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哲学问题的思考

关于哲学问题的思考

关于哲学问题的思考
关于哲学问题的思考

关于哲学问题的一些思考

读《西方哲学史》实在是不好意思,这个文章是在第十周写完的,当时没注意到具体的细节,不知道能不能通过。。。。。。

听了方老师的课,收获颇丰,方老师总是这样,先给出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貌似不可争辩的一些个结论,然后经过无懈可击的逻辑推导,让我们发觉自己是多么的愚蠢,自己习以为常的理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让我不得不去思考一些以前没有思考过的但又不得不去思考的基础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点思考,见识浅薄,见笑了。

首先,哲学的性质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一门真正的自由之学,它一切思辨的素材必然来源于生活,哲学必然是关注世界关注人生的,他更多的是生活的一种外延,他也必然有时代发展的印记,这一点从自然哲学到人生哲学的变化便可以体现出来,从哲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与角色中也可以体现出来——为什么在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时代代表理性指引人类前进道路的哲学到中古会变成宗教的仆人?这仅仅是理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吗?仅仅是哲学自己的原因吗?以为每一个思想浪潮的背后多影藏着一个历史的暗流,人类的思想不可能完全的超脱于人类的生活。是故,当希腊化时代来临,人类每天面临着战争痛苦的时候,传统的哲学便再难成为人们的指路明灯,转而“治愈系”的人生哲学便孕运而生,人们关于幸福成功的定义由积极转变为消极,之后人生哲学也不能是人类摆脱痛苦烦脑,便需要宗教来给人以幸福。

其次,哲学家也是关注生活的,关注人生的,他们所做的不仅仅是就着自己的好奇而去做一些与生活无关的研究与讨论,因为脱离了生活的研究与讨论是无结果的,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我告诉你,克贝,我年轻的时候,曾经热切地希望知道那门称为自然研究的哲学,希望知道事物的原因,知道一件东西为什么存在,为什么产生,为什么消灭。我认为这是一件很高尚的事业。······最后才得出结论:我自己是完全没有能力作这种研究的,绝对不行;人唯一能做的便是认识你自己。”

想到哲学与哲学家的意义,不禁想起苏格拉底之洞,一个哲人他具有超人的智慧,他可以发现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世界里永恒不变的实体,他是选择像赫里科特利那样做一个高高在上的人,还是回到洞穴中,告诉其他的人,原来世界是另一番景象,苏格拉底选择了后者并为之付出了生命。这并不是反对哲学的原动力是好奇,只是说明了哲学是可以有用的,哲学通过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进而改变世界,当自己身边的人,当自己的国家与民族遭与苦难时,哲学家必然是想着去解救他们。当然,我依旧以为哲学是这样一个东西——“它是为学术而学术,为求知而求知,它不为任何其它利益而找寻智慧;只因人本自由,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不为别人的生存而生存。”后来想了一下,大概是这样子罢:哲学本身是一门自由的学科,但是哲学家却不大会做到“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不为别人的生存而生存”,习惯才是生活最伟大的导师,当李刚的汽车驶向一个认为虚空是世界本质的人时,他不可能不躲开,习惯使他这样,并不是高深的理论使他这样。

中西之别——

欧绪弗洛想指控自己的父亲“不虔敬”,他不知带该怎么做,于是他来问苏格拉底,发生了以下对话

苏:“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你现在这样正确地行事;只有拥有极高智慧的人才会这样做。”······什么是虔敬呢?

欧:虔敬是“起诉犯罪的人”,不虔敬就是······

苏:我想知道虔敬的“概念”是什么?

欧:“凡是另诸神喜悦的就是虔敬的。”

苏:诸神也争吵。

欧:“虔敬就是诸神全都喜爱的,不虔敬······”

苏:诸神是因为一个行动虔敬而喜欢,还是因为喜欢才虔敬?

欧:虔敬是正义的一部分,“它与对诸神的侍奉有关。”欧犹豫了,······

苏:你不能起诉你年迈的父亲,除非你知道什么是虔敬和不虔敬。······

转自《西方哲学史》

如果这是孔子在教育别人呢?他会怎么说呢,大概他只是“你这样不行,这样是不孝。你不应该这样做。”大概从中能勉强看出中西思想的一些区别,西方更注重这样一种分析的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他们更加注重寻求事物内在的逻辑,而中国人则习惯于一种联系的变化的宏观的思维方法。

中西思维方式的另一个区别可由这样一句话中窥豹一斑:“智慧生出三种果实:善于思想,善于说话,善于行动”。如果要我三选一或者三选二的话,我想中国人中的大多数都会毫不犹豫的丢掉善于说话这一条,大概在我们看来说不说话是不重要的,而在西方人看来,语言是思维的基础,是不可丢弃的。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呢?我个人以为这是对人类文明传递的实质的不同的理解——中国人普遍认为文明的传递更重要的是智慧的传递,而智慧的产生是建立实践与经验的基础上,是不可能通过语言来传递,智慧获取的方式是多行,多思;而西方人则不同,他们觉得文明的传递是知识的传递,获取的方法是思辨,语言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下面不得不想的便是为什么西方会超越东方,成为世界的主流。先看看西方古代及近代思想史上一些标杆式的思想吧

1.泰勒斯,开西哲之源流——第一次提出世界的物质是水,而不将世界的本源归之于神,人类的思维从之前的神的范畴中解脱出来。

2.巴门尼德,存在是世界的本源——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实物世界不能称其为世界的本质。

3.柏拉图,理念世界才是世界的本源——从逻辑上的主从关系来思考世界的本源,而非从时间上的因果关系来看物质与理念。人们可以感知的世界受理念世界的支配。

4.亚里士多德,追求最为广泛的知识,分门别类的探究世界的奥秘;吾爱吾师,然吾更爱真理——对柏拉图的批判与继承;

个人以为,亚里士多德在西方科学及哲学的发展上是做出巨大的贡献的。首先,追求每一门具体的学科的知识,分门别类的比较研究,而不是一味的强调联系的变化的眼光看问题在亚里士多德这体现的淋漓尽致;另外,观中国古代之圣哲,孔子为圣人,孟子次之,而以后曾子朱陆等则再次,盖是缺乏批判,只停留在对前人的继承上(有点类似于希腊化时期的哲学),而西方则是以另外样式在进行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正是这样一种思辨与批判,使得西哲不断发展。

5.奥古斯丁,从理智到信仰——当人们心灵遭受巨大不幸时,也许需要一个信仰,人心灵的伟大之处便在于能创造出一个并不存东西,并借助这个东西指引我们走出苦难。

6.笛卡尔,近代唯理论乃至是近代哲学的开山怪。

以前总是带着有色的眼镜去看他,尤其是他用他的理论去证明上帝的存在,这在当时的我看

来是多么的荒诞与无聊啊,在听了一个老师的一堂课后,重看笛卡尔,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与感悟。有这样一句话在中国很出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在看来也只是比较普通的一句话罢了,但在当时的“两个凡是”的思想方针之下,他便有了思想解放的价值。笛卡尔的哲学也是如此,在笛卡尔之前信仰是高于理性的,上帝的存在是不需要证明的,而笛卡尔认为即使是上帝的存在也是需要理性与逻辑的证明,理性从信仰之中独立出来,这意义可决不亚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于是再来看笛卡尔的意义和作用,那便要清楚明了了不少,说一个人是XXXX的祖师爷无非就是以下两点:1.他的思想中有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对前人的批判。2.他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一个体系。笛卡尔不经完成了这两点,他还是唯理论的集大成者。

