、恒温系统、调温、电炉加温控制、电机控制、数控机械,遥控系统、工业自动化装置;信号灯、调光、闪烁器、照明舞台灯光控制系统;仪器仪表、医疗器械、复印机、自动洗衣机;自动消防,保安系统,以及作为电网功率因素补偿的电力电容的切换开关等等,另外在化工、煤矿等需防爆、防潮、防腐蚀场合中都有大量使用。

继电器的作用 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广泛应用于遥控、遥测、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及电力电子设备中,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 ....继电器一般都有能反映一定输入变量(如电流、电压、功率、阻抗、频率、温度、压力、速度、光等)的感应机构(输入部分);有能对被控电路实现“通”、“断”控制的执行机构(输出部分);在继电器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之间,还有对输入量进行耦合隔离,功能处理和对输出部分进行驱动的中间机构(驱动部分)。 ....作为控制元件,概括起来,继电器有如下几种作用: .....1) 扩大控制范围。例如,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路。 .....2) 放大。例如,灵敏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用一个很微小

三台电机顺序启动逆向停止控制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工作过程分析: 一、启动过程: 1)按下启动按钮SB1,KM1线圈得电吸合,通过其常开触点KM1和KT4延断触点实现自锁,时间继电器KT1得电,开始计时;2)KT1计时时间到,其延闭触点KT1闭合,KM2线圈德电吸合,并通过常开触点KM2、KT3延断触点实现自锁;同时,KM2常闭触点分断,断开时间继电器KT1,其延闭触点KT1立即复位,时间继电器KT2得电,开始计时; 3)KT2计时时间到,其延闭触点KT2闭合,KM3线圈得电吸合,并通过常开触点KM3、KA常闭触点实现自锁;同时,KM3常

闭触点分断,断开时间继电器KT2,其延闭触点KT2立即复位;4)启动过程完毕。 二、停止过程: 1)停止过程:KM1、KM2、KM3启动完成,其常开触点KM1、KM2、KM3闭合,此时按下停止按钮SB2,中间继电器 KA得电吸合,常开触点闭合,KA的常闭触点分断,解除 KM3自锁,KM3线圈失电分断;同时KM3常闭触点复位, 中间继电器KA通过KM1常开触点闭合、KA常开触点闭 合实现自锁; 时间继电器KT3得电开始计时; 2)KT3计时时间到,其延断触点KT3分断,解除KM2自锁,KM2线圈失电分断;同时KT3其延闭触点闭合启动KT4, 时间继电器KT4得电开始计时; 3)KT3计时时间到, 其延断触点KT4分断,解除KM1自锁,KM1线圈失电分断; 4)KM1常开触点分断,解除中间继电器KA自锁, 线圈失电分断; 同时断开时间继电器KT3, 其延闭触点KT3、延断 触点KT3立即复位;其延闭触点KT3复位断开时间继电 器KT4,延断触点KT4立即复位。 5)停止过程完毕。 三、SB3为紧急停止按钮。

继电器控制电路模块及原理讲解

继电器控制电路模块及原理讲解 发布: 2011-9-8 | 作者: —— | 来源:huangguohai| 查看: 564次| 用户关注: 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的CMOS集成块电路在电子爱好者认识电路知识的的习惯中,总认为CMOS 集成块本身不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但实际上,部分CMOS集成块不仅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而且工作还非常稳定可靠。本实验中所用继电器的型号为JRC5M-DC12V微型密封的继电器(其线圈电阻为750Ω)。现将CD4066CMOS集成块带动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如下:CD4066是一个四双向模拟开关,集成块SCR1~SCR4为控制端,用于控制四双向模拟开关的 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的CMOS集成块电路 在电子爱好者认识电路知识的的习惯中,总认为CMOS集成块本身不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但实际上,部分CMOS集成块不仅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而且工作还非常稳定可靠。本实验中所用继电器的型号为JRC5M-D C12V微型密封的继电器(其线圈电阻为750Ω)。现将CD4066CMOS集成块带动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如下: CD4066是一个四双向模拟开关,集成块SCR1~SCR4为控制端,用于控制四双向模拟开关的通断。当SCR1接高电平时,集成块①、②脚导通,+12V→K1→集成块①、②脚→电源负极使K1吸合;反之当SCR1输入低电平时,集成块①、②脚开路,K1失电释放,SC R2~SCR4输入高电平或低电平时状态与SCR1相同。 本电路中,继电器线圈的两端均反相并联了一只二极管,它是用来保护集成电路本身的,千万不可省去,否则在继电器由吸合状态转为释放时,由于电感的作用线圈上将产生较高的反电动势,极容易导致集成块击穿。并联了二极管后,在继电器由吸合变为释放的瞬间,线圈将通过二极管形成短时间的续流回路,使线圈中的电流不致突变,从而避免了线圈中反电动势的产生,确保了集成块的安全。 低电压下继电器的吸合措施

