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华]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经典作品配乐朗诵系列之目录表

[精华]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经典作品配乐朗诵系列之目录表

[精华]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经典作品配乐朗诵系列之目录表
[精华]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经典作品配乐朗诵系列之目录表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经典作品配乐朗诵系列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经典作品配乐朗诵系列第一辑》

出版:河北教育出版社大音文化中心中国现代散文经典作品配乐朗诵系列,进入意境享受听书的感觉。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经典作品配乐朗诵系列第一辑冰心-寄小读者

著名朗诵艺术家:吕中虹云

1、山中杂感朗诵者:吕中

2、回忆朗诵者:吕中

3、小橘灯朗诵者:吕中

寄小读者(节选)

4、通讯七朗诵者:虹云

5、通讯八朗诵者:虹云

6、通讯二十朗诵者:虹云

7、通讯二十五朗诵者:虹云

8、通讯二十九朗诵者:虹云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经典作品配乐朗诵系列第一辑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著名朗诵艺术家:吕中刘纪宏常亮

1、给我的孩子们朗诵者:刘纪宏

2、春(节选) 朗诵者:吕中

3、艺术三昧朗诵者:常亮

4、山中避雨朗诵者:刘纪宏

5、杨柳朗诵者:刘纪宏

6、闲居朗诵者:吕中

7、湖畔夜饮朗诵者:刘纪宏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经典作品配乐朗诵系列第一辑梁实秋-雅舍小品

著名朗诵艺术家:张家声陈醇雅坤刘纪宏

1、雅舍朗诵者:陈醇

2、中年朗诵者:张家声

3、台北家居(节选) 朗诵者:雅坤

4、鸟(节选) 朗诵者:陈醇

5、散步朗诵者:陈醇

6、学问与趣味朗诵者:刘纪宏

7、时间即生命朗诵者:刘纪宏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经典作品配乐朗诵系列第一辑鲁迅-朝花夕拾

著名朗诵艺术家:常亮,曹灿,方明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01 野草题辞朗诵者:方明

02 记念刘和珍君(节选) 朗诵者:常亮 03 阿长与《山海经》朗诵者:曹灿 04 自题小相朗诵者:方明

05 无题朗诵者:方明

06 自嘲朗诵者:方明

0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朗诵者:曹灿 08 藤野先生(节选) 朗诵者:曹灿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经典作品配乐朗诵系列第一辑沈从文-湘行散记

著名朗诵艺术家:林如、傅成励

1、生命朗诵者:林如

2、箱子岩朗诵者:傅成励

3、美与爱(节选) 朗诵者:林如

4、鸭窠围的夜朗诵者:傅成励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经典作品配乐朗诵系列第一辑徐志摩-再别康桥

著名朗诵艺术家:张家声虹云傅成励刘纪宏

1、雪花的快乐朗诵者:虹云

2、落叶小唱朗诵者:刘纪宏

3、我有一个恋爱朗诵者:虹云

4、她是睡着了朗诵者:刘纪宏

5、莎扬娜拉(一首) 朗诵者:刘纪宏

6、海韵朗诵者:虹云、刘纪宏

7、再别康桥朗诵者:张家声

8、翡冷翠山居闲话朗诵者:傅成励 9、我所知道的康桥(节选) 朗诵者:张家声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经典作品配乐朗诵系列第一辑俞平伯-燕知草

著名朗诵艺术家:方明雅坤

1、陶然亭的雪朗诵者:方明

2、雪晚归船朗诵者:雅坤

3、湖楼小撷(一、二)朗诵者:雅坤、方明

4、湖楼小撷(三)(节选)朗诵者:雅坤

5、西湖的六月十八夜朗诵者:方明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经典作品配乐朗诵系列第一辑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著名朗诵艺术家:张家声、陈醇、林如、傅成励

1、过富春江朗诵者:张家声

2、江南的冬景朗诵者:陈醇

3、故都的秋朗诵者:傅成励

4、钓台的春昼(节选) 朗诵者:林如

5、雨朗诵者:傅成励

6、春愁朗诵者:张家声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经典作品配乐朗诵系列第一辑周作人-雨天的书

著名朗诵艺术家:方明、陈醇、傅成励、常亮

1、苦雨朗诵者:陈醇

2、苍蝇朗诵者:常亮

3、故乡的野菜朗诵者:陈醇

4、北京的茶食朗诵者:方明

5、喝茶朗诵者:傅成励

6、美文朗诵者:常亮

7、乌蓬船朗诵者:陈醇 8、厂甸(节选) 朗诵者:方明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经典作品配乐朗诵系列第一辑朱自清-背影

著名朗诵艺术家:方明、张家声、林如。

1、背影朗诵者:张家声

2、给亡妇(节选)朗诵者:张家声

3、荷塘月色朗诵者:林如

4、儿女(节选)朗诵者:方明

5、匆匆朗诵者:林如

6、绿朗诵者:林如

7、春朗诵者:林如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经典作品配乐朗诵系列第二辑毛泽东江山如此多娇

