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音乐家杨科

小音乐家杨科

小音乐家杨科
小音乐家杨科

小音乐家杨科

一、教材分析

1.作者显克维支(1846—1916)波人,有波斯语言大师之称。曾获得1905年诺尔文学奖。

他的代表作《你往何处去》等。他是最先到中国来的波说家,他的作品人物性格鲜明、情节引人人胜。

2.课文记叙了富有音乐才能的波兰穷孩子扬科,只为了看一看、摸一摸地主仆人的小提琴就惨遭毒打,含冤死去的故事,反映了在人吃人的剥削制度下,穷人的孩子即使有才能,也只能被埋没,摆脱不了害致死的悲惨命运。课题中的“家”字,既是对小扬科的爱称,更是对黑暗社会的控诉、。一个小音乐迷,竟因为爱音乐而惨遭杀害。3.课文以扬科爱音乐为线索,故事扣人心弦,感情深沉强烈,语言形象生动,蕴含着丰富的训练学生想像力的因素。有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宜于训练学生在理解句子含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二、教学目标

1.学会理解句子中包含的意思。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22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凡是……都……”“只要……

哪怕……也……”造句。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在剥削制度下,穷人家的孩子即使有才能,也不可能摆脱悲惨的命运。感受作者同情受压迫者、憎恨剥削制度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中反映扬科对音乐的喜爱的渴望的描写,了解扬科对音乐的喜爱和悲惨的遭遇,从而体会剥削制度的罪恶和作者对弱者的同情。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教学准备

教师可提供一些显克维支写的短篇小说让学生阅读,感受作者特有的抒情风格和悲愤的格调,对优流畅的语言更要指导学生朗读。

五、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3.深入阅读课文第一段。

(二)教学过程

1.提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小音乐家扬科》。(出示课题)介绍背景,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的情境:扬科是一个波兰的孩子,他十分喜爱音乐天赋,被人们称小音乐家。可是,生活穷苦的小扬科,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却被人活活打死……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教师范读课文。

思考:为什么称扬科为“小音乐家”?他是怎么死的?

(2)交流了解: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成几个主要意思,找出课文的相关段落:

第一段(1—2自然段)生活贫困

第二段(3—5自然段)爱听自然界的乐声

第三段(6—8自然段)听、做小提琴

第四段(9—12自然段)看小提琴挨打

第五段(13—17自然段)又遭毒打而死

3.自学课文,学会生字,初步理解词语,检查交流。

(1)自读课文,学会生字,初步于理解词语。

(2)辨析组词:

檐()仆()蔽()

瞻()朴()憋()

具()hào( ) hè ( )

号和

惧()áo( ) hé ( )

(3)你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吗?

寄居屋檐颤动抗拒恐惧凄惨粗鲁惩办

(4)质疑:通过自学课文,你还有哪些疑问|?

4阅计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

思考:扬科的家境怎样?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重点指导理解:扬科的母亲是个短工,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会在哪里,好像在人家屋檐下的燕子。

短工——只有临时的工作扬科一家的生活没有保障,很贫穷。

寄居——暂时居住在别人家

(3)想想如何第一段。

完成作业本1、2题,并熟读课文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完整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学会4个生字。 2、知道“恭恭敬敬、气节、置之度外、屈指可数”等词语的意思。 3、朗读课文,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理清文章思路。教学重点: 通过读文,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 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入 今天我们进入《苏武牧羊》的学习,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你查找的关于苏武的资料和信息。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排除读音障碍; 2.理解难度词语; 3.读准音词,再读全篇。 三、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的苏武在北海边经受的身体上的非人折磨和他坚定的态度。 第二部分讲述的是苏武心灵上受到的残酷的折磨和他坚贞不屈的态度。 四、整体朗读全诗 板书设计:1—-1 苏武牧羊 旄帏匈奴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来体会人物的思想品格。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苏武在极其艰难的困境中,宁死不屈,忠诚于本民族与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 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来体会人物的思想品格 教学难点: 理解苏武身体和心理上所收到的苦难 教学过程: 一、请大家自读课文,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苏武十九年的牧羊生活呢? 二、请大家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苏武生活的穷困与愁苦,你对他处境有怎样的感受? 三、苏武的哪些经历让你感到心酸?找出来并谈一谈你的体会。 四、想象一下,历尽难中难,他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屈服了吗? 1.这就是苏武,一个怎样的苏武? 五、身处异乡的苏武,当听到匈奴吹着的音乐,会想些什么? 六、加上了一个“任”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再加上一个任字,可见这时的情景,虽然苏武的处境让我们感到心酸,但他的精神却让我们感到敬佩。 七、带着心酸,怀着敬佩,让我们伴着音乐,读一读全篇课文。 板书设计: 苏武牧羊 穷苦坚贞不屈 (心酸)(敬佩)

长春版小学五年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长春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 电 子 教 案 松原市宁江区第七小学李兵