继电器控制继电器形成自锁互锁电路怎么完成

继电器控制继电器形成自锁互锁电路怎么完成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继电器控制继电器形成自锁互锁电路怎么完成. 实现自锁和互锁都要用继电器的辅助触点来完成的,首先你要明白什么叫做自锁,什么叫做互锁,自锁就是用自己的触头将本接触器线圈回路的按钮开关给短接掉,在按钮开关松开以后使得线圈回路不断开,这就是自锁。这样你就可以利用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并联在按钮开关上,这样当按钮按下时继电器线圈得电,继电器动作,常开触点闭合,这样在松开按钮以后由于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已经比合了,即使松开按钮,继电器一样得电,这就完成了自锁,互锁:互锁就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接触器完成的相互有逻辑关系的控制电路,比如继电器2的线圈通过继电器1的常闭触电以后才接通电源,那么如果接触器1一旦动作,那么接触器2就永远不会动作,这就是互锁,这是最简单的互锁,就是由一个控制另一个或着很多个的动作与否!!! 自锁是用继电器常开触点并联到启动按钮上,按下启动按钮接触器吸合,常开触头导通这时松开按钮电流从触点导通,能够实现自锁。 互锁是把A线圈串连到B的常闭触头上。B吸合时常闭触头断开,A线圈是不可能再吸合。只有B断开了,它的常闭触头复位导通后A线圈才有可能导通。 自锁:是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控制自己的线圈,能在点动后继续工作,而有一个停止按键可以将它停止。 互锁:是继电器A的常闭点控制这继电器B的线圈。A工作,B不能工作。反之依然。 自锁:继电器自身的常开触电和控制继电器线圈的开关并联; 互锁:两个继电器各自的常闭触点和另外一个继电器的线圈串联 继电器自锁可以通过把继电器常开触点与控制线圈串连解决。

分析顺序控制继电器指令

所谓顺序控制,是使生产过程按工艺要求事先安排的顺序自动地进行控制。对于复杂的控制系统,由于内部联锁关系复杂,其梯形图冗长,通常要由熟练的电气工程师才能编制出控制程序。 顺序功能图(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编程语言是基于工艺流程的高级语言。顺序控制继电器(SCR)指令是基于SFC的编程方式。它依据被控对象的顺序功能图(SFC)进行编程,将控制程序进行逻辑分段,从而实现顺序控制。用SCR指令编制的顺序控制程序清晰、明了,统一性强,尤其适合初学者和不熟悉继电器控制系统的人员运用。 (1)SCR指令的功能 SCR指令包括LSCR (程序段的开始)、SCRT (程序段的转换)、SCRE (程序段的结束)指令,从LSCR开始到SCRE结束的所有指令组成一个SCR程序段。一个SCR程序段对应顺序功能图中的一个顺序步。 装载顺序控制继电器(Load Sequential Control Relay,LSCR n)指令标记一个顺序控制继电器(SCR>程序段的开始。LSCR指令把S位(例SO. 1)的值装载到SCR堆栈和逻辑堆栈找顶。SCR堆栈的值决定该SCR段是否执行。当SCR程序段的S位置位时,允许该SCR 程序段工作。顺序控制继电器转换(Sequential Control Relay Transition, SCRT)指令执行SCR 程序段的转换,SCRT指令有两个功能:一方面使当前激活的SCR程序段的S位复位,以使该SCR程序段停止工作;另一方面使下一个将要执行的SCR程序段S位置位,以便下一个SCR程序段工作。顺序控制继电器结束(Sequential Control Relay Eed,SCRE)指令表示一个SCR程序段的结束,它使程序退出一个激活的SCR程序段,SCR程序段必须由SCRE 指令结束。 (2)使用SCR指令的限制 同一地址的S位不可用于不同的程序分区。例如,不可把SO. 5同时用于主程序和子程序中。在SCR段内不能使用JMP、LBL、FOR、NEXT、END指令,可以在SCR段外使用JMP、LBL, FOR、NEXT 指令。 (3)SCR指令的编程举例 根据舞台灯光效果的要求,控制红、绿、黄三色灯。要求:红灯先亮,2s后绿灯亮,再过3s后黄灯亮。待红、绿、黄灯全亮3min后,全部熄灭。图4-44所示是用SCR指令编写的梯形图程序。每一个SCR程序段中均包含三个要素: ①输出对象,在这一步序中应完成的动作; ②转换条件,满足转换条件后,实现SCR段的转换; ③转换目标,转换到下一个步序。

