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汶川地震引发地质灾害特点 分布规律 对策的研究资料

汶川地震引发地质灾害特点 分布规律 对策的研究资料

汶川地震引发地质灾害特点 分布规律 对策的研究资料
汶川地震引发地质灾害特点 分布规律 对策的研究资料

汶川地震引发地质灾害特点、分布规律、对策的研究

10地理二班谢泳龙100204089

一、查询文献资料目录

1黄润秋,李为乐.“5.12”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12).

2 张永双等.四川5 12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初析[J].地质力学学报,2008,14(2).

3 殷跃平,等.汶川八级地震地质灾害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8,16(4).

4 韩用顺,等.四川省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次生山地灾害分布规律与发育趋势[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0,3(4).

5 程思,易加强,汶川县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7,(3).

6 谢洪,王士革,孔纪名,5 1 2 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的分布与特点[J].山地学报,2008,26(4).

7 施斌,王宝军,张巍,徐洁,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分析与灾后调查[J].高校地质学报,2008,14(3).

8 程强,吴事贵,苏玉杰,映秀至卧龙公路沿线汶川地震地质灾害研究[J].

9 黄润秋,李为乐,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断层效应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9,17(1).

二、相关的有价值资料的摘抄

《“5.12”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黄润秋,李为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摘要:“5.12”汶川大地震具有震级高、震源浅、破坏性强、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特点。通过灾后对地震地质灾害

的现场调查和遥感解译,共获得地质灾害点11 308处,对地震地质灾害发育分布有了总体认识。在此基础上,利

用GIS技术对地震地质灾害的分布与距发震断裂距离坡度、高程、岩性等因素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得出:

(1) 地震地质灾害在区域上具有沿发震断裂带呈带状分布和沿河流水系成线状分布的特点;

(2) 地震地质灾害分布

具有明显的上盘效应,发震断裂上盘地质灾害发育密度明显大于下盘,且上盘强发育带宽度约为10 km;(3) 地形

坡度是地震地质灾害发育的控制性因素之一,绝大部分的灾害集中在坡度20°~50°的范围内;(4) 地震地质灾害

与高程和微地貌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大部分灾害发生在高程1 500~2 000 m以下的河谷峡谷段,尤其是峡谷段

的上部(即宽谷向峡谷的转折部位),单薄的山脊以及孤立或多面临空的山体对地震波最为敏感,具有显著的放大

效应,这些部位崩塌滑坡最为发育;(5) 不同的岩性与地质灾害的发育虽然没有显著的对应关系,但却决定了地

质灾害的类型,通常情况下,滑坡多发生在软岩中,而硬岩中多发生的是崩塌。

《四川 512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初析》张永双等《地质力学学报》摘要:2008 年5 月12 日14 时28 分, 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 0 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 特别是山区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人们始

料未及的。本文主要报道了四川境内震中附近几个重灾山区的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

初步调查成果, 简要论述了地震诱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和沙土液化等

次生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其危害, 提出了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某些发育规律方面一些

认识和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对于灾后重建和高烈度区城镇规划具有一定的

指导意义。

《汶川八级地震地质灾害研究》殷跃平等《工程地质学报》

摘要:汶川地震触发了 15000多处滑坡、崩塌、泥石流,估计直接造成2万人死亡。地质灾害隐患点达10000余多处,以崩塌体增加最为显著 ,反映出地震对山区高陡斜坡的影响差异性非常大 ,在山顶上的放大作用非常显著。通过综合分析堰塞湖库容、滑坡坝高以及坝体物质组成和结构 ,对地震形成的 33处坝高大于 10 m 的滑坡堰塞湖进行了评估 ,划分出极高、高、中和低 4种溃决危险。汶川地震滑坡滑床往往不具连续平整的滑面 , “尖点撞击”是极震区滑坡的一大共性 , 可以分为勺型滑床、凸型滑床和阶型滑床等类型。据实地调查 ,滑坡附近震毁建筑物垂向震动非常明显 ,具有“地震抛掷”—“撞击崩裂”—“高速滑流”三阶段特征。在高速滑流中 ,发生 3种效应 : ( 1 )高速气垫效应 ,滑坡体由较大块石和土构成 ,具有一定厚度 ,飞行行程可达 1~3 k m; ( 2)碎屑流效应 ,撞击粉碎的土石呈流动状态 ,特别是含水丰富时 ,形成长程流滑 ; ( 3 ) 铲刮效应 , 巨大撞击力导致下部岩体崩裂 ,形成新滑坡、崩塌 ,但是 ,其厚度不大 ,滑床起伏不平。本文以北川城西滑坡和青川东河口滑坡为例 ,分析了地震滑坡高速远程滑动及成灾机理。北川县城城西滑坡导致 1600人被埋死亡 ,数百间房屋被毁 ,是汶川地震触发的最严重的滑坡灾难 ,举世罕见。青川东河口滑坡—碎屑流是汶川地震触发的较为典型的高速远程复合型滑坡 ,滑程约 2400 m ,高速碎屑流冲抵清江河左岸 ,形成滑坡坝 ,致使 7个村庄被埋 ,约 400人死亡。

《四川省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次生山地灾害分布规律与发育趋势》韩用顺等《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摘要:通过对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次生山地灾害的实地考察遥感调查和综合分析,阐述了次生山地灾害类型与特征,分析了次生山地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并结合灾害活动特性,探讨了次生山地灾害的发育趋势,提出了灾区防灾减灾和恢复重建的对策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 ) 汶川地震在极重灾区诱发次生山地灾害逾万处,其分布具有点多面广类型多样成灾迅速危害严重监测预报困难等特点;( )次生山地灾害的分布受地震烈度地质构

造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的制约,并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延续性;( )利用和遥感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的动态监测与灾情评估,从而为防灾减灾管理和灾后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参考。

《汶川县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对策》程思,易加强《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摘要:汶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山高谷深,地表切割强烈,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发生频繁,造成的损失巨大,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在分析汶川县地质灾害的主要特征、地质灾害隐患

的基础上,划分出了地质灾害易发区,阐述了地质灾害的成因,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的初步规划建议,同时提出了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群测群防的防灾减灾和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为有计划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和合理安排生产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5 12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的分布与特点》谢洪,王士革,孔纪名《山地学报》

摘要:“ 5 . 1 2 ”汶川地震的重灾区,主要分布在龙门山高山峡谷区和四川盆地深丘区等地,行政区划上涉及四川省的成都市、绵阳市、德阳市、

广元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肃省的陇南市,陕西省的汉中市等的山区,面积大于1 0× 1 0 k m 。强烈地震除直接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和各种设施被毁外,还在山区引发了大量次生山地灾害,形成灾害叠加,导致灾情更加严重。次生山地灾害主要沿龙门山地震断裂带集中分布和沿河谷两岸山坡分布,具有下列

