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初中语文试题命制的要求 细节

最新初中语文试题命制的要求 细节

最新初中语文试题命制的要求 细节
最新初中语文试题命制的要求 细节

初中语文试卷命题方案要求

一、命题指导思想

1.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科学地考查学生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业水平。

2.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

3.推进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培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4.建立科学的初中语文评价体系,全面、科学地评价初中生的语文素养。

二、考试范围

1.七年级现行新教材和八至九年级人教版现行初中语文教材。

2.与教材内容难度相当的课外现代文和浅易的课外古诗文。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附录一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7——9年级)”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附录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积累与运用

1.字词

①正确识记课文中重要词语的字音。

②准确辨析课文中重要词语的字形,生活用词、主流媒体(如政府报告、文化教育类等)用词。不能涉及不规范用语、方言、生僻字词。

③准确理解和运用常见的重要词语(包括成语),以课本为主,适当向外扩展。

④语法,考查词性、短语类型、句子成分。

2.句子

辨别具体语境中的语病,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常见的错误类型。

3.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

①正确识记教材和名著阅读篇目所涉及的重要的作家、作品及作品中的重要人物。

②根据提供的信息推断相关作品的作者、名称和人物,分析人物形象和思想内容,并进行简要评价。

③由具体的阅读材料进行拓展,联系相关作品展开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4.古诗文默写

准确识记、理解并运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附录一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7——9年级)”的具体内容。

5.综合性学习

根据提供的具体材料,按照要求进行分析,展开探究,提出看法,发表见解。试题中要侧重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

(二)古诗文阅读

⒈古诗词鉴赏题采用主观题的考查形式,要求对古诗词从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两方面进行初步赏析。设题多从表达方式、品味字词、内容主旨、思想感情等角度考虑。

⒉古文阅读材料课内外相结合。

⒊解释和辨析古文中常用文言实词的意思,掌握常见的一词多义、通假、古今异义、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的现象。

⒋用现代汉语准确、通顺地翻译文言句子。

⒌把握古文的基本内容并能对人物及事件进行简要评价。

6.课内文言文注意课后练习题,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课外文言文选文以文史类为主。

(三)现代文阅读

⒈现代文阅读考查说明文,概括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词语的使用等。中考一般考查社会科学类说明文,自然科学类很少涉及。

⒉记叙文、哲理性散文、小说,考查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

⒊准确提取、筛选并概括文中的重要信息。

⒋准确理解并解释重要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⒌掌握记叙、议论、抒情、说明和描写等主要表达方式并理解其作用。

⒍感受作品中的形象,赏析作品中生动、优美、含义深刻的语言。

⒎简要评价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

⒏结合现实生活或相关资料针对文中某一问题进行探究并发表独到的见解。

9.根据文章内容展开合理的推断、想象并进行适当的补充。

(四)作文

命题形式: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要求:

①文体不限,书写规范,不得抄袭。②不少于600字。③作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姓名、校名和地名等敏感信息。

注意:试卷考查内容不考虑知识的覆盖面。

四、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及分值分配

⒈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试卷满分:2014级120分,2015级、2016级为15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⒉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作文。以主观题为主,适当增加探究性试题和开放性试题的比重。

3.试卷结构及分值分配:

积累与运用:(30分)

阅读:(40分)包括诗歌赏析,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两篇(包括说明文、哲理性散文是重要考查类型,也考查小说或者记叙文)

写作:(50分)

试卷的总题量不超过27题。

4.试题难度:

试题总体难度:易中难比例为5:3:2

五、样题:2016年德州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惬意(qiè)狡黠(xiá)薪酬(xīn)重蹈覆辙(zhé)

B.胚芽(pēi)威慑(shè)众筹(chóu)恪尽职守(kè)

C.诘责(jié)伧俗(cāng)践行(jiàn)相形见绌(chù)

D.虔信(qiàn)偌大(nuò)爆棚(bào)怏怏不乐(yā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追溯眶骗孵化器粗枝滥造

B.顷刻沉湎棚户区断章取义

C.呻笑辍泣去库存滚瓜烂熟

D.鄙痍吞噬挡箭牌纭纭众生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

B.卓凡批评同桌写作文经常文不加点,错字百出。

C.九旬高龄的老教授在二中礼堂讲授国学,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

D.长河公园景色宜人,周围高楼鳞次栉比,你不会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

4.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的词性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在(A)秋天里,我喜欢芦花。它生在细细的(B)苇秆的上端,在日渐寒冽的风里不停地(C)摇曳。然而,从来没有一束芦花是被(D)寒风吹落的。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正是桂花开放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

B.“崔九堂前几度闻”中的“堂”是居所名称,古代居所前为“堂”,后为“室”。成语“登堂入室”出自《论语》,意即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指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达到一定的造诣。

C.古代制竹简以火烤竹去湿,刮去竹青部分便于书写和防蛀,称为“汗青”或“杀青”。后来“汗青”指“史册”,例如“留取丹心照汗青”;“杀青”现多指影视作品前期拍摄完成。

D.古人将一夜从19点开始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一更,即零点前后。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

B.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C.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

D.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

7.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近期,山东鲁能将在中超联赛第11轮中坐镇主场迎战北京国安。

B.备受关注的2016年全国小型电动车测试大赛5月25日在山东德州举行,有近50家左右的电动车生产企业参赛。

C.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D.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华丽的3D制作技巧、虚实结合的特效手法,国内影视从业者们引发深思。

8.名著阅读(5分)

①贾政一举目,见【甲】站在跟前,神彩飘逸,秀色夺人,看看贾环,人物委琐,举止荒疏,忽又想起贾珠来,再看看【乙】只有这一个亲生的儿子,素爱如珍,自己的胡须将已苍白:因这几件上,把素日嫌恶处分他之心不觉减了八九。半晌说道:“娘娘吩咐说,你日日外头嬉游,渐次疏懒,如今叫禁管,同你姊妹在【丙】园里读书写字。你可好生用心习学,再如不守分安常,你可仔细!”

