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知语义学的六个基本特征

认知语义学的六个基本特征

认知语义学的六个基本特征
认知语义学的六个基本特征

认知语义学的六个基本特征

摘要:本文综述概括了认知语义学的六个基本特征,以期更好地了解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内涵与理论效力,并运用到实际的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它们是:意义即概念化、意义的主要基础是感知、语义成分基于空间和拓扑物体、基本认知模型是意象图式模型、语义是句法的基础并且部分地决定句法、概念具有原型特征。

关键词:认知语义学;基本特征;理论效力

Abstract: The paper reviews the six basic tenets of cognitive semantic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what cognitive semantics is and what it can do in the research of language and cognition. The six tenets are: semantics is conceptualization, meaning is perceptively grounded, semantic elements are spatial or topological elements, cognitive models are primarily image-schematic, semantics is the basis for syntax which is at least determined by semantics, concepts show prototypical effects.

Key words: cognitive semantics; basic tenets; theoretical power

Title: The six basic tenets of cognitive semantics

1. 引言

语义学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两个传统:客观途径和认知途径。客观途径认为,语言表达式的意义是客观外部世界中的某物,即句法结构向客观世界(包括可能世界)物体的映射,因而常用真值条件来定义。那么,语言的意义与语言使用者没有关系。而认知途径认为,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即心理实体,是语言构成成分向认知结构的映射。语义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次要的,而且只有在认知结构确定下来以后才能确定下来。那么,意义独立于真值。外部世界的作用只有在考察认知结构与它的关系时才被考虑进来。

根据Talmy(2000:5)的论述,认知语义学研究概念内容及其在语言中的组织方式。概念内容不但包括意念(ideational)内容,还包括情感、感知等体验内容。认知语义学作为认知语言学的最重要部分,它的一些基本主张也就是认知语言学的基本主张,可以概括为六个基本特征。下文将分别讨论。

2. 意义即(认知模型中的)概念化

这一命题标志着认知语义学同传统语义学的根本分歧。传统语义学的基本取向是客观主义。客观主义的认知观和语言观可以表述为(Lakoff 1987;163):

客观认知:思想是抽象符号的操作。符号的意义对应于外在世界的实体和范畴。因此,大脑可以表征外部世界,折射(mirror)自然。

客观概念:概念是表达下面两种关系的符号:1)符号与概念系统中的其他概念有关联;2)与客观现实世界或可能世界的实体和范畴相对应。

传统语义学认为,语言的意义总是与可能世界相联系,如命题是可能世界与真值的函数。

认知语义学认为,意义存在于脑海中,即语言的意义是语言表达式向认知或心理实体的映射。这一观点否定了真值条件在确定语言的意义中的首要地位。相反,由于真值是认知结构与世界的关系,那么,语言表达式的真值就是次要的了。

但是,意义即概念化的观点不同于Fodor的思维语理论,虽然他也是用心理实体来表征语言的信息。Fodor的思维语理论指的是,说话人根据一组内在的规则计算语言的推理并形成语言回应。构成思维语的心理实体形成语言,语言的句法结构由一组组递归性规则管辖。事

实上,Fodor的思维语语义观也还是典型的客观论者。

意义即认知模型中的概念化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意义既不是完全客观的,也不是完全主观的。认知语言学试图调和这两个极端的观点,即概念与感知经验相关。例如,“单身汉”,在传统语义学中定义为“未婚成年男子”,但在现实运用中是不可能指向所有未婚的成年男子的,因为像“和尚”等根据教义规定是不能结婚的。因而,几乎不把和尚之类的人称之为“单身汉”,尽管和尚完全符合单身汉的定义。

第二,语义结构即概念结构,换言之,语言指向的是心理(mind)中的概念而不是外部世界中的物体,即语言单位的意义等同于概念结构。但这并不意味着,语义结构与概念结构是相同的,相反,与词相联系的意义只能表达概念的一小类(subset)(Evans & Green 2006:159)。在Talmy(2000)的论述中,语法或构式等封闭类中的各类范畴都具有概念的性质,提供概念的结构化原则,实词提供概念结构的内容。从这个角度看,Talmy将实词类和封闭类纳入了一个统一的理论解释框架之内。

第三,意义是一个认知构建的过程。既然语义结构即概念结构,那么,语义的理解就是一个概念化的过程。如网络上广泛使用的“周老虎”一词的理解就涉及到一个概念合成的过程。这里涉及到两个事件(或两个心理空间),一个是山西农民周正龙自称拍摄到了华南虎的照片,并向全国发布这个事件,另一个是社会对这个事件的强烈反响、质疑,进而对其真假作出各种各样的研究与判断,乃至真假鉴定等。这两个心理空间中的内容合成产生浮现意义:“周老虎”表示周正龙拍摄华南虎造假事件,再引申为类似的造假事件。

3. 意义的主要基础是感知

当代认知科学表明,大脑中的认知结构与人体中的感知机制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意味着,语言的意义基础至少是部分地源于人类感知。这一观点同样与客观论的语义观相反。因为,我们既可以谈论所见所闻,也可以将所读所闻转换成形象(pictures)。这种形象可以是心理的也可以是真实的。既然语义具有感知基础,而语义结构即概念结构,这意味着认知结构具有体验性。

语义的感知基础具有两层含义:1)记忆中感知内容的表达方式与词的意义具有同样的形式;2)感知内容与意义同态(coupling)表明,意义具有生态值(ecological validity)(Gárdenfors 1996)。我们借用容器隐喻来说明这两层含义。根据Evans & Green(2006:157~158)的解释:如果一个人锁在房间内,这表明他不能离开这里。因为,房间既有内部空间更有墙等外部边界。这个外部边界就构成了一个有界性的陆标。“包含”(containment)的意义是有界性陆标与人的身体特征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不可能像气体一样从缝眼中出去,也不能像蚂蚁一样从门缝中爬出去。这样的包含概念实际上就是意象图式。

4. 语义成分以空间或拓扑物体为基础

认知语义学中的心理结构实际上是语言中定型体(linguistic idioms)的意义,即,不可能进一步将概念结构转换为外部世界中的物体。用来表征意义的概念结构(schemes)并不是具有句法结构的符号系统,而是以几何或空间构式为基础(Gárdenfors 1996)。人类认识世界往往基于一些基本的单位,这样的单位,Langacker(1987)称之为认知域,Gárdenfors(1996)称之为概念空间。一个认知域(概念空间)由许多物性(性质)维度(quality dimension)组成。每一个物性维度具有某种拓扑或几何结构,如时间、重量是一维的,颜色是多维的。颜色包括三个维度:色调(hue),饱和度(saturation)和亮度(brightness),有的维度是天赋的,是生理机能的一部分,如颜色等;有的维度是后天学会的,如时间(Gárdenfors 1996)。

