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的石窟艺术

中国的石窟艺术

中国的石窟艺术

中国的石窟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中国文化的发展与石窟艺术的繁荣紧密相连。从北方的大型佛教石窟

到南方的道教洞府,这些石窟艺术作品记录了中国古代社会、宗教和

艺术的发展历程。

一、概述

中国的石窟艺术起源于秦代,发展于魏晋时期,鼎盛于隋唐时期,

并延续到宋元时期。石窟艺术以佛教题材为主,但也涵盖了道教和儒

家思想。这些石窟艺术作品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最著名的有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

二、艺术特点

中国的石窟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包括雕塑、绘画和壁画等多

种艺术形式。首先,石窟艺术的雕塑工艺精湛,精致的佛像雕塑栩栩

如生,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其次,绘画和壁画也在石窟艺术中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绚丽多彩的绘画和壁画以其独特的色彩和线条展

示了丰富的故事和宗教意象。此外,石窟艺术还兼容了中原和民族艺

术的特点,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国特色。

三、历史背景

中国的石窟艺术兴起于秦代,当时社会出现了大量的佛教传入,人

们开始在洞窟和岩石上进行雕刻和绘画。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逐渐

在中国扎根并融入了当地文化。而石窟艺术则成为佛教教义宣传和表

达的重要手段。尤其在隋唐时期,石窟艺术达到了巅峰。随着宋代儒家思想的兴起,石窟艺术逐渐减少,但仍有一些精品出现。

四、地区特色

中国的石窟艺术在各个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北方的石窟艺术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和甘肃等地。这些石窟充分展示了北方佛教文化的繁荣与辉煌,主题多为佛教经典和宗教故事。而南方的石窟艺术则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和江西等地。这些石窟多以道教为主题,描绘了神仙与仙山,展示了南方地区特有的宗教信仰和文化。

五、保护与传承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石窟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多年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被投入到石窟艺术的保护与修复工作中。同时,中国还加强了石窟艺术的研究与学术交流,举办了一系列的展览和学术讲座,以推动石窟艺术的国际传播和认可。

六、结语

中国的石窟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它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保护好这些石窟艺术作品,并将其传承给后代,让世人共同领略中国石窟艺术的独特魅力。

敦煌石窟艺术的特点

段文杰 敦煌石窟艺术是我国的国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它的规模之大、历时之长、内容之丰富、技术之精湛、保存之完好都是举世罕见的。 由于它产生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丝绸之路中段的关键地区敦煌,因而具有特殊的地理文化性质。这个地区曾经居住过乌孙、月氏、匈奴等民族,汉武帝建立河西四郡之后,在境内设立了阳关和玉门关,为中西使者、商贾、僧侣东来西去必经之地,因而敦煌自古便是“华戎所交”的都会,也是一个多种文化交融的地区,石窟艺术传自印度,途经中亚、西域,从内容到形式,必然具有多种因素和风格的特点。但所有特色都包融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艺术体系之中而呈现出新的风彩。下面略述十大特色。 (一)石窟建筑的中国特色 佛教石窟始兴自印度,辗转传到西域。每传一地形制都有所变化,原来印度的毗诃罗(僧房)和支提(塔庙)都出现了新形式。传到敦煌,则离印度更远。敦煌最早的禅窟,其窄小的甬道与印度的廊柱大殿不能相比;两侧仅容一人结跏趺坐的小禅室,亦与印度起居室式大禅房相异,并完全模仿了库车苏巴什的禅窟形制,而且规模更小。北魏的中心柱窟与廊柱佛塔式大厅更不一样,它是阿富汗巴米扬大佛隧道窟在西域克孜尔逐渐演化而成的,北魏晚期发展成为中国多层楼阁式塔,绕塔观像的作用与支提略同,但后室有平綦顶、前厅是人字形、硬山顶,南北壁有汉式阙形龛。早期的石窟形制上便已增添了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特色。隋唐以后的倒斗顶殿堂,正壁开龛,顶悬华盖(藻井),有的窟中设佛坛,前有踏步,后有背屏,四面围栏,佛坛四面画壶门及伎乐、动物装饰,四壁画联屏。佛窟在世俗化过程中进一步模仿宫殿形式,中国特色更为浓厚。 (二)从印度飞天到中国飞仙 世界各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飞神形象,希腊有安琪儿——臂长翅膀的儿童或少女;中国有羽人,臂长羽毛,奔腾于空,世称飞仙;印度有头顶圆光、身托云彩的飞天,也有双翼天使。敦煌飞天来自印度。当其进入龟兹石窟后变为圆脸、秀眼、身体短壮、姿态笨拙的形象,加上印度裸俗、波斯大巾、不乘云彩,形成了西域特殊风格。进入敦煌后,遂渐与羽人相结合,五世纪末转化为飞仙,条丰脸型、长眉细眼、头顶圆髻、上身半裸、肩披大巾、头无圆光、风姿潇洒、云气流动,这就是敦煌式中国飞天。隋代帝王宠爱飞天,暗造机关令木制飞天上下飞舞为帝王卷帘启户,天上的仙人下降凡间。①因而隋代飞天发展到了顶峰,千姿百态,成群结队,形成了自由自在的飞天群。特别是天宫,阁中的伎乐天也腾空而起,化为绕窟一周的伎乐飞天。 唐代飞天,不长翅膀,不依托云彩,就靠一条长巾,展卷飞舞,便轻盈飘渺地翱翔太空。正象我国诗人李白咏飞仙诗所说:“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 ②这就是中国飞仙(即飞天)典型的艺术形象。 (三)菩萨的女性化 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在印度石窟中人体比例、姿态动作、面部表情都比较写实而又合于理想;在男女性别上,特征分明,圣众中男女生理特征非常明显。男者面相丰圆、唇有胡须、肩宽腰壮、强健有力;女者脸圆、眼尖、眉长、唇厚、丰乳、细腰、大臀、跣足,有的男根女阴都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来。 龟兹石窟继承了这一传统,但裸体像已大为减少。进入高昌地区,菩萨圣众性别大多不明,佛陀身后的天龙八部也多为同一形象,没有男女长幼之分,裸体形象已不存在。敦煌早期洞窟多半如此。一方面符合佛经的说法:佛国世界的圣众“非男非女”,同时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认为赤身裸体有伤风化,不文明不道德,故有意不表现男女生理特征。隋代以后,明显地出现了女性菩萨,面相丰润而妩媚,唇上虽然有绿须,胸前亦无乳房,但温静娴雅、姿态婀娜。故唐初高僧道宣说,造菩萨象:“宋齐间皆唇厚鼻隆目长颐丰,挺然丈夫之像。

