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瓦斯治理论文

煤矿瓦斯治理论文

煤矿瓦斯治理论文
煤矿瓦斯治理论文

6

煤矿瓦斯治理论文煤矿瓦斯论文: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技术探讨

煤矿瓦斯治理论文煤矿瓦斯论文: 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技术探讨 摘要:在分析目前煤矿瓦斯治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井下水力压裂技术和地面采动井抽采与常规的井下瓦斯抽采技术相结合的综合瓦斯治理措施,分别阐述了煤矿井下水力压裂和地面采动井的原理和应用情况,实践表明:煤矿井下定向压裂增透消突成套技术可有效提高瓦斯抽采率,降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改善井下作业环境;地面采动井可“一井三用”,对抽放采动区域瓦斯效果较好。 关键词:煤矿;瓦斯;水力压裂;采动井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产煤国,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约占70%左右,因而煤炭行业是关系我国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基础产业。然而,煤炭行业又是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最为严峻的行业之一,预防和控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已成为国家和政府层面上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任务。在所有煤矿灾害事故中,尤以瓦斯事故为重,其中主要以煤与瓦斯突出以及由瓦斯超限而造成的瓦斯爆炸为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近年来,虽然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没有从根本上遏制重大瓦斯事故的发生,2008年全国共煤矿发生瓦斯事故182起,死亡778人,其中较大瓦斯事故63起,死亡290人;重特大瓦斯事故18起,死亡352人〔1〕。瓦斯灾害已成为制约高效集约化开采技术发展和安全生产的最重要因素,常规或单一的瓦斯灾害防治技术已不能满足煤矿高效安全生产的需要,强化瓦斯抽采才是防止瓦斯灾害事

故最有效的根本途径。针对我国煤层赋存条件复杂,瓦斯抽采率低的特点,提出利用井下水力压裂技术和地面采动井抽采与常规的井下瓦斯抽采相结合的综合瓦斯治理新思路,以供商榷。 1瓦斯灾害防治技术评析 1.1瓦斯治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我国煤储层构造复杂,且煤层多强烈变形〔2〕,多数煤田煤体构造破碎严重,Ⅲ、Ⅳ类煤所占比例较重,煤质松软、坚固性系数偏小,煤层透气性低,渗透率一般在(0.001~0.1)×10-3μm范围内,瓦斯抽采效果不佳,造成瓦斯治理困难。而且随着采掘活动向纵深延伸,煤层瓦斯赋存以“三高一低”(高应力、高瓦斯压力、高瓦斯含量及低渗透性)为主要特征,常规的瓦斯抽采技术难以发挥作用,抽采率低下,抽采效果不明显,瓦斯事故仍时有发生,因此,采用强制增透的瓦斯治理和井上下联合抽采的综合治理措施势在必行。新版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6条明确规定:“防突工作坚持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突出矿井采掘工作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未按要求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的,严禁进行采掘活动。”目前,煤与瓦斯突出防治主要有开采保护层、水力压裂和钻孔抽采3种技术措施。根据规定,对具有保护层开采条件的煤层应优先开采保护层使煤层整体卸压、消突;但对于不具备保护层开采条件的、单一、低透气性煤层,在实施防突措施时,水力压裂与井下常规瓦斯抽采技术相结合就显的尤为重要了。

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一)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1. 采掘布局合理。 (1)优化生产布局。矿井、采区和工作面设计要满足瓦斯治理的需要,优先开采保护层和实施区域预抽。优化巷道布置,简化生产系统,明确开采顺序,合理确定工作面参数,合理集中生产,实现安全高效。 (2)合理组织生产。进行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时,要把瓦斯抽采达标能力作为重要约束性指标。煤矿企业要严格按照批准的生产能力编制矿井年度和月度生产计划,合理组织生产。矿井主要通风系统、瓦斯治理技术、开采工艺等发生变化时,应立即进行生产能力复核,并依据复核结果组织生产,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个数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规定。 (3)坚持正规开采。矿井要加强生产准备,保持水平、采区和采掘工作面的正常接替;严禁剃头开采。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至少 2 个安全出口,形成全风压通风系统。开采三角煤、残留煤柱,不能保持 2 个安全出口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和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的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要严格按规定淘汰落后和非正规采煤方法、工艺。 2. 通风可靠。 (1)矿井配备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主要通风机,巷道断面、矿井总风量、采掘工作面和各供风场所的配风量,要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2)矿井有完整独立的通风系统。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时,要编制通风设计及安全措施,并履行报批手续。巷道贯通前,要按《规程》规定制定安全措施。 (3)采区实行分区通风。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通风系统中杜绝不符合《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采煤工作面利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等现象。严禁突出煤层突出危险区域采掘工作面回风直接切断其他工作面唯一安全出口现象。 (4)按《规程》规定设置专用回风巷。采区进、回风巷应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一段为回风。 (5)矿井通风阻力合理,各地点风速符合《规程》规定。矿井有效风量率不低于87%。回风巷道失修率不高于7%,严重失修率不高于3%;主要进风巷道实际断面不小于设计断面的2/3。