实际上,这些维度都是前概念(preconceptual)经验,它们组成前概念意象图式(Krzeszowsky 1993)。前概念经验由两类结构来定义:基础水平、动力型(kinaesthetic)意象图式结构。动力型意象图式通过隐喻映射产生抽象概念,这样的图式如:容器图式、路径图式、连接图式、力量图式、平衡图式等(Krzeszowsky 1993)。Johnson(1987:XXXVI)指出,前概念图式是人类身体运动、物体操作、前概念交往中反复出现的型式(patterns)。这有两层含义:意象图式具有模拟(analog)的性质;意象图式不能视为丰富、具体的意象或心理图像,作为真实世界或想象世界中的要素的心理反映。

5. 认知模型的主要特征是意象图式,其转换机制是隐喻和转喻

在传统的语义学理论中,隐喻和转喻都是难以处理的问题,因而被忽略或者是纳入文体学的研究范围。但在认知语义学中,却具有关键性的地位与作用,是人类思维和语言运行的基本方式。如前所述,认知模型的主要特征是意象图式。而意象图式的转换机制是隐喻和转喻。由于意象图式产生于动态的体验的经历,可以从意象图式A转换成意象图式B。以有界与无界的相互转换为例。Lakoff(1987:428)举例说,当一群牛离你很近的时候,你可以一个一个的数出来。当牛群越走越远,远到分不清个体的时候,你看到的只是牛群了。这个时候你就不再注意个体了而注重整体(mass)了。这样的感知经验构筑了一个多量态与整体量态(masses)的关系。再比如He eats an apple every day→He had apple over all his shirt.其中an apple是有界名词,apple是无界名词,表示苹果汁。

另一种空间意向图式转换成时间意向图式的常见形式是名词动用或动词名用。名词动用是将具有空间属性或信息的意象图书转换成时间意向图式,如Ice is forming over the windshield →It is icing up over the windshield(Talmy 2000:V ol. 45)。动词名用则刚好相反,如She rested for a while →She had a rest. 下面(1)中的two beers由喝完两杯啤酒的行为转指该行为所耗的时间。

(1)Greg: “Hi, is Nicole still here?”

Megan: “She left about two beers ago.”(Gibbs 2007)

以上所举的图式转换是转喻在起作用。人类认识中,隐喻也是最常见的意象图式转换机制,如“前、后”,“长、短”,“远、近”都是以空间意向图式转换后表达时间。

6. 语义是句法的基础并部分地决定句法

生成语言学认为,句法是自主的,可以独立于语义而运行。语法就是形式的运算,可以由系统规则来描写。那么,语义是次要的附加特征。恰恰相反,认知语义学认为,语义是语言的主要(primary)成分,以感知表征的形式出现,早在语言完整进化之前就已经存在。语义图式的结构制约着可能的语法结构形式。下面(2~6)的论证转引自刘正光等(2007):“汉语中有一种句式叫无定主语句。范继淹(1985)指出,如果是不及物动词谓语句,谓语要用复杂形式。王灿龙(2003)发现,无定主语与状态动词连用,没有什么限制;而和动作动词连用,或根本不能接受,或较难接受,如:

(2) a. 一个人在等他。

b. 一个小偷吊在树上。

c. 一个流浪汉躺在草地上。

(3) a. *一个人打他了。

b. *一个小偷掏包了。

c. *一个流浪汉哭了。

王指出,要使(3)变得可接受,一是削弱动词动作性,将动作状态化;二是选用复杂形式的无定短语作主语,提高它的可及度和个体化程度,如:

(4) a. 一个人使劲打着他。

b. 一个满脸横肉的男人从车上冲下来打他了。

(5) a. 一个流浪汉一边哭还一边跳舞。

b. 一个看上去非常可怜的流浪汉哭了。

动词丧失指称意义以后,对论元的约束力也随之减弱,如:

(6) a. ……你看看,县委周书记都亲自参加你们的婚礼来了。

b. 你看看(你),那边都吵翻天了,你还有心下棋!

c. 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6a)中的前后指称不一致,“看看”前面的主语是单数“你”,后面的回指成分是“你们”。显而易见,指称成分在语义上出现了不一致。然而,这是可接受的,因为动词重叠时本身不是报告一个事件的发生了,更多地表示说话人的态度、愿望等含义,减轻言语行为的力量,达到礼貌、委婉、缓和的目的。(6b)中的宾语“你”可有可无。(6c)中的“你”和“我”作为回指词,与前面的先行词“大伙儿”不一致,是因为“你”和“我”的指称意义消失了或者说虚化了。(6)表明两点:一是,动词重叠以后,报告事件发生的能力减弱,主观态度意义增加了,由此而降低了动词的控制力程度,从而降低了对论元的约束力,才产生了前后论元在表达的数量意义上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二是,论元的出现与否已经变得是任意的了,而非强制性的。”

因此,刘正光等(2007)指出,语义与句法之间存在着不可割舍的联系,一些难以处理的特例将语义纳入考察的视野以后,就能获得比较统一的解释了,很多难以在句法上做出理论抽象的问题,在语义这个维度往往能够做出更好的理论抽象。由此,可以认为,句法是很难离开语义而独立运行的,相反句法必须以语义为基础。

7. 概念具有原型效应

Gárdenfors(1996)指出,概念的特征可以描绘为概念空间中的凸面(convex)区域,这就好比一个范畴中的典型成员一样。原型范畴实际表明,范畴或结构具有非对称性。这是传统语义学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果将概念的特征描绘为概念空间中的凸面区域,这样就区分了概念中有中心概念特征与边缘特征的差异,如颜色中的焦点颜色就是凸面区域中的中心点。

在语言系统中的各层次上都同样具有原型效应的存在。如音系层面音素与变体、词汇语义层次上的中心意义与扩展义、构式层次的中心构式与扩展构式等都是中心成员与边缘成员的关系。另外,许多语法概念(如及物性等)都是具有连续体性质的,连续体两端的典型成员是原型。

