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物分析》教案

《药物分析》教案

《药物分析》教案
《药物分析》教案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

一、药物分析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

车祸→油漆→红外检测→罪犯

体育比赛→兴奋剂检查→质谱检查物质中的碎片机构→百万分之一

梅花K胶囊→杂质检查→差向四环素含量超标

药物分析定义:研究鉴定药物的化学组成和测定药物组分含量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

药物: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及制剂,合成药物的原料、中间体和副产品,以及制剂的赋形剂和附加剂,药物的降解产物和体内代谢产物等。

药物→制剂的赋形剂、附加剂→制剂→体内→降解产物、体内代谢物原料→中间体

副产品

分析:药物的真伪

真:药物的化学组成→真:多少,药物的含量

伪:药物的杂质→伪:多少,杂质的限量

举例:阿莫西林药物

第二节药物分析的内容

药物分析的内容:

检测药物的性状→鉴定药物的化学组成→检查药物的杂质限量→测定药物的含量。

药物分析的任务:

根据药品质量标准的规定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全面控制药品质量,保证用药安全。

第三节药品检验工作的依据和程序

一、药品检验工作的依据:

1、三级标准:中国药典、部颁标准、地方标准

2、生产企业:为了提高和保证产品质量,自订内控质量标准

3、医疗单位自制的制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质量标准进行检验。

4、进出口药品:由口岸药检所按有关质量标准或合同规定检验。

二、药品检验工作的程序:

程序:取样→外观性状观测→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检验结果和检验报告书

操作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药品检验操作标准汇编》

1、取样→少量、代表性、均匀

药物分析试题及答案

药物分析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与药典概况(含绪论) 一、填空题 1.中国药典的主要内容由凡例、_正文、附录、引索四部分组成。 2.目前公认的全面控制药品质量的法规有 GLP、GMP、GSP、GCP。 3.“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 4.药物分析主要是采用化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知的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组成、理化性质、真伪鉴别、纯度检查以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等。所以,药物分析是一门研究与发展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性学科。 5.判断一个药物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必须全面考虑三者_鉴别、检查、含量测定_的检验结果。 6.药物分析的基本任务是检验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_ 合理、有效、安全_、的重要方面。 二、选择题 1.《中国药典》从哪年的版本开始分为三部,第三部收载生物制品,首次将(生物制品规程)并入药典 (A)1990版 (B)1995版 (C)2000版(D)2005版 (E)2010版 2. ICH(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有关药品质量的技术要求文件的标识代码是() (A)E(药品有效性的技术要求) (B)M(药品的综合技术要求) (C)P (D)Q (E)S (药品安全性的技术要求) 3.《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可用()表示。 (A)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B)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C)GL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D)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E)GCP 4.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最新版为() (A)2000年版 (B)2003年版(C)2010年版 (D)2007年版 (E)2009年版 5.英国药典的缩写符号为()。

《药物分析》教案

精品文档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 一、药物分析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 车祸T 油漆T 红外检测T 罪犯 体育比赛T 兴奋剂检查T 质谱检查物质中的碎片机构 T 百万分之一 梅花K 胶囊T 杂质检查T 差向四环素含量超标 药物分析定义:研究鉴定药物的化学组成和测定药物组分含量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 学。 药物: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及制剂,合成药物的原料、中间体和副产 品,以及制剂的赋 形剂和附加剂,药物的降解产物和体内代谢产物等。 药物T 制剂的赋形剂、附加剂T 制剂T 体内T 降解产物、体内代谢物 原料T 中间体'、[ 副产品 举例:阿莫西林药物 第二节 药物分析的内容 药物分析的内容: 检测药物的性状 T 鉴定药物的化学组成 T 检查药物的杂质限量 T 测定药物的含量。 药物分析的任务: 根据药品质量标准的规定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全面控制药品质量, 保证用药安全。 第三节 药品检验工作的依据和程序 一、药品检验工作的依据: 1、 三级标准:中国药典、部颁标准、地方标准 2、 生产企业:为了提高和保证产品质量,自订内控质量标准 3、 医疗单位自制的制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质量标准进行检验。 4、 进出口药品:由口岸药检所按有关质量标准或合同规定检验。 分析:药物的真伪 真:药物的化学组成 伪:药物的杂质 T 真:多少,药物的含量 T 伪:多少,杂质的限量