煤矿瓦斯治理经验集锦

煤矿瓦斯治理经验集锦 一、高投入 第一条瓦斯治理专项资金按吨煤15元提取。 第二条资金投入的重点是,矿井通风系统、瓦斯抽采系统、矿井防灭火系统、综合防尘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等。 第三条坚持瓦斯抽采激励政策(每立方米奖励0.06元),开采保护层激励政策(吨煤补贴工资基金10元),瓦斯抽采巷道和主要风道维修补贴政策(每米补贴2000元和3000元),地测系统创优争先激励政策和防止煤炭自燃发火激励政策。 二、高素质 第四条健全“一通三防”机构,有条件的成立瓦斯和地质相结合的部门。第五条配齐配强通风副总工程师、地测副总工程师和“一通三防”工程技术人员。“一通三防”人员最低达到技校毕业水平,数量要满足瓦斯治理需求。 第六条矿井建立防突、抽采、通风、监测监控专业队伍,石门揭煤工作由防突专业队伍或石门揭煤专业化队伍承担。 第七条瓦斯检测工与爆破工不得兼职。 第八条加强职业教育,办好职业技术学院。 第九条建立安全培训中心,安监局设置安全培训处,矿井建立三级、四级安教室,区队建立五级安教室,并配足师资力量。 第十条全员培训教育实行“五个一”(一日一专题、一周一案例、一月一

考核、一月一评比、一月一奖惩)和“三同时”(工人干部同时参加培训、同时考试、同时接受奖惩),做到班前培训全员学,夜校培训重点学,脱产培训系统学。 第十一条“三大员”(安监员、瓦检员、防突员)安全管理准军事化,享受一线待遇,实行考核淘汰制。 第十二条生产及主要辅助单位职工未经“一通三防”专门培训考试合格不得担任班、队长;特殊工种必须有两年以上采掘工作经验,并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第十三条企业安全检查工作做到“四个一流”(一流队伍,一流作风,一流管理,一流素质)。 三、严管理 第十四条每年制定关于瓦斯综合治理工作的决定。 第十五条坚持瓦斯治理“一矿一策”、“一面一策”制度。 第十六条坚持瓦斯浓度按0.8%断电管理制度。 第十七条实行企业和矿井通风和瓦斯日报两级审阅制、公司调度每日瓦斯牌板制、现场瓦斯异常情况实时监控制。 第十八条每周剖析一个矿的“一通三防”和防突工作情况。 第十九条坚持月度“一通三防”例会、防突办公会和矿长月度“一通三防”述职制度。 第二十条实行“一通三防”重大隐患排查制度、“一通三防”督查和防突督导制度。

浅谈煤矿安全管理与生产 煤矿安全专业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谈煤矿安全管理与生产 姓名 *** 系别安全工程系 专业安全技术管理 班级 **** 指导教师 *** 2012年 5 月 6 日

目录 摘要 (1) 前言 (2) 第一章煤矿安全管理的发展与展望 (3) 第一节煤矿安全管理的历史 (3) 第二节现代煤矿的安全管理 (4) 第三节煤矿安全管理的展望 (5) 第二章煤矿安全生产的实践 (7) 第一节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7) 第二节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7) 第三节偶然与必然的关系 (8) 第四节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8) 第三章建立安全长效机制 (10) 第一节建立健全责任制约机制 (10) 第二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10) 第三节责任体系落实 (10) 第四节现场管理机制 (11) 第四章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13) 第一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重要性 (13) 第二节职工的培训 (13) 第三节现场职工自救和互救 (13) 第四节矿山救护队建设 (13) 第五节实施职工健康保障体系 (14) 第五章加强“一通三防”管理 (15) 第一节提高认识 (15) 第二节抓好四道防线管理工作 (15) 第六章结语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摘要 煤矿行业属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必须建立和落实长效机制,才能彻底扭转安全上的不利局面。因此,在一个时期或者更长时期逐步形成安全生产久安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安全管理安全生产“一通三防”

前言 煤矿安全事故是一个可怕的无底洞,一旦发生就会影响生产甚至造成全面停产,形成巨大的损失,并且它吞噬生命,损害健康,给人留下身心的创伤。国家本着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负责任的精神,正确地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明确了安全的地位和安全工作的根本方法。又提出了“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进一步为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 煤矿事故频繁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安全基础不实,部分应该被淘汰的设备还一直在使用,煤矿重点攻关课题的研究速度缓慢,先进技术的推广力度不够。