上文中的甲指(人名),乙指(人名),丙指园。(3分)

②在《水浒传》中高太尉设下“借刀杀人计”,让林冲误闯白虎堂陷入绝境逼上梁山;《三国演义》中(人名)巧施此计,利用(人名)盗书,借曹操之手杀了蔡瑁、张允。(2分)9.默写(5分)

①,竹中窥落日。(吴均《山中杂诗》)

②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③杜甫在《登楼》中表达对祖国山河赞美,对民族历史追怀的诗句是:“ ,。”

④杨炯在《从军行》中表达赴边御敌、立志报国志向的诗句是:“ ,。”

⑤“生活虽然可能会荆棘满地,但仍然不能阻止你一路高歌。”电视剧《欢乐颂》中的这句台词,充满对生活不懈的追求,与此相近的名言警句为:。

10.综合性学习(6分)

2016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①结合今年“文化遗产日”主题,请你为学校设计三项与此相关的活动。(3分)

②下图是一对母女在微信中的对话,请你发一条留言表述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有说服力。(3分)

二、阅读(4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26题。

(一)城南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11.下列四首诗与《城南》体裁相近的是()(2分)

A.《蒹葭》B.《将进酒》

C.《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D.《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12.这首诗的前两句是一幅“春雨山水图”,发挥想象把它描绘出来。(2分)

13.这是一首哲理诗,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米粟非不多也()②委而去之()

15.《孟子》说服力极强,结合全文分析其语言特色。(3分)

(三)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与先主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节选自《三国志·关羽传》,有删改)

1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既而辽以问羽()②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

17.翻译下面句子。(2分)

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18.下列与“羽尝为流矢所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百里溪举于市D.帝感其诚

19.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称圣、释称菩萨、道称天尊。根据选文内容,概括说明关羽被尊奉神化的原因。(3分)

(四)

芙蓉原指荷花,即所谓“出水芙蓉”;有时也指木芙蓉。荷花是水生草本植物,盛夏开花;木芙蓉是木本植物,属落叶性灌木,秋天开花。由诗词字句前后的内容用词,可推断所称“芙蓉”所指为何。凡诗词内容所言,属夏季景观或水生植物,则所言之“芙蓉”当为荷花。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和杜荀鹤《春宫怨》“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所指均为荷花。凡诗意可判断所描述为秋季景观、木本植物、生长在岸上,且和菊(黄花)或桂同时出现者,所言之“芙蓉”当为木芙蓉,如柳宗元《芙蓉亭》:“新亭俯朱檻,嘉木开芙蓉。”已言明此“芙蓉”为“嘉木”,指的是木芙蓉。

(节选自潘富俊《草木缘情》,有删改)

20.本文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请简要分析。(3分)

21.下面诗句中的“芙蓉”是指荷花还是木芙蓉?结合选文简析。(2分)

十月芙蓉花满枝,天庭驿骑赐寒衣。

——宋代刘兼《宣赐锦袍设上赠诸郡客》

(五)伞铺街

李汉荣

①人在天日晴爽的时候,人在天日晴爽的时候,常常是记不起伞的。所以先人才留下了叮咛:饱带干粮晴带雨伞。这句朴素的老话,被一辈辈人们重复着。

“闺女,出门别忘带把伞。”

“娘,我记住了。”

“我儿,伞在门后挂着,记住走时带上。”

揭密试卷命制过程共16页文档

揭密试卷命制过程 揭密试卷命制过程 绥化普高联校复制 揭密试卷命制过程 一、命题目的 命题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命题是指对考试试题的命制,广义命题则还包括由试题组合成试卷。这里采用广义命题观,即命题系指试题和试卷的命制和编辑。 命题的目的就是命制一份高质量的试卷,它必须符合考试目的,满足试卷、试题的质量指标要求。 二、命题组织及工作程序 1、命题组编制测评考试的命题双向细目表及能力和情感目标考查说明。然后命题组成员各自据之编写试题、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草稿。命题组应对试卷草稿进行认真论证,从中筛选出用于组卷的试题,然后编辑试卷初稿。与此同时,应编制相应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初稿。 2、命题组应对试卷初稿进行试测试评,试测人员由命题人员或合适的学生担任。根据试测结果,命题组再进行修订工作,最后拿出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及试卷双向细目表定稿。 3、命题组组长将试测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和试卷双向细目表、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的定稿一并交科负责人,并填写传递卡有关栏目完成交接手续。命题组长负责保存除移交审卷组的文档外的一切有关书面文档。 三、命题的总体要求 1、符合测评考试目的的要求。按照对测评考试分数解释依据的不同,考试可分为参照常模性测验和参照目标性测验两种。参照常模性测验适合于选拔性测验,如升学、竞赛、升学练兵考试。参照目标性测验适合于达标性测验,如期中、期末考试和毕业会考等。 2、符合测评考试的难度要求。考试难度要求有两项。其一是试题的难易程度,由易度指数衡量,易度指数越大,试题越容易。其二是试

题的难度分布,即按试题的难易程度将试题分为容易题、中难题、难题三类、三类题的比例分配要符合要求。 对于学科考试,参照目标性测验的易、中、难题比例一般为6:2:2到8:2:O,及格率一般为75~90%,优秀率一般为10~20%,参照常模性测验的易、中,难题比例一般为3:5:2到2:5:3,成绩分布大体呈正态分布。 3、遵从命题双向细目表。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规定考试范围和认知目标的二维表格,表的纵向竖直栏规定测验的范围和内容,表的横向水平栏规定考试对认知目标或难度水平的要求。 下表是命题双向细目表样表。表中A、B,C对应于易、中、难三个难度水平,所列数字是指具有给定难度的对应章、节或知识点在试卷中的权重,是确定考试时问及试题数量和分数的依据,权重可以根据内容的重要程度、教学时问及其它因素确定。该表的纵向合计表示试题的难度分布,横向合计表示考试范围和内容的比重。编制试卷时,可在保证基本符合总的权重分配条件下,灵活调节表中个别项目的权重;与此同时,试卷内容要有良好的代表性和充分的覆盖率,各部分内容的比例要适当。 表3.1命题双向细目表样表 范围知识点难度水平合计 章节ABC 第一章第 一 节●12 39 ○235 ★1 1 第 二 节☆2 29 ◎◎◎◎◎◎33 ◇◇◇◇◇◇4 4