二、药品检验工作的程序: 程序:取样T 外观性状观测 T 鉴别T 检查T 含量测定T 写出检验结果和检验报告书 操作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药品检验操作标准汇编》 1、取样T 少量、代表性、均匀 观察:色、嗅、味、外观 女口:维生素C 变黄失效 测定:物理常数(熔点、沸点、比重、折光率等) 3、 鉴别 原则:鉴别方法必须准确,灵敏、简便、快速 -判别药物真伪 4、 检查 杂质检查(纯度检查) -检查所含杂质是否低于最大允许量(不测定准确含量) 5、 含量测定 测出含量是否符合药典、部颁标准、地方标准 6、 填写检验报告书 检验记录:真实、完整、科学(实验记录) 检验报告:记录内容,检测结果,结论,处理意见 —实验报告 如:葡萄糖检验: 经检验乙醇溶液的澄清度不符合规定 处理意见:可用做口服葡萄糖,不得供制备注射液 第二章药品质量标准 一、药品质量的特性 1、 疗效确切 2、 使用安全,毒副作用小 3、 稳定性好,有效期长 4、 给药方便—剂型 5、 包装适当-便于储存、运输和使用 6、 价格便宜 1/4 2、性状观察:观色、嗅、味、物理常数 -初步判定真伪

《药物分析》课程标准

高职药学专业 《药物分析》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药物分析》课程是一门研究和发展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它主要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也研究中药制剂和生化药物及其制剂有代表性的质量控制方法。 药物分析课程主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其知识性,强化实践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树立药品质量第一的观念,使其能按照药品质量标准对药品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从而使学生掌握药学专业所必需的药物分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培养具有在医院、药厂、医药公司、药品检验等部门从事药品分析检验工作的实用型人才。《药物分析》课程是五年制高职药学专业和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1.《药物分析》是我国药学专业规定设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是整个药学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是一种关系人民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因此,保证广大人民能使用高质、安全和有效的药品是药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2.《药物分析》课程培养学生建立起药品质量第一的观念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始终围绕药品质量问题,研究控制药品质量的规律与方法,掌握药物分析处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加强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药物分析的知识解决新药研发中和商品药物使用中的药品质量控制的能力,培养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习惯。 3.《药物分析》课程内容设置强调紧贴药物分析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必需、够用”

的前提下,突出“精简、新颖、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学生通过学习具备强烈的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观念,使学生能够胜任药品研究、生产、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分析检验工作,并能具有探索解决药品质量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能力。 4.《药物分析》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主张以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作为操作性极强的一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指导,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强化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并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5.药物分析的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要注重学习过程和技能,更要注重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其过程中的努力。注意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三)课程设计思路 1.《药物分析》课程总学时为132学时,理论84学时,实验48学时,在第5学期开设。各校在执行本大纲时,教学时数可适当增加。 2.药物分析课程框架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药物分析与检测》课程标准

《药物分析与检测》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理实一体化课 学时/学分:72学时/5.5学分 适用专业:生物制药技术专业 1.课程概述 《药物分析与检测》是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在有机化学、无机化学、药理学、药物化学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程围绕药品质量控制问题进行教学,主要研究化学合成药物、结构明确的天然药物和抗生素类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问题,同时亦涉及中药制剂、生化药物的质量控制。 2.课程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液相色谱分析法以及气相色谱分析法的使用方法、分析条件的选择、干扰的抑制以及适用范围。 (2)掌握中国药典常用的分析方法和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熟悉各种分析方法的操作技术及分析方法的建立和效能指标的评价,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实验态度和操作技能,为从事药品质量研究与检验工作奠定基础。 (3)掌握药品质量控制问题,并研究化学合成药物、结构明确的天然药物和抗生素类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问题,同时亦涉及中药制剂、生化药物的质量控制。 (4)了解典型药物及制剂分析的特点,主要分析方法及应用;熟悉中药制剂分析的程序,掌握其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同时对药物分析的发展趋向有所了解,以适应科学发展及药品质量控制的需要。 2.方法能力目标 (1)培养查阅、收集整理药物加工知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制定和实施工作计划能力 (3)培养阅读和理解能力 (4)培养对分析结构判断、控制和评价能力 (5)培养原有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运用能力 3.社会能力目标 (1)具有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以及沟通表达能力 (2)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药物分析教案——第三章 药物的鉴别

第三章药物的鉴别 第一节常用鉴别方法 一、药物鉴别的目的和特点 1、药物鉴别的目的 鉴别定义:就是依据药物的组成、结构与性质通过化学反应、仪器分析或测定物理常数,来判断药物的真伪。 鉴别试验仅使用于鉴别药品的真伪 对于原料药还应结合外观和物理常数进行确认 2、特点 A、为已知物的确证试验------供试品为已知物,鉴别的目的是确证供试品的真伪 B、鉴别试验为个别分析,非系统分析------一般只作一、二或三、四项试验 C、通常采用不同方法鉴别,综合分析 D、鉴别制剂,要注意辅料干扰,鉴别复方制剂,注意各成分干扰 二、化学鉴别法 定义:根据药物与化学试剂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离子反应或官能团反应产生不同颜色,生成不同沉淀,放出不同气体,呈现不同荧光,从而作出定性分析结论。 药物+化学试剂—→反应—→不同颜色 —→不同沉淀—→分析—→结论 —→不同气体 —→不同荧光 化学鉴别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 这里对无机药物的鉴别不作叙述,只对有机药物做阐述 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基本概念 紫外区:含有芳环或共轭双键的药物有特征吸收 可见光区:含有生色团和助色团的药物有特征吸收 举例:化装品中的防晒霜中含有吸光物质。 2、具体方法 A、对比吸收曲线的一致性 按药品质量标准将供试品和对照品用规定溶剂分别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在规定波长区内绘制吸收曲线,供试品和对照品的图谱一致。 一致:吸收曲线的峰位、峰形和相对强度一致 举例: 供试品 药品质量标准+ 规定溶剂—→溶液—→测定吸收曲线—→比较图谱对照品

