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外矿井低浓度瓦斯利用技术的探讨

国内外矿井低浓度瓦斯利用技术的探讨

国内外矿井低浓度瓦斯利用技术的探讨
国内外矿井低浓度瓦斯利用技术的探讨

国内外矿井低浓度瓦斯利用技术的探讨

杨扬,杨养龙

【摘要】分析了煤矿瓦斯赋存基础参数和来源及涌出构成,提出了煤矿抽放瓦斯的必要性,总结了煤矿瓦斯基本分类及利用方法,研究了国内外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煤矿乏风氧化装置及乏风瓦斯发电解决方案,指出矿井低浓度瓦斯利用技术将在促进煤层气利用的同时,推动煤矿瓦斯的全面综合利用,必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期刊名称】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年(卷),期】2014(000)009

【总页数】3

【关键词】瓦斯;乏风浓度;发电

低浓度瓦斯是指甲烷浓度低于30%的煤层气,分为风排瓦斯(乏风)和抽放瓦斯两部分,其中“乏风”是指甲烷质量浓度低于0.75%的煤矿瓦斯。目前,质量浓度高于30%的瓦斯在利用上已没有技术瓶颈;质量浓度在9%~30%范围的瓦斯用于发电也已经获得广泛应用;而质量浓度低于9%以及乏风的利用则已成为实现矿井瓦斯综合利用的关键。

提高乏风质量浓度,将风排瓦斯浓度由目前的0.22%提升至0.35%以上甚至更高,将对矿井实现热量的充分回收利用,实现节能减排,减少外部天然气的利用非常关键。若乏风浓度能提升至0.5%以上,将能实现矿井热能的自身平衡而不需外供。

1 国内外瓦斯利用技术

1.1 煤层瓦斯主要参数

浅谈低瓦斯矿井中瓦斯事故的原因及措施

浅谈低瓦斯矿井中瓦斯事故的原因及措施 煤矿瓦斯事故频繁,瓦斯爆炸等重特大事故也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低瓦斯礦井,由于种种原因,防灾抗灾能力较弱,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安全薄弱点,一旦发生瓦斯事故,损失将非常惨重。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了谈低瓦斯矿井中瓦斯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应对的措施,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标签:低瓦斯矿井;瓦斯事故;措施 引言: 近年来,自从矿井瓦斯治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十二字方针以来,矿井“一通三防”的基础业务工作不断增强,瓦斯事故的发生有递减的势头,从而使矿井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不菲的经济效益;但低瓦斯矿井的瓦斯防治工作仍不可小视,安全工作一旦松懈,瓦斯事故就如同死神一般躲在阴暗的角落,等待着疏忽大意猎物。 一、低瓦斯矿井瓦斯事故的原因 我国煤矿瓦斯事故频繁,瓦斯爆炸等重特大事故也时有发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现实原因,也有历史原因,是各种原因长期积累的结果。 (一)煤炭赋存和开采条件差 容易发生瓦斯事故的矿井,从自然条件来说,瓦斯含量的大小与地质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在采掘中,瓦斯容易由吸附状态转化为游离状态,导致瓦斯积聚;矿井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多,地应力大,煤层受到搓揉破坏严重,更容易产生高瓦斯附存区。而且,当前煤矿煤层开采深度大,更增加了瓦斯治理的难度。随着煤矿生产的发展和开采工艺的进步,出现了新的瓦斯安全技术问题。矿井开采向深部发展,一些矿井的开采深度已超过600m。随着深度的增加,煤层瓦斯含量和矿井瓦斯涌出都将随之增大,发生矿井瓦斯事故危险性增大,从而更加大了治理的难度;高产高效矿井的集中生产和综采放顶煤开采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加大了矿井通风与瓦斯综合治理的难度,增大了瓦斯事故发生的概率。 (二)投入不足和安全基础薄 一些老区煤矿的自然条件复杂,防灾抗灾的物资及生产所用的安全仪表和装备与外界相比差距较大,如安全仪表中的初级仪表(敏感元件等)加工水平大大低于国内外先进水平,致使监测瓦斯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足。往往建井初期矿井的技术还是比较理想的,但随着开采深度的加大,范围的延伸扩展,瓦斯的涌出量增多,地应力和瓦斯压力显现,危险性急剧增长,迫使原有的矿井各类系统就难以适应新环境的需要;加上资金等问题,原有的技术得不到改建和提升,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长期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这样一来,对技术投入不足,技

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一)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1、采掘布局合理。 (1)优化生产布局。矿井、采区与工作面设计要满足瓦斯治理的需要,优先开采保护层与实施区域预抽。优化巷道布置,简化生产系统,明确开采顺序,合理确定工作面参数,合理集中生产,实现安全高效。 (2)合理组织生产。进行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时,要把瓦斯抽采达标能力作为重要约束性指标。煤矿企业要严格按照批准的生产能力编制矿井年度与月度生产计划,合理组织生产。矿井主要通风系统、瓦斯治理技术、开采工艺等发生变化时,应立即进行生产能力复核,并依据复核结果组织生产,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个数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规定。 (3)坚持正规开采。矿井要加强生产准备,保持水平、采区与采掘工作面的正常接替;严禁剃头开采。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至少2个安全出口,形成全风压通风系统。开采三角煤、残留煤柱,不能保持2个安全出口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与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的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要严格按规定淘汰落后与非正规采煤方法、工艺。 2、通风可靠。 (1)矿井配备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主要通风机,巷道断面、矿井总风量、采掘工作面与各供风场所的配风量,要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2)矿井有完整独立的通风系统。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时,要编制通风设计及安全措施,并履行报批手续。巷道贯通前,要按《规程》规定制定安全措施。 (3)采区实行分区通风。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通风系统中杜绝不符合《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采煤工作面利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等现象。严禁突出煤层突出危险区域采掘工作面回风直接切断其她工作面唯一安全出口现象。 (4)按《规程》规定设置专用回风巷。采区进、回风巷应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一段为回风。 (5)矿井通风阻力合理,各地点风速符合《规程》规定。矿井有效风量率不低于87%。回风巷道失修率不高于7%,严重失修率不高于3%;主要进风巷道实际断面不小于设计断面的2/3。

