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1 初步设计总说明书

01 初步设计总说明书

01 初步设计总说明书
01 初步设计总说明书

目录

1 总的部分 (1)

1.1设计依据 (1)

1.2站址概况 (4)

1.3主要技术原则及标准设计应用 (21)

1.4技术经济指标 (22)

1.5对可研批复、反措、强条的执行情况 (24)

1.63C绿色电网建设(变电站绿色部分)评价指标执行情况 (25)

1.7示范工程样板点复制情况 (25)

1.8闲置物资产生和再利用 (26)

1.9南网品类优化物资应用情况 (26)

1.10存在问题及建议 (26)

2 电力系统 (27)

2.1系统概述 (27)

2.2变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7)

2.3建设规模 (33)

2.4主要电气参数及设备选择 (34)

3 电气一次部分 (39)

3.1标准设计应用情况 (39)

3.2电气主接线 (43)

3.3短路电流计算及主要设备选择 (44)

3.4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 (47)

3.5电气总平面布置及配电装置 (49)

3.6站用电及照明 (51)

第 i 页

3.7防雷接地 (51)

3.8电缆设施 (53)

3.9临时停电过渡方案及措施 (53)

3.10样板点实施内容 (53)

3.11综合布线 (56)

4 系统及电气二次 (57)

4.1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57)

4.2系统调度自动化 (60)

4.3通信 (68)

4.4计算机监控系统 (87)

4.5元件继电保护 (93)

4.6直流电源及交流不间断电源 (94)

4.7辅助系统 (96)

4.8二次设备布置 (97)

5 土建部分 (101)

5.1站区总布置与交通运输 (101)

5.2建设用地规模 (106)

5.3建筑 (110)

5.4结构 (114)

6 水工及暖通部分 (117)

6.1站区供、排水条件 (117)

6.2给水系统 (118)

6.3排水系统 (118)

6.4防洪排涝 (119)

6.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120)

7 消防部分 (122)

7.1概述 (122)

7.2消防措施 (122)

8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节能减排 (125)

8.1环境保护 (125)

8.2水土保持 (127)

8.3节能减排 (129)

9 劳动安全卫生及安健环设施标准 (133)

9.1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设计任务和目的 (133)

9.2工业安全与卫生危害因素分析 (133)

9.3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对策措施 (133)

9.4变电站安健环设施标准 (135)

10 主要施工方案及大件设备运输 (137)

10.1主要施工方案 (137)

10.2大件设备运输 (137)

11四节一环保评价分析 (139)

11.1绿色评价等级目标 (139)

11.2评价指标执行情况及等级划分 (139)

附件: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阳江供电局文件,《关于印发阳江110千伏温泉(那龙)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意见的通知》(阳供电计【2017】20号)

第 iii 页

1 总的部分

1.1 设计依据

1.1.1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起实施;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令2004年2月

1日起实施;

◆《建设项目(工程) 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2004年2月1日起施

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起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

(2016年版)。

2)工程设计有关的规程规范

◆《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DL/T 5452-2012);

◆《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429-2009)

◆《35kV~220kV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

(DL/T5103-2012)

◆《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059-2011)

◆《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2007)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352-2006)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5222-2005)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

(GB/T 50064-2014)

第1 页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18)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5002-2005)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5003-2005)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5136-2001)◆《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 14285-2006)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2004)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137-200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程》(GB 50974-2014)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程》

(DL/T5035-2004)

◆《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程》(DL/T5457-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

◆《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

◆《变电所给水排水设计规程》(DL/T 5143-200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变电所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DL/T 5170-200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

◆《电力工程水文技术规程》(DL/T 5084-2012)

◆《水文调查规范》(SL 196-1997)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 16453-200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1988)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3) 有关部门的批准、核准的文件等

◆广东电网公司文件《关于阳江110千伏温泉(那龙)输变电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广电计(2012)687号);

◆《阳江110千伏温泉(那龙)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定

版)》(珠海华成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南方电网公司35kV~500kV变电站标准设计(V2.1)》;

◆《南方电网污区分布图(2014版)》

◆《2011年电网建设安全质量通病及违反“强条”行为防治专题培训

材料》

◆《2012 年示范工程样板点设计指南》(变电安装部分)

◆《2012 年示范工程样板点设计指南》(变电土建部分)

◆《2013年示范工程样板点设计标准》(变电站安装部分)

◆《2013年示范工程样板点设计标准》(变电站土建部分)

◆《南方电网35kV~500kV变电站装备技术导则(变电一次分册)》

(2018年版)

◆《南方电网公司生产设备品类优化清单(变电部分)》(2017年版)。

第3 页

1.1.2 工程建设规模及设计范围

1、工程建设规模

本工程为新建变电站,根据广东电网公司《关于阳江110千伏温泉(那龙)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本工程设计规模如下:

2、设计范围与分工

1)站区内生产及辅助生产系统的设备安装,土建工程及站区规划。

2)110kV配电装置以110kV架空线路的耐张线夹(不含)为界;10kV配电装置以开关柜内缆头(不含)为界。

3)站区上、下水系统,自变电站内取水点至排水管道出口为止。

4)站区内防雷接地。

5)站区绿化改造规划。

6)通信设备安装。

7)站外电源及施工电源的设计。

8)工程勘测。

9)工程概算。

1.2 站址概况

1.2.1 站址自然条件

(1)阳江110kV温泉(那龙)变电站站址位于那龙镇西南部和平村,站址地理位置详见“图 4.1.1-1:站址位置图”。站址中心坐标为E112°12′00.4″,N022°01′09.2″。拟建站址距东北侧那龙镇中心约3.5km,距西南侧阳东区中心约27km。站址西侧约20m处为G325国道;站址西侧约0.2km处为G15沈海高速。

(2)场地原始地貌为剥蚀残丘,现为混凝土拌和站;场地四周空旷,交通便利。经现场调查及钻探,未发现地下管线。站址位置场地标高为20.06m~22.40mm(1985国家高程,后同)。站址东南侧约3km为东湖水库;站址南侧约2km处为阳江涛景高尔夫度假村;南侧约1.0km处为和平村;南侧约15m处为民房;站址西侧约20m处为G325国道;站址西侧约0.9km处为长布村委会,站址标高暂定为19.00m,场地拟采用机械开挖至站址标高,地势较为开阔。

该站站址的卫星照片见图1.2.1-1、1.2.1-1,现场照片见图1.2.1-3。

第5 页

图1.2.1-1 110kV温泉(那龙)变电站站址卫星照片图

图1.2.1-2 110kV温泉(那龙)变电站站址卫星照片图

1.2.1-3 110kV温泉(那龙)变电站站址现场照片图

(3)进站道路:站址西侧为国道G325,新建两条进站道路长约23m (宽4.0m)与国道G325引接,纵向坡度6.30%。

1.2.2 进出线走廊

110kV出线间隔位于站址的北侧,终期出线4回,本期出线2回。根据调度运行方式,电源侧的线路应分布在两段母线上。所以110kV出线间隔自西向东依次为:福书甲线、双书甲线、福书乙线和双书乙线。1.2.3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气象条件