初中英语试题命制的基本要求

初中英语试题命制的基本要求.txt再过几十年,我们来相会,送到火葬场,全部烧成灰,你一堆,我一堆,谁也不认识谁,全部送到农村做化肥。初中毕业生英语学科学业考试命题指导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英语学业考试命题指导项目组 1997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专家,就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对9个省(市) 的16 000 多名学生、2 000 多名校长、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布置作业的内容与数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有重大的影响。调查结论认为,当时的考试评价制度存在着较大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研究新的课程方案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中考改革。 1998 年4 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下发了《关于中考语文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江苏省苏州市、湖北省荆门市、福建省莆田市、山东省烟台市、吉林省辽源市、上海市闽行区、北京市顺义县等七个地区进行初中毕业、升学语文考试改革试点。以语文学科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为突破口,拉开了全国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帷幕。 1999 年和2000 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两次下发《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应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初中毕业及升学考试改革。1999 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建了“全国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评价课题组”,从1999~2003 年连续五年对各地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进行分学科的评价,并于2000 年、2001 年、2003 年三次组织全国命题单位的研修培训,对命题、审题、阅卷和试卷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2002 年12 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全面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行动纲领和

初中生物试题命制原则与试题分析

初中生物试题命制原则与试题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问题了。我们知道,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教师了解教学过程,调控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衡量学生学业成绩、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 我们知道,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 激励作用。但不论哪种评价方式,都要以《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都要体现课程的基本理 念,即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通过评价得到的信息,可以了解学生生物课程学习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并帮助教师进行总结与反思。 考试是重要的评价方式之一,是一种严格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鉴定方法。它要求 考试者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书面、口头提问或实际操作等形式,解答主测者精心选定的题目,考查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并由主考者评定其结果,从而为主测者提供考试者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状况的信息。由此可以看出,要想通过考试达到上述目的,考试的题目是关键。 考试的形式虽然多样,但就中学普遍使用的形式而言,书面考试为主。 下面重点就初中生物试题编制的原则、试卷和重点试题分析及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三 方面,进行比较详细的说明: 一、编制初中生物试题的原则 1.根据《标准》要求,编制试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明确说明,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要获得生物学基本 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 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并在具体内容目标中,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所以,在命制生物试题上,要依据《标准》 要求,注意从“三维目标”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2.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编制试题 大家知道,考试是对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效果的考查。例如:初一第一学期期中、期 末;初一第二学期期中、期末;初二第一学期期中、期末;初二第二学期期中、期末。当然,还有平时的单元练习、阶段性练习、小测验等。

(完整版)如何命制一份好的物理试卷

你认为如何才能命好一份物理试卷?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教学评价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有纸笔考试,还有实验操作考查。尤其对纸笔试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求在考查物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兼顾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考查。纵观这些年各地五彩缤纷的纸笔考试试卷,我们物理教师时常会为命制一份好物理试卷犯难,下面笔者结合这些年来参与省市县命题的体会,谈谈如何命制一份好的物理试卷。 一、科学制订考试“双向细目表” ※根据考试性质,确定试卷的性质。 试卷主要有单元性测试卷和期末卷两种,这两种试卷性质不同,单元测试卷相对要侧重检测学生对单元章节知识的了解领会情况和技能掌握的水平层次,题型不一定要齐全,一般不要求综合性问题,试卷的样式可不按中考形式;而期末考试卷在检测学生对本学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时候,会侧重对学生运用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测试,题型力求齐全,有综合性问题,试卷的样式一般按中考形式。因此,我们在制订考试“细目表”时,要依据考试是单元测试还是期末考试来制订。 ※“细目表”的制订要科学、具体。 一般性的单元测试,“细目表”可简要一些,但期末等重要的考试,为了保证考试的效度,“细目表”的制订要具体、详细,力求具体到有几大题、几小题,某小题考哪个知识点、考查到什么水平层次等。同时,还要明确各部分知识比分及各大题的分值,试卷的难易度和区分度等。 二、研究考试内容,熟悉课标要求 ※研究《课标》、教材。 命题人员要认真研究《课标》、教材,了解各部分知识哪些是重点、难点,命题时各部分知识占分比适当,并力求做到重点知识重点考,难点知识针对考,所覆盖的知识点一般在50%左右。 ※注意《课标》与原使用的《大纲》的区别。 命题人员要熟悉《课标》与原使用的《大纲》要求对比增减、调整的内容,防止出现删减的内容“超标”考,新增的知识点没有考的问题,调后的内容在阶段性考查中提前考。 三、搜集资料,精心选题、编题。 ※广泛搜集有关命题资料。 命题资料包括《课标》、不同版本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不同版本的教学辅导资料、近两年各地的中考试卷、当年奥赛试卷和相关科普资料等。 ※对照“细目表”一题一题地精心编选。 一份好试卷不应全是陈题的组合,也不应是新题的堆积,应是以改编的陈题为主,适当搭配一两道创新题点缀,给学生既孰悉不至于紧张,又耳目一新的感觉。 ※修改的陈题选择要科学、修改后要有变化。 试题主要来源有关教材、教学辅导资料、近几年中考试卷和教材上的检测题等;要比较多地选择与生产生活联系较紧密的问题,能较好地体现学科特点的实验和探究题;同时,考虑要有一定量的插图或漫画,确保试卷图文并茂,轻松活泼。修改时,可以是调整设问的角度,也可以是变换题型,还可以是修改问题的情境或数据。 ※创新题命制要有新意。 命制创新题时,要求我们要跳出陈题的框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设计情境,从意想不到的角度提出问题,一般源于命题者一时的灵感,没有固定的思维模式,从这几年各地中考命制的创新题来看,创新题大多是关于学科的综合,与生产、生活和科技紧密联系的问题,不会凭