第一课做个烹饪小能手 教学目标: 1、认识妈妈做菜的材料,知道一种商品在不同地方价钱也不同。 2、让学生做个有心人。 3、通过动手,让学生知道妈妈每天做饭的辛劳,我们更应孝敬父母。 4、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关心他人、提高动手能力,并乐于交流。 教学难点: 学生在活动中动手能力的提高。 教学准备: 煤气炉、锅、铲、各种蔬菜、记录表 总课时数:5课时 2个课外活动 第一阶段: 1课时《我最喜欢吃的菜》 媒体:出示“M (麦当劳)”的标志 师:看到这一个标志,你想到了哪一种食物?(薯条、汉堡包……) 师: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美食,(媒体展示) 妈妈经常都会做一些我们喜欢吃的菜,让我们吃得津津有味,那么,你想不想知道这些菜是怎么做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调查一下。 二、新课 1、说出妈妈经常做什么菜。 请从以下三方面介绍: 1、妈妈经常做的菜名叫什么? 2、菜的味道如何? 3、这道菜用到的材料大概有什么? 2、你自己最喜欢吃什么菜。 请从以下三方面介绍: 1、你最喜欢的菜叫什么名字? 2、你最喜欢的菜是什么味道? 3、做你最喜欢的菜用到的材料大概有哪些? 3、了解学生会不会做菜。 让学生自我介绍自己会做的菜。 4、了解八大菜系 A、认识什么是菜系。 我国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 B、介绍调查菜系的方法:到图书馆、书店、实地考察或网络搜索。 C、布置任务: 1、通过你喜欢的方式了解中国菜分为哪八大菜系?

整理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整理表 姓名: 职业工种: 申请级别: 受理机构: 填报日期: A4打印/ 修订/ 内容可编辑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一、积累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5分) yì yánɡ dùn cuò ké shòu kuí wú chú fánɡ()()()() 2、形近字组词。(8分) 挠()俏()竣()饥() 饶()峭()骏()肌() 3、选择正确读音。(4分) 车夫挣扎.(zhā zā zhá)着坐了起来,伯父给他敷.(fū fú)上药,扎.(zh ā zā zhá)好绷带,又给他扎.( zhā zā zhá)了一剂止疼针。 4、在下面的田字格内端正的书写名句。(2分) 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先把词语补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使句子完整通顺。(5+4分) 不同凡()余音绕()古色古()()血搏杀 可见一 ( ) 独()匠心妙笔生()脍()人口 巧()天工雅俗共() 我们可以用来赞美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月光曲》, 用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对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时,我们可以说,而当我们读到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 6、句子转换。(8分) (1)忽然看见松鼠跳上餐桌,叼起一块面包皮,跳上了大柜顶。(仿写连动句)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全成一句话。 文明的语言能够沟通人们的心灵。文明的语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3)独脚海鸥只有一只脚,停落时得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双重否定句)(4)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缩句) 二、阅读理解(39分) (一)课内阅读。(20分) (1)“()的天空中挂着一轮()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那猹却将身()。反而从他的胯下()了。” 这段话选择自课文《》,作者是()作者通过几个表示()词语,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美妙的海边夜景图,又通过几表示()的词语,让我们感受到那少年的()与()。(1 2分) (2)“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这是《》这首诗中的一句,作者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比作了了()(4分) (3),“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意思是 (2分) (4)文言文是我们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遗产。这学期我们初识了《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子知道了可以借助课后注释学习文言文方法,那么请鴡助释理解下面

《小音乐家杨科》语文教案

《小音乐家杨科》语文教案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感受扬科对音乐的热爱及杰出的音乐才能的能力 重点: 感受扬科对音乐的热爱及杰出的音乐才能 难点: 感受扬科对音乐的热爱及杰出的音乐才能 关键: 熟练朗读 课时: 3课时 教具: 录音机、多媒体 学具: 生字卡片 相关知识点: 杨科的简介 教学突破点: 随文识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音乐渲染、激趣导入: 1、这里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 2、你从乐曲中听到了什么 3、小扬科是个有音乐才华的孩子想认识他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画出本课生字 3、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三、集中学习本课生字: 1、牧、论、呜、野、蚊、躺、切、都是形声字 2、奏是会意字() 3、教师范写 四、练习: 1、为下面的字扩词:牧、切、野、奏 2、读下面的词语: 牧童、无论、野果、蚊子、躺在、奏乐、呜呜、马 鬃、笃笃 五、小结: 板书设计: 小音乐家杨科 牧、论、呜、野、蚊、躺、切、奏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喜欢音乐喜欢什么音乐 2、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小音乐家 二、分析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小音乐家是谁他几岁了长什么样了 (2)交待描写人物特征的方法并能口头表达 2、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说说第二——三自然段写了什么(扬科喜欢音乐)从句话中看出来了 (2)归纳出“地”的用法如: 青蛙呱呱地叫、啄木鸟笃笃地啄、甲虫嗡嗡地叫等 3、学习第四——六自然段: (1)体会小扬科对音乐的热爱之情 (2)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说出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三、练习: 创设一个雨景场面让学生用上哗哗、轰轰隆隆、呼呼、啪啪等象声词说几句话 四、小结: 板书设计: 小音乐家杨科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学习重点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学习重点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学习重点 刘家店学校高春生 一、教材概述 1.教材体系 本册教材继续沿用板块组元的特点,共设计了11个板块,依次为:正气歌、汉语家园、感悟成长、异域风情、童年、抒怀、小英雄的故事、《西游记》与《水浒传》、饮食文化、信息与生存、推敲。其中,共有31篇课文,8次习作训练,2次口语交际,3次综合学习活动。 2.文后设计 课后练习分为四个类型:朗读或默读、思考与交流、拓展与运用、积累。 P30:本书第一次明确提出“每分钟默读300字”要求,而且是单独以“默读”代替了“朗读”这一要求。 小资料:P8 P16 P26 P34 P91 P94 P99(7处设计) 3.总体特点 大家都知道,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学习分为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把这五个领域处理成识字与写字、阅读与积累、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学习活动四个主要领域,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包含其中。其中,“识字与写字”包括识字、写字、汉字文化;“阅读与积累”包括篇章、生活、文化等;“表达与交流”包括口语交际、书面表达和解决问题。这是本套教材突出的特点之一。 二、教材主要特点 《教师教学用书》中对此已经做了阐释。这里我把自己在解读教材过程中,