矿井瓦斯防治论文之欧阳光明创编

矿井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欧阳光明(2021.03.07) 学院;矿业学院 专业:采矿专业 班级:082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1年 12 月 15 日

矿井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摘要:在众多煤矿事故中,瓦斯爆炸造成的危害最大,从每年的事故统计来看,绝大多数特大事故都是由于瓦斯爆炸引起的。而在我国目前国有重点煤矿大多数属于瓦斯矿井,其中高瓦斯矿井和突出矿井占全国矿井总数的44%。预防、控制瓦斯爆炸事故,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瓦斯防治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提高每个干部职工对瓦斯的认识,特别是对瓦斯危害性的认识的同时,必须采取有利措施,有效防治煤矿重特大瓦斯事故的发生,以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瓦斯爆炸;提高认识;防治措施 1 什么是瓦斯爆炸 瓦斯爆炸是瓦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受激发而发生的剧烈化学反应,反应时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主要是以CH4为主的瓦斯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后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的结果。瓦斯爆炸是自由基链反应过程,它包括链引发、链传递、链分支和链终止等过程。如果混合气体各成分达到爆炸浓度范围,并且存在火源点,链反应过程就会被引发,链传递和连分支反应随之很快发生,反应速度急剧增加,反应放出的热量使气体温度迅速升高,体积剧烈膨胀,从而引起爆炸。 1.1瓦斯爆炸的危害 瓦斯爆炸是我国煤矿生产中最常见的灾害事故,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严重摧毁井巷设施,中断生产,甚至引起煤尘爆炸、矿井火灾、井巷垮塌等二次事故。据统计,因瓦斯爆炸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的80%,每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7.5亿元人民币。据不完全统计,仅2000年1-6月份全煤系统十人以上重特大事故三十六起,死亡561人,瓦斯事故三十三起,占总数的92%。因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死亡511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91%!因此,瓦斯被称为煤矿事故的“头号杀手”。近几年来,随着开采深度的进一步加大和高强度机械化采掘和集约化生产,自然灾害的威胁更加突出。根据近几年的事故统计表明,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呈上升趋势,几乎每年都有死亡人数超过百人以上的事故发生,虽然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几率小,但是一旦发生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程度是十分严重的。不仅在我国,瓦斯爆炸事故长期以来也是世界其他主要产煤国的“头号杀手”,自1850年以来,英国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共造成14742人死亡,其中1913年10月14日在森恩伊德煤矿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了439名矿工死亡,是英国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瓦斯爆炸事故。可见,瓦斯是矿井安全生产的最大威胁。分析瓦斯爆炸原因,制订防治对策,特别重要。

煤矿瓦斯治理先抽后采的实践与作用

煤矿瓦斯治理先抽后采的实践与作用 【摘要】本文诠释了“先抽后采”的定义及在煤矿安全治理当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剖析瓦斯在煤层的储存特点基础上,阐释了“先抽后采”的方式方法,根据煤矿作业中瓦斯治理的实际案例和特大事故案例,提出了几点煤矿瓦斯的安全治理的建议,也就是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先进行区域性瓦斯治理,尤其对于高度不安全煤层和超大井型高密度瓦斯的矿井,区域性瓦斯的治理方法是必须采用的。 【关键词】煤矿瓦斯;实践与作用 1.“先抽后采”的涵义 先抽后采”的概念是2002年时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王显政同志在全国瓦斯防治现场会上提出的,当时他提出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煤矿瓦斯治理方针,用来指导煤矿瓦斯治理的安全防治工作,这对于瓦斯防治的基础工作有着重大指导意义,也是从根源上治理瓦斯灾害的策略,当时王显政还根据一些地区先进治理发放的经验总结出“先抽后采”在煤矿瓦斯治理中所有手段的总称,像从一开始建矿就设置了是来对永久瓦斯抽放系统的铁法煤业,从上世界七十年代到现在抽放的瓦斯已经累计超过三亿立方米,还比如沈阳煤业,在很多高瓦斯危险作业的矿井也都先后设置了抽放系统,采用了一系列测措施确保抽放工作安全、细致、到位。 2.“先抽后采”对我国煤矿瓦斯治理的作用 当年王显政提出的瓦斯治理方针,如果能切实贯彻执行将对我国目前的高密度瓦斯矿井的安全作业有着重大意义,国家发改委曾明确提出瓦斯的治理与利用需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同时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煤矿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强化瓦斯的防治意识,始终以“安全”和“防治”为工作原则,以“先抽后采”为工作方法,逐步完善煤矿、煤炭的相关法律体制以及煤矿安全作业的技术标准,使煤矿安全工作得到切实执行,加强安全型煤矿的建设力度,在能源供应安全化的同时,推动煤炭工业和产量的持续增长和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先抽后采”是保证煤矿安全的基础也是推动煤矿工业发展的基础。 3.我国煤矿瓦斯抽采方法综述 3.1我国煤层瓦斯的赋存特点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煤矿开采都是人工,由于开采的深度比较大,瓦斯容易在高压、高含量和煤层透气性差得情况下发生突然井喷,尤其是采前如果瓦斯没有经过抽放,在作业过程中就会出现突然大面积发散,容易突发安全事故。目前我国的国有煤矿中半数以上都是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井,瓦斯灾害的频次和规模均在世界前列,一旦瓦斯的放散过程中出现不当操作就极易发生爆炸事故,引发