特点: I .类型多样,包括崩塌、滑坡、滚石、堰塞湖、泥石流等; 2 .数量上以滚石、崩塌、滑坡为主; 3 .导致了大量人员伤亡; 4 .堰塞湖主要由地震滑坡、崩塌形成; 5 .泥石流活动具滞发性,地震直接激发的泥石流仅一处; 6 .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 7 .加剧了防洪形势的严峻性; 8,主要沿龙门山断裂带活动; 9 .活动强弱与地震烈度大小关系密切。

《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分析与灾后调查》施斌等《高校地质学报》

摘要:在实地考察和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工程地质角度,分析了汶川地震灾情及其次生地质灾害的成因,阐述了灾后重建中丁程地质调查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映秀至卧龙公路沿线汶川地震地质灾害研究》程强,吴事贵,苏玉杰

摘要:映秀至卧龙公路是汶川地震灾区距震中最近,震害最为严重的一条公路。本文研究中对沿线地震地质灾害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实测了大量地质剖面,从研究斜坡动力失稳的角度,将沿线斜坡划分为基岩—土层及强风化层斜坡地质结构,不利外倾结构面基岩斜坡地质结构,块状构造基岩斜坡地质结构,块碎石土层斜坡地质结构等几种地质结构模型,分析论述了各种地质结构相应的地震地质灾害类型及特点。分析论述了一处特殊的水压力致远程滑坡灾害基本特征及机理。在茂汶断裂两侧,地震地质灾害显著差异,主要是由深大断裂的消震隔震效应,地貌放大效应,地质结构等三方面因素决定的。通过134条实测剖面分析,研究了地震失稳斜坡坡度和失稳部位。地震诱发失稳斜坡坡度在33°~84°之间,主要分布在46°~65°之间,可以认为地震诱发斜坡失稳灾害主要发生在45°以上的斜坡。斜坡失稳部位主要分布在斜坡中上部以及地貌突出部位,失稳位置在0.12坡高至0.91坡高之间,主要失稳部位在0.4坡高以上。在影响斜坡地震地质灾害发生的多个因素中,地震动和斜坡地质结构是两个基本的决定因素。

《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断层效应分析》黄润秋,李为乐《工程地质学报》摘要:5 12汶川大地震 ( M s = 8 . 0 ) 触发了数以万计的崩滑地质灾害, 分布范围约 10 万 k m2。这些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固然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然而主要还是受到发震断层的控制, 沿发震断裂呈带状分布。通过都 ( 江堰 ) ) 汶 ( 川 ) 路、北川 ) 安县、马公 ) 红光 3 个地质灾害集中发

育区的研究, 发现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具有以下断层效应: ( 1 ) 由于属逆断型发震, 地质灾害的分布表现出了明显的 " 上 / 下盘效应 " , 发震断层上盘较下盘地质灾害分布密度高、范围广、规模大; ( 2 ) 断层上盘 0 ~ 7km 范围为地质灾害强发育区, 断层上盘 7 ~ 11 k m 范围和下盘 0 ~ 5k m 范围为地质灾害中等发育区; 绝大多数的大

型滑坡都分布在距断层 5 k m 范围内; ( 3 ) 断裂的转折和错列部位是地质灾害集中发育部位, 大型地质灾害也往往发生在这些部位; ( 4 ) 滑坡滑动的优势方向为 N W - SE , 与映秀 ) 北川断裂的空间展布方向基本垂直, 这与地震波垂直于断层方向传播有密切的关系; ( 5 ) 地震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发育在ù 度及其以上烈度的区域。其中, ?度区发育密度与ú

度区的基本相当, ù 度区灾害密度只有前两者的 1 / 3 , 而? 度区发育密度只有?度区或ú 度区的 1 / 1 0 。

三、文献资料的成果分析

1、地震地质灾害分布与高程的关系

地震地质灾害分布与高程的关系

黄润秋,李为乐

观点在GIS平台上,对灾害点分布与高程进行空间统计分析,结果如表3和图7所示。可见,地震地质灾害主要分布高程为650~2 000 m,这个范围的面积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7%,但却分布有74.8%的地震地质灾害点,其中又以高程1 000~1 500 m范围密度最高,达0.63个瓜m2。高程2 500 m以上地质灾害发育稀少,分布密度仅为0.05个瓜m2。实际调查发现,研究区高程1 500 m附近,恰好与区域上河流从宽谷进入峡谷的部位相对应,这一部位地形坡度较陡,岩体卸荷最为强烈,地震响应最为突出,因而地震地质灾害也最为发育。实际调查还表明,地震地质灾害多发生在峡谷段的上部,而峡谷段的下部往往构成崩塌、滑坡体的碎屑物质堆积区.

图例

2、地震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议

地震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议作

程思易加强

观点汶川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本着尊重科学的原则,从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和发育情况出发,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及生态建设、水土保持等相关专题规划,按照“以人为本”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思想,在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和预警预报系统基础上,采用工程治理、生物防治、搬迁避让等多种手段,对区内发育的地质灾害按轻重缓急分期分批进行防治。

提纲1、群测群防网络的建设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在国土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中,应特别加强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层层落

实责任,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落实地质灾害的防治预案,加强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做到县、乡、村、户四级联防。

2 、加强矿业管理汶川县矿产资源丰富,矿业经济较为发达。采

矿活动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遗留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宜加大矿业秩序整顿力度,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管理,避免因采矿诱发地质灾害。

3 、加强水土保持,合理利用土地汶川县农业较发达,开垦耕地破坏森林植被、陡坡耕作改变斜坡形态和结构等是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应加强地质灾害的生物治理措施,选择合适的树种或草种,起到生物固土,减少大气降水入渗滑体和滑带的数量,辅以坡改梯、水

改旱、地表排水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面积,降低水土流失强度,增强斜坡稳定性。

4 、以人为本,移民搬迁对危险性较大,但危害程度相对较小的地质灾害威胁范围内的住户,遵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宜尽快实施搬迁。对目前相对稳定,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将来仍有复活的可能,但危害程度相对较小的地质灾害威胁范围内的住户也应分期分批实施搬

迁。

5、建立组织,制定规章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

进行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应注意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配备相应的技术力量和设备,建立地质灾害专项防治资金并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资金的管理,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3、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的特点

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的特点

谢洪王士革孔纪名

观点通过对地震重灾区的初步考察和卫片、航片观察,在山区,由于强烈地震的激发,地震次生山地灾害普遍强烈活动,大大加剧了地震灾害的危害性。由地震直接激发的次生山地灾害类型

主要有崩塌、滑坡、滚石及由滑坡、崩塌体堵塞河道形成的堰塞湖;地震后,因降雨作用于沟道内堆积的大量松散泥沙石块,

导致了大规模泥石流灾害;而堰塞湖内大量积水后,除淹没湖区各种设施外,突然溃决在山区可产生巨大的山洪灾害,进入山前平坝地区则可形成超常规洪水,产生严重的淹没和冲刷灾害通过对地震重灾区的初步考察和卫片、航片观察,在山区,由于强烈地震的激发,地震次生山地灾害普遍强烈活动,大大加剧了地震灾害的危害性。由地震直接激发的次生山地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滚石及由滑坡、崩塌体堵塞河道形成的堰塞湖;地震后,因降雨作用于沟道内堆积的大量松散泥沙石块,导致了大规模泥石流灾害;而堰塞湖内大量积水后,除淹没湖区各种设施外,突然溃决在山区可