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一)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1. 采掘布局合理。 (1)优化生产布局。矿井、采区和工作面设计要满足瓦斯治理的需要,优先开采保护层和实施区域预抽。优化巷道布置,简化生产系统,明确开采顺序,合理确定工作面参数,合理集中生产,实现安全高效。 (2)合理组织生产。进行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时,要把瓦斯抽采达标能力作为重要约束性指标。煤矿企业要严格按照批准的生产能力编制矿井年度和月度生产计划,合理组织生产。矿井主要通风系统、瓦斯治理技术、开采工艺等发生变化时,应立即进行生产能力复核,并依据复核结果组织生产,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个数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规定。 (3)坚持正规开采。矿井要加强生产准备,保持水平、采区和采掘工作面的正常接替;严禁剃头开采。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至少 2 个安全出口,形成全风压通风系统。开采三角煤、残留煤柱,不能保持 2 个安全出口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和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的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要严格按规定淘汰落后和非正规采煤方法、工艺。 2. 通风可靠。 (1)矿井配备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主要通风机,巷道断面、矿井总风量、采掘工作面和各供风场所的配风量,要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2)矿井有完整独立的通风系统。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时,要编制通风设计及安全措施,并履行报批手续。巷道贯通前,要按《规程》规定制定安全措施。 (3)采区实行分区通风。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通风系统中杜绝不符合《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采煤工作面利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等现象。严禁突出煤层突出危险区域采掘工作面回风直接切断其他工作面唯一安全出口现象。 (4)按《规程》规定设置专用回风巷。采区进、回风巷应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一段为回风。 (5)矿井通风阻力合理,各地点风速符合《规程》规定。矿井有效风量率不低于87%。回风巷道失修率不高于7%,严重失修率不高于3%;主要进风巷道实际断面不小于设计断面的2/3。

低浓度瓦斯输送、利用、排空安全技术措施

低浓度瓦斯输送、利用、排空安全技术措施 审批签名表

由于我矿瓦斯抽采浓度基本都在30%以下,为保障低浓度瓦斯输送、利用、排空的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保障措施,希相关单位严格按措施执行。 一、基本要求 1.在管道输送系统中靠近可能的火源点(发电机组、地面排空管口、自燃等)附近管道上,安设安全保护设施,确保管道输送安全。 2.在发电瓦斯输送管道系统中安设防逆流装置,防止抽采泵突然停泵而出现回流。 3.管道输送系统中不设置缓冲罐。 4.加压设备选择湿式压缩机。 5.抽采设备应选择湿式抽采泵。 6.正压输送时,输送压力不宜超过20kPa。 7.安设段管道及附件应能承受正压2.5MPa的压力,其它管道及附件应能承受正压1.0MPa、负压0.097MPa的压力。 8.管路安设尽量选用金属管道。 9.地面瓦斯输送管道采用埋地敷设,在管道进、出建筑物100m 范围内,应每隔25m左右接地1次,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20Ω。 二、安全设施 (一)内燃机瓦斯发电用管道输送要求 1、在瓦斯发电用低浓度瓦斯管道输送安全保障设安设阻火泄爆、抑爆、阻爆三种不同原理的阻火防爆装置。阻火泄爆装置选择水封阻火泄爆装置,抑爆装置可选择自动喷粉抑爆装置、细水雾输送抑爆装

置和气水二相流输送抑爆装置中的一种,阻爆装置选择自动阻爆装置。 2、监控用火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支管上脱水器的两侧。火焰传感器位于脱水器与发电机组之间,距离脱水器2m~3m;压力传感器位于脱水器与分管之间,距离脱水器1m~2m。 3、水封式阻火泄爆装置的安设位置距最远端支管的距离(沿管道轴向)应小于30m。 4、水封式阻火泄爆装置应能自动控制水位,确保其有效阻火的水封高度。 5、抑爆装置选用自动喷粉抑爆装置时,其安设位置距离最近的火焰传感器的距离(沿管道轴向)为40m~50m;选用细水雾输送抑爆装置或气水二相流输送抑爆装置时,其安装始端距水封阻火泄爆装置的距离不大于3m。 6、自动阻爆装置距抑爆装置末端的距离不大于10m。 7、安全保障设施任一装置的运行参数不能满足安全要求时,应能实现自动报警,并在3 分钟内关停发电机组,同时打开瓦斯排空管。 8、安全保障设施安设段管道内径不大于500mm。 (二)地面瓦斯排空要求 1、抽出的低浓度瓦斯不利用时,其地面排空管路应安设阻火泄爆、抑爆两种不同原理的阻火防爆装置。阻火泄爆装置宜采用水封式阻火泄爆装置,抑爆装置宜采用自动喷粉抑爆装置。 2、自动喷粉抑爆装置监控用火焰传感器安装在排空管上,距排

低瓦斯矿井瓦斯管理(新编版)

