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期末复习题答案概要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期末复习题答案概要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期末复习题答案概要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期末复习题答案概要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期末复习题答案

一.基本概念(2′×15)

1.粘性土的最优含水率、最大干密度

粘性土在某种压实功能作用下,达到最密时的含水率称为最优含水率;对应的干密度称为最大干密度。

2.土坡稳定安全系数

土坡稳定安全系数:土坡的抗滑力矩与滑动力矩的比值,即

R

T

M K

M

抗滑力矩

滑动力矩

3.地震基本烈度

地震的基本烈度:一个地区今后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载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称为基本烈度。

4.土层自重应力、附加应力

土层自重应力:在未修建筑物之前,由土体本身自重引起的应力称为土的自重应力。

土层的附加应力:建筑物荷载在地基中增加的压力称为附加压力。

5.季节性冻土、隔年冻土、多年冻土

季节性冻土:指地壳表层冬季冻结而在夏季又全部融化的土。

隔年冻土:指冬季冻结而翌年夏季并不融化的那部分冻土。

多年冻土:指持续冻结时间在两年或两年以上的土。

6.膨胀土

膨胀土:膨胀土是指土中粘粒成分主要由亲水矿物组成,同时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两种变性特性的粘土。

7.正常固结土、超固结土、欠固结土

正常固结土:正常固结土指土层历史上经受的最大压力,等于现有覆盖土的自重压力。

超固结土:超固结土指土层历史上曾经受过大于现有覆盖土重的前期固结压力。

欠固结土:欠固结土指土层目前还没有达到完全固结,土层实际固结压力小于土层自重压力。

8.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由荷载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阶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称为比例界限值。

9.箱形基础

箱型基础:箱型基础是指由底板、顶板、侧墙及一定数量内隔墙构成的整体刚度较大的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渐成箱基。

10.土的极限平衡条件

土体的极限平衡条件是指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土的应力状态和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之间的关系式,即13,σσ与内摩擦角φ和粘聚力c 之间的数学表达式。

11.粘性土的液限、塑限、缩限

液限:粘性土呈液态与塑态之间的分界含水率称为液限。

塑限:粘性土呈塑态与半固态之间的分界含水率称为塑限。

缩限:粘性土呈半固态与固态之间的分界含水率称为缩限。

12.莫尔库仑强度理论

莫尔-库仑强度理论:土体发生剪切破坏时破坏面上的剪应力

f τ和法向应力n σ满足关系式()tan f f c τσσφ==+

g 。

13.无筋扩展基础、扩展基础

无筋扩展基础:由砖、毛石、素混凝土以及灰土等材料修建的基础,称为无筋扩展基础。扩展基础:由钢筋混凝土材料建造的基础称为扩展基础。

14.粘性土的塑性指数、液性指数、活动度

塑性指数:液限与塑限的差值,去掉百分数符号,称塑性指数。

液性指数:粘性土的液性指数为天然含水率与塑限的差值和液限与塑限差值之比。 活动度:粘性土的塑性指数与土中胶粒含量百分数的比值称为活动度。

15.瞬时沉降、固结沉降、次固结沉降

瞬时沉降:瞬时沉降是地基受荷后立即发生的沉降。

固结沉降:地基受荷后产生的附加应力,使土体的孔隙减小而产生的沉降称为固结沉降。次固结沉降:地基在外荷作用下,经历很长时间,土体中超孔隙水压力以完全消散,有效应力不变的情况下,由土的固体骨架长时间缓慢蠕变所产生的沉降称为次固结沉降。

二.简答题(3′×15)

1. 太沙基公式、斯凯普顿公式、汉森公式的使用条件

⑴太沙基公式:太沙基公式是常用的极限荷载计算公式,适用于基础底面粗糙的条形基础,推广应用于方形基础和圆形基础。

⑵斯凯普顿公式:①饱和软土地基,内摩擦角0φ=:当基础土的内摩擦角0φ=时,太沙基公式难以应用;②浅基础:斯凯普顿公式还适用于浅基础,基础的埋深 2.5d b ≤。此条

件通常都能满足;③矩形基础:斯凯普顿公式还考虑了基础宽度与长度比值/b l的影响。

⑶汉森公式:①倾斜荷载作用:汉森公式最主要的特点是适用于倾斜荷载作用;②基础性状:基础宽度与长度的比值、矩形基础和条形基础的影响都已经计入;③基础埋深:汉森公

<基础底宽的情况,并考虑了基础埋深与基础宽度之比值的影响。式适用于基础埋深d b

2.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假设条件和适用条件

朗肯土压力理论假设条件:表面水平的半无限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适用条件:①挡土墙的墙背竖直光滑;(3分)②挡土墙后填土表面水平。

3.工程建设初步勘查的主要任务

⑴搜集与分析可行性研究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⑵通过现场踏勘与测试,初步查明地层分布、构造、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埋藏条件及冻结深度,可以粗略些,但不能有错误。

⑶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查明场地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分布、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⑷对于抗震设防等级大于或等于六级的场地,应判定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⑸初步绘制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⑹对高层建筑可能采取的地基基础类型、基坑开挖和支护、工程降水方案进行初步分析评价。

4.地下连续墙的优点

地下连续墙的优点:施工期间不需降水,不需挡土护坡,不需立模板与支撑,把施工护坡与永久性工程融为一体。因此,这种基础形式可以避免开挖大量的土方,可缩短工期,降低造价。尤其在城市密集建筑群中修建深基础时,为防止对邻近建筑物安全稳定的影响,地下连续墙更显示它的优越性。

5. 强夯法的优缺点

⑴优点:

①设备简单、工艺方便、原理直观;

②应用范围广,加固效果;

③需要人员少,施工速度快;

-。

④不消耗水泥、钢材,费用低,通常可比桩基节省投资30%70%

⑵缺点:

① 振动大,有噪音,在市区密集建筑区难以实施;

② 强夯理论不成熟,不得不采用现场试夯才能最后确定强夯参数;

③ 强夯的振动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研究还不够;

6.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的步骤

⑴.用坐标纸按比例绘制地基土层分布剖面图和基础剖面图

⑵.计算地基土的自重应力c σ

⑶.计算基础底面接触压力

⑷.计算基础底面附加应力

⑸.计算地基中的附加应力分布

⑹.确定地基受压层深度

n z ⑺.沉降计算分层

⑻.计算各土层的压缩量

⑼. .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

7.地基的破坏形式

⑴ 地基整体滑动破坏:当地基土良好或中等,上部荷载超过地基极限荷载u p 时,地基中的塑性变形区扩展连成整体,导致地基发生整体滑动破坏。若地基中有软弱的夹层,则必然沿着软弱夹层滑动;若为均匀地基,则滑动面为曲面。

