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判定表测试规范

判定表测试规范

判定表测试规范
判定表测试规范

判定表设计测试规范

前言

本文档介绍了针对终端软件测试的判定表法设计测试用例的规范。

本测试规范中对移动终端用判定表法设计测试用例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用实例加以说明如何使用该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包括设计测试用例时的使用范围,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等。

本测试规范介绍了一种通用的测试方法,需要根据被测终端软件需求才能形成具体的测试用例。

目录

引入 (4)

1.名词解释 (4)

2.判定表法的原理 (4)

3. 判定表的构成...... . (4)

4.判定表的规则 (4)

4.1规则的定义 (4)

4.2规则的合并 (5)

5.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5)

6.实例说明判定表 (5)

7.适用范围 (7)

8.判定表的优点和缺点 (8)

8.1优点 (8)

8.2缺点 (8)

9.参考文档 (8)

10.修改历史 (8)

引入

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法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和数据,但是未考虑输入条件和数据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情况,但是当输入条件和数据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时候,采用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法是难以描述的,因此必须考虑采用一种适合于描述多种条件的组合,相应产生多个动作的方法来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注:条件和动作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明确的,可以直接使用判定表法;如果条件和动作关系不明确,则要先使用因果图法。

1.名词解释

判定表也称决策表,是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情况的工具。

条件:输入或是环境(可通过分析动作反推出)

动作:输出/结果

2.判定表法的原理

判定表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核心是构建判定表,能够将复杂的问题按照各种可能的情况全部列举出来,简明并避免遗漏,设计出完整的测试用例的集合。

3.判定表的构成

判定表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如图:

条件桩:找出问题的所有条件(条件的集合)。通常认为列出条件的次序无关紧要。

动作桩:列出问题规定的可能采取的操作(动作列表)。这些操作的排列顺序没有约束。

条件项:条件取值(输入的取值或环境的真值Y/N)

动作项:动作取值(输出值)

4.判定表的规则

4.1规则的定义

任何一个条件组合的特定取值及其相应的要执行的操作称为规则。

规则也就是说条件项和动作项的对应关系,一个规则相当于一条测试用例。

在判定表中条件的取值一般为真/假,用符号Y/N(1/0)表示,根据条件项的组合确定动作项的取值,即有n个条件就有2n个规则,例如有3个条件分别为A、B、C,就有8中规则,如下表:

4.2规则的合并

在实际应用判定表时,由于规则数目庞大,常常会先把它简化,也就是合并相似的规则。

如果判定表中,有两条或多条规则具有相同的动作,并且其条件项之间存在极为相似的关系,则可将规则合并。如图:

在左图中,两条规则的动作项是一样的,条件项中的前两项也是一样的,只是第三项不同,这说明,条件项1,2项分别是真值(Y)和假值(N)时,条件项3中无论是什么值,都要执行同一个操作,也可这样说,要执行的动作与条件项3的取值无关。这样,就可以将这两个规则合并了。合并后的条件项3可以用特殊的符号表示与取值无关,比如用“-”。

与此类似,无关条件项“-”在逻辑上又可包含其它的条件项取值,具有相同动作的规则进一步合并。如右图所示。

经过上述的合并规则的方法,合并判定表的规则后,就达到简化判定表的目的,并能够得到简化后的判定表。

5.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利用判定表法设计测试用例一般分五个步骤:(根据软件规格说明)

1)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

2)确定规则的个数

3)填入条件项

4)填入动作项,得到初始的判定表

5)简化合并相似的规则

最后生成测试用例

6.实例说明判定表法

实例1、功能点描述:

输入三个正整数a、b、b,分别作为三角形的三条边,通过程序判断三条边是否能构成三角形?如果能构成三角形,判断三角形的类型(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般三角形)

第一步,明确条件桩和动作桩:分析功能点描述可知道,这里有4个条件。

条件桩为:a、b、c构成三角形

a=b?

a=c?

b=c?

动作桩为:非三角形

普通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不可能

第二步,确定规则个数:分析出4个条件,因此,全部规则会有2的4次方,共16条。

第三步,填入条件项。

第四步,填入动作项。

通过以上的四步,就得到了初始的判定表,如图:

第五步,简化合并规则,根据合并的方法分析发现规则9-16可以合并,最后形成简化后的判定表,如图:

第六步,依据简化后的判定表中每一条规则,编写测试用例。

实例 2、登陆功能说明书:(用户名和密码输入)

用户名为“admin”,密码为“123456”登陆成功

用户名和密码为空,提示“用户名或密码不能为空”

用户名输入错误,提示“用户名或密码错误”,用户名和密码清空

用户名正确,密码输入错误,提示“密码错误”,用户名保留,密码清空

根据描述找出条件桩和动作桩,并输入取值得到如下图:

若使用有限条目判定表规则比较多时,可以转换为扩展条目判定表,通过分析得到规则3*3=9条,生成判定表,最后转化成测试用例。

7.适用范围

判定表适用于具有以下特征的应用程序:

1)If-then-else逻辑突出,需求说明很容易转换成判定表。

2)条件和规则的顺序不影响执行哪些操作。

3)输入变量之间存在逻辑关系。

4)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提出这4个必要条件的目的是为了使操作的执行完全依赖于条件的组合。其实对于某些不满足这几条的判定表,同样可以设计测试用例,只不过还需增加其它的测试用例而已。

8.判定表的优点和缺点

在一些数据处理问题中,某些操作是否实施,依赖于逻辑条件的取值,也即在这些逻辑条件取值的组合所构成的多种情况下,分别执行不同的操作。判定表法是处理这类问题的一个非常有力的分析和表达工具。

8.1优点

1)能把复杂的问题按各种可能的情况一一列举出来。

2)充分的考虑了输入条件之间的组合,对组合情况充分的覆盖。

3)对输入条件间的一些制约关系做了考虑,避免了部分无效用例,最终每个用例覆盖多

种输入情况,提高用例有效性。

4)能够给出每个测试用例的预期输出。

8.2缺点

1)不能表达重复执行的动作,例如循环结构。

2)当被测试特性较多时,判定表的规模会很庞大,例如有N个条件的判定表有2n个规则。

3)输入之间的组合,不能有效的确认某些测试组合是否必须测试,会造成一定的冗余。

9.参考文档

《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朱少民主编

《软件测试技术》—培训资料

判定表和判定树

1、招聘考试考核数学、英语、计算机三门课程,录取规则是: (1)总分240分以上(含)录取。 (2)总分在240分以下(不含),180分以上(含)的,如果数学和英语成绩均在60分以上(含),需要参加面试;如果数学或英语中有1门成绩在60分以下(不含)的,需复试该课程后再决定是否录取。 (3)其他情况不录取。 画出此项处理的判定树。 (10分) 2、某航空公司规定,乘客可以免费托运重量不超过30公斤的行李。当行李重量超过30公斤时,对头等舱的国内乘客超重部分每公斤收费4元,对其他舱的国内乘客超重部分每公斤收费6元,对外国乘客超重部分每公斤收费比国内乘客多一倍。根据描述绘出判定表。 3库存量≤0——————————————缺货处理 库存下限<库存量≤储备定额——————订货处理 储备定额<库存量≤库存上限——————正常处理 录取规则 240 录取 180≤总分<240 总分<180 不录取 数学≥60 数学<60 英语≥60 60 英语<60 60 面试 复试 不录取

库存量>库存上限——————————上限报警 0<库存量≤库存下限—————————下限报警 要求:画出判定表及判定树。 (1)判定表。 (2)判定树。 >储备定额 正常处理 >0 库存量 >上限 订货处理 <=储备定额 <=上限 上限报警 <下限 下限报警 <=0 缺货处理 4、某彩电生产企业根据销售商欠款时间长短和现有库存量情况处理彩电供货方案的结构化语言可表示为: IF 欠款时间≤30天 IF 需要量≤库存量 THEN 立即发货 ELSE 先按库存量发货,生产出来后再补发 ELSE IF 欠款时间≤90天 THEN IF 需求量≤库存量 THEN 先付款再发货 ELSE 不发货 ELSE 要求先付欠款 请将结构化语言表达的方案用判定表和判定树表达。 用判定表表达如下:

判定表测试规范样本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判定表设计测试规范

前言 本文档介绍了针对终端软件测试的判定表法设计测试用例的规范。 本测试规范中对移动终端用判定表法设计测试用例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并用实例加以说明如何使用该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包括设计测试用例时的使用范围, 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等。 本测试规范介绍了一种通用的测试方法, 需要根据被测终端软件需求才能形成具体的测试用例。

目录 引入 ......................................... 错误!未定义书签。1.名词解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判定表法的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判定表的构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判定表的规则 (4) 4.1 规则的定义 (4) 4.2 规则的合并 (5) 5. 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5) 6.实例说明判定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适用范围 (7) 8. 判定表的优点和缺点 (8) 8.1 优点 (8) 8.2 缺点 (8) 9. 参考文档 (8) 10.修改历史 8