煤矿安全工程毕业论文

煤矿安全工程毕业论文 煤矿安全工程毕业论文 题目:煤矿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摘要 煤矿事故频繁发生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为了探求煤矿事故的发生机理,分析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对策,以指导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从而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保障广大煤矿职工的人身安全。 煤矿事故原因及其预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包括工程技术问题,也涉及到相关的政策、管理。根据专业特点,本文研究重点集中在工程技术方面,同时兼顾相关的政策与管理。本文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找出了煤矿五大灾害事故的发生规律、发生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预防对策。第二部分,在全面总结我国煤矿灾害及其防治技术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得出了煤矿灾害事故频发的宏观原因和深层次原因,提出了煤矿灾害防治的国家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煤矿事故, 原因, 预防对策,安全监管

目录 摘要 (1) 一、绪论 (4) (一)研究背景 (4)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5)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6) 二、煤矿瓦斯事故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6) (一)瓦斯爆炸原因分析 (6) (二)控制瓦斯爆炸事故的技术措施 (7) (三)煤(岩)与瓦斯突出及其预防 (9) (四)瓦斯喷出及其预防 (11) (五)小结 (12) 三、煤尘爆炸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12) (一)煤尘爆炸条件 (122) (二)煤尘爆炸的过程 (13) (三)煤尘爆炸的特征 (13) (四)煤尘爆炸的危害性 (13) (五)采取的防范措施 (14) (六)小结 (15) 四、煤矿火灾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技术 (15) 4.1煤矿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 (15) 4.2矿井火灾防治技术 (16) 4.3小结 (17) 五、煤矿水灾事故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17) (一)煤矿水灾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 (17) (二)煤矿水灾事故类型 (18) (三)煤矿水灾事故原因 (18) (四)矿井水灾防治对策 (200) 六、煤矿顶板事故的原因和防治 (21) (一)煤矿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 (21) (二)顶板事故的预防措施 (22) (三)小结 (23) 七、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24) (一)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的宏观原因 (24) (二)煤矿事故多发的深层次原因 (27) (三)政策和措施建议 (31) 致谢 (35)

煤矿瓦斯治理论文煤矿瓦斯论文:煤矿瓦斯开发利用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煤矿瓦斯治理论文煤矿瓦斯论文: 煤矿瓦斯开发利用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摘要】分析了瓦斯的危害及其利用价值,介绍了我国煤矿瓦斯的赋存情况,对我国瓦斯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指明其中存在的 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对我国煤矿开发利用瓦斯的市场前景做 了展望。 【关键词】煤矿瓦斯危害开发利用 一、煤矿瓦斯开发利用的意义 1.瓦斯的危害。煤矿瓦斯(又称煤层气)是煤层的一种伴生气体。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以不同形式从煤层中涌出,是矿井中一种最常见的有害气体。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①瓦斯具有燃烧爆炸的危险,②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而且他们具有难预测的特点。一旦发生,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而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因此,对煤矿瓦斯的治理和利用迫在眉睫。 2.煤矿瓦斯的利用价值。瓦斯虽然对人类产生危害及灾难,但同时又是一种已生的优质能源,它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煤矿抽放的高浓度(30%)瓦斯是一种清洁能源。①瓦斯可以做民用燃料; ②瓦斯在工业中可用作燃料烧锅炉,可供建筑物取暖洗浴蒸汽驱动设备等。 (2) 瓦斯发电。技术成熟的工艺有:燃气轮机发电、气轮机发电、燃气发电机发电、联合循环系统发电和热电冷联供瓦斯发电。

