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教学设计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教学设计

第23课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1课时)

上海市复旦初级中学王长芬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欧洲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始于天文学领域;知道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等人的主要科学贡献;知道英国皇家学会是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

(2)理解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背景与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背景”这一问题的分析与讨论,进一步锻炼历史图片的阅读、信息提取与分析能力,培养历史学习的探究意识。

(2)通过梳理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基本过程,形成即时整理历史知识点的习惯,掌握建构历史知识结构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人类在探索自然过程中所表现的对知识、真理的渴求及执著追求的精神,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2)感悟科学家的质疑精神及探索精神,认识今天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是无数科学家不懈追求和顽强探索的结晶。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在科学发展史上的贡献。

2、难点: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背景;科学需要发现真理,也需要坚持真理。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图片(图片1:关于文艺复兴;图片2:关于新航路开辟)

引导学生分析图片所表达的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背景

总结图片所表达的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概括说明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背景。

3、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过程

(1)天文学领域:

第一部分:介绍托勒密、哥白尼、布鲁诺、刻卜勒等人的天文学观点。使

学生了解科学家的主要贡献;通过材料分析,理解哥白尼“日心说”的重要意义;认识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

第二部分:介绍科学家遭受迫害的遭遇。通过问题讨论使学生理解科学需要发现真理,也需要坚持真理。

(2)物理学领域:

第一部分:介绍伽利略在物理学领域的主要贡献。认识科学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结合图片介绍牛顿主要贡献,使学生感受牛顿的伟大;通过问题分析使学生认识科学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过程

(3)科研机构的建立:

介绍建立时间与目的,使学生认识这一时期政府对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视以及科研机构建立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4、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意义

结合本课内容及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分析、认识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意义。

四、参考书目

(1)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梁衡:《数理化通俗演义》,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85年版。

(4)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近代科学兴起的背景

1、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发展的两个历史前提: A、社会历史动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地理大发现; B、文化前提和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14世纪,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在意大利地中海沿岸地区发展起来,随后,德,法,英,荷,西班牙,葡萄牙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15-16世纪,纺织、酿酒、玻璃制造、金属加工等行业部门逐渐形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一方面迫切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依托,另一方面,又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研究课题、资料和必要的物质手段。近代科学技术就是在资本主义创业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新兴资产者为了加速资本和扩大资本的原始积累,开拓新市场,获得劳动力,迫切需要进行大规模远洋探险,航海探险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它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又发现了新大陆,加深了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同时,它推动了天文学、大地测量学、数学和力学的发展。推动了造船技术等的进步。航海探险开拓了欧洲人的视野,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开拓进取精神。 •远洋探险的代表国家:葡萄牙,西班牙 •代表人物: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 欧洲自然科学产生的文化前提和思想基础: 资本主义走向历史舞台,却受到封建制度和宗教力量的束缚,资产阶级要想获得政治上的统治权,必须打败封建势力和宗教势力。 1、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典文化为口号,发掘、光大古希腊文化,树立起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大旗,反对神权和封建特权,提倡个性自由。它不只是一场复兴古典文化的运动,更是一场新时代的启蒙运动。文艺复兴增进了人对自然观察的兴趣,通过对自然的研究,科学研究开始走向重视实验的道路。这时候,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艺术创造空前繁荣,使得久已压抑的人性和主体理性得到空前拓展。出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达芬奇;以及三大作家:莎士比亚、塞万提斯、但丁 2、宗教改革运动 16世纪,德国神甫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运动,反对教会特权,主张自己寻求信仰,追求自由与平等,动摇了封建教会和宗教神学。为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逐渐铺平道路--中国的印刷术为新教的思想宣传奠定技术基础。 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力学体系为什么首先建立? 1.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开矿、建筑、机械制造、航海等,需要力学的发展;2.受到天文学发展的影响。是什么力量使得运转中的行星既不飞离,也不相撞?3.力学比较简单和直观。 近代自然科学的辉煌成就 1、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对经典力学的贡献: 进行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并发现了; (1)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 (2)发现惯性定律; (3)发展了抛物体运动轨迹理论, 论证了炮身倾斜角在45度射程最远。