引入 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法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和数据, 可是未考虑输入条件和数据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情况, 可是当输入条件和数据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时候, 采用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法是难以描述的, 因此必须考虑采用一种适合于描述多种条件的组合, 相应产生多个动作的方法来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注: 条件和动作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明确的, 能够直接使用判定表法; 如果条件和动作关系不明确, 则要先使用因果图法。 1.名词解释 判定表也称决策表, 是分析和表示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情况的工具。 条件: 输入或是环境( 可经过分析动作反推出) 动作: 输出/结果 2.判定表法的原理 判定表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核心是构建判定表, 能够将复杂的问题按照各种可能的情况全部列举出来, 简明并避免遗漏, 设计出完整的测试用例的集合。 3.判定表的构成 判定表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 如图:

判定表测试规范

判定表设计测试规范

前言 本文档介绍了针对终端软件测试的判定表法设计测试用例的规范。 本测试规范中对移动终端用判定表法设计测试用例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用实例加以说明如何使用该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包括设计测试用例时的使用范围,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等。 本测试规范介绍了一种通用的测试方法,需要根据被测终端软件需求才能形成具体的测试用例。

目录 引入............................................................ 错误!未定义书签。1.名词解释.....................................................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判定表法的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判定表的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判定表的规则 (4) 规则的定义 (4) 规则的合并 (5) 5. 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5) 6.实例说明判定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适用范围 (7) 8. 判定表的优点和缺点 (8) 优点 (8) 缺点 (8) 9. 参考文档 (8) 10.修改历史 8

引入 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法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和数据,但是未考虑输入条件和数据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情况,但是当输入条件和数据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时候,采用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法是难以描述的,因此必须考虑采用一种适合于描述多种条件的组合,相应产生多个动作的方法来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注:条件和动作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明确的,可以直接使用判定表法;如果条件和动作关系不明确,则要先使用因果图法。 1.名词解释 判定表也称决策表,是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情况的工具。 条件:输入或是环境(可通过分析动作反推出) 动作:输出/结果 2.判定表法的原理 判定表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核心是构建判定表,能够将复杂的问题按照各种可能的情况全部列举出来,简明并避免遗漏,设计出完整的测试用例的集合。 3.判定表的构成 判定表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如图: 条件桩:找出问题的所有条件(条件的集合)。通常认为列出条件的次序无关紧要。 动作桩:列出问题规定的可能采取的操作(动作列表)。这些操作的排列顺序没有约束。 条件项:条件取值(输入的取值或环境的真值Y/N) 动作项:动作取值(输出值) 4.判定表的规则 规则的定义 任何一个条件组合的特定取值及其相应的要执行的操作称为规则。 规则也就是说条件项和动作项的对应关系,一个规则相当于一条测试用例。 在判定表中条件的取值一般为真/假,用符号Y/N(1/0)表示,根据条件项的组合确定动作项的取值,即有n个条件就有2n个规则,例如有3个条件分别为A、B、C,就有8中规则,如下表:

判定表和判定树

1、招聘考试考核数学、英语、计算机三门课程,录取规则就是: (1)总分240分以上(含)录取。 (2)总分在240分以下(不含),180分以上(含)的,如果数学与英语成绩均在60分以上(含),需要参加面试;如果数学或英语中有1门成绩在60分以下(不含)的,需复试该课程后再决定就是否录取。 (3)其她情况不录取。 画出此项处理的判定树。 (10分) 2、某航空公司规定,乘客可以免费托运重量不超过30公斤的行李。当行李重量超过30公斤时,对头等舱的国内乘客超重部分每公斤收费4元,对其她舱的国内乘客超重部分每公斤收费6元,对外国乘客超重部分每公斤收费比国内乘客多一倍。根据描述绘出判定表。 3、某企业库存量监控的处理规则如下表: 录取规则 240 录取 180≤总分<240 总分<180 不录取 数学≥60 数学<60 60 60 英语<60 60 面试 复试 不录取

库存量≤0——————————————缺货处理 库存下限<库存量≤储备定额——————订货处理 储备定额<库存量≤库存上限——————正常处理 库存量>库存上限——————————上限报警 0<库存量≤库存下限—————————下限报警 要求:画出判定表及判定树。 (1)判定表。 (2) >储备定额正常处理 >0 库存量 >上限订货处理 <=储备定额<=上限上限报警 <下限下限报警 <=0 缺货处理 4、某彩电生产企业根据销售商欠款时间长短与现有库存量情况处理彩电供货方案的结构化语言可表示为: IF 欠款时间≤30天 IF 需要量≤库存量 THEN 立即发货 ELSE 先按库存量发货,生产出来后再补发 ELSE IF 欠款时间≤90天THEN IF 需求量≤库存量 THEN 先付款再发货 ELSE 不发货 ELSE 要求先付欠款 请将结构化语言表达的方案用判定表与判定树表达。

软件测试试题及答案 (2)