浅谈地理原创试题的命制

浅谈地理原创试题的命制 ——以山西省2014年适应性考试试题的命制为例 孝义三中白瑞生 从字面含义看,原创试题至少包含“自编、创新”两层基本要求。“原”即作者首创,非抄袭他人;“创”即创新,新颖独到。笔者有幸参加了2014年3月山西省适应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的命题工作,从前期的个人命题到后期的集体磨题,在前后近1个月的时间内,大运动量的思维活动无疑让自己经历了一次次的头脑风暴,获益匪浅,收获颇多。本文谈谈笔者对原创试题命制的一些看法和感悟: 一、地理原创试题命制的价值与意义 1.对教师 高考文综考试中的地理试题以问题立意和能力立意作为命题的宗旨突出“学以致用”能力的考查。为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提高高三地理复习的效率,命制体现地理学科综合能力的原创性地理试题,已成为高三地理教师的基本能力之一。地理原创试题命制有利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研究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笔者认为,能否设计和准确编写练习题也应该是评价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一个条件。 2.对学生 一份试题的好坏,无疑体现在学生的考试行为之中,一次考试,对学生不单单是一次检测,更是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训练思维方法,检验学习成果,积累学习经验,获得心灵体验的过程。一份好试题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能产生知识与情感的共鸣,能给学生以教育和启迪,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对高考命题 随着高考分省命题的稳步推进,优质原创试题的需求量在稳步增加,而高考命题者在经过长时期命题后,在高考试题的创新度上已难取得突破,部分省份高考试题的质量已经遭遇瓶颈。同时,随着参与原创试题命制的一线教师群体的不断加大,一线教师原创试题命制水平的提高,高考试题命制参与者的范围在将来极有可能扩大,极有可能向高中一线教师敞开大门。在2013年,浙江省考试院已经面向全社会开放征集高考试题,这或许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又一扇窗。 二、地理原创试题命制的指导思想 1.试题要积极友好,而不是消极刁难 ①试卷的结构和形式。试卷要努力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图文并茂。地理图表要清晰,不给阅读造成障碍。文字要准确凝练,并努力达到优美的程度;文字的大小要符合阅读习惯;要用最通俗、最简洁、无歧义的表达方式,使学生在理解题目的内涵上不出现偏差,以最快的速度直接与题目的实质接触。试题的阅读量、思维量和书写量均要适中,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思考,突出对思维能力的考查。②试卷的内容和设问。无论是时事新闻,还是生活百科,都要从正面、积极向上的意义出发,让学生从试卷的内容上有所得,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展示一些国家的动态时事及相关的新闻;让学生在做题时体会全卷的思想内涵。要根据学生思维的步骤来编制综合题中各小题的顺序,一般综合题设问的顺序是:是什么;有什么特征;该因素与其他要素之间有什么关系;该因素对其他地理事物有什么影响,即存在的问题和评价以及怎么解决问题。要遵循着“理解”的思路,即借助概念,通过分析、比较、概括以及联想、直觉等逻辑或非逻辑的思维方式,考查学生领会和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

2018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8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1.试卷的结构(表一) 2.分数分布符合考试说明要求,大致为:力学25分,电与磁学24分,光学5分,热学8分,声学2分,能量与能源4分,方法2分。 3.试题的基本特点 (1)注意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真实生动的情景中进行考查。 试题在考试的内容上约有80%以上的试题是通过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小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特别是试题重视来自学生的生活体验,注意将物理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生动的情景中,通过学生对问题情景的分析和解决的过程来考查学生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能力,考查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和进一步学习的潜质。(2)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反映物理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影响。 试题注重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努力创设能引起学生兴

趣和联系实际的情景,试卷取材广泛,处处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试卷中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试题就有近21个,占到总题量的80%。所选素材近到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各种现象,远到现代科技发展前沿的微电子技术,这些都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社会间的密切联系,拉近了物理与现实生活、生产以及科学技术间的距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物理学的巨大应用价值,使他们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3)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试题注意挖掘物理知识的人文教育价值,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切实有效地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许多题目都在一定的程度上渗透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好物理的积极性,在试卷中适时体现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也渗透着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以及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4)注重课程的三维目标,从多层次、多角度将三维目标自然融合。 注重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归纳总结能力的考查,加强了对实验过程以及分析归纳等能力的考核,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科学方法的考查力度。把探究的精神自然融合在试题当中,引