著名朗诵艺术家方明朗诵专辑[毛泽东诗词三十五首朗诵珍藏版]。

01 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02 沁园春长沙 03 西江月秋收起义 04 清平乐蒋桂战争 05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06 清平乐会昌 07 忆秦娥娄山关 08 念奴娇昆仑 09 沁园春雪

10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11 浪淘沙北戴河 12 蝶恋花答李淑一

13 七律到韶山 14 七绝炎女民兵题照

15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 16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17 七律冬云 18 贺新郎读史

19 贺新郎 20 菩萨蛮黄鹤楼 21 西江月井冈山 22 采桑子重阳

23 菩萨蛮大柏地 24 十六字令三首 25 七律长征

26 清平乐六盘山

27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8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29 水调歌头游泳 30 七律二首送瘟神

31 七律登庐山 32 七律答友人

33 卜算子咏梅 34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35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经典作品配乐朗诵系列第二辑叶圣陶藉与莼菜

著名朗诵艺术家任志宏朗诵专辑。

01 五月三十一日急雨中 02 天井里的种植(节选)

03 牵牛花 04 藉与莼菜 05 没有秋虫的地方 06 苏州园林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经典作品配乐朗诵系列第二辑老舍大明湖之春

著名朗诵艺术家张家声朗诵专辑。

01 趵突泉的欣赏 02 济南的冬天 03 大明湖之春

04 五月的青岛 05 想北平 06 北京的春节 07 养花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经典作品配乐朗诵系列第二辑茅盾白杨礼赞

著名朗诵艺术家瞿弦和朗诵专辑。 01 雾 02 虹 03 冬天 04 黄昏 05 沙滩上的脚迹

06 风景谈(节选) 07 红叶 08 白杨礼赞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经典作品配乐朗诵系列第二辑戴望舒雨巷

著名朗诵艺术家徐涛朗诵专辑。

01 夕阳下 02 生涯 03 静夜 04 山行 05 十四行

06 雨巷 07 独自的时候 08 我的记忆 09 路上的小语

10 林下的小语 11 夜 12 忧烦 13 秋天的梦

14 我的恋人 15 游子谣 16 深闭的园子

17 眼 18 狱中题壁 19 天晴了的时候 20 山居杂缀

-----------------------------------------------------------

---------------------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经典作品配乐朗诵系列第二辑林语堂秋天的况味

著名朗诵艺术家曹灿朗诵专辑。

01 中国人之聪明 02 脸与法治 03 我的戒烟 04 论解嘲

05 秋天的况味 06 人生像一首诗 07 读书与风趣 08 孤崖一枝花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经典作品配乐朗诵系列第二辑张爱玲天才梦

著名朗诵艺术家姚锡娟朗诵专辑。 01 迟暮 02 秋雨 03 天才梦 04 到底是上海人

05 夜营的喇叭 06 爱 07 钱 08 弟弟 09 雨伞下 10 家主 11 姑姑语录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经典作品配乐朗诵系列第二辑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著名朗诵艺术家关山朗诵专辑

01 大堰河--我的保姆 02 我的季候 03 窗 04 太阳

05 黎明 06 手推车 07 北方 08 向太阳--太阳之歌

09 我爱这土地 10 树 11 月光 12 给太阳

13 黎明的通知 14 鱼化石 15 西湖 16 东山魁夷

17 礁石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经典作品配乐朗诵系列第二辑巴金海上的日出

著名朗诵艺术家陈醇朗诵专辑。

01 繁星 02 海上的日出 03 爱尔克的灯光(节选)

04 废园外 05 星 06 再忆萧珊 07 愿化泥土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经典作品配乐朗诵系列第二辑林徽因你是人间

的四月天

著名朗诵艺术家虹云朗诵专辑。

01 题剔空菩提叶 02 八月的忧愁 03 时间 04 深笑 05 雨天后

06 记忆 07 无题 08 仍然 09 那一晚 10 山中的一个夏夜

11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12 秋天,这秋天 13 静坐 14 人生 15 情愿

16 笑 17 昼梦 18 深夜里听到乐声

19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节选)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 练习题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练习题 命题人:侯小斌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B.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 C.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D.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装镜台。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袅袅 ..兮秋风(微风吹拂的样子)帝子降兮北渚.(水边的浅滩) B.目眇眇兮愁予 ..(使我发愁)与佳期.兮夕张(日子) C.夕济.兮西澨(渡水)遗.余褋兮澧浦(遗弃) D.时不可兮骤.得(很快)登白兮骋望 ..(纵目远望) 3、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正解的一项是: 映阶碧草自.春色三顾.频烦天下计 天生丽质难自.弃君臣相顾.尽沾衣 A.两个“自”相同,两个“顾”也相同 B.两个“自”相同,两个“顾”

