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测量应变误差分析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测量应变误差分析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测量应变误差分析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测量应变误差分析

导线电阻引起应变测量的误差分析及其补偿电路

导线电阻引起应变测量的误差分析及其补偿电路

导线电阻引起应变测量误差分析及其补偿电路 摘要:分析了全桥和半桥式应变测量电路中导线电阻引起测量误差的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种传感器供桥电压自动补偿电路,以消除导线电阻引起的测量误差。 关键词:应变测量;桥式电路;补偿电路;测量误差 1 概述 应变片电测技术就是利用电阻应变片或由应变片制成的传感器对应力、应变、拉压力、位移、液体压力等物理量进行电测量的一种专门技术。它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检测、地基沉陷和土压测量及筑路机械性能参数的测量中,其测量误差大小直接影响到桥梁、道路和机械参数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而导致错误的分析和判断。在应变测量电路中,应变片或传感器与测量放大器用导线连接,由于连接导线具有一定的电阻,因此会引起测量误差,当连接导线较长时,这种误差往往很大而不能被忽略,例如,在桥梁检测中导线可能长达上千米。而本文分析结果表明,当导线长300m时引起的测量误差将超过20%。鉴于测量误差的重要性,本文在分析了导线电阻引起测量误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消除这种误差的电桥电路。 2 导线电阻引起的误差分析 电桥电路具有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更重要的是把应变片接成电桥电路可以消除温度变化产生的测量误差,因而得到广泛应用。以下将分别讨论由导线电阻引起的全桥及半桥电路的测量误差。2.1 全桥电路 全桥电路的接法如图1实线部分所示。图中R 1、R 2 、R 3 、R 4 为测量应 变片,r为连接导线的等效电阻,U AC 为测量放大器提供的供桥电压,U A′C′ 为电桥的实际工作电压。在不考虑导线电阻r的影响时,电桥输出给测量放大器的电压 图1 全桥电路接法

激光测量系统误差分析

激光测量系统误差分析 1. 激光测量系统误差源的分析 激光测量系统会受到多种误差的影响,有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系统误差会给激光测量点云坐标带来系统偏差。激光测量系统的误差按照其产生的来源可分为四类: (1) 定位误差:GPS 定位误差; (2) 姿态误差:GPS/INS 姿态误差; (3) 测距误差:激光扫描仪测距误差; (4) 集成误差:系统集成误差; (1) 定位误差 GPS 动态定位误差主要包括卫星轨道误差、卫星钟钟差、接收机钟钟差、多路径效应、 相位中心不稳定,还有卫星星座、观测噪声等。[1]GPS 定位误差不容易消除或者模型化,通 常为了削弱GPS 定位误差的影响,采用的方法是在测区内建立多个分布均匀的基准站,保证GPS 动态定位解算时离基准站不会太远。 (2) 姿态误差 姿态误差是影响定位精度的最主要原因。主要包括设备的安置误差、加速度计误差、陀螺仪漂移、测量噪声等,对于INS 姿态测量误差,可以适当降低飞行高度,以削弱其对定位的影响。 (3) 测距误差 激光扫描仪的每一个工作过程都会带来一定的误差,但起主要作用的是电子光学电路对经过地面散射和空间传播后的不规则激光回波信号进行处理来确定时间延迟带来的误差,分别为时延估计误差和时间测量误差两类。此外还有反光镜的旋转、震动误差、脉冲零点误差等。 激光脉冲信号照射地面物体时,由于地表物理特征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反射,当信号发生漫反射时,出现大量反射信号被接收,会形成较大的接收噪声;当信号照射到光滑物体表面,便形成镜面反射,可能会造成激光测距信号丢失。另外,有的信号可能经过计策反射后反射回去,这样测定的时间延迟不能代表真正的时间延迟。激光测距的精度还与地面粗糙程度、地面坡度、地面物体的干扰等有关。另外,被水域覆盖的地方,红外激光大部分被吸收,只有少量被反射,如果碰到静止的水面,就形成镜面反射,信号反射不回去;地表不连续以及移动物体,如行人、车辆、动物等都会影响激光测距精度。 (4) 系统集成误差 系统集成误差主要包括激光扫描仪脉冲感应参考中心与GPS 天线相位中心偏心向量的测定误差、系统安置误差、位置内插误差(线性内插)、时间同步误差、地面参考站间位置误差、坐标系间的转换误差、GPS/INS 组合滤波模型误差等。 由于GPS 数据采样频率一般为1~20Hz ,INS 数据采样频率一般为20~几百Hz ,而激光测距的频率为几十~几千Hz (现有70Hz ),采样率不同,最后要根据采样率低的GPS/INS 数据内插出每个激光点的姿态和位置,内插过程中会产生内插误差。 2.激光测量系统误差的定性定量分析 (1)测距误差 测距误差同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系统和随机的两部分。这里只考虑系统误差部分ρ?,其大小取决于不同的系统、反射介质及地形条件等外界条件。相应测得的距离就是ρρ+?。即(0,0,)T r r ρρ+?=+?。其中r ?为测距误差引起的激光扫描点在瞬时激光束坐标系中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实验讲义