低瓦斯矿井瓦斯管理(新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552

低瓦斯矿井瓦斯管理(新编版) 瓦斯事故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具有发生频率高、损失大的特点。煤矿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中,瓦斯事故约占特大事故的70%左右,而低瓦斯矿井占其中近四成。 瓦斯是自然界存在的事物,是人们在开采煤层时释放出来的,只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瓦斯是可以控制的。我矿属低瓦斯矿井,近几年来增加了安全投入,配置了稳定的瓦斯监测队伍和安全监控系统,加强瓦斯治理工作,没有发生大的瓦斯事故,但也有人员进入盲巷引起中毒、瓦斯窒息受伤等事故发生。应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做到未雨绸缪。 一、加强通风 完善矿井通风系统,加强通风和通风设施管理,正确确定矿井

风量,并进行合理分配,使井下所有工作地点都有足够的风量,是预防瓦斯积聚的基本措施。 1、建立健全通风管理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克服低瓦斯矿井不会发生瓦斯大事故、放松管理的麻痹思想,把防治瓦斯事故工作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制定详细的符合本矿井实际的“一通三防”实施办法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切实加强矿井通风的管理工作。 2、完善通风系统,防止瓦斯积聚。①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足够新鲜风流送到井下各工作地点,保证井下作业人员生产有足够的新鲜空气;稀释和排除采掘工作面以及局部积聚的瓦斯。但由于历史原因,矿受小窑的严重入侵,矿井的通风系统遭受破坏,外部漏风严重,矿井通风系统紊乱。2007年以前我矿周围有小窑多家,对我矿呈包围之势,他们乱采滥挖,经常与回风巷贯穿或将回风巷保安煤柱回采掉,造成漏风大,通风巷道堵塞严重,井下采掘工作面新鲜风量严重不足。针对这种情况,2009年至2010年上半年我矿投入20多万元,对-250~-35总回风巷进行吞扩维修砌密闭闸,将断面由不足2m2的地方全部吞扩至4.3m2以

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of a comprehensive gas control in coal mine are introduced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comprehensive gas control technology. It is put forward that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e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to our country coal mine ga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plays a certain role, to fundamentally improve the mine safety status. 1,总述1.1《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关于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一章总则第六条:“防突工作坚持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突出矿井采掘工作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未按要求采取区域防突措施的,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十五条:“突出矿井做好防突工程的计划和实施,将防突的预抽煤层瓦斯、保护层开采等工程与矿井采掘布置、工程接替等统一安排,使矿井的开拓区、抽采区、保护层开采区和突出煤层(或被保护层)开采区按比例协调配置,确保在突出煤层采掘前实施区域防突措施” 1.2《煤矿瓦斯抽采工程设计规范》( GB50471—2008)5.2 节瓦斯抽采方法选择中规定:“在开采的厚煤层、煤层群瓦斯涌出量较大

(矿山安全)矿井瓦斯检查管理制度

矿井瓦斯检查管理制度 1、瓦检员的配备及管理: ①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中的高瓦斯区每面每班配一名瓦检员;其它矿井原则上每两个面每班配一名瓦检员;检查系统的瓦检员的配备由矿总工程师确定。 ②瓦检员必须由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责任心强,有两年以上井下工作经验,熟悉通风瓦斯管理的基本知识和要求,能熟练使用光学甲烷检测仪,并取得《特殊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 ③所有瓦检员必须是专职瓦检员,不得兼职。 ④通风(区)队必须建立瓦检员管理档案。瓦检员调离变动时,必须经矿总工程师批准。 2、瓦斯、二氧化碳的检查区域 ①回采工作面 进风风流、工作面风流、回风巷(包括尾巷)风流、上隅角、下隅角、 ②掘进工作面 工作面风流、工作面回风风流、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处风流。

③其它 矿井总回风风流、一翼回风风流、采区回风风流、硐室(仓库)、煤仓、钻场、高冒处、闭墙前、双巷间横贯、角联巷道及其它易产生瓦斯积聚的地点。 3、瓦斯、二氧化碳检查次数规定: ①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和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的采掘工作面、煤仓、钻场和其它有人工作地点,每班至少检查三次瓦斯和二氧化碳。机电硐室、已采区闭墙、盲巷临时闭墙、双巷间横贯、角联巷道、无人工作的工作面和临时停风区的栅栏处每班至少检查一次瓦斯和二氧化碳。 ②低瓦斯矿井所有采掘工作面、煤仓和其它有人工作地点,每班至少检查二次瓦斯和二氧化碳。机电硐室、已采区闭墙、盲巷临时闭墙、双巷间横贯、角联巷道、无人工作的工作面和临时停风区的栅栏处,每班至少检查一次瓦斯和二氧化碳。 ③矿井、一翼和采区等回风巷道每班至少检查一次瓦斯和二氧化碳。 ④井下其它地点的瓦斯检查次数由矿总工程师确定。 4、瓦检牌的内容及悬挂位置规定 ①瓦检员必须认真及时填写瓦检牌板,其内容包括:检查地点名称、瓦斯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检查日期、班次、时间、次数、瓦检员姓名;闭墙前的瓦检牌应增加设施状况内容。

2017年度煤矿瓦斯防治计划

新化县桑梓镇金鸡山煤矿(2017年度) 瓦斯治理计划 煤矿通风安全技术科编制

审批表 会审人员职务会审人员职务会审人员职务会审意见 会审结论

金鸡山煤矿瓦斯防治 计划 为了加强“一通三防”安全管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就是效益,超限就是事故”的超前意识,确立瓦斯是煤矿安全生产中头号敌人的意识,切实把瓦斯安全管理工作作为我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全方位齐抓共管,多措并举,管理干部要有“瓦斯管理,责重如山”的高度认识和“瓦斯管理,人人有责”的安全意识,严格瓦斯管理制度,杜绝瓦斯事故,搞好瓦斯防治工作。结合我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特制订2017年度瓦斯防治计划如下: 一、煤矿成立瓦斯防治技术领导组 组长:阳念华 副组长:吴代忠、黎定辉、刘新中 成员:祝圣耀、刘让平、康忠武、邹高贤 李传首、李志文、阳万光 通防科: 通风维护组: 刘解清、李水南、段富保 瓦斯检查组: 刘佑华、康利元、童楚华 井上监控值班人员:谢贺勋、康裕华、刘新中