软件测试试题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C )。 A. 经过测试没有发现错误说明程序正确 B. 测试的目标是为了证明程序没有错误 C. 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迄今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D. 成功的测试是没有发现错误的测试 2.不属于白盒测试的技术是( C )。 A. 语句覆盖 B. 判定覆盖 C. 边界值分析 D. 基本路径测试 3.单元测试主要针对模块的几个基本特征进行测试,该阶段不能完成的测试是 ( A )。 A. 系统功能 B. 局部数据结构 C. 重要的执行路径 D. 错误处理 4.软件测试过程中的集成测试主要是为了发现( B )阶段的错误。 A.需求分析 B.概要分析 C.详细设计 D.编码 5.软件测试不需要了解软件设计的( D )。 A.功能 B.内部结构 C.处理过程 D.条件 6.( C )方法根据输出对输入的依赖关系设计测试用例。 A.路径测试 B.等价类 C.因果图 D.边界值分析 7.通常,在( D )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系统 A.组装测试 B.系统测试 C.验收测试 D.单元测试 8.实际的逻辑覆盖测试中,一般以( C )为主设计测试用例。 A. 条件覆盖 B. 判定覆盖 C. 条件组合覆盖 D. 路径覆盖 9.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时,确定测试数据应根据( A )和指定的覆盖标准。 A.程序内部逻辑 B.程序的复杂度 C.使用说明书 D.程序的功能 10.与设计测试用例无关的文档是( A )。 A.项目开发计划 B.需求规格说明书 C.设计说明书 D.源程序 11、软件测试技术可以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 静态测试是指不运行实际程序,通过检查和阅读等手段来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B. 动态测试是指实际运行程序,通过运行的结果来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C. 动态测试包括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D. 白盒测试是静态测试,黑盒测试是动态测试。 12、在软件测试阶段,测试步骤按次序可以划分为以下几步:( A ) A.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B. 验收测试、单元测试、系统测试、集成测试 C.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验收测试、系统测试 D. 系统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验收测试 13、系统测试中主要用到的测试技术是(B ) A. 回归测试 B. 黑盒测试 C. 白盒测试 D. 功能测试 14、对软件的性能测试、(B )测试、攻击测试都属于黑盒测试。 A. 语句 B. 功能 C. 单元 D. 路径 15、在用白盒测试中的逻辑覆盖法设计测试用例时,有语句覆盖、分支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等,在下列覆盖中,(D )是最强的覆盖准则。 A. 语句覆盖 B. 条件覆盖 C. 判定-条件覆盖 D. 路径覆盖

《管理信息系统》模拟测试题一

《管理信息系统》模拟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软件需求分析阶段可分为对问题的识别、分析与综合、编写需求分析文档以及()4个方面。 A.总结 B.阶段性报告 C.需求分析评审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2.在结构化分析方法中,用以表达系统内数据的运动情况的工具是( )。 A.数据流图 B.数据词典 C.结构化英语 D.判定表与判定树 3.在选择程序设计语言时最重要的依据是( ) A.语言的应用领域 B.对语言的熟悉程度 C.数据结构的复杂度 D.算法的复杂度 4.模块的()性是把软件划分为模块时要遵守的准则,衡量的标准是模块本身的()性和模块之间的()性。由若干个逻辑功能相似的成分组成的模块,该模块的内聚性是();模块内部的各个成分使用同一个输入数据,或产生同一个输出数据,该模块的内聚性是()。 A. 内聚性 B. 独立性 C. 耦合性 D. 功能内聚 E. 顺序内聚 F. 过程内聚 G. 时间性内聚 H. 逻辑性内聚 I. 偶然性内聚J. 通讯性内聚 5.白盒法测试程序时常按照给定的覆盖条件选取测试用例:()覆盖比()覆盖严格,它使得每个判定的每条分支至少经历1次;()覆盖既是判定覆盖,又是条件覆盖,但它并不保证使各种条件都能取到所有的值;()覆盖比其他条件都要严格,但它不能保证覆盖程序中的每一条路径。 A. 语句 B. 判定 C.条件 D. 判定/条件 E. 多重条件 F.路径 6.软件详细设计工具可分为3类,即图示工具、表格工具和设计语言:图示工具中,( )简单而应用广泛;( )表示法中,每个处理过程用一个盒子表示,盒子可以嵌套;( )是一种设计和描述程序的语言。 A.NS图 B.流程图 C.PAD图 D.HIPO图 E.C F.PDL G.PROLOG H.Pascal