⑵ 地基局部剪切破坏:当基础埋深大,加荷速率快时,因基础旁侧荷载q d γ=大,阻止地基整体滑动破坏,使地基发生基础底部局部剪切破坏。

⑶ 地基冲切剪切破坏:若地基为松砂或软土,在外荷作用下使地基产生大量沉降,基础竖向切入土中,发生冲切剪切破坏。

8.桩产生负摩阻力的条件

⑴ 桩穿越较厚的松散填土、自重失陷性黄土、欠固结土层,进入相对较坚硬土层时; ⑵ 桩周存在软弱土层,邻近桩的地面承受局部较大的长期荷载,或地面大面积堆载、堆土时,使桩周土层发生沉降;

⑶ 由于降低地下水位,使桩周土中的有效应力增大,并产生显著的大面积土层压缩沉降。

9.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机理

⑴ 动力密实机理:强夯加固多孔隙、粗颗粒、非饱和土为动力密实机理,即强大的冲击能

强制超压密地基,使土中气象体积大幅度减少。

⑵动力固结机理:强夯加固细粒饱和土为动力固结机理,即强大的冲击能与冲击波破坏土的结构,使土体局部液化并产生许多裂隙,作为孔隙水的排水通道,加速土体固结,土体发生触变,强度逐渐恢复。

⑶动力置换机理:强夯加固淤泥为动力置换机理,即强夯将碎石整体挤入淤泥成整式置换或间隔夯入淤泥成桩式碎石墩。

10.防止地基冻害的措施

⑴对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基础,基础侧面应回填非冻胀性的中砂或粗砂,其厚度不应小于10cm;对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基础,可采用桩基础、自锚式基础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⑵已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地表排水条件良好的建筑场地。对低洼场地,宜在建筑物

四周向外一倍冻深范围内,是室外地坪至少高出地面300500mm

⑶防止雨水、地表水、生产废水、生活污水进入建筑地基,应设置排水设施。在山区应设置水沟或在建筑物下设置暗沟,宜排走地表水和潜水流。

⑷在强冻胀性和特强冻胀性地基上,其基础结构应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和基础梁,并控制上部建筑的的长高比,增强房屋的整体刚度。

⑸当独立基础联系梁下或桩基础承台下有冻土时,应在梁或承台下留有相当于该土层冻胀量的空隙,以防止因土的冻胀将梁或承台拱裂。

⑹外门斗、室外台阶和散水坡等部位宜于与主体结构断开,散水坡分段不宜超过1.5m,坡度不宜小于3%,其下填入非冻胀性材料。

⑺对跨年度实施的建筑,入冬前应对地基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按采暖设计的建筑物,当冬季不能正常采暖,也应对地基采取保温措施。

11.减少沉降差的措施

⑴.设计中尽量使上部荷载中心受压,均匀分布;

⑵.遇高低层相差悬殊或地基软硬突变等情况,可合理设置沉降缝;

⑶.增加上部结构对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调整作用;

⑷.妥善安排施工顺序;

⑷.人工补救措施。

12.深基础的特点

⑴ 深基础施工方法较复杂;

⑵ 深基础的地基承载力较高;

⑶ 深基础施工需专门设备;

⑷ 深基础技术较复杂

⑸ 深基础的造价往往比较高

⑹ 深基础的工期较长

13.不良地基的分类

⑴ 湿陷性黄土地基

⑵ 膨胀土地基

⑶ 泥炭土地基

⑷ 多年冻土地基

⑸ 岩溶与土洞地基

⑹ 山区地基

⑺ 饱和粉细砂与粉土地基

14.影响土坡稳定性的条件

⑴ 土坡坡度;⑵土坡高度;⑶土的性质;⑷气象条件;⑸地下水的渗流;⑹地震。

15.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勘察的目的和主要任务

⑴目的:对拟选场址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工程地质评价;

⑵主要任务:

① 搜集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矿产和附近地区的工程地质岩土工程资料即当地的建筑经验;

② 在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踏勘,了解场地的地层分布、构造、成因与地质年代和岩土性质、不良地质作用即地下水的水位、水质情况。

③ 对各方面条件较好且倾向于选取的场地,如已有资料不充分,应进行必要的工程地质测绘即勘探工作。

④ 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拟选场地时,应进行比选分析。

三.计算(5′×5)

1. 某海港码头仓库设计独立浅基础。基础底面尺寸:长度 4.0l m =,宽度

2.0b m =,基础埋深 2.0d m =。地基为饱和土,内摩擦角0φ=,粘聚力10c kPa =,天然重度319.0/kN m γ=,(1)计算此仓库地基的极限荷载和地基承载力;若其他条件都不变,问

以下两种情况,地基的极限荷载和承载力为多少?(2)只把基础宽度 2.0b m =加大一倍为4.0m ;(3)只把基础埋深 2.0d m =加大一倍为4.0m 。(安全系数均取1.5)

解:(1)地基的极限荷载 鉴于地基为饱和软土,0φ=,应用公式 510.210.2u b d p c d l b γ????=+++ ???????计算极限荷载 510.210.22.0 2.051010.210.219.0 2.01044.0 2.0u b d p c d l b kPa γ????=+++ ????

???????=?+++?= ???????

地基承载力 10469.31.5u p f kPa K =

==

(2)把基础宽度加大一倍 4.0b m =

地基极限荷载 510.210.24.0 2.051010.210.219.0 2.01044.0 4.0u b d p c d l b kPa γ????=+++ ????

???????=?+++?= ???????

地基承载力 10469.31.5u p f kPa K =

==

(3)只把基础埋深加大一倍为 4.0d m =

地基极限荷载 510.210.22.0 4.051010.210.219.0 4.01534.0 2.0u b d p c d l b kPa γ????=+++ ????

???????=?+++?= ???????

地基承载力

1531021.5u p f kPa K =

==

2. 某住宅工程地质勘查中取原状土做实验。用天平秤350cm 湿土质量为95.15g ,烘干后质量为75.05g ,土粒比重为2.67。计算此土样的天然密度、干密度、饱和密度、天然含水率、孔隙比、孔隙度、饱和度。

解:已知:35095.1575.05 2.67s s V cm m g m g G ==== 则395.15 1.90/50m g cm V ρ=

== 3

75.05 1.50/50s d m g cm V ρ=

==

1100%26.7%d ρωρ??=-?=

??? 20.1w s m m m g

=-= 3

20.1w w w

m V cm ρ==

328.11s s s m V cm G =

= 3

1.79a w s V V V V cm =--= 3

1.94/s w a w sat m m V g cm V ρρ++== 0.78w a s V V e V +=

= 43.8%w a V V n V +=

=

0.918w r w a V S V V =

=+

3. 已知某挡土墙高度8.0H m =,墙背竖直、光滑,填土表面水平,墙后填土为中砂,重度318.0/kN m γ=,饱和重度320/sat kN m γ=,内摩擦角30φ=o 。(1)计算作用在挡土墙上的总静止土压力0P ,总主动土压力a P ;(2)当墙后地下水位上升至离墙顶