1.2.3.1 区域地质

1、大地构造位置

根据《广东省区域地质志》(1988年)资料,本场地所处大地构造单元为华南褶皱系(一级)粤中拗陷(三级)中部,在阳春——开平凹褶断束(四级)内。

2、断裂构造特征

通过搜集有关资料可知,阳江地区大地构造位于东南地洼区浙粤地穹系中的绍广列之西南端。在构造体系上,它处于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二个巨型隆起带的西缘南端与南岭纬向构造带之海南东西向复式构造带之间。除沿河、海湾有5—20m厚第四系分布外,出露的岩石主要是寒武系变质岩和印支、燕山期的花岗岩。本区构造主要由三组断裂构成。规模最大、活动最强的是北东向断裂,属压性构造;而北西向断裂规模小、断续分布,且控制了本区河流(如漠阳江)和海湾(如洋边海),显张性,成生较晚,活动较新,往往把北东向断裂切割。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构成正交断裂网络,与发震构造密切相关的是平冈断裂,它由埠场经平冈往南西一直伸人洋边海,呈北东东向,埠场往北则逐渐转成北东向。

从区域地质构造来讲,阳江位于处于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二个巨型隆起带的西缘南端与南岭纬向构造带之海南东西向复式构造带之间。断层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频繁。

通过搜集有关资料,站址附近的断裂有: 恩平—新丰深断裂带, 七星顶—织篢断裂:

第7 页

①北东向恩平—新丰深断裂带:该断裂带所经的花岗岩地区,挤压破碎广泛发育,主要为糜棱岩化或压碎花岗岩,伴有硅化和宽度多变的动热变质带,成群成组出现,该断裂带西南段有海陵—恩平—苍城—鹤城—金鸡、均安断裂所组成,是阳春—开平褶断束于增城—台山隆断束的分界线。

恩平—新丰深断裂带有多期岩浆活动,其中燕山期活动比较复杂,分布比较广泛,由同熔型和重熔花岗岩组成。该断裂带温泉出露多。据历史记载,该带震中列度大于6度的地震有4次,如1969年7月26日阳江6.3级地震。

该场地边坡段由于上覆坡残积黏性土层厚,岩石露头差,未见断裂构造。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多为“1”裂隙,节理裂隙产状280°∠78°,偶见1-2条,延伸0.4-10.0m,多闭合。地层产状不清。

②七星顶—织篢断裂

该断裂为吴川-四会断裂带的东南边界断裂,断裂北接阳春城垌断裂,自河口往西南延伸,经织篑、那龙入南海。

就断裂的形态、构造特征及活动性可将该断裂分成三段:

北段,包括城垌断裂、荷包岭断裂,断面倾向北西为主、倾角60-80°,沿带可见糜棱岩、角砾岩、硅化带与片理化带。断裂多个地段被规模不大的北西向断裂所切截,在春湾大垌石地段展布的北西西向断裂,它切截了北东向断裂,据在北西西向断裂内采集的方解石晶簇进行TL年龄测试,结果为29.81±2.74万年,断裂在中更新世中晚期以来已无明显活动性。

中段,自黄什南至那龙段,该段在织篢以南迹象十分明显,在织篢的虎头山,沿断裂发育宽达近60m的硅化角砾岩带,形成北东走向的山岗。硅化带已被多组节理切割,破碎强烈。断裂走向北东45?,倾向北西,倾角60?。该断裂段东北端隐伏在第四系之下,经对断裂段东端的织篑河

及丰头河两岸一级和二级阶地的对比,未见两岸的阶地有明显的反差,反映出挽近期断裂活动性不明显。据在织篑西南采集断层的热释光样品年龄测试结果分析,断裂最新活动时间为24.33±2.0万年,相当于中更新世晚期。

南段,断裂段自那龙向西南延伸入南海,推测仍继续延伸发展,但其走向可能渐渐转为北东东向。

沿织篢断裂的地震活动水平较低,自1970年以来仪器记录的地震发生次数很少,但该断裂的南段,即在海上隐伏段的延伸方向上,1611年曾发生MS 6级地震,极震区基本上与该段的走向基本吻合,证明该断裂段是发生强震的发震构造。

综上所述,织篑断裂北段的活动性较弱,中段稍强,南段的活动性较强,地震活动水平最高,是该断裂的主要发震构造,而断裂的中段和北段的地震水平较低。推测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各段将仍保持其原有的地震活动水平,即北、中段较稳定,南段,即属海上隐伏段内,未来发生较强地震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上述断裂构造距离变电站边坡场地均在2km以上,根据本次勘察结果,拟建场地内未发现断裂构造通过,该变电站边坡场地地质构造稳定。

1.2.3.2工程地质

地质报告:根据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阳江110千伏温泉(那龙)输变电工程场地勘察报告》(初步设计阶段)(二〇一七年十一月)为本变电站地基处理设计依据。

(1)地层岩性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根据钻探揭露,本场地之地基岩土层由人工回填层 (Q4ml)及侵入岩组成。按时代成因、物理力学性质等自上而下分为如下2个大层,各层分布状况和物理力学性质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第9 页

1、填土层 (Q4ml)

填土:黄褐色、灰色, 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少量砂,表层约20cm 混凝土路面,松散状态。层厚2.30~3.00m,平均层厚2.56m。层顶标高20.57~22.40m。该层全场地均有分布。

2、侵入花岗岩

本场地揭露的基岩为侵入岩,岩性为眼球状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石垂直风化分带明显,可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及中风化三个风化岩带。现按风化岩带分述如下:

1)全风化岩带:黄灰色、黄褐色、青绿色、棕红色等,原岩结模糊,岩石风化强烈,除石英外其它矿物已完全风化成土状,岩质极软,岩石已风化成密实砂土或粉土状;岩芯手捏易碎,遇水软化易崩解,易钻进。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揭露层厚7.40~9.00m。层顶标高17.57~19.90m。该层在场地均有揭露。

该层作标准贯入试验10处,实测锤击数N′=33~42击,平均值N′m=38.3击;杆长校正后N=32.1~36.9击,平均值Nm=34.4击。根据广东省标准DBJ 15-31-2003第4.3.9条规定,其变形模量E0=αN′=2.5×38.3 =95.75MPa,该层变形模量建议取E0=95MPa。

2)强风化岩带:灰褐色、青绿色、黄褐色等,原岩结构清晰,块状构造,岩石风化强烈,岩质松软,岩芯呈半岩半砂土状,一般底部岩石风化不均匀,夹中风化岩块。岩石坚硬程度属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Ⅴ级。揭露层厚9.80~11.40m。层顶标高11.97~9.98m。该层在场地均有揭露。

该层做标准贯入试验10处,实测锤击数N′=52~59击,平均值N′m=55.6击, 标准值N′k=53.4击;杆长校正后N=40.7~43.1击,平均值Nm=41.8击, 标准值Nk=41.1击。根据广东省标准DBJ 15-31-2003第

4.3.9条规定,其变形模量E0=αN′=3.0×5

5.6=16

6.8MPa,该层变形模量建议取E0=166MPa。

3)中风化岩带:浅灰白色,片麻状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岩质较硬,岩石裂隙发育,岩石矿物主要为长石、石英、黑云母等,岩石较破碎,岩芯从呈碎块状,局部短柱状。岩石坚硬程度为软岩或较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揭露厚度2.20~3.20m。层顶标高-1.40~-0.80m,场地内所有钻孔均揭露至该层一定深度终孔。

根据区域工程地质经验中风化岩建议采用值:岩石抗压强度标准值frk=15~25MPa、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20.0MPa。