最新软件测试期末复习资料

一、等价类划分 例题: 等价类测试用例的设计: ●弱一般等价类 ●强一般等价类 ●弱健壮等价类 ●强健壮等价类 函数f(x,y)有两个输入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0,30],y的取值范围[40,70] 根据需求: x的有效等价类为[10,20],[21,30],无效等价类<10,>30 y的有效等价类为[40,50],[51,60],[61,70]无效等价类<40,>70 1、弱一般等价类测试用例(x和y的有效等价类的值至少取一次即可) 测试用例编号X y 预期输出 15 45 25 55 15 65 2、强一般等价类测试用例(x和y的有效等价类的值做笛卡尔乘积) 测试用例编号X y 预期输出 15 45 15 55 15 65 25 45 25 55 25 65 3、弱健壮等价类(强一般等价类+其中一个变量取无效值,其他变量取有效值的情况)测试用例编号X y 预期输出 15 45 15 55 15 65 25 45 25 55 25 65 5 45 5 55 5 65 35 45 35 55 35 65 15 35 25 35 15 75 25 75

4、强健壮等价类(在弱健壮等价类的基础上+都取无效值的情况,只是针对两个变量)测试用例编号X y 预期输出 15 45 15 55 15 65 25 45 25 55 25 65 5 45 5 55 5 65 35 45 35 55 35 65 15 35 25 35 15 75 25 75 5 35 5 35 5 75 5 75 35 35 35 35 35 75 35 75 注册界面的需求如下: ●用户名和密码6-20的字母数字组合 ●邮箱满足xxx@xxx.xx格式 ●年龄必须是数字 写出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再写出弱健壮等价类测试用例 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 用户名1、6-20的字母数字组合5、全字母 6、全数字 7、<6位的字母数字组合 8、>20位的字母数字组合密码2、6-20的字母数字组合9、全字母 10、全数字 11、<6位的字母数字组合 8、>20位的字母数字组合

判定表测试规范标准

判定表设计测试规

刖言 本文档介绍了针对终端软件测试的判定表法设计测试用例的规。 本测试规中对移动终端用判定表法设计测试用例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用实例加以说明如何使用该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包括设计测试用例时的使用围,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等。 本测试规介绍了一种通用的测试方法,需要根据被测终端软件需求才能形成具体的测试用例。

目录 引入 (4) 1名词解释 (4) 2.判定表法的原理 (4) 3.判定表的构成 (4) 4.判定表的规则 (4) 4.1规则的定义 (4) 4.2规则的合并 (5) 5.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5) 6?实例说明判定表 (5) 7.适用围 (7) 8.判定表的优点和缺点 (8) 8.1优点 (8) 8.2缺点 (8) 9.参考文档 (8) 10.修改历史 (8)

引入 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法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和数据,但是未考虑输入条件和数据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情况,但是当输入条件和数据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时候,采用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法是难以描述的,因此必须考虑采用一种适合于描述多种条件的组合,相应产生多个动作的方法来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注:条件和动作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明确的,可以直接使用判定表法;如果条件和动作关系不明确,则要先使用因果图法。 1. 名词解释 判定表也称决策表,是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情况的工具。条件:输入或是环境(可通过分析动作反推出) 动作:输出/结果 2. 判定表法的原理 判定表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核心是构建判定表,能够将复杂的问题按照各种可能的情况全部 列举出来,简明并避免遗漏,设计出完整的测试用例的集合。 3. 判定表的构成 条件桩:找出问题的所有条件(条件的集合)。通常认为列出条件的次序无关紧要。 动作桩:列出问题规定的可能采取的操作(动作列表)。这些操作的排列顺序没有约束。 条件项:条件取值(输入的取值或环境的真值Y/N) 动作项:动作取值(输出值) 4. 判定表的规则 4.1规则的定义 任何一个条件组合的特定取值及其相应的要执行的操作称为规则。 规则也就是说条件项和动作项的对应关系,一个规则相当于一条测试用例。

软件测试用例分析 习题完美整合版

场景分析法 一、以答题业务为例: 1.答对题目增加题目积分,积分达到设定值时奖励一个礼包; 2.取题规则为随机不重复; 3.答错题目后答新题. 开始答题 是否存在 有效题目 提供题目及备选答案 答案是否 正确 增加题目积分 积分大于或等于设定值?给予无有效题目提示 结束奖励一个礼包

1.确定基本流与备选流 基本流: 步骤1. 开始答题 步骤2. 判断是否存在有效题目,存在有效题目,处理:提供题目及备选答案 步骤3. 用户答题并答对题目,增加用户相应积分。 步骤4. 判断积分是否达到设定值,达到,获取一个礼包,流程结束。 备选流1: 不存在有效题目 基本流步骤2时,题库不存在未答题目,处理:给予无有效题目提示,流程结束。备选流2: 答错题目 基本流步骤3时,答错题目,处理:提示用户答错题目,回到基本流步骤2 备选流3:答题后积分达不到设定值 基本流步骤4时,答对题后积分仍达不到设定值,处理:回到基本流步骤2 2.确定以下用例场景: 3.通过从确定执行用例场景所需的数据元素入手构建矩阵