产生巨大的山洪灾害,进入山前平坝地区则可形成超常规洪水,产生严重的淹没和冲刷灾害。

实例崩塌、滑坡、滚石等次生山地灾害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青川县位于龙门山北段,据报

道,该县石坝乡青龙、八一、五一和中心 4个村的大部分地方被8 个地震滑坡掩埋, 8 0 0余名群众被深埋在滑坡下。据作者在安县山区调查,晓坝镇五福村处于龙门山南段茶坪山东南坡,在“ 5 . 1 2 ”地震发生时死亡 9 人,其中 6人是因崩塌、滚石而亡,即

该村因次生山地灾害死亡的人数占到“ 5 . 1 2 ”地震死亡人数的 2 / 3 ;“ 5 . 1 2 ”地震以后,处于茶坪山深山区茶坪镇双电村的受灾群众,在自发向山外转移的过程中,有 8 人 ( 其中 4名儿童 ) 死于崩塌 ( 滚石 ) ;睢水镇至高川 I 镇公路的“老虎嘴”段,在“ 5 . 1 2 ”地震时发生的崩塌、滚石与滑坡,仅规模较大的就有 3 4处,方量约 8 0 0× 1 0 m ,砸毁、淤埋汽车近百辆 ( 包

括三辆客运班车 ) ,造成 1 5 0 余人伤亡 ( 照片 1 ) ,并形成 3 个堰塞湖;“ 5 . 1 2 ”地震时,安昌镇一块巨石由山坡落下,横过四川省 S 1 0 5线公路,致死 4 人。次生山地灾害的严重性,由此可见一斑。次生山地灾害除直接造成人员大量伤亡外,还严重摧毁和阻塞道路,使灾区与外界联系中断,成为“孤岛”,救援人员不能及时对灾区实施救援,伤员得不到及时救治,灾民长时间被困山中,加重了灾情。

4、地质灾害的断层效应分析

题地质灾害的断层效应分析

黄润秋李为乐

观点1、上 / 下盘效应

2、距离效应

3、拐点及错列部位效应

4、方向效应

5、烈度效应

提纲 1、断层 / 上 / 下盘效应 0在汶川地震地质灾害的分布上表现尤为明显, / 上 / 下盘效应 0不仅表现为发震断层上盘较下盘地质灾害分布密度大, 分布范围更广, 还现为上盘地质灾害的规模也远较下盘大。

2、大型滑坡的分布同样受发震断层的控制, 地震波对坡体的强烈冲击是触发大型滑坡的决定性因素。距发震断层越近, 地震波对坡体的作用越为强烈, 就越容易触发大型滑坡;反之, 滑坡崩塌规模也就相对较小。

3、断裂的转折和错列部位是断层的局部 / 锁固段 0 , 它们在地震过程中, 由于断层整体的错动而被进一步的剪断、破裂, 从而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产生局部更为强烈的震动, 形成次级 / 震源 0和地质灾害的集中发育部位。

4、在强震作用下, 地形条件对滑坡的滑动方向不再起到绝对的控制作用,起控制作用的是强震地震波在垂直断层方向的传播, 正是由于地震波在垂直断层方向具有最大的强度, 从而将坡体在这个方向上震裂、抛出, 出现一系列 " 抛射型 " 的大型滑坡崩塌。这同时也表明, 地震波和地面运动的强度具有显著的方向性, 在垂直断层方向最强。

5、地震烈度是根据房屋建筑的损毁情况来确定的, 因此, 地质灾害的频度与规模与烈度区可能存在不完全对应的现象。

四、体验与反思

老师刚布置完作业的时候以为很简单,所以没多大在意,等到下载作业看过以后,真有点惊讶了,作业量很大,而且过程比较繁琐,应该说从来没有做过类似的作业,原本以为交电子稿应该不会很难,这次真的得好好做这份作业了。

首先是查询文献资料目录,一开始做作业就遇到了很大的难题,因为找到的论文不知道怎么转换成作业要求的格式,后来在豆丁网上找到一篇文章,有详细的格式介绍,通过看这篇文章我才真正认识到了要怎么写论文检索格式。如黄润秋,李为乐.“5.12”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12).黄润秋,李为乐是作者,“5.12”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是论文题目,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是此论文发表的期刊,2008是论文发表的年份,27(12)是论文在此期刊第12期27卷。

其次是相关的有价值资料的摘抄,要做好这一步有一个前提很重要——必须对自己要研究的课题有十分深入的了解,所以我花了一下午的时间认真看了一遍自己选取的论文,然后根据文章的重点和研究价值选取摘抄,此部分相对比较简单。

再次是文献资料成果分析,做这一部分的时候有点无从下手,因为看一遍根本没办法了解所有论文的结构和框架,所有我又略看了一下文章,初步掌握框架以后,才有点头绪做这一步。说到底还是要对论文熟悉啊!

通过这次作业我认识到了,做学术必须严谨、认真,切忌盲目下手和偷懒,看似很难的东西,

只要下决心去做,就一定能做好。

五、课题的总体分析

5 12汶川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此次地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总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汶川地震触发了15000多处滑坡、崩塌、泥石流估计直接造成2 万人死亡。地质灾害隐患点达10000 余多处,以崩塌体增加最为显著。所以,研究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是很有必要的。由此展开地质灾害特点、分布规律、对策的研究也是有必要的,通过上述步骤,我了解到了地震地质灾害分布与高程的关系,地震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议,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的特点,地质灾害的断层效应分析等,此外,通过对汶川地震的深入研究,对此次雅安地震救援工作的展开,地质灾害的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纪录汶川大地震十四个感人事迹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纪录汶川大地震十四个感人事迹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纪录汶川大地震十四个感人事迹纪录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一、《叔叔,别锯我的腿!》 “叔叔,别锯我的腿,我宁愿自杀!”昨日(14日)下午,12岁的北川县曲山小学东学区四(3)班学生李月,用哀求的语气和一旁的叔叔李宗刚说话,小李月被压在废墟中不得动弹,叔叔李宗刚站在废墟外泪眼婆娑。二、 《解放军叔叔,请你们救救我》 孩子都在上学,死亡率的是他们。 曲山镇茅坝小学四(三)班学生李悦求援之中。她的爷爷李顺贵在一旁心神不宁。小孩能看见,也能与她通话,但就是救不出来。李悦12岁,已很懂事:“解放军叔叔,请你们救救我。”但昨天记者发稿时止,仍没有她被救出的消息。三、 《他算不清自己死了多少亲人》 52岁的肖四平的8个亲人在这次地震全部没有了。是哪8