7.休谟——思想史上的飓风,改变人类哲学的航向。

休谟主张大多数人都相信只要一件事物伴随著另一件事物而来,两件事物之间必然存在著一种关联,使得后者伴随前者出现。休谟在《人类理解论》一书中反驳了这个理论,他指出虽然我们能观察到一件事物随著另一件事物而来,我们并不能观察到任何两件事物之间的关联。“我们无从得知因果之间的关系,只能得知某些事物总是会连结在一起,而这些事物在过去的经验里又是从不曾分开过的。我们并不能看透连结这些事物背后的理性为何,我们只能观察到这些事物的本身,并且发现这些事物总是透过一种经常的连结而被我们在想像中归类。”也因此我们不能说一件事物造就了另一件事物,我们所知道的只是一件事物跟另一件事物可能有所关连。

个人以为,休谟的这个观点表述会比较易懂,我们在看电影时,看到A向B开枪,然后B应声而倒,我们便认为是A开了枪导致了B的死亡,事实上,电影中A的开枪与B的倒地无丝毫的关系,只不过是我们事先就经验预设了A的开枪与B的死亡有必然的联系罢了,并且长时间的经验也应证了我们的观点,但是一旦这电影是由我们伟大的张纪中导演来拍的话,那A开枪后的结果就不是地球人所能想象的了!我们并没有理由相信一件事物的确造成另一件事物,两件事物在未来也不一定会一直“互相连结”。我们之所以相信因果关系并非因为因果关系是自然的本质,而是因为我们所养成的心理习惯和人性所造成的。

8.康德,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调和者,从新认识认识者与被认识者。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不解释,解释伤内涵。

在古典哲学中的真理被看成是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相应,康德问道:这种一致如何才成为可能?事物是具体的和物化的,而语言是抽象的,这两种东西怎么会一致?实际上人的感知提供的只是物体的某些特性,如没有这些特性,我们就无法对物体展开想象。我们将这定为物体的主要特性。这种主要特性和从属特性的区别让人进一步问:外部世界真实状况究竟是什么?因为如果我对物体的某些特性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也就是说这些特性似乎只在我的感知中存在,我怎样才能否认世界只不过是存在于我的头脑当中?因此,语言与事物的一致(即真理)似乎只有在人的头脑中才成为可能。

由此,康德得出: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

个人对康德,大概只能是给跪了,我一直在想,康德是这样一个过着简单生活的人,他并不经常看戏剧,也不爱鉴赏艺术作品,也不热衷与旅游,但他却写出了极具深度的美学作品。对这样一个人,表示只能仰望了。

9.黑格尔,古典哲学之集大成者。

《精神现象学》作为人的意识发展诸阶段的缩影,深刻地揭示了人的个体发展及人类社会发展两个方面的历史辩证法。《逻辑学》集中地体现了黑格尔把宇宙看成一个运动、变化、发展的有

机整体的合理思想。在逻辑史上具有革命的意义。其道德哲学包括了抽象法、道德、伦理3个部分,揭示自由理念的辩证发展过程。在美学方面“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成为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黑格尔分别对艺术的性质和特征、艺术发展的历史类型和各门艺术的体系,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有关艺术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开创了艺术社会学的研究,展示了宏伟的历史观。黑格尔的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PS一段个人以为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中尼采那一段写的并不是很好,怎么说呢,让一个

不搞哲学的人去写一本哲学史,大概只是机械的不分主次的介绍哲学家的思想,生平什么的,有时甚至是对哲学家的思想进行拆分,有盲人摸象之感。而让一个受过系统的哲学训练的人去写哲学史,由于他自己已经有了自己的哲学体系,站在自己的体系上去评价他人,难面有所偏颇。当然,我并不敢黑罗素,他这本著作是不朽的,将哲学的发展与社会的变革结合了起来。同时,他不光是简要的从重要人物来介绍哲学的发展,更从流派,地域等多个纬度入手,堪称经典之作。但个人以为要想了解一个哲学家的思想,至少得读一下原著,而不能是自己明明没读过人家的著作,却坚称自己是####坚定地信仰者。

看尼采原著,让我见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尼采,以往被模糊的,扭曲的他此刻清晰地真实的展现在我的面前,当然,不排除此刻我正在扭曲尼采,为万恶的尼采做辩护,呵呵。

本世纪初叶,当它刚传入中国时曾经在一部分知识分子中间时兴了一阵子,接着就被某些人歪曲利用,与德国法西斯掀起的“尼采热”相呼应,从此就一直背上了种种恶名。尤其是在五十年代之后,尼采俨然成为了一个代表资产阶级的,为资产阶级的统治做辩护的反动的代表。随着尼采在当代西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才有了一些比较客观的评价他的书籍以及他的译作(这个,举个例子,权力意志和强力意志的区别可不只是名字哦亲!)

应该这么说吧,尼采创立了不同以往的形态迥异的奇特哲学,展示自己的哲学思想。他的哲学无须推理论证,没有体系框架,根本不是什么理论体系,对他来说,哲学思索是生活,生活就是哲学思索。尼采的哲学是要使个人的要求和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的哲学。尼采给我最大的震憾与感悟便来自他散文中的只言片语。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本屌丝qq空间千年不变的签名,不解释。

“你们尊敬我,可你们尊敬的人某一天倒下了那又将如何呢?当心啊,别让一根雕像柱把你们压死。”这个不错,让我不禁联想到了信仰与理性的关系。我想,现在人们大概是不会不假思索的去信仰一个东西了吧。早在弗朗西斯·培根之前,罗杰尔·培根就提出四假相说中的种族假象,人总是从自己出发去看世界,我们怎么可能去认识永恒不变的客观规律,怎么能成为永恒不变的偶像呢?人中是要被超越的,黑格尔自以为达到了人类哲学的最高峰,但事实上,他死后不久他的整个哲学体系便土崩瓦解。

智者问傻子,通往幸福的途径是什么?傻子毫不迟疑,就象别人向他打听去附近那个都市之路似的,答曰“自我欣赏,再就是东游西荡。”智者嚷道:“住嘴,你要求太多拉,自我欣赏就够拉!”傻子回答说:“没有一贯的蔑视,又怎能不断的欣赏呢?”呵呵,用李毅大帝的话说就是“我感觉天亮了”这一句将如此的绝路、黑暗与绝望展现,将人类的奴性展现,此刻,无数个概念冲进我的脑海,然后催生出这样一个概念——重估一切价值!

