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

(2009-09-01 13:33:44)

转载▼

标签:

分类:生命的意义

健康

一、中国人传统的二维思维模式

大凡中国人都生活在传统二维思维空间里,传统的思维模式又来自于传统的生活方式,几乎一生不变的以土地为核心的生存、生活环境导致他们实际看到的世界就是那么的单纯而狭隘,以致在中国人传统的思维定式中只有两个问题,也只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我多大了?二是我该做什么?

把它化成二维空间就是横轴是“时间”,竖轴则是“想法”,时间是以我的年龄为标准,想法当然到什么年龄该做什么?”,“我的年龄”与“我的想法”就构成了传统中的中国人二维思维的

基本单元,这种思维模式象遗传基因一样,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信念、行为以及由此而构成的生活方式。

世界是立体的、空间是多维的,如此以平面的二维思维模式生活在立体的多维空间里,这种思维模式是显得多么的贫乏、无力并特别容易受伤害。中国人往往是因为思维模式的简单而被别人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人和中国人在一起是,与外国人在一起更是。性格与性格的冲突、文化与文化、文明与文明的冲突根深蒂固的原因就来自于历经千年沉淀于人们心中的思维模式。传统的思维在现代社会中,都要承受一次又一次新资讯的冲击,一次又一次被抛弃、被遗弃的失败打击中,在一次又一次不堪忍受的痛中回归心灵的复苏,痛苦的反思中重新为自己的生命定位、定向,让自己的思维再生新枝。

在二维思维向立体思维演变的过程中,面对的不仅仅是痛,而是恐惧一种面临死的恐惧,就正如果把一个地上的人扔到空中的恐惧是一样,但是人如果不被一次次地抛向空中,那种与生俱来的平面思维模式,想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又几乎是不可能的。把现实的空间模式变成自己的思维模式,绝非一日之功,不知从何时起“农民”这个词沦为了贬低别人名词了,变成骂人的话了,虽说与现代文明的要求不符合,但也是有着深层层次的社会原因的。我是中国典型的农民后代,但是在我与现在大学生、研究生、海外归来的留学生交往中,也经常去听国内专家、学者的课,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就是我最喜欢的节目,对他们渊博的学识我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但是我在感受他们的学问的同时,我惊讶地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

人还是用她们父母的大脑在思考,就是说如果把他们获得的知识、学识、见识装到他们父母的大脑里,结果是一样的。那种顽固的二维思维模式在现代文明的大潮中,尤如漂荡在汪洋大海中的一叶片舟,怎么也走不远、攀不高。现实生活中的中国人有幸被抛到空中的还是少数,大部分人是不敢也没有勇气被抛到半空中,当然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或企业主首先是一群被抛到半空中的人。

二、二维思维与现实生活

这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可能会更容易表述清楚。

在深圳有很多热情的创业者,因为市场和资金的压力,往往都是通过合作的方式来进行生产、加工、销售或服务,在来咨询的朋友中,时间长的可能是一年左右时间合作就告破裂,短的仅仅一、二个月,本来很好的朋友最后都成了冤家仇人。原因很简单,赚钱的想法都是一致的,但是花钱的想法不一致,在创办企业时,对一年内能赚到多少钱,个个都算的比较明白,而对企业投资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尤其是不可预见的费用,根本就没有考虑,更谈不到预算和授权了,其结果负责主持日常经营活动的那一位,最后做什么都是错的,怎么做都是错的,因为没有标准和明确的授权,谁也没想到赚钱还要花那么多的钱。

比如有一个朋友与她的朋友合开美容店,从开张那一天起,股东们就都不乐意了,因为开业典礼花费二万多元,结果开业一个月就打电话给我,说股东间已经闹得不行了。

还有一个企业,是生产加工型的,也是几位有业务朋友聘请一位管理者共同开办的,结果最后是只见生产不见利润,最后这位管理者居然携款消失了。原因也是出在股东之间的矛盾上,最后管理者眼看着企业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就寻机携款消失,先把自己“该”得的那部分拿到手。股东们赚钱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就是想了想而已,根本没有任何的行动和措施,甚至连会计都没有。

也许这些都属于虾兵蟹将式的企业,下面来看一下所谓的大企业。2002年我担任一家年营业额十多亿的企业法律顾问,老总要求我每周列席他们的管理层例会。深入了解以后我才知道,这是一家100%的家长式专制的企业,老总甚至连装修办公室用什么样的瓷砖、开关都要亲自过问,而他们所从事的销售业务是一车皮的货总值120万元左右,利润只有2万元不到,因为我在银行从事过两年多的法规工作,知道其企业面临的风险比银行业务还要大,银行有那么严格的流程还风险不断。于是我就建议他尽快引进流程管理,并专门请了一位做业务流程的朋友去他们公司,结果搞得不欢而散,他们以为我是在和别人谋取他们的不当利益