石窟艺术的历史渊源及其时代价值

石窟艺术的历史渊源及其时代价值 石窟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丰富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时代价值,是我们了解中华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窗口。 历史渊源 石窟艺术起源于东汉时期,后经隋唐时期发展至极盛时期。唐代达到鼎盛时期的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成为了中国早期佛教艺术的代表。它们流传到了现代,仍然在全世界内外享有盛誉。 石窟艺术产生的原因并不是简单的宗教信仰,其中既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佛教的传播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佛教教义强调人间苦难,追求超越世俗的精神生活,这种信仰对于那个时代繁荣发展的社会而言,是一种满足精神生活需求的方式。 此外,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变化也是石窟艺术发展的重要原因。隋唐时代中央政治形势稳定,宗教对内部社会甚少干涉,由此保障了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繁荣,如此一来便促进了佛教艺术的发展。同时,地方政权的削弱和宗教势力的扩张导致了私家石窟的出现。这些私家石窟一般属于佛教徒的贵族和政商精英,不同于寺庙石窟的宗教性质,私家石窟更强调精神追求,类型以探究根本真理为主。 时代价值 石窟艺术在文化艺术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因为它能够突显当时社会、经济、文化和宗教的发展状况。石窟艺术不仅展现了古代艺术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是构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支柱,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同时,石窟艺术还反映出中国佛教文化的演变趋势,令后人了解这个宗教的真实面貌。

石窟艺术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宗教和艺术等问题的注脚,不仅使人们了解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历史经验和精神追求,更是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珍藏的艺术珍品。 而在现代社会中,石窟艺术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元素,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不朽象征之一,它所包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具有深远的意义。 石窟艺术通过不断的更新和传承,正在创造出更多的精美艺术品,成为了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应该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品质,尊重和维护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才能将这些中华文化优秀品质传承和发扬光大。 总之,石窟艺术无疑是中华文化的一颗瑰宝,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渊源和时代价值。我们应该加强对石窟艺术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它所包容的丰富内涵,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传承。

古代中国的石窟艺术与文化传承

古代中国的石窟艺术与文化传承 古代中国的石窟艺术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它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 表现形式,而且以其价值传承原则为人们所熟知。在此文化传承的过程中,石窟艺术始终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从大大小小的石窟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文化多元化,以及其历史文化和艺术风格的变迁与发展。 中国的石窟艺术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首先出现在6世纪初的北魏时期,由 于深厚的客家文化和信仰影响,石窟艺术慢慢发展壮大。7世纪至9世纪,唐代的 大量创造和改建工程,也加速了石窟艺术的创作。石窟艺术在唐代达到了高峰,如洛阳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等蕴藏了大量的石窟艺术珍品,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典范和印记。明清时期,石窟艺术在中国历史上有较大的发展,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性艺术风格,如大佛寺石窟和重固寺石窟等。 古代中国石窟艺术承载了许多文化的信息,无论从艺术修养、雅俗文化、思想 信仰、历史资料都具有重要的价值。首先从艺术修养的角度来看,古代石窟艺术艺术细腻、造作精美、构图别致、形式多样、色彩迷人,这些都是极其重要的艺术特点,同时,也通过这些艺术特点,表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性和中国立体文化的 多元化。因此,这些石窟艺术品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遗产。 其次,古代中国的石窟艺术与信仰密不可分。佛教信仰对古代中国的石窟艺术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佛教信仰是多元化的,寺庙、雕像和壁画中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造型和形式,因此佛教信仰以及礼仪、传承等方面的内容,都在石窟艺术上得到了充分地体现。例如在敦煌、龙门、大佛寺等石窟中,都有大量的佛教造像和壁画,它们的出现,不仅呈现了中国古代的信仰观念,更深刻地反映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古代中国的石窟艺术在历史记录方面具备重大的价值。通过观看壁画, 我们可以了解曾经的社会风貌、建筑、服饰、节日、生产以及人民的习惯和经济状况。例如,在麦积山石窟中的《留仙洞图》以及敦煌莫高窟的《十牛图》、《舍利

石窟艺术的意义和价值

石窟艺术的意义和价值 石窟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之一,以其数量之众、技艺之高、表现手法之多样而备受瞩目。石窟艺术所包含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还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集中体现。本文将从历史、文化、艺术等多角度探讨石窟艺术的意义和价值。 一、历史意义 石窟是古代中国人在山洞中开凿的大型佛教造像和壁画的艺术形式。最早的石窟艺术要追溯到北魏时期,当时魏文帝为迎合民众信仰,开始在洛阳龙门山中凿出寺庙和造像。而后,各朝各代都在不同的地方继续开凿,形成了大量数量的佛像和壁画。这些石窟艺术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重要的是,它们也反映出了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和思想观念。 例如,长江流域的石窟艺术常常伴随着江南历史的发展变迁。在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被用作政治影响的工具,表现了当时政权间的竞争;至唐代,石窟艺术已成为一种民间的艺术形式,具有民间化的特征。石窟艺术的历史意义不仅仅在于记录了当时的

政治、文化、时尚等,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反思当今文化的传承 和发展。 二、文化意义 石窟艺术与佛教密不可分,因此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窟壁画和造像题材丰富多变,内容涉及到佛经、传说、人物、 景象等,是传统佛教艺术的重要代表。石窟艺术既保留了佛教思 想的核心,又吸收了民间艺术的元素,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之一。 此外,石窟艺术也体现了许多民俗文化。在石窟中,我们可以 看到村落、人物、生态等情景的描绘。而这些描绘不仅仅是艺术 形式,更是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历史文化。石窟壁画中的绘画 和造像既是美的展现,又是气息的追求,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 三、艺术意义 石窟艺术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不仅代表了古代中华文化的高峰,还表现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技法、题材和审美。石窟艺术在