人的大脑中概念组织为什么会以原型为结构?Geeraerts (1985)认为(转引自刘正光2006:33~34),这要从功能的角度去找答案。大脑要储存知识并将知识用于认知的目的,范畴必须要满足以下三个要求:1)要尽可能地包含信息量,即范畴的信息密度要高,这样才能有利于认知活动;2)要保持结构稳定性。只有当范畴系统在新的数据和信息出现时不会大规模改变自己的结构,但同时又具有足够的灵活性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范畴系统的工作效率才能达到最佳状态;3)范畴结构必须具备足够的灵活性。为了防止范畴系统出现紊乱,范畴系统应该具有内在的结构稳定倾向,但如果结构稳定到一成不变时,则不能适应不断变化

的外部世界的环境。因此,范畴结构必须同时具有稳定性和灵活性。只有原型范畴才能同时满足信息密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的范畴结构。因为1)由于原型充当范畴的组织结构时,范畴都是以次概念串形式存在,范畴内包含的信息量自然是最大的;2)概念内部的细微差异表明概念结构具有应付不断变化的环境和不断变化的表达需要的动态能力;3)边缘性的概念和结构可以作为边缘性的成员并入到现有的范畴中。

由此观之,原型理论有效解释了(刘正光2006:35):1)人类认识的经济性或者说效率问题(高信息密度);2)人类认识的实现方式:通过原有的知识理解新的事实。在既稳定又灵活的结构基础上不断将新的事实纳入原有的体系中。也就是说,每次新的概念出现时,我们的概念组织结构不需要做出重大变化就能将新概念整合到原有概念系统中来。

8. 结语

本文概括性地综述了认知语义学的六个基本特征,以期更好地了解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内涵与理论效力,并运用到实际的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它们是:意义即概念化、意义的主要基础是感知、语义成分基于空间和拓扑物体、基本认知模型是意象图式模型、语义是句法的基础并且部分地决定句法、概念具有原型特征。

参考文献

Evans,V.&M. Green. 2006.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M].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Gárdenfors,P. 1996. Conceptual spaces as a basis for cognitive semantics[C]. In Clark, Ezquerro& Larrazabal(eds.)Philosophy and Cognitive Science[C].Kluwer: Dordrecht.

Geeraertss,D.1985. Cognitive restrictions on the structure of semantic change[A].In Fisiak(Ed),Historical Semantics, Historical Word Formation [C].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Geeraertss,D.1999. Diachronic prototype semantics: A digest[A]. In Blank and Koch(eds), Historical Semantics and Cognition [C]. Berlin / New Y ork: Mouton de Gruyter.

Johnson, M. 1987.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G. 1987. 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 Chicago,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G.& M. Johnson.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ngacker, R.W. 1987. The Foundation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I[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 R.W. 1991.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II [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Krzeszowsky,T.P. 1993. The axiological paramenter in preconceptual image schema[A]. In Geiger& Rudzka-Ostyn (eds.), Conceptualizations and Mental Processing in Language[C]. Berlin, New Y ork: Mouton de Gruyter. Talmy, L. 2000.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范继淹, 1985. 无定NP主语句[J]。《中国语文》(5):321~328。

刘正光2006. 语言非范畴化——语言范畴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刘正光曹志希, 2007. 指称意义与句法变化[J]。《外国语》(2):37~44。

王灿龙,2003 制约无定主语句使用的若干因素[A]。载中国语文杂志社《语法研究和探索》[C](十二)。北京:商务印书馆。

曾欣悦,女,副教授。研究兴趣:认知语言学、英语教育。

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

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 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是感觉,对同一事物的各种感觉的结合,就形成了对这一物体的整体的认识,也就是形成了对这一物体的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结合,它来自于感觉,但已不同于感觉。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却认识了事物的整体;感觉是单一感觉器官的活动的结果,知觉却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却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感觉是类似的,但对它的知觉就会有差别,知识经验越丰富对物体的知觉越完善,越全面。显微镜下边的血样,只要不是色盲,无论谁看都是红色的;但医生还能看出里边的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没有医学知识的人就看不出来。 知觉虽然已经达到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比只能认识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更高级了,但知觉来源于感觉,而且二者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现象,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所以感觉和知觉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形成对某一事物的知觉的时候,各种感觉就已经结合到了一起,甚至只要有一种感觉信息出现,都能引起对物体整体形象反映。例如,看到一个物体的视觉包含了对这一物体的距离、方位,乃至对这一物体其他外部特征的认识,所以,现实生活

中很难有单独存在的感觉,单一或狭隘感觉的研究往往只能产生于实验室中。 感觉和知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感觉和知觉是不同的心理过程,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即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感觉仅依赖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依赖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可见,知觉比感觉复杂。 感觉和知觉有相同的一面。它们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如果事物不再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那么我们对该事物的感觉和知觉也将停止。感觉和知觉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如果要想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光靠感觉和知觉是不行的,还必须在感觉、知觉的基础上进行更复杂的心理活动,如记忆、想象、思维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感觉,也就没有知觉。我们感觉到的事物的个别属性越多、越丰富,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准确、越完整,但知觉并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因为在知觉过程中还有人的主观经验在起作用,人们要借助已有的经验去解释所获得的当前事物的感觉信息,从而对当前事物作出识别。 总之,知觉的产生以头脑中的感觉信息为前提,并且同感觉同时进行。但知觉却不是各种感觉的简单总和。因为在知觉中除了包含感觉之外,还包含记忆、思维和言语活动等等。知觉属于高于感觉的感