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

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科学知识,又为科技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 2.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为科技发展提供政治前提。 3.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兴起为科技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4.欧洲国家保护、奖励科技发明,重视科技发展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5.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勇气、严谨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为科技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1.促使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2.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 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3.新城市形成和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4.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5.经济迅速发展同时,污染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现代物理学 1、背景: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1)17—19世纪牛顿经典力学日趋完善、成熟 积极意义:把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推进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如: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发现) 局限性:①建立在绝对时空观的理论之上 ②适用的范围主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2)19世纪末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陷入危机 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物理学研究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 ①高速运动中的物理现象 ②微观粒子的运动

性的进步 牛顿力学体系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 1.牛顿力学体系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定律,这些定律有 3、普朗克与量子理论 1)量子论的提出和发展: •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宣告量子论诞生 •1905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量子理论;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原子的量子理论; •在这个基础上,一门新的物理学分支量子力学建立起来。 2)量子论提出的意义: •量子理论是现代物理学的另一支柱,是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量子力学对化学、生物学、医学、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等科学领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带来了许多划时代的技术创新,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教学设计

第23课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1课时) 上海市复旦初级中学王长芬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欧洲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始于天文学领域;知道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等人的主要科学贡献;知道英国皇家学会是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 (2)理解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背景与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背景”这一问题的分析与讨论,进一步锻炼历史图片的阅读、信息提取与分析能力,培养历史学习的探究意识。 (2)通过梳理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基本过程,形成即时整理历史知识点的习惯,掌握建构历史知识结构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人类在探索自然过程中所表现的对知识、真理的渴求及执著追求的精神,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2)感悟科学家的质疑精神及探索精神,认识今天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是无数科学家不懈追求和顽强探索的结晶。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在科学发展史上的贡献。 2、难点: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背景;科学需要发现真理,也需要坚持真理。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图片(图片1:关于文艺复兴;图片2:关于新航路开辟) 引导学生分析图片所表达的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背景 总结图片所表达的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概括说明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背景。 3、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过程 (1)天文学领域: 第一部分:介绍托勒密、哥白尼、布鲁诺、刻卜勒等人的天文学观点。使

学生了解科学家的主要贡献;通过材料分析,理解哥白尼“日心说”的重要意义;认识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 第二部分:介绍科学家遭受迫害的遭遇。通过问题讨论使学生理解科学需要发现真理,也需要坚持真理。 (2)物理学领域: 第一部分:介绍伽利略在物理学领域的主要贡献。认识科学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结合图片介绍牛顿主要贡献,使学生感受牛顿的伟大;通过问题分析使学生认识科学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过程 (3)科研机构的建立: 介绍建立时间与目的,使学生认识这一时期政府对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视以及科研机构建立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4、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意义 结合本课内容及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分析、认识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意义。 四、参考书目 (1)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梁衡:《数理化通俗演义》,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85年版。 (4)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背景。 (2)了解哥白尼、布鲁诺、刻卜勒、伽里略和牛顿等科学家在近代科学兴起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3)知道近代早期科学中心的转移。 (4)认识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能力与方法 教师可运用问题探讨法,引导学生去思考:日心说最早是古代希腊人提出的,是古代希腊人的一种猜想,在当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16世纪时期,哥白尼通过天文观察再度提出日心说,却引发了一场观念革命和科学革命呢?教师可以帮助同学从近代科学兴起的背景和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意义两个方面考虑。从而培养同学们“论从史出”的史学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同学们认识到科学探索需要有怀疑和批判的勇气和献身科学的精神。人类科学史上的每一次进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都要同谬误作艰苦的斗争。正是有无数科学家的顽强探索和不懈追求,才有今天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介绍哥白尼、伽里略和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通过介绍,使同学们了解近代科学兴起的基本情况。教师要突出他们在科学史的地位,如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揭开了近代科学革命的序幕;伽里略是近代物理学之父;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科学的发现和发明常常改变着人们的观念,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可以从史实或现实生活中事例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而不是直接灌输。 本课以哥白尼、伽里略和牛顿三位科学家作为子目,来统领近代科学的兴起过程。 本课导语 本课导语讲述的是布鲁诺因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宗教法庭 活活烧死的故事,其用意是引起同学们学习科学史的浓厚兴趣,同时也试图诱发同学们去积极思考,布鲁诺宣传日心说为什么会被宗教法庭处死?由此而导入课文。 哥白尼 本子目共三段大字。第一段大字简单介绍了近代科学革命的背景、兴起的时间和有关科学领域,以及哥白尼揭开了科学革命的序幕。第二段大字介绍了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以及日心说提出的伟大意义。第三段大字介绍了哥白尼学术的发展。 伽里略 本子目共两段大字。第一段大字介绍了伽里略发明望远镜,通过观察来证实哥白尼的学术。第二段大字介绍伽里略开创了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成为近代物理学之父。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与发展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与发展 一、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 1.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科学知识,又为科技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 近代自然科学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产物, 手工工场、 大机器生产不断地采 用新工具、 新能源, 追求最高的劳动生产率, 在生产和技术上向科学家提出新的 任务和要求, 这是推动自然科学创立与发展的前提。 同时, 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掌 握政治权力,他们需要把自然科学作为反对宗教统治争取思想自由的理论武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 不仅向自然科学提出大量的研究课题, 还 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科学实验条件。 能够支持、吸引和稳定一批优秀 的科学人材,使他们从事科学研究。 2.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为科技发展提供政治前提。 如:建立良好的科学教育基础和保持较高的科学普及水平。科学不可能孤立 地产生, 必须有相应的科学普及、有较高程度的科学教育和国民科学素质才有可 能产生一定数量和水平的优秀科学家队伍。 政策保护。欧洲先进国家进行保护科学发展的政策,允许自由讨论学术问题 和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等等又为近代科学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即欧洲国家保护、奖励科技发明,重视科技发展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3.人文主义、 地理大发现和理性主义的兴起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为科技发展奠定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主要著作 / 天文学 / 《自然哲学的 数学原理》 《物种起源》 《人类的起源》 生物学 《人在自然界 中的地位》 / / 成就与贡献 日心说 证明日心说 “近代科学之父” 万有引力定律 三大力学定律 进化论 论证人猿同祖 进化论逐渐被接受 改良蒸汽机 推动电力广泛应用 人物 哥白尼 伽利略 牛顿 达尔文 赫胥黎 瓦特 爱迪生 国别 波兰 意大利 英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美国 研究领域 物理学 动力

