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教案实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教案实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教案实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教案实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实例

一、课程设计题目

某燃煤采暖锅炉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能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净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通过设计,使学生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三、设计原始资料

锅炉型号:SZL4-13型,共4台

设计耗煤量:600kg/h(台)

排烟温度:160℃

烟气密度:1.34kg/Nm3

空气过剩系数: =1.4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16%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Pa

当地大气压力:97.86kPa

冬季室外空气温度:-1℃

空气含水按0.01293kg/ Nm3

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煤的工业分析值:

Y

O=5%,

C=68%,Y

H=4%,Y S=1% ,Y

Y

V=13%

N=1%,Y

W=6%,Y A=15%,Y

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

烟尘浓度排放标准:200mg/ Nm3

二氧化硫排放标准:900mg/ Nm3

净化系统布置场地为锅炉房北侧15m以内。

四、设计计算

1.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1)理论空气量

()

Y Y Y Y a

O S H C Q 7.07.056.5867.176.4-++=' /kg)(m N 3 式中:Y C 、Y H 、Y S 、Y O 分别为煤中各元素所含的质量百分数。

)

/(97.6)05.07.001.07.004.056.568.0867.1(76.4'3kg m

Q N

a =?-?+?+??=

(2)理论烟气量(设空气含湿量12.93g/m 3N )

Y a a Y Y Y Y s

N Q Q W H S C Q 8.079.0016.024.12.11)375.0(867.1+'+'++++='

(m 3N /kg )

式中:a

Q '—理论空气量(m 3N /kg ) Y W —煤中水分所占质量百分数;

Y N —N 元素在煤中所占质量百分数

/kg)

(m 42.701.08.097.679.097.6016.006.024.104.02.11)01.0375.068.0(867.1'N 3=?+?+?+?+?+?+?=s Q

(3)实际烟气量

a s

s Q Q Q '-+'=)1(016.1α (m 3N /kg ) 式中:α —空气过量系数。

s

Q '—理论烟气量(m 3

N /kg ) a

Q '—理论空气量(m 3

N /kg ) 烟气流量Q 应以m 3N /h 计,因此。?=s Q Q 设计耗煤量

/h)

(m

615060025.10/kg)(m 25.1097.6)14.1(016.142.7N

3N 3=?=?==?-?+=设计耗煤量s s Q Q Q

(4) 烟气含尘浓度:

s

Y sh Q A d C ?= (kg/m 3N )

式中:sh d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百分数;

Y A —煤中不可燃成分的含量;

s Q —实际烟气量(m 3N /kg )。

)

(mg/m 1034.2)(kg/m 1034.225

.1015

.016.0N 33N 33?=?=?=

-C (5) 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61022

?=S

Y SO Q S C (mg/ m 3N ) 式中:Y S — 煤中含硫的质量分数。 S Q — 燃煤产生的实际烟气量(m 3N /kg )

)

(mg/m 1091.11025

.1098

.001.02N 336

2?=???=

SO C 2.除尘器的选择 (1)除尘效率

C

C s

-

=1η 式中:C —烟气含尘浓度,mg/m 3

N ;

C s —锅炉烟尘排放标准中规定值,mg/m 3N 。

3

200

191.45%2.3410η=-

=?

(2)除尘器的选择 工况下烟气流量:T

QT Q '

'=

(m 3/h ); 式中,Q —标准状态下的烟气流量,m 3/h ; 'T —工况下烟气温度,k ; T —标准状态下温度273k 。

/s)(m 7.23600

9754

3600'/h)

(m 9754273

)

160273(6150'33===+?=

Q Q 根据工况下的烟气量、烟气温度及要求达到的除尘效率确定除尘器:由陕西蓝天锅

炉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所提供的“XDCG 型陶瓷多管高效脱硫除尘器”(《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中选取XDCG4型陶瓷多管高效脱硫除尘器。产品性能规格见表1,设备外型结构尺寸见表2。

表1 XDCG4型陶瓷多管高效脱硫除尘器产品性能规格

型号

配套锅炉容量(J/H )

处理烟气量(m 3

/h )

除尘效率(%)

排烟黑度 设备阻力(Pa )

脱硫效率(%)

重量(kg )

XDGC4 4 12000 >98 ≦1级林

格曼黑度

800-1400 >85 2800

表2 XDCG4型陶瓷多管高效脱硫除尘器外型结构尺寸(见图1)

H H 1 H 2 H 3 A B C D E F 4460

2985

4235

700

1400

1400

300

50

350

1000

图1 XDCG4型陶瓷多管高效脱硫除尘器外型结构尺寸

3.确定除尘器、风机、烟囱的位置及管道布置。并计算各管段的管径、长度、烟囱高度和出口内径以及系统总阻力

(1)各装置及管道布置的原则

根据锅炉运行情况及锅炉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各装置的位置。一旦确定各装置的位置,管道的布置也就基本可以确定了。对各装置及管道的布置应力求简单、紧凑、管路短、占地面积小,并使安装、操作和检修方便。

(2)管径的确定

πν

Q

d 4=

(m )

式中,Q —工况下管道内的烟气流量(m 3/s );

ν—烟气流速(m/s )(对于锅炉烟尘ν=10-15 m/s )。 取ν=14 m/s ,

49.014

14.37

.24=??=

d (m )

圆整并选取风道:

外径D (mm )