4.设计数据,把数据填入上面的用例表中 二、下图所示是ATM例子的流程示意图。

2.场景设计:下表所示是生成的场景。 3.用例设计

4.测试用例表

三、用户进入一个在线购物网站进行购物,选购物品后,进行在线购买,这时需要使用账号登录,登录成功后,进行付钱交易,交易成功后,生成订购单,完成整个购物过程。 第一步:确定基本流和备选流 基本流:登录在线网站→选择物品→登录账号→付款→生成订单; 备选流1:账户不存在; 备选流2:账户密码错误; 备选流3:用户账户余额不足; 备选流4:用户账户没钱。 第二步:根据基本流和备选流确定场景 场景1成功购物:备选流; 场景2账号不存在:基本流,备选流1; 场景3账号密码错误:基本流,备选流2; 场景4账户余额不足:基本流,备选流3; 场景5账户没钱:基本流,备选流4。 第三步:对每一个场景生成相应的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 ID 场景/条件账号密码 用户账 号余额 预期结果 1 场景1:成功购物V V V 成功购物 2 场景2:账号不存在 1 n/a n/a 提示账号不存在 3 场景3:账号密码错误 (账号正确,密码错误)V 1 n/a 提示账号密码错误,返 回基本流步骤3 4 场景4:用户账号余额不 足V V 1 提示用户账号余额不 足,请充值 5 场景5:用户账号没钱V V 1 提示用户账号没有钱, 请充值 第四步:设计测试数据 测试用例ID 场景/条件账号密码 用户账 号余额 预期结果 1 场景1:成功购物Test 123456 800 成功购物,账号余额减少 100元 2 场景2:账号不存在aa n/a n/a 提示账号不存在 3 场景3:账号密码错误 (账号正确,密码错误)Test 111111 n/a 提示账号密码错误,返回 基本流步骤3 4 场景4:用户账号余额不 足Test 123456 50 提示用户账号余额不足, 请充值 5 场景5:用户账号没钱Test 12345 6 0 提示用户账号没有钱,请 充值

判定表和判定树

1、招聘考试考核数学、英语、计算机三门课程,录取规则是: (1)总分240分以上(含)录取。 (2)总分在240分以下(不含),180分以上(含)的,如果数学和英语成绩均在60分以上(含),需要参加面试;如果数学或英语中有1门成绩在60分以下(不含)的,需复试该课程后再决定是否录取。 (3)其他情况不录取。 画出此项处理的判定树。 (10分) 2、某航空公司规定,乘客可以免费托运重量不超过30公斤的行李。当行李重量超过30公斤时,对头等舱的国内乘客超重部分每公斤收费4元,对其他舱的国内乘客超重部分每公斤收费6元,对外国乘客超重部分每公斤收费比国内乘客多一倍。根据描述绘出判定表。 3、某企业库存量监控的处理规则如下表: 录取规则 240 录取 180≤总分<240 总分<180 不录取 数学≥60 数学<60 60 60 英语<60 60 面试 复试 不录取

库存量≤0——————————————缺货处理 库存下限<库存量≤储备定额——————订货处理 储备定额<库存量≤库存上限——————正常处理 库存量>库存上限——————————上限报警 0<库存量≤库存下限—————————下限报警 要求:画出判定表及判定树。 (1)判定表。 (2 >储备定额?正常处理 >0 库存量 ?>上限?订货处理 <=储备定额?<=上限?上限报警 ?<下限?下限报警 ??0?缺货处理 4、某彩电生产企业根据销售商欠款时间长短和现有库存量情况处理彩电供货方案的结构化语言可表示为: IF 欠款时间≤30天 IF 需要量≤库存量 THEN立即发货 ELSE 先按库存量发货,生产出来后再补发 ELSE IF欠款时间≤90天THEN IF需求量≤库存量 THEN 先付款再发货 ELSE 不发货 ELSE 要求先付欠款 请将结构化语言表达的方案用判定表和判定树表达。

软件测试方法总结

软件的测试方法 软件测试随着软件的不同也衍生出许多的测试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最主要的测试方法有一下几种: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因果图、判定表和场景法 1、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 适用场合:有数据输入的地方就可以适用等价类 有效等价类:对程序的需求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程序接收到有效等价类数据应该正确运行。 无效等价类:对程序的需求不合理的,程序接收到无效等价类数据,应给出错误提示或根本无法输入。 等价类划分的过程: (1)根据需求找出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根据需求可以找出 (2)建立等价类列表 (3)根据等价类编写测试用例 下图为等价类边界值根据需求进行的数据分析: 上图中有控件名称、数据需求、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和边界值,在此表中有效等价类可以根据字面意思找出,边界值有最大值、最小值和次边界值组成,为了快速高效的编写出测试用例,我们经常将有效等价类和有效边界值组合起来编写测试用例。