初中历史《自然科学的革命》导学案导学案

第3课《自然科学的革命》导学案 [课标要求]: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学生讲述和表演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的故事,归纳理解其科学成就,并能举例说明 2、自制表格整理本课主体知识, 3、结科三位科学家的故事和读他们的名言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4、分析近代自然科学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教学重点: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三位科学家的成就及其贡献 教学难点:自然科学成就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习任务:任务一:通读全文(导言、大字、小字、图片、辅栏),完成下列知识的填写与记忆 一、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达尔文 1.牛顿 (1)简介:17世纪_________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2)成就:牛顿在总结前人成果基础上,潜心钻研,发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1687年,牛顿出版了力学研究的划时代著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本书中,他把天体万物的运动,都用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予以说明,建立了______________的基本体系。 (3)影响:牛顿的研究成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达尔文 (1)简介:________国的达尔文是近代________________的奠基者。 (2)成就:达尔文在________年出版了《________________》一书。在此书中,达尔文系统地阐述了________________理论,明确提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指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 (3)影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推翻了各种唯心的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出版,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意义。 二、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 1.简介:20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出生于德国,后来加入美国国籍。 2.成就:1905年,他提出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理论揭示了物体的质量和能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的规律,论证了物质的运动和时间、空间的密切关系。后来,爱因斯坦又在此基础上提出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相对论的提出,为____________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是___________的伟大革命,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 远的影响。 任务二:通读全文绘制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科学成就简表(小组合作完成,看

23、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第23课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教学目标] 1 •知道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首先始于天文学领域,伽利略发明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开创了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是近代物理学之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创 立经典力学理论;了解哥白尼及其著作《天体运行论》与“日心说”,16至17世纪,欧洲 的科学巨匠突破了神学的桎梏,促使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 件,同时也为启蒙思想家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养分;理解伽利略天文望远 镜的发明的重要意义。 2.学会通过不同途径收集史料及表达交流,从材料中汲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得出结论, 培养“论从史出”的意识。 3•认识科学探索需要有怀疑和批判的勇气和献身的精神,今天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是无数科学家不懈追求和顽强探索的结晶。 [重点与难点] 重点: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在科学发展史上的贡献。 难点: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历史作用。 说明: 1 •哥白尼、伽利略、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的科学成就在自然科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故为重点。 2 •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历史作用比较复杂,初中学生很难理解,故为难点。[教学设计]

