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气污染课程设计说明书

大气污染课程设计说明书

大气污染课程设计说明书
大气污染课程设计说明书

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1t/h燃煤锅炉除尘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学号:

系别: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2011年7月

目录

前言 4

1 设计目的 5

2 设计任务 5

3 设计参数及要求 5

4 设计计算

5 4.1 烟气量、烟尘计算 6

4.1.1 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 6

4.1.2 标准状态下理论烟气量 6

4.13 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 6

4.14 标准状态下烟气含尘浓度 6 4.2 除尘器的选型 6

4.2.1 除尘器应达到的除尘效率 6

4.22 除尘器的选择 6 4.3 确定除尘器、风机和烟囱的位置及管道的布置7

4.3.1 各装置及管道布置的原则7

4.3.2 管径的确定7 4.4 烟囱的计算7

4.4.1 烟囱高度的确定7

4.4.2 烟囱直径的计算8

4.4.3 烟囱的抽力8 4.5 系统阻力的计算9

4.5.1 摩擦压力损失9 4.5.2局部压力损失9 4.6 风机选择及计算10 4.6.1 风机风量的计算10 4.6.2 风机风压的计算10

4.7 电动机的选型10

5 小结11

6 主要参考文献11

前言

在目前,大气污染已经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主要有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而大气污染可以说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对人体的舒适、健康的危害包括对人体的正常生活和生理的影响。目前,大气污染已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该燃煤电厂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颗粒污染物,而且排放量比较大所以必须通过有效的措施来进行处理,以免污染空气,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

一、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在设计中掌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通过课程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本设计为一吨每小时燃煤锅炉除尘系统设计,能使学生得到一次综合训练,特别是:

1.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技术资料的查找与应用。

2.基本计算方法和绘图能力的训练。

3.综合运用本课程及有关课程的理论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4.熟悉、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及其他有关政策。

二、设计任务

1.除尘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确定;

2.燃煤锅炉排烟量、烟尘浓度的计算;

3.除尘器的比较和选择:确定除尘器类型、型号及规格,并确定其主要运行参数;

4.管网布置及计算:确定各装置的位置及管道布置,并计算各管段的管径、长度、烟囱高

度和出口内径、系统总阻力;

5.风机及电机的选择设计:根据所需处理的烟气量、烟气温度、系统总阻力等计算、选择

风机种类、型号及电动机的种类、型号和功率。

6.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包括方案的确定、设计计算、设备选择和有关设计

的简图等内容,文字应简明、通顺、内容正确完整,书写工整。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有封面、目录、前言、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等部分,并装订成册。图纸要求:按照工程制图要求绘制除尘工艺系统平面和立面图各一张(2号或3号图),需人工铅笔绘图。图应按比例绘制、标出设备、管件编号及明细表。

三、设计参数及要求

排烟温度取150℃;空气过剩系数α=1.35;烟气密度(标态)1.36kg/m3;室外空气平均温度6℃;锅炉出口前烟气阻力1000Pa;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为18%;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煤的工业分析值:

C Y=68%H Y=4%S Y=1%O Y=5%

N Y=1%W Y=6%A Y=15%V Y=13%

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17-200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标准状态下烟尘浓度排放标准:200mg/m3。

除尘系统布置场地如图所示的锅炉房北侧15m 以内

省煤器

锅炉

烟气出口

省煤器

四、课程设计算:

C Y =68% H Y =4% S Y =1% O Y =5% N Y =1% W Y =6% A Y =15% V Y =13% (一)烟气量、烟尘计算 1、 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

)7.07.056.5867.1(76.4Y Y Y Y a

O S H C Q -++=' =4.76?1.867?68%+5。.56?4%+0.7?1%+0.7?5%) =6.97 (m 3/Kg)

式中 C Y ,H Y ,S Y ,O Y 一一分别为煤中各元素所含的质量分数。 2、 标准状态下理论烟气量(设空气含湿量12.93g/m 3))

Y a a Y Y Y Y s

N Q Q W H S C Q 8.079.0016.024.12.11)375.0(867.1+'+'++++=' =1.867(68%+0.375?1%)+11.2?4%+1.24?6%+0.016?6.968+0.79?6.968+0.8?1%

=7.42(m 3/Kg)

式中:a

Q ' -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m 3/kg ; W Y -煤中水分所占质量分数,%

N Y -N 元素在煤中所占质量分数,% 3、 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

a

s s Q Q Q '-+'=)1(016.1α =7.423+1.016?(1.35-1)?6.968 =9.90 (m 3/Kg) 式中

α—空气过量系数;

s

Q '—标准状态下理论烟气量,m 3/kg ; a

Q '—标准状态下理沦空气量,m 3/kg 注:标准状态下烟气流量Q 以m 3/h 计。

4、 标准状态下烟气含尘浓度

s

Y

sh Q A d C ?=

=18%?15%/9.901=0.00273Kg/m 3) 式中 d sh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质量分数 A Y —煤中不可燃成分的含量;

Q S —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m 3/kg.