2、因果图和判定表 主要考虑控件之间的组合,根据需求找出输入条件的组合和输出结果的组合,列出判定表,按照判定表编写测试用例 下图是某个测试实例的判定表: 需求:年薪制员工,严重过失扣除年薪的4%,过失扣除2% 非年薪制员工,严重过失扣除月薪的8%,过失扣除月薪4% 找出输入条件和输出条件,编写判定表 3、场景法 有些软件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流程的,而一件事情不同的触发顺序和处理结果就形成了事件的流。 使用场合:填写项较少,所有的操作都是通过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的 测试人员要把自己当做最终用户,尽量模拟出用户所有重要操作,可以分成两大类:模拟用户正确的操作,验证软件的业务逻辑,主要功能的实现---基本流 模拟用户错误的操作,验证软件的异常处理能力---备选流 场景法的分析流程: (1)分析需求,找出基本流和备选流 (2)根据基本流和备选流写出场景 (3)根据场景编写用例 下图为场景法实例:

实验二 黑盒测试(判定表法)

广西师范大学计信学院 《软件测试技术》课程实验 实验报告 题目:黑盒测试法——判定表法 班级:10计本1班 学号:201012301006 姓名:焦德伟 完成日期:2012/10/17

实验二黑盒测试法——判定表法 实验目的:1.掌握因果图、判定表的方法 2.掌握按判定表设计测试用例 实验时间:2学时 实验内容: 1、题目一:隔一天日期问题 功能描述:输入年份、月、日;输出:输入日期在日历上的隔一天日期。如输入1912年12月15日,应输出1912年12月17日。 要求: (1) 读源码并分析程序,给出问题规定的可能采取的操作(即列出所有的动作桩)。 所有的动作桩: (1)、年份超过界限,请重新输入a1 (2)、月份超过界限,请重新输入a2 (3)、日期超过界限,请重新输入a3 (4)、本月为二月,请重新输入日期a4 (5)、month+1 and day=1 a5 (6)、month+1 and day=2 a6 (7)、day=day+2 a7 (8)、year++ and month=1and day=1 a8

(9)、year++ and month=1and day=2 a9 (9)、输入非法a10 (2) 画出简化后的决策表,设计测试用例。实验的决策表: 条件桩: 年份越界:Y1 月份越界M1 日期越界D1 闰年:Y2 平年:Y3 月份二月:M2 月份为十二月:M3 月份为30天每月:M4 月份为31天非十二月:M5 日期小于27:D7 日期为27:D2 日期为28:D3 日期为29:D4 日期为30:D5 日期为31:D6 实验测试用例:

判定表练习题

1、某厂对部分职工重新分配工作的政策是: 年龄在20岁以下者,初中文化程度脱产学习。高中文化程度当电工;年龄在20岁到40岁之间者,中学文化程度男性当钳工,女性当车工,大学文化程度都当技术员。年龄在40岁以上者,中学文化程度当材料员,大学文化程序当技术员。请用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和判定树描述上述问题的加工逻辑。 (1)结构化语言: 根据职工年龄和文化程序: REPEAT If 年龄<=20 If 初中文化 Then 脱产学习 endif else if 高中文化 Then 电工 endif endif If 20<年龄<40 If 中学文化 If 男性 Then 钳工 Else 车工 Endif else if 大学文化 Then 技术员endif endif endif If 年龄>=40 If 中学文化 Then 材料员 else if 大学文化 Then 技术员endif endif endif Until 没有剩余未分配员工 判定表

2、假设对顾客的订货单按如下原则处理: 将顾客的信用度分三个档次: 欠款时间不超过30天; 欠款时间超过30天但不超过100天; 欠款时间超过100天。 对于上述三种情况,分别根据库存情况来决定对顾客订货的态度。 情况之一(欠款时间≤30天),如果需求数≤库存量,则立即发货,如果需求数>库存量,则只发现有库存,不足部分待进货后补发。 情况之二(30天<欠款时间≤100天),如果需求数≤库存量,则要求先付款再发货,如果需求数>库存量,则不发货。 情况之三(欠款时间>100天),则通知先付欠款,再考虑是否发货。 请用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和判定树的形式描述上述问题的加工逻辑(设欠款时间D,需求数N,库存量Q)。

判定表测试规范

判定表测试规范

判定表设计测试规范

前言 本文档介绍了针对终端软件测试的判定表法设计测试用例的规范。 本测试规范中对移动终端用判定表法设计测试用例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用实例加以说明如何使用该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包括设计测试用例时的使用范围,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等。 本测试规范介绍了一种通用的测试方法,需要根据被测终端软件需求才能形成具体的测试用例。