不同 C.两个“自”不同,两个“顾”相同 D.两个“自”不同,两个“顾”也不同 4、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与尔.同销万古愁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B.但.愿长醉不愿醒但.见悲鸟号古木 C.主人何为.言少钱烹羊宰牛且为.乐 D.将进酒,杯莫.停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5、下列各句中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不见 / 黄河之水 / 天上 / 来,奔流到海 / 不复 / 回。 B.五更 / 鼓角 / 声 / 悲壮,三峡 / 星河 / 影 / 动摇。 C.与 / 君歌 / 一曲,请 / 君为我 / 倾耳 / 听。 D.家住 / 吴门,久作 / 长安旅。五月 / 渔郎 / 相忆否 6、下列和“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在艺术手法上不同的一项是:A.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斯。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7、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具艺术辨证法。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 B.鹤鸣楚山静,霜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推荐下载

诵读——直觉,混沌(写什么——怎么写——写得怎么样) 初解——表层意义、字面意义 深入——知人论世、技法应用与目的 咀嚼——深层寄寓(滋味、情感、哲理、美感) (二)结合导读分析文字,从语言(技法)、滋味、情感、哲理、美感等角度中,选择一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和交流。 要求: ⑴自主式的思考(即要求读出自己的感觉,品出自己的滋味,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⑵开放式的交流(即与同学、老师进行多向的交流探讨,) ⑶有条理的表达 五、课中探究 《天狗》、 1、问:怀着改造社会和振兴民族的热忱,郭沫若以饱蘸激情的如椽之笔,积极投身革命运动中。那么,在这首诗中,“天狗”有什么样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内涵是什么? 2、 思考“我”是谁? 《井》 1、这首诗里的“井”有哪些形象特点和性格? 2、如何理解“井”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或它在世间的命运遭遇? 3、试剖析“我的生命来自黑暗的地层∕那里我才与无边的宇宙相联”的内涵? 4、“井”有什么样的深层含义(象征意义)? ⑶《春》 1、这首诗的两个诗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2、如何理解这首诗里的青春主题? ⑷《无题》 这首诗为什么采用虚拟的情景?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 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文 【篇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文】 《湘夫人》(屈原)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频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长恨歌/白居易 自主赏析 湘夫人/屈原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蜀相/杜甫书愤/陆游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越中览古/李白一剪梅/李清照 今别离(其一)/黄遵宪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自主赏析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登岳阳楼/杜甫菩萨蛮(其二)/韦庄推荐作品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旅夜书怀/杜甫新城道中(其一)/苏轼 扬州慢/姜夔长相思/纳兰性德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将进酒/李白自主赏析 阁夜/杜甫李凭箜篌引/李贺虞美人/李煜苏幕遮/周邦彦推荐作品

国殇/屈原燕歌行/高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菩萨蛮/温庭筠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散文之都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诗人有别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自主赏析 庖丁解牛/《庄子》项羽之死/司马迁阿房宫赋/杜牧推荐作品 西门豹冶邺/褚少孙大铁椎传/魏禧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六国论/苏洵自主赏析 伶官传序/欧阳修祭十二郎文/韩愈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推荐作品 狱中杂记/方苞陶庵梦忆序/张岱 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自主赏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项脊轩志/归有光推荐作品 游沙湖/苏轼 苦斋记/刘基