(2)岩土层力学参数建议值

根据野外原位测试及土工试验、岩石抗压试验结果,结合地方性经验,按照相关规范综合给出各岩土层的力学参数建议值,见表1.2.3.2-1、表1.2.3.2-2。

表1.2.3.2-1 岩土层力学数据一览表

指标名称

地层名称及编号状态

重度r

(KN/m3)

地基土承载

力特征值的

经验值?ak

(kpa)

压缩模量

Es(Mpa)

抗剪强度(快剪)

凝聚力C

(KPa)

内摩擦角

φ(°)

填土①未固结19 / 4.5 19.0 11.2 全风化花岗岩②1 硬塑/ 350 20.0 28.0 强风化花岗岩②2 坚硬/ 600

中风化花岗岩②3 1500

时代成因岩土

名称

密度

状态

地层

代号

混凝土预制桩水下钻(冲)灌注桩

桩的极限端

阻力标准值

qpk(kpa)

桩的极限侧

阻力标准值

qsik

(kPa)

桩的极限端

阻力标准值

qpk(kpa)

桩的极限侧

阻力标准值

qsik

(kPa)

桩的入土深度(m) 桩的入土深度(m)

16

Q4ml 素填土松散①/ /

γy

花岗岩

花岗岩花

全风化②1 5200 120 1400 1800 100

强风化②2 9000 160 1800 2400 120

第11 页

(1)场地类别确定

根据本次钻探资料,按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表4.1.3,各层土的类型、剪切波速及土层等效剪切波速计算数据见表1.2.3.9-1。

表1.2.3.9-1土层等效剪切波速计算一览表

速:vse=do/t

do—计算深度(m),取覆盖层厚度和20m两者的较小值,故取do=20m;

t—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t=2.56/140+8.06/300+ (20-2.56-8.06)/400=0.0686(s);

vse—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vse=20/0.0686=291.5(m/s)。

场地覆盖层厚度为(5m≤D),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为291.50m/s(500≥291.50>250m/s),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2016年版)对场地类别的划分原则,场地土类型属中硬土,该段场地类别为Ⅱ类。设计特征周期值Tg=0.35s。

(2)砂土液化判别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要求,当场地内存在饱和砂土和粉土时,应进行液化判别。当初判认为需进一步进行液化判别时,应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法判别地面以下20m范围内

的液化;当饱和土标准贯入锤击数(未经杆长修正)小于或等于液化判别锤击数临界值时,应判为液化土。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法进行判别,使用公式为:

N cr=N oβ[ln(0.6 d s+1.5)-0.1d w] 3/Pc

本场地不存在砂土层,因此,不需考虑场地土层液化问题。

(3)抗震设防烈度

根据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II类场地条件下,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按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本场地不存在淤泥、淤泥质土软土层,不存在液化砂土层,现场地自然地面标高在20.50m~24.50m之间,站址标高设计暂定为19.00m,因此建筑场地总体处于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1.2.3.4 不良地质作用与特殊性岩土

本场地在钻探过程中未发现滑坡、土洞、溶洞、塌陷和全新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仅存在残积土及风化岩特殊性岩土。

风化岩:风化岩为侵入的眼球状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其中全风化花岗岩及强风化岩,钻孔均有揭露,岩质极软,风化成密实砂土、粉土状或半岩半砂土状,遇水崩解、软化。

风化基岩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岩相变化稍大,基岩埋藏深度不一,风化强烈,风化程度不均匀,基岩面及风化界限起伏稍大,地基均匀性稍差。采用预制桩基础可选择强风化岩为持力层,对预制桩施工无影响,预制桩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封底。

1.2.3.5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本场地之地基土由风化残积层(Qel)组成,基底岩石为侵入岩,岩土

第13 页

种类较简单。本场地不是岩溶区,不存在溶洞、土洞等岩溶现象。地基底岩石稳定性、连续性较好,场地较平整、开阔,不存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条件。同时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7条,抗震设防烈度小于8度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本场地为7度区,因此,可不考虑断裂构造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

总体评价本场地处于地质构造相对稳定区,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属稳定地基;适宜建造本工程。

1.2.3.6 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与分析建议

(1)对各岩土层的评价

1)填土,呈松散状,该层为新近填积,主要为粘性土组成,结构松散,均匀性差不可作为拟建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

2)全风化岩、强风化岩承载力稍高~较高,为地基主要岩土层,为预制桩较好的持力层。

3)中风化岩,承载力高,埋藏深度大,为地基主要岩层,可作建筑物钻(冲)孔灌注桩或旋挖桩基础持力层。

(2)分析建议

1)基础方案分析:现场地自然地面标高在20.50m~24.50m之间,站址标高设计为19.00m,力学性质稳定;对站区配电装置楼、1#~3#主变等荷载较重主要构筑物,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基础型式可选择拓展基础、柱下条形基础,基础埋藏深宜3.0m左右。

2)对需换填地基处理采用换填材料可采用碎石、中粗砂或三合土等,宜采用分层或多层施工,并进行适当碾压:回填碾压处理须达到设计压实度,即达到设计击实性指标(最优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压实质量控制措施:①垫层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实遍数等宜通过试验确定(一般分层铺填厚度取200~300mm),为保证分层压实质量,应控制机械碾压

速度;②地基回填料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最优含水量wop±2%范围内,最优含水量可通过击实试验确定,也可按当地经验取用;③垫层施工应注意基坑排水,不得在浸水条件下施工,必要时应采用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④垫层竣工验收合格后,应及时进行基础施工等。

3)拟建场地离现有建筑物远,需换填地基处理及回填碾压处理对场地周边建筑物环境噪音、结构等影响甚微。

4)桩基础建议采用φ400~500㎜预制管桩基础,以强风化岩中下部作桩端持力层,桩长预计约20.0m。由于下伏基岩为花岗岩,据钻探揭露强风化岩下部或底部夹有中风化岩及有可能存在微风化岩球状风化体,可能造成施工桩长差别较大,施工时配桩应参考就近的钻孔柱状图及工程地质剖面图,同时应注意避免在“软硬”夹层处出现断桩和碎裂桩头现象。遇此情况上部可考虑采用引孔成桩的方法,即先用钻机钻孔,然后打桩。

5)预制管桩施工可采用静压法沉桩或锤击法沉桩。桩基正式施工前应进行试桩,核实桩基设计承载力及终桩标准。

6)预制管桩为挤土桩,应考虑挤土效应的影响,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①若有基坑采用先开挖基坑后沉桩的施工工艺;②在空心桩施工中采用边沉桩边掘削的施工工艺;③设置防挤土槽,以减少地基浅层土体的侧向位移和隆起影响;④合理安排沉桩施工顺序、进度。正常压桩顺序自中心向外围进行;⑤设置防挤孔;⑥采用防渗防挤壁。

7)成桩的可能性及桩基础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场区内浅层土层并无大面积障碍物,而且地表上部土层有一定的厚度,持力层以上土层强度多为小~一般,对预制桩施工成桩无大的影响,能穿过上部土层进入持力层,采用预制桩是可行的。场地周边已有建筑物离场地远,预制管桩施工对周边已有建筑物施工噪音及周边环境影响微,因此,采用预制管桩施工较为妥。