了。结果我这个顾问也没法再做下去了,这也是我在推销风险管理过程中撞得最大的一次墙,由此我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企业主们最不愿意做的一件事就是让外人介入他们的权力领地,他们总象公狮一样在捍卫着自己的权利领地,任何人不能越雷池半步。

还有一家企业,是由国企改制成民企的工程公司,公司的资质与品牌都是国内一流的,仅这个品牌一年就能带来三、五亿的工程,但是由于新的企业主是包工头出身的,根本不懂得品牌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更要命的是,在花费区区数百万元就得到了无形资产上亿的企业后,几乎把所有的人都当成了公司的敌人,公司重要的岗位和部门全都用了几乎经营管理一窍不通的家里人在管理,他们之所以要请律师,是因为谁侵犯了他的利益就想抓谁,要把谁搞到牢里去,结果企业内外关系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一塌糊涂。因为不相信外人,所以根本无法进行与其规模和品牌想适应的经营管理,优秀的人才来了就走。因为我们是朋友,我只能直言相告,你的企业正在慢性自杀,一步步地走向你们为自己挖好的坟墓,除非你自己改变,否则别人帮不了你。当然我也帮不了他。

这就是严峻而残酷的现实、现实的残酷,奇怪吗?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因为社会在变、环境在变、世界在变、市场天天都在变,可我们的思维模式没有变。更深层面的是从来就没有人告诉我们存在着什么问题,告诉我们的思维模式要改变、如何去改变。一切都需要每一个人在社会的大风大浪的摔打、磨练、洗礼中自悟自变,变得快的发展的快,变的慢的发展慢,没有改变的就只能以最辛苦的生活方式生存于现代的都市社会中。

我们的民营企业的老板们,她们想的是“我要挣钱”、“我应该挣大钱”,我该怎么挣钱,该去哪里挣钱,怎么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挣到钱、挣到大钱,而不从我能为社会创造什么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角度去考虑,把自己的企业、公司、甚至员工都当成了赚钱的机器。当一个人或一个企业总以猎食者的面目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所有的人第一反映就是警惕,除非必须否则都会远远地躲着你。余下的就只有猎食者与猎食者的交易,这正如狼与狼的交易总是以牺牲“羊”为代价,在创造社会效益和价值的同时又是以牺牲社会公共的利益、公众的利益,员工的利益、国家的税收等等为代价。这样的企业到底能走多远,能不让人担心吗?

三、传统思维模式下的中国的民营企业

上面说了这么多的话就是为了引出下面的话题,现代的中国人要想成就一番大业,过上自由、健康、幸福、快乐的生活,必须超越传统的在二维的平面思维,把它变成立体思维,加上一根轴,再加上一根轴。如果让自己的思维模式立于爱因斯坦相对论中,那就是一种最完美的

意识境界了。

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中首先需要加上的一维是“人”,不过这个人不仅仅是你自己,而是自己和别人的统一,能把自己的利益、别人的利益,自己的想法、别人的想法融为一体,我即人人,人人即我。如此一个稳定的立体三维空间就形成了,时间、想法、人(把自己和自己以外的人当成一个人)。

以人为本,这正是现代社会文明的福音,我们不过是要把这个信号刻录到我们的脑海里,思维的模式中,当你想什么做什么的时候都考虑到别人的想法和做法,这就具备一个好人的基本素质,但也仅仅是一个好人而已,如果要让生命更有意义和价值,还得加上一维。那就是做人的高度,简称为“高度”,所谓的高度就是一个人对环境的影响力,能影响多少人来和你一起做好人。

如此的四维空间,核心只有一个字“变”,即随着时间在变,想法在变、对人的认识和态度在变、同时生命的高度也在变。这不是什么发明,是本来就已经存在的模式,古今中外的伟人,在创造有限的生命历程中的都自觉地把被动地“变”变为主动地“变”,在不断的自我变革中为自己的人生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综上,人生四维模式其实就是四变,其中:

1、永恒的时间是每个人最有限的资源

时间永远都在变、年龄总是随着时间在变,这是谁都无法克服与改变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人一生要做的事就是充分利用好自己生命中宝贵的时间资源,人一生能用来创业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因而必须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和事业目标,在年富力强时找到自己的使命和事业目标。

2、一切从改变想法开始

中国最不愿意改变的是自己的想法,总是执着于自己的想法,把想法当作意愿,不愿意改变。所谓的想法仅仅意味着我要什么,不是意愿,真正的意愿是一个人自觉地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付出代价的决定和决心,所以想法变成意愿才有价值和意义。传统的二维思维模式,最害怕改变自己的脑子,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洗脑子”,现在是谈“洗”色变。但是世界在变、环境在变、别人在变、市场在变,机会稍纵即逝,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如果不换脑子就一定会换人,机会一定会另谋主人。