(3) 瓦斯还可以用来生产碳黑,生产甲醛,用作汽车燃料等。 二、瓦斯分布及储量 我国瓦斯资源丰富。据瓦斯资源评价结果,我国埋深2000m以浅瓦斯地质资源量约36万亿,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 我国瓦斯可采资源总量约10万亿,其中大于1000亿的盆地(群)有15个:二连、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滇东黔西、沁水、准噶尔、塔里木、天山、海拉尔、吐哈、川南黔北、四川、三塘湖、豫西、宁武等。二连盆地瓦斯可采资源量最多,约2万亿;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沁水盆地的可采资源量在1万亿以上,准噶尔盆地可采资源量约为8000亿。 1.含气性。我国煤层大多含气量较高。据对全国105个煤矿区调查,平均含气量10/t以上的矿区43个,占41%;平均含气量8~10/t的矿区29个,占28%;平均含气量6~8/t的矿区19个,占18%;平均含气量4~6/t的矿区14个,占13%。 三、煤矿瓦斯现状及问题分析 1.瓦斯利用现状。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计,在原国有煤矿286处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实际开展抽采的矿井有264处,占92.3%。2008年我国井下开发瓦斯约为50亿,国有高瓦斯突出矿井平均瓦斯的开发率仅10%左右。全国45户安全重点监控煤炭企业,瓦斯装机功率44000kW,瓦斯实际利用量10亿m3。平均利用率达到34.7%。2009年,全国施工瓦斯井800口,超过此前历年施工井数的总和。全国瓦斯抽采量达23万亿,利用总量超过10万亿。同时全国煤炭瓦斯事故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在全国煤炭产量同比增长4.4%的情况下,瓦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0.6%、45.1%。从

矿井瓦斯防治论文

矿井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摘要:在众多煤矿事故中,瓦斯爆炸造成的危害最大,从每年的事故统计来看,绝大多数特大事故都是由于瓦斯爆炸引起的。预防、控制瓦斯爆炸事故,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瓦斯防治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提高每个干部职工对瓦斯的认识,特别是对瓦斯危害性的认识的同时,必须采取有利措施,有效防治煤矿重特大瓦斯事故的发生,以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瓦斯爆炸;提高认识;防治措施1、什么是瓦斯爆炸 瓦斯爆炸是瓦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受激发而发生的剧烈化学反应,反应时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主要是以CH4为主的瓦斯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后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的结果。 1.1瓦斯爆炸的危害 1

瓦斯爆炸是我国煤矿生产中最常见的灾害事故,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严重摧毁井巷设施,中断生产,甚至引起煤尘爆炸、矿井火灾、井巷垮塌等二次事故。 1.2瓦斯爆炸的条件 矿井瓦斯爆炸必须满足下面三个条件:瓦斯浓度;一定的引火温度;氧气的浓度。 1.3 瓦斯爆炸的原因 瓦斯爆炸的主要直接原因就是瓦斯积聚及火源两个因素。但是导致这两个直接原因的是种种如:通风设计不合理、管理不当、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投入少、安全意识不到位等等客观原因。 1.3.1 瓦斯积聚 瓦斯积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对通风系统管理不严格,局部通风机随意停风造成瓦斯积聚。 (2)通风系统不合理造成瓦斯积聚。 2

(3)在没有形成全负压通风的情况下,强行生产,不合理串联、角联造成巷道无风、微风,形成瓦斯积聚。 (4)巷道贯通,新旧工作面接替时,通风系统不能及时调整导致部分巷道瓦斯积聚。 (5)瓦斯检查员脱岗,不按规定检查瓦斯,使瓦斯积聚不能及时处理,积聚范围扩大造成瓦斯爆炸。 1.3.2 引爆火源 产生火源的因素主要是违章操作产生引爆火源。在引爆火源中出现最多的是放炮火源,其次是电气火花、摩擦火花和电焊火花;还有煤炭自燃产生的火花。 1.3.3 间接原因 (1)个别矿山现场管理混乱,干部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2)“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不强,尤其是技术管理和执行规章不严格,对一些隐患存在侥 3

煤矿瓦斯治理主要做法及成效

煤矿瓦斯治理主要做法及成效 XX年底,**省713处生产矿井中,低瓦斯矿井437处,占61.29%;高瓦斯矿井261处,占36.61%;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5处,占2.1%。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主要分布于丰城矿区、英岗岭矿区、高安杉林矿区、乐平涌山矿区、上饶县饶南矿区、新余市标岭-皇化矿区、信丰县铁石口矿区、信丰县大桥矿区、上栗矿区、及萍乡青山-巨源矿区。15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的14处为省煤炭集团公司所属煤矿。 建国至XX年,全省煤矿共发生了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76起,死亡1392人。其中:瓦斯事故57起,死亡1087人,分别占总起数和总死亡人数的75%和78.09%。共发生过8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死亡419人,其中7起为瓦斯爆炸事故,死亡374人。1977年2月24日,丰城矿务局坪湖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14人,是我省解放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起矿井灾害事故。 针对我省煤矿地质条件复杂、煤层赋存不稳定、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所占比例较高、瓦斯灾害十分严重、治理瓦斯技术手段单一、治理水平低下、重特大瓦斯事故经常发生的实际,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贯彻国家方针政策和部署,成立瓦斯治理机构,出台瓦斯治理的政策和措