反观中国,则是另一种发展样式,个人对中国古代哲学的了解也只是浮光掠影,别说是要意,就是皮毛也未能做到略知一二。只感借用他人之言,字迹知识水平不足再一次让大家见笑了。李宗吾先生认为,儒教是孔子发明的,孔子登峰造极了,颜、曾、思、孟去学孔子,他们的学问,就比孔子低一层;周、程、朱、张去学颜、曾、思、孟,学问又低一层;后来学周、程、朱、张的,更低一层,愈趋愈下,其原因就是教主的本领太大了。西洋的科学则不然,发明的时候很粗

浅,越研究越精深。发明蒸气的人,只悟得汽冲壶盖之理;发明电气的人,只悟得死蛙运动之理。后人继续研究下去,造出种种的机械,有种种的用途,这是发明蒸气、电气的人所万不逆料的。可见西洋科学,是后人胜过前人,学生胜过先生。这个或是李先生一时之戏言,但却可使人信服,也能大概解释中西之别吧,本屌丝表示知识水平不足,只得借他人之言达己之意罢。

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及其现代思考

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及其现代思考 摘要:幸福一直是我们永恒关注的话题,由于每个人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环境的差异,导致我们对幸福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在当今现实社会中,金钱,利益,享乐思想也异化着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使人们蒙蔽了对幸福的真正认知。当一些人以金钱和财富作为幸福的最终目标时,也有一些获得充足财富的人并非感到快乐幸福,而是空虚迷茫。因此,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幸福的内容是什么,幸福的真谛,以及真正的幸福能使我们本身内在价值获得怎样的提升。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幸福;现代思考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思想以人的本质为起点,认为幸福是至善,是人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来阐述幸福要在现实活动中以中道为原则来实现。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思想之所以有价值有意义,是因为它是几千年的产物,是经得住时间检验的,我们有必要通过认真研究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思想来使我们今天的生活得以借鉴。 一、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方面,希腊社会城邦国家在经济上都一个独立的个体,公民在城邦中拥有奴隶和一定的财产。奴隶作为组成家庭的财产要素之一,在城邦中有着许多生产生活活动,这使

人们在满足生活活动需要的同时,还有够多的时间去从事其它的社会活动。①另一方面“任何民族的道德传统根源都是一种关于人性的看法。”②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是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上提出的。人是理性的动物”和“人是政治的动物”是亚里士多德两个重要的论断。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幸福的生活便是理性的生活。“人是理性的动物”告诉人们幸福生活的生活方式,“人是政治的动物”是告诉人们哪种政治制度更适合这样的生活方式。 二、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幸福的内涵 首先,幸福即至善。亚里士多德是认为人类一切活动都是为某种目的,这种活动的目的就是善,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说明幸福,因而他认为幸福就是善,至善就是最高的幸福。虽然我们都有自己内心所追求的目标,在我们的行动中也体现着善,但是我们应该通过具体的实践性活动去追求一个最终的、完满的善来实现真正的内在幸福。而善是人们的各种现实活动所追求的目的。③简言之,幸福就是至善。其次,幸福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亚里士多德认为个人的幸福在于他是有没有在善的指导下去进行实践,而不在于他对某种德性的思考。幸福的获得在于通过自己努力实践来使自身价值得以很好地实现。幸福存在于每个人的灵魂之中,人们需要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获得实现真正的幸福,而真正的

从哲学角度谈营销

从哲学角度谈营销 是谁最先发明了营销可能已无从考证,因为营销的概念是经过了长达100年的发展才逐步完善起来的。她的观念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渗透到了企业、政府、福利机构乃至个人的行为。如果我们从直接推动生产力的角度来评价的话,营销观念对于社会的贡献是古往今来最大的。 笔者一直在试图找寻一个答案,就是营销的观念为什么会如此巨大地影响到整个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她是怎样影响的?从现象来看,营销是一种方法,这个方法成就了很多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这个方法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丰富的物质世界。但我们有不竟地疑问,为什么同样的方法不能保证同样的成功?这仅仅是个方法吗?营销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既然有了现象和本质,就不可避免地要从哲学的角度来剖析。哲学的完整体系至少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哲学假设:简单的讲,就是观点,是每一种哲学流派的基础和“根据地”。 2、方法论:也是支持哲学假设的技术。 3、伦理论:是维护观点和技术的环境。 只有但不限于这三个方面形成完整的体系,才能称的上是哲学,而非单纯假设或陈述。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看营销的构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地将营销的本质和为什么营销对我们产生了如此巨大影响的原因解释清楚。 一.营销的哲学假设: 营销的哲学假设其实在营销的定义中有很明确的表达,虽然这个定义有很多的版本,但都表述了这样的假设:交换和交换双方的满足。正基于这样的假设和观点,才引出了后面的方法论和伦理论。营销的定义长不过百字,但真正核心的只有六个字:交换、双方满足。“交换”很好理解,但“满足”就不大容易解释了,也恰恰是这个不容易解释的词,使很多企业未能明了其真谛,而错失成功!满足要明确这么几个定义: 1、满足的范围:消费者获知的信息通常都比企业能提供的信息少,这就需要企业很清 晰地界定在多大范围上与消费者的期望匹配。 2、满足的程度:仅明确满足消费者的范围是不够的,还要界定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消费 者。 这两者的关系,非常重要,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战略和战术,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对

陈果《幸福哲学课》读后感1000字

陈果《幸福哲学课》读后感 延安建行曹艳阳 很好的一个机会听了复旦大学陈果老师的《人生果然不同》音频课,感觉意犹未尽,听音频,整个人都能安静下来,她的声音真的有种魔力能吸引到我,摒弃外界的干扰和内心的浮躁,让自己对人生又了重新的思考,惊叹于这是怎样的奇女子,古今中外,信手拈来,活得如此达观通透,折服于哲学的理性思考。真的是,换一种看法,便是换一种活法。 很喜欢她的自嘲: 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风情万种:便是你热爱生命,轻舞飞扬的样子; 与世无争:便是你能面对人生的诸多境遇,淡定从容,恬然自适的襟怀…… 1、寻找生命里的树洞 真正的知己好友她有很深的爱、有很深的理解、有很深的信任,而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会有私心的,这样的知己好友是另一度空间里的另一个你,她是另一个镜面中的你,她是另一个你。她的声音可能代表着是你的另一种心声。血脉家族是我们的亲人,而精神家族是我们的知己,一个人在茫茫人海中能找到自己的知己,找到自己的那颗树、那个树洞,来安放自己的灵魂。在新的一年,新的活法,找到自己的精神家族,种下自己的那颗树,遇见那个属于自己的心灵的树洞。 2、真诚,何尝不是一种自爱 知我所能,我所能者,尽善尽美。知我所不能,我所不能者,虚怀若谷。 我们大可以活成我们自己,活的更本色一点、更真实一些,反正

还是会有人喜欢你。但至少你会更喜欢你自己。这才像"自爱",不是吗?的确如此,我们要学会自爱,真诚的对待你身边的每一个和你自己。 3、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无论是花谢花开,还是人去人来,古老的宇宙以一种隐秘而玄妙的方式保持着自身能量的平衡。而每一个生命的存在与消散,都在提醒我们每一个生命的独特与唯一,以及每一刻时光是如此珍贵因为它一去不返。所以我们当珍惜生命,全然投入当下的生活,郑重地对待此时此地眼前的这个人,手头的这件事,我们的此时此刻。 记得俄罗斯的一首小诗中写道,一天很短,短得来不及拥抱清晨,就已经手握黄昏!一年很短,短得来不及细品初春殷红窦绿,就要打点素裹秋霜!一生很短,短的来不及享用美好年华,就已经身处迟暮!"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虽然岁月的年轮无情地在我们的容颜上,刻下了深深浅浅的烙印,但我们仍然拥有一个年轻的心态。只要你愿意,你一样可以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喜欢的自己。 生命的美好,来自踏踏实实的追求和热爱,无论人生到了哪个阶段,心中都要有诗意和远方,以及对生活的向往。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依然真诚地生活。 心理学家荣格说过:人有两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给别人看的,第二次是活给自己的。今生,惟愿,守着余下的流年,让心在简约中安放,让灵魂在安静中盛享生命的丰润,让精神之树在平凡的世界里开出一朵朵素素的小花,温柔着岁月,惊艳着时光。 作者:曹艳阳,陕西延川人,建行延安分行工作。陕西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延安诗词学会会员。爱好书法、瑜伽,喜欢古诗词、散文、