井下监控维护工: 黎云辉、李松青、阳文光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阳念华兼任通防科科长。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以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的发生为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增加投入、依靠科技、严格落实、强化管理,着力构建“通风可靠、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推动我煤矿瓦斯治理工作再上新水平。 三、工作目标 矿井全面开展瓦斯综合治理活动,强化瓦斯综合治理责任体系,硬化工作指标,优化生产系统,消除物的、人的不安全因素,从源头上遏制瓦斯事故的发生,以确保我矿安全生产。 四、瓦斯防治计划 1、杜绝瓦斯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杜绝井下瓦斯超限作业,瓦斯积聚现象。 2、建立完善的瓦斯防治系统,最大限度地消除瓦斯危害; 3、建立完善的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确保监控有效。

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的瓦斯防治及管理之令狐文艳创作

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的瓦斯防治及管理 令狐文艳 一、概况 冯家塔煤矿属低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属不易自燃~易自燃煤层。矿井投产后,形成主斜井、副斜井进风,一号回风斜井回风的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 井田内各煤层瓦斯含量低,变化在0.02~0.18ml/gr之间。其中各煤层沼气(CH4)含量为0.02~0.18ml/gr,均属于低沼气等级;CO2含量变化在0.01~0.12 ml/gr。 瓦斯自然成分主要为N2,占总量的89.93~99.35%;次为CO2,占总量的0.65~10.07%,且随深度加大而增高的趋势较明显;CH4占总量的0.00~1.41%,一般为0.00%。 各煤层N2含量>89%,CO2含量一般<6%,故井田内各煤层均处于氮气带。 按用风地点确定矿井一期风量为127 m3/s,二期风量为164m3/s。一号回风斜井选用FBCDZ-8-No28型防爆轴流式通风机2台,1台工作,1台备用。初期每台通风机配2台YBF450S1-8型隔爆电动机(160kW、10kV、750r/min);后期更换电动机,每台通风机配2台YBF560S2-8型隔爆电动机(280kW、10kV、750r/min)。 二、瓦斯防治及管理通过对本区域瓦斯的赋存状况分析,瓦斯涌出量若有所增大,即使增大幅度较小,但在采取常规瓦斯防治和管理的同时,采

取煤层工作面瓦斯提前释放的瓦斯防治措施。 (一)常规措施 1)加强通风系统管理,建立稳定可靠的通风系统。不能靠无限地增加风量来解决瓦斯问题:一是风量过大将使煤尘飞扬;二是随着风量的增大,流经采空区的风量、风速加大、瓦斯流线延深、变密,强化了风流和采空区的瓦斯交换,风流携带出的采空区瓦斯量也相应增加。故掘进巷道使用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分风和“三专两闭锁”装置,并有专人检查试验其性能,保证完好。 2)加强瓦斯检查与监测。严格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瓦斯综合治理12字方针。虽然冯家塔煤矿是低瓦斯矿井,但按照高瓦斯矿井管理,每一个采掘工作面均有瓦斯检查人员,一人一面,坚持“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按要求配备使用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利用KJ95N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实时监测采掘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瓦斯浓度和各采区的风速、风量,做到了瓦斯人工监测和自动监测、监控的有机结合。 3)认真落实“一通三防”管理制度和瓦斯管理措施。实行 “一通三防”安全设施配备不齐全,禁止开工生产。并对通风设施进行责任区域划分、挂牌管理,专人检查。根据管理情况,奖优罚劣。 4)加强上下隅角瓦斯管理。对采煤工作面隅角瓦斯超限采取向隅角供风稀释,如挂风帘、用局部通风机供风等。瓦斯涌

煤矿瓦斯治理工作计划

2013年瓦斯治理工作计划 2013年是同德煤矿转入技改生产关键年,我科室决心以“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十六字工作体系为指导,努力提高“瓦斯治理”安全工作水平,现将工作安排如下: 一、通风系统方面 1、根据矿井2013年采掘计划和技改工程安排,计划于6月份启用康家沟回风井为矿井总回风。转入基建技改的通风工程有:218绞车房到新专用回风巷掘30米的联巷及两道密闭工程;新专用回风巷到六采下山轨道巷30米的联巷及修筑风桥一座;5号煤下山风井底240米绕巷掘进;5号煤层通4号煤层100米暗斜井掘进;康家沟总回风巷500米的扩巷;杜家垣回风井回填。技改后的通风系统为“三进一回”。 2、继续加强对现采4624工作面,4626备用面的通风管理,特别是4626备用面形成时的通风系统调配,并加强瓦斯检查、监测管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加强技改期间的通风瓦斯管理,保证作业地点通风可靠,监测到位,派专职瓦检员进行检查。 二、瓦斯管理方面 1、强化采煤工作面上隅角、掘进头,其他作业的瓦斯

管理,按上级要求瓦斯监测传感器下调20%,严防瓦斯超限作业。 2、严格执行放炮管理制度及“三人连锁”、“一炮三检”制,全煤掘进工作面必须采取分次爆破,防止炮后瓦斯超限的现象发生。 3、每月必须认真编写瓦斯检查点设置计划,加强监督检查,瓦斯员必须在指定地点交接班,做好“三对口”记录,有效杜绝了瓦斯的空、漏、假、少检。 4、认真落实瓦斯检查点的设置和巡视检查情况,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坚持每班向矿调度室汇报制。 5、坚决做到有计划排放瓦斯,严格按措施执行。 6、局部通风机由专职瓦检员负责管理,其它人员不准随意开、关局部通风机。 三、瓦斯监控方面 1、按《规程》规定,所有采掘工作面安设一定数量的传感器,位置准确、信号稳定,传输可靠。 2、配备足够数量的备用装置和零配件材料。 3、定期对风电、瓦斯电、故障闭锁进行检查,保证其运行灵敏可靠。 4、加大巡检力度,配足技术人员,井下各种传感器定期进行升井标校,确保信号上传稳定可靠,监控数据准确无误。