4.0m 时,计算总主动土压力a P 与水压力w P (静止土压力系数00.4K =)

解:(1)墙后无地下水情况:

总静止土压力0P 应用公式20012P H K γ=,取中砂的静止土压力系数00.4K =,可得总静止土压力22001118.080.4230.4/22P H K kN m γ==???=

总主动土压力a P 挡土墙墙背竖直、光滑,填土表面水平,适用朗肯土压力理论,由公式

212a a P H K γ= 222113018.08tan 45192/222a a P H K kN m γ??==???-= ???

o o (2)墙后地下水位上升情况 ① 总主动土压力

a P 因地下水位上、下砂重度不同,土压力分两部分计算: 水上部分墙高1 4.0H m

=,重度318.0/kN m γ= 2221113018.04tan 4548/222a a P H K kN m γ??==???-= ???

o o 水下部分墙高2 4.0H m =,用浮重度3

201010/sat w kN m γγγ'=-=-= 2221221118.0 4.00.33341040.333122.5/22a a a P H K H H K kN m γγ'=+=???+???= 总主动土压力1248122.5170.5/a a a P P P kN m =+=+= 水压力2221110480/22w w P H kN m γ==??=

4. 一办公楼地基土样,用体积为3100cm 的环刀取样试验,用天平测得环刀加湿土的质量为241.00g ,环刀质量为5

5.00g ,烘干后土样质量为162.00g ,土粒比重为2.70,计算该土样的ω,r S , n ,ρ,sat ρ,d ρ,并比较各种密度的大小。

解:已知:3100V cm =,241.0055.00186m g =-=,162s m g =, 2.70s G =

则24w s m m m g

=-= 3

60s s s m V cm G ==

14.8%w s m m ω== 3

40v s V V V cm =-=

324w w w m V cm ρ=

= 3

16a v w V V V cm =-= 400.6760w r v V S V =

==

40%v V n V =

=

3

1.86/m g cm V ρ==

3

2.02/w s a w sat m m V g cm V ρρ++==g 3

1.62/1d g cm ρρω==+

所以

sat d ρρρ>>

5. 已知地基土中某点的最大主应力为1600kPa σ=,最小主应力3200kPa σ=。绘制该点

应力状态的莫尔应力圆;求最大剪应力

max τ值及其作用面的方向,并计算与最大主应力面呈夹角15α=o 的斜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

解:取直角坐标系τσ-,在横坐标o σ上,按应力比例尺确定1

600kPa σ=,3200kPa σ=的位置。以13σσ为直径做圆,即为所求莫尔应力圆,如图

最大剪应力计算

由公式13sin 22σστα

-=

,将数值代入得:

13600200sin 2sin 2200sin 222σστααα--=

==

当sin 21α=时,

max ττ=,此时290α=o ,即45α=o

当15α=o 时, 1313600200600200cos 2cos305732222kPa σσσσσα++-=+=

+=o 13600200sin 2sin 3010022kPa σστα--===o

计算机操作系统3套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 2003年7月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中,共38分) 1.操作系统核心部分的主要特点是( )。 A.一个程序模块B.主机不断电时常驻内存 C.有头有尾的程序D.串行顺序执行 2.操作系统中用得最多的数据结构是( )。 A.堆栈B.队列 C.表格D.树 3. 索引式(随机)文件组织的一个主要优点是( )o A.不需要链接指针B.能实现物理块的动态分配 C.回收实现比较简单D.用户存取方便 4.文件目录的主要作用是( )。 A.按名存取B.提高速度 C.节省空间D.提高外存利用率 5.在操作系统管理中,面向用户的管理组织机构称为( )。 A.用户结构B.实际结构 C.物理结构D.逻辑结构 6.单机操作系统的共享资源主要是指( )。 A.内存、CPU和基本软件B.键盘、鼠标、显示器 C.打印机、扫描仪D.软盘、硬盘、光盘 7.为方便用户,操作系统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 )。 A.软件资源B.硬件和软件资源 C.用户有用资源D.硬件资源 8.设备I/O方式有如下三种:( )、( )和( )。 A.假脱机B.询问 C.联机D.中断 E.通道F.脱机 9.操作系统五大功能中作业管理包含( )和( );文件管理又称( );存储管理主要讲解( );设备管理是最原始的( );进程管理实质上是( )。 A.CPU的执行调度管理B.用户任务管理 C. 信息管理D.监控程序管理 E.人机交互界面管理F.内存管理 10.计算机在接受用户请求后处理数据以及在数据处理结束时,将结果送到终端显示器。例如,导弹控制系统应选择安装( );计算机订票系统应选择安装( );计算机语言学习系统应选择安装( )。A.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 C.实时操作系统D.网络操作系统 E.分布式操作系统 二、是非题(正确的划√,错的划×,其它符号按错论。共20分) ( )1.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和用户进程的接口,库函数也是操作系统和用户的接口。 ( )2.UNIX的i节点(内码)是文件系统的主要数据结构(表格)部分。 ( )3.虚地址即程序执行时所要访问的内存地址。

最新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2006―2007 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是( C ) A、原始操作系统,管理程序,操作系统 B、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管理程序 C、管理程序,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 D、管理程序,操作系统,原始操作系统 2.用户程序中的输入、输出操作实际上是由( B )完成。 A、程序设计语言 B、操作系统 C、编译系统 D、标准库程序 3.进程调度的对象和任务分别是( C )。 A、作业,从就绪队列中按一定的调度策略选择一个进程占用CPU B、进程,从后备作业队列中按调度策略选择一个作业占用CPU C、进程,从就绪队列中按一定的调度策略选择一个进程占用CPU D、作业,从后备作业队列中调度策略选择一个作业占用CPU 4.支持程序浮动的地址转换机制是( A、动态重定位 ) A、动态重定位 B、段式地址转换 C、页式地址转换 D、静态重定位 5.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最优适应分配算法要求对空闲区表项按( C )进行排列。 A、地址从大到小 B、地址从小到大 C、尺寸从小到大 D、尺寸从大到小 6.设计批处理多道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 系统效率和吞吐量 )。 A、灵活性和可适应性 B、系统效率和吞吐量 C、交互性和响应时间 D、实时性和可靠性 7.当进程因时间片用完而让出处理机时,该进程应转变为( )状态。 A、等待 B、就绪 C、运行 D、完成 8.文件的保密是指防止文件被( )。 A、篡改 B、破坏 C、窃取 D、删除 9.若系统中有五个并发进程涉及某个相同的变量A,则变量A的相关临界区是由 ( )临界区构成。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0.按逻辑结构划分,文件主要有两类:(记录式文件)和流式文件。 A、记录式文件 B、网状文件 C、索引文件 D、流式文件 11.UNIX中的文件系统采用(、流式文件)。 A、网状文件 B、记录式文件 C、索引文件 D、流式文件 12.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对文件的按名存取 B、实现虚拟存贮器 C、提高外围设备的输入输出速度 D、用于存贮系统文档 13.文件系统中用()管理文件。 A、堆栈结构 B、指针 C、页表 D、目录 14.为了允许不同用户的文件具有相同的文件名,通常在文件系统中采用()。 A、重名翻译 B、多级目录 C、约定 D、文件名 15.在多进程的并发系统中,肯定不会因竞争( )而产生死锁。 A、打印机 B、磁带机 C、CPU D、磁盘 16.一种既有利于短小作业又兼顾到长作业的作业调度算法是( )。 A、先来先服务 B、轮转 C、最高响应比优先 D、均衡调度 17.两个进程合作完成一个任务。在并发执行中,一个进程要等待其合作伙伴发来消息,或者建立某个条件后再向前执行,这种制约性合作关系被称为进程的()。 A、互斥 B、同步 C、调度 D、伙伴 18.当每类资源只有一个个体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环必死锁 B、死锁必有环 C、有环不一定死锁 D、被锁者一定全在环中 19.数据文件存放在到存储介质上时,采用的逻辑组织形式是与( )有关的。 A、文件逻辑结构 B、存储介质特性 C、主存储器管理方式 D、分配外设方式 20.在单处理器的多进程系统中,进程什么时候占用处理器和能占用多长时间,取决于( )。 精品文档