现在民营企业主们,对企业的管理基本还停留在家长式的独裁专制上,对内总是以“王者”和姿态出现在员工面前,而事实上一个公司如果一切都是老板一个人说了算,小打小闹无所谓,一旦做大非死不可。为此我专门写了一篇《中国和私企的治理结构象一座座坟莹》和《有

钱人的四种典型的死法》。

3、人人即我、我即人人

所谓人的改变就是改变自己对别人的认识,其实就是对自己的认识,找适合的人一起共同成长、学习、合作、创业。

中国人在传统思维空间中是没有别人的,因为根源在于贫瘠土地与微薄的收成,任何人的介入都会成为威胁和负担,所以中国人总是拒绝与别人合作,即使是好心帮助都没有勇气接受。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在中国的律师业中表现的尤为强烈和明显,中国的律师大多至今还停留在一人一天下的格局上,严重制约了一个企业的整体发展,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在外大都还能做到风度翩翩,因为中国人大都把面子放在第一,但只要他一回到自己的企业,立即就会变得象一只刚下过崽的母老虎,尤其是对身边工作的外人,没有充分的信任,也不会有充分的授权,这样的企业必然会缺乏活力和远景。

一个企业的成长其实是一群人共同成长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共同学习、合作、创业的过程。

4、高度决定一切

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时又对环境产生影响,人类生活的环境既是地理的也是人文的,对现代人来说更多的还是人文的。提高生命的高度就要改善环境的品质,个人可以通过改变地理环境来改变人文环境,也可以在原有的环境中重新选择成长的团队,重新选择共同成长的人来实现。总之,你想成为怎么样的人,就得去选择怎么样的环境,去选择怎么样的成长伙伴,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团队。在这个成长的团队中“明灯”是起关键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就是对自己的企业由始及终的在一个行业中的定位,你要做成怎么样的企业。这盏明灯来自于创业之初的上下求索的过程,只有这样才会站得最高、看得最远。反过来也才能去影响更多的人、帮助更多的人、吸引更多的人,并逐步成为区域、行业、专业的顶尖人物,成为一个在国际、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人,小器之王梁伯强的创业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见笔者《“小器之王”:中国民企创业的标准版》一文)。这就是高度,中国大多的企业主,几乎都在重复着掘地找天、瓶中寻海的故事,不知道培养和整合环境的资源,是一群总在被环境影响的人,经常会走着走着就找不着路的人,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因为没有高度。

一个没有高度的企业永远是一个没有力量的企业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西方有何不同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西方有何不同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打下了独特的基础。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将探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西方的不同之处。 一、整体思维与个体思维的对立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而西方人则更注重个体性和分析性。中国人习惯将事物放在整体的背景下考虑,注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这种思维方式使得中国人更加注重集体利益,强调团队合作和社会秩序。相反,西方人更倾向于以个体为中心,注重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他们更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和竞争性,追求个人的成功和成就。 二、传统价值观与现代理性的冲突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受到传统价值观的深刻影响。尊重长辈、敬重权威、注重家庭和谐等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这种传统价值观使得中国人更加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追求稳定和安定。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这些传统价值观与现代理性的冲突日益凸显。西方人更加注重个人的利益和自由,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我实现。他们更倾向于追求个人的快乐和满足,而不是被传统价值观所束缚。 三、长期思考与短期利益的权衡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更加注重长远利益和长期规划。中国人习惯于从长远的角度思考问题,考虑事物的发展趋势和长期影响。他们更注重积累财富和稳定发展,追求长期的成功和幸福。相反,西方人更注重短期利益和眼前的满足。他们更倾向于追求即时的享受和快乐,更加关注眼前的利益和成果。 四、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对立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强调集体主义,注重集体利益和团队合作。中国人习惯于以集体为重,强调集体的荣誉和利益。相反,西方人更注重个人主义,追求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他们更倾向于以个体为中心,追求个人的成功和成就。 五、面子文化与直接沟通的差异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受到面子文化的影响。中国人注重面子和尊严,追求他人的认可和尊重。在沟通中,中国人往往会使用间接和含蓄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相反,西方人更注重直接沟通和坦诚表达。他们更倾向于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追求真实和直接的交流。 综上所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西方有着明显的差异。整体思维与个体思维、传统价值观与现代理性、长期思考与短期利益、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面子文化与直接沟通等方面的差异,都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这些差异既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障碍和挑战。通过深入了解和尊重彼此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中西方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中西方思维方式有那些