实验光纤布拉格光栅(FBG )应变实验研究 【实验目的】 1) 了解光纤光栅传感器基本原理及FBG 应变测量的基本公式。 2) 了解飞机驾驶杆弹性元件的力学特性。 3) 学习光纤光栅应变测量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实验原理】 1.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FBG 应变测量的基本公式 光纤布喇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 FBG )用于传感测量技术,主要是通过外界物理量的变化对光纤光栅中心波长的调制来获取传感信息,因此它是一种波长调制型的光纤传感器。FBG 传感原理如图1所示。 图1中,当一束入射光波进入FBG 时,根据光纤光栅模式耦合理论,当满足满足相位 匹配条件时,反射光波即为FBG 的布喇格波长λB ,λB 与有效折射率n eff 和光栅周期Λ的关系为 Λ2eff B n =λ(1) 由式(1)可以知:n eff 与Λ的改变均会引起光纤光栅波长的改变,而且n eff 与Λ的改变与应变和温度有关。应变和温度分别通过弹光效应与热光效应影响n eff ,通过长度改变和热膨胀效应影响周期Λ,进而使λB 发生移动。将耦合波长λB 视为温度T 和应变ε的函数,略去高次项,则由应变和温度波动引起的光纤光栅波长的漂移可表示为 Λ ?+?Λ=?eff eff B 22n n λ (2) I λ I 输入光波 反射光波 透射光波 图1 FBG 传感原理示意图

由式(2)可知光纤光栅中心波长漂移量?λ对轴向应变?ε和环境温度变化?T 比较敏感。通过测量FBG 中心波长的变化,就可测量外界物理量的变化值(如应变、温度等)。 光纤光栅轴向应变测量的一般公式为 ()ελλe B Bz 1p -=?,也是裸光纤光栅轴向应变测量的计 算公式。由上式可知,?λBz 和ε存在线性关系,因此通过解调装置检测出布拉格波长的偏移量?λ,就可以确定被测量ε的变化。 2. 飞机驾驶杆弹性元件的力学特性 杆力传感器弹性元件采用平行梁形式,其结构如图2所示。弹性元件由互相交叉90°的两对关联平行梁组成一个测力悬杆,其中一组感受纵向作用力,另一组感受横向作用力,上下部分连为一体,增加了梁的刚度,提高了梁的固有频率并具有良好的散热条件。对其中每一方向作用力,由于其侧向刚度大,于是侧向负载能力强,与施加力平行的一对平行梁轴向应变可以忽略不计,外加力主要使与作用方向垂直的一对平行梁变形。 杆力传感器弹性元件为方框平行梁结构,为便于分析和简化计算,将方框平行梁简化为 一超静定刚架,力学模型如图3(a)所示。 因为刚架计算通常忽略轴力对变形的影响,力学模型又可进一步简化为一个反对称载 荷作用的刚架,简化后的力学模型如图3(b)所示,其中P=1/2P 0。将受反对称载荷作用的刚 架沿水平对称轴截开,这时垂直梁的截面上有三对内力力,即一对剪力X 、一对轴力N 、一对弯矩M ,多余约束力如图3(c)所示。根据结构力学反对称结构对称的外力为零的理论,因 图2弹性元件结构简图 (纵向) ) 图3简化后的模型 (a)超静定刚架结构 P 0 h (c) 多余未知力图 P P (b) 简化后力学模型 P P a

常见光纤光栅传感器工作原理

常见光纤光栅传感器工作原理 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光栅的Bragg波长λB由下式决定:λB=2nΛ (1) 式中,n为芯模有效折射率,Λ为光栅周期。当光纤光栅所处环境的温度、应力、应变或其它物理量发生变化时,光栅的周期或纤芯折射率将发生变化,从而使反射光的波长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物理量变化前后反射光波长的变化,就可以获得待测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如利用磁场诱导的左右旋极化波的折射率变化不同,可实现对磁场的直接测量。此外,通过特定的技术,可实现对应力和温度的分别测量,也可同时测量。通过在光栅上涂敷特定的功能材料(如压电材料),还可实现对电场等物理量的间接测量。 1、啁啾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上面介绍的光栅传感器系统,光栅的几何结构是均匀的,对单参数的定点测量很有效,但在需要同时测量应变和温度或者测量应变或温度沿光栅长度的分布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一种较好的方法就是采用啁啾光纤光栅传感器。 啁啾光纤光栅由于其优异的色散补偿能力而应用在高比特远程通信系统中。与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在外界物理量的作用下啁啾光纤光栅除了△λB的变化外,还会引起光谱的展宽。这种传感器在应变和温度均存在的场合是非常有用的,啁啾光纤光栅由于应变的影响导致了反射信号的拓宽和峰值波长的位移,而温度的变化则由于折射率的温度依赖性(dn/dT),仅影响重心的位置。通过同时测量光谱位移和展宽,就可以同时测量应变和温度。 2、长周期光纤光栅(LPG)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长周期光纤光栅(LPG)的周期一般认为有数百微米,LPG在特定的波长上把纤芯的