(二)除尘器的选择 1、 除尘器应达到的除尘效率

C

C S

-

=1η=1-200/0.00273?106=92.67% 式中 C —标准状态下烟气含尘浓度,mg/m 3;

C S —标准状态下锅炉烟尘排放标准中规定值,mg /m 3

2、除尘器的选择

工作状况下烟气流量

Q =Q s ×设计耗煤量=9.901?180=1782.18 )h /m (3

)h /m (T

T Q Q 3

'=

'=1782.18?(150+273)/273=2761.4)h /m (3 式中Q-----标准状态下烟气流量,)h /m (3 T '-----工况下烟气温度,K

T------标准状态下温度,273K

则烟气流量为 Q ’/3600=2761.4/3600=0.767(m 3/s ) 所以采用XD-II-1除尘器 阻力选择800(pa ) (三)确定除尘器、风机和烟囱的位置及管道的布置 1、各装置及管道布置的原则

根据锅炉运行情况和锅炉房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各装置的位置。一旦确定了各装置的位置,管道的布置也就基本可以确定了。对各装置及管道的布置应力求简单,紧凑.管路短,占地面积小,并使安装、操作和检修方便。 2、 管径的确定

v

Q d π'4= =12

14.3767.04??=0.285(m )

取d=280mm

式中 Q — 工况下管内烟气流量,m 3/s ;

v — 烟气流速,m /s ,(可查有关手册确定,对于锅炉烟尘v =10~15m /s) 管径取整采用d=280mm

外径D/mm

钢制板风管

外径允许偏差/mm

壁厚/mm 280

±1

0.75

内径D=280-2?.075=278.5mm

(四)烟囱的设计 1、烟囱高度的确定

首先确定所用烟囱的锅炉的蒸发量(t/h ),然后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规定

确定烟囱的高度。

1t/h 最低高度为25米。烟囱高度取25米。 2、烟囱直径的计算 烟囱出口内径可按下式计算

v

Q d '0188

.0=

=4

3600

767.00188.0??

=0.5(m )

式中 Q — 通过烟囱的总烟气量,m 3/h ;

v — 按下表选取的烟囱出口烟气流速,m/ s 。本设计取4-5m/s

烟囱底部直径

d 1=d 2+2×i ×H =0.5+2?0.025?25=1.75 (m)

式中 d 2 - 烟囱出口直径,”; H 一烟囱高度,m ;

i ——烟囱锥度,通常取i =0.02一0.03 3、 烟囱的抽力

B t t H S P

K y ?+-+=)2731

2731(

0342.0

=0.0342?25? (150

2731

62731+-+)?1.01?105

= 105.37 (Pa)

式中 H —烟囱高度m ,;

t k -外界空气温度,℃ t p 一烟囱内烟气平均温度,℃

B —当地大气压,Pa 。

(五)系统阻力的计算

1、 摩擦压力损失 对于圆管:

2

2

v d L p L ρλ?=?=0.02? (10.415/0.28) ? (1.36?12.62/2)= 80.31(Pa)

式中 L 一管道长度.m ; d —管道直径,m ; ρ— 烟气密度,kg /m 3;

v 一 管中气流平均速率,m /s

λ- 摩擦阻力系数,是气体雷诺数Re 和管道相对粗糙度

d

K

的函数。可以查手册得到(实际中对金属管道λ值可取0.02。对砖砌或混凝土管造λ值可取0.04)。

2、 局部压力损失

圆形弯头ξ=0.28渐缩管ξ=0.10 渐扩管 ξ=0.10 除尘设备局部阻力损失1000pa 锅炉的本体局部损失 900pa 。

2

2

v p ρξ?

=? =0.28?(1.36?12.62?5/2)+0.10?(1.36?12.62/2)+0.02?(1.36?12.62/2)

+1000+800

=1933.87(Pa)

式中 ξ 一 异形管件的局部阻力系数,可在有关手册中查到、或通过实验获得

v 一 与ξ相对应的断面平均气流速率,m /s ; ρ — 烟气密度,kg/m 3。

(六)、风机和电动机选择及计算 1、 风机风量的计算

B

t Q Q P y 325.1012732731.1?+?

= =1.1?1782.18?101325

.101273150273?+=3038.60 (m 3/h )

式中 1.1 一风量备用系数;

Q —标准状态下风机前标态下风量(烟气量),m 3/h ;

t P 一 风机前烟气温度,℃,若管道不太长,可以近似取锅锅炉排烟温度;

B ——当地大气压力,kPa 。

2、 风机风压的计算 y

y P y y B t t S h H ρ293.1335.101273273)

(2.1?

?++-∑?= =1.2?(1933.87+80.31-105.37)?36

.1293

.1101335.101200273150273??++

=1953.98(Pa ) 式中 1.2——风压备用系数; h ∑?—系统总阻力,Pa ; S y —烟囱抽力,Pa ; t P —风机前烟气温度;

t y 一风机性能表中给出的试验用气体温度(最高温度不超过523K 取473K )

ρy 一标准状况下烟气密度, kg /m 3。

计算出风机风量Q y 和风机风压H y 后,可按风机产品样本给出的性能曲线或表格选择所需风机的型号。

风机型号为Y5-47-4C 3、 电动机功率的计算

2

110003600ηηβ?=

y y e H Q N =

1

6.010*******

.198.195360.3038????? =3.57(KW )

式中 Q y —风机风量,m 3/h ;

H y —风机风压,Pa

ηl 一风机在全压头时的效率(一般风机为0.6,高效风机约为0.9)