初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综合测试题及解答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综合测试题及解答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1卷(单项选择题,共15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现代诗歌门类众多,但真正讲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____________作品却寥寥无几。 ②如果一个诗人的一生中能有三五首作品下来,这个诗人就是幸福的。 ⑧文学是情学,是人学。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定着作者的主观情感。 ④鉴赏诗歌时,要认真体会诗歌的章法、韵律,认真_________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A.品位流传灌注揣摩 B.品位留传贯注揣摩 C.品味流传贯注揣测 D.品味留传灌注揣测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沫若(1892~1978年),原名郭开贞,后以家乡大渡河及雅河的别称“沫水”和“若水”取笔名“沫若”。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了“文学研究会”。 B.冯至(1905~1993年),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曾任西南联大、北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1987年获联邦德国大十字勋章和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艺术奖。C.闻一多(1899~1946年),诗人,文史学者。在新诗格律化方面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主张,诗集有《红烛》和《死水》。 D.艾青(1910~1996年),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1932年加人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轰动诗坛。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3.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无题邹荻帆 我们将扑倒在这大风雪里吗? 是的,我们将 而我们温暖的血 将随着雪的溶化 被吸收到大树的根里去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整理精校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必修教案 0310 10:56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一、单元整体分析 (一)单元内容在教材中的定位分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全书体例 : 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散文之部: 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从全书编排可以看出,本册教材诗歌部分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几种基本的诗歌鉴赏的方法,而散文部分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古代散文的几个基本特点。三个单元分别从“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文无定格,贵在鲜活”三方面入手,有助于初学者掌握运用。“创造形象,诗文有别”处在诗歌之部与散文之部的衔接点上,还肩负着从诗歌学习向散文学习的过渡和区分诗歌、散文特点的重任。 1.了解单元内容在教材中的定位,有助于从宏观上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标准来衡量这几篇文章,从而认识他们的教学价值,找到最佳教学切入点。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顾名思义,这单元的学习目标是比较体味诗歌与散文在“形象”创设上的不同。所以,“艺术形象”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既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不同类型散文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特性,又要引导学生了解塑造艺术形象的多样化手段,还要关注形象创设方面散文与诗歌的区别。 在中国文学艺术中,“形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否具有形象性是评价作品艺术性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古代的诗歌散文都很重视形象,但是二者的形象性又有差别。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艺术,诗歌形象非常发达,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需要仔细品味。中国古代散文相对于诗歌来说是一种比较舒展的艺术,句式散体化,篇幅可长可短,表情达意不受格律的限制,可以兴之所至,自由挥洒,因而散文中的“意”表达得更为明白显豁。 而不同的散文类别,艺术形象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山水游记类散文的形象主要表现为具有独特风貌韵味的山水风物,人物传记类散文的形象主要表现为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说理类散文的形象主要表现为主观准确的事实论据,叙事类散文的形象主要表现为细致生动的事件,抒情类散文的形象主要表现为真挚感人的情感。不管散文中有没有具体的审美物象,都可以有好的艺术形象。 2.了解本单元几篇课文的文体和内容,有助于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设计。 ( 1 )文体对象方面 本单元所选作品,文体可谓多种多样。既有山水游记类散文,如赏析示例《过小孤山大孤山》;又有寓言式的哲理型散文,如自主赏析文章《庖丁解牛》;既有气势磅礴的赋体史论散文,如自主赏析文章《阿房宫赋》;也有人物传记类散文,如自主赏析文章《项羽之死》和推荐作品《西门豹治邺》与《大铁椎传》。 ( 2 )文体内容方面 本单元所选六篇文章,内容可谓丰富多彩。既有对饶有韵味的山川景物形象的描写,又有对历史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和精湛鲜活的故事场面的精彩叙述。既有对宫廷建筑和奢华生活的形象描绘,也不乏对生活中普通道理的生动阐述。 (二)课程目标在单元教学中的落实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于选修课“诗歌与散文”模块的学习,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 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字词整理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字词整理 第一单元那一串记忆的珍珠 动人的北平 魁梧狭隘(ài) 老妪(yù) 媲(pì)美槐(huái)树楼榭(xiè) 堂倌(guān) 珐琅(fàláng) 城壕(háo) 墙垣(yuán) 画舫(fǎng) 宽逾(yú)百尺街衢(qú) 嗜(shì)好景(jǐng)仰嬉戏诙谐 汉家寨 山坳(ào) 褶(zhě)皱风蚀(shí) 狞恶(níng è) 晕眩(yùn xuàn) 脚踝倾(qīng)斜蜃(shèn)气嶙峋(lín xún) 坐落砾(lì)石白炽(chì) 炫目屯垦(tún kěn) 伫(zhù)立贮(zhù)藏储(chǔ)藏矗(chù)立汉家砦(zhài) 俯瞰(kàn) 严峻气概(gài) 山麓(lù) 马缰万顷(qǐng) 特利尔的幽灵 鳞次栉(zhì)比深邃沧桑橱窗斗笠剥削亘(gèn)古汲(jí)取留言簿(bù) 冥冥(míng) 损失殆尽摒(bìng)除重蹈覆辙缥缈(飘渺) 磕磕碰碰跋涉呕(ǒu)心沥血 第二单元心灵的独白 新纪元 发轫(rèn) 蹂躏(róu lìn) 销声匿迹鬼祟(suì) 契(qì)约差(chā)强人意屈枉(wǎng) 捉不住的鼬鼠 鼬(yòu)鼠裹挟迷惘狩(shòu)猎动辄(zhé)千里藐视勾(钩)心斗(dòu)角谄(chǎn)笑逃遁(dùn) 荒诞无稽(jī) 厮斗 美 眸(móu)子一瞥(piē) 蹙(cù)眉波光粼粼雾霭袅袅(niǎo) 绿毡(zhān) 黛(dài)色辩驳遐(xiá)思手肘(zhǒu) 遮蔽狡黠(xiá) 双颊(jiá) 挫(cuò)折饶(ráo)有趣味 第三单元一粒沙里见世界 都江堰 都江堰(yàn) 颓壁残垣惊悸(jì) 稳稳当当邈(miǎo)远废弛汩汩(gǔ) 庇(bì)护濡养灌溉修缮(shàn) 卑(bēi)处一隅(yú) 炫耀骚动前兆(zhào) 雍容大度踊跃喧嚣(xiāo) 驯顺强悍众目睽睽(kuí) 遴(lín)选浚(jùn)理长锸(c hā) 玉玺(xǐ) 铁戟(jǐ) 圭臬(niè) 韬略(tāo lüè) 猜详怦(pēng)然心动衮衮(gǔn)诸公诘(jié)问 Kissing the Fire(吻火) 合欢树 琐事估量(liang) 侥幸(jiǎo xìng) 第四单元如真似幻的梦境 森林中的绅士 钦(qīn)佩宛然掩蔽呻吟(shēn yín) 懒散(lǎn sǎn) 云霓 云霓(ní) 薄(bò)荷锭(dìng) 港汊(chà) 垂髫(tiáo) 糠粞(xī) 葛覃(tán) 埃菲尔铁塔沉思 印(yìn)象眺(tiào)望兀(wù)立抽搐(chù) 鞭笞(chī) 逃遁(dùn) 闪烁(shuò) 挣断铁匣子摇撼颤(站zhàn)栗屹(yì)立蔑(miè)视憎(zēng)恶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情景式默写)所有要求背诵的篇目