v 牛顿 万有引力定律 [训练设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至18世纪,欧洲的科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科学的观 念深入人心,一般民众也萌生了对科学的追求。神权禁锢 和愚昧的时代即将过去。 右图为一学者正在给人们讲解天体运行方面的知识。 (1)这个学者所讲的天体运行应该是 ________________ 说。 该学说是 ____________ 提出的。 (2)在自然科学领域,当时的一般民众还会对哪些科学家的成就感兴趣? 参考答案:(1 )日心说;哥白尼。(2)伽利略、牛顿等。 [教学反思] 总体上看,本课内容的教学实施还是比较成功的: 1 •基础知识的整理讲述比较清晰, 学生容易掌握。2 •资料准备充分,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方式呈现,学生容易接受,课 堂气氛融洽。3 •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启迪学生理解科学家为科学为真理作出贡献、牺 牲的精神。 但在实施中,也感到有些不足,主要反映在: 组织学生讨论,在科学发展史上科学工作者家们为捍卫真理, 有的献出生命、有的遭到 迫害,你能说说原因吗?由于教师的组织能力, 经验尚显不足,在学生遇到困难时, 没有及 时加以引导和点拨, 探究活动有时流于形式, 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 不断积累经验。 批判的基础上,必然会遭到 打击和迫害。 理,有的献出生命,有的遭 到迫害。你能说说原因吗? 牛 顿 教科书第 125页相关内 容。 亚历山大 ?蒲柏语:“自 然和自然规律 隐藏 于黑暗。 上帝 说,让牛 顿出生吧!于 是,一切变得 光明灿烂。” 思考并讨论,回答: 1 •牛顿力学体系的主要 内容及对近代科学的作用。 展开:如万有引力定律 等。 2 •推动了技术的进步, 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 了条件,而且改变了人们对 世界的看法,同时也为启蒙 思想家们探索人类社会的发 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养分。 提出问题: 1. 亚历山大?蒲柏给牛 顿这么高评价的历史依据是 什么? 2.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 么影响? 让学生进一 步了解科学家科 学成果,引导其思 考,并进一 步了解 科学技术对社会 发展的作用。 小 结 随着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一颗颗闪亮的习 变得灿烂。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就像布鲁诺在 将到来。真理终将战胜邪恶。”让我们一起记住他 更多更多为科学,为真理作出贡献、作出牺牲的人们 科学之星让黑暗慢慢淡去。一切正变得光明, F 火刑柱上所说的: “黑暗即将过去,黎明即 也们: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牛顿 ”还有 1。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日心说” [板书设计]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1 伽利略 发明第一架天文望远镜;传统力学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7课《近代科学和文化》 说课稿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二单元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第二单元主要内容是世界近代史,讲述了19世纪晚期,资本主义世界兴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自此进入电气时代。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步入工业化强国行列,其社会结构、基础设施、公共教育、生活环境等方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代科学文化蓬勃发展,逐渐繁荣起来。围绕上述内容本单元共安排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化园家的社会变化》、《近代科学与文化》三课教学。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世界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并理解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初步学会对同类的历史事物进行比较、概括和综合;理解和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初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历史进步意识、历史正义感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本课教学承载着实现上述内容和目标的任务,为此,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和准备、板书设计等全方面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部编版)要求:“通过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近代科学与文化》是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的第3课。本课主要讲了近代科学与文化成就,由“科学家”、“文学巨匠”、和“音乐美术大师”三部分构成。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梵高……等这些历史人物,让我们走近这些大师,了解那个时代的科学文化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本课中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近代科学与文化

近代的科学和文化教案

近代的科学和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需要掌握的知识:解析几何学和微积分的创立;牛顿及《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法拉第及电磁感应原理;原子——分子结构学说的确立;门捷列夫制定化学元素周期表;达尔文及其生物进化论学说;巴斯德及微生物学的创立;居里夫妇及放射性元素镭。 通过引导学生编制近代自然科学简表,培养学生归纳、提炼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近代时期自然科学的学习,了解它的迅速发展,认识到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促进了生产发展所引起的,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反过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胜利;通过了解近代科学家的巨大成就及他们献身科学的崇高品德及勤奋刻苦、执着追求的进取精神,使学生继承并发扬科学家们的优秀品质。 教学建议 本课地位 本节主要概述了17——20世纪初期自然科学成就。在这近三个世纪的时间里,资本主义经历了相当长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并于19世纪70年代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过渡。经济发展为科技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同时,文艺复兴后重视实践和理性的风气也促进了科学的