中国古代的石窟艺术

中国古代的石窟艺术 中国石窟艺术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从早 期北朝时期的龙门石窟到唐代的敦煌莫高窟,再到五代至元代的 云岗石窟等,中国的石窟艺术呈现出了多样化的风格和主题,反 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究中 国古代石窟艺术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等方面,为读 者展现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的无限魅力。 一、历史背景 石窟艺术的兴起与发展与中国宗教文化密切相关。始于东汉末期,盛于5至13世纪的中国石窟艺术,是以佛教、道教、儒家等 中国主要宗教教义为主题、以佛像为中心的多彩的岩洞艺术和壁 画艺术。这种艺术形式具有神秘感、宏伟感和高度的艺术性,不 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艺术瑰宝之一。 二、制作工艺 石窟艺术的制作工艺十分繁琐,一般分为选择绘画的位置、制图、刻画和上色等步骤。在制图方面,石刻家一般先在石壁上刻

出线条,然后逐步填充细节,最后上色。这些技巧和工艺呈现出高超的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特点。此外,石窟艺术中的佛像形态也千姿百态,有的昂首挺立、神态庄严,有的披散头发、面露微笑,将古代佛教的神秘和灵性艺术风格充分体现出来。 三、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石窟艺术在造型上具有让人惊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早期的龙门石窟到后期的敦煌莫高窟,每个地方的石窟艺术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此同时,石窟艺术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见证,它表现出了古代文化的繁华和辉煌,具有极强的文化性质和历史意义。 总之,中国石窟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奇迹和瑰宝,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见证,也是世界文化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石窟艺术通过线条、色彩和造型等多种表现手法,表达出了佛教教义、文化传统和审美理念等多种文化元素,展现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底蕴和智慧。通过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等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到这种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和价值。

中国古代的石窟艺术与佛教文化传播

中国古代的石窟艺术与佛教文化传播 中国石窟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这些石窟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是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国古代的石窟艺术与佛教文化传播息息相关,在历史长河中发挥了巨大的影响与作用。 中国的石窟艺术起源于西晋时期,经过南北朝、隋唐、宋元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以著名的敦煌、龙门、云冈等石窟群为代表,它们不仅保留了丰富的壁画、彩塑、石刻等艺术形式,更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艺术以及佛教思想的精髓。 中国古代的石窟艺术中,佛教题材占据了绝大部分。无论是壁画还是石刻,都描绘了佛陀、菩萨、罗汉等佛教形象,以及佛经中的故事和佛教教义。这些石窟作品不仅漂亮,而且具有深刻的宗教内涵,对于佛教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古代的石窟艺术在佛教文化传播中扮演了多种角色。首先,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佛教教义、修行方法以及佛陀生平的重要途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很多平民百姓无法亲临佛教圣地,但他们可以通过观看石窟壁画和雕塑,来了解佛教的基本信仰和教导。石窟艺术的存在,对于普及佛教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石窟艺术还扮演着宣扬佛法的重要角色。佛教信徒认为造石窟是一种功德,因此,很多贵族、寺院修建了宏伟的石窟,以展示自己的信仰和贡献。这些石窟作为佛教寺院的一部分,不仅用于进行仪式和修行活动,更成为了传播佛法的重要场所。人们在石窟中虔诚修行,借助石窟壁画和雕塑吸收佛教教义,以此达到修行的目的。 另外,石窟艺术还在佛教文化传播中发挥着宣传和影响的作用。佛教寺庙和石窟常常位于重要交通要道或城市附近,成为游客和商人的必经之地。这些地方吸引

石窟艺术

1.石窟艺术(佛教艺术) 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莫高窟以壁画见长代表《五百强盗成佛图》《萨陲那太子舍生饲虎》其余三个石窟石雕见长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武则天为原型奉先寺是最大的一个石窟 2.宗教的内容影响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反映宗教思想。 3. 法国后印象派①塞尚立体画法现代艺术之父②高更《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③梵高《星空》《乌鸦与麦田》 4.艺术的看法:①表现说(表现主义说、形式说)代表人物康德反对理性②再现模仿说唐.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达.芬奇-自然是艺术的源泉莎士比亚也始终是反应自然③艺术本质说 5.东晋-顾恺之-传神论《洛神赋图》东晋-石涛-一画说西班牙-达.芬奇-自然模仿说 西班牙-达.利-超现实的精神分析法-《内战》《永恒的记忆》 6.艺术与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反应物质生活精神生活 7.新古典主义法《马拉之死》大卫-资产阶级革命立体主义西班牙《格尔尼卡》-悲壮美-毕加索-二战德国轰炸西班牙格尔尼卡小镇 8.艺术与社会生产艺术是一种精神生产的形态,使意识形态与物质活动相关联。 9.艺术形象三大特征:具体性概括性感染性 10.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文学作品-通过语言中介经过读者联想得以实现音乐-形象不够清晰,需要声音的中介,引起听者的联想和想象绘画-艺术形象是视觉形象,在空间中有着确定的形式,是完全明晰的。可直接用眼睛把握。 11.艺术形象如何反应世界?艺术用形象进行的创造性想象活动,认识的重点是事物的特征,个性和美,以高度概括的、具体可感的形式和形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普遍性,是在个别之中显示一般,在特殊之中表现普遍。它掌握的是具体形象的真理、即艺术之美。 12.艺术形象是什么?是艺术家按照他对生活的独特审美认识创造出来的。即使生活社会的来源,又有主观的仪式作用。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进行审美认识并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审美创造的结果,同时又是观众的审美对象。实干兴和理性的统一,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13.掌握世界的方式有哪些? ①理论方式(哲学、科学)运用抽象概念进行思维活动②艺术③宗教④实践-精神 14.艺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①客观的真实-再现的真实《拯救大兵瑞恩》②主观的真实-表现的真实性如《丁香花》 15. 《生日》-夏加尔-真实地反映挪威-蒙克-《呐喊》《青春期》汉代-说唱俑-描绘说书人的情景-神态具现 16.艺术典型是?①杂取现实众人的各种特点,进行高度概括。 2.来源于生活 17.艺术典型与艺术形象具有高度真实性。来自于社会生活。 18.艺术与美:艺术反映现实美,创造艺术美。现实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自然美代表画派:威尼斯画派 19.什么是美感?当客观事物的美与审美观念相符合,于是产生了美的感受与感动。既有感官的快适,又有理性的满足,整个身心都感到愉悦。 20.艺术发展论--史前艺术(非艺术) 21.艺术发生的说法①游戏说②巫术说③劳动说马克思劳动、情感、巫术、想象、幻想等原始社会的一切构成合力从而产生原始艺术。 22.艺术发展的规律继承---创新《采薇图》北宋末年南宋初期李唐南宋梁楷《泼墨仙人图》 23.艺术创新的表现①内容与形式②他人与自我③风格延续与转变 24.艺术按存在方式分①空间艺术绘画、雕塑、工艺、摄影、建筑、园林②时间艺术文学、音乐、曲艺、③时空艺术戏剧、电影、电视、舞蹈、杂技 25.艺术按感知方法分:①视觉艺术绘画②听觉艺术音乐③想象艺术文学④试听艺术戏剧 26.艺术按创造方式分:①造型艺术绘画、雕塑②表演艺术音乐、舞蹈③文学④电影 27.美术:以线条、手段塑造视觉形象的众多艺术类型的总称。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工业设计、书法、篆刻、园林、建筑、摄影 28.美术特征:(1) 造型性、空间性、视觉性(2) 静止性、瞬间性、永固性