自己的一些理解、体会与大家交流。 1.追求文质兼美,体现精品典范。 选文既有国外经典(《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等),又有新入选的课文(《豆腐颂》《苏武牧羊》等),其中包括充满热爱祖国(《小英雄雨来》)、热爱生活(《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热爱读书(《忆读书》)、珍惜时间(《和时间赛跑》)、亲近自然(《科罗拉多大峡谷》)等人文教育的因素,从中既能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又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已故语文教育专家张翼健便提倡“取法乎上”的教材编写理念。选文题材广泛,有反映乡村生活的,有反映革命斗争生活的,有表现古人爱国情感的优秀作品,有展示自然风光的作品,有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优秀作品的节选等,对于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认识和了解世界有着积极的作用。本册教材体裁多样,有诗词、散文、童话、小说,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还增加了短小的文言文和古典名著节选。这些文章文质兼美,通俗易懂,趣味性和可读性强,很好地突出了板块主题。 各板块的内涵丰富,文章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气息,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有利于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2.识字与写字,体现汉语文化。 本册书认识190个字,会写152个字。 教材设置中,低、中年段都是汉字家园,注重识字;高年段五年级上册开始变为汉语家园,侧重于汉语现象知识的学习,比如成语寓言,歇后语,对联等。汉字家园和汉语家园是长春版教材特色组元之一,是其他版本教材没有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蜀相》 教案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蜀相》教案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个一类字,3个二类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3、体会诗人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痛惜和对他为国为 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赞扬。 教学重点: 结合历史背景,体会“老臣心”是怎样的一种情怀。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痛惜和对他为国为民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赞扬。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设计: 一、解题 1、同学们,请看课题,谁能说一说“蜀相”是什么意思?齐读 课题。 2、指名朗读这首诗。指导朗读,注意把调值读够,把音读饱满。 3、齐读古诗,注意要读标准。 二、解大意 1、指名说这首诗的大意。 2、解释“长”、“频烦”诗中的与我们现在所写的“频繁”意 思相同。“自”、“空”。

3、谁知道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介 绍写作背景。 4、遥隔526年,作者来到武侯祠又轻轻地呼唤了一声“丞相”,从这个声丞相当中,你体听到了什么?(思念、崇敬、仰慕) 三、理解诗文前四句,感受武侯祠的景象。 5、看武侯祠的图片,当年诗人来到武侯祠,这里是一番怎样的 景象。读诗的前四句,边读边想象,当年的武侯祠是什么样的。伺机 指导学生朗读。 6、作者也许在问丞相“丞相啊,这凄凄的碧草你还看得见吗, 这婉转的声音你还听得见吗?”我们带着作者的这种思念再来读读前 四句。 四、理解诗文后四句,感受丞相的“老臣心” 7、武侯祠的冷寂,肃穆该勾起作者多少的哀思啊。你看看后四 句你读懂了什么,哪些没读懂,哪些地方似懂非懂,一会儿能够把问 题提出来。(学生默读) 解读“老臣”,字典中并没有这个词,书下注释也没有,能不能 通过读,感受到什么样的人能够称为老臣。再前面我们听到了作者轻 轻地呼唤了一句“丞相”,在这里他又深情地赞叹了一句“老臣”。 借助“开济”了解“老臣”,请了解蜀汉知识的同学说说丞相是如何 辅助先帝开创基业,又是如何辅佐幼主继承大业。 出示《三国志》里的文字,看你能不能理解“老臣心”是一种怎 样的情怀。 丞相的心里,放不下的是什么? 看画面,虽然丞相已经离开我们1700多年了,但是人们还是要 到他的祠堂前表达自己对他的崇敬。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心里默读