语义学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一词多义现象 摘要:一词多义指一个词项具有多个相关义项的语言现象。新义项的产生不是随机的, 也不是盲目的, 而是人类认知参与下语言历时变化的结果, 因此认知角度的一词多义研究能够比较清楚地揭示一词多义的根源与本质。新义项以基本义项为核心, 按照辐射型或链接型方式排列, 构成一个词项意义的原型范畴。人们总是从基本义项出发, 主要利用隐喻和转喻思维等方式, 将新义项赋予现有词项, 从而使一词多义现象表现出明显的认知理据性。 关键词: 认知; 一词多义; 范畴化; 隐喻; 转喻 Abstract:Polysemy is the linguistic phenomenon in which a lexical item has more than one related meaning. It is the diachronic result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facilitated by human cognition. New meanings, centering on the basic meaning and arranged in a radiant or linear manner, form the prototypical category of a w ord. People tend to attach new meanings to a lexical item by w ay of categorization, metaphor and metonymy, which results in the striking motivational features of polysemy. Key words: cognition, polysemy, categorization, metonymy, metaphor 几乎所有的语言中都存在一个普遍现象, 即一个词可能会承载二种以上的意义, 语言学家将此语言现象称为一词多义现象。通过赋予同一词形以更多的词义来减少词的数量, 它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语言,减轻了人们词汇记忆的负担,是人们进一步认知世界的简便、有效的途径,是优于造词、构词和借词的语言手段。因而,一词多义现象一直成为了语义学研究的热点。传统的理论对于一词多义现象做过众多的研究, 其中主要有: K atz 和Fo rdo r( 1963) 基于组词间的类似性提出的语义成分分析法(semantic feature analysis); 由德国学者J. Trier 提出的词在语义上是互相联系的完整的词汇系统语义场理论以及传统的真值语义分析。传统的语义学理论更多地将它归于历史的、社会的因素。这些固然是词义变化的重要因素, 但它们只是外部因素, 传统的语义学理论终究没有看清词义变化和一词多义的关系, 也未能充分地解释一词多义现象形成的缘由。本文试图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运用范畴化的型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的形成方式,发展模式以及认知手段进行研究。 1.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观 认知语言观承认客观世界的现实性及对语言形成的本源作用, 但更强调人的认知的参与作用, 认为语言不能直接反映客观世界, 而是由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作用之。所谓“心生而言立” , 其认知模式是: 客观世界—认知加工一概念生成一语言符号(赵艳芳,20 0 1 : 3 5 )。Lakof与Jo h n s o n (1 9 8 0 : 1 9 5 : 1 9 9 9 ) 以及L a k o f (19 8 7 )根据他们提出的体验哲学认为: 人类的认知、概念、意义、推理和语言等均源于对客观外界的感知和经验, “体验哲学和C L (cognitive linguistics ) 认为认知来源于实践, 语言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 (王寅, 2 0 0 5 : 1 6 )。认知是和语言不可分的, 认知是语言的基础和发端。语言是由客观世界, 人的认知体验, 社会、文化历时与共时价值观及其语用因素促动形成的、具有动态演绎、延异性质和形态的象征符号系统和精

认知语义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目标及方法之一

分支。小学主要由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组成。训诂学实际上就是研究语言意义变化的学科。中国历史上被称为“训诂学的鼻祖”的著作是《尔雅》,它实际上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分类词典。它由叙篇(已亡)、释诂、释言、释训、释宫、释亲、释官、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等十九篇组成。《尔雅》对古代词语变迁的轨迹记载和解释得特别清楚。例如《尔雅·释天》在对几个与“年”有关的同义词的解释时指出: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训诂学的另一部重要著作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其重要贡献包括:(1)据部首将文字的形体分为540部;(2)用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法则来解释字形;(3)用以形说义的方法来解释字的本义,用”读若”和形声声旁来说明字音等。(陆宗达,2002) 在欧洲,现代语义学的发展一方面与修辞学、语文学有关,另一方面与19世纪后半期兴起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密切相关。早期的语义学就主要研究语义变化的类型、方式和原因。1883年,法国语文学家Breal发表的一篇论文把语义学这一新学科的目标明确规定为研究意义的变化及其原因,并根据逻辑学和语文学等标准对意义变化的方式和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类。 20世纪的前30年间,语义学逐渐摆脱了传统修辞学中X畴概念的束缚,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文明史等邻近学科吸取营养,对语义变化过程和变化的原因进行了研究。 20世纪上半叶,现代语义学受到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深刻影响。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是,语言的共时状态是一种有组织的结构系统,其中的成分互相依赖,个体的意义取决于它与系统中其它个体的关系。语义学家们把这一原理应用到了意义变化的研究中。其中杰出的代表是德国的Jost Trier。他通过对德语中有关“知识”词语的

知觉的特性说课稿

《知觉的特性》说课稿 刘彦惠 一、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 本节出自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心理学》第四章《幼儿的感觉和知觉》,第 二节幼儿的知觉,二知觉的特性。 1、本节内容的地位:本节内容是第四章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整本教材的重点内 容。 2、与前后知识的关系:它是学习了感觉极其特性以及知觉的概述等内容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对学生已有知识进行了巩固和深化,又为将来在幼儿园教学中应用该理论进行教学奠定了基础,因此学习本章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知觉的四大特性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理解知觉的特性在生活及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以及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心理学源于生活,体会知觉的特性与实际生活、教育教学工作的密切联系以及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根据《幼儿心理学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的实际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教学重点:知觉的四大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知觉特性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由于学生没有幼儿园教学的的经验,知觉特性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是本节课的难点 为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下面说教学策略的设计: 二、学生分析 这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幼师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 一直以来幼师专业的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既不重视又不感兴趣。相比较而言她们更喜欢弹琴、唱歌、跳舞、绘画等技能课的学习,同时,当前的社会背景,我们的学生从学业成绩的角度都是初中的中等生及中下等生,对于学习,他们既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策略。那么我面对的学生也不例外,也存在着这种倾向。所以我

Talmy认知语义学(沈家煊)

L. Talmy 2000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2 vol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第一卷 Concept Structuring Systems 概念结构系统 第一部分语言中概念结构的基础 第一章语法与认知的关系 一句话在听者头脑中引发一个“认知表征”(cognitive representation),即CR,语言的两个分系统——语法和词汇——分别界定CR中的不同部分:语法界定结构(structure),词汇界定内容(content)。 语法成分界定的各种概念是一个极其有限的集合,是一个成分有限的系统,但它们构成的是语言的“基本概念结构系统”(Fundamental conceptual structuring system),即为语言这一认知系统提供一些有高度选择性的概念结构“图式”或“框架”(Schematic framework)。语法因此决定语言这一认知系统的概念结构。 语言这一认知系统的概念结构与其他认知系统(如视觉、推理)的概念系统有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也是我们要研究的对象。 语法与词汇的定义与意义无关,是按形式标准定义 开放类(词汇):实词和复合词组 封闭类(语法):显性的和具体的,包括黏着的(-ed)和自由的(even);隐性的和抽象的,包括“名、动、主、宾、词序、构式”。 由语法界定的概念——语法概念——的性质(区别于词汇概念) 1.语义上受限制 范畴有限:有数范畴,没有色范畴。 范畴的成分有限:有单数、复数、双数、少量数,没有奇数偶数,dozen数,没有no, some, many, most, all等自由形式表达的数范畴。 2.语法成分的所指具有指称的拓扑性(topological reference),非欧几里德性。 拓扑性:图式保持不变(橡皮泥变形后画在上面的几何图形保持不变) This speck is smaller than that speck. This planet is smaller than that planet. This和 that,比较句表达的大小远近关系,都与对象的绝对大小和距离的远近无关。 图式: 。。 The ant crawled across my palm. The bus drove across the country. across界定的概念图式: I swam across the lake. 与lake的大小形状无关(shape neutral, magnitude neutral) 一张纸团成一团后仍然叫它“一张纸”,这是量词的拓扑性。 大部分语法成分所指的概念具有拓扑性或准拓扑性:点、线、在…处、在…里、域、边、分割、单数、复数、同、异、邻接、对应、分布方式