继电器控制部分精选

第二章电气图及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 2.1 电气图的基本知识 电气图:用电气图形符号绘制的图称电气图。 主要有:系统图与框图、电路图、接线图与接线表、功能表图等。电气控制系统:由电气设备及电气元件按照一定控制要求连接而成的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图:为表达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安装、调试、维修等技术要求,需要用统一的工程语言即用工程图的形式来表达,这种工程图是一种电气图。叫做电气控制系统图。 电气控制系统图主要包括:电路图、电气接线图、电器元件布置图。 一、电气控制系统图中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电气图中图形符号和电气工程图中文字符号:

二、电气原理图 电气原理图:电气原理图是根据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采用电器元件展开的形式绘制的。它包括所有电器元件的导电部分和接线端子,但并不按电器元件实际布置来绘制,而是根据它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画在不同的部位上。 电气原理图结构简单,层次分明,便于分析和研究电路的工作原理,是电气控制系统最重要的一种图。 实例分析

电气原理图绘制规则: (一)电路绘制 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 √主电路是设备的驱动电路,如电机等,是强电流通过部分; √控制电路是由电器元件构成的控制逻辑,实现控制功能,是弱电流通过部分; 水平布置或垂直布置: 水平布置:电源线垂直画,其他水平画,耗能元件在最右端 垂直布置:电源线水平画,其他垂直画,耗能元件在最下端(二)元器件绘制和器件状态 元器件绘制: 采用国标画出图形符号; 同一电器的各个部分可画在不同地方,必须用相同文字标出; 多个相同器件时,可用下标区别; 器件状态: 通常表示在电器非激励或不工作的状态和位置 常见器件状态: ①继电器和接触器的线圈在非激励状态 ②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在断开位置 ③零位操作的手动控制开关在零位状态, 不带零位操作的手动控制开关在图中规定的位置 ④机械操作开关和按钮在非工作状态或不受力状态 ⑤保护类元器件处在设备正常工作状态。 (三)图上位置表示 确定元器件、连接线等的图形符号在图上位置的必要性:(1)同一器件分开绘制 (2)较长连线的中断画法 (3)标注器件位置,用于注释等 (4)修改设计,需表明更改部分在图中位置

继电器控制电路锁电路图解

继电器控制电路互锁电路图解 在继电器控制电路中,常会遇到互锁的问题。 一、互锁的作用互锁的作用是为了避免接触器、继电器的主回路中的触点竞争所产生的不良后果。通常情况下是指为了避免接触器的主触点上的相间短路。 二、互锁中的功能控制回路是操作功能,是按工艺要求设计出来的。互锁的作用只是为了避免触点的竞争,它不能引起操作功能出错。这一点尤为重要。 1、不可互换工作的互锁不可互换工作的互锁电原理图如下:

不可互换工作的互锁其工作原理是:当KM1闭合后,其常闭触点断开,使其KM2的控制回路不起作用。同理,当KM2闭合后,其常闭触点断开,使其KM1的控制回路不起作用。它的功能是:当KM1在工作时,不能通过SB3直接使KM1停止而让KM2工作,而必须先按下停止钮SB1后,才能通过SB3的操作让KM2工作。同理,当KM2在工作时,不能通过SB2直接使KM2停止而让KM1工作,而必须先按下停止钮SB1后,才能通过SB2的操作让KM1工作。这是不可互换工作的互锁方式的工作特点:如当KM1在执行某一工作且必须完成的状况下,才能停止下来,而后KM2才能工作。同理,如当KM2在执行某一工作且必须完成的状况下,才能停止下来,而后KM1才能工作。

2、可互换工作的互锁可互换工作的互锁电原理图如下: 可互换工作的互锁其工作原理是:当KM1闭合后,其常闭触点断开,使其KM2的控制回路不起作用。同理,当KM2闭合后,其常闭触点断开,使其KM1的控制回路不起作用。它的功能是:当KM1在工作时,可通过SB3直接使KM1停止而让KM2工作,不必先按下停止钮SB1。同理,当KM2在工作时,可通过SB2直接使KM2停止而让KM1工作,不必先按下停止钮SB1。 这是可互换工作的互锁方式的工作特点:如当KM1在执行某一工作过程中,可直接通过SB3使KM1停止而让KM2工作。同理,如当KM2在

继电器控制原理图中的元件符号

继电器控制原理图中的元件符号,有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和线圈,为了区别它们,在有关符号边上标注如KM、KA、KT等以示不同的器件,但其触头的数量是受到限制。而PLC梯形图中,也有常开、常闭触点,在其边上同样可标注X、Y、M、S、T、C以示不同的软器件。它最大的优点是:同一标记的触点在不同的梯级中,可以反复的出现。而继电器则无法达到这一目的。而线圈的使用是相同的,即不同的线圈只能出现一次。 2、编程元件的分类:编程元件分为八大类,X为输入继电器、Y为输出继电器、M为辅助继电器、S为状态继电器、T为定时器、C为计数器、D为数据寄存器和指针(P、I、N)。关于各类元件的功用,各种版本的PLC书籍均有介绍,故在此不介绍,但一定要清楚各类元件的功能。1、认识梯形图和继电器控制原理图符号的区别: 编程元件的指令由二部分组成:如LD(功能含意)X000(元件地址),即LD X000,LDI Y000......。 3、熟识PLC基本指令: (1)LD(取)、LDI取反)、OUT(输出)指令;LD(取)、LDI(取反)以电工的说法前者是常开、后者为常闭。这二条指令最常用于每条电路的第一个触点(即左母线第一个触点),当然它也可能在电路块与其它并联中的第一个触点中出现。 这是一张梯形图(不会运行)。左边的纵线称为左母线,右母线可以不表示。该图有三个梯级;第1梯级;左边第一个触点为常开,上标为X000,X表示为输入继电器,其后的000数据,可以这样认为它使用的是输入继电器中的编号为第000的触点(下同)。其指令的正确表示应为(如右图程序所示):0、LD X000 (前头的0 即为从第0步开始,指令输入时无须理会,它会自动按顺序显示出)。第2梯级;左边的第一个触点为常闭触点,上标为T0,T表示定时器(有时间长短不同,应注意),0则表示定时器中的编号为0的触点。其指令的正确表示应为:2、LDI T0(如程序所示)。第3梯级;左边第一个触点为常闭,上标为M0, M为辅助继电器(该继电器有多种,注意类别),其指令的正确表示应为:4、LDI M0(如程序所示)。本梯级的第2行第一个触点为常开,上标为Y000,Y表示输出继电器,由于该触点与后面Y001触点呈串联关系,形成了所谓的电路"块",故而其触点的指令应为5、LD Y000。总之LD与LDI指令从上面可以看出,它们均是左母线每一梯级第一触点所使用的指令。而梯级中的支路(即第3梯级的第2行)有二个或二个以上触点呈串联关系,其第一触点同样按LD或LDI指令。可使用LD、LDI指令的元件有:输入继电器X、输出继电器Y、辅助继电器M、定时器T、计数器C、状态继电器S。OUT为线圈驱动指令,该指令不能出现在左母线第一位。驱动线圈与驱动线圈不能串联,但可并联。同一驱动线圈只能出现一次,并安排在每一梯级的最后一位。如上图中的1、OUT Y000,3、OUT Y001,Y为输出继电器,其线圈一旦接获输出信号,可以这样认为,线圈将驱动其相应的触点而接通外部负载(外部负载多为接触器、中间继电器等)。而上图8、OUT T0 K40 为定时器驱动线圈指令,其中的K为常数40为设定值(类似电工对时间继电器的整定)。可使用OUT指令元件有:输出继电器Y、辅助继电器M、定时器T、计数器C、状态继电器S。 (2)触点的串联指令AND(与)ANI(与非);前者为常开,后者为常闭。二者均用于单