η2一机械传动效率,当风机与电机直联传动时η2=1。用联轴器连接时η2=0.95~0.98,

用V 形带传动时η2=0.95;

β—电动机备用系数,对引风机,β=1.3。 根据电动机的功率,风机的转速,传动方式选择 电动机型号Y132M1-6 五 小节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画图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设计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六.主要参考书目

(1) 郝吉明,马广大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全国通用管道计算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7.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电除尘器课程设计报告

电除尘器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时间:2013年5月13日-19日 指导教师: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待除尘电厂基本情况 某电厂地处东南季风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春季温暖雨连绵,夏季炎热雨量大,秋季凉爽干燥,冬季低温,少雨雪。 根据当地气象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其特征值如下: 累年平均气压:1011.0hPa 累年最高气压:1038.9hPa 累年最低气压: 986.6hPa 累年平均气温:17.6℃ 极端最高气温:40.9℃ 极端最低气温:-9.9℃ 厂址处全年北(N)风出现频率为20.0%,西北 (NW)风出现频率为14.7%,西(W)风出现频率13.1%,南(S)风出现频率6.0%,东北(WE)风出现频率9.6%,东(E)风出现频率8.3%,东南(SE)风出现频率8.0%,西南(SW)风出现频率7.2%,静风出现频率为13.1%。 电厂烟气情况: 烟气量 Q =500,000 m3/h(工况) 废气温度 t j=350-400℃ t c=330-370℃ 含尘浓度 C =5-10g/m3 (工况) 煤挥发分A=26.6%(烘煤时) 电厂所用煤的组成成分 成分SO SO3O2N2H2O 2 组成10-120.1-0.3 2.7-377.6-808-9 粉尘粒径分布 粒径20-2515-1010-88-66-44-22-1<1总计平均值17.512.59753 1.5<0.5 含量 2.2 4.6 2.614.127.941.3 6.0 1.1100%

粉尘比电阻 温度℃21120230300 比电阻 Ω·cm 3×1079×1071×107 3.8×107二、除尘器设计要求 烟气量 Q =500,000 m3/h(工况) 出口粉尘浓度:100mg/m3(标准工况) 三、设计参数 1、电场风速选择 2、确定所需的收尘极面积、间距 3、确定电场数 4、电晕线选型(给出图纸) 5、收尘极板选型(给出图纸) 四、电除尘器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1、课程设计文本结构 1)课程设计任务书2)课程设计目录3)课程设计正文4)致谢5)附录6)参考文献 2、课程设计内容要求 根据三中所确定内容,给出设计参数,要求: 1)给出设计依据 2)给出设计过程 3)给出参考文献出处 五、基本参考文献 [1] 化工设备设计全书《除尘设备设计》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 (日)通产省公安害保安局《除尘技术》建筑工业出版社, 1977 [3] 鞍山矿山设计研究院《除尘设计参考资料》辽宁人民出版社, 1978 [4] 黎在时. 《电除尘器的选型安装与运行管理》中国电力版社,2005 [5] 黎在时《静电除尘器》.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静电除尘器

南京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题目锅炉烟气静电除尘器的设计 课程名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院(系、部、中心) 康尼学院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 K环境091 学生姓名朱盟翔 学号 0 设计地点文理楼A404 指导教师李乾军 设计起止时间:2012年5月7日至 2011 年5月18日 目录 烟气除尘系统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近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能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净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二、设计原始资料 锅炉型号:SZL4-13型,共4台 设计耗煤量:600 kg/h (台) 排烟温度:160 ℃ 烟气密度(标准状态): kg/m3 空气过剩系数:α=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18%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 Pa 当地大气压力: kPa 冬季室外空气温度:-1℃ 空气含水(标准状态下)按m3

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煤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值: C ar =68% H ar =% S ar =% O ar =6% N ar =1% W ar =4% A ar =16% V ar =14% 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l3271-201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 烟尘浓度排放标淮(标准状态下):30mg/m 3 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200mg/m 3。 基准氧含量按6%计算。 净化系统布置场地如图1所示的锅炉房北侧15m 以内。 图1. 锅炉房平面布置图 图 2. 图1的剖面图 三、设计内容 (1) 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2) 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确定。 (3) 除尘器的比较和选样:确定除尘器类型、型号及规格,并确定其主要运行参数。

布袋除尘器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题目:车间布袋除尘系统设计 学院:环化学院系:环境工程系 专业班级:环工121班 学号:5802112002 学生姓名:杨强 起讫日期:2015-06-29——2015-07-03 指导教师:李丹职称: 学院审核(签名): 审核日期:

目录 一、概述 (3) 1、大气污染的概念 (3) 2、大气污染的分类 (3) 3、大气污染的危害 (3) 4、治理大气污染的必要性 (4) 5、除尘的必要性 (4) 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5) 1、设计目的 (5) 2、设计任务 (5) 3、设计课题与有关数据 (5) 4、局部排气通风系统的组成 (6) 5、管道设计的原则 (7) 三、袋式除尘器除尘方式的选取与布置 (8) 1、袋式除尘器的原理 (8) 2、袋式除尘器的优点 (9) 3、袋式除尘器的缺点 (10) 4、袋式除尘器方案设计 (10) 4.1进气方式的确定 (10) 4.2进气过滤方式的确定 (11) 4.3滤料的确定 (11) 四、集气罩的设计 (11) 1、控制点控制速度Vx的确定 (11) 2、集气罩排风量、尺寸的确定; (12) 3、集气罩设计小结 (13) 五.袋式除尘器设计计算 (13) 1、过滤面积的确定 (13) 2、滤袋的排列和平面布置的确定 (13) 2.1滤袋长度的确定 (13) 2.2滤袋的排列与间距 (13) 3、清灰装置的确定及计算 (14) 4、灰斗高度的确定 (16) 5、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的计算 (16) 六、管道设计及风机选择 (17) 1、管道的初步设计及压损的确定; (17) 2、选择风机和电机 (23) 七、主要参考资料 (24)

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苏春阳

、八、■ 前言 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差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的约有100 多种。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等)两种,并且以后者为主要因素,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造成的。主要过程由污染源排放、大气传播、人与物受害这三个环节所构成。影响大气污染范围和强度的因素有污染物的性质(物理的和化学的),污染源的性质(源强、源高、源内温度、排气速率等),气象条件(风向、风速、温度层结等),地表性质(地形起伏、粗糙度、地面覆盖物等)。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另一种是气体状态污染物。气溶胶状态污染物主要有粉尘、烟液滴、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气体状态污染物主要有以二氧化硫为主的硫氧化合物,以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合物,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碳氧化合物以及碳、氢结合的碳氢化合物。大气中不仅含无机污染物,而且含有机污染物。并且随着人类不断开发新的物质,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变化着。就连南极和北极的动物也受到了大气污染的影响!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越高,污染就越重,危害也就越大。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浓度,除了取决于排放的总量外,还同排放源高度、气象和地形等因素有关。 污染物一进入大气,就会稀释扩散。风越大,大气湍流越强,大气越不稳定,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就越快;相反,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就慢。在后一种情况下,特别是在出现逆温层时,污染物往往可积聚到很高浓度,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在山间谷地和盆地地区,烟气不易扩散,常在谷地和坡地上回旋。特别在背风坡,气流作螺旋运动,污染物最易聚集,浓度就更高。夜间,由于谷底平静,冷空气下沉,暖空气上升,易出现逆温,整个谷地在逆温层覆盖下,烟云弥漫,经久不散,易形成严重污染。 早期的大气污染,一般发生在城市、工业区等局部地区,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大气中污染物浓度显著增高,使人或动、植物受到伤害。60 年代以来,一些国家采取了控制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或采用高烟囱使污染物扩散,大气的污染情况有所减轻。大气污染不仅对环境,还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如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作用等,不可小觑。随着大气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防治,以求环境的平衡。 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就是为即将从事这行的我们本科生做准备,提前进入实际设计阶段,以更好的学以致用,达到知识的再现。 1.局部排风罩的选择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范本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范本 1

1.袋式除尘器 1.1袋式除尘器的简介 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滤袋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当含尘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地,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经过滤料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一般新滤料的除尘效率是不够高的。滤料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筛滤、碰撞、滞留、扩散、静电等效应,滤袋表面积聚了一层粉尘,这层粉尘称为初层,在此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初层成了滤料的主要过滤层,依靠初层的作用,网孔较大的滤料也能获得较高的过滤效率。随着粉尘在滤料表面的积聚,除尘器的效率和阻力都相应的增加,当滤料两侧的压力差很大时,会把有些已附着在滤料上的细小尘粒挤压过去,使除尘器效率下降。另外,除尘器的阻力过高会使除尘系统的风量显著下降。因此,除尘器的阻力达到一定数值后,要及时清灰。清灰时不能破坏初层,以免效率下降。 袋式除尘器的结构图 1.2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方式主要有 (1)气体清灰:气体清灰是借助于高压气体或外部大气反吹滤袋, 以清除滤袋上的积灰。气体清灰包括脉冲喷吹清灰、反吹风清灰 2

和反吸风清灰。 (2 )机械振打清灰:分顶部振打清灰和中部振打清灰(均对滤袋而言),是借助于机械振打装置周期性的轮流振打各排滤袋,以清除滤袋上的积灰。 (3 )人工敲打:是用人工拍打每个滤袋,以清除滤袋上的积灰。 1.3袋式除尘器的分类 (1 )按滤袋的形状分为:扁形袋(梯形及平板形)和圆形袋(圆筒形)。 (2 )按进出风方式分为:下进风上出风及上进风下出风和直流式(只限于板状扁袋)。 (3 )按袋的过滤方式分为:外滤式及内滤式。 滤料用纤维,有棉纤维、毛纤维、合成纤维以及玻璃纤维等,不同纤维织成的滤料具有不同性能。常见的滤料有208或901涤轮绒布,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120℃,经过硅硐树脂处理的玻璃纤维滤袋,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250℃,棉毛织物一般适用于没有腐蚀性;温度在80-90℃以下含尘气体。 1.4袋式除尘器的优点 (1 )除尘效率高,可捕集粒径大于0.3微米的细小粉尘,除尘效率可达99%以上。 (2 )使用灵活,处理风量可由每小时数百立方米到每小时数十万立方米,能够作为直接设于室内,机床附近的小型机组,也可作成 3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Microsoft Word