中国石窟艺术

中国石窟艺术 石窟是营建在岩石、山崖上的寺院,源于印度。由于印度所处的南亚次大陆气候湿热,雨季漫长,这些因素都不利于修行;故此在很早期,印度人就选择了在冬暖夏凉的天然岩洞中起居打坐,锤炼自己的身心。这种建筑方法其后传至中国,而佛教将之发扬光大。 石窟艺术是卓越的艺术珍品,它凝聚了深厚的宗教感情,体现了鲜明的时代风尚,展示了一段完整的歷史画卷。石窟艺术兼得天地精华与人间灵气,融会中外的文化精粹,饱满浑厚,但并不沉重晦涩,反而其活泼的视觉形象能悦人眼目,令人抒怀赏心。莫高窟、云冈、龙门与麦积山石窟,便素有「中国四大石窟」之称。 (摄影:杨佐桓、阎晓虹、平子、赵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000米,这处宏伟的艺术工程主要是北魏的遗物,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现存洞窟53个,石雕造像5万1千余尊。大佛最高者1 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云冈石窟是在中国传统雕刻艺术的基础上,吸取和融合印度犍陀罗艺术及波斯艺术的精华结晶,是中国三大石窟群之一。第13窟,正中端座一尊交脚弥勒佛像,高12米多,左臂与腿之间雕有一托臂力士像,这是云 冈石窟仅有的一例。 第20窟,露天造像,主佛胸以上部位保存较完整,脸型丰满圆润,双耳垂肩,双目有神,面目慈祥,雕饰精美,刚健雄浑,是云冈 石窟中最具代表的作品。 云冈石窟第3窟后室及北壁西侧主佛(李平摄)

云冈石窟洞内有许多千姿百态的佛雕像。图为第10 窟前室西壁。 云冈石窟从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间(公元460-465年)起创建,先由一代高凿石窟5所,之后又陆续兴建各种石窟千多个。直到公元4 94年才完成。图为10窟后室南壁。 「佛教上像教」在云冈石窟表现出来,这些规模宏大的雕塑像教,让人感叹不止。15世纪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竟是为此之高。 云冈石窟华丽的浮雕使佛像富有立体感,在光线的照射下玲珑浮凸。上图为第11窟附窟。下图为12窟前室北壁。 云冈石窟第18窟主佛

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历史遗产

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历史遗产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精湛的工艺技术、丰富 多彩的文化内涵,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而其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石窟艺术,更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石窟艺术起源于中国的北方,始于东汉末年,盛行于隋唐时期,形成了中国古 代石窟艺术的鼎盛时期。中国古代石窟艺术主要分为佛教石窟艺术和道教石窟艺术两大类。佛教石窟艺术是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传播佛法而建造的一种从宗教目的出发的艺术形式。而道教石窟艺术则是指由道士或与道教密切相关的人士所建,以祭祀和供奉神灵为主的石窟寺庙。石窟为寺庙创造的厚实楼板上用凿子和锤子凿成,是一种兼有艺术性、建筑性、雕刻性的综合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座座古文明的连通。 目前中国古代石窟艺术遗产已经保存至今的石窟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四川等地,是全球石窟艺术中最为完备的一批。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敦煌、云岗、龙门、巨野等一系列鼎盛时期建造的石窟遗址,这些遗址保存有大量精美的壁画、石雕、浮雕、半高浮雕等艺术品,一直为世人观赏不倦。 这些石窟艺术作品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极致风采,其画面内容繁多,包括佛 教经典故事、道教神话传说、历史事件、文学作品等,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色彩和思想内涵。比如说,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其造像主要描绘了佛教故事和佛经内容,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千佛洞中的千手观音和卢舍那佛像,这些佛像高达20多米,是石窟中的巨无霸,堪称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杰作。同样,位于山西 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其壁画刻画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各种场景,如赏石求仙、宴饮乐舞、仙女飞觞等,富有浓郁的山西文化特色。 然而,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保存却不够乐观。由于石窟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加之修缮保护不当等原因,许多石窟艺术作品已经因为沙漠风化、水渍侵蚀、人为