继电器控制电路模块及原理讲解

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的CMOS集成块电路 在电子爱好者认识电路知识的的习惯中,总认为CMOS集成块本身不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但实际上,部分CMOS集成块不仅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而且工作还非常稳定可靠。本实验中所用继电器的型号为JRC5M-DC12V微型密封的继电器(其线圈电阻为750Ω)。现将CD4066 CMOS集成块带动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如下: CD4066是一个四双向模拟开关,集成块SCR1~SCR4为控制端,用于控制四双向模拟开关的通断。当SCR1接高电平时,集成块①、②脚导通,+12V→K1→集成块①、②脚→电源负极使K1吸合;反之当SCR1输入低电平时,集成块①、②脚开路,K1失电释放,SCR2~SCR4输入高电平或低电平时状态与SCR1相同。 本电路中,继电器线圈的两端均反相并联了一只二极管,它是用来保护集成电路本身的,千万不可省去,否则在继电器由吸合状态转为释放时,由于电感的作用线圈上将产生较高的反电动势,极容易导致集成块击穿。并联了二极管后,在继电器由吸合变为释放的瞬间,线圈将通过二极管形成短时间的续流回路,使线圈中的电流不致突变,从而避免了线圈中反电动势的产生,确保了集成块的安全。 低电压下继电器的吸合措施 常常因为电源电压低于继电器的吸合电压而使其不能正常工作,事实上,继电器一旦吸合,便可在额定电压的一半左右可靠地工作。因此,可以在开始时给继电器一个启动电压使其吸合,然后再让其在较低的电源电压下工作,如图所示的电路便可实现此目的。 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V1为单结晶体管BT33C

,它与R1、R2、R3和C1组成一个张弛式振荡器,SCR为单向可控硅,按下启动按钮AN1后,电路通电,因为SCR无触发电压,所以不导通,继电器J不动作,电源通过R4和VD1给电容C2迅速充电至接近电源电压(Vcc-VD1压降)。同时,电源经R1给电容C1充电。数秒后,C1上电压充到V1的触发电压,C1立即通过V1放电,在R3上形成一个正脉冲,该脉冲一路加到V2基极,使V2迅速饱和导通,V2集电极也即电容C2正极近于接地。由于此时C2上充有上正下负的正极性电压,所以C2负极也即J线圈一端呈负电位。R3上的正脉冲另一路经VD2、C3去触发可控硅导通,SCR阴极也即J线圈另一端接近电源电压。这时,J线圈实际上承受约两倍的电源电压,所以J1-1闭合,松开AN1后,J1-1自保。J1-2将V1、V2供电切断,继电器在接近电源电压下工作。图中,AN2为停止按钮,按下AN2,J失电释放,J1-1断开,整个控制电路失电。 制作本电路时,一般可取继电器的额定电压为电源电压的1.5倍左右,一般情况下,任何型号的单向可控硅(或双向可控硅)皆可满足本电路需要。V2、C1、C3的耐压视电源电压的高低选取。C2耐压最好不低于电源电压的两倍。 继电器的三种附加电路 继电器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一种元件,一般由晶体管、继电器等元器件组成的电子开关驱动电路中,往往还要加上一些附加电路以改变继电器的工作特性或起保护作用。继电器的附加电路主要有如下三种形式: 1.继电器串联RC电路: 电路形式如图1,这种形式主要应用于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低于电源电压的电路中。当电路闭合时,继电器线圈由于自感现象会产生电动势阻碍线圈中电流的增大,从而延长了吸合时间,串联上RC电路后则可以缩短吸合时间。原理是电路闭合的瞬间,电容C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可视为短路,这样就将比继电器线圈额定工作电压高的电源电压加到线圈上,从而加快了线圈中电流增大的速度,使继电器迅速吸合。电源稳定之后电容C不起作用,电阻R起限流作用。 2.继电器并联RC电路: 电路形式见图2,电路闭合后,当电流稳定时RC电路不起作用,断开电路时,继电器线圈由于自感而产生感应电动势,经RC电路放电,使线圈中电流衰减放慢,从而延长了继电器衔铁释放时间,起到延时作用。 3.继电器并联二极管电路: 电路形式见图3,主要是为了保护晶体管等驱动元器件。当图中晶体管VT由导通变为截止时,流经继电器线圈的电流将迅速减小,这时线圈会产生很高的自感电动势与电源