钢制板风管

外径允许偏差(mm )

壁厚(mm )

500

±1

0.75

内径=d 1=500-2?0.75=495.5mm 由公式πν

Q

d 4=

可计算出实际烟气流速:

8.134955

.014.37

.2442

2=??==

d Q πν (m/s ) 4.烟囱的设计

(1)烟囱高度的确定

首先确定共用一个烟囱的所有锅炉的总的蒸发量(t/h ),然后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规定(表3)确定烟囱的高度。

表3 锅炉烟囱高度表

锅炉总额定出力(t/h )

<1 1~<2 2 ~ <6 6 ~ <10 10~20 26 ~<35 烟囱最低高度(m )

20

25

30

35

40

45

锅炉总额定出力:4?4=16(t/h ) 故选定烟囱高度为40m 。 (2)烟囱直径的计算

烟囱出口内径可按下式计算: ?

Q

d 0188

.0= (m )

式中:Q —通过烟囱的总烟气量(m 3/h )

ω—按表4选取的烟囱出口烟气流速(m/s )

表4 烟囱出口烟气流速m/s

通 风 方 式 运 行 情 况

全负荷时 最小负荷 机 械 通 风 10~20 4~5 自 然 通 风

6~10

2.5~3

选定ω=4m/s

m d 83.14

9754

40188

.0=?= 圆整取d=1.8m

《桥梁工程》的教案-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二〇一〇级土木工程(交通土建)专业 《桥梁工程》(Ⅰ) 教案 教师:文国华 班级: 1003307、308班 课时: 64 学时 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二〇一三年二月

课程名称桥梁工程(Ⅰ) 使用教材桥梁工程 主编邵旭东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修订)时间2007 专业班级 1003307、3308 授课时数总64课时;理论:64课时;实践:0课时;其他:0课时 授课教师文国华 授课时间2013 年上学期 成绩的考核为考试科,成绩按:作业(含平时)30分,考试70分计 主要参考文献: 1、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系列教材《桥梁工程》主编王丽荣,2005年9月; 2、高等学校教材《桥梁工程》主编范立础,1993年7月; 3、高等学校教材《桥梁工程》主编姚玲森,1999年4月; 4、国标《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2004年10月; 5、国标《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2004年10月; 6、国标《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2005年11月; 7、自编教学讲议《桥梁工程习题集》2012年1月等。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概述 目的要求:了解桥梁在交通中的地位、桥梁的发展概况;掌握桥梁的组成和分类 教学重点:桥梁的组成和分类 教学难点:各类桥梁的受力特点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与步骤: 先导概念 1、桥梁 是连续道路中断空间、跨越道路受阻障碍、传递交通流的道路工程结构物。包括“桥”与“涵洞”两类工程建筑。 2、桥梁建设的意义 适应经济发展,满足交通运输需要,促进地区交流,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 3、桥梁在道路工程中的地位 ⑴数量上一般公路为3~5座桥涵/km;山区公路为7~9座桥涵/km。 ⑵造价上一般公路的桥涵占其公路总造价10~20%;高等级公路的可达30%以上。 ⑶工期上是全线施工工期的关键。 ⑷重要程度上是交通运输的咽喉,是道路正常运输的关节。 ⑸社会性上立交桥、城市桥成为当地经济、文化、政治的标志。 第一节桥梁的组成与分类 一、桥梁的基本组成与常用术语 ㈠桥梁的基本组成 1、上部结构(或桥跨结构、或桥孔结构) ⑴定义桥梁结构中跨越障碍的主要承载结构,如梁桥的主梁,拱桥的主拱。 ⑵作用连续中断的路线、承受交通荷载并将荷载产生的作用反力传递给墩台上的支座。 2、支座 ⑴定义桥跨结构中墩台上支承主要承载结构的传力装置。 ⑵作用传递上部结构的荷载作用,适应桥跨设计变位,联结上下部结构。 3、下部结构 ⑴定义为桥跨中支承上部结构的桥墩、桥台。

郝吉明第三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后答案完整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课后答案 (第三版)主编:郝吉明马广大王书肖 目录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燃烧与大气污染 第三章大气污染气象学 第四章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第五章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第六章除尘装置 第七章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第八章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 第九章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 第十章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 第十一章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

第一章 概 论 1.1 干结空气中N 2、O 2、Ar 和CO 2气体所占的质量百分数是多少? 解:按1mol 干空气计算,空气中各组分摩尔比即体积比,故n N2=0.781mol ,n O2=0.209mol ,n Ar =0.00934mol ,n CO2=0.00033mol 。质量百分数为 %51.75%100197.2801.28781.0%2=???= N ,%08.23%100197.2800 .32209.0%2=???=O ; % 29.1%1001 97.2894 .3900934.0%=???=Ar ,%05.0%100197.2801 .4400033.0%2=???=CO 。 1.2 根据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求出SO 2、NO 2、CO 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体积分数。 解:由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查得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如下: SO2:0.15mg/m 3,NO2:0.12mg/m 3,CO :4.00mg/m 3。按标准状态下1m 3 干空气计算,其摩尔数为mol 643.444 .221013 =?。故三种污染物体积百分数分别为:

SO 2: ppm 052.0643.44641015.03=??-,NO 2:ppm 058.0643.44461012.03 =??- CO : ppm 20.3643 .44281000.43 =??-。 1.3 CCl 4气体与空气混合成体积分数为1.50×10-4的混合气体,在管道中流动的流量为10m 3N 、/s ,试确定:1)CCl 4在混合气体中的质量浓度ρ(g/m 3N )和摩尔浓度c (mol/m 3N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是多少千克? 解:1)ρ(g/m 3 N )3 3 4/031.110 4.221541050.1N m g =???=-- c (mol/m 3 N )3 33 4/1070.610 4.221050.1N m mol ---?=??=。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为1.031×10×3600×24×10-3kg=891kg 1.4 成人每次吸入的空气量平均为500cm 3,假若每分钟呼吸15次,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为200g μ/m 3,试计算每小时沉积于肺泡内的颗粒物质量。已知该颗粒物在肺泡中的沉降系数为0.12。 解:每小时沉积量200×(500×15×60×10-6)×0.12g μ=10.8g μ 1.5 设人体肺中的气体含CO 为2.2×10-4,平均含氧量为19.5%。如果这种浓度保持不变,求COHb 浓度最终将达到饱和水平的百分率。 解: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4 (1-1),取M=210 2369.0105.19102.22102 4 22=???==--∝O p p M Hb O COHb ,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完整版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系别:城市建设学院 专业班级:工程管理0802 学生姓名:董小勇 指导教师:贺瑶瑶 (课程设计时间:2011年1月3日——2011年1月17 日)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2) 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2) 1、课程设计题目描述 (2) 2、课程设计要求 (2) 三、设计报告内容 (2) 1.工程概况 (2) 1.1建筑设计特点 (2) 1.2结构设计特点 (2) 1.3建筑地点特征 (2) 1.4施工条件 (3) 2.施工方案 (3) 2.1土石方工程 (3) 2.2基础工程 (3) 2.3砌筑工程 (4) 2.4钢筋混凝土工程 (4) 2.5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 (7) 2.6屋面工程 (7) 2.7装饰工程 (7) 2.8板的吊装 (8) 3.施工进度计划 (8) 3.1施工进度计划的作用 (8) 3.2编制依据 (8) 4.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9) 4.1技术资料准备 (9) 4.2物资准备 (9) 4.3劳动组织准备 (10) 4.4施工现场准备 (10) 4.5冬期、雨季施工的准备 (11) 5.劳动力、材料、机械等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 (12) 6.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步骤 (13) 6.1场外交通的引入 (13) 6.2仓库与材料堆场的布置 (13) 6.3加工厂布置 (13) 6.4布置内部运输道路 (13) 6.5临时水电管网及其他动力设施的布置 (14) 7.主要技术组织措施 (14) 7.1保证工程质量措施 (14) 7.2安全施工措施 (15) 7.3降低成本措施 (15) 7.4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15) 四、小结 (15) 参考资料 (16)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 参考答案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答案要求,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 1.以下对地球大气层结构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对流层的厚度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降低。 B. 暖层空气处于高度的电离状态,故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电子。 C. 平流层的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 D. 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该层空气不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 2. 目前,我国排放大气污染物最多的是()。 A. 工业生产。 B.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交通运输。 D. 生态环境破坏。 3. 烟囱上部大气是不稳定的大气、而下部是稳定的大气时,烟羽的形状呈()。 A. 平展型。 B. 波浪型(翻卷型)。 C. 漫烟型(熏蒸型)。 D. 爬升型(屋脊型)。 4. 尘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与()的成反比。 A.尘粒的密度。 B. 气体的密度。 C. 尘粒的粒径。 D. 气体的粘度。 5.处理一定流量的气体,采用()净化时,耗用的能量为最小。 A. 重力除尘装置。 B. 惯性除尘装置。 C. 离心力除尘装置。

D. 洗涤式除尘装置。 6. 电除尘装置发生电晕闭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烟尘的电阻率小于104Ω·cm。 B. 烟尘的电阻率大于1011Ω·cm。 C. 烟气温度太高或者太低。 D. 烟气含尘浓度太高。 7. 在以下关于德易希方程式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德易希方程式概括了分级除尘效率与集尘板面积、气体流量和粉尘驱进速度之间的 关系。 B.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也相同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 算式。 C.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不超过气流速度的10~20%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 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式。 D. 德易希方程式说明100%的分级除尘效率是不可能的。 8.直接应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含尘气流阻力的前提是()。 A.颗粒雷诺数Re p≤1,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B.1<Re p<500,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C.500<Re p<2×105,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D.颗粒雷诺数Re p≤1,颗粒直径小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9.在以下有关填料塔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产生“塔壁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塔径与填料尺寸的比值太小。 B. 填料塔是一种具有固定相界面的吸收设备。 C. 当烟气中含有悬浮颗粒物时,填料塔中的填料容易堵塞。 D. 填料塔运行时的空塔气速一定要小于液泛气速。 10. 在以下有关气体吸附穿透曲线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处理气体量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B.穿透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固定吸附床的操作条件。 C.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床层厚度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D.穿透曲线斜率的大小可以反映吸附过程速率的快慢。 11.在以下石灰或石灰石湿式洗涤法烟气脱硫的化学反应式中,( D )是对吸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土木工程施工A》 课程设计报告 系别:城市建设系 专业班级:土木工程0902 学生姓名:李红安 指导教师:贺瑶瑶 (课程设计时间:2012年6月20日——2012年6 月25 日)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目录 1、工程概况……………………………………………………………………………………… 1.1、建筑物概况………………………………………………………………………… 1.2、地质及环境条件……………………………………………………………………… 1.3、施工工期……………………………………………………………………………… 1.4、气象条件……………………………………………………………………………… 1.5、施工技术经济条件…………………………………………………………………… 2、施工方案……………………………………………………………………………………… 2.1 施工程序………………………………………………………………………………… 2.2 施工段的划分…………………………………………………………………………… 2.3 施工准备及部署………………………………………………………………………… 2.4 施工机械选择…………………………………………………………………………… 2.5 主要项目施工方法及施工顺序………………………………………………………… 3、施工进度计划……………………………………………………………………………… 3.1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3.2 计算工期…………………………………………………………………………… 4、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4.1 垂直运输机械的布置…………………………………………………………………… 4.2 搅拌站的布置…………………………………………………………………………… 4.3 各种作业棚、工具棚的布置…………………………………………………………… 4.4 材料、构件堆场及仓库的布置………………………………………………………… 4.5 生活设施布置…………………………………………………………………………… 4.6 临时道路………………………………………………………………………………… 5、质量、安全、冬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5.1 质量技术措施…………………………………………………………………………… 5.2 安全技术措施…………………………………………………………………………… 5.3 冬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5.4 文明施工措施…………………………………………………………………………… 6、成绩评定表………………………………………………………………………………