初中语文试卷命制评比活动总结

试题质量的高度决定教师知识储备和专业素养的厚度 -----初中语文试卷命制评比活动小结 试题命制的能力,是教师日常教学常规工作中的一部分,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份试题质量的高低,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素养。为提高我县初中语文教师试题命制技巧,以科学有效的试题引领教学,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首先邀请了省教育培训院谢炜主任做了命题培训,接着举行全县初中语文教师试题命制评比活动。为了保证评比活动的质量,我们分年级进行了评比。9位评委老师首先研读课标,细读考试说明,熟读教学内容;其次把所有的试卷一一做一遍,细查考查点、评分标准等内容是否合理、科学等等,最后打分并写出小结。现将本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总体情况 3--4月研训中心举行了全县初中语文试卷命制大赛,本次大赛得到各学校的高度重视,教师参与热情较高。全县共有78位教师参赛,其中实验中学等学校教师参与率也很高,在此对积极组织本次活动的学校和语文教研组长表示感谢。从命题质量上来看,九年级要好些,八年级不够理想;等学校的赛稿整体质量要高些。 二、主要优点 1、绝大多数老师能按照“基础知识与运用”“古诗文积累和阅读鉴赏”“现代文阅读”和“写作与表达”这四个部分去命制试题,做到客观题不超过20%,以主观题为主,能够根据试卷结构测试学生不同的能力。题目由易到难编排,满足学生的需求,关注到命题的基础性、综合性、探究性、开放性等题型。内容涵盖语音、字形、词语运用、病句、修辞手法、文学常识、错别字、仿写、应用文等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基本技能的训练;还关注古诗文、现代文阅读与鉴赏、写作训练的考查。能够立足于教材,紧密联系生活。整体上,本次命题覆盖的基础知识还是较为全面的。如吴晓钰、李锋、莫贤富等老师的命卷就是一份质量上乘之作。 2、大多数的卷子的题目表述较合理的,题干设计较简洁明了。如邓小娟、林朝燕、韩雄军等老师的命卷,整体结构井然有序,合理规范,卷子中的每一道小题表述清楚,简洁明了,测试的目标较明确。

浅谈地理原创试题的命制

浅谈地理原创试题的命制

浅谈地理原创试题的命制 ——以山西省2014年适应性考试试题的命制为例孝义三中白瑞生 从字面含义看,原创试题至少包含“自编、创新”两层基本要求。“原”即作者首创,非抄袭他人;“创”即创新,新颖独到。笔者有幸参加了2014年3月山西省适应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的命题工作,从前期的个人命题到后期的集体磨题,在前后近1个月的时间内,大运动量的思维活动无疑让自己经历了一次次的头脑风暴,获益匪浅,收获颇多。本文谈谈笔者对原创试题命制的一些看法和感悟: 一、地理原创试题命制的价值与意义 1.对教师 高考文综考试中的地理试题以问题立意和能力立意作为命题的宗旨突出“学以致用”能力的考查。为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提高高三地理复习的效率,命制体现地理学科综合能力的原创性地理试题,已成为高三地理教师的基本能力之一。地理原创试题命制有利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研究的能力,有利于提

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笔者认为,能否设计和准确编写练习题也应该是评价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一个条件。 2.对学生 一份试题的好坏,无疑体现在学生的考试行为之中,一次考试,对学生不单单是一次检测,更是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训练思维方法,检验学习成果,积累学习经验,获得心灵体验的过程。一份好试题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能产生知识与情感的共鸣,能给学生以教育和启迪,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对高考命题 随着高考分省命题的稳步推进,优质原创试题的需求量在稳步增加,而高考命题者在经过长时期命题后,在高考试题的创新度上已难取得突破,部分省份高考试题的质量已经遭遇瓶颈。同时,随着参与原创试题命制的一线教师群体的不断加大,一线教师原创试题命制水平的提高,高考试题命制参与者的范围在将来极有可能扩大,极有可能向高中一线教师敞开大门。在2013年,浙江省考试院已经面向全社会开放征集高考试

2019度第二学期江汉区初二物理年末调研考试试卷

2019度第二学期江汉区初二物理年末调研考试 试卷 江汉区××局教研室命制2019年6月27日彭浪QQ493562 414整理 (满分:100分;ρ水=103kg/m3,g取10N/kg,标准大气压p0=105Pa)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期3分,共计45分) 1.小明平时关注生活中一些物理量,他收集的下列物理量的估计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学生的体积为0.5m3 B.一个成年人的爬楼功率约为1000W C.大拇指的指甲上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10N D.人血压的正常值(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为80cm~120cm汞柱 2.如图所示,一个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并在水平面上继续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能从斜面滑下是因为木块具有惯性 B.木块在斜面上和水平面上受到的重力压力和摩擦 力都不相同 C.如果水平面光衡,木块就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D.木块所处位置越高,在水平面滑动距离越远,说明高度越高动能越大 3.如图水平雪地上,芳芳和小明两个人的质量(包含穿戴 等)虽然相同,但穿着雪橇的芳芳没有陷入雪地,而穿着运 动鞋的小明却深陷雪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芳芳对雪地的压力此小明的小 B.芳芳对雪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C.小明对雪地的压力大。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 D.穿着雪橇的芳芳滑的快,所以不容易深陷雪地

4.一杯水静止数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杯子和水所受重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杯中的水所受重力与杯子对水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水对杯子底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水所受的重力大小 D.如果一切外力突然消失,这杯水可能会摔落到地上 5.将甲和乙两个不同材料的实心物体分别挂在已校零的弹簧测力计上,当把它们分别浸没到水中时,发现测力计的示数都不为0,但示数减小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两个物体定处在水中相同深度 B.甲和乙两个物体的体积一定相等 C.甲和乙两个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示数一定是相同的 D.甲和乙两个物体在空气中时测力计示数一定是相同的 6.一个飞艇充入气体后的质量是1.5t,体积为500m3。已知空 气密度为1.29kg/m3,当飞艇悬浮在空中时,下列说让错误的是( ) A.飞艇最多能装如435kg货物 B.飞艇在空气中能获得的浮力为1935 0N C.飞艇内充入气体的密度一定比空气密度小 D.飞艇悬浮时F浮=G 货 7.如图所示,小铁球从斜面上加速滚下,当经过水平桌面上 磁铁的前方时,其运动路径发生弯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改变了小铁球的运动状态 C.小铁球滚过磁铁前方时,磁铁对小铁球做了功 D.小铁球滚过磁铁前方时,静止的磁铁与桌面之间没有摩擦力 8. 小明 梳理