云南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名称 设计题目 设计时间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概述 (3) 二.设计数据及任务 (6) 三.袋式除尘器的选型计算 (9) 四.主要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概述 布袋除尘器采用二通阀或三通阀逐室切换,形成逆向气流,迫使滤袋形成缩瘪和鼓胀过程(或缩瘪、鼓胀、沉降三过程),从而清除滤袋迎尘面上的粉尘。在必要时配用吹风机以增加清灰气流,或采用移动(水平或旋转)喷咀,将高压风机提供的逆向气流吹向滤袋,清除滤袋迎尘面上的粉尘。 逆气流反吹袋式除尘器是利用逆流气体从滤袋上清除粉尘的袋式除尘装置。有反吹风和反吸风两种形式。脉冲喷吹式和气环反吹风式实质上也属于逆气流清灰类型。清灰时要关闭正常的含尘气流,开启逆气流进行反吹风,此时滤袋变形,积附在滤袋内表面的粉尘曾破坏、脱落,通过花板落入灰斗。滤袋内安装支撑环以防止滤袋完全被压瘪。清灰周期0.5—3小时,清灰时间3-5分钟。反吹式的吸气时间约为10-20秒,视气体的含尘浓度、粉尘及滤料特性等因素而定。过滤速度通常为0.5-1.2m/分钟,相应的压力损失为1000-1500Pa。 逆气流反吹式袋式除尘器结构简单,清灰效果好,维修方便,对滤袋损伤小,适用于玻璃纤维滤袋。逆向气流清灰的方法,既应用于大、中型袋式除尘器,还可与振动清灰方法并用。振动使滤袋粉尘疏松,逆向气流使滤袋粉尘剥离,有利于提高清灰效果。切换阀、移动喷咀一般由除尘器厂与主机一起提供。反吹风机可在通风机产品中自选。逆气流清灰的控制有以下几种方法。

(最新整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完整)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 题目SZL4—13型燃煤采暖锅炉烟气除尘系统设计班级环境N121 学号201245849533 学生姓名顾丹阳 指导老师王成贤 完成日期 2015年6月7日

目录 前言 (1) 第1章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2) 1.1设计题目 (2) 1.2设计任务 (2) 1。3原始资料 (2) 第2章烟气量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计算 (3) 2.1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 (3) 2。2标准状态下理论湿烟气量 (3) 2。3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 (3) 2。4标准状态下烟气含尘浓度 (4) 2。5标准状态下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4) 第3章除尘装置的选择设计 (4) 3。1除尘装置应达到的净化效率 (4) 3。2除尘器的选择 (5) 3。2.1除尘况烟气流量 (5) 3.2.2除尘器型号的确定 (5) 第4章确定除尘设备风机和烟囱的位置及管道布置 (6) 4.1各装置及管道布置的原则 (6) 4。2管径的确定 (6) 第5章烟囱的设计 (7) 5。1烟囱高度的确定 (7) 5.2烟囱直径的计算 (7)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三峡大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课题袋式除尘器的选型设计 所在专业________ 环境工程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20111081 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 苏青青____________ 2013年x月x日

目录 、项目概况 、设计资料和依据 2.1 设计依据: 2.2 设计内容; 2.3 设计要求: 2.4 设计参数: 2.5 烟气性质: 2.6 烟尘性质: 2.7 当地的气象条件: 2.8 净化工艺流程的确定: 2.9 技术水平的确定: 三、系统设计部分 3.1净化装置的选型设计和计算(除尘器的设计) 3.1.1 袋式除尘器的选型 3.1.2 袋式除尘器型号的确定 3.1.3 滤料的选择 3.1.4 过滤面积的确定 3.1.5 滤袋数量的计算 3.1.6 进风通道的设计 3.1.7 出风通道的设计 3.1.8 袋式除尘器清灰的设计 3.1.9 排灰系统的设计 3.1.10 灰斗的设计计算 3.1.11 除尘器的保温和防腐 3.1.12 仪器仪表 3.1.13 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检修 3.2 烟囱的设计