井巷工程课程设计演示教学

井巷工程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的目的 二.设计的任务 三.斜井巷道断面的设计 (一).已知参数 (二)巷道断面形状的选择 (三).确定巷道净断面尺寸 (四).确定巷道设计掘进断面尺寸和计算掘进断面尺寸 (1).支护参数的选择 (2).道床参数的选择 (3).巷道掘进断面设计 (五).布置巷道管线 (六).计算巷道掘进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 (七).绘制巷道断面施工图及编制巷道特征表和每米巷道 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表 四.斜井巷道断面的施工

(一) .爆破参数的确定 (二).选择钻眼爆破的器材 (三).炮眼布置 (四).选择装药结构与起爆方法 (五).拟定爆破说明书和爆破参考图表 (六).定向与钻眼工作 (七).钻眼爆破安全及注意事项 (八).通风防尘及风机的选择 (九).巷道支护 (十).施工方法 五.装岩与运输 (一).选择装岩设备 (二).选择运输方式 六.施工组织循环图表的制定七.结束语 八.参考文献 一.设计的目的 为了使我们对《井巷工程》这门课程中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有个全面系统的掌握,并进行井巷设计和施工设计。通过本设计,我们将对《井巷工程》课程有个深入的全

面的了解,并学会利用各种工具书及参考文献资料,我们以团队协作的方式来解决设计中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处事、相互交流、合理解决设计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对《井巷工程》这门课程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对该门课程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初步达到一个学以致用的目的。二.设计任务 某铅锌矿山年设计能力为30万t。该矿采用斜井开拓,其副 斜井的倾斜角为25°,采用1.5t固定式矿车组提升。该斜井穿过中等稳定的石灰岩层和白云岩层,其坚固性系数为 f=6~8,斜井需要通过的风量为60m3/秒,斜井掘进中估计涌 水量为2~3m3/小时。巷道内敷设一趟直径为300mm的压风管,一趟直径为300mm的排水管和一趟直径为150mm供水管。试进行该斜井直线段的断面设计和施工设计。 三.倾斜巷道断面的设计 (一).已知参数 1).年生产能力为30万吨 2).斜井掘进中估计涌水量2~3m3/小时 3).采用1.5t固定式矿车组提升 4).斜井穿过中等稳定的石灰岩层和白云岩层,其坚固性系数 f=6~8 5).斜井需风量为60m3/秒 6).巷道内敷设直径为300mm的压风管,一趟直径为 300mm的排水管和一趟直径为150mm的供水管 (二).巷道形状的选择