中西方思维方式有那些 摘要:人们的生存地理环境、生活生产方式、文字语言习惯诸方面都存在着差别,因而形成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中国人擅长感性直觉思维,西方人擅长理性逻辑思维;中国人强调整体,西方人更注重个体;中国人 的思维以道德为标准,西方人的思维则以科学为标准;中国人的思维轨迹是曲线的、圆形的;西方人的思维轨迹则是直线的;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单一的,而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则是多元的。 1.感性直觉思维与理性逻辑思维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感性的、直觉的,因而是模糊的;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是理性的、逻辑的,因而是清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宇宙观是气的宇宙观,气的世界一开始就是模糊的。《老子》的“道”是混沌未分的,弥漫一切,无所不在。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惚恍之道。看来老子的“道”是模糊的。孔子的“仁”因人而异《,论语》中谈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105次,而每一次“仁”的内涵都有所不同,足见“仁”的模糊性。而正是这种文化的模糊性哺育中国人特有的模糊直感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使得我们不能对事物进行严格的定义,不能进行逻辑的推理,更不能检验对错。因而,这种思维方式是无法走向形式逻辑的,只能走向“悟”和“直感”“,悟”的模糊性就可以任意解释,使你无法推翻它。与中国文化相反,西方文化一开始就具有明晰的特征。古希腊第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泰勒斯就指出“:水”是万物的始基。是如此的确定,以至于再前进一步就得否定它,这正是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在否定中前进。亚里士多德创立了形式逻辑、欧几里德建立了平面几何体系一直作为西方文化的精神工具延续至今,成为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里程碑。古希腊文化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基石,也哺育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西方人更擅长理性的逻辑思维。欧洲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用逻辑的方法证明上帝的存在。在西方科学史上从古希腊阿基米德的静力学到牛顿的古典力学再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近代以来诞生在欧洲许多重要的科学概念,无一不是理性的、逻辑思维的产物。逻辑和理性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上帝的事情归上帝管,凯撒的事情归凯撒管”。 2.思维整体与思维个体

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

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 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历史悠久,传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有很多,今天店铺为大家带来了几个传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一起来看看吧! 自我超越 有形有相的东西终归于毁灭,要实现真正的不朽,就要超越自我这个有限的存在。中国先哲将“道”作为超越一切有形有相的东西的永恒存在。但这个“道”又不是不可捉摸、高高在上的上帝,它“有情有信”,就在万事万物之中。理想人格的获得就在于与“道”自觉、自然而然地合和。 道虽“有情有信”,它又超言绝象。要与“道”冥合,就需要超越一切形体和自己的生命。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中达到无限,在现实中实现永恒。中国知识分子习惯于自我克制和自我提升,不在躯壳上起念,追求某种精神境界,正是这种思维方式在现实中的体现与应用。 自我实现 中国先哲的目的是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道德人性,从中得到真正的精神享受,即所谓的“心中乐地”。这种实现完全是现世主义的,它主张在现世人生中实现最高理想,并不需要彼岸的永恒和幸福。因为永恒和幸福本来就在你的心中,随时可以实现和受用。中国人把“立德、立功、立言”定为人生“三不朽”,正体现了中国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现世特征。 然而,也同样由于这种现世的自我实现导致了中国人的功利主义、家族主义和个人主义。同追求永恒的精神境界正好形成明显的反差。这说明,任何事物都是把“双刃剑”。这种着眼于现世的自我实现既解释了中国人易于满足不思进取、长期安于小农生活的弊病,也成就了中华民族勤劳忍耐的美德。 中庸之道 中庸作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执两用中,不走极端,如对圣人的描写,“宽而栗,严而温,柔而直,猛而仁”。(2)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不偏激,追求平和。最明显体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七种。其中,脑残型三种;利益型一种;正常型两种;专家型一种。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写中国人的七种思维方式,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人的七种思维方式 脑残型思维分式共有三种: 一是白痴思维。可以表述为点思维,也即零思维。 该级别为脑残的最高级别。主要特点是思维严重固化,或凝固。这类人有的是缺乏最基本的常识,有的是大脑储存了许多死知识;但是,他们都没有任何思维能力。或者说,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正常开发,甚至人为地过早凝固了。比如,某人生下来大脑就有些迟钝,小学二年级辍学。但是,该人有一个特殊功能,即能清晰地记住全村200户人家的鸡、猫、狗的模样。大街上跑的每一只家禽,那只是谁家的,他都能一一准确地说出来,而且不差毫厘。又比如,有的人能够准确的记住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六十四卦、小说里面的各色人物等,甚至能够说清历史上八百位皇帝的名称和顺序。但是,同样是这些人,没有一丁点儿自己的见解和思维,完全是人云亦云、死记硬背。如果说他们是知识储存器,或山药窖、或咸菜翁、或记住了许多信号的高级动物都不为过。 二是僵化思维。可以表述为线性思维,也即直线思维。 该级别为脑残的次高级别。主要特点是对他人、社会、世界的认识停留在一个固定的台阶,永远不再有新的发展。一位中、老年人的思维很可能还停留在小学一年级的认知上,几十年来没有任何变化,是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在其大脑中,越刻越深,已经融化在其生命和血液之中了。比如,忠义孝、万岁、大公无私,或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枪打出头鸟、学而优则仕,等等观念,深入其心。一些虚假、僵化、混乱、错误的文化或概念,使其念念不忘。他们是观念的囚徒,更是他人思想的奴才。久而久之,自己成为观念本身。即使别人去掉了笼子,他自己也会成为自己的笼子,而且还会为了这个笼子而奋不顾身。