中国石窟艺术

石窟原是印度一种佛教建筑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隐修,因此僧侣们选择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开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印度石窟的格局大抵是以一间方厅为核心,周围是一圈柱子,三面凿几间方方的“修行”用的小禅室,窟外为柱廊。 中国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开凿,多建在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从北魏(公元386—534年)至隋(公元581—618年)唐(公元618—907年),是凿窟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在唐朝时期修筑了许多大石窟,唐代以后逐渐减少。 石窟艺术是一种宗教文化,取材于佛教故事,兴于魏晋,盛于隋唐。它吸收了印度健陀罗艺术精华,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汉化过程。可谓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中国现存的主要石窟群均为魏唐之间或宋前期作品,其中以石刻负盛名的是大同云冈、洛阳龙门、天水麦积山和重庆大足四大石窟。在中国众多石窟中,莫高窟是中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 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的艺术是融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于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 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等多种形制;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佛教史迹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反映了十六国、隋、唐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而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五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其实,像这些规模巨大、保存完好、造像精美、风格独特的石窟群还有很多。像新疆吐鲁番的柏孜柯里克石窟,有世界罕见的回鹘佛教与摩尼教的遗迹;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如今已找不到一身完整的雕像,但每一尊造像仍然堪称绝世杰作;要走尽中国的石窟寺根本是不可能的,不过要是有机会经过石窟而不走近观瞻游览的话,也未免太可惜了! 石窟艺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环境艺术。环境可为石窟造像提供合适的场所衬托造像的艺术效果。石窟环境几乎无例外地都选择在远离闹市的山清水秀之处,环境本身就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这与佛教绝情洗欲向往彼岸佛国净土的主张相合拍。如敦煌莫高窟在茫茫沙漠之中的鸣沙山下,一湾溪水环绕,树木繁茂,绿草如茵,沿山开窟造像。佛国净土的幽静美丽,给千里跋涉越过荒漠前来朝圣的信徒有强烈的感受,好像他们真的来到另一世界。 这些绵亘千余年的石窟艺术,凝结着民间艺人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丰富的文化财富。石窟是宗教艺术的一种形式,但它所涉及的范围又大大超出了宗教与艺术,能够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历史现实与社会变迁。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的佛教文化相互交融,使石窟艺术得到空前发展,开辟了中国艺术史的新纪元。在中西文化不断交汇与融合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中国石窟艺术体系,这也使石窟艺术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具一格,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骄傲。

敦煌石窟的艺术特点及其历史价值

敦煌石窟的艺术特点及其历史价值敦煌石窟是中国最富盛名的石窟寺之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鸣 沙山腹地,由东、中、西三千多个洞窟组成,是世界上最重要的 佛教艺术遗产之一,因其绚丽多彩、壮观独特而备受世人的赞誉。敦煌石窟作为一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文化遗产,其艺术特点及 历史价值值得深入探究。 1. 艺术特点 1.1 线条的精细 敦煌石窟的线条处理极为精细,每一道线条都能表现出良好的 韵律美,行云流水,富有动感。 1.2 颜色的浓烈 敦煌石窟的颜色极为浓烈,用色丰富,每种色彩都有其特定的 象征意义,元素之间的配合恰到好处。色彩的运用充分体现了佛 教文化对美学的追求。

1.3 塑像的生动 敦煌石窟中的塑像生动逼真,栩栩如生,透过细致入微的雕刻,它们的表情、姿态、神态均能细致地表现出来,使人们不禁惊叹 于雕工的精湛。 2. 历史价值 2.1 宗教文化意义 敦煌石窟是佛教践行者的精神信仰场所,它的一切艺术都是为 佛教服务的。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演变过程中,在文艺方面也受 到极大的关注和支持,敦煌石窟完美地演绎了佛教在中国文化中 的卓越表现。 2.2 艺术史意义 敦煌石窟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绝,是中西艺术交汇的瑰宝,它 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及其特定的艺术手法开创了唐代中国佛 教石窟的新时代,对后来的中国民族艺术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2.3 文化遗产意义 敦煌石窟以其深远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非常重要的遗产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它又是兼备艺术和历史价值的瑰宝,它为人们认识历史、探寻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信息。 敦煌石窟自发现以来,就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研究。它以其别样的神秘气息和绝美的艺术风格震撼人心,是中国文化史中的瑰宝之一。它蕴含的丰富内涵和艺术特点,使我们始终能从中寻找到启发,引领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瑰宝。 (967字)

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发展与特色

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发展与特色 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北魏时期,经历了1500年的漫长发展历程,形成了中国独 特的石窟艺术体系。石窟既是人类创造的精神宝库,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本文将从时间、地理、内容等方面全面分析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发展与特色。 一、时间 中国石窟艺术起源于北魏时期,时间跨度长达1500年。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 时期: 1. 北魏时期(386-534年) 北魏时期是中国石窟艺术的起源时期,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的石窟,以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最具代表性。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南郊的悬崖上,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造像23000余尊。云冈石窟体现了北魏浅浮雕和匀称造型的特点。而位于洛阳市偏北10公里 处的龙门石窟,则是北魏石窟艺术中体量最大的。 2. 隋唐时期(581-907年) 隋唐时期是中国石窟艺术的第二个重要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石窟,继承了北 魏时期的造像风格,也注重了题材选取,尤其是佛教故事的再现。 洛阳龙门石窟便是隋唐时期的典型代表。这个石窟群由北魏至唐代陆续修建, 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之一。洛阳龙门石窟继承了北魏的匀称造型,在题材上融入了大量佛教故事的描绘。 3. 五代十国至宋代(907-1279年) 五代十国至宋代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个时期的石窟,其中以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和云冈石窟最具代表性。

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城东25公里处的莫高镇凹斗乡,距离古代 丝绸之路约12公里。敦煌莫高窟是中国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风格最多样和世 界最著名的古代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四、明清时期(1368-1911年) 明清时期是中国石窟艺术的末期。这个时期的石窟,主要以遗迹的保护和修复 为主。其中以山西省云冈石窟最为代表。 二、地理 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源远流长,经过漫长的岁月沉淀而成。中国石窟艺术分布极 为广泛,其中以敦煌莫高窟和云冈石窟最具代表性。 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城东25公里处的莫高镇凹斗乡。敦煌莫高 窟位于敦煌沙漠边缘,由东、中、西三部分组成。敦煌莫高窟中保存了大量的佛教艺术作品,包括塔、塔座、佛像、佛龛等。敦煌莫高洞窟的艺术表达形式丰富多彩,风格各异。 云冈石窟则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南郊。云冈石窟共有三处,分别为东岳庙、白马 寺和大佛寺。这三处石窟,保存着众多的佛教造像和壁画。云冈石窟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代表之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三、内容 中国石窟艺术的内容包罗万象,佛教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事件等都成为了石 窟艺术创作的题材。石窟艺术中最常见的形式,是佛教塑像和壁画。 1. 佛教塑像 佛教塑像是中国石窟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佛教塑像大多作为石壁造像, 雕刻精美,体态优美。佛教塑像的存在,既具有佛教宗教性的表现,也具有史学和社会学的价值。