中国古代诗歌 一湘夫人.屈原 1、《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愁情的诗句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3、《湘夫人》“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两句诗表现湘君离开期约地点时劝自己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自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生活永不放弃的执着。 4、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就是化用《湘夫人》中的“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两句诗。 二拟行路难鲍照 1、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鲍照《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2、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的诗句是: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3、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的诗句是:泻水置平

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4、《拟行路难》中安慰自己要认命,不要忧愁的句子是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5、《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6、《拟行路难》中用反问句来表达作者惆怅、矛盾痛苦的心情的句子是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三蜀相杜甫 1、《蜀相》中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的庄严肃穆气氛的诗句是: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2、《蜀相》中以乐景写哀情,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的诗句是: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3、《蜀相》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4、《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诗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四书愤陆游 1、《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全册)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诗歌意象,梳理作品脉络,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旨;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不同朝代不同流派诗人的代表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优美的诗歌作品进行赏析指导;培养学生自主赏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对诗歌进行多元化的富有创意的解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领悟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歌。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讨论式教学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历史悠久。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古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成诗歌。这些诗歌已经流传了千百年。那么,我们如何穿越时空去理解那些诗歌的内容和主旨呢?其实古人已经摸索和总结了很多的诗歌鉴赏理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两千多年前的孟子所提出的重要的诗歌鉴赏理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下面就让我们试着用自己的心灵来感受中国古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理论指导之一:以意逆志 ①“以意逆志”的赏析方法介绍: 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注:以,用;意,自己的切身体会;逆,推测;志,作者写作诗歌的本意) 这也就是说,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常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就是把自己当作诗人,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 ②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把这种鉴赏方法运用到具体的诗歌鉴赏中呢?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下面一首诗歌: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请同学们把这首诗歌有感情地齐读一遍。 2、大家想想:这首诗歌体现的是诗人怎样的愿望?你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这一点的?(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及时点评。)参考:①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写秋晚山景,借以表达作者对纯朴安静、放纵山林生活的热爱。诗人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清朗明净的月夜:松间的明月、石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溪中的渔舟有机地构成了一幅明丽的画图。 ②此诗为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雨后秋山明快舒朗、清新鲜洁的环境特点构成了全诗的基调。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及对理想境界之追求。 明月清泉,竹喧莲动,浣女归舟,层次鲜明,因果清晰,且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构成一幅清晰和谐的雨夜秋山图。 (以此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领悟:我们要正确把握一首诗歌的主旨,就得从正确解读诗歌文辞入手。) (幻灯显示)解读文辞,揣摩情意 3、历来评者认为此诗“诗中有画”,那么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图景让诗人如此向往归隐生活呢?试结合你的体验和感受描绘出诗中的画面。(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及时点评。) 以此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领悟:我们的人生体验对于欣赏古典诗歌也很有帮助。在正确解读诗歌文辞的基础上,再结合我们的体验去解读诗歌,我们就能真正领会到诗中的情趣 (幻灯显示)融入体验,体会情趣 教师进一步引导:其实,正是因为我们不断地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主观感受融入到诗歌当中,使诗歌获得一种恒久的生命力。“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有的诗句还生发出新的旨趣。如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总结归纳:在欣赏这首诗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学到了欣赏诗歌的一种基本方法,即孟子提出来的“以意逆志”。而且孟子在《孟子?万章上》说:“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对这种理论的理解。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幻灯显示)我们在解说诗歌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词义、字义,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地理解诗歌的主旨。(解读文辞,揣摩情意;融入体验,体会情趣;超越原意,推陈出新。) 三、理论指导之二:知人论世 刚才,我们重点从读者与诗歌作品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诗歌欣赏的方法,接下来,我们试着从作者层面——知人论世来欣赏诗歌。 ①“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介绍: 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地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 ②那么,我们怎样运用“知人论事”的鉴赏方法来鉴赏诗歌呢?课文中为我们归纳了几点? 明确:a、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的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提示:所谓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主要指的是作者一生的遭际、追求及理想、人格、品质等)b、弄清作品创作的具体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可结合题目和注释如例一诗) c、还要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 ③请欣赏李清照的《一剪梅》,运用“以意逆志”的诗歌理论推断此词的主旨。(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及时点评。)(幻灯显示,同时播放此词的歌曲)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我们在初中学过她的另一首优美的词《如梦令》(幻灯显示)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讨论1:两首词表达的情感以及作品风格有什么不同? 《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风格清新明快,不事雕琢,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剪梅》李清照写与她的丈夫赵明诚分别后的思念心情。文词清丽,意象蕴藉,抒发了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体现了哀婉悱恻的风格。 讨论2:导致诗人不同情感的原因是什么? 《如梦令》表达了她早期少女的那种天真、率真与浪漫的情趣和心境。 《一剪梅》是李清照写与她的丈夫赵明诚分别对其的绵绵思念。 由此引导学生明白:(幻灯显示)境遇不同,诗情有别 进一步引导:还有其他影响诗歌情感和诗歌风格的因素吗? 学生思考发言。其他学生及时纠错和补充。 明确:另外,诗歌能反映特定时代的风气和时代精神。我们在全面了解了作者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之后,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内容以及作品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如同为离别诗,汉末多离别的哀怨,而盛唐普遍呈现乐观的基调。 (幻灯显示)时代不同,精神迥异 总结归纳: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这就是“知人论世”是欣赏方法。(幻灯显示) 我们在欣赏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2、境遇不同,诗情有别(诗人一生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写于不同时期、地点的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感情基调和旨趣。)3、时代不同,精神迥异。 第二课时 一、自主鉴赏 下面,请大家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自主赏析本单元的一首杜甫诗歌《蜀相》(打开课本P14) ①朗诵全诗,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如何? 明确:感伤的、叹惋的。 ②诵读指导: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