光耦合进包层:λi=(n0-niclad)。Λ。式中,n0为纤芯的折射率,niclad为i阶轴对称包层模的有效折射率。光在包层中将由于包层/空气界面的损耗而迅速衰减,留下一串损耗带。一个独立的LPG可能在一个很宽的波长范围上有许多的共振,LPG共振的中心波长主要取决于芯和包层的折射率差,由应变、温度或外部折射率变化而产生的任何变化都能在共振中产生大的波长位移,通过检测△λi,就可获得外界物理量变化的信息。LPG在给定波长上的共振带的响应通常有不同的幅度,因而LPG适用于多参数传感器。 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应用 1、在民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 民用工程的结构监测是光纤光栅传感器最活跃的领域。力学参量的测量对于桥梁、矿井、隧道、大坝、建筑物等的维护和状况监测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测量上述结构的应变分布,可以预知结构局部的载荷及状况。光纤光栅传感器可以贴在结构的表面或预先埋入结构中,对结构同时进行冲击检测、形状控制和振动阻尼检测等,以监视结构的缺陷情况。另外,多个光纤光栅传感器可以串接成一个传感网络,对结构进行准分布式检测,可以用计算机对传感信号进行远程控制。 光纤光栅传感器可以检测的建筑结构之一为桥梁。应用时,一组光纤光栅被粘于桥梁复合筋的表面,或在梁的表面开一个小凹槽,使光栅的裸纤芯部分嵌进凹槽得以保护。如果需要更加完善的保护,则最好是在建造桥时把光栅埋进复合筋,由于需要修正温度效应引起的应变,可使用应力和温度分开的传感臂,并在每一个梁上均安装这两个臂。 两个具有相同中心波长的光纤光栅代替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反射镜,形成全光纤法布里-珀罗干涉仪(FFH),利用低相干性使干涉的相位噪声最小化,这一方法实现了高灵敏度的动态应变测量。用FFPI结合另外两个FBG,其中一个光栅用来测应变,另一个被保护起来,免受应力影响,以测量和修正温度效应,所以FFP~FBG实现了同时测量三个量:温度、静态应变、瞬时动态应变。这种方法兼有干涉仪的相干性和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优点。已在5mε的测量范围内,实现了小于1με的静态应变测量精度、0.1℃的温度灵敏度和小于1nε/(Hz)1/2的动态应变灵敏度。

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

The research of FBG pressure sensing on the application of engineering ABSTRACT Fiber grating is one of the most rapid passive optical fiber components in recent years. Since 1978, the year when K.O.Hill and others first used the standing wave writing way in the germanium-doped fiber and make the world's first fiber grating, because of its’ many unique advantages, the use of the fiber grating in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 Fields and fiber optic sensor Fields are broad prospected. With fiber grating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improve, and the outcome of the application increasing, the fiber grating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and representative optical passive components. The emergence of fiber grating makes many of the complex all-fiber communications and sensor networks possible, which greatly widened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optical fiber technology. As sensor component, fiber grating also possesses other special functions. For example, high ability of resisting electromagnetism disturb, small size and weight, high temperature-proof, high ability of multiplex, being liable to connect with fiber, low loss, good spectrum characteristic, erosion-proof, high sensitivity, being liable to deform and so on. At present, the sensor that adopts FBG (fiber Bragg grating) as sensor components has become the main stream of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ion. Pressure is the direct cause of the drifting of the Bragg wavelength of the grating, so research on the FBG pressure sensing character in-depth is important to the FBG sensing technology. The design is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of FBG sensing elements; explore the using of FBG pressure character, so research on the FBG pressure sensing character in-depth is important to the FBG sensing technology. Bring forward a package project that can be used and the text.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二维应变测量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99184063.html,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二维应变测量方法 作者:李金娟 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15年第02期 摘要:文章介绍了光纤光栅二维应力传感测量的试验台的准备、光纤光栅的制备、光纤 光栅的粘贴、实验仪器、实验过程、光纤光栅测量应变与电阻应变片的测量结果作对比。实验结果说明利用光纤光栅应变花可以得出与电阻应变花一致的结果。 关键词:光纤光栅;电阻应变片;应变;直角应变花 光纤光栅应变花进行二维平面应力测量是通过三个光纤光栅的中心波长的变化来测定应变的,电阻应变片应变花测出的应变值对光纤光栅中心波长进行标定。所以粘贴时尽可能保证光纤光栅与对应的电阻应变片的测量方位一致。 1 实验台的准备 由于本实验需要用多个光纤光栅进行二维应力测量,所以不能使用一般的等强度梁,而是用一个十字架形结构,实际上也是一种等强度梁,不过这种装置有两个等强度梁,分别作为十字架的X轴向和Y轴向,用来施加压力,如图1所示。 这是实验的被测表面的俯视图,表面是由我们用一块马口铁皮做成的。实验时在X轴、Y 轴方向分别悬挂砝码盘。砝码的重力通过试验台的等悬梁臂结构拉伸X或者Y方向的铁皮,铁皮的应力的变化引起光纤光栅中心波长的变化,因此为了保证试验的效果,光纤光栅的粘贴必须使光栅光纤紧贴被测表面时同时发生应变。 2 光纤光栅的制备 实验台准备好后重要的是制备光纤光栅,本实验使用3只不同中心波长的光纤光栅,串联成直角应变花来测试动态应力的变化,因而需制备3只不同波长的光纤光栅。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试验室中只有两块相位掩模板,在实验室中只能制备两只光纤光栅,另外一只光纤光栅是已经制备好的光纤光栅。三只光纤光栅的波长位置分别在:1532nm,1544nm,1548nm处附近。 根据实验条件,组建一个光纤光栅制作系统,制作方法采用目前最有效,也是最流行的相位掩模法,其实验系统如图2所示。 本实验用光纤,是载氢掺锗光敏光纤-普通光纤经过载氢处理(在室温下,压强为107Pa 的容器中,载氢两周左右),使得普通通信光纤的光敏性大大增加,达到写制光栅的要求。实验所用的光谱分析仪为国产AV6361,分辨率选择0.2nm,宽带光源使用LED。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基于MSA方法的测量系统误差分析研究