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分析

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19-11-29T14:57:06.09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5期作者:刘朋超 [导读] 众所周知,瓦斯属于易燃易爆的气体并且有毒有害,在综采工作面的现场实行时。 皖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任楼煤矿安徽宿州 234000 摘要:煤尘和瓦斯是煤矿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科学合理防治煤尘与瓦斯是确保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的关键。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涌现出很多先进的机械应用到综采工作面,使得矿井开采水平和开采强度得到提升,然而,瓦斯涌出量也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割煤、拉移支架等工序过程中,大量的煤岩尘不仅降低了工作面可见度,威胁着煤矿职工的健康,同时也加快了煤矿机械设备的磨损,而工作面瓦斯浓度的升高若控制不当还容易引起外超限甚至是瓦斯安全事故。因此,研究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就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可以为业内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众所周知,瓦斯属于易燃易爆的气体并且有毒有害,在综采工作面的现场实行时,如果有大部分瓦斯气体泄露在外,可能会致使整体工作区域遭受大量的污染影响,情节严重时,还可能会引起瓦斯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因此,在矿井区进行综采工作面回采工程时,倘若出现大量瓦斯泄露的情况,事件的处理工作将会相对较为复杂,一定要采用有针对意义的举措,有效控制综采工作面瓦斯的继续扩散。在矿井区进行综采工作的施行过程中,常常会遇见瓦斯抽采浓度太、工作效率低和施工质量差等诸多问题。因此,与现场情况相结合从多个方面对问题进行剖析,不仅能够妥当处理问题,并且还能与先进技术进行结合,保障瓦斯的防护工作安全有效。 一、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创新内容 1.技术内容 对综采工作面目前状况进行剖析时,必须要对矿井的真实情况有相应的了解及一定程度的认识,这样不仅能够及时有效地提出关键问题所在,探寻更安全高效的新型创新技术,还能够确保技术在现实运用过程中符合相应的要求。上述规划的实施,首先要能够充分弄清综采工作面的采空区瓦斯浓度及分布状况,倘若条件许可,最好亲自到现场考察核实,这样才能确保真实、有效的了解到第一手信息。接下来,要对高位、中位钻孔以及穿透钻孔等真实情况了解透彻,这样能够保障相应的技术在现场施行,还可以达到对瓦斯防治结果深度分析从而进一步完善的目的。 2.研究目标 在综采日常开采过程中,我们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研究时,可以很清楚的发现,一直以来,瓦斯问题都是困扰煤矿开采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对矿井瓦斯的治理,也需要很多技术方法协同才可以起到治理的效果。因为,每一个煤矿开采工作面,都有其特殊性,所以当前阶段就必须采用具有针对性意义的实施方案,来进行瓦斯的防护治理。只有从根本上、源头上对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进行防护,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瓦斯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工作面瓦斯三位一体的防治举措,能通过各种各样类别的钻孔方式,例如:高位、中位以及穿透等,从而完成合理配制和运用瓦斯管的相关工作。此方案能有效地解决采空区出现瓦斯累积,并达到高浓度的现象,与此同时还能适当的运用数据科学,实地分析矿井地质。运用这一方案,不仅能够便于了解矿井地质的结构特征,还可以帮助我们尽快了解所要开采的煤层储存条件,这对工作面的高抽巷使用方面有不可泯灭的意义与作用。 3.创新点 在现今我国科学技术持续发展、进步、创新的时代,针对性的进行瓦斯防护治理问题的时候,很有必要引入某些新型的技术方法,尤其是在这个不断创新和迅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通过不断的创新技术,并且与尖端的理念想法相结合,不仅可以达到完善瓦斯防护治理方法的目的,并且还能保障整个创新内容执行的顺利进行。 二、矿区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创新分析 1.高抽巷密闭设计 在矿井日常采煤过程中,因人为因素,扰动煤层,使得瓦斯直接涌出,这也是瓦斯的来源,同时矿井工作面裂隙带、采空区及上隅角易积聚瓦斯,影响工作面安全生产。因此,对以上来源瓦斯进行抽采是必要的。在对高抽巷施行封闭设计时,为了确保拥有良好的封闭效果,实际施工中,一般都会在其中配置 2 道闭墙。同时,在闭墙的周边需要掏出 0.5m 以上深度的掏槽,这一点尤为重要。首先,在建造和运用第 1 道闭墙时,把它的位置选定在离巷口 5 m处,且规定厚度大致为 1 m,这样既省时又省力。然后,在进行第 2 道闭墙的建造时,可以以第 1 道闭墙的距离为衡量基准,建造在第 1 道闭墙向里 1 m 的位置上,厚度设定在 1.5 m 左右。此外,还有极其重要的一点需要留意。在设置闭墙时,必须要有相照应的反水池被设计在其中。与此同时,在闭墙中间留出足够的空间位置以便于抽放管路,为了保障抽放管路在设计和实际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在此之中还要增添相应的加工框架。在针对性的设计和实际建造密闭墙的时候,大多数情况都会选用灰、砖、沙等材料。在制备和落实闭墙的修筑标准时,可以将其和具有永恒性特点的通风设备标准进行结合,把他们看作是施工标准的基础。必须要在对下方的实际状况有足够了解,并有一定认识时,再针对下方进行实际实施工作。为了防止墙体出现极其严重的漏风情况,相连的闭墙之间通常都会填充大量黄沙。在对高抽巷抽放管路进行设计以及现实运用时,可以保证整体长度 35 m,然后将其直接伸进闭墙向里 20 m 的地方。另外,当需要采用一些有针对性的举措时,可以在管路末端向里 20 m 左右的地方上增添菱形的防护网。同时要注意,针对性选择和设计菱形网格时,将相连网格的距离设置在0.15 ~ 0.2 m 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低瓦斯矿井瓦斯管理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372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A Group Or Social Organ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 o Abide By The Rules Or Rules Of Action And Require Its Members To Abide By Them. Different Industries Have Their Own Specific Rules Of Ac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Goals According T o The Plan And Requirement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低瓦斯矿井瓦斯管理通用范本