3.2.1 设计的一般规定 3.2.2 构造规定 3.2.3 烟道的设计 3.3 净化系统配套辅助设施设计 3.3.1管道材料 3.3.2管道阀门 3.3.3机械排灰与除灰 一. 项目概况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污染越来越成为一 个我们无法忽视也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中, 粉尘是第一位的污染物, 而燃煤电厂的粉尘排放又占各个行业粉尘排放的首位,针对这一现状,我国最先应用的是静电除尘器,但静电除尘器的处理效果与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 距。近十年来,袋式除尘器技术的发展很快,尤其是大型脉冲除尘器,新的滤料和新的脉冲阀的问世,使袋式除尘器工况的稳定性和设备的可靠性有了充分的保证,更广泛的被用与发电行业。袋式除尘器也称为过滤式除尘器,凡是利用织物或非织造布制作的袋状过滤原件,用来捕集含尘气体中的固体颗粒的设备,均可称为袋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一般由箱体、滤袋、滤袋架、清灰机构、灰斗、放灰阀等部件构成。 二. 设计资料和依据 2.1 设计依据《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 (GB13223-2003); 《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 准》 ( GB13271-2001);《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HJ/T75-2001) ; 《袋式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 (GB12138-89) 《袋式除尘器用滤袋框架技术条件》 (JB/T 5917-2006) 《袋式除尘器用滤料及滤袋技术条件》 (GB12625-2007) 《脉冲喷出类袋式除尘器技术条件》(JB/T 8532-1997) 《袋式除尘器安装技术要求及验收规范》(JB/T 8471-1996) 2.2设计内容 ⑴根据所给的课题收集相应的设计资料; ⑵进行设计参数计算及合理性分析;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本科《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说明书 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 一、设计任务 广东九江俊业家具厂生产时会进行喷漆流程,喷漆时,作业场所有大量的漆雾产生,而且苯浓度相当高,对喷漆工人危害极大,如果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对车间及厂区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改善车间及周边区域大气环境状况,受实木家具厂委托,对喷漆车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苯类有机废气进行整套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使得上述车间排放含有VOC的气体经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减少其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提高企业的环保形象。 二、公司资料 ?生产工艺 家具喷漆工艺主要包括基材破坏处理、素材处理、整体着色、填充剂、底漆、吐纳、着色、修色、二度底漆、画漆、抛光打蜡等工艺。主要采用的是水帘机喷漆方法。 而在喷漆工艺中,喷漆时涂料溶剂从涂料中挥发出来,形成油漆工艺最主要的污染物——“漆雾”的主要成分之一。家具喷漆中一般采用含苯烃类溶剂,苯为剧毒溶剂,少量吸入也会对人体造成长期的损害。 ?废气特点 废气排放量:17640m3/h, 废气组分为苯类有机物(苯、甲苯、二甲苯等)及少量醛类和醇类有机物, 有机物浓度日平均值:2000 mg/m3, 废气温度:当地气温 ?气象资料 气温: 年平均气温:22.2oC

冬季:13.5oC 夏季:29.1oC 大气压力: 冬季740mmHg(98.6×103Pa) 夏季718 mmHg(95.72×103Pa) ?喷漆室布置图 ? 三、设计原则 (1)综合考虑采用先进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投资经济性等因素,以较少的投资,取得较大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2)采用技术成熟、先进可靠的工艺和处理效果好的设备,确保环保设施运行正常; (3)按现有场地条件考虑设计,整个工程做到布局合理、占地空间小、外形结构美观、投资小等几项特点;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_课程设计

、八— 前言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地最基本地环境因素,构成了环境系统地大气环境子系统.一切生命过程,一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都离不开大气.大气为地球生命地繁衍,人类地发展,提 供了理想地环境 .它地状态和变化,时时处处影响到人类地活动与生存. 造成大气污染地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地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地同时,也将大量地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地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地城市和工业区域?造成大气污染地物质主要有: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 S02、一氧化氮 NO、臭氧03以及烟尘、盐粒、花粉、细菌、苞子等 酸雨对人类产生着最直接、最严重地危害?形成酸雨地根本原因是燃煤过程向大气中排放大量地硫氧化物等酸辛气体?我过是以煤为主要能源地国家?随着国民经济地发展,能源地消耗量逐步上升,大气污染物地排放量相应增加?而就我国地经济和技术发展就我国地经济 和技术发展水平及能源地结构来看,以煤炭为主要能源地状况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地改变?我国地大气污染仍将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因此,控制燃煤烟气污染是我国改善 大气质量、减少酸雨和 SO2 危害地关键问题? 目前烟气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主要是通过工艺改造和设备优化组合来实现脱硫除尘地目地,很少有人来通过改良脱硫除尘剂地配方

来实现这一目地 .假如能够在现有地成熟地高效率脱硫工艺地基础上,在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都不高地情况下,通过一些工艺地改良和脱硫药剂地改善来提高其除尘效率,使得该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既有良好地脱硫效果,又能获得较高地除尘效率.这种技术地研制和开发一定会有很好地推广价值,产生良好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总论 (5) 1.1概述 (5)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 计报告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课 程 设 计 班级 学号 姓名 2015年6月25日 目录 一、项目概况 二、设计资料和依据. 设计依据: 设计内容; 设计要求: 设计参数: 烟气性质:

烟尘性质: 当地的气象条件: 净化工艺流程的确定: 技术水平的确定: 三、系统设计部分 净化装置的选型设计和计算(除尘器的设计)过滤面积的确定 出风通道的设计 袋式除尘器清灰的设计 排灰系统的设计 烟囱的设计 净化系统配套辅助设施设计

一 .项目概况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污染越来越成为一个我们无法忽视也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中,粉尘是第一位的污染物,而燃煤电厂的粉尘排放又占各个行业粉尘排放的首位,针对这一现状,我国最先应用的是静电除尘器,但静电除尘器的处理效果与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十年来,袋式除尘器技术的发展很快,尤其是大型脉冲除尘器,新的滤料和新的脉冲阀的问世,使袋式除尘器工况的稳定性和设备的可靠性有了充分的保证,更广泛的被用与发电行业。袋式除尘器也称为过滤式除尘器,凡是利用织物或非织造布制作的袋状过滤原件,用来捕集含尘气体中的固体颗粒的设备,均可称为袋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一般由箱体、滤袋、滤袋架、清灰机构、灰斗、放灰阀等部件构成。 二.设计资料和依据 设计依据 《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13223-2003); 《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13271-2001); 《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T75-2001); 《袋式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GB12138-89) 《袋式除尘器用滤袋框架技术条件》(JB/T 5917-2006) 《袋式除尘器用滤料及滤袋技术条件》(GB12625-2007) 《脉冲喷出类袋式除尘器技术条件》(JB/T 8532-1997) 《袋式除尘器安装技术要求及验收规范》(JB/T 8471-1996) 设计内容 ⑴根据所给的课题收集相应的设计资料; ⑵进行设计参数计算及合理性分析;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范文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