个亲人?老婆、小孩、大舅子、家里老人……他当着记者的面算了5分钟,但算来算去就是算不清楚。最后,他突然哭了,眼泪止都止不住。四、 《深爱的人死去,他们还在刨》 说起获救的一刻,金晓娟很是感动,“当时我们和另外几个女的被埋了,是她们的丈夫救我和女儿出来的,但是她们的妻子已经死了。”金晓娟哽咽着说,虽然他们知道自己深爱的人已经死去,但他们一边大声哭喊,一边继续用满是鲜血的手刨开废墟,救出了更多的人。五、 《女医生哭喊着要返回救人》 从救护车上下来的明红梅双脚发软,泪水不停地从她红肿的双眼滚落,这个年轻女孩是卧龙镇的医生,也是第一个将卧龙的消息带出来的人。14日晚8:00,到达华西医院的病人刚刚安全,明红梅哭喊着要找领导,“里面还有37个重伤员,还在下雨,泥石流还没停止!” 明红梅说,耿达乡还有37名重伤员等待救治,“现在里面没有药,只有森林武警和我们在一起,没有食品、缺少药品,仅有的药品都是医生和武警冒险从倒塌的卫生院里挖出来的。”自己所在的卧龙镇卫生院有9名医生,耿达乡卫生院有5名医生,

中国各地抗震设防烈度表

中国各地抗震设防烈度表 A.0.14 河南省 1 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20g: 第一组:新乡(4 个市辖区),新乡县,安阳(4 个市辖区),安阳县,鹤壁(3 个市辖区),原阳,延津,汤阴,淇县,卫辉,获嘉,范县,辉县 2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5g: 第一组:郑州(6 个市辖区),濮阳,濮阳县,长桓,封丘,修武,武陟,内黄,浚县,滑县,台前,南乐,清丰,灵宝,三门峡,陕县,林州* 3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 第一组:洛阳(6 个市辖区),焦作(4 个市辖区),开封(5 个市辖区),南阳(2 个市辖区),开封县,许昌县,沁阳,博爱,孟州,孟津,巩义,偃师,济源,新密,新郑,民权,兰考,长葛,温县,荥阳,中牟,杞县*,许昌* 4 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 第一组:商丘(2 个市辖区),信阳(2 个市辖区),漯河,平顶山(4 个市辖区),登封,义马,虞城,夏邑,通许,尉氏,宁陵,柘城,新安,宜阳,嵩县,汝阳,伊川,禹州,郏县,宝丰,襄城,郾城,鄢陵,扶沟,太康,鹿邑,郸城,沈丘,项城,淮阳,周口,商水,上蔡,临颍,西华,西平,栾川,内乡,镇平,唐河,邓州,新野,社旗,平舆,新县,驻马店,泌阳,汝南,桐柏,淮滨,息县,正阳,遂平,光山,罗山,潢川,商城,固始,南召,舞阳* 第二组:汝州,睢县,永城 第三组:卢氏,洛宁,渑池 A.0.15 湖北省 1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 竹溪,竹山,房县 2 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 武汉(13 个市辖区),荆州(2 个市辖区),荆门襄樊(2 个市辖区),襄阳,十堰(2 个市辖区),宜昌(4 个市辖区),宜昌县,黄石(4 个市辖区),恩施,咸宁,麻城,团风,罗田,英山,黄冈,鄂州,浠水,蕲春,黄梅,武穴,郧西,郧县,丹江口,谷城,老河口,宜城,南漳,保康,神农架,钟祥,沙洋,远安,兴山,巴东,秭归,当阳,建始,利川,公安,宣恩,咸丰,长阳,宜都,

四川汶川大地震最感人的故事大汇集

四川汶川大地震最感人的故事大汇集 1、教师谭千秋用生命完成了最后的使命——为了四个学生,他张开了双臂 “昨天晚上就听说有个老师救了4个娃儿,我哪知道就是你……”张关蓉扑到丈夫的遗体上放声恸哭。她的丈夫、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用自己的双臂保住了4名学生的生命。 “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学生,要不是有他们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对记者说。 “那个老师呢?” “唉……他可是个大好人,大英雄噢!”说着,刘红丽舅舅的眼圈红了。他说,那是一位男老师,快50岁了。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描述着当时的场景。 当张关蓉拉起谭千秋的手臂时,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触痛了她脆弱的神经:“昨天抬过来的时候还是软软的,咋就变得这么硬啊!”张关蓉恸哭失声…… 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中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

生命,手臂上的伤痕记下了这一切。 2、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一片一片的废墟,到处是哭喊的声音,救援队发了疯一样的救人,然而往往救不了,跟着去的摄影只了拍一张照片,就扔下相机去帮忙,因为那情景让你不可能站着看着。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当时正在上课,几乎有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全是小学生。一些似乎是消防队员的战士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看着那些小小的,带着红领巾却再也无法睁开眼睛的孩子,她说她突然觉得自己说话的勇气都没有了。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几个战士听见了就不管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转的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看到这个情形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眼睁睁的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后来,那几个小孩子还是给挖出来了,但是却只有一个还活着,看着那些个年轻的战士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

汶川地震引发地质灾害特点 分布规律 对策的研究资料

汶川地震引发地质灾害特点、分布规律、对策的研究 10地理二班谢泳龙100204089 一、查询文献资料目录 1黄润秋,李为乐.“5.12”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12). 2 张永双等.四川5 12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初析[J].地质力学学报,2008,14(2). 3 殷跃平,等.汶川八级地震地质灾害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8,16(4). 4 韩用顺,等.四川省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次生山地灾害分布规律与发育趋势[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0,3(4). 5 程思,易加强,汶川县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7,(3). 6 谢洪,王士革,孔纪名,5 1 2 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的分布与特点[J].山地学报,2008,26(4). 7 施斌,王宝军,张巍,徐洁,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分析与灾后调查[J].高校地质学报,2008,14(3). 8 程强,吴事贵,苏玉杰,映秀至卧龙公路沿线汶川地震地质灾害研究[J]. 9 黄润秋,李为乐,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断层效应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9,17(1). 二、相关的有价值资料的摘抄 《“5.12”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黄润秋,李为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摘要:“5.12”汶川大地震具有震级高、震源浅、破坏性强、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特点。通过灾后对地震地质灾害 的现场调查和遥感解译,共获得地质灾害点11 308处,对地震地质灾害发育分布有了总体认识。在此基础上,利 用GIS技术对地震地质灾害的分布与距发震断裂距离坡度、高程、岩性等因素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得出: (1) 地震地质灾害在区域上具有沿发震断裂带呈带状分布和沿河流水系成线状分布的特点; (2) 地震地质灾害分布 具有明显的上盘效应,发震断裂上盘地质灾害发育密度明显大于下盘,且上盘强发育带宽度约为10 km;(3) 地形 坡度是地震地质灾害发育的控制性因素之一,绝大部分的灾害集中在坡度20°~50°的范围内;(4) 地震地质灾害 与高程和微地貌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大部分灾害发生在高程1 500~2 000 m以下的河谷峡谷段,尤其是峡谷段