1绪论 1.1 测量系统分析介绍 测量系统分析,简称MSA(全称为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使用数理统计和图表的方法对测量系统的分辨率和误差进行分析,以评估测量系统的分辨率和误差对于被测量的参数来说是否合适,并确定测量系统误差的主要成分。 测量系统的误差由稳定条件下运行的测量系统多次测量数据的统计特性:偏倚和方差来表征。偏倚指测量数据相对于标准值的位置,包括测量系统的偏倚、线性和稳定性;而方差指测量数据的分散程度,也称为测量系统的R&R,包括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1.1.1 MSA的术语 (1)测量系统(Measurement System) 测量系统是对测量单位进行量化或对被测的特性进行评估,其所使用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及假设的集合;也就是说,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测量系统可分为两类分别为“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和“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前者测量后能够给出具体的测量数值;后者只能定性地给出测量结果。 “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通常包括五类的分析和评价,它们分别为:“偏倚”、“稳定性”、“线性”、“重复性”和“再现性”。在测量系统分析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可以分别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而定。 (2)偏倚(Bias) 偏倚是指对相同零件上同一特性的观测平均值与真值(参考值)的差异,是测量系统的系统误差所构成。 (3)稳定性(Stability) 稳定性(或漂移)是指经过一段长期时间下,用相同的测量系统对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同一特性进行测量所获得的总变差。也就是说,稳定性是整个时间的偏倚变化。 (4)线性(Linearity) 线性是在测量设备预期的工作(测量)量程内,偏倚值的差异。线性可被视为偏倚对于量程大小不同所发生的变化。 (5)重复性(Repeatability) 传统上将重复性称为“评价人内部”的变异。重复性是用一个评价人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对同一零件上的同一特性,进行多次测量所得到的测量变差;它是设备本身的固有的变差或能力。 (6)再现性(Reproducibility)

光纤光栅传感器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光纤光栅是现代光纤传感中应用最广泛的器件与技术。自1978年加拿大渥太华研究中心利用光纤的光敏效应成功制成第一根光纤光栅以来,光纤光栅传感器便因为体积小、重量轻、检测分辨率高、灵敏度高、测温范围宽、保密性好、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抗腐蚀性强等特点及其具有本征自相干能力强和能在一根光纤上利用复用技术实现多点复用、多参量分布式区分测量的独特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本文先对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分类进行论述,接着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的一些重要应用,然后对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研究方向进行简单分析,最后是小结和展望。 【关键词】传感器;光纤光栅传感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 一、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分类 光纤光栅是利用光致折射率改变效应,使纤芯折射率沿轴向产生周期性变化,在纤芯内形成空间相位光栅。光纤光栅传感器目前研究的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利用光纤布喇格光栅(FBG )背向反射特征制作的传感器;二是利用长周期光纤光栅(LPG )同向透射特征制作的传感器;三是利用啁啾光纤光栅色散补偿特征制作的传感器。下面将对这三种传感器的传感机理进行简单概述。 1.1 光纤布喇格光栅传感原理 光纤布喇格光栅纤芯轴向的折射率呈现周期性变化,其作用的实质相当于是在纤芯内形成一个窄带的滤波器或反射镜。如图1-1所示,当一束宽光谱光经过光纤光栅时,满足光纤光栅布喇格条件的波长将产生反射,其余的波长将透过光纤光栅继续往前传输。 图1-1 光纤布喇格光栅原理图 光纤布喇格光栅反射谱的中心波长B λ满足 Λ=eff n 2B λ 其中,eff n 为有效折射率,Λ为光纤光栅栅距。 光纤光栅的栅距是沿光纤轴向分布的,因此在外界条件诸如温度、压力等的作用下,光

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四、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光纤光栅技术是利用紫外曝光技术在光纤芯中引起折射率的周期性变化而形成的。光纤光栅中折射率分布的周期性结构,导致某一特定波长光的反射,从而形成光纤光栅的反射谱。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通常是将光纤光栅附着在某一弹性体上,同时进行保护封装。反射光的波长对温度、应力和应变非常敏感,当弹性体受到压力时时, 光纤光栅与弹性体一起发生应变,导致光纤光栅反射光的峰值波长漂移,通过对波长漂移量的度量来实现对温度、应力和应变的感测。其工作原理如图1 图1给出了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与波长解调仪组成的应力测量系统。它主要 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宽带光源,第二部分为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 光纤光栅传感测量系统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宽带光源,第二部分为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第三部分为基于可调F-P 滤波器的波长解调仪,第四部分为计算机及软件分析处理系统。图中给出等间隔分布多个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这些光纤光栅通常要进行串接。由宽带光源发出的宽带光信号经过隔离器和3dB 耦合器传输到串接的传感光栅上,经过这些光纤光栅的波长选择后,一组不同波长的窄带光被反射,反射光再次经过3dB 耦合器由波长解调仪接收,经过波长解调仪对这些波长进行识别,得到一组应力传感信息,当边坡内部应力发生变化时,通过光栅解调器检测出波长的变化即应力变化,之后输入到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最后得到边坡受到压力的分布状况,根据监测对象内部变化情况,判断是否会产生塌方,起到报警作用。 计算机 波长解调仪 宽带光源 耦合器 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 图1测量系统光路示意图 光隔离器 扫描电压 抖动信号 可调F-P 滤波器 混合器 LP 滤波器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产品及监测实例