施,积极开展煤矿瓦斯治理技术的研究,探寻适合**煤矿瓦斯治理的方法和对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借鉴兄弟省煤矿瓦斯治理的先进经验,推广瓦斯治理适用技术,不断提高和深化煤矿瓦斯治理水平。通过近几年煤矿治理瓦斯工作,有效遏制了重特大瓦斯事故,一般事故也呈逐年下降趋势。XX年发生瓦斯事故4起,比XX年减少15起,降低78.9%;死亡11人,比XX年减少52人,降低82.5%。主要的做法是: 1.成立机构,召开会议,出台政策措施。按照国务院第81次常务会议精神和XX年3月22日全国电视电话会议要求,于XX年3月成立了省煤矿瓦斯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省政府自XX年以来,多次召开了全省性的瓦斯治理方面的会议,传达贯彻全国煤矿瓦斯治理现场会议精神,出台了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深化煤矿瓦斯集中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煤矿瓦斯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纪要》,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煤矿安全监察局制定的《**省煤层气抽采利用考核及奖励暂行办法》,省发改委印发的《**省XX-XX年煤矿瓦斯综合治理规划》、《**省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十一五”后三年规划》等文件。明确了年度安全目标及其瓦斯防治安全目标,制定并落实了“三条高压线”、风险抵押金、提高安全生产费用、领导下井带班、强化瓦斯抽采和利用、提高采煤机械化水平、监测

矿井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矿井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矿井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 施(通用版) 1矿井概况: 营城矿业现开采煤层为3#号煤,赋存较深。2014年由于事故认定为煤与二氧化碳突出矿井。煤矿应按照煤与二氧化碳突出矿井进行管理及配置设备。 2矿井生产接续情况: 2017年度我矿正常生产时,矿井计划施工三个回采工作面、六个掘进工作面。即7307工作面、8301工作面、8303工作面、8303上顺掘进巷、8303下顺掘进巷、8306上顺掘进巷、8306下顺掘进巷、8303入风掘进巷。7307工作面预计2017年5月份回采结束,5月底安装8303工作面。8303工作面预计2017年11月份回采结束。 3矿井瓦斯涌出规律及危险性分析

3.1瓦斯来源分析: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70条规定,突出矿井不再进行周期瓦斯等级鉴定工作,应当每年测定和计算矿井、采区、工作面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并把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我矿于2016年8月进行了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判断工作面瓦斯来源主要为工作面采煤和及巷道掘进时。整体来看,矿井正常生产落煤、巷道掘进时,矿井瓦斯涌出量有所加大,矿井产量是影响瓦斯涌出量的主要因素。2016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和二氧化碳测定结果见下表。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和二氧化碳测定结果报告表 吉林省宇光营城矿业有限公司2016年8月 矿井、采区、工作面名称 气体名称 三旬中最大一天的涌出量 月实际工作日数 月产煤量

安全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安全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一、论文说明 【论文金老师特别提醒】以下题目均为示例题目,供大家写作参考使用。因为已经在互联网公开,为了避免重复和抄袭,写作时最好能稍加改动,比如换个写作方向或者换个研究对象,都是可行的。论文中遇到什么问题也可以与我一起交流探讨(见尾部)。 二、论文参考题目 试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 如何让从业人员更乐于接受安全管理 精细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探讨 新形势下安全管理的新挑战与对策思考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浅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在煤矿采矿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控制 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分析 加油站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房建施工中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研究 手术室安全管理中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应用分析 探讨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魏家峁煤矿工程基建期的安全管理 强化校园综治安全管理 做好基层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浅谈采油厂安全管理文化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探究责任心和执行力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试论企业安全管理及主要对策 英国建筑安全管理实践之研究与借鉴 采油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之我见 浅谈企业安全管理及主要对策 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 以人的安全健康为核心的安全管理新体系的探讨安全管理“八法”的探索与研究 浅析我国煤矿的安全管理 LGD危险品安全管理专家系统的研究 房地产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标准化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探讨 浅谈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 试论化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安全管理重在提升安全素质 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与实践应用 加强新生儿科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 刍议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要点 高职院校学生安全管理思考 安全管理对现代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产生的影响分析浅议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 浅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 浅谈安全管理模式在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应用 新时期构建校园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探讨 热电厂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