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事例

* 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事例 13岁女生救出10多名同学自己被困50小时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四川省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13岁的女生何翠青本已走出宿舍,当她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不是迅速逃生,而是跑进宿舍,将十多名还在午休的同学从床铺上摇醒逃生,自己却失去最佳逃生时间,被压在废墟下。50个小时后,她凭着巨大的求生欲望和惊人毅力,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获救。何翠青是木鱼中学最后一个被救学生,由于重物长时间挤压肌肉组织坏死而永远失去了右腿。记者问这位坚强的女孩“你后悔吗?”她摇着头哽咽地说:“不后悔,后悔的是我没有能救出更多的同学”。 *15岁少年救出七名同学 雷楚年,15岁,彭州市磁峰中学初三三班的学生。地震时不是往外逃生,而是冲进教室救同学。 跑到自己的教室,发现还有7个同学全部蹲在教室的墙角边,马上带着他们往楼下冲。跑到一半,小雷突然发现,跟着他下楼的只有6名同学,还少一个!他又赶紧又往楼上跑。留在教室的女孩叫欧静,由于惊吓过度,女孩蹲在门口一个劲地哭,可能是吓傻了,怎么拉她都拉不动,就干脆抱起她往楼下冲。最后几秒,楼塌了,他和七名同学幸存下来。 *9岁小林浩背出两名同学 来自映秀县的小林浩,今年9岁。在此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小小年纪的他却在危机时刻,用柔弱的肩膀背出两位同学。而自己的父母却至今仍联系不上。还是14岁的姐姐,深一脚、浅一脚带着他们,走了7小时才到达都江堰。面对镜头小英雄显得非常镇定,然而他勇敢的举动,却已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18岁男孩救出三名幼儿 5月19日,四川平武县阔达乡仙坪村,一个名叫任冬的18岁男孩,他的右手臂有一个长约15厘米,深约1厘米的伤口。因为没有处理过,伤口化脓了,感染很厉害。地震发生时,他跑进幼儿园,先后抱出了3个孩子。他的右臂就是在那时受伤的。 *让同学躲在自己肚皮下 甯加驰,都江堰聚源中学三?二班的学生,15岁。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地震时,被掩埋在坍塌的教学楼废墟里。“甯加驰,救救我。”说话的是甯加驰的同班同学曾婧。他让曾婧躲在自己肚皮下,救了同学一条命。 *10岁女生救出两名同学 10岁的董玉培在映秀镇小学读四年级。地震那天,董玉培她们班正在二楼的教室上科学课,

中文版官方汶川地震报告

早期恢复和灾难风险管理项目
汶川地震救灾救援 工作研究报告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二○○九年三月

汶川地震救灾救援工作研究报告
目 录
引言.......................................................................................... 4 1 汶川地震概况 ........................................................................ 6 2 汶川地震应急救灾救援工作................................................... 9 2.1 成立应急指挥机构,统一指挥救灾工作 ........................ 9 2.2 全力解救被困群众 ....................................................... 10 2.3 抢通抢修受损生命线 ................................................... 16 2.4 安置受灾群众 .............................................................. 20 2.5 科学排除堰塞湖险情 ................................................... 21 2.6 救治伤病员 .................................................................. 23 2.7 保障灾区市场供应 ....................................................... 24 2.8 做好灾后防疫工作 ....................................................... 25 2.9 广泛进行社会动员 ....................................................... 26 2.10 加强信息公开 ............................................................ 28 2.11 呼吁国际社会援助 ..................................................... 29 3 汶川地震救灾应急工作经验总结 ......................................... 30 3.1 党和国家的统一领导提供了救灾应急工作的组织保障 30 3.2 军队武警发挥了救援主力军的作用 ............................. 30 3.3 全社会参与为应急救灾救援提供了强大人力物力支持 31 3.4 现代科技成功运用于应急救灾救援实践 ...................... 31 3.5 信息公开对救灾救援产生了积极影响 .......................... 32
2

汶川地震

荣耀属于中国军人 2008年5月13日上午11时。这是一个世界空降兵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时刻,那一天15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伞兵以视死如归的勇气和高超的技术,完成了中国空军、乃至世界空军史上最为悲壮的一跳。 那一天灾难来临。巴蜀大地仍在余震中呻吟,千万生命被埋在废墟之下。他们挺 身而出。 空震区周围山峰最低的海拔是5120米,因此跳伞方式选择高跳低开。正常高跳低开需要3000米长、2000米宽的宽阔地带作为降落区域;中国伞兵的空降地点茂县, 地形两山夹一沟,适合降落的区域只有一片1700米长、800米宽的泥泞河滩。四周都是悬岩峭壁,散布稍大,伞兵就会迎面撞上去。 风速多少?不知道。只看见密集的雨点射在机身上,声音让人头皮发麻。 能见度多少?不知道。茫茫芸海愁煞人。无法用肉眼寻找投放地点,机长只能用GPS 和航图确定大致方位。机身左侧是雪山,右侧就是滔滔岷江。 空降场情况怎么样?不知道。他们是最先到达那里的人。只知道陡峭的河滩上密 布着塌方的巨坑、碎石、钢筋和高压电网。 没有供氧设备,没有气象资料,没有指挥系统,没有地面引导。事发仓促,什么 都没有。 如此恶劣条件下的山地盲投,世界范围内没有先例。当年为了获得比北约更胜一 筹的高原伞降突击能力,苏联特种部队曾在帕米尔高原进行类似的跳伞实验,结果伤 亡惨重。世界范围内的军事专家打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中国士兵在进行“自杀式空降”。 11时47分,信号灯由红转绿,跳了。48岁的空降兵研究所所长,李振波大校, 回头大喊一声“我先下去了!”随即跃出舱门。之后王军伟、李志宝、殷远、郭龙帅、 李亚军、赵海东6名伞兵以0.3秒的间隔鱼贯而出,出舱瞬间便消失在茫茫云海。3分钟后第二批伞兵开始空投,赵四方、雷志胜、刘文辉、王磊、余亚宾、任涛、李玉山、向海波八人在5秒内出舱。 最终这15名伞兵都活着降下去了,也都活着回来了。现在看来理所当然的完美结局,在当时是怎样一副光景?不知道,没法想。当时伞兵们安静的坐在机舱里,面对 镜头笑得很自信,仿佛刚刚写过遗书的不是他们本人。 解放军真伟大啊。