一 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与思想观念

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与思想观念 精神文化与物质生产活动所创造的物质文化有直接的关系,它包括精神生产活动及其造成的社会关系和精神财富,如政治、法律、道德、教育、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我们探讨中国古代的精神文化,意在发掘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内涵。 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 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整体思维、类比思维、辩证思维。 一、整体思维 1.中国古代整体思维的含义与发展 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体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有一个特点,就是整体思维。”(张岱年《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所谓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作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这方面典型的言论,例如儒家的孟子说:“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孟子·尽心上》)道家的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把“上下与天地同流”跟“万物与我为一”联系起来看,可以知道无论是先秦的儒家还是道家,都是把人与天地万物看作是一个整体系统的。由此我们可以明白先秦典籍中大量出现的“一”的含义。例如《易·系辞传下》说:“天下之物,贞乎一者也。”《老子》说:“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二十二章)《荀子》说:“百王之道一是矣。”(《儒效》)从根本上看,“一”都是讲整体、系统及其贯通的。 华夏民族经过长时期的观察、领悟,到《易经》和《洪范》时代形成了由“天-地-人”组成和谐整体的宇宙观念。《易经》以代表天的乾卦和代表地的坤卦领头,以象征天的阳爻和象征地的阴爻作为构成六十四卦的基本单元,以解说人事祸福的卦爻辞附著于象征天地变化的卦象之后,以表明天地和同,万物化生,人与天地分而相合。这种结构布局初步确定了宇宙系统论的模式,以及人如何与宇宙系统相统一的规范。而《尚书·洪范》则对早期五行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叙述:“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众所周知,不同民族的思维既有共同相似之处,同时也具有单一特殊之处。因为作为一种生物,人类具有共同的生理属性,即人类的大脑功能。此外,由于人类发展的进程大体一致,很自然地就奠定了不同民族思维的共同基础。同时,由于人类大脑功能的复杂性,使得具有相同或者不同经历的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形成了具有差异性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在体现着人类思维方式共性的同时,也呈现出其独特的韵味。一思维方式的概念世界上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刘长林将思维方式定义为:“在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那些长久地、稳定地、普遍地起作用的思维习惯、思维方法、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公认的观点,就叫作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刘长林,1990)。一直以来,许多专家和学者孜孜以求地从各个方面和角度对思维方式不断地进行研究。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思维方式是一个复杂的双层结构。其深层结构表现为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这包含人的情感、意志和潜意识等;而其表层结构的外观表现就是我们熟知的语言。事实上,任何一种类型思维方式的形成都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组织环境交织而成的人类生活背景,其形成过程非一朝一夕的,而是长期的、逐步的演变过程。思维方式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主体,固定了思维的基本属性,包括思维结构、认知形式、民族文化、个性表达以及现实运用等。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产生背景和发展过程来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恪守着独特的传统形式,固守着极富个性化的文化本位,坚持着自己对自然和社会特殊的认知方式。二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认为,原始思维方式是一种“情感的和激情的因素简直不让真正的思维获得任何优势”的思维方式。冯天瑜先生把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概括为“观物取象”,认为“它是以未经分化的表象联系代替因果关系,必然性与偶然性尚未分化,人们不承认偶然性,而确信神秘的支配力量”。显然,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这一特征与其

中国人的三种思维方式

读懂中国人的三种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思维的三个特征: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中华文化在哲学思辨层面、理论思维领域的建树颇为丰硕,而其大端与指归,则可以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三者为代表,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思维的三大特征。 整体思维 所谓整体思维,是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注重整体统一的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整体思维从整体原则出发,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和整体功能,探讨天与人、自然与人为、主体与客体、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相互关系,以求得天、地、人、我(心)的和谐统一,即注重"天人合一""天人和谐"。这种整体思维方式,在道家、儒家以及中华传统医学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早在西周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就已经萌生。《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天人合一”思想是《周易》整体思维观念立论的基本依据之一,其目的在于揭示人与天地、自然的相互关系,从而合理指导人之所作所为。在《周易》看来,人与天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嵇康认为这是“自然之分");因此,人应当随顺天地之道而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如此,方可"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易•乾•文言》)。“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的 "一个突出的共同命题","《易经》对这一命题的发挥无疑起了历史性的作用”。