低瓦斯矿井瓦斯管理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团体或社会组织中,需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并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都有其具体的做事规则,目的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瓦斯事故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具有发生频率高、损失大的特点。煤矿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中,瓦斯事故约占特大事故的70%左右,而低瓦斯矿井占其中近四成。 瓦斯是自然界存在的事物,是人们在开采煤层时释放出来的,只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瓦斯是可以控制的。我矿属低瓦斯矿井,近几年来增加了安全投入,配置了稳定的瓦斯监测队伍和安全监控系统,加强瓦斯治理工作,没有发生大的瓦斯事故,但也有人员进入盲巷引起中毒、瓦斯窒息受伤等事故发生。应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做到未雨绸缪。

浅谈高瓦斯矿井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的瓦斯治理

2012年第·12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 总第137期 Dec2012 [摘要]论文介绍了上庄煤矿工作面及通风的概况,分析了高瓦斯矿井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的安全措施和治理措施,讲述了瓦斯治理的效果,也指出了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值得高瓦斯矿井借鉴。 [关键词]高瓦斯;综采工作面;治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TE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12-0153-03浅谈高瓦斯矿井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的瓦斯治理 沈雪梅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山西长治046204) 上庄煤业有限公司是以山西潞安环能股份有限责 任公司将原上庄煤矿整合重组而成的股份制企业。矿井生产能力为30万吨/a。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立井混合开拓,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矿井为高瓦斯矿井,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22.28m3/min,相对涌出量为44.19m3/t,是一座典型的高瓦斯矿井。 一、工作面概况 1.工作面布置及通风情况 3103回采工作面位于上庄煤矿31采区西部,所采煤层为3#-3煤层,工作面采用倾斜长壁布置,U型通风方式,工作面长157m,倾斜长度530m,煤层平均厚度2.2m,风运两巷均为工钢梯形支护,巷道断面为8.5m2。 2.煤层瓦斯含量及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 两巷及切眼掘进施工期间瓦斯涌出量为2.5-5m3/min,经实测,煤层原始瓦斯含量为12.6m3/t,该面瓦斯储量为322.92万m3,瓦斯压力为0.62MPa。 根据3101工作面初采期间老顶初次垮落瓦斯涌出量瞬间增大(瓦斯绝对涌出量达到90m3/min)经验,3103工作面如果不进行任何的治理,预计工作面顶板初次垮落瓦斯瞬间涌出量可达到100m3/min以上,届时工作面以及矿井整个回风系统将会出现大面积瓦斯高浓度超限。 3.煤层赋存情况 矿井所开采煤层为3#煤层,根据矿井地质报告可知:3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井田内3号煤层有分岔现象,分为三个分层3上、3中和3下。中部夹有4~15m的夹石层,其中3下煤层厚1.16~3.40m,平均1.94m,为稳定可采煤层,3上、3中煤层不稳定,不可采。煤层结构简单,层位稳定,常含夹矸1~2层,由砂质泥岩组成,夹矸厚0~0.65m。 4.煤层顶底板情况,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步距 依据地质报告该工作面直接顶板为砂质泥岩、粉砂岩,局部相变为细砂岩,底板为细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矿井之前所回采3101工作面与该工作面地质条件和煤层顶底板情况基本相同,3101工作面3上、3中煤层距本煤层为7~11m,3101工作面初采期间未采取任何处理手段,工作面回采至风巷17m和运巷13m时,工作面顶板大面积垮落,之后回采过程中顶板无明显周期来压,均为随采随下。根据3101工作面初采期间顶板垮落情况,结合3103工作面3上、3中两层煤赋存条件(距离本煤层分别为25m和17m),预计3103工作面在不进行任何处理的情况下顶板初次垮落步距在工作面回采30-35m左右。 5.工作面瓦斯抽采现状 根据对工作面实测,3上、3中两层煤总厚度约为0.8-1.5m。预计3103工作面上邻近层(3上、3中煤层)和顶、底板岩石内瓦斯储量约为698.96万m3;根据3101工作面回采时瓦斯涌出量分析,该工作面上邻近层瓦斯含量为15m3/t,初次来压段瓦斯总量为123647m3,根据3101工作面当时初次来压时瓦斯涌出量经验,预计该工作面回采前不进行任何治理手段初次来压时瓦斯涌出量最大可达到100m3/min以上(瓦斯来源的80%为上邻近层,其余20%为本煤层瓦斯涌出),届时工作面以及采区和矿井回风系统将可能发生大面积瓦斯超限事故。 3103工作面初采期间配风量为2000m3/min,最大风排瓦斯量可达到16m3/min,在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前瓦斯抽采主要是工作面本煤层预抽采量。 工作面现布置有三趟Φ275mm聚氯乙烯抽放管路,其中运输顺槽一趟(本煤层瓦斯预抽采管路),回风顺槽两趟(一趟为本煤层瓦斯预抽采管路,另一趟为邻近层瓦斯抽采管路)。运输顺槽布置瓦斯预抽采钻场5个,每个钻场呈扇形布置煤体预抽采钻孔21个,孔径为Φ89mm,孔深60m,回风顺槽共布置抽采钻场9个(钻场作为本煤层预抽采和邻近层高位抽采共同使用),每个钻场内呈扇形布置本煤层预抽采钻孔15个,孔径Φ89mm,孔深80m。两巷本煤层瓦斯预抽采钻孔共计240个,已于2012年5月全部施工完成,并联网抽放;回风顺槽9个抽放钻场也作为裂隙带高位抽采钻场使用,每个钻场布置抽采钻孔8个,共计72个,目前已施工完成19个(其中9#和8#钻场8个,7#钻场已施工完成3个),孔径为Φ113mm,钻孔终孔位置均在切眼顶部3#-1煤层,8个钻孔呈扇形布置,布置在端尾至工作面20m范围。 工作面回采前煤体预抽采钻孔已对工作面进行了4个月的预抽采,抽采总量达到120万m3,其中单孔抽采量为0.015m3/min,单孔平均抽采浓度可达到30%左右,单孔抽采总量可达到5000m3。 二、安全保障措施 为防止工作面初次来压期间瓦斯超限,引发瓦斯事 153 ··