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特性 阅读精选(1): 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特性分以下四种: 知觉的选取性 人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的反应的特性。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就有很多的体现,比如大家在复习备考中喜欢在书上画线,这就知觉选取性的体现,方便我们从整个书的大背景中区分出重难点。另外我们再来说说猎人和樵夫的故事,说猎人进山看见的就是狗熊,袍子等一些动物;樵夫进山看见的就是一些松树,柏树。这个小故事很鲜明的体现了选取性在生活中的体现,即每个人从背景中区分出优先加以反应。 知觉的整体性 在生活中同样有很多的体现。如我们观看一个不完整的三角形时,我们很少会把它看成零散的线段,更加可能的是把它看成一个完整的图形。这就是知觉整体性所说的把部分看成整体。有时候绘画时我寥寥数笔勾勒出一个人物,就能够识别出来他是谁,这也是整体性的体现。 知觉的恒常性 有大小,颜色,明度,形状等恒常。那么,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

呢?它其实指的是知觉条件发生变化,知觉对象依然持续不变的现象。如大小恒常,一支笔放在你的远和近的地方,外在条件发生变化了,但是知觉的对象这支笔依然持续不变。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主要指的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如中国俗语所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就是体现了知觉理解性。 知觉的特性比较容易混淆,期望大家能够抓住主要特征,火眼晶晶,识别其中的纷纷扰扰。 阅读精选(2): 知觉的基本特征 一、知觉的相对性 知觉是个体以其已有经验为基础,对感觉所获得资料而做出的主观解释,因此,知觉也常称之为知觉经验。知觉经验是相对的。我们看见一个物体存在,在一般情形下,我们不能以该物体孤立地作为引起知觉的刺激,而务必同时也看到物体周围所存在的其他刺激。这样,物体周围其他刺激的性质与两者之间的关系,势必影响我们对该物体所获得的知觉经验。形象与背景是知觉相对性最明显的例子。形象是指视觉所见的具体刺激物,背景是指与具体刺激物相关连的其他刺激物。在一般情境之下,形象与背景是主副的关系:形象是主题,背景是衬托。另一个例子是知觉比较,是指两种具相对性质的刺激同时出现或相继出现时,由于两者的彼此影响,致使两刺激所引起的知觉上

认知语义学的六个基本特征

认知语义学的六个基本特征 摘要:本文综述概括了认知语义学的六个基本特征,以期更好地了解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内涵与理论效力,并运用到实际的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它们是:意义即概念化、意义的主要基础是感知、语义成分基于空间和拓扑物体、基本认知模型是意象图式模型、语义是句法的基础并且部分地决定句法、概念具有原型特征。 关键词:认知语义学;基本特征;理论效力 Abstract: The paper reviews the six basic tenets of cognitive semantic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what cognitive semantics is and what it can do in the research of language and cognition. The six tenets are: semantics is conceptualization, meaning is perceptively grounded, semantic elements are spatial or topological elements, cognitive models are primarily image-schematic, semantics is the basis for syntax which is at least determined by semantics, concepts show prototypical effects. Key words: cognitive semantics; basic tenets; theoretical power Title: The six basic tenets of cognitive semantics 1. 引言 语义学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两个传统:客观途径和认知途径。客观途径认为,语言表达式的意义是客观外部世界中的某物,即句法结构向客观世界(包括可能世界)物体的映射,因而常用真值条件来定义。那么,语言的意义与语言使用者没有关系。而认知途径认为,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即心理实体,是语言构成成分向认知结构的映射。语义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次要的,而且只有在认知结构确定下来以后才能确定下来。那么,意义独立于真值。外部世界的作用只有在考察认知结构与它的关系时才被考虑进来。 根据Talmy(2000:5)的论述,认知语义学研究概念内容及其在语言中的组织方式。概念内容不但包括意念(ideational)内容,还包括情感、感知等体验内容。认知语义学作为认知语言学的最重要部分,它的一些基本主张也就是认知语言学的基本主张,可以概括为六个基本特征。下文将分别讨论。 2. 意义即(认知模型中的)概念化 这一命题标志着认知语义学同传统语义学的根本分歧。传统语义学的基本取向是客观主义。客观主义的认知观和语言观可以表述为(Lakoff 1987;163): 客观认知:思想是抽象符号的操作。符号的意义对应于外在世界的实体和范畴。因此,大脑可以表征外部世界,折射(mirror)自然。 客观概念:概念是表达下面两种关系的符号:1)符号与概念系统中的其他概念有关联;2)与客观现实世界或可能世界的实体和范畴相对应。 传统语义学认为,语言的意义总是与可能世界相联系,如命题是可能世界与真值的函数。 认知语义学认为,意义存在于脑海中,即语言的意义是语言表达式向认知或心理实体的映射。这一观点否定了真值条件在确定语言的意义中的首要地位。相反,由于真值是认知结构与世界的关系,那么,语言表达式的真值就是次要的了。 但是,意义即概念化的观点不同于Fodor的思维语理论,虽然他也是用心理实体来表征语言的信息。Fodor的思维语理论指的是,说话人根据一组内在的规则计算语言的推理并形成语言回应。构成思维语的心理实体形成语言,语言的句法结构由一组组递归性规则管辖。事