二年级语文下册《小音乐家杨科》课件【三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小音乐家杨科》课件【三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小音乐家杨科》课件篇一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感受扬科对音乐的热爱及杰出的音乐才能的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扬科对音乐的热爱及杰出的音乐才能。 教学难点: 感受扬科对音乐的热爱及杰出的音乐才能。 教学关键: 熟练朗读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具准备: 录音机、多媒体、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音乐渲染、激趣导入。 1、这里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 2、你从乐曲中听到了什么? 3、小扬科是个有音乐才华的孩子,想认识他吗?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画出本课生字。 3、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三、集中学习本课生字。 1、牧、论、呜、野、蚊、躺、切、都是形声字。 2、奏是会意字(课件) 3、教师范写。 四、练习。 1、为下面的字扩词:牧、切、野、奏 2、读下面的词语 牧童、无论、野果、蚊子、躺在、奏乐、呜呜、马鬃、笃笃五、小结。 板书设计: 小音乐家扬科杨科 牧、论、呜、野、蚊、躺、切、奏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喜欢音乐吗?喜欢什么音乐? 2、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小音乐家扬科。 二、分析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小音乐家扬科是谁?他几岁了?长什么样了? (2)交待描写人物特征的方法,并能口头表达。 2、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说说第二――三自然段写了什么?(扬科喜欢音乐)从哪句话中看出来了? (2)归纳出“地”的用法如 青蛙呱呱地叫、啄木鸟笃笃地啄、甲虫嗡嗡地叫等 3、学习第四――六自然段 (1)体会小扬科对音乐的热爱之情。 (2)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说出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三、练习。 创设一个雨景场面,让学生用上哗哗、轰轰隆隆、呼呼、啪啪等象声词说几句话。 四、小结。 板书设计: 小音乐家扬科杨科 年龄、样子、爱好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第5课 文件大管家-长春版

第5课文件大管家(5) 教学目标: 1、学会建立新文件夹,学会移动、删除文件。 2、掌握回收站的操作方法。 3、通过组织文件管理活动,学会管理自己的文件夹。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移动、删除文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懒羊羊将从网上下载的电影、音乐、图片等统统放在它的电子书包里,但是最近它发现找资料越来越不方便,让我们一起帮助懒羊羊整理它的电子书包,做它的文件大管家吧!(出示课题) 二、新授 1、文件排排队 师:懒羊羊电子书包里的文件这么乱,有你认识的文件类型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可是,现在相同类型的文件它们不站在一起,怎样才能让它们听话按类型排好队? (根据学生回答,可请学生上台演示,可教师示范) 师总结:要快速地将相同类型的文件排好队,我们可以在文件夹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指向“排列图标”,再单击“类型”。(教师边讲解边操作,结束后出示操作步骤) 2、新建文件夹

师:我们要帮懒羊羊给不同类型的文件安上新家,将它们分类管理,该怎么办呢?需要建立哪些文件夹? 师:请一位同学上来演示。 师:让我们一起为懒羊羊的文件建几个新家吧。 在“电子书包”文件夹中新建“文字”、“图片”、“音乐”三个文件夹。 3、移动文件 师:懒羊羊的电子书包被我们分成了三个“小家”,怎样才能将这些文件搬进它们各自的新家呢?(学生边演示,教师边指导。) 师:这样一个一个的拖,觉得麻烦吗?有没有一个更快的方法呢?(教师示范选中多个文件的方法) 4、删除垃圾文件 师:现在懒羊羊的电子书包变得整整齐齐,井然有序。但是有一张照片懒羊羊非常不喜欢,想请同学们删除,怎样才能删除没用的文件?(学生演示删除文件的方法) 5、还原文件 师:懒羊羊现在又不想删除刚才的照片,怎么办呢?(生探究操作还原文件和清空回收站的方法,师指导) 三、总结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 苏武牧羊蒋萌棠2页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 穷愁十九年。 渴饮雪, 饥吞毡, 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 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 心如铁石坚。 夜坐塞上时闻笳声, 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 雁群汉关飞。 白发娘, 盼儿归, 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 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 大节不稍亏。 终教匈奴心惊胆碎, 拱服汉德威。 《对子歌二首》14页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叶公龙,舞蝶结鸣蛩。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97.竹石[清]郑燮---1.1课后---P3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98.过零丁洋[宋]文天祥---1.2课文---P4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99.示儿[宋] 陆游---1.2课后---P5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00.狱中题壁 [清] 谭嗣同---1.3课文---P6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01.自题小像鲁迅---1.3课文---P6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102.逢入京使[唐]岑参---4.3课后---P34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03.蜀相 [唐]杜甫---6.1课文---P51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04.诉衷情【宋】陆游---6.2课文---P53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0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06.悯农【唐】李绅---9.2课后---P85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07.从军行【唐】王昌龄---10.2课文---P92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108.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唐]刘长卿 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小音乐家杨科》教案

《小音乐家杨科》教案 《小音乐家杨科》 备人 总第 节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朗读文,积累词语。 2、感受扬科对音乐的热爱及杰出的音乐才能的能力。 重点:感受扬科对音乐的热爱及杰出的音乐才能。难点::感受扬科对音乐的热爱及杰出的音乐才能。关键::熟练朗读 时:3时 教具:录音机、多媒体 学具:生字卡片 相关知识点:杨科的简介 教学突破点:随文识字