土力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土力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用粒径级配曲线法表示土样的颗粒组成 情况时,若曲线越陡,则表示土的 ( )

A.颗粒级配越好 B.颗粒级配越差C.颗粒大小越不均匀 D.不均匀系数越大 2.判别粘性土软硬状态的指标是 ( ) A.塑性指数 B.液性指数 C.压缩系数 D.压缩指数 3.产生流砂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动水力( )

A.方向向下 B.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C.方向向上 D.方向向上且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4.在均质土层中,土的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是 ( ) A.均匀的 B.曲线的 C.折线的 D.直线的 5.在荷载作用下,土体抗剪强度变化的原因是 ( ) A.附加应力的变化 B.总应力的变化C.有效应力的变化 D.自重应力的变化6.采用条形荷载导出的地基界限荷载P用于矩1/4. 形底面基础设计时,其结果 ( ) A.偏于安全 B.偏于危险 C.安全度不变 D.安全与否无法确定

7.无粘性土坡在稳定状态下(不含临界稳定)坡角β与土的内摩擦角φ之间的关系是( ) A.β<φ B.β=φ C.β>φ D.β≤φ 8.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常用图表的是 ( ) A.钻孔柱状图 B.工程地质剖面图

C.地下水等水位线图 D.土工试验成果总表 9.对于轴心受压或荷载偏心距e较小的基础,可以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φk、Ck按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偏心 为偏心方向的基础边长)Z(注:距的大小规定为( ) A.e≤ι/30 B.e≤ι/10 .e≤b/2 DC.e≤b/4 对于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堆载预压法处理10. ( ) 地基的主要作用之一 是.减小液化的可能性A B.减小冻胀.消除湿陷性 D .提高地基承载力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1.建筑物在地面以下并将上部荷载传递至地基的结构称为____。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习题及答案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均质土层中,土的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是(??)? A.均匀的? B.折线的?C.曲线的? D.直线的? 2、在荷载作用下,土体抗剪强度变化的原因是(??)? A.附加应力的变化?? B.总应力的变化?? C.有效应力的变化? ?D.自重应力的变化 3.在土中对土颗粒产生浮力作用的是????(????)? A.强结合水????B.弱结合水??C.毛细水??????D.重力水 4、原状土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重塑土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之比称为土的????(????)?。 A.液化指标????B.强度提高系数????C.固结系数????D.灵敏度 5、刚性基础台阶允许宽高比的大小除了与基础材料及其强度等级有关外,还与????(????)?。 A.基底压力有关????????? ?B.地基土的压缩模量有关 ?C.基础的底面尺寸有关??? ?D.持力层的承载力有关? 6、在荷载分布范围内,地基中附加应力随深度愈向下()。 A、始终不变 B、愈大 C、愈小 D、而无法确定 7、土体中一点的最危险破坏面为()度。 A、45 B、45+ψ/2 C、60 D、90 8、一般在密砂和坚硬的粘土中最有可能发生地基破坏模式是()。 A、整体剪切破坏模式 B、局部剪切破坏模式 C、冲切剪切破坏模式 D、延性破坏模式 9、某场地人为地被挖走了5米,则该场地为()土。 A、正常固结土 B、超固结土 C、软固结土 D、欠固结土 10、基础下垫层的厚度一般为()㎜。 A、150 B、200 C、100 D、50 11、衡量土的颗粒级配是否良好,常用(?????)指标判定。? A、不均匀系数??????? B、含水量?????? C、标贯击数??????? D、内摩擦角? 12、中心荷载作用的条形基础底面下地基土中最易发生塑性破坏的部位是?(????)。? A、中间部位?????????????????????? B、边缘部位? C、距边缘1/4基础宽度的部位????????? D、距边缘1/3基础宽度的部位? 13、下列因素中,与无粘性土的土坡稳定性相关的因素是(?????)。? A、滑动圆弧的圆心位置????????? B、滑动圆弧的半径? C、土坡的坡高????????????????? D、土坡的坡角? 14、钢筋砼柱下条形基础的肋梁高度不可太小,一般宜为柱距的(?????)?

北京大学操作系统期末试题有答案

操作系统原理试题 一. 名词解释题 1. 中断—— 2. 进程控制块(PCB)――它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是操作系统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 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识 3. 虚时钟 4. 段式管理 5. 文件控制块(FCB) 6. 对换(SWAPPING) 7. 系统调用 8. 绝对路径名 9. 特别文件 10.虚设备技术 11.管道 12.中断接收 13.恢复现场 14.页式管理 15.作业步 16.字符流文件 17.通道 18.页面淘汰 19.多道程序设计 20.死锁 21.当前目录 22.快表 23.作业调度 24.原语 25.中断屏蔽 26.地址映射 27.文件目录 28.死锁避免 29.原语 31. CPU 状态 32.虚存