2008年汶川大地震感人故事

5.12 中国·爱——中国娇子爱心行动”大型公益节目已经在四川卫视播出了12期,近期节目中,四川卫视将爱的焦点锁定那些为灾区默默付出的志愿者们。 《80后最牛志愿者》节目中,来自成都双流县的志愿者尹春龙今年20出头,去年5月14日,他步行一天赶到灾区,在映秀镇的废墟上凭借个人力量打通一条“生道”,使被埋179小时的马元江成功获救。后来,尹春龙又参与了万人搜寻抗震救灾中失事飞机任务,并将失事飞机机长邱光华的遗体背出深山。因此,尹春龙被网友们誉为“最牛80后志愿者”。 然而,尹春龙因为救灾,荒废了自己的蘑菇大棚,急需技术支持和社会帮助。身在北京的时装设计师马艳丽得到消息后,立即赶到成都帮助尹春龙申请绿色种植认证,并在当地街道办的帮助下实现尹春龙的产业经营梦。 《将爱心接力进行到底》节目中,今年61岁的沈翠英老人,拍卖了自己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一套房屋,所得450万元全部用于重建都江堰柳街小学。沈翠英频繁前往都江堰,建立专项基金资助灾区困难家庭,成立公司帮助都江堰企业恢复生产,被大家称为“最牛退休女教师”。沈翠英老人的心愿是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香港艺人应采儿为沈奶奶的事很受感动,得知柳街小学因地震图书被毁,便通过四川卫视联系四川文轩集团为柳街小学捐赠900多册图书,将沈奶奶的爱心接力传递开来。 《大爱情缘跨越千里》讲述的是去年大地震中东北三省第一位带物资挺进灾区的周家代。周家代在得知汶川灾情后,曾带着自己的司机从大庆出发,经过5天5夜长途跋涉,为当地百姓送去了粮油。时过一年,除了周家代本人,周妈妈也一直非常想去汶川看一看。于是知名演员房子斌专程赶往大庆接周妈妈去汶川看望灾民,帮助其完成心愿,并同周妈妈一起看望了地震中被救出的手指部分被截但仍乐观生活的小学生邹红梅。 节目中讲述的只是抗震救灾志愿者中的代表,还有千千万万名可亲可敬的志愿者们在默默的奉献着,对于抗震救灾的志愿者们,节目制片人周小姐说:“一年来,许多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们时刻守在四川这片土地上,奉献着自己的爱心,他们已经从外乡人变成了四川人。当他们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我们决不能袖手旁观!”

汶川地震的资料

汶川地震的资料 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 纬度:31.0°N 经度:103.4°E 深度:14km 震级:里氏8.0级 最大烈度:11度 震中位置: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 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有记录最大的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 震源深度: 汶川大地震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影响范围:包括震中50km范围内的县城和200km范围内的大中城市。北京、上海、天津、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内蒙古、广西、西藏、江苏、浙江、辽宁、福建、台湾等地等全国多个省市有明显震感。中国除黑龙江、吉林、新疆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其中以陕甘川三省震情最为严重。甚至泰国首都曼谷,越南首都河内,菲律宾、日本等地均有震感。 国务院宣布: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国务院公告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在5月19日至21日全国哀悼日期间,北京奥运会圣火将暂停传递。 [编辑本段]伤亡统计 全国各地伤亡汇总(截至10月8日12时) 遇难:69227人 受伤:374643人 失踪:17923人 直接经济损失 国家拨款几十亿救灾。 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万亿元!1万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也大大超过了此前经济学家预测的损失。 其中:中央企业经济损失超过800亿元。 [编辑本段]救援情况 救援行动(时间为新闻发表时间,以下时间均为北京时间) 2008年05月12日15:31 云南省地震局正组建队伍准备支援地震灾区 2008年05月12日15:32 中央电视台首条报道灾情视频 2008年05月12日15:43 国家地震应急救援预案已经启动 2008年05月12日15:55 胡锦涛就四川地震作出重要指示温家宝赶赴灾区 2008年05月12日16:28 国家减灾委紧急启动二级救灾应急响应 2008年05月12日16:36 四川地震十余省区市有震感地震局启动I级响应

5_12汶川地震高烈度区结构震害调查分析

5 12汶川地震高烈度区结构震害调查分析 郑 鑫1,2 , 陶夏新 1 (1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哈尔滨 150090; 2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 大庆 163319) 摘 要 结合现场调查结果,介绍并分析了汶川地震震中区附近建筑物震害现象。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一些按照国家现行(GB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规定设计的建筑物的破坏低于预估破坏,真正做到了 大震不倒 。框架结构的破坏主要集中于梁柱结点区及构件上,整体倒塌的较少,砌体结构的破坏主要是倒塌、局部倒塌、墙体开裂。 关键词 汶川地震;高烈度区;震害调查;框架 中图分类号 TU312 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6864(2009)06-0044-03 INVESTIGATION OF SEISMIC HA ZARD OF STRUCTURES IN HIGH INTENSITY REGION IN 5 12W ENC HUAN EARTHQUAKE ZHENG Xin 1,2 , TAO Xia -xin 1 (1.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90,China;2.School of Engineering,Heilongjiang August First Land Reclamation University,Heilongjiang Daqing 163319,China) Abstract :C ombined with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the hazard of building around the epicenter region in Wenchuan Earthquake is introduced.Some conclusions are got:Some buildings designed conforming to the C 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GB50011-2001)is better than what are anticipated.They did not collapse in severe earthquake.For the fla me structure buildings,joints of bea m and column and members fai-l ure are prevalent,and only fe w building totally collapses.For the masonry buildings,total collapse,local collapse and crack of wall are the main failure modes. Key words :Wenchuan earthquake;high intensity region;investigation of seismic hazard;frame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538030)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 0级特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1 0 ,东经103 4 ,震源深度14km 。2008年8月29日,中国地震局公布了此次地震的烈度分布图,如图1所示。其中 度区面积约2419km 2,以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和北川县县城为两个中心呈长条状分布,其中映秀 度区沿汶川-都江堰-彭州方向分布,长轴约66km,短轴约20km,北川 度区沿安县-北川-平武方向分布,长轴约82k m,短轴约15k m 。 为了对震中高烈度区土木工程震害和工程地质震害现象做深入了解,于2008年8月随同中国地震局组织的联合考察团赴四川灾区进行现场考察。调查的主要地区为映秀 度区,如图1所示。在考察过程中,详细调查记录与初步分析了高烈度区建筑结构震害。1 一些建筑物的表现超出预期 在对震中区土木工程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烈度大小,建筑物距断层远近,在绝大部分房屋均严重毁损甚至倒塌的地区,仍有一些房屋基本完好或震害轻微。 在国家现行(GB 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中,北川、安县、绵竹、汶川及都江堰等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 图1 汶川8 0级地震烈度分布图 图2 虹口乡高原村村民住宅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 10g 。在此次地震中上述大 44 低 温 建 筑 技 术2009年第6期(

50-4汶川地震灾区和四川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和建议

汶川地震灾区及四川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与建议 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研究员盛昌明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当前对人类生命财产最为直接的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除外)等地质灾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必然增加了对自然与自然环境的破坏作用,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在减弱,地质灾害的频率和强度在增大。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由“又快又好”发展转变为“又好又快”发展,由以往效率优先发展模式转为经济、社会、民生、生态平衡和和谐发展要求。关注地质环境问题和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当前国土资源事业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本人实地调研了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北川旧城特大山体崩塌、绵竹清坪乡文家沟与走马岭特大山洪泥石流、汶川映秀镇红椿沟特大山洪泥石流和雅安地质灾害监测网等地质灾害现场,了解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实际情况,与省国土厅、国土资源基层管理部门及其地质灾害防治施工企业进行了深入的座谈。并研究了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总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建议,希望问题具普遍性,建设具可操作性。 一、四川省地质灾害概况 四川省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气候多变,是全国地质灾害严重省份之一,并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大、成灾快、暴发频率高、延续时间