教学过程: 一、音乐渲染、激趣导入: 、这里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 2、你从乐曲中听到了什么? 3、小扬科是个有音乐才华的孩子,想认识他吗? 二、朗读文、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文。 2、画出本生字。 3、通过读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三、集中学习本生字: 、牧、论、呜、野、蚊、躺、切、都是形声字。 2、奏是会意字() 3、教师范写。 四、练习: 、为下面的字扩词:牧、切、野、奏 2、读下面的词语: 牧童、无论、野果、蚊子、躺在、奏乐、呜呜、马鬃、笃笃 五、小结: 板书设计: 小音乐家杨科 牧、论、呜、野、蚊、躺、切、奏

第二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们喜欢音乐吗?喜欢什么音乐? 2、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小音乐家。 二、分析文: 、学习文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读文,说说小音乐家是谁?他几岁了?长什么样了? (2)交待描写人物特征的方法,并能口头表达。 2、学习文第二——三自然段: (1)说说第二——三自然段写了什么?(扬科喜欢音乐)从哪句话中看出来了? (2)归纳出“地”的用法如: 青蛙呱呱地叫、啄木鸟笃笃地啄、甲虫嗡嗡地叫等 3、学习第四——六自然段: (1)体会小扬科对音乐的热爱之情。 (2)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说出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三、练习: 创设一个雨景场面,让学生用上哗哗、轰轰隆隆、呼呼、啪啪等象声词说几句话。 四、小结:

9-2小音乐家扬科(原文)

小音乐家扬科 (波兰)显克微支 从前波兰有个孩子叫扬科。他长得很瘦弱,脸黑黑的,淡黄色的头发直披到闪闪发光的眼睛上。 扬科的母亲是个短工,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会在哪里,好象寄居在人家屋檐下的燕子。扬科八岁就做了牧童。 扬科很爱音乐,无论走到哪里,他总能听到奏乐声。他到树林里去采野果,回家来篮子常常是空的,一个野果也没采到。他说:“妈妈,树林里在奏乐呢,噢咦!噢咦!……” 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果园里,麻雀为他歌唱。凡是乡村里能听得到的一切响声,他都注意听着,他觉得都是音乐。堆草料的时候,他听到风吹得他的木杈“呜呜”作响。有一次他正听得出神,被监工看见了。监工解下腰带,狠狠地打了他一顿,要他永远记着。 大伙儿管他叫小音乐家扬科。春天来了,他常常跑到小河边去做笛子。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来,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干,甲虫嗡嗡地叫。扬科躺在河边静静地听着。 村上的更夫常常看见扬科悄悄地躲在乡村旅店的墙角下静听。旅店里有人在跳舞,有时候传出脚踏地板的声音,有时候传出少女歌唱的声音。小提琴奏出轻快柔和的乐曲,大提琴用低沉的调子和着。窗户里灯光闪耀,扬科觉得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小提琴的声音多么美妙呀!要是能有一把小提琴,扬科真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只要让他摸一摸,哪怕只摸一下,他就够满足的了。 扬科用树皮和马鬃,自己做了一把小提琴,但是怎么拉,也不象旅店里的小提琴那样好听。它声音小,太小,就象蚊子哼哼似的。可杨科还一天到晚拉着。 地主的仆人有一把小提琴,他常常在黄昏的时候拉。扬科多么想仔细地看看那把小提琴呀!他曾经悄悄地从草堆边爬过去,爬到食具间门前,门开着,小提琴就挂在正对着门的墙上。扬科很想把它拿在手里。哪怕一次也好,至少可以让他瞧个清楚。 一天傍晚,杨科看到食具间里一个人也没有。他躲在草堆后面,眼巴巴地透过开着的门,望着挂在墙上的小提琴。他望了很久很久,他怕,他不敢动,但是有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在推着他往前走,推着他那柔弱的、瘦小的身子悄悄地向着门口移动。 扬科已经进了食具间。他每走一步都非常小心,但是恐惧愈来愈紧地抓住了他。在草堆后面,他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自在,可是在这儿,他觉得自己好象是闯进了笼子的小动物。夜静得可怕,月光偏偏照在扬科身上。扬科跪在小提琴前面,抬起头,望着心爱的小提琴。 过了一会儿,黑暗里发出了一下轻微的凄惨的响声,扬科不小心触动了琴弦。忽然屋角里有个睡得迷迷糊糊的声音在粗鲁地问:“谁在那儿?”扬科憋着气。有人划了根火柴,蜡烛亮了。后来听到骂声,鞭打声,小孩的哭声,吵嚷声,狗叫声。烛光在窗户里闪动,院子里闹哄哄的。 第二天,可怜的扬科给带到管家面前,管家看了扬科一眼,这个瘦小的孩子