B、对比最大吸收波长和相应吸收度的一致性 供试品 药品质量标准+ 规定溶剂—→溶液—→测定吸收曲线—→比较图谱对照品 λmax Amax C、对比最大吸收和最小吸收波长的一致性 λmax λmin D、对比最大、最小吸收波长和相应吸收度比值的一致性 Amax/Amin 举例:说明解释 四、红外光谱法 有机药物在红外光区有特征吸收 讲解红外吸收的原理简单介绍电子跳跃是红外吸收的主要因数 具有专属性强准确度高的特点 方法: 1、供试品的红外光谱与相应的标准红外光谱直接比较,核对----中国药典有专用红外光 谱集 2、供试品的红外光谱与对照品的红外光谱比较,核对 讨论:方法简单,但无法消除不同仪器、不同操作人员造成的差异 对照品不容易得到。 五、熔点测定法 熔点:指一种物质照药典方法测定时, 由固体熔化成液体的温度, 或熔融同时分解的温度 或在熔化时自初熔至全熔的一段温度 熔点:可鉴别药物的真伪和纯度 六、薄层色谱法 举例: 中药中使用较多、特殊杂质的检查 第二节一般鉴别试验 一、芳香第一胺类鉴别反应 芳伯胺基+ 亚硝酸钠---→重氮盐+ 碱性B萘酚试剂→橙色猩红色

药物化学课程标准

《药物化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及代码:药物化学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类别:B类 学分:4.5 计划学时:72 适用专业:应用化工技术(药品质量检测方向) 1 前言 1.1课程定位 《药物化学》是高职高专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药品质量检测方向)的一门职业核心课程,其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典型药物的名称、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构效关系、体内代谢及寻找新药的基本途径等。本课程是学习基础药学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与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和药品营销实用技术等课程之间的桥梁,对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高职高专药学专门人才所必须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药物定性、稳定性考察、纯化制备、制剂、检验、养护、调剂及合理用药等方面相关的基本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同时达到本专业学生应获得的有关职业资格证书相应考核模块的要求。 1.2设计思路 药物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是执业药师考试中的4门专业基础课之一。本课程组教师经与医院、制药企业工作人员进行深入访谈,将医院和制药企业中的不同工作岗位所需职业能力进行归纳总结,各个方向共同培养的职业能力作为开发平台课程的依据,医院药学、药物制剂方向各自培养的职业能力作为开发职业方向课程的依据。该课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目标,培养学生应用典型药物的理化性质解决该类药物的制剂调配、鉴别、贮存保管及临床使用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药物合成的能力,重在培养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在这个基本前提下,明确主讲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两大任务。其一,正确引导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其二,着眼于培养学生在掌握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药物的合成、稳定性、药效等

药物分析题库(推荐文档)

《药物分析》题库 沈滨 一、单选题 1.关于药典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C ) A.是收载所有药品的法典 B.一部药物词典 C.我国制定的药品质量标准的法典 D.由国际统编的重要技术参考书 2.药典2005版规定,称取“0.1g”系指( C) A.称取量可为0.08-0.12g B.称取量可为0.07-0.13g C.称取量可为0.06-0.14g D.称取量可为0.05-0.15g 3.药物的鉴别的证明( C ) A.药物的稳定性 B.未知药物的真伪 C.已知药物的真伪 D.已知药物的疗效 4.用移液管量取的10mL溶液,应记成( B ) A.10mL B.10.00mL C.10.0mL D.10.000Ml 5.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 D) A. 性状观测、鉴别、含量测定、记录和报告 B. 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记录和报告 C. 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D. 审查、取样、检验(性状观测、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记录和报告。 6.药物的鉴别的证明( C )

A.药物的稳定性 B.未知药物的真伪 C.已知药物的真伪 D.已知药物的疗效 7.我国现行的国家药品标准是( D ) A.《中国药典》 B.《局颁药品标准》 C.《临床研究用药品质量标准》 D.A和B 8.下列不属于物理常数的是( C ) A.相对密度 B.比旋度 C.旋光度 D.折光率 9.用韦氏比重秤测定相对密度,当500mg的游码放在第5格上时,读数为( B ) A.0.5 B.0.05 C.0.005 D.0.0005 10.《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的液体的相对密度是指( B ) A.15°时,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 B.20°时,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 C.22°时,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 D.25°时,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 11. 《中国药典》2005版表示物质的旋光性常采用的物理常数( A ) A.比旋度 B.旋光度 C.液层厚度 D.波长