目录 1. 总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污染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工艺流程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常见除尘技术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除尘工艺流程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管道系统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工艺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旋风除尘器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袋式除尘器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管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1)管径的计算与实际速度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核算实际速度:v=4Q/(2 d )=14.154m/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管段长度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图1 除尘工艺流程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管道压力损失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管道保温及热补偿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风机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课程设计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实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实例 一、课程设计题目 某燃煤采暖锅炉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能课程所学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净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通过设计,使学生了解工程设计的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三、设计原始资料 锅炉型号:SZL4-13型,共4台 设计耗煤量:600kg/h(台) 排烟温度:160℃ 烟气密度:1.34kg/Nm3 空气过剩系数: =1.4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16%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Pa 当地大气压力:97.86kPa 冬季室外空气温度:-1℃ 空气含水按0.01293kg/ Nm3 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煤的工业分析值: Y C=68%,Y H=4%,Y S=1% ,Y O=5%, Y W=6%,Y A=15%,Y V=13% N=1%,Y 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 烟尘浓度排放标准:200mg/ Nm3 二氧化硫排放标准:900mg/ Nm3 净化系统布置场地为锅炉房北侧15m以。 四、设计计算

1.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1)理论空气量 () Y Y Y Y a O S H C Q 7.07.056.5867.176.4-++=' /kg)(m N 3 式中:Y C 、Y H 、Y S 、Y O 分别为煤中各元素所含的质量百分数。 ) /(97.6)05.07.001.07.004.056.568.0867.1(76.4'3kg m Q N a =?-?+?+??= (2)理论烟气量(设空气含湿量12.93g/m 3N ) Y a a Y Y Y Y s N Q Q W H S C Q 8.079.0016.024.12.11)375.0(867.1+'+'++++=' (m 3N /kg ) 式中:a Q '—理论空气量(m 3N /kg ) Y W —煤中水分所占质量百分数; Y N —N 元素在煤中所占质量百分数 /kg) (m 42.701.08.097.679.097.6016.006.024.104.02.11)01.0375.068.0(867.1'N 3=?+?+?+?+?+?+?=s Q (3)实际烟气量 a s s Q Q Q '-+'=)1(016.1α (m 3N /kg ) 式中:α —空气过量系数。 s Q '—理论烟气量(m 3N /kg ) a Q '—理论空气量(m 3N /kg ) 烟气流量Q 应以m 3N /h 计,因此。?=s Q Q 设计耗煤量 /h) (m 615060025.10/kg)(m 25.1097.6)14.1(016.142.7N 3N 3=?=?==?-?+=设计耗煤量s s Q Q Q (4) 烟气含尘浓度:

王贺枫大气污染设计说明书范文

王贺枫大气污染设 计说明书

第一章引言 1.1设计背景 对于现代的人民生活我们需要以享受和舒适为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要求也是随之增加.我们不再是以前那种有住就行的低标准,而是需要以人为本的观念来达到人们的满足.科技的发展和物质水平的提高必然在人住的方面也会得以体现.对于现代的建筑不论是室外还是室内,都有了一定得提高和改进. 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提高工厂内除尘设备的净化效率是促进生产和改进人民生活条件的重要措施之一。工厂除尘管道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和管理,应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安全可靠的要求,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 1.2 设计资料、参数及规定 1.2.1、设计题目:某炼铁厂450m3高炉供料系统除尘设计 1.2.2、设计原始资料: 1)工程概况: ①本工程为某炼铁厂450m3高炉供料系统除尘设计 ②高炉供料系统系统各胶带机转运产尘点,在工艺密闭的基础上,对粉尘加以控制,使经净化后的含尘气体,经烟囱排至

室外大气。 ③供料系统各转运点工艺流程如下:Z9转运站---地下储仓(两个产尘点) 2)设计参数 ①高炉供料系统胶带机的头尾部扬尘点设置除尘点,胶带宽B=500mm,带速为2.0m/s。 序 号 设备名称扬尘点位置 扬尘点数 量 扬尘点落差 m 同时工作点 1 Y9胶带机尾部+12.5(Z9转) 1 3.5 1 2 地下料仓 +10.93(Z8 转) 1 4.5 2 ②Z9转运站溜槽角α=90° ③主干管距地10.5米高,计算流速为16m/s。 ④空气密度ρ=1.2kg/m3,运动粘性系数ν=15.06×10-6m2/s, 重力加速度g=9.80665m/s2。 ⑤烟筒需高出周围建筑2倍。 ⑥粉尘粒径分布 1.3 设计要求 1)绘制管道布线图。

大气污染课程设计(完整版)