中国古代石窟艺术与文化背景

中国古代石窟艺术与文化背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又称为石窟寺,是我国古代建筑和美术相结合的杰出代表。它是以采用在山间石壁上掏空而成或直接开挖地下,建造带有佛教文化内涵寺庙的建筑遗迹。 石窟艺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前的隋唐时期,隋唐后期至宋朝时期达到了巅峰,晚期逐渐衰落。石窟艺术的发展与古代佛教文化的流传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古代的佛教来自印度,随着东方来华的商船和使节,传播至中国,在唐朝达到顶峰。佛教美术形式的广泛使用标志着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交融。石窟艺术就是一种很好的佛教艺术表现方式。 石窟艺术的主要特征是丰富多样的造像和壁画,以及艺术技巧和风格。整个过程中,建筑和绘画相辅相成,彼此呼应。其中,以毗湿奴造像、佛经故事、传奇人物等题材最为广泛。这些题材都是以佛教为基础,用艺术形式来展现佛教故事和精神内涵。同时,石窟艺术也表现了我国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社会生活等方面。

在唐代时期,中国佛教寺院的发展非常迅猛,扮演了非常重要 的角色。与此相应,石窟艺术也迅速发展。唐代石窟寺舍依山就象,内部长廊横贯,各项规制都极为严格。唐代最具代表性的石 窟艺术遗址是甘肃省敦煌莫高窟、云南省巍山石窟。其中最著名 的当属敦煌莫高窟,因其数量多、油画精细而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 到了五代时期,石窟艺术发展更加成熟,技艺更加精湛,雕塑 更加逼真。五代时期的石窟寺庙多采用一厅多殿格局,看起来更 加庄严肃穆。中原地区的五台山、龙门石窟、云台山石窟等都是 五代时期的艺术代表。 到了北宋时期,石窟艺术进入了另一个高峰期,此时的建筑寺 庙基本上以崖窟为主。建筑设计更加精美,雕塑更加精湛,镂空 雕塑、穿孔造像等更是技艺成熟。此时期的艺术代表有龙门石窟、大观音洞、慈恩塔、麻岩岩石窟等。其中龙门石窟以规模宏大、 造像精细而著称。 虽然石窟艺术的发展历史长达千年之久,但它的存在对中国当 代文化的影响也是不可磨灭的。其对中国美术、建筑、雕塑、民

中国古代石窟艺术与佛教文化

中国古代石窟艺术与佛教文化中国古代佛教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佛教文 化的传播,不仅在中国大地上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 还孕育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石窟艺术。作为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 石窟艺术长期以来在中国的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石窟艺术的发展历程 早期的中国佛教文化在唐朝时达到高峰,那时在新罗、高丽的 影响下,中国佛教文化推陈出新,许多优秀的佛教艺术作品得以 诞生,其中以石窟艺术最为突出。 最早的石窟艺术可以追溯到北齐朝时期,五奈寺石窟就是一例。唐代时,石窟艺术风格逐渐成熟,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 等众多寺庙的石窟艺术也在这一时期崛起。 到了五代时期,石窟艺术走向成熟,它的艺术表现形式更为多 样化。北魏的小吉山石窟是五代石窟艺术的代表之一,它在风格 上兼容并蓄,显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石窟艺术一直发展至明、清时期,而都江石 窟取代莫高窟成为了中国石窟艺术史中的重要篇章之一,它是中 国明、清时期石窟艺术的代表。 二、石窟艺术的表现形式 石窟艺术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不仅包括了雕刻、壁画等形式,还包括雕塑、书法、建筑等方式。而其中,壁画和雕刻是石窟艺 术的核心形式,也是最能够表现佛教文化的形式。 1. 雕刻 石窟艺术的雕刻以佛像为主,如唐代大佛寺石窟、敦煌莫高窟、五岳寺石窟、峨眉山的乐山大佛等。佛像的雕刻多选材于名贵的 石料,具有神圣、崇高的艺术气息,充满了神秘和魅力。 佛像雕刻的形态各异,形体美丽,紧凑有度,肢体比例严谨, 线条流畅,厚实有力。佛像的神态也是多样的,既有慈祥的放佛 形象,也有慷慨赴义、狮吼伏魔等英勇形象,它们通过线条的精

中国古代的石刻与石窟艺术

中国古代的石刻与石窟艺术 中国古代艺术历史悠久,其中石刻与石窟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石刻和石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宗教和历史的独特魅力。 一、石刻艺术 在中国古代,石刻艺术是一种重要的雕刻形式,它存在于不同历史 时期和地区。中国石刻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最早的石刻 艺术出现在战国时期。石刻主要以文字、图案和人物形象为主要表现 方式,并结合了传统的绘画和雕塑技巧。 1. 石刻的类型 中国古代的石刻艺术形式非常丰富多样。其中包括碑刻、崖刻、洞 窟刻画等等。碑刻是指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和图案,是表达中国历史文 化的重要载体。崖刻是在山崖或悬崖峭壁上进行雕刻,通常与佛教和 道教有关。洞窟刻画则多见于著名的石窟艺术中,是在山洞里雕刻图 案和人物形象的艺术形式。 2. 石刻的主题 中国古代的石刻主题广泛,涵盖了宗教、历史、文化等方面。其中,佛教石刻是最为著名和具有代表性的石刻艺术形式之一。佛教石刻通 常刻画了佛陀和菩萨的形象,以及佛教故事和经文。

此外,中国古代石刻还有大量的历史题材作品,如纪念碑、墓志铭等。这些作品反映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重要时刻,为后人了解和研究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石窟艺术 石窟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瑰宝之一,以其宏伟的规模、精湛的雕刻工艺和丰富的题材闻名于世。石窟艺术多与佛教有关,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兴盛于隋唐时期,延续至宋代。 1. 石窟的布局 石窟通常由洞窟本身、佛龛、佛像和壁画组成。洞窟作为容纳佛像和壁画的空间,采用了独特的建筑和雕刻技巧,使人们能够在其中感受到宗教的庄严和寺庙的氛围。 2. 石窟的题材 石窟艺术以佛像和壁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展现了佛教徒的信仰和追求。佛像通常刻画了佛陀和菩萨的形象,具有庄严和神圣的气息。壁画则以其丰富的题材和细腻的表现技巧而闻名,描绘了佛教故事、历史事件和世俗生活等。 三、石刻与石窟艺术的意义 中国古代的石刻与石窟艺术不仅仅是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遗产。它们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宗教和历史的独特魅力,为后人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古代石窟艺术的发展与演变