知觉的特征

感觉只是凭感觉器官对环境中刺激的觉察;而知觉则是对感觉获得讯息作进一步处理。比如通过感觉,我们知道某个物体的颜色、气味、温度等属性,而知觉让我们对某个事物有一个完整的映像,并做出判断,如杯子、苹果、桌子等。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知觉过程非常复杂,它依赖于许多大脑的感觉皮质和联络皮质的协同活动。如视知觉过程是由刺激引起的兴奋传导到视觉中枢时,产生于视觉皮质及其与附近的听觉皮质、躯体感觉皮质交界处的联合区;额叶皮质也参与视知觉的组织活动。这些部位如果受到损伤,会造成其知觉障碍。知觉不仅受感觉系统生理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依赖于个体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并受个体的兴趣、需要、动机、情绪等心理特点的影响。 ? 知觉的相对性 知觉是个体以其已有经验为基础,对感觉所获得资料而做出的主观解释,因此,知觉也常称之为知觉经验。知觉经验是相对的。我们看见一个物体存在,在一般情形下,我们不能以该物体孤立地作为引起知觉的刺激,而必须同时也看到物体周围所存在的其他刺激。这样,物体周围其他刺激的性质与两者之间的关系,势必影响我们对该物体所获得的知觉经验。形象与背景是知觉相对性最明显的例子。形象是指视觉所见的具体刺激物,背景是指与具体刺激物相关连的其他刺激物。在一般情境之下,形象与背景是主副的关系:形象是主题,背景是衬托。另一个例子是知觉对比,是指两种具相对性质的刺激同时出现或相继出现时,由于两者的彼此影响,致使两刺激所引起的知觉上的差异特别明显的现象。如大胖子和小瘦子两人相伴出现,会使人产生胖者益胖瘦者益瘦的知觉。 左图:形象与背景-图中黑白相对两部分均有可能被视为形象或背景,如将白 色部分视为形象,黑色为背景,该形象可解释为烛台或花瓶;相反,则可解释 为两个人脸侧面的投影像。

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它以感觉为基础,是人脑对感觉信息选择、组织和解释的过程。但是知觉又与感觉不同,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各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因而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是多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也是对感觉信息做出的进一步处理。 人的知觉过程是一个经由各感官决志环境中物体的存在、特征及其彼此关系的过程,具有知觉理解性、知觉选择性、知觉整体性和知觉恒常性特征,由此而保证了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综合各种举例分析,我们将知觉的基本特性具体阐述如下: 一、知觉理解性 (1)定义:知觉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 人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 行解释,并用词语加以概括与标志以赋予其 意义的组织加工过程。人在感知知觉对象 时,总是用以往的知识经验对所获得的感觉 信息提出假设、推断并作出最佳的解释,然 后把它们标示出来。比如,在听一段音乐的 时候,非专业的听众会听出“好听”或者“不 好听”,更进一步的能听出这段音乐里表达 出了怎样一种感情,而专业的音乐学习者则 能听出其中每个乐章代表的不同含义,这段 音乐使用了多少种乐器进行演奏,甚至听几图一 遍就能学会并演奏这段旋律。这是听觉上的例子,在视觉和其它感觉中也是如此。在视觉上,我们看到图一中不规则的墨块,一下子看不出这是什么,但是在以往的经验上,我们曾经见过“狗”这种动物,便会反应出这是狗。 因为知觉的理解受到已知经验的很大影响,容易形成知觉定势。知觉定势是指个体由于已有知识经验、动机或暗示等形成的某种知觉期望,有准备地按照特定的方式进行知觉的过程。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过程。有时候(常为实验状态下)定势的产生依赖于先前刺激呈现的时间长短,如果过长被试会产生疲劳效应,定势作用消失。 (2)特点: 1、知觉理解性是以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为 前提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因此当人 无法用过去的知识经验对所感知的事物 进行理解和解释,那么知觉理解性就会 降低。 例如图二中所看到,两个螺帽并不 互相垂直,同时这也是一张不可能图形, 这给人们判断他们的真实三维形状提供 了错误信息。 2、知觉理解性受语言指导的重要影响。

第三节 感觉与知觉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知识考点 P42 一、单项选择题: 1.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 A )属性的反映。 A.个别 B.整体 C.外部 D.本质 2.感受身体运动与肌肉和关节的位置的肌动觉属于(D ) A.远距离感觉 B.外部感觉 C.近距离感觉 D.内部感觉3.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第一步是( C )。 A.视觉 B.听觉 C.感觉 D.知觉 4.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 B )。 A.转换 B.收集信息 C.神经传导 D.中枢加工 5.人眼的可见光,其波长约为( D )毫微米。 —600 —1000 C.380—1280 —750 6.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 B )。 A.暗适应 B.明适应 C.不适应 D.知觉适应 7.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时看不见周围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叫( C )。 A.明适应 B.光适应 C.暗适应 D.不适应8.白天进入电影院,开始看不见座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能加以分辨,这个过程是( C )。 A.漂白过程 B.明适应 C.暗适应 D.感觉后效 9.味觉属于( C )。 A.内部感觉 B.远距离感觉 C.近距离感觉 D.本体感觉10.“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11.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是多少赫兹( C ) —2000 —2000 C.20—20000 —20000 1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叫( B )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想像 13.看电影时,人们的知觉活动主要是( C ) A.视知觉 B.听知觉 C.视、听知觉 D.视、感知觉14.双眼视差是( B )知觉的重要线索。 A.时间 B.深度 C.运动 D.所有 15.看见一面红旗时,人们立刻能认识它的心理活动是( C ) A.视觉 B.色觉 C.知觉 D.感觉 16.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B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7.下列不属于知觉基本特性的是( C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主观性 D.知觉的恒常性 18.在“万绿丛中一点红”中,绿草更易被归为一组,这是知觉的( A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9.看到一朵红花,这时的心理活动为( B ). A.感觉 B.知觉 C.视觉 D.色觉 20.双关图是____________中的现象。( A ). A.知觉选择性 B.知觉整体性 C.知觉恒常性 D.知觉理解性21.把煤放在日光照射下,把白粉笔放在阴影里,尽管前者反射的光比后者更多,但看起来依然是煤较黑,粉笔较亮,这是( C ) A.知觉的理解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颜色恒常性 D.知觉的组织性22.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用感受性的______来说明的。( D ) A.强弱 B.高低 C.轻重 D.大小

英语认知语义学试题

Final Examination for Cognitive Semantics Course Student No______________ Name______________ Directions: Discuss any two from the following topics and develop your ideas into a passage within 500 words for each topic. 1.The metaphor LOVE IS A JOURNEY is a conventional way of conceptualizing love relationships. Is there any corresponding metaphor in Chinese culture? Try to find our conventional ways of conceptualizing love relationships and illustrate them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 2.The metaphor TIME IS MONEY forms a systematic way of talking or thinking about time in the Western culture. Is there any different corresponding metaphor in Chinese culture? Try to find our conventional ways of conceptualizing TIME and illustrate them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3.Illustrate and comment on THE INV ARIANCE PRINCIPLE. 4.Collect some conventional metaphorical expressions of EDUCATION in Chinese culture and illustrate them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for example, EDUCATION as GROWTH and NURTURE. 5.What’s the role of IMAGE SCHEMA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知觉的四个特性的例子