生物制药分离纯化技术课程标准

《生物制药分离纯化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生物制药分离纯化技术 【适用专业】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 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课程定位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生物制药生产过程工作岗位专业工作技能,本课程的功能是培养学生熟练地进行生物药物分离纯化工作,具备从发酵液、血液、动植物组织及体液中提取生和精制生物药物的能力。因此本课程在构建学生职业工作能力过程中起支柱作用,在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是专业技术核心课程。 先行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技术》、《发酵技术》、《生物制药设备》。 后续课程:《生物制药工艺学》、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立足于工作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学科教学模式,在深入行业 调查的基础上,以生产过程为依据,选择生产过程典型工作技能为培养内 容,按照生产流程固有的顺序,结合职业教育规律,循序渐进安排教学进 程。以零距离接触车间为指导思想,设计真实工作环境,构建讲练结合立 体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1)学习领域设计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4个学习领域11个学习情景 33个子学习情景,其中包含了33个工作任务。所有教学内容以典型生产 流程为载体,按照流程规定的先后顺序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本课程的 教学进程。当学生学习完本课程规定的所有内容时,即完成了一条完整的 生物药物分离纯化生产过程的学习。 (2)学习情景设计 每一个学习领域包含了若干个学习情景,而每个学习情景包含了三个 子学习情景。三个子学习情景以难度逐渐递增的排列。

(3)《生物制药分离纯化技术》课程设计总表 二、课程基本要求 1.知识目标 (1)掌握发酵液预处理原理和参数控制知识; (2)掌握离心分离基本知识和离心机结构基本知识; (3)掌握膜过滤基本知识,掌握膜组件构造和性能基本知识;

药物分析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 ,共10分) 1.在质量分析方法验证中,准确度的表示方法常用(回收率)表示。 2. %(g/ml )表示(100ml溶剂中含有溶质若干克)。 3.硫酸盐的检查原理为(Ba2++SO42-→BaSO4↓),所用的标准品为(标准硫酸钾溶液)。4.恒重指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 5.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方法中分离度应大于(1.5)。 6.中国药典规定称取“2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5-2.5)g。 7.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检查的杂质为(对氨基苯甲酸)。 8. 。 9.巴比妥类药物与碱溶液共沸即水解产生的能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氨气)。 二、单项选择题共50分 A 型题(每题1分,共30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的“凉暗处”是指( C ) A.放在阴暗处,温度不超过10℃ B.温度不超过20℃ C.避光,温度不超过20℃ D.放在室温避光处 E. 避光,温度不超过10℃ 2. 铁盐检查时,需加入过硫酸铵固体适量的目的在于( D ) A.消除干扰 B.加速Fe3+和SCN-的反应速度 C.增加颜色深度 D.将低价态铁离子(Fe2+)氧化为高价态铁离子Fe3+同时防止硫氰酸铁在光线作用下,发生还原或分解反应而褪色。 E.将高价态铁离子(Fe3+)还原为低价态铁离子(Fe2+) 3.直接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时,所用的“中性乙醇”溶剂是指( C ) A.PH值为7.0的乙醇B.无水乙醇C.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乙醇D.乙醇E.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所规定的乙醇4.取对乙酰氨基酚2.0g,加水100ml,加热溶解后冷却,滤过,取滤液25ml按中国药典规定检查氯化物,结果与标准氯化钠溶液(每1ml中含Cl-0.01mg )5.0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氯化物的限量为( B ) A.0.1% B.0.01 % C.0.5% D. 0.1% E.0.001% 5. 取某一巴比妥类药物约50mg,置试管中,加甲醛试液(或甲醛溶液)1ml,加热煮沸, 放冷,沿管壁缓慢加硫酸0.5ml,使成两层,置水浴中加热,界面显玫瑰红色,该药物应为( D ) A.司可巴比妥 B.异戊巴比妥 C.硫喷妥钠 D.苯巴比妥 E.戊巴比妥6.三氯化铁试剂可用于芳酸类某些药物的区别:具三氯化铁反应的是( D ) A. 利多卡因 B. 普鲁卡因 C.苯佐卡因 D. 水杨酸 E.尼可刹米 7.JP是( E )的英文缩写 A.美国药典 B.英国药典 C.中国药典 D.欧洲药典E.日本药局方 8.苯甲酸钠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2005版)采用双相滴定法,其所用的溶剂是( A ) A. 水-乙醚 B.水-冰醋酸 C. 水-氯仿 D. 水-乙醇E.水-甲醇 9.肾上腺素及其盐类药物中应检查的特殊杂质为 ( B ) A.游离水杨酸 B.酮体 C.对氨基酚 D.对氯乙酰苯胺E.游离肼 10. 古蔡法检查砷盐时,判断结果依据( B ) A.砷斑的形成 B.形成砷斑颜色 C. 测砷化氢气体多少 D.溴化汞试纸颜色 E.吸收度的大小 11. 取某药物0.2g,加0.4%氢氧化钠溶液15ml,振摇,滤过,滤液加三氯化铁试液2 滴,即生成赭色沉淀,该药物应为( D ) A.水杨酸 B.对氨基水杨酸钠 C.对乙酰氨基酚 D.苯甲酸 E.苯甲酸钠12. 亚硝酸钠法测定药物时,要求溶液成强酸性,一般加入盐酸,其加入量与芳胺药物 的量按摩尔比应为( A ) A.2∶1 B.1∶2 C. 2.5~6∶1 D. 1∶3 E. 2∶4 13. 中国药典(2005版)中规定的一般杂质检查中不包括的项目是( C ) A.硫酸盐检查 B.氯化物检查 C.含量均匀度检查 D.重金属检查E.铁盐检查 14.中国药典规定,精密标定的滴定液正确表示为( D ) A.HCl滴定液(0.18mol/L) B. 0.1864M/L的HCl的滴定液 C. HCl滴定液(0.1864ML/L) D. HCl滴定液(0.1864mol/L) E.HCl滴定液(0.1864mol/ml) 15. 硫喷妥钠与铜盐的鉴别反应生成物为( B ) A.紫色 B.绿色 C.蓝色 D.黄色 E.紫堇色 16.若需查找某试液的配制方法,应查中国药典中的( C ) A.凡例 B.正文 C.附录 D.索引 E.前言 17. 中国药典(2005版)采用亚硝酸钠法测定含芳伯氨基药物时,指示滴定终点的方法选用( C ) A.电位滴定终点法 B.KI-淀粉指示液 C. 永停终点法 D.自身指示终点法 E.内指示剂法 18.中国药典(2005版)中的重金属检查法,如用硫代乙酰胺试液为显色剂,其最佳PH 值应为( C ) A. 6.8 B. 4.5 C. 3.5 D. 5.5 E. 6.5 19. 中国药典规定“称定”时,系指( D ) A.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十万分之一B.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万分之一