关于试题命制的思考与探索

关于试题命制的思考与探索 左思强 试题命制是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经常要做的一项技术性工作,试题命制的优劣体现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试题命制就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容对试卷的容、题型、题量、能力层次、难易程度等进行的设计。 教学工作需要评价,教学质量需要检测,学习效果需要反馈。考试是评价、检测、反馈的主要手段,考试就要有试题,试题就需要命制。因此,要研究试题命制工作,掌握试题命制技术,建立良好的命题机制,才能命制好一份试题。试题质量的好坏,关系到能否客观反映教学效果、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程度,也反映命题者的水平与能力。好的试题不仅能够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积极推动课程实施和改革,而且能有效地推进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行为的改变,充分发挥良好的指挥棒功能。因此,命制好试题已经成为教师必备的基本专业技能之一。 一、命题前的准备 (一)明确考试目的 命制试题前首先应了解考试的目的。学校的考试不外乎是过程性考试,目的是评价、检测、反馈,让学生考出不足,考出自信;让教师掌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及时补偿矫正;让学校了解教学、了解质量。 (二)明确考试类型 通常学校的考试都是过程性考试,主要有阶段性考试、终结性考试。 1、阶段性考试阶段性考试包括单元学习、项目学习、任务学习等测

试。主要目的是为阶段教学诊断提供依据,以反馈、导向为发展性功能。所以对知识点的覆盖要求高,对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要求不是很高。 2、终结性考试 终结性考试包括期中、期末、学年考试。主要目的是为一学期(或学年)教学诊断提供依据,以导向、激励为发展性功能。所以对知识点的覆盖较高,对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一般控制在平均分75 分,及格率85%,优秀率35%为好。 (三)过程性考试的作用 1、导向性。即对教学难易度的确定、教学重点的定位、教学方向的把握等的引导。 2、诊断性。发现教与学的过程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 3、基础性。强调双基过关和达标。 4、激励性。激发教与学的原动力,增强成功的自信心,尝试成功的愉悦。 二、命题原则和要求 (一)命题原则 1、目标的准确性原则。 (1)考试标准的准确性。 (2)认知层次与考检目标的一致性。 (3)考试命题的导向性。 2、容的科学性原则。 试题的科学性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试题本身是正确的、可解的,没

初中物理命题考试说明试题示例汇编

1 一、填空题 1、壹圆硬币的厚度约2 ,人的头发丝直径约为70μm=_________m 。(易) 2、放在冰柜里的玻璃瓶装汽水,结冰后会把玻璃瓶胀破,这是由 于水结冰后密度 ,体积 的缘故。(易) 3.一束与平面镜成40°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 ,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请画出反射光线, 并 在图1中标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 (易) 4.如图所示,一辆重120N 的小车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向右的拉力 60N ,请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拉力。(易) 5.甲乙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后都带了电,若物体甲与带正电的丙物体相互排斥, 则物体乙一定带 电,物体丙与物体乙必定 。(易) 6.电灯正常工作时温度在2000℃以上,电灯丝应选用钨丝,是由于钨的熔点较 。用久的灯泡灯丝变小,灯泡发黑,这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是_______和 。(易) 7.高压锅由于不漏气,锅内气压可以 ,水的沸点 100℃,不但饭熟得快,还可以节省燃料。(易) 8.一只空瓶子装满水时总质量为400g ,装满酒精时总质量是350g ,则该空瓶的质量是 ________g ,容积是 。(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 3) (易) 9.两个电阻R 1∶R 2=1∶2,把它串联起来,则电流之比I 1∶I 2= ;把它并联起来,则电流之比I 1'∶I 2'= 。(易) 10.某同学用一个电压表和两个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如 图,请在图中“○”里填入电表的符号。若测出两灯都发光时, 电压表的示数3.0V ,两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0.3A ,0.2A ,则 灯泡L 1的功率是 ,则灯泡L 2的功率 是 .(稍难) 二、选择题 11.我国研制并自行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播的中继站,这类卫星虽然绕地心转动,但是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太阳 B.月亮 C.地球 D.宇宙飞船(易) 12.擂鼓人用力擂鼓是为了使鼓声( ). A.音调升高 B.响度增大 C.音色改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易) 13.夏天吹电风扇人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 A.吹过来的风的温度比室温低 B.室内的温度降低了 C.汗液蒸发使人体表面的温度下降 D.风把人体的温度传到了空气中(易) 14.某同学用焦距为10cm 凸透镜看邮票上的字,则凸透镜与邮票间的距离应( ). A.大于10cm B.小于10cm C.等于10cm D.以上说法都不对(中) 1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做功与时间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甲、 乙两物体做功的功率大小关系是:( ) A 、P 甲>P 乙 B 、P 甲<P 乙 C 、P 甲 = P 乙 D 、无法确定 。(中) 16.一物体以1m/s 的速度在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 10N ,若速度增大到2m/s ,仍作匀速运动,则它受到的摩擦力为(不计 空气的阻力)( ). A.大于10N B.等于10N C.小于10N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易) 17.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很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 A .荧光屏具有吸附灰尘的能力; B .房间内灰尘的自然堆积; C .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温度较高; D .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有静电。(易)

结合目前中考语文试题的命制形式,谈谈你对初中语文试题命

结合目前中考语文试题的命制形式,谈谈你对初中语文试题命制的看法。 答:一、基础整合 基础整合部分重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语言积累,设题呈综合化趋势,测试内容不再是语文知识的简单再现和重复,而是着力考查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变化很有可能从而引领中考语文测试内容及测试形式进一步变革的态势。主要包括语言积累、语言运用、文学文化常识、诗文默写等四部分的内容。 二、阅读与鉴赏 阅读与鉴赏部分从古诗词曲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名著阅读三方面进行研究,揭示阅读材料选择的共性和特质;根据对测试内容和测试材料的分析,力求发现规律,展现特点。 (一)古诗文阅读 测试内容注重基础知识考查和基本内容的理解。其中,文言文阅读部分更注重对基础知识和文意理解的考查,而古诗词曲阅读部分则更侧重于对诗词的赏析。开放性的试题居多,注重学生个体的感悟和理解,充分体现课标“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理念。 (二)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部分分为课内、课外两块阅读板块。对现代文阅读的考查,主要着眼于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情感体验、感受领悟、创造性理解等。 (三)名著阅读 从测试内容上看,包括文学常识识记能力考查,人物情节理解能力考查和鉴赏评价能力考查三个能力点。 三、表达与交流 交流与表达部分包括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写作等三部分的内容。写作的测试内容趋向外部世界,由自我走向他人和社会:一、重视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现实、多角度观察生活。 取代“知识立意”,已成为中考语文的命题原则和发展趋势。结合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选取测试材料,关注时,总体来说,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中考改革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以“能力立意”代热点,营造真实的、现实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应用已学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洋溢着充沛人文情怀的中考试卷命制将成为未来中考评价改革的方向之一。 附梅州市中考试题: 梅州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整合(25分)