精选文库 东周以降道家的列子、庄子以及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张载等不但合理继承了“天人合一"思想,而且有所发展和创新。道家认为,天、人同类而合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列子・说符》),“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董仲舒对天、人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证和明确的表述,明确指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即天人本来合一,故"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至宋代之时,张载正式将“天人合一”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明确提了出来,"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正蒙•乾称下》)。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张载在《正蒙・乾称篇》中提出了宝贵的“民胞物与"思想,为合乎德性的实践行为提供了一种观念阐释,将儒家的天人观、物我观、知行观提升至新的境界和层次。 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传统医学(中医),亦以"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等思想观念为立论的理论依据,并且将这一整体思维观念具体化、实践化。中国医学理论将人体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认为人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及各个组成要素之间既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割裂的,又是互相制约的、互为作用的。并且,"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论》),因此人之保健养生等都应合乎天地之道、日月之行。在临床治疗中,中医反对单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强调整体而观、全面诊断、辩证论治,亦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治病必求于本"。进而言之,中医学不仅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是一个统一体,亦即人体一自然一社会是统一的有机整体。 “天人合一”思想既是一种宇宙观或世界观,又是一种伦理道德观(生态伦理),代 表着一种人生追求、一种精神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以“天人合一”、“天人和谐”为根 本特点的整体思维观念和思维方法,对于保持人类的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的协调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辩证思维 精选文库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 (2009-09-01 13:33:44) 转载▼ 标签: 分类:生命的意义 健康 一、中国人传统的二维思维模式 大凡中国人都生活在传统二维思维空间里,传统的思维模式又来自于传统的生活方式,几乎一生不变的以土地为核心的生存、生活环境导致他们实际看到的世界就是那么的单纯而狭隘,以致在中国人传统的思维定式中只有两个问题,也只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我多大了?二是我该做什么? 把它化成二维空间就是横轴是“时间”,竖轴则是“想法”,时间是以我的年龄为标准,想法当然到什么年龄该做什么?”,“我的年龄”与“我的想法”就构成了传统中的中国人二维思维的 基本单元,这种思维模式象遗传基因一样,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信念、行为以及由此而构成的生活方式。 世界是立体的、空间是多维的,如此以平面的二维思维模式生活在立体的多维空间里,这种思维模式是显得多么的贫乏、无力并特别容易受伤害。中国人往往是因为思维模式的简单而被别人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人和中国人在一起是,与外国人在一起更是。性格与性格的冲突、文化与文化、文明与文明的冲突根深蒂固的原因就来自于历经千年沉淀于人们心中的思维模式。传统的思维在现代社会中,都要承受一次又一次新资讯的冲击,一次又一次被抛弃、被遗弃的失败打击中,在一次又一次不堪忍受的痛中回归心灵的复苏,痛苦的反思中重新为自己的生命定位、定向,让自己的思维再生新枝。 在二维思维向立体思维演变的过程中,面对的不仅仅是痛,而是恐惧一种面临死的恐惧,就正如果把一个地上的人扔到空中的恐惧是一样,但是人如果不被一次次地抛向空中,那种与生俱来的平面思维模式,想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又几乎是不可能的。把现实的空间模式变成自己的思维模式,绝非一日之功,不知从何时起“农民”这个词沦为了贬低别人名词了,变成骂人的话了,虽说与现代文明的要求不符合,但也是有着深层层次的社会原因的。我是中国典型的农民后代,但是在我与现在大学生、研究生、海外归来的留学生交往中,也经常去听国内专家、学者的课,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就是我最喜欢的节目,对他们渊博的学识我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但是我在感受他们的学问的同时,我惊讶地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

中国的思维方式

中国的思维方式 以下是关于中国的思维方式,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中国的思维方式 传说在远古时期,人类没有种族区别,相互之间没有文化差异,相互之间的沟通没有障碍。有一天所有的人类在一起想建一座可以到达上帝的高塔,于是人类同心协力,高塔一天比一天高耸,后来天神们怕人类真的到达天堂,于是就用魔法让高塔的每一层的人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于是他们没法在沟通,相互之间所说的语言无法听懂。所以就形成不同的种族,慢慢的就演变出不同国家不同的的民族人种。 世界上有着两百多个国家,这两百多个国家之中,又有着好多的种族或民族。而各个民族之间又有着自己肚子的文化和信仰。她们的文化不同,信仰不同,便导致了个种族在看待事情的出发点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在这现今60亿人之中,中华民族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着东方人典型的思维。中国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整体思维、直观思维、类比思维、辨证思维。 一、整体思维 所谓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做密切贯通的整 ·