二 . 填空题 1. 分时系统追求的目标是 __及时响应 ___. 2. 用户进程从目态 (常态)转换为管态 (特态)的唯一途径是 ___ 中断 ________ . 3. 从静态的观点看 , 操作系统中的进程是由程序段、数据和 __ 作业控制块 PCB__ 三 部分组成 . 4. 在系统内核中必须包括的处理模块有进程调度、原语管理和 __中断处理 __. 5. 批处理操作系统中 , 作业存在的唯一标志是 _作业控制块 PCB ___. 6. 操作系统中的一种同步机制 , 由共享资源的数据及其在该数据上的一组操作组成 , 该同步机制称为 _管程 ______________ . 7. 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 , 为实现地址映射 , 一般由硬件提供两个寄存器 , 一个是基 址寄存器 , 另一个是 _限长寄存器 ___. 8. 联想寄存器 (相联存储器 ) 的最重要、最独到的特点是 _按内容并行查找 ___. 9. 在虚拟段式存储管理中 , 若逻辑地址的段内地址大于段表中该段的段长 , 则发生 __ 地址越界 __中断 . 10. 文件系统中若文件的物理结构采用顺序结构 , 则文件控制快 FCB 中关于文件的物 理位置应包括 ___ 首块地址和文件长度 _. 11. 在操作系统设计时确定资源分配算法 , 以消除发生死锁的任何可能性 , 这种解决死 锁的方法是 __死锁预防 __. 12. 选择对资源需求不同的作业进行合理搭配 , 并投入运行是由 _作业调度算法 ___来完 成的. 13. 实时系统应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 及时性和 ___可靠性 ___. 14. 磁带上的文件只能采用 _顺序 ______ 存取方式 . 15. 不让死锁发生的策略可以分成静态和动态的两种 , 死锁避免属于 __动态的 ___. 16. 在 UNIX 系统中 , 文件分成三类 , 即普通文件 , 目录文件和 ___特殊文件 __. 17. 在磁盘调度策略中有可能使 I/O 请求无限期等待的调度算法是 __最短寻道时间优先 18. 进程获得了除CPU 外的所有资源,一旦获得CPU 即可执行,这时进程处于—就绪 _ 状态 . 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实现CPU 与外部设备的并行工作,系统必须引入一通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硬件基础. 20. 操作系统为保证不经文件拥有者授权 , 任何其它用户不能使用该文件所提出的解决 措施是 ___文件保密 __. 21. 两个或两个以上程序在计算机系统中同处于开始和结束之间的状态 , 这就称为 __ 并发 ___. 33. 磁盘调度 34. 缓冲技术 36. 进程调度 37. 虚设备 39. 死锁预防 40. 临界资源 — 42. 交换技术 43. 互斥区 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也称为独立资源

操作系统期末试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期末试题及答 案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答案在后面 )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常见的I/O 控制方式有程序I/O 方式、 中断 I/O 控制方式、 DMA I/O 控制方式和 通道 I/O 控制方式四种。 2. 操作系统向用户提供的两个基本接口是 程序 接口和 用户 接口。 3. 若在一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某作业的页表如下所示。已知页面大小为1024 字节,逻辑地址(3082)10转化得到的物理地址是 6154 。 4. 具有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和交互性特征的操作系统是 分时 操作系统。 5. 通道用于控制 设备控制器 与内存之间的信息 交换。 6. 事务的最基本特性是 。 7. 若盘块大小为4KB ,每个盘块号占4字节,在采用两级索引时允许的最大文件长度为 4GB 。 二、 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 用磁带作为文件存贮介质时,文件只能组织成 ( )。 A. 顺序文件 B. 链接文件 C. 索引文件 D. 目录文件 2. 一作业8:00到达系统,估计运行时间为1小时,若10:00开始执行该作 业,则其响应比是( C )。 A. 2 B. 1 C. 3 D. 3. 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目录结构后,对于不同用户的文件,其文件名( C )。

A. 应该相同 B. 应该不同 C. 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D. 受系统约束 4.死锁预防是保证系统不进入死锁状态的静态策略,其解决方法是破坏产生死锁 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下列方法中破坏了“循环等待”条件的是 ( D )。 A. 银行家算法 B. 一次性分配策略 C. 剥夺资源法 D. 资源 有序分配法 5.进程状态从就绪态到运行态的转化工作是由( B )完成的。 A. 作业调度 B. 进程调度 C. 页面调度 D. 设备 调度 6.采用缓冲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C )。 A. 改善用户编程环境 B. 提高CPU的处理速度 C. 提高CPU和设备间的并行程度 D. 实现与设备无关性 7.目录文件所存放的信息是( D )。 A. 该目录中所有数据文件目录 B. 某一文件存放的数据信息 C. 某一个文件的文件目录 D. 该目录中所有文件的目录 8.最容易形成很多小碎片的可变分区分配算法是( D )。 A. 首次适应算法 B. 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C. 最坏适应算法 D. 最佳适应算法 9.用户程序与实际使用的物理设备无关是由( A )功能实现的。 A. 设备独立性 B. 设备驱动 C. 虚拟设备 D. 设备分配 10.下面关于顺序文件、链接文件和索引文件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A. 显示链接文件是在每个盘块中设置一个链接指针,用于将该文件所属的所有盘 块链接起来 B. 顺序文件必须采用连续分配方式,而链接文件和索引文件则都可采取离散 分配方式 C. 顺序文件适用于对诸记录进行批量存取时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一、填空题 1.土的稠度状态依次可分为(固态),(半固态),(可塑态),(流动态),其界限含水量依次是(缩限),(塑限),(液限)。 2.土的天然容重、土粒相对密度、土的含水界限由实验室直接测定,其测定方法分别是(环刀法),(比重瓶法),(烘干法)。 3.桩按受力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 4.建筑物地基变形的特征有(沉降量)、(沉降差)、(局部倾斜)和倾斜四种类型。 5.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5)的粘性上称为淤泥。 6.土的结构分为以下三种:(单粒结构)、(蜂窝状结构)、(絮状结构)。 7.附加应力自(外荷引起的应力)起算,自重应力自(自重引起的应力)起算。 8.土体受外力引起的压缩包括三部分(固相矿物本身的压缩)、(土中液相水的压缩)、(土中孔隙的压缩)。 1、地基土的工程分类依据为《建筑地基设计规范》,根据该规范,岩土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 2、地基的极限荷载指(地基剪切破坏发展即将失稳时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 3、根据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可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分为甲级、乙级和丙级。 4、按桩的制作分类,可分(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类。 5、桩身中性点处的摩察力为(0 )。 6、土的颗粒级配是指组成土颗粒的搭配比例,可以用颗粒级配曲线表示。其中横坐标代表(粒径),纵坐标代表(小于某粒质量占全部土粒质量的百分比)。 7、土的稠度状态依次可分为(固态),(半固态),(可塑态),(流动态),其界限含水量依次是(缩限),(宿限),(液限)。 8、附加应力自(外荷引起的应力)起算,自重应力自(自重引起的应力)起算。 9、最优含水率是指(在压实功能一定条件下,土最易于被压实、并能达到最大密度时的含水量)。 二、选择题 1.建筑物施工速度较快,地基土的透水条件不良,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方法宜选用(A)。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复习重点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地基: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2)天然地基:未经人工处理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基。 (3)人工地基:若地基软弱、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需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4)基础:将结构承受的各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第二章土的性质及工程分类 (1)土体的三相体系:土体一般由固相(固体颗粒)、液相(土中水)和气相(气体)三部分组成。 (2)粒度:土粒的大小。 (3)界限粒径: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 (4)颗粒级配:土中所含各粒组的相对量,以土粒总重的百分数表示。 (5)土的颗粒级配曲线。 (6)土中的水和气(p9)