目录 前言 (2)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3) 二、设计的原始资料 (3) 1、单位生产情况 (3) 2、煤质资料参数 (4) 3.灰成分分析 (4) 4.气象和地理条件 (5) 5.排放浓度 (6) 三、设计内容和要求 (6) 四、设计计算 (8) 五、除尘器的选择 (11) 六、脱硫设备的选择 (12) 七、课程设计小结 (15) 八、参考文献 (16)

前言 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污染的现象 今天,大气污染已经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主要有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能源的消耗量逐步上升,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相应增加。而就我国的经济和技术发展就我国的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及能源的结构来看,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状况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我国的大气污染仍将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因此,控制燃煤烟气污染是我国改善大气质量、减少酸雨和二氧化硫危害的关键问题。 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因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颗粒物等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质急剧增多。空气污染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据统计,1990年全国煤炭消耗量10.52亿吨,到1995年煤炭消耗量增至12.8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达2232万吨。超过欧洲和美国,居世界首位。由于我国部分地区燃用高硫煤,燃煤设备未能采取脱硫措施,致使二氧化硫排放量不断增加,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大气污染治理刻不容缓,目前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有实施清洁生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和对SO2实施总量控制。

车间有机废气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有机废气的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现状及进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各种净化方法的分析比较.................................................. 错误!未定义书签。2设计参数及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主要技术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设计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3设计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引用标准及设计规范等......................................................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集气罩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管道布局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风机和电机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4活性炭吸附过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5烟囱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工艺说明及流程简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工艺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4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5设计感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6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前言 大气污染发展至今已超越国界,其危害遍及全球。对全球大气的影响明显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臭氧层破坏,二是酸雨腐蚀,三是全球气候变暖。大气污染不仅破坏大气资源,而且对大气、水、生物等所有重要的环境要素造成损害,各种大气污染物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的,对人体的影响又是多方面的。而且,其危害也是极为严重的。大气污染还通过酸雨形式杀死土壤微生物,使土壤酸化,降低土壤肥力,危害了农作物和森林。大气污染主要由人的活动造成,大气污染源主要有:工厂排放、汽车尾气、农垦烧荒、森林失火、炊烟(包括路边烧烤)、尘土(包括建筑工地)等。因此废气的治理工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大气污染保护资源保护人群健康保证积极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 本次课程设计所针对的燃煤电厂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颗粒污染物,而且排放量比较大所以必须通过有效的措施来进行处理,以免污染空气,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 本次的课程设计重点在于除尘器与风机的选取。采用了XDP-W-0.5型旋风除尘器和XDP-W-0.5型旋风除尘器,达到了除尘效率高,处理风量大,便于集中处理,设备造价低的目的,使除尘效果更佳。 关键字:大气污染 XDP-W-0.5型旋风除尘器风机

目录 前言 (1) 一、设计原始资料 (3) 1.1锅炉设备的主要参数 (3) 1.2烟气密度 (3) 1.3煤的工业分析值 (3) 1.4应用基灰分 (3) 1.5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标准 (3) 二、设计计算 (4) 2.1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4) 2.2除尘器的选择 (5) 2.3管径的选择 (6) 2.4烟囱的设计 (7) 2.5系统阻力的计算 (8) 2.6风机的选择 (13) 小结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 (19)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说明书

1.前言 空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1.1设计任务 1.1.1题目:某厂电镀车间空气污染控制工程 1.1.2设计基础资料 ㈠建筑物修建地点:哈尔滨 ㈡工艺资料 1).车间性质:该车间为机械厂电镀车间,对工件进行防护性电镀; 2).生产量:35kg/h; 3).工作制:每天两班制; 4).工作人员:每班工人25人,技术人员4人; 5).工艺流程简述: (1)铝及铝合金的氧化处理: 该工艺过程的目的是防止金属锈蚀,提高其耐磨性。办法是利用阳极处理,使金属获得一层氧化膜。其工艺流程是:磨光、抛光、化学除油(碱性除油)、热水清洗、硝酸溶液腐蚀、冷水清洗、阳极处理(无水铬酸溶液)、冷水清洗、干燥;(2)镀锌、镀铜: 工件先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化学除油,再进行强腐蚀除锈(硫酸或盐酸),随后进行电解除油(碱溶液)及弱腐蚀。每一道工序前均用冷、热水清洗。镀锌溶液:镀锌用氰化钠(NaCN)、氧化锌(ZnO)和氢氧化钠(NaOH)溶液;镀铜则用氰化铜(CuCN)、氰化钠(NaCN)、氰化铜(CuCN)溶液。 (3)磷化处理: 钢铁件经喷砂处理、化学除油、清洗后,用含磷酸锰铁的盐与氧化铜溶液进行磷化处理,利用离心机干燥后,置于110~120℃之锭子油中2~3分钟。磷化处理的目的在于使钢铁表面生成一层不溶性的磷酸盐薄膜,以此来提高金属之防腐能力。磷化膜为灰色或褐色。 1.2基础资料 1.2.1车间主要设备表

1.2.2大门开启及材料运输情况: 大门不常开启(每班次1~2次,每次2分钟),材料或工件用小车运入。 1.2.3动力资料 ㈠蒸汽: 由厂区热网供应 P = 7 表压 工艺设备用气 P = 2 表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