试题命制要求

试题命制筛选要求 试卷按模板排版,试题完整,无残缺题,分数设置合理,有参考答案。 一、九大基本原则: 1.从零散走向综合; 2.从积累走向运用; 3.从书本走向生活; 4.从知识走向方法; 5.从结果走向过程; 6.从封闭走向开放; 7.从学科走向素养;8.从教师走向学生; 9.从内容走向形式; 二、八点关键要求: 1.原创:试卷要求原创,可适当精选组合,所选题必须更换内容或考题形式。 2.范围:试题覆盖面要广,是经过仔细研读课标,教材内容、学生学习情况后制订的。 3.题型:考点不能重复。 4.表述:题干描述要准确,不设陷井,不要因为题目理解干挠学生完成试题。 5.难度: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它是衡量试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参数,它和区分度共同影响并决定试卷的鉴别性。 一般认为,试题的难度指数在0.3-0.7之间比较合适,整份试卷的平均难度最好在0.5左右,高于0.7和低于0.3的试题不能太多。 P=1—x/w x为某题得分的平均分数,w为该题的满分。 这种定义法,难度值小时表明试题容易,值大时表明试题难,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 P=x/w 这种定义法,难度值小时表明试题难,值大时表明试题容易,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 6.区分度:区分度是区分应试者能力水平高低的指标。试题区分度高,可以拉开不同水平应试者分数的距离,使高水平者得高分,低水平者得低分,而区分度低则反映不出不同应试者的水平差异。通常来说,中等难度的试题区分度较大。 7.信度:信度是指测得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稳定性越大,意味着测评结果越可靠。相反,如果用某套试题对同一应试者先后进行两次测试,结果第一次得80分,第二次得50分,结果的可靠性就值得怀疑了。 8.效度:效度是一个测试能够测试出它所要测试的东西的程度,即测试结果与测试目标的符合程度。也就是说,一套测试是否达到了它预定的目的以及是否测量了它要测量的内容。

初中物理命题的研究

初中物理命题的研究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 整个命题过程中,应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立足于新教材,以充分发挥试题的引导作用、选拔作用为原则,切实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和新课程理念。具体的体现在以下几点: 1. 有利于引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全面推广新课改的理念,克服以往过分强调知识的倾向,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2. 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规范和常态化。在考查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分析概括、灵活运用等方面能力的基础上,注意考查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整体把握能力,增加了新课程中倡导的探究性试题。 3. 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水平。适当体现试题的开放性,给学生的思维和创造留有自由度,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4. 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强调实践性、探究性、实用性,注意以学生现实生活中有价值的实际问题为载体,解决具体问题,使试题具有社会性和实用性,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5. 有利于高中学校对学生的择优录取。实现选拔和甄别功能,为高中输送高素质的人才是中考的重要作用之一。 二、命题原则: 1. 导向性原则。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大力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有利于指导、规范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促进教师积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教学工作与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做引导,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命题要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探究,引导教师改进初中物理教学。命题应遵循《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所确定的考查内容和要求,不可任意加深难度和广度。 2. 基础性原则。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始终是基础教育的主根系,是具有科学素质的必备条件,是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生的保障。命题严格遵照现行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紧贴教材,不超纲、不打擦边球,起点不高,坡度适宜,难点分散,难易程度符合广大城乡考生的实际,让各种程度的考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水平,客观地反映出平日教学质量和学生日常学习的真实成绩。 3. 全面性原则。试题对初中学生就具备的基本文化素质和能力进行了较全面落实的考查,全面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力求从三个维度对考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考查。试题在形式和内容

初中语文试题的命制和考试分析

初中语文试题的命制及测试分析 探析中考语文评价改革风向标 ——以2009 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为分析对象 2009 年是课改实验区中考的第六年。根据“课标”“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的基本评价理念,2009 年全国中考语文试卷在前五年探索之路上守正出新,整体上遵循了稳中求变,继承中有发展的基本原则,突出了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致力于在具体情境和实践问题中综合地考查学生使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同时体现出浓郁的文化性、时代性、区域性的特色。 本文以矩阵抽样法从全国各省市中测试卷中抽取44套试卷为样本卷,根据试卷的测试框架从积累和运用、阅读和鉴赏、交流和表达三个部分进行具体分析,力图展现2009 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特色,借以预测2010 年中考语文评价的改革发展方向。 一、积累和运用 积累和运用部分重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语言积累,设题呈综合化趋势,测试内容不再是语文知识的简单再现和重复,而是着力考查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变化很有可能从而引领中考语文测试内容及测试形式进一步变革的态势。主要包括语言积累、语言运用、文学文化常识、诗文默写等四部分的内容。 (一)语言积累 语言积累部分出现新的题型测试形式。包括字音、字形、近义词语辨析和熟语/ 成语等四部分内容。在44套样本卷中,只有吉林长春卷、吉林卷和上海卷等3套试卷把字音、字形的考查渗透在现代文阅读中,没有单独设题。试题赋分在2分-9分之间,占总分的比例在3.3%-6.0%之间。题量在1题-4题之间,18.2%的试卷设置1题,45.5%的试卷设置2题,25.0%的试卷设置了3 题,只有贵州贵阳卷和四川乐山卷设置了4 题。题型仍以选择题为主,设置选择题的试卷共25套,占样本卷总数的56.8%,设置填空题的共16套,占样本卷总数的36.4%。 字音的考查重点多是多音多义字、形声字、难读字、习惯性误读字和一些常用字。其中以形声字为最多,达63.3% ,其中又以声旁部分表音的字为最多;其次是难读字和多音多义字。在难读字的测试中,有26 个(61.9%)汉字源自教材,课本注释中的读音值得引起重视。字音考查频率较高的有:锲而不舍(qi è)、嗤笑(ch ī )、忍俊不禁(j ī n )、广袤(m à 0 )、孜孜不倦(z ī)等。2008 年在少数省市出现的异读字,在2009 年的字音测试中消失。 字形的考查重点是错别字,根据造成别字情况的不同,可将这些别字分为同音字、形近字和音近字。字形考查频率较高的汉字有:迫不及待、籍/ 藉既/ 即、因地制宜、通宵达旦等。部分省市采用了新的视角来关注汉字,例如宁夏卷“ 中国汉字具有三美:形