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

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 一、中国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 (一)外部特征分行,音乐性。 (二)内在特征:精美的语言,隽永的滋味,纯粹的情感,深刻的哲理,异常的美感。 二、生命的律动——现代诗歌魅力探密 (一)反复诵读本单元各首诗歌 这些诗歌的创作年代比较久远,但至今都还有其独特的魅力,独特的价值。要求静心诵读,进入诗歌的世界,体会诗歌的意韵,读出滋味。 要求先不看导读分析文字。 (二)品读现代诗歌的方法 诵读——直觉,混沌(写什么——怎么写——写得怎么样) 初解——表层意义、字面意义 深入——知人论世、技法应用与目的 咀嚼——深层寄寓(滋味、情感、哲理、美感) (三)结合导读分析文字,从语言(技法)、滋味、情感、哲理、美感等角度中,选择一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和交流。 2、课文解读 ⑴《天狗》 总体评价:这是中国最早的白话诗歌之一,顺应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激情。 最突出的特点:高度张扬的自我意识、激荡不已的激情(狂飙突进) 主要技法:化用民间传说、极度夸张 知人论世:由于处在白话文刚刚兴起的时期,又恰逢“新文化运动”,语言总体显得粗糙,也比较直露,滋味不够隽永,美感无从谈起。 ⑵《井》 总体评价:是一首比较成熟的现代诗。 最突出的特点:形象鲜明,涵义隽永,美感异常。 主要技法:象征、托物言志、对比衬托 写作年代:二十世纪四十年代。1944年,抗战胜利前一年。 表层意义:描写“井”的形象——静默、清澈、简单、虔诚、寂寞 描写“井”的环境——草叶、小小的天空和浮云(和谐) 花叶的腐烂、垃圾(不和谐) 写“井”的对象——“你们”饥渴、汲取、扰乱、遗弃 深层意义:写井即写人,写“我”。 “我”是一个旁观者,独立于尘世,为他人(你们)的需要付出自己的帮助。 “我”遭受不公正的命运,对命运既不逃避,也不反抗,但内心却是孤独、渴望、无奈。因此,这里的“井”象征着一种坚韧、高洁的品格,是某种民族精神的象征,有其鼓舞人心的作用:同仇敌忾、众志成城,顽强地应对民族的苦难。 ⑶《春》 总体评价:这是一首抒写青春的比较成熟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诗歌。 最突出的特点:赋予意向以最异常的感觉,隐晦地表达青春的热情与困惑,焦虑与迷惘。 主要技法:拟人、拟物、象征、意象的变形,句式的变形。 写作年代:1942。1940年从西南联大毕业,留校任教两年,后到缅甸抗日战场担任翻译一年。 表层意义:春天,充满生命力,万物蓬勃滋长,生命的欲望赤裸展现,无比美丽。 深层意义:春带来生机,带来欢乐,也带来烦恼,甚至痛苦。这正是青春的象征。青春无比美丽,充满生命的张力,生命的欲望被点燃,却又遭受压抑,因而更加强化了对禁锢和压抑的突破与反抗的渴望。 ⑷《无题》 总体评价:这是一首形式新颖的经典的现代诗歌。 最突出的特点:理想崇高,意象鲜明,形式特异,形象鲜明,语言简洁。 主要技法:设问、想象。 写作年代: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 表层意义:仆倒于雪地,化为万物的营养,迎来美丽的春天。 深层意义:直面苦难,毫不畏惧,相信为正义的事业、崇高的理想的牺牲的价值。 形式特色:最后五行特别有意思。四个词语独立成行,强调了牺牲之后迎来的美好的未来图景;结尾句既照应开头,又余味隽永。 ⑸《川江号子》 总体评价:这是一首气势雄浑、情感悲壮的现代抒情诗。 最突出的特点:情感浓烈、炽热。 主要技法:直接描写与侧面烘托,复沓与对仗。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文化常识专题训练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文化常识专题训练 1.对下列句子中相关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椒房阿娇青娥老”椒房:后妃所住的宫殿,用花椒籽和泥涂壁,取其香暖兼有多子之意。 B.“云中谁寄锦书来”锦书:据《晋书》记载,窦滔妻子苏氏曾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寄给她的丈夫,后来就用《锦书》指代妻子给在外丈夫的信,这里指李清照想给丈夫寄信。 C.“千载谁堪伯仲间”伯仲:古代用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伯仲”连用,后引申为衡量人物差等之意。 D.“蓬莱宫中日月长”蓬莱宫:泛指仙境,蓬莱是古代传说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外两座是方丈、瀛洲。 2.对《拟行路难(其四)》解说不正确的是() A.鲍照,字明远,东海人,有作品集《鲍参军集》十卷传世。 B.《拟行路难(其四)》是古乐府诗,鲍照对七言诗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C.“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这是个有名的比喻,水的流向各不相同,带有偶然性,但四面流散却是必然的。 D.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属五言体乐府诗。 3.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汉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引、吟、叹、怨等,其中以“歌”“行” 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著名的作品有白居易的《长恨歌》等。 B.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顺序应该是诗经——楚辞——乐府——赋——辞——唐诗 ——宋词——元曲。 C.“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 D.报告文学是一种具有新闻性和文学性的文学体裁,说它是报告是就其主题的真实性 而言,说它是文学是就表达方法而言。夏衍的《包身工》是报告文学的典范之作。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与歌、引、谣、吟、曲无严格区别。这种体裁的音节、格律 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和杂言的古体。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曾官至太子少傅,又称白太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 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 C.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长篇抒情诗《长恨歌》 《琵琶行》,还有七律《钱塘湖春行》等。 D.白居易的诗歌,不单《赋得古原草送别》人人皆知,他的《长恨歌》《琵琶行》也众口 传唱,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之说。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新乐府》《长恨歌》等诗都是具有感伤色彩叙事诗。 B.《楚辞》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 “骚体”。