(7)工程中常用不均匀系数u C 和曲率系数c C 来反映土颗粒级配的不均匀程度。 1060d d C u = 60 102 30d d d C c ?=) ( 的粒径,称中值粒径。 占总质量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的粒径,称有效粒径;占总质量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的粒径,称限定粒径;占总质量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30%10%60301060d d d 不均匀系数u C 反映了大小不同粒组的分布情况,曲率系数c C 描述了级配曲线分布整体形态。 工程上对土的级配是否良好可按如下规定判断: 1.对于级配连续的土:5>u C ,级配良好:5u C 和3~1=c C 两个条件时,才为级配良好,反之则级配不良。 颗粒分析实验:确定土中各个粒组相对含量的方法称为土的颗粒分析实验。对于粒径大于0.075mm 的粗粒土,可用筛分法。对于粒径小于0.075mm 的细粒土,则可用沉降分析法(水分法)。 (7)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三个基本实验指标 1.土的天然密度ρ 土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土的密度(单位为3 3 //m t cm g 或),即V m = ρ。 (2.10)

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试题及答案西南大学原题

操作系统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配置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中(D) A.用户可联机、调试自己的程序B.允许用户直接干预作业的执行 C.能对外部事件实时响应D.允许多个作业同时使用不同的外围设备 2.UNIX操作系统是一个(A) A.交互式分时操作系统B.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C.实时操作系统D.分布式操作系统 3.若操作系统管理的某用户程序当前正占有中央处理器,该用户程序欲读磁盘上的文件信息,那么用户程序中相应的指令应该是(D) 1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操作系统概论试题

A.启动I/O指令B.等待I/O指令 C.转移指令D.访管指令 4.当一次系统调用功能完成后,中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应(C) A.保持管态B.保持目态 C.从管态转换成目态D.从目态转换成管态5.分布式操作系统的特点是(C) A.资源共享B.资源地理位置分散C.资源位置透明D.多个用户的程序并行运行 6.引入进程的原因是(B) A.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控制程序的执行 B.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正确描述程序的执行情况C.提高程序的执行速度和控制程序的执行 D.提高程序的执行速度和正确描述程序的执行情况7.进程有三种基本状态,可能的状态转换是(A) A.就绪态到运行态、等待态到就绪态、运行态到等待态 B.就绪态到运行态、就绪态到等待态、等待态到运 2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操作系统概论试题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操作系统概论试题 3 行态 C .就绪态到运行态、等待态到就绪态、等待态到运行态 D .运行态到就绪态、就绪态到等待态、等待态到运行态 8.处理器不能.. 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 D ) A .寄存器 B .高速缓冲存储器 C .主存储器 D .辅助存储器 9.断电停机后,存储信息随之消失的存储器是( C ) A .磁盘 B .磁带 C .主存储器 D .U 盘 10.处于运行状态的操作系统程序应放在( C ) A .寄存器中 B .高速缓冲存储器中 C .主存储器中 D .辅助存储器中 11.对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而言,一个源程序、一批 数据、一篇文章或一张图片等都可以被称为文件,只要它是( C ) A .连续分布在一片磁盘区域中的信息集合

操作系统期末考试试题和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汇编

《操作系统》试题(A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1.()不是基本的操作系统。 A.批处理操作系统 B.分时操作系统 C.实时操作系统 D.网络操作系统 2.现代OS具有并发性和共享性,是()的引入导致的。 A.单道程序 B. 磁盘 C. 对象 D.多道程序 3.一般来说,为了实现多道程序设计,计算机最需要()。 A.更大的内存 B.更多的外设 C.更快的 CPU D.更先进的终端 4.在下面的I/O控制方式中,需要CPU干预最少的方式是()。 A.程序I/O方式 B.中断驱动I/O控制方式 C.直接存储器访问DMA控制方式 D.I/O通道控制方式 5.在进程状态转换时,下列()转换是不可能发生的。 A.就绪态→运行态 B.运行态→就绪态 C.运行态→阻塞态 D.阻塞态→运行态 6.一个进程执行过程中不可能对应( )。 A.一个PCB B.一个JCB C.多个PCB D.一个程序 7.进程调度又称为低级调度,其主要功能是( )。 A.选择一个作业调入内存 B.选择一个主存中的进程调出到外存 C.选择一个外存中的进程调入到主存 D.将一个就绪的进程投入运行 8.如果允许不同用户的文件可以具有相同的文件名,通常采用()来保证按名存取的安全。 A.重名翻译机构 B.建立索引表 C.建立指针 D.多级目录结构 9.文件控制块不包括()。 A.文件名 B.文件访问权限说明 C.文件物理位置信息 D.磁盘坏块信息10.为了提高设备分配的灵活性,用户申请设备时应指定()号。 A.设备类相对 B.设备类绝对 C.相对 D.绝对 11.若进程P一旦被唤醒就能够投入运行,系统可能为( )。 A.在分时系统中,进程P的优先级最高。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期末试卷及答案