营销学前沿的哲学思考

营销学前沿的哲学思考 (武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74) 营销作为商业交换过程的内在因素,其重要性却是随着供求关系这个杠杆的变动而产生变化的。尽管营销观念不断根据实践变化而不断丰富,但更多是量的增加,没有产生质的飞跃,因为营销是伴随市场交换而不断发展的,从市场的演变看,市场的外延方式在不断更新,但方式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市场的内涵基础。人类经济水平成螺旋式发展态势,从物质相对匮乏到物质相对丰富,交换也会从以卖方为主到买方为主,营销理念也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变化。营销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市场的逐步深化,出现了生产导向、销售导向、社会导向等等。 标签:营销;哲学;发展 1 引言 任何学科或人类探索研究的领域都是以哲学为基础。人们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探索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和人类知识的不断积累,世界的多样性、社会的复杂性,对人的认识能力、预见能力、适应能力、创造能力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从总体上把握世界,反映最抽象、揭示最根本道理的哲学,探索整个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为营销学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营销既是一种经营哲学,又是一种经营职能”。作为经营哲学的营销,其核心思想是企业经营者因企业内外经营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的其经营思想的变化。麦卡锡(McCarthy)在《基础营销学》中对宏观营销所下的定义是:“宏观营销是一个社会过程,该过程以一种有效匹配供需并实现社会目标的方式,将经济社会的商品流和服务流从制造商引向顾客”。 营销的范畴可以清晰地分为两类:一类把营销作为经营的哲学,或者思维的方式,即营销作为一种成熟学科的理论体系;另一类则把营销与生产、财务或人力资源管理等相提并论,主要针对某些特定活动的一类管理职能。营销一直被视为商业交换过程的内在因素,但其重要性却是随着供求关系这个杠杆的变动而发生变化的。 2 营销历史的演变 营销作为交换关系的相互满足,尽管研究交易的营销理论体系从上世纪初才在美国出现,但是营销这种以交换为核心的、实践,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商业活动的产生发展应运而生的。 工业革命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迅速增加,以大批量生产和大批量分配为代表的成本导向型经营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生产相对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爆

关于教育问题及教育思想的思考

关于教育问题及教育思想的思考 当时,怀着无比激动和自豪的心情,踏入了向往的教师行业。可此时,面对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碰撞,使我陷入了教育思想的挣扎中。 多年来,应试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应试教育的出现究竟是我们的教育指导思想出了问题,还是整个社会出了问题?为什么我们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学校教育还是围着中考高考转?年轻教师满怀着对素质教育的期待,以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却还是被告知以成绩分数论成败,事实证明:传统方式教学确实可以得到更高的分数。不免心中起了疑惑:年轻教师该何去何从? 从深层次上分析,这是个社会问题,而不单单是教育问题。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人口压力和竞争的加剧。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巨大,很多家庭特别是农村的孩子认为只有考上好大学才有出路,上了好大学才有好工作、好生活。家长这样考虑并没有错,这确实是我国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能上好大学的毕竟是少数,这就带来了激烈的学业竞争。基于社会和家庭给予学校的压力,学校不得不以更多的学生能考上好大学作为奋斗的目标。随之而来的应试教育也就不可避免了。 2.人才观念的单一。这个社会需要人才,但应试教育却反映出整个社会在人才这个问题上的认识误区。目前对人才的理解太单一:唯

有考上好大学才是人才。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个观念。现在这种观念贯穿于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我们的孩子在应试教育模式的观念下成长。这种人才观带来的后果是孩子只会考试,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低下等等。 3.有待改进的职称评定制度。教师的工资与职称紧密相关,而评定职称的主要根据就是学生成绩的高低。这就促使每个老师想法设法提高学生成绩,不少的教师只重视教学成绩,凡是考试需要的就认真地学习,且不惜加班加码;不需要考的内容就不学习;教师在课堂忙于讲课,学生课后忙于作业,师生把精力花在无限制的重复性的练习和复习上,为的就是为考试争个好名次,有利于评职称。这样又回到了应试教育的教育方法中,素质教育很难实施下去。 改变一种旧的传统教育模式实属不易,前进路上总是充满荆棘,但我们还是要努力朝素质教育目标迈进。怎样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为每个老师点亮心中的那盏灯,指引前进的方向。对此,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教育观念,建立更合理的筛选人才机制 “应试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考试卷子上的分数,考个卷面上的高分才是王道。这样的教育方法,无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无视学生个性特长和个别差异,学生只是被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的状况,师生的心理压力都很大,身心也都十分疲惫,学生并不能真正得到全面发展。因此,转变教育观念势在必行,教师应把“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上来。

关于幸福的7个小哲理故事

关于幸福的7个小哲理故事 一.幸福 有一个人,他生前善良而且热心助人,所以在他死后,升上天堂,做了天使。他当了天使后,仍时常到凡间帮助人,希望能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有一天,他遇见一个农夫,农夫的样子非常烦恼,他向天使诉说︰“我家的水牛刚死了,没它帮忙犁田,那我怎能下田工作呢?”于是天使赐给他一只健壮的水牛,农夫很高兴,天使在他身上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又有一天,他遇见一个男人,男人非常沮丧,他向天使诉说︰“我的钱都被骗光,没有盘缠回乡。”于是天使送给他银两做路费,男人很高兴,天使在他身上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又一日,他遇见一个诗人,诗人年青、英俊、有才华而且富有,妻子貌美又温柔,但他却过得不快乐。 天使问他︰“你不快乐吗?我能帮你吗?” 诗人对天使说︰“我什么也有,只欠一样东西,你能够给我吗?” 天使回答说︰“可以。你要什么我也可以给你。” 诗人直直的望著天使︰“我想要的是幸福。” 这下子把天使难倒了,天使想了想,说︰“我明白

了。” 然后把诗人所拥有的都拿走。天使拿走诗人的才华,毁去他的容貌,夺去他的财产,和他妻子的性命,天使做完这些事后,便离去了。一个月后,天使再回到诗人的身边,他那时饿得半死,衣衫褴褛地在躺在地上挣扎。 于是,天使把他的一切还给他,然后,又离去了。半个月后,天使再去看看诗人。 这次,诗人搂著妻子,不住向天使道谢,因为,他得到幸福了。 你曾觉得孤独?你尝过幸福的味道? 孤寂、璀璨本就是形容词,所有的形容词都是比较的。 没尝过孤寂,又怎知何谓璀璨的人生? 孤寂又岂非人生之必经?人很奇怪,每每要到了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其实,幸褔早就放就在你的面前。 肚子饿坏的时候,有一碗热腾腾的拉面放在你眼前,幸福。 累得半死的时候,扑上软软的床,也是幸福。 哭得要命的时候,旁边温柔的递来一张纸巾,更是幸福。 幸福本没有绝对的定义,平常一些小事也往往能撼