古代石窟艺术的发展与演变 古代石窟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以追 溯到汉代。从汉代到唐代,古代石窟艺术经历了长期地发展与演变,形成了中国石窟艺术的丰富多彩的面貌。 汉代石窟艺术 汉代石窟艺术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开端,主要表现为浅浮雕 和线刻。汉代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之一是洛阳白马寺石窟。白马 寺石窟的内容主要为佛教故事和人物,人物造型依然沿用了汉代 的造型手法,尽管已经开始有了一些变化。同时,白马寺石窟也 是中国最早的佛教石窟,对后来的石窟艺术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魏晋石窟艺术 魏晋石窟艺术是古代石窟艺术的第二个阶段,主要发展在南北 朝和隋代。魏晋石窟艺术具有浓郁的文人气息,突出表现为线刻 和深浮雕的结合。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可以说是云岗石窟。云岗石 窟以深浮雕、悬空建筑和墨笔线刻为主要手法,艺术风格高飘逸,具有很强的文人特点。

唐代石窟艺术 唐代石窟艺术是石窟艺术发展的高峰期,代表作品有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和白马寺大石窟等。唐代石窟艺术具有多样性和艺 术性的特点。在技法上,唐代石窟艺术采用了多种工艺手段,如 深度浮雕、浅浮雕和线刻等,形成了不同的表现手法;在主题上,唐代石窟艺术主要表现为佛教故事和人物,同时也表现了许多国 家重要事件和历史。 随着唐代石窟艺术的发展,石窟的规模和整体结构越来越大, 艺术风格也越发雄奇壮观。龙门石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龙门 石窟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石窟——洞窟五,同时还收藏了上千尊精 美的佛像、壁画和书法刻石等优秀作品。整体风格雄浑厚重,具 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 结语 古代石窟艺术承载了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历经汉魏晋唐等时 期的演变,形成了丰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通过古代石窟艺术,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

石窟寺的艺术技法及文化影响

石窟寺的艺术技法及文化影响石窟寺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它以雕塑、绘画、建筑等多种 艺术形式为主要表现方式,为世界艺术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石窟寺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代表之一,在于它的艺术 技法及文化影响。 石窟寺的艺术技法 雕塑是石窟寺最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石窟寺的雕塑以佛像为主,包括了如释迦牟尼、弥勒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等佛教 圣人的形象。石窟寺的雕塑采用的是衣褶繁复、丰满浑厚的技法,形态优美,神态生动,栩栩如生。雕塑的制作过程中,通常会从 整体上把握,先按照雕塑的大体形状描画出原型,然后用细致的 刀法逐渐细化。 另外,石窟寺中还有一种特殊的雕刻工艺叫做“石雀”,它是将 石头雕刻成极小的鸟雀形象,每只仅有几厘米甚至只有1厘米左右,精雕细琢,形态逼真。这种工艺的制作难度非常大,不仅要 求技术精湛,而且还需要有高度的专业素养和细心耐心的心态。

除了雕塑外,石窟寺还有绘画和建筑艺术,这里就不做过多赘述。 石窟寺的文化影响 石窟寺的诞生与佛教的传入有很大的关系。在唐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迅速,石窟寺的建造也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佛教面对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就必须适应中国的审美潮流和文化习俗,于是逐渐形成了以佛像为主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佛教艺术的代表之一。 石窟寺的存在也推动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石窟寺所采用的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表现形式虽然带有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但是在其中也有许多西域、印度和阿拉伯等地的文化元素,这就是因为在唐朝时期,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非常活跃。这不仅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也为石窟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石窟寺也对中国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石窟寺的艺术风格极具中国特色,它所强调的衣褶丰满、丰富多彩的形态以及富有表现力的神态,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

石窟艺术名词解释

石窟艺术名词解释 我国石窟艺术是指在岩崖上雕凿而成的石窟,在这里有的叫窟,有的叫堂,一般分为东、西两大区。一九八三年发掘的敦煌莫高窟,就是一座洞窟建筑群,这些洞窟都分布在崖壁上,内部空间可容纳上万人。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更是独树一帜,成为举世闻名的珍贵文物,它对于研究中国的佛教史、雕塑史、美术史具有重要意义。现存比较完整的洞窟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北凉晚期修建的敦煌莫高窟,后经历代修建,直到一九六二年,才形成如今的规模。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把莫高窟列为古迹加以保护。到目前为止,已有两千二百多个石窟,分布在全国各地。按照石窟开凿的时间早晚,可以分为四大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公元三世纪到十六世纪;第二个时期是公元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末;第三个时期是二十世纪初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第四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至今。 大同云冈石窟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始凿于北魏和平初期(公元460年),先后用了一百五十四年才得以完成。现存主要洞窟45个,计4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昙曜五窟”,气势恢弘,布局严谨,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云冈石窟是当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礼佛的产物,是佛教艺术传入中国后由本土艺术家和信众创造的。作为中国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示了公元五世纪佛教石窟艺术的杰出成就,显示了中国

佛教艺术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历程,标志着中国石窟艺术的顶峰。 龙门石窟所刻的碑记中写道:“龙门多土窟,不治他山石。”大意是说龙门石窟的石窟大多是用土夯筑而成,并非刻意雕凿而成。历史记载,龙门石窟的营建曾经一度中断过,唐朝灭亡后,一场大火把所有的佛像都化为灰烬,但后来人们在废墟中重新发现了大量的佛教艺术珍品。石窟考古学家杨富学认为:在中国的佛教石窟艺术中,龙门石窟是历史最悠久、地理位置最重要、造像题材最丰富、雕刻技法最精湛、影响最深远的石窟。现存的龙门石窟几乎全部分布在伊河两岸的山崖峭壁上,气势十分壮观。