中药分析实验教案1

中药分析实验教案 实验一中药制剂的理化定性鉴别(4学时) 一、目的要求 1、掌握TLC的鉴别方法。 2、熟悉中成药分析的理化定性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一)化学定性鉴别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定性鉴别 1、牛黄解毒片: (1)鉴别方法 ①取本品1片,研细,进行微量升华,所得的白色升华物,加新制的1%香草醛的硫酸溶液1~2滴,液滴边缘渐显玫瑰红色。 ②取本品6片(包衣者除去包衣),研细,加乙醇10ml,温热10分钟,滤过,取滤液5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0.5ml,加热,即显红色;另取滤液4ml,加氢氧化钠试液,即显红色,再加30%过氧化氢溶液,红色不消失,加酸成酸性时,则红色变为黄色。 (2)思考题 试述①②法的化学定性原理。 2、复方丹参片 (1)鉴别方法 ①分光光度法:取本品1片,研细,分次加水少量,搅拌,滤过,滤液移置100ml量瓶中,并加水至刻度,取溶液2ml,加水至25ml。在283±2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②取本品1片,研细,进行微量升华,所得白色升华物,加新制的1%香草醛的硫酸溶液1滴,液滴边缘渐湿玫瑰红色。 (3)思考题 试述①②法的化学定性原理。 3、穿心莲片 (1)本品为穿心莲浸膏片 (2)鉴别方法 ①取本品5片,除去包衣,研细,加乙醇10ml,置水浴中加热至沸,加活性炭0.5g,搅拌,滤过。取滤液1ml,加二硝基苯甲酸试液与乙醇制氢氧化钾试液的等容混合溶液2滴,摇匀,即显紫色;另取滤液1ml,加碱性三硝基苯酚试液3~5滴,显橙红色。 ②取本品3片,除去包衣,研细,加无水乙醇25ml,置水浴中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加水5ml,再加2%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1.0,在水浴上加热30分钟,滤过。取滤液,加10%亚硝酸钠溶液和10%硝酸铝溶液各3滴,摇匀,再加氢氧化钠试液0.5~1ml,显橙红色。 (3)思考题 试述①②法的化学定性原理。 4、银黄口服液