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在专业核心课程设计、建设和教学实施过程中,贯彻以下教育理念: 终身学习的教育观:现代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四项基础能力: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改变以“教”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转为以“学”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学生的学习权,使“教学”向“学习”转换;把学生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 多元智能的学生观:高职学生具有形象思维的智能结构特点,适宜以实践知识为学习起点的培养模式;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按学生的特点,发掘学潜能,发展个性,学习实践知识和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要让学生再遭遇智慧关闭的经历,多让学生体验智慧开启和增强自信的经历,要把我们的教育从制造失败者的教育变成塑造成功者的教育。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生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建构获得的。灌输式教学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剥夺了学生建构知识和理解自身的机会;学生通过探究和主动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专兼职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能主动地建构他们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能力本位的质量观: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完成综合性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学习,学生在个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构专业系统化知识,完成从初学者到高素质技术技能专门人才的职业能力发展。学生不仅要获得专业的职业技能、职业资格和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获得自我发展的内化的职业能力,有能力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得新的发展。 过程导向的课程观:课程以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工作过程完整”而不是“学科完整”的学习过程。从职业工作出发选择课程内容,并按照职业能力从易到难的顺序安排教学;课程内容首先强调获取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性知识,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然后是适度够用的陈述性知识(理论知识)。 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强调“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教师是课程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协调人,学生是行动主体,教学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完整“行动”过程,在教学中专兼职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制订和实施计划、检查评价成果”,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英文名称: Course Designof Engineering Surveying 课程代码: 02E54010 课程设计周数/学分: 2/2课程类别: 专业教育课程性质: 必修 开课学期: 第七学期开课单位: 测绘工程学院适用专业: 测绘工程专业 指导团队负责人:鲍建宽成员:孟庆武,郭英起,张玉娟,梅晓丹等 2 教学目标及要求 2.1 本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达到如下毕业要求有贡献: 2.1.1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的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问题; 2.1.2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并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识别、表达、分析复杂的测绘地理信息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3 在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影响条件下,能够针对复杂的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2.1.4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问题进行研究,能够设计、完成测绘实习项目及对实习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2.1.5 能够针对复杂的测绘地理信息问题,合理地选择、开发与使用现代测绘工具和技术,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2.1.6 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测绘地理信息工程和复杂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和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2.1.7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1.8 能够就复杂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2.1.9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2.2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完成后,学生应取得以下学习成果: 2.2.1 掌握工程测量图上设计工作。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的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问题;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并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识别、表达、分析复杂的测绘地理信息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 概 论 第二章 1.1 解: 按1mol 干空气计算,空气中各组分摩尔比即体积比,故n N2=0.781mol ,n O2=0.209mol ,n Ar =0.00934mol ,n CO2=0.00033mol 。质量百分数为 %51.75%100197.2801.28781.0%2=???= N ,% 08.23%100197.2800 .32209.0%2=???=O ; %29.1%100197.2894.3900934.0%=???=Ar ,% 05.0%100197.2801 .4400033.0%2=???=CO 。 1.2 解: 由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查得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如下: SO2:0.15mg/m 3,NO2:0.12mg/m 3,CO :4.00mg/m 3。按标准状态下1m 3 干空气计算,其摩尔 数为mol 643.444.221013 =?。故三种污染物体积百分数分别为: SO 2:ppm 052.0643.44641015.03=??-,NO 2:ppm 058.0643.44461012.03 =??- CO :ppm 20.3643.44281000.43 =??-。 1.3 解: 1)ρ(g/m 3 N )334/031.1104.221541050.1N m g =???=-- c (mol/m 3 N )3334/1070.6104.221050.1N m mol ---?=??=。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为1.031×10×3600×24×10-3 kg=891kg 1.4 解: 每小时沉积量200×(500×15×60×10-6 )×0.12g μ=10.8g μ 1.5 解: 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4 (1-1),取M=210 2369.0105.19102.22102 4 22=???==--∝O p p M Hb O COHb , COHb 饱和度% 15.192369.012369.0/1/222=+=+=+= Hb O COHb Hb O COHb Hb O COHb COHb CO ρ 1.6 解: 含氧总量为mL 96010020 4800=?。不同CO 百分含量对应CO 的量为: 2%:mL 59.19%2%98960=?,7%:mL 26.72%7%93960 =?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第四版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1. 课程设计教学条件要求 本设计对象为某公路桥梁,该桥梁的上部结构设计已经完成,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完成桥墩基础与地基的设计与检算。要求同学选择(或由任课教师分配)一个基础,按给定的条件完成相关的设计和计算工作。 2. 课程设计任务 2.1工程概况 某公路桥梁设计采用桩(柱)式桥墩,初步拟定尺寸如图1所示。该桥梁上部结构为25米钢筋混凝土装配式T梁桥。桥面宽7米,两边各0.5米人行道。 该桥墩基础由两根钻孔桩组成,旋转钻成孔。桩的设计直径d(即钻头直径,精确至0.1m)自选,桩底沉渣厚度控制为t=(0.2~0.4)d。在局部冲刷线处设置横系梁,其断面尺寸可按构造等要求确定,高度约1.0m。 2.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地质资料:标高20.00以上桩侧土为软塑亚粘土,各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γ =18.5kN/m3,土粒比重G s=2.70,天然含水量w=21%,液限w L=22.7%,塑限w p=16.3%;标高20.00以下桩侧及桩底均为硬塑性亚粘土,其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γ =19.5kN/m3,土粒比重G s=2.70,天然含水量w=17.8%,液限w L=22.7%,塑限w p=16.3%。