长的特点。“5.12”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广大山区特别是地震灾区地质环境条件急剧恶化,加之近年来局地强降雨和各类极端气候频繁出现,以及该区域近年来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地质灾害呈高发势态。 据统计(见附表),2010年四川省发生地质灾害2163起(滑坡1493起,崩塌261起,泥石流345起,其它63起),造成77人死亡,44人失踪,7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90195.11万元。造成有人员伤亡的灾害点达59起。与2009年相比,地质灾害发生数量是去年总数2.31倍,因灾死亡和失踪人数下降了23.9%。其中,5月至9月,四川省发生地质灾害2135起(滑坡1475起,崩塌253起,泥石流344起,其它63起),占总数的98.80%,并造成75人死亡,44人失踪,7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89412.61万元。造成有人员伤亡的灾害点达57起,占有人员伤亡地质灾害总数的96.61%。2010年四川省实现成功避险183起,搬迁避让48902人,成功避免39932人伤亡,避免直接经济损失36279.9万元,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四川省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达3.4万处,威胁170余万人的生命和500亿元资产的安全。根据四川省气候中心预测,四川省2011年5~9月川西高原南部、川西高原北部部分地区、盆地南部、东北部及北部总降水量正常偏多,省内其余地区正常偏少。今年的防治工作形势更加严峻,防范风险巨大,防治任务更为艰巨。 二、地质灾害防治成效

汶川地震烈度图

汶川8.0级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组织专家赴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宁夏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现场调查,调查面积达50万平方公里,调查点4150个,在实地调查基础上,编绘了汶川 8.0级地震烈度分布图。 (一)烈度分布图 汶川地震能量相当于256/5600颗原子弹,400/5600颗广岛原子弹,20000长崎原子弹同时爆炸 汶川8.0级地震Ⅵ度区以上面积合计440442平方公里,其中:Ⅺ度区:面积约2419平方公里,以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和北川县县城为两个中心呈长条状分布,其中映秀Ⅺ度区沿汶川-都江堰-彭州方向分布,长轴约66公里,短轴约20公里,北川Ⅺ度区沿安县-北川- 平武方向分布,长轴约82公里,短轴约15公里。 Ⅹ度区:面积约3144平方公里,呈北东向狭长展布,长轴约224公里,短轴约28公里,东北端达 四川省青川县,西南端达汶川县。 Ⅸ度区:面积约为7738平方公里,呈北东向狭长展布,长轴约318公里,短轴约45公里。东北端达到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和陕西省宁强县的交界地带,西南端达到四川省汶川县。 Ⅷ度区:面积约27786平方公里,呈北东向不规则椭圆形状展布,东南方向受地形影响不规则衰减,长轴约413公里,短轴约115公里,西南端至四川省宝兴县与芦山县,东北端达到陕西省略阳县和宁强县。

Ⅶ度区:面积约84449平方公里,呈北东向不规则椭圆形状展布,东南向受地形影响有不规则衰减,西南端较东北端紧窄,长轴约566公里,短轴约267公里,西南端至四川省天全县,东北端达到甘肃省两当县和陕西省凤县,最东部为陕西省南郑县,最西为四川省小金县,最北为甘当省天水市麦积区,最南端 为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 Ⅵ度区:面积约314906平方公里,呈北东向不均匀椭圆形展布,长轴约936公里,短轴约596公里,西南端为四川省九龙县、冕宁县和喜得县,东北端为甘肃省镇原县与庆阳市,最东部为陕西省镇安县、最西边为四川省道孚县、最北部达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最南为四川省雷波县。 二、烈度说明 (一)本次地震的震中烈度达Ⅺ度,以汶川县映秀镇和北川县县城为两个中心。 (二)Ⅸ度以上地区破坏极其严重,其分布区域紧靠发震断层,沿断层走向成长条形状;Ⅹ度和Ⅸ度边界受龙门山前山断裂错动的影响,在绵竹市和什坊市山区向盆地方向突出,都江堰市区也略有突出。 (三)在山前盆地边缘的过渡带,烈度向东衰减很快,而西侧则衰减相对较缓。 (四)烈度分布南北也不对称,Ⅷ度区和Ⅶ度区范围向四周扩大,且相同烈度的区域在北部比南部大, 进入甘肃省和陕西省境内,显示出断层破裂向北东方向传播,最大余震发生在断层北部。 (五)Ⅵ度区在四川盆地和丘陵地区分布范围很广,一直延续到重庆市西部和云南省昭通市北端,在 四川省西部面积相对要小。 (六)此次地震有多个烈度异常区,其中汉源为位于Ⅵ度区的Ⅷ度异常区,其余均为高于所在区一度的异常区,包括:康县(Ⅸ度异常区)、中江(Ⅷ度异常区)、通江(Ⅶ度异常区)、洪雅(Ⅶ度异常区)、宝鸡- 岐山-眉县(Ⅶ度异常区)、西安(Ⅵ度异常区)。 17939人失踪共投入救灾资金644亿 据新华社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授权发布: 据民政部报告,截至11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5人遇难,374640人受伤,失踪17939人。 据总参谋部报告,截至11日12时,抢险救灾人员已累计解救和转移1486197人。 据卫生部报告,截至11日12时,因地震受伤住院治疗累计96538人(不包括灾区病员人数),已出院91995人,仍有1877人住院,其中四川转外省市伤员仍住院820人,共救治伤病员3663816人次。 据民政部报告,截至11日12时,向灾区调运的救灾帐篷共计157.97万顶、被子486.69万床、衣物1410.13万件、燃油285.4万吨、煤炭609.6万吨。

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感人事迹-震撼心灵(心得体会)

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感人事迹:震撼心灵(心 得体会) 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感人事迹:震撼心灵 温总理,我们的好总理。在灾后几小时之内就踏上了开往四川的飞机。胡主席在灾后几小时内就作出批示。全军开始奔赴四川灾区。全国人民自觉的开始动员。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我们都是兄弟姐妹!!!!无论多大的灾难我们都在一起!灾区现场的视频和相片冲击着我们的心灵,泪水不止一次的流淌。看到温总理看望孤儿时哽咽的声音。听到他在飞机上指示军队不管有多大代价,必须进城。当他知道彭州被困的10万群众危险!!!彭州被困的10万群众危险时,在电话里大喊,我不管你们怎么样,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说完他把电话摔了。我们的总理就是这样的爱护他的人民。总理说;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 我们最可爱的人——伟大的人民解放军。灾难的时候是他们冲在第一线,冒着余震,泥石流,滑坡的危险,不顾疲惫,不顾个人安危。哪里危险,那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是真正的人民子弟兵!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大雨之中他们在寻找着每一个可能的生命。泥泞之中他们坚定的前进。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只有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和爱!!向