光纤光栅应变监测 监测原理 光纤光栅就是一段光纤,其纤芯中具有折射率周期性变化的结构。根据模耦合理论, Λ=n B 2λ的波长就被光纤光栅所反射回去(其中λ B 为光纤光栅的中心波长,Λ为光栅周 期,n 为纤芯的有效折射率)。 图1 光纤光栅的结构 反射的中心波长信号λB ,跟光栅周期Λ,纤芯的有效折射率n 有关,所以当外界的被测量引起光纤光栅温度、应力改变都会导致反射的中心波长的变化。也就是说光纤光栅反射光中心波长的变化反映了外界被测信号的变化情况。当布喇格光纤光栅做探头测量外界的温度、压力或应力时,光栅自身的栅距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反射波长的变化,解调装置即通过检测波长的变化推导出外界被测温度、压力或应力。 性能指标

主要特点 ★可靠性好、抗干扰能力强 ★ 测量精度高 ★ 分布式测量,测量点多,测量范围大。 ★ 传感头结构简单、尺寸小 ★ 抗电磁干扰、抗腐蚀、适于恶劣的化学环境 下工作。 ★ 系统安装使用过程中无需定标,使用寿命可 达25年以上,适用于长期监测。 应用领域 航空航天器、石油化学工业设备、电力设备、船舶结构、建筑结构、桥梁结构、医疗器具、核反应堆结构等 工程实例

采用光纤监测混凝土大管桩在施工过程中的应变结果分析 舟山万邦永跃船舶修造有限公司30万吨级舾装码头船坞应变监测 徐州矿务局张双楼煤矿主通风井冻法施工安全监测 内蒙古多伦电厂桩基静载测试 马来西亚宾城跨海大桥桩基承载力检测 深表土冻结外井壁光纤应力实测分析 监测点布置总体原则 为掌握竖井壁变形动态,并在今后继续发挥其安全预警作用,应布设较为全面完整的多方位监测体系,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功能,经初步分析,井壁可能的变形主要包括:井壁受周围粘土挤压产生应变;应变引起井壁相对位移(井壁收敛);深度不同引起叠加位移等,另外因采用冻法施工,井壁壁后温度也是影响作业面及支护初期安全的重要要素,这些要素很有可能成为护壁破坏失稳、发生恶性事故的诱发条件。综上述,竖井监测系统设计的总体原则是: 采用多层、多向监测的方法,在关键点(层)布置光纤应变、温度传感器,监测内容包括:井壁应变监测、壁后温度监测。 现场工况较为潮湿,施工线路较多,监测设备应具有很好的防水、防电磁干扰性能; 现场采集数据难度大,应采用微机室内实时采集的方式(数据采集中心); 做好充足施工前准备工作,保证设备安装迅速,准确,不影响现场正常施工。 监测内容的确定 (1)应变监测:计划3层,分别位于170.0m、195.0m、220.0m(根据实际支模板时按照施工工艺做适当调整),每层布设监测点5个。监测点布置图见附图一,可与业主协商增加或减少监测层数、点数。 (2)温度监测:计划3层,分别位于170.0m、195.0m、220.0m(根据实际支模板时按照施工工艺做适当调整),每层布设监测点5个(与应变传感器处于同一位置靠外侧)。 (3)安装应变传感器时应考虑每层至少1个为竖井纵向方向安置。 (4)施工过程中可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调整各阶段监测内容。 监测周期的确定 从前述本监测项目任务可以看到,本监测项目数据采集部分分为两个阶段,一为竖井开挖粘土层施工过程中的监测,二为粘土层通过后的监测。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做到全面掌握

第三章 误差分析理论

第三章误差分析理论 测量的目的是确定被测量的量值,然而由于下列因素的存在: 1.测量设备的不完善; 2.测量方法的不完善; 3.测量环境的影响; 4.测量人员的能力有限; 使得测量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数值表现即为误差。

一、误差概述 测量是将被测的物理量与所规定的参考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例如,测量某一起重机械的外形尺寸大小,就是用米尺与其比较。至于测量的标定就是为了提供进行比较的参考标准。 实验测定某一机械量,目的在于测出该机械量的真值。但是在实测中,只能得到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于真值的测量值,因此测量结果必然产生失真,这种失真则称为误差,即 误差=测量值-真值 用符号表示为 第一节误差的分类 μ-=?i x x

真值:与给定的特定量的定义一致的值。 理论真值:已知的,如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约定真值:不确定的,根据多次测量给出,如 平均值 误差必然存在:误差产生的必然性已被大量实践所证实,也就是说,一切实验结果都会产生误差。随着科技的发展,测量误差控制得越来越小,但不论小到什么程度误差总是存在的。在实际测量中,对给定的测量任务只需达到规定的精度要求就行了,决不是精度愈高愈好,否则将导致浪费。因此,在实际测量中,必须根据测量目的,全面考虑测量的可靠性、精度、经济性和使用简便性。

(一)按误差本身因次分类 1.绝对误差 某被测量的绝对误差定义为该量的测量值与真值之差,即:绝对误差=测量值-真值绝对误差可为正或负。例1:某一标准长度,其约定真值为X =100.02mm ,现有A 、B 两台仪器对其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如下:X A =100.05mm ,X B =100.00mm ,试比较两台仪器绝对误差的大小。 解:A仪器的测量误差为:V A =X A -X =100.05-100.02=0.03mm B仪器的测量误差为:V B =X B -X =100.00-100.02=-0.02mm 由于|V A |>|V B |,所以B仪器的绝对误差小。 二、误差的分类(表示方法)