得分评卷人××职业技术学院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A 2015级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 1、 , 1、土的三相组成:( )、()、()。 2、 2、土的天然孔隙比越大,则土越( )。 3、 3、土的强度是指土体的()。 4、 4、地基变形的三个阶段()、()、()、 5、按照桩的制作方法不同分为()、()。 二、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中心荷载作用下的基底压力是()。 A、处处相等 B、处处不等 C、端部存在极值 D、呈线性分布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桩基础分类的是()。 A、摩擦桩 B、锥形桩 C、预制桩 D、钢桩 3、土的不均匀系数Cu越大,表示土的级配()。 A、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好 B、土粒大小均匀,级配不好 C、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良好 D、土粒大小均匀,级配良好 4、土的压缩系数可用来判断()。 A、土的压缩性 B、土的软硬程度 C、土的抗剪强度 D、土的含水情况 5、主要依靠墙身的自重来保持稳定的挡土墙为()。 A、悬臂式挡土墙 B、重力式挡土墙 C、扶壁式挡土墙 D、加筋式挡土墙 6、为避免因基础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宜在基础内设置()。 A、伸缩缝 B、温度缝 C、沉降缝 D、变形缝 7、沉井基础中使沉井在自重作用下易于切土下沉的构造是()。 A、井壁 B、刃脚 C、凹槽 D、隔墙 8、地下连续墙施工的第一步是()。 A、修筑导墙 B、制备泥浆 C、成槽 D、槽段的连接 9、持力层下有软弱下卧层,为减小由上部结构传至软弱下 卧层表面的竖向应力,应()。 A、加大基础埋深,减小基础底面积 B、减小基础埋深,加大基础底面积 C、加大基础埋深,加大基础底面积 D、减小基础埋深,减小基础底面积 10、下列关于土的抗剪强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土的抗剪强度不是定值,而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B、黏性土内摩擦角的变化范围大致为0°~40°,黏聚力c一般为10~100 kPa C、土的含水量会影响土的抗剪强度 D、土的强度破坏是由土中某点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所引起的 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题号一二 三四五六 总 分 得 分 复 核人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试 卷 密 封 线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051008[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复习题 一、简答题 1、“甲土含水量比乙土大,则甲土的饱和度也比乙土的大”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简述有效应力原理的内容。 3、影响土压力的因素有哪些? 4、什么是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 5、说明土的天然容重、饱和容重、浮容重、干容重的物理概念,试比较同一种土的数值大小? 6、何谓地基土的前期固结压力?如何根据其与地基土现有上覆荷重的大小比较来确定三种应力历史类型的地基土? 7、简要介绍莫尔—库伦强度理论。 8、什么是地基、基础?什么叫天然地基? 9、桩基础设计计算步骤如何 10、说明桩侧负摩阻力产生的条件和场合 11、浅基础埋深选择主要应考虑哪些条件? 12、试述地基特征变形的种类。 13、试述影响单桩轴向承载力的因素? 14、试述影响地基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15、试述三轴剪切(压缩)试验的三种方法与实际中哪些条件相近。 16、地基土的破坏类型有哪几种?什么叫临塑荷载? 17、淤泥等软土的一般工程特征有哪些?换土垫层法中垫层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1. “甲土含水量比乙土大,则甲土的饱和度也比乙土的大” 此种说法不正确,在理解这个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含水量是质量之间的比值,而饱和度是体积之间的比值,在相同孔隙体积的情况下上述说法成立,假设在相同土粒质量的情况下甲土孔隙体积比乙土大得多的时候,孔隙水所占体积相对孔隙体积就很难确定大小关系。 2. 有效应力原理要点: (1)土中总应力σ等于有效应力'σ与孔隙压力u 之和。即:μσσ+=' (2)土中有效应力控制土的体积和强度的变化。 3. 影响土压力的因素包括:墙的位移方向和位移量,墙后土体所处的应力状态,墙体材料、高度及结构形式;墙后土体的性质,填土表面的形状,墙和地基之间的摩擦特性,地基的变形等。 4、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是指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5.天然容重是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的重量;饱和容重是土的孔隙中都充满水时的单位体积土的重量;浮容重是指扣除地下水对土的浮力以后的土体重量与土的总体积之比;干容重是土的固重量与土的总体积之比; 大小关系依次为:饱和容重>天然容重>干容重>有效容重。 6. 前期固结压力:天然土层在形成历史上沉积固结过程中受到过的最大固结压力 超固结比(OCR ):先期固结压力和现在所受的固结压力之比,根据OCR 值可将土层分为正常固结土,超固结土和欠固结土。 OCR =1,即先期固结压力等于现有的固结压力,正常固结土 OCR 大于1,即先期固结压力大于现有的固结压力,超固结土 OCR 小于1,即先期固结压力小于现有的固结压力,欠固结土。 7、莫尔认为材料的破坏是剪切破坏,当任一平面上的剪应力等于材料的抗

(完整版)操作系统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在现代操作系统中引入了(),从而使并发和共享成为可能。 A.单道程序 B. 磁盘 C. 对象 D.多道程序 2、( )操作系统允许在一台主机上同时连接多台终端,多个用户可以通过各自的终端同时交互地使用计算机。 A.网络 B.分布式 C.分时 D.实时 3、从用户的观点看,操作系统是()。 A. 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 B.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资源的软件 C. 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的软件 D.计算机资源的的管理者 4、当CPU处于管态时,它可以执行的指令是()。 A. 计算机系统中的全部指令 B. 仅限于非特权指令 C. 仅限于访管指令 D. 仅限于特权指令 5、用户在程序中试图读取某文件的第100个逻辑块时,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 A. 系统调用 B.图形用户接口 C.原语 D.键盘命令 6、下列几种关于进程的叙述,()最不符合操作系统对进程的理解? A.进程是在多程序并行环境中的完整的程序。 B.进程可以由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描述。 C.线程是一种特殊的进程。 D.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它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7、当一个进程处于()状态时,称其为等待(或阻塞)状态。 A. 它正等待中央处理机 B. 它正等待合作进程的一个消息 C. 它正等待分给它一个时间片 D. 它正等待进入内存 8、一个进程释放一种资源将有可能导致一个或几个进程()。 A.由就绪变运行 B.由运行变就绪 C.由阻塞变运行 D.由阻塞变就绪 9、下面关于线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不论是系统支持线程还是用户级线程,其切换都需要内核的支持。 B.线程是资源的分配单位,进程是调度和分配的单位。 C.不管系统中是否有线程,进程都是拥有资源的独立单位。 D.在引入线程的系统中,进程仍是资源分配和调度分派的基本单位。 10、设有3个作业,它们同时到达,运行时间分别为T1、T2和T3,且T1≤T2≤T3,若它们在单处理机系统中按单道运行,采用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则平均周转时间为()。 A. T1+T2+T3 B. (T1+T2+T3)/3 C. T1+T2/3+2*T3/3 D.T3/3+2*T2/3+T1 11、在下面的I/O控制方式中,需要CPU干预最少的方式是()。 A.程序I/O方式B.中断驱动I/O控制方式C.直接存储器访问DMA控制方式D.I/O通道控制方式 12、有m个进程共享同一临界资源,若使用信号量机制实现对一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则

(完整版)土力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用粒径级配曲线法表示土样的颗粒组成情况时,若曲线越陡,则表示土的 ( B ) A.颗粒级配越好 B.颗粒级配越差 C.颗粒大小越不均匀 D.不均匀系数越大 2.判别粘性土软硬状态的指标是 ( B ) A.塑性指数 B.液性指数 C.压缩系数 D.压缩指数 3.产生流砂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动水力 ( D ) A.方向向下 B.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C.方向向上 D.方向向上且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4.在均质土层中,土的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是 ( D ) A.均匀的 B.曲线的 C.折线的 D.直线的 5.在荷载作用下,土体抗剪强度变化的原因是 ( C ) A.附加应力的变化 B.总应力的变化 C.有效应力的变化 D.自重应力的变化 6.采用条形荷载导出的地基界限荷载P1/4用于矩形底面基础设计时,其结果 ( A ) A.偏于安全 B.偏于危险 C.安全度不变 D.安全与否无法确定 7.无粘性土坡在稳定状态下(不含临界稳定)坡角β与土的内摩擦角φ之间的关系是( A ) A.β<φB.β=φ