第15 页

1.2.3.7结论与建议

1)本建筑属于电力建筑,根据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II类场地条件下,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按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本场地不存在淤泥、淤泥质土软土层,不存在液化砂土层,因此建筑场地总体处于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2)经计算土层等效剪切波速νse 291.5m/s,场地土的类型总体为中硬土,建筑场地类别属Ⅱ类。设计特征周期值Tg=0.35s。

3)本场地地下水涌水量较贫乏。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微腐蚀性;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水、土对建筑材料腐蚀的防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坟规范》(GB 50046)的规定。

4)本场地不存在液化土层。

5)本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属稳定地基;适宜建造本工程。

6)该场地及附近未见河道、鱼塘等,场地平坦开阔,高差小。地表水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排水主要靠地表从高往低流及从地表往下渗透。地基表层第⑴层残积土渗透性总体较差,依经验属弱~微透水层,地表水下渗较难或较慢,对地基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为避免地表水对地基的浸泡,场地的排水系统应较为完善,渠道应有一定的深度,同时场地地表应作水泥硬底化措施以利于地表水排泄。

7)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应进行平板载荷试验,以进一步确定持力层的承载力和变形模量。基坑(槽)开挖后应立即进行封闭,防止水浸和长时间暴露,以免降低基础底部岩土层承载力。

8)由于场地地基土分布不均匀,天然地基浅基础开挖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基础尺寸、埋深、配筋等作相应调整。

软件开发-项目初步设计规格说明书

1引言 (2) 1.1编写目的 (2) 1.2背景 (2) 1.3定义 (2) 1.4参考资料 (2) 2总体设计 (3) 2.1需求规定 (3) 2.2运行环境 (3)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3) 2.4结构 (3) 2.5功能器求与程序的关系 (3) 2.6人工处理过程 (3) 2.7尚未问决的问题 (3) 3接口设计 (4) 3.1用户接口 (4) 3.2外部接口 (4) 3.3内部接口 (4) 4运行设计 (4) 4.1运行模块组合 (4) 4.2运行控制 (4) 4.3运行时间 (4) 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4) 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4) 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5) 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5) 6.1出错信息 (5) 6.2补救措施 (5) 6.3系统维护设计 (5)

项目初步设计规格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使用ERP管理架构,对医药公司各部门进行管理。 1.2背景 a.待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提出者: 开发者: 用户: 计算机中心: c.该软件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根据本系统内部的各职 能部门的要求,方便快捷的实现同其他机构软件有机连接,使资源最大化利用。 1.3定义 提示: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英文缩写的原词组。如: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 GSP:Good Supplying Practice《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HR:Human Resourses人力资源技术 OA:Office Autoation办公自动化 IM:Inventory Management库存管理 EIP:Enterprise Information partal企业信息门户 1.4参考资料 有关的参考文件: 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1.实训教学PPT及相关ERP项目文档; 2.软件开发标准按照机房配置统一标准。

道路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2 概述 2.1 设计依据 10、国家有关政策、交通部及建设部有关公路与城市道路建设的现行标准、规范和规程。 2.2 工程内容简介 2.2.1 工程位置、范围、规模 1、工程位置 Xxx路位于综合产业区西南部,工程起点与xxx相交,终点与xxxx相交,沿线分别与3#路、4#路相交。 2、工程建设范围 根据设计委托书,本工程建设范围包括: (1)道路工程; (2)管网工程; (3)照明工程; 3、工程规模 道路全长5000米,设计速度:40km/h,红线宽度30米。 新建机动车道面积xxxx平方米。 2.2.2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根据本项目可研报告的批复意见,我院在初步设计过程中认真执行相关批复意见,积极与建设单位配合并沟通,优化设计方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并开始外业测量工作,落实了可研报告的批复意见。 2.2.3 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 根据规划要求,多次进行汇报。并对道路横断面形式、道路结构等进行多方案比较,并进行了方案论证,确定了最终设计方案。此基础上形成了结论性意见。 2.2.4 工程分期建设的计划安排 2010年1月~2010年4月,完成勘察、设计工作; 2010年5月底前,完成征地、拆迁等前期准备工作; 2010年5月开工建设; 2010年5月~2010年8月,完成道路、管网工程的主体施工;2010年8月~2010年10月,完成道路面层施工;完成交通工程施工。 2010年10月建成通车,施工总工期6个月。 具体实施计划,以上级主管部门最后审批意见为准。 2.3 工程场地自然条件 2.3.1 道路现状 拟建地区内,现有骨架路网。 2.3.2 现状交通量及技术标准 根据目前的建设状况,大部分地块尚处在规划阶段,区域内路网还没有形成,现阶段交通主要为xx路沿线与xx沿线产生的交通,随着综合产业区一批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区内交通量将呈几何性增长。 2.3.3 自然条件 1、气候特征 xxx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海岸,地处北半球的中纬度。xxx三面环海,一面连接陆地,形成依山傍水的自然地理环境。本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并具有海洋影响的特点。其主要特征是冬夏风向明显交替,影响整个气候的变化。冬季主要受蒙古及西伯利亚冷高压的控制,多为偏北季风,气温较低,降水少。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行东南季风,气温较高,降雨多。春、秋两季则为过渡性变化气候。在季风气候的基础上并受海洋影响的情况下,本区气候总的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空气湿润,降水集中,风力较大。 2、气温、降水、风向 历年年平均温度10.08oС,极端最高温度36.7oС,极端最低温度-25.1oС。 历年年平均总降水量470.9mm;年平均蒸发量1866.5mm。 历年年平均风速4.4-5.4m/s;历年最大风速25m/s;全年最多风向SE、N;最大积雪厚度18cm;土壤标准冻结深度0.7米,最大冻结深度1.01米。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本市基本风压0.50kN/m2,基本雪压0.30kN/m2。 2.3.4 工程地质资料 1、地形、地貌 千山余脉沿境内由东北向西南延伸渐缓,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低山重叠,山峰连绵,河流湍急,谷地狭窄;西北部及西南部丘陵低缓,溪流短小,谷地开阔;沿海岛屿坨礁密布,亦有开阔的海积平原;中部复州河、岚崮河中下游流域,有小范围的平原分

初步设计说明

1.总说明 1.1 设计依据 1.1.1甲方提供的星星村改造工程项目设计任务委托书; 1.1.2 台州市建设用地规划要求〔台路规要字(2003)011号〕; 1.1.3台州市建设规划局文件——台建规[2003]360号《关于星星村改造详细规划 的批复》; 1.1.4甲方提供的地形图等原始资料; 1.1.5 当地自然气象和地质条件; 1.1.6 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规定。 1.2设计范围 设计范围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强弱电、通风专业的技术规划设计。本次设计不包括小区环境、建筑内部装修、燃气设计。 1.3 设计规模及性质 本项目位于台州市解放南路与二号路交汇区域,是台州椒江区城市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用地为12.08公顷,项目涵盖了原居民还建住宅、幼儿园及用于商业开发的商住楼等内容,结合邻近的山体、广场、住宅区、办公楼、酒店构成一个相对独立又与整个片区融为一体的城市新区。总建筑面积283738.61平方米,其中地下室面积50420.00平方米。地上6-18层,地下一层,多层建筑高度18.6米,小高层建筑高度35.8米,高层建筑高度55.4米。1.4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4.1 在设计中认真贯彻国家政策和相关的法令、法规; 1.4.2 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满足消防车道、防火分区要求, 采用自动喷淋系统和自动防排烟系统,提高安全和经济性; 1.4.3引入无障碍设计,在商场主要出入口及有电梯住宅一层 住户大堂入口处设有供残疾人使用的坡道。 1.4.4 以山为源、以人为本;星星村是“城中村”旧城改造项目,其 环境的市场价值在于相邻白云山的存在,以山为源是其特色和卖点,也是延续城市地域景观特色的重要手段。本设计尽可能多的表现山体和其自然景观,在社区开发中采用山色渗透的手法,为人们提供观山、亲山、近山、游山的机会和可能。 1.5 主要数据和技术经济 建筑总平面主要数据详见表1.5-1。 表1.5-1 主要数据和技术经济指标