继电器控制电路

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电路图分析 利用三极管饱和导通和截止的的特性,本身就可以实现接通和断开的功能,但由于它的带载功率有限,所以需配继电器扩流,并且可以扩充触点的数量,该电路是PNP三极管,所以采用集电极接低电平方式输出,P37为上拉电阻,当基极没有输入脉冲或电压时,基极为高电平,因为这是反极性三极管,所以平时是截止的,只有基极输入低电平,降低基极电压,这时三极管导通,继电器线圈得电吸合,原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吸合,完成设备的接通与断开功能。图中二极管反向接在线圈两端,是保护线圈不受反峰电压的冲击,对继电器起到保护作用。 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电路 我用的是S9013,请问这个电路该怎样画,S9013是不是一个NPN型三极管,还有我用的是STC89C52芯片。 常用的小型继电器工作电压有5V和12V两种,你使用的时候最好有一个9V或者12V的电压(如果你选12V的继电器,那么电压要再高一些). 单片机IO口输出控制信号,最好采用低电平控制导通的方式,也就是IO口输出0控制导通,1截止,因为IO口的灌电流较大而拉电流能力不足.这时候三极管应该选择PNP的,比如9012,8550之类的. 你选择的9013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使用中一般不这么做. 下面是接法:(以PNP三极管为例) 单片机IO口输出控制信号接三极管基极,继电器的线圈正极接三极管的C 极,线圈负极接一个小电阻比如75欧之后接电源负极(也就是继电器一定要在集

电极通路上),三极管的E极接电源正极,然后在线圈的正负极之间并联一个二极管比如1N4007. 三极管驱动继电器 2009-09-23 21:49:47| 分类:Electronic&&Elec |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继电器线圈需要流过较大的电流(约50mA)才能使继电器吸合,一般的集成电路不能提供这样大的电流,因此必须进行扩流,即驱动。 图1.21所示为用NPN型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的电路图,图中阴影部分为继电器电路,继电器线圈作为集电极负载而接到集电极和正电源之间。当输入为0V时,三极管截止,继电器线圈无电流流过,则继电器释放(OFF);相反,当输入为+VCC时,三极管饱和,继电器线圈有相当的电流流过,则继电器吸合(ON)。 图1.21 用NPN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电路图 当输入电压由变+VCC为0V时,三极管由饱和变为截止,这样继电器电感线圈中的电流突然失去了流通通路,若无续流二极管D将在线圈两端产生较大的反向电动势,极性为下正上负,电压值可达一百多伏,这个电压加上电源电压作用在三极管的集电极上足以损坏三极管。故续流二极管D的作用是将这个反向电动势通过图中箭头所指方向放电,使三极管集电极对地的电压最高不超过+VCC +0.7V。 图1.21中电阻R1和R2的取值必须使当输入为+VCC时的三极管可靠地饱和,即有。 例如,在图1.21中假设Vcc = 5V,,,则有。 而 则