知觉的四个特性的例子 知觉的整体性 1. 抽象派画家的作品可能缺乏合适的线条比例、粗细,图案可能也不恰当,但人们仍然能从整体上把握它、理解它、欣赏他,原因就在于作品中的关键性特征为知觉整体创造了条件。 2. 强度大的组成部分往往决定对知觉对象的整体认识。例如,人的面部特征是我们感知人体外貌的强的刺激部分。只要认得人的面部特征,不管他的发型、服饰等如何变化,只要面部没有变化,就不会认错人。 3.知觉对象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影响知觉的整体性。例如,把相同的音符置于不同的排列顺序、不同的节拍和旋律之中就构成不同的曲调;如果曲调的各成分关系不变,只是个别刺激成分发生变化,或

用不同的乐器演奏或不同人来演唱,就不会改变我们对其歌曲整体性的知觉。 知觉的理解性 1.“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2.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3. 在对知觉对象理解的过程中,经验是最重要的。比如一首歌,如果是人们熟悉的,只要听一个片段就知道是哪首歌,并知道后面的旋律是什么。由于不同的人对歌曲的熟悉程度不同,因为决定了人们在识别歌曲之前所需要听到的那首歌的片段的长短也不同,不是很熟悉那首歌的人比熟悉那首歌的人需要听到的歌曲片段要长一些。

4. 理解还有助于填补知觉内容的某些不完整之处,维持知觉的整体性。例如,在观看不完整图形,理解帮助人们将知觉对象的缺失部分填补起来。“音素恢复效应”就是一个好例子。比如,熟悉英语词汇知识的人,在读到字“WOR……”后,会预期出现D, K ,M, N等字母,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这些字母才能与“WOR”组成一个英文单词。 知觉的选择性 1.两歧图形 2. 当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比越大时,对象越容易被感知,如万绿丛中一点红、用白粉笔在黑板上写的字、夜深人静时隔壁的电话铃声;反之,则不容易被感知,如冰天雪地中的白熊、穿着迷

知觉的四个特性的例子

知觉的特征 人们可以快速清晰地认识客观事物,这与感知的基本特征密不可分。感知具有选择性,理解,完整性和持续性的特征。 1,感知的选择性 感知的选择性是首先区分对象的某些对象(或某些特征,符号和特性)。客观事物有很多种。人们总是选择一些东西作为感知的对象,他们的感知尤其清晰。被感知的对象似乎从其他事物突出并出现在“前面”,而其他事物则向后退。相关的生理学基础是,一个激发中心在大脑皮层中占主导地位,而其余的皮层被抑制。感知的选择性揭示了人们反映客观事物的主动性。 感知的选择性取决于个人的兴趣,态度,需求,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当时的心理状态;它也取决于刺激本身的特征(强度,活动性,对比度)和被感知物体的外部环境条件的特征(照明,距离)。 2,理解感 感知的可理解性是,当人们感知事物时,他们总是根据他们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解释和判断它们,并将它们置于某个事物系统中,以便能够更深刻地感知它们。这是对知觉的理解。 具有不同职业和经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例如,工程师在检查机器时可以看到和听到比普通人更多的细节;成年人的图片感知能力比儿童更深刻地理解图片的内容和含义,并感知儿童看不到的细节。 影响感知理解的三个条件。 1.演讲的指导作用

言语是语言在交流中的应用。在两个信号系统的协作活动中实现了人的感知。单词的作用有助于理解感知对象,并使感知更加快速和完整。例如,在单词和单词的引导下,可以快速感知天空中的云朵和自然风光中的巨石。 2.实际活动的任务 当有明确的活动任务时,知觉受制于当前的活动任务,并且被感知的对象相对清晰而深刻。不同的任务可以对同一对象产生不同的感知效果。例如,对于天安门广场的草图和文字描述,当任务不同时,感知效果也不同。 3.对感知对象的态度 如果我们对感知对象持消极态度,就不能深刻地感知客观事物。只有当我们对感知对象感兴趣并持积极态度时,我们才能加深对感知对象的理解。 3,感知的整体性 人们感知客观对象时,总是将其整体反映出来,这就是感知的整体性。感知的对象由许多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特征,但是人们并不认为对象是许多独立的部分,而是始终将其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由目标对象的许多部分形成的复合刺激。大脑皮层分析并合成复合刺激的成分及其关系,以反映目标对象各种属性的关系,并形成对象的完整图像。例如,进入教室时,人们不会首先感知桌子和椅子,然后才感知到黑板和窗户,这是对它们的完全反映。 感知的完整性是多个感觉器官相互作用的结果。感知的完整性和

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那么既然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那么在加工反映客观事物时会有一些基本的特性,这就是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特性包括: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以及恒常性。在复习这部分知识点时,首先要抓住关键词。 选择性是指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其关键词为:背景和对象。那么在考试中一般会涉及两种情况:一、考查对象和背景的关系,一般有两种关系,1、对象和背景差异大,比如:万绿丛中一点红。2、对象和背景相辅相成,比如:迷彩服,就是选择性的反向利用。二、从背景中挑选的对象因人而异,比如:进一间屋子,有人先看天花板,有人先看地板。 整体性是指在知觉时总是将客观事物作为整体来感知,也就是说人在加工客观事物时会遵循整体优先的原则。整体性的考查方式由以下几点:一、通过部分去认识整体,比如,窥一斑而知全豹。二、整体影响部分的认识,比如,数字13,在数字12、13、14序列中会被当成13,而在ABC序列中则被当成是字母B。三、知觉强度大的部分影响整体的认识,也就是说关键特征影响整体的知觉,这是一个常考点,也是一个易错点,比如:一首曲子换不同的乐器,由不同的人演奏,人们依然能听出来这首曲子,说明了知觉的整体性,因为换了人和演奏的乐器,但是曲子的关键特征没变。四、当物体是不完整时,知觉会依靠知识经验对其进行补充,比如:画家可以通过花瓣去还原花朵。 理解性是在知觉时,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常考的点在于:一、已有的知识经验因人而异,各不相同,比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二、言

语的指导对知觉的理解性有较大作用,比如:去旅游时,当导游说前面的石头是望夫石,远看像一位站在海边的女人等待出海的丈夫归来时,大家都觉得确实像望夫石。 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条件变化,但是知觉本身不变,比如:从各个角度去看一扇门的形状都是长方形,这就是形状恒常性。 以上就是关于知觉的特性的考点,希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能够帮助广大考生轻松掌握此知识点。