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的联系。 古人在这方面有许多典型的言论,例如儒家的孟子说:“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孟子·尽心上》)道家的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我们把“上下与天地同流”跟“万物与我为一”联系起来看子可以知道无论是先秦的儒家还是道家,都是把人与天地万物看做是一个整体系统的。由此我们可以明白先秦典籍中大量出现的“一”的含义。例如《易·系辞传下》说:“天下之物,贞乎一者也。从根本上看,”一“都是讲整体、系统及其贯通的。 在整体思维上,汉代使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得以完善,对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阴阳相互调节维持整体平衡的功能,都作了充分的说明。到宋代,理学的开创者周敦颐着《太极图说》,上篇讲天地,下篇论人,认为天地系统的秩序结构,就是人的行为道德的规范,人的思想、行为与天地秩序相合,才能真正实现”天——地——人“宇宙大系统的和谐统一。宋代把古代中国整体系统的思维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探索宇宙的本体和深层的内在联系;注重从直观体验、心性、精神去接近天理。 二、直观思维 所谓直观思维,是指在已往经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突发地 ·

简述中国人的思维特点

简述中国人的思维特点 不同人群都有其特有的思维特点,那么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是什么呢?今天店铺为大家带来了中国人的思维特点,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人的思维特点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以直觉、体验、类比、象征取代了理性、逻辑,感性强,理性弱。 中国人的思维有比较强的直觉思维能力,这种思维方式对事物的整体把握上十分有帮助。西方的科学重理性分析与逻辑推理,注重方法与技术上的操作与实验,要求用精确的数字来把握所认识的对象,同时通过归纳法概括出一般性的原理与规律。特别是在伽利略与牛顿时代,思辨的、演绎的人们和技术的、归纳的人们建立了紧密联系,使得这些科学家们既是实验家,又是理论家与思想家。但是,中国人的思维基本上说是浑沌的、粗疏的,同时也是凭直觉性的整体性把握事物 中国人的思维 1、“天人合一”:推崇“整体思维” 2、“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善用“辩证思维” 3、“叩其两端”:喜欢“中庸思维” 4、“顿悟成佛”:偏好“直觉思维” 5、“唯上是从”:习惯“权威思维” 6、“这有什么用?”:讲究“实用思维” 7、“月印万川”:爱用“形象思维” 8、“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偏爱“循环思维”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最基本特征 象形文字中的象思维与超常感知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在关注和找寻着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与流程。然而,一个多甲子过去了,中国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们尚没有在中国传统思维的基本方式与基本特征上凝聚出共识。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遇到一位研究古汉字多年的老先生。

这位老先生认为:其实,中国的象形字就是最好的老师,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一部好书。顺着老人家提供的思路,在《说文解字》中找到了许慎对象形文字的精解:“象形文字,先象后形”。接着,又在老子《道德经》中找到了三处关于“象”的阐解,如第21章的“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第35章的“执大象,天下往”;第41章的“大象无形”。仔细揣摩许慎与老子所言,人们也许会问,许慎和老子所说的“象”指的是什么?华夏古人在始创汉字时是否真的看到了宇宙自然的“象”?几千年前的古人对“象”的认知是否真的超过了今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的创新思维、创新潜能与华夏古人的象思维是否有所关联呢?下面就对上述几个问题谈谈微浅看法。 中国的一位艺术史学家认为:许慎与老子在谈及“象”时虽不是针对美学问题所言,但这些话却是华夏古人审视人与自然过程中获得的特殊体验。在绘画艺术或美术创作中,中国古代的艺术大师们之所以能在“象与非象”、“形与非形”中得到超越,正是在于他们在观察人与自然的诸多的“形”时获得了“象”的灵感。中央美术学院的一位美学教授指出:“象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人类思维的共同的表现方式。而所谓的象思维,其实就是处于老子‘惚兮恍兮’状态的人或特异功能者的一种超常感知”。近代中国画坛泰斗齐白石认为:“画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他的弟子中国写意绘画大师李苦禅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李苦禅将齐白石的“似与不似”提高到了“生与死”的高度,彰显了艺术大师们将褒“象”贬“形”作为艺术创作之魂的教学主旨。峨嵋山的一位参研老子《道德经》多年的道长指出:“中国象形字中有很多字,如巫字、靈字、魂字、隂字等字的构思与华夏先人的超常感知有关,而他们在超常感知中所感应到的‘象’并不在我们肉眼视觉之内”。 透过艺术史学家、美学家、画家、道家人士所言,回眸华夏古哲的传世经典,人们也许会问:华夏古哲的超常感知如何而来?华夏造字者如何造出了巫、靈、魂、隂等一系列不可视世界的象形字?老子又为什么说“象”里“有物、有精、有信”(参见《道德经》第21章)呢?根据中国大陆科学家对气功和人体特异功能多年研究的报告,人体的超