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成就转化为生产力,又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重点分析: 牛顿对力学的贡献;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学说;门捷列夫和元素周期表;居里夫妇发现镭元素;爱因斯坦及相对论。这些科学家在他们各自的研究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事迹及献身科学的精神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 难点分析: 涉及了许多自然科学知识,如解析几何学、微积分、运动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电磁感应原理、原子——分子结构学说、化学元素周期表、生物进化学说、微生物学等。这些知识都是在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自然学科中的专门知识,所以以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来理解这些自然科学知识是非常困难的。 重点突破方案: 对于重点知识可以运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兴趣、设疑、引导学生在课上或课下主动探究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与奥秘,并思考科学家们的事迹给学生以怎样的启示。 难点突破方案: 本节的难点都是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抽象概念,老师对此稍做说明,使学生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不必作太深奥的讲述。由于历史人物较多,可充分运用历史图片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

《自然科学的革命》教案设计

《自然科学的革命》教案设计 《自然科学的革命》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记住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他力学研究的划时代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及代表作《物种起源》;了解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理解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和达尔文爱《物种起源》发表以及因斯坦和相对论创立的意义;理解 自然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 指导学生自制表格,从三位自然科学家所取得的成就入手,归纳出近代自然科学的基本线索,培养归纳,概括和操作能力。指导学 生搜集近代著名科学家的故事资料,然后分小组进行交流,讲述近 代科学家的故事,培养查阅资料,概括问题与口头表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科学家的历史贡献,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通过学习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故事。树立为科学献身的人生理想。通 过了解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和研究成果,初步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 【重点难点】 一、重点:三位科学家的成就及其贡献。 二、难点:自然科学成就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讲述法,问题讨论法等。 【教具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复习提问)14世纪,一股资产阶级文化新潮流在意大利兴起,这种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 师讲解过渡)文艺复兴不仅在当时是思想文化领域的一场伟大变革,而且成为近代科学发展的基础。自文艺复兴以来,人们逐渐用科学 的方法观察世界,开始了理性的科学之风,有许许多多的人对大自 然奥秘执著探索,迎来了近代自然科学灿烂的春天。那么有哪些人 为近代自然科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人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成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了解认识他们吧。(板 书课题:自然科学的革命) 学习新课: (教师过渡)同学们,在自然界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如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为什么不能脱离地球?(学生回答:是地球的引力),那么是谁探索地球引力这个问题的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课件展 示第一标题) 一﹑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 (课件显示牛顿画像)师:人们普遍认为,没有牛顿,就没有近代科学,可见牛顿在科学上的成就之大。那么我们来看看: 1﹑牛顿取得那些重要成就?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思考如下问题:牛顿是哪个国家的`科学家?写了什么著作?提出了什么观点?提出这种观点的意义如何?学生回答后,课件展示) 2﹑牛顿(英)——《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其意义——为近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艺复兴运动教案

文艺复兴运动教案 通过对文艺复兴中的科学探索的认识和宗教在历的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理性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反对宗教迷信。一起看看文艺复兴运动教案!欢迎查阅! 文艺复兴运动教案1 教学目标 1.文艺复兴运动的时间、分期和性质;意大利首先兴起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文艺复兴的主要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成就;文艺复兴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2.(1)通过对文艺复兴背景和性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展开了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2)通过使用《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课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实现的。 3.(1)通过对文艺复兴中的科学探索的认识和宗教在历的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理性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反对宗教迷信。(2)通过对人文主义的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培养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3)通过对优秀文艺作品的介绍,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4)通过对布鲁诺为追求真理而殉难事例的介绍和文艺复兴时期先驱者的大无畏战斗精神的讲述,培养学生勇于追求和捍卫真理的科学素养和优良品质。鼓励学生从小树立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信念和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文艺复兴运动是在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的历史背景下,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展开的反封斗争,一次思想解放。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宗教改革,使欧洲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教材对学生发展影响的分析 (1)通过对文艺复兴的前因后果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