光纤光栅动态应变测试实验

实验二 光纤光栅动态应变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 当简支梁受外载荷情况下,学会用光纤光栅传感器测量其表面某点的应变,加深对光纤光栅动态应变测试的理解。在实验过程中采集数据,分析并处理数据,并做时域分析。 二、实验设备 WS-ZHT2型振动综合教学实验台 光纤光栅解调仪 光纤光栅焊接机 光纤布拉格光栅(FBG ) 三、实验原理 在材料力学中,由梁弯曲变形的基本公式得: z y =I M σ (1) 矩形截面,惯性矩 3z b h I =12 (2) 由胡克定律可知: =E σε (3) 注:45号钢弹性模量E=209Gpa 应力应变引起光栅布拉格波长漂移可以由下式给予描述: ()Δεk ΔεPe 1λεΔλεB B =-= (4) 式中,Pe 为光纤的弹光系数,εk 为应变ε引起的波长变化的灵敏度系数。对于带有中心反射波长B λ, 的典型的石英光纤,轴向应变ε和波长漂移B Δλ有如下关系: B Δλ/B λ=0.78ε (5) 说明:1nm=103 pm 1pm ≈1με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 测量出简支梁的长宽高以及所测点在的位置,根据公式(1)、(2)、(3),给出在激励F 作用下所测点对应的应变该变量ε,即F 与ε的关系。 2 在静载荷下采集波长,求得波长的平均值0λ 3 在同一频率下分别施加F1、F2、F3,分别采集所对应的波长13λλλ、2、,求出波长变化量13λλλ???、2、(0=-λλλ?) ,然后分别代入(5)式中计算得应变13εεε、2、 3 每一实验小组分别选三个频率,分别在每个频率下施加F1、F2、F3,通过采样、计算后得到应变13εεε、2、。 4 绘出时域上的应变图,进行频谱分析,观察频谱图中频率大小是否与实验中所给频率大小相同,分析时域图中应变变化与力的变化的关系,从而判断实验与理论是否吻合。 五、实验报告要求 1 从理论上推导外载荷F 与应变ε之间的关系 2 先在静态下求出波长平均值0λ,通过加外载荷实验得到的波长λ,算出变化量λ?,再转化成应变ε,用EXCEL 或MATLAB 绘制时域图,并分析图形走势 3 频谱分析,试着从频谱上观察振动频率,振动幅值。 六、思考题 比较一下理论与实际应变的差异,思考一下产生这些差异的因素有哪些。

测量系统分析指导书

测量系统分析指导书 1目的 本规定具体明确进行“测量系统分析”的方法,以确定测量系统是否具有恰当的统计特性,并根据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来评估所使用的量具或设备的测量能力是否能达到预期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由控制计划规定的量具或测试设备并指出其相对应的关键特性。 3 术语或缩语 3.1重复性Repeatability:是用一个评价人,使用相同测量仪器,对同一零件上的同一特性进行多次测量所得到的测量变差。 3.2再现性Reproducibility:是用不同的评价人,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对同一零件上的同一特性进行测量所得的平均值的变差。 3.3重复性和再现性(GRR):测量系统重复性和再现性联合估计值。 3.4Cg:检具能力指数。 4 程序 4.1流程图

4.2 职责 4.2.1 质量保证部负责对本工作规定的建立,保持和归口管理。 4.2.2 使用部门按控制计划要求,编制测量系统分析计划,上报质量保证部批准,使用部门准备样件,实施,提供报告。质量保证部负责结果评价。 4.2.3 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员培训。 4.2.4 量具使用部门归档保存相应记录。 5 测量系统分析: 5.1 根据客户的要求来确定MSA,现场使用的计量器具,用于大众产品用Cg值来评估,用于通用的产品的用GRR来评估,其余的产品根据客户要求来定,客户无要求的采用GRR分析。 5.2 计量仪器的MSA,采用GRR来分析。测量仪器按对应的测量产品来做评估,但对同一大类的产品,同一种工艺允许只选取一种零件作为代表性的来做GRR分析。 5.2.1 CMM的MSA,可从控制计划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零件进行,项目包括位置尺寸、几何尺寸进行GRR分析。 5.2.2 齿轮测量中心的MSA,可根据齿轮加工特性,选取对最终的齿轮精度有影响加工工艺(如插齿、剃齿、珩齿、磨齿、成品)进行GRR分析。项目选取:周节累积误差、相邻齿距误差、平均齿向角度误差、平均齿形角度误差。 5.2.3 圆柱度仪的MSA,在控制计划中涉及到使用圆柱度仪的根据加工特性可分为车加工、磨加工和零件特性分为轴类和盘类,对其分别进行圆度、圆柱度和母线平行度的GRR分析。 5.2.4 轮廓仪的MSA,根据加工特性,可在控制计划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如倒角、R圆角、距离等进行GRR分析。 5.2.5 粗糙度仪的MSA,按控制计划中规定的项目(Ra、Rz、Rt),每一类评定标准选一种公差小的,分别进行GRR分析。 5.2.6 卡板的MSA,进行GRR分析。 5.3对在控制计划中出现的万能量具,由使用部门按控制计划组织MSA,对同一类万能量具用于同一大类的产品、同一工艺、同一精度允许只选取一种作为代表性的来做GRR分析分析方法,根据客户要求分为GRR和Cg。 5.4 对带表检具全部实施MSA,但对一台多参数专用检具,允许只对最小公差的检测项进行MSA。分析方法根据客户要求分为GRR和Cg。周期为检具六个月。 5.5对卡板、塞规等专用量具,首次使用前由使用部门按控制计划组织MSA,分析方法为计数型。对同一大类的产品、同一工艺、同一精度允许只选取一种作为代表性的来做GRR分析评估。 5.6专用量检具首次使用前应进行MSA。对用于SPC过程控制点的专用量检具需定期做MSA,原则上参照检定周期。