属于中国人思维特点

属于中国人思维特点 中国人的思维是在对现象充分关注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的属于中国人思维特点,希望对您有帮助哦。 中国人思维特点 中国人善于采用整体的、全息的、系统的方法,而不是局部的、解剖的、分析的方法。如中医是整体疗法,头疼可能医脚;五行之金、木、水、火、土构成一个相生相克的整体,对应于人体的肝、肾、脾、心、肺,也是一个系统、整体;中医认为一些穴位包含了整个人体的信息,此即符合宇宙中任何一点包含整个宇宙全部信息的全息理论。在中国人眼里,人与大自然、社会也是一个整体,此即天人合一、集体主义的思想基础。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以直觉、体验、类比、象征取代了理性、逻辑,感性强,理性弱。我们的古人记录了哈雷彗星四十来次,但没人总结它的运行规律,最终让英国人哈雷获得了此项发现权;我们早就有类似于血液循环的看法,但没有上升为理论,最终是英国人哈维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国人反映哲学思考的语言也往往文约义丰,充满了随意性、不确定性、模糊性、暗示性。传统哲学经典多是格言警句式的片断汇集,语句之间没有多少联系,如《道德经》皆似名言隽语,虽深刻但不系统;《论语》也是往往以寥寥数语阐述哲学观点,虽简约但不规范。这与中国哲学的用途有关。它为铸就有修养的“人”并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为目标,只有简洁,哲学才能在民间推广,达到熏陶每个人的目标。 爱因斯坦说:西方的科学是以逻辑推理和实验验证为基础的,而中国却不是走这样的路。的确,有别于西方智慧的逻辑型、思辨型、实证型,中国的智慧是记录型、描述型的,我们有许多彗星、新星、太阳黑子的记录,我们有无数的实用技术发明,但常常处于捕捉现象的阶段。难怪雨果说:“中国是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中国人的思维特征 维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模式及其影响力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模式及其影响力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积淀深厚,其中蕴含着独特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这些传统思维模式不仅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也深刻地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事风格。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模式,并分析其对当代社会和个体的影响。 一、继承与延续的思维模式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与继承,这一思维模式在中国社会中根深蒂固。中国人注重传统的延续性,重视祖先的教诲和前辈的智慧。这种思维模式使得中国人更加尊重长辈和传统,注重家族的血脉传承和文化传统的延续。同时,对于从前人那里继承下来的智慧,中国人也更加重视并持续地积淀和传承下去。 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力体现在许多方面。首先,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通常会将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习俗传授给下一代,让孩子们继承这些传统并在日常生活中贯彻执行。其次,许多中国人在职场上会遵循老一辈的做事方式和经验,注重学习前辈的经验以及尊重年长者的决策权。继承与延续的思维模式使得中国社会更加稳定有序,也促进了家族和社会的凝聚力。 二、和谐统一的思维模式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尊重和谐,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关系。这一思维模式教导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追求和谐统一,强调中庸之道和平衡。这种思维模式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事方式和沟通方式。

和谐统一的思维模式在中国社会中广泛体现。人们追求的是人际关 系的和谐,注重以和为贵,尽可能避免冲突和对立。在职场中,中国 人通常更注重团队合作和协调,强调沟通和协商,以达到共同的目标。在家庭中,尊重长辈和亲和力也是和谐统一思维模式的具体体现。 三、以人为本的思维模式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注重关怀和照顾他人。在这种 思维模式下,中国人更关注人的情感需求和人际关系,注重人与人之 间的和谐和互助。 这种思维模式在中国社会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在家庭中,亲情和家 庭成员之间的互助关系是中国人非常关注的话题。相亲相爱、互相尊 重是家庭中人际关系的核心。在社交场合中,中国人注重维护面子和 人际关系的和谐,更加注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这一思维模式的推动下,中国社会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和社会福利,强调关怀弱势群体,推 动社会的和谐稳定。 总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模式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之中,具有 深刻的影响力。继承与延续的思维模式使得中国社会保持了稳定和秩序,和谐统一的思维模式促进了个体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以人为本的 思维模式则强调人的尊严和情感需求。这些思维模式共同塑造了中国 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当代社会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 于中国人来说,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模式,有助于我们 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和谐相处,并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展示出中国 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