护理专业课课程标准

护理专业课课程标准 2012年10月20日杨海云 护士是非常神圣的职业,被人们誉为“白衣天使”。既然是救死扶伤,那么在学习过程中也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我针对下学期将要授课的这几门专业课的教学目的,做以阐述。 一、内科护理学 (一)、课程简介 《内科护理学》是关于认识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科学,是临床护理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是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它包含了医学和内科学基础理论、护理学基础理论及技术,是临床各科护理学的基础,是学好临床专业课的关键。 该课程符合不同层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力,最终使学生成为能自我教育的社会主体。《内科护理学》是建立在基础和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应用课程。本课程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全人”的医学模式,通过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整体护理理念、护理程序的临床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使学生形成整体护理观,引导学员应用护理程序的方式进行临床思维,对疾病进行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制定护理目标、护理措施,确定护理依据、护理评价,学会全面深入的整体护理思维模式和方法,培养其专业意识,增强护理专业自主性、独立性,从而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提高学员的具体临床应用能力和水平。因此,课程教学要注重理论和临床相结合,理论课和见习课比例保持在3:1;紧密结合临床新进展,通过临床见习和新知识、新业务、新技术,使学员充分认识《内科护理学》在护理学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从观察和判断病情的角度出发,了解常见疾病的发病机理、常见病因,掌握疾病的临床类型、表现和并发症,识别检验结果;掌握治疗原则、相关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熟习常用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在通晓内科护理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见习和实习,学生应具备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整体护理的工作方法,全面收集资料,提出护理问题,有效护理干预,准确护理评价;从护士角色切入,学会如何与病人沟通、观察病情,具备相关的专科实践操作能力和对个体、家庭、社区提供社区护理、预防保健咨询和健康教育的能力;并能实施正确的护理和健康教育,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护士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相关内科疾病护理学的新观点、新技术与新方法。 (2)描述内科病人常用辅助检查前后护理注意事项及其临床意义。 (3)阐述内科常见病人的护理评估重点内容。 (4)掌握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等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和危急重症病人的临床特点、主要/常见护理问题、治疗原则和护理措

药物分析试题及答案资料讲解

药物分析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 ,共10分) 1.在质量分析方法验证中,准确度的表示方法常用(回收率)表示。2. %(g/ml )表示(100ml溶剂中含有溶质若干克)。 3.硫酸盐的检查原理为(Ba2++SO 42-→BaSO 4 ↓),所用的标准品为(标准硫 酸钾溶液)。 4.恒重指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5.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方法中分离度应大于(1.5)。 6.中国药典规定称取“2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5-2.5)g。 7.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检查的杂质为(对氨基苯甲酸)。 8. 9.巴比妥类药物与碱溶液共沸即水解产生的能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 蓝的气体是(氨气)。 二、单项选择题共50分 A 型题(每题1分,共30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的“凉暗处”是指(C) A.放在阴暗处,温度不超过10℃ B.温度不超过20℃ C.避光,温度不超过20℃ D.放在室温避光处 E. 避光,温度不 超过10℃ 2. 铁盐检查时,需加入过硫酸铵固体适量的目的在于(D) A.消除干扰 B.加速Fe3+和SCN-的反应速度 C.增加颜色深度 D.将低价态铁离子(Fe2+)氧化为高价态铁离子Fe3+同时防止硫氰酸铁在光线作用下,发生还原或分解反应而褪色。 E.将高价态铁离子(Fe3+)还原为低价态铁离子(Fe2+)3.直接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时,所用的“中性乙醇”溶剂是指(C) A.PH值为7.0的乙醇B.无水乙醇C.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乙醇 D.乙醇E.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所规定的乙醇 4.取对乙酰氨基酚2.0g,加水100ml,加热溶解后冷却,滤过,取滤液25ml按中国药典规定检查氯化物,结果与标准氯化钠溶液(每1ml中含Cl- 0.01mg )5.0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氯化物的限量为( B ) A.0.1% B.0.01 % C.0.5% D. 0.1% E.0.001%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药物分析课程标准

《药物分析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203210C1 建议课时数:108 适用专业:药学专业 先修课程:分析化学、药物化学等 一、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药物分析技术》是药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树立完整的药品质量观念,具备从事药物检验工作的能力。它要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技术、药物化学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了解药品质量标准制订的原则、内容和程序;学会药物的检验方法和各类药物检验的应用,具备从事药物制剂产品质量控制的职业能力;了解近代检测技术在药物检验上的应用。达到本专业学生应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应模块考证的基本要求,并为从事药物检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二)设计思路 根据本课程在药学人才培养方案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定位(课程衔接见下图),针对与课程密切相关的三大就业岗位群(药物制剂生产岗位群、研发人员的助手岗位群、药学服务岗位群)需求,基于工作过程的需要等的职业能力和岗位要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完成工作所需要的知识点、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要求,并兼顾学生考取相关工种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在药物制剂生产和质量检验的实际工作中涉及的任务,设计课程的教学项目,选择教学内容,制定学习目标。 该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

职业能力。 本课程标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共包括药物分析通论、药典概况、药物分析各论、各种制剂分析、体内药物分析、和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等6个方面的内容,这些是以现行版药典要求检验的项目为线索来设计的,项目的确定以对药学专业所覆盖的岗位群所进行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结果和现行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依据。课程内容的选取按照满足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原则,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章节的学习都按典型分析方法和技术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等多种途径,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强化实训和实际操作,综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建议药学专业课时为108学时,顶岗实习500学时。 二、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和项目驱动,使学生掌握药物检验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能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药物检验工作打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安全意识,为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熟练药物质量检验程序 ●熟练操作药物物理常数测定技术 ●学会药物的鉴别技术 ●学会药物的杂质检查技术 ●熟练操作药物的含量测定技术 ●熟练操作药物制剂检查技术 ●会检验典型药物的质量 ●理解质量标准分析方法的验证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模式 ●工—学融合、院—校联动的深度递进式培养 ●《药物分析》共608学时