关于营销的哲学思考

关于营销的哲学思考 更新时间:2011-5-7 17:12:50来源:成龙医药网评论0条>>我要评论 哲学是一切学科的渊源,通俗点说,哲学是所有学科之母。营销自然也不例外,营销是为了把企业的产品实现市场化,最终成为商品并实现自身价值的一个过程,与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国内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竞争愈加激烈。产品同质化、渠道同质化、广告同质化、促销手段同质化,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营销困局。如何破局,突出营销重围,是国内众多中小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当然不同企业因为行业或自身所处环境和资源的不同,所面对的营销难题是不一样的。 破解企业难题,帮助企业突破营销困局,在国内率先创立了“破局营销”理论体系,并已成功为国内众多中小企业摆脱营销困局,使企业走上了健康良性发展的轨道。笔者试图以哲学的部分观点来解读破局营销如何为企业破解营销难题。 透过现象看本质 本质是指隐藏在事物现象背后的最根本的问题或因素,通常来说,现象是大多数人能够看到的或听到的某一事物的表面,而本质则往往不容易被发现和识别,我们解决问题往往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最终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下面这个故事很能说明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在这个故事中,问题的本质是管理员忘记了关门,而大家在如何杜绝袋鼠跑出笼子的问题时,却采用了加高笼子高度的方式,这就是问题界定错误,没有解决本质问题。运用破局营销理论在解决企业营销难题时,首要做的工作就是关于营销问题的界定,有时候往往是问题界定清楚了,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分清主次,解决主要矛盾 我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所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界定清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为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确定了明确的方向。

关于哲学问题的思考

关于哲学问题的一些思考 读《西方哲学史》实在是不好意思,这个文章是在第十周写完的,当时没注意到具体的细节,不知道能不能通过。。。。。。 听了方老师的课,收获颇丰,方老师总是这样,先给出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貌似不可争辩的一些个结论,然后经过无懈可击的逻辑推导,让我们发觉自己是多么的愚蠢,自己习以为常的理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让我不得不去思考一些以前没有思考过的但又不得不去思考的基础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点思考,见识浅薄,见笑了。 首先,哲学的性质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一门真正的自由之学,它一切思辨的素材必然来源于生活,哲学必然是关注世界关注人生的,他更多的是生活的一种外延,他也必然有时代发展的印记,这一点从自然哲学到人生哲学的变化便可以体现出来,从哲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与角色中也可以体现出来——为什么在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时代代表理性指引人类前进道路的哲学到中古会变成宗教的仆人?这仅仅是理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吗?仅仅是哲学自己的原因吗?以为每一个思想浪潮的背后多影藏着一个历史的暗流,人类的思想不可能完全的超脱于人类的生活。是故,当希腊化时代来临,人类每天面临着战争痛苦的时候,传统的哲学便再难成为人们的指路明灯,转而“治愈系”的人生哲学便孕运而生,人们关于幸福成功的定义由积极转变为消极,之后人生哲学也不能是人类摆脱痛苦烦脑,便需要宗教来给人以幸福。 其次,哲学家也是关注生活的,关注人生的,他们所做的不仅仅是就着自己的好奇而去做一些与生活无关的研究与讨论,因为脱离了生活的研究与讨论是无结果的,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我告诉你,克贝,我年轻的时候,曾经热切地希望知道那门称为自然研究的哲学,希望知道事物的原因,知道一件东西为什么存在,为什么产生,为什么消灭。我认为这是一件很高尚的事业。······最后才得出结论:我自己是完全没有能力作这种研究的,绝对不行;人唯一能做的便是认识你自己。” 想到哲学与哲学家的意义,不禁想起苏格拉底之洞,一个哲人他具有超人的智慧,他可以发现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世界里永恒不变的实体,他是选择像赫里科特利那样做一个高高在上的人,还是回到洞穴中,告诉其他的人,原来世界是另一番景象,苏格拉底选择了后者并为之付出了生命。这并不是反对哲学的原动力是好奇,只是说明了哲学是可以有用的,哲学通过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进而改变世界,当自己身边的人,当自己的国家与民族遭与苦难时,哲学家必然是想着去解救他们。当然,我依旧以为哲学是这样一个东西——“它是为学术而学术,为求知而求知,它不为任何其它利益而找寻智慧;只因人本自由,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不为别人的生存而生存。”后来想了一下,大概是这样子罢:哲学本身是一门自由的学科,但是哲学家却不大会做到“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不为别人的生存而生存”,习惯才是生活最伟大的导师,当李刚的汽车驶向一个认为虚空是世界本质的人时,他不可能不躲开,习惯使他这样,并不是高深的理论使他这样。

幸福的哲学读后感

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幸福 ——《幸福的哲学》读后感作者:周国平还记得那一年关于“你幸福吗?”的电视采访,在网络上引起无数人的热议,到底什么是幸福,而我们自身又是否生活的幸福,在那一段时间里引出无数人的关注和反思。最近,我阅读了周国平先生《幸福的哲学》这本书,让我对于幸福的定义又有了一次深深的思考。 周先生说:幸福是多层次的,可持续的快乐。很小的时候,幸福对我来说,是同学每个月都能领到的零花钱,是爸爸去南方出差带回来的酒心巧克力,也是每年端午清晨河水激在脸上的那份清凉畅快;后来长大了,幸福变成工作中对长假的期盼,变成女儿乖巧听话的笑脸,变成身边改来改去五花八门的兴趣爱好。奇怪,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幸福的,虽然买不起名牌,工作并不轻松,名和利都离我非常的遥远,并且以我现在的年纪来看,拥有它们的可能变的很小很渺茫。但是,幸福,或者说是幸福感,到是如同最真诚的朋友,一直跟在我身边,不离不弃。虽然偶尔也有伤心、沮丧,甚至怒火冲天的时候,但这些负面的情绪却常常如同天边的云彩,随风轻意飘散,并没有像徐志摩诗中那样,投影在波心。 幸福于我,不曾轰轰烈烈,不曾热热闹闹,反而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为什么会觉得幸福?虽然我没有办法像周国平先生一样,写下一本书来阐述幸福,不过静心自问,到是也能说出一、二。在此就将我的心得,我自己的幸福,与大家分享。 幸福,首先缘于内心的宁静。周国平先生说,善良、丰富、高贵,

做一个有灵魂的人。我深以为然,人活在世上,日行一善做起来或者不易,但常怀日行一善之心,在可以伸出手的时候伸把手,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我曾经有一位老师,在谈到是不是应该见义勇为时他谈到,不是一定要冲上前去,与罪犯英勇搏斗才是见义勇为,在面对罪犯时沉着冷静,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认真地观察罪犯,尽可能地掌握他的特征,等危机解除时可以给警方提供详细的信息也是见义勇为。老师的话让我受益匪浅,后来当我自己真得面临一次抢劫时,我真得做到了认真的观察并记录他的样貌,然后当警察拿出一堆嫌疑犯的照片时一眼将他认出来,并得到了警方的赞扬。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只要你心底从容坚定,无论面对怎么的困境,总是能够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和有利的一面,而它又能够转化成为帮你走过逆境的力量,让你最终看到风雨过后的彩虹。 幸福,其实是你内心的满足感。我这个人,爱好“极”为广泛,老爸对我的评价是“常立志,但不立常志”!多让人伤心气馁的评价呀,我也曾经短暂地为其迷茫过。我们身处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成功,似乎是大多数人生活的最重要目标。而一个不立常志的人,要想取得成功,希望微乎其微。可是不知道有没有人想过,到底什么样叫做成功?李嘉诚算是成功了吧,可是当我们数着他身上财富那长长的一串零时,你可曾想过,他当年是如何的拼搏努力过?李娜算是成功了吧,可是当她站在领奖台上,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的时候,你可曾想过,她身上背负着怎样的伤痛和汗水。我们都不算成功吗?你可曾又想过,当你牵着女儿的手,在夕阳下的草地上玩耍的那一刻的满足