五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28小音乐家杨科_苏版

五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28小音乐家杨科_苏版【一】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是根据波兰著名作家显克微支的短篇小说?音乐迷扬科?的主要内容改写的,反映了波兰19世纪的农村生活。课文记叙了一个酷爱音乐的波兰男孩子——扬科,为了摸摸管家的小提琴而遭受毒打含恨死去的悲惨故事,表达了作者对饱受苦难的劳动人民的同情。 全文以小扬科对音乐的〝爱〞和命运的〝惨〞为线索,先介绍了扬科和他穷苦的身世,又讲扬科酷爱音乐和他具有卓越的音乐天赋,接着讲小扬科对小提琴的痴迷向往,最后讲他为了偷看地主仆人那把迷人的小提琴而遭受毒打丧生。 选编本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小扬科悲惨的命运中体会作者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同时,能根据课文描述的语句展开想象,正确领悟课文的思想内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读懂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述语句,体会作者为小扬科、为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鸣不平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 2.能快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与同学交流学习体会。 【三】教学建议 1.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年代距离久远。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上课伊始,老师可向学生简单介绍本篇课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便于学生对波兰19世纪的社会状况有个大致的了解。 2.本课的教学,可以采用〝自读自悟,相互交流〞的方法来进行。 首先,可以要求学生比较快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接着要求学生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的,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第二步,可以让学生再次读课文,想一想:围绕这两方面作者选取了哪些具体的事例?这个问题可以边读书边做不同的标记;也可以摘抄下来。课文在讲述这两方面内容时,事例并不是完全集中来写的,需要从全文中整理、提炼。感到有难度的同学,也可以由小组间合作学习来完成。 第三步,教师可将课文中描写小扬科〝酷爱音乐〞和〝命运悲惨〞的具体事例提炼出来,用教学投影或课件等教学手段出示。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另一方面为下一步理解课文中重要的语句,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情境做准备。 以下内容可供参考: (1)扬科对音乐是极为敏感的。 ①他对音乐极为敏感,具有卓越的天赋才能。〝无论走到哪里,他总能听到奏乐声〞〝凡 是乡村里能听得到的一切响声,他都注意听着,他觉得都是音乐〞。田野里的小虫,果园里的麻雀;青蛙、啄木鸟、甲虫,甚至〝风吹木杈〞在他的耳中都是美妙的音乐。因此,大伙儿叫他小音乐家。 ②他对音乐痴迷的追求。 〝他到树林里采野果〞,为倾听大自然之声,常常是〝一个野果也没采到〞。堆草料时,听〝风吹得他的木杈呜呜作响〞而入神,因而被监工狠狠地抽打。〝春天来了,他常常跑到河边去做笛子〞;傍晚,又静静躺在河边听虫鸣;〝他自己做了一把小提琴〞,尽管〝声音小,太小,就像蚊子哼哼似的。可是扬科还一天到晚拉着〞;为了能听到乡村旅店里传出的脚踏地板的声音、少女歌唱的声音、小提琴奏出的轻欢乐曲以及大提琴应和着的〝低沉的调子〞,他常常悄悄地躲在墙角下静听着。 (2)小扬科的命运是十分悲惨的。 ①小扬科出身低贱。母亲是个短工,〝好像寄居在人家屋檐下的燕子〞,因此扬科年仅八岁就去做牧童。 ②扬科遭遇惨。他为了进食具间看小提琴,不小心弄出了〝轻微的凄惨的响声〞,惊醒了睡在屋里的那个〝粗鲁〞的人,于是遭到一场毒打。

2017-2018年长春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欧阳定稿》公开课教学设计

《欧阳定稿》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读出古文的韵味。 2.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文言文朗读的方法,体会断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古人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精神。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推敲炼字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重点 读通并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意思。 教学难点 品读体会课文,学习古人对知识的严谨态度。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同学们,在了解了王安石和贾岛潜心推敲炼字,创作时一丝不苟的故事后,大家一定深受鼓舞,在宋代,还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在写作时潜心钻研,深受后人尊敬。他就是欧阳修。今天我们就来读读《欧阳定稿》这篇小短文。 二、新课学习 1.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自由轻声读文,注意读准字音。 2.指导读文,读出古文的韵味。注意断句。 3.有谁查到关于这篇文章的资料,交流一下。 4.文章主要写什么内容呢? 5.请同学们结合注释以及工具书弄清短文的意思。 6.组内交流 指导断句。 (1)欧公/文/亦是/修改到/妙处。 思考,该怎样断句? 交流,指名读。 (2)顷/有人/买得/他的《醉翁亭记》/初稿。 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汇报(指名读、同桌间合作读、齐读) 继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欧阳修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精神。 1.在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2.从“凡数十字”到“五字而已”的修改,你能体会到什么?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说原文用数十字写“滁州四面都有山”,具体都写了么?怎样修改的。 这样修改的好处是什么? 联系《贾岛推敲》《荆公改字》《欧阳定稿》,请你们总结一下,应该怎样修改文章。 大家可以先讨论一下。让学生明白积极认真、精益求精、反复诵读、细细揣