煤矿安全工程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煤矿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摘要 煤矿事故频繁发生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为了探求煤矿事故的发生机理,分析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对策,以指导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从而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保障广大煤矿职工的人身安全。 煤矿事故原因及其预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包括工程技术问题,也涉及到相关的政策、管理。根据专业特点,本文研究重点集中在工程技术方面,同时兼顾相关的政策与管理。本文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找出了煤矿五大灾害事故的发生规律、发生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预防对策。第二部分,在全面总结我国煤矿灾害及其防治技术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得出了煤矿灾害事故频发的宏观原因和深层次原因,提出了煤矿灾害防治的国家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煤矿事故, 原因, 预防对策,安全监管

Abstract Colliery accident frequently coming up is a vital difficult problem with which our work of safety in colliery production is faced. To explore the cause of colliery accident happening and analyze its reason, we propose some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instruct our safety work in colliery production and prevent the colliery accident happening.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condition of our safety in colliery production and guarantee most of miners’ personal security. It is a complex system engineering for the causes of colliery accident and its prevention job. It contain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correlative with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According to its profession characteristics, this thesis concentrates on th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we must consider correlative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It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In one part, we find the law and reasons about five kinds of disastrous accident happening. So we propose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 against all kinds of dangerous condition. In two parts, we research into our country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upervisory organization of colliery safety restraining colliery accident, and then we can provide good countermeasure. In three parts, on the base of summarizing colliery disaster and its prevention technology, we further analyze the deep reason of colliery disaster accident. And then we propose ensuring action and policy suggestion of colliery disaster preventing.

煤矿瓦斯治理工作计划

煤矿瓦斯治理工作计划 一、总体思路 继续深入开展煤矿瓦斯治理攻坚战,进一步深化煤矿瓦斯治理工作,落实瓦斯治理企业主体责任,切实做好瓦斯事故超前防范,强化煤矿瓦斯治理监管监察,扎实开展煤矿瓦斯治理行动,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较大以上瓦斯事故,促进我市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一)煤矿瓦斯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43人以内;瓦斯较大事故控制在5起以内;杜绝瓦斯重、特大事故; (二)瓦斯抽采总量4.2亿m3,利用3.1亿m3; (三)建成永川等5个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示范区县、松藻煤电公司石壕煤矿等24个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示范矿井; (四)区县所有煤矿实现瓦斯集中联网监控,力争实现全市集中联网监控,完善全市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服务中心体系; (五)煤与瓦斯突出矿井20xx年6月底前,6万吨/年及以上高瓦斯矿井20xx年年底前必须建立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

三、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深刻认识煤矿瓦斯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继续增强做好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 1.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深化“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以及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上来,一季度调整完毕重庆市煤矿瓦斯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重庆市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办公室成员。 2.高度重视煤矿瓦斯治理工作,深刻吸取瓦斯事故教训,切实用瓦斯事故教训推动瓦斯治理工作,扭转我市瓦斯治理工作的被动局面。20xx年煤矿瓦斯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43人以内,瓦斯较大事故控制在5起以内,杜绝瓦斯重、特大事故。 (二)坚定瓦斯治本决心,强化瓦斯抽采治本之策,进一步落实瓦斯抽采利用政策,确保完成瓦斯抽采利用目标 1.深入贯彻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南昌会议精神,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张德江副总理《大力推进煤矿瓦斯抽采利用》重要文章精神,进一步加大瓦斯抽采利用工作力度,强化煤矿瓦斯抽采利用,所有瓦斯抽采煤矿必须建立瓦斯抽采监测计量系统,将瓦斯抽采计划下达到有关煤矿,坚决完成全年瓦斯抽采

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毕业论文

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毕业论文 目录 前言------------------------------------------------------------------------------------------3 第一章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4第一节矿区该况-----------------------------------------------------------------------4 第二节井田地质特征-----------------------------------------------------------------5 第三节井田境界------------------------------------------------7 第二章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8 第一节采煤方法的选择------------------------------------------8 第二节回采工艺设计--------------------------------------------9 第三节设备配置-----------------------------------------16 第四节生产运输系统-------------------------------------------18 第五节通风系统-----------------------------------------------19 第六节瓦斯抽放系统-------------------------------------------21 第七节瓦斯防治-----------------------------------------------22 第八节综合防尘系统-------------------------------------------24 第九节防止煤层自然发火技术-----------------------------------25

矿井瓦斯防治论文

矿井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 治措施 学院;矿业学院 专业:采矿专业 班级: 082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1年 12 月 15 日