科学技术史之中西文化比较

科学技术史之中西文化比较 科学技术史 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解析: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社会需要的产物,同时也建立在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些外力的推动。 参考答案:① 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对自然科学的迫切需要。14世纪以后,手工工场发展迅速中,生产中的技术改造与机器的逐步采用,向人们提出很多新的问题,需要自然科学予以解决,以促进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同时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掌握政治权力,他需要把自然科学作为反对宗教统治争取思想自由的理论武器。 ②自然科学自身发展的结果。经过中世纪的漫长黑夜自然科学逐渐复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向自然科学提出大量的研究课题,还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科学实验条件。③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和宗教改革的推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从思想上解放人和人性,人的自我意识觉醒,形成了人文主义的思想潮流,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激发了人对宇宙、自然和人自身的研究。地理大发现以实践证实了地圆学说,为建立新的天文学和地理学奠定了基础。 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天文学领域的革命为开端的。在当时的天文学领域,两种宇宙观,新旧思想的斗争十分激烈。特别是到了中世纪后期,天主教会还别有用心地为托勒密的地心说披上了一层神密的面纱。硬说地球处于宇宙中心,”托勒密体系的错误日益暴露,人们急需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当时,文艺复兴正蓬勃开展,它不仅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时也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适应时代要求,他在弗洛恩堡一所教堂的阁楼上对天象仔细观察了30年,从而创立了一种天文学的新理论--日心说。1543年,哥白尼公开发表《天体运行论》,这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主要标志。日心

2022年部编版初中历史《近代科学与文化》精品教案(word版)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了解近代科学、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主要作品及其代表人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和梵高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关注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素养和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勤于探索、谦虚谨慎、敢于保卫真理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梵高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梵高艺术画派特点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 感受贝多芬内心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 接着, 教师可以讲述贝多芬的个人经历, 让学生知道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创作的故事, 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近代科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 了解牛顿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的杰出成就, 认识万有引力定律在物理学上的重要奉献. 材料展示:1687年, 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 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 高度概括了物体运动的根本规律, 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 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运用牛顿运动定律, 计算并成功预言了彗星的回归时间, 这颗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设问:《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哪些科学理论?“哈雷彗星〞的预言说明了什么? 提示: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 “哈雷彗星〞预言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成功范例. 牛顿的主要成就:英国科学家, 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 认识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观点及其理论奉献. 设问:图一漫画英国神学主教为什么要讥讽达尔文?图二自然和社会法那么是怎样的?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近代科学的诞生》教案 人教版

《近代科学的诞生》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列举科学史上代表人物的理论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会利用书籍、网络、媒体等各种渠道搜集相关资料,辨证分析历史上有关人地关系的言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哥白尼、布鲁诺、牛顿事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价值观、人生观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科学史上代表人物的有关言论,进一步体会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向学生传播科学思想,激励学生认真学习 教学准备搜集相关的图片和史料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闪亮登场活动设计,展示图像5-18、19、20、17、16(要求最后一个必须是培根)等其他当时科学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在总体上对当时近代科学家的认识,认识他们是近代科学的奠基人。成功引入本课课题 提问:猜猜看他们都是谁?并用一句话说出他们的最大贡献。(新课教学) 思维碰撞:1、知识就是力量 组织学生结合书本资料就“知识就是力量”进行辩论。通过辩论,以点带面,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总结: 第一种观点强调人地关系中人的主导地位;第二种观点强调人地关系中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第一种观点是人们从畏惧大自然的年代中觉醒,开始认识到自身的力量,就其产生的时代来说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但是随着人类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人类滥用自己的知识,盲目开发、破坏自然,给人类乃至整个地球上的生灵带来诸多的灾难,由此人们开始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反对把人凌驾于自然之上,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人物追忆:2、科学家研究自然 (1)宇宙之心的探索 展示资料或播放科教片,让学生比较托勒密、哥白尼以及布鲁诺的思想,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 总结: 人类的科学探索是顺序渐进的,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有时要以生命为代价的。尽管宗教裁判所对科学家凶残迫害,但真理是压不垮的。 疑难解答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七章,共分四节课。第七章是一次回顾性的综合性章节,主要内容包括近代科学的兴起、近代文学的发展、近代艺术的变革等。 第一节课:科学革命 1.近代科学的基本特点 2.科学革命的主要内容以及背景 3.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第二节课:启蒙运动与文学的发展 1.启蒙运动的概念、主要思想和斗争对象 2.英国文学的发展 3.法国文学的大成 第三节课:印象派和后印象派 1.艺术改革运动的背景和发展 2.印象派的主要特点