浅析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市场营销理念

浅析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市场营销理念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市场营销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产品和价值,并同别人进行交换,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对现代市场营销学,尤其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营销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学说市场营销理念经济全球化 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的菲利普•科特勒博士认为,市场营销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产品和价值,并同别人进行交换,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市场营销”这个专业术语,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却蕴含着丰富的市场营销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市场营销理念之“很重要” 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因此,商品必须全面转手。这种转手形成商品交换,而商品交换使商品彼此作为价值发生关系并作为价值来实现。”也就是说,任何商品的生产商,都是为他人需要而生产,都要通过交换,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实现价值。马克思还说:“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像我在别处说过的,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也就是说,商品生产者怎么样才能够“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实现价值”,即,产品的销售问题。因此,商品的销售问题在市场营销理念中是至关重要的。 二、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市场营销理念之“怎么做” 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蕴含着哪些有关怎么解决商品的销售问题的市场营销思想呢? (一)产品必须满足市场需要 1、产品必须适合消费者需要 商品生产者怎么样才能够成功“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实现商品价值”呢?从消费者的角度而言,商品的使用价值适合自己的需要,才是真正的使用价值,消费者才愿意“让渡商品的价值实现商品使用价值”。所以,只有符合消费者需要的使用价值,才能在交换中成功让渡出去,实现商品的价值。 通过满足需求达到顾客满意,最终实现包括利润在内的企业目标,是现代营销的基本精神。所以,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必须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调研,以消费者需要为导向,根据消费者需求来设计产品,安排商品销售活动,这样才能满足

关于社会热点问题报道的哲学思考

提要:热点报道已成为传媒引导舆论的一种重要手段。位和作 热点问题报道在整个舆论导向中的地 用,正在日益显现出来。 社会热点问题,一般具有时代性、挑战性、普遍性、敏感性、流变性的特征。搞好热点报道,要借助于唯物辩证法,以科学、辩证、客观的思维方式来正确把握,要处理好如下一些关系:热点问题,冷静思考;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共性着眼,个性着手;善于分析,解剖矛盾;力戒片面,把握好度”;端正动机,讲究效果。 从上述对热点问题产生的背景及其特性的分析中看出,热点问题的报道离不开对唯物辩证法的正确把握。对热点、焦点问题的报道,要以辩证思维正确处理以下一些关系: 热点问题冷静思考 社会生活中出现诸多热点问题,如下海经商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股票热”,价 格战热”等等,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关键问题是,面对此起彼伏的热点问题,一方面,不能回避,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介入,积极捕捉,勇于触及,如采取鸵鸟政策”,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王顾左右而言它”,就是放弃了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另一方面,对热点问题要冷思考,要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出发,对热点报道进行理性思考,周密部署,切不可 头脑发热、草率从事。热点问题往往因触及各种利益关系而变得十分敏感,人们议论纷纷莫 衷一是,它是社会心态与公众情绪的晴雨表”。因此,首先要了解其各种议论、意见、建议 及锋芒所向,作出正确的判断;要正确把握热点问题的本质所在;要对产生热点问题的诸多 因素及来龙去脉、发展趋势作深入了解;对热点问题及其它事物间的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方面也要有全面了解。 媒体要立足全局,把热点问题选准选好。哪些问题要突出报道,哪些问题暂不宜报道,哪些问题要大声疾呼,哪些问题则淡化处理,哪些问题要加热”,哪些问题要降温”,都要 从纵览全局的高度去正确把握。在选择热点问题报道时,必须考虑到是否具备解决问题的条件。如果时机成熟,条件具备,只是由于不重视或认识上的歧见而久拖不决,就要靠舆论的力量来加以推动。如果问题确实存在,但由于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一段时期内还没有解决 问题的可能性,媒体如不顾客观实际,凭一时主观冲动,为其推波助澜,不仅无助于解决问 题,反而会激化矛盾,使问题复杂化,影响社会稳定。总之,要从实际出发,帮忙不添乱,切不可为追求 轰动效应”,去盲目地炒”新闻,给实际工作添乱。有些社会问题本来不该 热”,新闻媒体就不能盲目起哄,应该在舆论上泼点凉水。一段时期,社会上曾出现一股追 星热”,出现了一批追星族”,他们追的是歌星、舞星、笑星、球星,有的人追到如痴如迷的程度。而对科技之星、教育之星,则毫无兴趣,有的发烧友、追星族,甚至连邓稼先、袁隆平等杰出科学家的名字都不知道。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媒体热衷于报道 歌星、影星的所谓名人轶事有密切关系。有的媒体采编人员头脑发热,在版面、荧屏上充斥 着这些明星的奇闻秘事,而对推动社会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及人文工作者则宣传甚少。可见,媒体工作者一定要头脑冷静,不该热”的问题不能人为炒热,即使社会上热”,舆论上也要冷下来;而该热”的问题不能态度冷漠,缄默不言。 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社会上的热点问题,首先是从人们直接感知的各种社会、经济现象开始的。这些现象裸露 在事物的表层,直接呈现在人们感官之前。记者认识热点问题,也是从多次重复感受这些现

周国平幸福的哲学读周国平幸福的哲学有感

周国平幸福的哲学读周国平幸福的哲学有感什么是哲学?柏拉图说“哲学就是无聊老人对物质青年的无用谈话。”《幸福的哲学》这本书正是采取谈话的方式,展示了幸福哲学的魅力。以下是分享的读周国平幸福的哲学有感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什么是哲学?柏拉图说“哲学就是无聊老人对物质青年的无用谈话。”《幸福的哲学》这本书正是采取谈话的方式,展示了幸福哲学的魅力。这本书是周国平各个讲座的合集,是他数十年智慧的沉淀,它从哲学的角度告诉了读者思考的方式和意义。从青年与幸福、财富与幸福、成功和优秀、思考死亡、内心的生活、生命的品质、对生命和灾难的思考、阅读与人生、教育的目的等诸多方面,对读者的提问,进行了精彩绝伦的阐释。这不是“无用的谈话”,这是一本好书! 周国平说,“最宝贵的东西,一是生命,一是心灵,而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拥有丰富的心灵,便是幸福。这当然须免去物质之忧,但并非物质越多越好。一个人把许多精力给了物质,就没有闲心来照看自己的生命和心灵了。诗意的生活一定是物质上简单的生活,这在古今中外所有伟大的诗人、哲人、圣人身上都可以得到印证。”心灵的富有是通往幸福的终极之路。就像知识与智慧,知识可以从书本上获得,而智慧完全可以从经历中获得。古代的哲学家其实涉猎的书籍并不多,但是他们的智慧是丰富的,他们的很多话已经成为了真理。