矿井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摘要:在众多煤矿事故中,瓦斯爆炸造成的危害最大,从每年的事故统计来看,绝大多数特大事故都是由于瓦斯爆炸引起的。而在我国目前国有重点煤矿大多数属于瓦斯矿井,其中高瓦斯矿井和突出矿井占全国矿井总数的44%。预防、控制瓦斯爆炸事故,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瓦斯防治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提高每个干部职工对瓦斯的认识,特别是对瓦斯危害性的认识的同时,必须采取有利措施,有效防治煤矿重特大瓦斯事故的发生,以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瓦斯爆炸;提高认识;防治措施 1 什么是瓦斯爆炸 瓦斯爆炸是瓦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受激发而发生的剧烈化学反应,反应时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主要是以CH4为主的瓦斯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后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的结果。瓦斯爆炸是自由基链反应过程,它包括链引发、链传递、链分支和链终止等过程。如果混合气体各成分达到爆炸浓度范围,并且存在火源点,链反应过程就会被引发,链传递和连分支反应随之很快发生,反应速度急剧增加,反应放出的热量使气体温度迅速升高,体积剧烈膨胀,从而引起爆炸。 1.1瓦斯爆炸的危害 瓦斯爆炸是我国煤矿生产中最常见的灾害事故,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严重摧毁井巷设施,中断生产,甚至引起煤尘爆炸、矿井火灾、井巷垮塌等二次事故。据统计,因瓦斯爆炸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的80%,每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7.5亿元人民币。据不完全统计,仅2000年1-6月份全煤系统十人以上重特大事故三十六起,死亡561人,瓦斯事故三十三起,占总数的92%。因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死亡511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91%!因此,瓦斯被称为煤矿事故的“头号杀手”。近几年来,随着开采深度的进一步加大和高强度机械化采掘和集约化生产,自然灾害的威胁更加突出。根据近几年的事故统计表明,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呈上升趋势,几乎每年都有死亡人数超过百人以上的事故发生,虽然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几率小,但是一旦发生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程度是十分严重的。不仅在我国,瓦斯爆炸事故长期以来也是世界其他主要产煤国的“头号杀手”,自1850年以来,英国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共造成14742人死亡,其中1913年10月14日在森恩伊德煤矿发

安全工程专业安全评价毕业论文

安全工程专业安全评 价毕业论文 1引言 煤矿灾害和事故,在工业生产事故中占有很大比例。煤矿灾害和事故的发生原因,可概括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或失误)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或故障)两大因素作用的结果。物通常是指井巷(采面)的设计与施工,矿山机械设备、矿山安全设施与生产环境等,在人与物这两大因素中,人的不安全因素占了主要地位。安全与生产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安全寓于生产之中,要生产就会有安全问题,就是要求尽可能避免伤亡事故。广西南丹发生“7.17”特大透水事故死亡81人;綦江县石壕镇万隆煤矿发生“10.28”煤与瓦斯突出死亡14人的特大事故;新建煤矿发生“11.14”煤与瓦斯突出死亡49人的特大事故;这些无疑再次给安全事故的预防敲起警钟,需要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煤矿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有四个方面:人、物、环境和管理,专家们通过对大量事故的分析,发现伤亡事故中百分之六十以上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于是,他们提出人为因素的影响是最重要的。而规章制度像路标一样指示人员在安全生产中如何实现安全生产,是保证每位企业职工安全的前提和条件,它在消除人为因素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煤矿安全规程》第三条规定:煤矿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技术规。 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能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技术审批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办公会议等制度。 众所周知,煤矿在生产的全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通三防”的事故隐患。

因此,“一通三防”事故在煤矿事故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特别是重大恶性瓦斯煤尘爆炸还在严重的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矿工的生命安全,如何减少和消除“一通三防”事故隐患,减少和防止“一通三防”事故的发生,切实把防止重大瓦斯煤尘事故作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课题和重要工作。为此,2004年3月—6月,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便于分类指导和监督管理,我对通风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了评价。 2安全评价 2.1安全评价的目的与意义 2.1.1安全评价的目的 安全评价的目的是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包括以下4个方面。 (1)系统地从设计、制造、运行、储运和维修等全过程进行安全控制。 通过安全评价找出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分析清楚引起系统灾害的工程技术状况,论证安全技术措施的合理性。在设计之前进行评价,可以避免选用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危险的原材料,以及不合适的设备,设施,当必须采用时,可提出降低或消除危险的有效方法。设计之后进行的评价,可以查出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早采取改进措施。系统建成以后的运转阶段进行的系统安全评价,在于了解系统的现实危险性,为进一步采取降低危险性的措施提供依据。 (2)对潜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建立使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评价工程中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分布部位,数目事故的概率事故严重程度,预测以及提出应采取的安全对策和措施等,决策者可根据评价结果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和管理决策。 (3)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通过对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的规定进行评价,对照技术标准、规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系统实行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 (4)促进实现本质安全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