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的基本特性 2016年辽宁教招大部分考试科目为教育基础知识,具体考试内容需要看考试公告,查看最新辽宁教师招聘考试资讯。辽宁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辽宁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大 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不管是教师资格还是教师招聘考试知觉的基本特性都是常考知识之一,下面中公 资深讲师为大家详细介绍知觉的基本特性。 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 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 体叫背景。所以知觉的选择性主要强调的就是背景与对象的关系,就像我们在网上经 常会看到的一些两可图。 例如左图,如果我们看成是一个杯子,那么杯子就是对象,其它就是背景;如果看成是两个人脸,那人脸就是对象,其余就是背景。 而右图中我们可以看成是一个美女像或者一个吹小号的人。 除了这些有趣的图片以外,对于知觉的基本特性分类要注意寻找对象和背景。 2.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 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这个在我们实际生活中也 有很多常见的例子。

例如左图,我们看这个图片的时候就是从整体上去观察的,是一个正方体的形状,而不是分成很多不完整的小圆圈来看。 而右图,挡住A和C,我们就会认为中间那个是数字13,挡住12和14,中间那 个我们就会把它知觉成B,我们都是从整体上来知觉,而不是把它们分成一个一个的单独的个体,掌握这一点,考生基本就能分辨出知觉的基本特性中整体性了。 3.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 用词语标示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 例如我们曾经考过一道真题:“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什么特性。就是我们知觉的选择性。故此,在知识的基本特性中“知觉的选择性”更多地强 调的是经验的作用。 4.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 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 距离知觉某一熟知的物体时,虽然该知觉对象的物理属性(大小、形状、明度、颜色等)受环境情况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但是对它的知觉却保持相对稳定性,知觉的这种特征,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框架语义学的理论基础

框架语义学的理论基础 xxxx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 摘要: 框架语义学作为认知语言学发展的一个分支,为我们理解语言中词语的意义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本文着重阐述了以经验主义哲学和皮亚杰(J. Piaget)的建构论为哲学基础的框架语义学,其在理论方面,基本继承了菲尔谟(Charles J. Fillmore)格语法的基本思想,是格语法的系统化、具体化。 关键词: 格语法;框架语义学;框架 Abstract: Frame Semantics as a major branch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which provides us a new viewpoint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word, and this paper mainly express basic philosophy of Frame Semantics which based on Empirical philosophy and J. Piaget?s Constructivism, on the aspect of the theory, it inherits the basic idea of Case Grammar. Key words: Case Grammar; Frame Semantics; Frame 1.引言 在20世纪70年代末,Charles J. Fillmore在格语法(Case Grammar)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了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它是一种通向理解及描写词语和语法结构的意义的途径。为了理解语言中词语的意义,我们必需先具备概念结构,即语义框架的知识,为我们提供词语的意义以及在话语中使用的

感觉的特性和知觉的特性

感觉的特性和知觉的特性 感觉: 1.感受性 感受性即感觉的能力。不同的人对同等强度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是不一样的。感受性高的人能感觉到的刺激,不一定能被感受性低的人感觉到。如,有经验的染色工人能辨别出几十种不同的黑色,而一般人则很难分辨。 一个人的感受性高低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个人在不同条件下,对同一刺激物的感受是有高低的。2.感受性的变化 感受性的变化有下列几种情况。 (1)感觉的适应。适应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是感受性提高,也可以是感受性降低。通常,强刺激可以引起感受性降低,弱刺激可以引起感受性提高。此外,一个持续的刺激可引起感受性的下降。例如,当你从光亮处走进电影院时,起初感到伸手不见五指,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慢慢看清周围的东西,这是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暗适应。反之,从暗处到光亮的地方,最初强光使人目眩,什么也看不见。但过一会儿视力就恢复正常,这是视觉感受性降低的明适应。除了视觉适应外,还有嗅觉、味觉等其他感觉的适应。古语说“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适应。适应现象具有很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使人能在变化万千的环境中,做出精确的反应。 (2)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的相互作用一般是指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因其他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变化也可以在几种感觉同时产生时发生,也可以在先后几种感觉中产生影响。一般的变化规律是:微弱的刺激能提高对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刺激的感受性,而强烈的刺激则降低这种感受性。如,轻微的音乐声可提高视觉的感受性,强烈的噪音可以引起对光的感受性降低。 感觉的相互作用也可以发生在同一种感觉之间。最明显的就是对比现象。如,“月明星稀”,天空上的星星在明月下看起来比较稀少,而在黑夜里看起来就明显地增多;灰色的长方形放在黑色背景上看起来要比放在白色背景上更亮些。这些是同时性对比。在吃过甜点心之后再吃苹果,苹果变得发酸,而吃了酸苹果之后再吃甜点心,点心就显得格外甜。这是相继性对比。教师在使用直观教具和组织教学时,应充分考虑感觉的相互作用和对比规律。例如,浅色的教具可放在黑板前演示,深色的教具可放在白墙前演示。要使学生区分出地图上的不同部位,就可以着上红绿或黄蓝等对比色。在进行字词教学时,把不易分辨的形近字:辨、辫、辩的中间部分用红笔写,以示醒目。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自然现象、图片或阅读课文时,教师的讲解、提示的声音不宜过高,更不允许周围大声喧嚷,以免影响学习的效果。 (3)感受性与训练。前面提及的两种感受性的变化是暂时的,有一定的时限。要使个体感受性从根本上提高,则与实践活动的训练有关。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因实践活动的需要,对某种感觉做长期的、精细的训练,能使感受性大大超过其他人。如,炼钢工人能够根据钢水的火花判断炉内温度的高低;染料工人能够分辨出几十种浓淡不同的黑色;有经验的面粉工人能够单凭触觉,摸出面粉的质量以及辨别出这种面粉是由哪个地区生产的麦子磨成的。此外,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丧失一种感觉能力的人,他们其他感觉能力会由于代偿而得到特殊的发展。如,聋哑人的视觉特别敏锐,盲人的听觉和触觉特别发达。受过专门训练的小学生,能敏锐地辨别相差1/2音高的两个音,而没有受过专门乐器训练的小学生,就是对相差一个音阶的两个音都不易区分。所有这些事例说明,人的各种感觉能力都蕴藏着极大的发展潜力,经过专门训练可以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小学生的学习活动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感受性的提高。如音乐、朗读能发展儿童的纯音听觉和语音听觉能力,绘画能发展儿童的视觉能力,手工、泥塑能发展儿童的触觉能力,体育能发展儿童的运动觉、平衡觉的能力等等。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意识地对儿童的各种感觉能力加以训练和培养。 知觉: 人对于客观事物能够迅速获得清晰的感知,这与知觉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是分不开的。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