我们最可爱得人敬礼!! 我们伟大的人民,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中国人民。血浓于水的亲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看到满地的狼藉我们心痛着。在自然灾难面前我们的生命显得多么的脆弱,那么多遇难者的遗体。。那么惊恐的眼神。。还有那们多哭泣的人们。。。我们的同胞,你们不要哭泣。你们要坚强!我们永远在一起!我么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心连着心,你们的一切牵动着我们。于是捐款的,捐衣服的。献血的。提出倡议的。。。我们的真情融化着灾难的冰凉!我们的行动温暖着每一颗受伤的心灵! 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伟大得人民,我们伟大的党,灾难面前我们更显示了我们民族的团结互助,爱国,坚韧不屈的伟大品质和光辉传统! 祝福我们灾区的同胞平安!愿生者健康!死者安息!! 同时我强烈建议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中国地震知识普及日”。我国是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与最近几年发生的地震影响有限所不同的是,这次汶川地震因为其震感强烈,从而让半个中国的民众体验了一次眩晕。这样的经历与其说是一场意外,毋宁说是来自大自然的警示和启发,它说明灾害和危机可能离我们很近。那么,人们准备好了吗我们还需要知识方面的储备和经验方面的积累。在唐山大地震之后,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的地震越来越远离人们的记忆,但

雅安地震与汶川地震比较

震约90公里,均在龙门山断裂带上。这不由得使人想到芦山7.0级地震是不是汶川8.0级地震的余震问题。图1为汶川8.0级地震和芦山7.0级地震4级以上余震分布图。其中空圈为汶川地震余震分布,实圈为芦山地震余震分布,星号为两次主震震中。从图1看,两次大震的4级地震余震区边界相距约30公里,芦山7.0级地震发生在汶川8.0级地震余震区外,将其看作另一次地震是合理的,但这两次地震的活动是密切关联的。 龙门山断裂带是青藏块体巴颜碦拉地块的东边界。青藏块体是强烈隆起变形区,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结果。其中巴颜碦拉地块主要向东南方向运动,在东边界与地壳坚硬的四川盆地相遇,运动受到限制,能量在龙门山地震带区域积累并释放。汶川8.0级地震和芦山7.0级地震就是其积累能量的释放

结果。这两次地震相同的逆冲震源机制也说明了这一点。图3为巴颜碦拉地块示意图和有史以来该区域的6级地震分布图,其中,红实线为973项目划分的二级块体边界,实圈为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山的地震。 从震中位置来看,距汶川地震主震87km,距汶川地震序列密集区的南端约60km。该地震不属于汶川地震序列,但二者之间存在联系。雅安、汶川地震均属于逆冲型地震,从目前地震发生的情况来看,也可能都是单侧破裂,但破裂方向相反,汶川地震向北东延展,雅安地震向西南方向延展(截止当日下午14时,最大余震为11时37分的M5.3级。现有3级以上速报目录的空间分布显示出该地震序列呈南西向单侧破裂)。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后,地震一直沿北东向发生,而在西南一侧很少有地震发生,余震强度也仅为3级。在2012年10月19日发生1次4级地震,之后处于较弱活动状态,3级水平。因此,在5.12汶川地震后,有很多地震学专家预期龙门山断裂南侧发生强地震的可能性很大。此次雅安芦山7.0地震,可以视为龙门山断裂带不同段的应力积累释放的结果,是巨大的地壳应力继汶川地震后的又一次调整作用。

汶川地震感人故事母爱的伟大

汶川地震感人故事:母爱的伟大 Power of their mothers' love The extraordinary efforts of mothers to save their children are unforgettable. The young woman buried beneath debris looked as if she performing an ancient ritual. The palms of her hands were placed flat on the ground and she was bent over. A rescuer cried out to her, but there was no reply. The rescue team was about to move on and look for more survivors, when the team captain returned to have one more look. He found a baby under her body. "A baby is still alive!" he said. The three- or four-month-old baby was wrapped in a quilt. Uninjured, the baby was sleeping quietly. His sweet, chubby face brought some comfort to those around him at the disaster site. Holding the baby up, a mobile phone was revealed. On the phone's screen, a text message read: "Dear baby, if you survive, please remember that I love you forever " The rescuers, hardened by the horrors of the disaster zone, could not help crying.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 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

汶川地震案例分析

《公共安全管理案例分析》 课程设计 学院:应急管理学院 班级:安管1203班 姓名:徐邦耘 学号:311219020320 2014.12

目录 1.案例简介 (3) 2.防灾减灾 (3) 2.1建筑物抗震能力较差 (3) 2.2群众应对地震能力较差 (4) 3.应急准备 (4) 3.1地震应急预案未能落到实处 (4) 3.2应急准备资源不足 (4) 4.决策过程 (4) 4.1始终把拯救生命放在第一位 (4) 5.处置行动 (5) 5.1事态界定 (5) 5.2响应迅速 (5) 5.3采用心理干预 (5) 5.4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5) 5.5军警结合,专业救援到位 (5) 6.信息管理 (6) 6.1信息透明,发布及时 (6) 6.2多种传播媒介综合运转,联合作战 (6) 7.恢复重建 (6) 7.1国家高度重视恢复重建工作 (6) 7.2恢复速度迅速 (7) 8.结果与影响 (7) 8.1造成巨大的损失 (7) 8.2提高人民防灾意识 (7)

汶川地震案例分析 摘要: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快速响应,积极救灾。汶川地震可谓是我国现代该类灾害的代表性案例,本文将从该案例的防灾减灾、应急准备、决策过程、处置行动、信息管理、部门合作与冲突、恢复重建以及结果与影响方面剖析该案例的整个应对过程。 关键词:汶川地震案例分析 Abstract:May 12, 2008 Wenchuan County of Sichuan Province, Richter 8.0 earthquake, causing a large number of casualties and serious property damage. After the incident,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the rapid response, positive relief. Earthquake can be described as a representative case of such disasters of modern paper from the cas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preparedness,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e disposal ac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re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and impact case entire response process. Key words: Wenchuan Earthquake Case Analysis 1.案例简介 汶川大地震,也称2008年四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2千米处。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里氏8.0级,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地震烈度可能达到11度。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惨重的一次。 2.防灾减灾 2.1建筑物抗震能力较差 汶川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来说较为落后,建筑物大多都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建筑物,当时预制空心楼板中大量使用冷拔低碳钢丝构件的房屋,以及在农村建房中大量使用“干打垒”等土筑墙形式,用泥、砂或糯米浆为主要粘结材料的房屋,其整体性和抗震性均差,对于里氏8.0级的地震无力抵抗,在农村房屋基本全部倒塌,城市大部分建筑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在这次地震中倒塌房屋536.25万间,损坏房屋2142.66万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