工程初步设计范文

工程初步设计

第四章结构 1.设计说明书 1.1工程概况: 1.1.1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位于吉林省辽源市白泉镇东交大街以北、规划路以东、溢洪道以西。 1.1.2总建筑面积:㎡。 1.1.3建筑物长58.3m,宽为16.64m,局部十三层:长为45.60m,宽为13.90m。 1.1.4本工程地主体十二层、局部十三层。 1.1.5建筑总高度为45.9m。 1.1.6建筑物各层层高:一层 3.6m,二、三层层高 4.5 m,四至十二层层高3.6 m,局部十三层层高3 m。 1.1.7主要柱网尺寸:7.2×5.7 m、7.2× 2.5m、7.2×8.1 m。。 1.1.8 本工程图纸中所标注标高均为相对标高,±0.000设在一层室内地面面层,假定其绝对标高为249.20m。 1.2设计依据 1.2.1使用年限:50年。 1.2.2自然条件: 1.2.2.1风、雪荷载见下表:

1.2.2.2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见下表: 1.2.3工程地质勘查报告: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于 6月27日提交的《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2.4建设单位提出的结构设计要求: 各类建筑物应按建筑的规模、功能与用途结合工程地质情况确定基础形式与地上结构形式,结构形式的确定以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和当地规划要求为原则,力求结构形式简单、节省投资。 1.2.5法律、法规、标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 (TGT137- )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 )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 )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3建筑分类等级: 1.4主要荷载取值: 设计使用活荷载: 办公、会议室: 2KN/m2走廊、楼梯间、会客休息区: 2.5KN/m2行政服务大厅: 3KN/m2

体育馆初步设计说明

体育馆初步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目录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第二章总平面设计第三章建筑设计 第四章结构设计 第五章给排水设计第六章强电设计 第七章弱电设计 第八章暖通空调设计第九章消防设计 第十章环保设计 第十一章卫生防疫 第十二章劳动保护 第十三章节能设计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是校区一期工程重要建筑单体之一,是校区体育教学和运动娱乐的基地,对提高师生身心素质,娱乐教学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馆位于规划校园南面,用地方正平整,坐落于西区校园南北主轴上,有着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条件。用地北侧正对校园主环线,西侧紧邻校园运动场地,东侧是规划中的学生活动中心,南侧面对校园南门,在满足学校多功能使用的同时,能为周边居民提供全民健身服务。总用地面积2626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816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3.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4.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5.业主提供的测绘资料 6.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设计任务书 7.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体育馆”方案设计 8.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总体规划 9.建设单位对方案的修改意见 10.国家和云南省现行的相关政策法规和设计规范 三、设计理念 云南,地处彩云之南,气候温和,万物滋长,素有“花朵王国”之称;花同时也是对于莘莘学子的美好比喻。云南师范大学历史悠久,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育人树人的宗旨烽火传承。本方案以“花”为核心理念,结合功能设计和结构设计,本着美好的愿望和寓意,体现体育建筑的力与美,体现校园建筑的自然与亲和,力争创造时代性、标志性和地方性的建筑形象。四、设计目标 本项目按国家一流技术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造,力图服务于云南师范大学的体育赛事、大型典礼和体育教学需要,体现建筑设计的以人为本、整体性、经济性、超前性原则。 整体性: 充分体现云南师范大学教书育人的信念宗旨,发展的文化内涵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体现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鲜明特色,符合云南师范大学校园总体规划原则,建筑造型美观大方、富有现代感和标志性。 以人为本: 满足体育专业队训练及大学生体育教学、大型集会、文艺演出要求的综合体育馆;配备始终可以安全、舒适、愉快地利用的设施、流线、服务。 经济性: 充分利用地形与气候条件,选择最佳的材料和施工工艺;运用节能设施,降低运营管理费用。 超前性: 反映具有超前形态的体育馆;反映具有不懈地研究发展的大学形象;树立最尖端高科技大学的形象。 服务种类: 提供大型赛事、大型典礼和演出场地与服务; 提供体育教学和体育健身场地与服务; 功能配置: 一流的体育赛事和健身锻炼场地设备; 安全舒适的观众厅及其座席; 贵宾视察和观礼专用的休息室、小型会议室; 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高效率行政办公室; 五、设计等级 1.建筑类别 根据《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本工程的体育建筑等级为乙级,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1档案馆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篇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1.1.1项目名称:南漳县档案馆 1.1.2建设单位:南漳县档案馆 1.1.3项目建设地点:南漳县金樟大道 1.1.4项目建设主要内容:档案馆、机动车非机动车泊位及道路绿化、给 排水、供电通讯等配套设施 1.1.5建筑规模:县级二类馆1栋,总建筑面积4980.13㎡,建筑层数为 地上5层。 1.2设计依据 1.2.1初步设计编制单位:华诚博远(北京)建筑规划有限公司 1.2.2编制单位资质:甲级 1.2.3编制单位服务范围:初步设计 1.2.4编制依据: 编制项目初步设计的委托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档案馆建设标准》(建标103-2008)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00 建设单位提供的规划用地范围图 国家现行有关政策和法规、技术标准、规范及规程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建设方案图 项目单位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及委托书1.2.5编制工作概括 2014年10月受南漳县档案局委托,华诚博远(北京)建筑规划有限公司承担了该单位承办项目初步设计的编制工作,按照项目初步设计提纲要求,组织相关人员认真收集项目区域社会经济、交通、规划、水文地质、环保等相关基础资料,并对项目投资进行评估论证,最终形成了南漳县档案馆项目初步设计。 1.3设计基本要求 1.3.1建筑等级:本工程根据其规模性质,其主体结构确定的建筑耐久年 限为50年以上,为二级耐久年限。 1.3.2抗震设防烈度六度设防。 1.3.3消防标准:按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类规定,本工程为二类二级耐 火等级设防。 第二篇总平面说明 2.1项目建设用地区域情况 2.1.1场地位置 本项目建设场地位于南漳县金樟大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比较便捷,公共配套设施齐全。具体位置见总平面图。 2.1.2区域地质 (1)地震烈度 根据鄂建文[1990]184号文,南漳县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请设计部门遵照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区建筑抗震加固暂行规定》进行设计。 2.1.3交通运输情况 项目区地处南漳县金樟大道,交通运输情况良好。

初步设计说明书

机场变电站至桑海、盘龙山线路工程综合部分施工图设计 第一卷第全册 总说明书(架空部分) 江西信能电力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2010年03月南昌

签署页批准: 审核: 校核: 设计:

施工图设计卷册目录 第一卷第全册总说明书及附图(架空部分)第二卷第一册平断面图及杆塔位明细表 第三卷第一册机电施工说明书及附图 第三卷第二册机场变至桑海变地埋电缆部分第四卷第全册机场变至盘龙山地埋电缆部分第五卷第全册机电施工说明书及附图 第六卷第一册铁塔施工图说明书及附图 第六卷第二册

目录 1 总述 (1) 2主要技术经济特性 (1) 3 对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 (2) 4 线路路径及进出线情况 (2) 5 气象条件 (3) 6 导线和地线 (3) 7绝缘子串和金具 (5) 8 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 (6) 9 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 (7) 10 杆塔与基础 (8) 11 对邻近弱电设施的影响与防护 (9)

1 总述 1.1 设计依据 本工程评审会议纪要(暂缺) 1.2 概述 本工程包括机场变~桑海变,机场变—盘龙山变2条110KV送电线路;分为架空、地埋电缆2个部分分别进行设计,本说明为机场变—桑海变110KV线路架空部分说明书,机场变~桑海变电缆部分见卷册363-T003S-A0203,长度为2.7958km,机场变~盘龙山110kV 送电线路(全为地埋电缆)部分见卷册363-T003S-A0202,长度为2.7463km。 1.3设计范围及说明 本工程线路全长13.554 km,其中架空部分长10.758km,地埋电缆部分长2.796 km。桑海变电站构架至5#塔采用双回路共塔设计(与备用至桑海变间隔的线路共塔),5号至41号分支塔部分为单回路设计。41号至机场变为地埋电缆。地埋电缆部份见另册。 架空部分导线采用LGJ-240/30钢芯铝绞线,地线一根采用JL/LB14-50/30良导体,一根为OPGW通讯光缆。 1.4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建成期限 建设单位:昌北国际机场集团公司 运行单位:南昌供电公司 施工单位:待定 2主要技术经济特性 2.1主要技术经济一览表

初步设计说明

湖南现代资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交易市场及 猪产品加工车间 初步设计说明 1总说明 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1.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0189-200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版 1.1.2宁乡县规划信息中心提供的规划设计要点和地形图; 1.1.3国家有关建筑设计消防和抗震规范; 1.1.4业主提供的设计要求; 1.1.5工程设计有关文件 1本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对本工程可行性报告(方案)的批复文件(文件号) 2城市建设规划部门对方案设计(总体规划)的批复文件(文件号) 3建设方所提的设计任务书(日期、文件号) 4有关部门编绘的地形图(编制单位及日期) 5规划部门核发的坐标通知书(文号) 6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湖南天翼工程勘察有限公司2010.01 7其它设计依据 1.1.3本地区气象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 1气象条件 (1)位于北纬27°55′,东经111°53′; (2)最冷月平均气温16.8℃,一月日平均4.5℃,七月日平均28.9℃,年平均无霜期274天;(3)最大积雪深度320㎜,最大冻土深度100㎜; (4)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81%,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0%; (5)主导风向及频率:SSW(七月),NNE(一月); (6)年平均风速:2.5m/s(夏),2.6m/s(冬); (7)基本风压:0,35Kpa 2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湖南天翼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类别为三级,地貌属剥蚀残丘急山间洼地地貌单元,以粉质粘土4作为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240 kpa,场地内地下水类型为上上层滞水,需考虑土和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抗震设防烈度6度。 1.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湖南现代资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交易市场和猪产品加工厂。该交易市场和厂房位于湖南现代资源农业科技园。该地块经改造后,场地现在已经基本平整。 1.3 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年产20万吨乙二醇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年产20万吨乙二醇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2) 1.1项目概况 (12) 1.2设计依据 (12) 1.3设计原则 (12) 1.4产品规模及方案 (13) 1.4.1项目规模 (13) 1.4.2产品方案 (13) 1.5原料来源 (14) 1.6辅助设计软件 (14) 第二章技术经济 (16) 2.1 工程概况 (16) 2.2 设计依据 (16) 2.3主要经济数据 (16) 2.4表格 (16) 第三章总图运输 (18) 3.1设计依据 (18) 3.1.1.设计法规和标准、规 (18) 3.2设计围 (20) 3.3厂区概况 (20) 3. 3.1厂址位置 (20) 3. 3.2厂址交通条件 (21) 3.3.3 环境治理条件 (24) 3.3.4 产业基础条件 (25) 3. 3.5 公用工程条件 (25) 3.3.6 人力资源条件 (26) 3.4总平面布置 (27) 3.4.1总平面布置的一般要求 (28)

3.4.2 总平面布置的要求 (31) 3.4.3 厂区总体布局概述 (32) 3.4.4 总平面布置的各项技术指标 (32) 3.4.5 工艺装置的布置 (33) 3.4.6 辅助生产及公用工程设施 (33) 3.4.7 仓储设施的布置 (33) 3.4.8 运输设施的布置 (34) 3.4.9 生产管理及生活服务的设施 (34) 3.5 场运输设计 (36) 3.5.1 厂运输设计要求 (36) 3.5.2 本厂运输设计 (37) 第四章化工工艺及系统 (38) 4.1项目背景 (38) 4.2生产工艺的选择 (40) 4.2.1工艺方案的比较 (40) 4.2.2工艺方案的确定 (41) 4.3工艺简要流程图: (42) 4.3.1环氧乙烷生产 (42) 4.3.2乙二醇生产 (43) 4.4工艺路线简介 (43) 4.4.1环氧乙烷生产工段 (43) 4.4.2二氧化碳吸收工段 (49) 4.4.3乙二醇生产工段 (53) 4.4.4乙二醇精制工段 (63) 4.4.5乙二醇生产全流程 (65) 4.5催化剂的选择 (65) 4.5.1银催化剂的选择 (65) 4.5.2负载型双核桥联配合物催化剂 (66) 4.5.3碳酸乙烯酯水解催化剂 (66)

食堂初步设计说明(20200523185805)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 工程设计依据: 1.《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3.《规划设计方案审定通知书》 4.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发宗地图两份 5.国家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及标准: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3)《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 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21/T1477-2006 J10923-2007)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7)《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04) 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年版) 6.工程建设地区气象、地理条件 盘锦市建筑气候分区为ⅡA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有关气象参数如下: 全年平均温度8.4oC,最热月平均温度24.3oC,最冷月平均温度-10.2oC, 常年平均降水量623.2mm,日最大降水量141.2mm, 夏季极端最高气温:35.2oC 冬季极端最低气温:-29.3oC 主导风向:冬季东北,夏季西南,全年西南 夏季平均室外风速: 3.3m/s 冬季平均室外风速: 5.8m/s

全年平均室外风速: 4.3m/s 基本雪压:0.4kN/m2 基本风压:0.6kN/m2 最大冻土深度:1170mm 抗震设防烈度:七度 7.其他条件 (1)天作建筑设计院完成的方案阶段图纸。 (2)建设单位提出的设计任务书。 (3)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规定及标准。 (4)辽宁工程勘查院提供的《盘锦地方大学场地岩土工程勘查报告》(工程编号2009-172-2) 二. 工程设计规模和设计范围 本工程系盘锦地方大学B-03食堂。建筑层数为二层,建筑高度9.6M,总建筑面积3361.48M2。 本工程设计范围包括建筑设计(仅涉及初步的室内装修)、结构设计、给排水设计、供热与通风设计、电气设计。不包括二次建筑装饰装 修设计及室外环境设计和室外管网设计。 三.建筑概况 1.建筑性质:多层食堂。 2.本建筑设计使用年限分类为3类,使用年限为50年。 3.耐火等级为二级。 5.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6.抗震设防烈度:7度 7.本建筑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防水材料按《屋面工程技术规范》选 择。 四.竖向设计: 1.相对标高与绝对标高:

道路初步设计说明完整范文

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区位条件 江山市贺村镇距江山市区10公里,浙赣铁路、205国道、46省道穿境而过,是江山市重要的工业基地、浙西商贸重镇。全镇总面积82.3平方公里,辖4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5.2万人,外来人口2.1万人。2002年11月被衢州市确定为四个经济强镇之一, 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镇。贺村镇作为经济强镇,通过几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建材水泥、竹木加工、机电、纺织服装、食品与饲料加工、文体用品等6个主导产业,经济实力在江山市行政区划调整过后的19个乡镇中排名首位。2005年全镇生产总值实现8.7亿元,比上年增45.7%,其中工业增加值7.3亿元,比上年增5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比上年增55.2%,其中工业投入5.8亿元,比上年增55%;地方财政收入达3239.69万元,比上年增56%。农民人均收入约5000元。 江山市贺村镇木材深加工基地三期工程选址在贺村镇丰益村银碓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贺村镇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贺村镇木材深加工基地三期工程建在新205国道边,背靠浙赣铁路,交通条件良好;基地远离居民区,不影响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周围环境适合项目的建设。基地与贺村镇区紧邻,道路、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均已经敷设到区块,可以方便地与贺村镇基础设施网络衔接,也为基地三期的开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配套设施条件。 二、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项目所在地属丘陵平原地,从土壤资源来看,以黄色粘土为主,地层、地质条件好,坡度平缓,适宜项目建设。 2、气候气象 贺村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受地形影响,兼盆地气候的某些特色。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梅雨季节雨量集中。年均气温17.7度,年平均降雨量1658毫米,年无霜期255天,宜于农业生产。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主要灾害性天气有低温和寒流,梅雨及台风。 3、工程地质 沿线地址情况良好,基本属第三期黄土地区。 三、设计内容 本次项目内容为江山市贺村镇木材深加工基地三期一号路、二号路、三号路基础设施工程设计。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道路工程设计 2、给排水工程设计 3、交通工程设计 4、电力、电信工程设计

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本

初步设计说明书本

工程设计责任人

附件 1 市***[201*]***号《关于***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 2市人民政府渝府(201*)***号文,关于《关于***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 3 市规划局渝规建审(201*)***字第***号文,《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通知书》; 4 市公安局消防局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书,(201*)渝公消(建方)字第***号文,《关于同意***工程设计方案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 5 市园林事业管理局重园建方(201*)***号文,《关于***工程设计(方案)配套绿地的意见》; 6 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设计说明书 1概况 1.1工程概况 表1.1 工程概况表 建筑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年 1.2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2.1市***委员会,[200*]***5号《关于***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1.2.2市人民政府,(200*)***号文,《***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 1.2.3市规划局,重规建审(200*)***字第***号文,《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通知书》; 1.2.4 市规划局***年***月下达的本工程现状规划红线地形图;

1.2.5 市公安局消防局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书,(200*)渝公消(建方)字第***号文,《关于***工程方案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 1.2.6 市园林事业管理局重园建方(200*)***号文,《关于***工程(方案)配套绿地的意见》; 1.2.7 市人民防空委员会***年***月***日下发的修建防空地下室设置意见书; 1.2.8 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渝(*)环准[201*]*号; 1.2.9 顾客提供的设计委托书、本阶段的设计要求及各种有关设计的基础资料和双方会商纪要; 1.2.10 顾客提供的由***单位***年***月编制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2.11 有关部门批准并经顾客确认的由***院编制的本工程方案设计文件; 1.2.12 顾客与我院签定的《建筑工程设计合同》; 1.2.13 与本工程设计有关的国家和地方现行法规、规、规程、标准; 1.3 建设场地概况 1.3.1项目区位:位于市奉节中心城区。 1.3.2工程所在地区气象条件: 气象台装置位置:北纬29 0 35‘;东经106 0 28‘。温度:年平均温度18.3℃;极端最高温度44.0℃;极端最低温度-1.8℃。降雨量:历年平均降雨量1081.7mm;最大小时降雨量65mm。湿度: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9%;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6%;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81.3%。风向:全年主导风向北风;最大风速28.4m/s;冬季风向C频率36%,北向频率15%;夏季风向C频率31%,北向频率10%。历年平均风速2.2m/s。基本风压

1建筑初步设计总说明 内容资料

第一篇总说明 合肥工业学校、合肥经贸旅游学校三期工程 初步设计总说明 1.1 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1.1国家有关规范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BG50352-2005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6年版) 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4《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5《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5年版) 7《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8《合肥市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实施细则》 9《合肥市公共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实施细则》 10《合肥市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技术管理若干补充规定》(合建设[2011]30号) 11《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 12《建筑结构可靠度统一标准》(GB50068-2001) 13《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2006版) 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 1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 1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1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合肥工业学校、合肥经贸旅游学校三期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2003 2009年版212006 — GB 500132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23 —2006 2014年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年版)2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25GB50054-2011) 2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2011年版2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1)及局部修改条文) 2003年版28《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29 30 (DB34/1467-2011)《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1 (年版).动力》(2009 3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暖通空调.动力》节能专篇3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34《汽车库修车库 1.1.2 工程设计有关文件关于调整合肥工业职业教育项目的复函1

市政工程初步设计编制深度

[资料]市政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A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 设计说明书 1.1概述 1.1.1 道路地理位置图 示出道路在地区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建筑物的概略位置。 1.1.2设计依据 设计委托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的批复意见、相关评审报告、规划、地形等相关资料。 1.1.3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如技术标准、规模有重大变化,应予以论证并履行报批手续。 1.1.4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1.5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 1.1.6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 1.2 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情况 1.1.1道路现状评价 1.2.2现状交通量及技术评价 交通量、车辆组成、路口交通流量与流向特征及路口、路段饱和度等。 1.2.3沿线基本情况 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铁路及地上、地下管线情况。 1.2.4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 如河流设计水位、流速、地下水位、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等。 1.2.5工程场地自然条件 1.3 工程概况 1.2.1工程地点、范围及规模 1.3.2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 1.3.3规划简况

着重阐述设计道路、立交在规划路网中的性质、功能、位置、走向,相交道路的性质、功能。 1.3.4远期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 1.3.5主要交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 如选用立交,需阐明其必要性及选型依据。 1.3.6工程修建的意义 对道路路网的影响,缓减干扰提高车速和服务水平的程度。根据以上内容,阐明工程修建的意义。 1.4 工程设计 1.4.1方案设计思路 1 对规划思路及各项指标进行说明,阐述对规划的理解,分析项目实施的意义。 2 提出主要技术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 3 结合规划提出优化或更改思路,阐述合理性。 1.4.2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 1 列表说明各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道路等级、设计年限、设计车速、标准路幅宽度、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最大坡长、最小坡长、凹曲线凸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小净空、交织段长度、设计荷载、抗震设防标准等。对以上指标与规范要求进行对比分析。 2 对设计年限、设计荷载、最小净空、抗震等级结合规范进行说明。 3 对因条件限制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所有非强制性技术指标需特别说明。 1.4.3道路平面设计 1 提出平面布置控制因素,包括用地、道路、管线、轨道、隧道、桥梁、文物、其它构筑物、以及工程费用控制等,分析主要控制因素。 2 阐述各方案平面布置情况,结合以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各方案设计合理性。 1.4.4道路纵断面设计 1 提出纵断面布置控制因素,包括坡度、控制标高、坡长、挖填土方、排水、等,分析主要控制因素。 2 阐述各方案纵断面布置情况,结合以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各方案设计合理性。 1.4.5方案比选 列表对方案的交通功能、占地、工程费用、景观效果、近远期结合情况、技术要求、工期、拆迁与施工组织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推荐方案。