小音乐家扬科

++++++28小音乐家扬科(人教版第十册) 作者:白净 一教材说明: 这篇精读课文是根据波兰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亨利克·显克微支的短篇小说《音乐迷扬科》的主要内容改写的,作品反映的是波兰十九世纪的农村生活。当时的波兰农村在封建地主的统治下,劳动人民过着悲惨的生活。课文记叙了一个酷爱音乐的穷孩子扬科,为了看看摸摸地主仆人的小提琴被毒打含恨死去。扬科的遭遇正是那个社会的真实写照,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憎恨和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瘦弱、寄居、木杈、笛子、仆人、恐惧、凄惨、惩办、监狱、樱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故事中受到爱憎分明的情感教育,认识黑暗社会的罪恶本质,激起对恶势力的憎恶之情。 4.体会文中一些描写生动,感情色彩强烈,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的内容,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体现扬科热爱音乐的。 难点:理解造成扬科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四参考资料 显克微支 (1846—1916)波兰作家。早期作品描写波兰农民的痛苦生活。1876年旅美,回国后写了政论《旅美书简》和短篇小说《为了面包》、《奥尔索》等,揭露美国资产阶级的虚伪民主和波兰移民的悲惨处境。1883年起陆续发表历史小说三部曲《火与剑》《洪流》《伏洛窦耶夫斯基先生》,反映了十七世纪波兰人民反对异族侵略的斗争。1896年写的长篇小说《你往何处去》使他获诺贝尔文学奖(1905年)。《十字军骑士》(1900年)是显克微支的代表作,也是波兰历史上享有盛誉的长篇历史小说。显克微支是一位影响深远的作家,他的文学语言丰富优美,被称为波兰语言大师。 五学习指导 (一)揭示课题 幸福的孩子所拥有的幸福总是相似的,就像在座的各位同学,每天都在父母和老师的关爱中快乐地成长,尽情地享受着生活的甜美;不幸的孩子却各有各的不幸,他们或身患残疾、或家境贫寒、或流落街头、无家可归。这节课,我们将认识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笔下的一位不幸的小男孩,他的名字叫——扬科。在村子里,大伙儿都管他叫——小音乐家。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六上长春版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第1课《有趣的镜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从照镜子的游戏中知道镜子的作用; 2、了解各种镜子在生活中的一些应有。 3、分享合作游戏的快乐;体会探究的乐趣;感受光学世界的无 限奥妙。 4、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和科学知识给

人类与社会发展带 来的好处,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 二、教学重点:认识光的反射现象,知道镜子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制作潜望镜 四、教学准备:1、教师:大镜子;潜望镜;课件。 2、学生:小镜子、平面镜、长方体橡皮、 量角器、万花 筒、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已经都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外面的太阳光不能绕过 墙壁,直接照进教室里来。下面老师就要考考大家了,谁有办法把教 室外面的太阳光请进来作客?你需要什么帮助吗? (学生演示:通过一面镜子把阳光反射照进教室) 二、照镜子,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1、提问:镜子为什么能把太阳光请进教室呢?(学生猜测可能是 ====== ==== 由于镜面能够反射太阳光)提醒学生阳光强烈不要反射到人的眼睛。 、引导:究竟是不是这个原因呢?我们来研究一下镜子。老师2 给每一组都准备了几面镜子,每个同学都要照一照自己。 、学生分组玩(照)镜子找答案。3 、学生汇报。在照镜子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4

)在镜子里能看到自己。我们把镜子里的自己称之为(1“像”。板 书:像 )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是反的。不是上下颠倒,是左右相反,3(是直立的像。(板书:直立的像左右相反) )我们习惯照镜子时镜面与脸平行,如果改变镜子的角度,像(4 会发生变化。 、小结:同学们通过照镜子,发现了不少秘密,老师为你们高5 兴。可是你们再想想:

二年级语文下册《小音乐家杨科》精品备课教案三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小音乐家杨科》精品备课教案三篇《小音乐家杨科》是19世纪波兰著名作家亨利克·显克维支(1846—1916)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该短篇小说被译成包括汉语之内的多种语言。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二年级语文下册《小音乐家杨科》精品备课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感受扬科对音乐的热爱及杰出的音乐才能的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扬科对音乐的热爱及杰出的音乐才能。 教学难点: 感受扬科对音乐的热爱及杰出的音乐才能。 教学关键: 熟练朗读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具准备: 录音机、多媒体、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音乐渲染、激趣导入。 1、这里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 2、你从乐曲中听到了什么? 3、小扬科是个有音乐才华的孩子,想认识他吗?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画出本课生字。 3、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三、集中学习本课生字。 1、牧、论、呜、野、蚊、躺、切、都是形声字。 2、奏是会意字(课件) 3、教师范写。 四、练习。 1、为下面的字扩词:牧、切、野、奏 2、读下面的词语 牧童、无论、野果、蚊子、躺在、奏乐、呜呜、马鬃、笃笃 五、小结。 板书设计: 小音乐家扬科杨科 牧、论、呜、野、蚊、躺、切、奏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喜欢音乐吗?喜欢什么音乐? 2、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小音乐家扬科。 二、分析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小音乐家扬科是谁?他几岁了?长什么样了? (2)交待描写人物特征的方法,并能口头表达。 2、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六上长春版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第1课《有趣的镜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从照镜子的游戏中知道镜子的作用; 2、了解各种镜子在生活中的一些应有。 3、分享合作游戏的快乐;体会探究的乐趣;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 4、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和科学知识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 二、教学重点:认识光的反射现象,知道镜子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制作潜望镜 四、教学准备:1、教师:大镜子;潜望镜;课件。 2、学生:小镜子、平面镜、长方体橡皮、量角器、万花筒、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已经都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外面的太阳光不能绕过墙壁,直接照进教室里来。下面老师就要考考大家了,谁有办法把教室外面的太阳光请进来作客?你需要什么帮助吗? (学生演示:通过一面镜子把阳光反射照进教室) 二、照镜子,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1、提问:镜子为什么能把太阳光请进教室呢?(学生猜测可能是