2.3 设计荷载 (1)一跨上部结构自重G1=2000×(L/20)1.2 kN(取整),其中L为跨径; (2)盖梁自重G2=350kN; (3)局部冲刷线以上桩重应分别考虑最低水位及常水位;汽车荷载应考虑最不利荷载组合(双孔和单孔布载);人群荷载尚应考虑最不利情况;荷载布载长度为梁长(L-0.1)m。 (4)设计汽车荷载为公路—Ⅱ级,汽车可能产生的横向偏心距为0.55m,单 。 )=5kN; 图2 2.4 材料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拟采用C25,混凝土弹性模量E h=2.85×104MPa,可选择的钢筋有HPB235和HRB335。 2.5 具体任务要求如下: (1)确定桩的长度,进行单桩承载力验算。 具体计算时按如下不同标准跨径分组进行,同组人员的设计桩径、桩长不得全部相同。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专接本) 一、填空 大气污染物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体状态污染物。 燃料燃烧过程的空气过剩系数取决于燃料种类、燃烧装置形式及燃烧条件等因素。 石油是液体燃料的主要来源,它是由链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碳氢化合物组成。 固体燃料燃烧过程生产的颗粒物通常称为烟尘,它包括黑烟和飞灰两部分。黑烟是未燃尽的炭粒,飞灰则主要是燃料所含的不可燃矿物质微粒。 用显微镜观测粒径时,将各颗粒在投影图中按同一方向将颗粒投影面积二等分的线段长度,称为颗粒的定向面积等分直径,也称马丁直径。 表征净化装置净化污染物效果的重要技术指标是净化效率。 电除尘过程中,粉尘比电阻过高,会导致除尘效率下降。 组成袋式除尘器的核心部分是滤料,其性能对袋式除尘器操作有很大影响。 在烟气脱硫工艺中,干法的脱硫剂利用率最低,通常在30%以下。湿法脱硫的效率最高,可以达到95%以上。 酸雨泛指酸物质以湿沉降或干沉降的形式从大气转移到地面,而干沉降是酸性颗粒物以重力沉降等形式由大气转移至地面。 在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根据粉尘颗粒的大小,将其分为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 燃料的发热量有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之分,高位发热量包括燃料燃烧生成物中水蒸气的汽化潜热。 煤中不可燃矿物物质的总称是灰分。 粉尘的安息角和滑动角是评价粉尘流动特性的重要指标。 有机污染物通常指为燃尽的碳氢化合物,是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 粉尘的含水率与粉尘从周围空气中吸收水分的能力有关,通常把这种吸收水分的能力称为粉尘的吸湿性。 影响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因素有二次效应、比例尺寸、烟尘的物理性质和操作变量。

表征袋式除尘器过滤速度的指标是气布比。 按脱硫剂是否以溶液状态进行脱硫,可将脱硫技术分为湿法或干法脱硫。 为了防止汽油中的铅使催化剂永久中毒,应用催化转化器的前提是必须使用无铅汽油。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大气污染仍然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 燃料按其物理状态可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三类。 煤中硫的四种存在形态是黄铁矿硫、硫酸盐硫、有机硫和元素硫。 普通的旋风除尘器是由进气管、筒体、锥体和排气管等组成。 袋式除尘器的压力损失由两部分构成,即粉尘通过清洁滤料的压力损失和通过灰层的压力损失组成。 从燃烧系统排出的氮氧化物绝大多数以NO形式存在。 在我国,“两控区”是指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 我国大气污染以煤烟型为主。 液体燃料的主要来源是石油。 以去掉外部水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所表示的煤的百分比基准是空气干燥基。 燃料燃烧过程中,实际烟气体积等于理论烟气体积和过剩空气体积之和。 通常用圆球度来表示颗粒形状与圆球形颗粒不一致程度的尺度。 粉尘比电阻对电除尘器的运行有很大影响,通常最适于电除尘器运行的粉尘比电阻范围是104—106?·cm。 电除尘过程的第一步是尘粒荷电。 烟气脱硫过程中,与SO2反应消耗掉的脱硫剂与加入系统的脱硫剂总量之比称为脱硫剂利用率。 与汽油车污染控制目标不同,柴油机主要以控制黑烟和氮氧化物排放为主。 酸雨通常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完整版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专业: 姓名: 班级: 学号: 导师: 时间: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一、建筑、结构概况 (1) 二、施工条件概况 (1) 第二章工程量计算·················································· 一、土方工程量···················································· 二、基础工程工程量················································ 三、柱工程量······················································ 四、梁工程量······················································ 五、楼梯工程量···················································· 六、预制板工程量·················································· 七、工程量清单表··················································第三章施工方案···················································· 一、施工段划分···················································· 二、工期控制······················································ 三、施工顺序······················································ 四、施工工艺······················································ 五、施工方法····················································· 六、施工时间····················································· 七、模板方案·····················································第四章机械设备选择················································第五章主要技术措施················································第六章施工总平面图··············································第七章施工进度计划表···········································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学籍管理系统-(2)电子教案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学籍管理系统-(2)

附件1: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 课程设计 题目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11级计算机本科1班 学生姓名 雷宝王申川赵思语 指导教师刘振东 2013 年12 月28 日

1 问题描述 学籍管理系统 主要功能有学生注册(根据学费缴纳情况进行)、注销、休学、退学、专业调整、学分统计、评优、奖学金评定以及成绩录入、修改、打印、查询。可按专业或班级排名,即可按单科成绩排名,也可综合排名(不同的课程要设不同的权重,可根据课程类别以及学分情况设置),以及管理辅修专业和学分情况等。 2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第一步也是着重要的一步。需求分析是描述系统的需求,通过定义系统中的关键域类来建立模型。分析的根本目的是在开发者和提出需求的人之间建立一种理解和沟通的机制,下面从三个方面(市场需求分析、功能需求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来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 2.1 市场需求分析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招生人数的增加,学籍管理维护是学校管理中异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为学校,除了育人,就是育知,学生成绩管理的计算机化是整个学校教务管理中的重要一部分,介于它的重要性,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就逐渐提入议程,并占着越来越重要的份量。 运用学生成绩管理维护系统可以减轻学院教学人员的工作量,缩小开支,提高工作效率与准确率,能够节省时间,学生也能够尽快的知道自己的考试成绩,投入新的课程的学习或复习这次没有考过的课程。而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应用也为今天的民办教育在未来市场的竞争力有所提高。