2019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选修) 诗歌部分 第一单元 一、白居易《长恨歌》 1.《长恨歌》中“,。,。”从黄昏到黎明,集中描写了唐玄宗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 2.《长恨歌》中表现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迷恋已经引起公愤的句子是:“, 。” 3.《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寄志托物重申誓言的诗句是:,。 4. 文中描写杨贵妃天生丽质(貌美)的句子是:,。 5.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两个表示情愿相爱永不变心的诗句,这两个诗句是,。 6. 表现贵妃对玄宗绵绵不尽的相思的句子是: 7..渲染出凄凉情景的句子是:,。 二、屈原《湘夫人》 1.《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 2.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就是化用《湘夫人》中的““,。”两句诗。 3.“,。”两句诗表现湘君离开期约地点时劝自己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自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生活永不放弃的执着。 4.“,。”写湘君把外衣抛到江中去,把单衣丢在澧水旁。是希望湘夫人能知道他曾经来过。 5.《湘夫人》中运用比兴手法写湘君不敢对湘夫人表白心迹的句子是:, 。 6.《湘夫人》中,湘君抛弃湘夫人的赠礼,显现出绝望情绪的句子是:, 。 三、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

1.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 2.李白的《行路难》用比喻手法表达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的两句诗是 “,。” 3. 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4.《拟行路难》(其四)中表现作者极度矛盾和忍辱负重的句子:, 。 5.《拟行路难》(其四)中的“,。”以浅近的比喻说明复杂的现实内容。 6.“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四、杜甫《蜀相》 1.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 2.《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3.《蜀相》中以乐景写哀情,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的两句诗是“,。” 4.《蜀相》中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的庄严肃穆气氛的诗句是“,。” 5.《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 6.杜甫《蜀相》中的“,。”以高度凝练、精辟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 7.《蜀相》结尾两句“,。”,作者对诸葛亮的思表达了无限的哀思,对于他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统一中原的天下大计,深表痛惜。 8.姜夔《扬州慢》词序中“寒水自碧”一句与杜甫《蜀相》中的“”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陆游《书愤》 1.《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 “,。” 2.《书愤》记述两次抗金胜仗的句子“,。” 3.《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 4.《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军容画面的诗句是 “,。” 5.《书愤》同是歌咏诸葛亮,杜甫《蜀相》中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注重他的丰功伟绩;

人教版初中现代诗歌散文

人教版初中背诵现代文 七年级上册 春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都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秋天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柏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金色花泰戈尔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必修5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修文化常识总结