霍尔效应实验中误差分析及处理

万方数据

霍尔效应实验中误差分析及处理 作者:尹绍全 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刊名: 内江科技 英文刊名:NEIJIANG KEJI 年,卷(期):2010,31(4)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4条) 1.杨述成.赵立竹.沈国土鲁通物理实验(力学、热学部分) 2007 2.林抒.龚镇雄普通物理实验 1982 3.龚镇雄普通物理实验中的数据处理 1985 4.钱锋.潘人培大学物理实验 2006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谷彤昭.朱茂华.刘洪敏霍尔效应实验的智能化-大学物理实验2002,15(4) 利用单片系统控制霍尔效应实验过程,智能化地验证霍尔效应理论、测量给定元件的霍尔灵敏度,并且通过磁场的变化模拟了实际的控制系统,从而使学生对霍尔效应的理论、实验及应用有了充分的认识。 2.会议论文魏敏建.王保军.赵宇琼.朱亚彬.刘依真霍尔效应测磁场实验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2009 主要阐述霍尔效应实验教学中的三个问题:多数载流子与少数载流子的问题;消除附加电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C”型电磁铁(有铁芯)产生与直螺线管(无铁芯)相同的磁场,利用霍尔元件来测量霍尔电压,并将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以此来说明剩磁对霍尔电压的影响. 3.期刊论文胡松青.杨渭(FeNiCo)x-(Al2O3)1-x纳米颗粒膜霍尔效应的研究-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16(4) 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不同金属体积分数x的(Fe21Ni79)x-(Al2O3)1-x纳米颗粒膜样品,并对样品的霍尔效应进行了研究,在x=0.48时,样品的饱和霍尔电阻率为4.5 μΩ.cm,霍尔电压为450 μV.在同样的制备条件下保持x不变,用Co去替代部分Ni得到一系列[Fe21(NimCon)]x-(Al2O3)1-x颗粒膜,测量其霍尔电压,结果发现随着Co含量的增加,霍尔电压增大,当原子比n/m=0.6时,霍尔电压为1 125 μV. 4.期刊论文刘晓云霍尔效应实验直流测量法的误差探讨及处理-大学物理实验2004,17(2) 本文首先对霍尔效应测量中的系统误差作了叙述,对系统误差中的热能流引起的不等位电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对结果进行了评述. 5.期刊论文马连喜再论空穴和霍尔效应-物理通报2010,""(5) 笔者曾谈论过空穴和霍尔效应问题[1],试图回答,在本质上都是电子移动的情况下, 为什么自由电子导电 (n 型半导体)和空穴导电 (p 型半导体)会出现相反方向的霍尔电压.笔者想用更通俗的方式再论述一下此问题. 6.期刊论文任丽花.Ren Lihua利用霍尔效应测磁场实验的数据处理-大学物理实验2008,21(4) 推导了亥姆霍兹线圈产生磁场的全空间分布的普遍公式,讨论了如何确定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实验内容进行了实例分析,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了相关计算,提出了利用霍尔效应测磁场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最后,详细讨论了亥姆霍兹线圈所在平面处磁场强度相关参数的分布曲线. 7.学位论文庄铭耀高温霍尔测量和应用2001 该文运用霍尔效应原理,采用微机控制和数字式数据采集,建立起一套微型高温霍尔测量系统.该系统测试速度快,使用方便,直流霍尔电压达到优于 1微伏的分辨率,能够实现从室温到400℃温度范围内高灵敏度的直流霍尔测量.该系统成功应用于高载流子浓度(∽10<'17>cm<'-2>)、低迁移率 (∽1cm<'2>·V<'-1>·s<'-1>)的掺锡纳米α-Fe<,2>O<,3>的高温霍尔测量. 8.期刊论文何永林.张银花"霍尔效应"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科学性要点-物理教师2007,28(6) 1 金属的霍尔电压符号不都是一样的 在中学物理的"霍尔效应"教学中,都采用经典的金属导电电子理论来解释霍尔电压的形成. 9.期刊论文刘健.赵鹏华.于华.郑君刚霍尔效应实验中电流源的选择-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19(1) 阐述了霍尔效应实验原理,论证了在霍尔效应实验中,只能使用稳恒直流电流源,而不能采用交流电源和普通电池.提出了稳恒直流电流源所提供的电流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并指出半导体中的电荷所受到的洛仑兹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指出采用交流电源,其交流电流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半导体中所受到的洛仑兹力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半导体两侧交替积累负电荷,难于形成稳定的霍尔电压.电池的电流会随着电能的消耗而减小,普通电池也不能作霍尔效应实验电源. 10.学位论文贺小伟Al<,x>Ga<,1-x>N/GaN异质结构中二维电子气的Rashba自旋轨道耦合和圆偏振自旋光电效应2008 GaN基宽禁带半导体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是目前国际半导体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前沿,在自旋电子学领域的研究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介绍了GaN基半导体在半导体自旋电子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利用圆偏振光电效应(CPGE)对AlxGa1-xN/GaN异质结构中二维电子气(2DEG)的Rashba自旋轨道耦合以及相关自旋输运现象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和结果主要包括: 1.概述了当前国际上半导体自旋电子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指出Rashba自旋轨道耦合对自旋调控和自旋弛豫的重要性,并介绍了近年来国际上GaN基半导体自旋电子学的研究现状。重点在理论上对立方闪锌矿结构和六方纤锌矿结构半导体的体反演不对称(BIA)和结构反演不对称(SIA)自旋分裂作了分析对比。 2.介绍了近红外激光辐照下AlxGa1-xN/GaN异质结构中2DEG的CPGE电流的实验观测。详细讨论了在1060nm波长激光辐照下,AlxGa1-xN/GaN异质结构