低浓度瓦斯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低浓度瓦斯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6-12-12T14:13:07.4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25期9月上作者:牛楠 [导读] 摘要:低浓度瓦斯的综合利用在技术上与经济上均具有可行性,且符合国家能源产业发展方向,提高了矿井抽采积极性,提升了矿井安全性。 淮南矿业集团瓦斯利用分公司安徽省淮南市 232001 摘要:低浓度瓦斯的综合利用在技术上与经济上均具有可行性,且符合国家能源产业发展方向,提高了矿井抽采积极性,提升了矿井安全性。 关键词:低浓度;瓦斯综合利用;技术 一、装机形式的确定 某煤矿抽采总量在 25 m3 / m i n 左右,其中高负压抽采瓦斯量约 13 m3 / m i n,浓度约为 15% ;低负压抽采瓦斯量约 12 m3 / m i n,浓度约为 5% ,掺混后瓦斯浓度约为 12% ,考虑到抽采系统瓦斯抽采纯量和抽采浓度变化幅度比较大,采用高、低负压抽采瓦斯,掺混后全部采用国产低浓度瓦斯内燃发电机组。国内低浓度瓦斯发电机组热耗一般为 11. 0kW· h,甲烷热值约 35. 5 M J/Nm3 ,总装机容量 4 357 kW 。考虑到现阶段瓦斯流量和浓度都不稳定,所以取10% 的富余系数,本次装机按约 4 200 kW 考虑,并适当预留扩建余地。目前在我国运行或安装的国产瓦斯发电机组,主要有 500、700 和 1 000、1200 kW 几种机型,各种机型均适合本瓦斯发电项目。根据万峰煤矿瓦斯抽采站抽采量、瓦斯浓度、瓦斯气热值等条件,根据目前国内利用瓦斯气发电技术应用的现状,本设计对单机容量为 700 和 1000 kW 两种机型进行方案对比:方案一为 4 台 1000 kW 低浓度瓦斯发电机组;方案二为 6 台 7 00kW 低浓度瓦斯发电机组。两个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见表 1。 二、低浓度瓦斯的输送 1、输送系统工艺流程 根据目前的瓦斯浓度和抽采量以及今后扩建的需要,瓦斯抽采站出口至瓦斯发电站厂区布置 2 根DN500 的瓦斯输送管道,经约 160 m 的距离到达瓦斯发电机组进口,其机组进口压力不小于 2 500 Pa(按瓦斯输送速度不大于 12 m / s),满足机组调压阀前对瓦斯的压力要求。当抽出的瓦斯浓度高于 9% 时燃气机组能安全稳定运行,为保证输送瓦斯浓度在要求的范围内,在瓦斯发电站进掺混装置后,设置瓦斯浓度检测装置,当掺混瓦斯浓度小于 9% 时自动打开放散管,部分或全部放空低浓度瓦斯,保证机组正常运行。在瓦斯抽采站至瓦斯发电站的气源接口处,为保障瓦斯发电站停机或机组检修时有效切断气源,设置快速关闭阀门,作为紧急关断用。万峰煤矿瓦斯放散、水封阻火器布置在室内,输送管路及雾化水管路设置可靠的保温防冻措施。低浓度燃气内燃发电机组所需瓦斯浓度范围较宽,在 10% ~25% 能安全运行,而浓度 5% ~15%的瓦斯在管道运输中极易爆炸。因此为了保证安全生产,从瓦斯抽采站来的瓦斯采用细水雾输送系统,通过水雾发生器在瓦斯管道内连续成雾,从而降低送往发电机组间瓦斯管道的危险性 [ 5] 。细水雾输送系统工艺流程为:瓦斯—抽采泵站—自动水封阻火器—湿式放散阀—瓦斯管道专用阻火器—水雾输送系统—溢流水封阻火器—气水分离器—瓦斯发电机组发电。 2、安全保护措施 细水雾瓦斯输送系统采用了细水雾变送装置,即将水加压通过喷嘴变成水雾,再将水雾和瓦斯气一起通过管路送到发电机组前进行脱水送入发电机组,对于输送系统前、后端接口部分安装了瓦斯专用阻火器,严格的安全设施,使火焰不会蔓延。一般情况下,燃烧前都有温度积累上升的过程,水雾可有效控制瓦斯气体温度,使其远低于燃点(瓦斯的燃点是 700℃)。燃烧发生时,水雾迅速气化,稀释瓦斯浓度,使其达不到爆炸范围,同时水气包围燃烧源,阻止其继续燃烧和蔓延 [ 5] 。在输送系统中设有设备主要包括自动水封阻火器、溢流水封阻火器、湿式放散阀、细水雾发生器、气水分离器、篮式过滤器、瓦斯管道专用阻火器、雾化水泵等以确保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低浓度瓦斯输送系统不设置储气罐和加压设备,依靠瓦斯抽采泵的余压输送,由抽采站抽采的瓦斯用管道输送至电站,在输送管路上设置湿式水位自控阻火器系列和金属波纹带瓦斯管道专用阻火器系列,在瓦斯输送总管上阻火器系列后设置水雾发生器,由水泵将雾化水池中的水加压送入,产生细水雾,与抽采站来的瓦斯混合后送至各发电机组。发电机组前配备一套脱水器,脱出来的水返回雾化水池再循环使用,瓦斯脱水后进入瓦斯发电机组。全部过程由计算机监控运行,确保输送系统压力正常。 三、气源的保证 本煤矿建有地面永久抽放泵站,采用分源抽采方法。安设有抽采泵 6 台,独立的抽采系统 3套,其中一套高负压抽采系统,抽采泵型号为2BEC67,标况流量 370 m3 / m i n;两套低负压抽采系统,一套为 2BEC67,另一套为 P2620 抽采泵,标况流量 630 m3 / m i n,每套系统一运一备,目前运行一套高负压抽采系统与一套 P2620 低负压抽采系统。瓦斯发电工程启动后,对部分管路进行连接改造,完成 3 套系统同时正常运转。其中高负压系统1 套,用于抽采本煤层钻孔、边掘边抽钻孔与邻近层顶板钻孔;低负压抽采系统两套,用于工作面采空区埋管抽采。为保证气源的充足与浓度的稳定,高负压抽采系统上一是保持本煤层钻孔施工进度的均匀连续性,同时在工作面回风巷增加顶板钻孔,抽采采空区裂隙带瓦斯,以增加瓦斯来源,二是对已施工钻孔每周进行全面排查一次,对浓度低于 10% 的钻孔进行关控,以保证高负压抽采浓度;在低负压抽采系统上进行埋管抽采改造,由原来单趟 φ 450m m 埋管改为一趟 φ 315 m m 与一趟 φ 200 m m ,两趟管路前后相差 10 m ,呈迈步式抽采,改造后优点体现在一是减少因隅角拆管停抽的影响(两趟管每次拆一趟即可),实现了不停抽拆管,二是两趟管路一深一浅,抽采浓度不一样,利用每趟管上阀门可随时调控低负压抽采浓度与抽采流量,而原来单趟管随着埋深加大,抽采浓度增大,拆管后浓度又突然降低;另外对管路进行及时放水、除渣等维护工作,保持抽采系统的畅通。 结束语 本煤矿低浓度瓦斯利用实践表明,低浓度瓦斯输送上采用细水雾输送系统,同时严格安全配套设备,可对瓦斯浓度低于 30% 的瓦斯进