语文必修五、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和文化常识汇总 一、必修5文学文化常识汇总 《归去来兮辞》 本文是一篇辞赋。 辞:“辞”是一种古代文体,赋的一种,一般要押韵。 1 长吏:指职位较高的官吏。《汉书.百官公卿表》:“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 2 风波:战乱。 3 公田:供俸禄的田。 4人事:指做官。 5三径就荒: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子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就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滕王阁序》 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上功劳尤大,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成为千古名句,《滕王阁序》成为他的“绝唱”。 1星分翼轸: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古人用天上二十八星宿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翼、轸,星宿名,属二十八宿。 2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旧说古时长江流过彭蠡(鄱阳湖),分成三道入海,故称“三江”。 3“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名稚,字孺子,南昌人。东汉时名士,满腹经纶而淡泊名利,家贫,常亲自耕种,德行为人所景仰,当时陈蕃为豫章太守,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孺设一榻,平时挂起,只有徐孺来访才放下。因此后世有“下榻”的说法。4棨戟:有套的戟,古时候官员出行时用做前导的一种仪仗。 5襜帷:车的帷幔。 6旬假:当时官员十天休息一天,叫做“旬休” 7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8钟鸣鼎食之家:指大家世族,因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食物。 9声断衡阳之浦: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不再南飞。 10“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西汉梁孝王刘武在睢水旁边修建的竹园,他常和一些文人在此饮酒赋诗。 11北辰:北极星。这里暗指国君。 12帝阍:原指天帝的守门者,这里指皇帝的宫门。 13宣室:汉未央宫前殿正室叫做宣室。汉文帝曾坐宣室接见贾谊,谈话到半夜。 14“邺水朱华”:用了曹植的典故,曹植曾作过《公宴诗》,诗中有句“朱华冒绿池”。朱华,字面是红色的花,这里指荷花(芙蓉)。15“冯唐易老” :西汉人,有才能却一直不受重用。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经九十多岁,难再做官了。后世遂用“冯唐易老”慨叹生不逢时,命运不好,或表示身已衰老,再不能有所作为。 16李广:汉武帝时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 17贾谊:汉文帝本想任贾谊为公卿,但因朝中权贵反对,就疏远了贾谊,任他为长沙王太傅。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 2、体会中国现代诗歌的生命律动 3、体会诗歌抒情主人公的人格魅力 二、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 2、通过现代诗歌的生命律动来体会中国现代诗歌的思维方式 三、相关链接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乐山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 剧作家、思想家.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 他青少年时代接触了大量古典文学,喜欢屈原、李白、苏轼等的诗,受到浪漫主义影响。 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天狗》,《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1921年6月,他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 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 杜运燮(1918—2002),福建古田人。生于马来西亚的霹雳州,在那里念完小学和初中后回国,在福州英 国教会创办的福州私立三一中学(现福州外国语学校)高中部就读,1937年毕业后考取浙江大学生物系,因抗日战争爆发,浙江大学迁往贵州,故借读于厦门大学生物系,1939年又转学到西南联大(昆明)外语系就读,先后在昆明、湖南担任“美国志愿军大队”(即陈纳德的“飞虎队”)翻译一年,后又到印度比哈尔邦的“蓝伽训练中心”任少校翻译官两年多,1945年回西南联大毕业。同年,到重庆《大公报》任国际版编辑一年后,出国到新加坡南洋女中和华侨中学任教三年;随后在香港《大公报》任《文艺》副刊编辑兼《新晚报》电讯翻译一年,1951年10月回国在北京新华通讯社国际部工作,直至1986年退休。其间,1974年到临汾山西师范学院(现改为山西师范大学)任外语系教师及系主任四年。 杜运燮在厦门大学生物系借读期间,因选读林庚教授的“新诗习作”课程,而影响了他的一生历程──放弃理科学习而改为文科学习和诗的创作。他经沈从文先生介绍,在香港《大公报》发表诗作,最早发表的一首诗是《粗糙的夜》。在西南联大学习期间,他于1940年参加西南联大最有影响的文艺社团──冬青文艺社。该社主要成员有林元、杜运燮、刘北汜、汪曾祺、查良铮(穆旦)等,聘请闻一多、冯至、卞之琳为导师,出版专门刊登杂文的《冬青》壁报以及《街头诗页》等。1946年,他的《诗四十首》被巴金列入《文学丛刊》第8集,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这是他创作的第一部诗集。以后他又相继出版了《南言集》《晚稻集》《你是我爱的第一个》《杜运燮诗精选100首》《海城路上的求索──杜运燮诗文选》等诗集,散文集有《热带风光》等。 关于“九叶诗派” 九叶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上海以《诗创造》《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中心而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包括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九位诗人。因九位诗人的作品合集《九叶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而得名,也有人以其发表诗歌作品的刊物而把他们称为“中国新诗派”。 袁可嘉在《九叶集·序》里这样说:“这九位作者忠诚于自己对时代的观察和感受,也忠诚于各自心目中的诗艺,通过坚实的努力,为新诗艺术开拓了一条新的途径”,“在艺术上,他们力求智性与感性的融合,注意运用象征与联想,让幻想与现实相互渗透,把思想、情感寄托于活泼的想象和新颖的意象,通过烘托、对比来取得总的效果,借以增强诗篇的厚度和密度,韧性和弹性。他们在古典诗词和新诗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