3.后印象派的发展和变化 4.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对艺术的影响 第四节课:当代艺术 1.当代艺术的发展概况 2.当代艺术的几种形式 3.当代艺术的特点及其对人们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近代科学的兴起及其影响,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2.认识启蒙运动的内容和重要性,了解英国文学和法国文学的发展和贡献。 3.了解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发展以及其对艺术的影响,认识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 4.了解当代艺术的发展,认识当代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5.培养学生对艺术、文化和科学的兴趣与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法 1.听说结合的教学法 通过听讲、观看画作、欣赏音乐、参观实物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通过讨论、演讲、创作等方式,让学生思考、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想法。 2.情境教学法 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呈现不同的艺术形式和经典作品,让学生置身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氛围中,理解艺术的内涵与价值。 3.探究式教学法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如通过网络检索相关知识,了解现代科技和艺术形式的最新发展等,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借鉴他人的成果,培养人文素质。 四、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1.通过展示画作、音乐,欣赏文化遗产,唤起学生的自我审美 及文化追求。

第23课《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第23课《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康外实中庄晶晶【内容主旨】 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得益于人文精神的复兴,效力于欧洲产业革命,在渐趋民主的政治环境中最终释放出理性之光,成为近代世界史上重要的支点。通过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过程的学习,剖析科学发展的社会背景和深远影响,理清科学、宗教、人类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揭示科学奥秘,感受科学家的优秀品质,感悟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 知道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背景,哥白尼、布鲁诺、开普勒、伽利略和牛顿等科学家在近代科学兴起过程中的成就与地位;尝试从问题讨论中初步形成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时空观念”;感悟历史人物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尊重实证、弘扬理性,不断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 难点: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 当我们坐在微格教室、享受着科学为我们带来的便利之前,先让我们把目光回到100年前的旧中国。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他与胡适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的旧旧思想、旧文化、旧传统的祭坛上奉上了“民主”和“科学”。在之前的美国历史中我们粗略地了解了一下什么是民主,现在我想请问大家,那什么是科学呢? (学生回答)

是知识?是技术?是发明?难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科学知识,没有科学发明?其实科学可以追溯到古典时代的希腊和中世纪的穆斯林世界,最早可追溯到古代的两河流域、埃及、中国。既然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科学,那么,陈独秀他们为什么还要从西方引进科学?科学在之后的历史发展中又被赋予哪些内容、哪些内涵呢?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让我们把目光再从100年前的旧中国追溯回500年前的欧洲,一起来学习第23课《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PPT:课题《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过渡:1450年-1750年之间的欧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一时期,新的事物不断涌现,尤其在思想文化方面,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接踵而至。这些思想解放运动将人开始从神权中、教权中和王权中解放出来。而这些“新思想”的传播,如同和煦的春风,逐渐吹散了笼罩在欧洲上空的“中世纪”的阴霾。在这段时期里,一些思想家的思维方式发生变化:他们决定要以人的思考去替代神的旨意,决心依靠自己的才智领悟知识。他们以“大胆求知”为座右铭,强调知识的自主性和思想的自由活动。 这场基本思维方式的巨变发生在地上: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阔了欧洲人的视野和胸襟,商业贸易与航海探险一起向欧洲人展示了无限广阔的前景;这场巨变更发生在天上: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出版 开启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科学革命,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一.上帝的漏洞:向天空寻找真相 我们先请一位同学根据书中小字介绍一下哥白尼(P119第一段小字)