最全的药物分析习题及答案

药物分析习题集 本习题为2005版药典支持,2010版药典增订和增修部分请自行参照 说明:为缩短篇幅,大多数的问答题和简答题的答案只给出了答题要点。红字是答案。(如有错误,请指正) 51 / 1 第一章药典概况(含绪论) 一、填空题 1.中国药典的主要内容由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组成。2.目前公认的全面控制药品质量的法规有 GLP 、 GMP 、 GSP 、 GCP 。

3.“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 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4.药物分析主要是采用物理学、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等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 结构已知的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组成、理化性质、真伪鉴别、纯度检查以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等。所以,药物分析是一门研究与发展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性学科。 5.判断一个药物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必须全面考虑_鉴别_、_检查_、_含量测定三者的检验结果。 6.药物分析的基本任务是检验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_安全_、_合理_、_有效_的重要方面。 二、选择题 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可用( D )表示。 (A)USP (B)GLP (C)BP (D)GMP (E)GCP 2.药物分析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以( D ) (A)六类典型药物为例进行分析 (B)八类典型药物为例进行分析 (C)九类典型药物为例进行分析(D)七类典型药物为例进行分析(包括巴比妥类药物、芳酸及其酯类药物、芳香胺类药物、杂环类药物、维生素类药物、甾体激素类、抗生素类) (E)十类典型药物为例进行分析 3.《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可用( e)表示。 (A)GMP (B)GSP (C)GLP (D)TLC (E)GCP 4.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最新版为(2010版 ) 5.英国药典的缩写符号为( B )。 (A)GMP (B)BP (C)GLP (D)RP-HPLC (E)TLC 6.美国国家处方集的缩写符号为( D )。 (A)WHO (世界卫生组织) (B)GMP (C)INN (国际非专利药名,国际非专利商标名)(D)NF (E)USP 7. GMP是指( B ) (A)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B)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C)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D)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E)分析质量管理 8.根据药品质量标准规定,评价一个药品的质量采用( A ) (A)鉴别,检查,质量测定 (B)生物利用度 (C)物理性质 (D)药理作用 三、问答题 1.药品的概念?对药品的进行质量控制的意义? 答: 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是广大人民群众防病治病、保护健康必不可少的特殊商品。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的特殊商品。 51 / 2 2)对药品的进行质量控制的意义: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维护人民身体健

药物分析学教案

药物分析教案 授课时间2014.2.24- 基本教材:宋粉云 傅强 主编 药物分析 第1版 科学出版社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参考书:1.中国药典2005版; 2. 刘文英主编,药物分析, 人卫出版社,第六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1.药物分析的性质与发展。 2.国家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USP 、BP 熟悉:全面控制药品质量的科学管理。 了解:药物分析课程学习的要点,主要参考书及美国、英国药典。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一、 药物分析的性质与发展。药物分析概念、性质,药物分析的任务和药物分析的重要性( 20分钟)。 二、 国家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USP 、BP (20分钟) 三、 .全面控制药品质量的科学管理。 良好实验研究规范, 良好药品生产规范, 良好药品供应规范和良好药品 临床实验规范。(20分钟) 四、 药物分析课程学习的要点: 通过学习本课程, 使学生明确药物分析在药学科学领域中的地位, 树立全面 的药品质量管理概念。主要讲述药物分析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研究对象、学习要点、学习方法、课程安 排、考核、教材、参考书和教师等介绍。( 30分钟) 课程名称 教员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一章药物分析与药品质量标准--绪论

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一、药物分析学科的性质与任务 1.性质 药物分析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课。 药品是用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和帮助机体恢复正常机能的物质 药物分析主要是利用化学的、物理化学的以及其它必要的手段与方法来研 究化学合成药物和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问题。 2.基本任务 (1)药物成品的化学检验工作 (2)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3)药物贮存过程的质量考察 (4)临床药物分析工作 (5)药物分析学科还应为相关学科的研究开发提供必要的配合和服务 二、药品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药品标准》(局颁标准) 三、全面控制药品质量的科学管理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 GLP药品非临床研究管理规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s) 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Good Supply Practices) GC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Good Clinical Practices ) 四、药物分析课程学习的要点: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明确药物分析在药学 科学领域中的地位,树立全面的药品质量管理概念。