在现代高科技的飞跃发展,人们工作习惯的改变,特别是电脑的大量普及,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怎样提高工作效率是人们首先考虑的问题。学生成绩管理是一个非常繁琐与复杂的一项工作,一个原因就是工作量大,不好管。对于一个学校而言,管理好学生的成绩,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开发出一套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2.2 功能需求分析 这个是一个学生管理系统,我们的目标是提高学籍管理工作的效率,具有对学生个人信息,课程信息,所选课程信息进行管理及维护的功能。学生可以通过此系统进行个人信息,考试成绩查询。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实现学生信息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总之,学籍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包括管理员对功能的需求和学生对功能的需求,老师对功能的需求三大部分,如下所列: (1)管理员对功能的需求 管理员权限最大,可以对学生,课程,老师的管理,管理员对功能的需求细分如下: ?有关学生信息的浏览,包括学生的姓名,入学日期,所在班级, 学制,家庭住址,联系电话。 ?学生的添加,本系统由管理员对学生进行添加。 ?学生信息的修改,删除。 ?教师信息的添加,本系统管理员对教师的基本信息进行添加。 ?学校基本课程的浏览,包括课程名,学时,学分,任课老师和课 程具体描述。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资料 精编版

第一章 概论 1、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通常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 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 2、大气污染源的分类:大气污染按范围来分:(1)局部地区污染;(2)地区性污染;(3) 广域污染;(4)全球性污染 3、大气污染物: 气溶胶状污染物: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固液混合粒子。 分类:飘尘、可吸入颗粒物、PM 10(<10μm );降尘(>10μm ) TSP (<100μm 的颗粒) 气态状污染物:1234为一次污染物,56为二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 二次污染物是指有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 学或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毒性更强。 (1)CO 、CO 2:主要来源:燃料燃烧和机动车车排气。 危害:①CO 与血红蛋白结合危害人体; ②CO 2排量多会使空气中O 2量降低,其浓度的增加,能产生“温室效应”。 (2)NOx 、NO 、NO 2 :来源:①由燃料燃烧产生的NOx 约占83%; ②硝酸生产、硝化过程、炸药生产及金属表面处理等过程。 危害:①对动植物体有强的腐蚀性;②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 (3)硫氧化物:来源:①化石燃料燃烧;②有色金属冶炼;③民用燃烧炉灶。 危害:①产生酸雨;②产生硫酸烟雾;③腐蚀生物的机体。 (4)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是光化学氧化剂臭氧和过氧乙酰硝酸酯(PAN )的 主要贡献者,也是温室效应的贡献者之一。 来源:①燃料燃烧和机动车排气;②石油炼制和有机化工生产。 (5)硫酸烟雾:大气中的SO 2等硫氧化物,在有水雾、含有重金属的悬浮颗粒物或氮氧化 物存在时,发生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硫酸雾或硫酸盐气溶胶。其引起的刺激作 用和生理反应等危害,要比SO 2气体大的多。 (6)光化学烟雾:在阳光照射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NOx 、碳氢化合物HC (又称烃)和氧 化剂(主要成分有臭氧O3、过氧乙酰硝酸酯PAN 、酮类和醛类等)之间发生一系列光化学 反应而生成的蓝色烟雾。其刺激性和危害要比一次污染物严重得多。 4、大气污染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侵入人体途径: ①表面接触;②食入含有大气污染物的食物和水;③吸入被污染的空气。 危害:①人体健康危害。②对植物的危害:叶萎缩、枯烂、吸入到果实中;③对金属制品、 油漆、涂料、建筑、古物等的危害(重庆、长江大桥的桥梁);④对能见度影响;⑤局部气 候的影响;⑥对臭氧层的破坏 能见度ρρνK d L p p 6.2= p ρ、p d ——颗粒密度kg/m 3 、颗粒直径μm ; K ——散射率,即受颗粒作用的波阵面积与颗粒面积之比值; ρ——视线方向上的颗粒深度,mg/m 3。 5、主要污染物的影响 (1)二氧化硫S O 2 A 、形成硫酸烟雾

水利水电施工课程设计教案资料

水利水电施工课程设 计

第一部分基本资料 一、工程概况: 松涛水利枢纽位于柳河干流上的松涛峡,系一级建筑物,由河床混凝土重力坝、溢洪道、右岸土坝和坝后厂房等部分组成。枢纽主要任务是发电,装机容量3╳15=45万Kw,单机容量15万Kw。发电最低水位500m,相应库容19.5亿m3。枢纽右岸适当位置布置防空洞,可满足封孔蓄水期对下游洪水100 m3/s流量的要求。 二.枢纽地形 坝址距下游的松州市河道长约100 km,直线距离约50 km,坝址附近皆为高山峡谷地区。松涛峡长约12 km,上下游均有比较平坦的山间盆地,可作为施工场地。 坝址位于峡谷尾部,距峡谷出口约1.7 km,坝区河床两岸山坡陡峻,成V 字型。左岸坡度450~800,陡缓相见;右岸坡度600~850,两岸山体均为黄土覆盖。坝址河床一般为410m,河面宽50~60m,深化区偏右岸,最深约10m。坝址左岸山峰起伏,高出河面约150m以上。右岸坝头附近为一狭小丘陵阶地,高出河面约110m左右。与坝区阶地相连的就是地形平坦、面积宽阔的李家台四级阶地,高程约560~580m。 自峡谷出口起,两岸地势逐渐开阔,呈狭长二级台地,高程约430~440m,沿柳河右岸距坝址约8km的旧镇,附近有宽阔平坦二级阶地。 坝内河谷两岸有很多冲沟,左岸主要有坝址下游200m处的滑沟;右岸主要有坝址上游150m处的红柳沟,下游的刘家沟、金沟和银沟等。这些冲沟切割既