知识的获得是靠灌输,智慧的获得是靠心灵去思考去感悟。知识是由大脑所得,而智慧永远只与心灵为伴。 叔本华说“人受欲望支配,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了就无聊,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周国平在书中否认了叔本华的观点,但我认为这又何尝不可呢?正所谓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幸福是可遇又不可求的。成功后的快乐总是短暂的,而幸福就是对未来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憧憬、幻想、期待,所有这些对未来的向往,概括成一个词,就是“幸福”。 书中,周国平说道,他第二段最快乐的时光是初为人父时。他说,给孩子喂奶、换尿布等琐碎的事情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他甚至认为男人不能孕育生命实在是遗憾,女人孕育、哺乳子女是上天对女人的珍爱。对此,作为一名两岁孩子的母亲,我深有感触。我还清晰得记得,孩子躺在我的怀里吃奶时那满足的样子;还清晰地记得,给孩子断奶成功的那一夜,我躲在洗手间嚎啕大哭。原来,我是那么怀念孩子在自己怀里的时光,那时光对一个母亲来说,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吧。 说起幸福的哲学,我觉得我两岁的女儿都比我更深谙此道。当她饿了,我把奶瓶递到她嘴边,看她喝起奶那种陶醉又幸福的表情;当她困了,我给她洗过澡,看她舒服的躺在床上的样子,连我都醉了。

第一章 市场营销和营销哲学

第一章市场营销和营销哲学 第一节市场营销的学科性质与相关概念 一、市场营销的学科性质 (一)市场营销学产生(单选) 1912年,赫杰特齐出版了一本以“市场营销学”命名的教科书,标志着市场营销学的诞生。 (二)市场营销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单选) 1. 市场营销学与经济学:市场营销学与经济学的联系是最为紧密的,经济学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础,是“从经济学的母体中脱胎而出的”。 2. 市场营销学与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的核心概念(如需要、欲望等),来源于心理学。 (三)市场营销的概念(单选、多选) 菲利普·科特勒从两个角度表述了市场营销的含义:(1)从社会角度看;(2)从管理角度看。 二、市场营销的特征(简答题) (1)市场营销不仅仅是销售。 (2)市场营销是让渡价值的系统流程。让渡价值的流程主要包括3个环节:选择价值、提供价值、传播价值。(3)市场营销是组织的整体哲学。 三、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单选) ( 链接:企业市场网络的规模和稳定性,是形成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市场营销哲学的确立 一、市场营销哲学的概念(单) 市场营销哲学也称市场营销导向,是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管理的过程中,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三者利益关系所持的态度、思想和观念。

二、市场营销类型(多选) 市场营销类型主要包括:(1)生产导向;(2)产品导向;(3)推销导向;(4)营销导向;(5)顾客导向;(6)( 满足市场中不同顾客的需要。 链接: (1)基本思路:传统营销哲学的一个基本思路是“以产定销”,没有给予顾客自由选择的权利;现代营销哲学的产生使企业营销活动开始以满足顾客需要为中心,从而实现了“以销定产”。(单选) (2)思维方式:传统的营销哲学,从本质上来讲,没有摆脱“以生产者为中心”的思维定式。 三、现代市场营销哲学的确定 (一)确立现代市场营销哲学的支柱(简答题、多) 确立现代市场营销哲学的支柱包括:(1)目标市场;(2)顾客需要;(3)整合营销;(4)盈利能力。 (1)目标市场。目标市场是指企业营销活动所针对的具有相似需要的顾客群体。 (2)顾客需要。营销导向的出发点是满足顾客的需要,分析顾客需要也是践行现代市场营销哲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3)整合营销。是指企业以顾客为中心,整合内部所有资源,以提高顾客的服务水平和满足程度,使所有部门都为满足顾客的利益提供协调一致的服务。

大哲学问题

二十世纪行将过去,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值此世纪之交的前夕,概括、反思、总结百年来人类思考和争论过的重大哲学问题,是有价值和意义的。对本世纪人类精神生活的历程和兴奋点有清晰的认识,有助于理解未来人类精神状态的发展。对世界思想潮流和总体框架的把握,有益于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之中的定位。 本世纪重大哲学问题的提出及发展深化,主要动因是科学的飞速发展,社会的猛烈动荡和急剧变革,对上世纪乃至几千年哲学发展的批判和继承,以及各哲学学派之间,哲学与其他社会、人文学科之间的影响和借鉴。本世纪哲学以新颖性和多元论为特征,阅读和理解现代哲学,比学习古典哲学要困难得多;康德、黑格尔的庞大体系一统天下的局面早已不复存在,各家各派都在一定范围内独领风骚。 本文不拟教科书式地罗列介绍各种流派和观点,而是论列最具普遍性和争议性的十大问题。显然,如何遴选是见仁见智的事,本文的考虑既包括问题在学理上的份量,也兼顾其在中国的影响和反应,以及对于解决中国当前及未来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启发意义。可以将此十大问题视为未成定论的坐标,考察中国哲学界对世界哲学研究熟悉和理解的程度,解决自己问题时借鉴利用外来资源的能力,以及参与共建人类精神文明最有希望的切入点。 一、反形而上学 这里所说的形而上学,是就西方哲学传统而言,不是机械观的对立面,而是超验玄想的同义语。除了新托马斯主义、新黑格尔主义等带“新”字号的哲学,几乎每家每派都以反形而上学相标榜,都以破除形而上学为开辟新说的前提。问题在于,对于不同派别而言,作为对立面的形而上学是大不相同的,甚至有这样的情况:某家某派所欲破除的形而上学,正是另一家另一派立论的精髓之所在。 最早亮出反形而上学旗号的,应属活跃于上一个世纪之交的尼采。他自称反形而上学家,宣称要向形而上学开战,他以自己的透视主义认识论为武器,抽去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两块基石——道德和逻辑,宣称传统形而上学自以为把握了世界的终极本质,实为一厢情愿。不过,当他用强力意志对世界的根源和本质作概括时,他开创了一种新的形而上学。 在二、三十年代,分析哲学的开创者罗素和维也纳小组的石里克、卡尔纳普等人对形而上学展开了猛烈的攻击。他们的出发点是逻辑和语言分析。罗素批评说,黑格尔那庞大而堂皇的思想体系,不过是建立在传统的主谓辞逻辑的基础上。卡尔纳普在题为“通过语言的逻辑分析清除形而上学”的论文中,指责与他同时代的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不顾语言的逻辑句法,发出了“这个‘没有’本身没有着”的呓语。事实上,海德格尔肯定认为自己是与传统形而上学划清界限的,在他看来,卡尔纳普等逻辑实证主义者偏执于逻辑和科学标准,才是形而上学的表现。 当代法国解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大力鼓吹消解“在场的形而上学”,他认为自柏拉图以来,西方哲学的主流假定了一种外界的、客观的、绝对的参照物,用以衡量裁判观念、意识的真假对错,他认为根本不存在这种作为基础或标准的东西,他还认为尼采、弗洛依德、海德格尔都曾致力于推翻这种在场的形而上学。 有些哲学家从反形而上学的立场出发,得出了取消哲学的结论。比如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困惑是误用语言所致,治疗这种语言病的办法是让事物保持原样,不搞哲学。罗蒂的观点和德里达相似,他主张抛弃认识