导线电阻引起应变测量的误差分析及其补偿电路

导线电阻引起应变测量误差分析及其补偿电路 摘要:分析了全桥和半桥式应变测量电路中导线电阻引起测量误差的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种传感器供桥电压自动补偿电路,以消除导线电阻引起的测量误差。 关键词:应变测量;桥式电路;补偿电路;测量误差 1 概述 应变片电测技术就是利用电阻应变片或由应变片制成的传感器对应力、应变、拉压力、位移、液体压力等物理量进行电测量的一种专门技术。它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检测、地基沉陷和土压测量及筑路机械性能参数的测量中,其测量误差大小直接影响到桥梁、道路和机械参数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而导致错误的分析和判断。在应变测量电路中,应变片或传感器与测量放大器用导线连接,由于连接导线具有一定的电阻,因此会引起测量误差,当连接导线较长时,这种误差往往很大而不能被忽略,例如,在桥梁检测中导线可能长达上千米。而本文分析结果表明,当导线长300m时引起的测量误差将超过20%。鉴于测量误差的重要性,本文在分析了导线电阻引起测量误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消除这种误差的电桥电路。 2 导线电阻引起的误差分析 电桥电路具有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更重要的是把应变片接成电桥电路可以消除温度变化产生的测量误差,因而得到广泛应用。以下将分别讨论由导线电阻引起的全桥及半桥电路的测量误差。2.1 全桥电路 全桥电路的接法如图1实线部分所示。图中R 1、R 2 、R 3 、R 4 为测量应 变片,r为连接导线的等效电阻,U AC 为测量放大器提供的供桥电压,U A′C′ 为电桥的实际工作电压。在不考虑导线电阻r的影响时,电桥输出给测量放大器的电压 图1 全桥电路接法

激光测量系统误差分析

激光测量系统误差分析 1.激光测量系统误差源的分析 激光测量系统会受到多种误差的影响,有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系统误差会给激光测量点云坐标带来系统偏差。激光测量系统的误差按照其产生的来源可分为四类:(1)定位误差:GPS定位误差; (2)姿态误差:GPS/INS姿态误差; (3)测距误差:激光扫描仪测距误差; (4)集成误差:系统集成误差; (1)定位误差 GPS动态定位误差主要包括卫星轨道误差、卫星钟钟差、接收机钟钟差、多路径效应、相位中心不稳定,还有卫星星座、观测噪声等。[1]GPS定位误差不容易消除或者模型化,通常为了削弱GPS定位误差的影响,采用的方法是在测区内建立多个分布均匀的基准站,保证GPS动态定位解算时离基准站不会太远。 (2)姿态误差 姿态误差是影响定位精度的最主要原因。主要包括设备的安置误差、加速度计误差、陀螺仪漂移、测量噪声等,对于INS姿态测量误差,可以适当降低飞行高度,以削弱其对定位的影响。 (3)测距误差 激光扫描仪的每一个工作过程都会带来一定的误差,但起主要作用的是电子光学电路对经过地面散射和空间传播后的不规则激光回波信号进行处理来确定时间延迟带来的误差,分别为时延估计误差和时间测量误差两类。此外还有反光镜的旋转、震动误差、脉冲零点误差等。 激光脉冲信号照射地面物体时,由于地表物理特征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反射,当信号发生漫反射时,出现大量反射信号被接收,会形成较大的接收噪声;当信号照射到光滑物体表面,便形成镜面反射,可能会造成激光测距信号丢失。另外,有的信号可能经过计策反射后反射回去,这样测定的时间延迟不能代表真正的时间延迟。激光测距的精度还与地面粗糙程度、地面坡度、地面物体的干扰等有关。另外,被水域覆盖的地方,红外激光大部分被吸收,只有少量被反射,如果碰到静止的水面,就形成镜面反射,信号反射不回去;地表不连续以及移动物体,如行人、车辆、动物等都会影响激光测距精度。 (4)系统集成误差 系统集成误差主要包括激光扫描仪脉冲感应参考中心与GPS天线相位中心偏心向量的测定误差、系统安置误差、位置内插误差(线性内插)、时间同步误差、地面参考站间位置误差、坐标系间的转换误差、GPS/INS组合滤波模型误差等。 由于GPS数据采样频率一般为1~20Hz,INS数据采样频率一般为20~几百Hz,而激光测距的频率为几十~几千Hz(现有70Hz),采样率不同,最后要根据采样率低的GPS/INS 数据内插出每个激光点的姿态和位置,内插过程中会产生内插误差。 2.激光测量系统误差的定性定量分析 (1)测距误差 测距误差同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系统和随机的两部分。这里只考虑系统误差部分ρ ?,其大小取决于不同的系统、反射介质及地形条件等外界条件。相应测得的距离就是ρρ +?。即(0,0,)T +?=+?。其中r?为测距误差引起的激光扫描点在瞬时激光束坐标系中r rρ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