基于单片机的继电器控制

目录 0 前言 (1) 1 总体方案设计 (1) 2 硬件电路设计 (2) 2.1单片机系统 (2) 2.1.1 晶振时钟电路 (2) 2.1.2 复位电路 (3) 2.2电流驱动系统 (3) 2.3发光二极管演示系统 (5) 2.4独立键盘系统 (5) 3 软件设计 (6) 3.1软件执行过程 (6) 3.2子程序模块 (6) 4 调试分析 (8) 5 结论及进一步设想 (9) 参考文献 (9) 课设体会 (10) 附录1 电路原理图 (11) 附录2 程序清单 (12)

基于单片机的继电器控制系统设计 胡启洋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摘要: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继电器控制系统,由单片机、继电器、驱动电路、发光二极管、独立键盘等部分组成,主要使用了单片机开发板上STC公司生产的89C54RD+型号单片机及其最小系统、ULN2003A达林顿管驱动芯片、JQC-3F-05VDC-1ZS 型号继电器、四个发光二极管,运用定时器精准定时对继电器开关进行控制,并在继电器输出端使用发光二极管显示。在以上基础上,实现了8路继电器的循环控制功能。 关键词:单片机;继电器;驱动电路。 0 前言 继电器是当输入量(如电压、电流、温度等)达到规定值时,使被控制的输出电路导通或断开的电器。它可分为电气量(如电流、电压、频率、功率等)继电器及非电气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继电器两大类。继电器具有动作快、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力保护、自动化、运动、遥控、测量和通信等装置中。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 电磁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合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下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吸合、释放,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为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成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1 总体方案设计 针对本课题的设计任务,进行分析得到:本次设计通过单片机I/O口输出高低电平控制继电器的输入端,采用ULN2003A型号的达林顿管驱动芯片加大输入电流,使用内部定时器中断进行精准计时,实现继电器通断时间分别为1秒、2秒的精准控制,并实现通过继电器进行八路发光二级管循环1秒的控制。 该继电器控制系统的设计,在总体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单片机及其最小系统电路,为了使单片机正常工作,需要加入晶振电路,为了使单片机方便使用,需要

常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解析

常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解析 1.利用速度继电器对三相异步电动机反接制动 原理:SB2按下→KM1有电且自锁→电机全压启动,转速很快达到120r/min,此时速度继电器触点动作,为反接制动做好准备→当SB1按下→KM1失电,同时KM2得电并自锁保持,串接制动电阻R反接制动(将电流消耗到电阻R上)→转速迅速下降,当转速小于100r/min时,速度继电器的触点复位→切断KM2,使其失电,制动过程结束。 2.三相异步电动机Y-?起动 原理:SB1(起动按钮)按下→KM1得电并且自锁,同时时间继电器KT得电(开始计时),KM3得电→KM1,KM3得电,三相异步电动机接成Y型起动→当设定的时间到达后,延时继电器KT的延时断开触点使KM3失电,延时继电器KT的延时接通触点使KM2得电→此时KM1得电,KM2得电,KM3失电→三相异步电动机接成?起动。

3.定子串电阻降压启动 原理:SB1按下→KM2得电,并且自锁,同时时间继电器,KT得电开始计时→KM2得电,定子串接电阻R降压启动→当设定的时间到后,KT的延时接通触点使KM1得电,并且自锁→KM1得电,在主电路中相当于短接了电阻R,三相异步电动机全压运行。 4.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带指示灯) 原理:SB2按下→KM1得电并且自锁,同时KT得电(开始计时)→KM1有电,在主电路中,自耦变压器抽头降压启动→当设定时间到后,延时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中间继电器K得电并自锁→使得KM1断电,KM2得电→三相异步电动机全压工作。 控制电路中的变压器使指示灯工作在安全电压下(一般,交流36V)→HL3为上电指示灯(K和KM1均不得电);HL2为降压启动指示灯(K失电,但KM1得电);HL3为全压工作指示灯(KM2得电)。