药物化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药物化学》是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一门职业核心课程,其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典型药物的名称、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构效关系、体内代谢及寻找新药的基本途径等。本课程是学习基础药学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与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和药品营销实用技术等课程之间的桥梁,对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高职高专药学专门人才所必须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药物定性、稳定性考察、纯化制备、制剂、检验、养护、调剂及合理用药等方面相关的基本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同时达到本专业学生应获得的有关职业资格证书相应考核模块的要求。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高职药学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的特点、工作性质、任务的需要而设计。本课程贯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教学重点”的原则,帮助学生在系统学习药物化学的同时,加深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以及对基本技能的掌握,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初步具备常用药物合成、基本合成操作的基本职业能力。 (一)教学模式 1、贯彻工学结合、校企互动的培养模,实施实践-理论-实践交替的递进式教学。 2、《药物化学》课程理论53学时、实验实训32学时、综合实训6学时,顶岗实习200学时 (二)教学任务安排 教师运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学生在实训室模拟实训,奠定从事相关岗位工作的基础。 地点:多媒体教室 教师:专兼职教师 教材:药物化学相关教材、学习指导、网络资源 方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 地点:药物化学实训室 教师:专兼职教师 教材:药物化学实训指导 方法:实训教学 理论教学 40学时 校内实训

药物分析教案讲义-人卫版(2018)

第1(章/单元)课程教学方案 周次1 课时 数 1 教 学 章 节 绪论 教学目标和要求1、掌握药物分析的概念、性质和任务。 2、熟悉中国药典的组成和主要内容。 3、掌握药物检测工作的基本程序。 教学重点1、《药物分析》的课程性质、任务、作用、内容; 2、药品质量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教 学 难 点 药品质量研究的目的与内容、药物分析的术语主 要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小组活动□实验演示□难点答疑□提问 □作业讲评□实践教学□考试测验□其他活动 使□文字教材□电子教案□录像材料□录音材料□

用媒体资源 直播课堂 □ CAI课件□ IP课件□其他资源: 教学内容及环节 绪论 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 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药品,通常指由药物经过一定的处方和工艺制备而成的制剂产品,是可供临床使用的商品。 药物分析主要是利用化学的、物理化学的以及其它必要的手段与方法来研究化学合成药物和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问题。 一.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 1.性质 (1)与人生命相关性 (2)严格的质量要求性 (3)社会公共福利性 2.基本任务 (1)药物研发过程中的应用 (2)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3)药物经营中的质量考察 (4)临床药物分析工作 (5)在药品监督管理中的应用 对药物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确立药物的质量规律,建立合理有效的药物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保证药品的质量稳定与可控,保障药品的使用安全、有效和合理。为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的对于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需求服务。 二、药品质量与管理规范 (1)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是制药企业指导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法规。分药品生产厂房、设备、人员、原材料、工艺规程、生产记录、生产控制、产品包装、销售和稳定性等章节。1988年,国家卫生部颁布了我国第一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88年版),作为正式法规执行。1992年,国家卫生部修订成《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2年修订)。 (2)GLP药品非临床研究管理规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s):是关于药品非临床研究中实验设计、

《仪器分析》课程标准

《仪器分析》课程标准 (供2009级药物分析技术专业用)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背景 药学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药学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为了适应新形势下高职药学专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在学院领导和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我系根据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必须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加快课程改革和强化特色的要求,于2006年12月开始组织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包括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药物制剂技术、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草稿)和课程标准的编制工作,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学计划,编写好课程标准,我们在岗位调研和深入部分校企合作单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先后召开了药学专业的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和组织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成员进行了多次专题讨论,为了了解和学习国内同类专业的课程建设情况和经验,我系先后派出8名教师参加卫生部教材办组织的新一轮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工作。通过学习、调研和讨论,我们在总结多年药学专业教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突破以学科设置专业课程的传统模式,初步形成“针对专业岗位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构建体现‘四化’特色的复合型药学应用性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共识。 1.教育理念职业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贯穿“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药学应用性人才”为目标。 2.培养方向动态化课程体系应体现“以宽口径平台支撑多个就业方向”特色,充分体现在统一基础知识平台上进行分流培养的原则;体现“以人为本”,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的原则。为学生发现自己兴趣与潜能,及时调整学习方向,适应社会需求动态变化提供可能。 3.课程体系模块化突破传统“三段式”课程模式,设计适合复合型药学应用性人才培养特点的六个课程模块,从分析学生专业岗位能力入手,在确定岗位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岗位能力的确定和分解,明确岗位课程。 4.知识体系综合化课程目标和课程标准应根据高职教育规律、特点和多个岗位需求,体现对专业相关知识的综合性要求,在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原理方面、前沿技术了解和掌握程度方面,复合型人才的知识和能力体现方面都要有明确的要求,以便及时适应药学行业技术不断升级和高新技术转化迅速的特点。 二、课程性质 1.仪器分析法包括物理分析法和物理化学分析法,具有灵敏、快速、准确的特点,应用非常广泛。按照测量过程中所观测的性质分类,仪器分析法可分为电化学分析法、一般光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等。近几年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激光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仪器分析方法的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