中国石窟艺术的主要特征

中国石窟艺术的主要特征 发展路线 中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石窟艺术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分布广泛,反映了我国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的佛教艺术。它们随山雕凿、彩绘,形象生动自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开始是由西方传来的。敦煌的莫高窟,与新疆 早期石窟的形制大致相同。石窟艺术早期造像、壁画的题材与风格,完全是相同的。这 充分说明了石窟艺术是沿着由西而东的路线发展的。 神性与人性的融合 石窟中佛教造像要遵从教义的规范,使形象与人间保持距离,具有一定的神性。南北朝 及唐代大多数成功之作,恰在神与人之间,所以颇具魅力。如龙门奉先寺,凿建于唐高 宗时代,是龙门石窟造像中规模最大,整体设计最为严密,艺术水平最高的一处造像。 主尊为坐式,头高4米,耳长1.9米,波状发髻,面圆润丰满,眉高而长,形如初月, 目广长有神,目光凝视前下方,鼻直宽厚与广额通连,口角微含笑意,显示出内心的宁 静、胸怀博大而充满自信,给人以慈祥、亲切、崇高、稳重之感。表情含蓄、神秘莫测, 可亲而不可近,有神圣不侵犯的威势。这是一尊具有佛的神秘性与人世间最高主宰的无 尚权威性的集合体,是神性与人性完美结合的典范。 环境与心境的结合 石窟艺术,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环境的艺术。环境可为石窟造像提供合适的场所, 烘托造像的艺术效果。石窟环境几乎无例外地都选择在远离闹市的山清水秀之处,环境 本身就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与佛教绝情洗欲,向往彼岸佛国净土的主张相合拍。 石窟位置的选择,也会给礼佛者造成感情震动。石窟形制与造像的结合,也会造成一种 气势,给礼佛者以感染。 佛门等级与造像布局 佛国世界等级森严,以佛为中心。佛教义宣传的是众生平等,但在佛教艺术形象的 处理上却采取不平等的形式。佛居于中心地位,形体格外高大突出。菩萨、弟子,天王, 力士等等,按等级逐渐低矮,侍立两旁,如众星托月。 装彩与眼神 石窟造像最初都是装彩的,花花绿绿,效果强烈。以颜色区别等级,造成不同的感

中国石窟艺术整理

中国石窟艺术整理 1.云冈石窟 位于山西大同西郊约15公里的武州山之南崖,前临武州川。现存洞窟53个,东西绵延1公里,中有两道小峡谷,将石窟分为东、中、西三区。东区为第1至4窟,中区为第5至13窟,西区为第14至53窟,共计窟龛1100多个,大小造像51000多躯。关于云岗石窟的开凿,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在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460)任命来自凉州僧人昙曜为沙门统,“帝奉以师礼,曜白帝于京城(平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者六十尺,雕饰奇伟,冠绝一时”。 北魏时期造像 昙曜五窟 今云冈石窟西区中的第16至20窟,世称“昙曜五窟”,为云冈最早开凿的一批石窟。规模极为宏伟,石窟平面皆为马蹄形,穹窿顶,前开拱门,门上开明窗。窟内主要造像为三世佛,本尊形体高大,占据了窟内大部分空间,面相方圆丰满,隆鼻薄唇,眼大眉长,后背有华丽的项光和背光,壁间遍雕千佛,有的还以高浮雕手法雕出菩萨和罗汉,气势庄严宏伟。五个窟的造像和布局又各有特色,第20窟本尊作结跏趺坐禅定像右立佛已毁,因前壁崩塌大像暴露在外,使形象更显突出,现成为云冈石窟的标志;第19窟本尊虽亦为结跏趺坐,但右手举于胸前作说法状,两侧的胁侍佛像安置在窟门外两侧的耳洞中;第18窟的大佛身披有千佛的袈裟,与两旁的胁侍佛像均作立像,本尊举于胸前硕大的左手显得圆润而柔软,完全没有石质的感觉,可见雕造水平之高超;第17窟本尊为弥勒菩萨造像,头戴宝冠,交脚而坐,两旁胁侍佛像一坐一立分别雕于龛中;第16窟本尊身穿宽大厚重的冕服式袍

服,而不同于其他窟大佛的偏袒右肩式袍服,这种中国式袍服在佛像中出现,寓示鲜卑族的汉化,体现出佛教造像向民族化方向迈进。 昙曜五窟造像以宏伟雄健著称。本尊身躯魁梧,皆高达13米以上,第19窟本尊高近17米,在窟中顶天立地,具有压倒一切的气势。雕造手法既融入了西域外来的风格,又含有中国匠师的卓越创造,是现存早期石窟造像中的杰出之作。 云冈二期 云冈二期造像正处于开窟兴盛时期。孝文帝更加笃信佛教,对开窟造像也多重视和支持,加之通过昙曜五窟的雕造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巧,使这一时期的石窟造像从设计到雕刻都进入新的水平。总的看来,二期洞窟雕刻都进入新的水平。总的看来,二期洞窟改变了前期穹窿顶式的形制,而发展为平面呈方形殿堂式和塔庙式布局。窟中四壁和塔柱四周都整齐地分层布置成排的龛像、窟门、明窗、窟顶也都分别各有各种团花、卷草、平棋、天宫伎乐及飞天等浮雕装饰。一般佛像安置在洞窟后壁或塔柱正面的大龛内,不像昙曜五窟那样气势逼人,佛像服饰由偏袒右肩式的薄衣透体的外来样式改为宽大的冕服式,佛的形貌神情也变得慈祥和悦,只有第5窟雕造17米高的大像及第13窟出现13米的弥勒造像显得严肃伟岸。菩萨和供养天的形象活泼妩媚。造像题材日益丰富多样,重要的如七佛、供养天、护法神王、文殊与维摩变难、本生和佛传故事等大量出现在窟壁上。成排的供养人更多反映出现实人物形象,整个洞窟富丽堂皇,表现了天国的美好。第6窟中央雕造直抵窟顶的双层方形塔柱,下层四面各雕造一或二身佛像,上层四面各雕一立佛,余壁满雕菩萨、化佛、飞天以及窟堂楼阁,另外在塔柱和各面及殿堂壁上还以浮雕形式雕出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故事,是目前多见较早以连环画形式表现佛传故事的浮雕作品。此窟规模之宏伟,布置之富丽,雕刻技术之熟练,堪称云冈石窟之冠。 2.龙门石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