深且短,均系沿断层及节理裂隙发育而成,与河谷多成700~800的交角。由于这些冲沟的切割,使坝区地形变得非常复杂,给施工场地布置造成一定困难。 坝区附近可供施工场地布置的地段,有右岸李家沟,峡谷出口下游右岸的明坝和左岸的易家湾等阶地。 三.气候 1.气温 本流域属于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气温9.6℃,月平均最高气温为22.9℃(出现在7月份),最低气温为-6.5℃(出现在1月份)。绝对最高气温为 39.1℃,绝对最低气温为-23.1℃,日最小变幅为1.3℃。 2.降水 本地区雨量小,多年平均降雨量为330.1mm,最大年降雨量为471.9mm,其中60~70%集中在7~9月份,最大日降雨量71.8mm。最长一次降水延续时间4昼夜。最大日降雨量21.0mm,暴雨常在下午和晚间出现。 降雪一般于11月下旬开始,最大一次为20mm,积雪最大厚度为6cm,积雪日期一般从11月下旬到次年3月上旬,年平均积雪日数为21.6日,土壤冰结厚度为1m。 3.冰期 每年从11月底或12月初行冰凌,12月底封冻,次年2月底或3月初解冻。冰冻期为2~3个月。冬季行凌初期,多为针状、薄片状冰。流冰速度最大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1、按照大气污染的范围来分,可以分为四类:(1)局部地区污染;(2)地区性污染(3)广域污染(4)全球性污染。 2、大气污染物: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可以分为两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体状态污染物。 3、一次污染物: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 4、大气污染源可以分为:自然污染源、人为污染源。(人为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 5、中国的大气环境 污染主要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TSP和SO ,北京、上海、广州属于煤烟与汽车尾气并重类型。 2 6、大气污染物入侵人体途径:(1)表面接触(2)食入含污染物的食物和水(3)吸入被污染的空气。 7、颗粒物的粒径大小危害人类健康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粒径越小,越不容易沉淀,漂浮时间长人体吸入后深入肺部;粒径越小,粉尘比表面积越大,物理化学活性越高,生理效应加剧。8、硫酸烟雾引起的生理反应要比单一二氧化硫气体强4—20倍。 9、能见度:指定方向上仅能用肉眼看见和辨认的最大距离。 10、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2)严格环境管理(3)控制污染技术措施(4)控制污染经济政策(5)绿化造林(6)安装废气净化装置。11、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基本点是:防与治的综合。 12、环境管理概念的两种范畴:狭义:环境污染源和环境污染物的管理;广义:即从环境经济、环境资源、环境生态的平衡管理,通过经济发展的全面规划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达到保护生态和改善环境的目的。13、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14、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1)综合能源规划与管理(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推广少污染的煤炭开采集术和清洁煤技术(4)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15、制定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目标是保障人体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章.1、燃料:指在燃烧过程中能够放出热量,且在经济上可以取得效益的物质。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2、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3、煤中含有四种形态的硫:黄铁矿硫、硫酸盐硫、有机硫、元素硫。4、石油主要由:链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碳氢化合物组成。 5、原油中硫大部分以有机硫形式存在。 6、非常规燃料根据来源可以分为:(1)城市固体废弃物(2)商业和工业固体废弃物(3)农产物及农村废物(4)水生植物和水生废物(5)污泥处理厂废物(6)可燃性工业和采矿废物(7)天然存在的含碳和含碳氢的资源(8)合成燃料。 7、非常规原料优点:代替某些领域的化石燃料供应,也是处理废物的有效方式。缺点:燃烧时比常规燃料产生更为严重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需要专门的技术设备。 8、燃料完全燃烧条件:(1)充足的空气(2)达到着火温度(3)停留时间充足(4)燃料空气充分混合。9、有效燃烧四因素:空燃比、温度、时间、湍流度。 10、燃烧“三T”:时间、温度、湍流。11、过剩空气量:一般把超过理论空气量多供给的空气量称为过剩空气量。12、燃烧烟气主要由少量悬浮颗粒物、未燃烧和部分燃烧的燃料、氧化剂、惰性气体组成。13、燃烧设备热损失:(1)排烟热损失(2)不完全燃烧热损失(3)炉体散热损失。14、理论烟气体积:在理论空气量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燃气体积称为理论烟气体积。15、含硫燃料燃烧时的特征是火焰呈浅蓝色。16、烟尘: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颗粒物称为烟尘,包括黑烟和飞灰两部分。 17、黑烟:主要是未燃尽的炭粒。18、飞灰:主要是燃料所含的不可燃矿物质微粒。19、大气污染物中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种、亦是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是CO,CO主要来源于汽车的尾气。 20、汞的挥发性很强,对人体危害包括肾功能衰减,损害神经系统等。 第三章.1、大气:指环绕地球的全部空气的总和。环境空气:指人类、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2、自然地理学将受地心引力而随地球旋转的大气层称为大气圈。3、根据气温在垂直于下垫面方向上的分布,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4、气压:指 m湿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称为湿空气的绝对湿度。5、含湿量:大气的压强。5、绝对湿度:在1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