C.β>φ D.β≤φ 8.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常用图表的是 ( C ) A.钻孔柱状图 B.工程地质剖面图 C.地下水等水位线图 D.土工试验成果总表 9.对于轴心受压或荷载偏心距e较小的基础,可以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φk、Ck 按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偏心距的大小规定为(注:Z 为偏心方向的基础边长) ( ) A.e≤ι/30 B.e≤ι/10 C.e≤b/4 D.e≤b/2 10.对于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堆载预压法处理地基的主要作用之一是 ( C ) A.减小液化的可能性 B.减小冻胀 C.提高地基承载力 D.消除湿陷性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1.建筑物在地面以下并将上部荷载传递至地基的结构称为____。 12.土的颗粒级配曲线愈陡,其不均匀系数C u值愈____。 13.人工填土包括素填土、冲填土、压实填土和____。 14.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________和承压水三种类型。 15.在计算地基附加应力时,一般假定地基为均质的、应力与应变成________关系的半空间。 16.前期固结压力大于现有土自重应力的土称为________土。 17.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在室内通过直接剪切试验、三轴压缩试验和________验测定。 18.无粘性土土坡的稳定性大小除了与土的性质有关外,还与____有关。 19.墙后填土为粘性土的挡土墙,若离填土面某一深度范围内主动土压力强度为零,则该深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作业2016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作业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选择题 1.对土骨架产生浮力作用的水是(A) (A)重力水(B) 毛细水 (C) 强结合水(D)弱结合水 2.土粒大小及级配,通常用颗粒级配曲线表示,土的颗粒级配曲线越平缓,则表示(C)。 (A)土粒大小均匀,级配良好;(B) 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良;(C) 土粒大小 不均匀,级配良好。 3.毛细水上升高度决定于土粒粒度,下列哪种土毛细水上升高度最大(B )。 (A)粘性土; (B)粉土; (C)砂土。 4有一非饱和土样,在荷载作用下,饱和度由80%增加至95%。试问土样的重度γ和含水率怎样改变?( A) (A)γ增加,减小 (B) γ不变,不变(C)γ增加,增加 5.土的液限是指土进入流动状态时的含水率,下述说法哪种是对的?( C) (A)天然土的含水率最大不超过液限 (B) 液限一定是天然土的饱和含水率 (C)天然土的含水率可以超过液限,所以液限不一定是天然土的饱和含水率 6. 粘性土的塑性指数越大,表示土的(C )。 (A)含水量w越大; (B)粘粒含量越高; (C) 粉粒含量越高; (D) 塑限Wp越高。 7.下列哪一种土样更容易发生流砂?(B ) A.砂砾或粗砂 B.细砂或粉砂 C.粉质黏土 D.黏土 8. 下列因素中,与无粘性土的土坡稳定性相关的因素是(D ) (A)滑动圆弧的圆心位置 (B)滑动圆弧的半径 (C)土坡的高度(D)土坡的坡角 9.评价地基土压缩性高低的指标是(A) (A)压缩系数;(B)固节系数;(C)沉降影响系数; (D)参透系数10.所谓临界荷载,就是指:( C ) (A)地基持力层将出现塑性区的荷载; (B)地基持力层中出现连续滑动面时的荷载; (C)地基持力层中出现某一允许大小塑性区时的荷载 二、简答题 1.土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各相变化对土的性质有什么影响? 答:土是由固体矿物、液体水和气体三部分组成的三相系。固相物质分无机

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操作系统期末试卷

北京邮电大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操作系统》期末考试试题(A) 1.FILL IN BLANKS (10 points) 1.1 A _trap___ is a software-generated interrupt caused either by an error or by a specific request from a user program that an operating-system services be performed. 1.2 A ______ is used in Unix systems to notify a process that a particular event has occurred. 1.3 To manage the process executing, OS records the state and other information (e.g. the priority) of the process in . 1.4 The scheduling criteria include CPU utilization, throughput, turnaround time, waiting time, and response time .

1.5 For n concurrent processes that mutual exclusively use some resources, the code segmentations, in which the processes access the resources, are called deadlock . 1.6. The ___visual memory___ scheme enables users to run programs that are larger than actual physical memory, this allows the execution of a process that is not completely in memory. 1.7. The __FIFO___ page replacement algorithm associates with each page the time when that page was brought into memory. When a page must be replaced, the oldest page is chosen. 1.8The file system resides permanently on , which is designed to hold a large amount of data permanently. 1.9The file system itself is generally composed of many different levels, including the logical file system, the file-organization module, the and the I/O control. 1.10 T he kernel’s I/O subsystem provides numero us services. Among these are I/O scheduling, , caching, spooling, device reservation, and error handling, and name translation. 2.CHOICE ( 10 points ) 2.1 _____ operating systems have well defined, fixed time constraints. Processing must be done within the defined constrains, or the system will fail. A. Multimedia B. Real-time C. Clustered D. Network 2.2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OS is implemented based on microkernel structure? _____

操作系统期末测试题2套带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 、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中。每空 2 分,共50 分) 1 .既考虑作业等待时间,又考虑作业执行时间的调度算法是( ). A. 响应比高者优先 B.先来先服务 C. 比先级调度 D. 短作业优先 2 .作业调度程序从处于()状态的队列中选择适当的作业投入运行. A. 运行 B.提交 C. 完成 D. 后备 3.进程的并发执行是指两个以上的进程(). A. 同时执行 B.在执行的时间上是重叠的 C. 在执行的时间上是不可重叠的 D .共享系统资源 4 .在下列解决死锁的方法中,属于死锁预防策略的是( )。 A?银行家算法B.资源有序分配法 C.死锁检测法 D ?资源分配图化简法 5.系统“抖动”现象的发生不是由( )引起的. A. 置换算法选择不当 B. 交换的信息量过大 C. 主存容量不足 D.请求页式管理方案 6 .在动态分E存储管理中的紧凑(移动)技术可以()。 A .集中空闲区 B .增加主存容量 C. 缩短访问周期 D .加速地址转换 7. 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若采用FIFO 页面替换算法,则当分配的页面数增加时,缺页中断次数( )。 A. 减少 B.增加 C.无影响 D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8. 用V 操作唤醒一个等待进程时,被唤醒进 程的状态转换为( )。 A. 等待 B. 就绪 C. 运行 D .完成 9. 下面对进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进程是动态的概念 B.进程执行需要处理饥 C.进程是有生命期的 D ?进程是指令的集合 10. 作业执行中要不断启动外部设备,通常把存储介质上的信息读入主存或者把主存中的信息送到存 储介质上的操作称为( )操作。 A. 输入输出 B. 启动外设 C.访问主存 D .作业执行 11 . CPU 与通道可以并行执行,并能通过( )实现彼此之间的通信。 A. I/O 指令 B. I/O 中断 C. 操作员 D. I/O 指令和I/O 中断 12 .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本质上的不同在于(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