市政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初步设计说明 一、概述 (一)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 本项目位于XX市XX工业区内,按《XX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X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地规划,本次设计道路位于XX工业区芝麻地块,与XX路相交。 随着XX开发区地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负责南城经济开发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地XX南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于2012年7月份委托我单位进行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设计,设计内容为本道路工程和排水工程地设计。2012年8月业主委托XX市测绘中心进行工程测量,于2012年11月完成工程地形图和横纵断面测量地任务交我单位进行工程初步设计。 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道路起点在XX路,桩号为K0+000,并向西布线,道路终点与原村庄道路相接,桩号为K0+232.992,路线全长232.992米。路线路福宽度9.0米。与本道路工程同步实施地还有排水管线。 (二)设计依据 1、业主XX南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设计任务委托书; 2、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3、《XX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X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4、由XX市测绘中心提供地现状地形图及道路横纵断面资料; 5、XX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关于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地批复 文件。X开经【2012】99号。 二、主要技术规范及设计标准 (一)技术规范 本工程设计采用现行国家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2.1.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1.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2.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1.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2.1.6《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2.1.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2.1.8《公路砼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二)道路设计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支路 设计时速:20 km/h 圆曲线不设超高最小半径:70m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20m 设超高推荐半径:40m 设超高最小半径:20m 平曲线最小长度:40m 圆曲线最小长度:20m 凸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50m 凹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50m 竖曲线最小长度:20m 最小坡长:60m 停车视距:20m 设计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载100KN 设计年限:水泥混凝土路面20年 三、道路工程设计 (一)道路平面线形设计 本项目起于XX路(0+0.000),止于村庄道路(0+232.992),东西走向,路线全长232.992米,路线路福宽度为9.0米。 道路平面设计详见道路平面设计图。 道路全线设2处平曲线半径R为:40m、50m。 (二)道路纵断面设计

2×660MW烟气脱硫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2×660MW烟气脱硫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FGD068C–A0101-003-CR00 华能九台电厂一期1号、2号机组 (2×660MW)烟气脱硫工程初步设计阶段 第一卷初步设计说明书 第三章工艺部分 北京博奇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2007年12月

目录 1.概述 (1) 1.1 系统构成 (1) 1.2 工艺系统设计原则 (1) 2.设计基础数据 (3) 3.装置性能 (8) 4.工艺系统描述 (11) 4.1 工艺描述 (11) 4.2 系统描述 (12) 4.3 机械装置描述 (22) 5.运行和维护说明 (28) 5.1 正常运行程序 (28) 5.2 启动和停运方式 (30) 5.3 变负荷运行说明 (35) 5.4 装置和设备保护措施 (36) 5.5 系统检修维护 (37) 6. 相关图纸和文件 (52) 6.1工艺部分附表 (52) 6.2工艺附图 (52)

1.概述 1.1 系统构成 华能九台电厂一期1号、2号机组(2×660MW)烟气脱硫工程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工艺。烟气脱硫系统(FGD)处理烟气量为电厂#1和#2机组(2×660MW)在BMCR工况下100%的烟气量,FGD系统由以下子系统组成: (1)吸收塔系统 (2)烟气系统 (3)石膏脱水系统(包括真空皮带脱水系统和石膏库) (4)石灰石制备系统(包括石灰石接收和储存系统、石灰石磨制系统及石灰石浆液制备和供给系统) (5)公用系统(包括工艺水系统、杂用气和仪用压缩空气系统) (6)排放系统 (7)废水处理系统 1.2 工艺系统设计原则 FGD工艺系统主要由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烟气系统、SO2吸收系统、排空系统、石膏脱水系统、工艺水系统、废水处理系统、杂用和仪用压缩空气系统等组成。工艺系统设计原则包括: (1)脱硫工艺采用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系统的设备配置按照收到基硫0.25%考虑。 (2)脱硫装置采用一炉一塔,每套脱硫装置的烟气处理能力为一台锅炉脱硫设计煤种100%BMCR工况时的烟气量,石灰石浆液制备和石膏脱水系统容量按2X660MW机组统一规划,本期2X660MW机组的石灰石浆液制备和石膏脱水系统,脱硫效率按不小于93%设计。 (3)脱硫系统设置100%烟气旁路,以保证脱硫装置在任何情况下不影响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 (4)吸收剂制浆方式采用厂外来石灰石块(石灰石粒度小于20mm),在电厂脱硫岛内吸收剂制备车间采用湿式磨机制成浆液。 (5)脱硫副产品—石膏脱水后含湿量<10%,考虑全部综合利用。

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上海惠南新城绿地景观工程,项目用地位于上海南汇惠南新城,总用地面积约4816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土方、绿化种植、园路地坪以及相关配套工程等。 惠南新城创建于2000年9月,是上海市人民政府规划确定的11个新城之一,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位于惠南镇东北区域,东起远东大道,西至川南奉公路,南至沪南公路延伸段,北至盐仓惠南交界的界河,规划人口约30万。新城以“办教育、引科技、兴产业、建新城”为发展思路,以构建规模化、配套化、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园区为目标,为两港主要服务基地,发挥科教经济圈的核心作用奠定了基础。 一期规划用地面积8.29平方公里,按照新城建设和总体规划布局,一期工程建设已完成预定目标,基本形成由科教园区、住宅区、文化设施配套区组成的惠南新城雏形,构筑了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环境,初步形成惠南新城绿色与蓝色交织的城市风格。 第二节项目区位 本项目用地位于惠南新城东城区A14-9、A14-10、A14-11及A14-13地块,即西起靖海路,东至川南奉公路,北起南汇中心大酒店,南至凤凰城一期。 惠南新城绿地与建设中的五星级大酒店——中央大酒店形成惠南新城的城市主轴线,是居住片区和商务办公片区的空间视觉走廊,将体现新城地块开发建设、生态板块构建和百姓安居乐业三大和谐主题,彻底改善整个核心区块的生态,创造一流的城市环境,提升惠南新城的形象,营造良好的城市开敞空间和生活创业空间,是惠南镇提高市民生活品质的又一新场所。 第三节基地概况 项目建设用地现状基本平坦,东西两侧均有两个较大的积水塘,同时基地内有部分施工垃圾堆土,部分基地土方已被盗挖。 基地设计范围内现分布有南汇中心大酒店的施工工棚建筑以及部分废弃民房 第四节设计依据 1、关于惠南新城绿地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上海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CJJ/T82-99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T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T91-2002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CJJ/T85-2002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CJJ45-91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T34-91 《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 CJ/T135-2001 《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球根花卉种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