目录 引入 (6) 1.名词解释 (6) 2. 判定表法的原理 (6) 3. 判定表的构成 (6) 4.判定表的规则 (4) 4.1规则的定义 (4) 4.2规则的合并 (5) 5.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5 6.实例说明判定表 (9) 7.适用范围 (7) 8.判定表的优点和缺点8 8.1优点 (8) 8.2缺点 (8) 9.参考文档8 10.修改历史8

引入 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法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和数据,但是未考虑输入条件和数据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情况,但是当输入条件和数据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时候,采用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法是难以描述的,因此必须考虑采用一种适合于描述多种条件的组合,相应产生多个动作的方法来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注:条件和动作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明确的,可以直接使用判定表法;如果条件和动作关系不明确,则要先使用因果图法。 1.名词解释 判定表也称决策表,是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情况的工具。 条件:输入或是环境(可通过分析动作反推出)动作:输出/结果 2.判定表法的原理 判定表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核心是构建判定表,能够将复杂的问题按照各种可能的情况全部列举

实用文档之判定表和判定树

实用文档之"1、招聘考试考核数学、英语、计算机三门课程,录取规则是:" (1)总分240分以上(含)录取。 (2)总分在240分以下(不含),180分以上(含)的,如果数学和英语成绩均在60分以上(含),需要参加面试;如果数学或英语中有1门成绩在60分以下(不含)的,需复试该课程后再决定是否录取。 (3)其他情况不录取。 画出此项处理的判定树。 (10分) 2、某航空公司规定,乘客可以免费托运重量不超过30公斤的行李。当行李重量超过30公斤时,对头等舱的国内乘客超重部分每公斤收费4元,对其他舱的国内乘客超重部分每公斤收费6元,对外国乘客超重部分每公斤收费比国内乘客多一倍。根据描述绘出判定表。 录取规则 240 录取 180≤总分<240 总分<180 不录取 数学≥60 数学<60 英语≥60 60 英语<60 60 面试 复试 不录取

3、某企业库存量监控的处理规则如下表: 库存量≤0——————————————缺货处理 库存下限<库存量≤储备定额——————订货处理 储备定额<库存量≤库存上限——————正常处理 库存量>库存上限——————————上限报警 0<库存量≤库存下限—————————下限报警要求:画出判定表及判定树。 (1)判定表。 (2 >储备定额正常处理 >0 库存量 >上限订货处理 <=储备定额<=上限上限报警 <下限下限报警 <=0 缺货处理4、某彩电生产企业根据销售商欠款时间长短和现有库存量情况处理彩电供货方案的结构化语言可表示为: IF 欠款时间≤30天 IF 需要量≤库存量 THEN 立即发货 ELSE 先按库存量发货,生产出来后再补发

软件测试术语表

软件测试术语表 A ?Abstract test case (High level test case) :概要测试用例?Acceptance:验收 ?Acceptance criteria:验收标准 ?Acceptance testing:验收测试 ?Accessibility testing:易用性测试 ?Accuracy:精确性 ?Actual outcome (actual result) :实际输出/实际结果 ?Ad hoc review (informal review) :非正式评审 ?Ad hoc testing:随机测试 ?Adaptability:自适应性 ?Agile testing:敏捷测试 ?Algorithm test (branch testing) :分支测试 ?Alpha testing:alpha测试 ?Analyzability:易分析性 ?Analyzer:分析员 ?Anomaly:异常 ?Arc testing:分支测试 ?Attractiveness:吸引力 ?Audit:审计 ?Audit trail:审计跟踪 ?Automated testware:自动测试组件 ?Availability:可用性 B ?Back-to-back testing:对比测试 ?Baseline:基线 ?Basic block:基本块 ?Basis test set:基本测试集 ?Bebugging:错误撒播 ?Behavior:行为 ?Benchmark test:基准测试 ?Bespoke software:定制的软件 ?Best practice:最佳实践 ?Beta testing:Beta测试 ?Big-bang testing:集成测试 ?Black-box technique:黑盒技术 ?Black-box testing:黑盒测试 ?Black-box test design technique:黑盒测试设计技术?Blocked test case:被阻塞的测试用例 ?Bottom-up testing:自底向上测试 ?Boundary value:边界值 ?Boundary value analysis:边界值分析 ?Boundary value coverage:边界值覆盖率 ?Boundary value testing:边界值测试 ?Branch:分支 ?Branch condition:分支条件 ?Branch condition combination coverage:分支条件组合覆盖率?Branch condition combination testing:分支条件组合测试?Branch condition coverage:分支条件覆盖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