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的瓦斯防治与管理

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的瓦斯防治及管理 一、概况 家塔煤矿属低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属不易自燃~易自燃煤层。矿井投产后,形成主斜井、副斜井进风,一号回风斜井回风的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 井田各煤层瓦斯含量低,变化在0.02~0.18ml/gr之间。其中各煤层沼气(CH4)含量为0.02~0.18ml/gr,均属于低沼气等级;CO2含量变化在0.01~0.12 ml/gr。 瓦斯自然成分主要为N2,占总量的89.93~99.35%;次为CO2,占总量的0.65~10.07%,且随深度加大而增高的趋势较明显;CH4占总量的0.00~1.41%,一般为0.00%。 各煤层N2含量>89%,CO2含量一般<6%,故井田各煤层均处于氮气带。 按用风地点确定矿井一期风量为127 m3/s,二期风量为164m3/s。一号回风斜井选用FBCDZ-8-No28型防爆轴流式通风机2台,1台工作,1台备用。初期每台通风机配2台YBF450S1-8型隔爆电动机(160kW、10kV、750r/min);后期更换电动机,每台通风机配2台YBF560S2-8型隔爆电动机(280kW、10kV、750r/min)。 二、瓦斯防治及管理 通过对本区域瓦斯的赋存状况分析,瓦斯涌出量若有所增

大,即使增大幅度较小,但在采取常规瓦斯防治和管理的同时,采取煤层工作面瓦斯提前释放的瓦斯防治措施。 (一)常规措施 1)加强通风系统管理,建立稳定可靠的通风系统。不能靠无限地增加风量来解决瓦斯问题:一是风量过大将使煤尘飞扬;二是随着风量的增大,流经采空区的风量、风速加大、瓦斯流线延深、变密,强化了风流和采空区的瓦斯交换,风流携带出的采空区瓦斯量也相应增加。故掘进巷道使用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分风和“三专两闭锁”装置,并有专人检查试验其性能,保证完好。 2)加强瓦斯检查与监测。严格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瓦斯综合治理12字方针。虽然家塔煤矿是低瓦斯矿井,但按照高瓦斯矿井管理,每一个采掘工作面均有瓦斯检查人员,一人一面,坚持“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按要求配备使用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利用KJ95N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实时监测采掘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瓦斯浓度和各采区的风速、风量,做到了瓦斯人工监测和自动监测、监控的有机结合。 3)认真落实“一通三防”管理制度和瓦斯管理措施。实行“一通三防”安全设施配备不齐全,禁止开工生产。并对通风设施进行责任区域划分、挂牌管理,专人检查。根据管理情况,奖优罚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