历史初中八年级近代科学教案

历史初中八年级近代科学教案 一、近代科学的兴起与发展(300字) 近代科学的兴起与发展是人类思维和知识体系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为人类社会 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代科学的兴起起源于17世纪的科学革命,这一 时期被称为“启蒙时代”。启蒙时代的科学家们逐渐摆脱宗教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开始运用实证主义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科学革命之后,近代科学迅猛发展。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和观察,提出了许多 重要的科学理论和定理,揭示了自然界的许多奥秘。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和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达尔文的进化论等等,都是近代科学的重要成果,不仅对科学本身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力。 二、近代科学的重要理论与实验(600字) 1. 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和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和万有引力定律被誉为近代科学的里程碑之一。它们揭示 了物体运动的规律,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牛顿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出了物体的力学运动可以用数学方程描述的结论,提出了三大运动定律。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这些理论成果不仅推动了科学研究的进展,也为人类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2.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近代科学领域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相对论颠覆了牛顿力 学的观念,提出了光速不变原理和时空的相对性,揭示了时间、空间和质量之间的关系。相对论的提出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知,使科学家们开始探索宇宙的奥秘。相对论的应用也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为现代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理论基础。 3. 达尔文的进化论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优秀教案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了解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及其提出的进化论是生命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了解19世纪,法国伟大的作家巴尔扎克及其作品;了解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一生中创作了许多长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知道贝多芬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创作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音乐史上伟大的作品之一;了解梵高是荷兰伟大的画家,他的代表作是《向日葵》,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汇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归纳概括、合作学习等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牛顿、达尔文等科学家的科学成就的了解,使学生树立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以及崇尚科学的精神;学习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等作品的批判现实主义特点;了解梵高的《向日葵》的艺术风格,从而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自行处理教材和相关资料,去感受探究学习、多渠道学习的过程。 【教学难点】 围绕主题整理、归纳、提炼有效信息。学会如何欣赏艺术品,感受作品的思想和精神。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材料展示: (1)“我能成为科学家,最重要的是:对科学的爱好;思索问题的无限耐心;在观察和收集事 实上的勤勉;一种创造力和丰富的常识。” (2)“成功等于艰苦劳动加正确方法和少说空话。” (3)“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4)牛顿与苹果的故事。 长期以来,牛顿认为,一定有一种神秘的力存在,是这种无形的力拉着太阳系中的行星围 绕太阳旋转.但是,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力呢。 直到有一天,当牛顿在花园的苹果树下思索,一个苹果落到他的脚边时,牛顿终于顿悟,他的问题也逐渐被解决了。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 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教学设计

(2)地位: (3)评价: (4)局限: b、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 (1)主要成就 ①证明了日心说; ②比萨斜塔实验,推翻亚里士多德学说 ③创制________; ④观测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绘制第一幅月面图 ⑤发现一些天文现象 (2)地位影响: A、开创____________ 被誉为_______。 B、为_______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1642年,伟大的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伽利略逝世了,但是,另一位科学巨人牛顿在1643年的圣诞节的早晨诞生了,谁也没想到这个只有千克重的早产儿会成为一名震古今的科学巨人。 (2)物理学——近代科学的发展 1、牛顿简介 2、主要贡献:他对力学、光学、热学、天文学、数学,都有重大的发现。 (1)数学:微积分的创立。 (2)物理学:总结出______和_____(包括在经典力学体系中) (3)代表作:___________,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3、经典力学的影响: (1)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飞跃。 (2)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3)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4)为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基础

恩格斯在总结十九世纪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时,指出有三大发现,即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进化论就是由英国杰出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创立的。 (3)生物学——达尔文与进化论 1、生物进化论的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内容 ①达尔文《物种起源》: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生物进化理论; ②《人类的起源》:论证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 3、论证:赫胥黎发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从解剖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猿同祖的学说。进化论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4、生物进化论的历史意义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生物界和人类和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②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 ③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论,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在自然科学领域冲击了教会的权威地位。 (4)能源领域的革命——瓦特与蒸汽机 1、蒸汽机发明的原因: (1)英国工业革命迫切需要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 (2)生产力发展的呼唤 2、过程: 1705 年纽可门发明蒸汽机(只能用于矿山排水) 瓦特改良蒸汽机——”万能蒸汽机“(可适应不同工厂需要) 3、意义 1)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自然力(人力、畜力、水力、风力)蒸汽 2)最终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 3)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4)推动了火车、轮船等新交通工具的出现,加强了各地的交流和联系 1807 年,美国人富尔顿用蒸汽机驱动轮船,试航成功,揭开了水上交通运输工具的新篇章。1814 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车,这台机车在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因此被称为“火车”。 (5)能源领域的革命——爱迪生与电的应用 1.发电机的发明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理论基础) 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