继电器控制电路模块设计及原理图

继电器控制电路模块设计及原理图 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的CMOS集成块电路 在电子爱好者认识电路知识的的习惯中,总认为CMOS集成块本身不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但实际上,部分CMOS集成块不仅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而且工作还非常稳定可靠。本实验中所用继电器的型号为JRC5M-DC12V微型密封的继电器(其线圈电阻为750Ω)。现将CD4066 CMOS集成块带动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如下: CD4066是一个四双向模拟开关,集成块SCR1~SCR4为控制端,用于控制四双向模拟开关的通断。当SCR1接高电平时,集成块①、②脚导通,+12V→K1→集成块①、②脚→电源负极使K1吸合;反之当SCR1输入低电平时,集成块①、②脚开路,K1失电释放,SCR2~SCR4输入高电平或低电平时状态与SCR1相同。 本电路中,继电器线圈的两端均反相并联了一只二极管,它是用来保护集成电路本身的,千万不可省去,否则在继电器由吸合状态转为释放时,由于电感的作用线圈上将产生较高的反电动势,极容易导致集成块击穿。并联了二极管后,在继电器由吸合变为释放的瞬间,线圈将通过二极管形成短时间的续流回路,使线圈中的电流不致突变,从而避免了线圈中反电动势的产生,确保了集成块的安全。 低电压下继电器的吸合措施 常常因为电源电压低于继电器的吸合电压而使其不能正常工作,事实上,继电器一旦吸合,便可在额定电压的一半左右可靠地工作。因此,可以在开始时给继电器一个启动电压使其吸合,然后再让其在较低的电源电压下工作,如图所示的电路便可实现此目的。 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V1为单结晶体管BT33C,它与R1、R2、R3和C1组成一个张弛式振荡器,SCR 为单向可控硅,按下启动按钮AN1后,电路通电,因为SCR无触发电压,所以不导通,继电器J不动作,电源通过R4和VD1给电容C2迅速充电至接近电源电压(Vcc-VD1压降)。同时,电源经R1给电容C1充电。数秒后,C1上电压充到V1的触发电压,C1立即通过V1放电,在R3上形成一个正脉冲,该脉冲一路加到V2基极,使V2迅速饱和导通,V2集电极也即电容C2正极近于接地。由于此时C2上充有上正下负的正极性电压,所以C2负极也即J 线圈一端呈负电位。R3上的正脉冲另一路经VD2、C3去触发可控硅导通,SCR阴极也即J 线圈另一端接近电源电压。这时,J线圈实际上承受约两倍的电源电压,所以J1-1闭合,松开AN1后,J1-1自保。J1-2将V1、V2供电切断,继电器在接近电源电压下工作。图中,AN2为停止按钮,按下AN2,J失电释放,J1-1断开,整个控制电路失电。 制作本电路时,一般可取继电器的额定电压为电源电压的1.5倍左右,一般情况下,任何型号的单向可控硅(或双向可控硅)皆可满足本电路需要。V2、C1、C3的耐压视电源电压的高低选取。C2耐压最好不低于电源电压的两倍。 继电器的三种附加电路 继电器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一种元件,一般由晶体管、继电器等元器件组成的电子开关驱动电路中,往往还要加上一些附加电路以改变继电器的工作特性或起保护作用。继电器的附加电路主要有如下三种形式: 1.继电器串联RC电路: 电路形式如图1,这种形式主要应用于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低于电源电压的电路中。当电路闭合时,继电器线圈由于自感现象会产生电动势阻碍线圈中电流的增大,从而延长了吸合时间,串联上RC电路后则可以缩短吸合时间。原理是电路闭合的瞬间,电容C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可视为短路,这样就将比继电器线圈额定工作电压高的电源电压加到线圈上,从而加快了线圈中电流增大的速度,使继电器迅速吸合。电源稳定之后电容C不起作用,电阻R起限流作用。 2.继电器并联RC电路: 电路形式见图2,电路闭合后,当电流稳定时RC电路不起作用,断开电路时,继电器线圈由于自感而产生感应电动势,经RC电路放电,使线圈中电流衰减放慢,从而延长了继电器衔铁释放时间,起到延时作用。 3.继电器并联二极管电路: 电路形式见图3,主要是为了保护晶体管等驱动元器件。当图中晶体管VT由导通变为截止时,流经继电器线圈的电流将迅速减小,这时线圈会产生很高的自感电动势与电源电压叠加后加在VT的c、e两极间,会使晶体管击穿,并联上二极管后,即可将线圈的自感电动势钳位于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此值硅管约0.7V,锗管约0.2V,从而避免击穿晶体管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