由于镜面能够反射太阳光)提醒学生阳光强烈不要反射到人的眼睛。 2、引导:究竟是不是这个原因呢?我们来研究一下镜子。老师 给每一组都准备了几面镜子,每个同学都要照一照自己。 3、学生分组玩(照)镜子找答案。 4、学生汇报。在照镜子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1)在镜子里能看到自己。我们把镜子里的自己称之为“像”。板书:像 (3)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是反的。不是上下颠倒,是左右相反, 是直立的像。(板书:直立的像左右相反) (4)我们习惯照镜子时镜面与脸平行,如果改变镜子的角度,像 会发生变化。 5、小结:同学们通过照镜子,发现了不少秘密,老师为你们高兴。可是你们再想想: (1)镜子为什么能照出像呢?摸一摸镜面怎么样?夜晚能照出像吗?(2)什么是光的反射? 教师演示:用表面光滑的镜子和表面粗糙的镜子比较反光的效果。 (3)还有哪些物体像镜子一样能照出物体的像?(水面、瓷砖、 光滑的黑板等) 6、小结:我们把表面光滑、平整的、像镜子一样的东西叫做平面镜。(板书:平面镜) 三、玩游戏,进一步探究镜子的成像规律。 游戏一:(玩一面镜子)探究物体像的特征。

长春版六年级上

一、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组:正气歌(苏武牧羊过零丁洋狱中题壁自题小像) 一、生字。 ⒈匈奴⒉逢絮惶⒊狱俭肝磐荐轩 二、句子。 说一说你从下面的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①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 ②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③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 三、诗句。 ⒈理解诗句的意思。 ①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②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⒉说一说下面的诗句的意思,再谈一谈你从中体会出诗人有着怎样可贵的精神?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②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③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四、篇章。 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夜坐塞上时闻茄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群雁汉关飞。 白发娘,望儿归。 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 终教匈奴心惊胆碎,拱服汉德威。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狱中题诗 [清]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自题小像 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五、习作:苏武的故事。——根据诗及相关材料编写。 第二组:汉语家园(贴春联对子歌二首) 一、生字。 ⒈爆崩额妄悟嘿⒉穹飒迢巫 二、词语。 ⒈积累。翻天覆地仙风道骨 ⒉根据两首对子歌,写出相对应的词语。 天——赤日——雷隐隐——风高秋月白—— 秋——暮鼓——冯妇虎——衔泥双紫燕—— ⒊将下面的字词恰当地填入对联中。 丰年新岁门户夜朝 上联:东风迎()下联:瑞雪兆() 上联:昨()春风入()下联:今()喜气盈() 三、对联。 扭转乾坤 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 极乐世界 歌乐山下悟道,渣滓洞中参禅, 苦尽甜来 看洞中依然旧景,望窗外已是新春。 大地春回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四、对子 ⒈对子歌两首 (一)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二)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叶公龙,舞蝶结鸣蛩。衔泥双柴燕,课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

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习 1——1苏武牧羊 第一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Xiōng núyǒu shàn shǐch?n wūrǎn yáng gāo ()()()()()二、给带点的字勾选正确的读音。 单于(dān chán)不屑(xia xiāo)磨难(nán nàn) 居然(jū jù)娱乐(yúyù)侮辱(wūwǔ) 三、比一比,组词。 娇()慌()赚() 骄()谎()歉() 四、选词填空。 1.出现浮现 (1)近年来,儿童文学园地里()了许多优秀作品。 (2)一看见那所茅屋,往事又()在眼前。 2.飘拂飘荡飘扬 (1)起风了,小船在水中()。 (2)老水牛爷爷的下巴上()着花白的胡须。

(3)五星红旗迎风()。 第二课时 一、按原文填空,并在横线上写出从句中体会出的意思。 苏武留胡(), ()又(),穷困()年。 渴(),饥(),()北海边。 心存(),旄落()。 历尽(),心比(), 夜在()时听(),入耳()。 转眼(),雁群()。 白发娘(),红妆(), 三更(),两地()? 宁(),大节()。 终教()心惊胆碎,()。 二、在下面的句子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亲爱的老师,我们今后()在什么工作岗位上,()忘不了您对我们的辛勤培养。 2.夏天里,森林()闷()热。

1——2过零丁洋 第一课时 1、本文作者(朝代)大臣、文学家。 2、说说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⑴辛苦遭逢起一经(遭逢:) ⑵山河破碎风飘絮(风飘絮:) ⑶零丁洋里叹零丁(零丁:) ⑷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 3、从该诗所写的内容看,这首诗属于() A、状物诗 B、述志诗 C、叙事诗 D、写景诗 第二课时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