关于幸福的哲学思考

关于幸福的哲学思考左宏明(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从西方哲学中幸福追寻的历史与追求幸福成为公认的人生目的出发,讨论了幸福的涵义,追求幸福的途径,最后探讨了幸福的标准以及与价值哲学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幸福涵义价值哲学 0引言 幸福这一古老的伦理学命题,历史上曾有许多哲学家对此都进行了深邃的思索。本文试图从其中种种的看法语现象中,抽象出其本质的有意义的部分,就有关内容做出一个尽管不十分完备和准确,但也可以说具有一定概括意义的理解。 1幸福的历史追寻 在哲学的历史上,自古希腊肇始的许多哲学家,都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自然倾向,幸福以自身为目的,同时也是其他一切目的的目的。这种以幸福为伦理活动终极目的的观点被称为幸福主义。快乐主义或幸福主义的生命观的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追求生命的快乐和幸福,充分享受生命和生活的乐趣。这种快乐和幸福主要包括两部分,即物质的快乐和幸福(如财富的积累与感官的需要与满足)和精神或心灵方面的快乐幸福(主要指心灵的宁静与灵魂的安宁)。 1.1德谟克利特的幸福主义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最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创立了幸福主义的生命观,他主张构成理性的原子是圆滑和精致的,构成感性的原子是暗淡而粗糙的,两种原子构成了两种认识,也形成了两种幸福和快乐,即肉体的快乐及心灵的幸福和快乐。 1.2犬儒学派与希勒尼学派的对立的生命观犬儒学派的重要代表第奥根尼,主张人生要过简单纯朴的生活,回到所谓的自然状态中去,独立自主地活着,幻想离开现实社会过安贫乐道的生活。 1.3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生命观晚期希腊的哲学家伊壁鸠鲁,提倡快乐主义的生命观。他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在谈到快乐时他说:我们说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 1.4中世纪的禁欲主义西方而在漫长的中世纪里,禁欲主义或悲观主义则无疑如同一张巨大的黑色天幕将一切光明笼罩,人们的生活以及心灵都被宗教禁欲主义的枷锁牢牢套住。 1.5十五、十六世纪人文主义者的生命观十五、十六世纪被称作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在文艺复兴时期,伴随着人的主体意识的逐渐觉醒,打破神学和宗教禁欲主义的束缚,追求现世的快乐和幸福成为一股不可遏抑的历史潮流。 1.6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者的人生观他们把生命看作一台机器,将生命的意义束缚在极为狭小的范围,用自然的机械、静止、孤立的眼光来看待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海德格尔是20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他创立了存在主义的哲学系统,并且是德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海氏认为“此在”在世的基本状态是烦、畏、死。在现实社会中,人越具有社会性,就越失去个性,失去自由,死亡,才是人生的终结,是“此在”本质的完全体现。海氏指出,死是最独特的、最不连贯的、最不可替代的。海氏的死亡观是独特而富有深刻的人生哲理的。它预示着个体的独立和苏醒,但是却又是厌世和消极的。 2幸福的涵义 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的社会阶层的人所追求的幸福也各不相同,如,穷人以财富为幸福,病人以健康为幸福,有闲者以快乐为幸福,等等。 可以看出一点,幸福与主体期望的状态有关,因此,可以得到:幸福是主体对自身以及环境满意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不存在差距,或没有意识到二者的差距的一种心理状态。这样说来,可能不幸福更容易理解,它是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的存在差距,并且意识到这种差距的心理状态。 3获得幸福的途径 由哲学家们的探讨和上述定义可知,获得幸福的基本途径有两类,第一类是处于不意识状态,即未考虑差距;第二类是意识,即考虑这一差距。第一类中,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条是追求心灵的宁静。这一点有许多哲学家都意识到了这一点。第二条是沉浸这某种事物中。如斯宾诺莎指出的就是这一条。麻烦在于当你询问自己思考的框架时肯定打断你的流动。如果你想幸福,根本就不要问你是否幸福。对于是否幸福的问题反而让我们很不开心,本来幸福的生活因为一再的思考到底幸福不幸福而打了折扣。能够以这类方式获得幸福的,在人类群体中,是少数,大概只有勤奋笃学,孜孜不倦的学者和无我状态的精神病患者。第二类中,基本途径有三条,一条是期望值不变,改善自身的状态;另一条是自身状态不变,降低期望的水平;第三条是在适当地改善自身的状态的同时,降低理想的水平,是二者兼用的途径。遵循第一种办法的可以称作是乐观主义的,第二种办法的可称作是悲观主义的,遵循第三条途径的可以称作是中庸的。 采取悲观主义途径的,犬儒学派几乎将欲望水平降低到仅仅是活着,主张人生要过简单纯朴的生活,回到所谓的自然状态中去,独立自主地活着。意志主义哲学家叔本华将这一途径推向了极致,他指出,要得到永久的解放,就要彻底否定生命意志。 采用中庸者的途径,德谟克利特认为,心灵的享受是圆滑和精致原子的作用的结果,是真正的幸福和快乐;而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则是虚假的幸福和快乐。前者是崇高和永久的,后者是低级和短暂的。人生的目的和准则,就是求得精神的幸福和节制物欲。 采用乐观途径的,可能是许多人都希望采取的一种途径。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者则认为人的生存和意义就在于自身本性的满足,并赞美这种合理性,认为它是世界存在的前提,即属于此。 但是,这种途径能够获得幸福的希望却很渺茫。最简单的不快乐是因为贫穷造成的。贫穷的人如果有钱了就会觉得幸福。但是增加的财富的影响惊人的小。 4幸福的标准与价值哲学 什么是理想状态,这就是幸福的标准问题,它涉及了幸福的,抑或说是人生的价值标准。弗洛伊德说“幸福完全是主观性的东西”。 苏格拉底好像是第一个批评性的思考幸福条件的人,考虑人们如何才能得到幸福。他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苏格拉底让幸福问题与个人和美好完全结合:幸福就是过美好的生活,保持良好的生存方式。在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哲学家都认为德性是人的真正本性或本质,它使人区别于或高于其他动物,使人成为人,因此,德性不仅是人生所应追求的价值,而且也是人生的自身价值之所在。既然如此,关于人生幸福的价值学就成了关于道德的学问,其使命就在于通过引导人们向善以达到幸福。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化,人们理想状态的构成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而价值的追求也日益多元化,这样德性或美德不再是人生的最高价值,更不是人生的唯一价值,人生的价值是多元的、系统的,其中幸福包含德性,幸福是真实人生的总体、中心和终极目的。 事实上,由于一般价值论的影响,自20世纪早期以来,西方哲学家们已经拓宽了伦理学的领域,伦理学正在转向一般价值理论或价值论。在我国,正有越来越多的哲学家在研究价值问题时把目光投向幸福论伦理学。这表明“将价值论和伦理学统一起来以形成一门统一的人生、价值或幸福哲学,即价值论,是完全可能的”。 现代价值论在现代条件下已经内在地继承了原初伦理学的精神,它视幸福为个人和社会的终极目标,为社会构建观念的价值体系,为个人和群体确立一般价值原则和基本行为准则。幸福论伦理学与价值论的统一是不可避免的,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哲学家、伦理学家从人类幸福的角度在研究大量的价值现象和价值问题,致力于构建现代人类社会的一般价值原则和基本行为准则。 参考文献: [1]罗素.《西方的智慧》. [2]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 [3]谢军.《论幸福论伦理学与价值哲学的关系》第2卷第4期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12月 [4]江畅.《以价值论为中心重构哲学》第31卷第4期2000年10月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 [5]江畅.幸福之路)伦理学启示录[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6]张书琛.西方价值哲学思想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 社科论坛 12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