常德市初中物理试卷命题设计方案的探讨[字体大中小]

常德市初中物理试卷命题设计的探讨 1.命题原则与要求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增强学习的信心.所以,试卷的命制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考查的内容和要求应与课程标准的规定一致.具体地说,试卷命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1>要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杜绝超过课程标准要求的拔高. (2>要注意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中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 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引导教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 (3>要注意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引导教案注重探究过程和方法. (4>试卷表述要科学严谨、流畅,问题明确、语言简洁、图形清楚、布局合理 美观,便于学生审题、答题,拒绝歧义性的表述和诱导学生上当的偏题、怪题、难题. (5>命题的着眼点是了解学生的学业水平,不应该在枝节问题上纠缠.试卷应能够真实地考查出学生的实际水平,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真实水平的发挥. 2.试卷类型及功能与特点 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应当选择适当的试卷题型,并注意题型结构的合理性,以 实现检测功能上的互补,有利于整体考查目标的实现. 物理学科学业评价常用的试卷题型有:选择与填空题、简答与计算题、实验与设计题、开放型试卷等. 2.1 选择与填空题 选择与填空题属于“选择———反应”测验试卷,或叫客观性试卷.这种试 卷还有判断题、匹配题等形式.这类试卷通常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语句,要求学生通过选择或填空构成完整的语句,试卷的特点是简洁,学生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题目.此类题主要用于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有时也可以考查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最新初中语文试题命制的要求 细节

初中语文试卷命题方案要求 一、命题指导思想 1.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科学地考查学生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业水平。 2.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 3.推进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培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4.建立科学的初中语文评价体系,全面、科学地评价初中生的语文素养。 二、考试范围 1.七年级现行新教材和八至九年级人教版现行初中语文教材。 2.与教材内容难度相当的课外现代文和浅易的课外古诗文。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附录一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7——9年级)”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附录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积累与运用 1.字词 ①正确识记课文中重要词语的字音。 ②准确辨析课文中重要词语的字形,生活用词、主流媒体(如政府报告、文化教育类等)用词。不能涉及不规范用语、方言、生僻字词。 ③准确理解和运用常见的重要词语(包括成语),以课本为主,适当向外扩展。 ④语法,考查词性、短语类型、句子成分。 2.句子 辨别具体语境中的语病,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常见的错误类型。 3.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 ①正确识记教材和名著阅读篇目所涉及的重要的作家、作品及作品中的重要人物。 ②根据提供的信息推断相关作品的作者、名称和人物,分析人物形象和思想内容,并进行简要评价。 ③由具体的阅读材料进行拓展,联系相关作品展开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4.古诗文默写 准确识记、理解并运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附录一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7——9年级)”的具体内容。 5.综合性学习 根据提供的具体材料,按照要求进行分析,展开探究,提出看法,发表见解。试题中要侧重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 (二)古诗文阅读 ⒈古诗词鉴赏题采用主观题的考查形式,要求对古诗词从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两方面进行初步赏析。设题多从表达方式、品味字词、内容主旨、思想感情等角度考虑。 ⒉古文阅读材料课内外相结合。

初中物理考试命题研究

专题讲座 命题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极强的工作,它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政府的诚信。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谈一下我对命题的感受。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 整个命题过程中,应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立足于新教材,以充分发挥试题的引导作用、选拔作用为原则,切实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和新课程理念。具体的体现在以下几点: 1. 有利于引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全面推广新课改的理念,克服以往过分强调知识的倾向,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2. 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规范和常态化。在考查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分析概括、灵活运用等方面能力的基础上,注意考查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整体把握能力,增加了新课程中倡导的探究性试题。 3. 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水平。适当体现试题的开放性,给学生的思维和创造留有自由度,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4. 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强调实践性、探究性、实用性,注意以学生现实生活中有价值的实际问题为载体,解决具体问题,使试题具有社会性和实用性,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5. 有利于高中学校对学生的择优录取。实现选拔和甄别功能,为高中输送高素质的人才是中考的重要作用之一。 二、命题原则: 1. 导向性原则。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大力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有利于指导、规范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促进教师积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教学工作与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做引导,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命题要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探究,引导教师改进初中物理教学。命题应遵循《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所确定的考查内容和要求,不可任意加深难度和广度。 2. 基础性原则。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始终是基础教育的主根系,是具有科学素质的必备条件,是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生的保障。命题严格遵照现行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紧贴教材,不超纲、不打擦边球,起点不高,坡度适宜,难点分散,难易程度符合广大城乡考生的实际,让各种程度的考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水平,客观地反映出平日教学质量和学生日常学习的真实成绩。 3. 全面性原则。试题对初中学生就具备的基本文化素质和能力进行了较全面落实的考查,全面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力求从三个维度对考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考查。试题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加关注物理实验、关注科学探究、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